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4 16:06:03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篇(1)

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护理质量的首要条件。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老年住院患者也不断增长,由于身体及生理机能的原因,这类病人对护理质量要求更高更细,也更容易引发护理风险。笔者在2010年之前在一级卫生院从事护理工作,针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安全评估,现将评估工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6月-2010年12月之前收治的180例老年住院患者,平均年龄72.3岁。男115例,女65例。其中呼吸系统疾病为49例,心脑血管疾病为77例,消化系统疾病为41例,外科系统疾病为13例。

2方法

2.1 抽取其中90例为实验组,9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使用常规安全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安全评估表进行评估,然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2 护理方法

2.2.1 护理安全评估表包括患者姓名、年龄、家庭状况、疾病诊断、治疗方法、精神状态、以往病史、陪护知识、安全隐患知识、预防措施十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1-5分,5各等级,分数越高代表危险级别越高。

2.2.2 实验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发放护理安全评估表,进行安全危险指数鉴定,标明危险等级,实施动态评估,每3 d评1次,有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根据不同级别,为老年住院患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预案及抢救流程。

2.3采用SPSS1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

实验组90例患者1例(1.1%)发生安全事件,其余89例(98.8%)患者无。对照组4例(4.4%)发生安全事件,其余86例(95.5%)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101)。患者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4讨论

4.1老年患者护理安全事件原因

4.1.1患者原因

(1)环境因素 如人性化建筑设施不到位,老年人对病房环境与功能的不适应,空间环境与功能设施的缺位等均会影响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

(2)自身因素 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老年患者整个机体功能都明显下降,基础病多,行动不便,反应迟钝,如视力、听力都较差,严重者会出现老年痴呆或老年性精神障碍,如患者走错楼层、走错病房、坠床、跌倒、烫伤等这些都是老年患者易发生的,他们是这些高风险易发生的高危人群,是影响护理安全的最大隐患。

(3)知识缺乏 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认识不足,不配合治疗。

4.1.2护理人员原因

(1)评估不到位,护士自身业务素质不高,专科技术不精,低年资护士增多,工作经验不足,业务培训不到位。

(2)工作责任心不强,在做治疗及操作时,未按操作流程及规章制度执行,如查对不严格,导致吃错药,打错针等。

(3)护理人员缺乏爱心,由于老年 患者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殊性,他们是护理安全问题中高风险的高危人群,在护理安全这个问题上未引起足够重视。

(4)沟通不到位,护患沟通不到位,老年患者因疾病复杂,住院时间长,得到家人的关心少,情绪波动大,护患沟通不到位容易发生护理矛盾。

4.2 预防措施

4.2.1改善病房环境及设施 病房重新装修,完善和配备了内部设施,如走道两边墙壁装有扶手,病房墙上贴有防跌倒的警示牌,卫生间地面铺有防滑垫,浴缸及马桶旁装有扶手,病床也装有护栏,床头有呼叫器,床尾有防跌倒、防坠床、防烫伤及药物过敏等各种警示牌,配备床上就餐桌、活动输液架等人性化功能配套设施。佩带脘带:由于老年人大脑功能退化,会出现一些意识、听力、视力及语言表达的障碍,故脘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安全措施,因为小小脘带上记录了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的相关信息及身份识别是避免患者走失及做各种治疗和检查时再次核对的重要依据。护理支持中心建立:护理支持中心成立,对笔者所在科的患者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如做辅助检查及需要短暂离开病区的一些诊疗活动,经由护理支持中心派人护送,避免了走失,或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4.2.2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当新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就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例如,详细询问患者及家属有无跌史、坠床史、有无意识障碍、行动能力、听力、视力等。既往病史的种类名称、药物过敏史等,并采取相合措施,如上护栏,床尾挂上防跌倒、防坠床、防烫伤以及药物过敏等警示牌。做好健康宣教,给护理安全告知(1)入院宣教,详细介绍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一些规章制度,作息时间,不擅自离院。(2)防跌倒、防坠床、防烫伤等护理安全告知,教会患者使用呼叫器,帮助患者整理物品,将常用物品放置于易拿取处。(3)教会患者在突然改变时应遵守的“三部曲”即做起30s、站立30s、站稳后再行走,能自行上卫生间者,要借助扶手,谨防跌倒,睡觉时防止在变换时坠床,床边加护栏,上下护栏由护士来做。(4告知患者不要单独沐浴,需有家人陪伴,以防意外发生。加强护理人员法制观念 在工作中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学习,让护士认识到护理工作中法制的重要性,加强责任感,使护士懂得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从而维护了护患双方的利益。严格查对制度“三查、八对、一注意”警示牌的设置,护理部在各护理单元治疗车上放置了“三查、八对、一注意”的警示牌,其目的是在提醒我们在做任何治疗及操作前都要严格遵守查对制度,杜绝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做好相关疾病知识宣教 注意用药安全,治疗室内药品分类放置,专人保管,高危药品,如胰岛素、高钾、高钠等一些相关的高危药品都贴有醒目的警示牌,其目的也是引起护士在用药时的注意,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专科业务知识学习,定期进行护理技术培训考核,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护理工作范围的扩展,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要掌握更多技能,如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乃至美学、文学等,只有全面提高护理技术,才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范护理事故的发生。加强沟通技巧,构建和谐的护理关系,由于老年人记性差,听力差,沟通交流有一定困难,在护理实践中,护士必须掌握与老年患者沟通的技巧,如和老年人讲话时,声音要大些,态度要好些,要面带微笑,语速要慢些,要重复多次讲解,不然他会误认为你不高兴或态度不好,必要时用书面方式交流也很有效。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篇(2)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7-02

Fall into bed management process and risk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s in neurological medicine application

LEI Xue

(Sichuan Province neurology department of Guangyua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628017)

【Abstract】Objective We will discuss the management processes of fall bed and the application in the risk assessment of fall/fall b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vention sheet in Neurology. Method We chose the 706 patients who was admitted in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September in 2011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with conventional anti-fall ca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ok the anti-fall care by using fall bed management process, risk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sheet to compare their incidence of falls. Result The result between two groups is P<0.01. This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n the fall incidence of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fall / fall bed management process , risk assessment and the in tervention shee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all incidence in elderly patients and protect the care safety of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Key words】management processes fall / fall bed risk assessment interventions elderly patients care safety

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神经内科患者多高龄, 加之意识、感觉、运动障碍及用药等,使跌倒与坠床的危险性增大。跌倒除了导致老年人死亡外,还导致大量残疾,并且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跌倒后的恐惧可以降低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使其活动范围受限,生活质量下降。为减少和避免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发生,降低由此引起的不良后果,同时为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我们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跌倒管理流程[1],实施了“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表”,有效地预防了跌倒事件的发生。

1 方法

1.1 跌倒坠床管理流程

1.1.1 高危跌倒坠床筛查 实验组在入院评估上增加了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评分,使新入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常规化。制定了跌倒与坠床风险评估,年龄大于65岁或小于14岁、孕妇、意识障碍、疼痛、行动不便及危重患者必须进行筛查。评估内容包括:①最近一年曾有不明原因跌倒史(1分);②意识障碍(1分);③视力障碍(1分);④活动障碍、肢体偏瘫(3分);⑤年龄≥65岁或年龄14岁(1分);⑥体能虚弱(3分);⑦头晕、眩晕、性低血压(2分);⑧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1分),如散瞳剂,镇静安眠剂,降压利尿剂,镇挛抗癫剂,麻醉止痛剂;⑨住院中无家人或其他人陪伴(1分)。每个因素按不同等级评分, 分值越高说明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性越高,评估得分范围大于4分为高危险。

1.1.2 高危跌倒坠床预报及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表的使用 实验组患者于入院当天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采用跌倒风险评估表评定,将分值≥4分的患者列为跌倒高危人群,填写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表,表上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同时上报护士长、护理部,并重点交班,形成一个以责任护士-科护士长-护理部为一体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并给予持续性评价[2]。根据评分调整对策:每周评估一次,家属签字确认,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表一式两份, 护士、患者或家属签字,护士长审核后签字,一份交给患者,一份保存于护理意外事件档案中。

1.1.3 实施干预措施保障安全①环境安全:地面无潮湿、积水,病室光线充足,配有地灯,床头灯。走廊宽敞明亮,两旁安置扶手。厕所有蹲式及坐式装置且装有扶手,使用防滑垫。病房物品规范放置,通道无障碍物, 病床固定良好,按要求使用床挡护栏。将常用物品放置患者可及之处。②合理运用各种标识:在病人手腕上佩戴身份识别带, 防止病人离床活动时发生跌倒便于身份识别,病房卫生间粘贴 “小心地滑”的标识,高危患者床尾挂上红色“ 防止跌倒”的警示标识。高危患者用醒目的黄色三角形标识贴在责任护士分管患者一览表上,严格交班,加强巡视,语言提醒,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③保证护理设备齐全:呼叫器安装在患者能触及位置,教会患者使用呼叫铃。科室备有多功能担架推车,轮椅,并安装保护带,保障安全运送。④用药安全管理:药物在老年人体内代谢相对较慢,容易发生蓄积,严格遵医嘱服药,告知注意事项,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服降糖、降压、利尿药要床旁看服,避免药物影响患者的神志、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易引起患者跌倒[3];服用镇静、安眠药叮嘱其完全清醒后再下床活动;应用血管扩张剂的患者,加强巡视,指导缓慢活动,防止头晕。改变应遵循“三部曲”,即平躺30s、坐起30s、站立30s 后再行走,避免突然改变。

2 结果

表1 有无实施跌倒管理流程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比较( n,%)

注:p

3 讨论

3.1 管理流程及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表降低了神经内科患者跌倒坠床率,有效的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随着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国内人口的老龄化及慢性病的增加,以及新医改政策的出台,神经内科的病人逐年增多,因此,做好老年住院患者的防跌倒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老年患者的跌倒坠床风险进行早期筛选,同时实施防跌倒坠床的护理措施、改善病房环境,应用辅助保护器具,针对不同级别的老年患者应用个性化的防跌倒坠床流程,有效降低了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了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3.2 增强了护士的安全意识。有研究表明护士对住院老年跌倒知识掌握不足,且护士对住院老年跌倒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与学历、职称和工龄均无关,仅仅与护士是否接受过跌倒相关知识培训有关[4]。为了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士对患者防跌倒的安全意识,科室内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跌倒坠床管理流程及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并开展预防跌倒的护理应急预案演练,以预防跌倒及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处理,不断强化护士护理工作安全意识。

3.3 加强了护患沟通。有研究表明, 陪护人员对于跌倒的原因及预防常识认知率低也是跌倒的重要原因之一[5],因此,应用跌倒坠床管理流程及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和陪伴加强教育,能有效地防止跌倒坠床的发生。这不仅是对患者及家属知情权的维护, 而且是护士进行自我保护的需要。由于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 使患者更加理解和信任医院, 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同时一旦发生不可避免的纠纷, 还可作为院方履行安全告知义务的法律依据。

3.4 丰富了护理管理的内涵,提高了护理服务品质。通过实施跌倒管理流程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增强了护士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现代护理要求护士除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精湛的业务技术外,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等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蒋小剑.住院患者跌倒管理流程的建立和应用[J].护理杂志,2008,25(24):67-68.

[2]杨君艳.跌倒、坠床危险评估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 (23 ): 4907-4908.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篇(3)

一、提高对老年学员人身安全防护重要性的认识

1、搞好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防护是坚持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需要

首先,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防护是落实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老年大学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而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防护则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体现。其次,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防护是实现老年教育本质要求的重要途径。老年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老年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老年学员的饱满人格。老年教育坚持以老年学员为本的思想,为老年学员提供安全、稳定、舒适的学习环境,营造和谐、温馨、高雅的安全校园,是实现老年教育本质要求的重要途径。再次,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防护是办好老年大学的前提条件。老年学员是老年教育的中心,也是老年教育的目的;老年学员是老年教育的基础,也是老年教育的根本;老年学员是老年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老年教育的归宿;老年教育的一切工作必须以老年学员为本。在老年大学,保证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是搞好老年教育不可逾越的底线。

2、搞好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防护是提高老年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需要

首先,搞好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防护是办好老年大学的基本前提。搞好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防护是维持好老年大学的正常秩序、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其次,搞好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防护是提高老年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防护是落实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措施。再次,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防护是实现老年人安度晚年、颐养天年目标的根本途径。

3、搞好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防护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首先,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防护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是以老年学员为主体,以校园为空间,以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而老年学员人身安全防护则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其次,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防护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对老年学员教育、陶冶和感化的过程。而老年学员人身安全防护则是对老年学员教育的重要内容。再次,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防护是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是老年大学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

二、增强老年学员人身安全防护意识

1、增强忧患意识

一是社会要加强对老年学员人身安全防护的忧患意识。老年群体生理上逐步老化,心理上日见衰老,视力减退,听觉减弱,感觉迟钝,记忆功能渐失,从体质上看是社会上的一个弱势群体。整个社会都应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对老年人的关心和呵护。二是老年大学要加强对老年学员人身安全防护的忧患意识。老年大学是夕阳工程中的朝阳产业,是老年人的集聚地,应增强对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的忧患意识,自觉把老年学员人身安全防护纳入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措施。三是加强老年学员在自身安全防护方面的忧患意识。老年学员在人身安全防护方面一定要有忧患意识,要对自己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老化现象有清醒的认识,时时刻刻把自己的人身安全防护牢记心上,不能有丝毫的忽视和懈怠。

2、增强安全意识

一是增强校园内的安全意识。老年教育是民生工程、公益工程、普惠工程,具有民生性、公益性和普惠性的特征,是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银龄事业。一定要增强安全意识,切实把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防护作为天字号工程,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避免发生象有的老年舞蹈学员在训练中发生骨折等不安全现象。二是增强老年学员上学途中的安全意识。据调查,有的老年大学发生老年学员上学途中发生车祸造成伤亡的悲剧,应当引以为鉴。三是增强外出活动的安全意识。有的老年学员在出外摄影中,发生一些伤亡事故。因此,增强安全意识,是老年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的首要事情。

3、增强风险意识

一是增强防风险意识。当前,意外伤害已成为人们尤其是老年人身安全的重大威胁。因此,增强风险意识,时刻注意防灾避险,及时规避意外事件的伤害,成为摆在老年学员面前的重要课题。二是增强老年学员预防急症的风险意识。老年人生理、心理老化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尤其是一些有心血管、脑血管病,或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的老年人,患中风、偏瘫、心肌梗塞、脑血栓的风险很高,甚至发生猝死现象。三是增强老年学员遭受意外伤害的风险意识。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学员的各种机能全面减退,容易受到意外伤害。老年学员一定要增强风险意识,全面地采取措施,以预防疾病和意外伤害,促进健康。老年大学应当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满足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总之,搞好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防护已成为当今社会各个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老年教育工作者应该增强风险意识和紧迫意识,认真搞好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防护工作。

三、落实老年学员人身安全防护措施

1、加强老年学员人身安全防护教育

要教育老年学员注重生命安全,提高自身安全防护能力。一是加强防火教育。火灾是造成老年学员人身伤害的主要危险。要教育老年学员在遇到火灾时,切忌大声呼叫,不要奔跑,遮住口鼻,低姿就近逃离现场。二是加强防雷电教育。教育老年学员雨中出行时,要避开空旷场地、建筑物顶部、水路交界处和林荫树下,不要接打手机,不要持用金属杆的雨伞。三是加强防灾避险教育。要对老年学员深入进行防盗、防抢、防骗、防暴力和防突发事故、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教育,时时处处注意搞好老年学员的人身安全防护。

2、落实老年学员人身安全防护措施

一是落实校园防火措施。及时检查和发现火灾隐患,注意搞好用电安全、用火安全和用油安全。定期组织防火演练,不断提高老年学员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扑灭初起火灾的能力、逃离火灾现场的能力。二是落实防病、防伤、防意外等安全措施。楼梯、楼道、洗手间安装扶手,大厅、走廊铺设防滑垫,预防跌倒骨折。三是防猝死等突发急危疾病。要设置医疗室,配备专职医生,预防心血管、心肌梗塞、心力衰竭、中风、脑血栓和骨折等急难疾病的发生。四是购置老年学员人身保险,为老年学员人身安全防护提供有力的保证,使老年学员增强安全感和愉悦感,消除老年学员的后顾之忧。

3、提高老年学员自救和救人的能力

一是掌握避险和急救方法。公共场所发生突况时,不要盲目逃生,注意自我保护。如果发生伤害,及时拨打“120”。二是学会现场救护。在事发现场,应及时对外伤人员采用指压动脉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及时对没有呼吸的昏迷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在多人受伤的情况下,组织能走的人迅速撤离,对不能走的先抢救危重患者;遇到踩踏事件,先护住头颈部,身体弯曲,防止被伤害。三是搞好老年学员心理调适。要引导学员自觉克服自卑、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努力达到热爱生活、认知正常,精神愉快、情绪健康,关系融洽、适应力强,环境适应、性格开朗,人格健全、行为正常的心理健康标准。

四、构建老年学员人身安全防护机制

1、构建老年学员人身安全防护长效机制

由于老年群体生理、心理的逐步老化,机能衰退,亟待构建老年学员人身安全防护长效机制。一是构建老年学员人身安全防护长效机制。建立由一把手领导,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与,分管领导具体主管的三级负责长效机制,建立高效统一的综合协调指挥机构和快速灵敏的信息管理应急指挥系统。引导老年学员更多地以宽容的体谅的心态看待社会、看待家庭、看待人生,实现安度晚年、颐养天年、积极老龄化的奋斗目标。二是构建社会人身安全防护长效机制。加大政府对社会老年保险的扶持力度,尤其要关照社会低收入阶层老年人的养老保险力度,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应有的“社会性”。三是构建老年大学人身安全防护长效机制。老年大学为老年学员购买人身安全保险和意外保险,解决老年学员在校学习的后顾之忧,建设安全、温馨、和谐校园。

2、构建老年大学人身安全防护应急处理机制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篇(4)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脑部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是以智力衰退、行为及人格变化为特征。典型临床症状包括有记忆力、抽象思考、定向力障碍,同时伴有社会活动能力减退[1]。我国现有老年痴呆患者800多万,老年痴呆患者安全事件发生率占老年痴呆患者的32%,老年痴呆患者的安全护理一直是重中之重[2],住院期间老年患者存在着走失危险,本文走失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探讨,通过住院期间2例老年痴呆症患者走失的危险实例,经过分析、探讨,采取了相应的走失防范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

1 病例介绍

2例老年痴呆患者均为男性,奚老伯,男,72岁,因高血压住院11天,老年痴呆病程5年以上,属中期老年痴呆;刘老伯,男,69岁,因冠心病住院18天,病程2年,属早期老年痴呆。

奚老伯为独居老人,老伴几年前过世,育有一子,住在浦西,距离患者居住地很远。在患者住院期间很少探望,奚老伯在住院期间的某天午休时间私自外出,下午治疗时间护工才发现患者不在。据患者儿子提供老伯以前在其他医院住院期间也曾私自离开,在其退休前工厂附近找到。根据上述信息,经过医院、警署各方面努力寻找,终于在工厂附近河浜边上找到了患者,当时已经傍晚时间患者感到饥饿与寒冷,经过询问患者说是前来领取工资。

刘老伯住院期间除了护工必要的照顾外,每天有老伴陪伴。某天老伴因家中琐事没来医院陪伴患者,患者晚饭后活动时间自行离开医院,经过医护人员的四处查找,在街道附近的牛肉面馆门前找到。

2 护理问题

2.1 入院前风险评估未做细致 对新入院的老年痴呆患者根据各类隐患危险因素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痴呆程度、精神状态、有无陪护等,与患者家属沟通中尽量找出隐患因素,才能更好针对患者目前及以往的病情,做好危险因素的防范护理措施[4]。对上述2例患者走失风险评估欠缺,未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家属对患者曾经走失的危险因素刻意隐瞒,护工未做好看护,护士未及时巡查患者动态情况。

2.2 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措施缺陷 护理人员及护工对患者安全护理管理欠缺,安全意识不强,未做到经常性巡查,护理人员对患者每日全部动态(包括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心理问题等)都要全面掌握。

2.3 病房及医院安全管理措施缺陷 病房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患者午休期间病区大门应上锁,护工及护理人员按时查房;医院门卫安全意识不强,患者身着病服走出医院,门卫应该及时给予制止或联系病房护理人员。

3 预防走失护理措施

3.1 加强病房巡视,特别注意午休、夜间,护理人员更应加强管理,对夜晚有离开病房习惯的患者房门加锁防护,重症患者要留家属陪护,并认真落实交接班制度,班班床边交接,严防患者走失。

3.2 护理人员及护工平时要对这类患者多加关注,密切观察患者的行为动向,禁止单独离开病区,如果外出必须有家属或工作人员陪伴[5]。

3.3 患者住院期间必须按要求着病服,病服上面印有医院联系电话,在衣袋内存放安全提示卡,注明患者姓名、年龄、科室及电话、家庭住址、联系人电话及病情等,以便走失时能被及时联系并找回。

3.4 护理部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走失风险教育,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和预防性,学习走失预防的相关措施、走失处理预案及走失事件上报流程等,提高护理人员对走失管理的应对能力[6]。

3.5 病房护士长对高危走失患者经常进行检查防走失措施落实情况,查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4 小 结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痴呆患者也越来越多,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确实存在诸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制订相应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7],做好老年痴呆患者的全面评估,有预见性采取预防走失的护理措施,努力提高护理人员和陪护工的自身业务素质,增强法律和安全意识,有效防止老年痴呆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走失的不安全行为,为老年痴呆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 冯雪艳,房海英,孙静.行为症状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难点与护理应对[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l2):1142-1144.

[2] 武晓兰.45例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6(2):273-274.

[3] 杜国琴,何燕,罗君.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走势防范及护理干预[J].2012,10(2):93.

[4] 黄艾,许少英,陈秋荣,等.影响老年痴呆病人住院安全的因素及对策[J].全科护理,2009,7(3):695-696.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篇(5)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9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42-02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进入老龄社会,同时伴随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我科是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年龄均在70岁以上,据调查发现,中国北方患老年痴呆的平均年龄为75-76岁,患血管性痴呆的年龄多在68岁左右。65岁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达5%以上,而到80岁,比率就可上升到15-20%。多数患者的自控及自理能力减弱或消失,误吸,误服,跌倒,烫伤,自伤及伤人,走失这些常见的安全问题随时可能发生,如何预防各种安全问题的出现,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成为我们护理人员日益关心的问题。结合临床经验针对不同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防护对策,现总结如下:

1 加强院内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

1.1 耐心对患者及照顾者讲解老年痴呆的相关知识及照顾技巧,耐心与患者多沟通,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尊重患者的人格与自尊,满足患者各个层次的需求,营造融洽的家庭氛围,给患者以关爱。

1.2 强化护士安全意识,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时找出不安全因素,制定防范措施,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和预防性。

2 住院期间安全防范措施与护理

2.1 入院评估 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护理评估,包括一般情况,护理体检,精神症状及心理问题评估,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等,根据评估分析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

2.2 防跌倒 保持周围环境安全,向患者提供合适的衣,裤,鞋,以免裤腿过长影响行走,鞋底太滑而致跌倒现象的发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症状,嘱患者在改变起床或起立时,动作要缓慢或稍坐片刻再直立,以防发生性低血压。

2.3 防误吸,误服 进食时采取坐位或半卧位,食物量不宜过多,食物温度适宜,喂食速度要缓慢,让患者有足够的吞咽时间,咳嗽,多痰,喘息的患者进食前要鼓励患者充分咳嗽,减轻喘息避免进食中咳嗽引起误吸。特别注意进食后不易立即刺激咽部,如进行口腔护理,口腔检查,吸痰等操作,以免引起恶心,呕吐而误吸。指导其家属每天为痴呆患者进行3-4次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每次20-30分钟。发药时要确认患者把药服下后才可离开。

2.4 防走失 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制度,患者外出活动需有家属或工作人员陪伴,严禁单独外出,返回病房时要清点人数,严防走失。在患者手腕处或上衣明显处佩戴身份识别卡,卡上注明患者姓名,年龄,定点医院及电话,家庭住址,联系人电话,所患疾病等。

2.5 防烧伤及烫伤 老年痴呆患者反应迟钝,感觉功能减退,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外加布套包裹,洗澡时应先调节好水温。协助打取温开水。

2.6 防止自伤或伤及他人 AD患者因抑郁,幻觉,妄想等容易自伤或伤人,入院时应做好安全检查,严禁将危险物品带入病区,护理人员定是进行病区检查,及时清除危险品。病房内的锐利物品,器械,约束带应放在固定位置并加锁,每班认真交接。患者情绪激动时应鼓励其参加喜欢的活动,以松弛紧张的神经,不能控制的兴奋躁动患者应置于安静环境,必要时给与约束带的使用或用药物控制。

3 加强社会支持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篇(6)

我院是公安局所属的三级乙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有床位1400张,主要收治肇事肇祸和一般精神病人。特点为老年人居多,60岁以上的患者占全院22%;住院1年以上的患者占全院的73%;缺乏家庭关爱的患者居多,家属探视较少。近年来我院共发生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跌倒摔伤10例。笔者分析跌倒摔伤的原因并总结预防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目前,我院住院患者1200例,2008年1-12月跌倒摔伤病例10例,占住院病人的0.8%。全部为男性,年龄54~77岁,平均(62.5±6.65)岁,入院年限1~31年,平均(14±9.55)年。跌倒造成骨折的患者9例,其中骨股粗隆间骨折2例,左股骨颈骨折1例,胫骨下1/3处骨折1例,右侧2~3肋骨骨折1例,右手克雷氏骨折1例,左脚跖骨骨折1例,右膝髌骨骨折1例,左侧腓骨小头及胫骨远端骨折1例。

2原因分析

2.1疾病及药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住院时间长,各相关器官相对退化,造成骨质疏松、心肺功能不良、体力衰退、认知功能减退以及感觉反应下降等,均易导致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加上常年服用镇静催眠药、抗焦虑抑郁药、降糖药、降压药、利尿药、扩血管药、维生素及钙剂等药物可以影响老年患者的神志、精神、血压、血糖、视觉、步态、平衡等,引起老年患者的跌倒[1]。本组中有3例与疾病及药物因素有关,占30%。其中1例为在病室门口处不慎摔倒跪地,致右膝髌骨骨折;1例为外出活动站起时崴脚,致左脚跖骨骨折;1例为平地摔倒,致骨股粗隆间骨折。

2.2环境因素是引起老年患者跌倒的重要因素。住院病区的设施条件,如采光过强或过暗;地面光滑或潮湿;老年患者穿不合适的衣裤及鞋子;走廊有台阶及障碍物;浴室或楼梯缺少扶手;床铺过高或座椅过低等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本组中有2例与环境因素有关,占20%。其中1例在洗漱间不慎摔倒,致右股骨粗隆骨折;1例为进餐时,在餐厅不慎摔倒,致右手克雷氏骨折。

2.3地点与因素跌倒最易发生的地方是患者床旁,其次为厕所。对跌倒时的活动方式调查发现,最多的跌倒发生在患者起床和上床时,其次为如厕时起身[2]。由于老年人关节僵硬,屈膝不便,不能正常坐立,起床及久坐后站立时,常因的突然改变,致使大脑供血不足,发生头晕,站立不稳而跌倒。本组中有3例与地点与因素有关,占30%。其中1例为晨起下地不慎崴脚,致左侧腓骨小头及胫骨远端骨折。1例为在病室用便器小便时摔倒在两床之间,致右侧2~3肋骨骨折;1例为如厕起身后突然向前跌倒,致上唇里侧中央开放伤口,缝合三针。

2.4服务不到位因素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欠缺。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安全隐患,造成病人摔伤。本组中有2例与服务不到位有关,占20%。其中1例被病室内充气床垫的电线绊倒,致左股骨颈骨折;1例在大厅踩到呕吐物不慎滑倒,致胫骨下1/3处骨折。

3预防措施

总结以上患者跌伤的教训,采取干预措施如下。

3.1环境干预(1)夜间增加光线柔和的照明灯,避免了日光灯的强光对老年人眼睛的刺激,影响视物。(2)病区的走廊安装了扶手,洗手间铺设防滑垫,卫生间门坎为坡道,配置舒适坐便器;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步态不稳的老年患者用轮椅。扶助患者用餐、如厕、洗浴。床旁是跌倒的高危地点,护士应高度重视,及时去除隐患[3]。离开患者时,需拉起床扶栏,日常用品放置于患者触手可及的地方。(3)病区餐厅设置老年病人专用餐桌,由工作人员为他们端饭,提前用餐,减少用餐时拥挤或地面潮湿造成跌倒。(4)危险地带设立警示标志,地面及卫生间保持干燥,如果刚擦过地应有明显标志,提醒老年人注意防滑。浴室地板铺防滑地毯。

3.2对患者的干预(1)护士长和经治医生一起对年老体弱的患者进行跌倒危险性评估,甄别高危患者,住重点病室,专人护理。与家属沟通并告知,使其清楚患者目前的状态及需家属配合的内容。(2)制定了规范的预防跌倒护理流程,确定为高危病人后,床头卡设警示标记,岗位护士加强巡视,仔细观察,重视患者的主诉和表情,提前采取安全保护措施,解决安全隐患,详细交班。(3)引导患者熟悉病区环境,对不安全地带进行重点说明。对首次住院老年患者,护士应将其相互介绍给对方,使患者尽快适应新环境,消除恐惧心理。(4)合理用药的观察,对长年服用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的老年患者,劝其未完全清醒时勿下床活动。根据药物的剂量、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报告医生处理。(5)健康教育,向高危人群讲授跌倒的不良后果及预防措施,将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张贴在每个病区的醒目位置,普及老年人保健知识,提醒老年人在上下楼梯时要扶扶手,站立、转身时动作应缓慢,特别是要防止猛回头和急转身的动作[4]。对活动受限的患者,除了要协助肢体功能锻炼外,还要向家属重申患者活动能力障碍、《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意外事件防范告知书》及要求监护人签名表示理解、支持、配合院方进行治疗、护理等措施。(6)其他措施,对有排泄障碍如在床上大小便、卧床的患者,尽可能安排其接近卫生间的床位,保持地面干燥,搀扶易跌倒患者定时如厕或送便器。对高危精神病患者采取特别护理,专人护理,增加巡视次数,限制无目的徘徊。夜间用便壶排尿,使用床栏及保护性约束等。

3.3对护理人员的干预(1)由于个别护理人员对预防跌倒缺乏充分的认识,预见性缺如。因此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防范跌倒的教育,使其树立主动保护患者意识,通过真实事例分析护理缺陷,提高防范意识,组织专题讨论和学习培训,使大家掌握导致跌倒的内外在因素,使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患者安全。(2)加强服务内涵,强调以人为本,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主动护理意识,提倡“主动服务”、“超价服务”,平时多与患者交流,主动询问患者所需,并及时解决,避免患者怕麻烦他人而导致跌倒事件的发生。根据老年患者心理、躯体、性格、个别需求的特点,因人而异,采取个性化护理。提高服务水平,保证患者安全。

预防患者跌倒是护理工作中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每一位护理工作者都需用细心、爱心和耐心,对每位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仔细评价发生跌倒可能的危险因素,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将“预防患者跌倒”纳入质量控制范畴,并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拟定相应的预防对策,确保执行,尤其是对于行动受限、意识障碍等易发生跌倒的高危人群,更需多给予关心、问候,多巡视和多观察,尽量确保每一位住院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库洪安,詹燕,于淑芳,等.老年跌倒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143.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篇(7)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12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115-02

鱼骨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它也可以称之为“lshikawa”或者“因果图”。压疮是老年卧床患者人群中常见易发的护理问题,发生压疮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影响疾病康复,还增加了医疗费用,延长了住院时间。据统计[1],老年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为10%~25%,入住护理院发病率为17.4%,7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则达到70%[2]。因此,对可能发生压疮的住院老年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本院根据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隐患特点,实施鱼骨图分析管理,加强前馈控制,做好压疮的各项防范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2年4月,我院共发生压疮患者13例;平均年龄(78.0±6)岁;生活均不能完全自理。临床诊断:脑梗死后遗症6例;肿瘤疾病4例;糖尿病2例;老年痴呆1例。

1.2 方法。运用鱼骨图分析导致压疮的细节因素采用人、机、法、料、环的方法,从最直接的小刺入手归纳总结,详见图1。

2 原因分析

2.1 环境因素。压疮防护工作大部分是由护士落实,治疗工作量过多,床护配比不足导致护士兼管能力下降,防护措施落实欠到位。夜班值班人员少,然而夜间要维护与白天相同的护理质量,这就要求值班护士要求高素质的护理水平。

2.2 个体因素。老年人血管硬化,营养不良,肌肉萎缩和反应迟钝对压疮的形成和预后有直接影响。

患者由于年龄偏大,在13例压疮事件中,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其中有4例患者长期处于昏迷状态,完全无法移动肢体,6例患者因下肢骨折要求制动,3例患者呈强迫。

国内外学者均认同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发生的内因之一。此次统计的13例患者中有8例存在低蛋白血症。

2.3 材料因素。部分压疮气垫床存在质量缺陷,导致充气过足或漏气,导致患者皮肤受力不均,到不到预期的预防效果。病房里翻身床的数量不足,护士手动帮助患者翻身时,易发生拖拽,导致患者皮肤摩擦,易发生皮肤破损,诱发压疮。

2.4 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13例均属于高危压疮患者,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未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未对其皮肤状况给予足够的关注,在病情发生变化时,未及时做出评估和反应。

护理人员压疮预防知识掌握不足,对压疮隐患缺乏预见性,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对高危压疮部位,未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予必要的保护措施。

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对有压疮危险的患者,未按时给予或协助患者翻身。生活护理依赖家属,护士对患者的病情疏于观察过度依赖陪护人员和家属。此次统计的13例压疮患者,全都发生在病房,均有陪护人员。

2.5 体制因素。科室没有形成配套的护理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特别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不强。护理人员工作中对护理安全隐患缺乏必要的预见性,可能与护理人员缺乏,巡视病房及护理不周有关。

3 管理对策

3.1 建立健全预防压疮的四级管理体系,落实护理安全监察措施。建立护理部-护士长-责任护士-陪护人员共同参与的四级安全监管体制。护理部实行全院统一领导,对患者压疮预防措施随机抽检。护士长重点加强科室各班次护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好各班次的人员配备,抓好制度落实。可利用跟班作业及早晚间查房对患者压疮的安全预防状况进行检查及督导。每日晨间交班对病区患者的压疮状况进行讲评,每周进行一次分析总结;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正确评估,制定实施安全护理计划,做好交接班;积极听取患者家属陪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在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现实条件下充分发挥好家属陪护人员的作用。

3.2 加强护理人员压疮知识的培训。护士压疮预防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护理部要组织全院护士的继续教育讲座,结合科室特点,进行重点培训。可采用对高危压疮患者现场指导、会诊、咨询等方式,提高护士对压疮相关预防知识的掌握。定期发放问卷调查,了解护士对压疮知识的欠缺点,有目的制定培训计划,进行知识普及和更新,有的放矢地进行进一步培训。组织重点科室的护士参加外院的压疮护理知识培训班,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

3.3 加强健康教育。临床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力军,肩负着压疮预防教育的重任。让患者及家属意识到压疮预防的重要性,与患者或家属一起对发生压疮的可能性做出评估,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皮肤护理与压疮的关系,压疮发生、发展、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取得理解和配合。

4 体会

预防与减少患者院内压疮事件发生,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目标之一,有效地防护措施、工作流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是患者安全的有力保证。管理者要摆正心态,正确看待院内压疮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好的效果,尽可能地避免住院患者发生压疮。

本文运用鱼骨图分析压疮的细节因素,采用人、机、法、料、环的方法,从每一个细节因素入手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同时保证各项预防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可以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篇(8)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a)-0142-02

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顿,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1]。患者跌倒是医院常见十大医疗事故之一[2]。跌倒在我国全人群的意外伤害死因顺位中排在第四位,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位居首位,并且随年龄的增加跌倒的死亡率急剧上升,在8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达到最高[3]。本院为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率先在本科开展老年患者跌倒风险评估,根据跌倒评估情况对患者进行了跌倒风险告知、跌倒预防措施及跌倒健康教育,现将该开展项目的具体方法及其成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12月共对本科156例≥65岁的患者进行住院跌倒风险评估,其中65~75岁66例,76~85岁74例,86~95岁16例,男性80例,女性76例。

1.2评估方法

自行设计住院患者跌倒评估表(图1),对≥65岁住院患者进行评估,首次评估在患者入院时进行,评估结果直接在首次护理记录单上体现,由管床护士执行。评估为低危者(≤25分)不续评,中危者(26~45分)1次/7 d,高危者(>45分)1次/3 d(或每周2次)。患者病情变化或口服易致跌倒风险的药物(、镇静催眠药、抗焦虑忧郁药、降压药、利尿药、扩血管药物、抗过敏药物),随时评估,跌倒后需评估,病情有变化随时续评。

1.3护理方法

1.3.1低危组

1.3.1.1 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洗手间铺有防滑垫及防跌倒标识,保持通道的通畅。

1.3.1.2 指导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穿防滑鞋,患者服不可过大过长,病情要求卧床的情况下要在病床上大小便,助行器要放于患者可触及的地方。

1.3.1.3 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特别是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被公认为是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4-5]。

1.3.1.4 放置物品于患者所及之处:如水杯、电视遥控器、纸巾及助行器等。

1.3.1.5 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呼叫铃:告知患者有需求时使用呼叫铃,等待护士到来后,由护士关呼叫铃。

1.3.1.6 需要时提供合适的助行器:根据科室特点,设有拐杖、助行器、沐浴凳等,供患者免费使用。老年人心理不服老,有行动能力者对辅助工具多有排斥心理,护士要做好解释工作,加强护患沟通,积极开展健康教育[6-7]。加强宣教、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辅助工具,使其认识到合理使用辅助工具是一种安全措施。

1.3.2中危组

除执行低危组1~6项措施外,加以下两项:

1.3.2.1 按要求上好床栏,每一次查房、治疗,护士主动为患者上床栏,告知上床栏的必要性。

1.3.2.2 协助患者行走及上下床:在病情容许的情况下,由护士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助行器,并指导患者使用。

1.3.3高危组

除执行低、中危组共8项措施外,加以下措施:

1.3.3.1 悬挂跌倒风险的高危标识:高危跌倒风险患者(>45分),管床护士除了在患者床头悬挂“谨防跌倒”警示牌、还要在患者一览表插上粉红色标识,进行交班,引起值班护士的重视(加强巡视)。

1.3.3.2 必要时予肢体约束:根据患者情况上约束带,但定时观察肢体的血运及受压情况。

1.3.3.3 根据情况留陪护:要向陪护告知防跌倒知识及助行器的使用。

1.3.3.4 安置患者于容易观察或近护士站的病房。

1.3.3.5 告知主管医生:有跌倒风险的患者要向主管医生报告,并及时记录在病历上。

2结果

根据跌倒评估情况对患者进行了跌倒风险告知、跌倒预防措施及跌倒健康教育,该开展项目的成效见表1、图2。

根据统计数据表明,老年人中、高危跌倒风险占90%以上,故在老年病区开展老年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首要措施。我科通过跌倒风险评估,保障患者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跌倒发生率由2009年4~6例,下降到2010年的0例。

3讨论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给医院造成不良影响,跌倒的重点在于预防,准确根据跌倒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识别高危人群,能全面而有效地减少患者跌倒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实施保护性预防措施[8]。2010年从最初≥65岁以上的患者进行评估到2011年开始所有科室的住院患者都进行跌倒评估,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进入护理电子病历系统,评估者从管床护士逐渐过渡到当值护士。通过跌倒风险评估,全体护理人员均掌握评估方法、预防措施及相关的宣教知识,根据数字化评估,确定目标人群,使护士能主动关注患者的安全问题,自觉落实安全护理防范对策。通过住院患者跌倒处理指引,完善跌倒上报制度的指引,当患者跌倒发生后,由当班护士填写《基础护理质量24小时直报表》,并上报护士长,护士长根据情况24 h内通过内网上传护理部。1周内科室提交跌倒不良事件分析报告。为患者提供专科化的基础护理服务,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 Oliver D,Brillon M,Martin F,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evidence-bascd risk assessment tool(stratify)to predicl which elderly inpatient swill fall.case-control and cohort studics[J]. Br Med J,1997,315(7115):1049-1053.

[2] 张秀芳. 医院风险与病人安全管理[J]. 广东省医院护理管理,2005,2(5):29.

[3] 覃朝晖,于普林,乌正赉. 老年人跌倒研究的现状及进展[J]. 中华老年医院杂志,2005,24(9):711-714.

[4] 姜旭雯,陈影影.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8):348.

[5] 解宇英. 健康教育在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17(16):122-123.

[6] 王兆琴. 老年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理学报,2006,13(8):47.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篇(9)

1 眼科住院患者的安全问题

1.1年龄因素 老年患者增加且多数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据统计2006年底60岁以上的老人占住院患者33.3%,跌倒占7.2%,每年有1/3的65岁以上老人、1/2的80岁以上老人都经历过跌倒事件[2]。

1.2环境因素 眼科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地面光滑、潮湿、有果皮,病房内设施多,过道障碍物,俯卧时间过长等均可使患者站立不稳而跌倒。据报道,有患者因术后卧床时间长,在慌忙起身接电话时跌倒,导致颅底骨骨折。

1.3患者视力障碍因素 眼科患者因视力障碍回避险境的反应比较迟钝,易发生坠床。

1.4其他因素 患者鞋底光滑,不合脚,裤子过长,行走过程中易跌倒。

1.5告知行为不规范,健康宣教工作不细致 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患者及家属自愿的接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3]。健康宣教不细致或不恰当,会给患者带来不稳定的心理负担,甚至导致治疗失败,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如因眼内惰性气体在高空中急剧膨胀可引起高眼压等并发症,故玻璃体切割联合C3F8气体注入的患者应禁止坐飞机;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的患者,术后应该注意俯卧的姿势,在保持俯卧的同时,胸部不能长时间压迫,以防静脉回流障碍使头部供血不足,引起视神经缺血,导致视力下降。若健康宣教没有告知患者,将会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问题。

2 安全防护措施

2.1建章立制

2.1.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安全教育应在落实上下功夫,找出相关不安全因素,制定防范措施,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强化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工作的预防性和预见性。组织全科护士学习相关的疾病知识,提高法律意识,从职业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规范眼科护士的护理行为,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使护士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提高护士的自觉性,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我们考虑到眼科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的特殊性,要求护士必须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安全教育,使患者和家属掌握安全防范的措施。

2.1.2落实制度 在落实14项护理核心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并落实以下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流程》、《多部门合作手术患者核对制度》、《患者坠床、跌倒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和流程》、《医嘱制度》、《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以及"毒麻药品实施流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2.2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加强防范意识的教育,使每个护士自觉建立防范的安全理念,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来保证患者的安全。从职业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规范护士的行为,督促业务学习,拓宽护理人员知识面,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培养护士的预见性,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牢固树立患者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永恒的主题。

2.3进行风险评估 患者入院后护士及时进行入院评估,评估内容除一般情况、护理体查、心理社会评估外,重点评估患者的生活处理能力,根据评估分析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患者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通过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指导护士有重点地对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从而使护理人员处于主动地位。

2.4采取预防性措施

2.4.1保持周围环境的安全 病房用防滑地板,在拖地板时要求拧干拖把,并用干布立即擦干,保持每块地板清洁干燥。病房和通道内简化设施,走廊、厕所设有扶手。单间厕所门口加防滑垫,最大可能地减少患者滑倒。患者的用物整齐地放在患者易取之处,医疗器械和电线需卷放好,以免散放在地上绊倒患者。针对老年患者视物不清,嘱其上厕所时可按呼叫器,由护士给予帮助,呼唤器应放置患者触手可及的位置。

2.4.2加强眼科健康教育 为落实健康教育,眼科护士要熟悉各疾病的特点及注意事项,还要求护士在入院患者尽快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和进行健康教育。

2.5把好关键过程管理 强化护理工作的过程管理,例如,碰伤防护措施把好健康教育关:入院时带领患者熟悉住院环境,指导患者进行自护能力训练,提高患者自护能力;跌倒、坠床的防护措施把好基础护理关:对手术后卧床时间久的患者提醒做到3个30s,即醒后30s再坐起,坐起后30s后再站立,站立30s后再行走,以防跌倒[4];指导患者穿合适的鞋子,防滑,裤子不要过长;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床挡,呼叫器;对于手术患者把好围手术期护理关,正确使用腕带,做好标识,告知患者术后应注意的有关事项,防止碰伤术眼;对使用扩瞳及缩瞳剂的患者,做好用药知识宣教关:点眼时防止损伤角膜,压迫泪囊防止全身吸收引起不良反应,视力模糊时,尽可能减少活动,必须时要有人陪同。

2.6改善环境 保持地面干燥,可在光滑地面设置防滑垫,走廊、洗手间设置把手,照明设施完好。

3 小结

影响眼科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检测,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这也是我们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点工作,是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同时能够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史自强,马永详,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篇(10)

目前,肾内科疾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每年有超过百万的人口死于与慢性肾脏疾病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器官的衰退,以及由不良生活习惯和其他原因引发的肾脏疾病,使得肾内科临床科室对肾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治疗中,面临极大的风险。因为此类疾病的常见性和多发性,使得其恶化的程度及风险都在加大,尤其是近年来,此类疾病在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我院在对肾内科患者护理中,就安全护理实施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2012年间收治的238例老年肾内科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58例,女性患者80例,年龄在60~80之间,平均年龄在(69.22+2.13岁。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38例、IgA肾病患者6、间质性肾炎19、急性肾衰竭16、慢性肾衰竭39、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32、高血压肾损害57、糖尿病肾病31。在对其治疗中,都按临床诊断标准进行医治。我院医务人员皆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消除主观原因对患者治愈的影响。

1.2方法

对我院肾内科病房管理中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系统性分析,对影响患者护理质量的原因进行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的区分,并以相对应措施,对这些隐患予以改正,以完善其护理管理。安全隐患概括起来可分为:患者自身心理因素、医务人员对病情的观察不精细缘故、潜在的感染隐患。在实施其应对措施时,可从:心理干预、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和合理用药方面进行努力。通过实施应对措施前后患者自身的感染率、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状况、临床用药的合理率等三方面进行比对。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而使护理中风险降到最低。

1.3统计方法

用均数±标准差(y±s)表示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用y2检验组间比较,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

2、结果

3、讨论

护理安全,是医务人员在对病人实施护理过程中,正常工作以外,因不可抗因素而导致的患者病情的恶化、残障和死亡等。护理中安全隐患的全部消除,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但是可以排除不可抗因素之外的其他努力,以减少其不安全的发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即是说,找出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尽管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并不能阻挡肾内科疾病的发展步伐。肾脏患者的逐年上升趋势,在老年人之间尤其明显。为保障护理安全,不同的医师,不同的医务人员,都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不懈奋斗着。自由对患者的情况和医院情况进行详细的辨别,才能更深入细致的提高其安全防范能力。同时在安全防范措施上,适当采用增加护患沟通的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素质[2],为患者提供优良的护理服务是护理安全的保证[1]。

老年肾脏科室,是近年来由于老年肾内科病患的增多而设立的专门科室,老年人的康复治疗是一个慢过程,在护理期间,很容易因不良护理方式而导致病情恶化和感染,应用安全隐患应对措施护理,对于其康复治疗,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很快令患者康复[5]。

由于不合理的用药,是肾病患者增加的最主要原因。老年病的病种在不断增加,利尿剂、强心剂等的广泛使用,激素类药物的不断使用,西医的副作用凸显出人体所不能承重的范围。

护理活动中,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使得患者,多半会有并发症的发生,身体浮肿,抵抗力下降,抗感染能力变弱,尤其是血液透视患者,因活动受限,心理产生极端情绪,有可能加重病情,严重者甚至导致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和健康安全[6]。

在对患者行,心理干预治疗中,要注意定期观察病人病情,康复后要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长期服用西药的其他病患诱发的肾脏类疾病,要对西药进行慎用。在预防感染上,要时刻注意因免疫反应而使细菌入侵体内。对于老年疾病,一定要做好预防过重,有病早治疗,同时在对老年肾内科患者的治疗中,注意多做沟通和疏导工作,让他们消除对疾病的惶恐情绪。

我国老龄化的上升趋势,使得老奶奶群体患肾脏并发症的概率也很大,对于肾脏的保护,及时清理机体废物,使得肾脏疾病的防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引起临床治疗极为复杂,且护理时间较长,使得护理安全成为促成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刘璐,张宝珍,李俊梅;肾内科住院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3)

[2]李春艳;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3)

[3]黎芳;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影响[J];河北医药;2013(9)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篇(11)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3-134-03

跌倒是医院住院患者经常发生的事件,尤其是老年人,随着老龄社会化的到来,每年医院发生跌倒的老年人数逐渐上升。有资料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的跌倒率达到35%以上,80岁以上老年人的跌倒率高达45%以上。跌倒事件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同时也给医院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如何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已是当前临床治疗中值得思考的问题。随着近几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综合护理干预被广泛应用各类疾病的护理过程中,其可以有效控制跌倒事件的发生。基于此,对我院住院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的不同,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的住院患者55例分为对照组,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住院患者55例分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男34例,女21例,年龄18~88岁,平均(72.3±2.1)岁,其中60岁以上的41例;对照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19~89岁,平均(71.4±2.4)岁,其中60岁以上的3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预防跌倒的措施,包括口头宣教、跌倒事件发生的风险评估等,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包括:

1.2.1防跌倒知识的健康教育

成立由高年级护士、低年资护士、护理管理组组成的防跌倒小组,形成护理部一防跌倒小组一科室联络员的三级监控网。护理部负责护理制度的把控及检查措施的落实;制定防跌倒的流程及应对措施;制定专科化的防跌倒指南;定期对发生的跌倒事件进行分析,开展讨论会,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个性化的跌倒防范措施;由护士长及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防跌倒知识的教育,发放宣传资料,向患者讲及其家属讲解生跌倒的危害性,使患者及其家属对跌倒事件的发生引起重视;通过在病房床头挂醒目的防跌倒标志,同时医护人员在查房及护理过程中,随时提醒患者,以保证患者安全。在护理过程中,为了有效促进护理工作的开展,护理人员还必须具备相关的防跌倒知识,通过对全员护理人员进行防跌倒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跌倒发生的状况、防跌倒的流程及应急护理措施、防跌倒护理安全制度等,将所有培训内容纳入护士的必修课,保证每个护理人员过关。

1.2.2护理干预制定个性化的防跌倒护理干预措施,尤其是老年患者,做好护理交接工作,加强巡视,安排责任心强、用经验的护理人员进行陪同;各个科室需做好安全交班工作,定期对跌倒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修订防跌倒措施,以保证防跌倒措施落实到位;对于节假日及夜间的防跌倒工作,护士长定期进行检查,加强跌倒事件的管理,做好层层把控,督促防跌倒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护理部要求护士长将每月各个科室跌倒情况报表上报,通过护理部对每月各科发生的跌倒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减少跌倒事件发生。

1.2.3服务干预

因大多数患者生理、心理改变等原因,特别是老年患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易出现漏服或拒服药物的现象,护理人员应注重强调遵医嘱用药的意义,使患者充分掌握常用药降压药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做好患者的血压监测工作,有效预防高血压、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以预防跌倒。

1.2.4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防跌倒安全宣传教育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跌倒的危害性,特别是高危患者,将防跌倒宣传单发放到患者手上,引导患者仔细阅读其内容,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除此之外,可在患者病房内醒目的地方贴防跌倒标志,以起到警示作用。

1.2.5其他护理干预措施增加病房防跌倒措施,如安置防跌倒手柄、护栏等;护理人员安排上,采用弹性排班,根据患者数量及工作量,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同时增加晨午晚间时间的护理人员。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人数、跌倒发生率及跌倒损伤率,一般将跌倒而导致病理性发生改变的归类为跌倒损伤。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业务素质、护理人员操作水平、护理质量、安全性等,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单位以百分比表示,P

2.结果

2.1两组患者跌倒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通过本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跌倒发生率及跌倒损伤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跌倒发生率及跌倒损伤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分别为41例、13例、1例,满意度为98.18%,对照组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分别为29例、16例、10例,满意度为81.8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8694,P=O.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