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餐饮市场研究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1 15:56:44

餐饮市场研究

餐饮市场研究篇(1)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0044-01

一、中国餐饮企业上市融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餐饮业发展非常迅速, 2011年全国餐饮业实现收入20543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4%。2万亿元的产值规模,在国内各个行业中居于前三位,而与此相对应的是,迄今为止,全球资本市场仅有 10家中国餐饮企业实现首发,6家餐饮企业均为境外上市,而境内上市的4家与餐饮相关的企业中,有2家主营不在餐饮(西安饮食、锦江股份),真正的餐饮连锁企业只有全聚德和湘鄂情两家,因此,中国餐饮类上市公司的数量与餐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

二、市场营销策略在中国餐饮企业上市融资中的作用

中国餐饮企业上市融资困难的原因有多方面,而良好的盈利能力是企业上市融资的基础,按业内的说法,中国证监会早就将拟上市餐饮企业的年利润标准由 3000 万元提高至 5000 万元,并对上市餐饮企业增长率、净资产、盈利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餐饮企业要实现稳定、持续盈利,除了进行良好的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营销的稳定和扩张,因此,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中国餐饮企业赢利能力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上市融资前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三、中国餐饮企业上市融对策中的市场营销策略

2012年1月,香港交易所网站上挂出《香港交易所登载有关从事餐饮业务的申请人在上市文件中的披露的指引信》,透过这封指引信,我们发现,港交所要求餐饮企业上市披露的七大项中有四项都与餐饮企业的市场营销直接或间接相关,这足以说明市场营销在餐饮企业上市融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国餐饮企业针对资本市场的市场营销策略调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市场定位策略

中国的餐饮市场规模巨大,业态庞杂,消费者需求多元,只有清晰的市场定位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同,从而获得相对独特与领先的市场地位及投资人与资本市场的认可,而餐饮企业的市场定位策略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展开:

1. 业态组合。中国餐饮业态庞杂,但并不是所有的业态组合都能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通过对国内外餐饮上市公司的研究,获得资本市场认可的餐饮业态的特征大致如下:单一业态公司,通过复制性极强的高标准化业态产品,占领市场;多业态公司,由单一业态公司发展而来,逐渐实施多品牌、多业态策略,且基本包含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业态。拟上市餐饮企业应至少在一个业态领域内获得独特的市场地位,且这个业态最好是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业态。

2.需求定位。对于餐饮企业而言,需要有清晰的消费者餐饮需求定位。例如,从乡村基的需求定位来看,从功能上要首先满足消费者快捷用餐的需求;而在口味方面,乡村基的口味特色并不明显,这样定位目的正是为了尽可能地满足大数人的口味特点,也许菜品谈不上非常好吃,但一定不难吃,这样的定位非常符合快餐的要求。

3.区位选择。中国餐饮消费市场巨大,区位特征明显,不同的区位定位意味着不同的扩张策略。餐饮企业应该有清晰的区位选择: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是区域市场还是全国性市场?这些都是餐饮企业在进行融资上市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

(二)价格策略

香港交易所对拟上市餐饮企业的定价提出了明确的披露要求:披露不同门店的定价是否相同,若有不同,则需公布不同定价的详细原因,此外,还需要对企业的定价策略进行详尽的陈述。因此,餐饮企业的定价策略在上市融资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需求型定价策略。我们可以利用市场细分,给对价格较不敏感的市场以相对较高的价格,力求使每位顾客的支出最大化。例如,餐饮企业常见的需求定价方法有以下几种:分时段区别定价、优惠券、学生折扣等。

2.竞争导向型定价策略

这就要求餐饮企业经营者必须深入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分析竞争对手的价格状况,以竞争对手同类产品的售价为定价依据,并综合考虑消费者对餐饮产品的需求程度,来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合理价格。

(三)多元化的营销策略

餐饮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除了要考虑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还要通过多元化的营销手段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规避经营过程中的营销风险,因为餐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是企业利润的有效保证,也是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

1.文化营销

文化的融合使餐饮产品和服务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内涵和氛围,所形成的特色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开展餐饮企业的文化营销:一是融合历史和民俗,在营销手段上,充分配合餐厅的文化特点,从装潢设计、员工服装、菜品选择等多方面带给顾客独特的消费体验;二是导入时尚元素,现代餐饮企业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将时尚元素与文化营销相结合,突出个性、新奇性和娱乐性,为整个餐饮行业注入新鲜的活力。

2.关系营销。关系营销是近年来市场新兴的理论之一,它致力于培养顾客对企业或品牌的忠诚度,因此,在非常看重企业利润稳定增长的资本市场,关系营销对餐饮企业的上市融资有着特别的意义。餐饮企业的关系营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以顾客需要为基础,以顾客满意为目标。餐饮企业为了取悦顾客,可以先对能提供的部分性能做出承诺,然后再提供多于其承诺的性能,使顾客的感知使用效果高于其预期;第二,建立顾客数据库,提供个性化服务。餐饮企业应该树立数据意识,通过完整的数据收集与分析,获得顾客消费偏好、禁忌、购买行为等特征,为客人再次惠顾时的个性化服务做好准备;第三,以感情为纽带,开展公共关系营销。餐饮企业在与顾客的交往过程中,应该通过良好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争取顾客的信任感,还应该多打“感情牌”,采用电话问候、礼品赠送等方式,来表达对顾客的关爱,建立与顾客良好的关系。

四、结论

面对当下的上市融资困局,中国餐饮企业应该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通过市场定位、价格政策、多元化营销等方面,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特点与发展方向的市场营销策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地位,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营销的稳定和扩张,保证稳定、持续地盈利,为企业的最终上市融资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欣慰.餐饮企业国内上市情况的相关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3).

[2]蔡律.餐饮企业上市应注意什么问题[J].连锁与特许,2008,(4).

餐饮市场研究篇(2)

1 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

1.1餐饮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餐饮业是一个重要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产业[1],餐饮业的发达程度,是经济活跃程度、市场繁荣程度、人民群众生活丰富程度等的重要标志。

餐饮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投资少、产出高、增长快、贡献大的特点,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2007年全国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累计实现12 352亿元,同比增长19.4%,比2006年同期增幅高出3个百分点。2007年,我国餐饮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全国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3.8%,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5.6%。餐饮消费继续成为拉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2]。

1.2 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

餐饮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促进餐饮业发展的政策取向,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和谐发展。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将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努力完成三大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3]。餐饮产业,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大市场,餐饮业的发展将带动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关联发展,从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将有力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餐饮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部分组成,其中“吃”排于首位。一方面餐饮业因旅游业的发展而带来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餐饮业发展也将有力促进旅游业的完善和增长。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将有效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压力依然巨大。餐饮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对劳动力具有很大的吸纳能力。另外,随着餐饮业发展而带来的对农产品的新需求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作用,还将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将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国餐饮业历史悠久,烹饪文化源远流长,消费市场极其广大。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性支出中,在外用餐的支出逐年增长[4]。在外就餐的增多,要求餐饮企业在传统的店堂经营方面很下功夫,提升其整体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享受和营养要求。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有助于餐饮产业升级和提高竞争力。通过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有助于推动四川餐饮业改变陈旧的经营方式,开展特色经营,改善生产方式,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增加科技含量,以适应开拓市场的需要。因此,餐饮业应加快升级和提高竞争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2 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状况

2.1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现状

餐饮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引人瞩目,但理论界对餐饮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却不如人意。基本状况可以概括为,研究成果数量少,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的视角局限性明显。综合2000—2005年有关成果,对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大体集中在以下方面。

2.1.1综合研究我国餐饮业发展战略

代表性成果有张世尧的《从战略高度认识餐饮业的重要地位与发展趋向》、中国烹饪协会对我国餐饮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年中和年末分析报告、何义钊的《中国城市餐饮市场特征及发展策略》[5]等。此类研究着重于对行业趋势进行分析,对发展战略基本上只是提出一些战略思考,缺乏必要的战略路径和战略实施分析。

2.1.2地方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

此类研究相对较多,主要针对各地方餐饮业和餐饮市场的状况,在分析当地餐饮业现状基础上,提出针对本地餐饮业发展的战略或策略要点,对地方餐饮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代表性成果有:刘涛的《淮扬菜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6]、陈忠明等的《浅谈淮扬菜的发展战略》[7]、武汉餐饮发展调查组的《打造武汉餐饮品牌拉长餐饮产业链——关于武汉餐饮业发展的调查》[8]、陈涛等的《武汉餐饮业:走出微利时代的沼泽》[9]、胡滨的《促进海淀区餐饮产业链发展的战略构想》[10]、陈秋梅的《新时期重庆中餐企业发展策略》[11]等。

2.1.3中式快餐发展战略研究

快餐发展战略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针对餐饮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式快餐而进行的。中式快餐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与洋快餐的市场表现相比差距巨大,此类研究试图探索中式快餐与洋快餐竞争的战略路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刘清斌等的《中式快餐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12]、侯兵的《从烹饪产业化发展透析中式快餐的市场开发战略》[13]、申甲的《中式快餐市场区域特征及其战略模式的选择》[14]等。

2.1.4 从品牌战略角度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

针对餐饮业日益竞争的市场形势,研究指出发展品牌餐饮已显得更为重要。此类研究主要从餐饮企业如何抓住市场有利时机,深化企业内部管理,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连锁经营模式,塑造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出发,探索餐饮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的一系列问题。主要代表性成果有:徐海军的《新世纪餐饮企业品牌经营战略》[15]、万蓬勃的《对我国餐饮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16]、张渭林的《实施品牌战略的研究与实践》[17]、沈思敏的《从上海餐饮业的发展看品牌战略》[18]等。

2.1.5 餐饮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

针对国外成功餐饮品牌的发展和我国餐饮业发展的差异研究,为中国餐饮业参与市场竞争包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借鉴。代表性成果:何义钊的《海外餐饮企业渗透中国市场的特点》[19]、张益的《百姓全球餐饮是如何经营品牌的》[20]等。

2.1.6 其他有关餐饮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除上述几方面的研究外,近些年来,理论界对餐饮业发展战略还从其他许多方面和视角进行了研究,主要有对老字号餐饮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如圣梧的《危机四伏的境地——老字号面临新问题》[21]、直言的《百年不散的宴席——谁来拯救老字号》[22]等;对餐饮业国际化的研究,如何义钊的《上海餐饮业的现代化国际化》[23];针对餐饮业战略的具体战略手段的研究,如涂永式的《WTO呼唤中国餐饮业推行TCS战略》[24]等。

2.2 四川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情况

检索近年来文献发现,对四川餐饮业的研究成果较少,甚至连餐饮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寥寥无几,可见,四川餐饮业的学术研究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水平,在这种现状下,四川省餐饮业的发展更加需要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对行业发展的战略问题研究也显得尤为迫切。

2000年以来,对四川餐饮业战略问题研究有三位作者的文献。

一是小鲜的《论川菜发展战略》和《再论川菜发展战略》,着重从川菜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川菜要巩固和稳定其霸主地位,必须继续提高和扩张。不断创新、提高质量、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是其稳步扩张的基础。

二是席文举的《倾力打造川菜王国》,文章站在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对川菜业的发展进行了宏观规划,提出了六条川菜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文章对四川川菜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思考,在业界和川人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三是陈云川的《西部大开发中川菜产业升级对策研究》,提出川菜产业作为四川省特色优势产业日益受到重视,同时作为关联产业,它对西部大开发中的四川农业和特色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对四川川菜产业进行研究,分析了川菜产业的产业水平,详尽研究了提高产业水平的战略措施和对策。文章全方位地研究了川菜产业升级的战略路径和战略措施。

3四川省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实证

“四川餐饮业产业结构优化及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近年来对四川餐饮业的现状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对四川餐饮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运用SWOT战略分析模型对四川餐饮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四川省餐饮业发展战略对策和政策取向。

3.1四川省餐饮业现状

2005年,四川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明确了四川餐饮业网点数量、从业人员数量、餐饮业经济结构、餐饮企业投资规模、资产负债状况、投资收益等数据[25]。为“四川餐饮业产业结构优化及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系统地分析四川餐饮业现状特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通过与发达地区和与四川经济发达程度相近省份作对比分析,揭示出四川餐饮业具有以下特征,行业发展规模较大,2004年餐饮业法人单位数达到2 333个,高于1 623个的全国平均值;企业规模相对偏小,全国餐饮企业单位法人吸纳的从业人员平均为42人,四川省仅为36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营业效益较低,全国餐饮企业单位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平均值为6.88万元,四川省仅为5.58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0万元;企业投资规模较大,资本密集程度较高,从单位法人资产总额分析,四川省餐饮企业资产规模为326.15万元,略大于全国平均水平320.68万元,但与江苏、浙江、广东、湖北的餐饮业发达省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四川餐饮业经济结构中民营企业全面主导市场,个体餐饮经营者成为四川餐饮市场的主力军。

3.2四川餐饮业主要问题

通过对四川餐饮业现状的研究,我们发现:尽管近年来四川餐饮业飞速发展,在全国餐饮市场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地位,但在发展的背后显在或潜在地存在一些影响餐饮业发展的问题。

四川餐饮业网点规模大,但企业规模偏小;投资和资产规模较大、资本密集程度相对较高,但经营效益却相对低下;企业的竞争意识不足,竞争管理不力;餐饮市场无序现象严重,市场秩序混乱;餐饮连锁发展速度减缓,连锁经营受阻;四川餐饮业产业链短,产业化水平较低;四川餐饮业发展不平衡;四川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3.3四川餐饮业SWOT分析

在明确四川餐饮业基本现状,从中发现四川餐饮业存在的问题后,通过SWOT战略分析模型对四川餐饮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我们提出四川餐饮业发展战略在于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身劣势,去抓住机会,避开威胁。四川餐饮业的优势十分明显,川菜、火锅一直是四川餐饮业发展的重要优势要素,有四川省政府重视和大力支持,还有一批在全国餐饮界著名的品牌企业的影响,有力地带动了四川餐饮业走出四川、走向世界。面对国内餐饮需求持续增长,要抓住国内市场,搞好四川餐饮业的本土发展和全国性扩张;随着四川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要抓国际市场,让四川餐饮业走出国门,实现四川餐饮业国际化。

同时,我们也看到四川餐饮业与沿海发达城市先进餐饮企业相比劣势十分显著。比如,品牌战略力度不够、文化建设未能提高到战略高度、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能力薄弱、四川餐饮业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等。随着市场的开放,国外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四川餐饮业面临着他们带来的先进的生产技术、营销思想和手段、服务方式和独特的企业形象的巨大威胁与挑战。

4四川餐饮产业升级对策

从四川餐饮业发展战略考虑,提出四川餐饮产业升级对策:四川餐饮产业要改变陈旧的经营方式,开展特色经营,改善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四川餐饮业技术装备程度,将科技含量高的工具设备用到餐饮业生产销售之中;推进四川餐饮业标准化建设,提升效率管理和质量管理水平;增强餐饮行业营销能力,发现和开发新的市场,发展良好顾客关系和实行差异服务;拓展四川餐饮业企业规模,培育大型餐饮业集团企业、连锁企业,发展壮大四川餐饮业市场主体;提高四川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建立起全新的人才培养机制,餐饮企业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人才的价值、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强四川餐饮产业规划和管理,依托四川各地市州城镇的区位条件,进行前瞻性规划和建设,加快现代服务业产业资源引进,发展一批综合性餐饮经营区。另外,还要不断加强餐饮品牌战略力度,将餐饮文化建设提高到战略高度,才能够真正克服劣势,避开威胁,把握机会,实现四川餐饮业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世尧.从战略高度认识餐饮业的重要地位与发展趋向[J].商业时代,2003,(17).

[2]商务部商业改革司.2007年全国餐饮消费继续快速增长[OL].2008-01-30http://news.mofcom.gov.cn/aarticle/s/200801/2008010

5360762.html.

[3]农业部.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R].2006-08-03.

[4]四川省统计年鉴.2003,2004,2005.

[5]何义钊.中国城市餐饮市场特征及发展策略[J].饭店世界,2000,(6).

[6]刘涛.淮扬菜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5,22(1).

[7]陈忠明.浅谈淮扬菜的发展战略[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0,17(3).

[8]武汉餐饮发展调查组.打造武汉餐饮品牌拉长餐饮产业链——关于武汉餐饮业发展的调查[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3,(3)

[9]陈涛.武汉餐饮业:走出微利时代的沼泽[J].统计与决策,2004,(1).

[10]胡滨.促进海淀区餐饮产业链发展的战略构想[J].中国食品,2003,(10).

[11]陈秋梅.新时期重庆中餐企业发展策略[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3,(5).

[12]刘清斌,等.中式快餐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3,39,(1).

[13]侯兵.从烹饪产业化发展透析中式快餐的市场开发战略[J].商业研究,2002,(21).

[14]申甲.中式快餐市场区域特征及其战略模式的选择[J].餐饮世界,2005,(9).

[15]徐海军.新世纪餐饮企业品牌经营战略[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3,20(2).

[16]万蓬勃.对我国餐饮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5,(2).

[17]张渭林.实施品牌战略的研究与实践[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3,20(1).

[18]沈思敏.从上海餐饮业的发展看品牌战略[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1,18(3).

[19]何义钊.海外餐饮企业渗透中国市场的特点[J].餐饮世界,2001,(4).

[20]张益.百姓全球餐饮是如何经营品牌的[J].经理人,2003,(5).

[21]圣梧.危机四伏的境地——老字号面临新问题[J].餐饮世界,2004,(10).

[22]直言.百年不散的宴席——谁来拯救老字号[J].餐饮世界,2004,(10).

餐饮市场研究篇(3)

1 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

1.1餐饮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餐饮业是一个重要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产业,餐饮业的发达程度,是经济活跃程度、市场繁荣程度、人民群众生活丰富程度等的重要标志。

餐饮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投资少、产出高、增长快、贡献大的特点,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2007年全国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累计实现12 352亿元,同比增长19.4%,比2006年同期增幅高出3个百分点。2007年,我国餐饮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全国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3.8%,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5.6%。餐饮消费继续成为拉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1.2 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

餐饮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促进餐饮业发展的政策取向,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和谐发展。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将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努力完成三大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餐饮产业,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大市场,餐饮业的发展将带动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关联发展,从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将有力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餐饮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部分组成,其中“吃”排于首位。一方面餐饮业因旅游业的发展而带来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餐饮业发展也将有力促进旅游业的完善和增长。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将有效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压力依然巨大。餐饮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对劳动力具有很大的吸纳能力。另外,随着餐饮业发展而带来的对农产品的新需求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作用,还将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将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国餐饮业历史悠久,烹饪文化源远流长,消费市场极其广大。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性支出中,在外用餐的支出逐年增长。在外就餐的增多,要求餐饮企业在传统的店堂经营方面很下功夫,提升其整体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享受和营养要求。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有助于餐饮产业升级和提高竞争力。通过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有助于推动四川餐饮业改变陈旧的经营方式,开展特色经营,改善生产方式,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增加科技含量,以适应开拓市场的需要。因此,餐饮业应加快升级和提高竞争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2 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状况

2.1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现状

餐饮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引人瞩目,但理论界对餐饮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却不如人意。基本状况可以概括为,研究成果数量少,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的视角局限性明显。综合2000—2005年有关成果,对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大体集中在以下方面。

2.1.1综合研究我国餐饮业发展战略

代表性成果有张世尧的《从战略高度认识餐饮业的重要地位与发展趋向》、中国烹饪协会对我国餐饮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年中和年末分析报告、何义钊的《中国城市餐饮市场特征及发展策略》等。此类研究着重于对行业趋势进行分析,对发展战略基本上只是提出一些战略思考,缺乏必要的战略路径和战略实施分析。

2.1.2地方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

此类研究相对较多,主要针对各地方餐饮业和餐饮市场的状况,在分析当地餐饮业现状基础上,提出针对本地餐饮业发展的战略或策略要点,对地方餐饮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代表性成果有:刘涛的《淮扬菜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陈忠明等的《浅谈淮扬菜的发展战略》、武汉餐饮发展调查组的《打造武汉餐饮品牌拉长餐饮产业链——关于武汉餐饮业发展的调查》、陈涛等的《武汉餐饮业:走出微利时代的沼泽》、胡滨的《促进海淀区餐饮产业链发展的战略构想》、陈秋梅的《新时期重庆中餐企业发展策略》[11]等。

2.1.3中式快餐发展战略研究

快餐发展战略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针对餐饮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式快餐而进行的。中式快餐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与洋快餐的市场表现相比差距巨大,此类研究试图探索中式快餐与洋快餐竞争的战略路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刘清斌等的《中式快餐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12]、侯兵的《从烹饪产业化发展透析中式快餐的市场开发战略》[13]、申甲的《中式快餐市场区域特征及其战略模式的选择》[14]等。

2.1.4 从品牌战略角度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

针对餐饮业日益竞争的市场形势,研究指出发展品牌餐饮已显得更为重要。此类研究主要从餐饮企业如何抓住市场有利时机,深化企业内部管理,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连锁经营模式,塑造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出发,探索餐饮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的一系列问题。主要代表性成果有:徐海军的《新世纪餐饮企业品牌经营战略》[15]、万蓬勃的《对我国餐饮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16]、张渭林的《实施品牌战略的研究与实践》[17]、沈思敏的《从上海餐饮业的发展看品牌战略》[18]等。

2.1.5 餐饮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

针对国外成功餐饮品牌的发展和我国餐饮业发展的差异研究,为中国餐饮业参与市场竞争包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借鉴。代表性成果:何义钊的《海外餐饮企业渗透中国市场的特点》[19]、张益的《百姓全球餐饮是如何经营品牌的》[20]等。

2.1.6 其他有关餐饮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除上述几方面的研究外,近些年来,理论界对餐饮业发展战略还从其他许多方面和视角进行了研究,主要有对老字号餐饮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如圣梧的《危机四伏的境地——老字号面临新问题》[21]、直言的《百年不散的宴席——谁来拯救老字号》[22]等;对餐饮业国际化的研究,如何义钊的《上海餐饮业的现代化国际化》[23];针对餐饮业战略的具体战略手段的研究,如涂永式的《WTO呼唤中国餐饮业推行TCS战略》[24]等。

2.2 四川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情况

检索近年来文献发现,对四川餐饮业的研究成果较少,甚至连餐饮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寥寥无几,可见,四川餐饮业的学术研究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水平,在这种现状下,四川省餐饮业的发展更加需要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对行业发展的战略问题研究也显得尤为迫切。

2000年以来,对四川餐饮业战略问题研究有三位作者的文献。

一是小鲜的《论川菜发展战略》和《再论川菜发展战略》,着重从川菜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川菜要巩固和稳定其霸主地位,必须继续提高和扩张。不断创新、提高质量、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是其稳步扩张的基础。

二是席文举的《倾力打造川菜王国》,文章站在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对川菜业的发展进行了宏观规划,提出了六条川菜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文章对四川川菜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思考,在业界和川人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三是陈云川的《西部大开发中川菜产业升级对策研究》,提出川菜产业作为四川省特色优势产业日益受到重视,同时作为关联产业,它对西部大开发中的四川农业和特色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对四川川菜产业进行研究,分析了川菜产业的产业水平,详尽研究了提高产业水平的战略措施和对策。文章全方位地研究了川菜产业升级的战略路径和战略措施。

3四川省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实证

“四川餐饮业产业结构优化及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近年来对四川餐饮业的现状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对四川餐饮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运用SWOT战略分析模型对四川餐饮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四川省餐饮业发展战略对策和政策取向。

3.1四川省餐饮业现状

2005年,四川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明确了四川餐饮业网点数量、从业人员数量、餐饮业经济结构、餐饮企业投资规模、资产负债状况、投资收益等数据[25]。为“四川餐饮业产业结构优化及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系统地分析四川餐饮业现状特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通过与发达地区和与四川经济发达程度相近省份作对比分析,揭示出四川餐饮业具有以下特征,行业发展规模较大,2004年餐饮业法人单位数达到2 333个,高于1 623个的全国平均值;企业规模相对偏小,全国餐饮企业单位法人吸纳的从业人员平均为42人,四川省仅为36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营业效益较低,全国餐饮企业单位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平均值为6.88万元,四川省仅为5.58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0万元;企业投资规模较大,资本密集程度较高,从单位法人资产总额分析,四川省餐饮企业资产规模为326.15万元,略大于全国平均水平320.68万元,但与江苏、浙江、广东、湖北的餐饮业发达省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四川餐饮业经济结构中民营企业全面主导市场,个体餐饮经营者成为四川餐饮市场的主力军。

3.2四川餐饮业主要问题

通过对四川餐饮业现状的研究,我们发现:尽管近年来四川餐饮业飞速发展,在全国餐饮市场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地位,但在发展的背后显在或潜在地存在一些影响餐饮业发展的问题。

四川餐饮业网点规模大,但企业规模偏小;投资和资产规模较大、资本密集程度相对较高,但经营效益却相对低下;企业的竞争意识不足,竞争管理不力;餐饮市场无序现象严重,市场秩序混乱;餐饮连锁发展速度减缓,连锁经营受阻;四川餐饮业产业链短,产业化水平较低;四川餐饮业发展不平衡;四川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3.3四川餐饮业SWOT分析

在明确四川餐饮业基本现状,从中发现四川餐饮业存在的问题后,通过SWOT战略分析模型对四川餐饮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我们提出四川餐饮业发展战略在于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身劣势,去抓住机会,避开威胁。四川餐饮业的优势十分明显,川菜、火锅一直是四川餐饮业发展的重要优势要素,有四川省政府重视和大力支持,还有一批在全国餐饮界著名的品牌企业的影响,有力地带动了四川餐饮业走出四川、走向世界。面对国内餐饮需求持续增长,要抓住国内市场,搞好四川餐饮业的本土发展和全国性扩张;随着四川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要抓国际市场,让四川餐饮业走出国门,实现四川餐饮业国际化。

餐饮市场研究篇(4)

传统的烹饪教学思想、教育教学方法、烹饪技术(甚至烹饪工艺和烹饪品种)已受到餐饮市场发展的严峻挑战,甚或影响到毕业生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通过对当前餐饮市场的深入调查,结合烹饪教学的实际,对烹饪实训教学如何适应餐饮市场进行了一些探讨研究。

当前餐饮市场需求的特点

餐饮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对厨师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对餐饮市场调查发现,凡是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其成功经验是相同的:餐厅都有以厨师长为核心的好厨师队伍,个个精明能干,技艺超群。凡是经营效益差甚至倒闭关门的企业,也有一条失败教训是相同的:缺乏好厨师。当然还有其他因素,这里暂不赘述。通过对餐饮市场调查分析笔者认为,餐饮企业聘用的烹饪专业人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全面型烹饪人才,既有理论,又懂管理,烹饪技术全面;二是技术型烹饪人才,非常精通某一项烹饪技术,例如粤菜厨师,专做粤菜;三是技能型烹饪人才,简单从事餐饮企业的某一技术,主要以技能为主,烹饪技术还不成熟;四是帮厨,对烹饪还不甚熟悉,需要长期锻炼才能提高技能。这四种类型的员工在各大饭店的具体岗位为厨师长、主厨、厨师和厨工。餐厅对厨师长、主厨的要求较高。

餐饮企业是社会物质文明的窗口,物质越丰富,烹饪品种更新越快。大中型饭店,每天都用“特别推出”、“烹饪新品种面市”的招牌,向顾客推荐新品菜、新潮菜。这些菜都是为迎合顾客口味而特别制作的,往往选料新、制作技术新、口味新、食法新。这些新品种的推出,要求厨师具有较高的推陈出新和研制菜肴的能力。餐饮企业用人“严”,尤其要求厨师的技术不能有半点虚假。在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每一个烹饪产品都代表企业的形象,一有闪失,就会有“伪劣产品”走向顾客,那将严重影响顾客的利益,同时也损坏企业形象。因此,餐饮企业若要树品牌,就要严格选人,尤其对厨师的选用非常严格,除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外,对职业素质要求也非常严格。

餐饮市场对烹饪教学的冲击

对烹饪教学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20年来,烹饪教学一直沿袭原商业部制订的一系列烹饪教学思想。在新形势下,烹饪教育界应树立新的烹饪教学思想,为社会培养复合型的实用人才。对烹饪专业教师的影响餐饮市场对厨师从业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烹饪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尤其对烹饪专业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研究、分析餐饮市场,能抓住市场发展的脉搏。教师只有既研究餐饮市场又研究从业厨师,既研究烹饪教学又研究社会需求,才能贴近市场和社会,发挥教师潜能。烹饪院校只有具备一流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学生。对烹饪专业教学内容的影响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教学品种培养不出一流的学生,缺乏学习能力的学生更缺乏竞争力,教学品种、教学内容应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市场、社会需求就是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

对烹饪专业学生的影响由于餐饮市场的变革、竞争,厨师下岗也已成为现实,这为学生敲响了警钟:“铁饭碗”已经成为历史。对烹饪实训教学的影响主要要求烹饪实训教学设施、设备与市场需求接轨,创建一流的设备设施条件,应达到星级餐厅厨房的标准。

烹饪实训教学适应市场的新途径

烹饪教学应面向餐饮市场,以市场需求为研究对象,以市场所需人才为教学培养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推进烹饪教学改革。

着力做好烹饪教学模块研究工作,使之更加完善,并加大推广力度。我校实施烹饪模块教学以来,学生技能明显提高,在有效的时间内,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更多了。

把握市场脉搏,积极将新工艺、新技术、新品种引入烹饪教学。

一是新工艺。实行新的工艺流程。例如:烹调菜肴从初加工到切配、从上浆挂糊到调味烹调、从成品出锅到上桌食用都有新的工艺要求。

餐饮市场研究篇(5)

[DOI]10.13939/ki.zgsc.2016.35.099

1 问题的提出

餐饮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领域,是新形势下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支柱产业之一。餐饮业是经济活跃度的风向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自国家“光盘行动”、“八规六禁”等政策出台以来,整个社会兴起了倡导“节约消费”、打压“公款消费”、批判“中国式盛宴”的热潮,这些政策有效改变了“攀比、浪费”的消费风气,遏制了我国餐饮市场的“吃喝风”,促进了餐饮业节约、文明的消费文化和消费习惯的养成。但“光盘行动”、“八规六禁”的政策出台,各地餐饮业的高档菜肴销售明显下降,公务会议活动减少更加明显,酒店入住率持续低迷,整个餐饮业已经严重缩水,它们面临着可持续消费能力下降带来的巨大生存压力。面对餐饮业消费市场的变化,依赖公务消费畸形发展的高档餐饮业面临重新洗牌,江苏餐饮企业已经开始谋划转型、调整结构。研究家庭聚餐(普通宴请)的消费行为,关系到江苏省乃至全国餐饮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将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 数据与方法

联合分析(conjoint analysis)是一种新型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也称为结合分析)。[ZW(]联合分析最初由数理心理学家Luce和统计学家Luckey提出,1964年是联合分析计量的开始。1972年Green,Wind和Jain将其应用于商业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后,联合分析技术在欧洲和美国得到广泛使用。[ZW)]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提供给消费者以不同的属性水平组合形成的产品,并请消费者做出心理判断,按其意愿程度给产品组合打分、排序,然后采用数理分析方法对每个属性水平赋值,使评价结果与消费者的给分尽量保持一致,来分析研究消费者的选择行为。联合分析方法在欧美国家的市场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主要应用于新产品概念识别、竞争力分析、价格策略、市场细分、广告研究等领域。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统计软件SPSS for Windows和SAS Market模块都可用来进行联合分析。本文采用SPSS 19.0(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软件包的联合分析模块进行研究。整个过程分为5个阶段。

2.1 确定属性和水平

2.1.1 属性的确定

本研究为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将属性的设计分成以下5个步骤。

(1)由文献中取得重要的属性(包括书籍、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

(2)向餐饮行业的专家、学者进行咨询;

(3)与餐饮行业经营管理人员深度访谈,以增加或修改文献中的属性;

(4)通过对消费者小范围的初步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进行确认。

2.1.2 水平的确定

为减轻被调查者的负担,同时又使参数估计保证一定的精度,这就需要限制属性水平的个数。确定属性及属性水平的关键因素在于,如果不能通过使用属性水平很好地定义“产品属性”,那么产品就不能被准确的模拟。综合考虑属性和水平的要求,本研究选定的有关餐饮企业的5个属性及其13个水平,如表1所示。

2.2 产品模拟

在本文中,采用全轮廓法(或多因子评价法,multiple-factor evaluations)来生成虚拟产品。全轮廓法也叫多项法(或多因子评价法,multiple-factor evaluations),由全部属性的某个水平构成的一个组合叫做一个轮廓(profile)。每个轮廓分别用一张卡片表示,如卡片(1,2,3,2,1)表示:连锁餐饮品牌、价格在100~200元/人、3星级及以下、大堂用餐、中餐。像这样餐饮企业属性水平的轮廓组合就有2×3×3×2×3=108种,即被调查者要对108张卡片作评价,远远超过消费者的理性判断范围,因此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来减少组合轮廓数。使用SPSS 19.0软件,生成16个轮廓,使卡片数减少到16个。

2.3 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的调查样本是江苏省13个地级市随机抽取的1300名消费者,回收问卷1265份,有效问卷1112份。每位被调查者对表2中的餐饮消费组合进行评分(9为最喜欢,1为最不喜欢),数值越大表示越偏好。[3]最后将打分得到的数据输入SPSS 19.0模块。

2.4 效用计算

本研究是通过SPSS编程来完成联合分析任务的,利用SPSS的Category模块。建立SYNTAX文件,语法文件如图1。

我们把1112个受访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做群体效用分析,得到群体效用值和属性相对重要性,见表2。

2.5 结果检验

Pearsons R检验的实际评分值与预测评分值的相关系数高达0.984,双尾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00。Kendalls tau检验的预测评分值与实际评分值的相关系数高达0.892,双尾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00;由此可见,Pearsons R相关系数的检验是非常显著的,模型拟合的精度是相当高的,Kendalls tau检验也显著相关。所以,我们认为联合分析模型所做出的假设和得出的成分效用值是合理的,可以说明受测者在选择餐饮形式时的偏好结构。

3 结果与分析

表2和图2是对1112个消费者综合的一个群体效用值和属性相对重要性结果,其中包括以下统计量:属性或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因子的相对重要性权数),属性水平的分值(效用),以及联合分析模型预测的排序(评分)与实测的排序(评分)之间的相关系数等。从表2和图2我们可以发现,家庭聚餐(普通宴请)时选择餐饮形式时考虑的因素依次是价格、品牌、企业档次、用餐场所、食品类型。从效用值分析可以看出,效用值越大表明消费者越偏好该属性水平。在价格方面,消费者最喜欢的是100元/人以下的标准,其它是100~200元/人的标准,最后是200元/人以上的标准;在餐饮企业选择上,消费者喜欢连锁餐饮品牌;在企业档次的选择上,消费者最喜欢到3星级及以下餐饮企业用餐,其次是到4星级,最后是到5星级;在用餐场所上,包间比大堂更受消费者欢迎;在食品的类型上,消费者最喜欢中餐,其次是火锅,最后是西餐。

4 结论与建议

(1)江苏省节约、适度消费的餐饮消费文化已经形成,餐饮企业要及时转变经营策略。本文的联合分析研究表明,江苏居民的家庭聚餐(普通宴请)最喜欢到3星级以下酒店,消费标准100元以下/人的大众消费场所。“光盘行动”和“八规六禁”活动开展以来,节约、适度、理性的餐饮消费文化已经形成良好趋势,餐饮企业要尽快转变经营方式,主动引导客人冷静消费、理性消费,创设文明消费环境,高端餐饮不必高在奢华而应高在文化上。餐饮企业要自觉贯彻“光盘行动”和“八规六禁”政策,这也是每一个餐饮企业的长远发展之道。

在经营策略上,餐饮企业要调整经营理念,如要充分合理利用食材,从源头上控制浪费;加强对餐馆服务员的职业教育和培养,从加强员工节约意识入手,在服务手段上引导顾客理性就餐;可以在店堂、餐桌、菜单等显眼位置,悬挂张贴提倡节约的人性化提示牌,以节约为目的开展双赢的销售活动;可以采取在菜单上标明分量的方法,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菜品大小按比例去点,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替他们省钱,可以培养更多的消费者的忠诚度。餐饮企业在配合主流消费观念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宣传自己,吸引更多的顾客,建立良好的口碑,提高经营业绩。

(2)餐饮企业以消费者的动态需求为导向,调整经营战略,打造餐饮企业品牌。联合分析的结果表明,目前家庭聚餐(普通宴请)最喜欢的餐饮消费组合形式为:连锁餐饮企业品牌、价格在100元以下/人、档次为3星级及以下、在包间用中餐。餐饮企业要以此为导向,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尽最大可能创造条件满足消费者的餐饮消费需求。餐饮企业可挖掘自身优势,进行技术、文化、营销与服务创新,转变营销方式,调整目标市场,优化菜品菜系,植入养生文化,改善服务方式,努力做到差异化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如今的消费市场已经进入品牌消费时代,餐饮企业亟须强化品牌建设,树立餐饮企业形象。品牌是企业经营理念、产品质量、服务保障和信任程度的综合体现。品牌是一个将市场、定位、形象、情感、价值等转化为营销力量并启动市场定位与竞争的过程,它能强化定位,参与竞争,而且还以其可能隐含的形象价值使企业获得持久的市场优势。目前,江苏餐饮品牌企业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在全国的餐饮竞争中江苏餐饮企业处于弱势,江苏餐饮的品牌之路建设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组.官民意愿“共鸣”与政策有效执行[J].法制与社会,2014(6).

[2]李清.光盘行动――从餐饮文化走出餐饮困境[J].商场现代化,2013(4).

[3]何晓群,陈少杰.联合分析及其在公寓调查中的应用[J].统计研究,2000(12):10-14.

餐饮市场研究篇(6)

一、酒店餐饮行业营销现状及困境

(一)酒店经营门槛高,导致价格过高

酒店餐饮与社会餐饮相比,酒店餐饮是在酒店,菜肴价格过高。再加上酒店的装潢让消费者有这样的感觉:进酒店消费一次将会花费很多,使一些想到酒店来消费的消费者望而却步。但有的消费者不会因为吃顿饭而花掉自己那么多的钱,以至于酒店餐饮为什么不如社会餐饮了。

(二)消费需求的多样性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消费需求亦愈发多样。如公务餐、会议餐等社交需要;如寿宴、婚宴、烛光晚餐等情感需要。多样性的需求导致服务质量难以控制:用餐环境的舒适度要与消费者的心理期望值相符;菜品作为最基本的餐饮功能要在新鲜、安全、卫生、美味和价格等指标上与顾客期望值保持一致等。

(三)顾客忠诚度的不稳定性

餐饮行业中的消费者对消费对象、内容、形式具有易变性的特点。因此对于餐饮企业而言要维系顾客的忠诚难度比服务业中的其他行业的大很多,顾客忠诚度的不稳定性主要原因有:信息来源渠道的多样性、交通工具的变革等使得顾客的选择面更广,如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使得顾客获取信息愈发容易。

(四)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

餐饮业是典型的服务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包括有形物质产品又包括无形的服务,一方面由于制作工艺、烹饪方法等多方面的原因,实现标准化生产很困难,从而导致了餐饮业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餐饮从业人员的服务方式、服务态度、服务水平等参差不齐也导致了其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

二、现代酒店餐饮行业营销策略研究

(一)特色菜肴策略

要办好餐馆就必须集中全力抓好一个或者哪几个品种,在菜肴的“味”上下功夫。餐厅只有具备特色才能吸引客人的到来和重顾。因此,酒店餐饮部门要确定好自己的风格特征,保证好一般菜“味”的质量,再选定几个风味的代表品种,不遗余力地做好,形成招牌,以此带动其他品种的销售。

(二)待客服务策略

餐饮业的顾客身份各异,消费形式和内容多样,如何吸引客人并且保证酒店餐饮有较高的重复消费是所有餐饮从业人员都值得思考的问题。但重复消费的前提是该客人在初次消费过程中对餐饮企业的整体感受,包括就餐的位置、用餐环境、氛围、菜品特色、服务方式等。因此,在待客方面不仅既要树立初次消费的客人与重复消费客人同等重要的观念,而且始终要把客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从客人的角度出发,提供共的同时注重适当的个。

(三)对象需求预测

顾客的消费内容和消费形式在不断的变化,这就要求餐饮经营者要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时地分析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创造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餐饮产品及服务形式。酒店应及时的了解市场行情的变化并采用有效的预测手段与方法来保证目标的实现。餐饮从业者应充分认识到,消费者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开发产品时不能只跟随现实需求,而应根据需求的动向来开发产品。

(四)市场抢先策略

餐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信息,率先提前研制新产品。当老一代产品处于成熟――饱和期,人们的需求开始转变时,企业应率先把新产品推上市场,使产品处于市场的领先地位,以快取胜。采用这种策略的企业一般要具有较强的技术势力和较强的能适应市场变化的经营管理组织,有能及时反馈、反映相当灵敏的市场信息系统。

三、大数据在现代酒店餐饮行业的创新应用

(一)应用大数据精确酒店餐饮行业市场定位

一个成功的餐饮品牌离不开精准的市场定位,而基于大数据的市场数据分析和调研是餐饮企业进行品牌定位的第一步。酒店餐饮企业需要架构大数据战略,拓宽餐饮行业调研数据的广度和深度,从大数据中了解市场构成、细分市场特征、消费者需求和竞争者状况等诸多方面,在进行信息数据收集、管理、分析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保证企业品牌市场定位具有特色,提高酒店餐饮品牌市场定位的行业接受度。

(二)应用大数据扩大酒店餐饮行业市场营销

在酒店餐饮行业市场营销工作中,不管是产品、渠道、价格还是顾客,每一项工作都与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密切相关。下列方面则是餐饮行业市场营销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是通过获取数据并加以统计分析来充分地了解市场信息,掌握竞争者的商情与动态,知晓对方产品在竞争群中的市场地位,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再是酒店企业通过积累和挖掘餐饮行业消费者的档案数据,也有利于调查和研究顾客的兴趣和消费行为,有利于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维系和发展忠诚顾客。

(三)应用大数据支撑酒店餐饮行业收益管理

收益管理是实现收益最大化的一门理论学科,近年来受到餐饮行业人员的普遍关注。要达到收益管理的目标,就要对需求预测、细分市场和敏感度分析这三个重要环节加以重视,这三个环节对数据需求量很大,而传统的数据分析大多采集的是企业自有的历史数据,易于忽视整个餐饮大行业的数据信息,就会导致预测结果存在偏差。现代酒店餐饮业在实施收益管理过程中如果能在自有数据的基础上,依靠一些自动化信息采集软件来收集更多的餐饮行业数据,了解更多的餐饮行业市场信息,这将会推动收益策略的准确制订和更多经济利益的实现。

(四)应用大数据创新酒店餐饮行业需求开发

随着微博、微信、电商平台等媒介在PC端和移动端的创新发展,公众的信息交流更加方便自由,促成了“网络评论”这一新型舆论形式的发展。网络评论最早来源于互联网论坛,是供网友在闲暇时互相交流的社交平台。消费者对企业服务及产品的评论变得更为客观真实,评价内容也更趋向理性化和专业化,的渠道也更加广泛和多样。酒店餐饮行业如果能对网上餐饮行业的评论数据进行收集何整理,然后建立网评大数据库,再利用分词、聚类和情感分析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行为、产品质量问题以及网上评论中所体现的新需求,以此来量化产品价值,改进和创新产品,并制定合理的价格,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从而获取更大的效益。

四、结语

酒店的餐饮业要想在当代与社会餐饮竞争且立于不败之地,就要符合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注意酒店餐饮营销方式的创新,平时善于积累和运用自动化工具收集、挖掘、统计和分析数据,都会有效地帮助自身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林红艳.酒店餐饮营销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3(24):158-159.

餐饮市场研究篇(7)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3.038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教育产业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为周边商业社区提供了规模庞大且收益稳定的消费群体,刺激与拉动了周边餐饮业的发展与服务业的经济增长。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鲜明的餐饮消费特征,研究大学生的群体餐饮消M特征,对于高等院校周边餐饮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 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布朗、吉尔摩和达纳(Brown & Gilmore & Dana,1996)通过对美国大学饮食质量及就餐环境问题的研究,得出影响食品服务的主要因素是食品味道、餐厅卫生和食品温度的结论。安舒尔q加戈(Anshul Garg,2014)通过研究泰莱大学大学生对校园快餐店服务质量的认知状况,发现相比快餐店的地理位置和装修风格,其服务质量的高低对大学生的就餐选择影响更大。

国内学者张梦丽(2004)研究发现大学生进行餐饮消费时非常重视餐饮环境、餐饮风味和餐饮服务态度等3个因素。高庆(2011)研究发现餐饮消费行为与大学生餐饮消费观念、餐饮消费偏好的相关程度很高,高等院校应该将提升校内食堂饮食质量与服务水平作为食堂经营管理的根本措施。黄铃钰、李梅华(2013)提出应通过加强餐饮业供应链监管机制建设来降低与消除高等院校周边地区饮食安全隐患。张玉刚(2014)发现高等院校周边消费环境与大学生餐饮消费的相关程度较为显著。

国外学者对大学生餐饮消费特征对周边餐饮业影响的研究很少,主要侧重于高等院校周边文化以及商业环境的研究。国内学者关于餐饮消费特征与高等院校周边餐饮业相互关系的研究为数不多,多数学者是对两者分别进行调查研究的。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餐饮消费特征,结合高等院校周边餐饮业的发展现状,研究了大学生餐饮消费特征对高等院校周边餐饮业的影响,期望能够对高等院校周边餐饮业经营者的投资决策和生产经营,以及政府区域规划与治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2 调查对象的描述性分析

2.1 研究对象

论文的研究对象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兰州市安宁区三所高等院校(即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以及甘肃政法学院)的大学生,旨在分析大学生餐饮消费特征;第二类为高等院校周边金牛商业街和宝石花路商业街的餐饮店,目的在于了解其经营状况。

2.2 样本分布状况

对三所样本学校发放了470份问卷,实际回收了450份,有效问卷有406份,问卷有效率为90.22%。对三所样本学校周边的餐饮店发出问卷150份,实际回收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14份,问卷有效率95%。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高等院校周边餐饮业经营现状分析

3.1.1 高等院校周边餐饮业利润空间大,经营收益良好

调查得知8.77%的餐饮店月租金在2000元以下,33.33%的餐饮店月租金在2000-7000元之间,24.56%在7000-1.2万之间,1.2万-1.7万元的餐饮店有13.16%,月租金在2万元以上的餐饮店占9.65%,整体而言,高等院校周边餐饮店的月租金集中分布在2000-7000元、7000-1.2万元和1.2万-1.7万元这三个区段。

图1为餐饮店月租金与月营业额的集群条形图,由图可以看出,每个月租金范围内,相应餐饮店的月营业额远高于租金水平,说明高等院校周边餐饮店利润空间大,经营收益好。

3.1.2 高等院校周边餐饮店的规模小、数量多

样本学校周边餐饮店以经营中餐、特色小吃和火锅为主,其他各类餐饮并存,种类繁多。调查表明,高等院校周边餐饮店的面积主要在50O以下和50-100O这两个区间上,分别占41.23%、27.19%,餐饮店面积在100-150O的比重为12.28%,150O-200O的比重为6.14%,200O以上有8.77%,除无固定经营场所的摊贩外,总体呈现随着餐饮店面积的增加,相应餐饮店的数量在减少,高等院校周边餐饮店营业面积小、整体规模小。

3.1.3 高等院校周边餐饮店经营时间短、更替频繁

从表1可知,73.3%的餐饮店经营时间在4年以下,其中,经营时间在2年以下的餐饮店有43.0%,2-4年的有33.3%。除经营时间达到8年以上的餐饮店数量有所上升外,随经营时间的增加,相应餐饮店的数量在减少,其中,经营时间在2-4年区段到4-6年区段的餐饮店数量减少最为明显,说明高等院校周边餐饮店经营时间普遍较短,第4年是餐饮店更替经营的重要转折点,店铺更替比较频繁。

3.1.4 定价普遍高于大学生均餐消费额、价格差异小

通过调查高等院校周边各类型的餐饮店的人均每餐消费额分布得知,中餐类有89.5%的餐饮店人均每餐消费额在8-16元及以上,饮品店有75%的人均每餐消费额在8-16元及以上,特色小吃类有81.5%是在8-16元及以上,西餐类、烧烤类和火锅类餐饮店的均餐消费额全部在8-16元及以上,只有早餐类餐饮店的均餐定价在8元以下。调查表明仅有31.21%的大学生平均每餐的消费额高于12元,68.79%的大学生平均每餐的消费额在6-12元,说明高等院校周边餐饮店的价格偏高。

3.1.5 竞争不合理,店铺租金高

表2表明,经营者认为影响经营收益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竞争者太多(54.4%)和店铺租金高(45.6%),这反映出高等院校周边餐饮业进入门槛低,盲目投资导致周边餐饮业竞争激烈。

3.2 高等院校周边餐饮业存在的问题

3.2.1 卫生状况有待改善

高等院校周边餐饮店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为了节省成本,只进行简单的餐具清洗。监管部门全面监控难度大,仅凭从业人员自律来保证餐饮卫生,很难保证高等院校周边餐饮店的卫生质量。

3.2.2 原材料采购渠道不透明

高等院校周边餐饮店原材料的采购来源不透明,食材完全由餐饮店自行采购。大部分餐饮店没有食品的检疫或合格认证,消费者无法准确判断原材料是否新鲜,有无变质,一旦发生事故,存在诸多隐患。

3.2.3 缺乏特色餐饮

高等院校周的餐饮店的类型虽然多样,但菜品特色不鲜明,多数经营的是麻辣烫、冒菜、砂锅和火锅等,经营者相互模仿,菜品雷同,缺乏创新。

3.2.4 餐饮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高等院校周边餐饮店规模小、数量多,招聘条件要求不高,员工职业素质低下,出于对成本的考虑,经营者通常不会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导致高等院校周边餐饮店的服务质量低下。

3.3 大学生餐饮消费现状分析

3.3.1 大学生月均生活费及餐饮消费支出

调查表明,40.15%的学生的月均生活费在800元-1000元之间,在600元-800元和1000元-1200元之间的学生所占分别为19.21%和18.97%。而12.32%的学生在600元以下,超过1200元仅占9.36%。

通过大学生月均生活费与月均餐饮消费支出的相关分析得到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26,说明大学生月均生活费与月均餐饮消费额正相关,由此可知大学生月均餐饮消费额占月均生活费的比重很大,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属于基本消费。

3.3.2 大学生就餐场所选择

大学生的主要的就餐场所有三种,分别是校内食堂、外卖和校外餐饮店。调查表明大学生选择三种就餐方式的比重各为64.3%、32.3%、3.4%,大一至大四的大学生选择在校内食堂就餐的比重分别是75%、61.8%、60.7%和57.3%,由此可知,大学生选择在校内餐饮店就餐的比重随着年级的增高而下降。

3.3.3 大学生对校内食堂的满意度

通过调查大学生对校内食堂的满意度可知,大学生对校内食堂饭菜表示一般的比重最大,占42.6%,比较满意的学生为27.1%,不太满意的比重为17.7%,非常满意和不满意的比重分别是2.5%和10.1%,总体上大学生对学校食堂的满意程度不高。

3.3.4 大学生了解餐饮信息的渠道

通过调查大学生了解餐饮店的渠道可知,78.3%的大学生通过朋友推荐了解餐饮店信息,35.7%的学生通过宣传单页了解餐饮店信息,13.5%的大学生是通过促销活动了解餐饮店信息,10%左右的大学生是通过网络论坛和传媒广告了解餐饮信息,说明对大学生而言,餐厅良好的口碑主要是建立在同学朋友的认同推荐的基础上的,经营者应该通过开发独具特色饮食口味来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3.3.5 大学生餐饮场所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

调查表明77.3%的大学生选择就餐场所时会考虑饭菜的可口程度,76.4%会考虑价格,65.8%会考虑卫生状况,53.9%会考虑就餐环境,46.3%会考虑便利性,35%会考虑上菜速度,考虑服务质量的有30.5%,考虑装修风格的仅有9.9%,所以高等院校周边餐饮店要想获得更高的收益,应该以消费者为主,结合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从多层面来提高自身竞争力。

3.3.6 大学生饮品消费的需求分析

通过调查大学生去饮品店的目的得知,以饮用饮品为主要目去饮品店的学生比重最大,占64.3%,因聚会需要去饮品店的比重为54.2%,为休憩而去饮品店的有23.6%,因约会去的占20.4%,为利用免费WIFI去饮品店的有13.5%,为学习去的比重最小,只占8.6%。除饮用饮品外,大学生因多样化的目的去饮品店消费,高等院校周边的饮品店可以拓展与大学生相关的其他业务,谋求更加多元的收入手段,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3.4 大学生餐饮消费特征分析

3.4.1 大学生餐饮消费支出在消费收入支出中占比较高

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消费力,但大学生还不具备创收能力,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家庭,在大多数学生的消费支出中,餐饮消费支出占比高,说明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消费偏重于基本消费。

3.4.2 大学生餐饮消费对校内食堂的依赖性逐年降低

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在校内食堂就餐的比例逐渐降低,在校外餐饮店就餐的比例升高,说明大学生对校内食堂的满意程度在逐年下降。

3.4.3 大学生追求独特的口味和个性化的就餐环境

大学生在餐饮消费过程中,追求个性化的消费观念与饮食口味,追求新潮、尝试新鲜食品的意愿强烈,在餐饮消费中倾向于在个性化场所就餐。

3.4.4 大学生出于社交需要而进行餐饮消费的现象显明

丰富的大学生活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交与实践的舞台,伴随大学生的社交与实践活动的频繁,大学生出于社交需要进行餐饮消费的现象变得日益普遍。

4 结论与讨论

4.1 庞大的大学生消费群体导致经营者盲目进入周边餐饮业

高等院校餐饮市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投资者争相进入高等院校餐饮行业,但多数餐饮业投资者,不重视市场分析与调查,在进行投资前,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盲目进入高等院校餐饮市场,导致短期内进入餐饮行业的竞争者数量迅速增长,竞争激烈,更替频繁,数据表明多数餐饮店经营时间不足4年。

4.2 大学生个性化餐饮消费特征倒逼周边餐饮加强菜品创新

大学生追求个性化,体现在餐饮消费上是普遍比较注重口味、喜欢新鲜口味以及偏好特色鲜明就餐环境,使得高等院校周边餐饮店必须要注重菜品创新和就餐环境的创新设计。

4.3 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敏感性推动周边餐饮发展网络营销

大学生群体性消费特征明显,他们的消费决策行为具有从众特性,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各类消费信息,网络消费的新兴,大大拓宽了大学生信息的获取渠道,所以,周边餐饮业根据这一特征采取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营销非常必要。

4.4 大学生出于社交目的的餐饮消费拓展了周边餐饮的盈利空间

大学生出于社交需要而进行餐饮消费的特征,使得周边餐饮业的业务种类得以拓展,开辟了新的盈利途径。高等院校周边餐饮店在以餐饮为主要经营目的以外,还可以结合大学生的社交需要,改变餐饮店风格和业务类型,加强开辟以服务主导的新的盈利空间。

5 关于高等院校周边餐饮店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对策建议

5.1 对高等院校周边的餐饮店的建议

5.1.1 结合高等院校餐饮市场现状进行投资决策

投资者在决策前,应对高等院校周边餐饮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查,对市场进行细分,找出高等院校周边餐饮市场竞争不足之处,分析大学生餐饮消费心理,结合自身可开发利用的优势,制作既对大学生有吸引力,又有竞争力的餐饮产品。

5.1.2 通过与高等院校师生互动合理运用理论指导经营活动

高等院校专业众多,聚集了各方面的人才,经营者可以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寻求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老师与学生的建议和帮助,或赞助相应专业的大学生开展调查研究,低成本高效率地掌握第一手数据及研究结论。

5.1.3 从多方面创新以提升自身竞争优势

餐饮店经营者应该注重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加强对菜品和口味的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适时对学生的消费需求进行跟进了解,结合自身情况利用网络营销手段,进行宣传营销。

5.1.4 结合大学生消费能力合理定价

大学生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家庭,其消费需求与其消费能力不一致,消费偏重于基本消费,就要求周边餐饮业的饭菜价格不宜过高,菜价的变动范围应在大学生日餐均价上下。

5.2 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建议

5.2.1 统一规划建设高等院校周边餐饮业

高等院校周边餐饮业发展较快,但是整体缺乏合理规划,经营方式单一。安宁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引导高等院校周边餐饮树立良好的服务思维和服务态度,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并统一进行小型餐饮店特色化的转型,推动大中型餐饮完善品牌,扩大区域影力。

5.2.2 建立行政监管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

高等院校周边餐饮店卫生状况差,政府部门应通过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健全餐饮监管体系,对食品安全进行严格控制,促使高等院校周边餐饮店公示食材来源,切实落实餐具的清洁消毒,并要求餐饮业者加强行业自律,注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其良性发展。

5.2.3 打造依托高等院校餐饮市场的多元餐饮商业圈

大学生群体规模庞大,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深受投资者的青睐。安宁区政府部门应该充分挖掘高等院校商业圈的发展潜力,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区大学城周边餐饮业的开发方式,合理布局,增加创新元素,推动高等院校周边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Gremler,D.D.and Brown,S.W.Service Loyalty:Its Nature,Importance and Implications In Edvardsson,B.Brown,S.W.,John-ston,R.andScheuing,E.E.(Eds).Advancing Service Quality A Global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Service Quality Association Inc 1996:171-180.

[2]Anshul Garg.Mechanic Clues vs. Humanic Clues: Students’ Perception towards Service Quality of Fast Food Restaurants in Taylor's University Campus[J].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44):1-2.

[3]张梦丽.大学生饮食观念及外出就餐行为探析[J].扬州大学烹予饪学报,2004,(03):60-64.

餐饮市场研究篇(8)

近年来,餐饮业发展瞩目。2004年,我国餐饮业实现销售额74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9%。合肥市的餐饮业一直以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高速发展,已连续8年实现高增长,2004年实现营业收入24.18亿元,同比增长24.3%,对于促进我市第三产业以致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分析2004年,我市餐饮营业额的继续高增长的因素,一是消费者需求上升较快,个性化特色经营突出,特别是时尚、健康和特色品牌餐饮给市场带来新活力;二是节假日市场和商务旅游等对行业拉动明显;三是社会经济发展,商务活动活跃和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04年,我市餐饮市场的特点是:一是经营的品牌化、规模化,餐饮经营更加讲究树立特色品牌,吸引消费者,扩大规模,增强市场占有率。年内,有多家大型餐饮企业相继开业加入市场竞争之列,也提高了我市餐饮业的整体经营档次;二是餐饮连锁经营扩张的步伐不断加快,显现出其科学管理,快速复制,进而占领市场的独特优势;三是外地餐饮企业继续进入本地市场,本地餐饮企业也审时度势,开始出击外地市场,形成有进有出的局面;四是餐饮企业间的市场竞争艺术更加提升,营销举措力度加大,企业更加注重挖掘饮食文化内涵,提高吃的品味,以节兴市等促进市场繁荣;五是重视食品安全,绿色餐饮消费理念更进一步为企业和消费者所推行和注重;六是2004年的成就是在克服“禽流感”等困难后取得的。特别是在“禽流感”面前,我市餐饮企业表现出“积极进取、合作共赢”的可贵精神。

同时,2004年我市的餐饮市场也有表现不足的地方:一是行业竞争欠规范,一些企业存在着服务质量低,卫生环境差等问题;二是不同规模间企业发展不平衡,中小型企业发展步伐较慢。表现为企业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特别是一些中型企业状况不容乐观;三是成本增加过大,利润下降。今年的水、电、煤气及米、面、油、蔬菜等原料涨幅较大,虽然营业额增长较大,但利润增加不大,影响了发展后劲;四是业态发展不平衡,如早餐业从整体上来说市场较大,但企业规模较小,较为分散,难于管理,问题较多,值得关注。

展望我市2005年的餐饮市场:一是市场总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估计全年营业额增长继续达20%以上;二是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仍是餐饮业发展的主题。

商务局作为餐饮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将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继续引导、推进餐饮企业的规范发展,有序竞争,做大做强本行业,繁荣我市餐饮市场。对餐饮业今年的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注重学习研究,提高管理水平。餐饮企业要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要多研究市场发展方向,把握规律,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提高管理水平和赢利水平。在经营决策中要注重连锁、集团、特色、品牌等经营模式和理念的学习运用。要学会资本运营,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先进管理模式,促进餐饮服务业管理体制和传统菜肴上的创新。餐饮协会应发挥优势多做这方面的培训和交流工作,加快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推进“绿色餐饮消费工程”活动深入开展。倡导绿色消费,创建“绿色餐饮”是三绿工程的重要举措,是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必然要求。绿色餐饮涵义很广,既有食品卫生管理,也有环境保护、能源节约,还有服务规范方面的要求,强调了从采购、运输到加工、销售全过程的无害,是个发展的概念。经过前两年的工作,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以后将逐年扩大范围,以真正起到引导示范市场的作用。希望更多的餐饮企业积极参与,把企业对品质和管理的追求与政府部门的行业引导自觉结合起来,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放心餐饮消费。

同时,要积极探索行业“市场准入”。餐饮业是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的行业,而一些中小餐饮企业的卫生安全问题较为突出,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值得研究和探讨。

三、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有序竞争。今年商务局将继续会同工商局、卫生局等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加强对餐饮行业的管理,鼓励规范有序竞争,打击不正当竞争,要求企业做到“合法经营、进货合格、消毒卫生、服务规范、价格透明、宣传真实”。企业要自觉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政府加以引导和规范,广大新闻媒体给以及时的支持和鞭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维护和提高餐饮企业的形象,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权利,实现“多赢”。餐饮协会要更好地服务规范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餐饮市场研究篇(9)

近年来,餐饮业发展瞩目。年,我国餐饮业实现销售额74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9%。合肥市的餐饮业一直以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高速发展,已连续8年实现高增长,年实现营业收入24.18亿元,同比增长24.3%,对于促进我市第三产业以致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分析年,我市餐饮营业额的继续高增长的因素,一是消费者需求上升较快,个性化特色经营突出,特别是时尚、健康和特色品牌餐饮给市场带来新活力;二是节假日市场和商务旅游等对行业拉动明显;三是社会经济发展,商务活动活跃和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年,我市餐饮市场的特点是:一是经营的品牌化、规模化,餐饮经营更加讲究树立特色品牌,吸引消费者,扩大规模,增强市场占有率。年内,有多家大型餐饮企业相继开业加入市场竞争之列,也提高了我市餐饮业的整体经营档次;二是餐饮连锁经营扩张的步伐不断加快,显现出其科学管理,快速复制,进而占领市场的独特优势;三是外地餐饮企业继续进入本地市场,本地餐饮企业也审时度势,开始出击外地市场,形成有进有出的局面;四是餐饮企业间的市场竞争艺术更加提升,营销举措力度加大,企业更加注重挖掘饮食文化内涵,提高吃的品味,以节兴市等促进市场繁荣;五是重视食品安全,绿色餐饮消费理念更进一步为企业和消费者所推行和注重;六是年的成就是在克服“禽流感”等困难后取得的。特别是在“禽流感”面前,我市餐饮企业表现出“积极进取、合作共赢”的可贵精神。

同时,年我市的餐饮市场也有表现不足的地方:一是行业竞争欠规范,一些企业存在着服务质量低,卫生环境差等问题;二是不同规模间企业发展不平衡,中小型企业发展步伐较慢。表现为企业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特别是一些中型企业状况不容乐观;三是成本增加过大,利润下降。今年的水、电、煤气及米、面、油、蔬菜等原料涨幅较大,虽然营业额增长较大,但利润增加不大,影响了发展后劲;四是业态发展不平衡,如早餐业从整体上来说市场较大,但企业规模较小,较为分散,难于管理,问题较多,值得关注。

展望我市年的餐饮市场:一是市场总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估计全年营业额增长继续达20%以上;二是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仍是餐饮业发展的主题。

商务局作为餐饮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将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继续引导、推进餐饮企业的规范发展,有序竞争,做大做强本行业,繁荣我市餐饮市场。对餐饮业今年的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注重学习研究,提高管理水平。餐饮企业要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要多研究市场发展方向,把握规律,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提高管理水平和赢利水平。在经营决策中要注重连锁、集团、特色、品牌等经营模式和理念的学习运用。要学会资本运营,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先进管理模式,促进餐饮服务业管理体制和传统菜肴上的创新。餐饮协会应发挥优势多做这方面的培训和交流工作,加快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推进“绿色餐饮消费工程”活动深入开展。倡导绿色消费,创建“绿色餐饮”是三绿工程的重要举措,是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必然要求。绿色餐饮涵义很广,既有食品卫生管理,也有环境保护、能源节约,还有服务规范方面的要求,强调了从采购、运输到加工、销售全过程的无害,是个发展的概念。经过前两年的工作,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以后将逐年扩大范围,以真正起到引导示范市场的作用。希望更多的餐饮企业积极参与,把企业对品质和管理的追求与政府部门的行业引导自觉结合起来,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放心餐饮消费。

同时,要积极探索行业“市场准入”。餐饮业是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的行业,而一些中小餐饮企业的卫生安全问题较为突出,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值得研究和探讨。

三、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有序竞争。今年商务局将继续会同工商局、卫生局等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加强对餐饮行业的管理,鼓励规范有序竞争,打击不正当竞争,要求企业做到“合法经营、进货合格、消毒卫生、服务规范、价格透明、宣传真实”。企业要自觉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政府加以引导和规范,广大新闻媒体给以及时的支持和鞭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维护和提高餐饮企业的形象,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权利,实现“多赢”。餐饮协会要更好地服务规范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餐饮市场研究篇(10)

近年来,餐饮业发展瞩目。2004年,我国餐饮业实现销售额74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9%。合肥市的餐饮业一直以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高速发展,已连续8年实现高增长,2004年实现营业收入24.18亿元,同比增长24.3%,对于促进我市第三产业以致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分析2004年,我市餐饮营业额的继续高增长的因素,一是消费者需求上升较快,个性化特色经营突出,特别是时尚、健康和特色品牌餐饮给市场带来新活力;二是节假日市场和商务旅游等对行业拉动明显;三是社会经济发展,商务活动活跃和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04年,我市餐饮市场的特点是:一是经营的品牌化、规模化,餐饮经营更加讲究树立特色品牌,吸引消费者,扩大规模,增强市场占有率。年内,有多家大型餐饮企业相继开业加入市场竞争之列,也提高了我市餐饮业的整体经营档次;二是餐饮连锁经营扩张的步伐不断加快,显现出其科学管理,快速复制,进而占领市场的独特优势;三是外地餐饮企业继续进入本地市场,本地餐饮企业也审时度势,开始出击外地市场,形成有进有出的局面;四是餐饮企业间的市场竞争艺术更加提升,营销举措力度加大,企业更加注重挖掘饮食文化内涵,提高吃的品味,以节兴市等促进市场繁荣;五是重视食品安全,绿色餐饮消费理念更进一步为企业和消费者所推行和注重;六是2004年的成就是在克服“禽流感”等困难后取得的。特别是在“禽流感”面前,我市餐饮企业表现出“积极进取、合作共赢”的可贵精神。

同时,2004年我市的餐饮市场也有表现不足的地方:一是行业竞争欠规范,一些企业存在着服务质量低,卫生环境差等问题;二是不同规模间企业发展不平衡,中小型企业发展步伐较慢。表现为企业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特别是一些中型企业状况不容乐观;三是成本增加过大,利润下降。今年的水、电、煤气及米、面、油、蔬菜等原料涨幅较大,虽然营业额增长较大,但利润增加不大,影响了发展后劲;四是业态发展不平衡,如早餐业从整体上来说市场较大,但企业规模较小,较为分散,难于管理,问题较多,值得关注。

展望我市2005年的餐饮市场:一是市场总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估计全年营业额增长继续达20%以上;二是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仍是餐饮业发展的主题。

商务局作为餐饮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将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继续引导、推进餐饮企业的规范发展,有序竞争,做大做强本行业,繁荣我市餐饮市场。对餐饮业今年的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注重学习研究,提高管理水平。餐饮企业要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要多研究市场发展方向,把握规律,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提高管理水平和赢利水平。在经营决策中要注重连锁、集团、特色、品牌等经营模式和理念的学习运用。要学会资本运营,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先进管理模式,促进餐饮服务业管理体制和传统菜肴上的创新。餐饮协会应发挥优势多做这方面的培训和交流工作,加快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推进“绿色餐饮消费工程”活动深入开展。倡导绿色消费,创建“绿色餐饮”是三绿工程的重要举措,是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必然要求。绿色餐饮涵义很广,既有食品卫生管理,也有环境保护、能源节约,还有服务规范方面的要求,强调了从采购、运输到加工、销售全过程的无害,是个发展的概念。经过前两年的工作,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以后将逐年扩大范围,以真正起到引导示范市场的作用。希望更多的餐饮企业积极参与,把企业对品质和管理的追求与政府部门的行业引导自觉结合起来,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放心餐饮消费。

同时,要积极探索行业“市场准入”。餐饮业是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的行业,而一些中小餐饮企业的卫生安全问题较为突出,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值得研究和探讨。

三、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有序竞争。今年商务局将继续会同工商局、卫生局等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加强对餐饮行业的管理,鼓励规范有序竞争,打击不正当竞争,要求企业做到“合法经营、进货合格、消毒卫生、服务规范、价格透明、宣传真实”。企业要自觉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政府加以引导和规范,广大新闻媒体给以及时的支持和鞭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维护和提高餐饮企业的形象,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权利,实现“多赢”。餐饮协会要更好地服务规范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餐饮市场研究篇(11)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1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餐饮业一直是我国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在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餐饮业都保持迅猛的发展势头,是公认的最具吸引力的行业。大众化餐饮是餐饮行业中的一种非常重要业态形式,其服务对象是社会中的大众群体,以满足大众群体日常餐饮的基本需求为目的,具有早餐、快餐、团餐、地方小吃、特色正餐、外卖送餐、网络订餐等多种表现形式。2012年12月,中共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这为我国大众化餐饮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时代背景。伴随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日常收入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外出就餐,使得大众餐饮的发展迸发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占据行业发展的主流市场。

一、大众化餐饮背景下餐饮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餐饮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在曲折中前进,在变化中谋生”的整体态势。

1.餐饮市场回归理性,两极市场饮发展态势迥异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三公消费受到严格限制,导致大量高端餐饮被迫走上向大众转型的道路。然而,受历史因素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高端餐饮要想摆脱既有的框架结构,与大众市场形成完美结合,并非朝夕之力,再加上房租、人力成本等的持续走高,致使高端餐饮的转型之路遍布荆棘,困难重重。

与此同时,大众餐饮在发展旅途中却“一路高歌”,不但在持续旺盛的刚性需求的刺激下稳中求进,更以其自身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等大众化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越发成为整个餐饮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上海点心小吃和团餐营收均有大幅上升。

2.创新实践、锐意进取――餐饮企业各显身手谋发展

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大大小小的餐饮企业都纷纷走上“创新驱动,寻求突破”的发展之路。比如,许多餐饮企业抓住大众消费心理,注重健康餐饮的理念,积极投身于早餐工程、便民餐饮,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餐饮行业O2O;又如,许多餐饮行业在发展转型过程中,积极挖掘新市场,涉足食品加工行业,2014年上海杏花楼的食品加工销售份额占据总销售额的百分之六十。需要强调的是,新形势下各地区的商业综合体,如购物中心等,的结构布局正在发生变化,餐饮在整体的销售比例格局中的比重迅速上升,有的甚至高达40%-50%,继而商业综合体日益成为餐饮业选址的上等选择。

3.环境优化进行时,促进餐饮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挤掉泡沫,回归理性的餐饮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青睐,吸引很多国际资本看好中国餐饮行业,除此以外,我国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优化餐饮行业的良性发展环境。2014年我国商务部出台《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的指导意见》,大力鼓励支持大众化餐饮的发展,力争五年内将大众化餐饮的市场份额由80%提升至85%以上,随后全国多个省市地区制定相应的实施政策与鼓励措施。同年11月1日,我国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的《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它是餐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二、大众化餐饮背景下餐饮行业的发展对策

整体来看,目前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创新发展模式,改进管理方式,升级产品与服务,强化餐饮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从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走创新型发展道路,最终实现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创新发展模式,改进管理方式

不断创新建设餐饮企业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与经营模式,不断提高餐饮企业的行业竞争力,是大众化餐饮背景下餐饮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重点做好企业管理机制、财务管理体系、市场营销战略以及企业文化体制等方面的加强、完善工作,促进并保证餐饮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创新升级餐饮产品以及服务

加强产品创新以及产品组合多元优化,是餐饮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不但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的购买需求,同时还能有效提升行业竞争力。营养、健康、安全――是21世纪餐饮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势,餐饮企业在设计开发新产品或进行产品重新组合的时候,要注意将“营养、健康、安全”与“多元化”结合起来,始终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为其提供方便快捷、细心周到的餐饮服务。

3.强化餐饮企业信息化建设

资源共享、消费便捷是电子商务的最大特征,将其合理引用到现代餐饮行业中,促使餐饮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产品加工、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形成标准统一的信息一体化,实施科学管理;同时,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建立完善详实的顾客资料档案,是现代市场经济中,餐饮企业扩大优势,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4.建立健全“学校、培训机构、企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人力资源的品质高低,是决定餐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否取得强力持久生命力的重中之重,是餐饮企业“永葆活力”的不二秘诀。为了培养高水平、高品质的餐饮行业专业化人才,必须不断建立健全“学校、培训机构、企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促使每一位行业人员都具有强劲持久的行业发展能力,进而提升餐饮行业从业者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餐饮行业自身科学、有效、持久、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关薇.素食餐饮发展前景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No.53104:123.

[2]卢玉祥.海南高端餐饮企业转型发展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No.24423:80-81.

[3]何春江.餐饮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6:88-89.

[4]王刚.朝鲜餐饮空间的现存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19:357.

[5]中国餐饮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向[J].财经界,2011,No.23601:48-49.

[6]赵晓芳.我国餐饮企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1,No.22504:170-171.

[7]程小敏.我国地方餐饮产业发展促进政策的分析研究[J].餐饮世界,2013,No.24701:81-84.

[8]杨滨.云南餐饮业发展与餐饮人才培养状况分析[J].管理观察,2008,13:164-165.

[9]于振冰.关于我国大众化餐饮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11:86.

[10]杨超.餐饮企业大众化经营研究[J].河南科技,2012,No.49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