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民间文学的特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1 15:57:02

民间文学的特点

民间文学的特点篇(1)

    提起民间文学中的数字语言,人们立即会想到中国历代各地相传的《九九歌》,因为它当属民间文学与数字语言联系最直接、最密切也是最典型的一例。而它又有夏至《九九歌》③和冬至《九九歌》之分。④

    1.夏至《九九歌》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儿;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湖北·禹王庙

    一九至二九,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勿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莫盖单;八九七十二,当心受风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北方大部分地区

    2.冬至《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缘凌走;五九半,凌喳散;春打六九头,脱袄换个牛;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宽;八九不犁地,只待三五日:九九杨花开,以后九不来。

    ——河北

    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四九三十六,关住房门把炉守;五九四十五,开门寻暖处;六九五十四,杨柳树上发青绦;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满地飞: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湖南从以上的例子来看其语言形式可知,它首先是一种民间歌诀,是有关基本数字乘积运算规律的歌诀。这种算数歌诀同民间画诀、艺诀之类歌诀一样,都具有谣谚性质。汉字一字一音,易于编成口诀,数字也是这样。

    而《九九歌》俗称“小九九”,从“一一如一”起直至“九九八十一”止,这是现在的说法。在此之前的《九九歌》是起于“九九八十一”止于“二二如四”的。《九九歌》的得名即出自古代以“九九八十一”开头的“九九”。据汉韩婴《朝诗外传》可知公元前7世纪已有《九九歌》,而且在当时已是极为普及。此外,在《苟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诸子百家文献中也有关于“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等《九九歌》断句的记载。

    据陈直《六十年来我国发现竹木简概述》可知,1908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简(公元二、三世纪,东汉或晋)和1930年在甘肃北部额济纳旗居延烽火台遗址发掘出的木简(公元前101年至公元40年)上即载有《九九歌》。这些实物证明,远在公元前已有了《九九歌》,流传至今已近2000年的历史了。《九九歌》从“九九”起改为“一一”起,是民间口头文学的变异特征。这个歌诀简练易诵,朗朗上口,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传统算盘才得以流传至今,其旺盛的生命力之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来自《九九歌》等数算口诀。

    二、特殊的民俗语义

    数字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往往具有修辞的特点,因此这些数字在具体语境中常常不表示数字本身固有的意义,而是泛指的、模糊的语义,甚至导出特殊的民俗语义。例如,形成于明清间的通州山歌《魏二郎》⑤的几个片段:

    叫你郎哥哥不得进房的个门哎,我家养了一八、二八、三八二十四只嚎汪的个狗呀,叫你不得进园的个门啊,踏板上头摆青灰,帐子窝里挂了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四十九个响铜铃哎。郎叫一声我的情姐姐啊,我有法子活他身哎,你家养的三八二十四只嚎汪狗,我买二十四个肉馒头喂狗群啊,调的个狗走啊你来接我,手拉手儿进园门哎,我再抓住你手儿穿桥过哇,不碰踏板上头的青灰印呀啊,我再带七七四十九张丝绵纸来,塞住你帐子里头啊七七四十九个响铜铃哎,郎说我家情姐姐啊,九九八十一难你难不住个我哎,不要用个推辞话儿哄小生啊。……

    从东庄庙里请九个和尚,从西庄庙里请九个师丈,从南庄庙里请九个道士,从北庄庙里请九个尼姑,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三十六个僧和道,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四十九天,大鼓大钹,大钹大鼓,丁零当啷敲起声。

    ……

    类似的句子还有“十万八千里根汗毛儿啊吓得根根的翘啊”“限你三天三夜一要开条六六三丈六尺宽、六七四丈二尺深的大圆沟”等,其中的数字除少量的是实指外,其余的都是虚指。至于请和尚、道士作斋事要请“四九三十六个”的“九”,则是出自迷信习俗认为人亡魂归九泉之下,因而须合“九”。这个“九”已是民俗意义的了。再如纳西族民间史诗《创世纪》⑥中的片段:

    三生九,九生万物,万物有“真”有“假”,万物有“实”有“虚”,真和实相配合,产生了光亮亮的太阳;假与虚相配合,出现了冷清清的月亮,……

民间文学的特点篇(2)

中国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83-2

我国经济一体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变成一种必然的趋势。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在交流和碰撞中互相融合,各民族各区域之间不再是封闭的文化状态,逐渐变得开放起来,因此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正在弱化,形成了一种混合无异同的文化发展趋势。对于目前这种混同式的发展趋势,我们要做好对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的保护,要保护各民族文化差异和个性的独特魅力,建构一个现代化的、多文化的精神乐园[1]。我国有着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存在着属于自己民族的独特的民间舞蹈,而各个民族的民间舞蹈都有独特的舞蹈技巧。目前,汉、藏、蒙、维、朝、傣、彝等民族的民间舞蹈已经被艺术学院纳入必修教材,在民间舞蹈教学中,对民间舞风格特征的把握以及对民间舞的艺术特性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着重对民间舞蹈教学中对风格特征的把握及对民间舞蹈艺术特性的教育进行了分析。

一、民间舞的风格特征的把握

风格特征是指:某个民族、时代、流派或者某个人的艺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艺术特征和中心思想特征。因而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是指:民间舞蹈艺术作品中展现出来的艺术特征、重要思想特征以及创作特征,它囊括了舞蹈作品的思想特点、形象特点、形式特点,通过内外兼修、形神一致来展示出舞蹈作品的风韵、感情以及品格。舞蹈特征蕴含着历史特征、时代特征、民族特征、阶级特征、社会特征以及创作者个人经历、个性等因素,是通过长期形成的稳定的客观存在。由此可见,民间舞的风格特征包括民族的心态、舞蹈的体态、民族特有的语言等特征。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看待民间舞蹈,我们都能看到民族独特的风格特征。因此,民间舞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掌握民间舞风格特征,要想对民间舞做进一步的研究,要想将民间舞蹈传递发扬,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掌握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一)体态是把握民间舞蹈风格特征的基础

体态是舞蹈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是舞蹈的重要元素,要掌握不同的民间舞的独特风格,首先要掌握体态。舞蹈从头到尾都展现着体态,体态是舞蹈语言互相连接的构架。跳民间舞时,只要舞动起来,就形成了体态。民间舞的体态在教学上经过从繁到简、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分析才确定它在训练中的价值所在。体态是否正确决定了舞蹈中舞姿和舞蹈动作是否完美,此外,舞蹈风格成型也由体态而决定。因此,体态是把握民族舞的独特性的根本,在舞蹈教学中是最基本最首要的任务。例如学习一种舞蹈前对学生站姿的教学,这个“站立”不是生活中随意的站立,而是带有特色外部特征的身体形态,这就是最单位的体态。体态的规范有利于舞蹈中的情感表达,因为体态为感情的表达奠定独特的风格基础,辅助抒情并且可以为更好地抒情做一个补充说明。人体的造型和运动无非是固定的几种动作,舞蹈也是有一个一个动作连接变化而来,怎么去形成舞蹈独有的特色,体态就是首要因素,体态是所有动作的核心关键所在,是带有该民族舞蹈风格特征一个外部模板结构。舞蹈教学中一开始就要先学习体态,再学习动作,这样就会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举手投足间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民族舞蹈风格不会跑调[2]。

(二)心态是把握民间舞蹈风格特征的支柱

舞蹈有了体态就需要有内在与情感使之更加丰富,内在和情感的表达关键就在于心态。

民间舞蹈在心态上的构成和定型,跟这个民族的人文环境、历史环境、风俗习惯有重要关系。要把握民间舞的特色,如果不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的话,就无法体验到特定的情感和神韵,这样一来,民间舞的教学缺少神韵和内涵,民间舞教学就做到了教其“形”而没有做到教其“神”了。心态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体会、联想,最终实现心态的教学。只有学生懂得了该民族心态才能使底蕴感情得到充实,从而使风格特点的把握上升一个层面向理性的认识进行转变。有很多教学方法可以高效的实现心态的教学:

1.用多媒体或文字材料进行辅助

可以用现存的与该民族的背景、人文、习俗等方面有关的文字和影像资料,给学生带来最直观的认知。此外,教师还要从大量文字资料选取所需部分用口述的方式来对学生所欠缺的部分进行补充,有时可以让学生对要学的内容有大体的了解和认知,有时也可以作为知识的补充,内容的充实,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来使自己情感表达方式更加丰富,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从外部形态对心态的把握。[3]除此之外,应用多媒体教学是对于传统言传身教式的教学模式的重大突破,它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的同时也使课堂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对文化渊源的探索来进行辅助

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它从一定层面上反应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和文化,这种不同的文化也就衍生出了不同的民族舞蹈。对一个民族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这种民族舞蹈的深层内涵。比如,朝鲜族人民喜欢白鹤,视白鹤为好运和纯洁的代表,因此他们的民族服饰颜色为白色。同时,这种对白鹤的喜爱也在他们的舞蹈风格中得到体现,他们强调“鹤步柳手”,就是指对鹤的起步步态进行模仿,形成一种拉力感,缓慢中带有动感,以此表现出强韧性,大幅度的姿态。

3.用教师的体验、感受来辅助教学

我们可以从一种更接近生活的体验来启发,即从生活体验和情感表达上寻找、引领。另外,在没有这种真实的采风体验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把自己跳时的感受传达给学生,力度的强弱、幅度应大应小,时间差的把握等,这也有助于学生从中尽快地体会找到感受。

4.调动学生联想来辅助教学

可以设定一个特定的背景,用语言来描绘舞蹈的动作,以将学生融入故事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想象再根据自己的想象将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在民间舞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结合”。动作结合情感,如果单纯教学生一系列的动作,是没有价值和风格的,但如果教动作的过程中结合了感情的表达,就会调动学生表现的欲望。“形”是艺术的表现形式,“神”是变现形式的感情依托。

舞蹈本来就属于一种文化,换言之,当我们跳着某个民族的民间舞的时候,我们也在演绎着该民族的民族文化,而舞者对这个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决定了他的表演好坏以及是否体现出该民族的“神”。

(三)语言是一个民族形成的标志

民族的形成伴随着民族语言的形成,而一个民族的语言能够十分充分地表现出这个民族的人文和特色。民间舞蹈属于一种艺术上的特殊的语言形式,完美的表现出民族的审美与意志,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使民族紧紧团结起来,形成独有的特色和风格[4]。

二、民间舞的艺术特性

(一)歌舞结合,欢快自由

我国民族的民间舞蹈有很鲜明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歌声与舞蹈的结合。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不仅自由、活泼、欢快,而且相对于纯舞蹈而言,载歌载舞更能表现出更多的与生活贴近的内容,而且通俗易懂,所以受到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二)道具与技艺相结合

我国的很多民间舞蹈都十分巧妙地借助道具来加强舞蹈的表现力。比如扇子、长绸、手鼓、单鼓、花棍、花伞、花灯等等,这不仅大大地加强了舞蹈的艺术表现能力,更加丰富了舞蹈动作,使舞蹈更加优美、多姿。

(三)形象鲜明,情节生动

我国的民间舞蹈的重中之重就是内容,丰富的内容是一个民间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大多数民间舞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或者传说作为根据,故事中有鲜明的人物形象、突出的人格特点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即使有的舞蹈仅仅表现某一种情绪,某一个片段,但它也是根据一个完整的故事的情节来表演的片断。例如广东的《英歌》,表演讲述的就是梁山泊英雄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故事;福建的《大鼓凉伞》传说是对郑成功抵御外寇练兵的活动的表现[5]。

(四)自娱娱人统一

我国很多民间舞蹈通常是自娱性和表演性的结合统一。对于舞者来说,有些舞蹈活动是用来自娱自乐的,但与此同时,观众看到了他们的表演,也就是娱乐了大众,所以说是自娱与娱人,意旨统一。因此,舞者很注重自己舞蹈技艺的提高,我国的民间舞蹈也随之得到了较高层面的发展。

三、结论

伴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万物的更新速度也日益加快。我国经济一体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变成一种必然的趋势。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在交流和碰撞中互相融合,各民族各区域之间不再是封闭的文化状态,逐渐变得开放起来,因此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正在弱化,形成了“一种混合无异同的文化”发展趋势,这样一来,我国继承和发展传统艺术文化知识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中国民间舞蹈随着时代的推进而发展,生命力旺盛,经久不衰,受到广大人民群的喜爱。其丰厚文化底蕴和旺盛的生命力,使其在世界舞蹈领域中绽放着独特的魅力。民间舞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风格性的充分体现是民间舞教学重点。在如今的舞蹈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明确民间舞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舞蹈动作,不仅仅是对舞蹈技艺的传授,更要把握民间文化的特色,对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对舞蹈所传递的情感的传授。我们应该坚守“源于民间,高于民间”的初衷,要做到教其“形”并教其“神”,通过舞蹈的肢体表现和对舞蹈的文化传递和发扬,把民间舞蹈的真正魅力表现出来[6]。只要深挖民族文化的精华,融会贯通,就能将最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展示给中国乃至全世界,以此来呈现民间舞蹈教育的良好形势,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促进国家文化交流,将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秦贺.民间舞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J].音乐大观,2013,(08).

[2]高杨.中国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的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3]宋禄霞.浅谈强化民间舞课堂教学的“民间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02).

民间文学的特点篇(3)

一、民族民间舞“风格性”概念

(1)民间舞的特性。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思想教育也随着变化,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也变化,时间沉淀下来的民间舞蹈具备了六大特性:一是民间舞的继承性。民间舞蹈来自于人们基本生活活动中,是历史发展下来的文化沉淀,象征着不同时代下,民间生活文化特点,从舞蹈文化中,辨识出社会发展状况和文化所处在的不同时代阶段,整个过程是继承与发扬的过程。二是民间舞的集体表现特点:民间舞基本用集体形式展现。民间舞蹈的特色是来源于民间劳动人民生活,这种生活状态是集体活动文化的体现,展现的是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舞蹈是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手段之一,对生活的美好期待、感情的抒发等,都由群众化、集体化的方式来展现。三是民间舞具备一定的娱乐性。民间舞的最初实现功能是娱乐人们,舞蹈具备感情交流沟通的作用,并可抒发感情、调节生活状态,排除疲劳,真情实感流露的舞蹈方式,可带来娱乐性。四是民间舞的即兴性。相对其他舞蹈,民间舞的最初目的就是娱乐和抒发情感,对舞蹈的编排较为随意,是人们感情迸发的即兴表演。五是适应能力强。民间舞出现和传承是依据历史背景而一直发展,能够吸收时展的特色,因历史而变的传承和延续。六是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我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多样,地域性的差异非常明显,各种地域的民间舞表达的内容不一样,地域特色明显。

(2)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性”的内涵。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性”是一种在艺术创作于表现中自然形成的现象,它是区别于其他舞蹈艺术的重要标志,既存在于舞蹈的内容之中,又表现为作品的艺术形式。将舞蹈的“风格性”融汇至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学习者近距离的感受民族文化与舞蹈风情,让学习者能准确的把握人们的生活感受与对动作风格的审美意识,能更好的将内心情感与各民族独有的底蕴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民族民间舞蹈风格在表现民间艺术方面具有良好的展现形式,风格性是舞蹈艺术的精华所在,具备识别舞蹈种类和舞蹈文化的标识,民族民间舞风格体现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环境和生活特色,包含了民族伦理、道德、情感。舞蹈的内容展现过程中,可以让欣赏者体验民族文化的精髓,具备风格性的舞蹈可直接表现出民族舞蹈的内容,感染力较强。例如东北的秧歌舞蹈,具备“俏、浪”等风格元素,动作潇洒、简约,不黏糊和冗长拖沓,展现东北民间的豪情,而傣族民间舞蹈的婉约和柔和风格,蒙族舞蹈的粗犷、豪放风格,均可展现不同民族和地域下,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文化。

二、民间舞风格性学习的重要性

中国民间舞蹈的形成,是各民族历史发展与艺术创造的结果。它表现了本民族文化传统、心理素质和审美取向,反映了不同发展阶段的舞蹈特征。

民间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表现出民族文化的多种风格特点,集合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文化习惯和民俗文化特色。民间舞对民间劳动人民生活状态和感情特点进行展现,娱乐自身,展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的生活文化方式均有所差异,展现出来的地域文化特点丰富多彩,因此,风格性的展示也就是判断民间舞蹈特色的重要标准。

舞蹈的风格性的主要表现:艺术创作展现出来的魅力和创作个性。舞蹈的风格可以淋淋尽致的展现出一个舞蹈作品内涵、形态、特色等,舞蹈作品的内外一致、形神统一体现、风格特点明显。舞蹈风格蕴涵着历史的、时代的、民族的、阶梯的、社会的气息和审美观等因素。是长期形成相对隐定的客观存在。可见,民间舞的风格性包括舞蹈的情感、民族的心态、民族独有的气质等诸多方面。例如:维吾尔的舞蹈挺拔潇洒,表现其高傲的民族气息,在民问舞蹈中独树一帜。无论是“托帽式”还是表示友好的。“扶胸式”舞姿,无论是步伐流动中的“颤而不窜”,还是体态的“挺而不僵”,都向观众们展现了维吾尔族人民那种对生活的火热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不同的民族气质在表现民族舞蹈的过程中也具有不一样的精神风貌,生活在牧区的蒙古、藏、塔吉克族都喜爱鹰,把鹰作为英雄的象征及其形态、气质、气氛却各不相同:蒙古族突出勇猛、矫健;藏族则显出强健、稳重、豪放;塔吉克族则表现轻捷、洒脱,蒙古族舞蹈中鹰的形象是生活在辽阔草原广大牧民的气势、精神面貌的艺术升华,体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学习民间舞需要明确风格性的重要性,因此,不论从何种角度去探究民间舞,均可以验证风格性存在于民间舞,而且特点明显,如何把握民间舞的风格性是为民间舞蹈教育提供更佳的切入口,是对民间舞深入了解的基本点。民间舞蹈教学含有强烈的民族风格的本质存在,不仅仅是教学目的,这是民间舞蹈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民族文化风格发展的起源,这是一个反映了文化发展的社会教育的过程。

三、民间舞风格性教学分析――学习、体验和研究教学体系

民间舞风格性教学过程,将延续很长的时间,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需要从多方面来探讨。我们的教学目的,是了解民间舞的内涵,对民间舞含有的多种情感表现出来,传达民间舞风格性的最初目的。民间舞作为一个复杂、艰巨而漫长的教学过程,不可能仅靠短时间的一次研究报告或者学生体验就能完全凸显,往往是依靠培养教学氛围下,通过不断的学习、体验和研究三者之间项目贯穿和循环。对民间舞蹈的教育来说,教师在民间舞风格性的传授和教导方面,需要注意如下方面:

(1)首先必须重视积累民俗文化,掌握更加丰富的民俗文化,作为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基础。民俗文化是民族民间舞的根本,在学习积累过程中,不断培养人们对民族民间舞的审美意识。与此同时,关注民族民间舞实践的重要性。人们学习民间舞,目的并非仅仅还原民间舞的原有样式或舞蹈姿势,将过去重现这样也无法促进民间舞的发展。同时,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民族心态深入民心,往往无法摆脱从本民族思想和意识上来看到很多事情,包括民间舞蹈的文化等,因此,可能对其他民族民间舞的思考和分析上就存在局限性。要深入了解民间舞的风格性特色,就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关注实践调研的所有环节,可通过拜访或者邀请民间艺人的参与,包括教学或研究,在实践创作中体验民族民间舞的风格。最后把舞蹈作品展现给社会或教育,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实践原则,特别是在民间舞教学中,是必须遵从的标准。

学习民间舞蹈的人知道学习的是民间舞蹈文化,但是,能够较好了解民间舞蹈文化的学习者并不多见,这也是真正无法很好改善民间舞蹈教学质量的因素。民间舞蹈是一种民间文化的产物,其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文化不断地沉淀和积累,从不同角度来诠释和探索,每个民族的背后都有其相应的民间舞蹈文化。我们完全有能力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感情,不同特色的生活和习俗等多重方面入手,并最终依靠这些文化精髓,挖掘和展现民族精神和民族舞蹈精神。因此,我们开展民族舞蹈学习,学习必须建立在重视民间舞蹈的精神文化学习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地位上,因为它是我们掌握不同风格的民间舞蹈最基本的入口。

(2)体验民族民间舞蹈的情感,体验民族民间舞蹈的内在。教学中,关注民间舞蹈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深入分析民间舞蹈的深层底蕴。民间舞的风格性不仅仅是姿势动作的差异,许多民间舞均存在一定的共性和审美内涵,在教学中通过点式分析方法,把握整个民间舞的整体特色下,对舞蹈艺术进行剖析和提炼,将风格性的元素全面展现。启发学生使他们对不同民族民间舞的情感享受、生活再现、精神寄托三方面上展现不同的风格。这种研究民间舞的精神状态方式,可让我们更有效地深入分析民间舞,对舞蹈文化的掌控能力更强,传播与发展民间舞蹈艺术提供直接的方法。正确地把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感情色彩和情绪变化,例如东北秧歌中“艮、浪、俏、逗”暗含了东北人的踩高跷的“稳中艮”,东北大姑娘和小姑娘的“稳中浪、稳中俏”,东北汉字的“稳中逗”;音乐中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表达与舞蹈的相互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情绪,调动听觉和视觉神经,增强民族民间舞“风格性”魅力的体验。

(3)总结研究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体态、动律,抓准典型动作,完美动作表达。“风格性”教学,首先让学生从文化上去拓宽视野和情感,其次是通过“动态切入”的方式来进一步体验,贾美娜教授认为“民间舞的基础教育,是从动态入手、给与学生‘形神兼备’的民间舞蹈文化教育”,可以看出动作体态研究的基础重要性,民族民间舞的动律,也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如藏族舞动中,膝部的律动正是藏族高原地区寒冷环境下人们胯部服装和装饰物加重人体腰部负担,坐胯、松腰的基本体态和移动重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律动。民间舞的“风格性”往往是通过典型的动作特点来显现,当然这些动作都是建立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动作的研究,可以通过舞蹈整体动作的剖析,反复训练和润色,有利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效率。

民间文学的特点篇(4)

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其中汉族以广阔的分布成为国家的主体,但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汉族分布地区的特点,因为发展水平的不同也形成了特色不一的区域文化与舞蹈特色。以山东民间舞蹈为例,不仅融入了山东地区劳动人民的智慧特色,而且与当地不同的社会阶段文化特征息息相关,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与山东民间文化的紧密融合,呈现出群体性与共融性的特点。

一、山东民间舞蹈教学的意义

山东民间舞蹈以其悠久历史闻名,其中最著名和典型的舞蹈形式囊括了海阳秧歌、胶州秧歌以及鼓子秧歌等,舞蹈形式丰富多彩。由此可见,舞蹈艺术的根本特征表现为舞蹈的审美特性,综合分析山东民间的三大秧歌,它们来源于现实生活,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和生命所包含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借助秧歌这种纯朴古老的艺术形式,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将舞蹈中所富含的真谛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来。

山东民间舞蹈最直接、最生动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将山东人民以及山东地区人们的性格、气质特性、生活方式、物质文化、以及生存面貌等淋漓尽致的表现。山东民间舞蹈在中国美学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本篇论文通过探索和研究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以发挥舞蹈教学这一文化载体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二、舞蹈教学是传承和发扬山东民间舞蹈文化最直接的方式

舞蹈文化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动作实现统一,这种教学方式将舞蹈文化传授给学生,是一种最直接的方式。由此,在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过程中,舞蹈教学成为一种最主要的方式。因此,掌握民间舞蹈的形态,在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中最为关键,有助于更快的了解和认识舞蹈形态之后的文化内涵。以鼓子秧歌为例,在这种舞蹈形态之后包含了丰富的儒家文化内涵。基于此,在民间舞蹈教学里,要不断的从民间舞蹈所包含的文化着手,通过分析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山东民间舞蹈。

建立立体的舞蹈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的文化上了解和认识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而不是停留在肢w语言的表达之上。通过增强学生对舞蹈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山东三大秧歌所富含的民间舞蹈的丰富内涵与意义,更快的掌握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精华,不仅熟练的掌握舞蹈动作,还清楚的明白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种动作背后富含的寓意。

舞蹈教学通过让学生将技术与知识的结合,通过丰富的舞蹈文化内涵支撑着山东民间舞蹈的形态,使其更具表现力,让每一个舞蹈动作因为有了灵魂更具感染力,从而在教学中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重点强调和促进文化的渗透发展。

在山东三大秧歌中的胶州秧歌与鼓子秧歌两大舞蹈形式,以独特的民族风格特色,都体现了齐鲁文化,清晰的标示出了舞蹈中齐鲁文化的差异性。第一,鼓子秧歌这种汉族民俗舞蹈主要在鲁北平原流传,在东西地区,鼓子秧歌的表演风格也各具特色。例如,东部地区鼓子秧歌以惠民县为代表,秧歌的特点表现为节奏舒缓、动作伸展、气势浑厚有力,具有柔韧性;西部地区鼓子秧歌则以商河为代表,其的特点表现为节奏顿促、线条粗犷、棱角分明,具有刚健的特性。在东西两个地区,鼓子秧歌共同的特点表现为粗犷雄浑、气势豪迈,以及神、韧、稳的特性。第二,胶州秧歌这种汉族民俗舞蹈形式主要在鲁东半岛靠近胶州湾附近流传,在传统秧歌表演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表演角色主要为女角。如,翠花演绎的为中年妇女,这一角色的动作开朗大方,扇女扮演的为,这一角色动作温柔贤淑,小曼儿扮演的为小女孩,这一角色的动作活泼俏丽。这几个角色虽然不同,但是在动作上表现为拧、碾、神以及韧等特点,并且呈现出“三道弯”的基本体态特点。

通过上述综合分析“鼓子秧歌”与“胶州秧歌”这两种山东民间舞蹈形式,它们在表演中呈现出的特点也对山东人民吃苦耐劳、憨厚纯朴、善良热情、宽容大度以及自强自立等性格和社会风貌通过舞蹈形式表现出来。

因此,在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中:首先,在“鼓子秧歌”教材内容上的选择中,需要特别注意晃鼓子、劈鼓子、摆伞、走伞以及杨家庙、不倒松、四面八方等动作,并对这些特色动作的动势与走势等进行重点训练。其次,选择“胶州秧歌”的教材内容,需要集中训练正丁字拧步、倒丁字碾步、小曼儿步扭以及抱推扇等动作,不仅确保动作到位,而且还要确保每个动作的韵律美,体现出该舞蹈所富含的审美心理特征。

在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中,通过非语言文字与语言文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学生的训练能动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的双重效果。

三、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与文化传承

(一)山东学院民间舞蹈对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

对传统山东民间舞蹈加工、创作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山东传统民间舞蹈的挖掘、保护、传承,实现山东传统民间舞蹈文化与民族精神等基本要素的充分体现。在山东民间舞蹈文化强调与保护、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还要高度重视创新与发展的关系。在传承山东民间舞蹈文化过程中,在保留传统优良精神文化精华的前提下,还要实现创新发展。

(二)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

民间舞蹈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传统的,特别是对待山东民间舞蹈的传统问题时,往往只认为只有对齐鲁原生态进行传承的舞蹈才是真正意义的山东民间舞蹈,反之则不是。但是站在舞蹈参与的角度分析,民间舞蹈是只有人民大众参与或者实现自娱自乐效果的舞蹈形式。通常持有这一观点立场的人,强调的是山东民间舞蹈的原汁原味。但是从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过于强调传统,属于片面的坚守传统。

这一观点,对山东民间舞蹈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创作实践方面,使得山东民间舞蹈教学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阻碍了舞蹈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内容的丰富和舞蹈技艺的提高。因而,若促进和实现山东民间舞蹈走得更快更远,需要改变对山东民间舞蹈的认识,提高民间舞蹈技艺和民间舞蹈审美的发展。例如不管是海阳秧歌还是胶州秧歌,在看到山东大秧歌时可与清代《柳边记略》中描述的秧歌形式的源流相联系,同时为了避免出现随意性,所谓民间舞蹈应当具有特定的民族区域风格特色,山东民间舞蹈应当融合山东区域乡土风情,重现山东浓郁的风土人情,既展现传统魅力,又具有现代舞台时尚特色,最终让民间舞蹈成为表现民族文化特色的一个活化石。

基于上述分析,山东民间舞蹈形态不应该永远停留于原生态,例如胶州秧歌实现了舞蹈与戏的结合,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的眼光看待民间舞蹈的发展。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山东民间舞蹈也不再只是表现对神崇拜敬仰的方式,在舞蹈形式背后的内涵中,山东民间舞蹈也成为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手段,并且从根本上实现质的跨越。

山东民间舞蹈在继承传播文化的过程中,通过一种群体化的自我审美方式来实现,从最初的个体感情抒发演变为群众集体创作,在娱乐过程中实现文化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深深植根于山东地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

四、结论

本篇论文通过论述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的意义,以及其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我们主要从山东三大秧歌舞蹈形式进行分析,在舞蹈形式的探索分析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传承和发展山东民间舞蹈文化需要认真学习,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性的发展,既保留传统优良精华,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最终促进和实现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发展,提高民间舞蹈的艺术地位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马嘉.浅析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与文化传承[J].教育教学论坛,2010,3.

[3]扈松松.关于山东高校舞蹈教育推动民间舞蹈发展问题的思考[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

[4]王奇.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教学[J].通俗歌曲,2014,4X.

[5]刘琛.浅谈胶州秧歌表现风格的传承与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

[6]郑中健.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对幼儿审美能力影响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民间文学的特点篇(5)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传承发展出现的问题

(一)不明舞蹈内涵。不明舞蹈内涵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传承发展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舞蹈内涵是能否发扬民族民间舞蹈的关键,也可以说是民族民间舞蹈的灵魂,不明舞蹈内涵会导致学生的舞蹈空有其表,形似而神不似,不利于舞蹈的传承和人才的培养。(二)缺少创新元素。缺少创新元素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传承发展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创新是万事万物得以继续发展的根本,缺少创新就会导致一切事物停留在最初形态,不适宜时代的发展。创新是发展民族民间舞的关键,缺少创新元素就会导致民族民间舞教学止步不前。(三)形体动作混乱。形体动作混乱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传承发展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形体动作是舞蹈能否具有灵魂的条件之一,舞者动作优美,配合音乐的旋律舞动,肢体协调且位置得当,既可以丰富视觉的美感又可以体现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形体动作混乱会导致民族民间舞蹈学习仅仅停留在表面,无法真正从肢体动作中感悟民族文化,阻碍学生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

二、基于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传承发展出现的问题策略

民间文学的特点篇(6)

现代艺术创作已经慢慢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艺术类的教学也要向这个方向发展。作为艺术创作人才的培养基地,各大艺术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也势必要沿着这条线路前进,建构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与创作体系,立足地方民间文化优势,设置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这对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和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1民间艺术引入艺术设计教学的特征

1.1民族性特征

民间艺术一般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同一民族的人们长期在一起生产、生活,形成了相同或相似的习惯、情感、文化和心理,这决定了民间艺术的民族性特征。这些特征能够体现他们共同的文化状态和情趣,反映了在共同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风格和气派。这是在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中逐渐积累而成的艺术资源,体现出该民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理解。各个民族生活和生产的过程有所不同,它们的艺术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民间艺术的风格和特色。

1.2大众性特征

民间艺术具有突出的大众性特征,与宫廷艺术、宗教艺术不同,它具有明显的实用

1.3地域性特征

民间艺术还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区的人民长期面对同样的生活环境和地域特点,每个地方都有独特又稳定的自然风光、动植物分布和风俗民情,这些特色环境造就了他们共同的性格和审美特点,他们的艺术作品能够反映出这种共同的艺术特征。然而不同地域的民间艺术具有不同的特色和风格,每一种风格都有其独有的地域渊源,如北方地区的民间艺术风格是比较粗犷、直接的,南方的民间艺术则比较含蓄、精巧。

1.4独特性特征

根据民间艺术的人群差异,各种民间艺术都具有其独特性特征,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无论是取材还是形式,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在建筑设计艺术中,有石刻、青瓷和木雕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在民俗活动中,有龙舟、风筝、年画、脸谱等,取材多为当地人民所熟悉的事件和场景,在材料的选取上,多为当地随手可得的廉价材料,如石头、泥土、木头、皮毛、纸张等,体现了劳动人民渴望圆满、和谐、安定的愿望和鲜明、质朴、纯净的风韵。

2将民间艺术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意义

2.1有助于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美术文化得到传承

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和文化,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生活点滴之中,其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伴随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种影响是潜在的,也是持久的。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多样化的创作手法、广阔的应用范围、原汁原味的生活情趣等特点,无疑让民间艺术成为了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应当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现代教学体系,是现代科技与民间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科学教育体系。

将民间艺术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正是顺应了全新、现代的艺术设计教学理念。在教学和研究中,教师应重点探讨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审美特征、造型规律、艺术形式因素以及精神内涵,力求让我国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民间美术凸显出特有的风采;将其传统的实用性、题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融合在现代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中,不断吸收、总结和归纳民间艺术的理论和技巧,以此作为创作源泉,发展现代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理论;在我国美术院校中,应形成具有民族性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特色,使我国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不断创新和发展。

2.2对我国以及世界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经过一代代民间艺术家的不断传承,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国本土艺术语言形式较为稳定,民间美术造型元素突出,有较强的包容性,具有精神和物质文化双重因素。这反映在题材与内容方面,不仅体现事物或生活本身,而且把自然中的山水草木、鸟兽虫鱼,以主观的想象,通过形象之间的组合,寓意人们的意念与感情,使民间艺术的美术造型特征得以长期的通用。

我国向西方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而抛弃传统的民族文化,也不能忽视民间艺术的魅力和深度。多年来,很多艺术家在美术创作中达到了别人所不能达到的高度,主要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因为他们能够从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中汲取文化的精髓,并把这些精髓运用于自己的美术创作中。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很多源于民间艺术的优秀艺术设计作品,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也要不断地向民间艺术汲取能量,不断从民间艺术中获取灵感,让学生的学习和创作激情能长久保持。

3民间艺术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策略

3.1通过研究民间艺术作品的样式和风貌开阔美术教学和创作的视野

传统的民间艺术是我国农耕文化发展和传递过程的产物,是我国艺术和文化的宝贵资源,它具有丰富而又独特的质朴美感和富有哲学韵味的创作观念,包含着社会生产第一线劳动人民的无限智慧和创造力。这些民间艺术主要有玩具类,如泥玩具、纸玩具、陶瓷玩具等;刺绣染织类,如蜡染、土布印染、刺绣等;家具器皿类,如日用陶瓷、木器、竹器、漆器等;服饰类,如民族服饰、嫁衣、绣花鞋垫等。它们都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通过对这些民间工艺的研究和考察,挖掘它们的形态特征和造型特点等,可以学习民间艺术造型和样式的历史发展与形态变革,进一步归纳这些直接来源于劳动一线和广大普通民众的美术形式,探索其最原始的创作动力和能够传承千年的文化因素。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和发展,民间艺术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已经超越了那些实用功能本身,含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和哲学思想,早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可以开设一些民间艺术作品欣赏课,让学生在丰富的民间艺术中,了解民俗和造型样式,大胆探索民间艺术的设计风格和技巧,在生活中吸收艺术的营养,开阔美术教学和学生创作的视野。

3.2通过深入了解民间艺术的造型方式和技巧来丰富美术设计造型手段

中国人对艺术和情感有着特别的表达方式,形式风格比较自然。在民间艺术中,造型意识与手段相互作用,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其造型方式,同时还有这种造型所依赖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内涵。民间艺术造型风格多样、变化万千,强调精神表现力,其造型风格来源于中国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结构所形成的审美意识,来源于中国古老的文化构成和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依赖于民间艺术家们独特的造型意识与造型技巧。在创作和教学过程中,引入民间艺术,将民间艺术的造型和图案作为创作素材,总结民间艺术造型的技巧和规则,充实学生的创作思想,提高学生的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造型手段。

3.3通过不断挖掘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来增加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文化底蕴

民间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灵魂。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受“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观念的影响,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民间美术是人们为了装点自己的生活环境而创作的,其蕴涵着人们丰富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因而具有群体性的特点,表现着人们生活的朴素美。在现代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不断挖掘民间艺术的深刻文化内涵,把握民间文化和艺术活动的本质,借助民间艺术的造型观念和手法创作出不失民族风格特色的作品,增加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文化底蕴。这样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活动是值得探索的。参考文献:

[1] 邹寅.对当前高校美术及艺术设计教学的几点思考[J].职业时空,2010(8).

[2] 袁浩鑫,肖宇窗.传承与超越――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几点启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4).

[3] 李洋.论中国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

民间文学的特点篇(7)

(一)教师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认识不全面

首先,民族民间舞蹈源于群众的生产劳动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舞蹈形式,且蕴含着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是人们表达情感的载体,是人民群众生活和劳动的缩影。但是,很多高校舞蹈教师忽略了各民族民间舞蹈中的文化内涵,对各个舞蹈的特色和外在形式投入了较多的研究精力,在教学中也体现了这种片面性,仅此学生学习的民族民间舞蹈也只是有其形而无其神。其次,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各种舞蹈类型和舞蹈文化纷纷涌入我国,尤其是交谊舞风靡成为了各种社交活动的最常见的舞蹈形式,其优雅易学,男女双方以默契的舞步和含蓄的形体,伴着舞曲节奏,展现出高度的和谐,因而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高校舞蹈教学也受这种现象的影响,导致部分教师难以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有足够的重视,这种观念自然也会使学生倾向于西方舞蹈的学习。因此,要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艺术,高校舞蹈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探索,健全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认识。

(二)只注重舞蹈技巧训练,忽视了情感培养

舞蹈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主要是通过肢体的变化来传达人的主观情感,因此舞蹈是肢体动作和主观情感的完美结合。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表达情感的产物,体现着不同民族的性格特点和民俗风情,如果没有对舞蹈表演注入特定的情感,人们看到的只是机械的肢体动作,无法体会到其中的情感,更无法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因此,表演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蹈,必须要注入情感,如藏族舞蹈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体现着对自然、生命的敬畏,有的还融入了祭祀礼节等,因此,表演时表情要严肃、动作要规范,要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崇敬神秘之感。但是,在实际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对学生基本功、技能技巧的训练,如动作是否到位、是否规范、是否标准,而很少注意对学生眼神、表情的运用和训练,更顾不上舞蹈意境的体现,教师的不重视造成了学生在平时的训练和表演中只侧重舞蹈技巧,而忽视了了解舞蹈作品的思想情感,他们的表情和眼神也没有得到训练。因此,不少学生在表现舞蹈作品时表情僵硬、眼睛无神,与肢体动作不匹配,自然无法达到传情达意的表演要求。

(三)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选择不合理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不管哪一科目的教学都离不开相应的教材,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要以教材为依据,因此教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采用的是以教学大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下,不管是舞蹈专业还是非舞蹈专业,开设舞蹈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是相同的。统一的教材既不能满足舞蹈专门的教学需求,也不适合非舞蹈专业的舞蹈教学,这是因为舞蹈专业使用的教材具有较强针对性、专业性,统一的教材必然会有一些基础性的内容,显然是不适合舞蹈专业学生的;而非舞蹈专业的学生则会认为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偏难,掌握起来有很大的难度。此外,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内容和编排比较陈旧,很多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没有及时与时代接轨,因此,舞蹈教学也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当然这也与民族民间舞蹈不受重视有一定的联系。

(四)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

舞蹈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学生仅仅依靠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和练习舞蹈技巧是远远达不到舞台表演要求的,他们需要多在实践中磨练,需要多积累舞台经验,多接受观众的检验,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舞台表现力。但在实际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教师很少为学生创造舞台表演的机会,更多的时间是让学生训练,或者课后排练节目,参与学校活动和舞蹈比赛的机会有限,更不用说参加社会活动了。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实践机会,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提高他们综合素养,为以后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二、促进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发展的方法

(一)了解各民族的独特文化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风俗习惯,都有各自的舞蹈文化和动作特点,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教师每教一种舞蹈都要与其相应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使学生了解各民族独特的舞蹈文化,以便他们更准确地把握舞蹈精髓,更自如地表达情感。比如,在教学藏族舞蹈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藏族的地域特点、生活习惯等,因为藏族基本上处于我国高原牧区,受自然环境和劳动习惯的影响,藏族人的肺活量较高,他们的呼吸具有负重感和压抑感,因此藏族舞蹈具有慢吸慢呼的特点。这种特点在藏族舞蹈弦子中的表现最为明显,弦子部分的基本动律是“屈伸”,慢吸慢呼的呼吸方式可以使舞蹈动作更加流畅、有力、收放自如。再如,教学蒙古族舞蹈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广阔的大草原造就了蒙古族人能歌善舞、奔放豪迈的性格特点,因此蒙古族的舞蹈具有热情奔放、节奏明快、动作干脆的特点,如“抖肩”“翻腕”等舞蹈动作表现了蒙古族人开朗、豪爽、奔放的特点,“骑马”“雄鹰展翅”等舞蹈动作体现了蒙古族追求自由、豪放不羁的生活理念。另外,蒙古舞的呼吸以在重拍上慢吐气较多,也充分体现出蒙古舞粗犷剽悍、豪迈矫健、稳重端庄的特点。要让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单单依靠课本的知识、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民族民间舞蹈教师,我们还要广泛搜集关于各民族舞蹈的资料,可以到图书馆摘录,也可以从网络上查找,还可以搜集各民族的舞蹈录像,或者到民间采风总之,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民间优秀的舞蹈种类。与此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调查研究,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学生交流沟通,拓宽自己的视野;还要聘请民族地区的舞蹈教师和专家到学校开展知识讲座,丰富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

(二)发挥舞蹈艺术“以情感人”的魅力

高校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舞蹈人才,促进民间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学生不仅要具备舞蹈基本功,还要具备广博舞蹈理论知,以及高超的舞蹈技能,还要能够理解舞蹈艺术的独特价值,领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并受到感染和熏陶,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因此,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舞蹈艺术“以情感人”的特点,让学生能够体悟到舞蹈的艺术魅力。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发源于各族人民的劳动和生活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现代化的文化浪潮的冲击下,依然屹立不倒,其根本原因就是民族民间舞蹈有丰厚的文化内涵,能过打动观众、感染观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把握民族民间舞蹈这一根本性特点,在传授给学生舞蹈知识的同时,将包含其中的舞蹈艺术风格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展现给学生。在学生学习不同的舞蹈时,给他们营造一个不同的文化意境,通过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的内涵和舞蹈动作,并在学生的内心产生一个情感的依托,使他们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舞蹈之中,将舞蹈动作与情绪相连接,进而使学生在情感的体会下爆发出巨大的想象力,以及对舞蹈的激情,这样,他们的舞姿会更加优美,动作会更加灵动,能更明确地向观众传达舞蹈的主题和思想。

(三)合理设置教学课程

针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各高校应当依据本校的舞蹈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办学特色等选择合适的教材,而且教材的难易程度要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和参考标准,加强教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突出时代特色,为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舞蹈人才提供理论基础。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应当设置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民族民间舞蹈课程,而且学校要配备足够的师资力量、舞蹈服装、舞蹈道具等多种教学资源,同时学校主管舞蹈教学的部门要尽量多投入精力和资金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学习兴趣。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考核、考查等方式,将民族舞蹈教学做得好的学校做为民族舞蹈教学课程教学基地和试点学校,以此来发展和带动其他院校进行民族舞蹈课程的开展与发展。同时,院校可以购置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例如蒙古族的马鞭、傣族孔雀舞的长裙等,丰富学校的民族舞蹈课程资源,这会使学生产生更为直观的印象,进而产生学习民族舞蹈的兴趣。

民间文学的特点篇(8)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江苏多元化形式又兼具南北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江苏传统民间舞种类十分丰富。江苏传统民间舞是江苏地区不同时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过程中,由群众直接创作,又在群众中传承和流传,具有其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点的舞蹈形式。到目前为止,记录在册的约有四百多种,这些舞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尤其是海安花鼓、睢宁落子舞、南京手狮以及傩舞等还被列为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是江苏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因此,将江苏传统民间舞引入课堂,把江苏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元素与教学实践有效的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江苏艺术类高校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江苏传统民间舞蹈概况

(一)江苏传统民间舞蹈的分类

江苏地处南北之交,其传统民间舞也汇集南北特色。从地域划分,江苏民间舞可为苏南、苏北两大块,但在江苏,这两大地域的民间舞却截然不同。江苏南部地区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有“鱼米之乡”之称,自古便是富庶之地,亦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苏南地区的舞蹈也如这里的地理人文环境一样,有着迷人的俊秀、委婉之美。具有代表性的有常熟的《浒浦花鼓》、苏州的《挑采茶》、无锡的《渔篮虾鼓》等。苏北地区与安徽、山东两省接壤,舞蹈风格也与之相互影响,散发着古朴、豪放的艺术特点。不仅如此,苏北地区民间舞蹈有较强的技术性,舞蹈中伴随着高超的技巧,这是苏北民间舞蹈的特色,亦是亮点。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有徐州睢宁的《云牌舞》和《落子舞》、盐城的《二龙夺珠》、南通的《杨柳青青》等。当然,这里的南北风格只是相对而言,例如,南方有刚劲豪放之舞,北方亦然,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其次,从生活习俗划分,江苏民间舞可分为风俗类舞蹈和宗教祭祀类舞蹈。所谓风俗类舞蹈指的是节令中庙会、香火会中的与小戏、说唱等艺术形式组合成节目或节目群的舞蹈,例如,“龙灯”“舞狮”“滚灯”等;宗教祭祀类舞蹈指的是穿插在宗教仪式中或者具有一定的祭祀功能的舞蹈,例如,“跳五猖”“解表”等傩舞以及道教舞蹈打醮法事等。除此之外,从表现内容上划分,江苏传统民间舞还可以划分为模拟类舞蹈和表现类舞蹈。

(二)江苏传统民间舞蹈的特点

1.水文化

正如唐代杜荀鹤所描述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水”造就了江苏独特的水泊之乡的形象,也“流进”了江苏的传统文化中。在江苏传统民间舞中,就能找到“水”的特点。首先,反映水乡生活的民间舞种就不计其数。例如,《摇快船》《荡湖船》《踏潮舞》以及表现水乡民间传说的《河蚌舞》《田螺女》等。其次,从舞蹈动律上看,因其独特的水文化,致使江苏传统民间舞的律动中亦存在这种水乡生活劳作的痕迹。比如,在《渔篮虾鼓》中的碎颤律动,就是一方面来源于渔民打鱼时,脚踏木板,引鱼入网的劳作过程;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人们模仿船行驶中的上下起伏。

2.特有的动作表现形式

相对于北方民间舞的热情奔放,“细腻”“灵巧”和“精致”是江苏传统民间舞动作的主要特点。江南的山灵水秀与吴地的文化风俗,深深影响着这里的传统民间舞。例如,《渔篮虾鼓》中的“颤”,不仅是膝部的颤动,而是更加注重脚腕发力的碎颤。要求“颤”而不“板”。这种对身体关节运动细致入微的要求,是江苏民间舞中比较突出的特点。又如,《渔篮虾鼓》中的“摆动”,不同于云南花灯“崴”,而是强调胯部的水平横向摆动,恰恰体现出江南水乡女子的委婉含蓄之美。

3.道具的运用

道具舞是汉族传统舞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于江苏传统民间舞来说更是如此。江苏民间舞蹈中道具的使用也非常频繁,大到龙灯、马灯,小到花鼓、花篮、莲湘。不仅如此,江苏传统工艺如刺绣、雕刻、绘画等,也会在舞蹈道具上得到运用和发挥。

二、现有艺术类高校民间舞课堂教学现状

(一)现有民间舞课堂教学内容及训练重点

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现有的民间舞素材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汉族民间舞素材;第二部分是少数民族民间舞素材;第三部分是传统、典范组合课程。这里的汉族民间舞素材主要是围绕着“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以及“山东秧歌”(女班:胶州和海阳秧歌/男班:鼓子秧歌)三大块内容,少数民族素材主要是围绕着藏、蒙、傣、维、朝五个部分内容进行的,而传统典范组合课是在完成全部民族素材内容后进行的,主要分为汉族组合和少数民族组合两个部分。这样的内容安排方式,一方面是沿用国内顶尖舞蹈专业院校的内容模式,另一方面,每一个纳入课堂的民间舞素材对于教学及培养人才来说都是具有一定的训练价值的。例如,藏族素材的训练,除了解决学生基本的舞姿感与协调性,还能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膝部的运动。包括松弛的颤动、有控制的碎颤、具有顿挫感的顿颤以及需要运用腿部肌肉张弛有度的屈伸等。除去身体的各方面的训练功能,通过藏族素材的训练还能够让学生掌握藏族舞蹈的风格和艺术特点。“顺边美”动态形象的训练还能为今后与藏族舞蹈动态相似的民间舞的学习以及剧目的排演奠定基础。

(二)以动态形象分析法来看现有课堂民间舞素材

舞蹈是以身体为表演中介的动态艺术,具有动态性和综合性的特征。民间舞的动态性、综合性和直接传承的文化特征,均体现在舞蹈活动的时间、场地安排与设置上,也体现在舞者和参与者互动的心态中。所谓动态性像分析法是指以动态形象作为切入点,采用综合性、概括性的划分方法。这种采用动态性、综合性的划分方法把中国民间舞蹈划分为:农耕、草原、海洋、农牧、绿洲五种文化类型。农耕文化型民间舞蹈有汉族舞蹈(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山东秧歌)、傣族舞蹈、朝鲜族舞蹈。草原文化型民间舞蹈代表性的有蒙古族舞蹈。农牧文化型民间舞蹈代表的有藏族舞蹈。绿洲文化型民间舞蹈代表性的有维吾尔族舞蹈。

在现有课堂教学的民间舞蹈素材,除了海洋文化型民间舞蹈没有涵盖外,其他文化类型的民间舞蹈基本都有所涉及。课堂汉族舞蹈素材虽都同属于农耕文化,但因地理、历史和劳作方式的差异,其文化传承方面均有不同。例如,东北秧歌属于关东文化的产物,安徽花鼓灯属于淮河文化而山东秧歌则有齐鲁文化的遗风。

三、江苏民间舞引入课堂的可行性

(一)民间舞素材引入教学的基本要求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每种舞蹈还有不同种类的表演形式和风格。但是四年制本科教学无法将所有民族的舞蹈融会贯通,我们只能提取具有强烈的地域风格代表性和较强训练性,并有一定艺术升华空间的民族舞蹈或者舞种来进行教学。早在50年代,老一辈舞蹈工作者下乡采风,寻找可以做为教学的民间舞素材。江苏民间舞也曾被列为可做民间舞教材的“种子”素材,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江苏传统民间舞还是错过了“首班车”。时过境迁,现在教育政策和教学环境越来越好,社会对于艺术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时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内容,更新及完善民间舞课堂教学大纲。

(二)江苏民间舞引入课堂的原因

首先从地域风格代表性分析,曾有学者认为安徽花鼓灯可以代表华东地区民间舞蹈的主体风格。但笔者认为,安徽花鼓灯具有强烈的淮河流域文化特点,虽与江苏民间舞同属于农耕文化类型,但是无论从动态上、风格上还是从地理、人文、历史等因素分析,两者有着巨大的差异性。江苏地处长江三角洲,春秋时期已经形成以吴文化为主,越、楚文化相影响的文化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下形成的民间舞蹈具有农耕文化、海洋文化以及两种文化相交的“稻作渔捞”文化的特点。例如,江苏民间舞中落子舞、跳当当、云牌舞等就属于农耕文化类型下的民间舞蹈;摇快船、浒浦花鼓等则具有较浓的稻作渔捞文化特点;流传在南通、盐城一带的跳马夫却属于海洋文化类型的民间舞蹈。而海洋文化类型的民间舞在现有艺术类高校课堂教学内容中尚属空白。

艺术类高校的本科教育不同于中专阶段以身体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培养“文舞相融”的艺术人才,所以教材内容涉及文化类型越全面越好。此时江苏民间舞蹈考虑可以作为长江三角洲舞蹈风格之代表性素材列为民间舞教材。

其次,从训练价值上分析,江苏民间舞蹈风格不同于东北秧歌的艮劲十足、安徽花鼓灯的灵巧机敏,更不同于山东秧歌的豪放大方。而是江南水乡味十足的细腻与精致。这种细腻的动作动态训练一方面可以填补现有课堂教学空缺,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舞蹈中对于小关节的控制能力以及有助于女班课堂教学中对于女性内心情感的挖掘与释放。

再者现有汉族民间舞课堂道具主要是扇子和手绢,而江苏民间舞中的莲湘、响板等道具进入课堂,可以丰富现有民间舞课堂教学汉族民间舞的道具训练。

除此之外,江苏民间舞虽未被列入艺术类高校民间舞课堂,但是江苏传统民间舞蹈和以江苏民间舞为素材的艺术作品却很多。例如,《担鲜藕》《水乡送粮》《水乡童谣》《小城雨巷》等。这些作品不仅脍炙人口,还获过许多国内外的大奖。作品《担鲜藕》运用江苏民间舞的动作元素表现一位少女采摘两筐鲜藕后的喜悦心情,该舞蹈在1986年举行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而江苏现有的传统民间舞也有着很强艺术性和观赏性。

广场、课堂、舞台是民间舞三种表演形式,缺一不可。江苏传统民间舞在民间有着丰富的原始素材,而在舞台上又有着出色的艺术作品,却唯独缺少系统科学的江苏民间舞蹈的课堂教学。为了更好的传承发展江苏传统民间舞蹈,有必要填补这一空缺,将江苏民间舞素材补充到现有的高校课堂教学内容。

(三)尝试将江苏民间舞素材提炼为课堂教材的舞种

1.睢宁落子舞

睢宁落子舞是一种独具苏北特色的民间舞蹈,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经世代有序传承,由“汤家落子”发展为“下邳落子”,最后演变成今日的“睢宁落子”。睢宁落子舞中女子耍红巾、持竹板,动作妩媚多姿、轻盈俊美;男子打莲湘或霸王鞭,动作英武潇洒,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上升空间。如果将睢宁落子舞提炼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不同于北方汉族民间舞具有苏北地域特色的汉民族舞种;另一方面可以丰富现有课堂教学汉族道具的训练与使用。

2.渔篮虾鼓

渔篮虾鼓是一种具有江南稻作渔捞文化特点的民间舞蹈,流传在江阴东部。它的“欲动先出胯,迈步微微颤”的动作特点极具吴地水文化的特点。如果将渔篮虾鼓的动作提炼到课堂教学,可以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膝部微颤中对于舞姿的控制和把握,填补汉民族民间舞课堂的具有江南水文化动态素材的空缺。

3.跳马夫

跳马夫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同时又具有海洋文化类型民间舞蹈的特质。舞蹈散发着历史的沧桑感,体现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英勇斗争的英雄气概。跳马夫是江苏民间舞蹈中比较适用于男班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素材。如果提炼跳马夫的舞蹈素材进入课堂教学,可以丰富艺术类高校民间舞蹈课堂汉族男子的教学内容,其海洋文化类型的特质也可完善现有高校民间舞课堂的文化类型。

民间文学的特点篇(9)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与生态状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许多靠口传心授和行为方式传承的民间民俗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不断地消失。民间音乐同样濒临被同化甚至濒危消失的危险,因此,保护民间优秀的文化已成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从2004年开始黑龙江省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成立了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组,并开始对全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一、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综述

达斡尔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黑龙江中上流域和内蒙古,具有比较悠久的民族音乐文化。达斡尔语是较为古老的语言之一,至今仍保留着蒙古语的一些特点。虽然达斡尔族人口数量不多,但是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发展和我国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相同,都有着自己的音乐形式和演唱风格,都是抒感、热爱美好生活的体现,表达了人民共同的心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达斡尔民族音乐是达斡尔族人生产生活的一面镜子,其中有的描写自然风光,有的歌颂民族英雄,有的赞扬劳动。传统民歌中最突出的题材是反映他们对于民族英雄的崇拜和大自然的赞颂。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旋律形式与特点的形成大多数与达斡尔族的生活习俗和语言特点息息相关,都反映了达斡尔族人的生产、生活信仰习惯等风俗民情。

二、达斡尔族民间音乐发展所面临的困难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达斡尔族民间音乐这门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经济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冲击下,面临着一些困难。

1.传承人青黄不接

由于学习传统民族音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民族音乐传承人的子女、家人都觉得枯燥和乏味,不喜欢深入研究,反而现代流行音乐使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加向往和喜爱,这样使很多人对传统技艺失去了兴趣。

2.研究人员不够专业

目前,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下,研究工作已经初见成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未来前景。但纵观现状,搞研究工作的人员大部分都是社会团体、科研院所以及一些从事民族音乐学专业教学的高校教师,他们对少数民族民俗音乐的搜集、整理工作大多是“现学现卖”,在摸索中前行。但是达斡尔族的专业研究人员却很少,他们不能长期扎根在达斡尔族聚集区等,所以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拿不出理论性强、研究深入的方案。

三、在高校中传承和保护达斡尔民间音乐的策略探索

在对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历史、现状、音乐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研究后,我们发现达斡尔族民间音乐具有地域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等特点。2002年10月,我国举办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确立了教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作用。如何在高校中传承和保护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在高校中设置少数民族音乐专业

将少数民族的音乐机构、特点编入师范类音乐教材中,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传承本地区的民族音乐,把民间艺术列为选修课或者必修课,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发扬民族音乐的思想,掌握民族音乐的技巧,加大力度培养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人。目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已经在2009年以此为特色专业招收了少数民族学生(全日制),他们大多来自鄂伦春族、赫哲族、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学校为此做出了许多努力,在课程设置上进行精心的安排,聘请优秀的传承人开设实践教育,把音乐传承人请进课堂,讲历史、教技巧,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特别是达斡尔族的学生,每个学期他们都可以深入民间,采集、整理达斡尔族的民间音乐,进行达斡尔民族及舞蹈的学习,还邀请了60岁左右的老人座谈、表演传统的民间音乐,用现代化的设备进行录制,保留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进行挖掘、搜集、整理。他们现在经常会去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州去学习民间音乐,回来后和其他民族的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使民间音乐更具有吸引力和活力。目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除了为少数民族学生开设正常的本科课程外,还加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与说唱等多门精品民族特色课程,并为学生量身定做本民族的服饰,定期安排汇报演出,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本民族的音乐风格和特点。除此之外,学校还为少数民族学生开设了钢琴技巧必修小课及声乐技巧必修小课,使学生在更好地掌握本民族的音乐特点之外,还能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今后的发展更为全面。

2.利用电影、广播、计算机等传播媒介与教学手段,进行少数民族音乐的教育工作

学院还可以举办一些声乐比赛,让少数民族音乐这类边缘文化走上主流文化舞台,例如传唱较为广泛的歌曲《四季歌》《深山密林是家乡》等,或是一些达斡尔族民间小调。

3.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在岗培训,提高少数民族音乐常识,主动地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编写、课题研究的模式中去;其次,使本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师“走出去”,吸收其他民族音乐推广的有效案例,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保护和传承方式;再次,将民间艺人聘为学校荣誉教师,实施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音乐的学校教育。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与汉族一样,对我国的现今和谐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越是民族性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何把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传播开来,发扬光大,是每个艺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恕.黑龙江北方民族音乐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斯琴毕利格.达斡尔族民间音乐[J].中国音乐,1985(3).

[3]阿尔泰.达斡尔族优良传统与精神文明建设[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7(2).

[4] 哈斯朝鲁.达斡尔族艺术的审美价值[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2(1).

民间文学的特点篇(10)

黎族是我国海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间舞蹈文化,它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特有的音乐和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黎族民间舞蹈起源于黎族人民长期的生产劳动,其民间舞蹈的产生与发展和人民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黎族人民世代居住在海岛上,一直以来都是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劳动生活,因其劳动强度较大,劳动人民为了缓解生活劳动中的压力,常采取各种形式来排解,其中以唱歌和跳舞作为最主要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黎族民歌和黎族舞蹈。黎族民间舞蹈不仅体现出黎族独有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还显现出黎族人民对生活劳动所持有的乐观态度。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决定了该民族独具特色的舞蹈文化。在现今的舞蹈教育中,对民间舞蹈文化的认识很重要,只有对这些民间舞蹈文化有了真正的认识和了解,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舞蹈的教育工作。

1 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

其实民间舞蹈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是通过人的形态、神态进行传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民间舞蹈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因素的影响,换而言之就是什么样的民族文化决定了什么样民间舞蹈文化,我国民间舞蹈文化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1 民间舞蹈文化的雅与俗。我国民间舞蹈文化随着民间舞蹈形成的悠久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在民间舞蹈长久的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由于人们对民间舞蹈文化认识观的不同,其文化逐渐就有了“雅”和“俗”之分,其实“雅”和“俗”之间没有绝对的区分,两者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雅”文化被定义为一种很精致、很纯粹的舞蹈文化,是经过人为过分的收集与整合,并对其赋予新的文化意义,从而使其成为具有实验性、示范性、民族代表性的文化精品,给人呈现出高雅、优雅的形态;“俗”文化则被定义为一种粗糙、驳杂的舞蹈文化,也就是人们所理解的通俗文化、大众文化,这种所谓的“俗”文化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劳动中,是原滋原味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能够从根本上体现出特有的民族特点,有助于后来人对民间舞蹈文化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虽然从表面上看“雅”文化逐渐成为文化发展的主流,但实质上民间舞蹈文化依然是以“俗”为发展基础,是在“俗”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提升。

1.2 民间舞蹈文化的自由和纯朴。民间舞蹈形就是劳动人民在自身生活劳动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行为艺术,是人民生活劳动的直白。在民间舞蹈中,无论是舞蹈形式,还是身体活动空间都有着很大的自由性,民间舞蹈形式自由性就是指不受任何因素的约束,与自然相融合,随心所欲地编排;而民间舞蹈身体活动空间的自由性是指,在民间舞蹈中,跳舞者拥有一个自由的身体活动空间,并且在舞蹈过程中,其身体的动作不受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制约,可以随意发挥。民间舞蹈的自由性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对无拘无束生活的追求。民间舞蹈还具有纯朴性,其实这是由其形成缘由决定的,民间舞蹈来源于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劳动,人们通过民间舞蹈来达到丰富自己的生活和对生活的渴望,是对人民现实生活劳动的一种另类写照,由此形成的舞蹈必和人民生活形态密切相关,显得纯正朴实,毫无精心雕琢之处。正因为民间舞蹈拥有着众多的文化特征,才显现出其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1.3 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间舞蹈文化是随着民间舞蹈的不断发展而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具有很强的传承性,主要变现形式是通过在一种群体化的自我审美中来完成对文化的传承。对于每个拥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而言,都有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文化,民间舞蹈最初是作为劳动人民抒发自我情感的一种表现行为,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经过民族世代人民不断的传承与加工,逐渐由最初的田园式的劳动讴歌与肢体乱舞发展成为了固有传统的民间舞蹈形式与舞蹈文化,就是现今我们所认识到的一些民间舞蹈形式与文化。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过程是随着时代而发展的,舞蹈文化的传承是一个缓慢长久的过程,并且其传承过程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及在空间上具有的蔓延性,决定了民间舞蹈文化是否能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各族人民作为民间舞蹈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体,对其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今流传的民间舞蹈文化是经过各民族世代人民的传承与发展才得以延续的,为了民间舞蹈文化的继续传承与发展,我们需以谨慎的学习、传承和立足于创造性发展的基本态度对待民间舞蹈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保存着民间的根本传统,并对其形式与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使得我国民间舞蹈文化得以传承下去,并得到不断的发展。

2 黎族民间舞蹈的特性

黎族民间舞蹈顾名思义就是源自黎族民间的舞蹈,黎族民间舞蹈和其它民间舞蹈一样有着共同的来源,即人民的生活劳动,再经过人们不断的整理、加工,就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黎族民间舞蹈,这些舞蹈不仅能反映出了黎族人民的生活劳动状况,还表现出了劳动人民对生活所持有的乐观态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黎族民间舞蹈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独有的特性,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特性。

2.1 有着鲜明的民族性。黎族民间舞蹈是根据黎族独特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最大特点就是生活化,其舞蹈素材都是来源于黎族人民的生活劳动中,人们在生活劳动中自身行为的一举一动,都是黎族民间舞蹈基本动作的原形,而所用劳动工具往往就成为了伴随舞蹈所用的道具,随着后人的不断传承和加工,就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黎族民间舞蹈。随着黎族民间舞蹈的不断传承和发展,已不仅仅盛行于人们的生活劳动中,而是更多地在黎族传统的节日、祭祀、婚丧嫁娶等重大活动中进行,成为黎族民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黎族众多的特殊性,决定了黎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

2.2 富含明显的地域性。无论何种类型的舞蹈,都是来源于生活,舞蹈的形成往往都会与其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所处地域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故其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同样也会受到地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黎族与其他内地民族所处的地域环境不同,它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上,黎族人民世代生活在这偏远的岛屿上,主要以农耕生活为主,虽然生存环境恶劣,但黎族人民热爱生活,能歌善舞,富有创造性,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舞蹈文化,并且形成了具有与其他地区民族民间舞蹈相区别的舞蹈特点,富含明显的地域性,突显其地域文化色彩。

2.3 伴随典型的时代性。任何民族的文化都在经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黎族民间文化既保持了原有的精髓,也在一些方面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黎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是以其历史文化作为背景的,随着黎族文化的变化,其民间舞蹈也在顺应时代的改变。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无论什么样的文化要想得以继续流传和发展,必须适应时展的潮流与发展。黎族民间舞蹈得以保留至今,正因为其一直都很注重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特点。由此可见,拥有的时代性对黎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 黎族民间舞蹈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黎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风采独具,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和地方特色,作为地方高校,应如何汲取黎族民间舞蹈中的精华,并成功运用于舞蹈教学中,从而形成地方舞蹈艺术教育的特色,使黎族传统民间舞蹈得以传承和发展?我认为,要想将黎族民间舞蹈真正应用到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教材的选择和提炼,黎族民间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教材的选择与提炼时应从教学实际出发,以科学性、系统性、训练性的原则为指导思想,选择与提炼最具代表性的动作元素和核心动律,加上风格化的综合组合训练来诠释其民族特点,体现黎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特征,使学生掌握并能准确地用肢体体现黎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二是教材需有文化性,舞蹈教育不仅仅是作为技术技艺方面的教学,更重要的是注重文化方面的教育,通过民间舞蹈所富含的文化来影响和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三是注重民间舞蹈文化与教学相结合,在舞蹈教学中,需注重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的根本认识和了解,这不仅有助于全面舞蹈人才的培养,更有助于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总而言之,黎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出黎族人民的生活劳动,体现出了劳动人民对生活和劳动的积极乐观精神,彰显着民族个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民间文学的特点篇(11)

在论述此篇文章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民俗学教授罗雄岩老师的一段话:“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由劳动群众直接创作,又在群众中进行传承,而且仍在流传的舞蹈形式,它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点,即表现了一定时期经济条件下的文化1背景,又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注人新的成分。”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把握一个民族的舞蹈,首先需要来探知一下这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其民间舞蹈最本质特征,是由文化所引导而产生的,并在一定层面上暗示该民族民间舞的发展方向。

在我们祖国的广阔土地上,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他们有着各自的语言、文化和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各民族的舞蹈,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形成的传统文化,是各民族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反映,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和继承性。相对而言,各民族舞蹈都是一个自成体系的整体,他们因各民族所处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不同而各有其独特的生活内容、风格、情趣、韵律和美学要求;作为一名舞蹈教师,要想真正的掌握民间舞蹈的内涵和感情,就有必要对不同民间舞蹈的不同民俗习惯进行有机的吸收和区别。并在这个基础之上进一步掌握不同民族的民间舞风格,只有真正掌握了风格性这一特点,才能够对各民族民间舞进行更为深人的研究。才能够在舞台上展现更多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舞蹈作品。因此,风格性的掌握就成了民间舞发展的标准和重点。

1风格性是民间舞蹈表现的特质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它拥有丰富的舞蹈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民族舞蹈传统。在56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由于各民族的地方特点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舞蹈形式就更加瑰丽多彩了。这些形式多反映当地的劳动生产和与人民生活戚戚相关的故事和喜、怒、爱、憎的思想感情,因此民间舞蹈多是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地域性、传承性、群众性。对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包括民族、民俗文化、人文背景、历史、民族服饰、道具、生活习惯等)都尤为重要。

日本舞蹈家石井漠曾经讲过这样的话:“舞蹈和其他艺术一样,决定其本质的是风格。”所谓风格性,就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观点;石井漠认为没有风格,舞蹈是决不可能长时间存在的。因此,作为民间舞蹈来说,风格性的训练是它的基础,同时也是增强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手段。以动律为中心择取主干动作的基本动作,进行体态动律的开法儿训练,这已成为民间舞教学的重要特点。风格决定着民间舞训练的本质,决定着基础训练的本质,也决定着组合训练的本质,更加决定着提高综合训练的本质,它在大学教学深人的各阶段、各方面都起着决定作用。虽然优秀的民族民间舞作品都具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但却不是要求编导和演员固守民族舞代表动作进行创作和表演,追求精神层面使这些作品更接近民族民间舞的本质特征。其中以《扇骨》为代表的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作品,体现了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另一个方向,这类舞蹈在编创中不拘泥于传统舞蹈动作,而是侧重于寻找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从民族传统文化出发进行创作,追求的是作品中深层次的文化气质。这类舞蹈具有较为深入的思想性,能从思想和文化的角度打动观众,从而充分展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感染力。

此外舞剧《云南映象》也是一个典型的范例,该舞剧就是很深刻地挖掘了云南地区的民族文化内涵与背景,是在民俗的基础上诞生出来的,追求原汁原味,力求将现实生活中的民族舞蹈“不经加工地”搬上舞台,表现出“原生态”初始的状态。这类舞蹈具有纯朴、,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再现。看似未经雕琢的特点,却向观众展现了独具特色的原汁原味的民族舞蹈画卷。它强调了尊重民族的族群性、地域文化性、宗教礼节性和生活需求性,作品中的民族情感性因素很强,风格性突出,虽然表演者多为未经院校训练的民间艺人,但仅通过其真实的情感表露和风格特质,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2学院派民间舞风格性凸现

现在的民间舞教学和表演一般分为原生态和学院派两大类,而在舞台上看到更多的是学院派的作品。所谓学院派顾名思义,指非原生态的,纯民族民间的,是经过化、理论化、规整化的民族民间舞。的“学院派”民间舞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专业领域中发展出的一种特有的艺术现象,他以民间“原生形态”的舞蹈形式与内涵为根源,以继承与发展民间传统舞蹈文化为目的,根据当代社会的审美观念、情感需求以及专业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对其进行多元化的探索与再创造的结果。舞蹈风格性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是一个舞蹈作品思想、形象、形式特点的总和,是内外一致、形神统一的显现出来的舞蹈作品的风貌、神韵和品格。舞蹈风格蕴涵着历史的、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社会的以及舞蹈家个人的经历、个性、气息和审美观等因素。是长期形成相对稳定的客观存在。所以,“学院派”民间舞也可以说是培养舞蹈艺术人才的一本独特的教材,它不像原生态民间舞那样自娱自乐,无拘无束;也不能像创作民间舞一样具有创作者强烈的个人化情绪宣泄。因此,首先必须强调它的统一性和规范性,这就要对民间舞的素材加以选择,加以提炼。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删繁就简,明确教材的任务。其次,就是强调所学习教材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所谓系统性,就是要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目标和一系列成熟的单元部分,所谓科学性,就是突出设计的合理性,民间舞的训练性,如蒙族舞蹈肩臂的扭动,维族舞蹈后背的挺拔,鲜族舞蹈的气息,山东舞蹈的豪放爽朗,东北舞蹈的活泼轻快,安徽舞蹈的机智敏捷,云南舞蹈的婀娜秀丽等不同的特色等。

学院派民间舞是由舞者、编导将他们的思想、情感注人到舞蹈的创作与演义中去,将这个经过加工、美化后呈现在舞台上,给观众一种美的享受。而原生态民间舞是完全来源于生产劳动、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元素,一切都非常朴实,贴近人们生活,日常习俗,完全没有被修饰过的动作。民族民间舞就能够比较明确的说明这其中的差别。在我们学过的舞蹈中大多都是学院派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从最基础的组合开始到后来的舞蹈剧目都是有统一的规格要领,手脚的位置、距离、姿态都有固定的标准,学院派的舞蹈有一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美”。这其中包括“幽雅之美,悲切之美,残缺之美,对称与非对称、平衡与非平衡之美”等等,比如说,一提及到胶州秧歌,就马上会想到三道弯,而一说起藏族,就想到颤膝。

在这里,《孔雀飞来》就是典型的代表作,同样是孔雀,她的表现形式,肢体语言的风格性与杨丽萍的孔雀舞有着巨大的不同。学院派的作品更具体、现实和规整,追求更多的风格动律,技术技巧的展示。我们认为,应当把学院派和原生态各自的优点加以综合,传承以前经典作品优点的同时,融人舞的因素,模仿与借鉴并存,传承与发展并存,不要局限于某种派别。艺术是相通的,虽然有各种派别,但这不是民间舞创作间的界限,就像太极的八卦线,能把两者相融起来才是最高境界。民族传统文化是保持民间舞独特个性的核心,它是该民族的传统积淀,在发展中是不能轻易被改变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具有个性的民族文化,是被包容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又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区别的民族独有的文化,其中包括“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包含着物质基础与人文因素……像生产劳动方式、社会结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语言系属以及民族的融合与迁徙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民间舞蹈的创新也应该以风格性为基础

随着我院民族民间舞蹈的和越来越多年轻的学生毕业后加人到舞蹈表演和创作的行列,近年来,民族民间舞蹈编创中出现很多运用舞编创技法编创而成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这类舞蹈的特点是将现代舞与民族民间舞蹈相结合,呈现出与传统民族民间舞蹈风格不同的情况,常常其有热烈的情绪,有较高的观赏性。比如舞蹈《牛背摇篮》,它是以西藏“卓”的舞蹈语汇为摹础,通过展示姑娘与耗牛这一人与和谐相处的生活情景,从而表现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这个民族独特的生存状态、生活情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品上的突出特点是独特的物理转换以及拟人手法的运用。在三人舞形式的基础上,巧妙设计了两男舞者以曲上翘的双臂模拟犀利弯曲的牛角;以上身前倾、双腿大弓步虚构成坚实宽厚的牛背,与女舞者的真实的“坐、趴、斜卧”融为一体,构成一组组形象生动的牛背摇篮,这些都是独特的符号转换。更为可贵的是,该舞没有停留在耗牛形似的模拟卜,而是进一步精心设计,使托牛通人性,同时也表现了天真不泯的小姑娘与托牛相依相亲的情景,从而强化了藏人与耗牛的特殊关系。舞蹈中水袖道具的运用很有想象力,时而是袖搭凉篷,时而是条鞭飞扬,使舞蹈充满了质朴纯真的藏味芳香。此类剧目还有很多,但有‘个共性都是通过实践提取的元素、动作、风格。因为舞蹈是肢体语言的艺术,评论家永远只是一个追风者,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从实践跨度到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出以前的不足,从而达到质的飞跃。但一味的实践不总结理论,刨根追底得寻求文化源头所创作的作品是不深刻的,一味的研究理论不进行实践就如同纸上谈兵,缺乏实用性。

在我看来,作为编导在编排过程中注重对动作性的突破是没有错的,但在构思、主题立意上打破传统的前提是一定要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民族深厚文化之上的,否则会背道而驰,编排不出好的民族民间舞。对于民间舞编创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建立在一个正确世界观的基础上的。因为舞蹈属于艺术范畴,有宣传、启发、育人等作用。编舞者就是传播信息的媒介。民间舞编创人才培养的发展逻辑关系可以由三个阶梯构成:原知识—应用知识—操作知识。在其培养过程中,许多学生的培养是从原知识开始启迪的,逐步渗透至专业的应用知识界面,最终形成专业的具体操作能力。在进行独立的编创时,编创者要做到的就是从操作知识返回到原知识的认知。只有深刻的了解并理解了原知识,即掌握了应用的源头,才有可能创作出合适的作品,不然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的肤浅创作只是对前人作品的临摹,难以突破。实践!只有通过充分的实践,包括采风、收集资料、前人借鉴等等。好的实践才能有好的作品,才能用独特的视角提取编创者想要得部分,注人角色情感,并幻化成肢体语言进行艺术表达。

说到民间舞编创者的自身能力,除了理解力、模仿力、创新力等诸多能力以外,我想强调的是对捕捉动机的能力。它是作品动机起点的来源。动机的来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来源:a表现源,主要从形象特征(例如第八届桃李杯群舞参赛剧目舞蹈《狼图腾》)、技术特征、人群特征(例如第八届桃李杯群舞参赛剧目舞蹈《走在山水间》)、风格特征捕捉(例如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群舞舞蹈《盛装舞》)。b动机源:即主题立意的动机源。主要是当代社会环境、当代人文环境、当前时尚环境、当前文化环境。c精神源:主要是社会气质的捕捉,关注焦点,心灵特征:《书痴》,情感因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d事件源:永恒的主题(环保、和平、发展、爱情、信仰),特殊群体现象(例如第八居桃李杯群舞参赛剧目舞蹈《红河谷—序》),灵魂与艺术追求的高度表达(例如第八届桃李杯群舞参赛剧目舞蹈《离太阳最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