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9 16:13:50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1)

一、与高校德育结合,构建高校心理咨询的教育模式

高校心理咨询的教育模式(educational model)要求心理咨询应当遵循教育的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的模式。高校心理咨询教育模式侧重于借助价值干预的方法让求询者学会作出决定和新的行为,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能,以形成更为适当的应变能力。教育模式把求询者看作是应付生活压力而需要帮助的健康人。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心理咨询应与高校德育结合起来,构建其高校心理咨询教育模式。

1.高校心理咨询与高校德育结合的可能性

一方面,《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开展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并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高校的心理咨询和德育能够结合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培育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两者在本质上都是帮助人们解决困扰其成长的心理认识问题,都是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层次上进行,并立足于教育和发展,以达到使其自我实现的最终目的。

另一方面,高校德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高校心理咨询也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也是发展中国高校心理咨询所必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作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着高校心理咨询模式的构建。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西方心理咨询理论、方法的引进和改造以及创新的关系,而且对于我们完整地认识高校心理咨询的学科特点,确定高校心理咨询的性质、目的、对象和方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事实上,德育工作者在严格接受专业化培训后,从事心理咨询有一定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表现为:熟悉学生生活的(有92%),有做人的工作经验的(有78%),善于观察人、理解人的(有52%),工作热情高、责任感强的(有51%),善于与人打交道的(有37%)。此外,还表现为有社会经验,知识丰富,心理素质好,表达能力强等”。

2.在结合方式上,分清问题性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首先,与思想品德课结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随着社会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正在成为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计划。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以及《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科学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能感受到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很容易接受,对自己也很有帮助。因为这类课程偏重于解决共性问题,以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载体,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问题和极少数的心理障碍问题作理论分析和实际指导,以达到陶冶性情、排忧解难、启迪人生、塑造健全人格的目的。也就是说,在这类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了德育之中。

其次,开展心理测试,增加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的针对性。这为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的结合奠定良好的基础。广泛借助心理测试资料,为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服务,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服务。心理测试是凭借心理咨询领域通用的、具有高信度、高效度的心理测试资料,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作出评估的过程。心理测试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从而对那些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或个性缺陷明显的大学生,平时多加注意,进行必要的疏导;可以了解大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帮助;还可以广泛研究优秀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大学生成才的规律,用于大学生的职业指导等。这些正是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的目的。

第三,加强心理咨询培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一方面,应加强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培训。国家教委政教司[1994]7号文件要求:应该“逐步培养一批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又掌握一定心理咨询方面专业知识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骨干”。《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有助于专业化建设,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做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也为高校德育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另一方面,还应该对不从事专业咨询的德育工作者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区分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如果属于心理问题,则建议他们到咨询员那里;如果属于思想问题,便可以通过德育工作解决。同时通过培训还可以使高校德育工作者转变简单的工作方法,以提高工作水平和成效。

我们不能把高校心理咨询简单地看作是高校德育的补充,因为心理咨询有自己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工作任务;更不能认为心理咨询会取代德育工作,因为高校德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以“发展性”咨询为主,构建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模式

1.发展性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咨询的重点

高校心理咨询的侧重点及发展趋势应为发展性心理咨询。所谓发展性心理咨询是相对于调适性心理咨询而言的。它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大学生尽可能圆满完成心理发展的任务,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因而,只要是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学生都被认为是有心理障碍的“不正常的人”,这是一种误解。正是这个误解阻碍着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另外,高校心理咨询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是使适应正常、健康的广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以实现人生价值。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高校的心理咨询必然应以教育的发展的模式为核心。在功能上,把以前单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转变为心理健康咨询、学习咨询和职业咨询三个方面合作统一的方式。通过发展性心理咨询既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并提供处理方法,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能够鼓励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现有能力,充分挖掘自己潜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好塑造个性和完善人格,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2.心理困惑的调适与心理障碍的治疗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

对有心理困惑的大学生来说,如果不能通过调适性的心理咨询及时给以缓解,则势必会对其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这些学生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危机。因此,高校心理咨询在注重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同时,还要对一般的心理困惑问题与心理障碍严格区分,加强心理困惑的调适性咨询,并把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送往心理治疗师那里去进行治疗。

心理障碍是有严格测定标准的心理问题,如果把一般心理困惑当作心理障碍,这不但会无意中夸大求询者心理危机,而且还会给心理困惑的学生带来新的精神压力,诱发新的心理问题。实践表明,学生心理异常的各种表现,大量的还是属于一般的心理困惑而非心理障碍。心理困惑通常又称为心理不适应、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则被称为心理缺损、心理失常。两者的区别在于:(1)心理困惑与特定的情景紧密相连,通常由特定的情景诱发,并在特定的情景中发生。(2)心理困惑常常会自行或通过调适性心理咨询化解,这与特定情景的消除有关,还与个体的不断适应分不开。但心理障碍一旦发生,常常是持续出现、长期存在,很难自行痊愈,往往需要经过专门的心理咨询甚至药物治疗才能缓解和祛除,具有明显的持久性。

调适性心理咨询主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其目的在于通过价值干预进行调适,把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化解,进而将该大学生列为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对象。无论是调适性心理咨询或发展性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也是有区别的。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区别的争论,“哈恩认为,不同学者意见最一致的看法是(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不能完全区别开的,(2)咨询员的实践在心理治疗家看来是心理治疗,(3)心理治疗家的实践在咨询员看来是心理咨询,(4)尽管如此,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还是不同的。这段使人感到困惑的描述的确就是争论现状的真实写照”。可以看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程度和范围以及侧重点的差异:在服务对象上,心理咨询是现实生活中遇到了适应和发展问题的健康人或心理困惑者,而心理治疗是针对严重的心理障碍者;从提供帮助的人来看,前者是心理咨询员,而后者是临床心理医生;前者具有教育性、发展性,是帮助求询者澄清认识,而后者则要借助于药物,具有治疗性。然而,当心理障碍者通过心理治疗痊愈以后,他又可以成为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对象。

严格区别二者的目的在于要把高校心理咨询的重点放在解决心理困惑上。如把重点放在心理障碍上则会造成主次颠倒,劳而无功。毕竟心理障碍多数需要专门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干预和药物治疗才能矫正,心理咨询只能在心理支持等方面起积极作用。

三、优化心理环境,为构建心理咨询模式创造良好条件

所谓心理环境,是指主体所能受到的一切对其心理产生影响的外部信息的总和,包括宏观的心理环境和微观的心理环境。而对大学生产生直接影响的往往是微观的心理环境,如学校的学风、班风、大学生人际关系、班规校纪以及奖惩的合理性等。针对当前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有一定偏见或误解,应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心理咨询宣传教育工作。首先应经常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专题讲座,向大学生宣传有关心理卫生及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开设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系统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心理知识。其次,应充分发挥教师、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及党团组织的作用,因为他们都是直接与大学生打交道的,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人际关系等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应对上述教职员工进行一定的心理咨询培训,以便通过他们直接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并加强对心理咨询的宣传。最后,还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学校刊物、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2)

xG451.6

“政治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真诚信服和坚定不移地遵循与执行的态度,它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基础上的一种思想意识,是一种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政治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的选择与方向的坚定。多次调查均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在受到强烈文化冲击的中国,要清醒地保持着共产主义政治信仰,要从文化力量的传导者入手,注重教师队伍“师德”的力量。

当今中国虽然不用直面民族危亡,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责任担当;虽然不用与饥饱线上挣扎,但比任何时代都需要自强自立。“青年强,则民族强”,受多元化价值观影响的当代大学生,缺乏登高望远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必然导致道德沦丧。在教师的道德层面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该做些什么?

一、“德”的涵义

1.何者为“师”?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韩愈就曾将教师的职责朴素而凝练地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换言之,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一直以来我们优秀的教师工作者们在“授业”和“解惑”中孜孜以求,可是“传道”呢?“道”为何物呢?老子给予中华大地最早的提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2]道乃万物之规律。《周易》给以我们人类进一步的提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人应天地,天地乃“自强”与“厚德”。

2.何者为“德”?

《老子》曰“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即遵循天道自然的运行刚强,自求进取,永不停息;运载大地的厚实和顺,容载万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我们高校而言,大学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希望、是科学的脊梁,是社会文明的一面旗帜和培养人才的摇篮,而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历史使命的是我们这些教师工作者。那么,理清了何为“师”,又弄懂了何为“德”,我们的“师德”从何谈起呢?!

二、“师德”的三重涵义

1.传道之德

从古圣先贤的智慧已然明确说出:老师的第一要务为“传道”。前文我们理解了“道”与“德”,那么传道之德即可理解为:一者,要清楚道乃事物之规律并加以传授;二者,自身如同天健一般刚强进取、自强不息;三者,处事如同大地般厚实容载,以身正为范传授给学生做人的地坤的道理。既为“传道者”,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论是教育还是被教育都不是给予与被给予的过程,而是来自于教育与被教育者的内省,是高尚人格来以身示教,是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2.授业之德

我们往往将“授业”解释为传授学业与技能,多是指教师传授能够使学习者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各种技术与理论知识。可是,既乃为“授业之德”者,为三:一者,教师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二者,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完成传授课业的同时,重视思维方法的传授,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获得一套崭新的、科学的思维方法;三者,授业者以自强不息的研究精神与敦厚运载的敬业精神,将敬业与守夜精神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所以为师者,常扪心自问:你是不是尽心尽力恪尽职守?你的教学是否有教无类满足了学生的要求?你是否拥有最先进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对学生有所启发?所以一个好的大学教师每天、甚至每堂课都要认真地反省,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开拓,知识求真、对生活求实、对教育求精,才能真正成为“授业之良师”。

3.解惑之德

“惑”,是指困顿、迷惑,当学生面临未知事物或与已知事物出现矛盾彷徨时,教师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及人生感悟为学生解开困顿、迷惑。在授业解惑中传道,在传道过程中解惑授业方可称之为“解惑之德”:一者,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探索的路上出现迷茫时,给予及时指导;二者,在学生对人生出现困顿时给予温暖的导航;三者,当为师者本人面临选择与困苦时,如何为自己排忧解惑的榜样显现于学生眼前。在“解惑”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热爱学生以情育人,要诲人不倦以言导行,还要亲切关心以才育人,更要尊重信任以身示范。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脊梁;教育,是文明的传承和智慧的涤荡;教师,是生存技能的培训与人格塑造的根本。智能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在虚拟世界纵横驰骋中,可以让人瞬间行万里路知天下事,更可以让人瞬间焦虑烦躁失去理性。所以,为师者,要具有传授出能够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的学生,一定要以德执教。“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师魂。”在面对一双双眼睛背后的期待,看得见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教师要铸就为天地立心的志气,要获得为生民立命的能力,要追求为往圣继绝学的意志和为天下开太平[1]的决心,乃“师德”也。

参考文献:

[1]韩愈.《师说》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3)

一、对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认知

辅导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辅导员工作是集教育与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不是灌输给学生,而是要通过辅导员科学化工作传递给学生,要体现以人为本,实现学生德与才,身与心的全面发展,因而具有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是指在辅导员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中贯穿和体现的真理性、规律性。科学化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实践的深入,理论的发展,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在深化。辅导工作科学化也必定随着辅导员工作实践的深入探讨,其科学化内涵逐步被人们所认识而深化。[1]

二、外部建设――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

1.以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促进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辅导员工作职业化是保持辅导员工作的稳定性、持续性、长效性,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要求。目前一些高校在辅导员数量上、薪酬待遇、职称晋升、专业发展、社会评价上都没有得到重视和保障,造成职业发展空间较小,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工作懈怠、应付,流动性大,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这对于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是极其不利的,直接导致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难以提高。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制度建设,完善辅导员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考评机制等,是保证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现实条件,进而促进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如选拔任用处级辅导员制度,辅导员岗位津贴制度,职称评定重贡献制度,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勤奋务实、开拓创新的高素质、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队伍,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在学校的全面贯彻执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巩固和发展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取得的成果。

2.管理规范化,提高学生管理与教育模式的科学化。常规的学生管理要有严格的操作流程,如学籍管理、贷款管理、奖学金管理、发展党员等等,要公开、透明,保证学生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要根据社会发展、学生特点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内容,如社会实践、创业教育、就业培训等需要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3.加大辅导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专业科学化水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在具有较高政治理论基础上熟悉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管理,应具有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借鉴西方学校社会工作等方法。为拓展辅导员的知识的广度,提高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应通过辅导员专业知识培训增加辅导员的专业素养。

三、 内部建设――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

(一)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困惑的特点

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必须以研究和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为前提。

1.时代性与发展性。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是紧跟时代的,是时代的发展所带来的,新旧体制的交替,造成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的不确定性影响着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是在时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归根结底都是和个人的发展密切相连,都是同个人发展密切相关的,是与大学生的人生实践活动相伴而生,并随同发展变化的,是大学生在个人发展道路上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2.偶发性与不稳定性。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困惑是不连续的,不确定的,具有偶然性,是在某一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受外界环境影响比较大。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变化不遵循“不成熟――成熟”的发展模式,而是在其间游移不定,经过多次的反复。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是不稳定的,同一件事,有时产生困惑,有时又非常明白。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全球化”,信息产业和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大学生无时不在接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在各种思潮的激烈撞击中思考和选择,使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绝大多数学生的伦理观念处在动态的、不稳定的状况,迫切需要正确的引导使他们走出矛盾和困惑,迷惘和彷徨。[2]

(二)以学生为本,与时俱进,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

针对上述当代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特点,面对新情况,辅导员工作是否科学,除了政策和制度方面外,辅导员的素质是关键。因此,多角度全面提高辅导员素质,是促进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重要内容。

1.加强以心理疏导能力为重点的专业化建设

提高辅导员的心理疏导能力,是促进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如前所述,当前学生的思想道德困惑呈现一定的新特点,说明传统的教育方法,即单纯从问题表面的说教方式来教育与管理学生的模式已经不合时宜,学生成长压力过大,来自社会、家庭、情感等多方面的困惑,导致个别学生心理的扭曲,世界观、价值观出现偏差,亟待需要辅导员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用心理疏导的方式为学生解忧,实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对此,辅导员应系统学习心理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可将具有心理学知识作为辅导员准入的标准之一,并加大对辅导员心理知识与能力的培训力度。

2.掌握现代手段,拓宽沟通渠道

具备网络知识,能够和学生进行网络交流,是网络社会下对辅导员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聊天交友工具的发展,从QQ、QQ群、校友录、人人网到微博,再到飞信、微信,学生的网上聚集场所不断变化和扩大,辅导员要不断的跟随。网上和学生交往应该和正常的工作分开,不适合讨论工作和进行批评,应该以朋友身份,同辈群体的身份进行交往,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甚至是自身的喜怒哀乐。适于一些像就业信息等对广大同学有利的信息。使学生感到你的存在不会影响其思想的表达。而一些工作的安排可以通过飞信、短息、班级干部进行传达和安排,不能把这种交流网站当做办公网来用。尊重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感觉到受到尊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平等的交流,达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沟通。

3.提升人格魅力,增强管理与教育的实效性

要想做好大学生的德育工作首先要做好教育者自身的思想工作,要发挥辅导员的人格力量,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古人说,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辅导员在道德方面的表率作用对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无时无刻不在留意教师的每一句话,并把他所讲的话和他的行为举止进行着对比,在教育的名词后面学生时刻想着一个活生生的榜样。”[3]辅导员要有良好的示范意识,要在立言和立行上下功夫,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辅导员自身的价值取向,伦理观念会对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辅导员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人格的示范者。辅导员工作同时将学科及职业所需的价值观潜移默化于学生的意识深层,而辅导员价值取向的高尚与否,也对学生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辅导员对人生、社会及世界的看法,做事为人的原则,往往会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校要提高对辅导员意识层次的管理,通过提高育人者的价值水平来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4.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始终不渝地坚持工作创新

传统的辅导员素质的提高,主要依靠的是传帮带经验式的培养,重管理,轻教育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变化。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改革创新是动力之源,是学生工作适应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必须推进思想政治创新。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这是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总的要求和方向上的明确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创造潜能,要善于把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形成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这就需要不断改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4)

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理论性的力量来改造人的心灵,就必须让理论知识显示出对现实社会的强大解释力。而跟踪社会热点,在教学中运用理论来分析解释社会热点事件,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把理论知识对社会实际的解释力、说服力充分发挥出来,是促进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一、关注热点,解答学生思想认识问题视角的意义

1 理论不解释现实,学生不相信,宣传就不能做到“进头脑”,实效性就不显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体系着眼于解决学生关注的思想认识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宣传灌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宣传灌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效果。从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来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认识,解答学生思想认识中重大问题,是《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

2 不教会学生运用理论解释社会,学生没有思维判断力,即使有正确的价值观也不牢固

不含有能力教育的思想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没有基本的思维判断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书本理论来分析解释社会热点事件,解答思想困惑,把理论知识对社会实际的解释力、说服力充分发挥出来。这样不仅能促进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别力、选择力,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那么,为实现这个目标,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要采用什么视角,采取什么策略呢?

二、关注热点,解答学生思想认识问题视角下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思路与分工

1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选择教学内容的视角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要怎样选择?解析热点的角度与宣传灌输的角度是不同的。以往是通过从党的宣传需要灌输一些知识和理论给学生的视角来转化教材体系的。现在是这样一种新视角,即从理论联系社会实际出发,着眼于有针对性地解释社会现象,解答学生关注的思想认识问题的视角来转化教材体系,这是一个有探讨意义的新视角。

2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思路

在这种视角下,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按照什么思路?在《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内容多广、覆盖面宽、教材内容多而且教学时数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必须做到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3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体系在“关注热点,解答学生思想认识问题”中的分工

一门课程的知识理论不可能针对所有现实社会热点进行解答,对现实社会问题的释疑、解惑作用也会受到本课程教材内容的限制。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解释,是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协同作用而又有不同侧重、不同分工的问题。《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所应关注的社会热点、学生思想困惑与另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因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

三、关注热点,解答学生思想认识问题视角下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实施步骤

总体思想是:宣传灌输应与解答学生思想困惑相结合,从引导学生解析现实热点,培养思维判断力的角度来转化教材体系,而不仅仅从宣传灌输需要的角度来转化教材体系。

以上思想的落实,可从三方面考虑:

第一,当前大学生的热点、社会热点有哪些?

第二,热点与教材知识理论的契合点在哪里?

第三,怎么在解析热点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1 实施步骤一:罗列

找出2010年、2011年的社会和大学生的热点问题、事件并罗列出来。

2 实施步骤二:寻求契合

找出罗列出的问题、事件中,哪些与教材的知识理论可以契合(在哪一章哪一节?哪一点可以契合)作为这一章的教学重点。

何谓“契合”?①可证实教材理论科学性的热点事件。②能被教材理论所解释的热点问题或事件。

有些热点与教材理论能契合,有些不能契合。不能契合的,讲不清的,不作为教学重点。把热点与教材理论知识的契合,具体化到:章、节、目、点。

3 实施步骤三:培养思维能力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5)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9-0024-03

社会转型时期面临诸多社会问题,复杂矛盾日益突出。社会转型迫使人们对变革着的社会生存状态进行伦理反思。在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中,人们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道德困惑。正确认识道德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寻找走出道德困惑之路,逐步优化城市社会风气。当前最重要的伦理任务是,进一步完善人格伦理再造、道德法治化、制度规范化等,重塑道德权威,确立道德赏罚。这对解决我国城市存在的社会问题,推动我国城市文明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现代城市存在的生存样式和道德状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向城市地区集聚,网络信息化建设常态化,人与人之间的传统本位关系和稳定生活秩序逐步被消解。城市道德多元化、复杂化,经济和物质欲望凸显,城市文明正在经历着深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验。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出现“食品安全”“”“上海群体性踩踏”等事件,无不挑动着城市伦理正义的神经,引起社会的深刻伦理反思,积极推进城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迫在眉睫。

(一)传统道德受到质疑和否定:城市个人功利主义凸显

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德性的基础即在于努力保持人的自我存在,而一个人的幸福即在于他能保持他自己的存在[1]。当下日益彰显的个人价值主义不断消解和歪曲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功利主义与社会正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直接面对的矛盾存在。城市经济稳步发展,个人生存质量切实提高,而城市道德水准却未能相应提高,甚至出现逆道德现象。正如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言:“人类道德行为的平均水平,至今仍没有提高。所以,在道德上说文明社会比原始社会高出一头,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我们通常称之为文明的进步,始终不过是技术和科学的提高。这跟道德上的提高,不能相提并论。”[2]随着经济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城市伦理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经济利益在实际上成为影响城市文明和个人道德的推动力,传统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质疑和否定。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现代城市的生存样式和道德状态对传统道德的质疑和否定几乎涉及传统道德的方方面面。例如,传统美德中的精华“仁”“义”“礼”“智”“信”等也遭到了极大的怀疑和否定。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3]。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出现了功利主义道德标准,人人为自己客观存在,将个人利益绝对化,同时致使城市弱势群体产生道德自卑感。城市个人功利主义的存在,导致了弱势群体道德自尊的丧失,这实质上是一种道德危机的滋生和蔓延。笔者认为,城市当前面临的种种道德问题,是社会转型新旧道德冲突的直接反映,我们需要做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避免个人功利主义在城市中膨胀。

(二)“非道德主义”在城市中抬头:新的道德标准需严格执行

“非道德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个人功利主义[4],认为只要能够达到个人目的,任何不道德的手段都可以成为个人行为的合法方式。“非道德主义”在城市的一定范围内抬头和泛滥,社会越轨和道德失范行为普遍发生,这就强烈要求在城市中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道德责任来看,城市文明的主体都应该负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责任。从道德认识来看,当前城市中存在着坚持“人性自私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教条的群体,具体表现为、见利忘义、为富不仁、坑蒙拐骗等行为,发人深省的是人们道德责任感的下降,道德情感在变弱。辨识和描述现在的、过去的、已经丧失了的道德,这是我们解决道德困惑、确立道德新标准的道德伦理难题。

在道德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个人不仅面临着行为的选择,也面临着道德的甄别。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我国公民的社会道德信仰面临严重危机,道德争论日益激烈,表现为深刻的道德困惑。诸如“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等等,城市尤为明显。归根结底,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非道德的”。新常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适应和解决我国城市文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新道德标准。

二、城市道德困惑存在的核心问题

在理性主义伦理学家看来,并不存在真正的道德困境,一个人只要信持一种合理的道德理论,有科学推理能力,那么他在困境中能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进而做出合理的道德选择[5]。社会转型时期,城市道德困惑凸显,是城市发展转型中存在的伦理生活特点,是转型过程中人们对道德认识、道德评价和道德实践的不知所措,其根源是人们对同一价值体系中善与善、恶与恶、善与恶的辨识。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道德认识上的困惑:道德观念混乱

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道德困惑,原因是多元的,但最直接的原因之一是经济发展带来的道德畸形。经济的快速发展,本身就是对经济利益的一种物质追求,就意味着承认个人利益。经济利益本身无所谓好坏,过度追求物质利益,把个人利益建立在别人痛苦或损失的基础上,这显然是一种不道德。《论语・里仁》一文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汉代董仲舒的“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社会转型时期,传统道德观念的权威性受到挑战、质疑甚至否定,这一阶段城市道德观念状况混乱无序,在所难免。中国优良的传统美德有被抛弃的危险,古希腊传统美德:友谊、勇敢、自制、正义等,我们也没有很好地吸取。反之,“拜金主义”“有德吃亏论”“道德无用论”“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等现象在城市社会中不断蔓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的情感变得复杂化,人们道德感的偶发性、不稳定性加剧,甚至变得不可捉摸。出现的道德困惑带给具有道德良知的人们的精神痛苦是不言而喻的,其强烈冲击着社会主导价值体系。

(二)道德评价上的困惑:社会道德建设滞后

当下道德评价的标准必须是确定的,善就是善,恶就是恶,二者不可颠倒。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社会转型,城市社会要适度调整人们的行为方式,努力使社会整体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相适应。在现实生活中,多种价值取向并存,使人们在行为的选择中缺乏道德依据,最终导致行为道德的缺乏。

评价的问题就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客观反应。评价判断,尤其是道德判断,就其特征而言,都无非是偏好的表达、态度或情感的表达[6]。从理论和现实中看,道德评价实质上属于一种善恶的客观辨识。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道德建设相对滞后,加上道德评价标准本身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矛盾,这就容易使人们在道德评价过程中产生道德困惑。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是正义的、合理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非正义的、不合理的,一系列道德评价标准的认识和区分上陷入了深层次的思想混乱。

(三)道德实践中的困惑:社会实践行为失约

传统道德目标受到批判、质疑,甚至否定,而适应社会转型期的道德目标尚未明确,致使道德失约,人的行为趋向缺乏正义和规则意识。人们在社会现实中遇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复杂多样,大致可以归为两类,即对待社会和对待他人的态度问题。

1.关注自身利益,缺乏社会公德。社会转型时期,个人功利主义思想客观地存在,并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势。社会公德是社会整体所追求和建构起来的以实现公民合法利益的特定社会秩序关系的间接表现形式。因此肯定和维护社会道德规范,实质上是肯定和推行普遍的社会理想和核心价值观念,是在推行公民合法利益赖以实现的普遍社会秩序。社会道德的转换与社会利益有着密切联系。在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多元利益格局已经形成,多重人格形象屡见不鲜,单一的社会理想人格形象的道德塑造与倡导,其示范效应就显得有局限性和单调乏力。现实生活中一些社会成员对社会公益事业漠不关心,见义不作为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人在做出有损公德的行为后若无其事,甚至流露出一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道德缺失心态。

2.道德冷漠日盛,人际缺乏信任。在城市公共生活中对待陌生人的最大道德问题是对陌生人缺乏起码的尊重;对公德规则普遍的不尊重、不遵守源于对公共生活的排除性倾向。城市发展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浪潮中,从传统的工业化城市向商业化、科技化城市转换。一方面,传统的道德情感社会变为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与责任感降低;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时期的政策多变和不完善,一些政府职能未能及时得到有效调整,人们心理和现实的安全感缺乏。这种深层次的信任危机与其他因素综合起来,导致当前城市社会缺乏人际信任。缺乏美德意识不仅导致公共生活承诺与契约的态度难以发展,由此产生无规则、无承诺、无契约等等不道德的行为倾向问题。

三、实践道德转型:走出道德困惑的必由之路

道德转型是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倾向、道德体系,共栖于城市社会,对人们起着制约作用。本文将从重塑道德权威、确立道德赏罚机制、创新社会利益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为实践道德转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期早日走出道德困惑的怪圈。

(一)重塑道德权威:实践传统美德向城市回归

道德历史是现实道德重建和创新的基础,面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混乱的状况,回归传统美德,重塑道德权威显得尤为必要。伦理学家麦金太尔认为,美德是一种获得性的人类品质,对他的拥有与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内在于实践的利益,而缺乏这种品质就会严重地妨碍我们获得诸如此类的利益[7]。社会转型时期要真正实现道德的权威性,法制化和制度化是最理想而有效的选择。

1.道德法治化。长期以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社会规范的整体是有机的,各部分在因果关系上是相互依赖的。建立有效的法治化道德规范,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监督作用,划清行为中当与不当的界限,强化惩治性力量,增强它在人们中的威慑力,不断提高人们道德自律的能力,实践法治精神。

2.道德制度化。我们应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重新认识传统道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虽然是历史上形成的,但却是经过千百年社会实践考验的文化内核,对于今天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城市道德建设不能割断历史,相反应该重归历史的传统美德,将美德制度规范化,有利于美德的推广,使其更具有道德约束力,这对城市文明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二)确立道德赏罚机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准

道德赏罚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就有初始萌芽,当时单纯表现形式为风俗、习惯等,调节着简单的劳动协作关系,但是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和权威性[8]。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城市道德危机迫切要求我们建立一套完善的奖惩机制,为道德正义构建提供直接的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人们有效辨别是非的利器,直接起到教育、导向、评价的作用,为人们提供道德衡量标准,使其在行为上有章可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常态下的一种特殊道德评价和调控方式,是提高城市道德水准的一个重要契机。

实践道德赏罚为完善社会转型期城市道德建设的一种客观需要,也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城市文明建设的一种现实选择。违反道德行为理应受到惩处,使其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一定精神与物质代价。如果执行社会美德行为,付出了一定社会利益代价,有必要对其进行精神的或物质的利益补偿。道德赏罚作为一种普遍规则,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应该以有效的法治化或制度化的形式明确,使之成为实现城市道德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创新社会利益机制:实现城市道德人格再造

社会利益机制的实质是社会公众的权、责、利的划分及其相互制约的问题。社会道德正义要求以利益作为基本手段,进行道德合法导向。由于人们的社会道德观念是在一定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利益得失、利益改变,都会引起一定的道德观念变化。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如果要让符合正义原则的社会利益有所扩展、提升,既要提倡奉献,但也不能让奉献者的利益受到损失。

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确实存在见利忘义、、损害他人利益的失德行为,这些严重影响社会道德风尚。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着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9]利益分配机制的缺陷是导致社会道德问题存在的根源之一,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是创新社会利益机制,实现城市道德的人格再造。新常态下的城市道德建设,不仅要健全道德他律机制,也要加强道德制度规范建设,践行依法治国,实现法治精神。这些都有利于规约社会成员道德发展的趋势、理想和价值目标,引导社会成员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方向提升自己的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Spinoza.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Understanding the Ethics Correspondence[M].NewYork:Dover Publications Inc,1995:201.

[2][英]A.J.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苟春生,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388.

[3]黑格尔.历史哲学讲演录[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65.

[4]杜培.当代中国道德失范及道德嬗变探源[J].甘肃理论学刊,1998(4).

[5]卢风.道德选择、道德困境与道德悖论[J].哲学动态,2009(9).

[6]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道德伦理研究[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6)

②《记录》第8期:把新闻做得好玩儿一点,2015年9月21日,。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

[2]赵利利.论新闻游戏的起源[J].新闻研究导刊,2015(22).

[3](美)李普曼.公共舆论[M].阎克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7)

教育是一种社会事业,教师也是社会人,社会困惑体现在德育上,就是机制不灵便,很少有学校和教师能突破这种德育机制。傅定涛认为,德育机制不灵便是教师困惑最重要的原因。

“德育目标单一,而且德育目标的政治意味很强,而人的本体意味相对比较弱;内容知识化,比较虚浮,脱离生活、脱离孩子的实际;德育方式和手段比较生硬、抽象;考核的方式和标准不符合德育的本质。”傅定涛说,我国德育目标只注重方向性,缺乏时代性和层次性,目标过高而不切实际,未能靠近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基础,起不到德育目标应有的激励引导作用,结果使德育实践事倍而功半。

专家表示,目前品德评价的后顾性特点较为突出,习惯于用既定的品德标准衡量不断发展中的受教育者,当受教育者的品德言行不符合既定的品德标准时,不是用新的实践去重新检讨既定的品德标准,而是用既定的品德标准全盘否定受教育者的新品德发展状态。这导致对德育对象估计失真,导致德育关系失调、对立。德育不是去积极大胆地激励引导受教育者,而是想方设法约束防范受教育者。

同时,德育实践模式化问题严重,创造性不足,个性特点不明显。迷信和囿于既往德育经验(包括自己的和他人的成功经验),怀疑自己现实的创造力,不敢大胆改革、创新;德育的问题意识不浓,只看现象、凭感觉,滞留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水平,不善于提出和研究问题,探索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德育质量和效果;德育工作目标停留于任务式工作水平,以完成常规工作为满足,事业感不强,尚未改进到激发每一位教育者积极性、创造性的目标式工作水平;相当多的学校习惯于盲目照搬国外或国内其他学校的德育实践模式,不注意结合本国、本地和本校实际情况构建自己的实践模式。

“一些教育者错误地认为,只要讲授或灌输,受教育者就必然会听进去,考知识便是考品德水平,于是包教包办的意味较为浓厚,而受教育者的参与性较低。”傅定涛说,一些教师素质提升的滞后也是造成不少教师不适应的原因之一。老师在德育过程的本质特点如活动性、情意性体现不明显;德育活动中的形式主义较为严重,只对上(领导检查)负责,不对下(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和发展)负责,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单独考虑德育任务的要求,较少考虑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和品德需要,为受教育者喜闻乐见和富于实效的德育活动较少。

“优秀的教育必须有优秀的教师做保障,德育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需要教师们及时提升自身的素质,去适应教育本身和教育对象的变革。”傅定涛说。

而厦门大学教育学博士徐萍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德育对丑恶的事物基本上采取回避的态度,尽量呈现给学生美好、光明的一面。学校教育只注重树立正面的典型、解释正确的规范,忽视对社会上反面事例、错误观点的剖析,只教学生“审美”,不教学生“审丑”,长此下去,青少年就会对生活中的丑恶和不道德现象视而不见,失去了道德敏感性,成了一个在道德上麻木不仁的人。道德教育中“审丑”的缺乏是难以培养学生道德智慧的重要原因。

徐萍指出,我们学校德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现代社会的公共性扩张产生了相应的对社会公共生活规则与秩序的普遍需求,这样“人人相善其群者”的公德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学校是养成公共道德的重要场所,自1993年以来的德育大纲中虽也有公德的分量,但效果不显著,存在的问题是大而空,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此外,以往的德育偏重共同的规范、守则,缺少从个性的发展、个人的实际、个体的特点出发进行教育和引导,难以使学生真正成为道德的主体,实现道德上的自由和自治。由于德育的意识形态特性,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德育主要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发展人的功能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不少一线教师根据自身的德育经验也在反思。桑植县一中教师徐大雄认为,学校德育内容缺乏与时俱进精神。时展了,社会进步了,但如果德育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时展的脚步,或者没有增添新的内容,就会假大空,甚至无效。同时,目前德育所追求的道德境界过于脱离现实。这种道德教育,不仅很难达到提高人的道德境界的目的,反而会束缚人的发展。一幕幕悲剧的发生也恰好能说明这一点。再就是单向的灌输与以人为本的思想存在着矛盾,不利于德育的顺利开展。

德育百年发展趋势

教师们对德育的困惑,显然应该放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去考察。梳理百年来的德育之路,我们会发现一个百年难题始终困扰着学校:学校德育在塑造国民人格的过程中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构现代国民性,在各种价值取向的差异与冲突过程中,寻求到学校德育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最佳切入点。

中国近代,一批又一批新式知识分子和启蒙思想家,以严复、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和胡适等为代表。他们运用西方的学术知识体系解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在如何对待传统道德培育现代国民人格上,不论是“中体西用”,还是“全盘西化”,其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岳刚德表示,在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发动了一场旨在以西方“科学”和“民主”造就新型“国民”的兼顾启蒙与救亡的新文化运动。不难看出,新文化运动中的这批急先锋使得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又一次受到西方科学民主思想的洗礼。他们以传统读书人的忧患与担当意识,不仅承担着将西方价值观移植到本土的重任,还身体力行积极推进,以实现对国民现代思想和国民意识的启蒙。但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大多带有一些偏激情绪,尤其是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价值的看法上,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非此即彼”倾向,把反传统、反专制、反封建与争取“人权”、“民主”和“科学”严格对立起来。这种思维模式或思想立场一直影响到后来,直到今天。

从晚清学堂开设修身科到后来实施公民训练,是学校德育课程目标涉及公民素养维度的最大一次转换。在传统德育的“修身”课程目标中,十分注重个人私德的修养,试图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身实践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或个人抱负。无数志士仁人希望通过公民教育来改造国民性、养成共和精神和健全国民人格,以确保“国民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始终伴随着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通,而且这一过程与国人对传统落后元素的不断否定以及对现代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的认同和追求交织在一起。”岳刚德认为,学校德育课程的历史演变就发生在上述时代背景和历史脉络中,它在内容选择中必然通过价值标准体系的传承和更新不断对历史和时代做出回应。

岳刚德认为,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华民族虽然取得革命的成功,但是国人的思想观念、现代意识和道德水准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与时俱进,相反,中国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反复挣扎与中西文化价值冲突形成的张力交织在一起所构成的日常生活方式,已经凸显中国传统道德“修身”功能的软弱无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文化、思想交流越来越频繁、密切,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当代中国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比民国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学校在德育方面重新遇到了“百年难题”,许多教育界人士在苦苦探索答案。一些学校在着力进行适应现代社会的公民素养教育,而另一些学校则在进行旨在继承与发扬传统的诵读《弟子规》等经典的国学教育,以保存和发扬“文化根基”。

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小学德育,经历了62年的历程,基本观念和实践过程借鉴了前苏联模式。改革开放后,学校德育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德育的范畴看,心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都成为学校德育涉及的领域;从具体内容看,传统美德教育、国情教育、“五爱”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纪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30多项内容都进入了学校德育。

傅定涛表示,近几十年来,由于我们国家特殊的发展历程,德育思想发展的主要脉络也比较复杂,总体趋势是政治化――知识化――人性化,也就是说,在我国相当长的时期里,德育主要是政治教育,后来慢慢转化为一种知识的教育,到现在开始有向人性化发展的趋势。这一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在向教育的本质、德育的本质回归,是一种好的趋势。

“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德’的人,德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健全的人,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傅定涛认为,我们目前教育培养的人都要符合某种统一的要求,导致我们的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大多差不多,像一个模子里做出来的,没有个性也没有创造性。事实上,人是千差万别的,而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套所有的人。

专家表示,梳理百年来的德育历程,学校德育“成”人目标由圣贤人格到公民人格,是百年来德育的发展趋势。显然,只有认识到历史的进程,才可能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德育之路。

破解德育困惑的钥匙

21世纪的世界,社会需要日益多样化,经济结构更加复杂,面对的教育对象也越来越复杂,孩子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突出,对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众多教师在迫切地寻求答案。不少专家表示,人性化、生活化或是破解目前德育困惑的钥匙。

从教育自身发展来看,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上教学的广泛应用,为每个受教育者不同能力、兴趣、特长的发展奠定了科学技术基础。这就是说,21世纪教育发展对人才的个性化要求空前增长。学校德育能否适应这一时代的新要求,将决定其能否保持旺盛的活力。

从国际范围的德育改革与发展来看,德育个性化是世界发达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而且初见成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把之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酝酿开展的第三次教育改革,把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作为培养目标,从而把个性化作为整个教育和德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美国从本世纪初杜威开始就一直致力于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主张把德育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在丰富多彩和充满个性的生活过程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优良的个性。

许多专家认为,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可表述为“生活化”。即让学校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帮助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用新生活。近些年来,人们日益关注德育的个体发展与生活享有。由此,适应社会发展和德育本身发展的需求,德育回归生活的指导思想呼之欲出。当代中国著名教育理论家、道德教育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鲁洁教授对生活化德育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在生活中进行德育、通过生活进行德育、让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

针对众多教师困惑的具体的道德教育,徐萍认为,学校应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公民的道德教育包括认同普遍核心的价值观,学习参与公共生活的技能和知识,以及培育自由思考与自主行动的批判和反思能力、承担维护公共生活的任务和义务。在当今社会,公民道德教育尤其是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应着眼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学校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具有道德能力的学生应兼具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习惯。还要发掘“恶”的德育价值。关于“恶”的教育与关于“善”的教育是一个完整德育生活的有机构成,二者的统一才是对生活世界的真实反映。道德教育要承认生活中“恶”存在的客观性,但这并不是向生活中的“恶”妥协,而是以积极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恶”。

针对网络给学校教育和学生带来的影响,南京师范大学高德胜教授指出,虽然电子媒介和网络给学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学校完全可以充分挖掘其教育潜力。与此同时,学校教育还要向学生和社会大众揭示电子媒介的危险性,培育媒介与网络批判意识。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8)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5-0110-01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与艺术。它的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观点、付诸行动的复杂过程,也是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的好坏是关系到整个教育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我国古代就有“亲其师而信其道”之说。传统教育模式下,老师与学生之间往往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具有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绝对权威。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分数决定一切,教师又决定分数,教师的权威表现得更加明显。常常表现在老师以管教、传经布道的态度对待学生,师生之间谈不上真正的民主和平等,造成师生之间心理、思想上的隔阂,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

从教数年来,我深深感到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现在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更要求建立的一种新型师生关系。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垠的知识原野的窗子。”高中思想政治课,在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青年。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教师对学生多一些赏识,多一些激励,多一些尊重,走到学生心中去,打破师生界限,与学生同呼吸、同思维,帮助学生达到乐于学习的境界。建立了这种关系,就可以营造宽松、融洽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心态的开放,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一、平等、尊重——“师生是朋友”

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现在的学生具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独立的人格也正在趋向成熟。所以,我们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学生,而不应以权威者、法官的身份,更不能以审判员的身份,高高在上地去“管”学生,而是放下架子与学生一起学习、生活。教师对每个学生参与权利与决策权利的尊重。将学生看成活生生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而不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或手段,由此应形成师生间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和谐关系。这样学生才敢于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为学生成为活动主体创造前提条件。营造师生间宽松和谐的氛围,会使师生心情舒畅,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大胆创新,乐于合作,使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

师生在教学中互动,则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与理念,从而丰富教学内容,真正实现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和谐统一,使教学活动多姿多彩。尊重学生还意味着对学生差异性的尊重。凡有人群,必有水平高低之分,有主动被动之分,有特长不同之分,因此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差异、知识差异、能力差异,尊重学生多样的选择和独特价值,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必修二中有这样一个知识点:以国家利益为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此认识出现分歧,这时教师不能笼统继续讲课,首先要做的是解开不同意见学生的困惑。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出现这一现象,它的出现可能是一件好事,这正是我们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突破口。学生在课堂上能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一方面说明他在思考问题,想接受书本的理论知识,只是思想上存在困惑,认知和行动存在差距;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老师的信任,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消除困惑。如果充耳不闻,不仅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思想政治课本身的功能会大打折扣,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伤害。所以,我采取的方法是:不回避矛盾,尊重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困惑,顺着他们的思路,从不同角度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进而解决他们的疑惑。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写过:每个学生都是带着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象颗耀眼的火星,他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这颗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态度所熄灭,师生之间相互信任,那将是一种互相尊重的美妙的和谐。只有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无话不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民主——“教学相长”

从教师方面讲:“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的过程也就是学的过程,教与学是彼此相长、互相促进,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教师通过教学感到困难,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督促自己再努力学习提高。这种情况,凡是从事过教学工作的同志几乎都有这种体会。开始时认为自己差不多了,教课没有问题,但一到上课,就感到有些地方讲不清楚,更不能深入浅出的生动传授知识,这时才体会到自己还很不够,需要虚心学习,这就是“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才能“自强”。

从学生方面讲:学生从老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需要自己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好处和难处。愈学兴趣愈高,眼界愈开阔,也就愈感到自己的贫乏,从而发奋“自反”,求得长进。所以说:“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9)

“80后”、“90后”大学生的学习风气常常令人感到担忧,浮躁厌学、拜金、道德责任感不强等特点常常为人们所诟病。针对这样的问题,整个教育界都在反思教育教学方法。然而,单纯强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并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大学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育人是比教书更为复杂,要求更高的一个层次。本文试图探寻一种介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更加细致、更加贴近大学生日常普遍存在的困惑的一种思想心灵辅导的教育方式。

一、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心理特点及问题

1.人际关系紧张

现今的大学生多数从小生活在相对宽松富裕的家庭环境中,独生子女居多,家庭对孩子过度保护、娇生惯养是难免的,养成小孩唯我独尊、骄横霸道,敏感脆弱的性格特点。然而事实上现在的学生面临着比70年代以前的人更大的升学和就业压力。在家庭过度呵护与社会现实要求落差巨大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来到一个远离父母,周围都是同样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的同龄人的环境中,很容易出现人际关系方面的适应。大学生们常会感到孤独、寂寞、空虚、缺乏成就感,同学与同学之间漠不关心,彼此攀比嫉妒和人际交往困难。

2.学习方法和努力方向的迷失

大学和中学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中学是在严格监督下的应试教育,学习安排基本上是在老师的主导下进行的,学生们在大量训练的过程中逐渐习惯了这种结论既定的闭合式的思维方式。而大学是相对自由的独立学习,大学教育希望能够传播给学生科学的理念,分析的方法,以及基础理论、思想系统等这些最基础的泛普的知识,意在开启他们的心智,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现代大学是博雅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大学里的学习是一种发散型的思维方式,大学生有着极强的可塑性。然而遗憾的是,很多学生都不能理解这样一种教育的目的和方式,仍然不能摆脱以往的简单僵化的思维、学习方法。进入大学以后没人管了,就找不到学习的着力点了,甚至逐渐开始排斥自己所学的专业,产生厌学的消极心理。对于未来的人生发展、职业规划也常常是一片茫然。

3.开始思考人生所产生的困惑

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成长课题。大学期间,学生的自我意识继续发展,开始思考自身与人生: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将向何处去。进入大学之前繁重的学习任务压抑了学生们个性的发展,在远离家庭父母的干扰与监护,宽松自由的大学氛围中,之前压抑的自我意识被催生并迅速获取了极大的生长空间。在一个庞大的同龄人群体中他们开始焦躁地考虑,自己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可以是什么样的人,又如何获取别人的认可和赞许,自己未来的人生又该如何展开,这是人生必经的成长与蜕变。出于对未知人生的困惑与焦虑,他们在这一阶段的行为表现为叛逆、无序、放纵轻狂,同时在另一方面,又会表现为焦躁不安、空虚而迷茫无助。

4.网络依赖问题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2009年1月23日的《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校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主要使用大军。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抽测,结果发现网络成瘾者占到6.14 %。目前有研究发现,60%的大学生网络活动正常,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严重依赖,一天上网六七个小时或更长时间,主要用于玩游戏、聊天等,这势必影响作息、健康,减少对学习的投入和与同学的交往,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5.情感问题

情感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学生的主要问题。现今许多大学生对周围的人和事都表现出令人惊讶的冷漠,对集体活动也不感兴趣,但对同学间的关系却异常敏感。大学生的情感困扰主要表现为爱情的烦恼,友情的受挫感和亲情的淡漠。通常由于在家庭中受到了过分的保护与溺爱,突然失去众星捧月般宠爱的大学生们往往看上去冷漠麻木,而实际上内心的情感丰富热烈但又多变脆弱,加上部分学生在恋爱观、道德观、人生观方面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引导,因而容易陷入情感冲突的漩涡。

二、现今大学教育中思想心理工作成为相对薄弱环节

目前我国大学思想心理方面的教育分为两部分: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近些年人们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各高校都纷纷建起了心理咨询中心。但是现实情况并不令人满意,高校在思想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有待改进,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偏重科研,教学、思想心理教育方面投入力量较少。在本科教学评估和办学经费的压力下,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科研活动,特别是科研成果的数量。在教学方面提高与改进的速度相对是缓慢的,大多数仍然是“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辅导方面投入更少,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以外,日常的思想心理教育工作主要由辅导员来兼职承担,他们还要负责大量的学生日常行政事务管理,显然工作负荷是非常大的。

2.成熟的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相对薄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价值观教育构成落差。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是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多年来经由学者专家精心地整理编撰,已经形成为一套成熟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的大学生。然而面对新的市场经济环境,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就业压力,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以前所没有的事物、现象以及思想,我们该如何看待,应该树立怎样的道德观、价值观、学习观,在这方面的论述以及教育尚显空白,因而大学生也会出现很多选择判断的迷茫和困惑。

3.思想、心理方面的教育,停留在前期的课堂讲授以及后期的心理治疗这样两个层面,其实是一个教育过程的两个端点,缺乏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能够把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灵活具体地落实与细化的教育形式。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等。这些工作仍然处在起步的阶段。不少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仍放在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上。事实上,这种“救火式”的治疗型工作模式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不能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成长产生根本性的正向影响,也不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非疾病的正常的心理困惑。还会给学生留下“凡是心理咨询的人都有心理疾病”的错误印象,使得一些大学生在真正出现心理危机时也不敢及时咨询。

三、思想心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辅相成关系

现在的大学生常常表现出道德责任感不强,敏感脆弱却对亲情反应淡漠,攀比奢侈又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尊敬师长,不勤奋学习,但是对富豪的生活却又艳羡不已。正是因为大学生们的这种观点和态度,使得他们常常有浮躁厌学的心理,课堂纪律涣散,专业教育实施的有效性也因此大打折扣。目前我国大学对于专业知识教育都十分重视,然而对于大学生思想心理方面的教育却关注不多,其实二者之间是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的。

1.良好的思想心理教育是专业教育有效顺利实施的保障

捍卫象牙塔,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本来就是大学的职责,好的思想心理教育可以净化大学生的心灵,纾解他们的迷茫与困惑,卸下他们沉重的精神负担。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只强调课堂教学、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因为不论在任何年代,大学时期都是一个人心理成长与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叛逆、怀疑、迷茫、困惑是青年人专属的权利。而大学生之所以逃离课堂,不全是授课教师的问题,更多是学生自己的原因,他们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些课程,职业的前景和前途会怎样;又或者他们认为还有比去听课学习更重要的事情,比如锻炼工作能力、学习人际交往、谈一段恋情;也可能他们遇到了什么挫折或者困惑,无法排解不良情绪;或许由于他们发现没有人监管了,在缺乏清晰的人生规划的情况下,糊里糊涂、得过且过或者恣意妄为成为他们的选择。不解除类似这样的思想心理障碍,即使教师再怎样生动的课堂讲解,也仍然会有很多学生心不在焉或者学而不习。只有当他们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对所学知识感到兴趣,心理状况又调试良好的情况下,也就是激发出了学生的主观积极性,专业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高品质的专业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心理教育的顺利开展

目前我国高校仍然是一本教材,一个讲稿,一张试卷的封闭式的教学方式。灌输过多,结论过多,对学生的启发,以及学生的参与太少,课堂气氛大多沉闷呆板。这些问题显然是亟待解决的。而高品质的专业教育可以吸引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认清学习的重要性,甚至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做出人生规划。当他们对知识感到兴趣,甚至找到人生目标的时候,心理与情绪将更加趋于稳定健康的发展。思想心理教育将更容易展开,也更具说服力。总之,思想心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联系紧密,相得益彰。只有二者密切配合,大学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加强大学生思想心理教育实现机制的探讨

1.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思想和心理分属不同的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从客观上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两者彼此联系又相互影响。现实中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责任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甚至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2.加强大学生思想心理教育――班主任跟班辅导的设想

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健康问题应该放到两个背景中去考虑:一是人生成长的背景,应该将大学生思想心理教育置于其毕生发展的框架中来进行思考;二是社会环境背景,应该将大学生思想心理教育放在社会生态环境中来进行考虑。循着这样两条线索来观察大学生思想心理健康问题,可以看出其中的复杂性。而目前,我国高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停留在前期的课堂讲授以及后期的心理治疗这样两个层面,其实是一个教育过程的两个端点处,缺乏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能够把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灵活具体地落实与细化的教育形式。

高校在辅导员制度的基础上再建立起一套切实有效的班主任制度,或许是一个好的思路。虽然班主任在每个大学里都已经存在了,但是本文所设想的班主任的工作形式具有以下特点:(1)与辅导员相区别,班主任不负责管理学生日常考试、评奖、学籍注册等等事项,工作内容与学生现实利益相脱离,只专注于学生的思想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解除日常出现的种种心理困惑;(2)学校对于班主任的工作应该定期展开培训、交流活动,并且给予一定的薪资报酬;(3)班主任从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任课教师中选择,这样便于解答学生有关于学习、专业特点、职业前景、个人规划方面的问题;(4)在四年的时间当中全程跟踪辅导同一个班级的学生;(5)班主任的工作方式不应该是一种主动干预的形式,也不应该是呆板的开会训导或专题讲座的简单形式,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关注学生日常的心理困惑方面,并且引导他们建设健康的心灵家园。这些特点使得班主任具有了特殊的优势,班主任既没有辅导员令人忌惮的权威,同时也没有心理咨询师令人避讳的距离感,相反班主任不涉及到学生在校的实际利益,但是对于专业课程体系却非常了解,也就是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系部的管理及活动安排都是比较了解的,容易接近学生,可以避免九龙治水,最后都流于形式的局面。具备了这样的优势,班主任的工作就可以相对容易地达到以下目的:(1)弥补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不足。青年人天然地存在反权威、反传统的心理,对于老生常谈的政治课,往往抱着一种怀疑甚至排斥的心理,然而他们自己也并不能建立起新的令自己信服的价值观。班主任可以结合他们在现实当中的具体困惑给予帮助和疏导;(2)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困惑甚至是心理问题,班主任老师是比其他人更好的倾诉对象。(3)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培养健全人格。由于班主任面对的学生人数较少,可以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4)班主任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专业特色,发展前景,理解教学计划安排,明确学习目标,对未来作出规划,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孔繁荣.柏林大学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影响[J].当代教育论坛,2007,(12):11-13.

[2]李其龙.洪堡改革高等教育的思想与实践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0,(4):16-19.

[3]A.Abbott.What is the purpose of a college education?[J]. Open Times,2004,(11):32-36.

[4]徐习军,夏建文.论大学生学风养成与全面成才[J].思想教育研究,2008,(6):21-24.

[5]李媛.大学生自立意识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6]魏广东,蒋文云.大学生学风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3):15-17.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10)

2014年9月25日,广东东莞蒙正国学馆开办的女德班因违背社会道德风尚等问题被责令停办。该班倡导的“女德”四项基本原则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鼓动女学员“如果要做女强人,就得切掉子宫、切除,放弃所有女性特点”。

目前,各地女德班的形式层出不穷,有传统私塾,有公益学院等,我们应如何看待层出不穷的女德学堂?

观点碰撞

【反视角】

>>“国学”成幌子,洗脑是本质

从种种报道可以看出,此类培训班实际上更像传销组织,培训班通过演说、互动营造一种氛围,让学员放弃自我思考,自愿接受宣讲者的“洗脑术”。女德班善于抓住女性学员在生活、心理上的苦恼,抓住她们的弱点,以“圣贤”的名义进行洗脑,这种行为是可怕的。把封建糟粕和现代心理骗术结合起来,也许这才是这类培训班的真正本质。

――《北京日报》 周南焱

深思考:依傍国学经典的冠冕堂皇,推行奴化女性的培训班,并没有真正提供给女性正确解决问题的渠道,却给她们注入了精神上的麻醉剂和催眠药,毫无道德可言。

>>用“女德”做自我催眠

在男女平等已成主流价值的当下,为何还有如此多的女德学堂兴盛发达?女德班这种所谓的流行浪潮,折射出某些现代女性在家庭危机面前彷徨无助、无所适从的窘境。她们无法化解真实的威胁,所以转而寻求“女德”等说教来自我催眠。

――时评人 蒋ZZ

深思考:一些女性对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辨别能力、吸收能力,盲目听信女德班的伪国学来催眠自己,殊不知,学习这些伪国学无异于火上浇油,反倒加剧了自身对生活的困惑与迷茫。

【正声音】

>>这是社会的刚性需求

女德班在全国遍地开花,说明社会现在存在这种刚性的需求。民间女性在道德、价值、规范等方面是有迷茫和困惑的。在困惑面前,选择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答疑解惑的资源,是大家很方便、很自然的一个趋势。因此,我们首先要重视、面对这样一个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任锋

深思考:女德班的兴起,说明现代女性需要一种精神上的支撑。我们与其大骂女德班的不合理,还不如从现实出发,研究如何在传统文化上给女性指出一条明路。

>>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困惑篇(11)

美国女权主义者贝蒂·弗里丹在《女性的奥秘》一书中指出:“在我们作为女人的生活现实和我们要努力去与之相符的那种角色之间,存在着奇怪的差异”,女性面临着“精神分裂症一般的人格分裂。”贝蒂·弗里丹认为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取悦夫君和不断重复的家务劳动成为扼杀女性生存质量的杀手,这种无限循环的生活使女性陷入个性的压抑之中,使女性的精神生活处于空白之中。而生活于60年代的英国着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对贝蒂·弗里丹的这一说法十分赞同,她以敏锐的目光发现存在于女性生活中的问题,并以小说的形式向社会提出疑问:“我发现许多妇女正经历完全相同的过程,它令我惊奇:妇女的工作自由和生儿育女,使她们同时充当两个角色而精疲力竭。”很显然,德拉布尔所说的女性的“精疲力竭”是指女性精神上的而不是身体上的疲倦感。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西方社会人文思想更加普及,女性在社会上享有了更多的权利,因此在政治、经济、教育方面有了更大的空间。随着西方受教育的女性人数的增多,知识女性对于男权社会做了更大程度的反拨和对抗,同时也使知识女性的生存危机感更加突出,德拉布尔的小说正是在这一语境下诞生的,她致力于知识女性这一特殊群体的描写,努力地表现知识女性心灵中的隐秘和精神成长过程,描写她们在自我实现道路进行的种种尝试和尴尬处境,突出了这一群体在男权社会中感受的生存困惑。

尽管在六七十年代的西方知识女性已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但她们的现状仍然是处于男权社会的阴影之下,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所面临的仍然是结婚、生子、料理家务和丧失独立人格成为丈夫的附属品的生存状态,这样的现实与她们曾经受过的完美教育、曾经有过的高尚理想有着巨大的落差。在简单苍白的日子里,知识女性心里涌动着对婚姻价值的困惑、对女性生活角色的困惑、对未来出路的困惑,而这些困惑构成了知识女性对前景的迷惘与不安,德拉布尔正是植根于现实主义的土壤之中,借助于自己对知识女性生活的熟悉,通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来表现这种困惑与不安,以完成对知识女性成长之路的探索。

一 对于婚姻的困惑

德拉布尔曾说过:“从自然性别而言,女性被禁止承担积极的角色,她们很少有自。”毕业于剑桥大学、曾有过婚变的德拉布尔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清醒地认识到,社会所造成的男女不平等使女性在婚姻中一定会处于弱势,而女性的生理特征更会使其在婚后陷入儿女缠身的境地,从而无法与男性抗争。基于这一点,德拉布尔认为女性在婚姻中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的,所以女性不应当抱着盲目和不切实际的浪漫去幻想婚姻,而应当抱着清醒而理智的态度去对待婚姻。也因此,德拉布尔更关注处于婚姻的矛盾心理中的知识女性,并一直都把小说里的婚姻写得矛盾重重。

德拉布尔于1963年出版的第一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夏日鸟笼》所反映的正是她本人在大学毕业后初涉人世的心态。德拉布尔本人曾说过:“我写第一部小说是因为我发现现实生活与读书生活之间大的差异……我想证明我感到突然失去的身份。”小说中的主人公萨拉毕业于牛津大学之后,面临着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抉择:结婚或者不结婚。她徘徊于“嫁个学究还是做个学究”的两难境地里。萨拉是个理性的学者型的女子,所以她首先总结了自己身边的两类女性,并对她们的生活进行比对,这两类女性中的一类是萨拉已婚的姐姐路易丝和萨拉的同学吉尔;一类是未婚的历史教师达芙妮,而这两类人物的状况在萨拉的眼里都是不完美的:姐姐路易丝虽然嫁入富裕人家,得到了豪宅和华丽的服饰,但她一直生活在没有感情的婚姻里,成为丈夫的一个附属品或“家庭秘书”,爱情的缺失使路易丝只能靠隐秘的婚外恋来支撑自己的感情生活,但最终私情败露而被丈夫赶出家门,这让萨拉心里感到了婚姻的不可靠。而同学吉尔虽然经历了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的浪漫恋情,但在实质性的婚姻到来之后,也最终因为丈夫的大男子主义而宣告破产。两个已婚女子的不幸给萨拉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慌,并使她对婚姻的本质产生了质疑。萨拉认为在称女性为“第二性”的社会环境里,女性在婚姻上一定是个劣败者,很难有美满幸福可言。小说中不嫁人的历史教师达芙妮的生活同样不幸:她虽然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上的独立,但因相貌平平、反应迟钝、生活里没有一点激情,而倍受世人的白眼,致使萨拉每一次看到她,都会“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从达芙妮的经历上,萨拉看到的是女性跻身于知识群体里的障碍:“你不能当一个性感的教授,如果你是一个男人,博学多才又相貌出众,那无关紧要;如果你是一个女人,这就是一个过错。”所以,身为美丽女子的萨拉无法实现自己的学者之梦,也无法顺利地走进婚姻,她只能当一个婚姻的审视者和社会生活里的“他者”,在“嫁一个学究还是做一个学究”的犹豫之间徘徊,正如王贤所言:“‘嫁个学究还是当个学究’的追问,就如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的苦苦追问一样,德拉布尔为女性的处境而烦恼,为自身价值的难以实现而焦虑,并以自身的切身感受和特有的笔触刻画了一系列以各种形式寻求自我身份的女性,道出了女性在这个世界上的困惑和不幸。”

二 对女性生活角色的困惑

德拉布尔曾说过:“我们不想与过去的妇女相似,但是我们的未来又在何方?……在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方面,我们是生活在一直不确定的未知世界里,我们必须在我们的前进方向里确定我们的道德规范。”这种对往昔女性生活的否定和对未来的迷惘,造成了生活于男权社会和女权运动的激烈摩擦之中的英国知识女性对自我身份的困惑,她们不知道受过高等教育之后的女性该如何在新的社会氛围里确定自己的身份,是否还要承担往昔女性所承担的传统的义务等。

德拉布尔的寓言式小说《磨砺》中的女博士罗莎蒙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罗莎蒙德是一位拒绝婚姻和的全新女性,她独居于一套父母留下的大房子里,对十分淡薄,将事业和博士论文看成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不允许男性插足或主导自己的情感和生活,她认为,“爱情对于男人来说,是他的身外之物,而对女人来说,却是她生命的全部,这是拜伦的见解,可我不以为然。”生活中的罗莎蒙德是 一个精神上始终摇摆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知识女性,在她放荡的外表下掩盖着坚守的决心,她绝对不允许男人来主宰她的生活和感情。为了保持,她故意同时与两个男人来往,好让对方都误认为她是另一个男人的情侣,这其实是罗莎蒙德的“双重护卫系统”,她靠着这种误会保护着她的。但命运却给罗莎蒙德设下了一道难题: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她与关系极为疏淡的乔治发生了偶合,竟使她意外怀孕。

在经历了是否自杀、是否做母亲的痛苦挣扎之后,罗莎蒙德选择把孩子生下来而不告诉孩子父亲的做法,这样就会“排除了日后需要维护关系的麻烦”,同时也可以扞卫自己人格的独立与尊严。小说中的未婚母亲罗莎蒙德放弃了夫妻共同抚养儿女的甜蜜与幸福,独自经历怀孕、分娩和抚养女儿的全过程,同时,她还要撰写博士论文,承担所有的生活重担,她这样做的原因是怕落入传统女性的家庭牢笼之中,变成庸庸碌碌的家庭妇女中的一员。因此在小说临近结尾处,当乔治又来到罗莎蒙德的寓所,并见到了她的孩子时,罗莎蒙德有了选择与孩子的父亲共同抚养女儿的机会。此时,罗莎蒙德的感情上极度矛盾,她既渴望乔治留下来又不想陷入旧式女性的生活圈套里,决定不去“企求他的爱,他的容忍,他的怜悯,企求他能留在我身边,使我能不再独自一人面对那些税单,不再因没有他而那么痛苦”,最终也没有泄漏孩子的秘密,她决定独自忍受极度的孤独寂寞,架空“丈夫”与“家”的概念,将男性处于虚幻的他者地位上。罗莎蒙德的这种唯我主义者的作法使其远离了现实和人性,甚至远离了女性的本能需求,陷入到一种新的内心的困惑与彷徨之中。

三 对未来出路的困惑

王佐良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中指出:“比她(多丽丝·莱辛)年轻的德拉布尔在《金色的耶路撒冷》等小说里专写受大学教育或在大学教书的青年妇女所面临的恋爱、婚姻、职业等问题,用细腻的文笔描绘了20世纪60年代英国妇女的神态风貌。”这说明德拉布尔的小说里不仅表现出知识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困惑,更包含了她们在职业选择和个人出路上的困惑。她的小说中的人物生活于正值西方社会社会变革的时期,传统的价值观念被解构,而新的人生价值还在不确定之中,于是年轻的知识女性们解脱了传统的负荷,却陷入到精神上的无所适从。年轻的德拉布尔正是在这种社会语境当中,产生了反映女性生存境况的想法,她对千百年来传统女性仅仅充当家庭里的角色深感不满,认为这样的做法使女性的个性受到压抑,于是在她的作品里便出现了走出家庭围城、在新环境里寻求个人价值的知识女性。

小说《针眼》里富裕的女主人公罗斯受过良好的教育,过着养尊处优、整天无所事事的生活。结婚后的她为摆脱平庸的生活,求得精神上的充实而把大笔财产奉献到非洲一所小学,兴办起了自己的学校。但不幸的是,学校在战争中被大火焚毁,罗斯谋求自我生命超越的希望破灭,也导致婚姻破裂,生活贫苦。罗斯赖以寄托理想的实体被烧毁,她的新生活之路也就此中断,于是心灰意冷的罗斯只得放弃了出走之路而回归于家庭,继续过她那苍白的日子。“针眼”一词取自《圣经》中的“富人进天堂比骆驼过针眼还要难”的名言,也暗示着女性寻求新生活的艰辛。同样的女性寻求自我救赎之路的故事还表现在德拉布尔的另一个长篇《金色的耶路撒冷》之中,小说的主人公克拉拉也是对未来抱着强烈向往的人。这个清贫而美丽的外省少女克拉拉,不愿像自己的母亲那样在偏远的角落里度过默默无闻的一生,于是她选择了逃离家乡来到大都市伦敦,寻找理想的圣地——金色的耶路撒冷。克拉拉凭借着自己女性的魅力认识了青年富人、已婚的加布里埃尔,并成为他的情人,见识了“美丽的宅邸,美丽的人说着美丽的语言”的生活,她仿佛找到了梦想中的耶路撒冷。但好景不长,随着克拉拉与加布里埃尔的婚外恋情的中止,克拉拉失掉了她的社会根基,也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只能重返家乡,重演母亲的命运。这说明克拉拉脱离的只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她并未能逃离无处不在的男权世界,她的“金色的耶路撒冷”只是一个虚无飘渺的幻景,这个幻景仍然是建立在男性对女性的驾驭之上,建立在女性以性别魅力取悦于男性的前提之下,所以它根本不是展示女性才能的平台。

美国女权主义者贝尔·胡克斯指出:“性别歧视暴政下妇女的遭遇是一种所有妇女共同的东西”,这说明女性不管属于何种阶层,她所要面对的都是男权社会对于女性话语权的剥夺,都是女性在社会中被边缘化的现实。因此德拉布尔小说中知识女性的心灵困惑,既是属于女性的,更是属于知识女性的,而这些女性个体生命的体验构成了德拉布尔对女性生命价值的拷问,表现出那些刚刚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又要面对茫然未来的女性生存状态。德拉布尔对于小说中女主人公命运的安排,正是要唤起人们的思考:女性的自强和独立是否一定要以牺牲婚姻为代价,是否一定要以女性的自我封闭和对男性的虚化为前提呢?

  参考文献:

[1] 王佐良:《英国20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