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级财务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1 17:08:12

高级财务论文

高级财务论文篇(1)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对各项日常经济业务进行了详尽介绍,具体包括各会计要素及具体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理论,内容很多,且知识点碎,而所拥有的教学时间确比较短,一个学期中往往只拥有五十个学时来学习这些专业知识,使得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1.2教学形式单一

现在的教育模式下,大部分民办高校的老师都采取自己教学,自己是课堂的主角,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让学生被动学习的教育方式,很少把课堂交给学生,这样学生都只能是死记住理论知识,很难把理论知识联系到实践中去,并且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活动又少,这样继续下去,很难培养出学生独立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3教师专业实践经验缺乏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本科教师必须拥有较高的综合教学素质,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熟练掌握,还包括要对企业的具体生产状况有所了解,由于现在民办高校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的转变,并没有在现代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进行具体的实践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经验,这样就缺乏对企业的基本了解,对课程的讲解也就成了纸上谈兵,缺乏了实践经验作为依据,缺乏具体的实践为基础,也会造成学生们兴趣的缺失,进而导致本科教育的失败。

2影响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质量的因素

2.1教材

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其培养的目标人才与公办学校有明显的差别。在现实中,针对民办模式的教育资料比较少,且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越来越接近,会计教材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在教材上也不稳定。所以,影响民办教学质量提升的首要因素就是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教材与资料。

2.2教学交流

各会计专业课教师间的教学交流甚少,由于该课程与基础会计、成本会计以及税法和高级财务会计等存在知识点的重复,缺乏足够的交流就必然会导致相同的知识点由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课程中进行重复的讲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分清各课程的教学内容,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2.3生源质量

现在民办高校所吸收的学生大部分是三本学生,这一批学生质量不如一本二本学生,与它们相比,由于其文化基础较差,且缺乏良好的学习方式方法,又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一系列的先天不足决定了民办学校的学生起步就处于落后的位置,因此,生源质量是影响民办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4师资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不太合理。目前,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偏年轻化,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同时,教学职称偏低,大部分教师是中级(讲师)职称,并且多数教师是刚从院校毕业,没有科研成果也没有实践经验。这就造成了这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模式单一,缺乏创新,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确保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质量。

3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建议

3.1完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材的建设

要想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必须拥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教材。现阶段,民办学校所使用的教学教材多数是二本院校的教材,由于二本院校与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所差异,很难实现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因此,加快民办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建设显得非常重要。民办高校要想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首先要组织一批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编制一套符合民办学校教学的教材,切合民办教学的教育大纲,顺应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弥补民办高校会计专业教材的不足。

3.2定期进行有关课程的教学研讨

在进行有关的研讨活动时,各专业课教师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教学沟通与交流,避免同一内容的重复教学,从而使得教学可以进行统一合理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育目标,整合教学资源,避免资源重复与浪费,使之更能适应民办高校的学生。

3.3改革中级财务会计传统教学模式

应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发展新型的教育模式,应该以教师为主导,主体则应是学生。教师要完成角色转变,改变传统的纯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独立解决所产生的问题,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经验与能力,在完善传统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转变角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4丰富中级财务会计教育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企业案例以及多媒体进行教学。鉴于中级财务会计是侧重实务性的,现在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性,对现代企业的生产活动缺乏认知,所以老师必须要通过立体式的教学,让学生切身感受现代企业中的生产方式。而且,多媒体教学可以大大节省传统教学的时间,留出宝贵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学习,解决问题,有困难也可以在课堂上直接问老师,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学生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学时,老师也应该及时与现实相联系,在案例中探讨学习,并分析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中的差异,在对比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其中的差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得到真正的进步。同时,新型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知识面也会随之拓展,教学成果也会丰富,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3.5提高师资质量、整合师资队伍

其一,不断帮助新教师成长,让他们在锻炼中不断结合自身优势进行教育教学。安排老教授带几个青年教师,帮助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同时组织青年教师观摩老教授和优秀教师的授课,并进行教学方法交流,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同时检查教学中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其二,注重科研项目的申请,方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结合现代企业的实践活动丰富现代教学内容,扩大学生们学习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其三,民办高校应出台“双师型”(讲师与会计师)教师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往“双师型”方向发展,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其四,结合实践经验,高校应经常邀请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来校给学生和老师做报告,传授其在会计行业的实战经验,在提高青年教师的实战能力的同时,还可使学生们的职业目标更加明确,培养其职业道德,让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3.6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每次课的前5分钟十分的关键,学生刚进教室,思想还很散漫,通过前5分钟的内容回顾,可使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状态。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提问可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老师要设计好提问的方式、内容和提问的学生对象,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提问,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要表扬,对于回答不太好的同学要鼓励,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下来学生会一直保持一个良好而活跃的精神状态。

高级财务论文篇(2)

摘要:我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特别是高级财务管理的地位日趋重要。高级财务管理的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现状梳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并从理论、专题和综合案例三个方面构建了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体系。

关键词:高级财务管理 课程内容体系 综合案例

一、引言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构成企业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财务管理专业在各高等财经院校普遍开设,一些综合性大学的商学院或者管理学院等也以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为时尚。会计学专业普遍开设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与之对照,财务管理专业在财务管理课程的开设方面差异较大,大多数院校开设了财务管理学、高级财务管理,还有少数院校开设了三门财务管理课程即财务管理学、中级财务管理与高级财务管理。可以看出不同的高等院校在财务管理课程特别是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开设方面存在分歧,在课程内容与体系方面存在交叉重叠的现象。不仅如此,有些高等院校开设的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理论与方法、财务理论与案例等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在内容方面也存在较多的重叠。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对高级财务管理课题体系设计与构建在高级财务管理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现状与分析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理念差异较大,从而造成了教材内容安排的差异也非常大。例如,陆正飞教授等编著的《高级财务管理》以介绍财务理论、经验证据以及购并专题为主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重点介绍和讨论财务管理的核心理论和实务问题,主要内容包括:风险报酬原理与资本成本、资本结构、融资行为与融资战略、股利理论与政策、资本预算与投资战略、内部财务理论与营运资金战略、内部资本市场与集团企业财务管控。下篇重点介绍和讨论公司购并和重组中的财务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购并的基本理论、购并的财务战略、购并的价值评估、购并的交易结构设计、杠杆收购、公司重组与反购并。

王化成教授等编著的《高级财务管理学》从财务管理假设入手,通过财务管理假设将高级财务管理同初级财务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划分。凡是符合财务管理假设内容的都放入初级与中级财务管理中,凡是对财务管理假设有突破的内容,都放入高级财务管理中。因此,本书主要讲述一些专门性的问题,内容包括:企业并购财务管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以及企业破产、重组与清算等内容。

汤谷良教授等编著的《高级财务管理学》的内容设计吸收了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体现了财务理论发展和实际创新。刘志远教授编著的《高级财务管理》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流程与企业的生命周期为线索,即按照“基本理论投资管理融资管理价值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扩张与重组”安排章节。同时,每一主要问题都讲述其理论基础、相关实证(经验)研究成果和政策涵义,并且,围绕我国财务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作深入的剖析与探讨。张先治教授等编著的《高级财务管理》定位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即培养财务总监;突出了基于价值的资本经营与管理控制的主线,明确了治理与财务战略是高级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要构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体系,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高级性如何界定。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看看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开设的主要内容,国内高等学校开设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对原有财务会计内容进行横向补充与纵向延伸的一种以新出现的特殊业务为主的财务会计,主要内容包括合并会计、租赁会计、外币业务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生物资产会计、油气开采会计、保险合同会计、重组清算会计、股利支付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等。那么高级财务管理是否也按照上述思路进行特殊业务与专门问题罗列的体系建设呢?我们的观点是,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课程内容有本质的区别,财务会计本质是为投资者、债券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信息的对外报告会计,其工作核心是编制财务报告,而财务管理本质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工作;财务会计应用性强,而财务管理不仅应用性强,而且理论性也强,因此,在课程内容体系建设上不能也不应该相同。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体系既要体现出理论性,又要体现出实务性;既要体现出系统性,又要体现出专题性。

三、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体系构建

由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特殊性,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可以从理论、专题和综合案例三个层面入手。在理论与专题篇里面既有理论及分析、又有实证研究以及相对应的小型案例与中型案例,在综合案例篇中的案例要有跨章节内容的综合性案例。

(一)理论篇内容设计

众所周知,财务管理理论博大精深。1958年,美国的两位教授Modigliani和Miller合作发表了《资本成本、公司价值和投资理论》的文章,开创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同时也奠定了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基础。两位学者也分别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从此以后,学者们在以上两位教授的研究基础上,展开了对公司融资、投资等理论的研究,使得财务管理理论日益成熟、系统与完善。

财务管理理论涵盖的内容很丰富,笔者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构建了财务管理理论篇。理论篇的内容包括融资与资本结构理论、资本预算与投资理论、营运资本与内部财务理论、股利理论、并购与反并购理论、行为公司财务理论、资产定价与组合理论、期权定价理论、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对于理论篇中的每一种理论都进行阐述其基本思想和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每一章的内容包括理论的基本观点、理论发展、实证研究、贡献与不足之处、中型案例与分析。另外,小型案例嵌入章节之中与其相关的知识点对应。理论发展与实证研究内容包括中外专家与学者对理论深入与拓展的研究,以及包括专家学者与笔者最新的研究成果。

(二)专题篇内容设计

财务管理不仅理论博大精深,而且实践性也非常强。专题篇的内容借鉴王化成教授的观点,从财务管理假设入手,凡是对财务管理假设有突破的内容,都放入高级财务管理专题篇中进行论述。专题篇的内容包括企业并购运作与估值、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公司清算与重组、国际财务管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财务预警与风险管理、财务造假与甄别。对于每个专题的知识点和相应内容进行阐述,并配备小型案例;每章结尾配有中型案例及其分析。

(三)综合案例篇内容设计

案例分析法,是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首先提出并开发,用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培养企业高层管理者。案例分析法后来被许多公司借鉴用于培养企业的员工,明显地提高了员工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案例分析法结合文献资料对单一或者多个对象进行分析,得出一般性和普遍性规律的方法。案例分析法具有系统性,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系统,或者是系统的一部分,来发现其中的因果关系;案例分析法能够给研究者提供系统的观点,通过对研究对象尽可能地完全直接地考察与思考,从而能够建立起比较深入和全面的理解。现在被普遍应用到财务管理的教学与研究之中,在高级财务管理的教学中也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在理论篇和专题篇中的每一章都配有与章节内容对应的小型案例和中型案例。但是,这里的综合案例是跨章节内容的大型案例,例如案例内容涉及企业融资、企业投资与公司治理等综合型的案例。综合大型案例综合性强、知识点多,可以把理论篇与专题篇中的内容整合起来,方便学生进行前后知识点的贯通学习,提高其综合运用能力。

本文将理论、专题和综合案例的内容结合起来,构建的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体系如下图所示。

财务管理及其相关理论是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基础。我们构建的内容体系中,既包括经典的财务管理理论,也包括与财务管理相关的金融理论。在此基础上,对财务管理的各个专题进行阐述。最后,综合案例贯穿理论篇与专题篇的相关内容。Z

参考文献:

[1]陆正飞,朱凯,童盼.高级财务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王化成,程小可,刘亭立,裘益政.高级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汤谷良,韩慧博.高级财务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高级财务论文篇(3)

关于高级财务会计学的涵义,其代表性观点如下:

向泽生(1991)认为,高级会计学主要研究财务会计中最核心的问题和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业务、新问题。

谢诗芬(1993)认为,高级财务会计学主要讲授财务会计中的高尖理论与方法。

汤云为(1995)认为,高级财务会计是相对于中级财务会计而言的。中级财务会计限于论述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即通用的课题,而高级财务会计则是针对上述各种专题,对有关问题加以更深层次的阐述。

常勋等(1995)认为,高级财务会计主要研究一些专门的会计领域,也即对比较深奥的会计课题展开论述。

张文贤等(2003)认为,高级财务会计所要解决的是更加复杂的财务会计问题,其中有许多需要高级会计师进行会计选择的事项,它更需要财务决策者在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做出职业判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级财务会计是复杂财务会计或特殊业务会计,它属于高级会计学的研究对象。

王治安(2004)认为,高级会计学是对财务会计在初级会计及中级会计学内尚未深入探讨的领域所作的进一步研究与分析,它主要阐述企业会计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并非在所有企业都会发生,且在理论上争议较大,实务操作较难。此外,还包括一些新出现、有特殊性的业务,具有特殊业务会计的特性。

石本仁(2007)认为,高级财务会计主要讲述中级财务会计所没有涉及的一些内容,这些内容的特点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一是“难”,主要体现在会计业务的处理上,包括合并会计、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物价变动会计,以及衍生工具会计等财务会计学科的四大难题;二是“特”,包括特殊组织会计和特殊业务会计;三是“新”,它体现在一些前沿领域,包括人力资源会计、绿色会计或环境会计以及社会责任会计等。

梁莱歆(2007)认为,高级财务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原有的财务会计内容进行补充、延伸和开拓的一门会计学,即利用财务会计的固有方法,对企业会计中的复杂性业务,或者需要进行深入探讨的业务以及随着客观经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些特殊业务进行反映与监督的会计。

陈文军(2007)认为,高级财务会计着重研究某一行业或企业因各种原因所面临的特殊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高级财务会计之所以“高级”,是它对特殊行业会计事项及处理,无论在假设和原则方面,还是在程序与方法方面,都是对中级财务会计的突破,属于财务会计的高级层次。

武玉荣等(2007)认为,高级会计是财务会计内容的延伸,其研究范围是财务会计一般不予以深入探讨的特殊会计业务。

汤湘希(2008)指出,高级财务会计是建立在中级财务会计基础上,但又独立于中级财务会计的一个领域。在研究方法上,高级财务会计一方面利用现有财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中出现的新经济业务;另一方面又创立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解决新经济环境下企业中出现的新经济问题。

杨金观(2008)认为,高级财务会计主要讲授财务会计领域中一些特殊的、比较有深度和难度的经济业务,它以中级财务会计为起点,并对中级财务会计中容纳不下或不宜深入探讨的会计业务进行深层次研究。

余国杰(2008)认为,高级财务会计(也称特殊业务会计)主要解决一般财务会计问题以外的特殊财务会计问题,包括单个企业殊的财务会计问题以及企业集团会计殊的财务会计问题。

尚洪涛等(2008)认为,高级财务会计是建立在中级财务会计基础上,但又独立于中级财务会计的会计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高级财务会计阐述的是中级财务会计难以容纳的,且在理论基础、操作方法上都存在差别的特殊业务事项,包括特殊组织会计、特殊业务会计以及特殊时期会计等。

栾甫贵(2008)认为,高级财务会计是利用中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企业特殊业务进行的会计核算与监督,亦可称之为特殊业务会计。它是财务会计内容的深化与延伸。

张劲松等(2008)认为,高级财务会计主要是在中级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对“特殊业务、特殊行业、特殊呈报”等会计理论与实务进行阐述。

根据以上观点,可以得出两点基本认识,一是从学科定位上看,高级财务会计学仍属于财务会计学科的范畴;二是从研究对象上看,高级财务会计学主要研究财务会计学科领域中的一些高难度、复杂性的课题,包括一般性行业的复杂财务会计业务以及特殊性行业的财务会计业务等。

二、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理论基础

关于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理论基础,其观点如下:

常勋(1995)指出,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在较发达资本市场的经济环境中从事经营活动的股份公司的权益会计、所得税会计,以及公司解散清算和财务重组会计;通过合并或合营形成的企业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外币交易会计与外币报表折算;物价变动会计;租赁会计。

阎达五等(1998;2007)认为,高级会计学的理论基础有二,一是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造成的会计假设松动,这是高级会计学形成的基础;二是会计原则的强化和延伸使新会计业务有了固定的处理方式,从而促使高级会计学单独成科。相应地,高级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原有财务会计的内容进行补充、延伸和开拓的一种会计,即利用财务会计的固有方法,对现有财务会计未包括的业务,或者需要深入进行论述的业务,以及随着客观经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些特殊业务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会计。高级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相互补充,共同构成财务会计的完整体系。阎达五等(1998;2007)指出,高级会计学的研究范围包括:跨越单一会计主体的会计业务,如大型企业的分支机构会计、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分部报告、内部转移价格、外币报表折算会计,以及国外非盈利组织(NPO)中的基金会计等;仅在某类企业中存在的特殊会计业务会计,如期货、期汇、外币以及租赁业务会计等;在某一特定时期发生的会计业务,包括企业解体与破产清算以及物价变动会计等;与特种经营方式企业紧密相关的特有业务,包括企业合伙或合资经营会计,以及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一些特殊经营行业的会计业务,包括租赁公司、期货公司,以及经纪人公司的会计等。

张文贤等(2003)认为,以财务会计目标、会计报表构成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确认与计量、资本保全为核心的会计理论

框架结构并没有完全否定会计四大假设,但至少动摇了会计四大假设。因此,超越四项会计假设的现实是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张文贤等(2009)指出,高级财务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跨越单一会计主体的会计业务;在特定时期发生的会计业务,如企业解体、破产清算时发生的业务;企业中存在的特殊会计业务,如期货、期汇、外币和租赁业务;与特种经营方式企业紧密相关的特有会计业务;某些特殊经营行业的会计业务等。

杜兴强(2004)指出,高级财务会计着力对财务会计学领域内四个专门的领域进行讨论,即企业特殊交易的会计处理、物价变动会计、外币交易会计及外币报表折算、合并会计报表及分部报告。

石本仁(2007)指出,高级财务会计涉及的内容包括三大难点(合并会计、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特殊组织会计、特殊业务会计,以及其他专题等。

武玉荣等(2007)指出,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范围涉及财务会计一般不予深入探讨的特殊会计业务,包括:涉及多个会计主体行为的会计业务;只有某些会计主体发生的特殊会计业务;在某一特定阶段发生的会计业务;在财务会计中难于作为独立章节、难度较大的会计业务等。

陈文军(2007)指出,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跨越单一会计主体的会计业务;仅在某类企业中存在的特殊会计业务;在某一特定时期发生的会计业务;与特种经营方式企业紧密相关的特有会计业务;一些特殊经营行业的会计业务等。

汤湘希(2008)认为,高级财务会汁的产生原因有二,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现代会计的裂变,二是裂变的会计难于应对技术革新导致的企业重组所形成的新的会计事项。其理论基础有四:会计主体假设的松动、持续经营假设的松动、会计分期假设的松动以及货币计量假设的松动。汤湘希(2008)指出,确定高级财务会计研究范围的基本原则有四:理论层面以会计事项是否超越会计假设范围为基本标志;实务层面既体现已颁布的相关规范,同时兼顾前瞻性要求;适当考虑与中级财务会计内容之间的有效分工和衔接;仅涵盖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具体来说,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内容包括突破会计核算前提的业务、考虑学科分工与衔接的业务,以及新业务、新领域等。

尚洪涛等(2008)指出,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特殊组织会计、特殊业务会计以及特殊时期会计。

栾甫贵(2008)指出,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内容包括:跨越单一主体(合并、分支等)的会计业务;某类企业(外币、租赁)存在的特殊会计业务;某特定时期(通货膨胀、解散清算)的会计业务;与特定组织形式(独资、合伙)相关的会计业务;特殊行业(期货公司、租赁公司)会计业务等。

由此可见,关于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一般认为传统四大会计假设的松动是高级财务会计学的产生根源。而关于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领域,其界定标准有二,一是“复杂性”,它是指高级财务会计学所涉及的业务属于一般性行业的复杂财务会计问题,二是“特殊性”,它是指高级财务会计学所涉及的业务属于特殊性行业的财务会计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一般性行业的复杂财务会计业务,以及特殊性行业的财务会计业务。

三、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内容

以列举法为例,关于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研究内容,其代表性观点如下:

汤云为(1995)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独资、合伙、公司、总分店经营、企业合并、合并报表、增值表和分片报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信息披露、物价变动会计、商品寄销、专营权、分期收款销售、租赁、房地产、退休金、所得税、期货交易、外币业务、外币报表折算、政府会计、其他非营利组织会计,以及公司重整、改组和破产清算。

常勋(1996)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股东权益的会计处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公司清算与公司重组、企业的合并与合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外币交易会汁的基本程序、期汇合同的运用与会计处理、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外币报表的折算与合并要求间的关系、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物价变动会计的国际展望、经营性租赁的会计处理、资本性租赁的会计处理,以及租赁会计中的特殊问题。

阎达五等(1998)主编的《高级会计学》:绪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租赁会计、物价变动会计、衍生工具会计、分支机构会计、企业合并、所得税、控制权取得日的合并财务报表、控制权取得日后的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集团内部往来业务的抵销、合并财务报表的特殊问题、外币报表折算、分部报告与中期财务报告、股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以及企业清算、破产与重组。

中国注册会计师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2002)编写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购买日的合并财务报表、购并后的合并财务报表、企业集团内部的存货业务、企业集团内部的长期资产业务、企业集团内部的债券和优先股业务、股权结构变动和复杂控股关系、期中合并与合并现金流量表及比例合并、合伙会计、分支机构会计、物价变动会计、分部报告与中期报告、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信息披露、外币业务、租赁、期货与金融互换会计、养老金会计,以及债务重组、企业重组与破产清算。

张文贤等(2003)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的伦理准则、合伙企业会计、总分部会计与联合会计报表、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合并会计报表(权益联合法和购买法)、合并会计报表(联营法)、合并会计报表(企业内部集团交易损益的处理)、合并会计报表(所得税、现金流量表和分期收购)、合并会计报表中的特殊问题、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增值会计、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中期报告与分部报告,以及公司清算、改组与重组。

裘宗舜(2004)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权益会计、企业并购与合并报表、外币交易会计、金融工具会计、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资产重估价及资产减值、物价变动会计、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以及债务重组与破产清算会计。

杜兴强(2004)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租赁会计概述及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所得税会计、养老金会计、物价变动At模式、国际领域内的物价变动的会计类型、外币交易会计、外币报表的折算、合并国外实体的外币报表――工作底稿例解、企业合并及其会计处理、股权取得日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股权取得日以后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公司间交易、合并会计报表综合举例,以及分部报告。

王治安(2004)主编的《高级会计学》:企业并购、并购日合并报表的编制、并购日后合并报表的编制、母子公司间存货内部交易、母子公司间长期性资产内部交易、母子公司间相互持有公司债券、期中取得股权及股东权益变动、公司间的复杂控股关系、成本法及不完全权益结合法合并报表的编制、分支机构会计、外币业务、外币报表折算、中期财务报告与分部报告、租赁会计、企业清算与重组,以及合伙企业会计。

储一昀(2006)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扩张与企业合并、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购买日的合并财务报表、购买日后的企业财务报表、集团内部交易(存货、固定资产、债券)、股权变动、复杂控股关系、合并现金流量表与合并每股收益、权益结合法、外币交易会计、外币报表折算、金融工具会计、分部报告与中期报告、租赁会计、养老金会计、公司财务困境、物价变动会计、分支机构会计。以及合伙企业会计。

石本仁(2007)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绪论、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公司间交易的抵销、分支机构会计、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报表折算、衍生工具会计、套期会计、合伙会计、企业破产清算会计、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梁莱歆(2007)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合伙企业会计、分支机构会计、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集团内部交易的会计处理、合并报表中的特殊问题、外币业务会计、外币报表折算、物价变动会计、分期报告与中期财务报告、金融工具会计、租赁会计、所得税会计、债务重组会计、企业重组与破产清算会计,以及人力资源会计等。

武玉荣等(2007)主编的《高级会计》:企业合并、购买日的合并财务报表、购买日后的合并财务报表、总分店经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外币业务、所得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金融工具、租赁,以及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

陈文军(2007)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绪论、权益会计、债务重组会计、或有事项会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借款费用会计、关联方会计、会计政策与估计变更及差错更正会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外币业务会计、套期会计、租赁会计、资产减值会计、企业合并会计,以及中期财务报告与分部报告。

汤湘希(2008)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总论、公允价值会计、外币折算、套期保值会计、资产减值、所得税会计、会计政策与估计变更及差错更正、企业合并、企业合并财务报表,以及清算会计。

杨金观(2008)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会计、合并财务报表、外币交易会计与外币报表折算、物价变动会计、所得税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公开发行证券公司的信息披露、分部报告与中期财务报告、租赁会计,以及企业清算、破产与重整会计。

余国杰(2008)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合并财务报表、企业所得税、外币交易、外币报表折算、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以及租赁。

尚洪涛等(2008)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合伙企业会计、企业合并会计、外币会计、租赁会计、所得税会计、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套期保值会计、物价变动会计,以及清算会计。

栾甫贵(2008)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外币业务、租赁、所得税、企业年金基金、衍生金融工具、物价变动,以及企业清算。

杨忠莲等(2008)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会计、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合并财务报表概述、购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购并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存货购销、固定资产交易、无形资产受让、债券发行与投资)、外币交易会计、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中期报告与分部报告、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以及套期保值会计。

张劲松等(2008)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概述、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合伙企业会计、分支机构会计、外币业务会计、物价变动会计、套期保值会计、租赁会计、养老金会计、企业年金基金会计、企业重组会计,以及破产清算会计。

宋夏云等(2009)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绪论、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合并财务报表――股权取得日、合并财务报表――股权取得日后、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物价变动会计、外币业务会计、分部报告和中期报告、债务重组会计,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张文贤等(2009)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概述、合并财务报表(企业集团内部交易损益的处理)、合并财务报表(所得税、现金流量表和分期收购)、合并财务报表中的特殊问题、所得税会计、跨国企业经营会计(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租赁会计、公司清算和改组及重组、中期报告与分部报告、总分部会计与联合财务报表,以及合伙企业会计。

陈信元(2009)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购并日的合并财务报表、购并后的合并财务报表、企业集团内部的存货业务、企业集团内部的长期资产业务、企业集团内部的债券业务、股权结构变动和复杂控股关系、期中合并和合并现金流量表及比例合并、合伙、分支机构会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信息披露、分部报告和中期财务报告、外币业务、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租赁、衍生金融工具、养老金会计,以及债务重组、企业重组与破产清算。

根据以上观点,笔者认为,高级财务会计学的核心研究内容有二,一是一般性行业的复杂财务会计,包括企业合并及合并财务报表、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物价变动会计、外币业务会计、分部报告与中期报告、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会计,以及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等;二是特殊性行业的财务会计,包括合伙企业会计、分支机构会计、金融企业会计、房地产企业会计,以及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等。

参考文献:

[1]常勋:《高级财务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陈文军:《高级财务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

[3]陈信元:《高级财务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中国注册会计师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高级财务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储一昀:《高级财务会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杜兴强:《高级财务会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栾甫贵:《高级财务会计》,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

[8]梁莱歆:《高级财务会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裘宗舜:《高级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尚洪涛、王宛秋:《高级财务会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石本仁:《高级财务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宋夏云、陈庆保、余朝晖:《高级财务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汤湘希:《高级财务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汤云为:《高级财务会计》,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15]王治安:《高级会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武玉荣、赵天燕:《高级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阎达五、耿建新、戴德明:《高级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阎达五等:《高级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杨金观:《高级财务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f)]杨忠莲、柴庆孚:《高级财务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1]余国杰:《高级财务会计》,清华大学出~tAk-2008年版。

高级财务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2.047

Abstract Based on our existing "Advanced financial management" course teaching mode is not perfect, the course group put forward "case analysis + task driven teaching model, and this model to achieve the goal, implementation points and innovation points are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our university and realize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and ability strong composite financial management talents.

Keywords case analysis; task driven; teaching mode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目前是我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核心专业课程,曾经是会计学、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的主要必修课程。我校2000年取得会计学硕士授予权时,即设立了财务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培养财务管理方向研究生;2003年开始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招收财务理论与实务方向博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招收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2012年取得了财务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的招生资格,财务管理学科建设有序推进。在课程建设的脉络发展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校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中较早开设“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财务学”等课程,其中涉及的财务管理专题等内容为本课程的形成提供了雏形。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校为研究生单独开设的“财务管理专题”、“会计与财务前沿问题研究”等课程,为本课程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1993年开始招收会计学本科专业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一直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由几位教授讲授,2004年取得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招生资格后,“高级财务管理”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必修课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基于上述良好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氛,我校“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自开设至建设成为校级一类课程(2011年)、校级精品课程(2014年)以来,在提高学生理论素养和专业认知的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现有的“高级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尚不能称之为完善,其现状可从以下方面分析:第一,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级财务管理”一般是在第七学期开设,教学课程开始走向“高、专、深”的特征与研究生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难以理清。第二,实践课时太少,案例教学亟待加强。目前“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以课堂理论授课为主,面对资本市场复杂多变的现实状况,缺乏对相关知识技能的实际操作。第三,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运用。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传授的单一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研究探索能力。针对我校现有“高级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课程组提出了“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具体做法如下:

1 教学模式拟达到的目标

1.1 完善课程内容体系

作为本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课程内容的合理设置是前提。针对我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组首先界定了本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容边界和深浅程度,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财务管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国际财务管理”中主要强调跨国企业在财务管理领域的特殊风险与特殊问题,在“高级财务管理”中更加强调对学生应用财务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对本课程教学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再将课程具体授课内容分为公司治理篇、筹资运作篇、资本运作篇、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业绩评价等六个模块,教学模块的设计使得“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紧凑,重点更加突出。

1.2 构建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通过课堂教师案例授课、课后学生完成驱动任务的模式完成每个模块的学习。具体地,在课堂授课中教师通过相关案例引出基础理论和知识点,在案例分析中提升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拓展;进而将学生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隐含在课后的任务布置中,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软件分析等手段解决问题;再次回到课堂通过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评(总结、提炼)实现学生从掌握理论――应用知识――提高能力的良性循环。

1.3 开拓在专业课程中强化对学生的科研训练之路

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是个系统工程,通过在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强化科研训练是有效途径之一。本模式拟通过案例教学、实训教学等有目的的训练方式,拟部分地解决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即选题不能体现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写作内容空洞、缺乏实质性的数据分析的问题。

2 教学模式的实施

按照设计思路,从以下方面对现有教学过程进行了整合、改进(图1):

2.1 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课程组基于我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从本课程在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定位出发,通过借鉴内地知名财经院校的先进做法,对我校“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了模块化设置,包括公司治理篇、筹资运作篇、资本运作篇、企业集团管理篇、业绩评价篇,并将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按“基础理论”、“实务内容”、“案例分析”设为三个层次。以业绩评价篇为例,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及学生课后文献阅读的方式掌握业绩评价理论;通过课堂上对已有公司或企业的业绩评价进行案例分析掌握业绩评价方法;最后要求学生课下分组自行完成根据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有效的业绩评价。

2.2 案例教学及讨论

本教学模式的要旨之一在于通过教师的课堂授课运用相关案例引出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和每个模块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因此,课程组在充分讨论了“案例教学”的教学目的后,根据每个教学模块的内容组织设计了相关案例。案例资料的来源一是课程组成员主持完成的2009年石河子大学立项教材“高级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教程”,案例资料的来源二是根据资本市场经典案例由课程组成员自编的“高级财务管理案例集”,并及时、经常性地更新案例集。同时,针对案例准备好问题,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探讨、总结,最后教师再归纳点评。

2.3 驱动任务的设置

本模式最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自主性地完成“任务”,只有通过“任务”的完成,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实现从掌握理论- 应用知识- 提高能力的良性循环。因此,我们的思路是,根据模块内容和教学目标,设定若干项难易程度不同的、适当的任务贯穿教学的始终,使学生清楚学习结束自己能做什么,通过知识的学习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目标。

任务形式一是要求完成实验任务。课程组根据模块内容编写了包括冲突下的收益分配、并购动机及并绩效分析等材料的实验大纲及实验指导书。以公司治理篇中某公司冲突下的收益分配政策选择为例,具体内容如下:(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股利分配中的有关规定、股利理论和股利分配政策等问题及冲突下股利分配的变异。(2)实验基础。学生在实验前应掌握股利分配的种类、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股利分配程序等相关内容。(3)实验内容。通过案例资料,了解:第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与支付方式。第二,长期高额现金股利发放的动机及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示范意义。第三,股利政策与股东价值最大化之间的关系与合理路径。

任务形式二是要求完成课程论文。通过各模块以案例分析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和课程结课后课程论文的写作,一方面让学生对某专题领域的学术前沿动态有一定的了解,帮助学生日后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选题,另一方面,课程论文的设计、完成要借助于统计软件,同时训练了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

3 教学模式的创新点

(1)理论联系实际紧密。通过本教学模式的引入,“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不仅介绍国外的经典理论,吸收财务管理前沿观点,更注重通过中国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案例将这些知识放置于中国特有转型经济制度背景下进行教学,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同时,尽可能将新疆及兵团本土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坚持理论导读、案例讨论与课程论文三结合。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及学生课后文献阅读的方式掌握各教学模块涉及的诸如理论、并购动机理论等经典理论文献,通过引用中国特殊制度背景下资本市场典型案例剖析上市公司财务行为,通过学生参与课堂案例讨论、独立或分组完成实验报告等实训任务,完成从现象到理论再到实务最后升华对理论的认知。

(3)构建较为完善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整个教学模式的完成过程涉及到案例讨论、实地调查、文献梳理等多种教学及实践方法,使得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构建对知识点的认知体系。

总之,从长远效果看,本教学模式的探索实施使得我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日趋完善,进而使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更加满足财务管理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技能的紧密结合的要求,最终提高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的目标。从近期效果看,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及设定“任务”的完成,综合能力得到训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在选题方面、质量方面均有较大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广.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体系构建探析[J].商业会计,2016(9).

高级财务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4日

高级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目前已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高级财务会计人员的必备知识。高级财务会计之所以称之为“高级”,是因为它专门研究财务会计中的特殊问题、疑难问题、新问题、仅在个别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中尚不成熟的问题。本课程主要教学目的包括:系统讲授高级财务会计所涉及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跟踪高级财务会计的前沿领域和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在高级财务会计方面的理论修养,提高他们的专业判断能力和解决重大疑难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致使部分师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不够深入,出现了一系列教学问题,严重影响了同学们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以下是对本门课程教学的体会。

一、吃透教材,掌握课程体系,抓住教学主线和重点

目前,我国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安排上存在很大差别。本文主要以高级财务会计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东北财大会计系列教材《高级财务会计》(刘永泽、傅荣主编)为例,说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筛选。本课程体系共分11章:第一章:企业合并;第二章:合并会计报表;第三章:外币业务会计;第四章:租赁会计;第五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第六章:股份支付会计;第七章:物价变动会计;第八章:企业清算与重组会计;第九章:生物资产会计;第十章:油气开采会计;第十一章:保险合同会计。但是按教学计划安排,只有48个课时,如果要在有限的48个课时内把以上所有11个专题都在课堂讲授,笔者认为不仅不现实,而且会让学生感到主次不分,抓不到学习的重点,不利于学生学习。为此,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在精研教材,全面理解把握课程主要内容、熟悉课程体系,充分了解各种媒体相关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把本课程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包括:第一章:企业合并;第二章:合并会计报表;第三章:外币业务会计;第四章:租赁会计;第六章:股份支付会计;第八章:企业清算与重组会计。本部分内容是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考试的重点内容,因此本部分是课堂讲授的重点。第二层次,主要包括:第五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第七章:物价变动会计;第九章:生物资产会计;第十章:油气开采会计;第十一章:保险合同会计。这些章节主要涉及特殊行业,本部分内容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因为任何一门课程,教师都不可能穷尽该学科的全部知识,尤其是像高级财务会计这样教学内容可以随经济发展而不断拓展的学科。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触类旁通的能力,以及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凡事不能只等待老师去讲解,而是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真谛。这种能力的培养、意识的灌输、对学生将来离开学校独立从事工作乃至一生都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这样划分,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高级财务会计学习的重点,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以学习文化为目的,教师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面授为主的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早以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中。但高级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本人认为在教学过程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导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在高级财务会计中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是近几年发展迅猛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将复杂的教学内容以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呈现给学生一个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解决了传统教学手段不易解决和不能解决的诸多问题。

1、多媒体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教学内容。它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解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两种合并方式的比较时,在传统教学方式下,老师讲解相关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在黑板上画出每合并中各个企业之间的关系图,这往往费时费力还不够形象,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2、多媒体能提高教学效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多媒体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减少老师在传统方式下大量辅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成为解决学时矛盾的重要途径;高级会计课程往往需要列举大量的例题,尤其是越复杂的业务越需要将例题板书清楚。传统教学方式下这往往占去很多课堂时间,有时一节课或两节课只能讲解一个例题。如果我们提前将例题制成课件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节省课堂时间;二是可免除教师上课时的劳累,而更多地注意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讲授,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好。

3、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外辅导。使用多媒体教学后,我们可以将授课内容上网,利用网络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辅导。

当然,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应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掌握多媒体教学特点,认真备课。

(二)导向式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高级财务会计因其所具有的新颖性、理论性、深难性、专题性、多维性、变动性以及其开课时间上的后端性等特点,使得该课程适宜采用包括问题导向、能力导向等在内的研究型课程教学方法,以培养、训练学生运用会计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1、问题导向。学习过程始于问题。教学的目标在于主动探索实践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掌握有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基于高级财务会计研究型课程的特点,应在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辅之以“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针对高级财务会计专题性、理论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通过实际案例导入本专题所研究的问题,引起学生探索的愿望和兴趣,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去分析这些问题来自何处、如何演变、如何解决,同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分类、归纳和比较,让学生相互了解其他不同的分析思路。然后再引入本章内容的基本理论对问题加以分析,引导学生研究关于类似问题的主要分析思路和结论,从而使学生开拓自己的思路,形成对问题比较深入的认识。

2、能力导向。一方面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多数要参加会计师职称考试及注册会计师考试,而这些考试的重点和难点部分都是在高级财务会计中才学习的,所以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应对这些考试的能力很重要,应适当增加案例分析题的数量和增大练习题的难度,通过实例向学生教授一些常见习题的解题思路,增加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将历年职称考试或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典型题目作为案例或练习题加以讨论;另一方面学生毕业后要么走向工作岗位,要么考研究生,两种选择的竞争压力都很大,可邀请经验丰富的财务经理、成绩突出的研究生等到课堂上传授经验,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既能开拓学生视野,也能满足学生了解职业经理人、研究生应试的需求,使学生能够在就业和其后的职业生涯以及考研应试等中做到应付自如。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满足教学内容的要求,通过引入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研究,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由于案例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作用日益被人们所接受,目前案例教学已在我国高等学校各个学科教学环节中广为采纳。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补充案例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便于学生来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笔者的具体做法是,除了在主教材以及与主教材配套的习题与案例教材中设置必要的教学案例之外,在课堂上,适时引用上市公司的实际案例,这些案例不拘形式、不限大小,只求与教学内容匹配,只求有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吸收和理解。实施案例教学的效果是,既增加了学生对本课程有关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又令其感到了本课程的实用价值,更让学生对未来的专业应用环境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三、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条件要求高、教学组织难度大,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一)学校应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最好是大型集团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习基地接触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

(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及驾驭课堂的能力。前已述及,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很复杂,综合性也很强,对主讲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必须了解和掌握大量的会计、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实际资料;熟悉国内及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情况;具备较强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学校应当创造条件让教师走出校门到各企事业单位去参观、去实践、甚至去兼职,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参加一些如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注册税务师的考试,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可以说,师资队伍的合理配置和建设是提高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效果的重中之重。

(三)典型案例的科学开发。任课教师能否提供科学开发的典型案例用于课堂研讨,是导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用于高级财务会计上成功与否的关键。典型案例的科学开发是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主讲教师或任课教师将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那些具有一定影响性或代表性的会计业务,如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合并业务、融资租赁业务、破产清算案例等,通过科学的删减、加工,整合成事实清晰、逻辑清楚、行文简洁、是非分明的文本,使之可运用于课堂介绍、分析和研讨中。

(四)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做练习,并要学生尝试撰写小论文,或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等,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应努力通过与学生的积极互动沟通,让学生牢固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和善终意识。策略性地引导他们学好高级财务会计知识,掌握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高级财务论文篇(6)

在财会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是专业课程中的核心课程,有着极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对财务管理理论中的应用理论的研究。这门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财务管理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是财会专业学生在高年级才能够学习的专业课程。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中涉及的财务理论,需要学生全面掌握了经济学、企业管理、会计实务、高级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金融学、财政学、经济数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才可以较好地领会和掌握的,因此,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在财会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高屋建瓴的作用,是各种知识的综合应用,体现了财务理论研究的全面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由于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受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阶段对财务管理理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而且还反映在财务管理方法上,所以,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包含了对所有企业都适用的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对各类企业都有的通用财务管理业务适用的通用财务管理理论(如,投资理论、筹资理论、分配理论和只对特定时期、特定企业才有的特殊业务适用的特殊业务理论(如,并购理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跨国业务的财务管理。这些理论分别反映了财务管理的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不同层次,高级财务管理针对的是特殊业务理论和发展理论,居于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应用研究性很强。与财会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其他课程(如,中级财务管理相比,高级财务管理学的内容设计和安排的侧重点是那些突破了财务管理假设的有关内容。其内容更具有探讨性和研究性,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活动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完善,在本课程都得以很好体现。本课程的开设通常安排在大学三年级,对高年级学生确定毕业前论文写作方向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二、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级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理论研究学科,在教学方面不可仅仅局限于目前通行的传授式言堂”方法,尽管这种方法在有限的授课课时中讲授了丰富的知识,但是不符合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定位要求。所以,笔者认为,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水平,在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应加以改革,应在使用传授式言堂”方法之外,还需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认识实习和课堂讲授相结合法等创新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和对已掌握知识的运用能力。采用该教学法的形式比较灵活,可随时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听课情况,就某方面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不必点名让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后可即时讲出自己的想法。该种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认真听课,跟随教师授课内容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法律专业的课程中被运用得较多。该方法通常的做法1般是先由教师对某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讲授,然后给出学生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这种案例教学方式的好处是,学生可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对案例进行分析;其不足之处表现为有的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不甚重视,对案例分析应付了事,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是浪费时间。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来说,这种先讲授后案例分析的方法仍可运用,但不可频繁,避免学生得案例分析运用疲劳症。

考虑到修学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学生都是大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多的财会知识、金融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统计学知识和数学知识等,所以,在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另外一种可以使用的案例教学方式是先案例后讲授。教师可对某一章节的重点内容先给出案例,让学生运用以前已经掌握的各种知识先对案例分析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由教师针对其不足,将本案例中所需要的本章节内容讲授出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将丰富的知识结合案例传授给学生,也规避了学生案例分析应付和知识内容重复、课堂时间浪费等问题。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并购管理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两部分内容涉及的知识广泛,都各包含两章以上甚至三章内容需要讲授,其中的大量案例都是企业的实际操作和实践,所以,并购案例和企业集团筹资管理案例、投资管理案例等都需要学生加以分析。笔者认为,这些内容应将先讲授后案例方式和先案例后讲授方式交替使用,效果会更好。

(三)认识实习和课堂讲授相结合法

作为财务工作者,最主要的任务是解决企业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分配活动出现的资金问题。所以,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与中级财务管理课程1样,都要求学生在学修该课程后能具有很好的财务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财务管理课程时应作出课时的科学安排,应给学生到公司财务部门顶岗实习的时间和机会安排。这个实习任务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授课学期的前一个假期或授课学期开学之初,让学生对财务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和企业财务活动有感性认识之后,带着对相关知识的渴求在课堂听课,事半功倍。

(四)授课方式与课程考试方式相结合

过去教师满堂灌的知识注入式授课方式下对应的考试方式往往是考卷测试,但在高级财务管理课程采用多种授课方式并存的情况下,只通过一纸试卷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显然有失偏颇。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测试方式,可以在学期内就同步进行。每堂课或每个内容学习结束之后,就可采用实习报告、学习心得、案例分析报告、问题论述、问题简答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加以考核并计入平曰成绩,期末考试可采用闭卷测试、写小论文等形式对学生考核,对平曰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计算,最后得出学生的本门课程的总成绩。该种课程考试方式和成绩计入方式不仅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手段,更是促进教与学、提高听课率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认真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高级财务论文篇(7)

(一)美国的财务管理教学现状在美国,财务管理课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理财学原理(有人称初级财务管理);二是公司理财(有人称中级财务管理);三是金融理论与公司财务理论。理财学原理教材与公司理财教材经过几十年的不断补充和修订,现在已经相当成熟。所谓的中级理财学的名称大致为《公司理财》(CorporateFinance)、《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FinancialManagement:TheoryandPractice)或者《中级财务管理》(IntermediateFinancialManage-ment)。初级财务管理课程与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但区别也非常明显。初级财务管理课程的设立旨在向理财学专业的学生介绍现代财务的一些基本理论,掌握一些必要的理财基本方法和理财基本技术。而中级财务管理课程注重概念的深入分析,比如对资本成本概念、现金流量概念等所进行的深入分析、注重方法的适用性分析,比如NPV、IRR等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方法各自适用于何种情况、注重系统理论的引介,比如有效市场理论、OPM、APM、无套利分析等等,注重文献性,在介绍有关财务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介绍有关理论的演变过程以及主要的学者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讲,惟有经过了中级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学生们才算是开始接触到现财学的学术内核部分,为日后理财学的学习奠定一个深厚的基础。但是,美国的初级财务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大体相同,只是中级财务管理比初级财务管理内容深、难度大、理论性更强更复杂。美国的实践教学中,一般地,非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财务管理基础,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公司理财。可见,美国的初级和中级财务管理在内容上和层级上并不是一个递进的关系,二者内容不可避免地有所重复且教学中确实不易划分。

(二)我国的财务管理教学现状我们先谈谈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或核心课的设置情况。东北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主要设置了财务管理学基础、企业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投资管理、财务分析和资产评估课程。南开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主要设置了公司理财、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学、项目投资管理财务分析课程。广西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设置了初级财务管理学、财务预测学、财务决策学、财务预算学、财务会计学、财务控制学、财务分析学和高级财务管理学课程。2007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本着处理好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三个专业课程设置的关系,各相关教材之间内容分工的关系,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提出了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公司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投资学、成本管理、金融市场学、内部控制课程、会计学。可见,不管学校是否区分初级、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其主干课程设置大同小异,有的内容在主干课里,有的内容在选修课里,基本上主要内容都能够照顾到。我们来研究初级、中级财务管理内容的划分问题。为什么当初财务管理专业会有划分初、中级财务管理内容的要求呢?1998年教育部设置财务管理专业时参考了部分专家的建议,专家认为,一是应该像会计专业一样区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但是,会计学原理和财务会计有很大的区别,且会计专业是相当成熟的专业,不是新兴的财务管理专业可以类比的,将来随着财务管理学科的发展,也许可以弄出个初、中、高级财务管理来;二是美国财务管理课程虽然叫财务管理原理、公司理财、金融理论与公司财务理论,殊不知,美国的财务管理原理、公司理财是针对不同的对象且内容重复很大,只是难易有别。以下我们谈谈初级、中级财务管理的实践情况。

1.划分初级、中级财务管理院校的情况。东北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财政学院的财务管理专业设置了初级财务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其基本上是采用自己编写的财务管理系列教材,初级财务管理比较简单,介绍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但是,很多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若干年来没有区分初、中级财务管理,有的即便是名义上分,实质上也没有分,即用一本教材,分两个学期讲。正因为有难度,所以,实质上区分初、中级财务管理的院校不多。

2.实质上不划分初、中级财务管理院校的情况。中山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讲两个学期,他们用的是原版的美国教材,一本书讲两个学期,第一学期用英文课件,汉语讲解,第二学期用英文课件,英文讲解。老师能讲,学生能听懂。南开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只讲一个学期,相关内容用国际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证券投资学、项目投资学、金融市场学等做补充。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财务管理同样只讲一个学期,其理由是刻意区分初级财务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没有必要。

3.河北经贸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实践。河北经贸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设置及其变化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1)初级财务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名义上分成两门课,但实质上不分,还是一门课。我校财务管理专业成立于1998年,在课程设置上,按照教育部划分初、中级财务管理的建议,主要借鉴了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财务管理专业建立之初,虽然名义上按照教育部的提法分成初级财务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两门课,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从内容上区分初、中级,讲的是一本书,只是授课时分成两个学期来讲。针对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财务管理教研室于2000年申报了河北省教育厅“新形势下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研究”课题,该课题主要是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改革方案,并于2003年8月获河北省教学成果奖励委员会三等奖。但是,这也未解决初级和中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质性划分问题。(2)初级财务管理重新选择了《财务管理学基础》一书,进入实质性划分阶段。参考中国人民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做法,选择一本《财务管理学基础》,而中级财务管理教材没有变。为了避免内容上的重复,中级财务管理的前四章不讲,这样就进入了一个初中级财务管理实质性划分的阶段。后来,随着财务学科的发展和变化,我们淘汰了原来的中级财务管理课本,换了宋献中等人编著的《财务管理学基础》,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初级财务管理内容庞杂,和实际结合不紧。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二是中级财务管理教材陈旧的问题。受当时的条件、环境所限,现在看来,我们当时选用的中级财务管理确实跟不上我国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需要。#p#分页标题#e#

二、财务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学学术内容残缺目前我国财经类高等院校中的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专门化的财务管理学学术内容残缺,不完整。比如,财务管理学专业的学生不了解现代财务理论的基本结构,对基本财务概念领会不深;不了解资本预算编制的具体细节和具体技术,只是简单地知道一些项目绩效的评估方法,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等;不掌握重要的财务估价思想和技术,更不清楚公司兼并、重组与破产所涉及财务问题的处理等等。强化财务管理学专业教育,首先应当保持在财务管理学学术内容方面是完整的、科学的和先进的,这是财务管理学教育水平的下限。可惜的是,在部分院校里,我们目前连这个下限都很难达到。

(二)初级和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重复初级和中级财务管理课程都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哪些初级讲,哪些适合在中级讲,一直是困扰理论界和教育界的难题之一。因为,财务管理学不像会计学那样成熟、统一,大家都达成了共识,也正因为这样,财务管理学的学科发展也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共鸣。

(三)选修课越设越多、导致主干课内容压缩根据实践的需要,我们陆续开设了预算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企业绩效管理、企业经营风险管理、集团财务管理、金融资产管理等课程。实践证明,这些课程,虽然适应了目前企业实际的需要,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但是,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即课程设置太细,越来越背离目前教育部倡导的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理念。实践的要求是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学习是毕生的事情,不能一劳永逸,因此,我们也不可能穷尽教育内容。指导思想的错误使课程设置越来越多,导致主干课内容压缩,学生和老师负担越来越重。我国的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历史不过短短的10年,财务管理学科的蓬勃发展与课程设置与内容建设的相对滞后形成鲜明的对照。针对上述财务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划分的难点在于主干课程内容体系的确定、划分,课时的分配,初中级财务管理内容的划分、规范。

三、财务管理专业初级、中级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一)涵盖内容的基本原则涵盖内容的基本原则应该围绕明确学生培养目标来进行。研究学生培养目标,明确塑造本科财务管理人才类型,据此界定财务管理应涵盖的基本内容。1.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通晓专业技术基础上的综合财务管理能力。财务管理专业是工商管理学科中一门具有很强的专业操作技能且综合性很强的管理业务。要求财务管理人才既有娴熟的业务操作能力,又能从战略上精通企业理财之道,能够把握市场和企业资源配置的机制,驾驭企业资本运营的能力,面对市场变化和复杂的财务现象进行财务预测、决策、计划和分析,能够把握财务管理和资金运动各环节及各个主、客体之间的内外联系,进行组织协调的能力。2.涵盖内容的基本原则应围绕明确学生培养目标来进行。与上述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涵盖内容的基本原则应该侧重于澄清财务管理核心基本原理,以及各理论模块之间的横向影响和纵向继承,尽量避免内容的庞杂以及深浅的失度。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内容体系划分与整合就是要将公司财务的系统理论与实务有机结合。在理论层面上,不但要阐释相对稳定和沉淀的理论成就,还要介绍基础理论方面最新的成果与进展;在实践层面上,坚持理论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箱,强化实用理财技术的介绍,提高财务管理理论的现实感和解释力。规范地界定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内容体系,研究如何建设一个科学、先进、合理、可行的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内容体系,满足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决策能力、批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全面系统地反映现代财务管理的最新发展水平和趋势,顺应信息时代的教育方式并便于教学的财务管理内容体系。

(二)基本内容涵盖的范围对财务管理应涵盖的内容,分层研究应纳入教学内容的知识板块,搭建本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架构,该架构沿着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横向主要研究财务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技能;纵向主要研究对如何将财务管理知识按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进度从浅到深进行传授,知识前后如何继承。最后将研究结构形成一个较为科学、先进、合理、可行的财务管理专业内容体系。我们参考国内外的有关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确定基本内容涵盖的范围从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职能和技能,公司理财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到资本市场、投资管理、价值评估各个领域。财务管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由四个部分构成:金融经济学课程组、管理学课程组、会计学课程组与理财学课程组。金融经济学课程组、管理学课程组与会计学课程组的教学为财务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学术教育平台,为深入进行财务管理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课程体系的三个等级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课程是财务管理学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具体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课程,即基础类课程。包括初级财务管理、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学课程。第二等级课程,即中级类课程。包括中级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学、项目投资管理、财务分析和经营风险管理课程、成本管理课程。第三等级课程,即高级类课程。包括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课程。开设高级类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接触到更高级更为鲜活的理财问题,比如公司兼并重组问题等,传授给学生如何将财务理论科学地运用于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程序。

高级财务论文篇(8)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定位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会计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1]。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政策性强、应用性强、知识体量大等特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对前期课程《基础会计》的进一步扩展,又是后续课程如《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的基础,它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中级财务会计作为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会计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门课程目前虽普遍已改变以一次性考试成绩作为考评主要依据的传统做法,课程考核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采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记分制。但因其课程定位决定了其教学内容具有信息覆盖广、难度大、综合性强、知识更新快等特点,教学环节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侧重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业务处理能力的考核,存在重讲授轻应用、重讲解轻实践,致使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不高,学以致用能力差,教学效果不佳。

(一)传统教学方法固化严重

当前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仍然是以传统的信息传递的理论教学为主导,其授课过程仍然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为主。这种传统的讲授式单向教学模式缺乏调动性,培养的学生往往缺乏思考力、想象力与职业判断力。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上未被激发,也很难参与融入到课堂中。此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大多数缺乏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难以适时应对复杂商业环境中的会计实务问题[2]。教学方法的单一性虽已被关注,当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已重视案例教学,但案例教学法由于现成的可直接用于教学的案例太少,且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使案例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稳合,为了使案例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教师必须根据市场、行业、外部因素与企业经营实际状况相结合对案例进行相应的修改。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的改变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下要付出更多,要不断思考和总结、不断更新自己、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如此教师面临的工作量增大了,挑战大了,难度也大了,因此一些教师不想改、不愿改。

(二)教学内容偏重核算,缺乏职业岗位适应性的教育

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级财务会计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教学及科研方面的专门人才,教会学生原则导向下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过程,知识体系更偏重理论性、系统性。就目前财务类毕业生初到执业岗位的表现情况来看,普遍显现出实践能力欠缺,知识的应用性和迁移能力弱,实际工作中无法领悟理论知识的运用,影响自身职业能力的提高。究其原因是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脱节,在教学方法上,仍偏重于理论讲授,即使多媒体课件教学已是普遍运用的教学手段,但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手段上却没有突破,在教学内容上仍偏重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财务、会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业务核算处理能力[3]。中级财务会计是一门应用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要学生学以致用,就必须让学生尽可能贴近工作、贴近环境、参与实践,必须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传统实践教学目标较低,实践教学手段多采用手工模拟,实验模式单一,实践教学内容偏重于会计核算而忽视会计监督、会计分析、经济预测、参于决策等职能,故目前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技术型的强实践、强动手能力的会计人才。,当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更看重的是强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跟目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理论知识为主,应用能力为辅的教学模式是不一致的。

三、《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一)改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手段

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教师跳出以自己为中心的模式,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在现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推进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恰当地配以情境式、探究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思考、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学生则通过小组讨论、案例研究、业务模拟操作等方式强调合作与协同作业,通过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及适应社会能力的目的。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应用性专业教学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管理知识的能力,其核心始终是实现教学内容理论化与实践化的有机结合。实践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模式,是专业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完善、支持、补充单一的理论教学,实现应用性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财务会计类专业是通过课程综合实训、校外的生产学习以及毕业时的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作为会计专业学科体系中与实践联系最紧密的课程之一,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尤为重要[4]。1.将原有独立的手工模拟实务操作与财务信息系统课程相结合对公司业务进行处理,通过设定岗位进行实践操作,加强学生信息化系统下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和加强不同岗位间的沟通协调能力,旨在使学生具备真正的社会工作能力,具备岗位协作能力、拥有角色转化意识,最终达到良好的教与学效果。2.通过与金税工程相关企业进行合作解决专业实训课缺乏税务方面的实训安排,进而实现学生纳税申报等相关税务处理体验。

四、结束语

中级财务会计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个财务系统知识的掌握和后续课程的汲取。中级财务会计是一门政策性较强的课程,会计准则的不断变化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学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要在总结过去好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究和建构新准则和新形势下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思路,应用型高校才能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会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熊永忠.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多元教学模式选择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社会科学版),2014(3).

[2]时军.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探讨一以新会计准则修订为背景[J].新会计,2015(11).

高级财务论文篇(9)

一、高级财务会计的概述

所谓高级财务会计,指的是处理以原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修正为基础的企业中出现的特殊交易和事项的相关会计理论和方法。通常,其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财务会计包括高级财务会计。也就是说,高级财务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一个方面。

第二,企业所面临的特殊事项是高级财务会计的主要研究对象。

第三,修正原有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是高级财务会计主要依据的理论和采用的方法。

二、高级财务会计基本内容的界定

在当前理论界中,对于高级财务会计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国内外还存在巨大的分歧。然而在界定高级财务会计基本内容方面,相关专业人士共同认为合并会计,跨国公司经营会计,破产、清算、重组会计,合伙有分支机构会计是主要组成本分,其认可率与上述顺序一致。界定学科的基本内容的问题十分复杂,它具有自己学科的规律。所以说,如果淡出以认可率为依据来对高级财务会计的基本内容进行界定,必然会导致科学的科学性、全面性的缺乏。构成高级财务会计基本内容界定的基础是高级财务会计与传统会计的最大区别。认为高级财务会计是除传统会计以外的会计,这是最早在学术界的界定。然而,传统以外的会计内容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随着全球化的经济、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增加,这使得将这些内容归纳为一个学科的科学性受到质疑。

三、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构成

(一)确定高级财务会计内容的基本原则

(1)在取定高级财务会计的范围时要以经济事项与四项假设关系为理论基础。与四项假设限定范围相符合的会计事项,我们将之归纳为中级财务会计的范畴之内;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范围便是与四项假设的会计事项向背离的会计事项。

(2)考虑与中级财务会计及其他会计课程的衔接需要特别注意:有些会计事项虽然未背离四个基本假设,但并不具有普遍性,且业务处理的难度也较大,不宜放在中级财务会计中讲述。例如,商品期货、衍生金融工具、租赁业务、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等。

(二)基本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经济发展导致了新的业务,新的业务促使原有的假设产生松动。例如,由于投资主体的多样化,导致了会计的主体的变化,即出现了复合的主体,单一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已不能再满足客观需要,进而产生了合并会计;由于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企业的破产、清算、重组就在所难免,此时的持续经营假设就不再适用,所以也就有了破产、清算和重组会计;同时在破产期间,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的假设都有某种程度不同的变化,但货币计量假设的不适用主要还是通货膨胀发生的以货币计量假设导致了物价变动会计。这样,高级财务会计基本内容也就比较好归纳了。另外,与合并会计相对应的是合伙、分支机构会计,也应当包括进去;物价变动会计中只讨论了通货膨胀会计,而能源危机同样可以引起通货膨胀,也应在考虑之列;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会在某一段时间内造成供给的大量增加而引发通货萎缩,尽管通货萎缩会计现在还没有相关的报道出现,也应在考虑之列。如此看来,按照会计假设的松动而形成的高级财务会计基本内容体系缺少一定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还要从其他的方面来考虑和完善。

从一门学科的完整性来看,应把序论也列入其中,使读者对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和框架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以便准确理解高级财务会计的定位;对应高级财务会计的系统性,合伙、分支机构会计和分部报告与中期报告也应当列入其中;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到位,公司回购股票也会提到很多的企业日程上来,所以公司会计放在高级财务会计中也是比较合适的。值得一提的是会计伦理问题,这也是目前会计学界碰到的一个重要问题。会计伦理问题在国外学者中提出的比较多,国内除学者张文贤教授外,尚未发现有其他学者提出此问题。

在我国会计学专业内容设置中,此项内容几乎没有涉猎,相关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对此问题的规范也没有划入到教学与研究体系中来,导致专业人员在知识结构上有一个重大缺口。面对日益泛滥的会计信息失真和诸多的会计问题,加强对会计伦理的学习研究是必要的,应将其加入到高级财务会计基本内容构成体系中来。

(三)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

目前,高级财务会计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一是序论。二是会计伦理。三是公司会计。四是合并会计。五是合伙、分支机构会计。六是分部报告与中期报告。七是破产、清算、重组会计。八是物价变动会计部分构成高级财务会计的基本内容体系是合适的。至于没有划入到体系中来的其他现行的高级财务会计内容,可以采用三种处理方法:一是把原本属于其他学科的内容放在相应的学科。例如,跨国经营会计本是国际会计的主要内容。二是把其他的业务单独划成一门课程,可以称之为特种会计。三是鉴于衍生金融会计的迅猛发展,其所涵盖的内容也会逐渐增多,考虑到其特定内涵和会计事项的复杂性,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单独划作一门课程――金融工具会计。

四、总结

高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处理的理论和方法的总称,它基于原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修正,以企业出现的特殊事项为研究对象。所以说,客观经济换将变化而形成的会计假设的松动是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基础。从理论上说,与四项会计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相背离的特殊会计事项是高级财务会计的主要研究范围。需要注意的是,与中级财务会计的衔接问题是安排具体内容的重点方面。

(王永静单位为南开大学;齐B、李群单位为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高级财务论文篇(10)

目前,我国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安排上存在很大差别。本文主要以高级财务会计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东北财大会计系列教材《高级财务会计》(刘永泽、傅荣主编)为例,说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筛选。本课程体系共分11章:第一章:企业合并;第二章:合并会计报表;第三章:外币业务会计;第四章:租赁会计;第五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第六章:股份支付会计;第七章:物价变动会计;第八章:企业清算与重组会计;第九章:生物资产会计;第十章:油气开采会计;第十一章:保险合同会计。但是按教学计划安排,只有48个课时,如果要在有限的48个课时内把以上所有11个专题都在课堂讲授,笔者认为不仅不现实,而且会让学生感到主次不分,抓不到学习的重点,不利于学生学习。为此,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在精研教材,全面理解把握课程主要内容、熟悉课程体系,充分了解各种媒体相关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把本课程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包括:第一章:企业合并;第二章:合并会计报表;第三章:外币业务会计;第四章:租赁会计;第六章:股份支付会计;第八章:企业清算与重组会计。本部分内容是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考试的重点内容,因此本部分是课堂讲授的重点。第二层次,主要包括:第五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第七章:物价变动会计;第九章:生物资产会计;第十章:油气开采会计;第十一章:保险合同会计。这些章节主要涉及特殊行业,本部分内容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因为任何一门课程,教师都不可能穷尽该学科的全部知识,尤其是像高级财务会计这样教学内容可以随经济发展而不断拓展的学科。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触类旁通的能力,以及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凡事不能只等待老师去讲解,而是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真谛。这种能力的培养、意识的灌输、对学生将来离开学校独立从事工作乃至一生都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这样划分,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高级财务会计学习的重点,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以学习文化为目的,教师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面授为主的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早以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中。但高级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本人认为在教学过程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导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在高级财务会计中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是近几年发展迅猛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将复杂的教学内容以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呈现给学生一个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解决了传统教学手段不易解决和不能解决的诸多问题。

1、多媒体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教学内容。它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解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两种合并方式的比较时,在传统教学方式下,老师讲解相关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在黑板上画出每合并中各个企业之间的关系图,这往往费时费力还不够形象,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2、多媒体能提高教学效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多媒体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减少老师在传统方式下大量辅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成为解决学时矛盾的重要途径;高级会计课程往往需要列举大量的例题,尤其是越复杂的业务越需要将例题板书清楚。传统教学方式下往往占去很多课堂时间,有时一节课或两节课只能讲解一个例题。如果我们提前将例题制成课件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节省课堂时间;二是可免除教师上课时的劳累,而更多地注意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讲授,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好。3、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外辅导。使用多媒体教学后,我们可以将授课内容上网,利用网络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辅导。当然,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应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掌握多媒体教学特点,认真备课。

(二)导向式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高级财务会计因其所具有的新颖性、理论性、深难性、专题性、多维性、变动性以及其开课时间上的后端性等特点,使得该课程适宜采用包括问题导向、能力导向等在内的研究型课程教学方法,以培养、训练学生运用会计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1、问题导向。学习过程始于问题。教学的目标在于主动探索实践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掌握有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基于高级财务会计研究型课程的特点,应在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辅之以“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针对高级财务会计专题性、理论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通过实际案例导入本专题所研究的问题,引起学生探索的愿望和兴趣,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去分析这些问题来自何处、如何演变、如何解决,同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分类、归纳和比较,让学生相互了解其他不同的分析思路。然后再引入本章内容的基本理论对问题加以分析,引导学生研究关于类似问题的主要分析思路和结论,从而使学生开拓自己的思路,形成对问题比较深入的认识。

2、能力导向。一方面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多数要参加会计师职称考试及注册会计师考试,而这些考试的重点和难点部分都是在高级财务会计中才学习的,所以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应对这些考试的能力很重要,应适当增加案例分析题的数量和增大练习题的难度,通过实例向学生教授一些常见习题的解题思路,增加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将历年职称考试或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典型题目作为案例或练习题加以讨论;另一方面学生毕业后要么走向工作岗位,要么考研究生,两种选择的竞争压力都很大,可邀请经验丰富的财务经理、成绩突出的研究生等到课堂上传授经验,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既能开拓学生视野,也能满足学生了解职业经理人、研究生应试的需求,使学生能够在就业和其后的职业生涯以及考研应试等中做到应付自如。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满足教学内容的要求,通过引入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研究,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由于案例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作用日益被人们所接受,目前案例教学已在我国高等学校各个学科教学环节中广为采纳。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补充案例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便于学生来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笔者的具体做法是,除了在主教材以及与主教材配套的习题与案例教材中设置必要的教学案例之外,在课堂上,适时引用上市公司的实际案例,这些案例不拘形式、不限大小,只求与教学内容匹配,只求有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吸收和理解。实施案例教学的效果是,既增加了学生对本课程有关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又令其感到了本课程的实用价值,更让学生对未来的专业应用环境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三、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条件要求高、教学组织难度大,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一)学校应建立专业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最好是大型集团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习基地接触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

(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及驾驭课堂的能力。

前已述及,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很复杂,综合性也很强,对主讲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必须了解和掌握大量的会计、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实际资料;熟悉国内及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情况;具备较强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学校应当创造条件让教师走出校门到各企事业单位去参观、去实践、甚至去兼职,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参加一些如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注册税务师的考试,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可以说,师资队伍的合理配置和建设是提高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效果的重中之重。

(三)典型案例的科学开发。

高级财务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5-148 -03

许多学生总是觉得财务会计这门课程不容易学好,尤其是进入到《高级财务会计》的学习阶段,简直是“听起课来半懂不懂,看起书来头皮发麻,做起题来几欲崩溃”,这当然有夸张的成分;但多数学生的确反映《高级财务会计》的学习不太轻松,普遍感觉比较困难。这里,我以《高级财务会计》为例就如何学好财务会计谈谈几点思考。

一、“走进”《高级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从课程体系上讲包括财务会计理论和财务会计实务两部分内容。在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阶段,财务会计理论是以专题的形式,即作为一门选修课程《财务会计理论专题》供学生选修;而财务会计实务则分解为《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三门课程,且均属于必修课程。许多学生认为《高级财务会计》是一门纯理论课程,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应该说,《高级财务会计》仍然是一门关于财务会计实务的课程。

《基础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这两门课程不仅各自存在着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框架体系,并且彼此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较清晰的层次关系;而《高级财务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之间的层次关系却并不明显。与《中级财务会计》不同的是,《高级财务会计》在框架体系上并不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或系统性,各个专题之间也不存在类似《中级财务会计》各章节间的紧密联系和层次关系。实际上,《高级财务会计》究竟包括哪些内容至今还没有公认的或权威性的结论。但一般认为,《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主要是那些没有包括在《中级财务会计》中的企业会计准则内容,通常包括:企业合并会计、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外币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物价变动会计、清算会计等。

诚然,与《中级财务会计》相比,《高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在难度上的确增加了不少。因为,《高级财务会计》,即非传统财务会计实务,其特点体现在技术的复杂性、内容的特殊性和理论依据的偏离性等方面上。这门课程涉及的主要是一些专题性质或者是一些特殊的交易或事项的确认、计量和列报问题。但是,只要同学们做到态度端正,并辅以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够学好《高级财务会计》。

二、自觉地进行回顾性思考

不少同学在刚开始学习会计时总觉得会计这门课都是些零散的基本概念,然后就是些机械的会计分录。对于前者只是比较死板地记忆,而对于后者则是比较盲目地模仿,甚至有个别学生竟然打听书店里是否有“会计分录词典”等类似的书籍?等等。应该讲,对于那些刚刚接触财务会计的大多数学生们来讲,要求他们从一个比较高的角度去思考一些比较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相关理论问题,这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但是,在经过一段学习之后,对所学的内容或知识进行回顾性思考,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方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对自己的所学,又会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

比如,在了解了会计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会计处理程序之后,我们不妨继续追问:“什么是会计?”或“会计究竟是做什么的?”,这些基础性的理论问题的分析对我们会计思维的养成是十分重要的。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逐渐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会计本身是一种管理,会计的目的是向外部有关各方提供有用的信息,信息是一种技术含量要求比较严格的产品,为此就需要满足相应的质量要求,如: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等。会计从直观的角度看不外乎就是“制证”—“登账”—“编表”三个步骤;三者之间可以比喻为:“点”—“线”—“面”的关系。必须要指出的是,如果把财务会计仅仅理解为上述“证、账、表”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必须要看到,“制证”-“登账”-“编表”的背后所代表的内容是对企业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并在此基础上生成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而如何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则离不开选择恰当的会计政策和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至于又如何进行选择会计政策或作出会计估计,那这就离不开会计人员的正确判断。我们不妨去想象一下: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财务会计只是一种“制证”—“登账”—“编表”的简单“流程式”的程序化系统工作,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会计这种职业必将被计算机所“消灭”。

三、学会思维和归纳问题

这里,我选择对收益的两种理论——“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进行分析来说明如何进行思维和归纳问题。

“资产负债观”认为:收益是企业两个不同时点的净资产的增加额(注:剔除与企业股东之间的权益交易);而“收入—费用观”则认为:收益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收入与费用相互配比的差额。在“资产负债观”下,会计要素的确认立足于对资产负债表要素的确认,在此基础上再确认利润表要素;在对会计要素的计量上,先计量其期末余额(或调整后余额),再将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或调整前余额)比较从而计量其发生额。而“收入-费用观”则与之基本相反。应该讲,上述两种理论对于许多学生来讲在理解上的确存在不少困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思维和归纳呢?这可以从以下两笔简单的会计分录来进行:

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