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旅游体验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17 17:24:13

旅游体验论文

旅游体验论文篇(1)

一、导游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导游个人素质问题

1、导游讲解中反映出的导游知识素质问题。导游讲解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导游讲解太少或根本不讲的哑巴导游;导游光讲神神鬼鬼的传说神化,对景点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缺乏了解;导游讲解信口开河或闹笑话,缺乏基本的知识;导游语言千人一面,刻板背诵导游词。

2、导游服务中反映出的导游职业素质问题。游客投诉较多的导游接团中的漏接、迟接,反映出应变能力、预测计划安排不足等职业技能不过关,另外也反映出职业责任感不强。游客投诉较多的擅自更改线路、增加购物点的问题,甚至有的导游对不购物或购物少的游客“给脸色”、“说冷话”等,一定程度上反映导游个人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低下。有些游客投诉中的导游协调处理不积极或失当,导致游客和供应方在出现矛盾时加剧冲突,最后引起双方较大损失。这样的案例反映出导游的服务工作责任感差或者工作技能低。

3、导游与游客交往中反映出的导游个人综合素质问题。导游与游客交往缺乏沟通技巧,或经济目的唯一,沟通品位低下,以至于社会上对导游存在“油、精、奸”等看法,这与导游的专业技术水平低,个人综合素质较低有关。

(二)旅游管理问题集中体现在导游服务过程中

1、组团社与地接社团款纠纷。团款纠纷是导致较大旅游投诉案例的重要原因之一,出现这样的问题首先受到游客责难的就是导游,如果导游处理稍有不当,自己就会成为投诉对象之一,成为两家旅行社纠纷的“陪葬品”。

2、游客与旅行社旅游合同纠纷。尽管国家旅游局和各省旅游局都分别推出了旅游合同范本,并要求旅行社必须与游客签订旅游合同,但还是有一些旅行社不与游客签订合同或者在合同条款上设置“陷阱”,游客受骗的同时,处于一线服务地位的导游被作为旅行社的代表,必然首先受到游客责难。还有的是尽管签订了规范的旅游合同,但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没有充分依照法律程序而带来的纠纷,导游作为履行旅游合同的一分子遭到投诉。

3、旅游旺季供给短缺造成接待标准降低。这是旅游旺季最多见的投诉,多出现在旅游旺季的热点地区,超过旅游舒适容量带来游客体验水平降低,导游无力回天,很容易成为供给方的替罪羊。

(三)导游管理体制问题

1、导游职业定位问题。刘辛田(2005)的研究表明,按照我国目前的职业分类体系,导游职业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类别,属于旅游及公共游览场所服务人员小类,归于饭店、旅游及健身娱乐场所服务人员中类。因为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所以导游没有专业技术职称。国家旅游局的《导游人员等级评定制度》多年没有有效实施,况且导游员职称也并没有进入我的职称序列,没有切实与职称评定的初、中、高级建立对应关系,只是旅游企业内部的名号而已,甚至在一些旅游企业中也得不到相应的报酬福利。

当前的这种导游职业定位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导游职业的社会地位低,高素质旅游人才不愿进入;导游资格考试的门槛较低(仅为高中毕业),大量社会人员非理性涌入,掀起报考热潮,考到资格证后,临时性赚钱的多,认真对待工作的少;从业导游职业前景差,许多人仅仅是趁年轻考个导游证挣钱,有机会就改行,很少有人打算把导游作为长期职业认真做,因而导游钻研业务、研究旅游文化的少,一心只要提高收入,这是制度造成的导游素质问题。

2、导游隶属问题。导游的隶属问题不光涉及导游自身的身份,而且直接涉及导游的监督、日常管理,间接影响导游的培训、奖惩晋级和福利待遇等一系列问题。因为我国的旅游市场管理不允许导游人员私自组团带团,并将之视为“野导”打击惩处,所以目前我国的导游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职业者”,导游的隶属关系主要在旅行社和导游服务公司。其中,属于旅行社的导游又分两种:一种是旅行社的正式员工,各种关系都在社里,从社里领工资,除导游工作外还可能兼做内勤等其他工作,这类导游福利待遇有保障,学习培训和日常管理都正规,导游工作能力和经验都比较丰富,相对素质较高,绝大多数高级导游都属这一类:另一种是旅行社的“挂靠”导游,各种关系都不在社里,只将导游资格证押在社里,有团时以社里导游的名义带团,无团时自便,这种导游是兼职,有工作或是学生,做导游的目的是出于爱好、专业实习、第二收入等目的,因无规范的培训学习管理,这类导游相对业务和经验较差,工作责任心和导游技巧较低,以初级导游为多,旅行社也多将其作为旺季导游人手不够时的补充,实际上越是旺季越需要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导游,这种挂靠导游往往难以应对。

导游服务公司是为大量社会导游提供中介服务的机构。但实际上,导服公司问题很多,最典型的是导游人员反映其光收管理费不介绍带团机会,更不提供学习培训;而旅行社因其介绍的导游素质太低无法用,宁愿自己找。政府执法人员进行的旅游市场执法检查发现,导服公司的许多导游因无带团机会,要么自己想办法组团带,成为“野导”;要么不再交费,不参加年检,沦为“黑导”。

3、导游薪酬问题。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旅游学系本科生科研创新小组(2003)的研究表明,在现行狭义的导游人员报酬机制中,导游的收入结构不合理,导游没有或少有工资,却反而要付给旅行社“人头费”等费用;导游以回扣为主要收入来源,而回扣收入又是不合法的。这样的收入结构事实上鼓励了导游导购,是造成导游服务问题的直接原因。导游薪酬机制直接导致了从业导游工作中价值取向的偏离,阻碍了导游队伍的素质提高和导游队伍的稳定性、职业道德建设等方方面面。

4、导游奖惩晋级问题。导游的奖惩是对导游监督管理的手段。目前的IC卡制度对于违规导游扣分,扣分超过十分的直接吊销资格证的规定,对于导游的监管起到了作用。但IC卡执法检查的比例较低(全国平均20%多),对绝大多数导游,尤其是较偏远景区约束力差。导游员等级制度一直没有切实实施,晋级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导游的社会声誉和从业前景,阻碍了导游队伍素质的提高。

二、导游服务质量问题的视角转换

(一)从管理者视角转向游客体验视角。从旅游管理者角度,目前对导游服务质量的监控有两个主要渠道:一是政府管理部门的旅游执法人员的监控,主要是IC卡计分监督;另一个是游客投诉及处理。这两个渠道反映的问题就是我国目前导游管理中最主要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从管理者角度对导游进行的执法监督和投诉处理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导游的服务质量。因为执法监督主要针对导游违规行为或“黑导”等市场问题,不直接针对导游服务质量;游客投诉也大多是游客在涉及较大经济纠纷时的一种选择,游客目的多是为获得经济赔偿,不能反映导游服务质量,游客不投诉并不等于对导游的服务满意。所以,要深入全面地分析导游服务质量,不能单单从旅游管理者的角度,应该更多地从游客体验角度,甚至可以说,导游服务质量根本性的提高,首先是分析研究视角的转变,从旅游管理者的视角彻底转变到游客体验视角。从游客体验入手深入发掘导游服务问题的根源,再从管理体制改革着手来提高服务质量,这是本文提出的从根本上研究解决我国导游服务质量问题的基本思路。

依照这一思路,针对上文导游服务的三方面主要问题,本文提倡导游服务质量问题改善应该基于游客体验,从游客的需要和满意出发,改革现有的导游管理和培训体制。

(二)从导游管理和培训两方面着手提高导游服务质量。游客需要的导游是知识广博、自身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导游,更需要的是有着积极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的导游。前者要求导游培训练内功,工作中继续不断学习;后者要求改革管理体制为导游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前景。因此,从游客需要和满意出发,导游的在岗学习和培训问题既是培训制度建立和完善的问题,也是导游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

导游学习培训体制是导游管理的一部分,也是提高导游服务质量的核心。导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否,根本上是看能否使在岗导游得到有效的培训,切实提高服务质量。而在岗导游的学习培训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导游管理制度,使导游自身激发出不断学习提高的内在积极性。

三、改革导游管理体制,为导游培训建立良好的职业环境

我国目前的在岗导游学习培训问题,很大程度上根源在于导游的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导游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提升难以取得根本性突破。当前,改革导游管理体制主要解决选拔机制和薪酬体制问题。

(一)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导游队伍。导游人才选拔的第一关注重个人素质和知识,为导游队伍整体的高素质奠定了基础。

1、建议提高导游资格考试门槛。导游资格考试作为导游职业的准入证,因其门槛低,吸引了大量社会人员,多次掀起报考高峰。但低门槛直接造成当前的导游人员素质降低,影响导游职业声誉,因此建议各省在实际分析本地导游工作量基础上,科学计算导游需求数量,有计划的提高导游资格考试的门槛,建议达到大专以上水平,并逐步优化人才学历结构,对现有的低学历的导游要限期参加旅游院校的学习培训,提高学历水平。

2、用好旅游院校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2008年我国有旅游大中专院校1,775所,旅游专业教师37,737人,在校生84.5万人,投资巨大的旅游院校培养的旅游人才具有旅游知识技能全面,个人素养较好的特点,旅游行业应充分用好这些人才。可以借鉴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的方法,鼓励这些旅游专业人才以评代考取得导游证,走上导游岗位。

3、聘请民间导游和专家型导游。旅游是文化行业,需要具有文化科技专业知识的专家,引导游客理解文化,提高导游讲解层次。高等院校、文化科研院所的文化、历史、旅游、建筑、生物、科技专家都可以聘请为专家型导游,这样的导游学养深厚、见识广博,对游客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与高层次人才交往的机会,会留下深刻的体验。还有一些有特殊身份或经历,或者和某一旅游景点、旅游目的地有特殊关系的人,都可以聘请为民间导游,对游客来说,与他们的交往能更深刻地理解旅游地文化,得到更好的旅游体验。

(二)导游薪酬合理化问题是提高导游职业声誉的重点

1、旅行社给优秀导游的薪金和福利。曾经有许多文章呼吁给导游固定的薪金,以减少导游对回扣、小费的追求,但实际中执行的并不理想。例如,海南省就曾规定,旅行社给导游的固定薪金不得低于300元/月,但实际很难推行。的确,作为自由职业的导游,让旅行社给付固定薪金,旅行社的确很难接受。但是,让旅行社付给经常为其带团,并且业绩优秀的导游固定薪金和相当于社内专职导游的福利待遇,旅行社并不会过于为难,这还可以作为旅行社留住优秀导游的奖励方法。

2、导游管理部门对导游的各种工作奖励。旅游局、导游服务公司、旅行社等导游管理部门对导游实行范围较大的工作奖励,并将其作为导游常规收入的重要部分,这种奖励不仅是薪酬,而且起到激励导游主动积极提高服务水平的作用。厦门市完善导游福利保障,导游服务公司为注册满两年的社会导游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3、回扣严格杜绝、佣金透明管理、小费逐步提倡。回扣、佣金、小费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回扣来自旅游商品的超高标价,是有害于旅游业长期发展的不正当收入,我国导游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导游不得收受回扣;佣金是旅游产品链中的相关企业付给旅行社的中介费,是旅行社业务成熟时的主要收入来源,这部分收入理应由旅行社管理,不应算导游收入;小费是消费者对服务人员工作优秀的一种自愿奖励,导游凭借杰出的工作表现,赢得游客的好评,在游客自愿的前提下,导游可以小费。而且游客自愿给付的小费可以激励导游工作积极性,是西方消费者流行的做法。但我国消费者目前还没有广泛养成给服务人员小费的习惯,但随着国际化意识的增强,我们应该逐步提倡小费的做法。

4、用好IC卡,重视游客体验,切实对导游服务质量进行监管。2002年实行的导游IC卡管理制度,是对导游服务进行监管,进行导游日常管理的有效方法,但是这一制度并未切实实施。主要问题有,由于设备、人员的原因,IC卡执法检查比例较低,全国平均只有20%左右,有的省市甚至没有执行;检查流于违规行为,但无法评价服务质量,也就是说执法部门眼中的“合格”导游仅是不违规的导游,与游客体验中的合格导游服务还有差距;处罚相对轻、处罚范围小,例如即使在执法检查较好的陕西,2005年的导游执法检查中,被处罚扣分的只占检查人数的2.4%。这些问题有的是管理部门执法不严的问题,但更多的是没有充分发挥IC卡监管的作用,监管内容和项目不详细,没有切实从游客体验角度出发,制定详细的服务质量监管条目,没有充分重视游客对导游服务质量的评价,这些问题都是在IC卡制度完善过程中应该研究考虑的。

四、学习型导游职业管理制度的逐步形成

将在岗导游的学习培训制度化、经常化,成为职业规划的一部分。导游业内管理注重服务技能、职业道德和终身学习的激励,建立学习型导游职业管理制度。主要方法是导游等级制度、较大覆盖率的先进奖励和多途径的学习奖励制度、对导游的内部积分奖励等。

(一)注重服务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学习培训。一旦通过资格考试,取得导游从业资格,各级导游管理部门就应该重视导游的服务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学习培训。其中,树立榜样、模范,表彰一批服务技能优秀、职业道德高尚的优秀导游,并定期举办传艺正德的学习讲座。大范围表彰导游技能创新和职业道德表率,在整个行业多树模范,营造学习氛围。

(二)运用多种奖励激励方法,激励导游终身学习的积极性。在导游行业设立多种奖励,奖励可以涉及导游知识、服务技能、道德素养等方面,可以由导游互评、游客评议、旅游企业和导游管理部门评议等多种渠道,获奖面可以广至从业导游数量的50%左右都可获得不同奖项,以增强激励效力。奖励方式以物质和精神奖励结合,尤其可以奖励导游普遍关注的福利待遇,如增加薪金、增加住房公积金及养老保险的缴付比例、公费学习进修,让自由职业的优秀导游可以享受到稳定职业的待遇,这有利于激励导游提高业务水平,也有利于导游行业优秀导游队伍的稳定。

(三)对导游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社会上流行对导游职业的看法,认为导游是“青春饭”,导游队伍内也存在这样的认识,导致导游工作中短视的看法,学习知识、提高服务水平的学习氛围差,争先进、当模范的争优意识差,人员流动性大。要提高导游整体服务水平就要通过对导游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长期的从业愿望和提高职业的满意程度。当前,最紧迫的就是建立导游等级评定制度,先建立初级导游、中级导游、高级导游、特级导游的职业发展途径,让有志于导游工作的人有长期的发展目标。

五、根据导游工作特点,创新学习培训方法途径

我国旅游市场发展日新月异,旅游产品推陈出新,游客旅游消费需求和行为不断变化,导游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满足游客的服务要求。导游工作的特点是紧密结合旅游发展实践,在景点学,从服务企业中学,从与游客交往中学。因此,对于在岗导游的学习和培训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培训和考核,应该结合导游工作实际积极创新学习培训方法途径,才能满足导游学习的需要。

(一)结合大型旅游活动,进行专门的导游培训。近年来,各地市大型节事活动精彩纷呈,例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国家旅游局每年也开展主题宣传。充分利用这些大型活动,进行导游员专题培训,例如“2009生态环境旅游年”,可以开展导游员的生态环境专题培训,适应主题旅游活动的要求。在大型活动策划中,要包括导游人员培训的内容,为这些大型活动服务的导游人员必须接受专门学习培训才能上岗。

(二)积极开展网上培训,统筹推进导游全员培训。自2007年起,南京市旅游局开通导游员网上课堂,推出20期网上课件,内容涉及奥运专题、南京解放60年回顾、江苏世界遗产解读、明城墙、六朝石刻等。杭州市旅委在导游年审培训中做到“网络化、菜单式、以人为本和名师授课”,开发了10个专题网络视频,内容涵盖全市导游业主要工作和历史文化知识。

(三)建立旅游企业与导游互动的学习机制,积极促进导游在工作中学习提高。旅游企业应成为导游学习培训的主阵地,鼓励导游到旅游企业中学习,鼓励旅游企业将自己的服务特色,将旅游景点最新的旅游信息提供给导游,积极促进导游员在工作中自主学习。这种旅游企业与导游员互动的学习,应该建立机制,纳入导游培训管理中。烟台以海滨旅游区、蓬莱阁景区、长岛景区为基地,培育讲解开埠文化、仙道文化的专业性导游,以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国际葡萄酒城之窗为基地,培养研究葡萄酒专业知识、应用文化、衍生文化的专业型导游。烟台有15个各具特色的高尔夫球场,积极联络旅行社,培训了解高尔夫文化、打球及比赛规则的专业型导游。

(四)实施名师名导工程,开展导游争优培优,宣传良好的职业形象。武汉2008年成功举办“武汉快乐导游大奖赛”,探索赛训结合、以赛代训、以赛促训的培训新模式,选拔出一批优秀导游,展现了导游的智慧、才艺、品质、毅力和职业操守。黄山市鼓励优秀导游在岗进修,对取得硕士学位的财政补助1万元,取得博士学位的补助3万元。

(五)推动岗位技能训练和经验交流,加强优秀导游团队建设。多种形式搭建导游同业互学互促平台,例如建立导游员经验交流的文字媒体平台,导游工作简报、刊物、专栏等。上海在2009年的“青年导游员大赛”中,注重了导游员同业的交流和互学提高,在初赛环节采用半开放形式,复赛中同一语种选手在同一辆车上,互相观摩学习取长补短;还将精彩的导游词汇编成册,供大家学习交流,使选手在比赛中获得了难得的互相学习的机会。

经验交流、互学互促,有利于形成优秀的导游团队,导游团队建设又会促进优秀导游员的培养。上海春秋国旅汇聚众多优秀导游员,在多次职业技能比赛中得奖,与公司注重导游团队建设分不开。公司多次请上海知名高校教师,组织参赛导游的强化培训,甚至还专门请形象设计公司,对参赛导游从外形、举止、仪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包装,带出一支形象好、技能强、素质佳的导游人员队伍。

主要参考文献:

[1]陶汉军.导游服务学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刘辛田.我国导游管理实践中的关键——职业定位和薪金制度[J].宜宾学院学报,2005.3.

[3]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旅游学系本科生科研创新小组.对建立合理的导游人员职业机制问题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3.6.

[4]伍延基.导游人员资格认定的另一种途径[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3.

旅游体验论文篇(2)

休闲旅游与休闲、旅游有区别。休闲旅游与一般旅游的差别在于其具有明显的休闲特征。所谓休闲,法国社会学家Joffre.Dumazedier在《走向休闲的社会》一书中将其定义为:个人从工作岗位、家庭、社会义务中解脱出来,为了休息、消遣,或为了培养与谋生无关的智能,以及为了自发地参加社会活动和自由发挥创造力的总称。休闲旅游是周而复始的,而其他旅游大多是一次性的;休闲旅游与一般休闲的区别在于它必须是异地活动,即消费者必须离开居住地一定时间以上(如过夜或几小时以上),这是积极、主动休闲的表现,属于高层次的休闲活动。从现阶段国内假日消费来看,旅游作为休闲的重要方式已成为假日消费时尚的主流。

休闲旅游产品的类型及特点

休闲旅游的蓬勃兴起推动着休闲旅游产品开发日趋深入。现阶段,我国主要开发的休闲旅游产品有主题公园、农家乐、产业休闲旅游、体育休闲旅游、专项休闲旅游、购物休闲旅游等形式。同时,休闲旅游产品的设计基本满足高端、中端、低端消费市场的需要。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休闲旅游产品正呈现出丰富多彩、层出不穷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休闲旅游产品具有以下特点:休闲性。休闲旅游产品的最大主题体现在它的休闲性。休闲是指从外界环境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使个体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本能的、有价值的方式,来休息、消遣或培养与谋生无关的智能等活动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物质上的休闲,而且也包含着精神上的享受。休闲理念的确立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休闲旅游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是人生品位的高度升华。

注重体验。休闲旅游产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论是主题公园、农家乐、产业休闲旅游,还是体育休闲旅游、专项休闲旅游、购物休闲旅游,这些产品无一不强调休闲产品的参与和体验。忽视游客体验的产品就没有市场;忽视游客需要,开发出的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就异常短暂。

休闲旅游产品的体验营销

(一)新经济时代休闲旅游产品需要体验式营销

《体验经济》一书的作者B?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这样定义体验经济“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他们将体验分为4大类:娱乐(Entertainment)、教育(Education)、遁世(Escape)和美学(Estheticism)。让人感觉最丰富的体验,是同时涵盖四个方面,即处于四个方面的交叉的“甜蜜地带”(SweetSpot)的体验。

体验经济的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因为当过程结束的时候,记忆将长久保存对过程的“体验”。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一个“唯一”。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渴望得到体验,愈来愈多的企业将精心设计并销售体验。在这种情况下,体验营销应运而生。

(二)休闲旅游产品体验营销的内涵

体验营销是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营销方式。体验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在意识中产生的美好感觉。从旅游的角度讲,体验是指游客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所谓体验营销,就是在整个营销行为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感性信息的能力,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更多的感官感受来介入其行为过程,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与结果。

体验营销以向顾客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体验为主旨,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通过使消费者在心理和情感上达到满足而达到吸引、保留顾客,进而达到获取利润的目的。体验营销将体验作为一种真实的经济提供物,作为一种有别于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载体。一旦企业用心经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的体验,这就从产品的制造者和服务者转变成为体验的策划者。休闲旅游产品的体验营销则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体验为重点来进行的休闲旅游市场营销活动,并从旅游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五个方面,重新设计和定义休闲旅游产品市场营销的思考方式,其实质是旅游消费流程的重组。其核心实质就是要帮助所有消费者真正达到自我实现的崇高境界。

(三)休闲旅游产品体验营销的策略

体验主题化。体验营销是人性的营销过程,它强调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其他艺术资源的整合与交融。参与型休闲旅游产品作为典型的体验型产品,其产品定位集中体现在主题上,也就是体验主题化,设计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于休闲活动是很重要的。制定明确的主题可以说是经营体验式旅游的第一步。主题定位的成功在于其差异性和顾客价值性。个性鲜明、定位明确的主题是给游客带来独特体验的基础,也是体验营销策略的首要因素。

产品差异化。休闲旅游产品还必须形成自己特色,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不断地为游客带来新鲜的旅游感受,满足其个性化需求。这些都是建立在充分认识顾客的基础上,旅游企业要在顾客消费前、消费中、消费后的全过程中体现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让被重视的愉悦感受成为顾客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出的休闲旅游产品的环境、项目、活动与游客自己的日常生活环境要有差异,要与竞争对手存在差异。

旅游体验论文篇(3)

体验营销的概念是1998年由美国战略地平线公司的两位创始人约瑟夫·派恩(B.JosePhPinen)和詹姆斯·吉尔摩(JamesH.Gilmore)在发表的《欢迎进入体验经济》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他们对体验营销的定义是“从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联想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理念”。派恩对此做出了更详细的解释:“企业以服务为中心以商品为素材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从主顾关系关系上认为:“体验营销正是通过让顾客体验产品、确认价值、促成信赖后自动贴近该产品,成为忠诚的客户”。李修林认为“品牌并非仅仅是产品相互间区别的标志,而且应该是值得记忆的美好体验而产生的感官、情感和认知的丰富源泉,应该是知名度、承诺与体验的集合体。”将体验营销引入旅游企业的实际经营是在21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主要指景区、景点)意识到旅游产品中的“体验”层面,开始把游客的“体验感”作为营销的一个考量内容,并把这种思想逐步纳入产品设计中。

一、体验营销运用于旅游品牌创建的必要性

1.体验营销运用于旅游品牌的创建,体验营销丰富了旅游品牌等于体验的观念

旅游品牌的传递实际上就是旅游产品所能提供给游客某种“体验”的承诺。旅游品牌塑造是为了确定品牌的独特风格和个性,给游客传达独有的体验信息,并以其特有的魅力与其他旅游产品相区别。只有将旅游品牌的个性与游客的个性链接起来,沟通景区与游客的心灵通道,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契合,旅游品牌的塑造才会成功。体验营销因其具有注重顾客的体验,强调顾客是有理智的感情动物等特点而成为品牌塑造的核心手段。

2.体验营销有利于实现品牌认同

体验营销运用于旅游品牌的创建,有利于提炼品牌特性以满足个性需求、有利于通过品牌创意建立消费理解与尊重和有利于吸引顾客参与品牌互动,实现品牌认同。体验营销就是要将“体验”注入到旅游品牌的核心价值里。“体验旅游”形成以情境化为基础的参与式、体验式旅游模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在情境中感悟生活,休闲游乐。使旅游品牌真正代表一种体验、一种感受,进而提升旅游品牌的效用。

下面旅游目的地鞍山为利进行分析。

二、运用体验营销理论分析鞍山旅游的品牌

鞍山,是辽宁省第三大城市,东北地区第五大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及由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等城市组成的中国东北“4+1”城市旅游联合体成员。鞍山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特色明显。融自然景色观光游、朝拜游、温泉理疗度假游、百炼成钢考察游、民族风情体验游于一体,已经形成了“世界最大玉佛、亚洲著名温泉、国家名胜千山、中华宝玉之都和祖国钢铁之都”五大旅游品牌。

1.“采稀世珍宝,创造人间奇迹”的世界第一玉佛

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玉佛苑位于辽宁省鞍山市玉佛山风景区内,玉佛阁内敬奉的玉佛是由1960年发现于中国玉乡──辽宁岫岩的“玉石王”雕刻而成,高7.95米、宽6.88米、厚4.10米、重260.76吨。呈双面造像,正面为释迦牟尼佛,背面为渡海观音。1997年11月,玉佛以其博大雄伟、润泽明丽而荣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并于2002年12月12日,被世界吉尼斯总部正式确认为世界最大玉佛。

2.“亚洲最大的热矿泥疗美容保健中心”的汤岗子温泉

汤岗子温泉位于鞍山以南7.5公里。是中国四大的温泉康复中心之一。汤岗子温泉历史悠久,唐代时已开始得到利用。本世纪20年代,在此建“龙泉别墅”设有大小浴池多处。日本人也在这里修建了“对翠阁”旅馆,设“龙宫温泉”。30年代初,末代皇帝溥仪曾两次下榻温泉旅馆。建国以来,逐步建设成的温泉康复疗养中心。共有温泉18穴,水温在57℃~65℃间,最高可达70℃左右。水中含有20多种矿物元素;亚洲惟一温度高达45摄氏度的湿润热矿泥,由亿年前火山灰经温泉水滋养等理化作用形成,对各种风湿、老年病、神经衰弱、软组织损伤都具有很好的理疗价值。

3.“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的千山

鞍山千山风景区是首批国家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自古就被誉为“东北明珠”、“东北四大名山之首”,千山一年四季景色怡人。佛道两教共处一山,和睦相处,共生共荣。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石佛——“千山弥勒大佛”坐落于群山之间,此佛是由一座山峰自然形成,佛身高70米,臂宽46米,头高9.9米,耳长4.8米,“佛是一座山,山为一尊佛”,此山峰更为千山添加了神秘色彩。著名学者费孝通老人在游览千山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南有黄山,北有千山”。

4.“黄金有价玉无价,国石岫玉出鞍山”的岫岩

鞍山岫岩满族自治是中国“国石”岫玉的产地,是驰名中外的“玉乡”。岫岩玉雕艺术,继承红山文化之遗风,又得历代玉雕大师之真传。从出土的玉鼓、中华第一玉龙、金缕玉衣等古代文物,到现代中国玉雕史上最大的瓶素工艺品“华夏灵光塔熏”,最大的镂透玉雕精品百鸟朝凤,以及赠送给我国澳门特区政府庆祝回归的旷世珍品“九九月圆图”都以其优良的玉质,精湛的工艺,美好的寓意,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奇世珍宝。在2001年中国国石评选活动中,岫玉荣荻“中国国石第一候选石“的桂冠。2006年12月,岫岩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玉都”。

5.“祖国钢都、共和国长子”的鞍钢

鞍钢是举世闻名的老钢铁工业基地,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集采矿、选矿、烧结、冶炼、轧钢于一体。现代化的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壮观的采矿场、火红的铁水、飞溅的钢花,使参观者眼界大开,他们对工艺流程、产品用途及企业的发展变化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观结束还意犹未尽。鞍钢旅游采取领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主题来打动游客,同时也极具工业旅游的魅力。三、运用体验营销创建旅游品牌策略分析

1.主题体验营销

主题体验就是设计能打动顾客情感、激发其欲望的体验主题。体验主题活动,体验主题必须集空间、时间和事物于相互协调的现实整体,能够与旅游目的地本身拥有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相吻合,才能够强化游客的体验。游客的体验是完整的,包含了空间时间和事物的整合,因此要做到让游客“在适当的地方、适当的时间作适当的事。就鞍山而言“千山春节民俗文化庙会”;“流光溢彩耀钢城”大型焰火晚会,“感受关东民俗风情、享受农家生活乐趣”为主题的红红火火过大年活动;冰雪温泉农家乐游;“品尝鲜果、体验采摘乐趣”等主题旅游深受游人喜爱。围绕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办千山国际旅游节、宝玉石博览会、汤岗子温泉节、民俗文化节和大佛节等节庆会展活动,实现由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专项、节庆旅游相结合的转变,聚集人气、商气和文气,营造旅游氛围。

2.感官体验营销

感觉体验的诉求目标是创造感官体验,它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建立感观上的体验感觉同时建立品牌的识别符号,从而区别于其他产品,进而引发顾客的购买动机与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在实施感觉营销时,需要考虑的是应该怎样立体地、感性地实现知觉上的体验。千山以春天梨花飘雪,香气漫谷;夏天松涛阵阵,满山滴翠;秋天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冬天银妆素裹,玉树琼枝成为感官卖点。

同时千山古刹瑜伽禅修游,住王尔烈书房,品佛家斋食,体验僧侣生活也别具吸引力。千山的亚洲第一大鸟语世界---百鸟园、拥有百余种禽类的互动性游览观赏区,听鸟、赏鸟、玩鸟,与鸟类亲密体验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到汤岗子看龙宫、泡温泉、埋矿泥,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到汤岗子来,不被泥埋等于白来”。

3.情感体验营销

情感体验策略就是以满足游客情感体验需要为主题进行旅游产品开发。以情动人,发挥情感的影响力、心灵的感召力,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消费产品过程中得到功能上满足的同时,带来正面的情感满足并形成情感共鸣。鞍钢旅游就采取领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主题来打动游客,使游客联想到自强不息的英雄保尔,产生感情共振,同时也极具工业旅游的魅力。当年一曲唱遍大江南北的《木鱼石的传说》中的木鱼石就深藏在千山,而国内第一部反特影片《古刹钟声》中的古刹就是千山的龙泉寺,也增添了千山的神秘色彩。

4.绿色体验营销

实行绿色体验,就是将旅游与消费者绿色体验要求相结合进行产品设计。实行这一策略,既要生产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又要注重加入让消费者体验的内容。通过实行绿色产品认证制度来塑造绿色体验主题,吸引消费者购买并体验绿色魅力。岫岩在景区周边的乡村改变以往种植传统品种的结构,改种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出现了一大批食用菌村、蔬菜村、香瓜村、草莓村、葡萄村等,开办了多处农家旅馆,让游客在赏玉购玉、反璞归真的同时,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民风的纯朴。

5.行动体验营销

行动体验就是要加入体验因子,多设计让游客参与的体验项目,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身体验”的平台,增加游客的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营销的核心也就是吸引消费者的参与,从而产生互动,让消费者真正成为品牌的主人。生态观光农家乐游冬季到农家过年,吃杀猪菜,睡热炕头,看农村自然景色,滚雪球,打雪仗……夏季到无公害田园参观,自愿参加趣味劳动,组织采摘垂钓比赛、知识竞赛、种植比赛、品农家饭菜、篝火联欢等形式多样的参与活动……让过惯了城市生活的游客多了一份惬意,体验到回归自然的亲切感。玉佛苑景区的玉佛苑民俗旅游文化节,游客礼拜世界最大玉佛和五百罗汉,观赏各种彩灯,品尝冬季风味小吃,撞响福兴钟,祈求美好祝愿……

6.文化体验营销

文化体验以顾客的文化体验为诉求,针对旅游产品(服务)和顾客的消费心理,利用传统或现代文化,有效地影响顾客的消费观念,促进消费行为的发生。鞍山通过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构建具有独特个性的产品,提升产品的文化品位,增强旅游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发展以玉石文化、佛教文化、泥疗文化、冶铁文化为主,以满族文化、历史文化、民间文化等为辅的旅游产品体系。如玉佛苑景区举办的佛教文化体验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在导游员的指引下,参观天王殿、舍利堂和大雄宝殿,通过导游员专业的讲解,使游客充分感受到世界最大玉佛的神奇、传奇、诱人、迷人。参观结束后,游客在玉佛阁参加由玉佛苑僧人主持的吉祥法会,最后参与鸣撞福兴钟活动,游客们鸣撞福兴钟,放飞的祝福和心愿,使活动的气氛达到高潮。游客体验到了古老而悠久的佛教文化,并一睹世界最大玉佛的迷人风采。岫岩县十分注重挖掘地方民俗文化,在投资兴建了满族博物馆的同时,收集整理了满族歌舞、东北二人转、辽南皮影戏等民族文化,并在宾馆酒店和景区、景点进行演出。文化体验旅游通过对文化的展示和参与及文化保护的教育,达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第11版.梅清豪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李修林:体验营销与品牌塑造[J].管理世界,2005,(1)

[3]李怀斌:市场营销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旅游体验论文篇(4)

内容 摘要:本文在运用 旅游 体验相关 理论 的基础上,以湘西凤凰旅游景区为例,探讨了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后,分散经营与旅游体验之间的矛盾及其原因,进而提出解决这一矛盾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旅游体验 分散经营 体验营销 矛盾 凤凰 自1997年湖南省分别以委托经营和租赁经营的方式转让张家界黄龙洞和宝峰湖景区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超过300个景区(点)以不同的方式转让了经营权。经营权转让后的经营管理效果好坏参半,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矛盾与 问题 逐渐显现出来,本文就旅游景区的分散经营与旅游体验之间的矛盾加以探讨。 旅游体验的内涵 旅游者开始旅游时,便开始了一段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旅游者通过不断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不断从外界获得各种知识,并因获得愉悦而满足其旅游需要。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体验,谢彦君教授明确提出过“旅游现象的硬核是旅游体验”。因此,旅游体验过程是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暂时性的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是旅游者的内在心理活动与旅游客体所呈现的表面形态和深刻含义之间相互交流或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旅游体验的衡量直接涉及到旅游者的主观判断、旅游者主观价值认识等心 理学 范畴问题,一般采用主观变量予以测量,在最概括的层次上,本文可以用几个主观指标来衡量旅游者旅游体验的质量,即满足感、淡漠感和失望感。 旅游景区分散经营与旅游体验的矛盾及产生原因 矛盾表现 在市场经条件下,全国各地一些著名景区出让经营权的行动表明市场 经济 的资本 规律 正在发挥作用,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对传统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创新,越来越受到投资商的垂爱。自主经营一方面为景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一些经营 方法 大大降低了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二者之间的矛盾也随之产生。 以湘西凤凰景区为例,凤凰是全国 历史 文化名城,小小城镇却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例如,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虹桥、吊脚楼、杨家祠堂等,处处弥漫着古香古色的气息。然而在经营权转让前其经营状况却不尽人意,自从经营权转让后,经营者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经济效益日益明显,不但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就业,而且也带动了凤凰一带经济的 发展 。但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考察其旅游体验,却并不尽如人意。举例来说,该地在经营策略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凤凰的经营者2005年夏秋季实施通票制,也就是说,游城内六个主要景点门票价为80元,各个景点不再单独卖票,为了测评旅游者对凤凰经营权转让后夏季实施通票制的经营策略的旅游体验,笔者于2005年8月20日专门作了一次抽样调查,简单设计了一份问卷,继而对旅游者的体验程度进行了调查,然后对所获得的数据运用 社会 学统计方法进行 分析 评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3份,回收率为91.5%。经分析得出:98.5%的散客对通票制不满意,甚至很失望,他们大多认为因为时间或金钱关系来这里只想看看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例如一代文豪沈从文故居、泛舟沱江欣赏古香古色吊脚楼等,而不必买全票;36.4%的随团游客表示满意,25%的随团游客表示无所谓,38.6%的随团游客表示不满意,主要原因是时间关系,往往规定的景点游不完。可以看出,旅游者对该地实施通票制的旅游体验的淡漠感和失望感占据主流地位,旅游景区个体经营与旅游体验之间的矛盾也随之产生。 原因分析 景区分散经营者与旅游体验之间的矛盾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转让景区经营权后各自的利益要求不同决定的,具体表现为: 旅游资源本身的原因 旅游资源是 自然 、历史、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资源。它具有其他各种资源的一些共性,更具有它自己的特性。作为地理环境的一部分,它具有地理环境要素所具有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动态分布特征,社会和文化因素又是这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赋予了其特有的经济特征。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使旅游资源具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征。例如,旅游资源具有不可转移性特征,其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和旅游功能都是独有的,不可复制,也不能移动,如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是不能仿造的;沈从文故居与熊希龄故居不可转移;沱江与吊脚楼组成的意境不可转移;幽深碧蓝的天山天池,同其周围的雪山、绿树的组合,更使其具有不可移动

旅游体验论文篇(5)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很大的发展。在我国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是在21世纪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发生很大变化时才出现的。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既古老而又新颖的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农业、农民为资源而开发的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是以农村独特的生产形态、居住环境、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形态。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中,体验营销不可缺少。

体验营销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是体验经济的一个最为典型的表现阶段。1998年美国战略地平线LLP公司的两位创始人提出体验营销是指:从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等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理念。并且认为消费者消费是理性和感性兼具的,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中、消费后的体验是研究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体验营销目前不仅应用到生产、流通企业,还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服务性企业中。对于乡村旅游这种旅游产品而言,其本身也属于服务经济所提供的产品,随着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对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提供“服务”就逐渐演变为提供“体验”,这样体验营销就在服务业中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分析在乡村旅游中如何应用体验营销。

一、树立体验营销观念

随着我国休闲经济和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面临广阔的市场前景。如何在这良好的发展势头下取得比较好的竞争优势,这是乡村旅游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如何吸引消费者、如何创造并引导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还有那些需求未被满足等,这同时也是乡村旅游产品要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乡村旅游服务的企业应从营销模式的角度来考虑解决方法。

长期以来,旅游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只仅仅是交通工具、景点、文化方面的变化,消费者只是被动的接受旅游服务,而且对旅游产品的信任度也逐渐降低,因此就出现了“看景不如听景好”的俗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因为消费者在享受旅游服务的时候只是走马观花,实质性的体验活动很少,因此感触不深。这一方面是因为旅游产品本身的局限性问题,如旅游产品是受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等;另一方面是旅游服务者的营销理念问题,单纯强调数量而忽视质量。在乡村旅游这个旅游产品中,产品本身所受的局限性不多,影响消费者需求和旅游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经营者的营销理念。因此,在乡村旅游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应强调消费者的体验活动,以体验来衡量服务的质量优劣,提高消费者的感触度。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的提供者树立体验营销观念,给消费者提供一个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消费者有一种身在其中并难以忘怀的体验。

二、发掘特色体验产品,创造需求,创造市场

消费者要选择一种产品时,主要强调这种产品能给自己带来的效用的大小。因此,在选择乡村旅游时,消费者会考虑的是乡村的休闲的氛围、纯朴的民风、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世外桃源般的居住环境。但是消费者并不一定十分了解各地乡村旅游的真实情况。所以,乡村旅游产品要突出自身的特色,避免和一般旅游产品雷同。具体而言,乡村旅游中应强调特色体验活动,根据当地的特色环境和人文条件创造出特色体验产品,创造出适合消费者的特色需求。如在蔬菜生产区可提供蔬菜的种植和采摘活动、在水果生产地可提供果园内采摘销售活动、在山区可提供登山活动等。这一些活动都可以以乡村旅游产品中的一个产品类别出现,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可提供有区别的产品,在条件允许下可以提供“全面客户体验”,让每一个消费者度能有亲身体验的机会,如手工磨面、手工造纸、手工染坊等。这样,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会更多地考虑到乡村旅游体验的特色,考虑到特色体验给自己带来的可感知的价值。同时这种体验也会随着消费者的购后行为而给经营者带来良好的口碑效应,使乡村旅游的市场逐渐扩大。

三、筹划、举办展示产品体验的活动,引导消费者的需求

在乡村旅游的消费中,消费者要考虑自己的体验价值的大小,而这种价值的大小必须要通过一定的体验活动才能体现出来。因此,乡村旅游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就必须把特色体验产品以某种活动或某种展示的方式表现出来,鼓励消费者参与、引导消费需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主要考虑当地的地理条件、风土人情、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活动产生的效果的好坏等问题,而且要特别强调消费者在活动中会得到什么样的体验、消费者的需求是否被满足等。如湖南常熟虞山林场举办的杨梅节,它把对林场的观光和杨梅的采摘、品尝结合到一块,让消费者在观光的同时体验到采摘的乐趣,在体验中消费,在购买中得到乐趣。通过这样的活动,消费者得到的不仅是采摘到的杨梅,更多的是采摘、品尝时的体验,杨梅就是消费者可回忆的田园风光的典型物品,一旦消费者看到杨梅,很可能就会想到林场,会考虑到到林场去旅游,这样消费者的需求就被有效的引导起来。通过筹划、举办特色体验活动,使乡村旅游产品在体验中被消费,在消费中使消费者得到乐趣,使市场得以开拓,消费需求得到提高。

四、在体验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在乡村旅游的体验营销中,强调比较多的是消费者的体验,但提供这种体验的却是服务人员,而一般情况下这种服务人员应该是农民,这样才能体现乡土本色。然而在现实情况下,提供乡村旅游服务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这就导致服务质量不稳定。因此,在实际的体验活动的提供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要逐步增强服务人员的旅游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树立服务理念,保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乡村旅游中应用体验营销模式,可以使乡村旅游的特色得到很好地体现,使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使消费者得到休闲娱乐的体验、难以忘怀的体验。

参考文献:

旅游体验论文篇(6)

(二)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的社会经济意义(1)从业门槛降低,农民全面参与旅游经营,接待周期变长,农民直接收益增加。开展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目的在于使游客获得对农业活动的全面体验,即“自选自种、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耕作、采摘、烹饪、科普等体验都能在其中找到对应诉求。这些要求使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与传统的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农业有所区别。首先是降低从业门槛,使农民能全面参与旅游经营。体验型生态农业使农民全面展示农事特长,“体验型”旅游者希望体验的就是真实的氛围和场景,而非刻意培训转化后的“舞台真实”场景。其次体现在农业的接待周期变长,湖南农村有“一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八个月打牌”的说法,即除了“春耕”和“抢种抢收”时节较忙外,其余闲暇时间较多。开展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后,一年四季均可接待体验旅游者。使接待周期变长,农民直接收益增加。(2)有效传承优良传统农业文化。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重农抑奢、耕读传家等思想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底层。费孝通先生说:“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大量人口集中居住在土地不太广阔的宜耕地区,……我们从很古时代起,绝大多数人以五谷为主要食物。种植五谷作物的农民构成了中国绝大多数的人口,他们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深厚基础”。开展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使旅游者深入体验农业文化内涵,唤起“寻根”、“怀旧”的心理情结,同时增强农民对自身文化传统和风俗人情的自豪感。这对传承传统农业文化大有裨益。(3)有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长期“二元经济”导致了我国农业是弱质的基础产业,农民是弱势的市场主体,农业和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开展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可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满足农民脱贫致富的愿望,使农业人口向非农方向转移,减少对土地的依赖。从微观来看,农村地区开展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将使农产品产业链变长,农民的收益面增宽,农民在自主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大幅度实现产品的增值,并形成农、林、牧、副业为旅游业服务,带动第三产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在农业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良性循环。(4)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过去,农产品要经过多个中间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中间环节的增加意味着商品价格的增加,农民和消费者均不能直接受惠,农产品流通慢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中,农民直接参与旅游经营,生产的蔬果、水产、牲畜等农产品直接推向消费者,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又增加收入,还能带动农产品市场的发展。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汶川县水磨镇的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具有示范性。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水磨镇受损严重。在灾后重建中,各个村寨进行了规划,重点发展乡村旅游。水磨的放养跑山鸡因绿色生态受到市场欢迎。2011年一只鸡卖给贩子大约在40元左右。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展,当地农户胡有林承包附近山林开展农家体验型旅游,加工好的土鸡直接销售价格约80元左右。在此基础上,汶川县成功申报了跑山鸡有机畜禽产品、绿康跑山鸡蛋无公害禽产品、三江黄牛地理标志,成立了全州首家跑山鸡养殖专业联合社—“汶川金果银凤跑山鸡养殖专业合作联合社”。这些措施结合开展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使农民直接受惠。(5)提高农民生态环保意识和生产技术水平。农民通过参与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活动,逐渐提高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旅游活动的开展和逐渐深入,使农民自发地产生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从而为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在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活动中,由于旅游者较多地关注农业生产的绿色、有机、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并且乐于加入到这类旅游活动中进行深入体验。由此促使农民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农事生产科技水平、生产率和产量。震后的汶川县,结合乡村旅游,大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以“精品景观、精美村寨、精致农庄”为方向,将生态村寨建成生态农业旅游点,在此过程中,推出“汶川甜樱桃、农辉跑山鸡、绿壳土鸡蛋”等生态农产品,通过“猕猴桃采摘节、蓝莓种植园体验游”等与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结合,产生了极强的市场效应。

旅游体验论文篇(7)

一、体验经济与民俗旅游

(一)体验经济的内涵

体验是指人们用一种从本质上说很个性化的方式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可记忆事件,由于一项服务被赋予个性化之后,变得值得记忆,所以一项服务的顾客定制化,就使它成为一种体验。如果顾客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那么体验本身也就可以看成某种经济上的给予。

(二)参与体验型民俗旅游发展的必然性

民俗风情旅游,从性质上说,属于文化旅游的一种,文化旅游的基本含义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民俗风情旅游,从类型上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参观观赏型、了解领略型、参与体验型。以往的民俗风情旅游往往是走马观花,更多的是参观观赏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形式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游客更希望进行体验式旅游,从中得到不同寻常的那份经历和感受。体验式旅游即“为游客提供参与性和亲历性活动,使游客从中感悟快乐”的一种旅游模式,那些具有浓郁民俗风情和地方特点同时又与娱乐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倍受旅游者喜爱。

二、凉山彝族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最集中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幅员辽阔,山川壮丽,资源丰富,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等在境内川流不息。这里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富甲天下的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被誉为“长江上游的金三角”。由于凉山州的广大民族地区在解放前还处于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社会,黑暗的社会制度,封闭的地域和原始落后的生产力,虽说阻碍了凉山的发展进步,但同时也让凉山古老彝族民俗得以传承保留下来,因此,凉山彝族文化才能作为国际精品旅游资源,以丰厚、久远、古老、完整而闻名于世。

(一)节令民俗

1、火把节

彝族是一个崇拜火的民族,每年农历6月24日举办的火把节被誉为“眼睛的节日”,彝族火把节也在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火把节的活动持续三天三夜,分为迎火、赞火、送火,彝族人民举起燃烧的火把,借助火的神灵,祛除病害,驱除邪恶,主要活动有:火把狂欢夜、“朵洛河”选美、斗牛、斗鸡、赛马、摔跤等等。

2、彝族年

彝族年是凉山彝族又一大节庆盛典,被誉为“嘴巴的节日”,彝族年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农历10月至11月之间,根据彝族“十月历”来定,彝族年持续时间长达半月之久,和汉族过新年类似。彝族年期间彝族同胞相互串门喝酒,走亲访友,开展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

(二)婚俗

凉山彝族自治州很多地方都还保留着彝族完整的结婚习俗,彝族婚俗被誉为“持续时间最长的婚礼”,因为讲究多。虽说繁琐,但却带有许多欢乐,充满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些步骤已经删减,但大多数依然被筵席下来。婚俗步骤主要有:占卜合婚、订亲行聘、确定婚期、婚前禁水、抢婚、不落夫家等。

(三)服饰与漆器民俗

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彝族服饰制作工艺”、“漆器制作工艺”是凉山彝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又一大亮点。

1、服饰民俗

凉山彝族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特。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加上凉山交通不便,各地方之间交流甚少,因此,彝族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并且,彝族服饰制作工艺分为铸造、打制、压制、镶嵌、雕刻、部分为手工工匠制作,其颜色、花纹都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

2、漆器民俗

漆器是彝族传统的生活用品,也是极富特色的工艺品。颜色一般由红、黄、黑三色构成,漆器是手工制品,工序繁杂,产品包括传统的餐具、酒具及新开发的茶具、旅游纪念品、现代室内装饰器具等,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及实用性。

(四)饮食民俗

彝族饮食主食主要是玉米粉、荞面、麦面等做成的粑粑,菜肴方面种类很多,极具代表性的有坨坨肉、酸菜仔鸡汤等,坨坨肉做法是将猪牛羊鸡肉砍成拳头大小下锅炖煮,因肉块状像坨,因此称之为“坨坨肉”,并且,会根据宾客的尊贵程度来选择牛羊猪鸡,坨坨肉是非常具有彝族特色的一道菜肴,也是彝族同胞接待宾客时不可缺少的。就餐时还必须遵守许多的礼仪,比如就餐时席地而坐,按长幼顺序安排座次,宾客先用餐,主人后用餐等等。

(五)毕摩文化

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被称为“镶嵌在彝族文化中的一颗瑰宝”。凉山地处高原,交通不便,人们求学、求医都十分困难,这也就促使毕摩在凉山非常活跃,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姑,美姑也是毕摩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旅游体验论文篇(8)

[中固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9-0070―05

“最好将旅游理解为一种仪式,一种与日常家居生活、工作形成强烈反差的,集休闲、旅行于一体的特殊仪式”,这就是纳尔什・格雷本(Nelson H_H.Gmbum)教授的“旅游仪式论”。此观点已成为旅游人类学研究的三个经典视角之一,它从旅游者的深层旅游动机出发,并借用人类学的仪式理论,将旅游视为一种世俗仪式,借此考察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由此,本文拟从仪式谈起,去探寻仪式与旅游的类似与差异,并形成“旅游是一种特殊仪式”之视角的反观与评价。

仪式――从宗教到世俗

英国人类学家w.罗伯逊・史密斯是认识到仪式地位的第一人,他认为在原始宗教中,仪式的重要性高于信仰本身;戴维・埃米尔・涂尔干(David EmileDurkheim)紧随其后,认为所有宗教都具有两个关键要素:神圣物与仪式。从阿诺德・范・吉内普(Amold Van Gennep)、涂尔干,到莫斯(Mauss)与休伯特(Hubert),都认为仪式必须从属于宗教,当然,这与其专注于传统的小规模社会不无关系。不过,涂尔干曾在《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1912)中声称:宗教的初级形式,实质上就是上演仪式以赞美自身社会,从而带来日益巩固的社会团结。言下之意,仪式正是世俗社会的某种“神圣化”表达。如此,社会是否只能借助宗教仪式来表达自身呢?在传统小规模社会中,的确如此,超自然力量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于是宗教仪式影响巨大,无往不利;而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仪式不再是宗教的专利。睦尔(Moore)与梅耶霍夫(Myerhoff)在合著《世俗礼仪》中论证道:当代社会所笃信的“神圣”的东西――即人们赖以理解世界的基本的、公认的信仰结构――不是宗教性的,只不过是那些被为是至关重要的或能够激起强烈感情的东西。此论断成为仪式走下宗教神坛的铺垫,随后的演绎接踵而至。

1942年,凯普尔(chapple)与库恩(c00n)对“强化礼仪”与“过渡礼仪”做出区分,从而证实,漫漫人生之旅,仪式无时无处不在。无数周而复始的节庆时令,无数兴衰荣辱的关键时刻,于人而言,都无法安然度过,于是,形形的仪式,充斥着人类的生活,而这些仪式,形式上已与宗教无关,比如婚礼、开学或开业典礼、晋升或节日庆祝。不仅如此,人们内心情感与外界社会的契合方式,日益从“严肃、正式”趋向“轻松、随意”。自特纳对仪式阈限阶段的“反结构”特性作出归纳,并提出“共睦态(communitas)”体验后,在此基础上,诸如麦坎内尔(MacCanell)一类的学者石破天惊地揭示:旅游是社会不同人群所上演的一种仪式。格雷本随之在《旅游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与《作为仪式的旅游:旅游的一般理论》(Tourism as Ritual:A General Theory of Tourism)”两篇文章中对旅游与仪式的可比性作出详尽分析。尤其是其《作为仪式的旅游:旅游的一般理论》一文,从仪式性质、仪式结构与阈限体验等各方面对仪式与旅游做出比对,进而得出“旅游是一种特殊仪式”的论断。

格雷本认为,旅游――甚至于追逐阳光、大海、色情与体育的休闲旅游――是一种来自个人或社会的仪式性表达,它被深深地植入与健康、自由、自然、自我完善相关的价值观念,成为一种“再创造”的仪式,堪与朝圣及更具传统意味、更弥漫着宗教气氛之社会的那些仪式相提并论。如此看来,旅游只是众多世俗礼仪中的一种,采用何种方式表达自我与社会,是个人的选择,亦是文化的必然。

将旅游视为某种特殊仪式,似乎意味着人存在对仪式性事件的需要。就此而言,现代人与那些生活在小传统社会中的人,无甚区别。不过,大概现代人已“不屑”或“耻于”暴露心灵的需求与危机,会转而求助某类“去神圣化”的方式或事件,不为人所知地度过生命的变迁与精神的危机时段。比如旅游,或许已悄然成为相当一部分人对生活的仪式化表达,亦是一种不严肃、不正式、不公开的特殊表达,因为从表面上看,旅游只是游山玩水与奢侈的生活时尚,旅游者所追求的无非是某种肤浅、庸俗的趣味。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深入去探寻旅游者的动机与体验,将会发现一片“仪式的森林”。

以下笔者将以纳尔什・格雷本教授的《作为仪式的旅游:旅游的一般理论》一文为引,尝试对仪式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运用做出探索性的述评。

作为仪式的旅游

真正明确地将旅游视为一种仪式并为之做详尽论述的是纳尔什・格雷本。格雷本在其《作为仪式的旅游:旅游的一般理论》一文中令人震撼地提出“将旅游视为一种特殊仪式”其旅游三段论――“世俗―神圣―世俗”几乎就是仪式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再版。格雷本在文章中分析了旅游的结构、性质、旅游体验与旅游模式,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旅游与仪式理论的对接。

(一)旅游的“世俗――神圣――世俗”三段结构

无论是范・吉内普的“分离――过渡――组合”,还是特纳的“阈限前――阈限――阈限后”,格雷本的“世俗一神圣――世俗”理论都与之存在结构上的契合。旅游前与旅游后谓之“世俗”,旅游过程居中,谓为“神圣”。格雷本认为“神圣(旅游)”前后的“世俗”是不一样的,他将旅游前称为“快乐的期待”,而旅游后则可能是“忧喜交加的结果”,它们都受到旅游过程的影响。另一方面,从时空的转换来看,旅游意味着离开惯常环境,游历异国他乡,再返回惯常环境。显而易见,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看,旅游都满足仪式的“三段论”结构;并且,旅游前后的旅游者有了某种意义的变化,而这变化可理解为旅游的影响或结果。因此,旅游前,是快乐的期待;旅游中,神圣的旅游体验;旅游后,或忧或喜的结果,每一阶段都处于不同时空中,每一阶段的旅游者都发生着或多或少的新变化,这正是旅游所具有的仪式结构。

此结构另寓一层含义,即其暂时性。从旅游本质来看,旅游有异地性和暂时性两大基本属性,先撇开异地性不谈,暂时性正好表明旅游的结构,如果按照“旅游学”教科书的界定,超过一年的异地旅居就不应视为旅游,因此,再长的旅游,总有结束之时,正如仪式有始有终一样;无人愿意永久生活在仪式里,亦无人能消受经久不息的旅游。作为世俗生活的变奏与停顿,旅游与仪式在结构上基本上是大同小异 的。

(二)旅游的神圣性

涂尔干认为宗教仪式将世界两分为神圣与世俗两部分,与涂尔干如出一辙,格雷本将人们的生活分为截然不同的两大类:神圣的/不寻常的,旅行的与世俗的/乏味的/家居的。格雷本认为这两种生活的倒换亦是以仪式或礼仪为标志,不过他将人生中的意义事件等同于仪式,而人们生活中的意义事件有相当一部分是外出旅行。在此,格雷本做了个简单的等价代换,将旅游等同于仪式,结论就是:旅游是两类不同生活倒换的标志,亦是神圣与世俗、不寻常与寻常、旅行与家居之间的分水岭。马康耐关于“旅游是一种现代朝圣”的观点将旅游的神圣性演绎到极致,许多学者亦在目的、行为与功能等方面对朝圣与旅游做出比较,试图挖掘旅游者的深层旅游动机,进而为旅游的神圣性提供佐证。这类学者认为,生活的世俗与旅游的神圣存在强烈反差:旅游过程包罗万象,从轻快心绪、优美景致、旖旎风情到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无一不使旅游者得以摆脱世俗生活的琐碎、单调、乏味、紧张与压力。不仅如此,旅游者亦有可能在此“神圣”过程中进行自我再创造(re-creation),旅游结束之后,以“新我”之面目与“昔日社会”重新整合。

旅游之“神圣”在于它将旅游者“魔幻”似地改变了,无论这种改变是暂时抑或永久,其根本动因来自“反差”,而“反差”的原由,就在于旅游的异地性。旅游的异地性内涵丰富,既包括地理上的区别,也涵盖文化的差异,正是异地的陌生与神秘,才使旅游具有反差的魅力。

(三)旅游过程的“阈限式”体验

事实上,旅游的“神圣性”多数情况下是指旅游体验,正是旅游体验赋予旅游过程非同寻常的神圣性。

席勒提出:通过体验(游戏)这一绝对中介,人类被分裂的感性本能与理性本能可以重新融合为完整体。在此,体验被拔到空前高度,哲学家们试图用它来解决最根本的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而前苏联心理学家瓦西留克却认为体验是在克服某些生存的“裂痕”,是某种修复工作。基于此,马康耐提出旅游体验是旅游者对“本真(authenticity)”的追求,因为旅游者身处一个令其“好恶交织”的社会里,既不能离之,又在心理上疏之,而以追求本真体验为目的的旅游正是现代人释放这种矛盾情绪的途径之一。如此,旅游既是在解决一些人生的最根本问题,亦是在行使着修复人生裂痕的职责,当旅游者怀揣着此类旅游动机时,旅游的神圣性不言而喻。

格雷本认为,神圣的旅游过程正是特纳所谓的阈限阶段,而阈限过程所酝酿的“共睦态”体验,在理论上,正是多数旅游者的下意识期待。以笔者的观点,“共睦态”主要针对团体旅游者的体验,旅游在衣饰、行为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了肤浅的认同体验;而对于科恩(cohen)所命名的存在型旅游者而言,阈限有时则意味着与世隔绝、自虐、自我考验、自我实现、自我提升或身份转换,是自愿选择的结果。因此,宗教仪式里通常会出现的“共睦态”体验,是否亦必然产生于旅游中,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当然,在阐释“旅游仪式论”的普适性时,格雷本也意识到仪式理论在解读千差万别的旅游体验时,所面临的危机,他因此借用以色列社会学家科恩的“旅游体验模式类型学”对之进行修补,但这种努力却无意中成为对其论文标题《作为仪式的旅游:旅游的一般理论》的反讽。且不论布斯汀(Boostin)等学者对“肤浅、琐碎”的大众旅游者之体验的轻蔑与批评,单科恩所列出的休闲娱乐型模式、转移型模式之类不甚严肃的旅游体验,都是对“阈限”体验的公然挑战。

芝加哥大学的克珍特米哈依(Crikszentimihalyi)曾提出最佳体验的标准模式――“畅爽(flow)”,这种状态“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其中,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此状态实际上类似于仪式体验中的“共睦态”,但不具普适性。“畅爽”或“共睦”状态只针对部分旅游者而言,大部分旅游者都不情愿承认自己曾达到过这种最佳状态。但无论如何,有一点确凿无疑,即旅游过程与世俗生活存在反差,正是这不同程度的反差,造就出不同程度的类阈限(liminoid)式旅游体验。因此,笔者以为,“阈限”概念欲从宗教的圣堂走向世俗的旅游,对其的界定就必须降低标准;而如果非要在千差万别的旅游体验中找出公分母,也许就是人类学者都谙熟的“震撼(shock)”,它可以被理解为文化震撼、自然震撼(如或优美、或壮丽的风景),只不过震撼的程度较轻微而已。从此意义上理解,旅游体验就是“阈限式”的,格雷本的“旅游仪式论”亦在此基础上得以成立。

(四)强化型旅游模式与过渡型旅游模式

格雷本认为不同模式的旅游亦有强化与过渡礼仪之功能。

譬如每逢周末的旅行、季节性休假、年度假日都是标志时间流逝的意义事件之流,它们有规律地强化着生命历程。确如格雷本所言:“我们去罗马的那一年”或“那个夏天,我们的狗在布赖顿(Brighton)海滩被淹死了”,实在是比“那是发生在1988年的…”这样的语句要生动、深刻得多。因此,如果将旅游这样的意义事件点缀在时间长河上,就能够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乏味生活被一次次不同事件所强化,从而赋予生命的意义。旅游的过渡功能表现在诸如国外求学、蜜月旅行、退休旅行、自我考验的徒步旅行等事件上,此类旅游的仪式属性最明显,它们是生命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事件过后,人们似乎有“脱胎换骨”之感。旅游成为旅行者进入下一个身份或状态之前的驿站,他们在此驿站经历着精神与心灵的挣扎与洗礼,而后焕然一新。

旅游是否具有仪式的功效,答案依然要在科恩的“类型学”理论中去探寻。旅游对不同类型旅游者的作用力不同,换言之,个体旅游者感受与转化旅游功能的能力有强弱之分,因此旅游之后,旅游者是否“焕然一新”,或者“焕然一新”的程度如何,这表面似乎取决于旅游者个人;而旅游者个人则是“悬在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影响其旅游体验的因素,诸如阶层、受教育程度、职业、生性(habitus)等,都在文化背景这张网中。不过,这已经超出仪式理论的解释范围,故不赘述。

但是,旅游的强化与过渡功能,显然与仪式类似。格雷本甚至认为,正由于社会缺乏此类仪式,尤其是“通过仪式”,许多人才选择旅游的方式,来完成重大的人生变迁。

(五)仪式逆转与旅游动机

将旅游理解为一种仪式的视角,不仅可窥探到社会的缺失,而且亦折射出旅游动机与本质。在此借用特纳的“反结构”理论不无裨益,后期的特纳将世俗结构与阈限反结构之间的二元对立演绎到极端,他甚至断言:仪式活动之外的社会生活基本上是封闭的、枯燥的和无人性的;人性只有在仪式和宗教、艺术中才能得以繁荣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由于世俗生活是反人性的,人们才有倒换生活经历 的需要,而旅游正契合这种需求。格雷本在其“旅游人类学”一文中甚至列出一份清单,详述了种种世俗生活特质的仪式化逆转,比如平时节俭之人在旅游过程中难免尝试奢侈浪费、拘谨保守者偏要去冒险或放纵、久居山地的人想领略平原风光等等。旅游所提供(或包容)的这种逆转特征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反世俗”的,但格雷本认为这种“反世俗”远远逊色于特纳的“反结构”,因为似乎除了科恩的存在型旅游者,其他类型的旅游者都不太情愿将固有的生活模式(比如舒适的交通住宿、嗜好的饮食)改变太多,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亦并未彻底“判若两人”。也就是说,作为仪式的旅游并未与世俗彻底对立与绝裂。但格雷本没有像特纳那样用推崇仪式的方式贬低世俗,而是谨慎地将旅游与世俗联系起来,借此说明旅游只是一种世俗仪式,而非宗教仪式。不过,旅游的这种不彻底的仪式化逆转确实是一种吸引力,甚至是魔力,并于无形中内化为旅游动机。

另一方面,部分人类学家与社会学家认为旅游的魅力“微不足道”,真正的旅游动机深藏在旅游者社会内部,于是,对旅游动机的剖析最终又回到现代社会对旅游者的“推力(push)”与“拉力(pull)”上来。从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的追逐与如痴如醉,反观出现代社会赋予现代人的旅游动机。自然的破坏、环境的污染、生活节奏的加快、随技术分工而来的工作性质的科层化、大众社会中人情的淡漠以及矫饰和虚情假意的盛行等,都将人们频繁推向旅游。可以说,旅游正凭借其便利、异域、新奇、过渡等特质而成为现代大众的宗教替代品;让“红尘暂时远去”,正是诸多现代人对旅游所寄寓的下意识期望。换个角度,现代社会所提供的交通、食宿、游娱等方面的多样选择,更成为人们义无反顾踏上旅途的动力,而这正是社会对旅游者的拉力作用。

科恩认为,无论是休闲娱乐型旅游者、转移型旅游者,还是体验型旅游者、实验型旅游者与存在型旅游者,甚至于潇洒自由的人文主义者(humanist)与二元、多元中心论者(dualist or pluralist),他们的旅游动机都源自自身社会与文化。千变万化的旅游体验恰巧迎合了旅游者的不同目的与需求,这些目的与需求也都或多或少地带些“反世俗”的意味;但与此同时,科恩也提醒我们,旅游者行为的“逆转”并不必然意味着其对自身社会或文化的否定。

总之,格雷本认为,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逆转”行为的追求,实际上反映出旅游需求与深层旅游动机,这正说明,追逐“逆转”的旅游者有转换身份、暂时逃脱世俗生活的需要。

评述

“旅游是一种特殊仪式”实乃一独特的分析视角。事实上这一论断是欲将客源地社会对旅游动机的决定性作用揭示出来,正如涂尔干所说:归根结底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是产生宗教的原因而不是相反,那么旅游归根结底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社会是产生旅游的原因。旅游体验与旅游动机密不可分,二者共同使“旅游是一种特殊仪式”之观点得到证实。

旅游体验论文篇(9)

引言

“公益”指公众的利益或大众的利益。公益旅游(Voluntourism)是时代的产物,它最早由带有宗教慈善色彩的参与动机,最终发展为动机多样化的现状。现代意义上的公益旅游起源于美国,随后传播到欧洲和发展中国家。

目前,国外的公益旅游已经开始从事跨国项目,比如Grimm和Needham(2011)调查人们为什么出国旅游,并且旅游者为什么较小范围地选择国家、组织或项目。而我国学者大多从公益旅游项目角度进行研究,鲜有对我国大学生公益旅游展开的研究,比如李晓琴等(2007)提出公益旅游项目多种多样,可以是当地野生动物保护区低技能的清理工作或医疗救助,也可以是文物古迹等的保护和教育培训等工作。

笔者将公益旅游的定义进行归纳和总结,试图使人们对其概念有更为清晰的把握。

国际公益旅游的定义研究

(一)方式型定义

在国际上,目前公益旅游理论界广为接受的定义是由学者Wearing提出的方式型定义。该定义认为公益旅游是因各种原因,以一种被组织的方式去作志愿者活动和度假,包括援助或支援贫困者、保护环境等行为,这被国内外学者普遍接受。与Wearing强调组织性的方式型定义不同,学者Scheyvens (2002)认为公益旅游是一种声张正义的正义旅游,也是一种西方国家帮助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做一些保护性工作的过程。我国学者宋聪(2007)认为公益旅游是一种业余的旅游方式,虽然自愿并不计报酬,但不能作为固定职业。从志愿服务的非盈利角度考虑,戴玉秀(2008)阐述公益旅游具备了志愿服务的属性,并将其定义细分的更为明确:广义上公益旅游是指因在异地进行志愿者服务,而引起的一些非营利活动的总和;狭义上公益旅游是指旅游者因各种原因在异地,进行的包含志愿服务项目的一系列行为的总和。

(二)体验型定义

本文所指的体验型定义,是指社会互动体验。社会互动体验是公益旅游的主要内容,正如Wearing和Neil (2000)将公益旅游概括为动机多样化、潜在互利和重塑形象的社会互动三部分内容。社会互动体验的本质是双方受益,使志愿者和参与地双方均获益。研究者将社会互动体验分为利己性体验和利他性体验两类。利己性为社会的深层互动,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体验,发达国家更加关注这种利己性的个人交互体验,并侧重于研究包括休闲体验、文化体验、人际交往体验等内容。我国台湾学者江明修(2004)强调了获得心灵满足和自我学习的利己性的必要。相比之下,利他性是社会的浅层互动,注重具有贡献特征的目的地社区的积极响应。在发达国家的文化背景下,McIntosh和Zahra(2007)提出公益旅游体验的本质是对社区产生积极影响的利他性。贡献是利他性体验的典型表现,Mark Rogers(2007)也认为公益旅游不仅包括对目标对象(目的地社区及其居民)做出利他性的积极贡献,而且还应具有利己性的休闲体验。Ooi和Laing(2010)指出,对社会、自然和经济环境做出积极贡献是理想公益旅游的基本条件。

(三)要素-特点型定义

国内外学者将公益旅游视为一种包括生态旅游要素、志愿者要素、公益要素、休闲要素等多种要素结合的旅游平台,它既具有Stebbins(2004)认为的互相联系的特征作用,又具有熊剑峰等(2011)提出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以公益元素为主的特点表征。

基于净化的非理性特征分析,公益旅游被看作是强调可持续性、负责性和教育性的一种可替代性旅游(非大众旅游),追求的是情感上的满意最大化。避开传统的快乐论和逃避论,Zahra和Mcintosh(2007)也认为公益旅游是一种净化之旅。而对于可替代性、讲求经济效益的旅游产品而言,公益旅游则追求的是理性认知上的效用最大化,正如我国学者吴英鹰(2012)提出的观点:公益旅游是一项微利的旅游产品,也是开发旅游企业时更多考虑社会效益的专门性产品。目前,在要素-特点型定义的层面上,国际上对公益旅游是以公益服务为主,还是旅游活动为主的认知还不能统一。

国际公益旅游研究综述

(一)背景及相关性质

1918年前后,公益旅游以国际救助的形式传入欧洲。现代公益旅游的雏形,则产生于1928年的西欧莱茵河流域的列支敦斯登。1961年3月,美国的“和平队”前往发展中国家执行所谓的“援助计划”,标志着最早的公益旅游诞生,可见早期的公益旅游具有一定的国际扩张和殖民特征。1991年,美国田纳西州范德比尔特大学的校友们发起的一个非营利性组织,是公益旅游发展成熟的标志。公益旅游经由欧洲传入发展中国家,在我国仅有10余年的发展历史。

公益旅游者的资金来源,主要由志愿者自愿捐助,参与公益旅游活动的首要目的是徒步旅行。其受益本质是增加社会的潜在价值,并以体力劳动为主要内容。不同的文化层次对公益旅游的感知强度和调查的可信度不同,研究者消化和吸收李湮等(2011)的研究成果,提出目前理论界对公益旅游发展的态度仍处于开发初期的愉悦阶段。我国学者提出,公益旅游是附加了异地性、暂时性、旅游特质等特点的志愿服务。Barbieri等(2012)也更进一步指出,公益旅游包括服务商、志愿者和志愿活动三种要素,研究者称其为“公益旅游三元素”,认为非盈利状态是公益旅游项目的本质特征。

(二)动机理论

旅游动机是促使人们离开居住地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动机的直接驱力是行为,遵从“需求-动机-行为”的行为科学规律。兴趣是志愿者服务的主要动机。Barbieri等(2012)通过研究表明,渴望帮助当地社区的兴趣是公益人士的首要参与动机。Campbell和Smith(2006)以海龟为研究对象,也发现了志愿者的主要动机由兴趣产生,并表现出一种保护动物的精神诉求。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多采用行为科学对公益旅游进行动机分析,而较常运用的动机分类框架是推-拉因素理论。推和拉的因素是相对独立的,而不是推在前、拉在后。在推-拉因素理论中,一为心理类的、与内在需求有关的“推力”动机,比如逃避现实、免除压力的欲望等具有非选择性的旅游活动项目。二为目标类的、与外在属性有关的“拉力”动机,比如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等具有认识导向的旅游活动项目。

(三)分类及体验研究

公益旅游是一年内的旅游活动。在时间范畴上,可划分为短期公益旅游和长期公益旅游。短期公益旅游的时间界限为1周,1周至1年的则为长期公益旅游。短期公益旅游在国外较为流行,比如东非卢旺达的AIDP组织。同时,公益旅游也是一种体验型活动,其本质是跨文化体验和社会团结体验的社会互动体验,组织方的任务是帮助参与者完成从日常生活到体验型生活的情感过渡。对公益旅游体验进行研究时,可以进行减少自发性的小组修改,以尽量避免或减少观察效应。旅游者和东道主之间往往存在文化差异,会产生旅游者的不确定性规避现象。具有自利性的跨文化差异,追求自我的体验获得,尤其在国际团结运动的背景下更为明显。与正义旅游结合,进行跨文化本质研究,有助于提升参与者的人权、责任等的政治素养。而具有他利性的社会团结体验,则强调利社会贡献,典型代表是简称ISM的国际团结运动(the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Movement)。ISM组织使用无暴力和直接行动理论,反抗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的非人道行为。另外,Barbieri等(2012)则另辟蹊径,提出了体验融合的概念,发现公益旅游体验的独特之处在于自我发展和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并将参与者与当地的人和生活方式进行体验融合的过程。

结论

综上所述,强调组织性的方式型定义是国际公益旅游理论的主导,其他研究主要在非盈利角度展开,比如对声张正义、业余、志愿服务等公益旅游的方式型定义。具有社会互动属性的体验型定义所倡导的本质是使志愿者和参与地双方受益,研究者将社会互动体验分为深层和浅层互动,即利己性体验和利他性体验两类。比较具有利己性的休闲体验而言,对社区产生积极影响的利他性是体验型定义的本质,而做出利他性的积极贡献则是理想公益旅游的基本条件。国内外学者对公益旅游的要素-特点型定义的认知侧重尚不统一。有些学者认为应以公益服务为主,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应以旅游活动为主。在国际化的背景下,研究者对公益旅游的性质、动机、分类、体验等特点进行综述,指出现代公益旅游的发展雏形、诞生及发展成熟的标志。在背景及性质层面,阐述了公益旅游的资金来源、收益本质、主要动机、组织方任务、社会互动体验、体验融合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引入行为科学理论和推-拉因素理论并进行动机分析。在时间范畴上,将公益旅游划分为短期公益旅游和长期公益旅游,并对公益旅游项目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国际上的公益旅游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作为兼具公益性和娱乐性的新型大众化旅游方式,其理论研究还比较滞后。研究者在对公益旅游定义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展开综述,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公益旅游的知识体系,对公益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进一步促进了国际公益旅游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开伟.论科学的公益决策[J].统计与决策,1996(6)

2.宗圆圆.公益旅游动机、体验与影响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12(3)

3.周旭,郑岩.大学生公益旅游认知与行为调查研究[J].前沿,2012(24)

4.李晓琴,何杰.体验经济视角下旅游项目策划—以贡嘎山海螺沟风景名胜区为例[J].商业研究,2007(4)

5.马晓煊,张亚维,黄春宇.国内外公益旅游理论与实践发展综述[J].旅游论坛,2011(3)

6.宋聪.中国志愿者旅游开发研究—以广西百色地区为例[D].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2007

7.戴玉秀.公益旅游的概念探讨[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10)

8.江明修.青年公益旅行家培植计划[Z].台湾公益资讯中心,2004

9.熊剑峰,明庆忠.公益旅游:内涵、价值及体验本质[J].旅游论坛,2011(4)

10.吴英鹰.公益旅游市场的特征分析及开发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11)

11.李湮,李雪松,郭峦.西双版纳傣族园村民的旅游态度演变和利益认知程度研究[J].江苏商论,2011(8)

12.娄世娣.旅游动机及其激发[J].经济经纬,2002(1)

旅游体验论文篇(10)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刻的总结和分析,并且逐步形成了系统的文化发展思想,“以文化人”是文化发展目的的高度概括。文化旅游也将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一大潮流和趋势,旅游者出游的本质在于获得旅游体验,而成功的旅游体验不仅取决于客观旅游资源的真实性,还在于旅游者自身在出游之前对于该旅游资源的期望程度和旅游过程中所认知的真实性。但是不同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对于真实性的体验是不同的。因此。文化旅游的真实性便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课题和讨论的焦点。

一、文献检索情况

真实性(authenticity)一词源于希腊语的“authentes”,意为“权威者”或“某人亲手制作”。在旅游研究中,本真性最初关注博物馆语境下的本真性。博尔斯汀(Boorstin)和麦肯内尔(MacCnnel)是最先开始关注旅游真实性的学者,在上世纪70年代麦肯内尔首次把真实性引进旅游动机和旅游体验的社会学研究,至此真实性才得以真正的进入旅游的研究领域。大部分学者认同的旅游真实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c60-70年代的客观主义真实性阶段,其主要观点是对原有的旅游景物的固有认知;其次是20c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的真实性阶段,这里的真实也是一种“不真实”,即超越现实境界的真实;之后为20c80年代至90年代的建构主义的真实性阶段,其核心观点为真实性是象征意义上的真实,在于旅游者自身的建构;最后一阶段为20c90年代至今的存在主义真实性阶段,主要在于寻找本真的自我。本文通过对图书馆及相关数据库的检索,共检索到34篇相关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得知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7个方面:(1)站在理论的角度研究文化旅游的真实性;(2)对文化旅游其中某一类型的“真实性”进行探讨;(3)以真实性为线索指导的文化旅游的发展;(4)在某一类型的文化旅游的开发及发展中将真实性作为需要考虑的一大因素;(5)将旅游的真实性作为价值评估的有效方法;(6)以真实性为原则开发的旅游产品;(7)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文化旅游产品的真实性。

二、文献内容回顾

(一)站在理论的角度研究文化旅游的真实性

马凌的《本真性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一文阐述并总结了本真性概念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主要包括客观主义的真实性、建构主义的真实性、后现代主义的真实性及存在主义的真实性四个阶段;而发展经历了从重视旅游客体的真实性到强调旅游本体真实体验的过程,并且分析了“本真性”理论在西方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本真性、旅游动机和旅游体验的关系;本真性与文化商品化、怀旧与遗产旅游的关系。王秀红的《后现代旅游真实性实证研究》主要从后现代真实性与旅游动机的关系入手,提到了研究方法和实证调查的结果,之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包括主体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对于后现代主义者来说,“超真实”已经让复制品和原物之间的界限模糊并失去意义,不真实根本就不是问题,事物真假、真象或象征是与其不相干的事。张补宏的《民族旅游真实性研究及保护模式探讨》认为民族旅游的真实性是指旅游者在寻找异域文化体验以及与民族群体交流的旅游过程中,当地居民、社区或社会的生活经历与传统文化结构的和谐一致。主要包括商品化的关系和舞台真实两大方面。除此之外,作者还阐述了国内民族旅游真实性理论的应用研究以及探讨了民族旅游真实性的保护模式:商品化与真实性的协调和舞台真实的构建。陈超群的《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的多维度研究》分析了乡村旅游体验真实的相对性以及从多维度研究乡村旅游体验的相对真实性,包括乡村旅游地居民、游客和旅游经营者,最后总结了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的内在机理研究。作者认为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真实性的认知和理解是以体验异文化和真文化为动机,实现其扩大知识面、追述历史,了解异地的风土人情、体验不同文化所带来的“文化震撼”为目的。陈享尔的《时间、载体、体验倾向三种角度下的旅游真实性研究述评》分别从时间、载体、体验三个角度对旅游的真实性进行研究:时间角度即从真实性的四个阶段展开;载体角度即从旅游客体和旅游主体两个角度立论;体验角度则是指国内学者对真实性的感知分析。文中提到海德格尔认为,“本真状态”与“非本真状态”是人们存在的两种状态,他所关心的是存在主体的本真性,而旅游研究者所关心的主要是被凝视的客体的真实性。董培海的《旅游中“真实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提到了关于旅游真实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包括真实性问题产生的根源;旅游者真实性体验产生的心理过程以及影响旅游者真实体验的影响因素。作者认为旅游体验的心理过程的研究对于揭示旅游真实性体验产生的过程,深化旅游真实性问题的理论研究至关重要。谢彦君的《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提到,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过程,从个体评价标准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会满足于眼见为“实”。而只要他满足于此,这种“真实”就是他所要的真实。张晓萍的《旅游人类学》在文化旅游的研究中麦肯内尔最早提出了文化旅游中旅游者所追求的真实性问题。克雷克(Craik)认为“文化旅游”本身并非就是一种历史的存在和事实,它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只是在当代的旅游活动中包含着新的品质而已。

(二)对文化旅游其中某一类型的“真实性”进行探讨

袁媛的《对“异地集锦式民俗旅游”真实性的认识》认为旅游者需要“真实性”但不必是现实性。博物馆可以看作真实性的圣地是因为它们能使原始物品变得神圣,那么异地集锦式主题公园也可以被看作真实性的圣地是因为它们是一种神圣化的模仿。彭臣帅的《关于民族文化旅游中几个“真实性”的探讨》中讨论了“民族文化的本真性”和“民族旅游文化真实性”之间的关系,并且提出游客的“体验真实”是民族旅游文化开发追求的重要目标,作者认为民族旅游文化的真实性是指民族文化旅游项目的内容具有民族文化的事实依据,在表现形式上不能太夸张、虚假,能给人一种真实感。方小伍的《泸沽湖民族文化旅游舞台真实性初探》认为舞台真实取决于游客的体验,并且提到了影响泸沽湖旅游中舞台真实的主要因素,包括游客期望值和东道主展示。另外,作者的主要线索在于旅游引导着旅游者去领悟文化的真实性,而旅游者对文化的感受又反过来丰富了文化真实性的内涵。徐赣丽的《民俗旅游开发中的类民俗化与文化真实性――以广西桂林龙脊景区为例》认为只要参与者认真对待,而旅游者自己能够获得真实性的感受,那么这种旅游中的类民俗展示应该是有其合理性的,甚至可以说在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如能创造性地结合地方特征和民族特征来制造新的民俗,则无疑是对其本身文化传统的发展。李昕的《民俗旅游中传统文化的“真实性”探讨――以桃坪羌寨“花儿纳吉”赛歌节为例》认为客观性真实几乎是不存在的,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更多的还是建构性真实或存在性真实,“真实性”是一个复杂的、难以清楚界定的问题,然而“真实性”对游客和东道主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卢天玲的《社区居民对九寨沟民族歌舞表演的真实性认知》提到人们对“旅游真实性”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对游客体验的“真实性”关注上。作者认为文化旅游更多的是游客与东道主社区的一个互动过程。对这种互动中的真实性探讨最具代表性的是戈夫曼(Goffman)和麦肯内尔发展起来的“前后台两分制”理论。文化旅游的“真实性”研究是认识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及保障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宋章海的《乡村旅游发展中文化商品化与真实性研究》指出文化商品在整个经济总体中所占的份额会越来越大,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会越来越大。作者用著名的前台―后台理论实现了旅游文化的展示及对文化原真性的保护。安文新的《夜郎文化旅游资源真实性与现代性浅谈》认为真实性只有通过现代性才有可能得到全面的并非深刻的表现和发挥,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对真实性起着引导和“包装”的作用,缺乏真实性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现代性为中外旅游者提供了各种丰厚的民族文化对象而深受喜爱和欢迎。高芳的《“云南映象”旅游真实性要素分析》对“云南映象”的原生态要素进行解析,包括舞蹈、舞台、演员、创作及音乐元素。最后作者对“云南映象”的旅游真实性辨析,包括旅游者体验了的真实以及主观体验感。刘德鹏的《后现代旅游背景下古镇旅游的真实性创造――以云南省楚雄州彝人古镇为例》认为当传统文化演变成旅游者观赏或体验的文化时,就成了一种不拘泥于传统语境的旅游文化,这种文化可以适当地改变过去的存在形式,只要不歪曲文化的实质,不至于让旅游者误会文化的内涵,并能够使得旅游者在这种文化中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那么这种文化就是真实的。卜建东的《我国民族民俗旅游与旅游真实性问题》分析了我国民族民俗旅游中的“真实性”问题,包括本身的真实性问题、旅游从业者的真实性问题、表演的真实性问题以及民族工艺品的真实性问题。

(三)以真实性为线索指导的文化旅游的发展

陈兴的《“虚拟真实”原则指导下的旅游体验塑造研究》认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各种物质层面的感官接触来达到精神层面的文化认知,这是旅游体验的本质所在,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的“真实性”是关键。旅游者旅游和获得旅游体验的动机就是出于对“真实性”的追求。刘丽华的《“真实性”与辽宁满族民族旅游发展―一种游客的视角》基于游客的视角谈到了两种真实性,将其与旅游者的动机与主体间的认知差异相联系,本文的宗旨在于通过对“真实性”的分析和挖掘,提高游客旅游体验的质量。蔡朝双的《基于真实性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引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真实性内涵的缺失,并且提出了基于真实性的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策略,包括挖掘文化内涵以及强调社区居民参与。周永振的《内蒙古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基于文化遗产真实性分析》认为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基于健康的、商业的旅游原因,是感受真实文化而进行的旅游活动,主要是对一些独特的、富有地方色彩的景观的观赏。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创造旅游体验的真实性。

(四)在某一类型的文化旅游的开发及发展中将真实性作为需要考虑的一大因素

赵承华的《基于文化体验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文化体验的视角重新解读乡村旅游和文化体验的关系,并讲到了开发乡村旅游应注意的问题即文化体验的真实性。张玉香的《体验经济视角下对文化旅游的思考》认为文化旅游的体验必须要结合旅游地的场景,利用真实再现和人文构造等科技手段,使游客真实的体验文化旅游的内涵,从而感受旅游场景的丰富性。并且提出了体验式文化旅游的原则包括真实性的保护。韦东的《文化生态博物馆旅游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认为文化生态博物馆旅游开发的几个问题包括真实性问题即文化生态博物馆应立足民族的独特风俗习惯,进行深入挖掘,全方位展示民族文化的深邃内涵。

(五)将旅游的真实性作为价值评估的有效方法

覃业银的《“原真性估值法”是遗产旅游价值评估的有效方法―以长沙马王堆汉墓为例》认为原真性估值法是指遗产旅游产品以其原真性大小为基准,在时间和空间、已知和未知等因素影响下,内在的价值量呈曲线变化,以此进行遗产旅游产品的价值估算。其内涵的实质在于遗产旅游产品价值以遗产的原真性保护为核心,遗产地内包括遗产在内的设施建设与管理标准必须建立在遗产原真性基础上。只有在保护原真性的前提下,遗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集体记忆才能得到真正保存。

(六)以真实性为原则开发的旅游产品

赵鹏的《基于“舞台真实性理论”的旅游演艺产品开发―以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为例》认为社区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场景被当作旅游资源而包装成旅游产品的过程便是“舞台化”。“舞台真实性理论”既可以避免游客大量涌入对当地脆弱的文化生态系统的冲击,保持目的地传统文化的原生性和完整性,又可以部分地满足游客对其他地方真实生活的体验。王芳的《基于体验真实性的南京红楼文化旅游产品设计》认为旅游体验真实性不是客观存在的真实,而是强调主观体验的真实,融入主体动机和感知的文化的真实,并且具体讲到了南京红楼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即以高科技手段为依托,游客充分参与体验全感官的真实体验。徐明波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实证分析》指出对真实性的争议促进了人们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且提出了三皇五帝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建设文化旅游品牌。王野的《游客对“印象・刘三姐”的本真性评价》讲述到游客对山水实景演出的本真性进行评价,包括游客的人口统计特征、心理期望及游客的满意度分析,得出游客的满意度不受预期心理期望的影响,影响本真性的诸多因素并非是相互独立的。

(七)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文化旅游产品的真实性

唐玲萍的《旅游者对民俗旅游产品本真性感知的实证研究―以新平大沐浴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村为例》首先提到了“本真性”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其次提到了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并且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引发了对调查结果的讨论和思考即游客对“本真性”的态度以及“定制化的本真性”的态度。解志伟的《试论游牧文化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其可持续发展》从两个方面说明了游牧文化能够满足体验旅游对真实性的诉求包括游牧文化内容的原生性和延续性特色以及文化的表现形式。即体验旅游追求的是一种发现,发现文化、发现自然、发现历史,进而在多元与差异中发现自我。

三、总结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探讨和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旅游体验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6)11-0138-04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6.11.019

10月19日至23日,由北京联合大学和洛阳师范学院主办,洛阳旅游发展委员会、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旅游学刊》编辑部、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承办的“2016《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在洛阳举行。这也是自2011年开始,《旅游学刊》承办的第六届全国性旅游学术盛会。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旅游学刊》创刊30周年。为探讨未来5年中国旅游研究及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前沿理论与实践问题,梳理《旅游学刊》创刊30年来旅游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加强旅游学界与政府管理部门及业界的沟通和交流,“2016《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秉承“前沿・理性・责任”的永久会议宗旨,以“学术思想、知识创新与价值取向”为本届大会主题,对未来5年旅游学术研究的前沿关注进行展望,探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旅游研究与教育面临的挑战,“互联网+”时代体验经济VS分享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大遗址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等理论与实践相交融的前沿问题,分享旅游研究的最新成果,引领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发展,共商中国旅游及旅游研究的未来发展之路。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香港的40余位旅游以及智慧旅游、旅游信息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此次 年会。

一、主题报告――学术思想、知识创新与价值取向

本届年会期间,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Noel Scott教授做了题为《A Cognitive Psychology Approach to Tourism Experience Design》的演讲,介绍了他使用眼动感知、肌电感知等设备测量游客生理反应从而获得游客情绪变化数据的经验,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使用这些数据研究游客体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Daniel R. Fesenmaier教授做了关于《Designing Tourism Places: Design Science, SMART Destinations and Big Data》的主题报告,深度剖析了旅游体验的本质,强调体验经济时代下支持旅游体验的共同创造,用智慧方法去设计旅游目的地。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潘冰副教授做了关于《Advances in Tourism Big Data Research》的主题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大数据研究、尤其是旅游大数据研究的现状,指出了旅游大数据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大数据分析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Brian King教授做了题为《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 Capacity Building in Tourism Education: Hong Kong, China and the World》的报告,从香港、中国与世界三种尺度讨论旅游教育中的国际合作与能力建设,讨论国际组织、学者、本地政府与社区在旅游教育建设中的合作。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王宁教授做了题为《情感部落作为吸引物:从浪漫主义范式到部落主义范式》的报告,在旅游和休闲研究中引入了一个新的社会学理论范式――部落主义,深刻对比剖析了旅游消费过程中的浪漫主义范式和部落主义范式不同的游客社会关系类型。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教授做了题为《旅游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与当代可能》的报告,戴院长谈到任何伟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践,除了思想家之外更要寻找需要思想并有能力转化为社会组织和生产实践的群体。旅游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尤其离不开学者的自我认同、历史自觉和学术坚守。

二、对话论坛――思想碰撞、智慧火花

本届年会专设了“河南旅游发展”和“体验经济VS分享经济”两个对话论坛。

“河南旅游发展”论坛

东北财经大学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谢彦君教授、河南省旅游局副巡视员李宗军、上海财经大学何建民教授、北京巅峰智业创始人及首席顾问刘锋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张宝秀教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曾博伟副研究员参与了洛阳师范学院校长梁留科教授主持的“河南旅游发展”论坛,专家们就河南省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结合河南当前的旅游口号“老家河南”,从河南的历史文化、区位环境、产业结构以及河南旅游发展过程等角度深入探讨了其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与策略,分别提出“文化旅游”“旅游扶贫”“养老旅游”“乡村旅游”“度假旅游”“文化素养教育”等发展关键词,为河南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体验经济VS分享经济”论坛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王宁教授、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白长虹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冯学钢教授、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院长马波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吴承照教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李柏文教授参与了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世界旅游城市研究中心张辉教授主持的“体验经济VS分享经济”论坛。在体验经济及分享经济时代,旅游及其产品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期待。专家学者们就分享经济如何颠覆传统的旅游商业模式、如何把体验经济完美引入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的全过程,以及“体验经济”与“分享经济”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展开热烈的探讨。

三、分论坛――百花齐放、深度交流

1. 第一论坛:旅游、社区与社会文化

本论坛由张宝秀教授主持,王宁教授、谢彦君教授评议。

贵州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副教授范莉娜通过对贵州黔东南处于旅游发展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3个典型侗寨中526位居民样本进行个体对本族原文化及旅游者主流文化偏好研究。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讲师万蕙等以傣族泼水节的网络游记文字为分析对象,从巴赫金“狂欢”理论出发,利用内容分析方法,研究游客在傣族新年泼水节活动中的旅游体验特征。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讲师张高军等结合中国当代社会巨变催生的具有独特性的XX后,选择国内典型旅游目的地杭州为案例,进行不同群体目的地形象的比较研究。参与第一论坛的还有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研究员崔庆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博士后魏雷、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尹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讲师张机、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汤利华。

2.第二论坛:旅游者与旅游消费

本论坛由蔡红教授主持,白长虹教授、谷慧敏教授、阎友兵教授评议。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蔡晓梅教授等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方法,援引邻避与迎臂效应的相关理论,探讨东莞豪华酒店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关系,试图探究东莞豪华酒店与社区的景观模式及其相互影响效应,以及解释资本、地方政府及其社区区民在这一过程之中与东莞豪华酒店所展演的关系。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讲师季少军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对近5年来经济背景下旅游与接待业的发展研究进行了梳理。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曾丽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及焦点小组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基于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及消费过程的理论框架,通过中国公民赴日旅游购物消费探究中国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参与第二论坛的还有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周雪娇、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教授李志飞、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讲师张建荣、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赵强生。

3. 第三论坛:旅游体验与社会发展

本论坛由徐菊凤教授主持,朱f教授、舒伯阳教授评议。

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樊友猛从体验与经验相区别的角度,对体验的概念进行词源学和语义学辨析,继而借鉴伏尔泰、梅洛-庞蒂和杜威有关体验的代表性观点,进一步厘清体验的学术内涵,最后结合具体的旅游行为和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旅游体验具有具身性、情境性、流动性和生成性的特征。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梁增贤以河南焦作云台山景区周边社区为例,针对同一研究群体于2014年和2015年开展两年度的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自己认为值得的生活状况以及过去最好的生活状况是旅游地社区居民对自己目前生活质量评价的关键参考,而非未来期待的生活状况。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博士研究生韩静关注社会旅游对弱势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同时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调节作用,在对国内136名流动儿童进行旅游前后对比的问卷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的旅游参与对主观幸福感有正向影响,领悟社会支持正向调节旅游体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参与第三论坛的还有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贾一诺、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余构雄、武汉工商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刘苏衡、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讲师林敏慧。

4. 第四论坛:旅游经济与社会发展

本论坛由王兆峰教授主持,冯学钢教授、 张辉教授、马波教授评议。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讲师代姗姗以文昌东郊椰林为例,基于系统分析方法,剖析旅游地锁定在低水平均衡陷阱的表征与起飞机制,并构建了目的地脱离低水平均衡陷阱的起飞机制。浙江工业大学讲师赵磊基于中国1999―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旅游业发展水平作为转换变量,利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技术,对旅游业和贫困缓解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讲师等采用CFPS2014年的数据,选取与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相关的部分变量,使用定量研究的“一般到特殊”的计量经济学建模方法,解释了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是旅游消费支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家庭旅游消费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城市居民家庭旅游消费多元化,进一步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参与第四论坛的还有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卢凯翔、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徐文月、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赵宁。

5. 第五论坛:生态旅游与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