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科学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6:53

科学教育论文

科学教育论文篇(1)

民族教育学的双重性主要就是民族教育学的民族性和教育性。民族教育学的民族性是民族教育过程中所涉及的关于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语言、社区、、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而民族教育学的教育性就是指民族教育过程中在教育学上的特点反映。民族教育学在民族教育过程中必须要“两面适应”、“两面兼顾”、“两手准备”。在此,笔者把民族教育学具有的这种特有的特点,称之为民族教育学的双重性。总之,双重性在我国民族教育学的多个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从总体上讲,我国在民族教育学的实践中较好地把握住了双重性。尤其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上方面,双重性坚持得较好。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民族教育的过程中,怎么样合理把握民族教育学的双重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民族教育过程中如何坚持双重性,特别是如何有机统一起来开展民族教育学,显得十分重要。

二、民族教育学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要了解和把握好民族教育学的双重性特点,就必须得从民教育学的形成说起。20世纪是人类社会科学发展与繁荣的时期,特别是二战以后,各种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兴起,民族教育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由教育学和民族学交叉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在西方,民族教育学是由教育人类学、多元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土着教育、移民教育等几个相互交叉的研究领域所组成。在中国,民族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与民族学、教育学的交叉发展关系密切。

第一阶段:民族教育学学科的孕育阶段。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即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前30年时期。

①民国时期是我国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时期,一方面,民国政府为贯彻“民族主义”国策而对少数民族进行同化和安抚,以达成“五族共和”之目的,在教育方面推行“蒙藏教育”、“边疆教育”等,另一方面,围绕“蒙藏教育”、“边疆教育”而开展了大量的民族教育调查研究工作。在当时很有影响的《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等期刊上发表了有关少数民族教育的研究成果,如高风谦的《蒙回藏教育问题》、郑鹤生的《我国边疆教育之计划与设施》、古椹的《民族教育的讲授》等,而且还出版了刘曼卿的《边疆教育》、曹树勋的《边疆教育新论》等民族教育的专着。同时,教育部还颁布了《推进边疆教育的方案》、《教育部边疆教育委员会会议报告》等有关少数民族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所有这些都成为研究我国民族教育的宝贵资料。尽管国民政府所采用的是一种同化主义为主的民族教育,使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十分缓慢,但我国民族教育的理论研究从概念到体系、从经验到方针政策等方面均有了新的起点,即统治阶级已经意识到了一种不同于一般教育的少数民族教育的存在。

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对少数民族重新识别后,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重心放在教育事业上,即国家着力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事业。但就少数民族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来看,主要还是从民族学的角度研究的较多,且把民族教育作为民族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因素而加以研究的较多。反过来而言,也正是民族教育实践的发展促使了80年代后期以来的民族教育理论研究热潮的到来。

第二阶段:民族教育学学科的独立阶段。80年代初期,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下,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开始复苏。理论界更是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下,开始构建各学科的理论体系。民族教育学学科在这一时期的独立正在教育科学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①国内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民族理论研究者中间分化出了一批专门从事民族教育理论的研究人员,经过他们的努力,到80年代末形成了民族教育学的最初成果,这就是景时春教授主编的《民族教育学》、谢启晃教授撰写的《民族教育概论》,前一部着作从教育学的方法和体系出发来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后一本着作从民族学的方法和体系出发来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现象及其规律。二者殊途同归,形成了我国民族教育学的代表之作。

②中央与地方民族教育教学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相继成立,科研队伍逐渐壮大。

第三阶段:民族教育学学科的完善阶段(1990年至今)。经过80年代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扩展与深化,到90年代民族教育学学科从内容体系到研究方法等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民族教育学学科范畴与体系研究的深化;中国民族教育学与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学的接轨;民族教育学分支研究领域对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充实;民族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科学化。

回顾民族教育学学科形成发展的不同时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它的研究对象正在逐步拓展,从专门研究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到多民族、多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教育的现象与规律,民族教育的研究不再孤立地就少数民族论少数民族教育,民族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也不再是对教育学或民族学研究体系的简单移植,而是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体系。同时也包含了教育性与民族性的双重性。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民族教育学既具有民族性,同时也具有教育性,伟大的拉兹洛在《决定命运的选择》不是曾说过:“只有在文化上是多样的,才可能是可行的:一致性在人类领域里可能像在自然领域里一样是极其有害的。”于无形处也说明了民族性在教育的领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如何对待民族教育学的教育科学及民族科学双重性

如何对待对待民族教育学的双重性,不仅仅要体现在民族教育学课程的设计和实践上,还要在相关的政策上作出一定的倾斜。民族性和教育性在民族教育学的地位中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它们既有相同的共性特征,又有不同的个性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民族教育学的双重性问题上,要持科学全面的观点。

科学教育论文篇(2)

2科学教学中开展STSE教育的必要性

2.1科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情感教育的缺失始终是我国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一大弊端,这种缺失自上世纪80年代就普遍存在,尤其体现在科学教学中.当前,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情感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教学目标设置方面,也将情感目标纳入其中,与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中对于科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给予了足够的肯定和重视,并且鼓励教师可以走出课堂,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机会,使学生与大自然有更多的亲近空间.通过ST-SE教育让学生能够把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与整个人类、环境和文化系统的复杂性结合起来,并以此为根据对未来作出决策.这种文化战略是为了适应当今不断变化着的多元化世界而提出的科学教育战略,它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将人类在科学技术、社会方面的洞察力与科学教育的具体过程结合起来,并不断地规划和调整科学教育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2.2提高教学改革效率的需要

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积累知识的主要阵地,在科学教学中开展STSE教育,是符合时展需求、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必然手段,STSE教育可以使科学知识获得足够的运用空间,并且将学生的价值培养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完全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的同时,增强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为了避免对情感教育的忽略,STSE教育也受到了科研领域、教育领域等众多有识之士的重视,为了避免出现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失衡的现象,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主动的学而非被动的接受,才能充分做到尊重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心理状态,才有利于对外部信息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3科学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3.1教材知识与课外知识的同步渗透

教材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但是却不能局限于教材,因此教师要能充分挖掘教材中STSE教育的因素,并且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才能使科学教学更加充分体现STSE教育的精神,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环境有机结合.如学习浙教版科学《水的利用和保护》的内容时,要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生成,水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全球因水资源短缺所产生的严重问题,诸如沙漠化、淡水资源缺乏、工业和城市生活因缺水带来的问题等,使学生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然后向学生提出“生活中可采用哪些节水措施”等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感受科学知识就在身边,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注社会的情感.

3.2科学实验中强化STSE教育

实验是开展STSE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科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科学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在开展课堂实验时,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小组,针对废气、废渣和废液提出不同的处理方法,这是拓展学生思维、渗透绿色科学理念的最佳时机;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对实验内容和装置进行改进,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实验对环境污染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例如在讲电学时,可尝试让学生探究家用电器的构造、电路原理等,使学生感受到学了有用,学了能用,学了会用,学了想用,这种对所学知识价值的领悟又必然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趣,从而巩固学生学习科学的意志.

3.3组织社会调查活动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应当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要适当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可以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有效运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学习环保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社会调查活动,布置学生针对生态环境资源开展调查,并且自行组织调查的内容和要求.如到一些企业中了解环境污染的情况,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知程度等等.当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活动后获得第一手资料,再经过自己的分析与总结,写出一个环保调查报告.在这个调查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搜集环保相关知识,因此学生自身在环保知识体系的构建方面得以完善,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书本走入到现实中,感受真实的环境污染与危害,才能从内心真正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

3.4利用第二课堂加强技术教育

第二课堂是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也可以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布置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小制作或科学小实验,音乐贺卡、叶脉制作、直流电动机模型的装配等等;也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手段搜集关于STSE教育的相关信息,并且进行交流.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十分重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对科学新进展的关注程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科学教育论文篇(3)

二、利用生物科学史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的基本途径

科学方法往往寓于具体科学知识的认识过程中,只有把认识过程合理地展现出来,学生才能领会科学方法是如何提出的,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科学方法.而在当前中学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把生物史作为一种知识,附加在生物知识教学内容上,而忽略了生物史的科学探究过程,疏于从思想与方法的历史角度去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因此,在应用生物学史开展科学方法教育的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我们应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把握好“科学史”与“科学方法”这两条主要线索,组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体验生物科学史”的过程中,实现对“科学方法”的教育.下面结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过程谈谈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的基本途径.

1.利用生物科学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阶段,教师将生物科学史上引发科学家对某一问题研究的生物学现象作为问题情境呈现给学生,一方面能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切身感受什么是科学发现,怎样提出问题,并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可以采用幻灯片、讲故事、文字展示或角色扮演等形式,再现生物学现象,然后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学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时,教师先展示同学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植物向光性的图片,再播放达尔文观察植物向光性的动画引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单侧光和尖端在植物的向光性现象中都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很自然地迈出了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2.沿着科学史的发展轨迹,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假说、演绎推理法

在生物科学史中,一般都展示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生物学史的学习过程就等于学生沿着科学家的发现思路作了一次思维的探究.针对上面所提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达尔文的几组实验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自己关于向光性原因的假设或猜想,并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然后教师再引入科学史中达尔文的假说,让学生结合当时的达尔文所处的历史背景讨论思考为什么达尔文会有这种假设,再思考自己所做的假设是否合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和情感上更接近科学研究,并能体会达尔文得出结论所采用的具体科学方法———假说法.假说的结论是否正确呢?我们如何来验证?自然地引出詹森和拜尔的实验,从不同角度验证达尔文的假说.然后师生一起分析詹森、拜尔的实验思路、结论: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到下部,弯曲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提出假说:尖端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该假说是否正确呢?科学家继续探索的步伐前进到了温特的实验:让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掉尖端的胚芽鞘上结果胚芽鞘生长或弯曲生长了,从而验证了假说的正确性.生长素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利用多种科学方法共同合作的结晶,通过该过程的学习既让学生理解了实验设计原则与方法,又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了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在现有手段的基础上对于事物本质不断探索的精神,使学生体会科学家在做出猜想和假设时所用的具体科学方法,从而实现渗透具体科学方法教育的目的.

3.模拟科学史中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实验法

科学教育论文篇(4)

其中,学科教育理论实现在职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学习本学科领域的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和学习理论;新课程模块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而设计,旨在使教师领会新课程标准中蕴涵的课改理念,提升相应的学科教学设计能力,“新课程专题研究”环节依据新课程中增设的学科专题开设,帮助教师解决在新增学科内容方面带来的困难;学科教育研究是在职教师普遍感到困难的薄弱环节,也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经过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以及多年教学实践的磨练后,这一环节的具体内容设计对有效教学将起到极大的专业提升和引领作用。

职后高师“学科教学论”的课程内容设置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贴近时代脉搏,体现新课程要求职后高师“学科教学论”的课程内容设置必须敏感于时代对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也就是要“与时俱进”。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就是要关注新课程、反映新课程、体现新课程。关注学习者,突出职后特点任何课程设计如果脱离学习者的具体特点,都很难较好地实现课程内容的适切性。教师学习是成人学习的一种,既有成人学习的一般共性,又有教师学习的专业特性。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呈现方式、评价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应对此特点做出回应。重难攻坚,把握教师专业化发展薄弱环节职后学习作为教师继续教育诸多形式中的一种,必须依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针对薄弱环节,设计、选择、实施学科教学论课程,把握教师职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要素,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上,为教师的职后学习搭建适宜平台,很好地起到专业提升与引领作用。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针对职后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教育对象的发展特征分析,设计了主要针对新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包括学科教育理论、新课程、学科教育研究共三个模块。在数学学科中,结合学科具体特点,设计各模块的具体内容如下:

科学教育论文篇(5)

20世纪初,我国在引进国外教育学理论时,缺乏基础的学科理论根基,它是为了解师范办学的燃眉之急,在引进之初,便采用了完全中断、全盘引进的模式,将国外教育学理论直接引进,并应用在实践中。此外,我国教育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引进国外教育学时,逐渐形成了翻译、评述、编撰等多种消化吸收的“中国范式”,吸收对象在发展中不断更替、循环,但国人依然将其看做是教育学的“发展”。

2、教育学中国化的实践历经波折

上世纪20年代初期,我国教育界开始反思对美国的学习。随着教育学中国化问题的不断深入,其认识也更加深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进的国外方法没有效果,并不会对其全盘否定,而是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剖析本国教育学的发展需要;二是提出了研究中国教育学问题、促使我国教育中国化的观点。3、中国教育学发展的进展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学学科得到了很大发展。①教育学研究视野有所扩大。随着教育学基础学科的发展,教育学新领域也得到了不断开拓,教育改革问题也得到了关注。②教育学研究进一步深化。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有明显变化,其基本理论得到了新的认识,分支学科和研究也得到了细化,研究方法和实践运用也有很大提高。此外,从我国教育改革的实践分析,也可以清楚看到我国教育学的进一步深化。③教育学学科的自我意识显著加强,其发展机制也得到了建立。

二、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

1、问题根源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发展颇为曲折,其对教育学学科性质的认识主要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学的知识性质,对其是否作为理论性学科存在还是作为应用性学科存在有争议。更有学者指出,教育学是否真的存在所谓的理论。二是教育学的学科归属问题,不同观点的人对教育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科学或者人文科学等都各执一词。

2、20世纪中国教育学学科性质问题的具体表现

教育学在中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实践性方面,即将理论应用在实践中。在20世纪,教育学引进之初,主要是为了促使中国社会转变为近代而应用的;在向西方学习时,又属于应用类学科;从教育学本身来看,它在中国得到了实践;教育学的最初引进,是为了在师范学校教学中得到应用。教育学在使用中仅为师范院校提供指导,其产生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将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科和师范学校的教育学相提并论;第二个问题则是教育学研究范围被局限在学校教育当中。

科学教育论文篇(6)

1.教育法学关注法律的主体性

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重视人的主体性。有的西方汉学家认为,中国思想的精髓就在于强调流动的主体性。对于流动的主体性,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来理解。纵向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的精神一直是在生生不息的流动,在每个时代都焕发各自夺目的色彩。从法律发展看,历史上有不同的法律、法典,从秦律、汉律、唐律直到明清律,生生不息的发展流动。从横向空间的角度来看,中华文明空间主体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空间功能在不断的转换。这说明中华民族具有一种空间上主体的流动性。中国的教育法律文化要注重这样的主体性。法律的主体性就是要强调法律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始终贯穿的是法律的价值,都蕴藏着法制的精神。教育法律上的人更有特点。教育法律上讲的“人”,比简单的法律上的“人”含义更加深厚。比如说在教育法律上,把人分成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比刑法、民法上的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含义更深,体现了对人的主体性更加深刻的关注。教育法律的主体性有其独特的属性。学生作为教育法律的主体,和一般的“人”是不一样的,和一般的公民也不一样。比如学生有发展性,发展性是学生的本质。发展可能不是一个成年人最核心的本质,但对学生来说,发展性是最核心的本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在发展,是在流动当中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开放性,他的心思是开放的,可以接受好的东西,也可以接受坏的东西,所以古人讲“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比如教师,教师也有不同于一般的人的特点,教师具有神圣性,古来今往、各大文明的早期文化都强调教师的神圣性。孔子所谓的教师“万世师表”,强调的也是神圣性。神圣性就是具有献身的精神。现在有的教师没有这种神圣性,有的是世俗性,比的是工资待遇。此外,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也有它的特点。

2.教育法学关注法律的教育性

有人会问,法律是刚性的东西,怎么还有教育性?法律不是天生就是刚性的、利益导向的。古代的法律注重法的精神性、道德性、价值性和教育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律越来越追求解决利益问题、解决权利问题。在这样的法律引导下,社会大众的思想就变得越来越世俗,越来越利益化。有的人出来维权,维的不是尊严,而是金钱。这样一些观念在法律上得到了正当的确认,法律的精神性、教育性日益降低。1878年德国著名法学家耶律内克讲,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这一点是值得商榷的。为什么守法变成最低的道德,为什么守法、执法不能成为最高的道德,甚至起码达到道德的中间度?按照这个逻辑,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僭越道德的行为越来越多。这个问题要在法律当中得以解决。教育法学要关注法学的教育性,在执法立法的同时想到要提高人的思想觉悟、思想价值,要促进人们的精神发展,只有这样法学才会有新的活力。

3.教育法学关注教育的规则性

过去讲教育的时候,更多的是说“教育就是爱”。是的,这个话没有错,强调教育的弹性,是很重要的,但也是不完全的。教育也要强调规则,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强制。比如说,《义务教育法》就特别强调它的强制性。如果教育法学在教育的规律性和规则性方面取得进展的话,就会解决学校和教育活动当中的很多问题。现在在教育问题上,有一种观点是学校不敢作为,老师不敢作为,政府不敢作为,因为一旦作为,就可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批评和指责。所以,必须要加强教育的规则性。如果没有这样的规则性,教育事业就不能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二、教育法学面临的问题与任务

教育法学作为一个学科,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已经日益显现。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教育法学学科体系建设有待于得到进一步重视。教育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形成了以“教育法学”或“教育法律”与政策命名的博士、硕士学位点,但是教育法学的学科地位还有待提升。在很多高校,教育法学的博士、硕士培养还位于教育经济与管理或教育学原理等专业下面,作为一个培养方向进行招生。甚至在一些高校,师范专业的本科生、甚至是教育学专业的本科生都没有将教育法学列入必修课。在法学研究当中,教育法学往往被列为行政法学的一个方向,也缺乏独立的学科地位。教育法学学术著作的创新性有待于进一步突出。近些年,出版了一系列题为《教育法学》或近似的学术专著,但是一些教育法学专著照搬法理学、民法学、行政法学的理论体系,而缺乏教育法学的独特性视角,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已经形成一种相似的固定结构,即首先比照法学的概念对教育法学的基本原理做些移植工作,在分别对现有的各部教育法逐一进行阐释”。这也是教育法学难以在法学研究领域取得应有地位的重要原因。因此,今后的教育法学研究,尤其是教育法学方向专著的出版,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要突破教育法学研究对其他法学研究的依赖性,就必须加强教育法学本身的原创性,形成教育法学自身的概念体系、话语体系,使得其研究在原有基础之上取得新的突破。交叉学科的复合型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教育法学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其研究需要教育学和法学两门学科基本理论的复合型应用。但是由于研究者知识结构的单一性,法学研究人员往往仅从法理的角度对教育法律问题进行法理性分析,而脱离人的发展规律的教育法学研究无疑是机械的教育法学研究,甚至有可能是局限人的潜能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法学研究。另外,教育学研究人员习惯于教育学的研究思维与研究范式,缺乏对法学研究的深入学习、借鉴。教育法学的研究也是法学研究体系当中一个部门法的研究,脱离法律的语言、法律的思维、法律的体系、法律的理论,这种研究是难以取得可持续进展的。所以,以上这些情况使得属于交叉学科教育法学研究难以得到实质性的突破,这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教育法学的实践指导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当前的教育法学研究过于集中于学术性的探讨,这是必要的,但是教育法学研究的实践意义和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法学的分类当中,有以研究内容区分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的分法。而教育法学的研究,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更加偏重于应用研究。但是,在当前我国教育法学研究当中,应用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同教育法学偏重应用法学的分类都是不相适应的。在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教育的依法行政、学校的依法治校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校长、班主任和教师对于教育行政管理以及教育教学当中基本的法律问题掌握还缺乏一定的引领,需要更多的学者深入学校教育教学一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教育法学的研究成为真问题的研究,并且通过教育法学的研究确实推进基层学校依法治校的进程,提高办学水平。教育法学的研究视角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在当前的教育法学研究当中,对于新出台的教育法律法规关注较多,对于当下教育热点问题关注较多,这些都是必要的。但是教育法学的研究更要发挥引领实践发展的作用,在研究的视角上进一步拓展。例如对于即将立法的教育法律,教育法学的研究人员应当充分对其立法的体例、立法的原则和立法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研究。对于尚未纳入立法机关视野的教育法律、甚至是今后的教育立法趋势,教育法学的研究人员都应当进一步的关注。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为教育立法服务,发挥教育法学的应用法学作用。

科学教育论文篇(7)

当前科学的研究已经向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并且学科之间的融合变得更加密切起来,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促进性也凸现出来,涌现了一大批交叉学科。声乐学科也不例外,大的时代背景决定了我们需要从更全面的角度去研究声乐的学习。在交叉学科背景下,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渗透到声乐学科本身,通过适应性的改造、融合,对声乐本体研究形成必要的补充,指向声乐学科发展的多维角度及历史形态。声乐科学体系就是在整合声乐要素的同时,充分发挥交叉学科渗透的优势,优化声乐教学结构,使声乐教学得到最大优势的发展。当代声乐科学体系理论就是在这样背景下,逐步梳理呈现出来

(二)当代声乐科学体系逻辑严密、结构性强

当代声乐科学体系理论通过其特定的划分依据及存在形式,将其内部表现为本体内部交叉学科和本体形态交叉学科,在本体内部交叉学科中,又分为支柱学科、基础学科、辅助学科、传播学科。在纵向构展的同时,又从横向方面探索了声乐学科发展的表现形态,即声乐学习过程研究。在声乐科学体系外部又与其他学科进行交融,形成本体客体交叉学科。当代声乐科学体系理论表现出了严密的逻辑性和结构性,为声乐学科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

二、学前教育声乐课堂的特殊性

(一)学前教育声乐课堂的瓶颈

在教学中,声乐课堂教学与活动指导课堂教学相割裂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也正是声乐教师和活动指导教师的学缘学科教学背景的局限性,决定了在课堂上的教学导向性和分化性。在声乐课堂上,声乐教师按照声乐类学生教学方法进行声乐学习,而在活动指导课的艺术领域,教师对学生进行音乐类幼儿园课堂教学指导学习,学生声乐课上学习的专业声乐方法和歌曲,运用不到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活动指导中,声乐课堂教学与活动指导两门课程呈现并行状态,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能实践性的运用到教学中去。因此,学前教学声乐课堂模式改革也就势在必行,让声乐课堂教学和活动指导两门课程即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

(二)学前教育声乐课堂的特殊性

传统教学中,学生在声乐课堂上学习声乐技巧,在活动指导上学生学习如何进行音乐课教学。两者并不矛盾,但是缺乏相互的指导和交融。而今,声乐的学科教学应该具有其学前教育的特殊性,认清这个特殊性,对于学前教育声乐课堂模式的探索是至关重要的。学前教育声乐课堂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声乐教学,但又不应当承担为活动指导范畴教学,而应该体现为让学生在职前进入角色中,学到能够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学习。这种能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职前角色进入式学习,学既是学,又是学教,还要结合表演,结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学习。不仅要注重声乐技巧学习,还要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构建学生的双重身份,即,又是学生,又是教师,通过角色的转换参与到声乐课堂学习中来。学前教育声乐课堂的特殊性,就是要让声乐教学符合学前教育发展,融入学前教育观念,突出学前教育特点,激发学生职业角色进入,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专业基础和职业基础。

三、学前教育声乐课堂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一)构建有职业实践特色的学前教育声乐课堂模式——职前角色进入式学习

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与学前声乐课堂要求的不相适应性,告诉我们,传统背景下的声乐技能性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学前教育中教师的职业需求,如何让声乐课堂的学习变得有效、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活动指导课中技能性的发挥,是值得我们探索和深思的问题。当代声乐科学体系理论对于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启示我们,在声乐课堂中越是能更好的以学前教育实践为主,越是以学生的职业就业特色为主,学生的职业角色转换就来的越快,角色进入就会越深入,学生在实习、见习乃至今后的工作中,越是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职业专长,而不至于觉得束手无策。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职业角色进入提出要求,并针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除了传统的声乐技能性学习,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职业性,进行幼儿歌曲表演唱、幼儿歌曲创编、幼儿歌曲范唱等等教学,一方面,在教学中,贯穿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幼儿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让这些专业知识与实际教学相联系起来,另一方面,给孩子们随时提供职业就业的模拟环境,从不知不觉中,对孩子们进行职业训练,以适应未来的职场环境,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二)以声乐心理学为依托的声乐课堂模式

科学教育论文篇(8)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能力的调查结果

课题组成员对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能力高低的评价标准主要依据夏力主编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中对教师的科学教育活动评价标准。通过仔细阅读并分析50名教师的教案,了解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能力设计的现状。并对50名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以了解目前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能力现状形成的原因。

1.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目标设计能力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是结合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并以我国幼儿教育的总目标为依据而制定的。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是教师在组织科学教育活动之前,预先对幼儿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所要获得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和技能能力的期望和要求。

(1)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目标设计提出的依据不够科学。根据对教师的访谈和对教学方案的分析研究发现:有36%的教师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教育目标或直接参考教师指导用书上的教育目标提出具体的科学教育活动;24%的教师根据幼儿园的具体安排,结合优秀教案提出教育目标;6%的教师在提出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会考虑季节因素;14%的教师会根据家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科学教育目标;只有20%的教师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总目标来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的总目标。

(2)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提出不够全面。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构成应该包含情感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及知识经验。调查发现,94%的教师在教案设计中提出了认知目标,80%的教师在教案设计中提出了情感态度目标,只有58%的教师提出了能力目标。

(3)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目标设计没有兼顾个体差异。通过对A市B区5所幼儿园50名幼儿教师的访谈,发现有76%的幼儿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年级幼儿的认知特点来制定活动目标,有42%的幼儿教师会考虑本班幼儿的整体发展水平。虽然幼儿园班级是按照年龄来划分,但相同年龄的幼儿也存在着个体差异。然而访谈中发现只有16%的幼儿教师注意到了幼儿的个体差异,这说明有84%的教师没有真正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科学教育并没有提出分层次目标。

2.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准备设计能力丰富的活动材料是顺利开展科学活动的前提和重要环节。调查发现,目前幼儿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准备的设计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材料准备较单一。通过对A市B区5所幼儿园部分教师的访谈,发现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存在着活动材料较为单一的问题。56%的幼儿教师都是利用幼儿园现有材料或集体购买材料;28%的幼儿教师是根据活动内容选择身边常见的材料;只有16%的幼儿教师会选择利用废旧材料。

(2)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幼儿提供的材料不够充足。通过对A市B区5所幼儿园教师科学教育活动方案的研究发现,只有54%的幼儿教师为幼儿准备了比较充分的材料,仍然有46%的幼儿教师在准备科学活动材料时没有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这势必会影响科学教育目标的实现。

3.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内容设计能力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也要是幼儿感兴趣的;既要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又要拓宽幼儿的科学经验;既要体现科学的启蒙教育,又要具有时代性。目前,A市B区幼儿园教师选择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情况如下:

(1)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具有时代性,但是缺乏灵活性。通过对A市B区5所幼儿园部分教师的访谈,发现有74%的幼儿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内容设计上考虑到了幼儿的发展特点,52%的幼儿教师考虑到了活动内容要具有时代性。但仍有16%的幼儿教师是根据幼儿园的统一安排来选择活动内容,说明部分幼儿教师对于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缺乏灵活性。

(2)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贴近幼儿生活,但是缺乏整合性。通过访谈发现,有86%的幼儿教师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时能够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科学教育活动内容,让幼儿在生活中就能发现科学;同时有76%的幼儿教师还考虑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让幼儿跳一跳能够理解和接受,从而能唤起幼儿的求知欲,激发幼儿的探索热情,让幼儿体验克服困难后的成功感。但是调查中也发现,部分幼儿教师对科学教育的理解较为狭窄,72%的幼儿教师认为科学教育活动就是让幼儿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科学活动的过程,教师在选择科学教育内容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五大领域内容间的有机整合。仅有28%的教师在选择科学教育内容时重视将科学教育内容与语言领域、艺术领域、健康领域和社会领域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4.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方法和组织形式设计能力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能力发展水平,教师所要选择和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必须要适应幼儿的认知特点,否则会影响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研究中发现,目前A市B区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中情况如下:

(1)科学教育活动中能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对A市B区5所幼儿园部分教师的访谈发现,有76%的幼儿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会运用直观教学方法,而在运用直观法时36%的幼儿教师会运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54%的幼儿教师会利用实物或挂图等作为直观法的教学材料。

(2)科学教育活动方法的运用没有关注幼儿的主体性。教师在设计幼儿园科学教育方案的过程中会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是在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对于幼儿主体性的关注度不够。在具体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中,有24%的幼儿教师采用了操作法,积极让幼儿参加科学探究活动。但是仍然有18%的幼儿教师只是运用了观察法和讨论法,并没有运用操作法让幼儿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3)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较为单一。幼儿教师能够意识到在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幼儿的个体探究,但调查中却发现,在具体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中,58%的教师采用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26%的教师会利用小组活动的探究方式,只有16%的幼儿教师会注重幼儿的个体探究。

5.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过程设计能力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要围绕教育内容展开,还要紧扣教学目标。通过对教学方案的研究发现:有46%的幼儿教师设计的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结构严谨,教学环节清晰,环节设计能够层层递进;32%的幼儿教师设计的科学教育活动能够充分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42%的幼儿教师设计的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注重师幼之间的互动,教师积极引导,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但是仍然有30%的幼儿教师设计的科学教育活动过程较为单一。

6.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评价能力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标准,采取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方式、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过程及教师、幼儿等进行测定并加以分析,最终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科学教育活动评价的设计是整个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以后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有着导向和调节作用。科学活动教育评价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幼儿的评价;二是对活动本身发展的评价。

(1)科学教育评价中偏重对幼儿获得知识情况的评价,忽视幼儿情感态度发展的评价。调查发现54%的幼儿教师科学活动设计的评价包括了对目标、内容、过程的评价,他们关注更多的是活动的目标是否达成;68%的幼儿教师注重知识技能性的目标的评价,而对幼儿情感态度方面的评价较少,只有24%。这表明有76%的幼儿教师并没有重视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情感态度的评价,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2)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中对自身评价缺乏自我反思,评价意义不大。通过对A市B区5所幼儿园部分教师的访谈发现,幼儿教师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方面做得不够,74%的幼儿教师较少对自身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甚至有16%的幼儿教师不对自身的教育活动进行评价,只有10%的幼儿教师经常会对自身的教育活动进行评价。

(二)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能力现状

形成的原因分析调查发现,目前A市B区幼儿园教师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能力的现状既有令人满意的一面,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一面。之所以产生目前的现状,主要原因如下:

1.学前教育专业对职前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素质培养不够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职前准幼儿教师的培养质量决定着幼儿园教师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能力的高低。但是由于目前培养幼儿教师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同,导致了对准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活动基本素质培养力度不同。首先,部分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分注重传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理论,而忽视对准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能力的培养。其次,部分院校的课堂教学方法中往往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对于如何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不够重视,训练较少。最后,部分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价方法不够科学,这也是导致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能力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幼儿园对职后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能力的培训力度不够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能力的提高,既要依靠职前教育阶段的培养,更要依靠职后阶段的教育培训。但是在访谈中发现,目前部分幼儿园在对职后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能力的培训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幼儿园没有形成提升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能力的良好氛围,主要表现在一些幼儿园虽然也会对教师进行培训,但系统开展的对幼儿教师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培训较少。其次,部分幼儿园虽然开展了培训活动,但是对于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能力培训制度还不够健全,导致幼儿教师提升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能力的动力不足。

三、建议及对策

培养准幼儿教师的高等院校和幼儿园要齐抓共管,采取有效方法提高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能力。

(一)提升职前幼儿教师从事科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素质

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要提高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能力,高校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树立正确的准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活动理念正确的科学教育活动理念可以促进幼儿园科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活动理念。第一,学前教育专业要注重学生学习和解读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主要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等相关文件,重点要让学生正确理解相关文件中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指导要点的规定,提升学生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解读能力。第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渗透科学的教育理念,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对学生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第三,学前教育专业应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到幼儿园从事科学教育活动实践,获得丰富的经验,在与幼儿园老师的沟通交流中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理念。

2.培养准幼儿教师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专业素养教师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科学教育质量,幼儿教师只有具有从事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良好素养,才能够科学设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因此,在职前教育阶段学前教育专业要注重对学生科学教育活动专业素养的培养。第一,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要注重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学生科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素养。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应让学生掌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设计、材料准备、内容选择、方法组织、过程设计和教育评价的相关理论。第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要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基本能力。学校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教案设计,明确教案的基本构成部分及其设计要点。第三,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机制,提升学生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说课,通过说课的形式,阐述教学活动设计的理念。

(二)加强职后幼儿教师科学教育的培训力度

幼儿园是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的实施场所,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能力直接影响幼儿科学活动教育的质量。因此,幼儿园需要加强职后幼儿教师科学教育的培训力度。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科学教育论文篇(9)

要在短短的三年或六年的中学阶段,为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任务十分艰巨。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为我校题词:“重视以德育人,提倡因材施教”,按照这一要求,我校在德育科研中,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坚持采取一系列扎实、可行的教育措施,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科研的着眼点。

1.加强爱国、爱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的教育

许多初进中学的孩子,自我意识强,在家庭里习惯以“我”为中心,到了一个新的集体,这种自我意识表现出来就是自私,集体主义思想淡薄,缺乏关心帮助他人的观念。针对这一情况,教师明确向学生指出,爱祖国的具体表现就是爱自己的学校、班级,爱自己的父母、老师和同学。

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观校史展览,组织同学们学习《新都一中一日常规》、《新都一中礼仪常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我们还进行了“一、二、三”评比,即:“每日一做一讲”----做一件使他人愉快的事,讲一讲值得学的人;“做人两善”----心地善良,不让人难堪;举止善意,不让人痛苦;“说话三要”----语调轻盈、言语清楚、讲话文明。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同学们的自信心树立起来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同学与同学之间加强了团结,相互尊重,相互宽容,文明礼貌蔚然成风。连家长也惊讶:孩子回到家里,知道了谦让,简直换了一个人似的。

2.培养学生的动手自理能力,增强劳动光荣的观念

针对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的情况,我们始终把教学做合一作为实验的基本方法,特别要求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忙做,集体的事情大家做,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

我们制定了“三从”规则:从课桌做起,书本用具摆放整齐;从课桌周围做起,保持整洁;从床铺做起,给自己一个清新明净的环境。倡导同学们做“文明的新都一中人”,加强了课间10分钟“自理活动”。数月后,实验班的教室、寝室、公共区域成为全校最干净的地方。孩子们回到家里也主动帮助父母干家务事,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

在班级管理上,我们实行“干部轮流制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担任班干部,为班集体服务。通过这一措施,同学们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增加了他们的责任感。

3.改革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教学生会学不仅是个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使学生成才的指导思想问题。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在实验班开设了“人才课”和“劳技课”。

“人才课”由班主任讲授,课题组全体教师设计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少年心理、学习策略等内容,其教育形式主要有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和心理咨询。我们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成立各科“兴趣学习小组”,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课题组为“成才教育”实验班增设了“劳技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自己设计制作的船模、生物标本,发明的烘干箱、多用开关等等在全国中学生发明创造展中获得了奖牌,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二、建立多渠道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历来主张办开放性的学校,“学校要给人看”,应该打开大门欢迎“做父母的”?都来参观批评学校的工作。?根据这一思想,我们设立了“学校联系卡”,成立了“家长指导小组”,定期召开家长会,欢迎家长提建议、意见。同时我们也把实验班的办学思想和学生们的思想、学习状况及时向家长通报,采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

为了听取同学们的建议或意见,?我们在实验班还设立了“悄悄话笔记”?、“自我启发日记”、“自我成长卡”,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对班集体建设的建议,同学之间的矛盾,家庭中出现的困惑等凡是不愿意告诉同学、父母的都可以用“悄悄话笔记”等方式,告诉班主任,使班主任能够及时得到同学中反馈的信息,并采取适宜的教育方式进行及时调控。

科学教育论文篇(10)

1、教育为主导

教育技术学首先说明“是什么”的问题。教育技术学根据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所以,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都与教育教学过程及教育教学资源密切相关,主要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培养高层次人才。离开了教育的主导地位,也就谈不上教育技术学。社会在发展,任何形式的教育总是不能脱离教育这个根本主导。

2、技术为主体

“技术”是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教育系统中技术是最活跃的因素,能够保证教育的实现。教育技术学应该关注多种技术的教学应用。技术随社会不断发展创新,要将各种可能的技术转化为教育的现实性,最终实现真正的教育技术。何克抗教授说,“教育中的技术”大部分技术还可应用于如录音机、电视机、教学、娱乐,不仅仅只是用于教育方面,但其本质还是技术。技术为主体的“技术”,指广义的技术。伴随社会发展,内涵也不断丰富。教育技术学具有时代特点。教学首先就要做好教学设计,例如,上课——上好课——怎样上好课,说的就是上课的技术及艺术,所以,技术是离不开实践的。

3、教育与技术有机整合方式与结果

要实现统一,只能以教育为主导,技术为主体,教育与技术有机整合,才能让教育技术学科长足发展。如果只强调教育,忽视技术的应用,就会脱离时代特征,进入纯理论研究的怪圈;相反,将教育与技术分开,只强调技术,忽视理论的指导意义,技术也只能是技术,无法实现教育的目的。例如,南国农先生的A×B=C,萧树滋先生的A+B=C(其中:A=现代教育思想理论,B=现代信息技术,C=成功的教育技术专业),这些都是教育与技术相融合例子。

二、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原则

所谓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是指教育技术学科主体把握教育技术学学科规律,紧随社会发展,结合教学实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教育技术学科进步发展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整个学科的发展是宏观层面,教育技术学科是从微观层面进行学科建设探讨。

1、把握教育技术的规律和发展方向

此原则针对学科建设内容,首先要理解教育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增强团队、平台的建设和文化营造,努力培养人才,实现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目标。团队建设是学科建设最重要的方面。梅贻琦先生说,大学之大,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所以,大学管理的关键问题是组建教师团队,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搭建学科平台。教育技术学科实践性、交叉性强,以团队模式开展管理是合理的。团队的建设中学术带头人是核心,团队的为人处世、文化、组织与激励机制是主要因素。

2、结合学校实际,创造自己的品牌效应

每个学科建设都希望最终有自己的品牌效果。教育技术学科建设通过不断调整,创造自己品牌最终会形成良性循环。首先,教育技术学科建设需要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也就是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找到自身的比较优势,确定其学科发展重点,实事求是,办出特色。其次,教育技术学科建设需要持之以恒,需要不断探索和时间的积累,才会在学科发展中立于长青之地。

三、对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展望

教育技术在时展大潮中不断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求被特别提出来。我国各种教育技术会议中提出的新的理论、观点、方法,都展现了教育技术学的交融性、时代性、创新性。众多的教育技术在繁荣的教育理论基础上被引入教育教学。教育技术学学科机遇与挑战并存,教育与技术需要被有机的结合,才能促进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发展的教育技术学学科,还在逐渐借鉴吸收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以及一些技术基础、学科基础、艺术基础、哲学基础、教育基础等,并将其加以创新,使教育技术学科枝繁叶茂。教育技术学科应该涵盖教育技术的学习过程、理论、学校教育实践以及各分支层面,生生不息。在教育技术学发展中,创新应该是主导,并作为一条红线横贯其中;在教育理论的主导作用下,使教育技术学朝前不断发展;技术是教育技术学发展的根基,技术的升华与纵横拓展是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巨大工程;实现教育与技术的有机整合,让技术不断地为教育服务,加快教育技术学科的建设步伐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教育论文篇(11)

1.科学在直接自我保全的教育中价值的体现。直接自我保全,换句话说也是一种人类逃避危险而求以安全的本能,是一种自然。就像当有义务向我们投来时,我们会本能地躲闪一样。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哪些对会对我们造成危险、威胁。当然,在保证身体不受外力而造成伤害之余,我们还要防止由于违反生理规律而生病甚至导致的死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生有大病小病的人,而这些疾病有时只是拥有一些少许的相关的知识就可以避免的。然而,人们却由于缺少这些必要的知识而害了病,缩短了寿命甚至于死亡。不良的健康状态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诸如容易使工作困难甚至达到无法进行的状态;会产生急躁情绪,对于合理管理儿童产生不利;使公民的作用无从发挥甚至对娱乐感到厌烦等等。因此,用正确的方法传授正确的知识就会很好地为直接自我保全的教育做准备。这里提到的合理的教育中所运用的正确的知识便是生理学。

2.科学在间接自我保全的教育中价值的体现。间接自我保全的教育就是教青少年谋生的手段。这是人们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的,即使是前面提到的那些装饰一样的古典教育,教育的目的也如此,只是它与实际的生产活动无关。因为同生产活动有直接关系的大量知识完全被忽略了。这些知识就是科学。科学可以使文明生活成为可能,并能正确进行一切过程。这些科学知识涵盖了数学、化学、力学、热学、光学、生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社会学等等。人们只有掌握其中一门或几门的知识才算真正得到了谋生的手段。

3.科学在做父母的教育中价值的体现。子女从父母那接受的教育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其生与死、善与恶产生影响。作为父母,就要有一定的知识来引导自己去为自己儿女的未来进行考虑,指导自己的儿女如何在身体、道德、智慧方面健康发展。很多子女体弱多病,很多父母总是以为那是与生俱来的体质弱,是遗传的,甚至有些封建迷信的父母会认为,那是上天安排的,是无法避免的。却不想,子女的这一切疼痛、虚弱、颓废、苦闷恰恰就是父母们没有尽到责任而造成的。父母经常不允许孩子们打闹,因为怕磕碰到;不许他们在大冷天跑外面玩,因为怕冻着……殊不知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学规律,孩子们的天性好动,就应该让他们去疯闹,即使磕碰到了,那也只会是偶尔一次,并且日后他们自己就会注意小心了;天气冷,是自然现象,既然自然安排了这种天气,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父母把孩子当成温室花朵,冻不得,殊不知,这样却大大降低了孩子的免疫力,反而使孩子们更容易生病……正是由于父母缺乏生理学规律这方面的科学知识,所以造成了孩子们身体的不健康。至于道德方面,父母们做的就更不科学了。很多父母从未接触过心理学,无法知晓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于是很多父母都会采取很激进的做法来教育自己的子女。比如,他们觉得需要鼓励的行为,他们就会采取强迫、威逼利诱的手段;他们嘴里教育着孩子们要诚实,自己却从来不做出诚实的榜样;他们心情不好时,不会顾及孩子的感受,反而会因为一些小事来责骂孩子……这一切,导致了培养的孩子虚伪、自私、暴躁……再说智慧方面,父母们由于没有教育学方面的科学知识,他们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了神童一样,明明应该8岁学的东西,做父母的恨不得在孩子4岁前就让他们学完,最后弄得孩子们对学了厌恶还是厌恶,智力也随之退化。因此,在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心理学、生理学和教育学这些科学知识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4.科学在做公民的教育中价值的体现。对于公民教育中,应该学习哪些科学知识,斯宾塞认为是历史知识。而这些历史知识,不是过去的那种哪个君王的传记,那个将领怎样部署军队,怎样调动、进攻、退却等等。因为建立行为准则是事实的主要用途,然而以上这些是无法得到结论和组织的事实,并不能帮助建立行为准则。所以,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社会的发展历史,需要的是能够帮助我们对一个国家的成长和组织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只有这样的知识才能对于一个公民在调节他的行为中起作用。

5.科学在生活中各项文化活动的教育。在斯宾塞看来,科学自身就是诗意。任何最高的艺术都是以科学为依据的,没有科学,任何艺术都不能有完美的创作,更谈不上充分欣赏。他举了几个例子来支持了他的想法:从事雕塑的雕塑家只有熟悉人体骨骼肌肉的分布,联系和动作,才能够将雕塑作品完成得栩栩如生。这便体现了解剖学的科学知识的作用;杰•路易士先生是一个深思熟虑的画家,但因为缺乏科学,他把一个格子窗的影子用清晰的线条花在对面墙上。而如果,他懂得班颖的现象,他就不会犯这种错误了;成人与儿童一起欣赏一幅画,由于成人了解图画所表现的自然或生活中的真理,所以,成人就会比儿童更能看出图画中的美……所以说,掌握了科学才能创作初艺术,并且能够充分的欣赏艺术。就是为了人类活动中剩下来的娱乐,也需要科学来为其做准备。我们能够通过斯宾塞的教育与被说中认识到科学知识的价值。科学知识的正确运用,是满足我们需要的基础,同时带给我们益处。因此,我们要了解并掌握所有活动最好的准备———科学。

(二)科学精神的培养手段———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可以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是通过利用自然资源而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与发展的基础。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严重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厄尔尼诺现象、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等等,这一系列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面临着人与自然之间这种严峻的关系,唯有开展环境教育来转变人们的环境观念才能真正解决。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与发展的基础,自从认识到自然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开始,全世界都在提倡保护环境,并且也做出了一些贡献。但是大多数人们只是浅显的知道一些保护环境可以采取的措施,比如节约用水,多种植一些绿色植被,保护动物,减少废气排量等等。但是人们对环境保护这一认识达到的水平还远远不够,因为人们认识到的并不是保护环境的真正目的,更多的人重视保护环境只是为了对自身有利,而保护环境真正的目的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我们保护环境不单单是为了我们可以从中受益,还要让我们的后人也能够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有更好的生活。鬼头秀一曾经强调我们必须把思想转到保护自然应当是为了保护自然之本身这一观点上,即便这对人类也许毫无益处。环境教育问题在近年来已变为全球性问题,因其与人类息息相关,因此我国对环境教育问题开始越来越重视。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一次常委会通过,将保护环境确立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教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使得我国人民环境意识日益增强。环境教育在1992年我国新制定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及其相配套的各科教学大纲中列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要求。环境与发展已然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当人们意识到了严重的环境灾难的威胁,便提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等口号,开始呼吁保护生态环境。环境教育是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其重要性得以体现。人们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一直认为自然资源是不会枯竭的,环境纳污自净的能力是无限的。因此,人们在发现环境生态被破坏以前一直在肆无忌惮地使用自然资源,直至今日,自然环境的破坏已达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所以,人们要意识到,自然资源虽然有可再生资源,但是即便这样,它也是有限的。因为我们将来的子孙后代依然需要这些赖以生存的资源,因此,保护自然资源一定要维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之上,使自然资源能够持续利用,为我们造福。通过环境教育便能够使人们了解这点,更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人们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观念。

(三)探究创新能力的提高———实验教学理科是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实验是理科教学的基础,搞好实验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对理论教学和科学方法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陶冶学生的科学精神,进而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加以提高。然而,当前的实验教学依然存在很大的不足,使实验教学这些功能的充分发挥受到了阻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三个维度。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这三个维度的发展,即激发兴趣、提高操作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养成科学思维方式、形成严谨科学态度、培养科学精神。因此,实验教学在理科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是理科发展的生命源泉。实验教学课标中要求学生要对自然界保持好奇,在教学中要发展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在创造性活动中,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使人接近愿意接近的对象,从事自己爱做的事,因为对一件事物感兴趣,会驱使人对其进行钻研和探索,从而使人有机会去发现事物的新线索,进而对人进行建设性的有新意的活动产生有利影响。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是实验教学的主要作用和功能。抽象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转变为生动的、形象的实验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某一种现象,从而对这一现象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进一步理解。比如,物理课中磁场这章的内容很抽象,如果单纯的只上理论课,将磁场、磁感线等等这些抽象的概念教给学生,相信,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这章内容的学生会少之又少。但是通过实验教学便可以得到不一样的效果。我们只需要一些小磁针和几块磁铁,磁场的分布以及磁感线的方向等等就会立即一目了然。学生们就会将这抽象的概念深深地印刻在自己的头脑当中。

学生们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做这个实验来加深印象和进一步理解。因此,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学生便可以不再需要死记硬背,硬套公式,而是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新课程标准对科学课程提出以“探究”为核心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兴趣浓厚,可以使学生拥有积极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在实验教学活动中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安排学生进行参观、采集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实验教学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们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正确观察、主动发问,并且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异于教师自己创新出一种新的实验来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学生们通过实验教学一步一步掌握这些科学方法,真正达到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共同信念、行为规范、价值标准即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课标中强调,要加大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的情感目标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后儿童期(6~13岁)到青年期(13~20岁)的中学生自身的独立意识开始觉醒,喜欢按照自己的意识去办事,不愿接受别人的观点,处于青年初期的初中生具有自我意识强而不稳的特点,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那个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而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而且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的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注重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实验而不喜欢照本宣科的讲授,进行实验教学,就不会发生学生成为“人云亦云”的被动接受者,失去探索勇气的这种状况,相反,更加有利于情感目标的实现,由此可以达到陶冶学生科学精神的终极目标。实验教学的功能在理科教学中不容忽视,发挥实验教学功能是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当在日常的理科教学中关注实验,真正认识实验的教学功能,进而发现实验教学中的不足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