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游戏教学法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19 16:47:20

游戏教学法论文

游戏教学法论文篇(1)

“拓展游戏”是“拓展练习”的一种方法,它来源于二战间的英国。它借助多种代表型场景和活动模式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能够对人的身心和意志品质激起一定的刺激或压力,从而使身体和精神都得到锻炼和提升,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体验式与互动性的学习。它比古典的体育游戏更加丰富,组织方式与实行模式更加灵活多变,更加看重学生的身心体验与心灵的体会。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也取得了更大的尊敬与磨练。

1.1 加强体育课的趣味性。

“拓展游戏”是将知识与趣味融为一体的游戏,借助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使大学生处在一个未曾经历过的陌生新奇且带有合作气氛的环境中,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吸引学生并激起他们参加的兴趣。拓展游戏所带有的趣味性,全面地借助大学生探索、新奇的心理特点,用各种各样的趣味小游戏激起学生对体育的学习乐趣。让学生积极地加入到活动中去,不但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也让课堂的趣味性得到了提升。拓展游戏的特征与互动模式,让学生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积极参加与体验,进而体会到别的课程所不具备的快乐。

1.2 提升体育课的实用性。

据跨国单位在华战略调研看出:团队精神、忠诚度、创新能力与交流能力是跨国单位在选择人才最关注的 4 大品质。所以,现今大学生若要成为适合时代需求的人才,不但要有专业性知识与技能,也要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与创新能力。拓展练习在锻炼体能、净化心灵、提升个人责任感、加强团队协作意识等层面都有着及其显着的成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如果可以精心策划、遴选或者自行设计一定符合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拓展游戏”

当作课程辅助材料,就能够使大学生在激烈的“拓展游戏”练习中不断挖掘个人潜能、战胜心理挑战、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从而提升自信。将“拓展游戏”融入体育教学顺应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也适应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人才有着巨大的影响。

1.3 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在许多拓展游戏里总会听到这句话:“不是不能,而是不敢,不是能力问题,只是心理问题”.游戏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种类的难题,这时就要客服极强的心理恐惧。比方说拓展游戏中的“断桥”还有“信任背摔”等,在这些特别式的环境与氛围中,所有站在上面的人都会觉得害怕,学生应不断战胜自己的恐惧心理,提升情绪调整与自我控制能力,保持平和心境,挑战自己,战胜自己,进而增强自信心。同时在游戏的开始与结束总结探讨中,老师也会指引大家谈谈完成项目的体会与感受,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游戏的可行性分析。

2.1 高校体育教师具备开展拓展游戏的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通常都具备较高的的综合素质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对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层面的知识也有较深的认识,这样高校体育老师就能够较为容易的掌控拓展游戏项目的设置、重点与规律,并顺利地组织学生实施练习。体育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场景和模式,让拓展游戏和体育教学良好地融合在一起,借助拓展游戏的开展来改善现今体育教学相对单一、乏味的组织模式,让体育课受学生欢迎。

2.2 符合现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大学生在个性上已逐渐自主与独立,不再过多的依靠教师,主观想法、抽象思考能力都获得了巨大地提升,因此在体育活动中不再仅仅满足于学会教师传授的常用与简单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他们更愿意探究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拓展游戏的加入,满足了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法,提供了不错的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体育活动中去,在游戏里享受运动,在运动里得到感悟,在感悟中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

2.3 符合高校课程改革的需求。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讲述,大大倡导开放式、摸索式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自主练习的水平。拓展游戏是一种体会式学习,提倡学生积极参加、主动探索、敢于实践,看重学生的情感领悟。老师仅仅提供及时的启发与指引,有助于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及交流和协作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模式的改变,符合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拓展练习新颖独特,内容丰富,把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可激起学生的加入热情、培养学习乐趣、激发学习潜能,满足了现今教育变革的指导思想,对促进传统教育模式的改善有着巨大的意义。

3.拓展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3.1 在身体素质训练中的运用。

伴随社会经济的进步与生活条件的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有很大的提升,但体育练习却相对缺乏。而且很多高校体育课的内容设置只是初、高中体育课的延伸,学习内容重复,以致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抵触心理。借助拓展游戏高趣味性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使学生身心都得到锻炼。特别是对身体素质较差、缺乏自信的学生来说,更容易带动、鼓舞他们去积极克服困难、增强意志品质、提高自信,从而提高了参加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

3.2 在体育课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体育课准备活动的重要目标是借助专业式的训练模式,让参与者战胜人体的迟钝,慢慢提高身体兴奋度,很快地进入到锻炼状态。体育课程准备活动常常挑选慢跑、广播操等专业性练习。

因地制宜的选取身体力行的、小运动量的、耗时不多的拓展游戏进入到练习当中,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3.3 课后总结。

为了增强巩固拓展游戏的成效,一定要在活动后及时加入学生探讨环节,使学生借助这个时间进行游戏方法、意义以及更加深入的人生哲理的探讨,增强游戏的“育心”成效。同时教师对不够自信有胆怯心理的学生可安排更多的一些针对性练习。

总体来说,将拓展游戏融入体育课堂将促进高校传统体育教学的改善与创新,是拓展训练走进高校的最好融入点,它不但使体育课内容更加丰富,使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得到提升,也拓宽了体育课的性能。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若是可以有效地利用生动有趣的拓展游戏,将会让学生兴致增强,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效获得提升,很好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伴随高校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升,高校体育教学变革的进一步深入,拓展游戏必会在中国高校体育教育中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游戏教学法论文篇(2)

成为企业家[1],拥有不可企及的财富,是每一个有抱负的大学生念念不忘的幻想。之所以称之为幻想,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大学生只是想自己如何成功,却没有去估测自我的能力和实践自己的想法。在SYB创业培训的第一堂课,就是让学生在企业这个概念框架下,学会认识自己能力与自己能力被认识。为此,笔者专门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叫“我能行”,游戏内容主要是:环节一,让学生从背后试试两只手上下能否摸得到;环节二,头不动用一只绕过颈一圈模同侧耳朵。这两个环节是要让学生感受自己的存在,以一种非常规的动作体验突破自我的状态,在游戏过程中很多学生不能很快反应过来,只有少数人能够迅速达成任务。由此,在游戏结束之后还有许多学生意犹未尽,这样不知不觉就把创业的“创”字独特之处,让学生清晰明了的理解到了这种“求新”“求异”的思维,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创业者应构思的企业

当大学生们对创业产生兴趣之时,适时地将建构企业的模块充分地呈现给他们,让大学生自己去组合和拼装,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初步的想法细化,然后变成一个计划或工程。大学生的抽象思维相当活跃,在企业构思的活动中,必须要利用已有的资源和生活经验,并创造成游戏情景,让他们去发现自己身边的“商机”。在这方面,我做了些小尝试,例如:在“生活大八卦”的游戏里,两组学生分别扮演娱乐明星和娱乐记者,双方就假定的娱乐事件开始相互发问,由第三组学生进行胜负判别,胜负的条件是谁能从对方那里获取更多的潜在商业机会。生活当中娱乐新闻经常是铺天盖地,大部分人已经觉得麻木了,但是我们需要留意的是这当中潜在的市场,特别是个性化的小市场,对于“小”“微”公司的发展机会良多。游戏之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自己一定要去开个明星隐私保护公司、娱乐记者咨询公司等等。

三、创业者应评估的市场

市场[2]是商业活动的核心,尤其是在创业初期选择市场也就决定了日后的入行问题,在许多企业发展失败的案例当中,最大的失误往往都是市场定位错误,例如:中式快餐店败给洋快餐、体育品牌李宁被迫重组业务等等。因而,最初的创业过程中一定要审时度势,做好市场调查,认真地分析行业数据和发展前景,在培训阶段要想让学生做到这几点,应该做些实践性比较强的活动,例如:安排学生进行假定商品贩卖的游戏,学生通过自己扮演直销人员和顾客进行交流,并将自己的商品成功推销出去便可以得分。学生在做这个游戏时,大部分人都没有能够成功地推销出自己的商品,并且让消费者感到厌恶。游戏结束之后,我和同学们一起总结了一下,任务失败主要的原因是产品缺乏竞争优势和销售人员不善言辞。

四、创业者应搭建的组织

创业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一定要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特别是团队内部的关系。创业者一般来说都是以团队形式出现的,特别是企业型的创业活动中,团队凝聚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例如:“分组投蓝游戏”这类集体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想要获得胜利,最基本的保证就是团队的组织力。学生被分成两个小组,一对为红组,一对是蓝组,两队同时进行投篮,但是允许其他队员在旁边采用非肢体动作进行鼓励或者干预,以五分钟之后的投进篮框得分多的为胜者。在这个过程中,团队如何有效组织便成为学生们考虑的第一点,让投篮技术好的同学去当投手,声音大的去当对方的破坏者或自己的鼓励者。学生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相互协作并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体验时,得到一定的心理补偿或损失,产生认知冲动,然后对已有的组织结构进行重组。

五、创业者应具备的形态

法律意识是经营企业的人,最需要补充的知识,这种意识是一种固定形态的制约因素,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必须加以重视。在SYB创业培训中,学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企业经营不能触碰的“红线”,也必须认识到企业经营者拥有的权利。在这方面的训练,必须依赖实例作为支撑,例如:安排学生就自己想要创办的企业,写一个“申请书”,把企业的全方面信息包括其中,特别是与法律相关的内容作出特别注明。学生将自己的“申请书”交由教师审核,然后把不合格的发还给学生,再改再审,反复几次之后对于相关的法律学生便可以认识得很通透了。

六、创业者应清楚的责任

企业经营不仅仅只有利益,还有更多的是一种责任[3],这种风险与责任并存的行业,无时无刻不在告诫新人“入市需谨慎”。因而,在创业前的培训一定要明确这种风险意识,设计一个“冒险类游戏”是最恰当的,让学生扮演侦探处理一个假定的违法犯罪案,学生必须找出所有的线索,最终才能破解谁是幕后首脑。这个游戏趣味性和思维性极强,学生如果不清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就很有可能遗漏掉重要证据,并无法破案。“游戏教学法”被引用到SYB创业培训中,并是不为了为难学生,而是让他们以深层次的感受,去磨练自己作为未来企业家的胆识和魄力。

七、创业者应统筹的预算

“模拟医院”是一款很时髦的电子游戏,玩家在游戏中主要任务就是完成医院的管理工作,医院的工作很多很杂,例如:盗窃、病人受伤、医务人员不够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管理者的统筹运算,特别是预算的执行,在游戏中玩家所拥有的建设资金和开销都以虚拟货币出现,并且是模拟真实的收支情况。玩家如果没有能够做好预算,最终导致入不敷出的话,游戏就会宣布结束。笔者认为,将“模拟医院”这类真实感很强的游戏引入培训课堂相当有必要,不单单是为了真实地再现场景,更重要的是将潜在的不平衡因素凸显了出来,给学生以强烈的危机意识体验。

八、创业者应实施的策略

游戏教学法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2-0046-04

一、引言

2003年以来教育游戏作为教育技术学新的研究方向或领域,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层面的分析和研究。既有在宏观层面探讨教育游戏的概念、本质、功能、理论基础等,并尝试构建教育游戏设计的框架或模型,提出教育游戏设计策略及方案等;也有对游戏主题设计、学习环境设计、游戏任务设计、关卡设计、参与者角色设计和情感设计等微观细节的研究。作为重要的教育游戏研究群体,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对教育游戏的研究日益增多,在我国教育科研领域占有一定的地位。对近十年教育技术专业中游戏主题的硕博论文进行元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调查方法

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博论文中关于游戏的相关研究状况采用元分析的方法,从全国硕博论文库检索文献。将检索到的论文题录信息包括篇名、作者、学位授予年份、摘要等转换到Excel表中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笔者对以上数据做了筛选,去除一些与主题不符的文章,筛选出182篇硕博论文。

三、研究现状

1.论文数量呈上升趋势,教育游戏日益成为研究热点

从数量上来看,2003年开始有对该主题的研究,十年来研究成果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尤其在2006年后,研究数量急剧增加。这种现象表明,教育游戏由于巧妙地将教育的知识性和游戏的趣味性融为一体,正在成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热点。

2.服务对象针对性较强,多集中于中小学

通过对论文的梳理分析,我国以游戏为主题的教育技术学硕博学位论文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在服务对象的类目设计上着重区分不同层次类型的教育,具体数据统计如图 2 所示。

总体上看,一方面我国有27%的硕博学位论文在探讨教育游戏相关问题时,没有设定明确的服务对象,且这部分论文多集中于近十年早期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73%的论文有明确的针对性,而且这种针对性体现在实例开发的内容选取。我国硕博论文中教育游戏的服务对象覆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部阶段,且研究范围日渐从学校教育向其他领域扩展。但目前,研究者较多关注的是中小学教育游戏问题,研究小学、中学教育游戏的论文各有57篇和45篇,分别占总数的31%和25%。

3.研究类型逐渐多样,仍以方法、设计类为主

研究类型能集中反映研究者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从研究类型上可以大致看出文章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的结果、形式,所以笔者将硕博论文划分了五种研究类型,如表1所示。

(1)理论探索类

我国研究者对此类论文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一是理论基础研究。例如,方芳论述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教育游戏的技术支持。[1]二是应用模式研究。例如,余英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建构了教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四种模式,并分别对其理论基础、特点、实践流程进行了阐述。[2]三是设计策略研究。例如,逄博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教育游戏的设计方法,分别从教育、游戏以及游戏整体开发流程三个角度分别对教育游戏设计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3]

(2)调查分析类

此类论文针对当前教育游戏的应用现状展开调查,目的在于通过学习者的综合调查与访谈,收集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通过整理分析所得到的数据,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策略和解决方案。例如,杜三全和王谊群分别对小学生的游戏素养和大学生游戏应用现状做了调查分析,并针对其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3)方法设计类

从技术的两种形态来看,论文可分为两类。一是物化形态的技术,指研究者通过软件开发等技术手段完成教育游戏设计的目的。这种开发既包括基于游戏开发平台设计的大型教育游戏软件,也包括基于flash等软件设计的游戏性课件。例如,罗丽基于J2ME开发技术,阐述了教育手机游戏的开发方法。刘政良设计了针对一线教师的、支持知识竞答式教育游戏创建的教育游戏开发平台。二是智能形态的技术,指对利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和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设计。例如,崔继振总结了网络教育游戏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三种应用模式。

(4)应用实践类

应用实践研究者主要通过实验的方式,辅助以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已开发教育游戏的各项功能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者多集中于教育游戏在促进学习者知识水平提高功能的研究。另外,也有研究验证教育游戏其他方面的功能,例如:在提高学习者兴趣方面,张志宏通过实验得出,[4]教育游戏能够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改变原来的学习态度;在促进学习者创新发展方面,邓超采用行动研究法对教育游戏促进创造性思维进行了初步验证,并提出运用策略。[5]

(5)评价管理类

部分研究生对教育游戏整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其中部分内容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探讨。例如,卿小波在分析影响教学游戏软件中交互设计因素的前提下,尝试构建了教学游戏软件中交互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赵阳尝试建立一套完备的教育游戏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学、学习资源和过程的管理,早在AECT 94 定义中作为教育技术的五大范畴之一就被明确提出。教育游戏作为新的教学和学习资源,理应受到研究者和管理者的重视,但由于教育游戏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博硕论文的内容尚未涉及该领域。

四、研究反思

通过对近年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生教育游戏论文的分析,其研究特点还是清晰的,可以梳理作为借鉴。

1.研究服务对象集中于中小学,忽视其他教育

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关于教育游戏的研究与实践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中小学教育。由于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与游戏有着天然的联系,教育游戏被率先应用于中小学教育,并且相关研究也多着眼于此。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对学前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教师教育如何应用教育游戏的研究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型都相对较少。与学校教育相对的社会教育,则成为教育游戏研究的盲区。

2.研究类型“重”设计开发,“轻”教学应用

学习资源和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范畴中,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关于教育游戏研究涉及除管理以外的四个范畴。但四个范畴的研究数量分布极不均衡。在182篇论文中,有108篇论文着重研究教育游戏的设计、开发的策略、流程,占论文总数的69%。其中仅有22篇设计了与教育游戏相适应的教学应用方法和策略。这种重视开发等“硬”技术轻视方法等“软”技术现象,导致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缺乏,造成了教育游戏软件、课件的重复开发,以及教育游戏硬件资源的浪费。

3.理论研究不够成熟,未找到教育与游戏的平衡点

目前,我国研究生关于教育游戏研究的理论基础,多是基于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游戏理论以及一些技术理论。但是教育游戏不是教育与游戏的简单相加,仅靠单一视角的理论来指导教育游戏的开发是不合适的。它需要以相关的教育理论为基础,将游戏理论整合于教育理论,并结合心理学、美学、传播学等,最大限度地挖掘教育内容本身的娱乐属性。所以,研究者需要对教学理论、传播理论、文化理论进行综合研究,以建立和完善教育游戏的基础理论[6]。在教育与游戏的融合过程中,如何将二者兼顾,找到其中的平衡点,这是教育游戏的研究者一直探求的问题。但我国研究生针对理论探究的研究较少,大多关注基本理论的介绍和应用模式的设计。

4.数据来源于理论而不是调查实践,调查和分析缺乏科学、规范性方法

根据教育游戏的研发流程来看,前端的需求分析是基础,游戏的整体设计方案是前提,技术实现和教学方法设计是关键,教育游戏的应用是目的,教育游戏的修改与完善是保障。研发的每个环节都影响着教育游戏最后能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从目前各个环节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来看,在前端分析和测评环节,虽然部分研究通过已有经验理论和逻辑推演进行分析,但是对学习者的特征分析,认知发展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等只能提供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习者的认知特征和知识基础等智力因素的普遍共性信息,针对非智力因素,比如,兴趣、学习风格等需要进行调查分析才能获取准确数据。而对于教育游戏测评之后的修改,对游戏的完善、学习者满意度的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研究生在教育游戏研究中意识到这一点并在实施修改的是少之又少,深化研究迫在眉睫。

五、研究建议

1.拓展服务对象的范围,关注弱势群体和非学校教育对象群体

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资源或者学习方式,能够为学习者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体会其教育的娱乐性。这种愉悦的学习体验,应该被所有的学习者感知,不应受到年龄、感官和是否在校的限制。这就要求研究生要扩大教育游戏研究服务对象的范围,将处于弱势的感官受损人群和社会上渴望获取知识的人群纳入到服务对象的范围中,使人人共享教育信息化中教育游戏为学习者带来的愉快学习体验,使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都能够体会到教育游戏所带来的益处。

2.以教学实践应用为导向,注重教育游戏的管理、评价研究

在教学中的推广和使用是教育游戏设计开发的目的。为此,一方面要加强对教育游戏应用的研究,开展应用模式、应用策略的指导性研究,另一方面加强对教育游戏的资源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的研究,积极构建教育游戏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教师、学生选择合适的教育游戏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使教育游戏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研究范畴能够协调发展。

3.树立基于设计的研究理念,增强教育游戏设计、开发的规范性

根据设计的研究理念,教育游戏的研发是通过设计、实施、分析和再设计的持续循环进行开发和研究。在这种研究理念的指导下,研究者要完成五个环节,将整个设计开发过程看作是持续完善、改进的过程。即:①以问卷、访谈为主的调查,分析学生学习需求;②对教育游戏进行教学设计和技术实现;③对游戏软件进行试用和测试,根据反馈信息对游戏进行修改和完善;④根据反复测试和修改,总结游戏设计开发和应用指南;⑤对游戏进行推广应用。在研究过程,要注重数据来源的科学性,而不仅仅通过理论和思辨获取信息。

4.适当设置教育游戏课程,培养专业人才

国内高校教育技术学的课程设置中,依然不见和教育游戏相关的课程。教育游戏是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交叉的产物,仅靠学习其游戏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相关的开发技术,很难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游戏;其人才“应兼收并蓄,既能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又有相当的人文与艺术素养” 。[7] 以现有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均无法满足培养教育游戏专业人才的需求。所以,设置适当的教育游戏的课程,并且为教育游戏研究人员设计合理的培养方案,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必然选择。

5.合理管理科研成果,促进教育游戏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已经设计、开发出67款教育游戏产品,由于知识产权和研究成本的限制,并不能在广大教学课堂中推广、使用,使教育游戏在学位论文完成后就被“束之高阁”,难以发挥其设计、开发的作用。如果能加强对教育游戏科研成果的管理,多方参与合作,学校和科研单位提供设计思想,企业提供技术和资金,从而形成一条设计、研发、应用的产业链。[8] 这样不仅能够加强我国研究生教育游戏研究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有利于教育游戏的推广,并且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教育游戏资源,真正实现教育游戏的产学研结合,促使教育游戏更好地服务教学。

参考文献:

[1]方芳.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及应用模式[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2]余英.教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3]逄博.教育游戏设计方法与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4]张志宏.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应用中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5]邓超.教育游戏对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应用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游戏教学法论文篇(4)

论文题目: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一、选题的意义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这门年轻的学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小学中,由于英语的学科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存在很多差异,导致英语成绩很不平衡,甚至两极分化。随着所学语言知识增加,尤其是词汇量,许多学生跟不上进度,挫败感使他们产生厌学、惧学情绪,从而导致了求知心减弱,兴趣下降,直接影响了学生能力素质以及英语知识水平的形成和发展。而小学英语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说英语能力,使学生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

《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如何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是每个英语教师所面临的共同课题。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是每一位老师心中的理想课堂。而游戏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游戏的方式,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教学理念小学英语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小学英语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在游戏中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性。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

1、新课标下中国小学英语课堂中游戏教学的现状、缺陷以及影响的因素

2、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1)小学英语课堂游戏运用的原则

(2)通过对各类游戏的分析,探讨游戏如何有针对性地运用在课堂实践中。

3、游戏教学的效果评价。游戏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是否有利教学展开小学英语教育。

三、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思路)

(一)研究步骤:

1.前期准备:明确论文方向,制定研究计划,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目前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实际,游戏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情况,查阅、整理相关评论文章,借鉴前人对于游戏教学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确定研究课题,拟论文提纲。

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的撰写:整合搜集到的研究材料,并及时向指导老师征求意见。

3.论文撰写:通过对收集的资料的分析与思考以及自己的实习经验,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新自己的想法,完成初稿。并根据指导老师意见修改文稿,最终定稿。

(二)本研究遵循以下基本思路:

首先,在大量阅读国内外关于游戏教学如何在课堂中运用的文章,了解游戏教学的现状、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对该论题掌握了部分资料的基础上,对当前存在的缺陷进行阐述,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接着,着重分析各类游戏,以及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去运用这些游戏

小学英语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论文。最后,对游戏教学进行评价。

(三)本研究重点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古今中外有关游戏教学理论专著、专题论文和相关课题研究成果的不断学习,借鉴其中有价值的成果,使本课题的研究获得丰富的理论支撑。

行动研究法按照课题提出的研究目标,根据各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游戏教学的具体做法。

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过程性研究资料,并及时组织交流和分析,总结经验,推广做法,对发现的问题,能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并列出下一步改进的具体做法。

例证法:论文写作在论文中用举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四、毕业论文(设计)提纲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一、前言

二、游戏教学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缺陷

(一)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

(二)游戏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情况

(三)游戏教学存在的缺陷

三、游戏教学运用的原则

(一)游戏为课堂服务

(二)游戏具有全体性

(三)游戏具有灵活性

(四)游戏具有启发性

四、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一)趣味性游戏,启迪思维

(二)操练性游戏,反复操练

(三)合作性游戏,展示成果

(四)竞赛性游戏,激发潜力

(五)拓展性游戏,融汇贯通

五、游戏教学的评价

六、结语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周建平..游戏教学观论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5)..

[2]吴也显.J、学游戏教学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冷学宝.别让游戏游戏了课堂[J].教育周刊,20070530.

[4]周健.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游戏[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8.

[6]陈伟峰.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运用[J].教育研究,2010,(11):317

[7]李敏.游戏式教学的教育学批判[J].教育科学研究,200909.

游戏教学法论文篇(5)

1.引言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但是迫于应试压力,加上家长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儿童的天性被压制,这并不利于儿童的成长。游戏,可以说是儿童成长最主要的的活动。游戏教学法就是利用游戏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发展相应能力。

2009年,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通过中国知网等权威网站的资料收集,发现游戏教学一直是研究热点,2012年研究文献总量突破2万,2013年有所回落。

2.国内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游戏在学期阶段用的较多。传统意义上的游戏只是课堂的辅助手段。李海洋(2009)认为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英语教学中,符合游戏教学的原则(目的性,竞争性,公平性原则),将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结合,逐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坚定学生学习英语的决心和信心。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累计和总结游戏教学经验和方法,努力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凌美叶(2005)探索游戏教学理论依据,游戏教学思路,种类。游戏教学时教学方法的一次变革,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荀子提倡的“知行统一”,杜威的实用主义,“从做中学”,都为游戏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游戏教学也很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愉悦性。游戏活动种类具有多样性,可以依据学生不同心理特征设置不同游戏,比如针对好奇心设计猜谜游戏,好胜心设计竞赛游戏等。“在玩中学”也要注意游戏目标的是否明确,是否适合学生,游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周颖怡(2013)认为音乐这门特殊的艺术学科,决定了采用游戏教学的必要性。音乐游戏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趣味性游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活动性的游戏引导学生参与,竞争性游戏对音乐有更深入的理解。新时代的教师应将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与游戏特征结合,设置多样性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肖旭(2010)根据体育教学特点,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体育游戏教学模型,以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激励学生学习。“快乐学习,表扬为主”。体育游戏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技能,体育教学模型的构建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高参考。

国内有关游戏教学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主要还是分学科论述,未见形成系统。

3.国外研究综述

从古希腊起,西方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就把游戏用于教学实践中。法国教育学家卢梭及其重视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他认为儿童最好在游戏中学习。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也认为游戏可以锻炼身体的健康,以及肢体的敏捷。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非常重视游戏教学。他强调“从做中学”。皮亚杰把儿童游戏分为三个阶段:0-2岁为练习性游戏;2-7岁为象征性游戏,7-12岁为规则性游戏。国外教学理论特别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提倡的自然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特别是近年兴起的TPR(全身动作教学法)对我国儿童英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艾里康宁的《游戏心理学》,从游戏是一种社会现象这一方法论立场研究游戏,证明,游戏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它是儿童理解人们活动的任务和动机的一种形式。

许多国家都提倡在小学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日本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小学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日本幼儿园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内容。由于小学与幼儿园性质不同,所以小学的游戏教学相对受限。美国教育工作者也在小学的教学方法上大量引入游戏成分,使美国小学课堂以“乱而无章”的感觉。如何处理好教学与游戏的关系并形成一套适用的游戏教学的模式对于游戏教学能否在小学有效的体现其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4.研究总结与展望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对游戏教学研究较早,游戏是儿童学习知识,接触社会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游戏不是让学生放任自由,而是要以教师为主导,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游戏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结合,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发展认知水平。国内外对游戏在小学教育中功能和运用情况进行了一定研究,但是教学游戏在课堂中作为一种调节手段,大多数研究也只局限于理论层面,对于游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较少,也没有人把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系统的研究。这为后来研究者提供研究方向。

文献综述

1.夸美组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李海洋,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有效运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

3.凌美叶,论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河池学院学报2005

4.周颖怡,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探究[J]素质教育2013

游戏教学法论文篇(6)

【关键词】游戏化 平行实境 学习环境 

2010年DICE(Design、Innovate、 Communicate、Entertain)峰会以来,游戏化开始流行起来,并逐渐向各个领域渗透。国际市场研究机构AmbientInsight研究显示,2016年全球游戏化学习产品市场总额达26亿元。该机构将游戏化学习定义为通过“玩游戏”实现知识传递的方式,包括对抗、升级、奖惩等几个部分。这种学习模式往往和教育建构理论密切相连,主张通过体验式学习、发现性学习以及情境学习获取知识。近几年,游戏化不仅在商业管理、营销领域被广为应用,更引起教育领域的浓厚兴趣,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在探索游戏化的应用可能。但对游戏化设计方法,尤其在教育领域的设计方法的理论性梳理较为有限。本文拟从平行实境游戏化学习环境着手,探索游戏化教育教学设计的方法论。 

一、游戏化、平行实境与学习环境 

关于游戏化的定义,有各种版本,Deterding将游戏化定义为“在非游戏环境下,使用游戏化设计元素”,De-Marcoe进一步定义游戏化为“在非游戏的情境下,使用游戏元素和游戏设计技术,吸引用户和解决问题”。 

其中,Simoes将教育游戏化定义为,“在学习情境下,使用游戏元素”。Lapp认为在学习情境下游戏化的目的主要有三个:吸引他人、鼓励行为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将学习情境下的游戏化定义为“使用游戏元素吸引学生,鼓励学生解决问题”。 

平行实境的前身,“另类现实游戏“(Alternate Reality Game,简称ARG)是一种以现实世界为平台,具有交互性叙事结构,玩家借助多种媒介获取游戏剧情的多人互动游戏。设计者希望通过游戏来改变玩家的现实行为,并希望借助玩家的集体智慧帮助相关的决策者解决现实问题。而平行实境的侧重点在于通过平行实境理论进行课程设计,完成课程目标,对学生数据进行分析,为老师建立学生模型,在拓展知识中融合现有的课程大纲,以便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减少教师的工作量。 

二、基于平行实境的游戏化学习环境 

1. ARG游戏形态与学习环境的结合 

在平行世界游戏(ARG)中,游戏世界不仅只在线上,现实中的某项活动也是游戏世界的一部分。游戏情节的推进不再只局限在电脑端,而是可以通过多种媒介获取,因此ARG游戏不需要传统电子游戏的存在,而仅需依托于畅通的线上、线下信息渠道。因此此类游戏有较强的可实现性,而且可根据推进情况灵活调整。周荣庭等人将ARG游戏形态描述为个体、团体、线上和线下活动四维度的组合,并以线上线下的互动结合为显著特征。该游戏形态描述与杨进中等人提出的“虚实融合的研究性学习环境”有较高的重合度,因为虚实融合的研究性学习环境正处于以“个体、群体、虚拟情境、现实情境”为坐标指向的研究性学习环境分类框架的中心位置,其涵盖内容与ARG游戏形态的特征分布重叠。为此我们尝试构建基于探究式学习的游戏化学习环境,以实现游戏环境与学习环境的高度匹配。 

2.游戏化与学习环境的结合 

随着游戏产业的发展,教育游戏(严肃游戏)逐渐成为学习环境的载体,众多学者开展了严肃游戏的实践和研究,并将游戏本身作为学习环境进行研究。在韩庆等人的研究中分析了游戏元素和学习环境元素的高度对应;宋敏珠等人的研究中,基于Norman提出的有效学习环境七个必备条件和流体验、 动机理论,提出了EFM教育游戏设计模型,并认为“教育游戏这样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包含许多有效学习环境的必备条件”但由于严肃游戏需要一定的完整性,开发难度和修改灵活性限制了教育游戏的广泛普及,而且由于游戏环境与现实环境间存在的知识迁移屏障以及游戏与教育间的平衡难度,使得真正效果显著的游戏学习环境也凤毛麟角。 

“游戏化学习环境”有别与“游戏学习环境”,游戏学习环境是以游戏为主体,将学习隐藏在游戏中。而前者则是将游戏的元素应用到实体活动中,以实体学习活动为主体,通过游戏元素和游戏机制的引入增强学习体验,正如《游戏化革命》中的比喻,游戏化是蛋糕上的裱花;Deterding等人对游戏化的界定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的理解游戏化学习环境的独特性。如图?,它通常并非构建一个完整的游戏,而仅仅是带有游戏有效元素的产品,从而使产品更具吸引力,并带来更活跃和积极的用户群体。而平行现实游戏(ARG)的概念框架的引入,使得游戏化更有布局,并与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现状有了完美的契合。 

三、游戏体验设计和学习环境设计方法论 

Hunicke等三位资深游戏设计师人提出的MDA游戏体验设计模型在游戏设计领域和学术领域都广受关注,MDA分别代表机制(Mechanics)、动态(Dynamics)和审美(Aesthetics),是一个体验导向的设计方法论。游戏者设计者设定M游戏机制(算法、规则、数据表现形式等),通过玩家的参与和机制的运行形成D游戏动态,再从动态中传递A审美给玩家。此处的审美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品的美感,而是玩家在于游戏系统交互时产生的感受,如情绪、思想等。虽然游戏化设计并非创设完整的游戏系统,但仍需要借鉴此游戏体验设计框架。 

同样在教育领域,Qinyun Wang提出了能有效整合ICT(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学习环境设计通用模型(简称PST),基本元素包括教学法(Pedagogy)、社交互动(Social interaction)、技术(Technology)三方面,而这三方面实现的功能分别是:学习者与内容、学习者与人、学习者与界面的交互;基于此设计出的学习环境的有效性评价则基于其效用和用户可用性两方面。如果按照Hunicke等人的MDA来审视PST,发现其结构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在进行游戏化学习环境设计时,学习与游戏两个设计维度有望实现更密切的融合。 

四、平行实境游戏化学习环境设计流程 

我们选用Thomas Lockwood提出的用户体验要素模型(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作为设计流程的参考,它将设计过程分为由抽象到具体逐层展开的五个层面,且每个层次内又包含功能导向和信息导向的双重设计维度。在本研究中,教师应用此方法进行游戏化学习环境的设计,并对设计元素进行了教育化改进,得出了表2所示的设计流程。可以发现,整个设计过程分为学习环境设计、游戏化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三大部分,各部分层层递进,将前文水波模型中的各层次元素逐一涵盖,设计过程思路清晰且内涵完整。 

Step1:设定“ 能力素质模型”。分析群体需求,寻找教与学双方的平衡点,提出基于“知识”、“能力”、“素养”的三层次能力素质模型。 

Step2:依据模型,设计与之匹配的教学内容、学习资源;在学习方式上设计与学习内容相辅相成的学习策略(如协作探究)、认知工具(如APP)、协作方式等,促进有效学习;同时对于预期效果,评估方式做出简略设计; 

Step3:借助游戏化设计理念,进行交互设计,即实现人与课程、人与人、人与游戏元素间互动的机制。学习共同体形成方式、学习支持系统的内容及呈现方式、学习方式等。 

Step4:将前三步内容进行逻辑整合,确保各部分元素间、学习者与学习环境间的运行畅通: 

游戏教学法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088-02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正在慢慢的实现,让学生们更快乐的学习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教育游戏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教育者希望借用游戏形式,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沉浸其中,真正达到寓教于乐。什么是“教育游戏”?在《中国远程教育》市场研究室提供的《教育游戏产业研究报告》中,教育游戏被定义为能够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计算机游戏类软件。这里教育游戏虽然被定义为计算机软件,但是它和一般的教学软件和游戏软件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教育游戏和教学软件的目的一样,都是以教育为目的,可是在教学软件中,重点是知识的教授,学习者获取知识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但是在教育游戏中,主要强调学习者通过自己的探索努力来获取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主动的。区别于一般的网络游戏,教育游戏除了包含游戏本身的游戏性,更重要的是教育游戏的教育性,它抓住了游戏性和教育性的平衡点。

二、国内外教育游戏评价标准整理

(一)国内外教育游戏标准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教育游戏”开始,国内外学者对于它的研究,特别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尤其是西方国家,在教育游戏的路上已经走得很远。可能是因为教育游戏本身的研究并不是很成熟,所以国内外关于教育游戏的评价研究就相当少。目前国外对于教育游戏评价标准最显著的是英国教师评价教育媒体组织(TEEM,Teachers EvaluatingEducationa Multimedia)的调查报告《游戏的教育应用》(Report on Educational Use of Games),文中它从游戏在班级的应用情况、课程的适应性、设计与导航、易用性、娱教性以及安装六个纬度对教育游戏软件进行评价,它较好的运用了教育和技术的角度来评价教育游戏。

不管是AECT94定义(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或是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始终都把管理和评价作为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推动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在研究设计教育游戏的同时,也要积极推动教育游戏评价标准的制定,来促进教育游戏的发展。

(一)国内外教育游戏评价标准整理

1.从游戏本身出发

从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游戏”的概念就是“被游戏化的教育”和“被教育化的游戏”。教育游戏从一出现就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偏重点是“教”还是“游”。在尚未成熟的教育游戏领域,家长和教师都希望教育游戏具有充分的教育性,而学习者则需要有更多的新奇有趣的刺激因素,更大的挑战性才能激起他们使用教育游戏的兴趣,这就要求游戏设计者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游戏的教育性与游戏性的平衡。

从教育性和游戏性等方面来考虑。彭兵等的《对幼儿游戏评估的思考》侧重了对游戏维度的评价,对于教育性并没有做深入的探讨,将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目标与计划、游戏的观察与指导、幼儿的游戏水平四方面作为一级指标来评估游戏工作。黄美璇的《我国教育游戏软件有效设计与开发初探》,主要是在教育性方面展开论述,分为1、教育游戏应当以教育为目的2、教育游戏应当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3、教育游戏的内容应当与教学有关4、教育游戏应当具有娱乐性等九个方面。范云欢的《网络教育游戏评价量规开发与应用研究》在教育性和游戏性两个维度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性的维度,技术性维度包括游戏系统设计合理性、开发难度、维护成本和生命周期四个因素。程君青的《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游戏软件的分析研究》不仅从教育性游戏性进行论述,还从教育和游戏结合的角度来制定标准,分为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媒体信息、学习反馈、游戏场景等十八个因素。国外方面,Alvaro 和Babette的《Rubric for Assessing or Designing Playful Learning Space》,从空间结构、反馈、控制权、学习支持、特殊需求的适应性、学习适应性以及各种教育机会的整合来论述,从教育需求的角度评价了游戏的教育价值,但在游戏性方面的论述不够充分。最后是前面提到的《游戏的教育应用》,着重从教育和技术的方面来评价教育游戏,游戏性的评价维度却忽略了。

2.从游戏效果等其他角度出发

除了从教育游戏本身的教育性和游戏性来考虑,还有一些学者是从其他的角度出发,比如在《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及应用模式》中,作者方芳认为对教育游戏的评价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并不是单单从测验出发,文章主要是从教育游戏的效果出发,运用相对评价法,个体差异法等方法提出10种教育游戏评价方法,对教育游戏评价标准起了积极作用。同时,还有从教育游戏软件本身出发,从软件的交互性等方面对教育游戏进行评价,在《多媒体英语学习软件的评估》中,许哲等主要从媒体的综合效果;操作方便性;交互性和用户支配度;语言内容四个方面对学习软件进行标准评价。对于我们从教育游戏软件出发来开展教育游戏评价标准有着借鉴性的意义。

三、结论

教育游戏是网络游戏和教育软件发展的趋势,正如祝智庭教授等所言:“关注并投入娱教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则是为教育技术开辟了一个新领地,对于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教育游戏是电子游戏和教学课程相结合的新事物,它具有创新性、主动性和高效性等特点,从出现起就表现出了很强的发展趋势。教育游戏评价标准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对于它的相关研究还很少,我国的教育游戏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于教育游戏这种具有争议性的新事物,制定公开、权威、育游戏评价标准来规范它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教育游戏评价标准的研究值得我们继续关注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市场研究室.教育游戏产业研究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4(22):45―47

[2]方芳.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及应用模式[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3]范云欢.网络教育游戏评价量规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3):10―12

[4]程君青.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游戏软件的分析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4.

[5]彭 兵.对幼儿游戏评估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0(4):33―34

[6]许哲,顾佩娅.多媒体英语学习软件的评估[J].外语电化教育.1999(1):37―38

[7]蒋立兵.教育游戏应用绩效探讨[J].远程教育杂志.2008(3):71―74

[8]黄美璇.我国教育游戏软件有效设计与开发初探[J].福建电脑,2009(7):44―45

游戏教学法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53-02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在进行一些项目技能的训练后,有些学生渐渐失去深入学习的兴趣,缺乏作品创作的欲望。我们可以探索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向学生讲解一些简单的游戏制作技术,让学生体验到亲自“制作游戏”比“玩别人制作的游戏”更有意义,更有挑战性,更能体现自我价值,使学生玩游戏的注意力转移的同时,加强了计算机技能的学习与运用,让学生从另外一种视角来理解所学到的技能。

一 相关理论基础

美国教育家杜威从“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出发,通过对知与行关系的论述,提出了“从做中学”的理论。“从做中学”强调要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事和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中等职业教育需要这样的理论来开展职业技能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因此职业教育强调专业教学中注重技能训练,通过技能训练来学习掌握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从做中学”理论,强调在探究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从做中学”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获取经验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杜威认为教学过程应设置为五个部分,即安排真实的情景、在情景中要有刺激思维的课题、有可利用的资料以做出解决疑难的假定、从活动中去验证假定、根据验证成败得出结论。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也需要学生通过“从做中学”来学习相关技能操作知识,提高计算机技能水平。在计算机技能训练教学中实施游戏化教学设计,可以借鉴“从做中学”的五步教学法来实现,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设计

二 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设计思想

让学生制作游戏是引导学生经过对游戏作品的制作探究来理解计算机知识,从而达到灵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运用操作技能的目的。

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要体现“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围绕游戏作品的制作这个核心内容,通过分析游戏作品、获得实现游戏制作方法这一过程,学生自觉地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围绕游戏作品展开分析,并收集资料、制作游戏和反思,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学生要完成游戏作品的制作,必须从多方面搜集整理信息,并综合运用各种计算机知识以分析游戏作品的解决方案,在制作完成后进行游戏作品测试及展示。

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要体现“能力本位”这个特点,不仅是让学生制作游戏、玩游戏,更多是希望借助这个过程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 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实践流程

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需要合理挖掘教学内容,便于形成主题性游戏作品。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示例游戏作品,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任务难题的方法;从制作游戏作品中,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从测试及展示游戏作品中,让学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实践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从做中学”理论的游戏化教学实践流程

1.确定教学目标,挖掘游戏主题

教师根据确立的教学目标挖掘教学内容,寻求可表现的游戏主题。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到如何在游戏作品制作过程中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2.分析游戏作品,探寻解决方案

每一种游戏都有一定的游戏玩法和规则,教师首先展示示例游戏,引发学生思考游戏如何设计制作。分析游戏作品的制作关键,通过提问来引导,让学生学会分析游戏作品。分析示例游戏的同时,使学生熟悉游戏制作中要用到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形成游戏作品制作的解决方案。

3.实践解决方案,制作游戏作品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解决方案,如利用PowerPoint自主制作游戏,让学生在制作游戏作品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游戏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分组合作来利用教师提供的游戏素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探究发现解决办法,这个环节中强调学习活动的过程价值。

4.测试游戏作品,展示游戏成品

学生测试游戏作品环节,是学生检验解决方案是否实现的关键。通过游戏的测试形式来检测学生自己计算机知识掌握情况,比传统的检测更有趣味性。

学生测试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游戏成品,通过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游戏作品让学生收获成功、感到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继续学好这门课的热情。

游戏作品的制作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去完成游戏作品,使学生学会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去考虑解决办法,从而培养学生自身的信息意识。

参考文献

游戏教学法论文篇(9)

教育家们很早就注意到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早在 2000 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上世纪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他的“工作与游戏”“做中学”理论中,更是直接论述了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杜威认为,儿童的作业大多通过游戏来完成,他们在游戏中模仿年长者所做的事情,以游戏的方式重演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某种工作。儿童通过游戏学习成人世界的生活经验,游戏越多,他们的计划性和能力就越精密,他们的生活内容亦因之越丰富。

美国的传播学家尼尔・波兹曼在他的著作《娱乐至死》指出,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从他的论述中我们看出当代的高职学生是身处在一个娱乐的时代,他们从小到大,游戏是他们生活中的不可或填的一部分。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因势利导,将高职学生喜欢游戏的天性融入到营销教学中,采用游戏式教学法讲授营销理论与知识。利用游戏的特点,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情和主动性,让教学能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一、游戏式教学的定义

游戏式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天性和学习特点,将游戏设计理论应用于教学设计中,包括活动设计、情境设计和教学工具的选择等,力图实现游戏与教学的统一,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潜能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游戏式教学法的特点:

1、学生兴趣高、参与性强。游戏因为它的趣味性和愉悦感强、可以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天性,通常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帮助他们思考、反应、谈话,更重要的是,它能寓教于乐。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2、模拟性强。营销作为一门应用型社会学科,能让学生到公司企业中实际体验、应用营销知识,是上上之策。但很多情况下,学校受资源和条件的限制,无法实现现场教学。因此,退而求其次,在模拟的环境中教授营销知识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而游戏式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模拟教学法,即应用现代的技术和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通过巧妙地事先预设游戏的场景和游戏的规则,可能很好地模拟或再现现实生活中的营销场景,让学生能在一个接近真实的环境中,运用营销知识和理论解决营销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富于启发性。游戏式教学法不是老师将答案或方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通过游戏过程中的亲自活动、亲自做事去感受、去探寻、去体验,让理性的知识和感性的认识相结合,由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中获得启发,从小游戏中见证营销的大道理。

4、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帮助学生克服对营销理论感到高深莫测的恐惧感。在真实营销活动中,因为担心出现自己的失误会给所在公司造成损失、会给个人的前程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人们不敢尝试新的方法、新的途径、新的思路去解决营销问题。而在游戏式教学中,游戏虽然模拟的是营销情景,但却没有现实中对“试错”所带来的成本损失和心理压力,可以给学生更大的思考、创新的空间。在游戏式教学中,学生可以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地做选择,去尝试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通过 “试错”来去找到最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5、适用面广。从低层次的记忆练习,到高层次的推理、问题解决、团队合作、角色扮演、人际互动度,都可以通过游戏式教学法达到。

三、组织游戏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1、首先要认识清楚游戏与教学的关系,教学是目的、游戏是辅导工具,游戏要围绕教学来设计。游戏式教学所要做的是:在保持学习者对于游戏兴趣同时,让学习者能够学习到相应的营销知识与技能,而不是仅仅沉溺在游戏中。

2、其次,在游戏式教学设计时,保证内容单一、目标集中:教师要有目的地把游戏带入课程中,使游戏资源反映出当前的主题和内容。但是,每一个游戏的运用应限于一定范围,不应让它涵盖面过宽。只有保证游戏内容单一,目标集中,它们才能发挥预期的作用。

3、再次,营销教学的游戏需要设计得有一定的挑战性,没有人会喜欢玩平淡无奇的游戏。正是因为有了挑战,学生才有可能体验“成功”、“挫折”、“互助”,从中获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使得他们不断深入地参与到游戏中。学生在挑战游戏困难的同时,也会无意识地学到很多营销中的能力,例如组织能力、领导力、问题解决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信心等。

4、另外,游戏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首先,教师对游戏本身要吃透, 第一次做的游戏最好预先试做一次, 找出实际操作和想象之间的差别,分析原因; 其次,游戏的物料要准备齐全, 以保证游戏顺利进行以及游戏情境的真实性; 另外,对比赛的规则要尽可能细化和量化, 避免出现漏洞; 最后,事先充分考虑游戏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并备好应急预案。

5、详细、准确地讲解游戏规则:规则是游戏的基础构架,就像是游戏的骨骼,无论哪种游戏,都需要规则的支撑。只有详细、准确地讲解清楚游戏规则,学生才会、才敢、才能着手玩游戏。也会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处在宽松、自由、公平、合作、竞争的环境中下,进行游戏。

6、最后,教师要注意观察、记录、保证游戏顺利进行。游戏式教学不等同于“放鸭子”,放任学生自生自灭。在整个的游戏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该作为观察者,时刻观察学生的表现,如参与度、积极性、有些什么样问题、困难、疑惑等,及时记录下来,以备游戏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另一方面,他需要及时处理现场问题和意外情况, 以保证游戏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顺利地发展。

参考文献:

游戏教学法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90-02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游戏理论得到了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认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教育实践中。游戏理论是什么,游戏理论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着怎样的效果,如何将游戏理论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应用以提升实际的教学效果,都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游戏理论的基本概述出发,探讨游戏理论在高职学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将游戏理论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方法,从而更好的促进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

一、游戏理论概述

游戏理论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游戏的引入和设置使学生能够不厌学,并能轻松的获得知识,实现寓教于乐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理论。游戏理论最初是由意大利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提出的,它认为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根据这一天性合理安排教学方式,就能更好的促进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游戏理论,并详细说明了这一理论对于教学的实际作用。此后,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从教学活动出发,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游戏理论,探讨了游戏理论和课堂教学结合的主要方法。比利时教育学家德可乐利将游戏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设计了整套的游戏教学体系。国外学者对于游戏理论的深入研究,使得游戏理论在课堂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国外教学课堂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国内,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游戏理论近些年得到了引入和发展。不少教师将游戏理论应用到课堂实践中,通过在课堂中设置一系列的趣味性的游戏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的。游戏理论在国内教学活动中得到快速发展。随着游戏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如何更好的将游戏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成为不少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随之而来,对于游戏理论相关的理论研究也逐渐增多。笔者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游戏理论和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梳理,发现有关游戏理论在学前教育及小学课堂中的应用较多,而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比较少见。游戏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论,其不仅仅适应于低年级课堂,同样在高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职学生,不同于普通高中生,也不同于高校大学生,高职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学生年龄上来说,高职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较为叛逆,强调自我,喜欢发挥自己的自主性。从学习状况上来说,高职学生一般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强。从教学任务来说,高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专业课更为重要,公共英语的学习也就相对比较薄弱。如何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将游戏理论引入到高职英语课堂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游戏理论在教学应用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将游戏理论应用于高职教学实践中,对于高职学生学习以及高职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游戏理论应用于高职英语课堂的意义

(一)游戏式课堂教学是对教学模式的变革

英语学习,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很强的负担。有负担心理,就说明不喜欢,如果喜欢的话,不仅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还会觉得是一种快乐。运用游戏理论的教学手段,会变学习的负担为快乐,学生心理上不抵触了也就不会觉得有压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多为老师讲,学生听,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老师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游戏理论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通过游戏这种教学方式,老师能够引发学生、启迪学生去思考问题,英语的学习变得有趣,学生兴趣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增强,学习的效率也会大为提高。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向学生进行灌输,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习的效果必然不会理想。借助游戏的方式,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高职公共英语是一门公共课,是区别于高职专业课之外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来说,英语课堂教学必须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才积极愿意学习。采用游戏理论用于英语教学中,通过游戏环节的设置,配合清晰的画面,声音,视频,课堂氛围就能够得到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性就会得到很大提高。

(二)游戏式课堂教学是对学习模式的变革

在传统的学习模式里,学习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对待学习,“玩就玩个痛快,学就学个踏实”的传统教育观念也一直被老师和家长在学生中灌输,老师和家长总是教育学生要认真学习,刻苦努力,仿佛学习自然是一件苦差事。游戏渗入教学能够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游戏理论的课堂运用能够使课堂生动有趣。借助游戏和课堂教学内容,很多课程可以寓教于乐,在很轻松的氛围里实现,这种生动有趣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枯燥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学生喜欢学习英语的预期宗旨。学生不是苦行僧,学习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游戏和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把学习变得很轻松,能够自主学习英语。

(三)游戏理论在课堂教学能够改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弊端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较之大学教育,高职教育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在公共英语的教学中,很多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都有待提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观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英语教学多采用“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重视读写能力的训练,而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使得学生英语成为哑巴英语,而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很好的运用,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的情绪。通过游戏理论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改善目前英语教学中的弊端。在课堂中通过课文内容游戏的设置和情境的模拟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能够张开口说英语,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掌控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这种教学也能将老师从“独角戏”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和学生的良好互动,从而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使学生喜欢学习英语 ,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三、游戏理论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中的实践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有着极强的探索意识和好奇心,要引导学生通过游戏,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课堂内容与游戏并进形式,比如5分钟英语模仿表演、用英文讲名人故事、讲流行的英美剧、猜物品游戏、寻宝游戏等多种游戏形式,丰富课堂教学,这样令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全面、深入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每周举办英语角,英语沙龙,拓宽学生的英语学习面,逐渐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播放学生感兴趣的英语电影、动画片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到英文文化知识,构造了对英语文化世界的基本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在看完之后向学生们讲解其中的经典台词,然后再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观后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中学到知识,获得快乐,提高英语的学习兴趣,增添学好英语的信心。游戏理论运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精心预设,选择适合的游戏内容

游戏式教学并不是说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运用游戏,也不是说所有的游戏都适合课堂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合适的游戏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但是不合时宜的游戏却可能对教学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教师对游戏的选择就至关重要。游戏的种类有很多,如何选择适合教学的游戏,是游戏式教学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教师必须对游戏进行精心预设,选择和课堂教学内容相符的游戏内容、游戏模式,有针对性的开展游戏。在游戏的选择中,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注意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英语课堂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游戏;二是要注意选择适用性比较强的游戏,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中;三是要选择和所授内容结合比较紧密的游戏,确保游戏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四是尽可能选择简单的游戏模式,注意游戏的可行性。

(二)适度引导,增强学生的参与

在实施游戏理论英语教学课堂的过程中,老师先开展游戏规则说明,课堂教学中并不是只是让学生进行游戏,而是要和学生一起活跃轻松学习,适度进行引导,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游戏中,切实实现游戏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使学生感觉到新奇新鲜,以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比如,教师通过一个设置课堂内容主题,假定是“拯救大兵瑞恩”,教师要向学生交代大兵瑞恩被捕的背景,引导学生想办法将其解救。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讨论拯救大兵瑞恩的方法。对于不积极发言的学生,要给其发言的机会,引导鼓励其参与课堂。在学生成功完成课堂后,要求学生谈体会,写心得,从而全方位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英语能力。

(三)及时总结,提高教学的实效

游戏理论用于课堂教学是一种形式,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运用在高职课堂英语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在游戏课堂,而要挖掘游戏理论运用英语背后的深意,对游戏理论课堂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进行思考,从而通过课堂学生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如果仅仅是为了做游戏而进行游戏,学生仅仅是获得了快乐的课堂氛围,并没有获得实际的学习成效,就会丧失游戏理论用在英语课堂的真正意义。比如在进行“英语模仿秀”的课堂教学后,教师要总结在模仿中,谁的发音更好,谁的语言更标准、谁的表达更流畅等,并号召大家在课后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通过总结激励优秀者再接再厉,鼓励其他人继续努力,从而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坚持适度,把握游戏的尺度

游戏理论用于英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既需要采用多种游戏内容的形式,寓教于乐,搞好游戏理论英语教学,同时又不能过于依赖游戏,要把握好学习和娱乐的尺度。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引入游戏理论渗入课堂内容,但是又不可过于依赖游戏。好玩是学生的天性,游戏的方式能够引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但与此同时,游戏也容易使学生沉溺于游戏中,从而弱化实际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具体的运用中,教师要综合把握。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同时,也要把握好学习和娱乐的尺度,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四、结论

游戏理论用于教学是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的一种创新,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起到很多的效果,它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课堂的形式,活跃课堂的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具有很大教学价值。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游戏内容形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升高职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在游戏理论用于高职课堂教学时,要做到精心预设,选择适合的游戏,使游戏理论和游戏模式能够服务于英语课堂教学;坚持适度引导,教学课堂上保持师生的良好互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游戏教学中,切实实现游戏的效果。在游戏之后,要及时进行总结,挖掘游戏背后的深意,引导学生深入进行思考,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游戏理论在课堂教学的运用中,要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学习和娱乐的尺度,搞好游戏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又不能过于依赖游戏。通过以上这些方法,使游戏理论教学能够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保证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既能有趣,又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姜建芬.浅谈游戏教学在英语课堂有效教学中的运用[J]. 文理导航(上旬). 2010(05)

游戏教学法论文篇(11)

1.游戏与工作

杜威认为,游戏与工作并不是截然对立的,相反,二者是有联系的。在儿童早期,游戏和工作就没有区别,只是着重点不同。在某种条件下,游戏可以成为工作,如果游戏能够预见到相当遥远而具有一定特性的结果,并且做出持久的努力达到这种结果,游戏就变成了工作。游戏和工作都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二者的区别在于工作的结果观念引起较长过程的活动。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因为“丧失工作成分的游戏只会退化为一种纯粹的感官肢体运动,毫无教育价值,无游戏成分的工作也会变成苦役或强制性劳动,毫无乐趣”。

2.游戏与勤奋

在杜威看来,游戏与勤奋并非对立,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相似性,“都有意识地抱着一定的目的,并对材料和过程的选择和适应进行设计,以实现所期望的目的。两者的区别主要是时间跨度的区别,这种区别影响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联络的直接程度。在游戏中,兴趣比较直接,即在游戏中,活动就是它自己的目的,而不在于它具有将来的结果”。如果游戏与勤奋之间出现对立,杜威认为,这不是游戏与勤奋本身所造成的,而是由于“不良的社会条件”所致。

3.学校教育中游戏的特点

(1)游戏无外在目的。(2)游戏是自由的,具有可塑性。(3)游戏有预见结果。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必须要有预见的结果。

4.学校教育中游戏的功能

(1)游戏具有的功能依据何在?游戏与人类认识的第一阶段相对应,人类的认识是如何发生的?(2)游戏功能的具体表现。杜威虽没有直接明说游戏的功能,但在论述教学内容中的作业过程中讲述了游戏功能,主要有提高学习效果的功能、社会功能、促进科学研究的功能。

二、杜威是如何理解学校教育中的游戏的

1.指导思想:促进学生智力和道德发展

杜威认为,校外的游戏没有经过选择,“既肯定、重复成人生活环境的优点,也重复和肯定成人生活的缺点”,学校教育的游戏就是通过设置一个环境,让学生在该环境中游戏,从而促进其智力和道德发展。

2.游戏的原则

首先,不能过分使用外部控制,既包括老师的命令也包括游戏所使用的材料。其次,游戏的目的要贴近学生的经验。杜威认为,游戏的目的与学生的日常经验愈接近,学生学到的知识愈真实,学习就愈有兴趣,学习的效果就愈好;相反,如果游戏的目的仅限于教学的特性,学生获得的知识只是技术性的。再次,游戏应注意全体,全体是指性质而言的,是说游戏的情境具有完整的感染力,既要注重当前的目的也要注重培养相关技能,否则就会丧失游戏的目的,杜威说“如果不顾目前的目的,太偏重于养成有效的技能,在涉及游戏(作业)时,往往会脱离游戏的目的”。

三、游戏――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一种有效途径

1.教学回归生活世界

倡导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是由现代教育面临的困境所引起的。现代教育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工具理性教育与价值理性教育的疏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脱节、知性教育与德性教育的隔离、主客体教育模式的统制与主体间性教育模式的缺失、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日益分化。教学回归生活是解决现代教育困境的最主要的途径,正如有的学者所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是一种教学理念,是指突显教学过程的生成性,重视教学过程的发展性,崇尚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民主,崇尚主体性,崇尚整合方法论。教学要回归生活,就必须“既有教学立足当下的理想性寻求,也有教学指向社会的批判性诉求,还有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性提升”。

2.游戏――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一种有效途径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实质就是改变过去的那种只注重面向社会、立足未来、习得知识的教学,构建一种理性兼顾当下、未来、社会、个体、传授知识的教学。“游戏最突出的意义就是自我表现”,进行游戏教学,学生在游戏中尽情地表现自己,自己的个性得以张扬,主体性得以发挥和维护。由于游戏无外在目的,在游戏中学生可以有效地学习,习得的知识比在外在压力之下习得的知识要好,为学生日后从事科研活动奠定方法基础。游戏,正如杜威所言,可以代表社会情境,参与游戏的学生可以了解社会。任何游戏都是由游戏者当下参与的,没有游戏者当下参与的游戏是无法存在的。从杜威的游戏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游戏能有效且理性地兼顾当下、未来、社会、个体和知识的习得,即游戏是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