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数学教学管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7:44

数学教学管理论文

数学教学管理论文篇(1)

数学教诲的意义不在于或主要不在于作育数学家,而在于作育人的数学观念和数学头脑,议决开发头脑中的数学空间,进而促进人的全面素质的生长和前进。一、优化智能结构智能结构是数学教诲所作育和形成人的素质中的主要组成部门之一。门生议决数与盘算、空间与图形、量与计量、统计与概率、方程与关连,运筹与优化各个领域的学习,相识现实天下,相识到数学是从人类实践活动中孕育发生和生长起来的,同时又普遍地应用于实践。门生议决对数学活动的参与,学习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要领,比喻视察实验、实验意料、合情推理、严酷论证等,创建和增强数学意识如化归意识、抽象意识、推理意识、标志意识、量化意识等。这些要领和意识将使人恒久受益。头脑品格是智能素质的焦点内容。按奥加涅相在《中小学数学教学法》中所说,数学头脑的基本因素可分为具体头脑(指与事物的具体模子亲昵讨论和相互作用的一种头脑)、抽象头脑(指开脱研究工具的具体内容,举行一样平常性子的研究的头脑)、直觉头脑(指越过中心阶段,从团体上思量题目、迅速打仗到题目答案的一种头脑)、函数头脑(指从数学工具、性子之间的相互关连中相识事物的一种头脑)四类。这些因素比力全面地体现了逻辑头脑、形象头脑、直觉头脑及辩证头脑的主要特性。通常性的数学头脑训练可使门生的头脑品格得以革新和前进。良好的头脑品格体现为头脑的机动性、严谨性、批驳性、辽阔性及创造性。头脑的机动性体现为转向实时,不外多地受头脑定势的影响,善于从旧的模式或传统的头脑轨道上开脱出来。数学中提倡“一题多解”,这是作育头脑机动性的一条有用途径。头脑的严谨性体现为思量题目细密有据。数学中,题目的管理容许运用直观的要领,但不绝留在直观的相识水平上;运用合情推理,但要加以逻辑论证;运用定理时夸大定理建立的条件;以及准确地使用看法,完备地解答题目等等。这些都体现出头脑的严谨性。头脑的批驳性是指对已有的数学表述或论证解答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不是一味盲从。纵然自己明确和继承的工具,也要钻营革新使其更臻完善。数学中常用到的构造反例驳倒假命题,即是批驳性头脑的具体体现之一。头脑的辽阔性是指对一个真相能做出多方面的评释,对一个工具能用多种情势表达,对一个题目能给出种种差异的解法。头脑的创造性是指头脑活动的创新水平,体现为阐发、管理题目时的要领、要领和效果的新鲜、奇特。善于发明、管理并延伸题目,是头脑创造性的一种体现。这些良好头脑品格的形成,必将渐渐提升为一种创新意识和创造本事。二、健全生理素质生理素质是顺应情况,赢得学习和生存乐成的须要条件,它在人的素质形成中起着调治作用。生理康健的特性应该包罗乐观向上,积极朝上前进,能经受妨害,具有耐心与恒心。题目是数学的心脏,题目通常源于好奇。从瓦特视察滚水征象,到如今一些庞大的科学发明,无不发轫于好奇。美国一家科普杂志曾视察了今世75位著名科学家成才的缘故原由。答案中提到“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兴趣”的占43%。青少年的好奇心体现得最为突出,随着人的年岁增大,反而渐渐失去了这种难过的天性。数学是一门弥漫秘密与奇趣的学科,著名的“七桥题目”“四色题目”“哥德巴赫题目”等,诱发了几多人的好奇心,激活了人们无尽的伶俐。数学的抽象性使得数学题目的管理通常陪同着困难;会使门生体验妨害和失败。而这正是锻炼意志,前进耐挫力的机遇,愈挫愈奋、一往直前的良盛意理素质不会在一帆风顺中形成。著名数学教诲家波利亚对此有过精炼的叙述:“要是门生在学校里没有时机尝尽为求解而屠杀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数学教诲就在最紧张的地方失败了。”三、增强审盛意识数学美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的细致力。正如人们所说,“那里有数,那里就有美”,数学美差异于自然美和艺术美,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抽象的美,没有肯定数学素养的人,不行能觉得数学美,更不能发明数学美。数学以其轻便性、对称性、调和性、统一性、稀罕性为特性体现出它的美。一些外貌上看来庞大得令人眼花缭乱的工具,一经数学的阐发便显得井然有序,从而唤起理性上的美感。比喻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又如,1,i,e,π这些貌似互不相干的数居然以eiπ=-1这样简略的情势调和地统一在一起,它被以为是充实体现数学内在美的一个公式。至于黄金支解体现出的比例美,也令人赏心悦目。对称美是数学美的焦点。数学图形及数学表达式的对称不光给人视觉上的愉悦,也给人们的明确和影象不少方便,比喻二项睁开式系数,互为反函数的图象等。数学命题结构上的对称给人以最好的启发,由此及彼,可以类比推出新的命题,如屈从题“若三角形的周长肯定,则当这个三角形是正三角形时,面积最大”,可以对称地得到“若三角形的面积肯定,则当这个三角形是正三角形时,周长最斜。一方面,数学美给人们以精神享受,从而激提倡学习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搪塞数学美的寻求,又会给数学的发明带来积极的影响。数学中的审美原则在数学发明中占据紧张的职位地方。研究评释,美感与直觉细密相干,审美本事越强,则数学直觉本事越强,从而数学发明与发明的本事也就越强。数学中弥漫美,壮丽多姿而又深奥蕴藉的数学美须要人们去发明,只有发明才大概欣赏和享受,数学教学要是没有美的发掘和欣赏,无疑是一种缺憾。四、完满品行品格数学教诲家辛钦说过,“凭据我的多年履历,研讨数学科学会在青年人身上循规蹈矩地作育出品行色彩显着,并进而能够成为其主要品行因素的特点”。数学教人诚实和端正。只要一个命题没有被证明,它就暂时不能纳入到真理宝库中去,人们就有理由去困惑,而不管提出命题的人的资历和声望。倘若命题得到证明,那么它的真理性便得到认同,并被广泛接纳和实验,也不存在人微言轻的征象。听说英国状师至今要在大学里学习许多数学知识,这不是由于状师事情与数学有几多直接讨论,而是出于这样一种思量,那即是经过严酷的数学训练,能够使之养成一种独立思考而又客观公平的品格。受过良好数学教诲的人,在数学的学习和训练中所形成的品格,会对其事情孕育发生积极影响。数学的准确、严酷,使他们在事情中淘汰暗昧笼统、生吞活剥。数学的抽象阐发,使他们善于透过征象洞察事物的素质。数学中精炼的论证、简练的表述,使他们的发言和行文简明扼要。我们不应把数学教诲单纯地明确成知识的教授和技能的训练。数学教诲须要作育人的素质。门生进入社会后,大概很少直接用到数学中的某个定理和公式,但数学的头脑要领、数学中体现出的精神,却是恒久起作用的。作为数学教诲事情者应该在数学教诲中前进人的素质。

数学教学管理论文篇(2)

1引言

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主干课程。自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内引进苏联教育的教材体系,高等数学课程逐渐形成了现有的、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虽然经过1958年和1978年的两次高等院校教学改革运动,高等数学课程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但课程的总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体系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大学数学改革浪潮,西方发达国家,也都争先恐后地对大学数学的教育体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国家教育部于1996年启动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1998年10月教育部又在北京香山召集了部分大学数学教育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举办了“数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的研讨会。此后,大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受到各方面更加广泛的关注和重视[1,2]。

自1999年国家开始实行的高校招生扩招政策以来,全国的高等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各个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大幅增加,而教师数量并没有相应地得到同步增加,因此就造成高等院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人员的普遍短缺,数学教师尤为严重。为了保证学生有课上、课程有人讲,像高等数学这样的专业基础课,不得不采用大班来组织课堂教学,学生人数一般都在150人左右,有时多达200人。面对这样的困境,如何来保证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就成为一个值得高校有关各方认真考虑和研究的课题。

本文将借助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和思想,从数学的教育作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多媒体技术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几个方面,来研究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并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提出一些能有效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新建议。

2数学与数学教育

数学的发展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就从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并形成了“数”和“形”的概念,但是真正产生数学理论还是从古希腊人欧几里得(Euclid,公元前300年)开始的。

2000多年以来,数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17世纪以前是数学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常量数学,如初等几何,初等代数;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数学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变量数学阶段,这一时期产生了微积分、解析几何、高等代数;从19世纪开始,数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形成了近代数学阶段,这一时期产生出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泛函分析、微分方程、近世代数、非欧几何、拓扑学、计算数学、数理逻辑、概率论、数理统计等一大批新的数学分支。到目前为止,数学已发展成为拥有100多个学科分支的庞大的知识体系。

恩格斯曾说过:“数学是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然而现代数学的内容已经大大超出一般意义下的“形”与“数”的范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数学,特别是现代数学,在他们的印象中往往只是一大堆符号和公式,而并不真正了解数学为何物。为简单起见,我们可以用较为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数学,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共同语言,数学是一把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数学是一种思维的工具,数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不仅如此,数学还是一门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其内容对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艺术家是十分有用的,而且对政治家和神学家的学说观点也会产生影响,它满足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和对美妙音乐的冥想,甚至以难以觉察到的方式无可置疑地影响着现代历史的进程。

数学作为一门教育课程进入学校,可追溯到公元前的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时期,至今已有2400年左右的时间。柏拉图曾规定不懂几何学的人就不得进他的哲学学校。他甚至认为:“如果说不知道正方形的对角线和边是不能用同一单位度量的,那他就不值得人的称号”。由此可以看出,那时人类就已经把数学与教育、数学与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了。

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1996年经合组织明确给出这一概念的定义,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人才的首要标准是要真正有知识,联合国系统曾对高科技产业的研究者、决策者和管理者应具备的个人基本知识做过一个总结———高等数学;在研究与发展的某一领域中的实践;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现代管理方法;外语知识;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在所列的基本知识当中高等数学被放置于首位,这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高等数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数学教育在提高人才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上是任何其它训练都无法代替的。

3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体学科,以旅游管理为特色学科,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门类共同发展的教学型大学。高等数学是旅游管理学院和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各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国际传播学院、法政学院以及外语类各系的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教学内容涉及到微积分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4门不同的数学课程,教学计划144学时,实际教学课时约为120学时。

就旅游管理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会议展览专业而言,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目前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的问题:

(1)国内具有同类专业的一流高等院校大都设置250学时左右的大学数学课程,相对来说上述专业的数学课程存在严重的学时不足问题。

(2)由于大学扩招而兴起的大班课堂教学,以及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重视课堂教学的传统,而导致了“注入式”教学方法更加流行。

(3)由于同一专业实行文理科招生制,再加上生源地的不同,造成学生入学数学水平的差距增大,这就给教师组织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4)由于数学教师的缺乏,造成教学任务非常繁重,从而导致教师长期无暇接触科学研究,成为名副其实的“教书匠”,更严重的是数学教师看不到个人的职业发展前景。

(5)由于教学学时的不足,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赶进度,致使习题课名存实亡,只能在课堂上找时间多讲几个例题来代替。

(6)由于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形成了对大学数学教育的片面理解,在人们的观念里,认为数学只是“为专业服务”的工具仍然根深蒂固,严重忽视大学数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素质教育作用。

4多媒体技术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现在,从数学教师的角度出发,借助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和思想[3],来研究多媒体技术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便克服和改善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堂板书教学是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个特点。符号语言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如同音乐利用符号来代表和传播声音一样,数学也是利用符号来表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符号语言与日常讲话用的语言是不同的,因为日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也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而数学符号语言是经过慎重地、有意地和精心地设计的。借助于数学符号语言的严密性、简洁性和精确性,数学家们就可以表达和研究数学思想,而这些思想如果用普通语言来表达的话,就会显得非常冗长不堪。另外,数学符号语言的这种简洁性还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效率。数学符号语言中含有大量的符号和几何图形,这些符号和图形常使得不懂其意义的人感到莫名其妙。因此,要想完整准确地表达和传递数学信息,仅仅依靠普通人类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数学的符号语言才能办到。由此可见,数学课程的教学不仅需要大量的说,而且需要大量的写和大量的画。这就决定了数学课程的教学必须借助大量的板书来组织课堂教学。

创建一个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觉器官的客观环境是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起码条件。神经生物学家的实验研究已经表明,人类自然接受信息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来进行的,其中视觉和听觉起着最重要的作用。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占83%,通过听觉获得的信息占11%,因此来自视觉和听觉的信息就达到94%。对于同样的学习材料,单用视觉,3小时后能保持所获得知识的72%,3天后下降到20%。单用听觉,3小时后能保持所获得知识的70%,3天后下降到10%。如果视觉和听觉并用,3小时后能保持所获得知识的85%,3天后下降到65%。因此从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效率来讲,创建一个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觉器官的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高等数学课程是以大班方式组织教学的,每班合计人数约为140人(4×35=140),这主要是由于专职数学教师数量不足而造成的。如果数学教师不能在近期内有效地增加的话,那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继续使用传统教学法来组织课堂教学,由大课堂教学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看不清黑(白)板上老师的板书、听不清老师的声音之类问题,就会更加严重。根据近年来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笔者认为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是走出这一困境的一个最合适的办法。

随着办学设施的逐步改善,学校已经建成一些多媒体教室,配置了计算机、多功能投影仪、视频展台、有线话筒、高保真音响、影碟机以及录像机,这就为开展高等数学的多媒体教学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对于高等数学课程来说,借助多媒体技术来组织课堂教学,会弥补传统教学法的某些缺陷,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良好的视听环境。电子教案经多媒体演示后,文字规范,字体可大可小,图形直观清晰,色彩丰富,并可设置动画,视觉效果较好且具有形式上的美感。另外,高保真的话筒和音响,更增加了声音的立体效果。这些优势基本上可以解决学生在课堂上看不清板书和听不清声音的问题,使学生获得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达的抽象数学概念和思想,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如极限概念,从图形上通过计算机对极限过程的动画演示,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和接受这个抽象的极限概念。对于定积分和二重积分的概念,经过动画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分割、近似代替、求和以及取极限这个重要思想。

精确直观的空间图形。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演示的空间图形和形成过程,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精确直观地展示出来。三维空间的几何图形,如柱面、二次曲面、旋转体、曲面的截痕、球体被柱面所截得立体等等,这些特殊的曲面和立体的图形,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难以想象出全貌的。通过计算机的三维动画软件,能够直观地演示这些难以想象的几何图形的形成过程,并精确地展示出来。借助图形的直观效果,有助于学生对于数学思想、概念和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电子板书的合理演示,节省了数学教师的大量板书时间,使教师能够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教学内容的讲授上,进而有效地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全面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技术带来的良好的视听环境、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和精确直观的空间图形,极大地增强了数学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引进,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积极上进的愿望,继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积极性。

提高数学教师的业务水平。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对数学教师也是一种挑战,从认真备课到吃透教材,从钻研教学课件到制作体现自己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电子教案,都需要去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另外,对于一般的数学老师来说,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电子教案的制作工具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个准备的过程无疑会大大提高数学教师的能力和业务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辅助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工具,它也具有两面性。如果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恰到好处,那么就能够成功解决目前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部分的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如果使用不合理得当,也会出现一些传统教学中的常见的问题,如满堂灌现象,特别是由于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加大和节奏加快,容易使学生眼花缭乱,难以真正吸收和消化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数学思想和知识。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教师的敬业精神,更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爱心。

5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建议

翻开国内的学术期刊,不难见到有关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文章,但这些文章大多数是从教师的角度去考虑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很少有人从宏观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来有效地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这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部门、院校主管、数学教师、接受教育的学生,各施其职,各尽其力,通力合作才能够奏效。

具体需要以下几个前提条件:

一是有关各方对数学教育在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高等数学是学生掌握数学工具的主要课程,而数学工具可用来处理和解决本学科中普遍存在的数量化问题和逻辑推理问题;数学是学生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而理性思维会潜移默化地在学生日后的工作中发挥作用;数学是学生接受美感熏陶的一条途径,而美学四大中心构架(诗词、音乐、造型和数学)之一就是数学;数学是学生从事一切科学研究的共同语言,而数学语言会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

二是各级管理机构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配套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教师积极从事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使从事教学研究的教师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使通识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三是数学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自觉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来指导数学的教学活动,敬岗敬业热爱学生,设法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能真正地认识到学习高等数学对他们日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能够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而树立终身不断追求学问的理想。

四是学生要积极向上,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并能够认识到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作用,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逐渐养成探求问题的习惯。如果这些前提条件能够满足或大部分满足的话,那么经过有关各方的努力,有效地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完全可能的。

总之,为加快我校向多学科综合型大学发展的速度,跟上国家大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尽快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建议有关各方转变对数学教育在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更新大学数学的教育观念,大力倡导数学素质教育,健全大学数学教育的管理机构,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加大对大学数学教育的经费投入,加强大学数学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配套政策,使从事教学研究的教师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保证大学数学课程必要的教学课时,设置数学课堂合理的学生人数,为数学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良好环境,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数学教学管理论文篇(3)

(一)确定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对于未毕业的博士生不允许其单独指导。在具有指导资格的教师中遴选出带本届毕业生的,然后通知相关教师,要求每人出2~5个题目,题目要尽量结合科研项目,且要兼顾学生的兴趣和水平,不得与最近三年的题目雷同,同时,指导教师要对每个题目给出不少于200字的简介,简介内容包括背景、预备知识、大体思路和参考书等。

(二)确定“题目一毕业生一指导教师”

题目出好后,经系相关负责人整理并报学院同意后,将题目发给学生,让学生填写选题志愿。在具体操作中,容易出现某些题目学生扎堆选,某些题目无人问津的情况。此外,在选题过程中也会因某些教师没有给学生授过课,学生对其不了解而不做选择。鉴于此,首先,学院应召开毕业生动员会,—方面介绍毕业论文的整体安排,让学生意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向学生介绍指导教师情况,特别是教师的研究领域和所授课程;然后,让学生在给定期限内完成选题。选题时,每个学生填报两个志愿,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选题不能在同一个指导教师名下。

收集学生的选题信息后,相关教师和本届毕业生的班主任一起确定“题目一毕业生一指导教师”。确定原则为:1.优先满足学生的第一志愿选题;2.第一志愿不能满足的尽量满足其第二志愿;3.若两个志愿都未能满足,再考虑选择与其第一志愿教师专业或者题目相近的;4.在题目分配过程中,根据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结合学生的毕业去向(找工作还是深造)和学生的成绩等情况,尽可能使学生如愿,同时使每个教师有好、中、差搭配的学生。

二、毕业论文的指导

确定“题目一毕业生一指导教师”后,立即通知相关教师和毕业生。规定指导教师必须在第七学期末放假前与学生首次见面。师生面谈之后,可以对毕业论文题目做出适当调整。尤其是指导教师可以对论文的开展思路进行介绍,给学生提供相关书籍及参考资料,以便学生可以尽快入门。第八学期开学后正式开始毕业论文的写作。为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我们制定了一些具体措施:

(一)平时的过程监督。要求每个学生每月至少提交两份活动记录,反映其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和进展;同时,要求每位指导教师每月对每个学生至少提交一份指导记录,用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研究状况。

(二)在期中教学检查时重点抽查。在期中教学检查阶段,指导小组对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详细的抽查,主要措施有:1.检查学生的活动记录和指导教师记录;2.组织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写作进展状况;3.举行中期论文进展汇报,要求学生将前期的工作以及后续打算制成PPT,向指导小组答辩,指导小组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出进一步的指导意见。

三、毕业论文的答辩

(-)规范论文终稿的格式。学校出台‘‘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规范”文件,对毕业论文的格式做出统一要求。

(二)设置教师互评小组。毕业论文的终稿提交前,指导小组原则上让研究方向接近的教师相互评阅毕业论文,建立若干个两人或三人的互评小组,撰写指导教师评阅书和评阅教师评阅书。

(三)毕业论文的答辩分组。

1. 答辩小组的学生成员:为了便于选拔优秀的毕业论文,事先通知打算申报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提出申请,在得到指导教师同意后将其确定为有效候选者。根据多年的经验,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将申报优秀的学生放在一个答辩小组,便于比较。然后,根据当年的毕业生人数,将剩下的学生根据人数平均分成若干小组,同时,兼顾指导教师的专业以及所带的学生人数,便于各小组有差不多人数的指导教师,并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内容有所了解。

2. 答辩小组的教师成员:原则上所有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教师都是答辩小组成员。每小组配小组长一名,答辩秘书一名。分配原则是尽量让指导教师在自己所指导学生的答辩小组,同时,兼顾每个答辩小组中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教师的数量。

(四)答辩工作。

1.准备工作。学生在提交终稿后,要制作答辩的PPT。此外,还要确定各答辩小组的答辩秘书,通常是在征询相关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新进的年轻教师,同时,明确答辩秘书和答辩小组长的职责和具体工作。在学校文件的基础上,细化具体的毕业论文综合成绩的评价方式,即“指导教师评阅成绩’“评阅教师评阅成绩”以及“现场答辩成绩”的各自权重。

1. 答辩工作。(1)现场答辩:各答辩小组组长主持答辩工作,学生根据答辩秘书排好的答辩次序,依次进行答辩。学生报告六分钟,回答问题四分钟。教师就学生论文的创新点、收获、困难等技术问题进行提问,同时,检查学生的论文格式是否规范,并提出建议。答辩秘书记录答辩过程中的问题,小组的教师成员现场打分。(2)成绩评定:学生答辩结束后,答辩秘书计算各位教师给学生打分的平均分作为该生的答辩成绩,然后根据权重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小组教师成员召开评议会,进而确定学生毕业论文的等级一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 后期工作。(1)学生方面:学生根据答辩时教师提出的建议修改论文,在规定时间内经指导教师审核后上交。(2)教师方面:指导教师在审核通过的学生毕业论文上签字,并将材料交给答辩秘书。答辩秘书负责整理答辩记录、答辩评语,填写答辩成绩,经答辩小组长签字后,按期提交院办。

四、毕业论文工作的思考

数学教学管理论文篇(4)

网络技术具备丰富的信息资源共享、网状的信息呈现方式、开放的时空范围和强大的交互功能等优势,这些都为教师实施新课程提供了理想的条件;现今,网络上日益健全、完善的各种学科资源库、教育专题网站、教育论坛等,也为学生开辟了全新的学习空间和方式。从实践中,我们领悟到:利用网络进行数学教学,必须准确把握网络技术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特性,这样才能使之有效地服务于数学教学,从而实现网络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

一、利用网络为学生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

网络为人与人的交流提供了一个特别的平台。网上交流具有环境虚拟性、方式多样性、时空开放性等特点。网络环境下的交流是运行在虚拟时空中的交流,感觉也许很真实,但毕竟不同于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电子邮件、BBS都是人们进行网上交流的常用工具。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上交流已不再局限于键盘输入这种单一的方式,语音对话、视频电话也已日益普及。网络系统既可以同时支持多个个体进行交流,也可以支持多个群体间的交流。

教师必须把握网络交流的上述特点。虚拟性是教师要调控的点,要将其与现实教学有机结合,以避免学生个体心理与现实群体的交往失衡。多样性和广阔性则应成为教师组织交流的有利因素,发挥其运用于数学教学的有价值因素,让网上交流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并从中获得数学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情感态度上的升华。

BBS(BulletinBoardSystem)翻译成中文叫“电子公告栏系统”,由于它独特的形式和强大的功能,受到广大网友的欢迎,并成为全世界计算机用户交流信息的园地。电子公告板服务允许一个用户加入多个讨论组,各讨论组集中讨论一个特定话题。我们充分利用BBS技术,在班级网站上开设了“留言板”这一模块。作为教师,以管理员的身份针对近期数学课的学习内容设立专题讨论区,为学生精心设计出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自学。学生则以游客的身份将自己对知识的了解或疑惑发表在论坛当中。通过阅读这些帖子,一方面,教师能准确把握学生现有知识储备、能力水准,灵活调控自己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也利于学生之间知识的交流与互补。收到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协调发展的效果。在这里,师生间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大家都愿意畅谈自己学习的体会,交流自己学习的心得。在这里,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等方面提出要求和希望,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个性化的合理建议。这一方交流的平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深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二、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工具。

网络教学常见的资源有网络课件、软件工具(如金山画王、几何画板)、资源库等。合理使用这些教学资源,能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让数学学习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网络课件是组织网络教学的普遍形式之一。网络课件将学生的学习任务,教师的教学流程有机串接起来。包括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还包括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操作工具、演示动画等。值得一提的是,高质量的网络课件不能单以图案设计的花哨、技术含量的高低作为评价的标准,关键应看它是否能发挥其工具价值,为学生的求知提供帮助,其落脚点应在课件本身实用性的发挥上。

在教学中,我们还体会到拥有和使用好的软件和和配套的资源库也是进行数学网络教学的基础工作。由于软件开发和资源库的建立,技术含量高,任务繁难,教师的工作重心不应放在资源开发上,而应学会合理利用平时留心搜集的一些现成资源,为我所用。

上计算课时,学生特别喜欢利用K12数学资源库中的Flas资源,它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计算课变的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原因在于:1、选择的灵活性。学生不再受到老师统一出题的限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组练习,做题的顺序也可由自己来调控,这是一种“自由”的感觉,也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契机。2、表现的生动性。Flas和草稿纸的感觉是大不一样的。因为,这里不仅有漂亮的背景,动听的音乐,通过点击“确定”、“清空”、“答案”按钮,还能及时检查自己计算正确与否。学生计算的专注力和兴趣都得到了提高,计算教学的效果也得到明显的提升。

PowerPoint在编辑状态下,可将图片任意拖动,这看似简单的功能,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操作活动时却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统计》一课,电脑出示40个排列不整齐的水果,学生在PowerPoint编辑状态下任意拖动水果图片,设计出自己认为最佳的摆法,有的一堆堆的放,有的从左到右排,有的从上到下排,……在活动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师再通过网络广播的形式,把学生的不同摆法展示在同一大屏幕上,一目了然、清楚直观。最后通过师生间对各种摆法进行评价,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同时受到刺激,从而切身体会到一一对应的作用,也初步体验到统计图的作用。

三、利用网络为学生拓展开阔视野的内容。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能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要。教师既要抓住这一特点,又要注意两个问题:1、由于网络信息量急剧上涨,信息流速日益增快,已大大超出了学生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为了克服学生获取信息时的盲目性、低效率,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引擎进行有目的的查找,还可为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数学学习网站,便于学生直接快捷地浏览。2、网络中的信息有好有坏,甚至暴力、不健康的内容。许多孩子因为沉迷于网络中的虚拟游戏世界或者受到不良信息影响而不能自拔,这也是社会和家长非常担心的一个问题。面对矛盾。教师必须作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同时采取一些措施制止学生浏览不良网站和垃圾信息的侵袭,如安装反黄、反垃圾邮件的软件等。

数学教学管理论文篇(5)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确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探索、自学、发展的主体,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看书、观察、操作、探求、思考、发现、归纳,自求理解,自致其知,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2.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活动方式主要是“导”。“导”包括引导、指导、劝导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及情感,正确地引导学生由未知达到已知的彼岸。

3.以教材为主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信息源。教学目标、内容、知识传授的广度和深度应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也不能脱离教材。

4.以思维训练为主线。新时代需要一大批知识广博、能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四有”新人,这就要求教师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同时,“主体”和“主导”可以统一在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结构之中。

5.以提高师生素质为主旨。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就应以提高师生的文化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作为教学的宗旨。一切有利于师生素质提高与发展的教学活动都值得肯定与提倡。

二、转变教师的任务

长期以来,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完成这个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或惟一目的。传统教学导致了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被扼杀。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的主要任务应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其任务主要是下面的8条。

1.充分了解学生。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知识底子、身心素质、品行、个性、爱好等要做到胸中有数。

2.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责任感和成功欲。

4.循循善诱,传道解惑。

5.为每一个学生获取知识、发挥智慧与才能创造条件和机会。

6.进行学法指导。

7.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障碍。

8.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

三、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具有超常的稳定性,除了因为它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易被教师所接受外,还因为它提供了较明确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要想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美国的《人人有份》中指出:数学教学将从“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激励学生学习为特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比如,“四阶段八环节”模式就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其模式的教学环节如下:

新知导入阶段1.复习铺垫

(5分钟以内)│

2.导入新知

3.启发诱导(获取新知过程的教学)

新知获取阶段│

(15分钟左右)4.归纳小结(获取新知结论的教学)

新知理解阶段5.“双基”训练

(8分钟左右)│

6.变式训练

新知应用阶段7.课堂练习

(10分钟左右)│

8.课堂小结

应用此模式进行教学,我们强调:教师重在引导、激励,贵在传道、授法;学生重在参与、获取,贵在乐学、勤思。

四、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1921年秋,痛切地历数旧学校的坏处时指出:“学校的第二坏处,是用一种划一的机械的教授法和管理法去戕贼人性。人的资性各不相同,高才低能,悟解迥别,学校则全不管究这些,只晓得用一种同样的东西去灌给你吃。人类为新生人格,不应该说谁‘管理’谁,而学生无完全的人格。这是学校最大的缺点,有心教育的人所万不能忽视的。”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仍然存在着同志所描述的情景:“死”的教案支配、牵着“活”的教师和学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学生若不能回答,教师就努力引导,直至达到预定目的为止。这样的课堂教学给师生带来的是无奈与厌烦。从根本上看,这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的突出表现。师生是有感情、会思考的人,在教学中,他们有多种需求与潜在能力,有多边多向、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新能力,他们不是听指令而行动的“机器”,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因此,有关专家指出:“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

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本人谈几点看法。

1.改革教学方法。杨振宁教授1996年7月在菲律宾谈到教学方法时指出:中国比较重视儒家的传统教学方法,即演绎法;而美国则比较重视归纳法。演绎式教学方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教学思路,有益于求同思维或聚合思维的培养,而不利于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和创造力培养。归纳式教学方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思路,有益于求异思维或发散思维的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应由以演绎式教学方法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归纳式教学方法为主。

笔者听了一节全省的素质教育表演课,教者钟诚是一位只有一年教龄的女教师,教学班级是临时确定的。她出示例题(学校里栽了85棵柳树,栽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5倍,栽杨树多少棵?)后,要学生用线段图来分析这道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由于该班没有讲过怎样用线段图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她只好进行提示:一倍的量用一条任意长的短线段来表示,那么几倍的量就用几个这么长的线段来表示。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各自画出了一个线段图,大家的画法很不一致,较典型的有如下几种:

附图{图}

附图{图}

数学教学管理论文篇(6)

互动式教学的开展是以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基本前提的。《医学研究的数据管理与分析》是一门软件教学课,其理论基础是《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两门专业课的结合体,应该坚持《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相关理论知识讲授与软件操作实践并重的原则。在《医学研究的数据管理与分析》教学过程中,会始终穿插《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回忆和理解之前的认识,引导、鼓励学生将专业课本里的例题数据用相关统计学软件来模拟、演练。

(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教案的修订

由于《医学研究的数据管理与分析》涉及《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与软件操作两个方面,单凭课堂上的讲授很难达到真正深入探讨问题的效果,而且学生也难以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会指定课后读物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学习,要求学生找出文献中所运用的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的优点或错误,由学生选取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课堂演练和讨论,最后由教师来总结和点评。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进一步修订教学模式和内容,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的分析与指引。由此修订后的教案本来就是从学生自身感兴趣的问题出发来设计的,上课时解答的内容都是学生希望了解的,课堂气氛自然就会活跃,互动式教学的效果也就事半功倍了[6]。

二、过程组织

(一)学生分组

分组学习是组织互动式教学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形式。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充分地参与到互动式学习中,教师将该年级预防医学一大班共40名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组由8名学生组成,并由学生民主推荐,产生组长。组长的任务是进行统筹和汇总,组织组员在课后讨论,并收集组内意见,形成小组结论在课堂上展示。各个小组间相互激励,按20%的平时成绩对小组打分,引导组内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和知识分享。

(二)实例选择

分组完成后,教师会根据当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授课过程中留下需要学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每个小组负责一项。这些问题在当次课堂上经过师生的简单讨论,教师会给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向,但需要学生自己去进行最后的解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合理分工,由组长统筹,各个组员发挥自身特长,最大限度地扩大参与度。

(三)互动准备

该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主要在课后进行。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提供相关的参考文献和思路,小组成员在各自学习完相关阅读内容后积极讨论,统一认识和想法,最终凝练成小组的集体意见。通过该环节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引起学生对相关统计分析软件的操作兴趣,初步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互动

由于教学课时相对有限,一次教学是3个课时(共120分钟),在每次讲解新知识之前会预留30分钟作为互动答疑时间。学生和老师角色互换,教师将讲台交给学生,由每组的组长和组员协商,选派代表,将课后小组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计算机软件演示,对于疑难问题,教师会做一定的引导,其他组的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既要鼓励那些思维敏捷、见解独特的学生发言,同时还应照顾那些思而不得、有待点拨的学生,为所有学生提供各种参与、表达的机会,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互动过程中来。

(五)点评总结

对每个小组的讨论结论及互动过程进行点评总结。教师适当的、积极的点评总结,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专业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学生虽然经过了课后的文献阅读和小组讨论,但有时对问题的解答仍然存在一些局限甚至错误,教师会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开阔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出其优缺点、阐明正确观点以及需进一步完善修改之处,并且对学生的互动热情与探讨精神应予以鼓励和表扬。当然,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有些思考能力强的学生,能提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教师本身也是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互动式教学的模式基本是:预习—汇报—提出问题,教师解答—教师提出互动问题—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总结。因此需要教师和学生都对教学内容足够熟悉。学生熟悉内容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讨论中来,提出大胆的猜想与质疑,从而提高创新能力。而教师面对这些大胆的猜想和质疑,不能带有主观认识,预设立场,应该在课前精心准备,课上更要随机应变。在这样的互动模式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数学教学管理论文篇(7)

数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辅导,就是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作业、考试,应付挫折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与困扰提供全面综合的帮助与引导,以促使学生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克服各种障碍,全面发展。一般情况下,数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辅导可分为心理辅导与学习辅导两种形式,这是数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的辅导不同于对学生的行政管理与数学教学,虽然学生辅导渗透在行政管理与数学教学等活动过程中,但学生辅导侧重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改进,是保证行政管理有效和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可见学生辅导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应引起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辅导观,从“学生辅导就是帮助学生解答疑难,改正错误”等狭隘的观念中解脱出来,更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辅导与学习方法的辅导。

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拜金主义、个人利己主义盛行,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泛滥的趋势,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如何抵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防止“差生”的出现,以及更好地治理“差生”是数学教育界值得研究的问题,正确地进行学生辅导,也是“防差”“治差”的一条有效措施。

二、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就是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排除学生心理上的各种困扰,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一般情况下,学生心理上的困扰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心理上出现困扰;二是学校教育因素,特别是数学教育系统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扰。从心理辅导的作用看,一般具有三项功能:①发展;②预防;③补救。其中心理辅导的形式可以是个别辅导、小组辅导或集体辅导。发展是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干扰能力。预防就是使学生在心理上对困难、挫折有准备,力图通过实施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来提高学生对自我成长的认识,以避免由于愚昧无知而造成的失落感与不必要的焦虑,并懂得主动寻求帮助,不惧怕困难,充满信心地迎接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有信心克服遇到的困难。补救就是对出现的问题或者失误进行更正、弥补,达到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目的。现阶段我国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辅导仅停留在弥补性辅导方面,忽视发展性与预防性辅导。这种弥补性辅导体现在对考试、作业、回答问题等环节出现错误的更正上,只是教师想方设法使学生认识错误出现在何处,如何改正,而较少从深层次上追索出现错误的原因,因此,补救性辅导有它的片面性。而发展性与预防性辅导就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数学深层次的问题,强调在数学教育过程中从多方面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从学生内心深入挖掘学习数学的潜力,细心观察分析学生学习数学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认识问题的“症结”之所在,从错误中悟出如何更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要鼓励学生不断尝试,大胆创新,不断修正错误,那么经验就不断积累,也就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补救的目的是预防再犯,而预防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发展就是提高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质。可见,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要以补救性辅导为辅,以发展性、预防性辅导为主,三者要密切配合,从根本上根治学生学习心理上的不健康因素,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三、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学习辅导

数学教学管理论文篇(8)

众所周知,新数运动是六十年起的一场席卷世界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其主要目标“就是要以现代数学思想对传统的数学教育进行改造,从而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1]新数运动对传统数学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小学的数学已经全部作了重新考虑,‘结构’(主要是代数结构)成了中学课程的基础,许多国家里,几何作为独立的实体趋向于从课程中消失.虽然作为补偿,增加了图像和图像表示的应用.特别地,坐标几何倾向于下放小学.”[2]

因此,新数运动所倡导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数学内容的现代化,其前提是“要像20世纪的数学家所理解的那样,去逐步向学生揭示数学结构,从而使学生们进一步领会、应用和爱好数学.”[2]但倡导者们的美好愿望因新数运动的受挫而破灭了.

二、从新数运动看数学教育的现代化

1.数学教育的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新数运动之所以受挫,就是因为过多地注重了数学内容的现代化,而忽视了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其他方面.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同时它又从属于数学教育这一更大的系统.因此,在研究该系统时,既要从系统总体出发,综合考虑诸子系统及其相互作用,又要把它放到更大的系统中,研究它和外界环境的关系.

1.1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综合考虑

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数学教育的现代化,简言之就是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其中,数学教育观念的更新.数学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学习方法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数学评价的现代化等要素均为该系统的子系统.诸子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新数运动的宗旨是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它顺应了社会对数学教育的要求,是完全正确、合理的.但倡导者们没有认识到,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包含着一系列要素的大的系统工程.数学教学内容(或学习内容)突出了现代化,而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师素质却没跟上现代化的步伐.用传统的方法去实施新课程的教学,难免会出现“异化”、“落伍”的现象.同时教师面临的是“放弃他们熟悉的东西而去追求他们感到陌生的东西,”[2]这样,不仅存在心理上的障碍,而且有知识结构上的障碍.可见各子系统间若不相互配合,便会产生负作用.只有综合考察,使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协作,才能形成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合力.

1.2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置于数学教育这个更大的系统中考虑

数学教育现代化又从属于数学教育这个大系统,因此研究数学教育现代化,还必须探讨教育学、心理学、科学方法论等相关学科对它的影响,即考察它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新数运动虽然符合社会发展,又有现代数学提供理论基础,但它只注意充实现代化的内容,而没考虑学生的心理结构,违背了教育学、心理学规律,以至学生接受不了新的数学课程体系,这是新数运动受挫的最直接原因.也就是说,新数运动没有注意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或成果,忽视了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导致了失败.

可见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复杂浩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研究该系统的诸要素,而且要探讨系统所处的环境,忽略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2.数学教育现代化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当然也不例外.缺少典型的实验和评价过程也是新数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必须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一现代化的内容要渐进,其二现代化的范围要渐进.现代化的内容要渐进是指,现代数学必须经过教材上的技术处理,将其思想方法由浅入深地渗透到中小学课程中去,以螺旋上升的形式出现,使学生逐步理解、接受现代数学思想.现代化的范围要渐进是指,进行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改革,必须要有一个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由试点到推广的过程.首先在小地区、小范围内进行试点,如果收效良好,则总结经验,宣传推广,进而普及;如果出现问题,则及时修正、调整,再投入实验,在完善的基础上再进行大范围普及.

数学教育的现代化也必须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方面,数学教育改革不同于一般的实验——具有可重复操作性,它的失败将意味着付出贻误一代人的惨重代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学教育的现代化要尽量避免失败,慎重从事.另一方面,突如其来出现的新事物,会给传统的思想观念(在头脑中已形成固定模式)以巨大冲击,人们于心理上难以接受,而且从知识水平上讲也难以接受.从这个角度来看,缺少渐变过程的数学教育改革不易成功.新数运动就是典型的实例.

3.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充分调动各方人士的积极性

新数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是与欧美各国政府的支持、教育界的热情欢迎分不开的.但由数学家和数学教育理论工作者组成的领导者们并不太了解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除了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外,其他人士如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学校管理工作者等均是运动的响应者.因此新数运动的课程体系重视了现代数学的因素,但脱离了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居高”而不够“临下”.

新的课程结构使“许多父母因再无力帮助子女而担忧”,“部分不知所措的父母把它看成是代沟的又一新象征”.[3]教育界虽然表现出“热情地接受新课程、新概念、新符号”,[3]但教师自身素质达不到新体系的要求,面对一系列的新术语,他们也是一片茫然.因而,新数运动必然遇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阻力.

事实上,社会各方在数学教育改革中均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他们是改革试验的直接实施者,熟悉、了解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因此来自他们的意见、建议是极有价值的.“如果教师是改革的发起人,或者在设置新目标、确定新目的或者在实践中起了作用,或者就只是……要在他(她)那儿进行改革,那么他(她)实际上就是这项创新的一个‘股东’:他(她)得到一种明显的激励,这将有助于克服事业开头所遇到的困难.然而,如果决定是上头做出的——有时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那么情况就大为不同了.这时就必须使教师信服改革的必要性,并对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2]可见,使广大教师成为现代化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意义重大.同时,政府的支持、公众的理解、家长的协助,对促进数学教育的现代化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进行数学教育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各方人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要把“由数学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数学家所组成的共同体在全国范围内的领导作用,和广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家长等在各个具体区域内的创造性工作”[1]协调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阻力,加快现代化的进程.

4.数学教育现代化具有动态性

其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纵观改革的历史,它具有时代性和相对性;二是就每一项具体的改革而言,它具有过程性.

4.1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数学教育现代化是符合新的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是时展的产物,因此它具有时代性.同时,随着社会进步,现代化的内涵也必定不断发展,因此就其内容而言又有相对性.从而数学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模式,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工程.六十年代正好是布尔巴基学派的结构主义思想时期,因此结构主义学派就为新数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所倡导的数学教育现代化就是以结构主义思想来重建数学教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当然也在影响着数学教育的发展,或者说数学教育要符合这一时代特征.因此近年来又出现了这样的说法“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就是要以计算机为基础来‘重建’数学教育”.[1]可以预见,随着时代的前进,数学教育现代化又必将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4.2数学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性新数运动的以现代数学思想改造传统数学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深入人心的,正因为此,人们对新数运动寄予了很大希望,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容忍不了它所暴露出来的弊病,以致招来暴风骤雨般的尖刻的批评、指责,令支持者也无力摇旗呐喊.

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是过程,都是作为过程而出现、而发展的,数学教育的现代化也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当它以崭新的面貌问世时,难免会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它在过程中得以成长、壮大、完善.充分认识其过程性,就可“善待”改革: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很难一步到位,而需不断发展,对其弊端,不应刻薄攻击,而应客观评价,也就是给它一个“宽裕”的反思环境,使之在调整中发展,在改进中完善.从新数运动的现代化一下子“回到基幢,“回到祖父一辈的数学上去”,就是没有正视其过程性.

5.数学教育现代化具有可行性

新数运动所倡导的数学教育现代化,一直是世界各国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我国在1958年~1960年间和1978年~1983年间,也进行了现代化改革的尝试,增加了概率、统计、逻辑代数、微积分等近现代数学知识[5].但由于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改革没有实施下去或进行了调整,其情况与新数运动有某些相似之处.于是,人们不禁要问:究竟能否在中小学充实先进的数学内容?

数学教学管理论文篇(9)

一、非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观念

非逻辑思维包括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和数学审美等.研究表明:形象、直觉、灵感思维在人的创造思维能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审美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起着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之间的桥梁和中介作用,它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法国数学家彭加勒认为,数学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功能的综合.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就必定既是善于严格思维,又善于不严格思维的人.这实质是说在数学创造发明的过程中,既包含非逻辑思维,也含有逻辑思维,且非逻辑思维占据优势,是逻辑思维主导下的非逻辑思维,两种思维的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和作用,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数学的创造发明过程往往是先通过形象、直觉、灵感、审美等非逻辑思维迅速找出问题的突破口,再通过逻辑思维作出严格的证明.非逻辑思维是打开数学创造大门的钥匙.

数学王子高斯认为:发现和创新比命题论证更为重要,因为一旦抓到真理之后,补行证明往往只是时间问题.许多数学家总结发现真理的过程是“长期积累,偶尔得之”,“大胆猜想,严格论证”.这就说明数学真理的发现取决于非逻辑思维,而真理的论证则取决于逻辑思维.如当代数学家纳尔逊1983年指出:“与一般n维空间不同,在四维空间中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微分结构.”四维空间的这一奇妙性质,立刻轰动整个数学界,没有很好的非逻辑思维能力,作出这样的判断是难以设想的.再如非欧几何学的建立,完全是人们追求简单美的结果,这说明有美感才会有数学创造.

中学数学虽然对社会来讲,一般不会有客观上的创新结果,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对于培养其创造素质是极为有利的.长期以来,人们在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视逻辑思维,过分偏重于演绎推理,过分强调形式论证的严密逻辑性的严格作用.数学教育仅赋予学生以“再现性思维”的严重弊病,对非逻辑思维的认识不足,忽视形象思维在创造中的作用,忽视直觉思维的顿悟作用,忽视数学审美的桥梁纽带作用.甚至认为数学思维只有逻辑思维,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素质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在重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非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数学美的鉴赏能力,要把纯演绎式的教材体系,还原为生动活泼的数学创造思维活动.揭示思维过程,讲清概念的来龙去脉,利用数学中的“形”,创造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形象、直觉思维训练,设计问题对学生进行猜想的训练,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数学创造教育的目的.

二、数学语言能力培养

的观念数学语言是科学语言,它的符号与图形都是用来表示数量与空间形式及其关系的,是认识量与空间形式及其关系的有力工具.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载体,语言可促进思维,深化思维,思维又可创造语言.

数学语言的发展与数学思维的发展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如数的发展产生了复数语言,而复数语言的发展又产生了复变函数论这门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数学学科.数学语言所表达的创造性的数学思维过程,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创造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抽象、简炼和符号化等特点.它的准确性可以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的品格,它的抽象性有利于学生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的培养,它的简炼和符号化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概括事物的规律,也有利于思维.一个公式、一个图形胜过一打说明,符号公式的和谐与简洁美,有利于学生记忆、有利于分析问题、有利于计算和逻辑论证.如学习复数时,“1<|z|≤2”所表示的意义,若用日常语言说明就较麻烦,而懂数学语言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表示什么.再如用维恩图表示集合间的关系,使抽象问题变得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掌握其内在联系.

学生语言的发展就是思维的发展.一个人没有很好的数学语言能力,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创造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教学就是传播数学语言,要把数学当作一门特殊的语言来研究,要确立数学语言培养的观念.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形成,重视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间的转译,重视符号图式的表示和运用以及知识网络纵横交错的联系.如会用符号语言列方程解应用题,会用函数语言描述运动模型,会用逻辑语言论证,会用计算机语言指导计算.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不重视数学语言培养的现象,如有的学生对数学问题表述不清、认识模糊,这一问题较为严重地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语言分析和解决量与空间形式方面的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数学创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非智力因素培养

的观念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活动起着促进或阻滞作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顽强的意志能促进数学创造,甚至可以弥补智力上的不足;而不良的态度和习惯则会阻碍和干扰数学学习和创造.许多人有较好的智力因素和学习条件,但没有成才,究其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一个人的创造素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智力因素承担着加工和处理知识信息的任务,非智力因素在创造过程中起着动力性作用.从培养人才来看,只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才会产生高的创造效应.

可喜的是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现象.用纪律、分数、名次、向家长告状等简单方式来代替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教育工作,甚至只管“教书”,不管“育人”,不注重数学教学的教育功能,不注意自身的师表作用,这都是不符合现代教学要求的.我们在教学中应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育人因素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培养,自信心和顽强意志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肃认真的作风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数学创造教育的目的.

四、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数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行为观念,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并未真正在广大教师头脑中确立,“重教轻学”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老师贪多求全,一味讲解,拼命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思维没有得到充分展开,知识僵化,依赖性强.这种“注入式”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相悖的,严重阻碍创造思维的发展.

要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要当好引导者,重视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和探索问题.数学教学是揭示数学思维过程的活动,教师要充分暴露思维过程,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创造民主课堂,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互相争论,互相启迪,这样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如本世纪末30年代后期法国出现的著名的“布尔巴基”学派,就是由一批年轻人经常集会,在一起探讨各方面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取得的数学成就硕果累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再创造,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有利于培养数学能力,特别是创造性能力.

五、确立数学应用的观念

数学应用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观念.有人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也有人说数学是科学的仆人,不管怎么说,其意义都是说明数学应用于一切科学,数学的创造都是其物质性的,它来自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为生产和生活实际服务.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数学教育不仅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数学教育必须面向大众,联系实际,注重数学的应用价值.长期以来,我们数学教育是以概念和数学基本原理(公理、定理、公式、法则等),以及例习题的纯形式数学的模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以其高度抽象、高度严谨的枯燥形式出现,与实际应用脱离较远,与当今世界有些发达国家的注重实际、联系生活的数学教育相差甚远.学生在课堂完成纯数学的学习,没有一点实践环节,毕业后应用能力普遍较差,这种理论脱离实际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当今社会无处不用到数学,计算机知识、概率统计、线性规划、系统分析等等现代数学知识在经济建设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数学教材必须改革,要重视应用,拓宽知识面,突出“数学建模”,引入“问题解决”.数学教学要加强实践环节,要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世界的一些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建立模型,解决问题.这不仅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而且有助于学生灵活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对形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观念

数学教学管理论文篇(10)

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多年,人们在思想观念、政策导向、管理体制乃至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固定的模式,因此,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决非轻而易举的事。1992年,我市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科研的主攻课题,成立了由市教委陈昌清副主任为首的课题领导小组。为了统一大家的认识,课题领导小组于1992年暑假业务学习时组织全市教师开展了素质教育大讨论。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谋求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是一种承认差异,重视个性的教育;是确认学生主体,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的教育;是一种根据社会需要,给学生的素质发展以价值导向与限定的教育;是一种重知识,又不唯知识,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最终目的的教育。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加深了对实施素质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从事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理论上的武装和认识上的提高,为素质教育真抓实干提供了前提和保证。为了在实践中少走弯路,课题领导小组决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六所小学先试点,总结经验,然后推广。同时明确提出各年度的主攻任务是:1992年,系统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全面更新教育观念;1993年,编制学科素质教育目标,提出具体实施建议;1994年,编写活动课程教材;1995年,总结试验点校经验;1996年,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1997年,全面推广素质教育。

自1992年以来,课题领导小组和实验点校教师举行备种素质教育研讨会达20多次。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在我市起步是早的,步子是稳的,进展是顺的,效果也是好的。

二、确立素质目标提出实施建议

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着眼于小学生身心潜能,我市于1993年编制了常德市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和实施建议。

分低、中、高三个学年段,从文化素质、智能素质(包括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两个方面分别确立目标,提出实施建议。

例如,高年级数学科智能素质的目标,我们是这样分三个方面加以描述的:(1)学习能力:进一步培养绘画、制作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养成听讲、看书、看图学习新知识的习惯,听讲能抓住重点,看书能发现不懂的地方;能对比较抽象的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对比较复杂的事物进行归纳、概括;能运用抽象的概念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能对常见图形进行分析;能运用集合图的办法对某些概念进行区别;能运用线段图对某些应用题进行分析。

(2)表达能力:能运用“假如……就……”和“如果……那么……”等句式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判断、推理,清楚地表达自己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在作业中采用正确的书写格式和叙述自己的见解。

(3)应用能力:能运用概念对是非问题进行判断,能运用规律指导计算;能根据几何图形的特征进行组合图形的分析和有关计算;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显现出一定的逆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有了目标,学生就有了方向,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市直六0一矿子校教师汤立新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目标,因而获得了较佳的教学效果。课后,他深有体会地说:“目标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质量大面积的提高。”

三、落实“课程计划”开设“数学活动”

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把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划分为学科课和活动课两大块。这是建国以来学校课程设置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为了解决小学活动课无“纲”可依,无“本”可据的困难,我们于1994年上半年主编了用于小学数学的一套活动课丛书(试用本)共六册,每年级一册。这套丛书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指导思想明确,它是为学校落实课程计划、开设活动课程服务的;二是紧扣现行大纲和教材知识点、层次分明、循序渐进,适当拓宽学生知识面,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三是精心设计活动,体现课型特点,突出学生主体,充分让学生动手动脑,发展兴趣特长,尽力增强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四是根据活动课的教学时量适当留有余地,有利于教师创造发挥。

1994年底,省教委、省教科所的专家参加了在我市召开的活动课教材成果论证会,这套教材受到了与会代表和广大师生的肯定和赞许。

四、重视学科课程做好发展文章

学科课程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渠道,当然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战场,在这个主战场上怎样做好提高学生素质这篇大文章呢?我们认为应做到三个结合。

1.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我们要求教师通过数学在生活、生产、科技方面的广泛应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进行学习目的教育;通过组织参观访问,主题班队会,请校外辅导员作报告等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通过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数学概念间的相互联系等知识向学生进行唯物思想和辩证法的启蒙教育;通过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祖国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果的介绍,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2.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我们提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如思考方法、应用能力等),实现知识、能力同步发展,这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1)重视表象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数学的实质是:符号十逻辑。小学生思维的基础是形象的与动作相联系的有关表象。因而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利用一些物质化的材料作为思维的中介物,让学生看看、拼拼、摆摆、摸摸,从而将抽象的概念、逻辑关系等通过自身感受呈现出来,达到内化成智力活动的目的。

(2)重视思维方法的指导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怎样落实这一要求呢?我们总结出三条基本实施途径:一是示范:结合知识的教学,直观、浅显地给学生以正确思维的信息;二是点拨:基本过程为“点窍----探讨----扫障----总结”;三是训练:特别强调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回答问题或叙述理由,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重视“三算结合”教学

数学教学管理论文篇(11)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宋代邵雍描写一路景物的诗,共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这是明代林和靖写的一首雪梅诗,全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读后就好像身临雪境,飞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难分是雪花还是梅花。

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

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这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写的一道《麻雀》诗。他眼看北宋王朝很多官员,饱食终日,,反对变法,故把他们比作麻雀而讽刺之。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这是清代纪晓岚的十“一”诗。据说乾隆皇帝南巡时,一天在江上看见一条渔船荡桨而来,就叫纪晓岚以渔为题作诗一首,要求在诗中用上十个“一”字。纪晓岚很快吟出一首,写了景物,也写了情态,自然贴切,富有韵味,难怪乾隆连说:“真是奇才!”

一进二三堂,床铺四五张,

烟灯六七盏,八九十枝枪。

清末年间,鸦片盛行,官署上下,几乎无人不吸,大小衙门,几乎变成烟馆。有人仿邵雍写了这首启蒙诗以讽刺。

西汉时,司马相如告别妻子卓文君,离开成都去长安求取功名,时隔五年,不写家书,心有休妻之念。后来,他写了一封难为卓文君的信,送往成都。卓文君接到信后,拆开一看,只见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她立即回写了一首如诉如泣的抒情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眼望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叫丫环。万语千言把郎怨,百无聊赖,十依阑干,九九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点烛祭祖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梳妆懒,三月桃花又被风吹散!郎呀郎,巴不得二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读后深受感动,亲自回四川把卓文君接到长安。从此,他一心做学问,终于成为一代文豪。

二.数字

明代书画家徐文长,一天邀请几位朋友荡游西湖。结果一位朋友迟到,徐文长作一上联,罚他对出下联。

徐文长的上联是: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游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迟到友人的下联是:

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日一定要中。

据说明朝中叶,江西九江有一船夫,见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坐在他的船里,就道出一个上联给这位状元去对。这位状元冥思苦想,还是对不出。以后也无人对出,成了绝对。时过几百年,直到解放后的1959年,佛山一工人用轮船装运木料“九里香”(一种名贵香樟木),触发灵感,对出下联。

船夫的上联是: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尺风帆,下九江,还有十里。工人的下联是:

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南阳诸葛武候的祠堂里有一副对联: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顾。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此副对联不仅概述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而且用上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各个数字和“东南西北中金木水火土”十个字,真是意义深远,结构奇巧。

我国小说家、诗人郁达夫,某年秋天到杭州,约了一位同学游九溪十八涧,在一茶庄要了一壶茶,四碟糕点,两碗藕粉,边吃边谈。结帐时,庄主说:“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郁达夫笑着对庄主说,你在对“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的对子吗?

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的江苏省苏州虎丘,有一个三笑亭,亭中有一副对联:

桥横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下面是民间流传的一副对联。它既是一副对联,又是两则拆字谜语,读后细想,别有一番情趣。

凉雨洒人,东两点西两点;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解放前,有人作如下一副对联: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横批是:南北。

这副对联和横批,非常含蓄,含意深刻。上联缺“一”一与衣谐音;下联缺“十”,十与食谐音。对联的意思是“缺衣少食”,横批的意思是“缺少东西”,也是内涵极其丰富的两则谜语。

三.妙题

清乾隆五十年,朝廷为了表示国泰民安,把全国65岁以上的老人请到京城,为他们举行一次盛大宴会。在宴会上,乾隆看见一位老寿星,年高141岁,非常高兴,就以这位寿星的岁数为题,说出上联,并要纪晓岚对出下联:

乾隆帝的上联是: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

纪晓岚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上、下两联都是一道多步计算应用题,答案都是141岁。上联的“花甲”是指60岁,“重开”就是两个60岁,“三七”是21岁,就是60×2+7×3=141(岁)。下联的“古稀”是指70岁,“双庆”就是两个70岁,多“一度春秋”就是多1岁,也就是70×2+1=141(岁)。

又如下面一副对联,也是两道算题,并巧妙用上一、三、七、九、十各数,不嫌生拼硬凑。

尺蛇入穴,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上联是讲蛇的长度,九寸加十分是一尺(旧制长度单位进率是1尺=10寸,1寸=10分);下联是讲鸭的只数,三双加一只是七只。

四.诗歌趣题

1.百羊问题

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一书,有一道诗歌形式的数学应用题,叫百羊问题。

甲赶羊群逐草茂,乙拽一羊随其后,

戏问甲及一百否?甲云所说无差谬,

所得这般一群凑,再添半群小半群,

得你一只来方凑,玄机奥妙谁猜透?

此题的意思是:一个牧羊人赶着一群羊去寻找青草茂盛的地方。有一个牵着一只羊的人从后面跟来,并问牧羊人:“你的这群羊有100只吗?”牧羊人说:“如果我再有这样一群羊,加上这群羊的一半又1/4群,连同你这一只羊,就刚好满100只。”谁能用巧妙的方法求出这群羊有多少只?

此题的解是:

(100-1)÷(1+1+1/2+1/4)=36只

2.李白打酒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打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

这是一道民间算题。题意是:李白在街上走,提着酒壶边喝边打酒,每次遇到酒店将壶中酒加一倍,每次遇到花就喝去一斗(斗是古代容量单位,1斗=10升),这样遇店见花各3次,把酒喝完。问壶中原来有酒多少?

此题用方程解。设壶中原来有酒x斗。得[(2x-1)×2-1]×2-1=0,解得x=7/8。

3.百馍百僧

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增;

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这题可用假设法求解。现假设大和尚100个,(3×100-100)÷(3-1÷3)=75(人)…………小和尚人数100-75=25(人)大和尚人数

4.哑子买肉

这也是程大位《算法统宗》中的一道算题:哑子来买肉,难言钱数目,一斤少四十,九两多十六。试问能算者,今与多少肉?此题题意用线段图表示,就一目了然。附图{图}

由图可以看出:

每两肉价是:(40+16)÷(16-9)=8(文)哑子带的钱:8×16-40=88(文)哑子能买到的肉:88÷8=11(两)(注:旧制1斤=16两)

5.及时梨果

元代数学家朱世杰于1303年编著的《四元玉鉴》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九百九十九文钱,及时梨果买一千,

一十一文梨九个,七枚果子四文钱。

问:梨果多少价几何?

此题的题意是:用999文钱买得梨和果共1000个,梨11文买9个,果4文买7个。问买梨、果各几个,各付多少钱?

梨每个价:11÷9=12/9(文)

果每个价:4÷7=4/7(文)

果的个数:

(12/9×1000-999)÷(12/9-4/7)=343(个)梨的个数:1000-343=657(个)梨的总价:

12/9×657=803(文)

果的总价:

4/7×343=196(文)

6.隔壁分银

只闻隔壁客分银,不知人数不知银,四两一份多四两,半斤一份少半斤。

试问各位能算者,多少客人多少银?

此题是民间算题,用方程解比较方便。

设客人为x人。则得方程:

4x+4=8x-8

x=3,4×3+4=16

答:客人3人,银16两。

(注:旧制1斤=16两,半斤=8两)

7.宝塔装灯

这是明代数学家吴敬偏著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的一道题,题目是:

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