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态文化建设大全11篇

时间:2022-09-22 01:51:25

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建设篇(1)

南建设生态文化的重要价值

云南省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复杂,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性地区和重要的模式标本集中产地,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同时,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创造、积累、传承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灿烂的民族文化,涉及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中,围绕朴素的环境观、饮食观、消费观等而形成的生态文化,成为建设现代生态文化的重要基础。云南在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突出生态文化建设,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重要价值:1、构建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提升云南各民族群众的生态文化素质,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虽然生态文明本身包含了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内含文化的要素,但是,生态文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先进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由于云南本身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趋于保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生态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这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也是重要基础。2、通过突出生态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凝练和提升云南各民族传统朴素的生态文化意识。如前所述,云南省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众多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包含朴素生态思想的生态文化意识和观念。这些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蕴含于民族文化的内容体系之中,容易被忽视,而且其中也有某些方面的局限甚至不足。通过突出生态文化建设,积极发掘和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中的生态因素,凝练和提升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和价值观念,既能够提高生态文化的发展水平,也能更加突出民族生态文化的价值。3、突出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将党和国家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精神和要求与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使命相结合。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当前,按照党的十精神,做好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这“两篇大文章”,是云南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内在要求。我们突出生态文化建设,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现实需要。突出云南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将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结合起来,更好地挖掘丰富的民族生态文化资源,突出民族生态文化建设的特色,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同时,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4、突出生态文化建设是加快云南民生建设的现实需要。党的十继续强调民生建设,要求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③文化建设本身也是民生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更是民生建设。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更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素质提升,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通过生态文化建设,不仅能够让全省人民广泛树立起生态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环保观念等,形成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而且通过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强化云南生态文化建设的策略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云发[2009]5号)明确提出了构建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提升各民族群众生态文化素质的目标要求,并提出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立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和推广可持续消费模式等三个方面的措施。这就为建设生态文化指明了方向,但是,在具体落实生态文化建设任务方面,我们认为具体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1、广泛深入地开展一场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思想大讨论,形成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广泛共识。虽然早在200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就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要求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云南长期坚持生态文明教育,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全社会来看,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尤其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宣传还不够深入,大众对此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尤其还有不少认识误区,对党的十报告单独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将其放到突出地位的重要性和现实要求的认识也还不够,因此,借助当前学习贯彻十精神的东风,在全省范围广泛深入地开展一场思想大讨论,既能增强认识,又能找到差距和问题,尤其是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从而形成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广泛共识,以此奠定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思想舆论基础。2、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文化艺术单位的优势,积极开展生态文化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探讨,配合相关决策部门,提出建设生态文化的具体思路,形成关于生态文化建设的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经过全省各族人民的长期不懈努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已成为云南最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和资本,成为最珍贵的品牌和形象。不仅如此,云南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具有关于生态方面的丰富内涵,比如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朴素生态观,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观,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等等。这些是我们建设生态文化强省的重要基础。同时,我们也要认真解读党的十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最新要求,结合云南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任务,结合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现实要求,集中智慧,群策群力,形成建设生态文化的具体思路,为相关决策机关和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生态文化建设不仅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也有科学有效的政策支撑。3、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促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思想观念要解放,政策措施要明确,但贵在执行。建立科学有效的体制体系,促进生态文化体系的建立是关键。我们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制度体系的建立关系重大。云南在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制度体系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第一,要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要求中关注生态文化建设。当前,全国都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但是,由于我们长期忽略生态文化,在不少地方和场合,生态文化不能登大雅之堂,而且有的认为云南突出的就是民族文化,生态文化提一提即可。如果在制度体制的设计中缺乏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关注,生态文化建设就不可能得到真正很好的落实。第二,要在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下设计和考虑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我们不能单独考虑和设计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机制,但是,也不能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机制替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机制。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总体上是在生态文明的战略上设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进程中推进。第三,生态文化制度体系建设要面向市场,面向世界。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与东南亚3个国家接壤,发展面向东南亚的跨境文化是云南生态文化建设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要有面向世界的眼光,要把生态文化建设与桥头堡建设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体制机制,不仅形成生态方面的精神和价值文化,而且形成生态文化的物化产品,真正使生态文化建设充满生机活力。4、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全省人民广泛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既是政府的事,也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政府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做好规划,确保资金等方面的投入。群众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将群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广泛发动起来,生态文化建设才有生机和活力。当然,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作机制。只有政府科学有效地决策施政,构建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才有可能;只有全省人民广泛动员起来,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基本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基本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才有可能。

本文作者:廖小明冯颜利工作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生态文化建设篇(2)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Enterprise Eco-cultur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Horiz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ANG Huanli, ZHENG Junlei

(School of Marxism,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ight, based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ntire socio-economic interests, social interests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of the enterprise, the basic content, and then based on this, proposed building a corporate culture ecology the basic elements, which provides a useful exploration for achieving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for enterprises as the main body.

Key words enterprise eco-cultural construction; main content; basic path

1 企业生态文化的内涵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化立足于生态公正,从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生态有限性的瓶颈出发,是人类关于最优化解决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生态公正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文化积淀。是人类为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的总和。企业生态文化是企业在实现企业利益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明确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应该担负的环境责任,将生态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成为新型企业的标尺之一。

2 企业生态文化的主要内容

企业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主要的主体之一。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必须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建立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企业价值体系。

2.1 以企业生态伦理建设为核心

企业生态文化是一种立足于整体生态公正的新型企业文化,是对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是国家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多位一体的企业生态文化。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战略、经营哲学、精神追求、道德准则以及行为规范等内容的具体体现。

企业生态文化建设,要以企业生态伦理为核心,首先要将生态伦理建设的过程融入解决企业自身发展问题过程之中,注意生态文化建设的整体性,有机性,和谐性以及长久性,增强企业生态文化在企业自身运行中的生命力。其次要注重发挥企业生态文化的的功能,形成具有核心文化价值的文旅商一体化产业链,充分体现企业新的经营特色,用新的“生态伦理”取代旧的道德观念,倡导一种简朴、合理、健康、和谐、自然的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营特色。

最后,要以企业生态文化为核心,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强企业社会生态责任感。企业要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兼顾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价值最大化。

2.2 以准确定位企业的主体角色为基础

生态文化建设篇(3)

现实中我们不难看到,特别是一些白领,过度滥用工业化和电子产品,出门就开车、进门就上网、室内不自然通风,一年四季用空调恒温,每时每刻玩手机,做饭用微波炉(辐射排行第一)甚至叫外卖,吃饭不用碗,用一次性发泡餐盒(丙乙烯)喝水用一次性纸杯(丙苯酚垃圾)随手丢弃,原本是天然的黑发硬是用化学药水染成黄色。前不久有一则新闻:上海某写字楼上班时间,一群白领等电梯等了70分钟,白领相当年轻却没有一个人爬楼梯的;滥用工业品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没有一点社会责任感,把一次性消费当成时尚,滥用一个塑料袋,100年不会降解,对水和土壤造成不可挽回的污染雾霾天。现在很多地方搞晚会,组织者不研究创作,首先想到租声光电设备、放乌烟瘴气的烟雾、搭各种光怪陆离甲醛排放极高的舞台。

在现阶段社会上趋利风潮影响下、人们心浮气躁:急、快、忙慌、趋利、短视等时代病成为不良的潮流,传统的中华文化在浮躁的环境中难存昔日的自甘清贫、淡泊名利、执著追求艺术创作氛围,在拜金主义大潮的冲击下,难以见到为提高文化素养,大练基本功的场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待艺术严谨、精益求精、不依靠道具、重内在文化素质的人越来越少了,当务之急,应大力弘扬和倡导对艺术艰苦卓绝的追求的良好风气,只有这样才能诞生经久不衰的艺术精品。

只依靠“外力”不重视人的素质提高,表现在很多方面:北京故宫博物院,号称是天下第一保卫处,拥有全国最先进的设备,小偷盗窃藏品翻墙进入宫殿把电闸给拉了,拉电闸,再先进的设备也发挥不了作用,关键还是要提高人的素质。日益加剧的社会浮躁心态、拜金歪风,使社会上流传这样荒谬的错误观念:“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滥用电子产品,不仅损害健康还使人的功能退化。工业文明造成的日益加深的全球性生态危机:频频出现的PM2.5雾霾天,提醒人类必须改变管理自然征服自然的态度。现代人,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有起码的社会责任感、起码的诚信,对大自然充满敬畏。

在全国各大旅游景点,烧香拜佛或留影的人们络绎不绝,游客基本分不清哪个是“宗教胜地”,哪里是“世界文化遗产”、皇家园林、国家自然风景名胜等,将其统称为公园或景点。见庙烧香拜佛祈福,很少有人了解“寺庙”和“宫殿”的寓意和文化内涵。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孔子大成殿、佛光寺的大殿,都体现了:中正、人和、仁德、礼教、仁义礼智信,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其中意义非常深远。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人物,家喻户晓,大家都熟悉他的名著“出师表”他另一修身励志名篇《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写给后人的,以此醒世名言来教育勉励后人,强调的是自身修养。诸葛亮的思想智慧和政治谋略,为世代有识之士汲取,受益,成为人生的座右铭。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目前孔子学院在全球有349 所,孔子学堂400余所,全世界共享中华优秀文化成果,而我们不应该舍本逐末,疯狂追求西方文化糟粕,要在传统文化中平衡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

农耕文明在二十四节气中轮回,给予我们充足的养分能量,农耕文明培养我们:应时、应季、顺风、顺水、取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顺应大自然、守望田园、辛勤劳作、守则的理念,所谓的建筑“风水”,风和水就是“大自然”。农耕文明推崇自然和谐,契合中华文化对于人生最高修养的乐天知命原则,乐天是知晓宇宙的法则和规律,知命则是懂得生命的价值和真谛。崇尚耕读生活与大自然和谐,提倡包容合作,而不是挥霍自然资源,这符合今天的绿色低碳生活、可持续发展。

人类只有保持与自然界和谐共生,才能获得持久健康的生存。这种生态智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弥足珍贵的生存法宝。人民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基础保障。但钱不是幸福的根本。除了基本的物质保障,人还需要爱、需要信任、需要美好的感情。一个有信仰的人:积德行善、不急不躁、不急功近利、崇尚自然、内心平静、讲究规则、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

你可以爱时尚、你可以用电子产品、你可以去游历名胜古迹,但是你不可以不爱护生态环境。

生态文化建设篇(4)

所谓生态文化,从狭义理解,是指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从广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它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和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可以说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也是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先进文化。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发展成绩的同时,经济与生态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十分严峻,治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匮乏,参与程度太低,参与人数太少,生态文化还未成为大众性的自觉活动,而主要是一种政府行为。而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则使得人们陷入无法可持续发展的危机中。当人们面临这种危机的时候,就有必要重新审视人和自然关系,认识到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还必须承担人对自然进行保护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而这种义务和责任的形成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全新的文化,即生态文化。因此,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首先,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公众的可持续发展,人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不良状况,实现可待续发展局面,关键是要使广大决策者、管理者和群众从只注重经济效益、物质消费的“经济人”变为“生态人”,只有当人们从文化的层面上来接纳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扎下根来,成为人类共同的信念和价值取向,进而转变为人的自觉行为。鉴于此,从文化的层面上认识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科学技术,弘扬生态文化,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施和健康运行的必然选择。

其次,生态文化建设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了人类文化的纵深发展,催生了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结合、相得益彰,从整体上保证经济发展的后劲,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和效益。同时,生态文化所具有的功能也必然会作用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这种动力产生表现为生态文化对人的思想、感情、心理、性格和行为,凝聚成精神的力量,作用于人的心灵,教化人,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观念的转变,激发人们自觉地投入到可持续发展活动中去。生态文化既是可持续发展的成果,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尺度。因此,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成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三,生态文化建设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模式。它对于生态问题蕴涵着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强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的需要的满足:既要满足本地区、本国人民的需要,又不损害其他地区人民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二是通过社会机制和科学技术,对向自然界索取的行为加以限制,以保持对环境和资源的永久利用。三是保持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以及人类系统内部的协调。人是以文化的方式存在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当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历史选择的时候,与之相适应的必定是一种新型的文化——生态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生态文化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可见生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必将从思想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实现。

二、建设生态文化的政策措施

生态文化重在建设,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积极发展生态文化,让生态文化的基本精神指引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行动和决策,浸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提高公众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环保观念和道德,能够自觉地关怀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人”,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突出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质,加大教育宣传力度。生态文化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特别是要促进人们生态意识的养成,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要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要在人们心目中唤起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要在人们的心目中重新扶起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等等。为此,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化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中,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帮助学生树立环境生态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道德观念。同时,还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而且要造福子孙,造福后代,切不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只有通过开展全民的环境教育,真正唤起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人们的生态伦理责任,唤醒人们的生态良心,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正义感和生态义务感,通过自觉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来遏制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才能使生态环境朝着有益于人类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生态文化建设篇(5)

一是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全县社会和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编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明确提出生态建设的目标和措施,经县人大审议后颁布实施。同时,为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快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县建设,打造生态XX的工作意见》,并与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二是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重大环境决策听证会制度,向社会公众实事求是地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三是设立举报接待日、举报热线电话、举报信箱、举报网址,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生态建设中的问题,对有关结果通过新闻媒体和相关渠道进行通报、宣传和教育。

二、素质教育与认知文化建设版权所有

生态文化建设篇(6)

1.2生态科技文化是当代中国科技文化成长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展开科技文化是伴随着近代科技的兴起而形成发展起来的,特别是“五四”运动后中国科技文化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与此同时,中国科技文化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科技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和发展科技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研究中国科技文化发展战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经济领域的一场变革,也是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其他领域的一次重大调整。生态科技文化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主要标志,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发展的动力。当代中国科技文化成长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生态科技文化的应有之义,特别是将生态的科技文化融入到当代中国科技文化成长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在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质,潜移默化中发挥其他文化无与伦比的作用,成为现代文化建设的先导。因此,生态科技文化是当代中国科技文化成长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展开。

2建设生态科技文化的基本路径

2.1可持续发展观的建立当前,许多人已经深刻认识到了造成社会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的真正原因,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防止人们将科学技术滥用,将科技项目置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努力改变人们过去陈旧的科学技术观念,建立基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随着人们对社会进步、生态和谐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性的深入认识,一种崭新的、能够与维持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科技发展观有效形成并为人们所全面接受。这样一种全新的科技价值观是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努力关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关注科学发展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人类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基础,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的,将注重科学技术在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按照生态文化丛林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向来进行科学技术的深入开发、利用和研究。生态科技观的建立,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把握,第一,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资金和技术的投入;第二,利用网络、电视媒体技术加强宣传力度。生态价值观努力寻求将科学技术作为当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手段来开发,以科学技术的方式方法来使人们的发展建立在有效整合资源和环境得以保护的前提下。

生态文化建设篇(7)

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文”是基础和工具,“教化”是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

关于草原文化的内涵,有学者认为是指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不同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著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含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包括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基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等。可以说,草原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

草原生态文化是指草原上生活的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形成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草原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产生活方式,以实现人与草原的相互和谐,以及为达到这种和谐做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草原作为生物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草原文化的本质特征是重生态,或者说是其生产与生活方式等具有显著的生态性。草原文化的生态性即草原地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是草原生态文化学的研究内容。

二、草原生态文化的现代价值

(一)草原生态文化的生态伦理价值——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体现

生态伦理学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生态伦理学的观点,我们对草原生态文化可以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探究:一是人与草原关系上的道德责任;二是人对待草原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前者是草原生态文化在精神层面的体现,主要是指对生命的认识、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等;后者是草原生态文化在物质层面的体现,主要是指人们在草原上的生产生活方式。

精神上,草原上人们的生命观和自然观独具特色。首先,敬畏生命是草原上的人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伦理原则。在草原人的心目中,一个人只有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同样神圣的时候,他才是有道德的。实际生活中,如果确实出于不得已的需要而杀死其他生命,那也应当对被杀的生命怀有怜悯之心。其次,尊重自然是草原上的人们又一个重要的伦理原则。在草原人的伦理观中,大自然及万物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大自然是有用、宝贵、神圣、不可替代的,大自然大于人+畜+草之和。这种自然观一直在指引着他们从远古走到今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草原一直保存至今的关键。对自然的亲情和伙伴意识是马背民族观念文化中最基本的内核。几乎所有的蒙古族祭祀都会呼出“天父”、“地母”。在他们看来,天父地母所孕育的自然万物,包括人和动物,都是亲近的兄弟姐妹。在草原牧区人们都明白自己应负有的责任:要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

物质上,草原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更为切实地体现了草原生态文化的伦理思想。游牧生产是草原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最生动地体现草原生态文化的价值。游牧就是四季轮牧,其核心和关键是按季节转移放牧场地。牲畜是牧民与自然的中介,牲畜只有通过吃草才能存活和繁育。牧民们深刻地了解牲畜与草原的关系,也深深地明白要保持草原的生态平衡,就必须采用游牧的方式。游牧是一种适应自然和具有规律性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游牧生产方式把人——畜——草的关系转化为动态的平衡,使三者在变动状态中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从而实现马背民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四季轮牧在大多数牧区为了减少对草场的破坏,进一步简化为冬夏两季轮牧了。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马背民族,生产方式遵循着自然规律,生活习惯的细微之处也凝聚着生态之光,体现着草原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深层关怀。作为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蒙古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牧人们不会因为个人的利益或生活的方便而破坏自然。蒙古包就是典型的生态环保建筑;牧民用以取暖和炊事的燃料,是牛羊粪和枯树枝,禁止砍伐树木;蒙古族严禁在河水、湖水中洗涤污物和便溺。

生态文化建设篇(8)

一、引言

随着工业社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情况也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社会的首要任务。我国在十会议中提出构建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的降低污染情况,保障环境资源的生命力,是关系到人们生活的福祉,关乎到民族持续发展的长远计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各行业人民都要高度重视起来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同时,环境保护机构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方案,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位。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因此,只有不断的完善环境法律制度,才能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实施,从而在根本上降低环境污染程度。下面将具体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与环境法之间的联系,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形势以及发展目标,探析我国致力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原因,解析在环境法的基础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策略。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与环境法之间的联系

(一)内容

生态文明是一种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物质文明所并列的文明形态。我国在十会议中指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同时要与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相互融合,致力于发展美丽新中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持续发展下去。在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的发展相比较水平处于劣势,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生态资源严重匮乏,资源分布不均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传统的生态系统已经出现退化现象,快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实现资源高度节约,在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而工业企业的生产对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加大,造成了我国资源严重短缺的形势。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求社会大众共同做到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其次要做到控制污染,降低污染。从上个世纪开始,我国的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了环境大量污染,如此严峻的污染局势使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实施高度关注,必须将控制污染和治理环境工作高效完成。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环境危机的背景下所产生的,在思考现代工业技术所导致的人与社会发生矛盾的基础上,将文明生态学作为基础,以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作为指导,从思想理念、物质理念以及制度理念三个方面进行思想改善,从而使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实现现代化新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理念就是人与大自然在相处的过程中必须要顺其自然规律,珍惜爱护大自然所带来的一切自然资源,合理、节制地使用自然资源。人类作为大自然中的高级文明形态,要努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大自然持续发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关系

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步伐并不是马上就能完成的事情,这是一个复杂且艰巨的工程。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离不开法律的支持。环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强力保障的规章制度,能够从根本上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实施。与其他法律文献不同的是,环境法产生于国家应对环境危机的时候,这就决定了环境法的基本定位就是是在法律领域内防治环境危机,环境法作为国家的政策制度,要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高度契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最有力的法律保障。旧时的环境法主要是防治环境污染而制定出的规章制度,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法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新,新型的环境法是以建设生态文明、保障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作为己任,在新型环境法的有力保障下,建设生态文明的脚步将实现更大的跨越。

三、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形势和发展目标

(一)当前形势

1、工业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环境污染问题显现出来,生态环境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人与大自然的矛盾越来越严重,由于人类没有节制的使用、开采,导致自然资源严重匮乏,逐渐走向枯竭状态,资源短缺严重阻碍了社会文明的持续发展。根据我国环保机构的调查,在2004年的时候,我国因为环境污染问题造成经济直接损失五千多亿元,占据了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05%,由于生态资源破坏和环境严重污染造成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被浪费,生产设备被损坏以及人力资源的大量贬损,这些方面严重束缚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2、生态破坏问题导致国内出现了社会矛盾和一些,从国家环保部门调查的数据来看,2001年至今,我国每年的环境破坏事件和生态污染问题不断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对环境污染进行投诉,事件更是以飞快的速度增长。1996年至今,每年由于生态污染问题引发的在不断的上升。最近这些年以来,大型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例如在2012年,四川和江苏民众因为担心环境遭到污染而聚众反对一些工业项目的运行,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稳定和谐。

(二)发展目标

环保部门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有机结合,现阶段的目标就是要降低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这也是当前社会公众必须要努力完成的任务;长远目标就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将国家建设的更加美丽,实现国家民族的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国际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的贡献,用自身的力量去保护全球生态环境。

(三)我国致力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原因

国际生态环保企业的全面发展给我国生态环保部门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从美国方面来说,在20世纪中期的时候,美国就开始致力于开发生态文明科技,目前的美国环保科技技术在国际生态环保中已经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占据了国内外大部分发展市场。经过国际环保组织调查表明,当前全球对生态环保市场的需求量已经超越了6000亿美元,而以德国、加拿大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成为生态环保市场的主导国,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相比于这些发达国家,我国在生态环保市场中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之下,差距仍然较大,在世界多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下,我国应该更加高度关注生态环境建设,并且要将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发展国家,所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变得势在必行。

四、解析在环境法的基础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策略

(一)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融入到环境法中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环境法作为保障才能顺利实施,因此,只有不断地更新和改善环境法律制度,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快速落实到位。环境法律制度在立法时都是根据相关的法律目的和法律理念来制定的,而我国的环境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所制定的,立法理念是防治环境污染,强调环保预防,与现在的生态环保理念相差较远,因此,为了实现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将先进的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到环境法中,从而使环境法律制度符合当前的环保局势。

(二)提高社会大众生态环保意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环境法律制度作为支撑,还要使全民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因为生态文明在人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例如节约用水,餐桌不剩饭菜等都体现了生活中的生态文明,因此,培养全民生态环保意识是刻不容缓的,这就需要环保部门开办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活动,弘扬生态文明的中心思想,举办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使生态环保理念深入到每个国民的意识里,引导社会公众依法参与环保活动,从而在根本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度。

(三)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

执法必严是法律制度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我国环境法已经基本形成的基础上,严格执行环境法律制度成为了实现生态环保的关键所在。在此之前,生态污染问题之所以会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大多是因为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不严格处理环境污染问题,造成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因此,必须要加强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培养出一支严谨负责的执法团队,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通过现代化信息公开方式使环保执法活动变得公正透明,执法人员能够积极接受社会群众和大众媒体的监督,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位,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实施。

五、结语

工业社会的发展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人类作为生态文明的高级形态,有责任也有义务来改善生态环境问题。这就需要国家环保部门将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环保理念和环境法律制度融合在一起,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同时要加强环境法律执法监管,对生态环保活动进行严格执法,阻止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最后开办环保理念宣传活动,加强全民环保教育,培养社会群众的环保意识,从而在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污染情况,快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李兴锋.论环境法生态主义理念的合理内涵及实现路径[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冯嘉.负载有度:论环境法的生态承载力控制原则[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8).

生态文化建设篇(9)

2生态文化的概念

生态文化的概念是最早是由罗马俱乐部的创始人佩•切伊提出的,他站在生态学发展角度对生态文化进行系统科学的阐释。他认为生态文化是一种建立在生态学发展基础上的文化体系,包括生态思想观念、价值原则、思维模式、发展方式、管理体系几部分内容。生态文化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态理念,以一种科学的、生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自然和环境,积极协调和处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地提升,其自然征服欲和贪欲急剧膨胀,要求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随着人们思想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他们认识到了尊重自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始反思其发展行为,积极关注环境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理和防治措施,极大地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目前,学界尚未就校园生态文化的概念达成一致,不同学者在概念界定和内容分析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他们普遍认同以下观点:校园生态文化系统是由全校师生和管理人员共同维护和发展起来的一套文化系统,它较为全面、直观地反映了全校师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群体取向,具有发展性、整体性与和谐性特点。

3生态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关系

一直以来,高校就是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文化形成和创造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结构、体系、内容都较为系统完整。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其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补偿、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完善。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学校积极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其教育水平,通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手段有效地提升了其人才培养质量。校园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前进的文化系统,它通过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校师生,使其逐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自觉规范其自身行为,积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创造良好的校园发展氛围。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们一方面享受着物质文化带来的极大便利;另一方面也遭受着精神文化缺失带来的折磨。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和解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二者的矛盾,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于高校而言,要想更好地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发挥其育人功能,就必须创建健康、活泼、向上的校园生态文化,增进师生与生态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4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只有将生态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育人作用,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还是推动校园文化可持续发展,增强其文化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因此,在具体的文化建设活动中,高校必须积极处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觉树立科学的生态文化意识,积极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以自身行动传播和践行生态文化。生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逐渐形成科学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念,有利于其人格发展完善;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构建良好的校园内部发展环境。

5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5.1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校园人际和谐在进行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时,学校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积极处理校园内外的各种发展关系,以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建设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摆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强化学校师生的竞争意识,引导其树立敢为人先的竞争意识,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师生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还要积极进行合作与交流,扬长避短,以保证其学习和工作目标的尽早实现;二是要积极协调师生间的关系,增进其专业沟通与交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高校要积极协调学生与老师间的关系,引导其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生态文化建设篇(10)

纵观人类的文化史可以发现:人类已走过了太古时代的自然文化——迈过了古代社会的人文文化——正在经历工业文明时代的科学文化。

(1)当我们极力推进现代化大业之际,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一种现象:现代化在东西方均遭遇到了挑战,现代化正经受着审视与批判。为了不断做大“经济馅饼”,满足贪婪的物质消费欲望,人类向自然开战,向自己的同类索取,甚至不怕挖自己的祖坟。人类失去了敬畏自然和尊重生命之心,不断地消灭其它物种和生命,不断地破坏历史文明,正在成为“生命的孤独者”,难以享受到与其它物种和生命共存共娱的欢乐。同时,自大的人类亵渎神灵、失去信仰、放逐崇高,正在成为一个精神无所归依,失去终极关怀的精神流浪者。

(2)于是本世纪70年代前后由若干先驱呼喊出“拯救地球”“敬畏生命”“全球伦理”的口号,揭示了人类文化的最新走向——由科学文化走向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它代表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演进的潮流,它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首先,是人的价值观的革命,即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代替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其次,是世界观的革命,即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用关于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生态世界观代替机械论、元素论;另外,它还会引发人类思维方式的革命,整体的生态学思维如莱昂波尔德等提倡的“象一座山那样的思考”将代替机械论的分析思维。

(3)这一转变已经在各个领域中表现出来,它是全方位的、深刻的人类文化革命和创新。因此,生态文化早已突破了单纯的环境科学扩展到了人类学、社会学以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它反映了一个事实:全新的生态化社会正在形成,地域文化作为生态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必然也存在自身的生态文化。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不是经济活动的直接产物,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变量。由于山脉、河流、海洋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民族的居住地、环境、先前的社会观念、现实生活中流行的新观念,以及社会、社区的特殊发展趋势,等等,都给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场合和情境。文化生态学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用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如果我们不尊重文化生态学的科学规律,人为地去营造但一的文化形貌和但一的摸式,就破坏了文化的生态。

(4)文化生态是生态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同时又依赖于经济、反作用于经济;在考虑经济建设的同时不能不考虑文化生态的建设。从玉贵走廊建设两年多来的实际情况看,在建设经济的过程中,许多文化生态不但得不到保护,反而遭到了破坏。如反映历史文化生态的*汉古墓,1954年文化部门统计有500多个封土堆,到了2004年统计,只剩下了41个封土堆。反映现代文化生态的文化馆站,70年代文化部门统计,全市有100多个,而且都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2004年文化部门统计50%以上的文化馆站被逼给经济建设让位,有的被全盘出买,有的被宿小、被变形、被挤到无人问津的地方。这种破坏文化生态的行为,不但没有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反而造成了得不赏失的不良后果。

(5)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处在生态环境下,人们的心灵文化才能够得以正常发展——即人们的思想才得到平衡的发展。反之,就会造至人们的逆反心理,造至人们对单一心灵文化的对抗。近两年来,*市、玉林市两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仰制文化生态的现象。如在“玉贵走廊”(*)建设规划中出现了禁止道公活动的规定;在*道公是道教文化的传播、继承者,如果不问青红皂白,不管道公传承的是什么文化,一慨地抹杀,这是对文化生态的仰制。和十六大报告一如继往地指出:要大力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玉林的道教文化是该地域的民族的特色文化,是文化生态的组成部分。

(6)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的关系。文化生态是生态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和环境生态、农业生态、建筑生态是孽生姐妹,是生态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余秋里说:生态文化是关注人们衣食住行的文化,文化生态也关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可以想象单一的饮食文化,让人们天天吃肉,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

二、生态文化走廊——“玉贵走廊”的前詹

“玉贵走廊”在原来制定的建设方案中没有提及生态文化一词,可见这两年来,在“玉贵走廊”建设过称中对构建“玉贵走廊”生态文化的慨念不是十分明确,存在把生态文化理解为文化基本建设或理解为生态文化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应该部分。因而,在“玉贵走廊”建设中,对生态文化建设的考虑,特别是对文化生态的看考虑和实施不是十分理想。要进一步加强“玉贵走廊”的建设,就要进一步去理解“玉贵走廊”生态文化,尊重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建设篇(11)

摘 要:在现代化快速变迁的背景下,我国的村落文化也在经历着急剧的变迁。面对急剧变迁的村落文化,建立一种和谐、生态的村落文化是变迁中村落文化保存和创新发展的最好选择。束河古镇在文化生态的建设中,创造了“保护求发展,发展促保护”的束河经验。创造了民族团结发展、文化多元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村落文化生态建设的典范。关键词:村落文化;文化变迁;文化生态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2-0111-02村落是我国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时最基本的农民生存的空间,是特定社区居民进行生产、生活的全部环境的总括。村落文化则是指生活在村落中居民群体的自身构成(素质等)、居民的特定社会行为(外在的动作行为、感情、思想等)及其所创造的全部成果(物质和内在的观念的和非物质的),这些因素世代积淀下来,深刻地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在乡村现代性的背景下,我国的村落文化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变迁。众所周知,村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村落文化变迁中的村落文化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一、丽江束河古镇介绍束河,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束河位于丽江古城西北四公里处,玉龙雪山脚下,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现有近1 000户人家,5 000人口,核心区约5平方公里,有保存完好的古道、集市,有传统民居近千幢,土著居民以纳西族为主,是纳西族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束河古镇也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自明代以来,束河古镇逐步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和纳西文化交流中心。古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拥有明代壁画、明代建筑大觉宫、清代建筑三圣宫等珍贵文物和建筑。1997年古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被评为中国魅力名镇、最佳人居环境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云南省丽江古城西北四公里处,这一带是纳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点,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木氏上司的发祥地。据《木氏宦谱》记载,木氏祖先:“秋阳,于公元674年至676年为三甸(即今丽江)总管。”至唐德宗贞元年(公元785年),木氏祖刺具普蒙任丽水(即丽江)节度使。唐朝末年木氏先祖叶古年定居丽江坝的白沙,一直到明洪武封木世为世袭土知府,木氏在丽江坝统治了六七百年。束河古镇以青山为屏,大河为带,坐西面东,背风向阳。古街东西中轴线从聚宝山脚九鼎河石板桥起,穿过青龙桥,经过四方街中心,通向大研古城。整个古镇依托山水,靠山筑屋,房屋错落有致,村前巷头渠水汤汤,处处小桥流水人家,既有田野风光的自然美,又有江南小镇的水乡风韵。夜市萤火、烟柳平桥、鱼水亲人、断碑敲音、石莲夜读、龙门望月、大觉宫、千年银杏是广为流传的束河八景。二、束河古镇的文化变迁分析(一)农耕文化元代以来,丽江纳西族地区已由畜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1383年,在改朝换代中稳定了丽江地区合法统治地位的木得在大研大兴土木,建造丽江府公署,从此,丽江的政治军事中心及商业文化中心,由白沙迁移到大研,从而形成了白沙―束河―大研三位一体的丽江古城的整体格局。随着大研镇逐渐崛起,束河古镇从商业文化退回农耕文化,成为历史的活标本。木氏土司为发展农业生产,从中原聘请工匠、技师等到丽江传播先进技术经验,如制铜业、皮革业、造纸业等。束河古镇曾以发达的皮革加工、竹编等手工业闻名于世。过去束河村从事皮革业的有300多户,日产皮鞋500双,各种皮货远销、西昌、青海等地,有的商人甚至到达印度、尼泊尔等国,故有“束河皮匠,一根锥子走天下”之说。1942年,束河皮匠村与国际工合组织合作,通过贷款、集股合资开办过“皮革合作社”。束河古镇的优点在于当初把纳西族的农耕文明保存得很好,青稞梁、宽大的河道、清冽冰寒的玉龙雪水组成了一幅悠闲自在的图。(二)纳西文化丽江纳西族自唐代以来,就一直与汉、白、藏、彝、普米、傈僳等民族有着密切的交往。纳西族在形成和发展中实现了汉文化与纳西文化的有机融合。纳西族东巴文化被世人誉为世界文化圈的一株奇葩。他们的文字是云南最古老的少数民族象形文,是东巴文化的精髓,也是当今世界唯一流传下来和活着的古文字。东巴文属象型文字类型,有较浓厚的图画文字特征,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于主要用作书写东巴教经典,故称东巴文。东巴文虽然在民间并不普及,但确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最古老的象型文字。纳西族信奉多神的原始巫教“东巴教”,大约产生公元11世纪以前,为纳西族所特有,属原始宗教。东巴文化就源于东巴教。《东巴经》就是用象形文字写成的,堪称丰富的纳西族百科全书,全书约二万多卷,它记录了纳西的生活面貌和其他民族的关系;古老的神话故事、叙事诗、民谣、谚语等等,为研究纳西族社会历史、语文文字、宗教、生活习俗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纳西族具有优秀的音乐传统,纳西古乐是云南最古老的音乐。(三)茶马文化历史上连接西南“丝绸之路”滇藏贸易、开通于唐代的茶马古道,是千余年民族往来文明史的沉淀,它贯穿历史上的昨天,开启将来。不仅是一条商品交换“茶马互市”的贸易古道,也是各民族间进行文化交流的走廊,对纳西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丽江处于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历史地理位置,从滇南经丽江直达拉萨,经唐、宋、元、明、清千余年的运营发展,促进了沿线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丽江古城是滇川藏交通要冲,其发展历史与茶马经济息息相关。可以说古城与茶马古道是互为条件、相得益彰的,丽江古城是兴于商,盛于商,茶马古道创造了古城的辉煌,谓之为“马蹄踏出的辉煌”。茶马文化是束河古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水文化《元一统志》通安州条载:“山半(玉龙山)数泉涌出,下注成溪,灌溉民田万顷。”明代丽江水利条件改善,水资源相当丰富,加上纳西族人民的改造利用,形成了良好的水利灌溉网络,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水是束河古镇的灵魂。古镇前环绕着九鼎河、青龙河、疏河三条河之灵气。束河古镇北柳荫深处有九鼎、疏河两个龙潭,泉水清澈、波光闪烁,分为三河水系,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乡之秀。今天的束河古镇新建了一个生态公园,新建“飞花触水”、“信马由缰”、“放水冲街”等10多个景点。扩建环套水潭三个,扩大水面积三倍。使“雪山倒映”、“鱼水亲人”等景观更美丽,又使龙潭水源面积扩大,储量倍增,流入古镇的活水更丰沛、更清亮。为了排除每年夏季洪水冲击九鼎龙潭水源的水患,在九鼎龙潭和疏河源头上修筑了防洪堤,修泄洪渠600多米,使洪水绕过水源区,免去了千年来困扰束河人民的水患。三、束河古镇文化生态建设的机制探讨束河古镇文化生态建设的理念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保护求发展,发展促保护”的思路。以“遗产经济”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被誉为“束河经验”。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分为三个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为古镇核心区,二级保护区为核心区保护区,三级保护区为新城区与古镇的结合带。“束河保护与开发的设计方案”本着“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将束河古镇建设项目分为古镇历史文化保护、文化开发和新区配套建设三部分。

文物古迹是束河历史文化的象征。束河古镇对大觉宫和三圣宫及12院古民居作了重点保护,还对普查认定了的一二类建筑511幢,制定了保护措施。通过与企业合作,企业投资对古镇内的明代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并将束河完小这一老校舍建成中国第一个“茶马博物馆”,搜集收购茶马文物1000多件。通过展示古镇的历史文化,既保护了历史文化古镇,又增添了束河文化新设施。2009年束河古镇又在茶马博物馆内建设了“束河皮匠600年展览馆”,展出纳西皮革文物。束河八景中的龙泉寺、石莲寺都是土木结构。束河保护工程启动后,在旧地址,按旧模样重建了石莲寺。又对龙泉寺进行了修缮如保护。恢复了“龙门望月”和“石莲夜读”,增加了新的旅游景点。在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中,未砍一棵树,未拆一幢房。今天的束河,树绿草青,花红果香,清洁卫生,满目生机。山水、园林、建筑仍然古貌依旧,古韵犹存,使世界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主要体现了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其次是走市场化运作新路子。最后是通过建设旅游小镇,让当地的群众通过参与旅游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实现土著居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束河文化生态建设的经验主要有三点:一是科学发展,保护与发展和谐依存;二是首先保护好生活在遗产中的原住居民的长远利益;三是长远规划,精心设计,为人类的长远发展留下更多的文化遗产,而不是文化垃圾。通过对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再现了束河古镇的人文历史风貌,恢复茶马文化,整合旅游资源,保护好古迹、民居,合理利用水资源,升华产业结构。在保护好古镇原貌和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保护与开发建立起一种具有纳西族特色的城镇化模式,在保护农业生态、农耕文化,田园风光的基础上完成农业向第三产业转型,改善提升纳西农民的生活质量。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归根结底是民族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多元文化融合产生的文化结晶。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促进了束河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束河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农村集镇,发展为人居环境最佳魅力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另外,当地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使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发展旅游业,加快了束河古镇的城镇化进程。参考文献:[1]葛勇军.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村落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9,(15).[2]李庆真,谢丽霞.社会变迁中失落的村落文化[J].新西部,2009,(7).[3]刘歆,徐良.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毛丹.村落变迁中的单位化――尝试村落研究的一种范式[J].浙江社会科学,2000,(4).[5]唐踔.古村落及村落文化遗产保护[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6]王小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发展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3).[7]吴小华.村落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构成及其影响[J].古今农业,2010,(4).[8]张华龙.古村落文化的教育价值及其资源开发[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