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现代企业文化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2 15:04:18

现代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文化篇(1)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十年企业靠管理,百年企业靠文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引领和推动,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企业文化的融入,提高了企业的品位和管理水平,凝聚力和执行力也得到增强,在这一点上,我们既是实践者,也是受益者。正如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先生在其所著《企业文化塑造》一书中,给企业文化下了这么一个定义: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指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就是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具有企业灵魂的导向作用

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没有灵魂的企业是没有方向没有活力的乌合之众。企业塑造企业文化,就是要总结提炼出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明确企业的灵魂所在,最终用来指导企业做什么、怎么做,指导员工怎么做、怎么想,让这个灵魂发出“无声”的命令,发出心灵的呼唤,发挥无形的导向作用。

(二)企业文化具有团队精神建设的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种“强力粘合剂”,它可以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本企业文化的周围,从而产生一种凝聚力。企业一方面要坚持对员工的理想追求进行引导,使整个企业形成一个由具有共同价值理念凝聚起来的组织;另一方面则要将这些价值理念发展成一种文化氛围,形成一种强制性的文化氛围,从而起到规范作用。这种“强制性”的规范作用,会大大加强一个企业的内部凝聚力。

(三)企业文化具有行为规范内在的约束作用

企业运营过程中,必须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对所有员工行为进行规范,通常称为“外在约束”,但是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思想是人的“内在约束”,因而对于人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规范,除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这种“硬”约束,还需要一种思想的“软约束”,这种内在约束就需要通过企业文化来体现。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非强制性的约束力量,它能够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使员工在认同企业价值理念的前提下内在约束自己的行为,有了这种内在的自我约束,才有利于排除企业制度管理上的潜在障碍。

三、建立企业文化所存在的几个误区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很多单位在大张旗鼓的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之后,却发现员工对单位所宣扬的企业文化并不认同,当初所指的出来的一系列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最终无法真正落实到单位员工的具体行动中去,也就无法帮助企业成就宏伟的战略目标。

(一)强调企业文化的形势表现而忽略了内涵表现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如果只有表层形式的表现而没有内在价值与理念的表现,这样的企业文化使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也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二)强调企业文化的精神作用而忽略了管理实践

有些人认为,企业文化只是塑造企业精神而已,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非常片面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的管理体制、激励体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贯穿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企业文化不能脱离企业的管理实践。

(三)强调企业文化的形式标准而忽略了个性特色

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组成结构不同,竞争压力也不同,其对环境做出反应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身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所以,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也不会相同,类型和深度也不同,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四、如何加强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突出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员工智慧,形成符合企业本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依靠员工、重视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创新与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把企业文化的根深植于员工中,既形成了企业文化的自身特色,又使企业文化从建立的那一刻起,就融合进了员工心中,使员工自觉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发挥群体力量,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现代企业文化篇(2)

所谓的文化管理,实际上就是后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战略。与现代企业不同的是,后现代企业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其管理的核心。因此,我把“企业文化建设”称之为“文化管理战略”。这一称呼上的改变昭示了后现代企业与现代企业的不同。在企业文化上升为管理战略的后现代时期,对企业文化的整合或“建设”变得空前重要。在此,我要强调一个观点:企业文化必须“建设”。有些实力派企业家可能不太赞成这一观点,那是因为他们尚未领悟到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别是尚未领悟到后现代文化经济时代“文化”的本质及其重要性。认为企业文化无须“建设”的企业家或学者们的理由无非是,企业文化蕴藏在企业实践过程之中,企业家在奋斗过程中自会形成自己的风格、价值观与信念。然而,这正如说“人类只需要实践,不需要理论”的观点一样,是一个明显的错误。而事实上今天每一家试图获得持续成功并追求卓越的企业都必须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很大程度上将通过企业文化得以体现。正如一个政党必须拥有自己的纲领一样。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这一人类历史的永恒进程无疑也适用于企业。企业家在奋斗过程中虽会形成自己的风格、价值观与信念,但这一切须不脱离时代精神更不能闭门造车。真正的企业文化应该兼收并蓄,去芜存菁。而自发形成的企业文化,或许存在很多糟粕,或许根本背离了时代精神,或许正将企业引入深渊。因此,后现代企业的文化战略必须整合,必须上升到人类思想的高度。这是一个卓越的后现代公司不可逃避的命运。后现代企业文化是前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的融合卓越的后现代公司必须走在时代的前面。而后现代企业文化整合的首要原则就是,在吸取后现代文化精神的同时,适当借鉴前现代文化。事实上,在很多时候,后现代文化本身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复古主义。正如后现代建筑曾经从古典主义建筑中吸收了大量有益的因素一样,后现代企业文化也将会从古老的文化中获得一些关键性的启迪。古典文化,特别是东方文化,可以在诸如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给后现代人提供有益的启发,从而促使后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后现代企业文化建立在对现代企业文化解构的基础之上后现代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关系正如后现代与现代的关系,前者对后者虽有继承,但更多地表现为革命性的颠覆。后现代企业文化的整合将建立在对现代性八个精神向度的解构与超越的基础之上。对现代性二元论的解构与超越——建立在二元论基础上的现代企业文化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高层管理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对立。与之对应的是,后现代企业将通过废除二元论,并通过相应的企业制度变革打破所有者与经营者,以及高层管理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对立,全面构筑新的超二元论的企业文化。对现代性个人主义的解构与超越——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现代企业文化导致权威崇拜和团队之间关系的冷漠。而后现代企业则将以反个人主义文化和后现代民主精神,废除权威崇拜和冷漠的团队群际关系。对现代性进步神话的解构与超越——建立在进步神话基础之上的现代企业文化导致企业以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为惟一目标。与之相反,后现代企业构筑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展与进步相互平衡的企业文化。对现代性未来主义的解构与超越——建立在未来主义基础之上的现代企业文化导致对现实生活的漠视——企业员工被异化为生产机器。与之对应的后现代企业则将调整现实与未来之间的关系,构筑人性化的工作空间与工作文化。对现代性世俗主义的解构与超越——建立在世俗主义基础之上的现代企业文化导致货币拜物教的泛滥和神圣情感的消失。而后现代企业则将通过对世俗主义的超越和信仰的回归,终结货币拜物教在企业中的侵蚀力量,构筑健康理性的公司文化。对现代性以自我利益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的解构与超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现代企业文化导致企业伦理的危机。后现代企业则将在稳态经济、阳光经济等后现代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建设超越传统资本主义精神的企业伦理体系。对现代性之自恋人格的解构与超越——建立在自恋人格基础之上的现代企业文化导致企业员工的孤独、自闭等心理症状。而后现代企业将通过交往理性的构筑,使企业成为一个员工交往的理想场所,逐步破除现代自恋人格对员工所造成的伤害。对现代性之单面的男性精神的解构与超越——建立在单面男性精神基础之上的现代企业文化导致鲨鱼式的领导风格,导致工作狂和管理上冷酷无情的铁血作风。与之对应的后现代企业则将倡导海豚式的领导风格、倡导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及柔性管理作风,从而构筑后父权制和后女权主义的企业文化。后现代企业文化是对本企业文脉的传承与革命传统企业进行企业文化整合之际,最重视对本企业创业过程中所积累的文化的发掘。而富有解构精神的后现代企业,将对本企业文脉进行全面的解构,从企业战略的高度,保留对企业发展有利的文化传统,并以后现代精神进行革命性建构与创新。其中包括对现代企业文化的本质性超越。后现代企业文化是个人文化视界与集体文化视界的融合富有真正民主精神的后现代企业,以多元文化为主导,在塑造企业文化代言人——公司英雄人物时,也一反现代企业的模式。现代企业文化的代言人通常就是企业的最高领导。将所有荣耀与光环集中于一人身上,这无异于塑造新的权威。而权威主义与后现代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后现代企业应以“典型人物多样化,企业英雄团队化”为原则,树立与现代企业截然不同的企业形象代言人。在后现代企业英雄塑造过程中,我们并不是要抹杀企业领袖的权威、魅力、号召力和影响力,而是要以后现代精神为本,在塑造领袖人物的同时,推出最高领袖之外的企业英雄。这些企业英雄可以是领袖团队中的其他人,也可以是“知识工人”中的优秀代表。总之,要使后现代企业实现人人为企业主人的目标,仅靠产权革命还不够,还必须进行一次文化革命。而现代企业虽然也会在普通员工中树立典型人物,但他们本质上只是企业领袖人物的附庸。达到“典型人物多样化,企业英雄团队化”的后现代企业与现代企业的普通人物典型具有本质的不同。因为无论是现代企业的领袖典型还是普通员工典型,都摆脱不了个人主义的桎梏。而通过“典型人物多样化,企业英雄团队化”,后现代企业将达到个人文化视界与集体文化视界的融合。后现代企业文化是人文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融合现代企业文化是建立在技术主义的现代社会背景之下的。因此,在现代企业文化中,单面的男性精神得以肆虐,企业如同一部向自然开战的技术主义的战车,它看到的只是矿藏、单纯的利益,它利用技术主义的手术刀,对自然、社会、甚至人本身进行理性而冷漠的解剖。现代企业只拥有或只认同工具理性,而工具理性使社会变成单面的社会,使企业变成单面的企业,使人变成单面的人。由于工具理性的过度张扬,理性走向了它的对立面——癫狂或非理性。而当技术成为非理性之时,技术也就背离了文化的范畴。这意味着以技术主义为主导的现代企业文化是建立在反文化的基础之上的。现代企业文化的困境由此可见一斑。而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平衡的社会,它不对工具理性进行片面的张扬,它倡导工具理性与人文理性的融合。在这种融合中,理性恢复为一个整体,理性成为真正的理性。后现代企业文化是真正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的。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人类却只有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才会领悟。而正因为我们曾经陷入现代及其文化的泥潭,今天以人文理性与工具理性建设后现代企业文化才会成为我们的一项伟大任务。后现代企业文化是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融合现代性之未来主义并未造就现代企业的理想主义文化,相反,它导致的是一种功利主义的现实主义,准确地说是务实主义。由于未来主义相信只有拼命劳动才会创造美好的未来,因而它使人遗忘了当下生活的意义。未来主义使人活在乌托邦中,而乌托邦与理想主义是格格不入的。理想主义一旦沾上乌托邦的色彩,就会使人陷入疯癫的非理性状态。后现代企业文化是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融合,换句话说是真正的现实主义文化。现实主义并不排斥对未来的预期,但这种预期是对未来所进行的科学的规划,它使人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充满生活的激情。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与态度,它以现实为基础,并以完美的态度完善现实。而未来主义的乌托邦是以不可能实现的事物作为人们生活的目标。这就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不同,也就是现代企业文化与后现代企业文化的不同。抛弃了未来主义的后现代企业文化,将重建当下生活的意义。后现代企业的员工可能与现代企业的员工一样辛勤和忙碌,但他们并不以莫须有的未来作为生活的目标。如此对立的企业文化必然导致完全不同的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文化篇(3)

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是建立在企业整体发展情形基础上的,其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必定会形成其自身的构成要素。根据笔者在日常工作与学习中的总结,几种文化要素对组织文化的影响程度不同,因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用程度也不同。可以综合用图表表示,如表2。

1.2现代企业组织文化的重要性

(1)现代企业组织文化建设是强化企业的文化引导的内在要求。企业组织文化具有特殊的引导功能,有助于企业文化凝聚力的形成,促使企业和谐发展。和谐的内外部环境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相关管理,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企业的组织文化集中展现的是企业内部的整体价值观念,这种观念意识会在无形中影响企业的员工的价值体系,有助于员工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这个过程就是企业提升凝聚力的过程,增强员工的企业文化认同感,促进企业和谐发展。(2)现代企业组织文化建设是保障企业绩效、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企业组织文化通过具体的规范强化制度的约束性,是组织文化的一大特色。组织文化通过具体的制度规范员工的基本工作,强化任务量的重要性,保障企业的发展业绩。企业业绩的提升保证了企业经营产品的市场份额,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增强。(3)现代组织文化建设是推进企业现代化发展的科学依据。企业的组织文化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方式综合的作用于企业发展的整体环节,有助于现代化的企业发展模式的引进与创新。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紧随时展的步伐,创新信息背景下的组织文化方式,以促使企业更长远的发展。

2现代企业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都在积极建设企业的组织文化,以确保企业全方位发展的平衡性。企业应积极探寻组织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提出改正建议,以促使企业更健康和谐地发展。

2.1组织文化建设中缺乏具体实践

每一个企业在建设现代化的组织文化时都应以企业自身发展的文化理念为依托,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大多数企业的组织文化都涵盖了企业的目标、宗旨、规划、制度等具体的指导,以完善企业的文化。但有些企业提出具体措施的同时却忽略了具体实践的重要性,由于企业的领导层没有积极地进行指导,导致员工在学习与遵循时抱有很大的“摆样子”心理,严重阻碍组织文化的具体落实,且影响企业在员工眼中的形象。组织文化存在严重的空想主义倾向,企业领导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进行设想,没有将重要的环境或其他因素考虑进去,造成组织指导脱离实际,无法完成等状况的发生。

2.2企业领导对组织文化的认识不足

企业的领导是企业各项活动策划实施的主体,其思想意识的正确与否关乎企业发展的成败。在现代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中,只有引导领导的重视,具体的组织文化的实施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下去。领导是员工的精神领袖,其一言一行都有很强的模范带头作用。因而加强领导的重视程度,才能引导更多的员工意识到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促进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进程与质量。但目前我国有超过30%~47%企业因领导不重视而忽略了企业组织文化建设,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

2.3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

每个企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都必须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使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能不断地得到改进,以确保能及时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更需要严谨的创新意识做后盾,以确保其各种建设措施与企业的整体发展环境相适应。

2.4没有形成信息背景下的科学体系

现代企业组织文化的建设要与时展相协调,必须强化信息的作用,而在目前的组织文化建设中很多企业出现信息技术落后的现象,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互联网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产物,将组织文化建设与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使最新的活动及措施迅速地在企业内部传播,以调动员工的兴趣,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3现代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现代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应以具体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文化建设的各个部分的探究,促使更科学合理的建设建议的出现。

3.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实践管理机制,确保各项措施得以快速实行

企业自身监督力度不足,导致部分领导或员工存在得过且过心理,严重阻碍各项具体措施或方案的实施。企业应成立监督部门、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对组织文化建设的具体细节进行监督,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等文化发展措施可以顺利落实。

3.2强化组织文化教育

强化组织文化方面的相关教育首先应从企业的领导入手,加强对领导的引导并接受,只有领导快速接受并逐渐重视,才能使组织文化建设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意识到强化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后,会制定明确的方针以敦促企业全体员工的遵守或执行。全员行动更有利于促使现代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有力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3.3制定专项的组织文化制度,确保组织文化建设方案的顺利实施

企业制定详细的组织文化制度规范,细化企业文化理念、规章制度、发展宗旨等,使组织文化更容易被员工理解与接受。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环境对我国企业有很大的冲击。我国企业必须在国际竞争中占据绝对的竞争优势,制定并完善组织文化制度有利于统一企业内外部发展文化,促使企业文化形象的树立,有利于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

3.4现代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应实现在信息背景下的创新,建立并完善组织文化信息系统

以互联网为发展平台,建立科学严谨的网络体系,将企业组织文化的各项建设方案或措施公之于众,并引导企业内部的平等交流,促使更多的优秀方案的出台。信息背景下国际间各企业的发展不再是密封的,通过信息传播,我国企业可以及时地引进先进的组织文化建设及管理措施,确保组织文化建设的与时俱进,并积极地进行创新使其更利于国内企业的利用与推广。

3.5组织文化建设应遵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竞争涌入我国市场,其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及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冲击,不利于我国企业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企业在现代化的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适度地借鉴西方国家的优秀文化,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

3.6构建员工心理契约,促使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构建员工的心理契约主要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公信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企业员工是企业发展各环节的主体,企业强化对员工的尊重、保障员工的基本利益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促使其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现代企业文化篇(4)

二、中医药企业运用文化营销的必要性和优势

1.中医药企业运用文化营销的必要性

五千年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具有独特价值和深厚底蕴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和国粹。中医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凝聚着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中医药企业作为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点开展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及中医经验传承与挖掘,研究中医药诊疗、评价技术与标准,发展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技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和国际合作平台建设。”还有《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了发展中医药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中医药产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推进中医药迈向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这样的机遇,中医药企业应该立足自身,整理和深入挖掘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发挥优势,开展文化营销,让消费者感知并且认同凝聚在产品和品牌中的中医药文化,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样,面对市场上西药、生物药的竞争压力,消费者对中药的信任度降低等情况,中医药企业也需要大力开展文化营销,发挥中医药文化对中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积极的推动作用。

2.中医药企业运用文化营销的优势

我国中医药企业在开展文化营销策略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首先,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消费者对于中医药文化的接受和认同度较高。中医药特有的文化内涵赋予了中医药产品在治疗方面的整体观,其独特的疗法使中医药产品毒副作用低,在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中医的养生文化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并推崇。其次,许多中医药“老字号”企业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在文化营销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例如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药等企业在长期的营销活动中在产品和品牌中不断渗透着文化,使企业的文化感召力深入人心,在营销团队、渠道建设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有力的支撑企业进行文化营销。

三、文化营销在中医药领域的成功案例—东阿阿胶

山东东阿阿胶成功的开展文化营销已经从一个固定资产几万元的小作坊发展成全国最大的阿胶及其系列产品生产企业,以文化为利器从传统企业转变成文化型企业,向中华气血滋补国宝级企业迈进。东阿阿胶挖掘产品本身的文化内涵,让消费者了解阿胶的历史,申请并获得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的称号。阿胶属于滋补保健品,顺应当前消费者所追求的健康理念,符合国家倡导的“治未病”,通过赋予产品丰富的文化内涵,来唤醒消费者对中医药的认知,弘扬中医药文化,进而提升东阿阿胶的品牌影响力。在品牌建设方面,东阿阿胶也植入文化战略,聘请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组成团队,搜集古代经典和民间验方,形成阿胶学术文化、美容文化和滋补文化三大体系,对品牌的文化内涵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在东阿阿胶的主要标识中也运用了文化因素,红色的图形体现了浓重的东方色彩,易于被消费者接受并认可。在企业文化营销方面,东阿阿胶倡导“厚道”文化体系,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并通过兴建中国阿胶博物馆,举办阿胶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大力传承并创新中医药文化,增进消费者对阿胶的了解,带动阿胶行业健康发展并真正实现文化价值的引领。

现代企业文化篇(5)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13-0032-01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企业数量迅速增多,企业已经不仅仅是经济范畴内的一个概念,更是成为了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企业的发展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企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通过对现代企业文化管理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文化管理对一个企业的存在和延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现代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进行探究,可以为我们的企业加强和改进文化管理、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及特点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概念,不同的管理学家或者管理者对它都有自己的理解。通常意义上,作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特有的、有其自身特定印记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特有活动、处事方式等文化因素组成的文化形象。宏观意义上讲,企业文化是特定企业在其发展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企业的整体意识形态以及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一整套完善的组织机构与制度,反映了企业内部员工整体的的意志品质、特征特性、工作生活习惯和科学文化素养等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微观意义上讲,则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为内部成员所广泛认可、接受和遵循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观念、集体荣誉感、工作作风、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以及思维方式的总和。

(二)企业文化的特点

只有充分认识了企业文化的特点,才能实现对企业文化的有效管理,一般而言,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的特点。

一是长期性和稳定性。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追求和精神理念,所以不会因为内部人事和组织机构的变化而出现变动,它是内化到企业员工灵魂深处的一种价值追求,所以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一般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当企业文化不适应外部需求的时候,只有从内部开始进行彻底的变革,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进行重新编制,企业文化才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变化。

二是独特性。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习惯,所以两个企业在企业文化上不可能完全雷同,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历程、背景、发展环境、管理习惯、行为规范,所以无法照搬照抄其它企业的文化。只有结合自身经历,将企业发展得价值追求内化到员工的脑海和心灵中,才能形成对企业发展有益的文化,所以企业文化具有独特性。

三是可塑造性。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不断发展的,所以具有可塑造性,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愿景和需求而产生和变化的。通常意义上讲,企业都是在自己长期发展中不断的进行文化积淀,同时又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先进企业的文化精髓为我所用,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所以企业文化具有可塑造性。

二、现代企业进行文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对企业文化进行管理,可以使文化转化为物质财富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精神财富,其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其灵魂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虽然只是精神层面的财富,但是它们一旦形成,就会对员工产生正面的激励作用,能够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对企业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号召和引导他们投身企业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对企业文化进行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文化管理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好企业文化,通过在内部成员之间塑造企业共同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行为规范进行文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助推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对企业进行文化管理,可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现代企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人才,而对企业文化进行管理,使内部员工在共同的价值追求下不断的提升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地获得开发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从而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让员工的知识、能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这一点上来讲,企业文化管理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内在要求

(一)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

随着人们独立性的提高和人才素质的提升,企业在文化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满足内部员工的社交、自我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等高层次需求,充分尊重员工的独特个性,从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提高员工的使命感,达到以企业文化感染人、号召人的效果。

(二)要适应跨文化、跨区域的管理

不同地域、区域的文化存在差异,包括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理念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企业跨区域经营的范围不断扩大,企业在发展中,要不断的适应跨区域文化的新形势,在文化管理中实现企业文化与当地文化相适应,实现更好的文化管理成效。

(三)要与外部环境相协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要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而这种要求,要充分体现在企业文化中,企业在文化管理中要与促进环境保护、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社会事业等外部环境要求相协调,通过这种与外部环境协调的企业文化来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助推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通过阐述企业文化的特点,分析进行企业文化管理的必要性,探究进行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加强和改进企业文化管理工作的认识,从而实现以良好的企业文化管理来推动企业发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承举.浅析企业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管理[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现代企业文化篇(6)

现代企业会计文化建设过程中还有着诸多的问题有待加强,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会计物质文化建设比较滞后。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加工计算机网络在企业的会计系统中进行引入,从很大程度上对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效率得到了加强,但从整体来看,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着很大的差距。而在会计制度文化建设层面的问题主要是存在着弊端以及漏洞,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相关法制观念较为薄弱,为追求私利就在法制观念上丧失了。还有就是诸多会计人员在精神素质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自我意识相对较强,通常是只顾自身的利益而没有重视大局的发展。还有是一些会计人员在职业道德层面的缺失存在着报假账的问题,一些会计人员对会计的认识还停留在记账算账上。对现代企业的会计文化建设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在经济环境方面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其和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的关系较为紧密,经济体制在宏观以及微观层次上资源分配依据的信息大多数都来源于企业会计,所以在这一发展模式下企业的会计自就相对较大,并对企业会计政策以及方法的选择也较多。而在法律环境的影响方面主要是企业会计是在一定法律环境下所产生发展的,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得到规范化,就会对现代企业会计文化建设造成很大影响。

1.2现代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优化策略

第一,对现代企业会计文化建设进行优化要从多层面进行实施,首先就要能够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中加以体现会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工作,这就需要对企业会计文化制度支撑的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应用,进而来确立为会计人员发展。同时也要能对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制度遵守前提下,和企业的内部情况相结合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会计制度体系,从而将会计制度的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并在监督以及反馈和考评机制的构建上也要能够加强,将会计文化管理的文本化以及科学化得以实现。第二,对现代企业的会计文化建设还要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得到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是企业会计文化的重要构成,同时也是企业会计人员主动遵循相关行为规范的重要基础,其对会计职业群体价值观有着决定性作用。从具体的措施上来看,主要就是要能加强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文化建设提高其实际的工作水平及技能。在企业负责人的职业道德文化建设层面也要能加强,要能有高度责任感,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负责。第三,对现代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加强要创建企业会计文化社会环境,这就需要重视舆论宣传,对会计工作的宣传力度方面进行加强。对违法以及违规的事件处罚力度要能够进一步加强,处罚要曝光,让社会认识到会计违规的危害性和违法所带来的沉重后果。另外在企业会计教育方面也要能够得以加强,企业要能依法配备会计人员,从而奠定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人才基础。尤其是在对会计人员的选择上要能重视,选聘能胜任岗位的会计人才。第四,现代企业的会计文化建设的加强还要能够在会计制度的建立方面得到加强,主要就是对企业会计内部的稽核制度以及牵制制度的建立,在稽核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质量。也要能够构建以及健全会计监督体系,为能够对企业的会计行为加以规范化以及保证其质量,就要能对企业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监督进行强化。监督部门的大部分精力都要能放在企业会计技术规范制定以及协调上。与此同时,要能够树立企业会计的价值观,主要就是会计制度文化以及会计精神文化两个层面,在这一方面比较重要,会计价值观是企业会计活动的总原则,企业应能将其的激励作用以及指导作用充分发挥。第五,对现代企业的会计文化建设的实现,比较重要的还有在内部的控制上进行加强,要能对人的影响因素加大重视度,由于人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主体,同时也是内部会计控制客体,故此这就需要把内部会计控制和人本管理的理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才能够发挥人在建设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作用,这样在信息的质量提升方面就有着积极性。同时在优秀的企业内部文化控制方面也要能得以实现,每个企业都要能积极在这一方面得到加强,创建和提高与会计信息质量得以适应的会计控制文化。

现代企业文化篇(7)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目标在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得到企业全体人员所承认并且遵守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管理方式、道德标准、企业哲学等的综合,是企业员工思想与行为的重要依据。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独特性,企业文化和企业产生是不同的,每一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经营理念与企业精神,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二是难交易性,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的全体员工所承认,并且是对新成员进行教育的一整套价值体系。三是难模仿性,现代企业在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是能够被模仿的,但是企业文化却是不能被模仿的,主要是因为企业文化具备独特性,属于复杂价值系统。

二、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创新意识缺乏

现代企业在企业文化创建的过程中,应该从企业实际出发,深挖企业文化精髓,并且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进行完善,并不是将别的优秀企业文化进行简单的照搬,这会让企业文化与别的企业文化呈现趋同化趋势,不利于凸显自己企业的特色,企业文化建设不具备针对性。

(二)实践性差

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与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并能逐渐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群体意识,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企业从基层员工到高层管理人员共同创造的结果,其主要是来源于企业员工的长期实践。但是现代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将企业文化建设当成是宣传工作来抓,将企业文化等同于简单的口号宣讲,并没有真正去理解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自然在实践之时,便只能事倍功半,耗费人力、物力、财力。

(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突击现象

某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来培育企业文化,而是通过一些相关的企业文化创意机构,在很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企业理念、印制精美的企业文化手册,但是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在员工的心目中企业文化还是一片空白,这对企业文化建设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另外,在某些企业当中还存在着企业未能恰当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和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不去认真研究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活动之间的联系,进而失去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意义。从本质上来看,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是相互发生作用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击现象,充分表现出其对企业文化建设和经济效益之间关系,并没有加以认真处理。

三、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具体策略

(一)企业管理者重视现代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管理者充分重视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这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首先,应该依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尤其在对新招聘的员工进行培训和竞聘的过程中,要将企业文化融合当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需要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的考核与奖惩机制,让员工深切感受到企业文化建设与自身的经济利益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另外,还要依靠企业的宣传部门,将企业内部发行的报刊、漫画等使用条幅的形式张贴出来,适时宣传企业文化,提升员工对企业文化了解与认可的程度。再次,要充分依靠企业的工会。企业工会可将自身的职能和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大力组织开展以企业文化作为主体的多种活动,尽最大力量去维护好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弘扬企业中以人为本的精神,为企业文化建设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最后,要依靠企业中的财务部门,设立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相关经费,不断加大企业文化硬件方面的建设,为企业文化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二)重视管理上的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需要管理方面的创新,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首先,应该将企业文化建设和经营管理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方面的创新,逐渐形成利于选拔那些素质比较高,懂得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岗位之中,积极去营造积极向上、健康进取的企业发展气氛。其次,将企业文化方面的建设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创设健全的规章制度,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定出现代企业发展策略,逐渐巩固与壮大企业的品牌形象,探索企业管理方面的变革与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最后,在现代企业管理之中应该始终坚持人性化的管理原则,人性化的管理是对人性本质与发展重视的管理方式,其不排斥当今科学的管理方法,但是在重视管理方法上要与人本精神相符合,利于人的个性以及全面发展,一般的方法是重视企业员工的存在,积极鼓励员工参与进来,尊重员工大的情感,重视充分培养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积极推动企业员工价值能得以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民主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大力培养企业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最大程度发挥好企业员工的潜能。

(三)获得员工认可

文化重点是在于其自动整合功能,能潜移默化影响每一个,逐渐成为一种群体性的意识,进而能产生一种整体效应,不断推动企业的顺利发展。企业文化需要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共同的遵守与贯彻。员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其间蕴藏着企业文化的素材,尤其是企业之中的先进人物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方式,更能体现出企业价值观。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让企业的目标与理念等扎根于每一名员工心中,逐渐形成共识,形成一种理念,使其真正能落实到生产中,真正将企业的集体观念与个人力量进行有机结合,才能让员工更好做好其本职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做更大贡献。

(四)将企业文化与其长期发展战略进行有机结合

企业文化是不断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方面的推动力,其决定企业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并对企业具有重要的凝聚与辐射功能。企业文化的发展要坚持长远的建设眼光,按照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目标、经营策略与企业本身所处的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进行充分的结合,再确定企业自身的文化,而不能将企业文化单独分开进行。与此同时,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建设适合企业自身的文化,这样才能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进行支撑与推动,因此,为了避免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突击现象,应该将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来说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企业的全体员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去创造与发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如创新意识缺乏、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突击现象、实践性差等现象,只要采取企业管理者重视现代企业文化建设、重视管理上的创新、获得员工认可、将企业文化与其长期发展战略进行有机结合等措施,才能创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莉.浅议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0(7):168~170

现代企业文化篇(8)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稳定地延续性,严密的伦理性,突出的人本性和进取的奋发性。文化不是僵死的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的。而作为亚文化的企业文化具有文化的一切特征,自然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在现代企业里,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自主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应随着企业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企业文化必须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否则,以企业文化的不变来应实际环境的丰富多变,只能使企业文化的源流枯竭,使企业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活力。因此,企业文化既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一、企业文化创新的内涵

近年来,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发展了重要变化。由于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判断企业行为的标准,也是指导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必然带来企业文化的深刻变革。

1.协作文化。现代企业是由一群具有共同目标且相互依赖的分属于不同组织或部门的决策者组成的团队。协作是保持这个团队稳定、和谐有序状态的重要机制。一旦缺乏决策者或者组织部门之间的协作,企业的运作就会出现障碍,企业的稳定就会遭到破坏,如果个人的能量不断增强,但整体协调的情形不良,只会造成混乱,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更加困难,进而影响团队目标的达成。因此,企业管理实质上就是一种协调活动。发扬团队精神,在企业内部营造在上下级之间、企业各部门、各员工之间平等、和谐、团结、友爱的融洽关系就至关重要。

2.速度文化。在当今新经济时代,由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速度”已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的工具,谁在时间上抢占了先机,以最快速度满足了顾客需要,谁就获得了市场盈利的更大空间,这使得企业把速度看作是嬴取竞争优势一个重要砝码。特别是在产品、价格、服务等方面无法与对手拉开距离时,速度无疑成了企业最关键的竞争手段。因此,培育一种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成为当务之急。

3.学习文化。彼得・圣吉指出:“在某些层次上,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是无关的,即使个人始终都在学习,并不表示组织也在学习。但是如果是团体在学习,团体变成整个组织学习的一个小单位,他们可将所得到的共识化为行动,甚至可将这种团体学习技巧向别的团体推广,进而建立起整个组织一起学习的风气与标准”。之所以要构建企业的学习文化,就是因为团体的智慧高于个体的智慧,团体能放大个体的力量。特别是当今社会知识正以爆炸速度在快速增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企业持续运行期限或生命周期受到严峻挑战。企业只有培养自己的整体学习能力,才能丰富知识和提高企业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因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将企业打造成为一种学习型组织将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4.形象文化。企业形象是公众对企业在运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的总体评价和综合性反映。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内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对外可优化企业外部环境,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获得消费者的好感,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企业要在员工中进行形象文化教育,教育员工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企业形象,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增效益,以科技求发展的主导思想,面向市场,面向大众,以优质产品取胜,以优质服务取胜,以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社会良好的声誉。

5.创新文化。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只有通过自身的创新才能应对快速变化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今天,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创造性和灵活性已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创新不再是少数管理者或技术人员的事,企业更要重视全体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企业要重视和培养职工个人的独立性、个性和灵活性,激励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热情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形成创新型企业文化。

6.融合文化。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传统工业时代那种你死我活的竞争,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整合资源,更多的是寻求一种“双赢”的共生关系,既在竞争中合作,又在合作中竞争。而企业文化的融合是这种“竟和关系”能否有效的前提。因为企业各自创业史、经营发展目标、员工素质不同,因而各自形成的文化也不同,没有企业文化的融合,就会出现貌合神离的状况,很难做到真正的有效合作。

二、企业文化创新的模式

根据约翰・科特的观点,企业文化的创新模式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企业高层领导是这个过程的发起者和倡导者,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他们首先要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确定企业发展的经营体制和经营方针,为了确保他们所倡导的经营理念得以贯彻实施,他们一方面要进行大力宣讲经营体制变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要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如用人、奖励、晋升、考核等制度进行改革,同时身体力行带头执行,以促使新的经营方式的产生。而新的经营方式如果行之有效的话,就会产生新的成就与业绩,显著的成就与业绩就会促进企业行为规范的逐渐改变以及企业共同价值观念的逐渐改变,从而形成新的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新的企业文化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高层领导者应当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困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这是因为企业文化具有稳定性,企业文化的创新要在排除陈旧企业文化观念阻碍的基础上,改革与实现环境不相适应的传统行为,倡导与建设新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这可能还会涉及到企业内部关系、利益的调整。因此,为确保企业文化创新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企业高层领导者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要高度重视企业新的价值标准的确定。由于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因此,企业新的价值标准的确定是企业文化创新最重要的工作。企业新的价值标准确定要坚持四个基本原则:(1)企业价值标准要科学、简洁,有鲜明的特色;(2)企业价值观要体现企业的经营哲学、宗旨和战略发展方向;(3)企业价值观应与企业员工的认可程度、员工的基本素质相协调,标准过高或过低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4)确定新的企业价值观要认真广泛听取各种意见,要经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复,审慎地提炼出既符合本企业经营特点又被员工认同的企业价值观。

3.要具有鲜明的个性。企业文化创新要体现本企业的风格和特色,要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因此,培育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塑造什么样的企业形象,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提倡什么样的企业精神,都应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切莫照搬照套,生搬移植。在企业文化创新中,要突出企业特色和体现个性,就不能舍弃优秀的文化传统,这是挖掘自己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的着眼点,只有从文化传统中提炼出为现实的企业文化可用的养料,企业文化这棵大树才能根深叶茂。

4.要坚持企业文化创新的动态发展观。企业文化是一定时期历史的产物,是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的。因此,当企业的内外环境、经营条件、经营战略变化时,企业要不断对企业文化进行调整、更新、丰富和完善,使之保持持久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胡书林:论企业文化创新的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5.12

现代企业文化篇(9)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稳定地延续性,严密的伦理性,突出的人本性和进取的奋发性。文化不是僵死的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的。而作为亚文化的企业文化具有文化的一切特征,自然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在现代企业里,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自主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应随着企业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企业文化必须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否则,以企业文化的不变来应实际环境的丰富多变,只能使企业文化的源流枯竭,使企业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活力。因此,企业文化既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一、企业文化创新的内涵

近年来,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发展了重要变化。由于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判断企业行为的标准,也是指导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必然带来企业文化的深刻变革。

1.协作文化。现代企业是由一群具有共同目标且相互依赖的分属于不同组织或部门的决策者组成的团队。协作是保持这个团队稳定、和谐有序状态的重要机制。一旦缺乏决策者或者组织部门之间的协作,企业的运作就会出现障碍,企业的稳定就会遭到破坏,如果个人的能量不断增强,但整体协调的情形不良,只会造成混乱,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更加困难,进而影响团队目标的达成。因此,企业管理实质上就是一种协调活动。发扬团队精神,在企业内部营造在上下级之间、企业各部门、各员工之间平等、和谐、团结、友爱的融洽关系就至关重要。

2.速度文化。在当今新经济时代,由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速度”已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的工具,谁在时间上抢占了先机,以最快速度满足了顾客需要,谁就获得了市场盈利的更大空间,这使得企业把速度看作是嬴取竞争优势一个重要砝码。特别是在产品、价格、服务等方面无法与对手拉开距离时,速度无疑成了企业最关键的竞争手段。因此,培育一种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成为当务之急。

3.学习文化。彼得·圣吉指出:“在某些层次上,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是无关的,即使个人始终都在学习,并不表示组织也在学习。但是如果是团体在学习,团体变成整个组织学习的一个小单位,他们可将所得到的共识化为行动,甚至可将这种团体学习技巧向别的团体推广,进而建立起整个组织一起学习的风气与标准”。之所以要构建企业的学习文化,就是因为团体的智慧高于个体的智慧,团体能放大个体的力量。特别是当今社会知识正以爆炸速度在快速增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企业持续运行期限或生命周期受到严峻挑战。企业只有培养自己的整体学习能力,才能丰富知识和提高企业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因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将企业打造成为一种学习型组织将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4.形象文化。企业形象是公众对企业在运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的总体评价和综合性反映。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内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对外可优化企业外部环境,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获得消费者的好感,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企业要在员工中进行形象文化教育,教育员工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企业形象,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增效益,以科技求发展的主导思想,面向市场,面向大众,以优质产品取胜,以优质服务取胜,以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社会良好的声誉。

5.创新文化。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只有通过自身的创新才能应对快速变化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今天,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创造性和灵活性已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创新不再是少数管理者或技术人员的事,企业更要重视全体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企业要重视和培养职工个人的独立性、个性和灵活性,激励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热情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形成创新型企业文化。

6.融合文化。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传统工业时代那种你死我活的竞争,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整合资源,更多的是寻求一种“双赢”的共生关系,既在竞争中合作,又在合作中竞争。而企业文化的融合是这种“竟和关系”能否有效的前提。因为企业各自创业史、经营发展目标、员工素质不同,因而各自形成的文化也不同,没有企业文化的融合,就会出现貌合神离的状况,很难做到真正的有效合作。

二、企业文化创新的模式

根据约翰·科特的观点,企业文化的创新模式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企业高层领导是这个过程的发起者和倡导者,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他们首先要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确定企业发展的经营体制和经营方针,为了确保他们所倡导的经营理念得以贯彻实施,他们一方面要进行大力宣讲经营体制变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要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如用人、奖励、晋升、考核等制度进行改革,同时身体力行带头执行,以促使新的经营方式的产生。而新的经营方式如果行之有效的话,就会产生新的成就与业绩,显著的成就与业绩就会促进企业行为规范的逐渐改变以及企业共同价值观念的逐渐改变,从而形成新的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新的企业文化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高层领导者应当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困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这是因为企业文化具有稳定性,企业文化的创新要在排除陈旧企业文化观念阻碍的基础上,改革与实现环境不相适应的传统行为,倡导与建设新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这可能还会涉及到企业内部关系、利益的调整。因此,为确保企业文化创新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企业高层领导者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要高度重视企业新的价值标准的确定。由于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因此,企业新的价值标准的确定是企业文化创新最重要的工作。企业新的价值标准确定要坚持四个基本原则:(1)企业价值标准要科学、简洁,有鲜明的特色;(2)企业价值观要体现企业的经营哲学、宗旨和战略发展方向;(3)企业价值观应与企业员工的认可程度、员工的基本素质相协调,标准过高或过低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4)确定新的企业价值观要认真广泛听取各种意见,要经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复,审慎地提炼出既符合本企业经营特点又被员工认同的企业价值观。

3.要具有鲜明的个性。企业文化创新要体现本企业的风格和特色,要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因此,培育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塑造什么样的企业形象,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提倡什么样的企业精神,都应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切莫照搬照套,生搬移植。在企业文化创新中,要突出企业特色和体现个性,就不能舍弃优秀的文化传统,这是挖掘自己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的着眼点,只有从文化传统中提炼出为现实的企业文化可用的养料,企业文化这棵大树才能根深叶茂。

4.要坚持企业文化创新的动态发展观。企业文化是一定时期历史的产物,是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的。因此,当企业的内外环境、经营条件、经营战略变化时,企业要不断对企业文化进行调整、更新、丰富和完善,使之保持持久的活力。

参考文献

现代企业文化篇(10)

关键词: 企业文化;地位; 塑造

一、企业文化的涵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观念,是由企业管理者当局所倡导、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本企业的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它不仅是表面现象,而应是一个立体的范畴,即表层、里层、深层。表层指可见之于形、闻之于声、触之有觉的物质文化,如厂容厂歌、厂旗厂服、产品形象、典礼仪式等;里层指制度文化,如企业的领导体制、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中所反映出来的指导思想;深层指积淀于心灵的意识形态,即精神文化,如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准则等。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全体成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确立的共同信仰,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三个层次中核心是深层文化,即企业精神那部分文化,它支配着企业及其职工的行为趋向,是决定里层文化、表层文化的企业之魂。培养企业精神的目的,是使企业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实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

二、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正确的精神文化一旦被群众所认同,就会成为物质生产的巨大推动力量。企业文化已经作为新世纪的新理论,在企业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四有”员工,达到增强企业活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企业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承担者,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两个文明一起抓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现阶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仍然侧重于学文件、讲形势,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去的少,对企业的经济工作缺乏实质性的指导意义。同样,经济工作也大多是强调盈利,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并以此规划职工思想政治建设考虑的少。企业文化则可以较好地调节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技术工作,把个人的荣辱得失、道德规范和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融合在企业文化的精神风貌之中,使远大理想有现实基础和扎根点。人们结合经济工作去发展企业文化,在发展企业文化中培养职工热爱本职工作、树立良好职业道德的高尚情操,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员工,从而增加企业活力,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2、有助于增强企业内聚力,达到“上下同意”

《孙子·谋攻篇》中说:“上下同欲者胜”。引入到企业中来,我们可以把“上”理解为企业,把“下”理解为职工,“欲”可以理解为目标、利益。也就是说,只有使企业的目标和利益与职工个人的目标和利益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用于现代企业管理,那就是企业文化的范畴。企业文化像一种理性的粘合剂,以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将个人的理想拴在同一目标上,齐心协力,减少职工之间、组织之间的磨擦和内耗,增强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和作为企业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通过企业文化,建立一种积极的机制,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整体信念,对企业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凝聚力,从而焕发出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这种主人翁责任感具体体现在个人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上,积极搞好本职工作,以自己出色的业绩来维护军队和军企的信誉,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作出贡献。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文化又能通过创造良好的组织氛围确保职工的积极劳动会受到尊重。“自我价值”能得到实现。这样,又进一步加强了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达到“上下同意”。

3、有利于协调和控制,达到自我调节

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是协调和控制。管理者要对企业人财物及其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控制,必须依靠严密的管理制度。但制度管理存在着两个不可克服的缺点:一是再严密的制度也不可能包罗万象,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疏漏;二是制度管理还有强制性,它只能让人服从而不能赢得人心,这是现代管理所忌讳的。企业文化是管理制度的升华,它把名目繁多的制度压缩凝聚成几条富有哲理性的感召力的企业精神和行为准则。管理者按此精神和准则去启发诱导职工适时修正自己的言行,达到与企业目标和价值准则的一致。同时,企业成员如果违反了行为准则,即使他人不知道或不加以指责,本人也会感到内疚、心理失调而进行自我调节。企业文化通过强化企业内部上下左右的沟通,加深了彼此的信任,群众的呼声会体现在领导的决策中,上面的意图也会容易被下面所理解接受。这样,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协调和控制就由强制性的制度管理为主升华为自觉性的自我调节为主了。

综上所述,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全体职工的言行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和辐射作用,形成导向力、凝聚力、约束力。在这种环境氛围中,职工们彼此和睦相处,积极向上,自觉地克服不良现象,为维护和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实效而竭尽全力作出贡献。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把企业文化视为是现代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成功的核心。

三、如何塑造企业文化

1、强化领导自身建设

企业领导中,有的忙于面面俱到地处理企业内的各种问题,包括注意在企业高层中形成一致的意见;(下转第24页)(上接第21页)有的善于向职工提出长远的、系统的企业目标,提倡新的价值准则,为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作贡献。不论哪种类型的企业领导必须有良好的自身形象。首先,要做“全才”,以树立威望。《孙子兵法·计篇》中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机制才能嬴得敬重,守信才能赏罚严明,仁爱才能团结同志,勇敢才能激励士气,威严才能统一军令。其次,要有“将德”。孙武提出,“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诸葛亮说要“见利不贪,见美不淫”;戚继光说要“功名利欲,与心为敌”,等等。都是“将德”的规范。企业领导只有德才兼备,甘苦与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方能在职工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为企业经营目标努力奋斗的企业精神。

2、强化领导观念和方式的转变

领导者必须树立自己是公仆,职工群众是主人的观念,想方设法真正确保职工主人翁地位得到体现。与此同时,必须转变事必躬亲的领导方式,发动群众参与管理,群策群力,共同对企业的兴衰负责,形成团队精神。这样,企业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3、强化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企业的主体是职工,企业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如何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人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塑造整体文化的价值观。因为人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只有提高人的素质,即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整体观念、集体意识、人际关系及兴趣爱好等才能产生和传播优秀的企业文化。因此,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是关系到能否建成优秀企业文化的一项根本性工作。

4、强化企业利益共同体的建立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竞争观念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企业的竞争不是企业领导个人的事,而是与每个职工息息相关的。他包括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 三方合一的共同利益。因此,协调好三方关系, 建立利害与共、分配得当的企业利益共同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利益共同体的建立,会使职工心甘情愿的与企业同舟共济,尽心尽力为企业发展而奋斗。使国家、企业、职工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是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保证。

5、强化企业自身特色

建设企业文化,不能“千人一面”。社会环境、地理环境、市场环境等各个方面对企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各个企业的内部环境也各不相同。因此,各个企业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应根据本企业所处的特点、生产经营的特点以及企业的服务对象,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像“让世界自由联通”、“让我们做得更好”、“服务到永远”等。要在实践中培育而不要凭臆想创造;要有选择的汲取别的国家、别的企业的优秀文化精华经过改造为我所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现代企业文化篇(11)

确立内强素质与外树形象相结合的原则。内强素质和外树形象是一对辩证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只有员工素质的过硬,才有服务质量的真正提高,才谈得上树立崭新的企业形象,也只有良好的形象才能展示过硬的素质。

确立文化营造与经营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企业文化是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促进企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全新的管理理念,只有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

确立时代特色与独特个性相结合的原则。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就必须建设富有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同时,突出企业的自身特点,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有感召力和生命力。

确立重点突破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逐步形成、积累、完善的过程,只能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才能有所建树。

确立领导倡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管理文化,企业领导班子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另一方面,广大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力量,需要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和生动实践。

二、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是抓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政治素质。我们在抓思想道德建设中,充分运用新颖的形式对员工进行多渠道、多角度的宣传教育。前段时间我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学习十六大精神《企业论坛》”。这场活动尝试采用现场讨论的形式,即提供一种新颖的学习平台,通过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之间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探讨、互动,加深对十六大精神的理解,并且要用十六大精神来指导供电企业进一步推进内部改革,获得发展,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充足的电力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论坛中,从党的十六大的意义、精髓,到供电企业和党组织、党员如何更好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模范带头作用,从那些方面着手、怎样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供电企业如何加快发展,适应社会经济的需求;从加强电力基础建设,到农网改造;从强化经营管理,到提供优质服务。访谈细缕条析、事例直观实际,都是电力员工所从事或接触到的具体工作,较有亲切感,也更有实践指导意义。这种学习形式改变了以往政治思想教育简单说教,单向灌输的模式,也摒弃了原来那种“一人讲,众人听”,讲的人唇干舌燥,听的人昏昏欲睡的呆板形式。论坛的场面较为热烈踊跃,轻松活泼,参加者参与互动,人人都沐浴在一种学习的氛围,从而受到一次良好的教育,教育效果大大增强,进一步把全体党员和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把学习的成效体现为群策群力,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无究力量,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道德和政治诉求的认同感,强化员工为企业发展作贡献的使命感。

二是抓学习型队伍的建设,提高文化素质。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倡导终身学习是时代的要求。我们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工作。这些年来,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同时,充分发挥政研会的作用,每年都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广泛发动有关单位、部门的同志深入学习研讨,在研讨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仅2004年这项工作就收到了20多篇有相当质量的文章,提出了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到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企业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真知灼见,值得在工作中实践。

三是抓技术比武,提高业务素质。我们将强化技能培训,实现岗位成才作为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积极开展“抄收工”“配电运行工”“线路工”等岗位技能竞赛、技能考核,有效地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

三、着力宣传南方电网公司的识别系统,脚踏实地建设好四大项目

一是“铸魂”,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形成全体员工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精神动力,是从意识形态的层次来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精神的培育,既要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又要体现企业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涵。

二是“立道”,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之道,要借助文化的力量,培育崭新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用人理念、发展理念和服务理念,形成完整的企业理念体系。

三是“塑形”,企业形象是企业经营之道和企业精神的外在表现。形象力可以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是一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的无形资产。我们通过服务质量的不断优化活动,体现出员工队伍的精神风貌,展现文明优美的工作环境,不断提升企业的美誉度,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是“固本”,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人的素质,企业文化实质也是要以人为本,这才是固企业之本的正确选择。按照上级公司的部署,积极探索创新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带动企业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探索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与行之有效的建设途径

一是加强宣传,培养骨干。在企业中利用宣传墙报广泛宣传,普及企业文化基本知识,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发展动态,做到系统、浅显易懂,让员工都有所明白,营建企业文化氛围;培养企业文化建设骨干,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火种”,提供人才保证;建立由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具体实施的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机制,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促使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二是注重实践,循序渐进。首先,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规划,根据社会经济环境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完善,实行动态管理。其次,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意识,体现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突出企业文化的人文管理效应,确立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性化管理思想,营建健康和谐、团结向上的企业氛围。在这些工作中突出“三大文化”:即“服务文化”、“安全文化”、“营销文化”。

“服务文化”就是从供电企业是服务型的运营企业这一企业特性出发,是直接面向客户的服务窗口,大力开展供电营业窗口规范化服务活动,重点对事关企业公信力和形象的优质服务承诺的兑现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同时,在营业窗口开展“星级营业员”评比,并不断深化,融入新的内容。还重新调整制定新的业务流程,真正体现“始于客户需要,终于客户满意”,切实提高服务水平,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真正使群众满意,政府放心,企业得益。把“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方针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