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道德修养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5 10:45:53

道德修养论文

道德修养论文篇(1)

一、孟子思想要义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作用

首先,是“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守护善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满足自己必要生活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物质欲望,避免欲壑难填。在孟子看来,物质欲望不多的人,即使善心有一定的丧失,也不会丧失太多;而物质欲望很强的人,即使他的善心还能保存一些,肯定也不会保存太多。孟子非常强调过多的物质欲望对人生修养的羁绊,甚至损害。从生活经验来看,物质欲望过多,往往会让人误入歧途,不仅会损害自己的人生修养,对国家和人民也是灾难。如果任其发展,则会导致。其次,是“思诚”。要修养自己的德性,必须要“诚”。孟子把“诚”的地位提的非常高,认为是“天之道”,告知人们必须要追求“诚”,即“思诚”。善是人们追求“诚”的基石,要真诚地、专心致志地去发展壮大自己的善的萌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有善端的人成为一个真正的有道德的人。最后是“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一种生命的体验、道德的境界。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一种内心伟大刚强的气,必须用道义去培养,而且不能有一点点的伤害,只有这样才能充塞于天地之间。我们在生活中对“浩然之气”的培养,既不能忽略也不能揠苗助长,而是需要在生活点滴中不断地积累,用一生去培养的一种精神境界和生命气质。那些宁愿在艰苦地区工作,兢兢业业、不计个人得失的人民公仆,正是在践行“浩然之气”,传播正能量。

二、孟子思想要义对当今政治文化建设的启迪意义

孟子认为,个人的道德修养至关重要,但是并不是孟子思想的最终目的,他是希望通过这种“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进一步推广到政治中去,即“仁政”。中国共产党员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更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德性,让自己心中那个善的端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抵御一切的不正之风。同时,中国共产党员还应当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鞠躬尽瘁,尽一个党员的应有职责。因此,孟子的“仁政”思想对当今政治仍有借鉴意义。如何把这种善心、仁的思想推向政治实践呢?这方面最值得借鉴的就是他的民本思想和先养后教的思想。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源远流长。在《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经典表述。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社稷和君主相比较而言,人民在社会中最为重要,是最有价值的主体。孟子对一个政权合法性的认识,主要是看人民的利益能否得到保护与表达,这是构成君权的基础。人民是国家、君主存在的理由和唯一根据。国家、君主的设立,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需要。所以,施政者的行为必须与人民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符合,竭心尽力为人民服务。孟子的“民为贵”的民本思想,不仅是理论,还有具体、务实的措施。孟子非常重视经济基础对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作用,并且还设计出一套具体的经济措施。孟子认为,普通的民众,是社会的主体“,民以食为天”,所以首先必须要解决和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如果因为统治者不体恤民情无法满足民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导致人们铤而走险,等他们犯罪了再去实施刑罚,这就等于是设置罗网来陷害普通老百姓。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且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正是民本思想的体现。

作者:高慧

道德修养论文篇(2)

2006年3月4日,主席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指出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明确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应该倡导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为普通社会公民提供了一个容易识别的具体标准。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也要系统深入的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把“八荣八耻”作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面镜子。

道德修养是指人的思想道德、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完善,按照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反省,以求经过勤奋学习和长期实践,努力达到社会性需要的水平。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尚道德情操,达到理想道德境界的必由之路。也是认真学习荣辱观的一个重要体现。

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考,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道德修养伴随着人类生存的每一天。也曾有学者指出,人类和动物的区别不仅仅是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还在于人类有着道德修养。而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大学生,则更应加强道德的修养。

荣辱观是中国传统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进行道德约束和道德评判的重要手段和标准。“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宁可毁人,不可毁誉”、“人不可以”、“人唯知所贵,然后知所耻”等知荣明耻的道德格言,在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维护社会道德秩序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是较高文化层次的青年群体,他们接受了较长时间的求真、求美、求善的教育,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养成了许多文明习惯。从社会要求来看,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理应比其他社会群体高出一筹。但是,在部分大学生中,却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道德缺陷,包括某些不良道德习惯问题。上海某大学党委书记在给《文汇报》社的一封信中写道:“在我工作过的大学,我看见刚刚粉刷不久的洁白的墙上很快出现了一串串黑黑的脚印,有个教室里的脚印在离地面近两米的高处。我百思不得其解。是在互比高低?还是故意恶作剧?还有的学生不懂基本的礼貌,上课迟到或早退也不向教师打个招呼,泰然如入无人之境;给校长写信竟与校长称兄道弟。在我们的大学里边,我注意到纸屑、果皮、饮料罐、食品袋满地乱丢的陋习屡禁不止,为争一口气而打架斗殴,为发泄个人的情绪而损坏公物等行为时有发生,难以消除。”有一项调查表明大学校园存在一个奇怪现象: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园不文明行为,但也是这100%学生承认,校园的种种不文明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这一切无疑严重地损害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与“大学生”这一称号极不相称。

造成上述种种不良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家庭和个人诸方面。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动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是自律的,不具有强制力。不讲道德的行为仅受舆论的谴责。社会不良风气的暂时得势,更容易在可塑性很强的大学生身上得到演绎。传统的道德观是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存在的两千年的儒家思想的道德观,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内圣外王”,注重个人的修养。在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上,是力求人人皆为尧舜般的圣人。当然,“损己利人”的道德不符合现代人性的基本要求,因而,无论何时都是不可能加以推而广之的。我们不否认这种“圣人”般的人物是存在的,但毕竟是极少数的,我们对那些极少数的英雄人物的讴歌与大力赞美也恰恰说明了这种道德资源的稀缺。只有人人都能做到的道德才有推广的可行性,而损己利人的道德只可提倡决不能当作标准和规范来普及。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缺陷,又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出现了“生理早熟,心理晚熟”,在道德层面上已经很脆弱,更不可能如此这般。否则,效果适得其反,他们要么口是心非,要么束之高阁,你提倡你的,我依旧这般我行我素。事实是,过高的道德标准,由于难以实现,只会让大学生置之不理,从而逐步恶化,甚至导致道德的缺失。就道德而言,它是多元的多层次的,也有高低之分和先进落后之别。现实生活中,既有道德高尚的“忘我”之人,即损己利人之人;也有道德一般但遵纪守法的“利己”之人,即不损人而利己之人。若不顾道德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一味用统一的,高标准,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去苛求不同行为的主体,则只会使道德虚化。因此,我们必须寻求结合点,找准切入口,正确定位,才能做好工作。

就大学生而言,当然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然而事实即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在校大学生,与其将其当作道德完备的“天之骄子”,不如将其当作道德尚不完备的普通人。《大学生行为规范》等有关条例的相继出台,对哪些事可为,哪些事不可为,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些都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铺设了一条康壮大道和行动指南。当前,虽然我们把大学生管理纳入了法制化轨道,有些还是面面俱到,但不等于从此就没有了大学生的违法犯罪。但是有法制作为有力的“他律”对于大学生违法的遏制作用也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我们也应当树立起足够的信心。

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的行为必有其内因和外因,外因透过内因影响其行为,虽然一个人的具体行为是由内因决定的,但内因的形式有赖于外因的长期作用。加之大学生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相对来说外因对他们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正说明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很大程度上是受所处的环境形成的。由此可见,人的良好的道德心理也是人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积极因素作用以及舆论导向下逐步形成的。一个好的校园环境能使大学生积极向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理念和道德品质,反之,也会让人精神颓废,意志消沉,道德沦丧。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吸引力强,形式多样的学术,科技,教育,文艺和娱乐活动,把道德修养和智育,美育,体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们在活动中规范自己的道德体系。可以依托共青团,学生会,班级,社团等组织充分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规范的积极性,主动性。

荣辱观就是一种道德观念。以耻辱感为例,人们做了逾越人格底线和人文精神所禁忌的事,就觉得这样的事情和行为可耻、羞耻,就觉得是一种奇耻大辱。知荣明耻,既是维护道德的防线,也是一种精神动力和民族凝聚力。欧阳修认为,廉耻是“立人之大节”。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陈寅恪说:“士大夫,是为国耻”。新中国成立不久,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永远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

**是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3级历史系学生,2006年7月21日下午,在结束一天的劳作后回家途中,他为营救两名落水儿童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生与死的紧急关头,他不顾个人安危,见义勇为,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毅然决然地连续救人,他这种见义勇为不留名的壮举,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表现出当代大学生舍生取义、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和良好的道德风貌,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生动的表率。

知荣耻之心,需要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尤其是教育来培育和不断强化,学校必须将知荣明耻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历来十分重视知耻教育。《礼记•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就是说教育对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古人认为,“耻者,治教之大端。”“教人,使人必先知耻;,则无所不为。既知耻,又须养护其知耻之心,督责之使有所畏,荣耀之使有所慕。督责荣耀,皆非所以为教也。”这是说,教人知耻,并养护其知耻之心,奖惩并用是最佳的教育方法。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当代大学生应该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希望,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谦虚谨慎,奋发进取,不仅要有知识,有理想,有能力,而且要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的人。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道德修养论文篇(3)

人性问题从来就是中国传统思想家,尤其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思想家们关注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儒家思想发展史上,最早对人性问题进行深刻完备的阐述,并自觉地以其人性理论作为思想道德修养理论基础的是孟子。孟子是通过对告子及其人性论的批判来阐发自己的人性理论的。告子说过一句后人广为熟知的名言,“生之为性,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这句话,也可以说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的对人性所下的定义。这个定义简明扼要地告诉人们,所谓人性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这种本性概括说来有两个方面,那就是“食”和“色”,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饮食男女。不仅如此,告子还认为,作为人之本性的“食色”之性,是没有善恶之分的,这就好象湍湍的流水没有东西之分一样。换言之,在告子看来,人们不能也不应对作为自然人性的食色进行善恶的道德评价,因为这两样东西是与生俱来的、人皆共有的自然而然的现象。告子关于人性的理论事实上暗含了这样一个基本思想:既然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自然而然的食色之性,那么一个好的社会和好的人生就是让这种自然的本性得到自由完满的流露和显现,而人为的抑制、粉饰以及修炼等等只会损害人性甚至导致人性的扭曲。这种自然主义的人性论和修养观既蕴含着老庄道家无为思想的端倪,也启迪了杨朱主义的先河。

满怀修齐治平之志的孟子显然对告子的这种人性论是极不赞同的,他敏锐地发现并指出了告子人性论的致命弱点。根据告子的观点,人性就是人生来就有的食色之性,那么,人性和犬性、牛性以及一切别的动物之性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因为作为生来就有的食色之性并非人的专利,牛马畜牲无不具有这样的属性。很显然,在孟子看来,人性远非告子所说的食色之性,因为它们根本无法把人和别的生物区别开来,因而不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那么,什么才是人所具有的,可以将自身与别的生物区别开来的人性呢?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人的根本的属性,就在于人有恻隐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即他所说的人的四种善良的“本心”。这四种善良的“本心”才是人生来就有的、将自己区别于别的生物的根本属性。这四种善良的本心在现实生活中的显现和展开,就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现象和道德规范。孟子由而批评告子说,如果把人性比作流水的话,那么,只能这样说,水往低处流是水的本性,人往善处奔是人的本性,所谓“水无不就下,人无不向善”。善才是人的本性,人性本善。正是从这种人性本善的观点出发,孟子认为,思想道德修养的最为根本和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就是进行内心修养,反求诸己,尽力保持人的善良“本心”,并且发扬光大扩充这种“本心”。为此,他强调存心养性,反观内求,希望通过“养吾浩然之气”而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正人君子。而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那些不善之人,他认为是因为他们这些人没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保住自己的本性,丧失了自己善良的“本心”,因此,对这些人而言,思想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就是“求放心”,找回自己迷失和放逐了的“本心”。

与孟子的人性本善的观念相反,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和总结者荀子却坚定地认为人性本恶。苟子承继了告子自然人性论的基本思想,认为人性就是人“生之所以然者”。不过,他并没有像告子一样只把人性狭隘而笼统地归结为食色之性。在苟子看来,所谓人性就是人皆具有的“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苟子·性恶》等与生俱来的性情,就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苟子·荣辱》)的“无待而然”的本能。尤其与告子不一样的是,苟子将人的自然本性置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当中,从而进一步对人的自然属性做出了性恶论的道德评价。他说:“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嫉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可见,在荀子看来,从本质上说,人性无善可言。然则,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辞让忠信,礼义文理却并非荡然无存,恶的人性并没有导致人对人似狼的争夺和残贼的横流,原因何在?苟子认为,这是由于“伪”——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约束的结果。因此,他提出了一条使人向善,“矫饰人之情性”的根本方法和途径,那就是诉诸于“仁义法正”来“化性起伪”。

荀子希望通过外在的道德法律的规范来约束人性进而使人向善的思想,其进一步的发展无疑就是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法代德”的非道德主义思想。当然,作为儒家思想的总结者,他还没有走到这一步。不过,荀子认为人之有道德“必求于外”,只有通过学知礼义,“注错习俗”、“疆学而求”,从而“积善成德”,达到“成人”乃至“圣人”的境界。孟苟的这两种思想道德修养论,对后世儒家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

事实上,自孟苟以来,无论是汉唐时期董仲舒、韩愈等的“性三品”说,还是宋元时期的人性二元论,以及近代以来龚自珍、章炳麟等的人性论,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人性善恶来注解人性,以及如何使人存善去恶、扬善抑恶来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换言之,在中国传统思想家看来,人之为人就在于人有善恶,人是一个道德的存在物,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就在于如何去恶存善,把人塑造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君子。

二、西方社会的人性观和修养论

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是从善恶之别来认定人性并从而形成自己的修养理论的话,那么,西方世界的先哲们却是以人的理性为切入点来完成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理论的。古希腊的智者们以及其后的苏格拉底都认为,人是一个理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对理性问题给予理性回答的生命体,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具有以理性为本质特点的灵魂机制。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本性并非趋恶避善,一切恶均源于人的无知。所以,苏格拉底关于道德的基本命题是“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所谓“美德即知识”的知识,不仅是关于整个世界的理念的知识、善的知识,而且也是关于“自我的知识”,即作为一种对人的理性自我本质的道德意识。正因为如此,苏格拉底认为,人要做到从善和“善生”,就不能没有关于“善”的知识。认识自我,认识到自己是一无所知的,这是改善心灵、培养道德的基础和出发点。苏格拉底把这种对善的认识叫做“真知”。一个有了真知的人必然会有善行,正如一个真正有了“好房子”的知识的人不可能特意建造坏房子一样。所以,在智慧、勇敢、节制和公正这四种

希腊人认为最基本的美德中,智慧居于首位,“知善即行善”。显然,强调智或知识对人的思想道德行为的决定作用,这是苏格拉底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特征和基本内涵。他的这种试图使思想道德修养成为理性过程的努力为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所吸收和改造,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西方理性主义和智性文化的根源。

当然,人所共知,在古希腊罗马之后,西方社会进入了漫长的由宗教统治一切的黑暗的中世纪。在中世纪,基督教会凌驾于一切之上,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都居于统治地位。中世纪无疑是一个蒙昧战胜了理性、神性取代了人性的时期。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就宣称,作为人类始祖的亚当和夏娃不过是上帝在创造了宇宙万物后的随意之作,人性源自于神性。而按照奥古斯丁的“原罪说”,由于作为人类始祖的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犯下了原罪,自此,芸芸众生在凡间所能做的一切,除了对上帝的无限仰慕外,就只有永无休止的赎罪了。而人类唯一能够赎罪并得到上帝宽恕的方法和途径就是尽可能地压抑自己的欲望,忍受现世的苦难。所以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基督教统治时的众生不仅没有自己的思想,基督教道德的基本要求即所谓的“三主德”(信、望、爱)也无一不是指向上帝,面对上帝的忏悔就是人们借以赎罪并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由此,思想被泯灭,道德被圣化,欲望被压抑,人性被扭曲。千年以后,资产阶级文艺复兴出现时,这种中世纪的蒙昧思想才真正被动摇。

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宣称,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性,我无不具有。作为一个现世的人,我不再指望作为彼岸世界的来世,而是只希望今生今世能享受到人间的幸福。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更是以无可辩驳的科学事实告知人们,人并不是《圣经》上所说的是上帝的创造物,同世界上数不胜数的其他生命体一样,人只不过是自然界生物进化的结果。人来自于动物这样一个科学认识沉重地打击了宗教所宣称的人是上帝的宠儿的说教,剥掉了宗教神学笼罩在人身上的神圣外衣,还原了人之为人的本性。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无一例外地认定,人来自于动物,因此,真正能够代表人性的就是人的动物性。于是,自爱、自保、自私、对肉体的快乐的追求、对现世幸福的向往、对本能欲望的满足等等就成了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特性和合理合法的追求。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关于人性的确认对宗教道德的破坏是深刻又深远的。它一方面动摇了宗教道德的根基,“上帝死了”,人的地位从天堂被还原到了人间,人必须自己给自己立法;另一方面,由于对人性的动物性认定,能否满足人的动物性的本能欲求就成了最具人性也是最合乎人性的追求,成为人们最高的道德标准。这样一种对人欲和物欲的满足和追求,在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非道德主义的泛滥,进而也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全面道德危机的滥殇。时至今日,面对日益严重的道德危机,资产阶级思想家们不得不发出回到传统道德的呼吁,希冀求助于传统道德以济现世社会道德之窘境。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及思想道德修养

事实上,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各方面的属性一样,人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所表现出来的属性以及人们对这些属性的认识是千差万别的。惟其如此,对人性的回答也千差万别。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总是先从其表现出来的属性的认识开始,进而深入到对其根本性的属性——该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哲学上,本质是确定某一事物是该事物,并将该事物同别的事物区别开来的最根本的属性。因此,本质是事物更为根本、更为深刻的方面,与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像人们对别的事物的认识发展过程一样,人们对人性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一般性的属性到最根本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发展过程。在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对人的本质进行了较为深入探讨的思想家是费尔巴哈。

像其他早期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家一样,费尔巴哈最先也是将其思想批判的矛头指向传统宗教,尤其是基督教。他通过对宗教的人类学和心理学基础的研究,写出了《基督教的本质》一书。该书以当时最具说服力的史料考证和理论勇气指出,《圣经》中所宣扬的种种神迹,其实只不过是源自古犹太民族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罢了。与《圣经》中所宣称的上帝创造了人相反,不是上帝造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所谓上帝,无非是人们臆想出来的,把许多自己所希冀的优良品质加诸其上,创造出了这样一个全智、全能、全善的虚幻的偶像,并进而对其顶礼膜拜。“人是宗教的始端,人是宗教的中心,人是宗教的尽头。”费尔巴哈由此认为,他揭露了基督教的本质,人比上帝更显伟大。他的哲学研究也将对宗教的研究转向对人的研究,去揭示人的本质。他的哲学因而也被称为人本主义哲学。然而,正如马克思所指出过的,当费尔巴哈致力于揭示宗教的本质的时候,他是唯物主义的。但当他把渍己的哲学转向对人的研究,去揭示人的本质的时候,他的生活经历和阶级立场却使他走上了歧途,走向了唯心主义。在费尔巴哈看来,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本质就在于它的自然性质,人之所以为人,人将自身与动物,自身与他人区别开来的最根本的属性就在于人有动物所没有的理性、情感、意志和爱心等,这才是人的绝对本质。他尤其强调爱,强调人与人相亲相爱的伟大和神圣,以致于希望在揭示了宗教的荒谬后建立所谓的“爱的宗教”。

费尔巴啥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以及他的关于爱的呓语,理所当然地受到了马克思的批判。作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马克思在他的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用哲学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这个论述,事实上也就指出了,能够称之为人的本质的并把人和动物,把自我和他人区别开来的根本的属性,不是从所有人身上抽象出来的所谓理性、情感或爱等等。因为就理性而言,它虽然人所共有,但不同的人,其理性的具体内涵是极不一样的,住茅房的人和住皇宫里的人的理性就有天壤之别。至于情感和爱,更是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感,不同的爱。在阶级社会中,这种情感和爱的差异更是因其所属阶级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因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往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在马克思看来,能够称之为人的本质的,把人和动物,把自我和他人区别开来的根本属性,是人的社会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生活中,人们正是通过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来认识一个人,把握一个人的。事实上,一个脱离了人的社会性、断绝了人的社会关系的人,是很难称其为人的,狼孩的故事就是这种人形动物的极端表现。

人的社会关系当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然而,正如列宁曾指出过的,人的社会关系最基本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所谓物质的社会关系,最根本的就是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以及由此所结成和表现出来的种种关系,诸如生产、分配、交往、消费等关系。正是这种种关系的不同,决定着你是一个收租的地主,还是一个靠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的农民;是一个拥有机器厂房的资本家,抑或是一个只有靠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的无产者。正是人的社会关系这方面的存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压迫和被压迫、剥削和被剥削。

除了这种物质的社会关系外,构成人的本质的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的思想的社会关系。这种思想的社

会关系主要包括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宗教关系等等。这种种社会关系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人的本质。很显然,一个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活,信奉和遵行资本主义政治、道德和法律规范要求的人,是有别于一个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活,并且信奉社会主义政治、法律和道德规范要求的人的;一个虔诚的宗教徒和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在人生信仰和追求上也是迥异的。

那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大学生们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呢?笔者以为,这种重要的意义至少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为我们进行科学的思想道德修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完善人的本质最根本的就是要完善人的社会关系。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先进的社会生产关系的确立,改善人们社会关系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弘扬一种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精神,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道德原则。因为只有有了这种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精神,才有可能真正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也才可能有现实社会生活中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改善与和谐。也只有坚持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才有可能确保每一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人的本质得到全面的、真实的展现。因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除此之外,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公民,在职业生活中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在家庭生活中做到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改善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所必需的,也是人性完善所必需的。

道德修养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CP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6-059-017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对领导干部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担负着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重要任务,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其自身的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和影响社会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关系和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量事实证明,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培养人,也可以腐蚀人;既可以构筑社会大众利益的丰碑,也可以开掘人类自我毁灭的坟墓。权力道德是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各级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修养,尤为重要。

一、权力道德是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核心

权力是人类社会有的现象,是属于人类社会所独有的力量。权力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支配力量,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与重要标志。道德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所谓权力道德,就是指一定社会权力支配者行使权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是权力支配者在权力运作和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实践的总和。它既表现了社会对领导干部运用权力所提出的道德规范,又反映领导干部在权力过程中所追求的价值目标、道德人格和精神境界。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别强调对政治至善性的追求,认为权力在运行中合乎理想的道德境界所表明的是“一切社会团体均以善业为目的。”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则强调:“政者,正也”,所表明的也是要求权力为谋取众人之事服务,不要偏向从政者个人私的一方,一切掌权者都应本着公正的原则,正直地做人,在其为官的行为中做到公正、廉洁、为公、爱民、不阿等。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权力的所有者和决定者。共产党的干部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巴黎公社诞生后,马克思明确指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社会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十月革命前后,列宁曾指出,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权力直接属于普遍武装的工人和农民自己”。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

权力道德亦称“官德”,也就是掌握权力的“官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权力道德是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首先,权力道德在领导干部职业道德中居于核心地位。领导干部处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者、管理者地位,忠诚、勤政、公正、廉洁、奉献是其道德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手中拥有一定的权力是这种特殊的职业的最大特点,领导是权力的象征,没有权力,就无所谓领导。领导职务的高低,不是由其他方面决定的,而是由职位权力决定和体现的,因而,权力道德在领导干部职业道德中居于核心地位。其次,权力道德决定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就是领导干部当“官”为什么,掌权干什么?是利用掌握的权力为民造福,还是为自己谋取私益。每—个领导干部只有把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并以此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职业道德才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再次,权力道德是人民群众评价领导干部职业道德水准的主要标志。人民群众对领导于部职业道德水准怎么看,看什么?就是看他们为谁掌权,如何用权。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其他方面,如思想道德、政治品格等等,都可以通过其怎样对待权力和运用权力,即通过权力道德得到集中的体现。

二、权力道德修养是新时期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首要课题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改革与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这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领导干部的道德要求是重要要求之一。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道德理论水平和加强道德修养指明了方向。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必须用政治的眼光看道德,其从政目的特别是权力道德,只有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同人民的命运、国家前途相一致,才是正确的、有前途的。

(一)领导干部权力道德修养的根本问题是解决领导干部的权力价值观问题

权力价值观是关于权力的目的、意义等问题的追求及其评价的根本观点,是领导干部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权力价值观决定领导干部的权力道德。有什么样的权力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权力道德。权力价值观指导领导干部的权力运作方向,决定权力道德行为。它的核心是以个人还是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即权力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如果领导干部认为权力是人民的,那他就会正确运用权力,为人民办事;如果领导干部认为权力是自己的,是用来谋私的,那他就会滥用权力,败坏权力道德。共产党的干部、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性质,决定了为人民服务是各级领导干部权力价值观的核心。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而不能做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和官吏,权力是人民给的,就要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的,而不能。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权力价值观,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遵守权力道德规范。

(二)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修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我国生产力还不发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日益突出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肩负的历史任务更艰巨。要全面把握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因此,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尤其是权力道德,强化权力道德修养,用人格力量树立自己的权威,从而影响群众,感召群众,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民群众树立典范,才能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被人民唾弃。

(三)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修养,是新形势下权力道德的现实需要

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特别要求每个领导干部要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要有正确的权力价值观和良好的权力道德。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力价值观才能为实践党的宗旨奠定思想基础,也只有养成良好的权力道德才能为实践党的宗旨提供正确的权力行为保证。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开放性、竞争性、等价交换等原则直接、广泛地渗透和影响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之西方一些腐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道德观念发生了变化。一些领导干部经受不住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的考验而败下阵来,他们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权力道德滑坡,在商品、金钱、利益等物欲驱动和“从众”、“随俗”等消极心态诱导下,在公务活动、社交和处理人际关系上,放弃党性原则,冲破道德堤坝,产生社会生活中政治关系金钱化、人际交往唯利化、公务活动实用化、权钱关系市场化等非道德行为。一些领导干部把权力商品化、私有化,权力欲望膨胀,揽权、专权、滥权,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无视党纪国法,把个人利益置于党、国家、人民利益之上,,贪污腐化甚至腐败,堕落成人民的罪人。严峻的社会现实迫切要求领导干部要强化权力道德修养。

三、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所谓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就是指领导干部自觉按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及领导干部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涵养锻炼,是领导干部养成高尚品德和情操、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的重要途径。道德品质形成规律表明,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可以通过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实践道德行为,养成稳定的习惯来培养的。从根本上说,加强领导干部权力道德建设必须依靠领导干部主观世界的努力,在运用权力的过程中,权力道德修养的自律对于防止与消除权力异化变质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各级干部都要自觉加强权力道德修养,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清正廉洁,严以律己,不计名利,淡泊人生,要善于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一个具有高尚权力道德的人。

(一)确立科学明智的权力观是领导干部权力道德修养的根本前提

领导权力是领导活动的基础,没有领导权力,领导活动就无法进行。领导权力的作用,就是确保领导者和领导集团的领导活动正常进行,以完成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任务。权力观就是关于权力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领导干部权力道德修养最基本的思想基础。权力观问题,说到底是个世界观问题,世界观出了问题,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确立正确的权力观,核心是解决为谁用权,怎样用权和如何自觉接受对权力监督的问题。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也只能用来服务人民。权为民所用的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领导干部要用权力来实现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员。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防止渎职、失误和滥用权力。当前,领导干部的树立权力观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权力属于谁的问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权力属于人民群众,领导干部只是权力的运用与行使主体,只有运用手中的权力服务于人民,而不是将手中的权力用之于谋取私利。如果领导干部不能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人民是可以随时罢免和撤换的。二是权力与责任是对应关系。权力是承担责任的保证,责任是行使权力的目的。领导干部受人民之委托和信任,担负着相应的领导职责,这意味着对人民负有一种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如果不认真负责,不正确使用权力,就是对人民缺乏责任心,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就会遭到人民群众的淘汰。三是不能搞特权,防止权力滥用。特权和权力滥用与社会主义的领导者、共产党的干部的思想观念格格不入。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与各种形形的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和权力滥用作坚决斗争,自觉抵制、反对特权和权力滥用,自觉做拥权自重、受人民群众拥护和信任的合格“公仆”。

(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领导干部权力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

领导干部必须遵奉更为严格的“道德戒律”,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标准,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保证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领导干部道德的本质特征。领导干部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权力道德修养的原则,其基本要求是:一要有勤政爱民,公正廉明的从政修养。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实。要克服,切实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二要有忠诚积极、乐于奉献的奋斗精神。领导干部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克已奉公、甘于奉献,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人民好公仆。三要有以民为本、接受监督气魄和勇气。领导干部要做到以民为本,一切想做人民,一切为做人民,凡是有利于人民的事,就积极干;凡是不有利于人民的事,就坚决不干。以人民拥护、赞成、高兴和答应为根本标准。同时,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判。

(三)加强理论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是领导干部权力道德修养的基础

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把握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的大局,这是提高修养的基础条件。学习造就自己,学习完善自己。荀子曰:“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意为学习是一个陶冶性情、加强修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不在于求得显达,而在于能够窘迫时不困惑,遇忧患时意志不衰退。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从党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经验中汲取营养;要学习其他一切有用的知识,用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武装头脑;还要认真学好历史知识,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权力运用行为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领导干部通过学习,古往今来的经验教训明于心中,广博精深的知识文化融于脑海,积淀成明辨是非的道理,升华成催人上进的志向,凝聚成豁达开朗的品性,转化成勤奋工作的力量。思想境界高了,道德修养加强了,就会淡泊名利,就能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自觉地、最大限度地把精力奉献给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就会坦然地接受党和人民的选择,而不去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更不会把手中的权力当做与民争利、牟取私利的工具。

(四)自觉接受道德教育,严格遵守行为规范,主动接受监督,是领导干部权力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道德教育是培育人的内在品德,造就理想人格,调节人的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领导干部自觉接受教育,就是自觉接受有关部门依据领导干部道德规范,对领导干部有组织、有计划进行和施加的道德影响,使之了解、接受道德规范,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人格,这是把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品德的中介。通过自觉接受道德教育,掌握必要的道德知识,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感,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最终使道德要求化为领导干部的内在要求和自觉愿望。同时,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从政行为规范。近年来,党和国家颁布实施的一系列领导干部的行为规范,对其从政行为和道德,包括权力行为和道德都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自觉遵守,不得违犯和越规。

领导干部的权力道德修养建立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大环境之中,监督是权力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事实证明,不受约束的权力极易导致腐败。领导干部的权力道德修养同其他道德现象一样,在本质上是他律和自律的统一,在自觉接受外在教育和遵守从政行为规范的同时,还要主动接受组织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虚心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自觉地把自己置于组织、群众和舆论监督之下。只有这样,才能抑制权力私欲膨胀,杜绝权力腐败。

道德修养论文篇(5)

(二)校园文化活动多彩化

高校的校园是大学生主要的学习活动场所,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园内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可开展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学术讲座,把思想道德教育引入其中。学校的感恩教育、意志教育、明礼诚信教育、举止文明教育、国学素养教育,都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有很好的引领作用。高校通过对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西部支教服务活动,让学生进入社会中去,提升自己素质能力。

(三)网络媒体模式新颖化

网络媒体具有高效性和互动性的特点,也具有覆盖范围广、信息量内容大的优势。高校应注重对网络媒体的利用。利用网络拓展德育空间,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道德需要,提高他们的网络道德素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新颖化,更快捷更高效的进行道德素养教育。例如建立微信、微博、QQ群,开设网络道德规范教育、法纪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课程。通过教师对网络上大学生的困惑、疑难、心理障碍等进行有效引导和疏通。并加强网络德育教育的合理组织和控制,增加学生的网络参与度,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教育的效果。积极构建高校道德工作的新平台,在全面服务于学生的理论学习、生活、情感等需求的同时,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渗透于其中,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避免网络给学习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正面典型事迹身边化

对于正在处于学习阶段的大学生来说,身边的先进典型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激发他们提高自身修养。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而言,从高考的压力下面走来,使他们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多少感觉到进茫,这时为他们树立恰当的榜样,来引导他们融入大学生活就显的十分重要了比如说,将科技创新方面较为突出的学长作为榜样,在新生中扩大影响。这样,定程度上会带动很多新生参与科技创新工作,从而使他们在入学之初就能好好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

道德修养论文篇(6)

所谓权力道德,就是指一定社会权力支配者行使权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是权力支配者在权力运作和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实践的总和。它既表现了社会对领导干部运用权力所提出的道德规范,又反映领导干部在权力过程中所追求的价值目标、道德人格和精神境界。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别强调对政治至善性的追求,认为权力在运行中合乎理想的道德境界所表明的是“一切社会团体均以善业为目的。”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则强调:“政者,正也”,所表明的也是要求权力为谋取众人之事服务,不要偏向从政者个人私的一方,一切掌权者都应本着公正的原则,正直地做人,在其为官的行为中做到公正、廉洁、为公、爱民、不阿等。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权力的所有者和决定者。共产党的干部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巴黎公社诞生后,马克思明确指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社会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十月革命前后,列宁曾指出,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权力直接属于普遍武装的工人和农民自己”。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

权力道德亦称“官德”,也就是掌握权力的“官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权力道德是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首先,权力道德在领导干部职业道德中居于核心地位。领导干部处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者、管理者地位,忠诚、勤政、公正、廉洁、奉献是其道德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手中拥有一定的权力是这种特殊的职业的最大特点,领导是权力的象征,没有权力,就无所谓领导。领导职务的高低,不是由其他方面决定的,而是由职位权力决定和体现的,因而,权力道德在领导干部职业道德中居于核心地位。其次,权力道德决定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就是领导干部当“官”为什么,掌权干什么?是利用掌握的权力为民造福,还是为自己谋取私益。每—个领导干部只有把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并以此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职业道德才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再次,权力道德是人民群众评价领导干部职业道德水准的主要标志。人民群众对领导于部职业道德水准怎么看,看什么?就是看他们为谁掌权,如何用权。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其他方面,如思想道德、政治品格等等,都可以通过其怎样对待权力和运用权力,即通过权力道德得到集中的体现。

二、权力道德修养是新时期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首要课题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改革与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这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领导干部的道德要求是重要要求之一。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道德理论水平和加强道德修养指明了方向。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必须用政治的眼光看道德,其从政目的特别是权力道德,只有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同人民的命运、国家前途相一致,才是正确的、有前途的。

(一)领导干部权力道德修养的根本问题是解决领导干部的权力价值观问题

权力价值观是关于权力的目的、意义等问题的追求及其评价的根本观点,是领导干部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权力价值观决定领导干部的权力道德。有什么样的权力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权力道德。权力价值观指导领导干部的权力运作方向,决定权力道德行为。它的核心是以个人还是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即权力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如果领导干部认为权力是人民的,那他就会正确运用权力,为人民办事;如果领导干部认为权力是自己的,是用来谋私的,那他就会滥用权力,败坏权力道德。共产党的干部、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性质,决定了为人民服务是各级领导干部权力价值观的核心。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而不能做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和官吏,权力是人民给的,就要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的,而不能。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权力价值观,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遵守权力道德规范。

(二)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修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我国生产力还不发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日益突出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肩负的历史任务更艰巨。要全面把握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因此,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尤其是权力道德,强化权力道德修养,用人格力量树立自己的权威,从而影响群众,感召群众,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民群众树立典范,才能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被人民唾弃。

(三)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修养,是新形势下权力道德的现实需要

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特别要求每个领导干部要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要有正确的权力价值观和良好的权力道德。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力价值观才能为实践党的宗旨奠定思想基础,也只有养成良好的权力道德才能为实践党的宗旨提供正确的权力行为保证。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开放性、竞争性、等价交换等原则直接、广泛地渗透和影响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之西方一些腐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道德观念发生了变化。一些领导干部经受不住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的考验而败下阵来,他们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权力道德滑坡,在商品、金钱、利益等物欲驱动和“从众”、“随俗”等消极心态诱导下,在公务活动、社交和处理人际关系上,放弃党性原则,冲破道德堤坝,产生社会生活中政治关系金钱化、人际交往唯利化、公务活动实用化、权钱关系市场化等非道德行为。一些领导干部把权力商品化、私有化,权力欲望膨胀,揽权、专权、滥权,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无视党纪国法,把个人利益置于党、国家、人民利益之上,,贪污腐化甚至腐败,堕落成人民的罪人。严峻的社会现实迫切要求领导干部要强化权力道德修养。

三、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所谓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就是指领导干部自觉按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及领导干部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涵养锻炼,是领导干部养成高尚品德和情操、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的重要途径。道德品质形成规律表明,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可以通过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实践道德行为,养成稳定的习惯来培养的。从根本上说,加强领导干部权力道德建设必须依靠领导干部主观世界的努力,在运用权力的过程中,权力道德修养的自律对于防止与消除权力异化变质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各级干部都要自觉加强权力道德修养,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清正廉洁,严以律己,不计名利,淡泊人生,要善于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一个具有高尚权力道德的人。

(一)确立科学明智的权力观是领导干部权力道德修养的根本前提

领导权力是领导活动的基础,没有领导权力,领导活动就无法进行。领导权力的作用,就是确保领导者和领导集团的领导活动正常进行,以完成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任务。权力观就是关于权力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领导干部权力道德修养最基本的思想基础。权力观问题,说到底是个世界观问题,世界观出了问题,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确立正确的权力观,核心是解决为谁用权,怎样用权和如何自觉接受对权力监督的问题。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也只能用来服务人民。权为民所用的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领导干部要用权力来实现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员。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防止渎职、失误和滥用权力。当前,领导干部的树立权力观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权力属于谁的问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权力属于人民群众,领导干部只是权力的运用与行使主体,只有运用手中的权力服务于人民,而不是将手中的权力用之于谋取私利。如果领导干部不能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人民是可以随时罢免和撤换的。二是权力与责任是对应关系。权力是承担责任的保证,责任是行使权力的目的。领导干部受人民之委托和信任,担负着相应的领导职责,这意味着对人民负有一种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如果不认真负责,不正确使用权力,就是对人民缺乏责任心,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就会遭到人民群众的淘汰。三是不能搞特权,防止权力滥用。特权和权力滥用与社会主义的领导者、共产党的干部的思想观念格格不入。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与各种形形的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和权力滥用作坚决斗争,自觉抵制、反对特权和权力滥用,自觉做拥权自重、受人民群众拥护和信任的合格“公仆”。

(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领导干部权力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

领导干部必须遵奉更为严格的“道德戒律”,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标准,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保证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领导干部道德的本质特征。领导干部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权力道德修养的原则,其基本要求是:一要有勤政爱民,公正廉明的从政修养。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实。要克服,切实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二要有忠诚积极、乐于奉献的奋斗精神。领导干部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克已奉公、甘于奉献,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人民好公仆。三要有以民为本、接受监督气魄和勇气。领导干部要做到以民为本,一切想做人民,一切为做人民,凡是有利于人民的事,就积极干;凡是不有利于人民的事,就坚决不干。以人民拥护、赞成、高兴和答应为根本标准。同时,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判。

(三)加强理论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是领导干部权力道德修养的基础

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把握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的大局,这是提高修养的基础条件。学习造就自己,学习完善自己。荀子曰:“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意为学习是一个陶冶性情、加强修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不在于求得显达,而在于能够窘迫时不困惑,遇忧患时意志不衰退。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从党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经验中汲取营养;要学习其他一切有用的知识,用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武装头脑;还要认真学好历史知识,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权力运用行为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领导干部通过学习,古往今来的经验教训明于心中,广博精深的知识文化融于脑海,积淀成明辨是非的道理,升华成催人上进的志向,凝聚成豁达开朗的品性,转化成勤奋工作的力量。思想境界高了,道德修养加强了,就会淡泊名利,就能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自觉地、最大限度地把精力奉献给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就会坦然地接受党和人民的选择,而不去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更不会把手中的权力当做与民争利、牟取私利的工具。

(四)自觉接受道德教育,严格遵守行为规范,主动接受监督,是领导干部权力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道德教育是培育人的内在品德,造就理想人格,调节人的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领导干部自觉接受教育,就是自觉接受有关部门依据领导干部道德规范,对领导干部有组织、有计划进行和施加的道德影响,使之了解、接受道德规范,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人格,这是把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品德的中介。通过自觉接受道德教育,掌握必要的道德知识,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感,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最终使道德要求化为领导干部的内在要求和自觉愿望。同时,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从政行为规范。近年来,党和国家颁布实施的一系列领导干部的行为规范,对其从政行为和道德,包括权力行为和道德都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自觉遵守,不得违犯和越规。

领导干部的权力道德修养建立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大环境之中,监督是权力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事实证明,不受约束的权力极易导致腐败。领导干部的权力道德修养同其他道德现象一样,在本质上是他律和自律的统一,在自觉接受外在教育和遵守从政行为规范的同时,还要主动接受组织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虚心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自觉地把自己置于组织、群众和舆论监督之下。只有这样,才能抑制权力私欲膨胀,杜绝权力腐败。

(五)严格自律,是领导干部权力道德修养的关键

自律,就是领导干部按党纪、国法、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调整,这是权力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康德有句名言:“我畏两样东西,一是头上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道德律令不仅是个人行为的规范,也是行为评价的准绳。领导干部对从政道德原则、规范和道德律令的敬畏、信仰、归服,实际上是一种庄重、神圣、深沉的自律意识和情感。有了这种自律意识和情感,才能将外在的强制变为内在的自觉,想什么问题,做什么事情,遇到什么情况,都会慎独、克己、奉公,并矢志不渝。

严格自律,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是领导干部权力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自重,就是领导干部要自爱自尊,尊重自己的人格,注意自己的品行,珍惜自己的名誉。不滥用权力,不,不为私欲败坏了自己的名声;自省的实质上是不断扬善祛恶,逐步培植优秀思想品德,树立高尚情操的过程。自省,就是领导干部要经常自省、检讨自己的言行、权力运用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要求,是否符合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道德水准,是否符合从政行为规范和规则,是否符合当今社会公认的和共同遵守的社会公德。惟有经常自问自省,才能及时洞察自身的锈迹和斑点,把任何违反权力道德的行为扼杀在萌芽之中;自警,就是领导干部自我警惕、自我戒备、自我管束。随时自己警示、告诫自己,是为自己、为亲属、为他人,还是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民掌权,为民服务。自励,就是领导干部自我激励、自我鞭策。要明确自己肩上的重担,不断激励自己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不断为国为民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3

道德修养论文篇(7)

二、“礼以持性”

张载认为,“气质之性”向“天地之性”发展的“变化气质”过程就是“成性”的过程,而完成这一过程的主要途径是“礼以持性”或“知礼成性”。在他看来,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内容就是立于“礼以持性”、“养心”、“变化气质”,其核心是“礼”。张载强调:“礼所以持性,盖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凡未成性,须礼以持之,能守礼已不畔道矣。”(《经学理窟•礼乐》)他十分重视在现实生活中倡导“以礼成性”,推行设礼、明礼、守礼。张载很注重“礼”在“成性”中的作用,他的“礼”教观念重视“礼”对人内在道德品行的提升,以达善为本。他认为“礼本天之自然”,“礼不必皆出于人,至于无人,天地之礼自然而有,何假于人?”(《经学理窟•气质》)同时,他还强调“礼之原在心”,“礼”之体是“天道”自然,而制礼、行礼等“礼”之用。他指出:“盖礼之原在心,礼者,圣人之成法也,除了礼,天下更无道矣。”张载特别强调在贯穿学“礼”、得“礼”、行“礼”等“礼以持性”、“知礼成性”这个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全过程中,应首先“立于礼”,即“立本”、“立心”或“中道而立”,先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使学者先有所据守”。“学者中道而立,则有仁以弘之,无中道而立,则穷大而失其居,失其居则无地以崇其德。”(《正蒙•中正》)心有所据守,才能不违于礼,才能“崇其德”,实现“知礼成性”“,礼”立则“性成”,“性成”则“道义立”。

三、“知礼成性”的方法与途径

张载的“变化气质”、“知礼成性”与其修养功夫是紧密相关的,在此基础上,他认为道德教育与修养的方法与途径主要有:

1.“大其心”。

所谓的“大其心”,就是以己心而合于“天道”。张载说“:心能尽性‘,人能弘道’也。性不知检其心‘,非道弘人’也。”(《正蒙•诚明》)在他看来,以“心”统“性情”,只有“尽心”才能知“天道之性”,“心”是一个人识“性”的工具。“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正蒙•大心》)在张载看来,即使个人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等感性认识的“见闻之知”也是非常狭隘的,极容易形成自己的“私意成见”,很影响到自身的道德修养。因此,道德教育与修养首先必须做到“大其心”,才能超越狭隘的“私意成见”,达到天下万物有机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张载特别主张,“大其心”便是“平物我,合内外。如是以身鉴物便偏见;以天理中鉴则人与己皆见。……只为天理常在,身与物均见,则不自私”。(《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立诚”。

张载认为,“诚”乃“天所以长久不己之道”,既是个人“尽心知性”所追求的目标,也是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基本方法与途径。所谓“立诚”,就是通过“穷理尽性”,使个人扫除己私而顺乎“天道”。他说:“‘屈伸相感而利生’,感以诚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杂以伪也。至诚则顺理而利,伪则不循理而害。”(《正蒙•诚明》)人如果“至诚”则顺应了“天道之性”,就具有道德价值。张载把《孟子》“良知良能”说,与《中庸》的“诚明”说相结合,提出“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因而,只有以“立诚”这个“知礼成性”的基本方法,去除个人私欲,才能使个人复归“天地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3.“民胞物与”的道德境界。

张载在《西铭》中明确提出了“民胞物与”的道德境界,《西铭》被认为“推理以存义,扩前圣所未发”(《二程集•伊川文集》卷五),集中体现了儒家的天人性命之学,忠孝仁义之理。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于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於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正蒙•乾称》)他主张世人和万物都是一体,都来自同一个“气”,因而应将乾坤当作父母尊长,视天地为自己的躯体与本性,将世人看作自己的骨肉同胞,把万物作为自己的亲密同伴。他将“仁孝之理”从血缘家族拓展到了宇宙天地,提出对宇宙这个扩大的父母也应当像对父母那样同样尽孝道,认为国家社稷是君为父母、臣为家相的道德大宗族。在“民胞物与”与“天人合一”观念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尊高年”、“慈孤弱”的道德要求,主张应将儒家伦理现实化为世人的生活准则,在有限而坎坷的人生中,用道德的自律与践履,达到“民胞物与”的道德境界。

4.“克己”。

张载认为“克己”也就是“无我”,即人应当“以理义战退私己”,(《横渠易说•下经》)“反归其天理”,以“立天理”(《经学理窟•义理》)而去私欲,不断地克服“私己”、“人欲”和主观偏见,才能最终改变自身“亦是一物”的客体地位,而达到与天地同德的境界。他说:“今见人意、我、固、必以为当绝,于己乃不能绝,即是私己”(《经学理窟•学大原上》),而“人欲无厌,而外物有限”(《学大原下》)。在张载看来,人若徇“私己”、“人欲”,任其发展,则“天理”就会丧失,就必致于行为恶,导致人格尽丧,“天理”无存。这里的“人欲”,除“饮食男女”的本能之欲外,还指人的“利己”之心。这种“私己”之心既违背了“天理”,也必然影响到人的行为价值。因此,必须“不为外物所役”,“不以嗜欲累其心”(《正蒙•诚明》),达到“无物我之私”的道德境界。

道德修养论文篇(8)

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学校教育是这一事业的前沿阵地,教师则是站在前沿阵地上的排头兵。所以,教师的师德不仅是教师自律的准则,也是国家、社会对教师行为的规范要求。教师的师德修养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影响着教育这一伟大事业的成败和兴旺。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所以,打造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师表风范,具有模范的师爱形象、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和掌握精湛师艺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之本。而目前新时期高等院校师德建设,不仅要实现教育的目标,还要新时代德育内涵的建设。

(二)提升意识,献身高等院校教育

思想意识是否正确,健康,积极向上,这是人确立道德观的一个关键,思想意识何从得来,它的内容与核心实质的东西又是什么,又该怎样做好这方面的修养,首先应了解什么是思想?从字面上理解“思”是思维、考虑,是对主、客观事物进入人们的感觉(视、听、闻、触),根据个人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同,考虑的结果也会不同的一个过程。“想”是在思的过程,假设和拟定而虚幻的影像,模拟过程中对主、客事物假设拟定内容的正确与否,不论怎样讲,也不论水平高低,只要在“思”和“想”的过程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都行。其次是正确应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增强感知和认知事物判断力。在则应该了解意识是什么———是感知和认知与觉悟通过思维产生的言行。言行是展现在人群中的,教师的言行是展现在师生中的,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修养,将对自身从事的工作———教书育人的事业有一定的影响,重点应放在以下几方面:1.服务意识。无论是教学和管理,都要具备很好的服务意识,因为职校学生生源现状告诉我们如没有很好的服务意识,工作的成效不能达以理想境界的。这是这个年龄段青少年需要正确思想的引导和正确方法诱导的关键时期。只要具备了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这样的思想意识,才能达到理想的工作效果。2.创新意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原理和方法,一是要发展,二是以人为本,三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四是做到统筹兼顾。能否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有所创新,这就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对事物发展有创新意识去判断和认识,做到尊重客观实事,克服主观武断,用智慧去创新.3.学习意识。一切事物的发生与存在,都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有所变化,只有通过不断的加强多方面的学习进取,而且要做不断的改变学习的方式方法,才能有所提升。4.科学意识。同志对科学的内涵也曾有较多的解释,就是要人们具备科学意识,学会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去观察分析问题,指导和开展工作,要勇敢地高举反伪科学的旗帜.弘扬科学精神,依据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5.竞争意识。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意识在现代意识中是个人思想意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竞争是保证自己合法利益与某一竞争对象能力和智慧的较量。是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下进行,能否争取获胜,是自身能力和智慧来决定的,因此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就必有具备很强的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和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道德修养论文篇(9)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提出了"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八荣八耻"的科学内涵

"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这八个道德规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针对性,是从最基础、最重要的思想道德规范方面,对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概括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内容的具体化,使这些道德规范与已有的社会主义道德内容既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又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对已有道德内容作了一种新的概括和总结。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新时期的新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内容丰富,既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反映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价值追求,它将道德信念的历史性、现实性与时代性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

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又是全党的表率。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创造"八个为荣"的良好氛围;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始终保持共产党员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这样我们的党就能够永葆青春活力,带领亿万人民奋斗不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领导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特殊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特殊重要位置,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党员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1.领导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特殊使命。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作为领导干部,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牢固树立"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荣辱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荣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个领导干部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为政以德,就能够真正获得群众的认可和信任,赢得人民衷心地支持和拥护,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领导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特殊效果。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好头,做知荣辱、讲廉耻、守道德的表率。《诗经·小雅》中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即品德像高山一样的人,自然有人景仰;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这就是大家普遍存在的"见贤思齐"心理。作为政府官员,其特殊的职业性质和岗位,使其自身渗透着一种道德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人民愿意相信他这个"公众人物"能上不负组织,下不负群众,对他的道德水平、道德修养有着很高的期待。"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正是"官"这个特殊的"位"决定了为官者所必须具有的道德水平。

当前,老百姓最在意的是"八荣八耻"能否促进政府机关转变作风,使公务员更讲职业道德,执法人员更依法办事、领导干部更严以律己。一个普通人没有正确的荣辱观,对社会虽有损害,但远不如一个领导干部影响大、危害大。同志明确地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己不正,焉能正人。身教重于言教。"官德是民德的导向,"官德毁,民德降;官德修,民德升",官风正则党风正,党风正则民风清,领导干部带头践行"八荣八耻",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

3.领导干部践行"八荣八耻",负有自律和他律双重责任。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实践中,领导干部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对广大干部群众还肩负提高道德素质和用"八荣八耻"规范广大干部群众道德行为的领导责任。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的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规范自己的道德言行,才能在自律基础上,把用"八荣八耻"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的他律责任也很好地肩负起来。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八荣八耻"为标尺,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持律己之心、常怀为民之情,做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表率。

"八荣八耻"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规范具体化,引领人们从新的视角重新关注道德建设,这是一场全方位的思想道德重建"工程",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而言是一次必经的考验。"领导就是领路引导,干部就是先干一步。"作为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魅力为群众做出表率。

三、领导干部要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提升道德修养

1.防微杜渐。"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人犯错误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走上歧途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对微小的错误,毫不在乎,一错再错,最终不可收拾。党员干部要从点滴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不放过那些初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坚持做到"四慎":一是"慎言",要言之有据,按政策规定说话,该讲的一定要讲,不该讲的一句不说;要言之有情,把思想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二是"慎权",要清醒认识权力不是谋取私利、满足个人欲望的手段和工具,要时刻记住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掌权为党,用权为民。三是"慎名",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不能为个人捞虚名、求升迁,搞所谓的"数字政绩"、"形象工程",劳民伤财,沽名钓誉,甚至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四是"慎友",要谨慎交友,交良友、益友、诤友,决不把朋友关系变成酒肉关系、金钱关系、利益关系。超级秘书网

道德修养论文篇(10)

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有三个:一是,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用化技术型人才,对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使用为本,二是,知识较一般,理论知识的系统化,体系化较一般,三是,大学生的求知欲较强,学习态度端正,目标明确。故此,根据以上学生的实际,再结合思政课的转点(大部分认为思政课是公共课,不是专业课,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用途不大等等)思想政治课的讲授要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就学生的反馈来看,应该说效果不错。首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授是必须的,很多人认为,把思政课变成故事会,小品表演,吸引学生,课堂效果好,但本人认为,这是舍本逐末,违背科学的行为,大学教育的主要职能就是传道,尤其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肩负的神圣职责,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背离,事实上,绝大部分大学生还是喜欢听理论的,关键是教师如何传授理论,是不看对象,引经据典,涛涛不绝,还是联系实际,结合热点,因人施教,简明扼要,其结果是不同的。譬如说,如何讲价值观,本人首先提问,让学生概括价值的含义,但很少有学生能回答出来,但我随手拿起讲台上的茶杯,问学生它的价值是什么,结果学生豁然开朗。原来,价值就是一个人或事物的有用性,从而引导出价值的定义、价值观以及不同的价值观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学生听的津津有味,效果非常好,其次,讲授思政理论必须从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出发做到对症下药。90后的一代,思想、信仰、价值观差异化,多元化较普遍,再加上互联网的普及,信息量的增大,同时,由于年龄、阅历、知识结构、所处环境等等方面的制约,难免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等带有这样或那样的偏差,这都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但我们可以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抓主要矛盾的方法,找到科学的教学方法。譬如,在“人生观”的讲授中正确的人生观应该是什么样的,错误的人生观是什么样的。本人先列出几种人生观,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1,人生几何,对酒当歌。2,今朝有酒今朝醉。3,人不为己,天诛地灭。4,人生一世,吟唱二字。5,人生如梦。6,人活着不光要考虑自己,还要顾及他人社会。7,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等。最后讨论的结果绝大部分同学认为有价值的人生应该是多为他人考虑,即多点奉献少点索取,这样讲的效果要远远大于教师的面红耳赤,滔滔滔不绝的贯输。再次,从大学生的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科学信仰的确定、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一方面需要灌输,但更多的是需要人性化的引导并使之从内心深处接受之,90后一代是非常务实的一代(这可能和他们处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中不无关系)如果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授不从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出发,他们会觉得事不关己,就不会接受之,所以本人在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的过程中始终让学生明白你们所学的这些理论是今后漫漫人生路上必须具备的一些素质,否则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或不被社会所容纳和认可,并佐以事实证据,譬如在法律基础理论的讲解中,告诉学生现在是法治社会,要用法治思维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并用法治方法来解决问题,只有知法,才能不违法,不犯罪,所以,每次法律课的讲授,学生都非常用心去听,去记。并提出了大量的问题,教学效果非常好,最后,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传授切忌抽象,应生动具体,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从高职大学生的来源上讲,他们的理论功底不是太深厚,对思想政治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掌握不是太好。因此,如何从大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性的把这些应该让他们掌握基本原理传授给他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孜孜以求的份内之事。

二、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理论联合实际,寓教于乐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科学是真理,他本身是具体而生动的,尤其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之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公平,正义,富裕,民主,和谐等理论,更符合时展之规律,也切中了当代大学生的脉搏,是他们的内心之渴望,他们有汲取这方面营养的内在需求,因而,如何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应是思想道德所参与法律知识培养的一个重点。在这个问题上,有两个关键点需要处理好,首先,学生要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本知识,学习和掌握基本知识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好和法律素质的理论基石,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和建设者的内在要求,通过这些基本知识的学习,解决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分析问题、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认识和解决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其次,要注重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任何知识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同样,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也是如此,学习本课程要把知和行结合起来,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把学习规范与模范遵守规范结合起来,把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以致用,最后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有内在需求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并使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情景结合,寓教于乐。

道德修养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08

基金项目:2015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儒家道德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价值与应用研究”(2015SSK18)最终成果。

儒家道德文化是指由孔子开创,经孟子、荀子等先秦诸子发扬,后经董仲舒、程颐、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等继承和发展的,以仁、义、礼、智、信等为主要道德规范,对天道、人道、社会和人性做出深刻的阐释,具有丰富内涵的道德价值系统。儒家道德文化是中国道德文化的主流,在一定意义上,儒家道德文化是“道德中国”的代名词。儒家道德文化贯穿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成为现代中国文化复兴的重要精神资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培养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发挥了重要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固然可以从中国革命和改革的实践中汲取价值资源,但是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尤其是儒家道德文化丰富的资源也是其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对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有利于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

自从高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材几乎每年都有修改或者提供教参补充说明。但是无论怎样修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都占有相当一部分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通行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包括了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涉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因此内容十分丰富。如果排除儒家道德文化资源,那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内容就显得十分单薄。

儒家道德文化为人们提供安身立命之道,为人们的生存和生活带来价值和意义。儒家道德文化认为,“仁”是人生最核心的价值规范。什么是“仁”?在儒家最基本的经典《论语》中,孔子向不同的学生解释了“仁”的内涵,但是“仁”最根本的价值就是“爱人”。兹引《论语・颜渊》孔子关于“仁”的回答。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由上可知,孔子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仁”的内涵,但是,“仁”最根本的内涵是“爱人”。可以说,“仁”贯穿在整个儒家道德文化传统之中。它最根本的道德维度是成就人、发展人、实现人、超越人,让人人不断由自我走向他人和社会。孟子提出的“仁义”“浩然正气”;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是对孔子“仁”的继承和发展。

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这是更高层次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引入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对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具有重要作用。

儒家道德文化资源有完整的文字记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而且在三千多年的儒家道德历史文化传统中,儒家道德文化资源从来就没有中断过。这种道德文化传统,成为当代人进行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品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必然要加入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否则,对学生讲授当代社会道德建设就游谈无根。

美国著名学者希尔斯认为,传统是现代社会秩序的保证,是现代文明进步的质量保证,同时传统和其他道德文化资源一样,均参与了现代化的进程。因此,传统是活着的现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当前高校的重要的政治理论课之一,必然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和领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是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内容的重要体现。

根据现代社会道德发展的实际需要,笔者认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关于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的内容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应当在许可的范围内增加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比例,这样才能真正显示传统儒家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意义。

二、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积极性

尽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一般来说,部分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兴趣比其学习专业课相对要低得多。一些学生抱着混学分的态度去听课。上课的时候,人到心不到。在课堂上,有的学生低头玩手机,或者记英语单词,或者看所谓的专业书。同时,一些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由于师资缺乏,开设大班,一个班上百人,全挤在一个教室里。这必然影响听课的效果。

但是,如果加入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的内容,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通过视频、图片或者经典的儒家道德故事,再配以理论分析和引导,或许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会提高。比如,讲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节,我们可以借用戚继光、林则徐等故事来说明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再进行理论阐释,这样学生对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认识就会比较深刻。再比如,讲到“家庭美德”这一节,教师可以采取引导的方法。比如,老师问:为什么表哥不能和表妹结婚?学生基本上会做出爱情功利主义的回答:因为这样生出的小孩可能会畸形。老师再问:假如表哥和表妹结婚不生小孩,做丁克家族,是否可以结婚?这样追问也许会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时候教师可以借用儒家道德文化资源的道德伦理来做出问答,让学生明白,人不仅仅是功利的存在物,更是价值和道德的存在物。

这样引入儒家道德传统文化理论,也许就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课后,有兴趣的学生,也许会去图书馆找些儒家关于婚姻道德方面的资料来看。这样,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积极性。

三、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

高校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最重要的地方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是培养高校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最基本的文本载体。教师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时候,可以采用理论讲授、视频教学、师生讨论等方式。但是如果在采用这些教学方式的时候,仅仅是进行现代道德伦理的阐释和解说,会缺乏理论的深度和思想的高度。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儒家道德历史和道德理论就会被埋没。这样,不仅不能从理论上说服学生,而且在实践上就很难让学生变成一个对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有兴趣的人。

道德理论固然需要理论的阐释和论证,但是道德理论不仅仅是理论阐释和论证。儒家道德理论资源十分丰富,同时儒家道德实践的典型案例布满整个儒家道德文化史。

中国的“二十四史”几乎是另类的儒家道德文化史。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因此,在对待儒家道德文化资源上,我们不能带着现代人的自负,傲慢地审视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资源,应当老老实实地阅读儒家道德文化经典,然后才能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说出让人信服的道德结论。

不过,我们应当明白,儒家道德文化强调道德绝不是脱离人类社会之外的一种抽象的理论存在物。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密切联系在一起。道德与人密不可分,离开人和人的实践来谈道德,道德就成为一种虚无主义。

所以,儒家经典作家在阐释儒家理论的时候,总是与天道、人道和人性等结合在一起。通过人们的理论和实践,如“仁”“理”和“功夫”,来阐释人的德性和德行。儒家道德文化始终是围绕人而存在,使人通过人的实践或者道德修养的“功夫”,做到“学贵自得”,最终成为对社会有贡献有担当精神的人。在儒家看来,人的价值或者成人的标准,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人的德行和德性达到道德状态。

从这个角度来说,儒家的这种理念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至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如果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能够将儒家道德伦理和儒家道德修养的“功夫”理论说透,那么,这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无疑是有裨益的。

总之,儒家道德文化资源作为当代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无法绕开的存在,它对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