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大全11篇

时间:2023-05-31 14:59:15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篇(1)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168-03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而其在自身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面对这样新型的社会弱势群体,如若不加以有效的手段,其中一些人或许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下面,就我个人的理解及观察研究,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调适谈一些看法。

一、要正确理解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留在农村生活,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群(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理解是: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群称之为儿童)。他们一般都是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所以,对于留守儿童的理解,我们应从四个要点来把握:父母或一方外出、外出时间、儿童居住地和儿童年龄。对于父母外出的时间,我们可能界定为半年以上,在这段时间里,父母很少,甚至没有与孩子进行相应的必要的交流,只是在生活费或其它费用上有一定的给予,除此之外,基本上没有沟通。

留守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在这个群体之中比较明显的有两类人。第一类与大多数孩子无异,甚至在思想上要高于一般孩子,他们乐观坚强,懂事坦荡。知道关心家人,关爱他人。生活虽苦,但他们苦中作乐,坚强与勇敢让他们永远保持着微笑,这些孩子也是留守儿童,但常常被我们所忽视;

第二类就是心理自我疏导不够的孩子,正像我们了解的那样,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但本质上他们也是向往童年的任性,天真烂漫,只不过没有遇到真正懂他们的人罢了。

在社会中,我们更多了解的是第二类留守儿童,他们的悲苦通常会引起全社会的同情。但是,第一类留守儿童我们更不能忽视,他们的坚强与乐观,值得所有人尊重。所谓授人以鱼更以渔,正能量的传递需要这些。

二、要了解守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没有父母的监管和相应情感上的呵护和满足。“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问题更多的暴露出性格上的缺陷,如自制力差、自我中心、金钱主义、自私、自卑、孤僻、任性、暴躁、逆反等。有心理问题的 “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以下一些症状:

1、“留守儿童”容易违纪,叛逆心理苗头出现

在农村学校违纪学生中,“留守学生”占绝大多数,低年级及学前儿童一般表现为逃学、迟到;不完成作业;小偷小摸;不诚实,经常说谎;高年级“留守儿童”开始出现叛逆心理,攻击意识很强,与老师顶撞,不服从管教,更有甚者还盲目冲动、打架斗殴。

2、“留守儿童”普遍厌学,自卑心理十分严重

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愿参加活动、自卑心理严重、生活无聊而空虚。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中,胆小怕事、课堂不敢回答问题的占75G以上;高年级“留守儿童”中,由于对学习失去信心,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

3、“留守儿童”缺乏沟通,性格内向孤僻

由于缺乏父母亲情的滋润,许多留守孩子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代管监护人”的缺位沟通使他们长期看电视,并模仿局中人,自言自语或与小狗小猫说话。长期的自我封闭,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出现了人际交往敏感,口头交际能力减弱;长期的自我封闭,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性格内向孤僻冷谈。

三、应正确分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位,亲情关爱的缺失,是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1)缺乏良好的亲情关系。“留守儿童”自幼便远离父母,缺乏频繁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不爱与人交往、少言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致使“留守儿童”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2)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教育。调查结果表明,92%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对孙辈往往疼爱有余教育不够。他们更多关爱的是孩子的衣食,对孩子的思想、行为教育则显得比较无力。5%留守儿童是由亲戚做监护,还有3%的是由朋友照顾。对于别人的孩子,这部分监护人通常采取通融政策,该管的不好管太严;管不了、没办法的,就干脆不管。只要孩子平安、不犯大错误即可。由于在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留守儿童”因“情感饥饿”而产生畸形心态,主要表现为:任性、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逆反心理重;性格孤僻,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没有礼貌,没有上进心,集体荣誉感不强,道德品行较差;学习成绩低下,学习缺乏自觉性、积极性和刻苦精神;由于家庭没有称职监护人,学校、家庭又无法沟通,学生厌学情绪日趋严重,学生就更加难管了。

(3)学习的压力大。“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学习缺乏家长的辅导和监督,学习因而显得困难重重。现在学校大多数班级的学生人数多,留守儿童多,开设的课程多,缺乏家长辅导督促的留守儿童学起来就更加吃力,当孩子觉得学习困难重重时,缺乏适当的引导,导致他们对学习更加缺乏自信。

(4)留守儿童的自我调控力差。以上引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均属于外部因素,而外因常常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留守儿童”本身的自我调控能力就是其内部因素。根据调查统计显示:21.6%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自控能力较差,16.2%的表示自控能力很差,54.3%的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为一般,只有7.9%的认为自己自控能力强。自控能力差的“留守儿童”比自控能力强或者一般的“留守儿童”在情绪、情感、学习心态和行为方面更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2、学校的不当评价、教师的不当教育,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1)学校的“分数”评价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学校以分数高低来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教育评价机制,把学生划分为好学生和坏学生,使得我们的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那些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学生,而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差,又经常违纪的学生,更是不闻不问,不理不管,而这一部分学生中,大多数是“留守孩子”。虽然新课改在不断推进,学校的评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从各学校、基层教育部门制订的考核细则中不难发现,无论从多少个指标中来考核教师,最终拉开教师之间分数的还是班级学生们的“考分”!

(2)教师的不当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①教师不当学生观,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的成绩好坏或听不听话,是直接影响教师学生观的主导因素。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对成绩差的学生常常是一点机会都不给,或者是给予很少的机会。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引起教师的重视和信任,于是就会抑郁悲观,往往以“不好”、“更不听话”的方式与教师对抗。而他们的逆反又会激起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厌弃,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有的教师甚至采取挖苦讽刺的方式,给这部分“留守儿童”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

②教师落后教学观,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自。认为学生是白板,教师可任意涂抹。教师把学生看成课堂教学的附属品,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使学生产生自卑感、恐惧感。第二、信奉“严师出高徒”的古训,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有半点违背教师的意思,惩罚成为家常便饭,学生每时每刻如履薄冰,如临大敌,很容易产生心理疲劳。第三、由于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对学生严重地不负责任,对学生的学习漠不关心。儿童在家得不到关爱,在校得不到温暖,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3、社会的不良环境、成人的不良影响,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重大诱因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对于人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社会教育的原因,存在的问题也十分严重,具体表现在:

(1)社会上的不良场所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农村小集镇上的一些公开的和隐蔽网吧,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为了赚钱,而大量招徕在校学生,甚至引诱学生。小学儿童自控力本身就不强,而“留守儿童”又缺乏父母的监管,网吧对他们的不利影响就更大,经常偷钱、编造谎话逃学上网。

(2)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也带来了不良影响。农闲时节,“闲人”太多,致使风盛行。无事干的人成天就在牌桌上,许多“留守儿童”的代管监护人也参与其中,整天在牌桌上生活,很少过问孩子的情况。这种“潜移默化”对孩子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

四、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调适

心理辅导,也称心理健康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受辅导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对于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学习辅导

学习辅导是学习心理辅导的简称,是指辅导人员运用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心理辅导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学生在学习中发生的有关心理问题进行辅导,从而培养学习兴趣,改善学习状况,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成效。

学习辅导主要是从学习的本质、自身学习的潜能、学习动机和知识的本质及作用等进行辅导,具体内容如下。

(1)学习动机的辅导,主要是解决学习动力问题,解决“要我学”还是“我要学”的问题。包括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辅导。

(2)学习策略的辅导,包括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辅导。注重学习方法的学习,指导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记笔记的方法、检验的方法,掌握集中注意的策略、理解和记忆的策略(信息的编码、存储与提取策略)、思维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独特学习方法和策略。

(3)学习习惯的辅导,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辅导。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学习困难的辅导,即对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的辅导,包括阅读障碍的辅导等。

(5)了解自己学习潜能的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以便在学习中扬长补短,并且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6)学习志向水平的辅导,指帮助学生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志向水平,志向水平定得恰当,可以增加学生成功的机会。

(7)学习计划和监控的辅导,包括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分清学习任务的主次、科学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并且培养监控计划执行的能力等。

(8)考试心理辅导,包括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策略及应试策略,帮助学生克服考试焦虑,做好考前的心理自我调节,消除心理上的紧张感、恐惧感,轻松地面对考试,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9)学习能力的辅导,即学习智慧的辅导。包括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慧。

(10)学习情绪的辅导,解决学习过程中的情绪问题,也就是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一般来说,如果教育教学能够为学生创设轻松的环境,让学生有成功的机会,学生就能感受到学习的愉悦。

此外,学习风格辅导、学习成败归因辅导、协助个人充实学习内涵的辅导、有效运用各种学习资源的辅导等都属于学习辅导的范围。

2、生活辅导

它主要是情绪情感辅导、社交辅导、休闲辅导、消费辅导等,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技能和习惯。

(1)情绪情感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心体验,它表现出了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我们在生活中,做某事或不做某事,大部分是由情绪情感所左右的,尤其是儿童。所以说儿童是情绪情感的俘虏。我们进行情绪情感的辅导不是要设法消除、压抑他们的不良情绪情感,而是通过辅导让其会正确表达,合理的宣泄,有效的控制。做到适时表露、合乎节度。所以,我们进行情绪情感的辅导主要是使儿童的情绪尽量做到变化适宜、方式适当、反应适度,并以积极的情绪情感为主。

(2)社交,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是他必不可少的社会活动。人是一种社会动物,荀子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社会交往对于儿童来说,尤其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他们与社会的接触越多,他们的社会经验,社会规范、和角色行为就越丰富、越容易掌握;甚至在自我认识方面就越深刻和容易定位。所以我们对儿童进行社交辅导,就是要增强儿童的社交能力、自觉学习和掌握相应的社会规范并自觉的遵守。自觉抵制不良现象和角色行为的影响。

(3)休闲是指人们在完成和满足工作、学习要求之后,由其自由支配时间的一种状态,一种活动,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也即是我们常说的“休息”。休息是为更好的工作、学习而作充分的准备。休息也是松弛身心、满足爱好、调节情绪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关键是休闲内容,方式的选择。

(4)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完全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就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者。引导如何正确的消费,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也是必须的。总的说来,由于社会不良消费方式及观念的影响,导致儿童盲从、攀比、浪费等不良消费心理的产生,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3、自我意识辅导

所谓的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的认识,是对自己本身和自己与他人以及自己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在自我意识中,人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认知的对象,只有人才有自我意识。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标志,意味着一个人能客观地认识、愉快地接纳自己和积极完善自己。

对于自我意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篇(2)

【摘要】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缺失。本文提出了怎样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一些有效的、常规的、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以及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心理辅导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或者托付在亲戚家,不能同长辈进行有效沟通,在情感上缺乏关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儿童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他们不愿与别人交往,生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有的则脾气暴躁、冲动易怒、逆反情绪,不听任何教导,或者过分淘气;有的儿童则有焦虑心理,抑郁症状。从社会适应方面看,很多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受不良言行的影响,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针对问题,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提供一些参考对策:?

一是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二是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长回家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三是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各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因此教师必须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校要请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怎样进行解决等等,这样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

四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建立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于一体,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侧重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挫折承受能力训练指导等。此外,还要开设心理信箱,电话咨询,信函咨询,开设亲子热线,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办心理健康专栏、板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阵地,使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

五是采用小组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法。小组辅导也称团体咨询,是一组儿童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并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小组人数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一二人。其成员多为同年级、同年龄学生,且有类似的待解决的心理困扰。小组内大家讨论,各抒己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小组辅导方式易于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同伴之间也更容易相互影响。而个别辅导,则是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大家所共同希望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学校,更应该担负起这个重要责任,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使每个留守儿童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因此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性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才能赢得未来,我们要像重视身体健康一样,去重视和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给孩子提供一个温暖、和谐、健康的生长环境,引导孩子走向堂堂正正、快快乐乐的成功大道。

参考文献?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篇(3)

关键词:

留守儿童;背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背景

笔者作为一名高校专职辅导员,在8年的辅导员工作生涯中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碰到状况频出,处理起来有难度的通常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己则跟着父母其中一人或者亲戚朋友生活的学生,他们除了是大学生以外还有着另外一个身份——“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它地区,而孩子独自留在家中并因此不能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儿童。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血缘亲戚,甚至是父母的朋友生活在一起。究其产生的原因,则是源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迅猛推动下,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现状外出务工,而这些离家外出务工人员迫于生活,很多人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中由他人照顾,这些孩子就是“留守儿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留守儿童”的数量在上世纪90年代快速增长,至新世纪初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突出问题的群体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02年4月9日《光明日报》在题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的报道中指出;“据有关资料显示,安徽、河南、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每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大约在400万人左右。按照保守估计,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形成的由母亲一人抚养孩子的伪‘单亲家庭’、由祖父母或亲戚代为抚养孩子的伪‘孤儿’在各地农村不会少于千万。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都面临着问题。”2004年5月31日,我国教育部专门召开了研究“留守儿童”问题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座谈会,标志着“留守儿童”作为我国一种突出的社会问题,受到党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截止至2014年,我国有“留守儿童”约6102万,比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增加约2.8倍,再对照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每5名儿童中就有1名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已是全社会的问题。2015年6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的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集体服用农药自杀死亡的事件更是叩问笔者的心灵,笔者结合自身的专职辅导员工作经历想到,当“留守儿童”成长为大学生后,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如何针对这部分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每一名当代高校辅导员必须认真严肃思考的问题。

二、“留守儿童”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思想问题

“留守儿童”因其出生背景、特有的生活经历,在心理上、思想上与“非留守儿童”形成了巨大的差异。其成长的核心特点是父母不再身边,大多数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抚养,少数孩子由父母的其它血缘亲戚或者朋友抚养,极少数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更详细的我国“留守儿童”家庭结构见下表:从上表可看出,有超过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父母的陪伴,所以造成“留守儿童”各种心理和思想问题的关键在于父爱母爱的缺位,“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因缺乏父母关爱,情感上的被忽视异常明显,隔代教育替代不了父母的爱,长期处于此种环境成长起来的“留守儿童”大学生,必然会出现各种心理和思想问题。因笔者非心理学专业背景,在此引用房海鹏的研究成果,并将其同自己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一)与人相处的困扰,对待人际关系和周围事物敏感性强,喜欢新鲜事物

由于“留守儿童”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思想上缺乏正面的引导,加上隔代教育的弊端,使得他们在性格上大都沉默内向,不善与人交流沟通,语言表达也有所欠缺,容易对人、事产生误解,虽然对新鲜事物表现出兴趣,但是较少能积极主动的去争取。

(二)不善于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感受,自尊心更容易受挫

“留守儿童”大学生因其几乎都为农民工子女,多数家庭经济情况不佳,又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加之小学和中学教育的功利化——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指标,“留守儿童”进入大学后,面对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差距,他们常常为自身感到沮丧,以致自尊心更容易受挫。

(三)易怒、易躁、易冲动

“留守儿童”大学生因其童年时期父母呵护角色的缺失,当自己情绪需要宣泄时,没有人教给他们合理的方法以及提供稳定的宣泄渠道,导致了他们情绪不稳定时不能及时的找到合适的方法排解舒缓,造成了易怒、易躁、易冲动的性格特点。

(四)情感生活的困扰,以自我为中心

“留守儿童”大学生其家庭体验与一般同龄人不同。他们对于家庭完整的幸福感体验较少,情感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因此一旦进入恋爱,会觉得犹如久旱逢甘露一般滋润。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的分离焦虑严重,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强,对恋爱关系的正常起伏与波动十分在意,他们在面对恋爱关系中各种心理冲击时,会显得难以应对。

三、如何针对“留守儿童”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

“留守儿童”是当代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群体,“留守儿童”大学生更是当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针对“留守儿童”大学生在心理、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回顾自己8年的辅导员工作经历,在此提出以下几个方法,仅供讨论:

(一)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大学生心理档案

根据刘丽,潘倩、王旗的研究,“留守儿童”大学生多发心理疾病的几率远远大于“非留守儿童”大学生,因此,在新生进校之初,就应当开展摸排工作,筛选出“留守儿童”大学生,为其单独建立心理档案跟踪调查,及时发现存在的心理健康隐患,并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

(二)用好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随时掌握“留守儿童”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当代高校辅导员要想做好学生工作,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用好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以笔者现在所带年级为例,全年级602人,12个班,有“留守儿童”背景的学生81人,专职辅导员2人。试想如果不用好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如何对600多学生进行管理,更别说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了。在这里特别要提出学生干部中的寝室长是辅导员的眼睛和耳朵,在寝室长的选择上一定要下足功夫,挑选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为人处事相对圆滑的同学担任,只有这样,寝室长才能给辅导员提供第一手的学生生活信息,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三)树立“逆转困境”的典型开展励志教育

虽然“留守儿童”大学生在心理、思想上出问题的几率要高于“非留守儿童”大学生,但是也要看到,有少数的“留守儿童”大学生反而因困境激发出自己自立、自强、自尊、更能吃苦、更能奋斗的良好品质。辅导员要通过自己的工作挖掘树立这种典型对象,通过精心的策划,用好典型对象开展励志教育,要避免说教试的教育方式,真正用心去感染“留守儿童”大学生。

(四)重视亲情补偿教育

辅导员必须深刻认识到造成“留守儿童”大学生心理和思想问题的核心原因在于家庭结构不完整导致“爱”的缺失,因此在针对“留守儿童”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上一定要重视亲情补偿教育,即辅导员投入自身的情感对“留守儿童”大学生进行亲情关爱,让“留守儿童”大学生能够认可辅导员,将辅导员当成亲人朋友。

(五)积极的对“留守儿童”大学生争取经济上的帮助

“留守儿童”大学生因其几乎都为农民工子女,多数家庭经济情况不佳,作为辅导员,必须要掌握清楚他们在校的生活情况,对于经济困难的同学,要及时为他们争取经济上的帮助。对于有特殊困难的学生,要特事特办,以笔者所带学生为例,2年间不间断帮助一名身患“尿毒症”的学生争取各类补助,开展筹款等,这名学生在今年顺利完成了肾脏移植手术。

(六)以“老带新”的方式开展“留守儿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没有比现实的事例更能打动人。笔者通过回顾、筛选自己出自己所带毕业的“留守儿童”大学生,请他们回来担任新生的兼职班主任,通过言传身教,引导新生中的“留守儿童”大学生积极向上,更好的融入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促使他们以乐观、开放的心态处理人际关系。综上所述,“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所在,而其中“留守儿童”大学生则是当代中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当中所必须重视的问题,作为专职辅导员必须通过思考拿出行动,为构建和谐校园,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光明日报.2002-04-09.

[2]毕节留守儿童死亡——6102万留守儿童生存报告.新京报.2015-06-13.

[3]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5,29(1).

[4]房海鹏.馈论视野下90后“留守儿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初探.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10).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篇(4)

2015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近1000万(15.1%)常年与父母分离,导致70%存在心理疾病,其中34%有自杀倾向。由于家庭教育缺失、隔代监护不力、教师管理乏力和社区治理有限,留守儿童存在意外伤害、吸毒、犯罪和自杀等社会风险。目前,治理留守儿童问题的观念理念、技术手段、治理能力等相对薄弱。英国学者佩里・希克斯提出:若要发挥出整体性治理的力量,应进行多元治理主体治理功能的整合和公私部门的整合。要治理留守儿童问题,应创建多元主体培训体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共治”效应。

一、留守儿童治理主体功能发挥障碍

1.留守儿童家长监护监管缺位

据权威调查显示:如果父母在3个月内都没有与孩子见面,孩子的“烦乱情绪”会迅速升温。儿童与父母长期隔离,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缺少父母的情感陪伴,缺少父母的贴身监护,儿童易出现行为失范、心理失衡、安全意识差等问题。

2.祖辈隔代监护相关常识缺乏

相关资料显示,留守儿童中隔代监护占53%。本课题组在重庆市石柱县某小学调研发现,隔代监护1457人(50~70 岁),其中1089人(75%)受教育程度只有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他们仅仅只能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低层次――饥饿需求。我国每年有近5万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多数为留守儿童。在缓解留守儿童问题上的一些做法中,往往关注留守儿童本身,而缺乏对祖辈隔代教育的培训。

3.学校教师专项管理培训缺乏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指出:若家庭功能缺失,学校教师和社会应进行有机地整合和补偿,使留守儿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娜妮・J・西格尔指出:由于青少年大部分时间(60%)在学校度过,青少年犯罪和学校存在某种关联是符合逻辑的。

但是,我国绝大多数学校缺乏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课程,缺乏辅导留守儿童的且具有专业素养的师资力量,缺乏辅导留守儿童的教育培训体系。

4.基层社区治理能力缺乏

非洲有一句关于描述社区对儿童发展影响的格言:“抚养一个孩子需要整个村庄。”孟子指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现代社会的儿童照顾与支持应强调社区这一主体的重要作用。留守儿童活动的三大区域为家庭、学校和社区,社区是儿童最初接触社会的区域。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而基层社区缺乏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关爱,尤其是农村社区,受经费和传统落后思想意识的限制,社区及其相关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治理能力受限,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5.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相对缺乏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普遍心理素质较差,情绪敏感,极易产生心理及行为方面的偏差。而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心理专家或经过专门心理训练的专业队伍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心理培训、辅导,尤其是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心理疏导。一旦风险突破儿童承受能力,留守儿童极易产生意外伤害、犯罪、吸毒和自杀等社会问题。

二、留守儿童问题多元主体培训体系的创建

留守儿童问题多元培训体系的创建,是缓解留守儿童问题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一方面涉及三个层面的培训――政府主办培训、政府购买培训和社会志愿培训;另一方面涉及相关主体――家长、祖辈、学校、社区和社会,从而创建一种多元主体共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机制。

1.加强留守儿童家长培训

一是在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基层相关职能部门聘请教育心理专家,或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方式,定期地开展亲子教育、儿童教育方法等讲座,提升家长的教育监管能力,增强家长监护责任意识。二是依托留守儿童家长务工相对集中的企业,邀请儿童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每半年开展一次针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责任和情感关爱技巧等培训。三是依托相关社会志愿者,开展针对系列早期教育培训、公益性培训班与家庭教育巡讲队等。

2.促进长辈隔代监护培训

首先,整合基层政府资源,政府购买“隔代教育”培训服务。对隔代监护人开展专业性、多样化和系统化的教育培训,使他们掌握关爱儿童的正确方式方法,了解不同阶段儿童心理特点等。其次,采用政府购买方式,聘请知名教育专家撰写、出版发行通俗易懂且图文并茂的“隔代教育”手册。最后,采取政府购买或社会捐赠形式,在社区学校开设“祖辈学堂”“亲子学堂”等专项培训服务。项目师资来源于各类学校和社会各界力量的捐赠。

3.健全学校教师专项培训

一是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农村地区,由各级教委及民政部门主导,针对中小学教师,在寒暑假期间进行师资培训。二是建议由公益组织牵头,聘请知名教育专家与专业心理学家,开展学习交流讲座,交流留守儿童治理问题与教育辅导技能、心理发展特征与特殊群体教育策略等,提高治理留守儿童问题的能力。

4.改进基层社区教育培训方法

首先,扩大基层社区参与留守儿童问题治理的志愿者队伍。社区志愿者一般文化水平较高,可依据志愿者具体情况进行基本的培训,使其胜任基本职责。其次,建议由基层教委牵头,联合妇联、共青团、工会、民政部门等组织,协同调配物力资源,对基层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增强他们关爱留守儿童的意识及监管留守儿童的能力,形成留守儿童照料长效机制。整合社区人力、物力、财力和场所资源,为留守儿童撑起一个“家”。

5.开展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工作

首先,建立地区留守儿童信息网。建立区域性“留守儿童心理数据库”,把握留守儿童整体心理趋势,测试心理数据预警,优化疏导资源配置,有序开展心理疏导干预。鼓励各高校志愿者组织及社会志愿者介入学校留守儿童心理监测辅导培训。其次,由政府购买,聘请教育专家、儿童心理专家,对留守儿童进行专项教育培训,调适留守儿童心理情绪,引导留守儿童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最后,鼓励心理管理培训机构面向偏远农村留守儿童举办公益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和生命教育等培训。

参考文献:

[1]叶 璇.整体性治理国内外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2012,(6): 110-112.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篇(5)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情况不容乐观,不少留守儿童或多或少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缺少情感关爱。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时间分离,使他们在心理和性格上养成了孤僻、不自信、自卑、闭锁、不爱关心集体和他人,有的对父母满腹怨恨,由此产生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二是缺少行为管教。大多数留守儿童是由其祖辈进行隔代监护管理,溺爱现象比较严重,不少留守儿童产生严重的不良行为习惯,许多人任性放纵、迷恋网络、游戏,有的儿童甚至喝酒、抽烟、打架斗殴;三是缺少学习辅导。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难于完成对学生的学习辅导,再加上他们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差,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出现厌学情绪的人数较多;四是缺少维权救助。目前对于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制度法规尚不健全,使留守儿童的一些正当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维护,尤其是日常的行为缺少管教,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较多。

二、乡镇学校和社区管理留守儿童的策略

1健全留守儿童档案,整合学校社区管理力量

要发挥乡镇学校和社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作用,就必须在社区和乡镇学校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管理档案,使学校和社区了解掌握每个留守儿童的情况, 包括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个性特点、心理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目前监护人的情况和实施监护行为的落实情况等。只有健全留守儿童的管理档案,使学校、老师、社区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才能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存在问题的留守儿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法和措施,才能提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由于留守儿童每天除了在学校学习外,大量时间是在家庭或社区度过,因此,需要把学校和社区的管理力量进行整合,学校要加强与社区、家庭或监护人的联系,建立定期三方交流制度。交流留守儿童在学校、社区和家庭的表现情况,以及对留守儿童在管理教育中的好方法与经验,特别是学校要提高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教育的方法,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2建立教育管理制度,有效落实管理监护责任

要提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效果,就必须建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制度,这样就能使管理工作制度化,避免出现时松时紧或是无人抓落实的情况。特别是对于一些问题比较严重、问题比较多的留守儿童,学校和社区要建立“一帮一”、“结对子”等管理制度,以确保“问题儿童”的教育管理和监护得到有效落实;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需要明确学校、社区和监护人的管理与监护责任,强化责任意识才能确保对留守儿童的管理落到实处。特别是对一些没有能力进行对留守儿童进行监护的家庭,学校要积极与留守儿童所在的社区协商,与社区干部共同签订和落实第二监护人的责任,协助学校进行管理,防止出现管理空档期;一些留守儿童不愿上学,自已辍学,或是家庭困难生无法完成学业,对此,学校要积极与家庭、社区采取积极措施做好辍学儿童的返学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主动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篇(6)

由于城乡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造成农村青壮年大批外出务工经商,形成了大量留守儿童。距离让留守儿童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不能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这些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就目前情况看,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多方面的。从学习动机说,很多留守儿童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没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们要么是为父母学,要么是为了走出家乡,这影响到学习的后劲和成绩。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留守儿童学习习惯较差,自制力弱,在学习困难时,不能承受过大的压力,造成学习兴趣的失去,有的甚至产生学校恐怖症、厌学等问题。

从情绪方面说,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或者托付在亲戚家,不能同长辈进行有效沟通,在情感上缺乏关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儿童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他们不愿与别人交往,生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有的则脾气暴躁、冲动易怒、逆反情绪,不听任何教导,或者过分淘气;有的儿童则有焦虑心理,抑郁症状。从社会适应方面看,很多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受不良言行的影响,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

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安慰,自由放飞。

一是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二是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长回家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三是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各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因此教师必须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校要请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怎样进行解决等等,这样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

四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建立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侧重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挫折承受能力训练指导等。此外,还要开设心理信箱,电话咨询,信函咨询,开设亲子热线,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办心理健康专栏、板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阵地,使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

五是采用小组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法。小组辅导也称团体咨询,是一组儿童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并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小组人数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一二人。其成员多为同年级、同年龄学生,且有类似的待解决的心理困扰。小组内大家讨论,各抒己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小组辅导方式易于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同伴之间也更容易相互影响。而个别辅导,则是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篇(7)

一、 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核心家庭已成为社会家庭的主要形式,城市社区中儿童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突出表现在心理复杂、厌学、脾气暴躁、情绪障碍、自闭症、多动症、性早熟等方面,这些问题也越来越成为阻碍和制约孩子发展的一个瓶颈,成为影响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学校和谐、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心理健康理论研究水平发展迅速,但无论从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来看,传统的心理辅导及治疗模式似乎已经难以适应和解决现代社会层出不穷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二、研究的依据及必要性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定义为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情绪、身体、智力等方面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儿童时期是个性发展和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时期。个体早期的经历对个体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个性初步形成期(7~10岁),利用此时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针对儿童成长时期遇到的心理障碍采取及时的综合干预及个别辅导,能够有效消除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降低心理障碍的程度。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引导、宣传,学校以学生团辅、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但作为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之一的社区的机构资源较为匮乏,也影响了其社会化程度。受传统文化认知因素的影响,很多国人对于儿童早期心理亚健康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专业性干预和治疗,包括学校和家庭都存在这种认知偏差,其集中表现为部分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师人员配备存在较大问题,加上师资力量、水平有限,导致利用率十分低下,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低下,执行情况严重缩水,难以应对和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需求,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也影响对心理亚健康群体的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生长环境对儿童青少年在认知、情感、行为等社会化方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以儿童社会工作创新理念将家庭、学校、社区和社工机构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小组工作、个案工作为主并结合社区工作、家庭治疗等相关专业方法,针对性的对儿童开展综合干预工作,对儿童所处的环境进行综合干预、再造和调试并提供各项支持性、保护性、补偿性和替代性等功能调节服务,将潜在性的问题加以遏制,逐步纠正认知及心理偏差,解决和恢复儿童功能性失调所带来的问题,帮助儿童摆脱心理困扰。

三、干预对象概况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对成都市锦江区东升社区内出现心理偏差的部分儿童。

(二)研究的方法

1.问卷分析法:通过问卷,归纳分析出存在的共性的及成因,整合环境资源及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与策略;

2.学习观察法:在问卷分析法的基础上,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对出现心理偏差倾向的儿童进行重点观察,对家长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

3.小组工作法:与社区社工站合作,根据年龄分层及心理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组,通过“心理障碍自诊”“人际交往指导”“沟通与情绪管理”“理解与包容”“行为习惯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等一系列小组活动,客观地引导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4.个案分析法:对于特殊儿童个案,全方位多视角诊断其产生心理障碍倾向的成因,对症下药,制定干预与矫正方案。

(三) 综合干预与辅导措施

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社工机构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多管齐下,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运用各自的资源和方法多方位,全视角对儿童开展综合干预。

1.学校。学校提高教师及家长心理障碍的诊断与干预水平与技能,提高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质量,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宣传引导和团辅工作,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如开展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讲座、成立学生心理健康社等措施;

(1)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课下的行为、情绪等表现,班主任及时进行跟踪观察、干预并谈话;

(2)以课堂问卷、家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发现并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顺势利导,通过课堂上给予学生心理品质、行为进行正面鼓励;

(3) 心理教研室专职教师利用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团辅工作,通过情景互换、角色互换、策略训练等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深切体验,通过活动了解、选择、判断和整合客观的社会刺激和自我信息,把内外刺激源选择性地内化为自身素质;

(4) 充分利用家长会和家访的机会,通过举办讲座、座谈、经验交流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家长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了合力;

(5) 成立儿童心理健康防治组,主要由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热心家长及儿童问题专家组成,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社区

(1)社区加强儿童心理健康宣传,邀请华西附二院心理专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义诊,儿童心理健康周等活动;

(2) 成立社区儿童互助组织、小组,通过小组协作,群体式参与增强互助能力,如小小业主委员会,围绕儿童心理健康定期开展相关活动。

3.家庭

(1)家长以身作则,以积极的教育方式建立和谐的心理健康的家庭氛围,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平等相处,增加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2)家长通过学习儿童心理保健知识和接受相关培训,以特有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调治孩子的逆反心理,深入的挖掘问题并与学校、社工一道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障碍,摆脱心理困扰;

(3)家庭中互换角色,体验角色扮演,以便更加理解对方。

4.社会工作机构

(1)社工工作机构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如成长关爱小组、亲子活动等心理保健活动;

(2)以积极妥善的方式取得孩子信任后通过开展小组工作对儿童进行团辅治疗,对于特殊儿童则建立案主档案,进行个案辅导;

(3)承认儿童个别差异,尊重每一个儿童的价值,重视来自自尊的接受者和施予者的真正尊严等基本价值观念的前提下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厌学、孤僻、自卑、胆怯、逆反等“问题心理行为”,我们通过多种情景互动模拟、小组工作方法等形式进行积极引导和教育。

四、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及访谈调查,选取了成都市锦江区东升社区儿童(5-15岁)24名“问题儿童”,针对其心理偏差及行为特点进行重点观察对比以及进行的一系列综合干预与辅导后,79.1%的儿童心理健康值达到了健康水平,逐步摆脱了心理困扰,都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21.9%的儿童部分存在行为异常、人际关系缺失、心理承受障碍、情感异常等心理障碍,将长期跟踪观察,逐步解决控制。经过我们项目的开展和对项目的实施效果的认真的总结,总结出综合干预对于社区儿童有以下积极的影响:

(一) 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了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通过一系列综合干预与辅导,在学生中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处理自身与环境的适应性问题,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自信活泼的学习生活态度,对于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收到了很明显的教育效果。

(二)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水平及亲子关系。对于家长来说通过一系列培训和系统知识的讲解,在家庭教育中在培养多元化的教育和生活体验,帮助青少年儿童形成特殊品质,帮助儿童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家长们转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改进了教育方法,增进了亲子能力,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逐步探索平等与孩子“交往”,以更加灵活、变通且具有弹性的管教方式来对待孩子,走出权威式、保姆式的教育观念误区,同时身教重于言教。

(三)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教育促进。将现代儿童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付诸于实际、结合社区和家庭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服务于社区家庭,有效推动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专业的发展。社会工作者队伍将专业特长带进社区,将所拥有的理论运用到了实践并获得实践的经验,其价值得到了体现;从实践中提升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水平,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推动我国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及家庭教育科研教学的不断发展。

(四)促进社区相关组织、管理机构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工作方法的创新模式可以促进社区相关组织、管理机构的形成和发展,拓宽和加深服务领域;为其他社区相关机构组织提供现实可操作性经验和借鉴;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者和相关机构、组织,创新发展现代社会工作方法提供了一个平台,有效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推动现有组织和机构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要求,促进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创新型建设。

五、儿童心理问题干预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我国对于儿童心理问题干预与辅导的整体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得到政策支持和科研投入,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水平较高的专业化队伍是当务之急。

(一)儿童心理健康研究需求和能力不相适应。我国心理学近些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实际上需求和能力不相适应,离老百姓很远,不够平民化,尤其与学校、社区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需要开发出更多系统的具有连续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虽然很多地区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是,对于儿童以及社区和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亟待发展和支持。

(二)专业机构资源及人才紧缺。目前我国针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干预与辅导的专业性机构较少,主要由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老师来完成,但由于总体研究水平有限,个别机构技术力量仍无法满足求助者的需求,社会工作者及老师的专业水平也有待提高,这就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遏制。

(三)学校及家庭重视不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压力增大,父母有时迫于生计从而忽视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问题也愈发凸显。学校虽然都有开设心理咨询室,但由于师资力量、水平有限,导致利用率十分低下,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低下,执行情况严重缩水,难以应对和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需求。家庭和学校的忽视将不利于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现,也影响对心理亚健康群体的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针对儿童发展时期的需求,我们对儿童心理健康综合干预提出一些建议。

(一)社区积极开展各种亲子活动,以改善亲子关系,拉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宽容理解,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创造和睦、融洽的家庭气氛,促进和谐家庭与社区的建设。

(二)加强和提高学校及家庭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素质教育水平,切实发挥心理咨询室和辅导室的作用,不流于形式,建立长期心理素质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周活动而不流于形式。

(三)培养多元化的教育和生活体验有益于青少年儿童形成特殊品质,提高儿童处理新鲜事物的能力以及接纳外界环境的能力,培养儿童独立意识。

总之,我国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综合干预与辅导及相关的教育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相关组织机构及整个社会的给予关注和支持,同时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对与儿童心理健康有关的因素进行整合,强化社区、学校及家庭的心理健康干预、教育模式、辅导模式,针对性的对儿童开展一系列工作,将是儿童社会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人文学院)

本项目由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资助 项目编号:201213672005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李虹等编著:《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四版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篇(8)

一.问题提出

SOS儿童村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的身心健康备受社会关注,特别是儿童村的管理者、妈妈们,以及为儿童村服务的人们的关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状况是目前心理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关心儿童村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研究儿童村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适当的教育手段对儿童村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根据黑齐SOS儿童村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较好的反映出处在小学、初中阶段的儿童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训练、心理咨询等提供依据;为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奠定基础;并针对一些显著的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为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会会员们于二一四年十一月对SOS儿童村的儿童进行心理调查及辅导。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黑齐SOS儿童村儿童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其中,三年级(14人),四年级(9人),五年级(11人),六年级(12人)七年级(14人)八年级(7人),九年级(6人),十年级(5人)。发放问卷84份,回收问卷84份。根据问卷统计要求,出现漏选的问卷被判定为无效问卷,故剔除无效问卷后,实得有效问卷79份,有效率94%。其中男生51人,女生28人。

2.调查工具。本调查采用全国广泛使用的标准化调查问卷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该调查以焦虑程度为指标,共调查8个内容,分别为:1.学习困扰与焦虑;2.人际关系焦虑;3.孤独情绪倾向;4.自责与自卑倾向;5.过度敏感倾向;6.躯体症状;7.过度恐惧情绪倾向;8.冲动意念与行为倾向。计100道题目,每题有“是”与“不是”两答案供选择,调查中的记分、统计、询问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3.方法。将调查问卷发给被试,按儿童村家庭进行集体调查。由主试说明指导语及强调需注意的问题,时间不限,其中要求被试如实回答。使用Microsoft Excel把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后,问卷结果用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心理问题检出率。在所调查的儿童中总体上心理较健康,但在学习困扰与焦虑、人际关系焦虑、孤独情绪、自责与自卑、过度敏感、过度恐惧情绪六个方面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6个内容中人际关系焦虑比较突出,有11人,占13.9%,超过正常水平。其次,在学习方面有6人,占7.6%,有困扰和焦虑倾向。其它方面,自责与自卑、过度恐惧情绪两项内容有问题的有5人,占6.3%。有过度敏感倾向的有4人,占5.1%。有孤独情绪的有3人,占3.8%。总体上看儿童村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有3名儿童有3项以上超过正常水平,总分也明显超过正常水平,特别需要进行心理辅导。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角度,虽然有问题的儿童比例不大,但对于个体来说,一方面存在问题就不是小事。

2.男生心理健康统计情况。男生有人际关系焦虑的人数较多,占男生的15%。学习困扰与焦虑、过度恐惧情绪、过度敏感、自责与自卑各占3.9%。

3.女生心理健康统计情况。女生中学习困扰与焦虑问题的占女生14%,人际关系焦虑占10.7%,自责与自卑占10.7%,过度恐惧情绪10.7%。孤独情绪、过度敏感分别占7.2%。从调查结果的描述统计看,女生的问题检出率大于男生。

四.讨论与建议

1.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情况良好,说明儿童村很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但也有个别儿童某些心理偏常,如人际关系焦虑、学习困扰与焦虑的检出率较高,说明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各方面不均衡,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及时的进行辅导。

首先对人焦虑倾向者所占的比例最大,占被调查人数的13.9%。对人焦虑大多是经验不足造成的,或者因儿童村儿童以往的生活经历,或者是过强的心理防御机制,或者是由于儿童村家庭的特殊性等。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篇(9)

结果 团体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孤独感得分和社交焦虑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团体辅导后实验组的孤独感得分和社交焦虑得分明显下降,且与前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团体辅导对托养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有明显的干预效果。

【关键词】 寄养家庭照护;社会适应;团体处理;干预性研究;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6-0681-02

Effects of Group Counseling on Social Communication of Fostered Children/LI Chang-jin, HUANG Wei-jing, LIN Xuan-xian. Department of Applied Psychology,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Wenzhou(325000),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roup counseling which aimed at fosteredchildren's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improving fostered children's social communication. Methods Forty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group counsel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By using the Children Loneliness Scale and the Children's Social Anxiety Scale, the two groups were tes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group counseling. Result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loneliness and social anxiety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group counseling (P>0.05). After group counseling, the scores of loneliness and social anxiet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P0.05). Conclusion Group counseling has obvious effect on loneliness and social anxiety of the fostered children.

【Key words】 Foster home care;Social adjustment;Group processes;Intervention studies;Child

托养儿童是指非父母教养的儿童[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加,托养儿童的现象也日渐增多。不少家长因为经商、办实业而无暇顾及子女,或将子女长期托养在别人家中,其中以教师、祖辈和亲戚家为主。有资料显示,温州个别乡镇学校托养儿童的比例达到50%以上,全国其他地区也存在类似现象[1]。托养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容易出现孤独感、社交焦虑等社会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2-3]。本文就团体辅导对托养儿童孤独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进行实验研究,以期为改善托养儿童的社会交往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温州某中学初一学生,通过宣传招募的方式,在班会时间由班主任和研究者共同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所有被试均能理解问卷内容。共获得符合标准(非父母教养1 a以上,儿童孤独量表得分≥46分或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得分≥8分)的托养儿童40例,其中女生23名,男生17名;年龄在12~14岁之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对照组不进行团体辅导。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4]。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共有24个项目,其中16个条目是有效评定孤独的项目,用于评定儿童的孤独感、社会适应与不适应感以及对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的主观评价,10条语句指向孤独,6条指向非孤独。16个项目的得分之和即为孤独感得分,总分范围为16~80分。得分越高,儿童孤独情况越严重。另外8个条目是插入条目,和孤独的测量无关,主要询问一些业余爱好和活动偏好问题,使得儿童在回答时能够更坦诚放松。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SASC)[4]。该量表采用3级评分制,包括10个项目。主要反映儿童害怕否定评价和社交回避等苦恼,信度和效度好,可作为辅助临床诊断、科研及流行病学调查的筛查工具。10个项目的总分即为焦虑得分,总分范围为0~20分。中国城市常模以8分作为划界分,即总分≥8有社交焦虑障碍的可能[5]。

1.2.2 研究程序 对实验组成员进行团体辅导,共8次,每周1次,为期2个月;对照组不进行团体辅导。第1次团体辅导前及8次团体辅导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后测,当场收回问卷。

结合托养儿童的心理特点,参考相关资料[6-7],本次团体辅导方案的实施主要分为以下4个阶段:(1)初始阶段,促成成员间相互认识,介绍团体辅导的目标和具体安排,形成团体规范;(2)探索阶段,分2次进行,主要是自我探索和分享,学习自我认识和了解他人,促进团体的良好沟通;(3)深入阶段,分4次进行,主要针对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技巧进行学习和讨论,模拟生活情境进行演练,形成团体的情感支持和互动;(4)结束阶段,分享总结参加团体的心得体会,处理离别情绪并结束团体活动。

8次团体辅导的主要活动有:(1)棒打无情郎,猜猜我是谁,无家可归;(2)自画像,人际关系中的我;(3)优点与缺点,分享我的之最;(4)瞎子与哑巴,不可能的任务;(5)我来帮助你,怎样让他不紧张;(6)人际财富,大家一起来;(7)矛盾AB剧,脑力大激荡;(8)回首来时路,祝福留言卡。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干预前2组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2组干预前后比较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团体辅导前后孤独感和社交焦虑量表得分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孤独感得分和社交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孤独感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团体辅导后实验组的孤独感得分和社交焦虑得分均明显下降,且与前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3 讨论

本研究针对托养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进行团体辅导的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研究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后,实验组成员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儿童的孤独感包括感到缺少社交技巧、缺乏社会信任、感到孤立;儿童社交焦虑不但包括了主观上的焦虑,而且包括了社交回避及害怕否定评价[4]。孤独感与焦虑是儿童经常体验到的情绪状态,也是2种高发心理和行为问题[8]。在托养儿童中,孤独感和焦虑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已有研究表明,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9],教师的肯定和父母的支持是影响儿童孤独感的重要因素;父母外出是影响儿童社交焦虑的因素[10]。方晓义等[11]研究表明,青少年所有亲子沟通问题均与抑郁、社交焦虑和行为问题呈显著正相关。托养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恰恰缺乏亲子教育和亲子沟通,而托养儿童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面对生活、学习以及成长的困惑,非常需要来自父母的精神支持和经验指导。但是不少托养儿童的父母并没有认识到亲子教育和亲子沟通的重要性,认为把孩子托养在教师家中,花钱上补习班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因此托养儿童更多的是得到父母的物质给予,而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却很少。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给团体成员提供了一个现实生活的缩影,使其能在团体辅导中获得较多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并在安全、信任的气氛中去尝试学习或改变行为。因此,对托养儿童进行团体辅导,可以让他们在团体中找到归属感,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缺失感,获得来自团体的情感支持,并且在团体中学习人际交往,增强人际适应能力。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团体辅导对改善托养儿童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的有效性,值得在学校教育中进行推广。

4 参考文献

[1] 宫本宏,王晓敏,蒋爱云,等.温州市12~16岁托养儿童行为问题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91-992.

[2] 张皑频,杨德兰,侯有华,等.城镇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特征调查分析.重庆医学,2008,37(8):844-847.

[3] 张顺,王良锋,孙业桓,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441-443.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48-249,303-304.

[5] 李飞,苏林雁,金宇,等.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4):335-337.

[6] 傅宏.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0-97.

[7] JACOBS EDE,ROBERT LM,RILEY LH,著.赵芳,杨静慧,许芸,译.团体咨询:策略与技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86-389.

[8] 张妍,吕培瑶,刘志强,等.小学生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55-956.

[9] 辛自强,池丽萍.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介作用.心理学报,2003,35(2):216-221.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篇(10)

留守儿童是农村的普遍现象。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隔代监护或亲朋监护,造成孩子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缺乏父母的呵护和相伴。这种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使青少年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格发育不健全,他们在生活、学习乃至行为、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较同龄青少年明显许多。因此,在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学校责无旁贷,应担当“主角”,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让留守儿童在学校也感受到心灵的关爱。那么,笔者就学校怎样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建立个人档案,使留守儿童感受关爱

在实践中,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个人档案。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联系沟通情况等。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留守儿童班主任手册”,每周记载一次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情况,每月进行一次交流谈心的家访,强调联系和沟通的问题,并及时做好记录。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链,使留守儿童感受时时有关爱。

二 帮助他们学习,使留守儿童提高成绩

留守儿童由于缺失了家庭的关爱与教育,相当一部分儿童的学习成绩会相对落后或不平衡,不够理想,从而产生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如果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鼓励,便会无所适从或自暴自弃,这时我们除了帮助他们树立人人都会成功、都有成功的希望之外,还必须加强辅导、帮助。

教师要及时全面了解、分析学生的成绩变化,找到最佳的教育方法,既做学生学习的“导师”,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爱护、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又要做学生学习的“调度师”,协调各学科、时间安排,改进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增强自信心。如我校留守儿童黄某,父母一直在外打工,缺少父爱、母爱的她,从小心灵就蒙上了一层阴影。她跟随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不识字,无法督促其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针对这一情况,老师给予热心辅导,班级又开展了“一帮一”学习小组活动,在浓厚的“助学”氛围中,她的学习兴趣浓了,成绩也明显提高了。

三 开展各种活动,使留守儿童体验学习的快乐

大部分留守儿童脱离双亲,在祖辈的溺爱中成长,孩子们勇于表达想法,思维也相对活跃,教师应适时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思考力,培养创新精神。因此在课内、课外尽量多组织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活动、才艺展示、生日party等,发挥其特长、优势,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使他们自觉远离不良诱惑,在活动中享受快乐,体验实践的成功,增强面对困难的自信,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四 指导慎重交友,使留守儿童远离陋习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留守儿童往往盲目交友,以消除孤独寂寞,可是孩子明辨是非能力差,加之特殊的监管环境,留守儿童容易沾染一系列不良的社会陋习。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慎重交友,以防孩子与有恶习和品德败坏的人交朋友。同时也要正确引导网络文化对孩子的影响。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我们要向孟母学习,把好“孟母择邻”这一关。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篇(11)

二、黑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成绩相对滞后

部分留守儿童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还经常出现厌学、逃学甚至是辍学的情况,总体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出现上述问题一方面与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较差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作为隔代监护人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文化水平低,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是文盲,很难在学习上给予留守儿童帮助和辅导,即使父母有一方在家,由于每天既要进行农业生产,又要从事繁杂的家务,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和辅导孩子的学习。缺少监督和辅导、对父母的思念都使得留守儿童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这也是影响他们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心理缺乏疏导、行为缺乏引导

外出务工后,父母会给孩子邮寄生活费,但与孩子交流沟通或者回家探望孩子的次数却很少,他们认为孩子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就可以了,却忽视了孩子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求,这会使留守儿童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变得自卑、沉默、孤僻或表现出任性、暴躁等极端性格,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以及隔代人之间交流沟通存在障碍使得他们对孩子的照顾主要体现在的穿衣、吃饭等基本的生理需求方面,却常常忽视孩子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变化。此外,学校、社会对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和疏导的缺失也是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消极的心理状况使得留守儿童的行为向着错误的方向发展,部分自控能力较差的留守儿童在学校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在家中不听监护人管教,有些留守儿童在不法分子的教唆和恐吓下,甚至从事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

(三)安全存在隐患

儿童存在好奇心强、缺乏生活经验、安全意识淡薄及对潜在的危险判断和防范能力不足等特点,这使得他们在安全方面存在很大的隐患。农村留守儿童既面临着溺水、触电、火灾以及交通事故等意外事故造成的伤害,又面临着不法分子拐骗、伤害以及对留守女童的等违法犯罪活动。缺乏父母的保护、学校过度重视文化教育而忽视安全教育、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及监护人的教育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使得留守儿童缺乏安全知识和意识,在遇到意外事故时不能很好地应对,容易受到伤害;父母不在身边,祖辈监护人大多年龄较高、身体状况较差,防范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保护留守儿童,难以及时有效地阻止留守儿童受到伤害,这使得一些不法分子经常将留守儿童作为侵害的对象。

三、解决黑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一)不断强化政府职责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政府要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加快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为学校配备校车,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其次,要做好宣传工作。通过电视、报纸、网络以及在留守儿童集中地区悬挂条幅、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要通过宣传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使留守儿童问题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积极与社会上关心留守儿童的个人及各种组织机构联系,筹集资金以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招募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学习辅导。最后,针对黑龙江省农村人口法律意识淡薄的现实状况,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普法教育工作,同时加大对侵害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为留守儿童营造安全的社会环境。

(二)重视农村社区的作用

为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并与公安、司法、妇联等部门密切联系,做好留守儿童的安全和法制教育工作,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培训与辅导,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留守儿童及监护人充分认识到潜在风险的种类及防范风险的措施,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防范、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充分发挥学校的功能

学校作为留守儿童最为重要的学习、生活场所之一,应该积极履行相应的义务,为留守儿童平安、健康、快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第一,学校要详细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并与留守儿童的家长及监护人保持联系,使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料。第二,要做好安全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一方面,学校要经常对孩子进行安全和法制方面的教育,提高孩子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模拟各种风险场景让留守儿童在实践中提升应对各种意外事故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对他们的心理和精神压力进行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困惑,学校还应多举办一些集体活动,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其中,让他们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使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第三,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在日常学习中,老师要多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加强对他们学习的辅导,同时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状态和成绩,发现问题后要及时与留守儿童、家长以及监护人进行交流,做到尽早发现问题,尽快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