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1:56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0C-0012-05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依据2012年江苏省出台的《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溧水中等专业学校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合作培养试点。在中职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高职院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之间进行对接。为确保该项目能够高质量完成,对接学校积极开展企业调研,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衔接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构建,开发衔接课程内容。

一、汽车检测与

维修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高职衔接应该是基于一种知识、能力、素质全方位的衔接,不能是基于“学历嫁接”的教育层次上的简单衔接。所以必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系统化设计。但是,目前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衔接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所面向的企业岗位或岗位群基本相同,都是汽车后市场的机电维修岗位,这导致中高职的培养目标基本相似,无法体现中职和高职的层次区分。这也是职教专家、专业教师一直讨论的热点。

(二)课程体系不衔接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中,除文化基础课程外,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基本都会开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汽车维护保养等课程,致使中高职的课程设置重复率过高。

(三)课程内容不衔接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基本一致,而且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基本相似,主要是讲授汽车的结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调整、维护、检修和故障的诊断及排除,导致中职学过的内容在高职阶段再重复一遍。

二、通过企业调研明确培养目标和定位

为保证该项目能够有效、顺利实施,针对存在问题,合作学校认真开展了前期的调研工作。调研主要围绕中高职学生的能力期望、工作岗位满意度、技能证书要求进行。通过对汽车维修企业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形成了以下基本结论。

(一)汽车维修企业对中、高职毕业生专业能力的期望

汽车维修企业对中职、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的期望如图1,反映了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专业能力的期望要高于对中职毕业生专业能力的期望。

(二)汽车维修企业对不同学历的从业人员满意度评价

汽车维修企业反馈的信息如图2。从中可知:高职毕业生最适合从事生产一线的业务操作,同时他们也最适合从事基层管理工作,如维修作业班组长;中职毕业生主要适合从事技术含量较低、处于生产最基层的工种,如:油漆钣金工、维修工等。

(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证书

汽车维修企业认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当持有的,最重要的三种技能证书为中级维修工证、汽车驾驶证、中级电工证,然后是高级维修工证和计算机操作等级证,而对大学英语三级证的要求相对较低。

三、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根据企业调研的结论,进行有效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逻辑起点是中职、高职的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前者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后者规定培养到什么程度。有此基础,才能着手进行衔接方案的一体化设计。

在进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时,我们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以职业生涯为依据,明确衔接的培养目标。根据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的要求,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确定技能型人才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明确各层次培养目标上的递进、延展和衔接的关系,保证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都能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二是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衔接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按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重组,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分析中职、高职就业岗位的差异性和在各阶段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考虑到毕业生今后的职业发展,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注意各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既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又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三是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参照,强化衔接的技能训练和技术应用。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中职阶段进行中级维修工培训,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进行高级维修工培训,获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四、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

按照以上设计原则,完成衔接方案的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的开发,并组织实施。具体为“四个衔接”,即培养目标的衔接、课程体系的衔接、课程内容的衔接、技能目标的衔接。

(一)培养目标的衔接

中职阶段主要是培养汽车维修服务一线的“汽车护士”,具体目标是培养面向汽车后市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具备汽车总成拆装与调整能力、汽车维护与保养能力,在汽车维修生产一线主要从事汽车维护与保养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职阶段主要是培养汽车维修服务一线的“汽车医生”,具体目标是培养面向汽车后市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汽车总成检修能力、汽车性能检测能力、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在汽车维修生产一线主要从事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排除或技术生产管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的衔接

专业培养目标的衔接最终要通过课程体系的衔接来实现。合作学校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通过多次的研讨,最终明确在中职阶段学制为“2.5+0.5”,高职阶段学制为“2+1”,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衔接课程体系。

此课程体系主要特点有:

1.在不打破原有中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生的文化基础课教学。将数学由180课时提高至352课时,将英语由144课时提高至352课时,为高职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2.将中职原来的汽车综合基础课程拆分为机械识图、汽车机械基础等课程,同时增开了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提高专业基础教学的针对性。

3.将中职原来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三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企业调研的结论进行了调整,侧重汽车的结构、原理、拆装和维护。将课程名称修改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拆装。同时将原来中职专业课程中的汽车空调系统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等课程并入高职的专业课程中。

4.在学生中职阶段学习了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和汽车电气设备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7门项目化专业课程的学习,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进行项目课程改革,侧重元件检测、汽车性能检测、故障诊断、故障排除。

5.高职阶段开设了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和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的衔接

在课程内容衔接,中职阶段专业课程侧重汽车的结构、原理、拆装和维护,高职阶段专业课程侧重元件检测、汽车性能检测、故障诊断、故障排除,具体课程内容设置见表1,表2。

(四)技能目标的衔接

根据企业调研,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当持有汽车驾驶证、中/高级维修工证、中级维修电工证以及相应的计算机操作等级证和大学英语三级证等职业技能证书。

结合毕业生应该获得双证书的要求,分别在中职、高职教育阶段加以实施、考核、获证。中职阶段应取得的证书为汽车维修工中级证书和计算机证书,高职阶段应取得的证书为汽车维修工高级证书、汽车驾驶证、英语应用能力证书。中级维修电工证则不做明确的要求。

五、结束语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溧水中等专业学校中高职“3+3”分段合作培养试点3年,针对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中高职的培养目标,构建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职―高职衔接培养的课程体系,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为汽车维修类专业的中职―高职衔接教育提供一个示范性样例,对其他专业的中职―高职衔接教育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陆国民,王玉欣.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开发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4(6).

[2]焦传君.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4(29).

[3]段标.“3+3”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3).

[4]李贵炎,杨益明.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实例分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4(1).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Automobile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hesion

WEN Ai-min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篇(2)

 

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汽车维修行业紧随汽车技术现代化的步伐迈入了高科技领域,各种现代化检测仪器和新的维修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凭经验检修汽车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检查靠资料、拆装靠设备、检测靠仪器,因此,掌握现代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和新的工艺成为对汽车维修人员的基本要求。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承担着培养掌握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理论与技能的“银领”人才,即培养“大学文化的能工巧匠,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的艰巨任务,必须创新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先进的维修、检测技术,具备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实际操作能力,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相关岗位的需要,成为生产一线的适用人才。一、制定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适应汽车服务行业需要的、熟练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领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应体现在基础理论上“必需、够用”、在专业技能上“实、新、宽”的原则,同时注重持续发展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应依据岗位需求,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要依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根据汽车服务行业需要,以“实用、前沿”为原则构建本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岗位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突出特色,教学内容应特别注重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与核心技能的培养。

首先,要打破学科体系,进行课程开发与整合,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重组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与素质教育体系。一是打破“老三段”式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岗位技能培养,整合优化课程,如可将《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发动机维修》、《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整合为《汽车发动机使用与维修技术》模块教材,可对汽车电器、汽车底盘、汽车电控系统等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二是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设置关键能力培养课程,如增加专业技能强化训练课等。三是构建由实验实训课、专业基础实训课、技能强化实训课、岗位就业实训等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四是建立素质教育体系,使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与素质教育体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其次,要强化课程建设,按职业特色设计课程内容,按行业领先要求更新课程内容,以模块式课程教学为主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三大基础模块课程,每学期都应修改部分子模块的内容,汽车电控模块课程每次循环都要有重新修订或增加的内容等。同时,应将研究课题及目前推广的新技术、新项目添加到教学内容中,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适用性。

最后,要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行业许可证考试等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将职业证书的考核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毕业前取得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证书,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就业竞争力。

二、创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的“模块式”教学模式,其教学环境接近工厂化,即教室、实习实验室、工厂形成交叉网络的一体化教学环境。科技论文。在课程的组合上淡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线,以职业岗位群的综合能力为主,把本岗位应该具备的各种综合能力分解为相应的功能模块,对应于一种或几种能力,按功能模块组成新型课程体系。将功能模块划分为若干个子模块,每个模块或子模块均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学完一个子模块就能掌握一项或多项技能。要采用现场教学或仿真教学方式,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三、开发适应岗位需求的模块化教材

高职教育使用的教材不应是本科教材的压缩。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人才,其教材应具有以下特点:基础理论适用够用,侧重结果的运用;实践与技能操作性强,与岗位需求密切结合。为此,我院开发了模块化教材。模块化教材是依据实际工作岗位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结合与单元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岗位能力要求,提炼出信息资料、技能项目、问题、目标,将一门或几门专业课中有关的理论知识或操作技能有机结合,提供给学生有关单元的完整、清晰的解决方案。课程的学习始终在解决问题的逻辑引导下进行,模块化教材能够实现知识的整合及知识技能与实践的融合。科技论文。

开发模块化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写人员除了应具有丰富的本专业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这是真正实现模块化教学的难点,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自己所讲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技术、技能,还要对相关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教材编写应以岗位能力的培养为中心,以学习者掌握必需、足够的基础理论与熟练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单元目标,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划分课程内容,设计制定科学的讲授顺序,编制出理论性、适用性、操作性有机结合的新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科技论文。

四、以“双高”为标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特色。高职院校的教师首先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应是技术的开发者与应用者,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即要求达到“双高”——高学历+高技能的标准。具体做法:一是实施师资发展战略,结合专业建设规划对师资数量和结构的要求,根据每一位教师的具体情况与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师资培养方案;二是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在学科、专业内部,产生相互协作又各有侧重的学术群体;三是通过实践与科技服务提高专业教师的“双高”素质,鼓励教师承担科研课题、参加生产实践,尽快提高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与业务素质;四是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面向社会特别是生产企业聘请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兼职教师,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篇(3)

 

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汽车维修行业紧随汽车技术现代化的步伐迈入了高科技领域,各种现代化检测仪器和新的维修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凭经验检修汽车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检查靠资料、拆装靠设备、检测靠仪器,因此,掌握现代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和新的工艺成为对汽车维修人员的基本要求。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承担着培养掌握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理论与技能的“银领”人才,即培养“大学文化的能工巧匠,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的艰巨任务,必须创新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先进的维修、检测技术,具备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实际操作能力,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相关岗位的需要,成为生产一线的适用人才。一、制定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适应汽车服务行业需要的、熟练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领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应体现在基础理论上“必需、够用”、在专业技能上“实、新、宽”的原则,同时注重持续发展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应依据岗位需求,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要依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根据汽车服务行业需要,以“实用、前沿”为原则构建本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岗位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突出特色,教学内容应特别注重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与核心技能的培养。

首先,要打破学科体系,进行课程开发与整合,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重组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与素质教育体系。一是打破“老三段”式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岗位技能培养,整合优化课程,如可将《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发动机维修》、《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整合为《汽车发动机使用与维修技术》模块教材,可对汽车电器、汽车底盘、汽车电控系统等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二是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设置关键能力培养课程,如增加专业技能强化训练课等。三是构建由实验实训课、专业基础实训课、技能强化实训课、岗位就业实训等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四是建立素质教育体系,使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与素质教育体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其次,要强化课程建设,按职业特色设计课程内容,按行业领先要求更新课程内容,以模块式课程教学为主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三大基础模块课程,每学期都应修改部分子模块的内容,汽车电控模块课程每次循环都要有重新修订或增加的内容等。同时,应将研究课题及目前推广的新技术、新项目添加到教学内容中,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适用性。

最后,要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行业许可证考试等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将职业证书的考核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毕业前取得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证书,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就业竞争力。

二、创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的“模块式”教学模式,其教学环境接近工厂化,即教室、实习实验室、工厂形成交叉网络的一体化教学环境。科技论文。在课程的组合上淡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线,以职业岗位群的综合能力为主,把本岗位应该具备的各种综合能力分解为相应的功能模块,对应于一种或几种能力,按功能模块组成新型课程体系。将功能模块划分为若干个子模块,每个模块或子模块均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学完一个子模块就能掌握一项或多项技能。要采用现场教学或仿真教学方式,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三、开发适应岗位需求的模块化教材

高职教育使用的教材不应是本科教材的压缩。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人才,其教材应具有以下特点:基础理论适用够用,侧重结果的运用;实践与技能操作性强,与岗位需求密切结合。为此,我院开发了模块化教材。模块化教材是依据实际工作岗位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结合与单元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岗位能力要求,提炼出信息资料、技能项目、问题、目标,将一门或几门专业课中有关的理论知识或操作技能有机结合,提供给学生有关单元的完整、清晰的解决方案。课程的学习始终在解决问题的逻辑引导下进行,模块化教材能够实现知识的整合及知识技能与实践的融合。科技论文。

开发模块化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写人员除了应具有丰富的本专业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这是真正实现模块化教学的难点,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自己所讲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技术、技能,还要对相关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教材编写应以岗位能力的培养为中心,以学习者掌握必需、足够的基础理论与熟练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单元目标,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划分课程内容,设计制定科学的讲授顺序,编制出理论性、适用性、操作性有机结合的新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科技论文。

四、以“双高”为标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特色。高职院校的教师首先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应是技术的开发者与应用者,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即要求达到“双高”——高学历+高技能的标准。具体做法:一是实施师资发展战略,结合专业建设规划对师资数量和结构的要求,根据每一位教师的具体情况与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师资培养方案;二是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在学科、专业内部,产生相互协作又各有侧重的学术群体;三是通过实践与科技服务提高专业教师的“双高”素质,鼓励教师承担科研课题、参加生产实践,尽快提高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与业务素质;四是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面向社会特别是生产企业聘请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兼职教师,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29-03

作者简介:万荣国,男,副教授、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陈洪胜,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汽车维修连锁经营;罗怡红,女,讲师,汽车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汽车运用技术。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学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技能竞赛背景的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研究”(编号:2011B457)的阶段性成果。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我院机电工程学院开办的六个专业之一,是学院规划的规模居中的专业,历年招生人数经计划调节控制在130人左右。六个专业中汽车类的专业只有这一个,为办好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机电工程学院根据实际,将其作为学院特色专业进行建设,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密切社会合作,强化技能培养,拓展专业面,努力使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岗位需要,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

一、“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由来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举办的过程,始终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的人才能够胜任有关岗位要求。我们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方案制定的研究内容,另文进行阐述。本文主要阐述,基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重点阐述拖的部分及其对象的发展。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为重点专业,进行相关的建设,可以建设汽车专业群,以便更好地适应汽车后市场对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多方面的需要,一般汽车专业办学条件好的学校采取这种做法。我院因专业设置规划、师资、设备等方面的制约,不能沿着这条路子走,为了培养就业口径宽、综合能力强、适应面广的人才,我们利用汽车连锁经营研究会探索了“一拖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汽车专业办学的整体水平。

二、“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一拖一”的前一个“一”是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总和,后一个“一”是指汽车营销核心课程相关内容及学习目标。前一个“一”的实施对象当然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全体学生,后一个“一”的实施对象是我院“汽车连锁经营研究会”(以下简称“汽协”)的会员。“一拖一”的拓展内容为什么定位为“汽车营销”方面?这是因为汽车市场对汽车营销人才的需求巨大,并且基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习之上,再学习汽车营销方面的内容无须更多硬件设备要求,学生可以更多地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衔接学习。笔者认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最终选择汽车后市场哪一方向的工作,跟学生的兴趣、性格、知识储备及某些方面的特质关系很大,进行跟踪调查后发现执著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美容与养护、汽车及零配件销售等方向从业的各占一定比例,因而实施“一拖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引导一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好职业规划,以便他们极早朝着自己确定的方向努力下去,早日成才。实施“一拖一”模式的后一个“一”依靠的是学院建立的课堂之外的活动实践支持平台。总体来说,我们要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全体学生的专业教学来带动“汽协”会员汽车营销方面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实践,同时要通过“汽协”会员汽车营销方面知识的学习实践,来反作用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为该专业全体学生的学习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进而培养更多专业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图如下:

三、“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施

实施好“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汽协”指导教师和会员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在指导教师对“汽协”有计划的指导下,通过加强“汽协”组织建设、构建知识学习平台、安排会员假期专业社会实践、跟踪指导培养等途径来实现。

1.加强“汽协”组织建设,团结凝聚新老会员。“汽协”于2009年5月由原机电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2007级的李松、郭佳、余文强、华秋生、魏夏夏等学生发起成立,经过各年级“汽协”会员的薪火相传,至今已走过了近5年。为了进一步建设好协会,同时配合“一拖一”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汽协”对《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汽车服务连锁经营研究会章程》进行修订,精简了协会部门,修改了理事会成员选举办法,建立了协会换届制度,在招收新会员、部门干部配备、搞好“老带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协会和各部门要做好年度和学期活动计划、有效开展工作并及时做好总结,协会会员要严格遵守协会纪律,干部要以身作则,作出表率。经过整顿和培训,“汽协”会员整体素质有所提升,“汽协”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汽协”运行平稳有序,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成为凝聚广大会员的有效平台。

2.精心设计制作“汽协”网站,让其成为会员活动和学习的平台。2013年5月6日,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汽车维修连锁经营研究会网站正式开通,“汽协”举行了网站开通仪式。“汽协”指导教师陈洪胜应邀出席开通仪式并表达了自己的祝愿:“愿协会网站是同学们学习交流的平台,是大家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汽协”网站在规划阶段就明确“网站是会员活动的场所,也是会员学习的场所,要贴近学生”这个主旨。对设计制作人员提出网站要达到如下要求:一是能发挥好链接历届会员的作用,网站管理搞好传帮带,在网站维护下去的同时,会员都能得到锻炼成长;二是能让会员对网站有兴趣,通过办好会员风采展示等栏目,吸引学生积极参加“汽协”的活动;三是在“汽协”事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四是在引导和支撑会员学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等专业知识方面发挥独特作用,起到培养会员学习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的作用。最后制作完成的“汽协”网站达到了紧扣协会宗旨、职能,简洁、务实,功能强的目的,包括汽协概况、会员活动、汽协动态、学习视频、技能竞赛、职业证书、网文网课、汽协荣誉、网上留言等一级栏目。网站经过大半年的运行,反映良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3.整合利用网络资源,为会员提供周到服务。网络上有关汽车教学的资源包罗万象,并且有些资源分散不便查找,为“汽协”会员提供周到的学习支持服务必须对网络资源进行整合,条理明晰地呈现给他们。可以按需点击学习,节约大量查找和选择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汽协”网站整合的资源应该包含哪些?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整合的资源不能太杂,质量要高,要有针对性,要结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以及拓展的汽车营销课程的学习,并贯穿实践教学、技能竞赛和技能考证等内容,以视频资源为主,帮助学生克服专业课程学习的困难,更好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更多与实际接轨的内容,可以通过链接引导会员到大型网站汽车频道如搜狐汽车、腾讯汽车学习。

“汽协”网站首先重点突出地整合了汽车检测与维修理论和实践核心学习内容,如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器、汽车整车拆装、汽车总成拆装、汽车维护、故障诊断与检测等方面的视频,这些视频给学生课后学习和复习巩固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其次整合了汽车营销方向及汽车维修工培训、职业技能大赛方面的视频,如《汽车百年》12集、《二手车选购》30期、《汽车驾驶技术讲座》9集、《初级汽车维修工》(上、下)、《中级汽车维修工》(上、下)、《汽车高级工培训教材》、《朱军汽车维修讲座》、《全国汽车技能大赛二级维护》、《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营销赛项》等,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视频进一步打牢了基础,拓展了知识面,收获极大。还整合了《汽车文化》、《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车损与定损》、《汽车营销技术》、《汽车保险与理赔》等高职院校省、部级汽车营销方向网络精品课程,这些网络课程体系完整,视频较多,便于自学,是提供给“汽协”会员拓展学习的好教材和参考资料,会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结合各自实际进行选择学习,从而提高汽车营销方向的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优良的教学资源便于自学,并且使学习效率成倍增加,因而会根据情况变化对网站教学资源适时更新和优化。

4.开展专业技术讲座活动,引领带动汽车营销方向课程学习。“汽协”每学期要组织开展专业技术讲座活动。通过教师专题主讲、观看汽车专业知识视频、会员专题讨论等形式以点带面引领带动全体会员学习汽车营销方向的课程。“汽协”指导教师陈洪胜,对“汽车维修服务连锁经营模式”进行过长期研究并有实践经验和较深见解,他给每届会员带来的系列讲座“我国汽车后市场的前景展望”、“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汽车维修服务连锁经营模式――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趋势”深受学生好评。学生认为:听了陈老师的讲座,对汽车维修服务连锁经营模式、今后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方向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明确了自己今后要学什么、做什么,对前途更加明解,充满希望。“一拖一”模式实施以来,“汽协”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已经形成氛围,如“汽协”安排专门时间组织会员讨论“汽车技术”知识,每届“汽协”会员在组织集中观看网站平台上《汽车百年》、《二手车选购》部分视频后,还要求利用业余时间看完全集并写出观看体会。此外,汽车文化、汽车营销技术、汽车保险与理赔等方面讲座在“一拖一”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将陆续开展,以促进“汽协”会员汽车营销相关课程的学习。

5.开展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汽协”自成立以来,坚持有针对性地开展与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汽车会员得到极大锻炼,综合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1)常态组织参观活动。组织会员参观4S店、汽车修理厂、汽配城、武汉华中国际汽车展,带领学生实地认知汽车企业、汽车品牌及车型、汽车新技术、汽车销售和服务流程,感知汽车销售和维修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对汽车后市场的兴趣。

(2)开展假期企业实践活动。假期安排”汽协”会员到大马车汽车服务责任有限公司、武汉华丰汽车修理厂、东风本田汇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修理厂、4S店学习汽车维修、保养,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企业技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实践技能。假期企业实践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交流,巩固成果。

(3)积极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活动。2010年,我院选手参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湖北赛区汽车技术项目选拔赛,获二等奖(第四名);2008级汽修专业实习生代表大马车汽车服务责任有限公司参赛武昌区汽车二级维护比武,获得了理论项目第一名、总成绩第二名的好成绩。历年来,校内举办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汽车工艺检测大赛、发动机拆装大赛、汽车营销大赛等专业竞赛活动。

(4)积极承接社会调查项目。受湖北省运输与物流协会(省道协)委托,“汽协”会员2010年、2011年、2013年三次承担武汉地区年度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CAACS)调查(卡思调查)的现场访问、收集数据工作,所做工作受到了省道协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参加卡思调查的“汽协”会员在正式调查前,在省道协接受了市场调查、营销知识及技巧方面的培训,成为合格的卡思调查员,通过卡思调查项目后他们在汽车知识、沟通和社交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提升,有的甚至是质的改变,在即将进入社会之前上了一堂生动、重要的实践课。完成卡思调查项目可以说是机电工程学院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办学过程中,在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方面,做出的成功实例。

四、成效与展望

纵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这几年的办学情况,在对部分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一拖一”教学模式取得了以下成效:

1.弥补了汽车专业师资力量与校内实训条件的一些不足,较好地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一部分求知欲望强烈又颇有潜力的学生通过“汽协”这个平台组织的各种活动满足了学习需求,知识和能力更上一层楼。

2.培养的毕业生素质高,适应面广、适应能力强,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表现突出。例如,深圳有车邦汽车美容服务连锁有限公司有5家店面的店长(副店长)由我院近几年的毕业生担任;最近几年到知名企业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稳定就业的学生共有7人,基本都在车间服务技师岗位工作;2007级毕业生余文强任湖北三环捷通汽车服务连锁有限公司店面督导总监,2009级毕业生张天勇任武汉三鑫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修理厂厂长,2007级毕业生魏夏夏、2008级毕业生陈康任4S店机械维修技师,2010级毕业生黄秋生任4S店销售经理,等等。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篇(5)

关键词:汽车;维修;检测;未来。

Keywords: cars; maintenance; detection; future.

中图分类号: U4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汽车的发展促进了维修企业的高科技发展

自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在1886年诞生以来,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大科技进步,汽车工业涉及到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而与之关系最密切的汽车维修企业,则随着汽车高科技的发展,而日益呈现出自身的高科技特征。高科技特征是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的发展方向。

汽车由原始阶段进化到如今一个高科技的结晶。特别是电子技术、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汽车的高科技化程度不断得到提高。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应用。ABS防抱死制动系统、SRS安全气囊系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箱系统、空气悬挂系统、动力转向系统、自动巡航系统、中控门锁及防盗系统、TCS动力牵引系统、自我诊断系统……这一系列高新技术,不断完善着汽车的性能,它是一个集现代文明智慧的高科技产物,还在不断地向纵深领域发展。

维修企业的高科技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

我国汽车维修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反映在劳动工具上,也是相当落后,一把大锤,一把手钳,几只螺丝刀,就可以开个修理铺赚钱。多年来汽车保修设备的生产,也多以机具类为主。当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批批先进的进口汽车检测设备和仪器涌入国门。四轮定位、解码器、扫面议、汽车专用示波器、汽车专用电表、发动机分析仪、尾气测试仪、电脑动平衡机……这些昔日人们十分陌生的检测设备,已经成为现代维修企业的必备工具。而这些检测设备,本身就是高科技化的产品,是电子检测技术、电脑技术的高级集成物。要熟练地操作使用这些检测设备,技术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充分发挥检测设备的各项功能,并要掌握英语和电脑技术。

高科技的汽车维修检测设备有利于企业扩展

资讯、信息、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使各行各业都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作为现代汽车维修企业也不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制造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地进步。汽车从结构到控制技术日趋高科技化,汽车新品牌、新材料、新装备、新功能层出不穷。没有人能将数千种车型的维修资料、数据、程序记忆在大脑中,这就要求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知识技术、经验以及对资讯的全面掌握。汽车维修专业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资讯传递在空间、时间上的局限。能在第一时间最全面、最快速地将资讯迅速地传递到传递到地球上每一角落。而互联网络在中国现代汽车维修行业中已崭露头角,从国际汽车维修行业看,维修企业技术资料查询、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培训网络化,已形成全面普及的局面。在维修信息综合管理、专家集体会诊、网上查询资料、网上解答疑难杂症、网上开展技术培训、网上购买汽车维修资料、已经成为维修行业的基本特征。

随着汽车高科技的发展,从事汽车维修服务的技术人员,必须自身具备高科技的素质,除了具有坚实的汽车专业理论外,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能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使用电脑及汽车维修专业互联网查询汽车维修资料,对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进行分析,达到准确判断、熟练排除,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工时、最优质的服务,排除各类汽车故障,使车主满意。这一切,除了汽车维修技术人员自身加强学习,成为高科技维修技术人才外,还要借助于各类技术培训,特别是电化教学和网上培训,不断更新维修观念、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达到高科技汽车维修的需求。

随着电脑及相关系统的发展,在许多国家,电脑管理已在汽车维修行业中广泛应用,而且这个趋势在未来将持续扩展。在我国,采用电脑化管理还刚起步,对于大多数汽车维修企业而言,谁拥有最完善的管理制度、最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最精确的管理数据分析、最良好完备的服务,谁就能争取最多的客户,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采用电脑化管理,可以对业务部、零件部、车间、收银、总经理监控诸方面进行联网操作,综合管理,使企业经营活动一目了然,克服了以往混乱的管理局面,将管理人员从日常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办事效率,树立企业形象,获得客户认同。上层管理者可以通过电脑管理网络系统及时了解全厂的动态情况,便于统筹安排。可以使企业彻底改变传统手工作业的模式,实现质的飞跃。可以让厂长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争取更多效益。

标准规范的电脑化管理,可自动建立完整准确的客户及车辆档案,为长期、灵活的客户服务奠定了基础,完善的维修跟踪服务功能可以增添客户的满意程度。可以消除会计、收银等方面的失误,合理调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车辆与客户的动态跟踪可以使业务部具体掌握车辆及每一个客户的细节,随时提醒客户进行维修,保养和零件的更换,体现服务的完整性。

汽车各类维修检测设备所占比重变化趋势

汽车维修检测设备可分为维护、修理、测试和诊断四个部分,各部分所占的比重大小将取决维修制度的变化和维修作业内容的变化,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已基本上不再进行汽车的整体大修,只是按照汽车检测诊断设备的检测报告,对汽车进行针对性的维护或修理作业,藉以恢复其技术性能,消除隐患,保证汽车良好的安全性能及使用性能,交通部《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中明文规定了我国汽车维修业必须执行“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管理制度,照此要求,我国当前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的发展趋势是:

1)车检测诊断方面设备的比重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以满足贯彻“视情修理”的可能性。

汽车维护及小修所需的机工具比重将相对加大,而修理机加设备的比重将相对变小,这是实行强制维护,尤其是小汽车进入家庭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篇(6)

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对汽车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许多职业类学校、教育专家都已意识到专业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以“能力本位”课程论为主导,建立针对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的课程模式,是保证教学改革顺利实施,培养技能型人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重要保证。

一、汽车售后服务业对汽车维修行业的要求

1.对维修人员知识结构的新要求

随着当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电子装置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汽车产业领域中广泛应用,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于一体的高科技载体。这就决定了对现代汽车的维修,除了掌握机械类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懂得数据处理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信息传感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并具有操作设备的技能。所以,现在对维修人员的要求是尽快使自己成为知识型的维修人才。

2.对维修设备手段的现代化要求

汽车总体构建中,电子装置的比例越来越大,诸如自动变速器、制动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以及驾驶员交通信息系统等,汽车由以机械装置为主向机电结合的科技型产品转变。随着电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目前汽车的检测维修已非传统意义的检测维修,因此需要增加先进的检测、诊断设备。面对众多的现代化汽车,我们的维修观念也必须随之而更新,要从凭感观经验为主的传统维修方式转变为“检查靠资料,拆装靠设备,检测靠仪器”的现代汽车维修方式。

二、汽车维修行业对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的要求

怎样才能使当前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学生能够适应现代汽车维修业的要求呢?现代汽车的先进设备的不断更新,要求汽车修理人员要掌握机电的基础知识,熟悉现代汽车的结构、传感技术、计算机应用、液压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对现代汽车的故障进行诊断和修理排除。

1.科学的教学体系,合理的课程设置

过去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计已无法满足汽车后服务市场的用人需求。应用型职业技能课程的开设,如电子技术原理、汽车电器设备和汽车诊断检测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必须与当代汽车的发展水平相适应,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在实践中领会、验证理论知识。以当今具有代表性的轿车作为典型,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汽车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校与企业共同构建基于汽车维修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共同编写工学结合的教材。

2.先进的教学方法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以技能为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对象是因某种原因,如家庭困难或者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中职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人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因此应采用任务驱动、现场教学,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结合维修行业的特点,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实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动画和视频演示,加上教师生动的演示讲解,构建“立式一体”课堂,改变以往轻实践、重理论的“课堂式”教学方式,理论贯通实践,把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变为具体形象化的技能。

3.稳步完善硬件设施,加强校企联合

由于投入大,现在很大一部分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很落后,满足不了现代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很多学校缺少汽车检测诊断设备,但目前汽车的检测维修已非传统意义的检测维修,因此先进的发动机综合诊断仪、解码器、示波器等诊断设备和汽车性能检测设备不可或缺。通过强化汽车维修专业和维修实体之间的沟通,汽车维修企业可以把职业学校作为培养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维修人员的基地,学校汽修专业也应以企业的技术力量、设备力量、人才储备为依托,让学生感受技能,感受企业模式,感知先进的设备,以强化操作技能。

职业教育最终是要服务于社会。“以生为本”,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实现为地方经济服务。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109-02

据市场调研显示,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很快,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保有量的国家。据业内预测,至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亿辆,给汽车后市场带来了许多商机。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检测维修与保养是汽车后市场最重要的服务项目之一。

一、汽车后市场检测与维修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学术型(理论型)人才由于缺乏系统的技术技能学习和训练,难以适合汽车后市场开展检测与维修服务的需求,因而在汽车后市场从事检测与维修服务的人员主要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健全,目前来自中职和高职专科层次的技能型人才成为汽车后市场检测与维修人员的主力军。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突出,有较娴熟的专业技能,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研发及应用能力,导致其自主学习能力偏弱,在汽车新技术、新技能日新月异的今天,他们难以从理论、技术和管理等层面去分析并解决汽车检测维修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发展后劲明显不足,是汽车后市场企业难以升级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与高职专科培养“能用为度、实用为本”的岗位技能型人才以及普通本科培养的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相比,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性,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类型。汽车检测与维修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当在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理论、技术技能、工程实践、管理才能等方面均兼备的“德为先,懂技术、精技能、通应用,会服务、擅管理”的优秀复合型人才,他们能将汽车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应用于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有着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一,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上佳的服务和管理意识,在工作中勇于担当,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经受挫折与失败。对经济、社会、历史、心理以及政治、法律法规、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等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第二,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拓展知识。除具备汽车专业方面的知识外,学生对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保险、管理、营销等方面的知识也应有所了解或熟悉,才有利于适应更多的专业岗位群,为今后向管理岗位转型发展奠定基础。第三,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即具备汽车拆卸与组装、性能检测等专业基础能力;具备汽车故障诊断与修复、汽车维修工艺编制、汽车维修质量监控等专业核心能力;具备汽车技术培训、汽车维修组织管理等专业拓展能力。具备良好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及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并拓展开发新技术、新技能的能力;能根据具备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并结合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已掌握的新技术或新技能进行二次开发,并应用到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工作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汽车后市场检测与维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策略

(一)具体的培养措施

1.实现本科学校、高职院校、汽车后市场企业三方主体联合培养。目前国家正引导1999年以后升格或新建的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型高校,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对于上述本科院校而言,其在专业理论教学、科技研发方面有优势,但他们多数缺乏职业教育的经历,尤其是实践教学和系统的技能培养方面明显较弱。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师资、系统的技能培养等方面有优势,但在专业理论教学和科技研发方面的欠缺相对明显。汽车后市场企业虽然没有人才培养的背景,但其在设备、顶岗实习、就业及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等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目前我国应用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还不成熟的情形下,探索本科学校、高职院校、汽车后市场企业三方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模式,可以有效实现三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培养符合行业用人标准的汽车检测与维修应用型本科人才。

2.制定考虑“一个核心”和“四个统筹”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决定人才培养成败的核心因素,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应重点考虑“一个核心”和“四个统筹”。“一个核心”即应在工作岗位能力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以专业技术和技能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四个统筹”包括:一是统筹重构课程体系。统筹公共课与专业课程,打通两类课程的联系,使毕业生既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人文素质,也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娴熟的专业技术及专业技能研发和应用能力。二是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理地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以区别于高职专科“轻理论,重技能”的培养,也区别于普通本科“重理论,轻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文武双全”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将社会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与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四是统筹人才培养的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合作的各方实现共赢。这样院校方就能实现人才的培养、师资队伍的素质能力提升、实训基地的建设;企业方则能得到符合行业标准要求的人才,降低其人才引进及培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其升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重构课程体系与选用合适的教材。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最终集中反映在课程体系和具体的课程内容之中,因而课程体系及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根据学生必须具备的人文素质、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等系统地规划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拓展)课程及实践课程等模块化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各模块化课程之间有机衔接,相辅相成,构成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必须重点对若干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建设。

据了解,目前所出版的教材中,大多都定位在研究型本科教材,或者高职技术技能型教材。研究型本科教材存在知识内容多、理论深、实践内容缺乏等问题,而高职教材又存在理论知识深度和广度不够的问题,适用于应用型本科的教材较少。因此,为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人才培养目标,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标准的要求,尽可能地编写校本教材并真正投入使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系统的汽车理论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对师资队伍的基本要求,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要有工作经验和良好的技术研发与实际应用能力,能带领学生进行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维修技术研发,将研发成果转化成实用技术并应用于日常生产中。

在目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未完善的形势下,能同时具备上述素质和能力的教师仍然很少,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应实现多主体联合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理论教学和科技研发方面的优势,发挥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方面的优势,发挥企业兼职教师工程实践及工程技术应用的特长。

5.建设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综合运用能力。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和生产程序等要求建立校内汽车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学生为主体承接真实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业务,培养他们的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待学生具备了汽车检测维修的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后,组织学生到企业的真实生产车间开展顶岗实习,着力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综合运用能力。

6.加强校园文化的熏陶。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和创新素质。可通过设立宣传栏、建设汽车文化园区等营造汽车文化氛围,使学生尽早适应汽车企业文化、企业工作环境,增强对汽车维修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自觉努力学习。通过组建汽车爱好者协会等各类学生汽车社团组织,开展与汽车企业文化有关的各种活动,为学生搭建更多的能力拓展锻炼平台,不断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组织策划、协调管理等社会能力。

7.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组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团队,聘请来自汽车后市场企业的专家(能工巧匠)作为团队的重要成员。依照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等关键环节进行督导,按年度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及个人进行反馈并提出意见或建议,以确保人才培养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有效地开展。

(二)毕业生跟踪调查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修正

1.向毕业生及企业征求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待毕业生工作半年至一年后,组织专业教师和教学督导团队成员联合深入毕业生工作一线,向毕业生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重点关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技能与现工作岗位的对口程度及对现工作的适应情况,征求他们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技术技能培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向企业了解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重点是征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修正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毕业生及企业的反馈意见,重点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进行调整或修正,实现良好的“闭环”系统,形成人才培养更完善的动态调整机制,使人才培养的质量更贴近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汽车后市场检测与维修人才的从业状况,分析了汽车检测与维修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当是“德为先,懂技术、精技能、通应用,会服务、擅管理”的优秀复合型人才,并针对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人才培养主体的构成、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重构与教材选用、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实训基地建设、校园文化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毕业生跟踪及人才培养模式修正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可以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正.当前汽车后市场人才需求分[J].科学研究,2011(3)

[2]普林林.应用型本科教育解构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09(27)

[3]谭德荣,董恩国.汽车服务工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U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8-0068-02

0 引言

故障汽车检测技术对于汽车维修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医生为病人看病一样,了解病症所在,才能对症治疗。汽车维修也是如此,当汽车出现故障的时候,尤其是一些比较棘手的故障,那么不进行有效合理的检测,是没有办法采取正确的维修措施的。故障汽车的检测方法比较灵活,根据不同的故障情况可以进行分类检测。而检测技术则可以根据不同故障、不同车型进行合理解决。目前,较为主流的汽车故障检测技术为检测设备和检测线等等。

1 汽车检测技术的概念解析及其分类

汽车检测技术是近年来比较主流的汽车维修技术,由于汽车后市场的兴起,带动很多行业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从广义而言,汽车检测技术是指对于汽车的运行状况、技术规格以及功能能力的一种检查和测试。而针对于故障汽车的检测技术则可以定义为对汽车故障的诊断与测试,即通过一定的理论常识与技巧分析汽车的病症所在。

汽车检测技术的分类一般可以从其检测目的进行区分,为了符合当前的环保要求,一般新车都会进行环保安全检测,通过各种指标的验证,包括汽车内部装饰的材料、汽车的噪音检查以及尾气排放等等。而另外一种就是对汽车性能的一种测试,这种检测一般都会定期或者是在汽车遇到故障的时候进行汽车综合性能的检测。其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在不拆卸汽车的情况,而了解汽车的性能状况。本文所分析的故障汽车检测,就是这一类别下的检测项目。

2 常见的故障汽车检测方法分析

汽车的检测方法繁多,不同情况下的检测方式也不尽相同。分析故障汽车的检测方法,可以通过不同汽车故障来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对汽车故障的检测方法有所了解。

2.1 汽车制动系统的故障检测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总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作为汽车六大总成中的制动总成,其运行状态以及工作性能关乎驾驶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制动系统的检测非常重要。关于制动系统的检测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车主可以通过自我检测的方式进行简单的检测。方法如下:方向盘的自由行程检测,如果超过了保养手册或者是使用说明书的行程,就证明出现问题了。那么,检测出现问题,再进行细致的检测,如方向机和球头的检测,如果需要修理则及时进行更换或者是修理处理;

第二,前悬架和球头的检测,制动系统中,轮胎的表面完整度一定要进行细致的检测,否则会出现安全问题。轮胎的检测方法是通过观察轮胎表面的花纹,观察其是否有分布不均的现象。如果出现内侧花纹明显比外侧的花纹磨损严重,就应该可以判断是前悬挂或者是球头出现了问题;

第三,制动系统的整体检测方法。制动系统的检测可以先进行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检测,然后是刹车的检测。进行刹车检测,应该处于比较平坦的路面,汽车提速行驶后猛踩刹车,然后进行四轮的轨迹观察,如果是平行的,那么证明汽车的制动没问题。如果出现跑偏现象,那么就证明制动系统出现了问题,可以进行四轮定位检测。

2.2 汽车发动机异响的检测方法分析

汽车发动机的异响问题是非常普遍的,发动机异响的检测方法也非常不好掌握。从简单的检测方法分析,首先要确定的是发动机异响是行驶过程中的发动机异响还是启动过程中的发动机异响。如果是启动出现发动机异响,其检测方法是检测节气门是否清洁。原因在于启动时出现发动机的异响往往是由于发动机的积碳问题造成的。如果发现节气门处出现大量沉积物,可以判断异响原因是由于积碳导致。而行驶过程中的异响检测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检测方法:启动汽车,然后进行热车,让汽车在一定的车速下行驶,当听见出现异响的时候,记下汽车的车速。停车后,再进行缓慢的加速,然后再次听到异响的时候,再次记录下车速。反复几次,以此来判断是由于排气管道或者是由于发动机不正常工作状态引起的。

3 汽车检测技术的分析

检测方法繁多,而汽车检测技术则主要有人工和机械检测技术。人工的汽车故障检测技术多为通过多年的修理经验,从而通过听和观察的方法,而简单判断出汽车的故障所在。这样的检测技术一般是处理一些比较常见的汽车故障,并且检测人员一定要有丰富的经验,才能保证准确。此外,目前维修厂以及各大4S店都比较常用的是机械检测。机械检测中以四轮定位和检测线为主。四轮定位技术是用来检测汽车的四轮是否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一般跑偏现象多源于四轮的问题。因此,四轮定位通过电脑检测定位技术,来分析出其运行状态。而检测线则是通过更加复杂的检测工序,对于汽车的整体情况进行检测,尤其是底盘、车身以及运行系统等进行详细的检测。总之,汽车的检测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检测效果越来越任性,而操作则越来越简单化。

4 结论

故障汽车的检测方法种类较多,在不同的故障情况下,有着不同的检测方法。而检测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维修与保养,通过适当的检测,判断汽车出现的故障原因,从而给予争取的维修措施。常见的汽车检测方法能够同简单的方法实现,并解决很多汽车方面的问题。而较为复杂的故障,则需要通过一定的检测技术进行。检测设备是检测技术的综合体现,常见的四轮定位和检测线是能够很好解决汽车问题的设备。汽车检测技术在不断发展中,并逐步向着智能化和简易化发展。总之,汽车的检测技术为汽车维修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并能够通过检测实现汽车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付百学,于春鹏,张德生.汽车油耗检测方法研究[J].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7.

[2]高祖亮.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方法的探讨[J].科学之友,2012(7):73-74.

[3]江雪峰.汽车电器设备故障检测方法[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50-52.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篇(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可以说汽车在当今人们生活中已经趋于普及。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汽车性能也提出新要求,在购买汽车的时候不仅考虑汽车的价格,更多注重汽车安全性、经济性、节能性及舒适性等。而要想科学、合理的分析汽车的性能,综合性能检测技术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本文就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作了简单阐述。

1 国内外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简述

近年来,汽车检测技术在国内外发展非常迅速,它伴随汽车事业的进步而逐渐繁荣,并呈现出跨越发展之势。在最早的汽车检修与维修阶段,主要是利用检修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和简单的处理技术进行故障处理和维修,但随着汽车构成的不断复杂,这种检修技术越来越无法满足汽车发展需要,以智能化、信息化和综合化为主的现代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维修技术逐渐被人们重视,且成为当今业界关注重点。

眼下,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综合性能与维修工作可以利用各种先进的器械和设备开展,这种技术能更快、更准确的断定出汽车结构原件的运行状况,并判断各种故障的发生原因。与传统经验为主的检测技术相比较速度更快、准确度更高,有效保证了汽车运行安全。我国的这一技术出现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近半个世纪的应用于钻研中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为我国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2 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就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发展而言,它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是由于当时我国国情和社会制度的限制,这一技术并没得到普遍认可,直到改革开放之后西方技术和文化逐渐进入我国之后方开始进入发展的黄金阶段。在当时,我国汽车检测技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它在汽车各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深入,为我国汽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但也引发了许多交通与环保问题。这种汽车检测技术的交通问题主要表现出汽车制动、转向、速度等测量方面,且在六五期间我国将这一技术作为重点推广和研究的内容,当时在单台检测设备上通过引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而形成了一套综合、系统的检测装置,它是为保证汽车检测科学性、强化汽车管理为主的综合检测体系。但进入九十年代之后,由于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汽车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十分突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当时全国的600多个汽车检测站中其中有三分之一监测站的检测技术无法达到当时业界发展需要。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国家交通部门颁发了第二十九号文件,其中明确的指出汽车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管理方法,此后全国又掀起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研究新高潮,且经过几年的研究到97年建立了数千家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并达到国家A级标准的汽车综合检测站多大140多家。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和相关设备的研究力度也不断深入,整个检测技术和设备与原先检测技术相比出现了显著的改善,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经验检测、简单检测以及故障检测实现了以多功能、综合性为主的检测新模式,且这种检测方法逐渐延伸到汽车的研制、开发和生产等领域。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出现了许多自我生产全套汽车检测设备和汽车生产的企业,并且实现了汽车底盘检测、发动机检测等多种综合的大型检测仪器。

3 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我国汽车的综合性能检测技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起初,我国并没有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到后来我们不断发展经济发展科技,不断向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引进先进设备,从只能进行单一的、技术要求较低的检测到可以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检测经历了很艰难的一段发展时期。如今,我国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拥有了很多自主研发的技术,不断地缩小了与很多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与很多先进的国家相比,我们还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要想赶上甚至超越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就应该不断提高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技术水平,因此,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发展经济和科技,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使汽车检测技术能够稳步发展。

3.1 汽车检测技术基础规范化

在我国检测技术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对硬件技术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能够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先进的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也不断发展,与硬件设施配套的一些软件设备也要进一步提升。以后的发展重点就可以放在先进技术的研究上面。

3.1.1 制定和完善汽车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和限值标准,如驱动轮・输出功率、底盘传动系的功率损耗、滑行距离、加速时间和距离、悬架性能、可靠性等。

3.1.2 制定营运汽车技术状况检测评定细则,统一规范全国各地的检测要求和操作技术。

3.1.3 制定用于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大型检测设备的形式认证规则以保证综合性能检测站履行其职责。

3.2 汽车检测设备智能化

当今时代。很多先进国家已经将光、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应用于汽车检测设备当中,这些设备全部运用计算机操控,很多检测设备都有专家系统和智能化功能,可以对汽车的性能进行更为细致和更加精确的检测。他们能够对汽车的故障做出及时的反应,同时判断出汽车发生故障的原因和位置,可以提高汽车维修的速度和效率,但是对比先进国家,我们不难发现,在很多技术上我们还有很多的欠缺,很多仪器我们还主要依靠进口,因此,我们还要在推动汽车检测的智能化方面加大力度。

结束语

汽车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我们在看到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与很多先进国家相比,我们依然有很多技术需要不断地改善和提升,因此,我们要不断发展科技,将更多先进的技术应用到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当中。笔者认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与维修技术一定会进一步发展,因为,我国的汽车行业发展速速非常快,汽车行业的发展一定会带动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发展,只是,这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我们坚信,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U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汽车检测是汽车维修过程的首要环节和必要环节,是指在整车不解体的情况下,通过检测、测试等方式来查明故障的原因、程度、部位的技术。早期的汽车维修中,主要是由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通过看、听、摸、试等方式来进行汽车检测,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检测技术也突飞猛进。如今,汽车检测主要依靠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这既提高了检测效率,也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更加安全可靠。可以说,现代的汽车检测技术是自动寻找故障的过程,其发展前景是以最小的劳动消耗来获取最准确的检测结果。

一、实施汽车检测的重要性

(一)确保行车安全

据统计,在交通事故中,由汽车转向、照明、制动等原因造成的事故高达25%,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良好的检测技术可以预防四分之一的交通事故。先进的检测仪器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帮助检测人员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有效确保行车人员的安全。

(二)延长汽车寿命

定期检测可以使汽车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有效改善汽车的性能,避免由于使用时间过长造成的制动性能降低、油耗增加、尾气排放量增加等情况,进而有助于延长汽车的使用期限和改善汽车运行状况。

(三)环保减排

众所周知,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碳等,这些有害气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不可忽视的还有汽车噪音,噪音不仅破坏生活环境、干扰人们的情绪,还会引起噪声性耳聋等疾病。定期检测可以有效控制汽车尾气和噪音的危害。

(四)提高维修效率

根据交通部颁布的《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现代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是检查、鉴定车辆技术状况和维修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维修技术发展,实现视情修理的重要保证。在常规的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需要花费70%的时间来查明确定汽车故障,而排除故障和维修的时间仅占30%。也就是说,汽车检测相当于医学中的“诊断”阶段,只有精准地确定了病情才能决定医治的方式。所以,不能忽视汽车检测的重要作用,这是保证维修工作顺利、高效进行的必要前提。

二、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就已经针对汽车性能特征形成了以故障诊断和性能调试为主要任务的单项检测技术。随后,电子、光学、机械等知识都融入检测技术中,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了多家汽车检测站,使汽车检测越来越制度化。相比之下,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起步较晚,水平较低,但进展很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章制度日趋完善。1990年,交通部以加强车辆管理为出发点,在《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中提出了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原则。1991年,颁布了《道路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汽车检测站的职责、资格、基本条件等。截至目前,我国相继颁布了100多项关于汽车检测技术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不仅促进了汽车检测站的良性发展,也有效提高了汽车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2.检测站日渐普遍。在汽车使用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政府、交通等部门为了强化汽车检测的覆盖面,相继落实各项制度来确保大城市汽车检测站的普及。自1980年交通部在大连建立了第一个汽车检测站起,各地的汽车检测站纷纷建立,逐渐形成了全国性的汽车检测站点网络。

3.检测水平日益提高。上个世纪90年代起,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呈现跳跃式发展,在汽车技术上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例如电子控制系统的应用,制动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等极大的提高了汽车驾驶员的安全系数。汽车维修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的诊断硬件设施,我国自主研发的诊断设备已由单机发展为配套,由单功能发展为多功能,由手工操纵发展为自动控制,并逐步形成快速、方便、准确测试的检测系统。

三、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引进技术设备到自主研究开发的过程。虽然与世界领先水平尚存在差距,但是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已然在检测技术理论化、管理科学化、设备智能化等方面有了一席之地,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一)检测周期延长

随着汽车制造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良和汽车修理技术的不断提升,汽车性能越来越强,同时,还有一些客观因素对汽车寿命的延长也起着非常大的辅助作用,比如公路路况的优化,驾驶证考核制度的严格,驾驶员综合素质的提升,等等,这一系列因素都有益于延长汽车检测周期。

(二)随车检测技术提升

计算机技术发展所带来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智能化和自动化,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控制技术日趋成熟,很多汽车在制造过程中就附带了利用车载计算机对发动机、传动系、制动、转向等系统的故障进行自检测,并以故障码的方式予以显示,这对于汽车使用者而言,不仅是确保安全驾驶的有利条件,更是提升汽车性能的重要保障。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U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067-01

1 汽车检测诊断的必要性

1.1 视情维修实行的基础

事后维修是汽车维修遵循的基本制度,换一句话说,汽车检修只会在汽车出现故障以后才会执行,没有对使用造成明显妨碍的话,车主一般不会主动提出检修,维修行为比较被动,属于一种不得不采取的措施。零件寿命和零件的磨损规律是维修制度建立的基础,维修间距的合理制定是汽车检修制度维持的关键。虽然汽车维修工作中事后维修制度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受到材料性能、产品加工质量、安装调试、负荷的大小、状况和工作温度、使用保养水平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汽车零件的磨损大大加剧,机器的实际技术状况和维修间距之间出现的差异越发明显,盲目修理或失修现象的出现频率明显上升。车用电子装置的进步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而日趋发达,在采取现代化的检测诊断技术后,汽车检验的时间也大大缩减,维修速度加快的同时,保障了其他使用效能的充分发挥。

1.2 维修效率提高的保证

现代化检测诊断技术的采用,在减少拆装次数,延长汽车使用寿命的同时,还能够使得检测诊断的准确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减少误换件事故的发生,为车主节省修理费用。这样一来,由于维修不当而引发的事故影响能够降至最低,对于汽车维修费用的降低而言也极为有利。除此以外,要想汽车维修行业的管理得到强化,汽车综合性能监测站的建立和汽车维修质量的监控抽查都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我国机动车辆的持有量呈现逐年增加的发展趋势,为了保证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得到有效控制,汽车检修诊断技术的应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是普通民众也是全体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生活话题。

2 检测诊断技术的应用

2.1 检测诊断技术的基本指标

汽车检查诊断技术应用至今,离不开三大基本指标的检测和判断,下面笔者就对其做出详细的分析解释:(1)经济性。汽车燃油的经济性是汽车经济性的重要指标,汽车处于规定状态装载状态下,单位行驶距离所消耗的最少燃油量即为燃油经济性的具体表现。一定行驶工况下行驶100km所消耗的燃油量是常用的度量标准,单位标准为L/100 km。除此以外,轮胎磨损过快、离合器打滑、小修费用的增加以及材料的消耗也会提高汽车运输成本,影响汽车经济性;(2)动力性。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和有效转矩在汽车运行能力发挥是汽车动力性的具体表现,汽车的加速性能、最大爬坡能力和最高行驶速度是该项性能的三大评判指标。当汽车的动力性有所减弱时,汽车的最大爬坡能力和最高行驶速度会有所下降,加速到同一速率所用时间明显增长。若汽车使用期间出现了动力下降的现象,则说明汽车的技术状况已经出现了问题。决定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除了发动机输出功率以外,汽车的传动系统也会对其产生影响;(3)可靠性。汽车在限定时间且规定条件的环境中安全、稳定行驶的性能被称之为汽车的可靠性。具体表现为汽车的操作稳定性、安全性和行驶平顺性。行驶过程中出现制动不灵、机件损坏而停车、启动困难、方向跑偏、漏气、漏水、漏油以及异响等故障现象增多时,汽车的操作稳定性、安全性和平顺性也会受到影响,致使汽车行驶安全出现隐患。

2.2 常用检测诊断技术

2.2.1 直观诊断

人工经验诊断是直观诊断的另一称呼,该检测诊断方法的应用过程中,检测诊断人员不依靠仪器设备,而是凭借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汽车不解体或局部解体的状况下,完全依靠诊断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诊断经验来对其进行检测诊断,借助普通的检修工具,凭借直观的感觉影响采取耳听、眼观、鼻闻、手摸等方法来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查、试验、分析、确定,最终达成故障部位确定和故障原因查明的检修目标。这种依靠实践经验和知识理论的检修方法虽然方便、经济,但是诊断的精准性不高、耗时量大,诊断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的话,检修过程也显得十分盲目。中小型维修企业和运输企业比较适合运用直观诊断的检修方法。

2.2.2 现代仪器设备诊断

人工经验诊断是现代仪器设备诊断的基础,在汽车不解体的前提下,运用检测设备、仪器、工具来对整车、机构或总成的参数、波形、曲线进行判断、分析,从中提供定量依据来确定汽车技术状况的诊断方法。比较常见的检测仪器设备有:万用表、非接触式车速仪、前照灯检测仪、点火正时灯、流量计、气缸压力表、油耗仪、示波器、废气分析仪、烟度及、曲轴箱窜气量检测仪以及其他功能性齐全的一体化检测设备等等,这些仪器设备的使用实现了汽车检修工作向定量诊断的发展目标,具有准确性高、检修速度快等诊断优势,分析、判断、储存、打印都是通过微机控制的现代电子仪器设备完成的,由于该项检修诊断技术需要建设专用厂房并训练专业操作人员,因此投资数额较大,汽车检测站或大中型维修企业比较适用于该项检测诊断技术的应用。

3 结语

综合以上所述,对于我国现阶段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而言,虽然有着许多的缺陷和不足,但纵观全国性汽车检测网络的构建和发展,各大企业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大和自主研发技术的开展使得汽车检测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化和综合化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检测诊断设备在全国各地汽车维修企业的应用较为普遍,缩短了我国汽车检测技术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笔者坚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汽车制造企业、汽车维修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并为国家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长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母云红.汽车维修检测设备新产品[J]. 汽车维修,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