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网络安全教学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5 18:12:53

网络安全教学

网络安全教学篇(1)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我院为了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网络通信专业培养计划中设置了网络安全实验这门选修课,因为开设时间较短,教学过程还处于探索阶段。网络安全实验教学这门课无论在掌握计算机学科理论,还是锻炼学生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实验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实践操作过程。网络安全实验课程的内容比较集中在P2DR模型中说涉及的网络安全防御、检测、响应三大领域,以满足在现实工作中所遇到的不同网络安全问题。因此,本文从实验项目的选择,实验平台的建立,以及实验教学方法等上对网络安全实验教学进行探索。

1 实验平台搭建

首先是虚拟机技术在实验中的使用,网络安全实验中的实验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所以我们采用了虚拟机来进行实验,在网络安全实验中,需要模拟网络攻击,使学生掌握怎样防御的同时,也了解攻击技术。所以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安排了Vmware虚拟机的安装与配置。在虚拟机中我们安装windowsserver2003服务器版操作系统,并且配置开启相关服务。

因为硬件条件有限,所以我们的大量实验还只能在虚拟机上进行,但为了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网络安全技术,我们在综合实训中还是建立了基础的网络攻防实验环境。

2 实验项目设计

在我国,高校是培养网络安全人才的核心力量。网络攻击与防护是网络安全的核心内容,也是国内外各个高校信息安全相关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所以在实验项目设计上我们体现了实用性为主的观念,要在实验中更多的体现未来学生毕业后,会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所以设置了以下实验:

(1)安装Vmware虚拟机,并配置完整的网络环境。配置完善win2003server虚拟环境,为以后的实验搭建平台,习和掌握Vmware虚拟机的安装与配置,以建立网络攻防平台。

(2)加密原理与技术,利用不同技术进行加密。了解和掌握各种加密方法,以实现信息加密。学习和掌握密码技术,利用密码技术对计算机系统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加密保护实验,实现网络安全中的数据信息保密。

(3)PPPoE的网络通信原理及应用。学习和掌握基于PAP/CHAP的PPPOE的身份认证方法。学习和掌握利用身份认证技术对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各种资源进行身份认证保护实验,实现网络安全中的信息鉴别。

(4)掌握Windows系统中基于PPTV VPN的功能、配置与使用操作。学习和掌握如何利用防火墙技术对网络通信中的传输数据进行鉴别和控制实验。

(5)学习掌握Windows系统中NAT防火墙的功能、配置与使用操作。学习和掌握网络通信中的合法用户数据信息的传输,以实现网络安全中的保密性、鉴别性和完整。

(6)学习和掌握Superscan扫描工具对计算机进行端口扫描的方法,操作应用。学习和掌握各种网络安全扫描技术和操作,并能有效运用网络扫描工具进行网络安全分析、有效避免网络攻击行为。

(7)学习和掌握如何利用Wireshark进行网络安全监测与分析。学习各种网络监听技术的操作实验,能利用网络监听工具进行分析、诊断、测试网络安全性的能力。

(8)学习和掌握Snort网络入侵监测系统的安装、配置和操作。学习和掌握Snort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操作与应用实验。

3 综合实训

为了让学生能适应真实的网络环境,使之更贴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最后我们设计了综合实训这个环节,让学生在网络通信系统中综合运用各种网络安全技术,设计一个整体的网络安全系统。分析公司网络需求,综合运用网络安全技术构建公司网络的安全系统。通过一个实际网络通信系统中的综合运用,实现整体系统的有效设计和部署。

学生分组进行实训,分为防御组与攻击组,为了充分利用实验资源让防御组的同学在局域网环境下搭建服务器靶机,并让防御组的同学配置VPN、NAT防火墙的技术并搭建SNORT入侵检测系统。攻击组同学操作学生终端尝试攻击服务器靶机,使用ARP欺骗等技术。防御组的学生使用Wireshark网络监听查看ARP欺骗源地址,并解决该威胁。

4 结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成为重中之重,为了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实践证明实验必须贴近真实存在的案例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网络攻防水平,使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的新技术,而使用综合实训这种方式,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教学篇(2)

一、课程概况

1.课程定位与目标。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课程定位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强化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为行业企业培养熟练掌握网络安全与防范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通过实训平台的考试,并获得由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颁发INSPC认证网络安全工程师证书。

课程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黑客行为,系统地掌握网络安全与防范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熟练掌握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应用和具体安全防范的方法,具有在公安、司法及其他行业、企业从事中小型网络安全管理和系统安全维护的能力。

2.课程设计指导思想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课程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和“懂技术、会操作、能应用”的培养目标,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实战训练项目,以培养学生网络安全与防范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主线,将涉及网络安全与防范的知识组合成四大模块十二个章节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删减了应用性不强的理论内容,加大了实践教学学时,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达到1:1,充分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三、实践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依据教学目标,我们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和素质要求选取实践教学内容,依托理论教学组织和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在系统安全技术、网络应用安全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内容方面制定实践项目。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需要为依据,借助实训教学平台,有针对性地开设实用性、操作性强的实训项目,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拓展学生面对新技术、自我创新的能力。通过开放实验实训室,组织学生参与专业实训室建设和课题研究等方式,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四、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课程将公安教育训练中的“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以“学为用”、“练为战”为指导,充分吸纳高职示范院校教学改革成果和行业企业典型实战经验,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面向基层,面向实践,精讲多练,突出了学生实战技能的培养。

1.校内实验室环境建设改造。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本专业校内实验室的容量的实际情况,学校投资百万元建设和改造网络与安全实验室,引进防火墙、IDS等网络安全实用硬件设备和模拟仿真实训系统,能够完成网络安全基础实训、网络安全技术实训、网络攻防模拟仿真实训、网络管理基础实训、实际组网技术实训、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使用实训、小型网络搭建实训、网络技术综合应用实训等多种实践内容,良好的硬件环境为学生更好地完成网络安全与攻防实验实训创建了条件。

2.虚拟实践环境的构建。构建虚拟仿真实验环境,组织任务驱动式的实践教学项目。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黑客工具的使用、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网络服务器的安全配置、数据加密系统的应用等实践内容都可以在虚拟机的环境下完成。在实验室局域网内采用虚拟方法来完成仿真、模拟实验。虚拟实践环境的建立,可以一人单独实验也可以多人合作实验,不但便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还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3.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我校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信息网络安全辽宁实训基地”。基地建设后为我校提供了该套信息安全教学方案,并对基地的后续运营工作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服务。课程组依托“实训基地”的资源,发挥合作双方的优势,按照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模式,为辽宁省公安队伍和相关行业企业提供专业的信息网络安全教学和培训,加深学生对本课程所学知识的理解,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4.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辽宁省内14个城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成熟。每年公安类专业学生统一分配到户籍所在地的网警支队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工作,提高学生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研讨式实践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理论课+研讨课+实践课”的教学模式,对重点难点部分的实践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研讨课题,学生根据自己在实践课堂中的实验实训体会和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分析、论述,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充分探讨和争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由指导教师结合理论和实践知识对每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讲评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开发创新能力和独创意识。

网络安全教学篇(3)

近几年来,Internet技术日趋成熟,已经开始了以提供和保证网络联通性为主要目标的第一代Internet技术,向以提供网络数据信息服务为特征的第二代Internet技术的过渡。与此同时,继数以万计的商业公司,政府机构,“搬家”网络后,众多的教育机构也纷纷粉墨登场,各校的教育网由中国教育网统一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教育网是我国统一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几个接口之一,这一方面极大的方便了教育资源的网络共享,另一方面也保护了校园网络和教学资源的安全。尤其是刚刚建网的边远乡镇。众所周知,作为全球便使用范围最大的信息网,Internet自身协议的开放性极大地方便了各种计算机连网,拓宽了共享资源。但是,由于网络协议本身的开放性和兼容,以及在使用和管理上的无政府状态,逐渐使Internet自身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与之相关的安全问题屡屡发生,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表现在:非授权访问,冒充合法用户,破坏数据完整性,干扰系统正常运行,病毒的传播以及网络数据窃听等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对与Internet互联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尤其在远程教育中,保护数据的完整性更加重要,要杜绝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方向有:

一、对操作系统的选择,目前在市场上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系列,Linux系列和unix系列等。其中Linux系列是开放源代码的,随着Linux和unix技术力量的充实逐渐打破了windows一统天F的局面,再加上近来windows安全漏洞层出不穷,Linux和Unix有逐渐取代网络服务主机的势头。但是,用过windows系列的人都应说知道windows友好的界面和方便、快捷、简洁的操作。为此在我国使用windows系列的用户还是占绝大多数。因此建议在校园网中,尤其是在边远乡镇技术力量较薄弱的地方应该选用windows系统。如果不提供网络服务,仅仅是为了连线上网,windows系统是一个很理想的选择,既安全又便于操作,如果一定要使用windows2002以上的系统就一定要加强合法用户的密码,使用组策略,停掉不必要的服务,关闭所有共享,尤其是IPC空连接。

二、使用防火墙。设置防火墙的目的是为了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设立唯一的通道,简化网络的安全管理,实现防火墙的实际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原则上,防火墙可以被认为是这样一对机制,一种机制是拦阻传输流通过;另一种机制是允许传输流通过,而实现这对机制的就是访问控制策略。访问控制策略简单的描述就是可以认为是允许或不允许访问什么地方和访问到什么程度。防火墙按概念大体上可分为网络级防火墙,应用级防火墙和双宿主机防火墙,各种防火墙技术都是各有优势、互有长短的。但是笔者还是建议在一般乡镇,技术实力还不甚雄厚的地方,使用应用级防火墙与杀毒软件的结合应用。因为应用级防火墙一般是运行服务器的主机,它不允许传输流在网络之间直接传输,并通过它的传输流进行记录和审计,并有详细的审计报告,这样就便于管理员随时管理和检查。应用级防火墙的模式如下。

实现防火墙所用的主要数据技术有数据包过渡,应用网关(AppLicationGattuay)和服务器(Proxyserv-er)等,在此基础上分理的网络拓扑结构及有关技术的适度使用也是保证防火墙有效使用的重要因素。

当然,使用防火墙技术始终是一种被动的防御方式。无论你屏蔽了多少端口,禁止了多少服务,只要连线上网,就有可能受到政击。比如说最新的端口反弹技术,以及利用“80”端口出入的http遂道技术,就使用防不胜防,对于初级的网络管理员,对于边远乡镇缺乏技术实力的网络服务器,应尽量使用比较强壮的密码,及时开放病毒库文件,勤打补丁,勤检查,发现一有可疑的进程应马上检查清楚,停掉一切不必要的服务。如果可能,尽量使用加密技术,保证数据在网络上传播的安全。保障网络的安全,一方面靠技术,但更重要的是靠意识,一个具有良好意识的管理员是应该不会出现空连接弱,密码和出现常见的漏洞的。提供网络服务的除了保障信息安全外,还要保障硬件的安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网络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加强网络系统的安全;如何保护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将是长期、持久的严重问题。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教学篇(4)

[2]王永秀.来华留学生教学质量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

2013,(3).

[3]杨永飞.石油工程专业留学生教学与管理探讨[J].石油教育,

2011,(5).

[4]William Stallings. Network Security Essentials: Applications and Standard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网络安全教学篇(5)

2网络教学平台服务介绍

2.1研究式教学法

安全系统工程内容涉及安全预测、分析、评价等,目前应用的管理、分析、评价方法有数10种之多,并仍在不断的发展。因此,本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能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在实践中熟练运用并有所创新。研究式教学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引导、促进、支持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以此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自主钻研与独立思考,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关注以下几个环节:(1)确定研究题目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研究题目创设相关情境,题目的选择要难度适中,开放性的题目有利于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给定学生研究题目的同时把要求具体化。(2)研究调查阶段这一环节,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与研究题目相关的理论知识供学生查阅参考,学生同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对自己所选专题进行知识搜集的和相关材料调查,然后将相关理论知识与自身实践相结合,围绕课题自主地提出构想,然后针对构想寻找证据、收集信息、整理分析信息,修改构想,再重新收集信息,以此循环,得到最终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他们不仅可以查阅本校电子图书,甚至可以跨越国界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但在大量信息面前,教师需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定位关注点,并就一些疑难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或组织学生之间交流。(3)提交研究报告、答辩通过以上两个环节,学生最终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以书面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形式提交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教师就此组织学生开展答辩会,老师和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问题,在交流的基础上,以进一步完善研究结果,分享研究经历。

2.2合作学习式网络教学法

安全系统工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系统安全分析、预测、评价及危险控制等需要多人参与,这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也需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合作学习教学中学生是通过团队来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既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也有为完成共同目标的互学习。合作学习教学首先要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分组,安排小组组成员,对各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并明确个人责任。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探索、研究,并以PPT、网页或论文等形式展示其学习成果,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适时进行指导,答疑,并组织展开讨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掌握、运用相关的知识,并逐步建立自己的全新的知识体,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3专题讨论式网络教学法

专题讨论式网络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精选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而解决问题和提高认识,达到教学目的的方法。实行专题讨论式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和交流,深化教学内容,开阔学术视野,改善教学效果,达到时教学相长。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完全脱离传统的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也并不是孤立的,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相互的配合,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也要注意,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信息反馈,适时进行引导、指导。

网络安全教学篇(6)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03-0128-02

0 引言

网络安全课程是目前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和其它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技术理论和方法,能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应用中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的设置和讲授非常重要。如果课程内容偏重理论,就会削弱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造成学生对该课程听不懂、不会用的现象,进而使学生对网络安全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同样,如果课程内容偏重实践,就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理解不深,无法在实际应用中很好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高校教学的一贯宗旨。但是,很多院校的网络安全课程却由于网络实验设备紧缺、网络安全实验平台难以搭建而使课程的教学停留在理论阶段,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为解决网络安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虚拟机和模拟器搭建一个虚拟的网络安全实验环境,其中包括网络安全实验所需要的各种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IPS、服务器等,通过使用该虚拟网络安全平台,模拟实际网络安全环境中的各种操作,达到跟真实设备几乎一样的实践效果。

1 利用GNS3与VMware搭建虚拟网络环境

GNS3是一款优秀的图形化Cisco网络模拟器,在网络安全课程中,用它可以完成网络环境的模拟,而且这样的操作和在真实的安全设备上实施完全一样。GNS3是一款开源的网络虚拟软件,它可以适用于多种操作系统,在现有的学校机房中,很容易进行软件的安装,并可以和其它网络类的课程共用,这样不但节省了教学资源,还可以让学生体验与真实硬件平台相同的学习环境。

VMware是一个虚拟机软件,它能够在一台真实的物理主机上运行多个虚拟主机,这些虚拟主机可以像真实主机一样安装Windows、Linux或FreeBSD 等多种类型的操作系统。利用VMware可以让一台机器实现一个局域网的功能,这大大节省了硬件设备和物理空间,且管理方便,安全性高。同时,虚拟主机上可以运行网络安全实验需要的各种软件工具,包括对操作系统具有破坏性的网络安全工具,特别适合做网络安全实验。

虽然网络模拟器GNS3和虚拟机软件VMware是两款不同厂商的软件,但两者可以结合使用。要实现GNS3和VMware的结合应用,仅需要将GNS3模拟的网云桥接到某个网络适配器,同时将VMware模拟的计算机也桥接到这个网络适配器即可,这台运行在VMware软件上的虚拟计算机就这样融入了GNS的网络架构体系,成为所搭建的网络拓扑结构中对应的一台计算机或服务器。图1显示了利用GNS3和VMware搭建的一个虚拟网络安全实验平台。

在图1中使用两台路由器模拟内网和外网,ASA防火墙作为隔离内部与外部网络的安全设备,将运行在VMware软件上的Web服务器和GNS3中的模拟网云桥接到同一个网络适配器,并将该网云连接到ASA的DMZ区域,这样便实现了利用一台主机完成网络安全实验环境的搭建,为教师讲授理论和学生在单机环境下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进而为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操作提供了保证。

2 虚拟网络环境在网络安全技术中的应用

网络安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涉及计算机网络、密码学、操作系统等众多理论与实践知识,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搭建相应的虚拟网络安全实验环境。下面以PAT(Port Address Translation,端口地址转换)为例,验证虚拟网络环境的工作情况。根据课程内容搭建的网络安全实验环境如图2所示。

图2中路由器Router1用于模拟内部网络的NAT路由器,路由器Router2用于模拟Internet路由器,同Router2相连的网络云与虚拟机桥接到同一个网络适配器,该虚拟机安装了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并开启了FTP服务。为使192.168.1.0/24网段内的内网用户访问Internet上的FTP服务器,需要在NAT路由器上配置PAT,使私有网段内的用户复用一个公网IP地址访问Internet。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解完PAT的工作原理后利用该实验环境演示PAT的配置,这不仅会加深学生

对PAT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让他们掌握该技术在实际网络工程中的配置实现。在虚拟网络环境中双击NAT路由器就可以进入路由器的配置界面,完成PAT的配置操作,具体配置命令如下:

Router1(config)#interface serial 0/0

Router1(config-if)#ip nat inside

Router1(config-if)#exit

Route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1/0

Router1(config-if)#ip nat outside

Router1(config-if)#exit

Router1(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1.0 0.0.0.255

Router1(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interface serial 0/0 overload

这种虚拟网络环境中的配置方式和命令与实际环境中的配置方式和命令一致。通过该虚拟网络环境,学生既掌握了利用Windows server 2003搭建FTP服务器的方法,又掌握了PAT的技术原理以及该技术在思科路由器上的配置实现方法,为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网络安全相关技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结语

网络安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通过模拟器GNS3和虚拟机VMware的有机结合,教师可以根据网络安全课程内容搭建不同的实验环境,为学生提供理论结合实际、实用性和针对性强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当然,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学生还需要接触真实的网络设备,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虚拟网络环境可以作为真实网络安全设备的有效补充,使学生在设备不足的情况下或课堂之外完成网络安全的实践操作。

参考文献:

[1] 李佟鸿,张天长.《网络安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8):25-28 .

网络安全教学篇(7)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种种便利,但是在网络上也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网络陷阱,威胁人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分辨是非能力比较弱,在使用网络的时候,安全意识较为缺乏。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必须做好信息技术网络安全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网络安全意识。

一、小学信息技术网络安全教学现状

1.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网络安全教学

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网络安全教学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也被视为教学的重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更多的是将教学关注点放在了学生的技术学习上,过多地关心学生掌握了多少技术,而较少关心学生在遇到网络安全问题的时候,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2.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缺乏

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多的便利,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习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学生对于电脑和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也十分熟悉。但是网络诈骗、隐私泄露以及一些不健康信息在人们使用网络的时候可以说是防不胜防,小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网络知识,大部分都是与一些软件技术运用方面相关的,在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学生在使用网络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被网上一些不健康的信息所干扰,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

二、信息技术网络安全教学的策略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开展网络安全教学

教师的教学观念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较为薄弱,学习经验不足,因此,他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也更加依赖教师,在教学时教师向学生灌输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学生掌握的理念也基本上都是与之相关的。

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信息技术知识的时候,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运用固然重要,如“图片处理”“电子邮件发送”等,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网络安全问题也不容小觑,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将安全问题渗透到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告诫学生不能登录一些不正规的网站,不能随意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告诉网络上的一些陌生网友,帮助学生树立网络安全意识,促使学生科学合理地运用网络技术和相关的一些电子产品。

2.运用案例教学法,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在平时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教师所讲解的知识,也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在进行网络安全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将一些鲜活的案例引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关于网络诈骗的案例引入课堂,以视频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方式播放给学生观看,让他们能够通过具体的案例了解到网络上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提升自己的安全防护意识,合理使用网络信息技术,维护自身安全。

3.运用情境教学法,感受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问题时时刻刻都在人的身边,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模拟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网络安全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网络安全教学的意义。

例如,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课上模仿某些案例,学生和教师分别扮演不同的对象,如教师扮演陌生网友,向学生索要电话、家庭住址、父母职业和自己所在地等信息,让学生思考自己在面对陌生网友提出来的这些要求的时候,该怎么办?是否要将自己的身份信息透露给对方,还是及时向身边的人求助,让他们帮助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这种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习更多与网络安全有关的知识,提高安全警惕,促进教学发展。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网络安全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认识信息技术,科学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抵制网络诱惑,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有需要的地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将网络安全意识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安全防范意识,帮助他们正确使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教学篇(8)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普遍应用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比如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社区及家庭等。但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计算机病毒无处不在,黑客的猖獗,都防不胜防。本文将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新要求,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计算机网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应注意哪些不安全因素

对计算机信息构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人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发的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漏洞,或者潜入计算机房,盗用计算机系统资源,非法获取重要数据、篡改系统数据、破坏硬件设备、编制计算机病毒。人为因素是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威胁最大的因素。WWW.133229.COM计算机网络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

互联网是对全世界都开放的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方便地传输和获取各种信息,互联网这种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国际性的特点就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提出了挑战。在使用互联网时应注意以下几项不可靠的安全性。

(1))网络的开放性,网络的技术是全开放的,使得网络所面临的攻击来自多方面。或是来自物理传输线路的攻击,或是来自对网络通信协议的攻击,以及对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漏洞实施攻击。

(2)网络的国际性,意味着对网络的攻击不仅是来自于本地网络的用户,还可以是互联网上其他国家的黑客,所以,网络的安全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

(3)网络的自由性,大多数的网络对用户的使用没有技术上的约束,用户可以自由的上网,和获取各类信息。

2.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操作系统是一个支撑软件,是计算机程序或别的运用系统在上面正常运行的一个环境。操作系统提供了很多的管理功能,主要是管理系统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操作系统软件自身的不可靠安全性,是计算机系统开发设计的不周而留下的破绽,都给网络安全留下隐患。

(1)操作系统结构体系的缺陷。操作系统本身有内存管理、cpu管理、外设的管理,每个管理都涉及到一些模块或程序,如果在这些程序里面存在问题,比如内存管理的问题,外部网络的一个连接过来,刚好连接一个有缺陷的模块,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计算机系统会因此崩溃。所以,有些黑客往往是针对操作系统的不完善进行攻击,使计算机系统,特别是服务器系统立刻瘫痪。

(2)操作系统支持在网络上传送文件、加载或安装程序,包括可执行文件,这些功能也会带来不安全因素。网络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文件传输功能,比如ftp,这些安装程序经常会带一些可执行文件,这些可执行文件都是人为编写的程序,如果某个地方出现漏洞,那么系统可能就会造成崩溃。像这些远程调用、文件传输,如果生产厂家或个人在上面安装间谍程序,那么用户的整个传输过程、使用过程都会被别人监视到,所有的这些传输文件、加载的程序、安装的程序、执行文件,都可能给操作系统带来安全的隐患。所以,建议尽量少使用一些来历不明,或者无法证明它的安全性的软件。

(3)操作系统有守护进程的防护功能,它是系统的一些进程,总是在等待某些事件的出现。所谓的守护进程,就是监控病毒的监控软件,当有病毒出现就会被捕捉到。但是有些进程是一些病毒,碰到特定的情况它就会把用户的硬盘格式化,这些进程就是很危险的守护进程,平时它可能不起作用,可是在某些条件下发生后,它才发生作用。如果操作系统守护进程被人为地破坏掉就会出现这种不良的安全隐患。

(5))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时,操作系统提供远程调用功能,所谓远程调用就是一台计算机可以调用远程一个大型服务器里面的一些程序,可以提交程序给远程的服务器执行,远程调用要经过很多的环节,中间的通讯环节可能会出现被人监控等安全问题。尽管操作系统的漏洞可以通过版本的不断升级来克服,但是系统的某一个安全漏洞就会使得系统的所有安全控制毫无价值。当发现问题到升级这段时间,一个小小的漏洞就足以使你的整个网络瘫痪掉。

计算机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是一个起点,如何保持学生的兴趣,是个漫长过程。计算机教师如何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分析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循序渐进,逐步走向成功,并让这种成功的感觉一直激励他们,期间有着许多环节。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处理课堂教学时,针对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充分考虑每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组织每一课堂教学时,可设计高潮来调节课堂气氛,这种高潮设置的时机没有一定的模式,教师可视具体情况灵活确定。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教学篇(9)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普遍应用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比如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社区及家庭等。但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计算机病毒无处不在,黑客的猖獗,都防不胜防。本文将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新要求,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计算机网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应注意哪些不安全因素

对计算机信息构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人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发的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漏洞,或者潜入计算机房,盗用计算机系统资源,非法获取重要数据、篡改系统数据、破坏硬件设备、编制计算机病毒。人为因素是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威胁最大的因素。计算机网络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

互联网是对全世界都开放的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方便地传输和获取各种信息,互联网这种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国际性的特点就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提出了挑战。在使用互联网时应注意以下几项不可靠的安全性。

(1))网络的开放性,网络的技术是全开放的,使得网络所面临的攻击来自多方面。或是来自物理传输线路的攻击,或是来自对网络通信协议的攻击,以及对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漏洞实施攻击。

(2)网络的国际性,意味着对网络的攻击不仅是来自于本地网络的用户,还可以是互联网上其他国家的黑客,所以,网络的安全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

(3)网络的自由性,大多数的网络对用户的使用没有技术上的约束,用户可以自由的上网,和获取各类信息。

2.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操作系统是一个支撑软件,是计算机程序或别的运用系统在上面正常运行的一个环境。操作系统提供了很多的管理功能,主要是管理系统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操作系统软件自身的不可靠安全性,是计算机系统开发设计的不周而留下的破绽,都给网络安全留下隐患。

(1)操作系统结构体系的缺陷。操作系统本身有内存管理、CPU 管理、外设的管理,每个管理都涉及到一些模块或程序,如果在这些程序里面存在问题,比如内存管理的问题,外部网络的一个连接过来,刚好连接一个有缺陷的模块,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计算机系统会因此崩溃。所以,有些黑客往往是针对操作系统的不完善进行攻击,使计算机系统,特别是服务器系统立刻瘫痪。

(2)操作系统支持在网络上传送文件、加载或安装程序,包括可执行文件,这些功能也会带来不安全因素。网络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文件传输功能,比如FTP,这些安装程序经常会带一些可执行文件,这些可执行文件都是人为编写的程序,如果某个地方出现漏洞,那么系统可能就会造成崩溃。像这些远程调用、文件传输,如果生产厂家或个人在上面安装间谍程序,那么用户的整个传输过程、使用过程都会被别人监视到,所有的这些传输文件、加载的程序、安装的程序、执行文件,都可能给操作系统带来安全的隐患。所以,建议尽量少使用一些来历不明,或者无法证明它的安全性的软件。

(3)操作系统有守护进程的防护功能,它是系统的一些进程,总是在等待某些事件的出现。所谓的守护进程,就是监控病毒的监控软件,当有病毒出现就会被捕捉到。但是有些进程是一些病毒,碰到特定的情况它就会把用户的硬盘格式化,这些进程就是很危险的守护进程,平时它可能不起作用,可是在某些条件下发生后,它才发生作用。如果操作系统守护进程被人为地破坏掉就会出现这种不良的安全隐患。

(5))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时,操作系统提供远程调用功能,所谓远程调用就是一台计算机可以调用远程一个大型服务器里面的一些程序,可以提交程序给远程的服务器执行,远程调用要经过很多的环节,中间的通讯环节可能会出现被人监控等安全问题。尽管操作系统的漏洞可以通过版本的不断升级来克服,但是系统的某一个安全漏洞就会使得系统的所有安全控制毫无价值。当发现问题到升级这段时间,一个小小的漏洞就足以使你的整个网络瘫痪掉。

计算机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是一个起点,如何保持学生的兴趣,是个漫长过程。计算机教师如何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分析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循序渐进,逐步走向成功,并让这种成功的感觉一直激励他们,期间有着许多环节。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处理课堂教学时,针对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充分考虑每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组织每一课堂教学时,可设计高潮来调节课堂气氛,这种高潮设置的时机没有一定的模式,教师可视具体情况灵活确定。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教学篇(10)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 安全 兴趣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普遍应用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比如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社区及家庭等。但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计算机病毒无处不在,黑客的猖獗,都防不胜防。本文将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新要求,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计算机网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应注意哪些不安全因素 

 

对计算机信息构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人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发的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漏洞,或者潜入计算机房,盗用计算机系统资源,非法获取重要数据、篡改系统数据、破坏硬件设备、编制计算机病毒。人为因素是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威胁最大的因素。计算机网络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 

互联网是对全世界都开放的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方便地传输和获取各种信息,互联网这种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国际性的特点就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提出了挑战。在使用互联网时应注意以下几项不可靠的安全性。 

(1))网络的开放性,网络的技术是全开放的,使得网络所面临的攻击来自多方面。或是来自物理传输线路的攻击,或是来自对网络通信协议的攻击,以及对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漏洞实施攻击。 

(2)网络的国际性,意味着对网络的攻击不仅是来自于本地网络的用户,还可以是互联网上其他国家的黑客,所以,网络的安全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 

(3)网络的自由性,大多数的网络对用户的使用没有技术上的约束,用户可以自由的上网,和获取各类信息。 

2.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操作系统是一个支撑软件,是计算机程序或别的运用系统在上面正常运行的一个环境。操作系统提供了很多的管理功能,主要是管理系统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操作系统软件自身的不可靠安全性,是计算机系统开发设计的不周而留下的破绽,都给网络安全留下隐患。

(1)操作系统结构体系的缺陷。操作系统本身有内存管理、CPU 管理、外设的管理,每个管理都涉及到一些模块或程序,如果在这些程序里面存在问题,比如内存管理的问题,外部网络的一个连接过来,刚好连接一个有缺陷的模块,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计算机系统会因此崩溃。所以,有些黑客往往是针对操作系统的不完善进行攻击,使计算机系统,特别是服务器系统立刻瘫痪。 

(2)操作系统支持在网络上传送文件、加载或安装程序,包括可执行文件,这些功能也会带来不安全因素。网络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文件传输功能,比如FTP,这些安装程序经常会带一些可执行文件,这些可执行文件都是人为编写的程序,如果某个地方出现漏洞,那么系统可能就会造成崩溃。像这些远程调用、文件传输,如果生产厂家或个人在上面安装间谍程序,那么用户的整个传输过程、使用过程都会被别人监视到,所有的这些传输文件、加载的程序、安装的程序、执行文件,都可能给操作系统带来安全的隐患。所以,建议尽量少使用一些来历不明,或者无法证明它的安全性的软件。 

(3)操作系统有守护进程的防护功能,它是系统的一些进程,总是在等待某些事件的出现。所谓的守护进程,就是监控病毒的监控软件,当有病毒出现就会被捕捉到。但是有些进程是一些病毒,碰到特定的情况它就会把用户的硬盘格式化,这些进程就是很危险的守护进程,平时它可能不起作用,可是在某些条件下发生后,它才发生作用。如果操作系统守护进程被人为地破坏掉就会出现这种不良的安全隐患。 

(5))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时,操作系统提供远程调用功能,所谓远程调用就是一台计算机可以调用远程一个大型服务器里面的一些程序,可以提交程序给远程的服务器执行,远程调用要经过很多的环节,中间的通讯环节

[1] [2] 

可能会出现被人监控等安全问题。尽管操作系统的漏洞可以通过版本的不断升级来克服,但是系统的某一个安全漏洞就会使得系统的所有安全控制毫无价值。当发现问题到升级这段时间,一个小小的漏洞就足以使你的整个网络瘫痪掉。 

网络安全教学篇(11)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普遍应用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比如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社区及家庭等。但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计算机病毒无处不在,黑客的猖獗,都防不胜防。本文将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新要求,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计算机网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应注意哪些不安全因素 

 

对计算机信息构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人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发的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漏洞,或者潜入计算机房,盗用计算机系统资源,非法获取重要数据、篡改系统数据、破坏硬件设备、编制计算机病毒。人为因素是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威胁最大的因素。计算机网络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 

互联网是对全世界都开放的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方便地传输和获取各种信息,互联网这种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国际性的特点就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提出了挑战。在使用互联网时应注意以下几项不可靠的安全性。 

(1))网络的开放性,网络的技术是全开放的,使得网络所面临的攻击来自多方面。或是来自物理传输线路的攻击,或是来自对网络通信协议的攻击,以及对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漏洞实施攻击。 

(2)网络的国际性,意味着对网络的攻击不仅是来自于本地网络的用户,还可以是互联网上其他国家的黑客,所以,网络的安全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 

(3)网络的自由性,大多数的网络对用户的使用没有技术上的约束,用户可以自由的上网,和获取各类信息。 

2.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操作系统是一个支撑软件,是计算机程序或别的运用系统在上面正常运行的一个环境。操作系统提供了很多的管理功能,主要是管理系统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操作系统软件自身的不可靠安全性,是计算机系统开发设计的不周而留下的破绽,都给网络安全留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