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网络规划的定义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3 17:21:11

网络规划的定义

网络规划的定义篇(1)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4G,指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T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LTE尽管被宣传为4G无线标准,但它其实并未被3GPP认可为国际电信联盟所描述的下一代无线通讯标准IMT-Advanced,因此在严格意义上其还未达到4G的标准。只有升级版的LTE Advanced才满足国际电信联盟对4G的要求)。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等。4G能够以100Mbps以上的速率下载,比目前家用宽带ADSL(4兆)快20倍,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可见,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2013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正式发放了第四代移动通信业务牌照(即4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均获得TD-LTE牌照,此举标志着中国电信产业正式进入了4G时代。

二、无线网络规划的特点和重要意义

无线网络规划是为无线通信网络制定的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无线网络发展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考量,设计未来整套行动的方案。

无线网络规划是实际网络建设的指导,因此目标必须具备确定性、专一性、合理性、有效性及可行性。其作为实际网络建设的基础,更应充分考虑实际网络建设中的可能情况,以及对未知的可能情况做具体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规划存在的漏洞或实际网络建设中的可能情况的发生所产生的不可挽回的后果或影响。

无线网络规划的制定从时间上需要分阶段,由此可以使行动目标更加清晰,使行动方案更具可行性,使数据更具精确性,使经济运作更具可控性以及收支合理性。中国电信行业的网络规划一般以三年为周期进行滚动规划。

我国电信行业正处于4G网络建设的初期,在各大运营商启动大规模的网络建设,投入巨量的资金之前,未雨绸缪,对4G网络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规划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未来4G网络的建设和发展方向,也决定了运营商的投资效益和成本回收,更关系到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因此,无线网络规划对于4G的网络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4G无线网络规划的方法

4G无线网络规划应遵循无线网络规划的基本要求,立足于指导4G网络建设,为4G网络发展提供纲领性文件,总的来说,可分为以下步骤:

1、分析无线网络现状

无线网络规划的第一步是要理清当前无线网络的现状,这既包括无线网络的规模、覆盖、容量、质量以及承载的业务量信息,也包括无线网络所处的地理、人文环境和竞争环境。只有通过对大量的现状数据进行科学和严谨的分析,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才能在后续的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去发展和完善。因此,现状的调研与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是网络规划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是后续的预测和决策的首要依据,决定了整个网络规划的方向。在实际的工作中,准确、详实的网络现状数据的获取,往往需要运营商各部门间的密切配合,以及强有力的统一指挥协调。而对于数据的分析,要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统计学理论,充分利用图表和折线等直观醒目的方式,从数量上看趋势,从表象上看本质,进而发现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2、预测用户的发展和市场需求

满足市场的发展与用户的需求是发展和建设无线网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和用户发展的预测,将直接决定4G网络建设的大方向。

4G是面向下一代移动互联网,主要针对的是数据业务。因此,对于市场需求的分析,要着重分析不同业务对于4G网络的速率需求。要从网络实测数据和理论分析两方面入手,制定有依据,切实可信的不同业务模型。

用户的发展预测要以市场部门的现网用户数为依据,主要是采用联合预测法,即趋势外推法和普及率预测法的联合运用,以减少预测误差,提高预测的效果。

在预测的业务模型和用户数的基础上,可以得到4G无线网络的业务量需求,业务量需求将可以决定未来4G网络资源的投入方向和数量。

3、制定总体发展思路与策略

在完成4G网络现状分析和业务量预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明确目前网络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网络需求的方向。据此,可以制定4G网络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策略。总体思路和策略将解决4G网络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如采用哪种制式组网,使用的频段,覆盖的区域以及覆盖区域的推进策略,为4G网络的建设指明方向。

结合目前我国三大通信运营商的现状,除中国移动的4G网络已将只采用TD-LTE制式外,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将更倾向于采用TD-LTE和LTE FDD混合组网的方式。

在使用的频段上,工信部已完成了TD-LTE频段的划分:

中国移动获得130MHz频谱资源,分别为1880 -1900 MHz、2320-2370 MHz、2575-2635 MHz;中国联通获得40MHz,分别为2300-2320 MHz、2555-2575 MHz;中国电信获得40MHz,分别为2370-2390 MHz、2635-2655 MHz。

在覆盖区域和推进策略上,三大运营商都将优先保证省会级等一线城市的4G覆盖,然后将基本遵循密集市区->一般市区->县城->乡镇农村的覆盖优先策略。

4、明确网络规划的目标

在总体思路和策略的指导下,将针对网络规划的周期制定网络规划的目标,进一步回答在规划期内将建成什么样的网络的问题,规划目标主要包括网络的覆盖目标、容量目标和质量目标等。

网络规划目标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以前期的调研数据和市场预测为基础,以总体思路和策略为指导,确保制定的目标具有系统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网络目标的制定也应按规划周期分为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切勿好高骛远,也要根据网络建设的侧重点,对目标区分轻重缓急,要对最重要的目标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组织相关人员和专家,认真的研究分析,确保在规划期内有最大的实现可能。

5、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

在明确了网络规划目标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研究分析,为实现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还要对网络建设中可能存在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的情况和问题制定相应的预案,给出指导意见。

对于4G网络规划来说,具体的建设方案一般包括:基站的建设规模,主设备选型和配置方案,电源及配套的建设方案,传输方案,核心网建设方案以及在不同的场景下的建设指导方案。

确定基站的建设规模和主设备的选型和配置方案要以现网数据为依据,结合目标覆盖区域的环境特点(用户分布和无线传播特性等),运用专业的通信仿真软件,对目标区域进行仿真分析。仿真分析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为达到预期的网络指标,需要进行多次仿真,并根据每一次仿真的结果,对仿真的网络参数进行调整,最后得到最优的网络配置,根据该配置确定最终的基站的建设规模和主设备的选型配置方案。

电源及配套的建设方案可在基站的建设规模和主设备的选型配置方案确定的基础上,根据无线基站电源和基础配套建设的相关要求,结合目标区域的实际环境情况、现网资源情况和运行维护需要,制定合理可行的建设方案。

确定传输和核心网的建设方案也要以基站的建设规模和主设备的选型配置方案为依据,结合目标区域的传输资源情况和组网方式,在保证网络传输可靠性的基础上,要兼顾传输资源的高效与合理利用。

不同的场景下的建设指导方案即是针对在网络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典型情况和具体问题,在吸收现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建设方案和策略,统筹分析,对这些问题提出的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解决意见。

网络规划具体方案,是一般网络规划中所占篇幅最大的部分,它是网络建设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是回答为实现目标,网络该如何建设的问题。

6、进行投资及经济性分析

在网络规划的具体方案确定之后,需要对规划期所需要的投资进行估算,并运用建设工程经济学知识,进行经济性分析,通过财务内部收益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等相关经济性指标,衡量所制定的方案在经济上是否是合理可行的。

网络规划的定义篇(2)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035-02

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长距离旅行需求的增长,航空运输作为一种现代化快速运输方式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达536亿吨公里、2.67亿人和557万吨,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105%、93%和82%。根据相关统计部门预测,未来五年中国民航业投资规模在1.5万亿元以上,“十二五”期末,年旅客运输量达到4.5亿人,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30个以上。这表明,民航业在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航空公司作为民航业的主要力量,在民航市场的发展中不断成长,然而面对外航的不断进入、有限的市场需求、铁路提速和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航空市场的竞争也不断加剧。航线网络规划作为航空公司重要的战略决策,是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手段。通过规划合理的航线网络,可以使航空公司在满足市场需求、争取发展机会和有效整合内部资源之间进行良好的平衡,对增强自身竞争力和提高运营收益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一些理论学者对航空网络相关问题的研究虽然范围很广,涉及的学科众多,包括运营收益、地理、交通、运筹等,但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航线网络的特征、设计、不同结构的优劣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分析,目前很少有文献从航空公司长期战略角度对航线网络规划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以及对国内航空公司调研总结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归纳了影响公司航线网络规划的内外部环境因素。

一、航线网络规划的含义与作用

1.航线网络规划的含义与主要任务。航线网络规划是航空公司对未来所运营的航线和市场战略布局、航线的组织形式(航线结构)、航线的市场规模和生产经营指标等所作的长期系统规划。

2.航线网络规划的作用。航线网络体现了航空公司的服务范围和经营规模,反映出航空公司的竞争能力、成本收益和服务水平,同时也是航空公司开展其他工作的基础。(1)航线网络规划是影响航空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决策。一般来说,通过行业内外环境的分析,航空公司的规划部门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公司的市场定位、联盟策略等,会首先对未来公司的航线网络结构进行系统规划,使其符合公司的发展速度,满足未来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只有在航线网络结构明确的基础上,航空公司才能进一步制定机队规划、航班时刻规划、机队维修计划、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战略规划。因此航线网络规划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战略意义。(2)航线网络规划影响到航空公司的经营目标。明确企业的经营目标直接关系到航空公司的资源分配,尤其是航空公司的三大资源:飞机、机组和航班的规划与调配。而航线网络规划是针对航空公司三大资源合理调配的先决条件,没有一个合理的航线网络规划,就不能确定航空公司的主营市场,造成盲目地经营。(3)航线网络规划影响航空公司、航空公司战略联盟的综合竞争力。从世界范围来看,航空业的竞争已从单个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延伸到了航空公司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也就是航空联盟之间的竞争。同时,受各国家航权的限制,单个航空公司无法建立遍布全球的航线网络,航空联盟的出现,使得航空公司通过联盟得以调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得以提高进入市场的速度,遏制和鼓励竞争对手,而那些没有结盟的航空公司则面临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二、影响航线网络规划的外部环境因素

1.区域宏观经济环境因素。航空公司在考虑市场战略布局和选择时,为保障公司收益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会首先依据各区域市场需求规模和增长率的预测,选择市场增长潜力较大的区域作为航线网络布局的重点方向。而各区域宏观经济环境因素与运输市场需求是密切相关的,如国民生产总值、地区人口数量和生产总值、地区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等不仅直接反应出该区域目标旅客的购买力水平,同时也是形成航空市场有效需求的构成要素。

2.航权开放和空域开放。在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航空公司航线开辟、产品规划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空域的开放,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政策以及军事因素都限制了空域的开放,航空公司是依靠天空开展自身的运营的,天空不能开放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航空业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航空公司市场进入机会和航线连接方法,限制了航空公司的生产运营。

3.市场需求水平。航线网络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合理的优化和开拓航线网络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可以说航线网络规划中,对市场需求的掌握是航线网络能够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不仅影响到航线是否有充足的需求保障,同时也影响到产品是否具有可持续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制定航线网络规划必须充分地对现有的航线市场情况做出评估并对未来需求做出动态的预测,力争最大限度的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

4.市场竞争程度。航空公司在进行航线网络布局之前必须综合评估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竞争状况,结合自身条件利用航线网络规划塑造差别化竞争优势。一般而言,市场竞争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空运行业内的竞争程度和替代品的竞争水平。目前国内干线普遍存在资源饱和、运力过剩的现象,在现有价格体制不变的情况下,供大于求的局面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竞争十分激烈。另外,高速公路的开通、铁路的提速和高铁网络的建设,对航空公司中短途航空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目前,一些航空公司为避免国内航空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纷纷计划开辟或加密国际航线,通过优化远程航线和洲际航线,加强枢纽建设,将其短程航线和远程航线相结合,增加中转旅客流量,进而提高经营效益。

5.地方政府的政策。民航运输业作为城市间资源交换的载体,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在世界范围内吸纳和集聚生产力的各种能量和要素。因此,目前各级地方政府都很重视利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创造一个优越的商务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规划。

6.运输机场的保障能力。运输机场是国家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航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机场的地面保障能力(机场地面保障设备、机场容量、空管设施设备等)不仅会影响航线的开辟、机型和时刻的安排,还可能影响区域航线网络覆盖范围,是航线网络发展的约束条件。

三、影响航线网络规划的内部因素

1.航空公司的市场定位及战略目标。每个航空公司都有特定的战略目标,战略方向明确了航空公司的市场定位和顾客群体,这些会直接影响航线网络模式的确定。例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成立之初就有清晰的市场定位:服务的目标顾客为旅游休闲旅客和自费的短途商务旅客,将自己定位于低成本运营的地区航空公司。因此,西南航空专门寻找被忽略的国内潜在市场,遵循“中型城市、非中枢机场”基本原则,放弃枢纽辐射式航线布局,航线结构基本以城市为主,并逐步发展成蛛网式网络。

2.航空公司的客户结构。在设计航线网络时,航空公司总是想用较少的飞机或航班来满足市场需求,且希望获得低运行成本、高载客率,以便获得最大利润;而旅客则对高航班频率、多直达航班、少转机时间等高质量服务充满期待。由此可以看出,在航线网络设计时旅客的预期和航空公司的收益之间存在冲突,要设计出合理有效的航线网络必须兼顾航空公司和旅客两方面的利益。同时不同类型的旅客也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商务旅客对于航空公司的要求主要是快捷、舒适、准点与高的航班频次,但休闲旅客更多关注的是对机票价格和购票限制条件。合理的分析市场客户结构,正确认识主流旅客群体,准确把握各类型旅客的消费需求,有助于航空公司全面掌握旅客的行为特点,灵活调整航线结构,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3.航空公司现有资源条件。航线网络规划力争寻求市场需求与公司资源的有效匹配,经营特定的航线要求航空公司必须具备相关的资源条件(包括现有航线网络、公司各基地的分布、机队规模与结构、机型、飞行和机务人员的数量、时刻资源的可获取水平、资金实力等)。因此航空公司必须以企业自身条件为基础,充分考虑航空公司现有航线网络结构以及规划期内可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其他各种资源条件,来制定符合航空公司实际的航线网络规划。

4.航空公司市场开发能力。航空公司市场开发能力包括开发航线的能力、培育航线的能力以及如何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等,取决于航空公司高层领导的重视程度、市场主管部门的开发能力以及公司内部各部门的协同水平。当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市场开发能力时,无论开辟一条新航线或是撤出一条老航线,收益的把握都将更大,进而增强了航线网络调整和优化的灵活性和可行性。

5.航空公司重组和联盟策略。对于航线网络规划的影响随着公司的不断扩大,影响越来越大。航空公司通过联合和兼并,不断扩大机队规模,扩大航空公司的网络,以拓展市场提高竞争能力。同时,能够更好的发挥大集团优势,更具规模经济效益和运营效率的枢纽网络结构被大型航空公司普遍采用,替代了原来的城市对或单枢纽航线为主的结构。因此航空公司重组和联盟对航空公司的发展和网络结构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重组或加盟的前提条件就是航线网络规划, 只有航空公司的航线网络结构和规模能够满足联盟伙伴或新公司发展的需要,这种双赢的效果才能够使航空公司在航空业中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2007年12月12日国航正式宣布加入星空联盟,将其丰富的航线网络与星空联盟强大的国际航线相连接,进行全球网络的优化和互补。通过联盟网络国航可以飞往全世界162个国家的975个目的地,网络遍布全世界,使国航航线网络范围延伸到以前市场的空白地区,提高了网络质量,增加了网络收益,同时使联盟收益达到了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网络规划的定义篇(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中,经常用搭接施工网络来描述其进度。因此,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就需要探讨搭接施工网络风险的计算问题。施工进度风险是指实际工期超过规定或计划工期的概率。MC(Monte Carlo)方法被用于计算双代号网络或单代号网络施工进度风险[1,2],当然,根据搭接施工网络时间参数的计算公式[3],也可用MC方法计算搭接施工网络进度风险。MC方法存在计算大型施工网络计划风险所用时间长、计算施工网络时间参数较为复杂等的局限性[4]。许多学者在经典PERT(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方法的基础上,探讨双代号网络计划的解析计算方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5,6],但这些成果并不适用于搭接施工网络。因此,本文拟对搭接施工网络进度风险计算作一探讨。

1 搭接施工网络风险计算模型

1.1 时距工序 搭接施工网络计划中相邻工序的搭接关系常用时距来表达。设有这样一道工序,其连接搭接施工网络相邻两工序,使相邻两工序分别与这一道工序为衔接关系,且该工序的持续时间为原相邻两工序的时距,则称该工序为时距工序。时距工序只消耗时间而不消耗其他资源。

引进时距工序后,只需将搭接网络中相邻工序的搭接关系处理为双代号或单代号网络中的衔接关系,即可得广义双代号或单代号网络进度计划。

1.2 搭接关系处理和广义双代号网络 搭接网络的基本搭接关系有4种:从开始到开始(STS),从开始到完成(STF),从完成到开始(FTS),从完成到完成(FTF)。另有两种混合搭接关系:STS与FTF的混合搭接;STF与FTS的混合搭接。混合搭接要求同时满足两种搭接条件。

工序I到工序J存在的各种搭接关系,如表1。该表中的t、t1和t2分别是各种搭接关系的时距。引进时距工序后,各种不同的搭接关系可转化为衔接关系,并可得到广义双代号网络图,如表1。

在广义双代号网络图中,包括常规施工工序、一般的虚工序和时距工序。常规施工工序既消耗时间,也消耗其他资源;一般的虚工序既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其他资源;时距工序则仅消耗时间,但不消耗其他资源。当广义双代号网络中的常规施工工序和时距工序具有不确定性时,即为广义PERT网络。

2 广义PERT网络中时距工序持续时间分析

将搭接网络转换成广义PERT网络后,广义PERT网络中的时距工序和其它工序在属性上主要差别在于时距工序不消耗资源,在其他方面没有本质的区别。时距工序的持续时间在实际施工中可能会遇到确定型和不确定型两种情况。

表1 各种搭接关系处理

搭接关系名称

搭接关系示意图

广义双代号网络图

STS

STF

FTS

FTF

STS

FTF

STF

网络规划的定义篇(4)

我国当前三大运营商都在开展4G网络的建设,当前主要研究的课题就是在经营2G网络当中进行借鉴,实现4G网络低成本、快速的建设,将4G网络不断进行优化。本文从无线基站端出发,分析了单个基站的经济效益,针对网络规划和网路优化提出有效的建议,为了网络品质更好的发展,将建设和运维的成本进行降低。

1单站经济效益的估算方法

1.1单站年业务的收入

为了将统计进行简化,业务收入简单区主要分成话音业务是偶然和数据业务收入两个部分。先占基站的话务量和数据流量的基础就是话务统计,站点的话务量和数据流量的规划可以以规划方针为基础,收入市场部门可以提供具体的的单位业务量。当前的现网基站如果支持计费系统,那么可以将每个基站的年单业务收入直接导出来。在站点规划的过程中,市场部门提供的单位业务量的收入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计时周围以年为基本单位,对于突发话务造成的影响可以由此减少。现网中间的歇停闭的基站,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取得年化值。

1.2投资回收周期

对于财务专业性进行全面的考虑,对于回收周期进行投资主要利用的就是静态投资回收期,这种评价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比价基站的价值的时候,对于网络规划人员来说,指标的相对值更加具备意义。静态投资回收期=原始总投资÷投产后的平均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原始投资额作为分子,因此可以预先取得基站的一次性投资,对于传输和核心网部门可以不必考虑,身子对于基站的租金和日常维护等也不必考虑。投产后平均每年净现金流量=单站年业务收入×EBITDA针对现实的情况,基站的投资回收周期具有明显的动态性,基站密度和话务密度不断变化,单站的年化收益也随之不断发生改变,与此同时,每年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也在不断发生的变化。网络规划人员不必明确绝对值的大小,因为针对无线网络规划,不同区域的基站该指标的大小发挥着更大的指导意义。

2在网络优化和维护过程中利用单站经济效益评估

通过上文的方法,可以将现网全部基站的经济效益进行统计分析。以下是具体的实例:基站主要包括效益型基站和公益型基站两个部分,按照降序的顺序,排列单站的年业务收入,这样就可以明确哪些基站具有最大的业务贡献,也会明确各个区间的实际分布情况,明确高收益和低收益基站的是分布规律。例如某基站的年业务收入的均值达到了235万元,那么我们按照年业务的收入,可以对于基站进行分类,如果对于平均值超过了235万元,那么可以实际定义成效益型的基站,如果低于235万元就是公益性的基站。针对效益型基站和公益型的基站,其维护力量都是有限的,因此制定出来的日常维护策划具有差异化,还要建立应急响应的级别,制定出基站租金的续约的谈判底线。以二八定律为基础,从而将最佳前20基站和效益最差20个基站的清单列出来,对于效益最佳的基站,需要将维护的优先级别进行提高,并且需要将老旧的设备替换掉,并且更换上更加优质和稳定的设备。建立高效益的型的基站,就要承担更大的业务量,所在的区域话务也比较活跃,如果站点存在风险,需要对于周围负荷分担的站点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将搬迁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进行降低。对于效益比较差的站点,对于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逐个分析,如果因为没有得到长期得到有效的策划,或者因为话务迁移,使其长期遭到闲置,这就需要对于主设备资源进行充分的考虑。从网路管理的方面出发,可以结合效益型基站和公益型基站的实际分布情况,从而可以全面的考核相关的规划责任人。

3在网络规划当中理应单站经济效益评估

3.1预估规划站点的年业务收入

规划无线网络的过程中,以行政区域为基础进行有效的划分以建筑的分布密度为基础,使规划区域成为各个不同的片区,以此进行分类,从而建立各个不同的行政区。单位面积年业务收入在估算过程中进行应用,对于载波配置无法进行确定,也无法确定具备防震结果的站点,估算可以利用方针覆盖的BestSever面积×单位面积年业务收入。

3.2预估规划站点的投资额度

处于宏观规划的实际阶段,对于新规划站点的投资额度进行预估,可以利用片区统计模型,以历史投资数据为基础,从而对于新站点进行预估.在上表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投资包括电力引入和接入用房以及天馈系统等等,主设备投资并没有包含在内。各个不同的片区的建设成本差异主要就是在这个部位当中进行体现。投资主设备,可以以供应商的采购价格表为基础,对于各种配置设备进行报价。如果完成了微观规划,那么就是确定了该站点的建设方案,投资额度的预估就会变得更加准确,可以将这个步骤跳过不计较。

3.3规划站点的投资回收期的分析

不同片区利用的建设方式是不同的,投资回收周期之间具有比较明显的差距,如果区域的回收周期比较长,那么就要利用成本比较低的站点,局部可以利用直放站的形式。如果区域的回收比较长,需要认真的分析无线配套的投资,将成本拉高的关键因素找出来,选择出各种方式的控制建网成本。例如针对高山区域,那么具有比较高的电力引入造价,如果确定了建设需求,那么需要可以考虑和其他的单位共建的方式,这样可以节省资本。

4结束语

当今我国4G的规划正在不断的发展,通过本文的介绍,系统的梳理了现网基站,对于4G网站站点的布局发挥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且明确了未来的规划调整,针对4G网络运维之后,可以实现局部优化网络结构,本文可以发挥出有效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叶斌,宋永胜,陈文雄.3D室内无线网络规划优化软件在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4,16:17-18.

[2]何其锐,张明,仲若冰.朗讯科技在3G无线网络规划建设和优化领域的特点和优势[J].通信世界,2015,48:63.

[3]梁海滨,牛小敏,飞.创新无线技术迎接移动数据风暴———专访谢菲尔德大学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实验室主任、“”专家、山东润谱通信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创始人张杰教授[J].电信技术,2013,06:95-100.

网络规划的定义篇(5)

关键词 网络规划 覆盖分析 链路参数 仿真参数

1 引言

网络覆盖分析是网络规划中的重要步骤,也是衡量一个网络优劣的关键。CDMA网络的覆盖、容量和质量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制约的,从而导致了网络覆盖规划的复杂性[1]。覆盖分析最重要是要进行链路预算,并且链路预算参数的取值同实际相符,才能得到正确的路径损耗[2]。其次必须进行规划区域的划分,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选择正确的传播模型得到实际的小区覆盖范围。在得到的小区范围内进行业务建模和业务预测,计算出覆盖范围内的小区容量需求,可以判断是覆盖受限还是容量受限,最后确定小区的覆盖范围。

本文研究了CDMA网络规划仿真系统,该系统能模拟CDMA网络的调节机制,通过前反向链路的功率控制自行调节将干扰最小化,实现网络容量的最大化和覆盖的最优化。文章对CDMA网络规划的关键参数提出了新的方法,分析了仿真结果并做了分析比较。实验证明当网络负荷增加到设计负荷时,仍然不用对网络进行大量的RF调整,网络也不会出现覆盖空洞,用户依然能够比较正常地进行通话,并保证网络质量。

2 覆盖分析基本方法

覆盖分析一般分三步进行:调查并对覆盖区域进行区分;进行链路预算;选择传播模型;结合要覆盖区域的容量需求得出网络覆盖范围。

2.1 规划区域划分

在实际的网络建设中,要基于市场需求,考虑今后的用户发展和投资效益,制定合适的覆盖目标。不同的覆盖区域有不同的覆盖策略和要求,所以首先对覆盖区域进行分类。

根据无线传播环境可分为密集市区、市区、郊区(乡镇)和农村(开阔地)四大类。密集市区:建筑物的平均高度或者平均密度明显高于城市内建筑物,地形相对平坦,中高层建筑可能较多。市区:城市内具有建筑物平均高度和平均密度区域,或者经济较发达、有较多建筑物的城镇。郊区(乡镇):城市边缘地区,建筑物较稀疏以低层建筑为主或经济一般、有一定建筑物的小镇。农村(开阔地):孤立村庄或者管理区,区内建筑物较少,或成片的开阔地,或者交通干线。

除了上述四大基本区域类型外,还有山地、林区、湖泊、海面、岛屿等特殊地形,由于各种地形的无线传输环境千差万别,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3]。

2.2 链路预算

链路预算:对通信链路中的增益与损耗进行核算。即计算在一个呼叫连接中、保持一定呼叫质量下,链路所允许的最大传播损耗,从而结合传播模型确定给定地区小区的覆盖范围。链路预算是覆盖分析的核心步骤,通过链路预算考虑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之间的传播损害差异,在前向和反向两个方向上,很显然实际的覆盖范围应由覆盖较差的一方决定。不同的覆盖范围将造成系统性能的下降,还可能使实际覆盖小区与预期规划不一致。因此,一个优良的系统应在设计时就要做好链路预算,使覆盖区内的反向信号与前向信号达到平衡。

链路预算为有效分配有效无线资源、合理进行网络规划提供依据,在CDMA无线设计时,对前向链路预算进行估算意义不大,原因是前向链路预算不可预测因素较多,而在反向链路预算中,各种因素或为已知或可准确估计,因此结果较为可靠。一般来讲CDMA系统主要是反向受限,计算反向链路更有实际意义[4]。

2.3 传播模型的选择

传播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移动通信网小区规划的基础。可以说传播模型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小区规划是否合理,运营商是否以比较经济合理的投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的无线传播环境千差万别,传播模型也会存在较大差异,一个优秀的移动无线传播模型要具有能够根据不同的特征地貌轮廓,像平原、丘陵、山谷等,或者是不同的人造环境,例如开阔地、郊区、市区等,做出适当的调整。

3 仿真关键参数设置

为了进一步分析规划阶段给出的相应配置的无线性能,需要特定的CDMA网络规划工具对规划结果进行评估。对CDMA这样的复杂系统,影响因素众多且相互制约,理论上的覆盖预测值往往误差较大,而采用系统仿真,则能够通过模拟系统工作过程,得到更加精确的满足容量需求的覆盖结果,从而合理估计网络规模和投资规模,指导运营商在容量、覆盖、质量三者间寻求最佳点。华为的U-Net仿真系统能仿真这个网络的调节机制[6]。

本文采用仿真的方法对网络规划的覆盖进行分析。在仿真关键参数导频强度的设置上提出了一些方法。

3.1 导频信号强度Ec/Io概述

Ec/Io:这是一个反映手机端当前接收的导频信号(Pilot)的水平[2]。手机开机首先做的事情就是搜索导频信号,如果搜索不到有用的导频信号,手机就无法正确识别网络。很多时候,手机经常会处在很多基站重叠覆盖的区域,也就是有很多导频的区域。各个导频之间也会相互干扰,形成导频污染。Ec表示手机当前接收到的可用导频信号强度,Io表示手机当前所接收到的所有信号(有用信号+干扰信号)强度。所以,Ec/Io就表明手机当前所接收到的有用信号占所有信号的比例。反映了手机在这一点上多路导频信号的整体覆盖水平。Ec/Io越大,说明有用信号的比例越大[5]。

在某一点上Ec/Io大,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Ec很大,在这里占据主导水平,另一种是Ec不大,但是Io很小,也就是说这里来自其他基站的杂乱导频信号很少,所以Ec/Io也可以较大。后一种情况属于弱覆盖区域,因为Ec小,Io也小,所以RSSI也小,所以也可能出现掉话的情况。

在某一点上Ec/Io小,也有两种可能,一是Ec小,RSSI也小,这也是弱覆盖区域。另一种是Ec小,RSSI却不小,这说明了Io也就是总强度信号并不差。这种情况经常是BSC切换数据配置出了问题,没有将附近较强的导频信号加入相邻小区表,所以手机不能识别附近的强导频信号,将其作为一种干扰信号处理。 

3.2 小区边缘导频信号强度设置

网络的覆盖规划通常是在建设前期,通过一定技术方法预测未来的网络覆盖能否满足容量需求。本文首先考虑网络规划在空载时设置的导频强度,通过工程容量设置,计算证明在后期的网络发展阶段能满足用户需求。

在系统空载时取不同导频比例,地物损耗取值在0~25dB之间变化的情况时,覆盖规划标准Ec/Io值变化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在规划中的网络空载期,当我们在覆盖区域测试时只要地物损耗小于15dB时,应该取的覆盖标准应该为-7dB。当基站与测试地点之间的地物损耗大于15dB时,小区边缘的导频强度恶化的速度加快。

规划时用75%反向负荷,计算出小区边缘导频如表1所示:

以上的计算以及分析给出了一个预测网络覆盖性能的一个依据,在规划时期进行室外测试时,测试地点与基站天线之间的地物损耗小于15dB时,通过天馈调整只要保证小区边缘Ec/Io接近-7dB左右,这样就可保证当网络容量增加到设计容量时,既不用对网络进行大量的RF调整,也能保证网络质量,从而可以大大减轻以后优化工作的强度。

4 建立仿真

对仿真参数分析后必须建立仿真论证。网络仿真的意义首先在于对运营商网络建设的工程指导作用。作为必要的输入条件,通常需要获取被规划区域的无线传播环境、基站参数(站址站型;馈线型号及长度;天线型号、方位角、下倾角、挂高;信道元素数据、发射机设备参数等)、传播模型、话务模型等信息,其中以话务模型的建立尤为关键。这些输入参数越精确,对提高规划结果的可信度越有利。

4.1 建立话务模型

CDMA网络,业务覆盖范围取决于前向和反向链路空中接口的话务,因此话务建模对研究网络的覆盖有很大的意义,话务建模的逻辑图如图3所示。

业务类型:共有Voice,1X-Data EV-DO三种,在系统中根据不同业务类型设置上下行编码因子,上行信道各种速率的概率,人体损耗等,根据系统默认设置。

手机终端:UNet仿真系统默认有RC1-RC5,EVDO_HAT六种,RC1,RC2用于语音业务,RC3-RC5用于1xRTT语音和数据业务,EVDO_HAT用于DO业务。根据系统默认设置手机的最大最小发射功率,天线增益,噪声系数。

移动类型:50km/h,90km/h,Pedestrian三种,根据用户不同的移动类型设置一下三个值:T-add:扇区成为手机终端的最优服务小区所需的最小EC/IO;T-Drop:扇区离开手机的EC/IO;Min EC/NT:上行最小EC/NT值。

用户行为:分为普通用户和繁忙用户,设置不同类型用户的ERL。

话务环境:在系统中根据地域环境设置四种不同的话务环境Dense Urban,Urban,Suburban,Rural。仿真时根据不同的话务环境分配数量不同的用户密度。

本文根据实际工程从某地市网管得到的数据设置话务模型参数,网络数据如表2所示:

4.2 仿真流程

在仿真操作中,首先如上所述输入必要的仿真条件,然后在电子地图上用不同的多边形划分不同类型的规划区域,如密集城区、一般城区、郊区、农村,通过计算输入规划区各种业务的话务量,并将相应数量的各种业务终端按一定的权重撒入规划区的各种地物之上,即可开始迭代仿真。最终输出运营商所关注的各种网络性能指标,如覆盖范围和覆盖概率、导频污染情况等。由于有详实的仿真结果数据做参考,这样使运营商能全面、透彻地了解未来网络的运营质量,从而针对性地开展建网工作。

U-Net系统是根据Monte-Carlo算法进行仿真的,根据话务地图中的手机用户数量和密度,随机地在地图上分配用户的位置及用户行为,然后对收敛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收敛则完成一次仿真,否则重新分配用户,直到收敛为止,如图4所示。

5 仿真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仿真技术参数设置新方法,从小区覆盖导频强度和小区边缘覆盖率两个方面进行仿真论证。

5.1 小区覆盖导频强度分析

某市的小区覆盖导频强度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接收导频Ec/Io反应出网络在空载阶段和达到设计负荷阶段下的覆盖质量和干扰水平。本文采用的网络负载因子为75%。

在实际工程仿真中,我们取空载时小区边缘的导频强度的覆盖标准应该为-7dB,从表3中看出网络规划空载期的导频强度大于-7dB达到97.6%以上,这时可以认为网络调整好了。根据网络建设需求,在网络达到设计负荷阶段要求在网络达到设计负荷阶段Ec/Io高于-12dB的区域占总规划区域的95%以上。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接收导频的Ec/Io高于-12dB的区域占总规划区域的98.7%,没有出现覆盖空洞,满足网络需求。

5.2 小区边缘覆盖分析

某市的小区边缘反向覆盖仿真图如图6所示。

决定覆盖质量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小区边缘覆盖率,定义为:在小区边缘接收信号大于接收门限的百分比。本文中的小区边缘的定义:小区负荷达到规划时预期的负荷时,由前反向受限方确定的覆盖半径处。

在实际工程仿真设置中,空载时我们要求小区边缘的最低Ec/Io为-7dB,网络达到设计负荷时小区边缘要求的最低Ec/Io为-12dB,解调门限Eb/Nt根据不同的业务速率、移动性设置,对于IS-95的9.6kbit/s语音方案,7dB是一个业界公认的值[7]。从表3中看出网络规划阶段空载期的小区边缘覆盖率大于70%的地区达到99.3%以上 ,这时可以认为网络调整好了。在网络达到设计负荷阶段,小区边缘覆盖要确保话务繁忙时的网络指标。根据网络建设需求,要求在网络达到设计负荷阶段小区边缘覆盖率高于70%的区域占总规划区域的95%以上。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小区边缘覆盖率高于70%的区域占总规划区域的98.1%,满足网络需求。

6 结论

由于CDMA技术自身所具备的诸多特性是互相关联和影响的,从而决定了无线网络的算法设计、网络规划各个阶段都需要于仿真技术做预测分析。本文针对CDMA网络覆盖的复杂特点,对网络的规划中的覆盖分析做了详细的研究,在仿真关键参数核心步骤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最后在U-NET仿真系统中对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实验证明当网络负荷增加到设计负荷时,仍然不用对网络进行大量的RF调整,网络也不会出现覆盖空洞,用户依然能够比较正常地进行通话保证网络质量。通过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满足预计网络容量下的覆盖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红亮,陈岩,袁旭明. CDMA网络覆盖问题及优化措施探讨[J].广东通信技术,200701.

[2] Kyong Il .Kim等. CDMA系统设计与优化[M].中国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3] 李志军. cdma2000 1x&EV-DO覆盖规划及方法分析[J].电信技术,2009年03期

[4] 康亦佳. cdma20001x反向链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网络规划的定义篇(6)

一、引言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网络教学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中职教学中,教学反馈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更是进行有效教学改革的关键依据,但是较大量的作业批改、检测等工作量常常使教学反馈未能及时有效收集,从而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为了及时收集教学反馈,借助数字教育服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把本体技术引入到网络教学中,网络测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它的作用日益被重视,网络测试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确定及调整教学策略,智能化自动监控和激励学生的学习、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本文提出了一个在网络教学中基于本体技术的网络测试系统设计模型,并把此模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网络测试,应用于开发在线考试系统等实践中,实现网络测试系统动态性和智能性需求,从而得到一个有效及时的教学效果评估。

二、本体的概念及其技术优点

(一)本体的概念。

本体(Ontology),源自哲学术语。在人工智能界,最早给出Ontology定义的是Neches等人,他们将Ontology定义为“给出构成相关领域词汇的基本术语和关系,以及利用这些术语和关系构成的规定这些词汇外延的规则的定义”。Neches认为:“本体定义了组成主题领域的词汇表的基本术语及其关系,以及结合这些术语和关系来定义词汇表外延的规则。”后来在信息系统、知识系统等领域,越来越多的人研究Ontology,并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其中最著名并被引用得最为广泛的定义是由Gruber提出的,“本体是概念化的明确的规范说明”。

和这个定义类似的有N. Guarino and P. Giaretta (1995)“本体是概念化的明确的部分的说明/一种逻辑语言的模型”(“an ontology is an explicit, partial account of a conceptualization/ the intended models of a logical language.”)。W. N. Borst对该定义也进行了引申“本体是共享的概念模型的形式化的规范说明”。

由于信息技术中的本体论,将现实世界中的抽象概念中数学方法、信息技术方法进行了处理,使之可以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高效的检索、分类、处理、转换和推导,因此,信息技术中的本体论方法,在人工智能、信息检索与处理等方面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而网络自动测试,涉及测试题目的自动生成、测试结果的正确性自动判断和测试效果的自动分析,因此适合于用信息技术的本体论方法来实现自动组卷、自动判卷和自动测试结果分析。

(二)应用本体技术的优点。

本体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对现实事物的精确描述。可以用数学方式和模型对一个现实概述进行形式化建模,用数学的精确方式描述其特性。(2)自动性。由于本体之间可以并行工作,所以多本体可以快速求解问题。(3)准确性。可以引入数学精确模型、离散数学模型描述确定性关系,或引入模糊数学等模型描述非确定性关系,从而量化地描述客观事物及其相关规律。

上述特点,对客观地、但又统计性地分析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活动的因果关系都可以综合进行利用。

三、基于本体技术的网络测试设计

在网络课程中,构建一个理想的网络测试系统,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网络测试知识的平台,同时也满足了教师随时组织学生进行网络考试的需要,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一)网络测试系统的本体体系。

网络测试系统相关的本体包括:学生、知识/信息、章节、试卷、教师。

每个本体,都包括:属性集、事件集、规划集、能力集,分别反映其在网络测试系统中的工作模式。

属性集(Beliefset):描述本体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采用基于元组的关系模型来表示本体的信念。

事件(Event):事件是一种特殊的对象。

规划(Plan):规划定义了一组动作序列。

能力(Capability):能力封装了信念、事件、规划等功能性单元。描述了本体能够访问的属性集、能够感知和处理的事件以及对事件做出响应和处理、实现本体目标所需的规划。

本体:一个本体实际上就是一个特殊的对象。它拥有一组能力、包含一组属性集关系、拥有一组规划、能够对一组事件进行响应和处理。

(二)本体设计。

网络测试系统中包括学生本体、教师本体、信息管理本体、决策本体、改卷本体五个本体,其中信息管理本体维护考生成绩,试卷分析结果及考生、教师的注册信息;学生本体可以发送测试请求给教师本体,也可以发送信息查询请求给信息管理本体;教师本体响应和处理学生的测试请求及维护知识库;决策本体响应和处理教师本体的出卷请求,将出好的试卷号返回给教师本体;改卷本体响应和处理教师本体的改卷要求,并将试卷成绩发送给信息管理本体保存。

网络规划的定义篇(7)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每天我们的生活都会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新事物新事件,表达新事物、新概念、新观念的网络流行语由此应运而生。这其中,比如“宅、卖萌、秒杀、正能量”等词语富有表现力和生命力,广泛应用在我们生活中,因而被纳入到通用语言的阵营。有一部分词汇,以一批名称用语为例,它们被附上某种“内涵”之后,所指发生变化,意义上出现粗鄙化、庸俗化的倾向。这类词语一方面可能给人们的交际带来困扰,另一方面干扰着健康和谐的语言环境。因此,因势利导地进行网络语言的规划是必要且必然的。

一、名称用语的粗鄙化现象

曾几何时,“大虾、斑竹、恐龙、菜鸟”等先锋“潮”词在网络生活中流行,给我们的语言生活吹来了一股清新时尚之风。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网络的快节奏下,它们基本淡出人们的视野和应用中,取而代之的是另一批新词新语。这一波又一波的变换中,有好的语言现象,当然也不乏那些粗鄙化、庸俗化的语言现象。笔者以名称用语为例,选取时下流行的网络词语,以此分析网络语言的现状及规划问题。

干爹:中国历来有拜干亲的习俗,民间“认干妈、干爹”的事儿时有发生,这是一种具有浓烈人情味的现象。但是今天的“干爹”则因为某些事件而蒙上了一层暧昧的色彩。于是,有干爹发话了,“闺女,下次别叫爹,叫我叔叔吧”。

校长:2013年5月份,因某校校长猥亵案,“校长开房找我”系列图片在网络上走红。由此,大批校长“躺着也中枪”。因此,绰号为“谭校长”的谭咏麟在其演唱会上第一句话便是“以后不要叫我校长”。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青睐的,象征高风亮节等高尚情操,是多么高洁的象征啊。而现在的作为网络流行词则特指。此处,引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再恰当不过,“节操碎了一地”。

叫兽:“教授”的谐音,即对部分道德等行为不端的教授的谑称。如此称谓,不仅是对大批崇高、令人敬畏的学者教授的连累和不尊重,而且囊括了对大学教育的亵渎。

骚年:“少年”的谐音,对比较闷骚、的少年的调侃。不可否认,这个词有一定的表现力,但是对于正在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青少年来说,还是耳濡目染一些传统主流的教育比较好。

以上例词主要是运用谐音或是意义引申的手法给某些词语冠上一定的表达色彩。无疑,它们在表达某些方面很有表现力,但是依旧阻止不了它们庸俗粗鄙的气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喜欢根据某人内在或外在的突出特征给人起外号,比如“小胖、王麻子、大个子”等,以此表达我们之间的亲昵感情。这些称号听上去比较粗,但也无伤大雅反而很亲切自然。在社会生活中,网民发挥其幽默、创造性,常常给某类社会群体起外号,比如管“形象好气质佳又有钱的男士”叫“高富帅”,管“高校毕业生低收入群体”叫“蚁族”……这些词简洁有力,符合审美范式,被广泛传播流通于通用语言之中无可厚非。若以诸如“叫兽、粪青”等词给某些群体贴标签,就有违道德规范。显而易见,这些词普遍具有粗鄙化的倾向,难登大雅之堂。这部分词汇一方面影响了原有词汇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它们只流行于网络一定范围之中,虽没有通行于公众的语言生活,但是如果不及时因势利导,就会妨碍正常的语言交际,对大部分人来说,也造成了一定的“语言污染”。

二、网络语言与语言规划

网络语言自出现和使用一直伴随着各种争议。由以上名称用语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语言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复杂性,既包含好的语言现象,又充斥低俗、不规范的语言现象,于是有的人赞成使用,有的人极力反对。因此,网络语言的规划首先应该对网络语言有正确而规范的认识。

(一)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我们语言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信息时代,我们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社交都是在虚拟空间进行的。网络语言是时代、社会变迁的记录,是新时期文化的载体,它彰显的是网络时代新一代人的言语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网络语言以其诙谐性、经济性、多样性、创新性、形象性等特点为人们青睐,也为人们的情感诉求、表达提供了出口。比如“蒜你狠”、“楼脆脆”、“元芳,你怎么看?”这类网络语言能够诠释人们对某种社会现象或是社会矛盾的看法,反映了群体的价值诉求。除此之外,网络语言丰富了传统的语言系统,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可以说还具有一定的语言和语言学价值。

网络语言的确在某些方面给我们的语言生活带来了冲击和挑战。首先,网络语言参差不齐,有些吸收了外来词、港台词,有些掺和了数字、字母,有些乱用谐音、别字等,因此鱼龙混杂,不规范的现象时而有之。比如在有些论坛上可以看到“JS”、“CJ”等字母词,这些词就让人觉得不知所云。其次,某些低俗、不文明的网络语言在贴吧、论坛里横行。这些都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语言污染”,给我们的交际、教育和汉语的纯洁性等带来影响。

总之,我们要以公正、客观、发展的眼光看待网络语言,通过语言规划引导其合理发展。

(二)网络语言的规划

语言规划是指“在一定群体和时空范围内,人们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文字的作用而对其形式、功能、与其相关的各种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意进行的前瞻性调节活动”[1]。结合有关学者的观点,语言规划可以划分为语言的地位规划、语言的本体规划、语言的传播规划三种类型。其中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属于语言的本体规划范畴。

语言学家豪根说,哪里有语言问题,哪里就需要语言规划。社会的大发展时期,网络语言的蓬勃发展为语言规划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语言,进行有意识的、前瞻性的干预、调节活动对于保障国家利益、增强语言文字的服务交际能力等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网络语言规划是“一个既有现实意义又极具前瞻性质的战略问题”。

语言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广、面向未来的系统性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尊重各方面的不同声音和发展规律。因此,结合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对网络语言的规划应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

1.对网络语言的规划要结合网络语言的特殊性,尊重语言本身的发展规律,以交际为要义。语言的本质功能是方便人们更好地交际。网络语言规划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社会功能,解决交际中出现的问题。网络语言不同于传统使用的语言,它在语法或是词汇等方面的失范可能并不影响人们的使用,比如“羡慕嫉妒恨”、“很×很××”等。因此,网络语言规划要有所鉴别,有所取舍,顺乎自然,因势利导,做促进工作。

2.依托媒介平台,增强人们语言使用的规范意识。媒体对语言的传播有举足轻重的推力和影响力,媒体自身应该具有使命感,自觉遵循各项语言规范标准,提高语言修养。今天的媒体确实在这方面有待改善。比如,有些媒体为了赚噱头,吸引大众眼球,使用一些低俗的词语,一些微电影中“傻逼、操”等不雅词汇频繁出现。语言环境是环绕在我们生活中的无形的一部分,为了促进语言健康、和谐发展,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意识,活动在虚拟空间中的网民也要注意自己的素质。

3.依托行政,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以部分网络语言的粗鄙化来说,网络语言不但是语言问题,还涉及一个国家、民族的形象、道德问题。冯骥才说,一个民族文化的粗鄙带来的问题,不仅是对自身文化的损害,而且导致民族素质的下降。如此,国家应该对其予以重视,有关机构或部门应该加强对网络语言的监管。在这方面,国外有些国家已经有所行动。法国民间组织“法语的明天”,既力主阻止英语对法语的污染,又坚决防止法语的粗鄙化。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1972年曾将7个粗鄙英文单词列为亵渎性脏话,规定禁止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公共媒体使用,1974年美国最高法院正式同意FCC规定,使之上升为法令[2]。

4.加强教育阵地的防守。教育应该是网络语言规划的重中之重,因为它关乎孩子们的成长和国家的未来。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分清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适用的场合,并且尽力防止网络语言向校园渗透。当阅卷老师在试卷上看到“泪流满面”被写成“内牛满面”,看到“姑娘”被写成“姑凉”,看到“苦逼、屌丝”,他是否真该“泪流满面”了呢?

最后,值得思考的是:网络语言在产生之初相当于“行话”,只通行于小范围之内。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加速了语言的传播,部分网络语言就可能在某些推力下走进公众生活。比如“屌丝”一词,最初出现在一个贴吧里,后来在某些事件的影响下被越来越多的人跟风使用。尽管相当一部分人不赞成该词的使用,但依然阻止不了该词的成功逆袭。因此,如何对网络语言在产生、兴起、传播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调节,并且如何把握好调节的力度是语言规划仍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三、结语

我们要在充分认识网络语言的基础上,冷静应对,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辩证统一和积极稳妥的方法论原则,通过对网络语言适度的调节和干预,营造和谐的语言环境,引导语言健康、协调、科学的发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网络规划的定义篇(8)

0.引言

道路交通体系是城市机能运转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路网规划评价理论与方法在逻辑分析、量化分析、设计方法层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分形几何学”作为一种新兴学科已经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由于公路网从形态上符合分形理论,所以,作为理论基础将其应用于公路网规划评价方面具有很好的前景。

1.分形理论介绍

1.1分形的概念

“分形”用来描述自然界中传统欧氏几何所不能描述的一些复杂而无规则的几何现象,如变幻莫测的云彩、雄浑壮阔的地貌、回转曲折的海岸线、动物的神经网络、不断分叉的树枝、纵横交流的血管、烧结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尺寸的聚积团等等,这些现象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不规则、不光滑。

分形的定义:其组成部分和整体以某种方式相似的形,这里的“某种方式”是“自相似”或“自仿射”[1]。

1.2分形的维数

分形几何学的数学量度是分形几何形体的维数,它不是整数而是分数,它的计算是分形几何的创立者们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产生的。

分形几何形体的本质属性是自相似性,而这一自相似性一定是在同一形体的不同层次之间(不论是对自然形体的不同程度的放大,还是对人工形体迭代操作所得到的不同代)得以体现的。因而,分形几何形的维数正是在形状的不同层次的比较之间所反映出来的规律。这一规律所代表的是分形几何形状在空间中的扩张趋势。维数越大,就表明它在空间的扩张趋势越强,形状本身的变化可能性也越丰富。对于不同类型的分形几何形体,分形几何学定义了三种不同的维数计算方法:自相似维数、量度维数和格数维数[2]。

自相似维数针对的是人工操作所形成的分形几何形体,它的层次体现在相邻的父代(即操作起始)和子代(即操作结果)之间,由于每个父代和子代之间执行的都是同样的人工定义的规律,因而自相似维数在不同的层次之间、或在形体不同的代数之间保持的是稳定的常数。

量度维数、格数维数针对的则是完全自然的形体,它们要把自然形体的层次揭示出来,就必须依据某种分析手段。在这方面,量度维数靠的是把自然线条简化成分辩率不同的折线,格数维数依靠的是把自然形体简化成分辩率不同的位图,它们都在不同的分辩率下形成不同的简化结果,并以之展现出形体本身原有的层次,再通过对这些结果的比较计算出维数的数值。量度维数和格数维数实际上都是一系列存在微小差异的变数,其趋势能反映出自然形体的构成规律。

格数维数适用于一般的自然形状。它用不同密度的格网来覆盖形状,计算形状所占据的格子数,并通过比较不同密度下格子数的不同来判断形状的维数。在理论上,格数维数的数值等于自相似维数。

2.公路网评价指标体系

路网的基本功能是满足最多的人以最少的时间到达最理想的目的地。而对路网的评价是公路网规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包括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社会评价和综合评价,其中技术评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而公路网覆盖形态则是技术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如图1所示。

图1 公路网规划评价体系

公路网络的覆盖形态描述了公路路线在区域中的覆盖状况,常用“覆盖率”和“覆盖深度”进行定量描述,比其它指标更深入、更直观、更准确的反映公路网的状况。然而,在过去路网的评价中,常用路网密度描述道路的密集程度, 路网密度指城市中所有的道路总长度与城市总面积之比。该指标只能反映公路网建设的总体规模与水平,不能对路网的具体分布特征进行准确的描述。例如,具有相同长度的公路按不同均匀程度分布在相同面积的区域上,显然其密度指标是一样的,但实际上这两个路网的分布特征是不同的。而基于分形理论的公路网覆盖形态评价模型是一种较为简单的近似算法,为路网覆盖形态指标的评价提供了较好的工具。

3.分形理论在公路网评价中的应用

3.1分形分维用于公路网评价的可行性

将分形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分形的特征应用于工程实践,是由于分形中的自相似特性,可以是绝对意义上的自相似,也可以是统计意义上的自相似。而统计意义上的自相似正是公路网技术等级规划思路中的理论依据。

自相似性存在有类属层次,级别的多种相似。在级别相似中,级别最高的是整体,级别最低的称为生成元,级别差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就越高,级别差越大,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就越低,最终导致相似性消失。公路研究时用的分形几何中的生成元和分形图正好与公路线路和公路网两个层次之间的概念是对应的。

公路网规划是一种工程实践,其中所运用的分形为统计意义下的自相似理论。公路线路与公路网是公路中微观、宏观两个不同层次上的“子母”型事物,在它们之间需要有一种特性参数来划分其中的过渡特征,且参数越少越好。在已往的公路网评价中,不论是公路线路的技术参数(如地理位置、里程、技术等级等),还是公路网的技术参数(路网密度、平均技术等级等),都无法完全满足路网规划评价要求[3]。同时,由于公路网在局部和整体上的相似性,并不是在任何尺度上都成立的,通常只是在无标度区尺度范围内才成立。无标度区是指自相似性存在的尺度范围,即自相似性存在的区域。因此,考察区域内交通网络的分形特征时必须在无标度区内进行考察。

正是由于分形有无标度区间的概念所以可以方便的解决公路“载荷”之中的输送与集散两种特征背向功能的统一。在分形区间中又可解决公路这个“载体”网中的干支关系,且无论干支层次关系中有多少层次,都可用分形维数进行分析研究。因而,分形特征的分维数为路网规划评价过程提出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3.2分形理论应用于公路网规划的理论依据

路网覆盖度,就是在公路网规划中运用分形理论中的分维数求出的评价指标。下面就路网覆盖度的含义及应用进行分析和说明。

我们用网络边长为r的方格网覆盖所分析的区域,设其中有交通线路通过的网格数为N(r),当r变化时,N(r)也随之变化,就形成r-N(r)曲线。

分形理论对分维的定义方法如下方程式:

D(ri)=

将上式进行转换,用差分代替微分可得到:

D(ri)=-

公式中:为第i次细分公路线网后的网格边长,r(i-1)为第i-1次细分公路线网后的网格边长,N(ri)为第 i 次细分公路线网后有公路线路通过的网格数,Nr(i-1)为第 i-1 次细分公路线网后有公路线路通过的网格数,D(ri)是分维数[4]。

以下举例来说明以上理论。设在一个边长为 r 的正方形网格内有一条公路线通过(如图2中a),将该正方形四等分,分成4个边长为r/2的小正方形,形成新的覆盖网格,这时道路通过状况有四种不同的情况(如图2中b-e)。

图2 不同道路覆盖形态下的分维数

有上面公式计算可得:

当这四个正方形均有道路通过时,计算出 D=2;

当有三个正方形有道路通过时,计算出D=1.58546;

当有两个正方形有道路通过时,计算出D=1;

当只有一个正方形有道路通过时,计算出D=0。

由此可知,分维数在是否有公路线通过的意义上,反映出新网络与原网络的相似程度。当 D=2时,具有完全的自我相似性(因为这时细分正方形前后的情况完全相似,每个方格内均有公路线通过)。因此,可用相似分维数D来定义网络覆盖度。覆盖度反映了路网均匀性的量化程度,在同样的路网密度情况下,公路线分布越均匀,路网覆盖度指标值越高,因而它比路网密度指标提供了更多的特征信息。

3.3分形理论用于路网规划评价的重要意义

由于用于路网规划评价的路网密度指标只是反映了路网建设的总体规模与水平,易于进行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的横向比较,非常适用于研究交通网络的宏观规模,但对于路网具体分布特征的描述则仍然不够完善。当把相同长度的道路按照不同均匀程度布置在同样面积的区域上时,它们的密度指标是相同的,但所发挥的作用却有差异[5]。而交通网络分布的均匀程度在路网规划合理性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交通网络的均匀分布促进不同地区的均衡发展,而密度指标通常遗漏了路网规划中重要的网络分布特征的信息。

公路网的空间布局及网络分布具有自相似性,符合分形的特征,因而可以应用分形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基于分形理论的路网覆盖形态评价模型是一种较为简单的近似算法,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引用不同种类的分维,应用于公路网络的分形研究,也可以用来分析公路网络的空间几何特征、空间密度特征、空间复杂程度以及空间连通性特征等,可有效得出公路网的适应性、可达性和连通性,为路网覆盖形态指标的评价提供了较好的工具。因此,引进基于分形理论的网络覆盖评价指标对于路网规划规模的合理性评价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4.结束语

分形理论用于公路网络规划评价,不仅反映了网络密度指标所反映的公路网络建设的总体规模与水平,而且分维数的应用为描述网络覆盖的深入程度、网络分布的均匀程度等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然而本文主要是从路网覆盖量均匀的角度来评价路网的总体分布的,但路网分布规划毕竟是一个多层次的问题,存在许多影响着一个地区的路网发展与预测的自然、地理、经济等不同因素,因此,在计算路网覆盖度 D 时,应该加入多重分形的思想,对于一个系统的分析,应该多方位、多角度透彻的考虑各方面的影响,才能使每条线路都得到充分的应用,达到最大的效益。 [科]

【参考文献】

[1]金以文,鲁世杰著.分形几何原理及其应用[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后强,程光钱.分形与分维.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网络规划的定义篇(9)

物流点之间道路的选择,城市、企业内部网络线路铺设,自来水管路的布置,天然气管路的安放等等涉及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这些都可以用《运筹学》的知识来减少成本,优化线路。Excel的计算功能非常强大,利用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求解最小生成树应用到上述方面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意义。

任意两点之间至少有一条边相连的网络图叫做连通图,一个不含圈的连通图称为树。根据树的性质,对于有m个点,n(n≥m)条边的网络图经过去边之后,最终得到m个点、m-1条边的树。如果对网络图各边赋权,则权数和最小的树称之为最小生成树。应用到生活当中则是线路最短、成本最小的网络图。在传统的运筹学里求解最小生成树有避圈法和破圈法,避圈法和破圈法对点和边较少的网络图求解最小生成树具有简单方便的优点。但在点和边较多的情况下,则避圈法和破圈法有些不知所措。Excel是常用的办公软件,它所含的“规划求解”附件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国内外学者也研究过利用Excel中的“规划求解”来求最小生成树,邱爽[1]曾借助Excel规划求解找寻最小生成树,但需要定义每个点的流入量、流出量、净流入量和流入流出合计量,对于复杂的网络图,很容易漏掉一些点的流入流出量。也有一些专门的软件可以求解最小生成树,但终究不如excel软件使用普遍。

对于一个网络图,每一条边都可能成为树的枝,最小生成树要求经过网络图里每一个节点,所以用excel求解最小生成树时首先需要将任意一点出发的每一条线路全部列举出来,而且还需要将反向的线路也列举出来。这在Excel中使用复制粘贴功能很容易实现。根据树的定义,连通图必须经过每一个节点,并且网络图里的边最多经过一次,这样就构成了规划求解的约束条件。现在以一个网络图为例来求解最小生成树。

有V1、V2、V3、V4、V5、V6、V7七个点构成如图1,各边权数如图所示,求最小生成树。

用Excel求解的基本步骤如图3所示:

1)列出所有正向和反向的边(以流入流出表示线段的首尾端点)。

2)列出各边的权数。

3)O置0-1变量(0代表不经过这条边,1则代表经过这条边)。

4)列出所有节点。

5)利用Excel中“sumif”函数对各节点进行有条件求和。

6)设置目标函数为权数与变量乘积后求和。

7)所有的边最多只能走一次。

8)运行“规划求解”得到最优解。

9)根据最优解画出网络图,去除多余的那一条边。

运行“规划求解”,具体参数如图4。

网络规划的定义篇(10)

1前言

随着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的日益普及和Internet技术的突飞猛进,各个企业和单位都组建自己的局域网,并且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变得越来越拥挤,冲突不断发生。如何规划好一个企业的网络,使其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较低的时延以及比较高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是一个企业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为其提供了最好的解决方案。VLAN可以把一个网络划分成一系列功能相同的广播域,这样能较好解决网络风暴,增加可管理和安全性。

2 VLAN技术

(1)什么是VLAN技术

VLAN,又称虚拟局域网,是指网络中的站点不拘泥于所处的物理位置,而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加入不同的逻辑子网中的一种网络技术。VLAN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可将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按工作需要组合成一个逻辑网络,同时VLAN的划分可缩小广播域,以提高网络传输速度,由于处于不同VLAN的计算机之间不能直接通信,从而使网络的安全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相比较传统的局域网布局,VLAN技术更加灵活。

(2)VLAN技术的优点

VLAN是为解决以太网的广播问题和安全性而提出的一种协议,这种技术的引入,最大优势如下:

①控制网络上的广播风暴

交换机断电后内部不保存每个端口与其连接节点的MAC地址对应关系,因此在启动时需通过广播信息来填充表项。当网络中节点足够大时,广播包急剧增加,大大降低了网络性能,影响其他正常信息包的传输,从而引起广播风暴。VLAN技术的访问控制机制可防止交换网络的广播风暴,保证用户带宽。

②确保网络安全性

因为一个VLAN就是一个单独的广播域,VLAN之间相互隔离,这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确保了网络的安全保密性。人们在VLAN上经常传送一些保密的、关键性的数据,保密的数据应提供访问控制等安全手段。一个有效和容易实现的方法是将网络分段成几个不同的广播组,网络管理员限制了VLAN中用户的数量,禁止未经允许而访问VLAN中的应用。此外,通过路由访问控制列表、MAC地址分配、屏蔽VLAN路由信息等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用户的访问权限和保障网络资源安全。

③简化网络管理工作

对于交换式以太网,如果对某些用户重新进行网段分配,需要网络管理员对网络系统的物理结构重新进行调整,甚至需要追加网络设备,增大网络管理的工作量。而对于采用VLAN技术的网络来说,一个VLAN可以根据部门职能、对象组或者应用将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划分为一个逻辑网段。在不改动网络物理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任意地将工作站在工作组或子网之间移动。从而实现了网络物理结构和虚拟子网的无关性,简化了网络上对于用户搬迁、增加、修改等的操作,方便了网络的维护和管理,降低了网络维护费用。

3 VLAN的划分

(1)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

这种划分VLAN的方法是根据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来划分。根据端口划分是目前定义VLAN的最广泛的方法,IEEE802.IQ规定了依据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来划分VLAN的国际标准。这种划分方法的优点是定义VLAN成员时非常简单,只要将所有的端口地址定义一下就可以了。缺点是如果VLAN的用户离开了原来的端口,到了一个新的交换机的某个端口,那么就必须重新定义。采用这种办法,网络管理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需要完成网络的动态管理,不需要因用户位置的改变而修改配置。

(2)基于MAC地址的VLAN划分

这种划分VLAN的方法是根据每个主机的MAC地址来划分,即对每个MAC地址的主机都配置其属于哪个组。这种划分VLAN的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当用户的物理位置移动,即从一个交换机换到其他的交换机时,VLAN不用重新配置,所以可以认为这种根据MAC地址的划分方法是基于用户的VLAN划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初始化时,所有的用户都必须重新进行配置,如果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用户的话,配置是非常累的。而且这种划分的方法也导致了交换机执行效率的降低,因为在每一个交换机的端口都可能存在很多个VLAN组的成员,这样就无法限制广播包了。另外,对于使用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来说,他们的网卡可能经常更换,这样,VLAN就必须不停的配置。

(3)基于网络层协议的VLAN划分

这种划分VLAN的方法是根据每个主机的网络层地址或协议类型(如果支持多协议)划分的,虽然这种划分方法是根据网络地址,比如IP地址,但它不是路由,与网络层的路由毫无关系。它虽然查看每个数据包的IP地址,但由于不是路由,所以没有RIP、OSPF等路由协议,而是根据生产树算法进行桥交换,这种方法的优点首先是用户的物理位置改变了,不需要重新配置所属的VLAN,而且可以根据协议类型来划分VLAN,这对网络管理者来说很重要,其次这种方式不需要附加的帧标签来识别VLAN,这样可以减少网络的通信量。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效率低,因为检查每一个数据包的网络层地址是需要消耗处理时间的(相对于前面两种方法),一般的交换机芯片都可以自动检查网络上数据包的以太网帧头,但要让芯片能检查IP帧头,需要更高的技术,同时也更费时。当然,这与各个厂商的实现方法有关。

(4)基于IP组播的VLAN划分

IP组播实际上也是一种VLAN的定义,即认为一个组播组就是一个VLAN,这种划分的方法将VLAN扩大到了广域网,因此这种方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而且也很容易通过路由器进行扩展。当然这种方法不适合局域网,主要是效率不高。

(5)基于规则的VLAN划分

基于规则是最灵活的VLAN划分方法,具有自动配置的能力,能够把相关的用户连成一体,在逻辑划分上称为“关系网络”。网络管理员只需在网管软件中确定划分VLAN的规则(或属性),那么当一个站点加入网络中时,将会被“感知”,并被自动地包含进正确的VLAN中。同时,对站点的移动和改变也可自动识别和跟踪。整个网络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路由器扩展网络规模。

4 VLAN的实现

整个广电网络有多个基层台站组成,物理位置相对分散,不利于内部网络的管理和IP地址的分配。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把广电网划分为多个子网,只能以物理端口划分,以各台站为相互独立的局域网,即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必须一致,这样显然不能满足实际情况的需求。

(1)VLAN规划

如果在各基层台站的交换机上建立以IP规则定义的一个VLAN,将这些物理地址不一致的划归同一业务部门所在的“逻辑工作组”,就形成了一个以逻辑地址为基础的VLAN了。不同VLAN之间传输的数据包由设置于交换机内部的虚路由端口转发,以实现VLAN之间的通信。下面以整个广电网络中的某一基层台站为例进行具体介绍。

我台站网络业务主要分为办公、视频、技术共三大板块,各自在物理上隔离,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在具体应用中可将其分成三个VLAN,即VLAN1001、VLAN1002和VLAN1003。整个网络选用华为S6503三层交换机为核心交换机,采用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方式,与节点相连的端口将确定它所驻留的VLAN。具体配置如下:

(2)创建、删除VLAN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创建VLAN并进入VLAN视图或删除已存在的VLAN。在系统视图下进行下列配置。

需要注意的是:

①缺省VLAN(即VLAN1)无需创建,也不能被删除。

②创建VLAN时,如果该VLAN已存在,则直接进入该VLAN视图;如果该VLAN不存在,则首先创建VLAN,然后进入VLAN视图。

system-view

[S6503]vlan1001

[S6503-vlan1001] name video

[S6503-vlan1001] vlan 1002

[S6503-vlan1002] name tech

[S6503-vlan1002] vlan 1003

[S6503-vlan1003] name office

(3)给VLAN 指定端口;

当需要为VLAN 增加以太网端口或删除VLAN 的某些以太网端口时,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来实现。请在VLAN视图下进行下列配置。

表2 为VLAN 指定端口

缺省情况下,系统将所有端口都加入到一个缺省 VLAN(即VLAN 1)中。

我们采用静态划入方式,配置如下:

将端口36-40分配给vlan1001

[S6503-vlan1001]port interface ethernet 0/0/36-40

将端口8-16分配给vlan1002

[S6503-vlan1002]port interface ethernet 0/0/8-16

将端口17-32分配给vlan1003

[S6503-vlan1003]port interface ethernet 0/0/17-32

(4)配置三层交换机

给VLAN分配IP地址有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两种,这里采用静态分配方法,配置如下:

[S6503]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001

[S6503-vlan-interface 1001]ip address 10.10.69.1 , 255.255.

255.0

[S6503-vlan-interface 1001]quit

[S6503]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002

[S6503-vlan-interface 1002]ip address 10.2.70.129,255.255.

255.128

[S6503-vlan-interface 1002]quit

[S6503]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003

[S6503-vlan-interface 1003 ] ip address 10.2.69.1 , 255.255.

255.0

[S6503-vlan-interface 1003]quit

[S6503]save

5 结束语

VLAN技术的使用为解决网络配置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方法,随着局域网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VLAN技术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用户在网络设计、更新、扩展及配置的过程中带来前所未有的灵活性。

网络规划的定义篇(11)

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3GPP组织制定的UMTS技术标准长期演进,LTE系统中有多相关键传输技术,包括OFDM、MMO等,进一步提高了输出传输速率以及频谱效应,支持多种带宽分配,系统容量和覆盖效应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本文对FDD-LTE网络规划覆盖问题进行研究,为即将到来的FDD-LTE大规模网络建设时代提供技术基础。

一、LTE系统

LTE是基于OFDM技术的新一代无线网络,能够实现100Mb/s的速率,LTE系统存在于PS域,系统架构方面LTE在3GPP原有系统上进行演进,系统有核心网、基站、用户设备三个层面,其中基站负责接入网,核心网负责核心网工作,核心网和基站通过S1接口实现通信。LTE的空中接口有用户面和控制面两部分。LTE支持两种工作模式,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能够支持Type1/Type2两种帧结构,其中FDD适用于工作模式,一个10ms有10个子帧负责下行传输,10个子帧进行上行传输。每个无线帧有两个半帧,半帧长5ms,半帧有4个常规子帧和一个特殊子帧。

二、网络规划

2.1统一规划

TDDS和FDD两种网络制式之间在技术层面存在一定的共同性,而且其在层2和层3至上的协议是完全相通的,所以在具体实现方面是可以共用的。进行LTE网络规划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FDD与TDD网络之间的相互借鉴和促进,通过协同合作,制定共同网络部署方案的形式来引导设备制造厂家采用互相兼容的软件和硬件平台,通过统一接口相关产品的开发来加快LTE产品的成熟和发展,对LTE产品整体稳定性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2.2运营规划

LTE网络运营规划过程需要对一些关键性问题格外关注。1.避免干扰。进行LTE网络运营规划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不同网络频率之间的干扰,例如PRACH 与DWPTS频率需要相互错开,避免发生严重信号干扰。2.制定合理的限制呼叫策略。运营商可以有选择性的限制某些用户的呼叫。在一些特殊场景下,可以禁止用户发出请求,在网络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重点保护高等级用户的业务质量。

三、LTE网络覆盖

3.1 LTE网络应用情景

1.公共交通覆盖。主要针对城市公交系统和轻轨、地铁等公共交通系统。例如在公交车上安装CPE无线网关设备,就能够将LTE网络转化成WIFI信号。采用这种形式,移动通讯公司能够实现高速公路额LTE网络全覆盖,在试运行时测速发展网络平均吞吐量能够达到5.82Mbps,下行吞吐量能够达到27.43Mbps,传输速度甚至已经超过了普通宽带。2.城市商圈热点。商圈是一个城市的金融中心,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商圈的吸引力,为广大市民带来便利,可以在商圈区域内覆盖LTE网络。需要上网时开启智能手机WIFI,搜索链接Wireless_TH4G无线网络就能够实现免费上网,对延长商圈人流停留时间,创造消费机会提供了机会。3.社会监管。LTE网络下通过ID应用程序就能够进行个人身份鉴定,使用单兵监控系统进行4G高清视频监控,能够进行高效、便利的社会环境安全监管。

3.2 LTE网络容量估算

1.覆盖估算。R4网络中的业务信号几乎都是专用的,所以在链路预算基础上,通过对各种业务最大允许路损计算就能够获得有效网络覆盖范围。但是在LTE网络中,全部的业务信道都是共享的,所以确定有效覆盖时需要明确边缘用户最低保障速率要求,在此基础上计算网络覆盖范围。2.容量估算。LTE网络容量受到参数和信道配置的影响,同时也和干扰协调以及调度算法有关。所以估算LTE网络容量时为了保证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对各种影响因素充分考虑,设置合适的容量评估指标,以此为依据进行容量估算结果评估。

3.3覆盖站点布置

站点高度和间距一定的情况下, 借助最优下倾角理论计算天线下倾角取值。但是计算值可能存在着在现实中不能实施的问题,例如下倾角要求18°,但是计算获得天线内置电下倾为8°,机械下倾12°,超过8°限制,可能会造成波形畸变,所以如果站点高度很高,并且相邻站点之间间距很小,就需要适当调整站高,或者重新进行选址。

结束语: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网民数量越来越大,网络数据传输压力逐渐加重,如何提高网络传输速度,提高网络覆盖率,满足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成为了LTE网络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就对FDD-LTE网络规划覆盖问题进行了分析,对FDD-LTE网络时代的带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