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现代城市建设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6-21 18:40:57

现代城市建设论文

现代城市建设论文篇(1)

建设现代化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普遍追求的目标。城市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内在气质,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发展中创造并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和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

一座城市经济越发达,社会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越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越显重要。因为城市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城市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人文创新来引导,现代城市是现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聚集地,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个没有品位的城市,是不太可能持续发展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不要小看城市的一块砖、一片瓦、一堆石头,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反映着城市的历史、社会、思想的变迁。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活化石,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和自然风晴,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为什么今天许多人仍然喜欢去朝拜中世纪的城镇,仍然热衷于去看那些古城堡、古遗址,主要不是因为它们美,而在于能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在中世纪的城镇里,清晨公鸡长啼报晓,屋檐下鸟巢内的鸟儿叽喳而呜,城边修道院的报时钟声,广场新钟楼发出的和谐钟声,它们宣告一个工作日的开始。人们随意哼起歌曲,从修道士单调的咏唱到街上歌手们歌词的反复回荡,还有学徒工们和家庭女仆的信口低咏。唱歌、跳舞、表演,这些仍然都是即兴自发的活动。”现在看来,那种情景虽然不很出奇,甚至还很平淡,但却古朴自然,那种情趣、那种和谐,充分显示出那个时代的文化和那个时代平静的城市生活。城市的贡献和作用就在于它能保存、留传和发展历史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激情、奋勇向上的民族,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和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世界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品位,增强民族自尊,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丰富世界文化宝库都有极大作用。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而特色的基础又在于文化。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城市的危机在于趋同化,失去个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特色内涵的重要集中表现,可以表现独特的城市民俗风隋,它是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是^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普遍的吸引力。

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维护城市的历史风貌,保护文化遗产,不但已成共识,而且已成法律。俄罗斯圣彼得堡法律规定,涅瓦大街的建筑不准拆。尽管内部可以进行现代化装修,但外观不许作一丝一毫改变。这一方面是俄罗斯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尊重与珍爱;另一方面也是法律的作用。德国规定,凡80~100年以上的建筑都必须无条件的保留。对于一座城市来讲,文化遗产就是自己的品牌和个性,就是财富,就是创造与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绍兴的沈园,是一座非常小的园林,亭台水榭也不出众,而800多年来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至今游人不绝。它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文化。凡读过陆游的《金叉头凤》和《沈园》诗词的人,走进园林里,都会有深刻亲切的感受,陆游和唐琬凄怆的爱腈故事打动游人心弦,激起心灵的共鸣,“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晾鸿照影来”,给园林增添了浓郁的文化点染。

城市特色反映着城市社会现实,是构成一个城市社会文化的和物质环境的总特征。城市特色不光局限在美学意义,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社会意义。一个城市的特色,标志着它的社会能力和水平;城市的存在,表明它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得到社会的承认。历史上有些城市衰落了,究其原因就在于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城市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变化后条件的要求,丧失了生存优势的结果。例如,沿古运河的城镇,过去很发达,现在衰落了,不是运输方式改变了,就是河道不通了,原来的商埠变成了荒芜的村落。

城市文化气质与内涵既可以从社会精神文明方面来考察,又可从物质环境协调优美、交通井然有序来考察。尤其是建筑风格更容易表现城市的个性,凝聚城市的历史传统和风貌,是独特的人文环境的物化形式。土耳其名城伊斯坦布尔,以完好保持城市轮廓线而闻名,高耸在天际线中的众多的圆屋顶和清真寺的尖塔(拜占庭和奥斯曼帝国时期的遗迹),在傍晚时,犹如飘浮在暮色苍茫的天空一样。在上海,从外滩看浦东黄浦江的两岸建筑,强烈地表现了上海城市的个性。失去了外滩,也就没有上海的历史和上海的特色。

三、我国城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

近20多年来,我国城市有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但是也要看到,不少城市和地区,只顾单纯的经济开发和规模的扩张,忽视了对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特色的保护,破坏也是十分严重的,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一)建设性的破坏

有的城市在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中,不切实际地进行大拆大建。实质是打着开发建设的旗号,进行的历史大破坏,其结果是导致有些历史文化名城面目全非,失去原有的文化韵味。城市要发展,势必要拆迁一些失去历史使用价值的老建筑。但是不能不加考究就把一些历史建筑用推土机铲掉、用大铁锤毁掉。有的名城一边在大搞“故城寻梦”活动,一边在大拆旧城,让人一筹莫展,不知何处“寻梦”。

(二)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缺乏妥善协调

在北京,常常遇到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就是胡同该不该拆、要不要保护。从根本上提高胡同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于减少胡同居民,降低旧城区人口密度,拆除违章建筑,改善胡同建筑的内部设施。人们希望修整与恢复老式民居四合院的美好生活环境,而不在于毁灭胡同。到处高楼林立,旧貌换新颜,似乎是一派新气象,其实文化底蕴很差,千城一面,千楼一面,千街一面,失去城市的固有个性与文化。

(三)法制不全,执法不力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多管齐下,尤其是要依法管理。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要的是要加快立法。因为文化遗产是稀缺资源,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再造性,它的价值是难以用金钱来估量的,必须要有严格的法律和监督机制来加强对遗产的保护。

四、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层次和基本要求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大体分三个层次:

(一)保护城市文物古迹

保护文物古迹,要特别注意保护它的历史环境。只有保存了历史的环境,才能更好地体现它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二)保护具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区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条件是有真实的遗存物,要尽量多保存原真的东西;有完整的历史风貌,能够反映城市历史上的典型特色;有一定的规模,能够造成一种环境,使人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气氛。保护历史街区的原则是要保护历史的真实性;保护风貌的完整性;维护生活的延续性。

现代城市建设论文篇(2)

1 大园林理论的萌芽

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渴望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亲近自然和回归自然的愿望,促使园林事业得以迅速发展。我国现代园林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经历了园林与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从混合到磨和到融合3个阶段,逐渐达成了一些共识,孕育了大园林理论。

1.1 传统园林——园林与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的混合阶段

传统园林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的需要而专门建立的模仿自然,供人观赏游憩的场所。这个时期,主要是借鉴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在一个个独立的地域内建造一些公园花园和纪念园等。事实上,这个时期很多的园林就是古典园林经过简易的改造后,对外开放而形成的。这时的园林虽然结束了园林为少数人服务的狭隘,打开了对外开放,为大众服务的园林,但毕竟园林还只是一个个独立的园子,与城市建筑街道等城市设施没有形成相互的联系。园林.建筑.城市设施都是城市建设中的独立都是城市建设中的独立体,是一个简单的混合,是园林发展的初级阶段。园林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古典园林造型艺术和园林的观赏方面。

1.2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园林与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的磨合阶段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生态恶化导致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因此产生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理论。该理论强调城市园林建设点.线.面的结合,主张城市园林绿地要成网状.放射状等系统方式渗入城市中。此时的园林虽然注重了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但仍以观赏为主,缺少多功能兼顾。这个时期,园林开始探索服务大众.与城市结合的途径,有了较大的发展。园林与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虽然还存在距离与区别,但已有了一定的联系,形成了相互的渗透和磨合。这是园林发展的中级阶段,园林研究也进入了生态研究和城市园林系统研究等方面。

1.3 大园林——园林与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的融合阶段

近年来形成的大园林思想,是在传统园林和城市园林绿地渐成系统的基础上,继承和借鉴古典园林理论,前苏联城市系统绿地规划理论和起源于美国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理论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是建设园林式的区域.城市甚至国家。实现大地景观规划,其实质应当是园林与建筑及城市设施的融合,也就是说,将园林的规划建设放到城市的范围内去考虑,园林即城市,城市即园林。它强调城市人居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满足人们改善生态环境,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需求;满足人们对建筑室内外空间相互交融,以提供休闲交流运动活动等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需求;满足人们对建筑等硬质景观与山石水体和植物共同构筑的环境美自然美的需求,创造集生态功能艺术功能和使用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大园林。因此,大园林理论是城市发展的必然,它使园林进入了与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融合的高级阶段,也使园林进入了对园林艺术园林生态和园林功能综合研究的大园林阶段。

2.大园林理论的内容

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从绿化美化系统绿化到现代城市大园林,园林工作者在不断探索中,拓展壮大了园林学。现在园林学领域已经包含了传统园林学.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和大地景观规划3个层次,已初步形成了以生态园林城市系统绿化和景观设计等为基础的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现代园林发展规律的理论,我们暂且归纳为大园林理论 。

2.1大园林理论的核心

大园林理论的核心是指园林不仅仅是要在有限的绿地上建造公园,也不仅仅是要规划一个区域.城市乃至整个国土的大地景观,即大地景观规划,将整个区域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建设成一个大园林,实现城市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园林化。也就是说,现代园林应当结合城市规划和建筑,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而不是简单割裂开来谈园林。吴良镛教授也曾呼吁实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与园林设计融为一体的整体性城市建设,并在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外环境规划设计中,作了成功的尝试。

2.2大园林理论的内容

大园林理论的实质是园林内涵的扩大,使园林从狭隘的造园转入整个区域或城市乃至大地的园林化,是园林与城市的融合,是由园林绿地系统向系统化城市大园林的转化。大园林理论认为,园林应当是对一个区域或城市人居环境(包括人工的和自然的环境)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并将重点放在城市开放空间上,用建筑.山系.水体和植物等园林要素构建具有生态.艺术和使用三大功能的城市大园林。因此,大园林理论应当建立在统领建筑室外空间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规划和城市建筑的协调性研究,进行包括城市道路.路灯.构筑物及其它市政设施等城市设施和绿地,并包括城市依托的自然环境在内的开放空间的环境设计,并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和建筑外观设计,构筑园林化的城市空间。

2.3大园林理论的宗旨

(1)大园林是园林生态功能,艺术功能和使用功能的和谐统一

园林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具有改善生态净化环境的生态功能,创造意境美化环境的艺术功能,以及供人游憩交流等等的使用功能。建设城市大园林就是要利用现代设计理念,结合现代城市建筑设施等,在首先满足城市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植物山石水体和建筑,构筑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生态的,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城市人工环境,以实现园林三大功能的有机结合。

(2)大园林是城市建筑城市设施与园林艺术的和谐统一

我国传统的城市园林只局限于城市的建筑道路及其它设施之外的空余地块,也即“建筑优先,绿地填充”。而大园林理论要求园林去关注整个城市的整体性,即在规划设计的城市生态环境中,科学的设置建筑道路和城市设施。换一句话说,就是要用城市的建筑,城市道路,广场等城市设施,与城市绿地共同构筑一个整体性的大园林。实现“城市即园林,园林即城市”的构思。

(3)大园林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居环境是一个囊括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复杂体系,其中最具人情味,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合作的便是园林。园林是人工创造的,源出自然,高于自然的模拟自然生态的人居环境,园林创造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直接发生作用的过程,大园林思想就是要力求在人与自然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使人与自然共享与交融,以达到重塑人工模拟自然的城市环境,走出私密的园居小圈子,走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共享与交融的人居环境的大天地。 3.传统园林理论,城市绿地系统和Landscape Architecture理论是大园林理论的三大支柱

继承和借鉴是任何事业发展的途径之一。当中国园林打开院墙,走向公众参与的开放空间时,西方也开始反省与自然过分对立的态度,向东方学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两种文化的撞击,势必会产生新的契合点,使园林走向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大园林理论虽已形成,但毕竟还很稚嫩,还有许多问题尚待研究解决,如: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现代城市建设思想对园林观念的影响和要求,现代园林体制的改革,建筑,城市设施与园林融合的原理和方法,园林的功能,园林涉及的范围,园林设计师的知识结构和地位,园林专业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等等。我们必须在继承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加以研究和提高,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使它逐渐发展壮大,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3.1传统园林理论使大园林理论的立足之本

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也为我们留下了辉煌的园林遗产。中国的古典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在明清时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再造园艺术上深受绘画诗歌的影响,讲求师法自然,重在诗情画意,以创造意境为园林设计的核心,其实质是以“咫尺”塑造“自然”,表达了古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将人工美融入自然美,使园林成为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的天人合一的园林观。在园林设计中,讲究以人为本,人与自然要素(建筑,山石,水体,植物)以及自然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形成一系列的景观构图,彼此协调互补,在园林总体上达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境界。满足园主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大园林理论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理论,就应该继承和吸收古典园林的创作理念,结合现代工艺和手法,根据现代人行为模式和欣赏水平,在园林的内涵和思想方面下功夫,创造出人,自然,建筑彼此和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城市开放空间。

3.2城市绿地系统理论使大园林理论的 生存之道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理论,强调从生态学的角度深化园林理论的研究,力求建立生态健全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希望通过不断延伸和渗透,有效地拓宽园林的范围,增加城市的绿量;并通过研究,在城市环境下改善园林植物生存条件,发展适应城市生态环境的园林植物种类与品种,以保证绿地的质量。强调一个城市,首先要拥有相当的绿量,并通过合理布局,达到良好的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净化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是绿色植物特有的功能,是园林的三大功能之一,也是现代园林研究的重点。大园林理论必须注重生态研究,也要采用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等方法,尽一切可能扩大绿量并构成有机的系统。

3.3Landscape Architecture理论是大园林理论的发展方向

现代城市建设论文篇(3)

在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越来越深。通过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提高了城市的宜居水平、促进了城市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城市的人文环境。在传统城市建设中,为了增加城市居住率以及土地的利用率,忽略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而且,随着城市人口密集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建筑工程的增加,使得原有生态环境结构受到了影响,进而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影响了城市的宜居水平。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理论与生态环境保护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两种理论正在向着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通过以生态环境保护理论指导的城市建设能够使城市建设更加符合人类居住的要求、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以此实现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根本目的。

一、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基础分析

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在房地产过热的背景环境下,城市扩张速度加快。建筑密度的增加使得核心人口密度加大。进而导致了城市绿化面积太少、大气污染问题与噪声问题加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宜居水平、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随着现代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理论的应用,我国城市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日益提高。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构建城市生态环境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相关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的方式与重点

(一)以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为中心,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工作

针对我国旧有城市规划中对城市生态环境忽略等问题,现代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应认识到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的意义。以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为中心,指导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以此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以城市生态环境改善、构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能够更加注重城市土地的合理使用,注重城市绿化环境对大气、噪音等问题的改善。以城市绿化与建筑物的协调统一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构建。改变传统城市规划建设中对生态环境不重视的问题。减少城市规划建设对湿地等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好城市周边的生态植被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城市周边湿地、河流流域两侧的生态环境治理与改善作为重点,保护原有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

(二)以生态社区为基本单位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住宅小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其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城市生态环境构建为中心的城市建设中,应加强对住宅小区绿化的监管。通过新建小区审批控制,保障住宅小区建设的绿化面积。同时,在审批后还应加强跟踪检查,确保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审批手续进行绿化建设。另外,对于旧城区住宅小区也应针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进行绿化改造。针对现代社会中自行车数量的不断减少,拆除原有自行车棚。在原址上建设住宅小区绿化花园。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在住宅小区的绿化实施中,还应以小区物业、社区为重点强化绿化植被的管理。对于病虫害而引发的植被死亡进行治理与补种,保障绿地内植物的繁茂,实现绿化的目的。

(三)注重道路绿化对大气污染与噪音的治理效果,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构建

城市道路绿化是有效治理大气污染与噪音的重要方式。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工作能够以绿色植物改善大气污染、吸收噪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目目的。因此,在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中,道路规划与建设应加强道路两侧绿化的设计。针对大气治理与噪音治理进行绿化植物的选择。通过针对性的绿化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与构建的目标。

三、以园林公园、景观的建设为重点,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

现代城市建设规划中应加快城市园林公园、景观的建设。合理利用城市土地,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利用现有公园面积、街边空地等打造园林景观,实现绿色植被的合理种植,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是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工作。通过生态环境的构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生态环境构建过程中园林景观、绿化的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为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社会和谐奠定基础。

现代城市建设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悠久独特的传统建筑文化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方式和生存方式,是一个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它以物质和精神两种方式存在,前者是具象而直接的表现,后者则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前者。

作为现代文明象征的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和灵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使人类社会从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逐步向现代先进社会迈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振臂高呼是远远不够的,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之音。反映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城市文化设计中理论层面的缺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发展步伐急速前进。建筑、规划、设计等缺乏统一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认识的缺乏、观念的落后造成我国的城市建设领域处于多元化混乱状态。也就是学术上成为的“文化失范”。

城市建设中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及城市文化。而我国城市城市文化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主要的争论是“西方文化论” “ 传统建筑文化论”、“ 综合创新论”三种,“ 西方文化论”的核心内容是现代化等于西方化,该理论强调西方的道路是现代化的惟一选择,认为只有全盘照搬西方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而“传统建筑文化论”与“西方文化论”是截然相反的,“ 传统文化论”的核心是中国文化复兴等于儒家现代复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中国文化的惟一出路就是复兴儒学,以完成返本开新、内圣外王之道;“综合创新论”则认为,文化的现代化只能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道路。即抛弃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固思维模式,换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文化,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作为激发现代化活力的异体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指导下和社会主义原则基础上,以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对古今中外的文化系统的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审慎的筛选,吸收中西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文化。

由于我国的城市文化价值长期以来处于滞后性和整体认识上的偏差性,城市文化的统一、科学的判断标准严重缺失。在没有统一规范和明确指导原则下实施开展的城市规划建设改造,必然会将中国的城市化推向“文化失范”的困境,最终导致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陷入被动、盲目、混乱的局面。

“西方文化论”和“传统文化论”从根本上就缺乏一元论和文化中心主义,最终导致了文化主体的“自我迷失”和文化价值评判标准与价值取向的迷失。由于盲目的“追求西方文化论”,盲目的克隆造成城市建筑市场上“建筑垃圾”泛滥。依据我国现代快速的多元化的发展,结合中国城市现代化的现状证明,“综合创新论”才是中国真正实现城市现代化的最佳途径。

二、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

1、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分歧,是以文化样式对接收者发生作用的范围大小、离主流意识形态的距离远近来衡量的。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精英文化在转向商品化、平民化的大众文化时也存在着学术著作出版难,知识分子远离、淡化政治等困境危机。大众文化的繁荣加速了城市文化多元化的进程,满足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始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政治经济发展的目标,历史经验丰富,但由于我国城市规划的起步晚,决定了其中部分城市的规划相对来说不合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出现重城市外延数量发展、轻文化内涵质量提高;重文化产业建设、忽视其他文化建设的倾向。城市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战略目标,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如何实现城市文化传统与现代商业经济的有效结合,如何利用文化手段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我国只有摆脱过去那种粗犷式的建设,转向集约式的建设;摒弃一味地追求城市区域的“大而全”,转向“小而精”的城市规划,才能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3、城市社会成员缺乏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

城市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既包括城市文化建设部门,也包括城市各社区、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企业和家庭,更包括广大的市民。目前我国城市文化建设模式多是政府推动型,市民参与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都还远远不够。一方面是由于市民参与管理的渠道不畅,另一方面也由于市民参与城市管理意识薄弱。因此,在城市文化建设中要有海纳百川的精神,集大家的思路于一身,广开渠道让全体市民充分发表意见,进而增强市民关心文化建设、参与文化建设、保护文化设施的责任感,营造城市文化建设的良好社会基础和文化氛围,推动文化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缺乏合理有效的城市文化建设管理机制,城市的健康发展,制度是保障。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长官意志”在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城市发展中重经济建设轻人文景观和环境建设,重视发展速度而忽视建设质量的提高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是政府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模糊。由于政府部门缺少城市文化建设角色和地位的认知,部分城市的文化建设出现了“一管就死 、一放就散”的问题。在不同的条件下,在城市文化建设的不同领域和不同阶段,政府的角色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二是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其主要表现在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方面。这种状况的形成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即城市本身经济实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即部分城市管理者只热衷于搞“形象工程”,盲目追求眼前利益,看不到城市文化的潜在价值,也忽视了城市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市民的需求,不愿意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增加投入,导致城市文化建设资金难以为继。再次就是城市建筑文化缺乏有效的文化建设激励和保障机制。任何文化建设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化的运作机制,而社会化运作机制需要有相关法律和政策的保障。但中国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尚不完备、不配套。与此同时城市文化建设缺乏激励机制,就城市文化管理制度而言,城市文化部门的运作不是由专家决定,而是由领导说了算,以致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局面。

参考文献:

现代城市建设论文篇(5)

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化进程也随之加快,不但提升了我国的经济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同时也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大,引发了很多尖锐的社会矛盾。因此,做好城市规划工作,对社会结构、空间结构以及经济结构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使其满足城市发展的多元化需求,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城市规划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我国经济水平亦有所提升,促使城市建设及城市化工作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大,使原有的城市规划布局已无法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在此背景下,需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合理规划、设计空间结构、社会结构以及经济结构,以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从本质上来看,所谓的城市规划,即是预测城市的发展潜力,并采取科学的手段综合部署各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是城市运行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城市具有的多变性及复杂性特征,其规划应随着实际发展状况不断的修订与改进,以充分满足城市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涉及卫星城理论、多核心理论等多个领域内容,是指在城市管理及建设进程中,通过思考与总结而摸索出来的发展规律。卫星城理论一般是在地方政府及土地部门的号召下,在城郊地区兴建小规模城镇,分散城市人口,减轻城中压力,以促进城市得以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而多核心理论则是指大规模城市应围绕住宅区、工业中心区或商业中心区来发展,促使城市功能趋于完整。卫星城具有合理规划城市功能的作用,可在保持独立性的过程中,与中心城市进行良好的交流与互动。

总而言之,现代城市理论规划,可充分满足城市建设及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项目之中。

二、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

(一)改善社会环境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确保公正、公平的基础上,合理分配城市资源是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目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与应用,在土地资源的均衡配置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重要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改革开放前的资源浪费现象,还能够改善环境、保证多元化主体的实际利益,促使城市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二)引导城市建设

现代城市理论的应用,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及功能系统的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规划,加深各个城市系统要素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性与作用,在为广大人民提供服务的同时,保证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落实到位。在当前时代,城市建设多以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为基础,在该理论中,始终遵循“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这一原则,明确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工程项目,依据实际情况,明确项目的市场定位,并对其进行整合。诸如:可着重建设城市中的商业中心、工业园区以及长途枢纽站等等,拆除一些不合理的或影响市容市貌的项目,保证城市的功能性与系统性。

(三)促进持续发展

在城市发展及其建设工作中,城市规划的预判作用与辅助作用极为重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源浪费,或改善周遭的生态环境。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应始终遵循“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在合理、科学的分析与引导之下,明确当前城市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以及建设规模,以加深各大系统要素的内在联系。此外,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相关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之外,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综合素质。全面考虑城市当前的社会布局与经济背景,不断完善、改进当前的城市规划内容,为社会的而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的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城市的发展及规划应兼顾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在保护地方原有生态环境的同时,合理配置城市资源,以推动其健康发展。

(四)形成城市形象

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形成集群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现阶段,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帮助城市确立形象、完善功能,将其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全面的显现出来。在具体的规划工作中,要求设计人员关注经济文化以及新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并保护好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彰显城市千百余年形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独一无二的城市形象,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此外,在保证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同时,还应扩大城市对周边区域生态、文化以及经济的辐射作用,科学、合理的对城市产业进行布局,提高城市的核心优势,力求建立积极的、具有示范作用的城市形象,并采取适宜的手段,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五)推动体制改革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家制度的改革,通常涵盖两个方面,包括政治体制改革以及经济体制改革:1、政治体质改革;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能够根据不同级别政府行政“事权”,简化以往略为复杂、繁琐的审批程序及相关内容。由于不同城市经济、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的不同,因而政府分权化程度也存在差异,在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级别的政府承担着不同的行政管理事物,各级政府均需具有明确的“利益”内涵与行政“事权”边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具有推动体制改革的作用,不但能够将权利管辖范围扩张至地方政府,还能使不同级别的政府意识到规划城市的重要性,激发地方政府建设、规划城市的积极性,促使城市功能得以充分发挥;2、经济体制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市场静止体制也逐渐趋于完善,在此背景下,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重心是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社会建设,并大力推动了经济体制的变革。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应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培养设计人员、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全体百姓的公共政策属性意识,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调整、改进当前的产业结构,在推动城市发展过程中,既要促使各项功能系统发挥作用,又要保持原有的生态环境,争取为百姓提供一个自然、幽静且舒适的家园。

此外,还应运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调整当前城市多元化主体的利益分配情况,以帮助国家及各级政府做好公共事业的建设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的建设、规划以及发展进程中,可应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来指导城市的建设与规划,科学、合理的利用城市资源,扩大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以及文化产业的辐射,大力促进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经济体制的革新。对于相关设计人员来说,应关注经济文化以及新项目的建设与发展,保护好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彰显城市千百余年形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独一无二的城市形象,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推动城市健康、稳步、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牛睿.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23) : 282-282.

[2]施卫东.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21):257-257.

现代城市建设论文篇(6)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现代城市建设论文篇(7)

一、《拼贴城市》的理论框架

《拼贴城市》的作者柯林・罗是一位享誉全球的建筑学大师,《拼贴城市》是他唯一一本学术专著,作为一部经典流传三十余年仍然蕴含极高的学术价值。

全书包括六个部分,由绪论与五个章节组成。绪论点出写作主旨;一、二章中阐述现代建筑产生之后各种冲突混乱,铺垫了产生“拼贴城市”的理论背景;三、四章提出了“拼贴城市”理论,并分别作为城市设计技巧与设计的思维方式加以阐明;第五章则是全书思想的总结并由此升华。该书的主要观点有:

(一)拼贴城市的价值多元论思想。柯林・罗认为,城市是在诸多因素共同制约下形成的,城市在本质上是多元复杂的,要在多元矛盾与冲突中进行有效拼贴调和。他提出“秩序与非秩序、简单与复杂、永恒与偶发……死人与公共……革命与传统……回顾与展望”等一系列矛盾,并指出城市要采用多元合作方式,寻求这些矛盾的共存与结合,由不同要素“拼贴”而成多尺度、多层次的综合体,反对城市简单化、程式化的极端化趋向,将城市变得整齐划一、理性而又充满秩序。价值多元论思想包括城市设计在时间轴线上的多元论、空间布局的多元性、设计元素的多元性、技术实现手段多元性论以及表现文化多元化思想等,它实质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多元共存的开放思想。

(二)拼贴城市的动态性系统。城市是在历史记忆的积淀中产生,是历史合力的产物,任何人对城市的认识或影响都是片断的和局部的, 而城市的整体正是以局部拼凑的方式形成的。“拼贴城市”强调历史的重要性,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同属于时间过程,具有平等性,要把过去未来同一到现实中,让新与旧共存、历史与现实共生,让城市像一条动态的历史长河,成为历史博物馆;城市又是记忆与智慧的结合,必须注重保持发展传统文脉与本土文化,既控制城市新生事物的发展,又时刻保持城市的动态发展和谨慎创新。拼贴城市的动态性系统包括保护过程的动态性、保护成果的非终结性、保护对象的动态性等。

(三)拼贴城市的人文关怀。现代城市以现代化为名,以洁癖式的功利美学观,追求所谓空间上的人人平等和建筑的整齐划一,以统一化、工业化、机械化和标准化不加区分地大拆大建,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更新,经过自上而下的统一规划之后,城市的固有文脉被破坏,造成现代城市建筑高高在上的孤傲态度和城市空间尺度的冷漠无情,城市本土文化缺失并走向趋同,变得简单乏味又令人生厌,毫无个性与生命可言。拼贴城市倡导一种阅读城市的“图底法”,将实体的建筑物作为图(黑色),将虚体的城市空间(道路广场等)作为底(白色)来分析和认知城市。让现代城市与传统城市和谐共存;城市、环境与人和谐相生;周边建筑物和谐相融,赞美城市的个性、包容与生命。

二、《拼贴城市》的成书背景

(一)《拼贴城市》是世界工业化、全球化、多元化的浪潮与建筑学进入现代建筑时期的历史合力的产物:工业化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合作与分工、全球化推动了各个国家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全球各个角落的联系日益密切推动着多元化的发展,世界日益碎片化,这为拼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时代机遇。《拼贴城市》写就于现代建筑时期,在这一时期:建筑设计领域新思潮涌动;建筑构造与元素产生巨大突破;建筑师职业被赋予浓烈现代气息,强调社会责任;建筑理念挣脱旧哲学的教条,这些条件都为《拼贴城市》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二)近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从简单到多元: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标志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牛顿认为时空没有联系,时空是静止不变的,近代科学家们认为现实世界是简单的,“简单性原则”成为近代科学的基本观点。因此人们对城市的认识也是简单的,城市被理解成单纯的功能与物质的聚合体,1933 年《雅典》中,城市被简化为几个功能区,而城市规划的目的是建立各个功能区的“平衡状态”,一种将城市简单化、程式化的趋向出现。随着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科学界开始认识到时空是相对的,是变化发展的,宇宙的客观世界也是多元复杂变化的,多元与变化是一种状态,因此人们对城市认识也逐步多元化,城市“拼贴”过程就是城市多元化复杂化的过程。

(三)理性主义与工业化时代带给现代城市建设的局限性:从牛顿力学到笛卡尔主义,自然科学的发展使现代人坚信人类有可能把握确定的自然知识,于是启蒙运动爆发,理性主义盛行,牛顿的科学与理性主义是关于自然的,因此西方城市把人孤立出来,开始了大规模、激进式、理性化、机械化的冷冰冰的城市更新,它忽视了城市的有机组织以及城市构成要素之间多方面的联系,为城市带来了诸如邻里社会的瓦解、城市中心区的衰败等严重的负面影响,城市建设没有了人文关怀。

现代城市建设论文篇(8)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1 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1.2 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 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2.1.1 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1.2 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2.1.3 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 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 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 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 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 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现代城市建设论文篇(9)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

[1] [2] 

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现代城市建设论文篇(10)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现代城市建设论文篇(11)

一、旅游形式与现代旅游城市类型概述

(一)现代城市的旅游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旅游完成了从单一化旅游形式到多元化旅游形式的过渡。最初的城市旅游形式往往是单一的观光旅游,而现代城市旅游形式呈现出多元化、自助化、生态化的发展趋势。自助化旅游是现代旅游的新形式之一,自助化旅游不必受到传统的旅行社统一安排包揽,旅游者可以参与到旅游路线设计、旅游内容安排,这种“自助餐”模式的旅游能够提供旅游者更多的旅游乐趣。所谓的生态化,这是国家旅游产业所倡导旅游理念之一。典型的旅游形式有观光揽胜式旅游、休闲度假式旅游、公务差旅式旅游、考察探险式旅游等。

(二)现代旅游城市类型

现代旅游城市是拥有良好旅游资源,在国际国内旅游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现代旅游城市不仅仅局限于从前的自然风光旅游体系建设,而更加重视在自然风光中渗透城市的人文风光(历史文化、城市格局等)。现代旅游城市广泛利用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交通区位资源以及商业经济资源等不断发展城市旅游产业,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现代旅游城市类型。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自然资源型,例如“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四季如春”的昆明、“人间天堂”的杭州等;历史文化型,例如首都北京、避暑地承德、古都西安等;政治经济型,例如经济发达的上海、香港等。

二、现代旅游城市旅游规划体系建设探究

现代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旅游城市逐渐增多,为了保持旅游城市旅游产业的稳定发展态势,需要城市旅游规划部门围绕着各地游客的旅游需求,结合到城市自身的特点,立足于旅游城市发展的战略角度,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备的现代城市旅游规划体系以促进城市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

(一)现代旅游城市旅游规划建设理论

旅游规划建设理论是制定旅游规划体系的重要基础,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现代旅游城市旅游规划建设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类。

1.经济发展论

现代城市发展旅游产业的目标之一则是通过旅游产业推动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发展经济是现代旅游城市旅游规划体系建设所需要考虑的要素之一。基于经济发展论的现代城市旅游规划建设体系的优势在于三个方面,第一是增加直接经济收入和创汇能力。从1978年到1997年,我国旅游城市接待海外游客从76万上升到2376万,其带来的外汇收入从2.6亿美元上升到120.7亿美元;第二是增加大量工作岗位,城市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间接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第三是推动相关经济产业协同发展,在旅游产业高度发达的城市,其商业、农业、建筑业以及交通行业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地发展。

2.闲暇游憩论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承担了一定的学习、生活、工作压力,旅游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放松心情、减缓压力,闲暇游憩论由此发展而来。从闲暇游憩论的观点看来,现代旅游城市应当增设游乐设施和一些人文设施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例如建设主题公园、游乐场、自然人文博物馆、电影院等等。

3.城市资源论

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不同,其具有独特的商业优势。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来,城市是时空的集合体,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所积淀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城市所蕴含的人们精神等都是宝贵的城市资源。城市具备的广泛商业资源能够吸引各类公务旅游,城市拥有的社会人文资源可以发展各种展览、体育活动等。

(二)城市旅游规划建设体系

城市旅游规划建设体系一般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是准确把握城市旅游规划建设体系定位,现代旅游城市一般规划有三个层次的市场结构:一级市场(基本市场)、二级市场(开拓市场)、三级市场(机会市场)。第二是综合城市实际,发展具有城市特色的旅游产业,例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发达城市发展商务旅游、自然景观优美的城市发展风景旅游等。第三是协调城市各产业综合发展,促进城市整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