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7 15:34:02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篇(1)

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目标的绿色内涵

面向长三角都市农业的园艺业主要包括高效精品种植业、绿化生态型园艺、旅游休闲型园艺等。产品的绿色化开发,生态化和设施化生产,成为高职园艺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的核心。

产品的绿色设计目标:面向长三角都市农业,根据绿色要求选用植物、蔬菜水果、花卉等优势优良品种,特别是能选用对本地环境、绿色建设有明显作用的品种;面向长三角都市农业,在已有园艺产品中融入绿色元素拓展新的功能或改进生产技术;面向长三角都市农业,根据城乡绿色发展要求,设计小型园艺园及其产品。

产品的绿色生产目标:能根据园艺产品的要求,解决新品种、绿色技术和绿色生产设备的引进与转化,能编制生产方案;能根据本地区水源、土壤、空气、肥料特点,掌握果树、蔬菜、花卉生产过程中的绿色专项操作技术,如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及自然灾害防治等技术;能按技术规范要求,组织生产并对生产效果进行检查和技术总结。

产品的绿色经营目标:能根据绿色法规、绿色标准,确定产品的绿色品质,按照产品的绿色分级制度定位市场目标;能根据产品的特点,选择不同组织形式和渠道,运用电子商务等技术,进行绿色销售;能以绿色为品牌,实施宣传、促销、体验等品牌销售策略,开展品牌管理。

创新创业理论基础目标的绿色内涵

面向长三角都市农业的高职园艺专业,要实现创新创业实践,需要有以绿色为基础的理论知识。

专业基础理论:以绿色为导向,整合《土壤学》、《农业气象》等专业知识,形成植物生长与环境的专业理论知识;以绿色为导向,形成植物生理学、植物学基础理论知识;以绿色为导向,形成智能园艺设施、自动化园艺植保机械等专业理论知识;以绿色为导向,形成田间试验基本理论知识。

企业经营理论:以绿色为导向,形成营销渠道、促销等营销专业理论知识;整合农业法规、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经济基础等理论知识,形成企业经营基本理论知识。

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目标的绿色内涵

面向长三角都市农业的高职园艺专业,要实现创新创业实践,需要有以绿色为基础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保持对绿色和环境保护的浓厚兴趣;第二要具有追求绿色发展的创业精神,吃苦耐劳,擅长与人合作;第三要具有现代开放意识,适应信息和对外开放环境。

建构以绿色内涵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绿色创新创业课程和项目的开发

园艺技术专业包含了果树、蔬菜、花卉的生产与经营,按照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绿色内涵的要求,以产品的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经营为导向,建立“市场调查、产品创新、方案设计、组织生产和经营、总结改进”的流程,开发课程和项目、组织内容。

绿色产品设计课程开发。如,室内园艺产品设计课程开发。长三角都市经济发达,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场所都需要有现代室内绿化来改善环境、修身怡情。通过对上海浦东现代商务中心、浙江虹越花卉有限公司、杭州求真知园林绿化公司和杭州、南京、湖州等地小区居民的调查,通过对荷兰、德国等发达国家室内绿化经验的借鉴,把课程定位在“室内环境”、“园艺植物”与“培植用具”三者有机融合。针对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室内空间,把平面种植与立体种植结合起来设计;根据环境改善的实际和人的爱好,选择多样化的植物品种;培植用具综合艺术、观赏和使用价值。为此,课程围绕“室内环境”、“园艺植物”与“培植用具”组织内容体系。

绿色产品生产课程开发。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课程开发。在长三角地区,无公害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主要通过设施农业组织生产。通过长三角地区的考察和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经验,课程建立了“无公害环境建设;温室建设与环境控制;堆肥、肥料、基质;播种、育苗与苗期管理;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内容体系。同时,以产品绿色设计和绿色生产课程为基础,开发经营创业课程。

绿色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与教学

在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中,建立学习团队以适应园艺专业不同的学习内容,适应创新创业的细分需求。

一是组织团队开展顶岗实践,对创新创业方案进行调研、调整等,确定团队的细分项目。根据长三角的实际,涉及的领域主要有:种苗生产技术、苗圃建立与经营、种苗生产、苗木管护等;企业单位、住宅小区、城市空间绿化的建设与养护;建筑屋顶与其他空间的绿化。结合苗木生长发育规律开展顶岗实践,实施“林园、课堂、考场”的一体化。

二是根据团队的实践,进行生产技术的专门学习。园艺绿化营造与经营技术、营造林规划设计、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识别、种类鉴定、调查及防治技术等。

三是面向市场,团队进行创业项目的准运行。创业项目要解决好团队的组建、资金的筹集和物资的安排等问题。项目实行独立核算,可以优惠租用合作单位的物资、场地等。

四是开展项目拓展创新。项目运行中,要边实践、边学习、边改进。更新产品概念、内涵,改进技术,提升产品功能,改进营销方法(或增加新的市场),改进组织流程,降低团队内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减少项目扩张过程中日益增加的市场交易成本等。撰写项目阶段性发展报告。

绿色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的学习与运用

专业理论学习与项目的开发、实践相结合,学习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备引进使用能力,学习植物生长与环境知识、农业微生物应用技术、园艺植物田间试验技术。同时,结合实践,在方案的设计、实施和总结阶段,分别开展相应的理论知识学习。

加强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学习制定生产计划,指导农户进行生产和组织管理农工;学习组织落实种植面积和协调收购产品,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学习利用网络技术、英语等手段独立获取、处理信息;学习现场分析、解决问题。

建构以绿色内涵为导向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

融入产业发展,建设教学型校外实训基地

与产业和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一是国家政策、社会投入、行业交流建构了产业的绿色发展。近年来,国家补助、社会投入极大地促进了园艺产业的发展,仅江苏省2007年园艺型农业园达到334家;年度举办的长三角园艺论坛成为绿色产业趋势和绿色生产技术交流平台,各种节庆和会展成为产品创新和交流的平台。二是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构了企业的绿色发展。苗木、花卉企业形成了“公司+农户”的格局,绿色产品的品牌不断增强。通过这种模式,种子培育、地被植物、景观庭院花种和园林苗圃等产品的生产、批发零售及进出口业务整合在一起。绿色蔬菜则形成了“政策扶持+基地+农户”的模式,城市周边地区建立紧密型生产基地,县域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基地。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化建设。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情境对于应用范围的决定作用,认为应用范围是由与学习情境相关的“使用情境”构成的,学习情境与使用情境的要素相似,学习的迁移就容易发生。结合创业情景的特点,建构主义理论对于高职创业教育至少有以下启示:第一,学生创业素质能力,要在与创业实践相似的情景中培养。传统的学校学习环境以及一般的技能教育环境都难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第二,按照逐步培养的观点,高职创业教育要建立从相对简单环境到相对复杂环境的过程,在简单到复杂的创业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聘请行业企业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企业、合作社、农场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从职业岗位到创新创业的成长路线图,确定关键成长点,把路线图和关键成长点纳入校外实践方案。

面向绿色发展,建设校内生产性、创新性实训基地

一是建设以绿色生产技术训练为基础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按照绿色生产和监控要求,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整合基础和专业基础实验实训,规划组建环境生态监测、生物防控和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实验实训中心。按照生产流程建设实训基地,按照教学规律建设现场教室。校内实训中心和基地要按照生产实际的流程和要求进行实训室建设。如,检测中心要按照“检测任务-检测任务单-检测实验-结论报告”进行规划和建设。此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教学环境建设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要按照教学规律建设现场教室,为“目标引导、讲解示范、实践操作、讨论互动、结果展示”等教学环节创造条件。如,以示范性绿色样本作为学生操作的标准,要有便于师生互动的空间和媒介、绿色实践作品等。

二是建设以长三角园艺绿色发展资源库为基础的实践方案设计学习平台。为了全方位吸纳社会优质资源推动创新创业教学,联合长三角园艺行业和著名企业,借鉴国际、台湾地区、国内其他地区的先进案例,以长三角绿化苗木、绿色蔬菜、花卉的先进产品为参考,以技术、信息、创意为要素支撑,建构方案设计的学习与创造平台,供教学和培训使用。

三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要按照校企合作和生产企业的基本规律进行管理。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建立规范的实践性教学管理制度,管理严格、科学、合理、规范,按生产流程、工艺流程、技术流程来安排课程实训项目,按市场化要求进行实训成本核算。建立“协作型”、“合作型”、“自主管理型”实训基地,使生产性实训基地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面向绿色发展,建立园艺创新创业孵化器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篇(2)

该书通过构建非线性模型,研究了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缓慢的原因,即中国绿色技术创新还没有经济吸引力。作者依据jaffe 和OECD关于绿色技术专利检索的策略,以中国绿色技术专利实施许可追踪技术扩散的路径,得出了中国绿色技术溢出的典型事实,找出了绿色技术创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拐点。运用数学方法为区域绿色经济协同发展提出了建议。该建议与Kindle的思想基本一致,即通过技术转型推动经济转型,短期可能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只有超过拐点后才能促进经济增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有着强烈的消灭贫穷和经济增长的愿望。中国在采取强制措施时,既要考虑到人们对经济增长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强制企业采纳绿色技术的时机。

作者在研究中抓住了绿色技术存量低和多范式共存的特点,通过构建多阶段模型,从理论的高度分析了中国多元范式下向绿色技术转型的策略,不仅证明了许多专家的观点“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低,向绿色经济转型的成本低、阻力小”的结论是正确的,也指出当绿色技术溢出和一般技术溢出同时存在时,要求绿色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溢出速度比一般技术高。而中国西部的一般技术又不能对绿色技术创新给予技术来源的帮助,作者给出了排污费与工资率的比值、绿色技术生产率和一般技术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制定组合政策提供了依据。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篇(3)

“所谓绿色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节约资源和能源,避免、消除或减轻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负效应最小的‘无公害化’或‘少公害化’的技术、工艺和产品的总称。”绿色技术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绿色工艺创新,包括清洁工艺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二是绿色产品创新,即开发各种能节约能源、原材料,少使用昂贵或稀缺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危害或少危害人体健康、少影响生态环境的产品,以及易于回收利用和再生的产品;三是绿色意识创新,主要是指培养、形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意识的过程,如绿色教育、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等。可见绿色技术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系统相协调的新型的现代技术系统,它在减少企业生产的边际外部费用的同时,一般也能降低企业生产的边际内部费用。可见绿色技术是指根据环境价值并利用现代科技的全部潜力,最大限度地实现环境与经济双重目标的技术。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符合环境发展要求的技术创新能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能提高企业将环境成本内化的能力。现有传统技术应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是最严重的负效应之一。在现有的技术经济范式下,我国企业的生产过程基本上是线性和非循环的,消耗、浪费大量资源和能源,同时排放大量的废弃物污染生态环境。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现有技术系统+末端治理”的模式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局限性,提出了通过创新和扩散发展具有生态正效应的绿色技术的要求,以实现企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企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严重不足。而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采用使经济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具有生态正效应的绿色技术,推行生态化、清洁化的生产方式,能使原材料和废弃物再循环利用,把污染物尽可能地削减在源头和生产过程中,实现企业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应用可以取得巨大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是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实现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障碍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特点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导致了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然而很多企业对绿色技术创新仍不够重视,企业在选择技术创新的模式和方向时,由于追求利润最大化、资金投入少,绿色管理不利等往往不会主动选择绿色技术创新,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企业缺乏绿色意识。多数企业对眼前利益看得过重,对绿色技术创新关注较少,没有从战略高度来看待绿色技术创新扩散和应用。由于我国环境保护起步较晚,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都缺乏对绿色消费的全面认识,绿色消费认识模糊使绿色产品市场秩序混乱,无法形成公平竞争局面,很多企业借绿色之名行污染之实。

第二,企业采用绿色技术不足。绿色技术要兼顾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后果,技术性强,复杂程度高,难度大,风险大,其技术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当昂贵,这就使得企业不愿意采用绿色技术。同时,绿色技术与企业现有工艺、技术水平不匹配也是阻碍绿色技术创新与推广的另一个因素。因此使得企业采用绿色技术严重不足。

第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人力、资金缺乏。绿色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然而,“据有关资料显示,企业基建资金中用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只有4.5%,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绿色技术创新的仅有1.3%,排污收费只占应征额的51.4%。另外,我国绿色技术创新资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劳动力素质偏低,科技力量薄弱,人才贵乏,资金得不到保障,使一些企业力不从心,延缓了绿色技术创新扩散与应用的速度。

第四,企业的绿色管理不力。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创新组织不力,绿色技术开发中心和服务中心普遍尚未建立,技术信息网络和信息传递机制不健全,严重阻碍了绿色技术创新。

三、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对策

1.建立健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激励机制

绿色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具有外部性,使许多企业都有了一种“搭便车”的心理,这不利于中国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单靠市场机制的推动是远远不够的,要依靠政府制定法律,颁布政策,资金和技术的大力支持等。

第一,政府政策法规的强制管理。这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是直接的,但要真正发挥政策法规的作用,就必须协调环境行政主体之间的利益,必须明确环境执法的具体程序,建立相应的环境行政司法制度,加强环境执法的可操作性,使环境执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第二,政府环境管理的经济刺激手段。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经济手段主要包括排污收费及税收等,其刺激效果取决于实际收费额及相应法规措施等各种因素。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的相关政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将使企业在利益驱动下,珍惜有限的排污权,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使企业成本真实反映环境保护的要求,从而达到防治污染的目的。

第三,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的客观调节。我们应调整产业政策,适当增加环保投资,提高环保资金的利用率。对污染严重的产业、企业和工艺系统实行生产工艺排污许可证制度,以促进严重污染工艺的改造及老化设备的淘汰。

2.建立良好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环境。企业要树立绿色理念,形成有意识的、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和创新理论。绿色理念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对绿色战略的认同感,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经营者应树立绿色经营理念,认识到实施绿色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对企业员工进行绿色教育,使员工逐步认识到绿色战略的实施关系到企业自身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觉地树立、维护企业的“绿色”形象,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意识。

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必须加大企业资金投入,这是推进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对策和措施之一。要建立和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动力机制,以企业为投资主体,加快构建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投资机制,拓宽投资来源,合理提高折旧率,逐步提高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比率,建立健全企业融资机制,建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风险基金等。最终形成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动力机制和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资金支持体系,推进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管理是把绿色理念贯穿于经营管理中,这就要求进行企业管理系统创新,建立一种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管理模式,以提高企业生态综合效益,并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推行现代企业绿色管理,应调整与改革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功能,设立专门机构,建立一套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决策,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全过程中加强环境审计。还应建立绿色创新保障机制,包括绿色人才激励机制,创新资金筹措机制,“绿色”宣传和培训机制等。

3.建立健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社会配套服务体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体系是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连接企业和技术市场,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开放式、网络化的技术创新服务网络、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适用性技术、提供咨询与服务的组织较缺乏。因此需要整合环保部门、产业界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成立集咨询、技术服务、中介机构、风险投资等职能于一身的技术创新服务和促进中心,进行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国外先进适用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以及咨询服务、技术培训等,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

同时应建立技术信息网络和信息传递机制,及时向社会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而的信息,以使企业及时了解国内外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和扩散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技术创新信息的传递效率和准确性,提高创新效率。同时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利用外界力量合作创新,如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创新。环保部门不仅要加强法规、标准的执行和监督力度,而且要积极起到中介、协调和服务的作用,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能力。

绿色技术创新是保护环境,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我国一些企业技术水平低下,缺少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人才以及激励措施,严重阻碍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扩散与应用。为了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国家应积极构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企业自身也要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创新,有步骤地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在企业中的推广,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忠学秦书生:《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科技成果纵横,2003年第6期

[2]彭攀丁丹:《略论绿色技术创新》,学术交流,2005年第12期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篇(4)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科学技术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在从工业文明时代开始至今短短两百年间,人类征服自然的破坏行为使得人类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传统的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福社之余,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也是日益彰显: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源枯竭,环境退化,生态恶化,已严重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使人类陷入了严重困境。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面对这个环境威胁?怎样引导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术界和理论界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多种方法和手段。要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地球生态,使得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的发展,很多当代学者认为,由技术造成的全球问题还要依靠技术的手段来解决,因此传统的技术也要在可持续发展中找其相应的发展模式来替代,这就是绿色技术。为此,近年来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已将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和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国外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国外学者相关理论研究

1962年,美国学者雷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突出,从而引起了经济学家、哲学家等研究人员对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为使人类从已有的技术所导致的生存困境中解脱出来,人们在反思之余开始寻找出路。Kusz曾提出基于传统技术创新先行模型的绿色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在这个模型中,随着产品创新过程的连续进行,环境原则被整合进技术创新的每一个阶段,因此,他的模型实际上可以概括为从环境而设计到面向环境的创造再到面向环境的营销,这一绿色经营链。P.Shrivastava提出了将外部制度因素与技术因素对企业创新子过程的影响反映出来的一个VIPO绿色技术创新过程模型[1]。W.Hopfenbeck从全面环境质量管理的角度,并且融合了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思想与实践,提出了一个绿色技术创新过程框架。此过程模型注重于企业在日常的质量管理与循序渐进的创新与改革,可以改善企业的创新管理,提高企业的效益。创新与改革过程中,改善企业的创新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益[2]。

Martin和Jean-Marie通过不可改变性和差异性的复杂相互作用,运用技术动力学阐述了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公共技术政策。技术进步的结果显得有些自相矛盾。一方面现有技术的进步延缓了可供选择方法和基本技术手段的发展。另一方面,技术改变又在现有能量供应和终端使用技术系统中产生了多样性,导致大量技术。制定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公共技术政策,除了要考虑单项技术的导入和传播,还要考虑技术相关性、基础设施的要求(infrastructure requirements)、能源投入体系化所导致的技术改变的系统化[3]。

Katsuhiko(1996)指出:绿色技术实质上是一种环境技术,是指对生态环境没有负作用的支持。Krbbe“资源增长和资源损耗,一种增长和稳定状态”中说“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手段”[4]。

Ruttan和Vermon运用路径依赖模型和技术诱导模型(Induced innovation and path-dependent models of technical change)解释了在环境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技术是如何克服技术惯性,向新方向发展的。虽然路径依赖工具能引起技术改变方向上令人惊讶的一贯性和持续性,技术的历史发展却很少沿着最初选择的过程发展。当技术进步放慢速度,相关价格方面的转变能引起沿着新方向的技术研究的加强,而这个新方向与现有价格因素更协调一致[5]。

(二)国外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国外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是在环境保护陷入困境的情况下,进行技术方向调整而提出的。目前,在为开发绿色产品,引导绿色消费,开拓未来市场和发展绿色产业创造机遇,并已成为发达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美国、欧盟、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都加大了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新能源开发的研究,在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又一次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面。目前,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先进技术,积极扶植生态产业的成长。

美国绿色技术创新模式属于政府全程驱动型模式。美国政府强调:“促进环保技术发展一直是本届政府的一个高度优先的任务”,并制定了促进生态产品的生产技术与出口的战略,以图加强同欧洲和日本在绿色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美国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绿色技术市场。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战略规划引导创新组织的方向和重点,并颁布各种法令法规来监督活动及市场秩序,使美国绿色技术创新以最适合美国国情的势态稳步前进。如联邦政府的环境技术政策、财政支持政策,加速商业化政策等,为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创造了大量的市场需求。而且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国会通过了26部环境法律,涉及水环境、大气污染、废物管理等方面,成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强制性动力。此外,在美国,公众的意见往往能左右政府政策的制定。美国政府对生态技术市场的重视程度也得益于美国人民强烈的生态意识。有统计表明,73%的美国人都确信自己是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77%的美国消费者表示企业的环保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意向;有五分之四的人把环境污染看作最重要的社会问题,这更加促进了美国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无不以“绿色”为追求目标[6]。

欧盟各国也非常重视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各国绿色专利在世界绿色专利中,欧盟就占据了48.5%的份额,而美国只占24.5%,日本占10.4%。可见在绿色技术方面,欧盟拥有明显优势。欧盟绿色技术创新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是有迹可寻的。欧盟发达的科学技术保证其拥有相对较新的综合环境数据和信息;有许多发展完善的组织和政府部门成为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础,高度一体化的体制使欧盟成员国协同行动成为可能,众多已实施和已验证的环境政策可供选择。这一切都为欧盟绿色技术创新飞速发展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

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制定苛刻的环境标准,世界贸易形成绿色壁垒。因此许多国家为避免在环境贸易中形成绿色壁垒都开始实行环境标志制度,对促进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及绿色产品开发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德国是率先实行环境标志计划的国家,此外美国的污染预防法、日本的环境协调型产品计划、加拿大的“环境优选”等对促进绿色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8]。

三、国内研究综述

生态文明观要求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整体出发,以人类与生物圈的共存为价值取向,发展生产力,从人类自我中心转向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为中心,建立生态化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它力图按照人类社会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适当地位,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运动规律来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保证人类的世代延续和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9]。包庆德教授认为,研讨生态文明时代的技术体系,应该强化研究科学技术生态含量的研究。即通过科技的生态化转换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到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10]。王健教授从技术哲学的角度说明建设生态文明既离不开技术创新又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正,寻找出理性化的技术创新路径,即确立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价值观、践行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原则、制定激励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机制[11]。李劲松也认为: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是当代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技术创新生态化是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必然。他倡导生态化技术创新,把资源生态效益纳入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从而使技术创新活动能不断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天然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生态化技术创新在实现生产方式转变,谋求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处方面与建立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是完全一致[12]。王伯鲁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提出产业绿色技术化的概念,并通过产业技术发展史来分析产业绿色技术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13],以此来说明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生态产业的发展对推动社会发展巨大作用。在生态文明社会的大环境中,杨发明、吕燕等从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出发,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决策受囿于特定的选择环境,并指出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不仅涉及绿色技术的层次特性、创新主体的行为特征,而且需要各层次激励工具的组合与协同,得出了组合激励是一个进化过程的结论[14]。所以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的生态产业文明的发展和建设必然离不开绿色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发展生态产业,改革生产方式,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运用绿色技术创新,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动力。

通过深入到具体的企业技术创新生产过程中去把握绿色技术创新问题,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有益的建议。王伟强,盛敏之则通过对江浙五十余家企业的调查,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技术源、资金源、以及绿色技术创新与扩散成败的因素。因为是较早进行的研究,研究内容略显庞杂。另外,由于环境压力,绿色技术创新正逐渐替代传统的技术创新成为创新管理研究的新焦点,但绿色技术创新管理对于企业界与政府部门来说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当前预防性绿色技术创新的选择环境特点恰恰说明了这一点:①社会公众对环境污染的危害认识不足以及存在着“免费搭车”的心理,使得社会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对清洁工艺与绿色产品不重视;②预防技术的创新与采用较之末端技术创新更需要组织机构、社会制度、消费文化、价值观念的变更和调整;③“信息缺乏”,很多企业不仅在认知信息上不足,也缺乏必备的环境知识、与主动预防战略有关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技术信息[15]。

四、小结

绿色技术创新是在生态文明理论指引下的一种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要为解决生态危机贡献力量,要大力发展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绿色技术,而对资源耗竭型、环境污染型的“黑色”技术坚决予以淘汰,创新开发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的新型绿色技术。因此,绿色技术创新是当代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W.Hopfenbeck.The Green Management Revolution:Lessons in Environmental Excellence [M].NewYork:Prentice Hall,1993:156-158.

[2]Paul Shrivastava.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6):183.

[3]Martin,Jean-Marie.Energy Technologies:Systemic Aspects.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an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1996(53):81-95.

[4]J.Krbbe,Willem Heijman.Natural income and nature:externalities growth and steady state [M].USA:The language and science,1992:167.

[5]Ruttan,W.Vermon. Induced Innovation and Path Dependence:A Reassessment with Respects t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J].New York: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1996(53): 41-59.

[6]叶子青,钟书华.美国绿色技术创新现在及趋势[J].科技管理研究,2002(2):56-57.

[7]叶子青,钟书华.欧盟的绿色技术创新[J].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2003(6):113-115.

[8]叶子青,钟书华.日本绿色技术创新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与管理,2002(4):116-119.

[9]吴立妹.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J].新学术,2008(4):325-326.

[10]包庆德,王金柱.技术与能源:生态文明及其实践构序[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l):25.

[11]王健.论建设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路径[J].理论前沿,2007(24):40.

[12]李劲松.论技术创新生态化与建立生态文明社会[J].现代商贸工业,2008(7):14.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篇(5)

(一)传统技术创新在价值层面的缺失

1.传统物本主义发展观指导下的技术创新的价值误区。从发展的价值目标而言,发展观的基本问题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因而客观上就存在着“以人为中心”和“以物为中心”两种不同的发展观。毫无疑问,物质生产是整个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因此,物本主义发展观应该说有其客观的社会历史根源,在早期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物”毕竟不是人类发展的全部,更不是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惟一的终极目的,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在传统的重“物”不重“人”的物本主义发展观的指导下,技术创新成为一种“唯经济价值取向”的实践活动,除产生大量的生态负价值、引发生态价值危机外,创新活动出现的事实与价值的分离,目的与手段的倒置,还产生了日益严重的人文价值危机。

2.人类的技术生存面临危机。人类在从最初的自然生存逐渐转向技术生存的过程中,出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分离的现象,工具理性空前膨胀而价值理性沦落。在工具理性的“世界支配意识”之下,人类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有着内在规律的客体,是相对于主体的“他者”,为了谋取自身的幸福,人类可以透过理性去认识和征服它。于是在人的解放历程中,人遭受了与世界相同的命运,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统治最终导致了自然与社会对人的统治,对个人主体性的高度迷恋最终导致了个人主体性的根本丧失,对人的直接关怀却更远地离开了人。

(二)绿色技术创新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的价值重构

1.绿色技术创新实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充分整合。人的本质是物质与精神“二体性”,人具有双重生命: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人类不会也不应该回到动物式的本能生存。未来的生存仍然是技术生存,但由初期的机器生存,转向更为合理的生态性的技术生存。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存在是二重化的:一方面,人类必须从外界获取物质、能量和信息以维护其生存与发展,工具理性是调节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惟一有效手段;另一方面,作为精神存在物,人类又是超自然的,具有自己的内在尺度,并通过自我意识自觉把握这一尺度,因此,人类能够建构起具有价值理性意义的世界,即人类价值理性的存在方式。绿色技术创新实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充分整合,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保持了合理的张力,在人与自然之间保持了和谐关系。

2.绿色技术创新倡导可持续的绿色文明观。绿色技术创新中的“绿色”,强调的是一种价值观和文明观。绿色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基础的文明,其灵魂是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其主要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自我内心的和谐,三者缺一不可。它不仅要求绿色技术创新所创造的人工自然界是绿色的、人类社会是绿色的,而且要求人的内心也是绿色的。提倡绿色技术的创新、转移、扩散等,不仅仅是对技术本身进行改进,使之具有低消耗、低污染、可循环、高利用等“绿色”特征,以应对环境污染等迫在眉睫的问题,更在于提倡和实践一种新的文明观――绿色文明,开始一种有别于机器生存的、新的生存方式――绿色生存。

二、绿色技术创新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的理论拓展

(一)传统技术创新在理论层面的缺失

1.传统技术创新“目的”的单一性。传统技术创新总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经济利益至上,而很少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它以经济价值为单一取向,强化了整个社会片面的经济发展观,突出的是功利主义的价值追求。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传统技术创新往往强化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与掠夺,从而导致工业生产的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

2.传统技术创新“过程”的不可持续性。从技术的运作过程看,受“目的”单一的驱使,传统技术创新中的技术运行模式是线性和非循环的:原料―产品―废物。即为了追求某一生产过程或产品的最优化,传统技术创新允许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以及大量排放废物。这种技术和产品的浪费性必然与全球资源的有限性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导致其过程的不可持续性。

3.传统技术创新“系统”的非循环性。环境科学、系统论认为,技术、经济、社会与自然4个子系统组成一个循环封闭的大系统,而传统技术创新系统是由技术、经济与社会3个子系统相结合而成,不包括自然子系统,割裂了技术、经济、社会三者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一旦过度消耗资源以及大量排放废弃物超出自然自身承载能力,传统技术创新系统将随之解体。

(二)绿色技术创新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的理论拓展

1.绿色技术创新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突显价值的多重性与统一性。首先,绿色技术创新实现的是一个价值统一体,内含多重价值,既包括技术、经济、社会价值,还包括环境价值;其次,价值统一体以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为原则,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第三,在价值的多重统一体中,生态价值占核心地位,即在充分考虑环境效益之余,才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

2.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的多元性。首先,绿色技术创新是一个价值统一体,既要考虑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还要考虑环境价值;其次,绿色技术创新实现价值的多重性决定创新主体多元化。与传统技术创新行为主体仅仅是企业不同,绿色技术创新的价值多重性决定了绿色技术创新是拥有以企业为核心,政府、国际组织、科研院所以及公众等参与并制约企业创新行为的多元行为主体系统。

3.绿色技术创新以系统论、生态学为科学基础,强调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和谐。首先,绿色技术创新是一个由技术、经济、社会、自然有机构成的和谐系统;其次,绿色技术创新的技术运行模式是非线性和循环性的。绿色技术创新不是以追求某一环节或过程的最优为目的,而旨在实现整体目标的最优化;第三,绿色技术创新应用生态学研究成果,通过模拟生物圈物质、能量的运动、循环和再生过程,来研制、开发、设计生产技术与工艺,力求做到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同时生态负效应最小。

4.绿色技术创新具有可持续性。首先,绿色技术创新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绿色技术创新增强了生产要素的产出率,优化了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提高了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改变了以“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状况;其次,绿色技术创新能保证自然系统可持续运转。由于绿色技术创新在低消耗、少投入、少污染、零排放、可更新方向上下工夫,保证了经济发展被控制在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可更新范围之内,不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承载能力。第三,绿色技术创新着眼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以和谐与公平为终极追求目标,能够不断提高全人类的素质与道德风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社会结构优化,达到代内公平、代际公平。

5.绿色技术创新能够协调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绿色技术创新能调和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保证自然系统在不超越自身承载能力的情况下,为经济系统提供发展的资源和能量;另一方面,促进经济系统改变传统的发展摸式,实现由粗放型、资源型、劳力型经济向集约型、生态型、知识型经济转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其次,绿色技术创新能维持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绿色技术创新使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绿色化,使人的进化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绿色技术创新使自然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适宜的物质条件与生态空间。第三,绿色技术创新能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良性循环。

三、绿色技术创新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的实践扬升

(一)传统技术创新在实践层面的缺失

1.传统技术创新不利于资源的保护。从技术创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看,传统技术创新在不断扩大资源利用范围的同时,也正在加剧资源的耗费强度,而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国家环保局调查,在中小企业中80%以上的工业生产存在污染问题,占到了中国污染源的60%,且有增加的趋势,并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导因素,而且污染源正由过去的点状分布发展为城乡复合型的面状分布的局面。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作为稀缺性的生产要素,在市场对其资源配置失灵的情况下,企业在单纯经济化倾向的技术创新活动中难以避免地无偿利用生态资源,使本应由企业付费的技术创新生态成本外部化,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传统技术创新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从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看,传统技术创新极易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表现出对高新技术产业强劲的催生与推动作用。而相比之下,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弱势产业受技术水平、自然条件等诸因素的制约,开展技术创新难度相对较大。由于社会用于产业发展的投资总额有限,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必然限制传统产业发展的投资需求,因而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3.传统技术创新不利于区域的均衡发展。从技术创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看,由于不同地区基础设施、市场环境以及人力资本状况不同,技术创新作用迥异。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好,市场较完善,且拥有人才优势,技术创新成本低,效益高,技术创新活跃,因而发展就快;而在落后地区,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市场发育滞后,特别是人力资本的可获得性差,技术创新社会成本高,难度大,因而发展就慢。技术创新在地区间的落差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影响到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4.传统技术创新不利于社会贫富的消除。从技术创新对财富占有的影响看,由于创新能力的差异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机会存在较大差异。那些“教育贫困”群体或落后地区的人们因创新能力低下往往被排斥在技术创新活动之外,难以分享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社会财富,而被沦为“边缘化”人群,这就会拉大贫富差距,引发“相对贫困”。

(二)绿色技术创新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的实践扬升

1.绿色技术创新,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绿色技术创新,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促进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又可以从根本上转变依靠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非持续性的发展模式,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整个经济增长的质量。

2.绿色技术创新,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国际国内竞争力。绿色技术创新,一方面可以节约资源、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应对消费需求呈现出的绿色化趋势,采用生态技术和净化工艺生产绿色产品以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拓宽国际市场,提高中小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绿色技术创新,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绿色技术创新,一方面可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技术创新步伐,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促使各产业协调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篇(6)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6-0149-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6022

绿色技术 (environmentally Sound Technology,简称EST)的概念最早是由E.Brawn和D.Wield于1994年提出,它以技术应重视环境保护为理念,几乎涵盖了所有与环境相关的技术,得到了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1]。近年来,我国的绿色技术发展也比较迅速。我国政府于2012年相继出台了《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明确提出我国要积极采用和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和绿色产品。与此同时,随着发达国家对进口产品的绿色技术贸易壁垒不断加强,以及国内消费者对于绿色产品的需求不断加大,企业面临着空前的环保和技术压力,企业逐步意识到如果不将绿色技术的开发和使用纳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不注重绿色产品的开发,那企业必将在新一轮的绿色竞争中失去优势[2]。受到单一企业资源和能力的限制,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合作方式实现绿色产品的生产和环保要求逐渐成为一种趋势[3]。单个企业往往仅在整条供应链的某些业务环节上拥有优势,而在另一些业务环节上却是供应链上其他企业占有优势[4],如果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能够在各自的优势环节上展开相互合作,往往可以达到信息共享、合作双赢甚至多赢的目标[5]。来自国外学者的大量实证研究[6-7]表明,在世界各制造业强国中,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研发是企业最普遍采用的合作研发模式,也是企业运作最成功的合作研发模式。而在我国,由于供应链管理以及绿色技术的相关理念本身发展较晚,导致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从现有学术成果来说,关于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研究数量也非常少,本研究以此为立足点,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影响我国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的主要因素,力求为企业及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

1文献综述

目前,学术界对于绿色技术的概念尚未统一,不同的学者从不同方面给出了不同理解[8],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将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定义为:“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提供不同的生产资源和技术专有知识,共同研究和开发能够节约资源、避免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的技术或者环境管理活动”。与一般的技术相比,绿色技术更加注重“绿色”和环保的概念,对于企业而言,其环保效益往往要大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

综合现有文献,发现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研究供应链上企业间一般技术的影响因素,如Francis[9]认为促使制造商采取与供应商合作生产新产品的主要因素主要分为三类:即环境压力、社会和工业法规以及组织选择。Roberto Fontana[10]发现企业本身的规模也极大影响了它与伙伴的技术合作倾向,同时企业本身对于外部环境的开放程度也对企业间的技术合作产生重要影响。马士华[11]提出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影响力(企业规模及其在行业中的影响)、拓展力(产品开发能力和产品导向能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可信任感(商业信誉)、可参与度(主导产品结构)、吸纳力(经营思想与合作精神)对提高供应链的整体运作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对于形成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影响最大。罗炜和唐元虎[12]把企业参与合作创新的动机归纳为三个方面:与研究开发有关的合作动机,与技术学习和技术获取有关的合作动机,以及与市场进人有关的合作动机;并进一步将研究合作动机分为技术协同效应、基础研究、降低风险、共同承担开发成本以获得规模优势、改善企业对技术成果的独占性、缩短创新周期六个因素;将技术学习合作动机分为获得合作伙伴的经验型知识和技能、技术转移两方面。袁立科[13]提出在研发合作形成过程中,主体间相互信任的影响更为重要。张汉江、陈声益[14]影响供应链合作技术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有企业间知识的相关性、联合问题的解决能力、内部协调能力以及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等四个主要方面。王建华和闻燕[15]借用古诺模型的变换与讨论, 对企业研发合作的动因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得出了企业开展研发合作不仅是共摊费用、共担风险、共享成果的需要, 同时也是企业为了获得生产阶段的竞争优势,以及研发中的先发优势的一个重要手段等相应结论。陈丹[16]通过一项对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影响企业参与合作的障碍因素主要有防止技术溢出问题、合作脱节问题、专利产权与利益划分问题、中小企业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考虑、合作的持久性问题五个主要因素。寿涌毅[17]从四个维度概括了影响企业间研发和生产合作的影响因素,分别是企业因素、技术与 生产因素、环境因素和合作伙伴因素。李玲[18]从企业资源和能力理论的角度,将影响企业由非合作创新转向合作创新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产品替代、技术溢出、信息共享和技术研发难度。综合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本文将目前针对企业间技术合作影响因素归纳为以下五个维度,分别是政府的相关政策、企业外部压力、企业本身的技术行为、技术本身的特征以及合作方的信任和沟通关系。

宿丽霞等: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的影响因素:基于供应链角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6期

2实证研究

扎根理论是一种基于归纳的定性分析技术,能够有效的从现象和资料中提炼理论,从而创建或丰富既有的理论体系[19]。与传统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相比,该理论克服了传统研究方法指标来源缺乏科学支撑的缺点,注重从以往研究成果和现实的访谈资料中提取指标,使指标更具代表性和现实性。其研究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扎根理论研究流程

Fig.1Grounded theory study process

在综合考虑我国行业绿色技术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该研究选取了家电、汽车、电子以及机械制造等行业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种方式。在深入企业访谈和对以往文献分析梳理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和三级编码识别出5大类22个主要因素,编码举例如表1所示。

2.1因素识别

经过编码后可初步得出5大类22个主要影响因素。最后由来自家电和汽车生产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6名、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的资深教授4名,共10名专家组成了一个研讨小组,对22个因素指标进行分析把关,删掉了 “消费者对绿色技术产品的需求”“上下游企业间的熟悉程度”“上下游企业间的距离”等题项,最后将5大类修订为17个因素指标。具体如表2所示。

2.2问卷的发放

问卷调查的时间是2012年3-8月,问卷的发放方式主要采用了两种:一是现场发放;二是网络发放。现场发放对象主要为北京理工大学MBA和EMBA班、长江商学院MBA和EMBA班同学等,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42份,回收率21%,剔出无效问卷6份后,有效问卷为36份。通过企业网站、企业名录等方式选取了68家相关行业企业作为调研对象,并通过E-mail、QQ等现代网络工具进

行网络发放。网络发放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217份,回收率为43.4%,按照同样答题率要求,剔除无效问卷38份,得到有效问卷179份。本次问卷调查共得到有效问卷215份,问卷有效率为30.7%。从国内的社会学研究情况来看,问卷的回收率通常都在20%以下,因此本研究30.7%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尚属正常。因为本研究涉及的内容需要对企业发展情况有较全面了解的人才能填答,所以本问卷要求填写者为企业的主要管理者,然而这不仅增加了问卷回收的难度,也增加了收回问卷的无效比例。测量项的衡量指标问题选项采用5分Likert量表,用数字5代表被调查者对问题中描述状况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的意见,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同意”。问卷内容包含本文研究所建立模型的各个变量,总共17个变量分为5个部分。表3为测量样本基本特征。

2.3影响因素指标的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又称可靠性分析,是一种测度综合评价体系是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有效分析方法。检验结果表明,本问卷中各个影响因子的测量量表信度系数均大于0.7,同时各题目的总体相关系数也远大于0.35,因此保留了所有题项,并对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2.4验证性因子分析

与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相比,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可以一次对多个因变量进行处理;同时还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含有测量误差,在估计出因子关系的同时,可以估计整个模型的拟合优度。所以该研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因素结构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判断标准,说明修正后的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修正后的模型如图2所示。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与5个变量之间的解释系数均通过置信度为99%的t检验,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我国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是否

图2CFA测量模型图

Fig.2Measurement model of CFA

注:Law为政府政策因素;TE为行业绿色技术环境;TL为企业绿色技术行为;TP为绿色技术特征因素;PR为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依赖

开展绿色技术合作确实受到企业实施绿色技术行为、绿色技术特征、外部技术环境压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依赖关系以及政府相关政策5个因素的影响,模型得到很好的验证。

3结果分析

对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可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企业本身的绿色技术行为对于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的解释系数较大,为0.90,说明企业本身的绿色技术发展战略、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企业对绿色技术的投入等是直接推动供应链上企业间开展绿色技术合作的首要原因。这与绝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企业需要有明确的环保目标,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行为的投入,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合作,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有绿色的环保意识。同时企业建立严格的绿色技术专利保护制度,相应也就减少了技术外漏和溢出的可能性,也是推动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开展绿色技术合作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政策宣传和相应法规的制定,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绿色意识,激发企业的绿色技术开发能动性,同时政府要加快建立绿色技术专利申请的便利通道,使企业的绿色技术成果能够得到保护,这样企业才能放手进行绿色技术合作和共同研发。

(2)绿色技术本身的成本、难度对于供应链上企业间的绿色技术合作解释系数分别为0.87,这与现有多数研究成果也保持一致。企业出于减少绿色技术研发的成本,降低绿色技术开发的难度,缩短绿色技术开发周期等因素的考虑,实施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以达到上下游企业间共同分担成本、同时弥补技术上的缺陷,互取优势,达到整个供应链的经济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3)外部技术环境压力的解释系数为0.85,略小于前两个指标,说明供应链企业面临着行业绿色技术发展的压力也极大促使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行为的产生。目前,国家对部分重点污染的行业制定了相应的绿色技术标准,如煤炭、化工、钢铁等行业,这些绿色技术指标的制定极大助推了企业开发和实施相应的绿色技术,另外一方面,来自同行业竞争者的绿色技术压力以及消费者对绿色技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出口企业面临着严格的绿色技术贸易壁垒,都不同程度上促使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开发及联合开发的行为。

(4)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依赖关系的解释系数分别为0.82,说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依赖关系对于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关系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这与现有绝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也基本吻合。本研究在对相关企业管理人员的访谈过程中,也注意到:“对于供应商的生产和技术情况较为了解”,“技术上具有互补优势”,“较易建立合理的合作机制”

等等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语句,分析其原因: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往往面临着相同的行业绿色技术标准,同时技术上多存在互补性,这为绿色技术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同时上下游企业间在日常的信息沟通上比较频繁,对于彼此的商业信誉较为熟悉,这又为绿色技术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信任基础。因此,供应链上企业间纵向绿色技术合作也成为目前被企业采用较多的绿色技术合作方式。

(5)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政府对于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的相关政策对于供应链上企业间的绿色技术合作的解释系数为0.71,与其他因素相比,该解释系数最小。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目前针对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的鼓励政策还没有发挥到实质性的作用。这与目前很多学者将政府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作为企业间开展技术合作的首要原因的研究结论有一定差距。

4总结

随着供应链管理理论和绿色技术发展理论的兴起,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成为目前企业间开展绿色技术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制造企业,如宝钢、格力、大金、东风汽车、惠普等等,都已经同其供应商和下游制造商建立起绿色技术合作关系。

该研究对我国主要制造行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绿色技术合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应用扎根理论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了影响其合作的主要因素,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企业绿色技术发展策略对于推进绿色技术合作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与策略行为理论观点相一致,该观点提出,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是为了获取供应链整体绿色竞争优势,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实力。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能够有效降低单个企业开发的成本和难度,合作双方在资源的使用、信息的交流程度以及零部件生产供应方面都有密切联系,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极大降低了绿色技术合作的交易成本,这也是双方选择合作的重要原因。制造行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随着环保法律、行业绿色技术标准的不断出台,消费者对绿色技术产品的呼吁日益提高以及绿色产品的国际贸易壁垒,迫使企业需要大力发展绿色技术,重视和增强同其它企业的绿色技术合作开发。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企业之间合作关系形成的原因是双方具备相互依赖的资源禀赋,并且相互依赖的资源创造的价值要超过单一资源所创造价值的简单加总。本研究实证结果验证了该观点,结果表明在技术使用上具有较强相似性和兼容性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更容易达成绿色技术合作。政府政策对于推动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的作用尚未得到真正体现。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政府对于企业实施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合作仍缺乏明确的财政支持,尚未真正从政策上带动企业参与绿色技术的积极性。虽然目前针对某些行业绿色技术产品实施补贴,如2010年6月起,我国陆续在深圳、杭州、北京、上海、长春、合肥6个城市试点对私人购买新能源车进行补贴,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车补贴6万元。2012年6月1日起我国继续对消费者购买节能空调、平板电视等最高可享受400元节能补贴等政策。但是多是出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动机。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包括政府补贴、政府采购、政府贴息(用财政收入或债券收入)、税收优惠、贷款或提供担保、抵免所得税等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开发及联合开发的支持,真正发挥政府对企业实施绿色技术研发和合作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许庆瑞,王伟强,吕燕.中国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5,(5):16-18. [Xu Qingrui,Wang Weiqiang, Lu Yan. China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J].China Soft Science, 1995,(5):16-18.]

[2]顾国维.绿色技术及其应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Gu Guowei. Gree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M].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Press, 1999.]

[3]杨发明,许庆瑞.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8,(3):47-51. [Yang Faming, Xu Qingrui. Research on Enterprise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J].China Soft Science, 1998,(3):47-51. ]

[4]杨发明,许庆瑞,吕燕.绿色技术创新功能源研究[J].科研管理,1997,18(3):58-61. [Yang Faming,Xu Qingrui, Lu Yan. [J]. Research on Innovation Function Source of Green Technology[J].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1997,18(3):58-61.]

[5]秦书生.生态技术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 [Qin Shusheng. Ecological technology[M].Shenyang :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2009.]

[6]Toni A De. Buyersupplier Operational Practices, Sourcing Policies and Plant Performances: Results of an Empirical Resear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1999,37(3): 597-619.

[7]Ingham M. Cooper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Economies of Innovation,1998,(6):3.

[8]徐大伟,王子彦,曾垂凯.企业间绿色合作影响因素与绿色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16(5):88-92. [Xu Dawei, Wang Ziyan, Zeng Chuikai.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firm Greening Collaboration and Green Performance[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2006,16(5): 88 - 92.]

[9]王炳成,李洪伟,李晓青.绿色产品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 (12):70-74. [Wang Bingcheng, Li Hongwei, Li Xiaoqing. Study on Factors Influencing Green Products Innovation [J].Industrial Technology & Economy, 2008,27 (12):70-74.]

[10]Francis B, Charles D, Christina B. The Driver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Buyers and Suppliers for Product Innovation [J].Research Policy, 1998, (26): 719-732.

[11]Roberto F, Aldo G. Factors Affecting Universityindustry R & D Projects: The Importance of Searching, Screening and Signaling[J].Research Policy,2006,35(2):309-323.

[12]马士华.论核心企业对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形成的影响[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0,5(1):24-27. [Ma Shihua.The Influences of Core Enterprise on the Formation of Strategic Partnership in Supply Chain[J].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00,5(1):24-27.]

[13]罗炜,唐元虎. 企业合作创新的原因与动机[J].科学学研究,2001,19(3):91-95. [Luo Wei, Tang Yuanhu. The Reason and Motives for Firms to Participate in Cooperative Innovation [J].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2001,19(3):91-95.]

[14]袁立科,张宗益.研发合作形成的信任因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10):23-26. [Yuan Like, Zhang Zongyi. Trust and the Formation of R & D Cooperation[J].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T, 2006,27(10):23-26.]

[15]张汉江,陈声益,李敏.双头垄断市场中新技术研发投资的不完全信息博弈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20(2):86-90.[Zhang Hanjiang, Chen Shengyi, Li Min. A GameAnalysis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for Enterprise R&D Investment in Duopoly Market[J]. R & D Management, 2008,20(2):86-90.]

[16]王建华,闻燕,王海峰.对企业研发合作动因的再认识[J].预测,2007,26(5):36-41.[Wang Jianhua,Wen Yan,Wang Haifeng. The Rerecognition of Motivations of Firm Cooperative R & D[J].Forcasting, 2007,26(5):36-41.]

[17]陈丹.中小企业合作创新倾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96-102.[Chen Dan.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Determinants of Cooperative Innovation in SMEs [J].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10,(5):96-102.]

[18]李玲,陶锋.基于双研发模式的合作创新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8):1-4.[Li Ling, Tao Feng.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Innovation Cooperation based on the Double Development Mode [J].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2, 29(8):1-4.]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篇(7)

绿色化学(GreenChemisty)又称环境友好化学(EvironmentaiiyFriendlyChemisty)、清洁化学(CleanChemisty),是在全球面临严峻的环境危机下,于上世纪90年代诞生的化学研究新兴领域,其核心内涵是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化学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随着绿色化学的发展,绿色化学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开展[1]。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未来占据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制高点,推进科技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各个专业技术领域紧密结合,需要及时加入该学科领域新动向、社会发展新需求等内容,从而起到良好的引导、推进作用[2-3]。以化学化工领域来讲,绿色化学无疑是该领域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同时对当今中国工业污染的改善具有巨大价值。在高等化学化工专业领域,绿色化学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融合,将使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使专业教育具有了思想指导,使素质教育具有了实际内容。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概况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绿色化学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自1996年以来,美国每年颁布“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英国约克大学、诺丁汉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都设立了各具特色的绿色化学研究中心,日本也制定了以环境无害制造技术等绿色化学为内容的“新阳光计划”。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绿色化学获得了迅速发展。国外先后出现了《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1996)、《CleanProductsandProcesses》(1998)、《GreenChemis-try》(1999)等专业性刊物。同时也产生了《GreenChemistry:TheoryandPractice》(1998)、《GreenChemistry:ChallengingPerspectives》(2000)等重要专著。很多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绿色化学课程。1996年美国斯克兰顿大学,1997年美国俄勒冈大学,2001年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等。20世纪初期开始科技创新的重大社会价值被发达国家所重视,例如,191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概论》中,提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等观点。后来人们日益重视创新的社会推广,例如,1962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罗杰斯在其著作《创新扩散》,讨论了创新扩散的过程及各种影响要素。当今,技术创新已成为发达国家保持科技竞争力、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法宝。

1.2国内研究概况

199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确定了“绿色化学与技术-推进化工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课题;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联合资助了“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与化学反应工程”项目。本世纪开始,国内也相继出现了李德华的《绿色化学化工导论》(2005),李再峰的《绿色化学实验》(2008),王敏等人的《绿色化学理念与实验》(2010)等著作,以及相关论文。中国科技大学在1998年完成了首轮《绿色化学》课的教学。2003年,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化学与化工学科委员会设立“可持续发展化学—绿色化学教学研究”重大课题。绿色化学已成为未来高等院校化学教育的重点建设领域之一。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崛起,创新创业教育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中,要求高等学校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贯穿人才培养全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能力等等。当然,创新创业不是一种立竿见影的事情,我们的创新教育还很薄弱。多数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不成体系、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在这方面,专业技术新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是一种提升创新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比如,化学化工领域的绿色化学,可以融入到创新思想、理论、技术、工艺、创业等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

2高职化工专业绿色化学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意义

2.1响应国家战略决策

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西部地区产业升级、企业壮大,不断输送优良的高技能人才。2.2适应区域发展政策化工、能源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优势产业、重点产业,化工技术的创新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深加工,生产链条的延伸,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对自治区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2.3立足产业发展优势

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国石油和化工产品总产值达10990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8%。化工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和支柱产业,但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化工技术的绿色化创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4彰显学院办学特色

学院以化工专业为主打专业,是自治区专门培养化工方面高技能人才的院校。加强化工技术创新课程建设是学院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

2.5紧跟专业发展趋势

当今化工专业展现出绿色化、环保化发展趋势。在我们的课程内容中积极吸收这方面的内容,在创新教育中也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2.6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创新日益成为企业能够发展壮大的生命线。而且创新也涉及到企业的各个研发、生产、运输、销售各个环节。创新已成为企业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具有的一项基本素养。

2.7满足学生成才需求

高职生的知识基础和应用能力、创新能力都比较薄弱,但是社会发展、企业发展的需求却更高了。这时需要开发新课程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

3高职化工专业绿色化学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教学

将绿色化学教育中的关键点与创新创业的能力点进行对接互融,开发“绿色化学与创新创业”课程,精心设计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考核等。融合教学思维导图见图1。

3.1“绿色化学与创新创业”课程开发

在课程开发方面,注重绿色化学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观念、理论、技术、工艺、成果层面的紧密对接问题,努力做到创新创业教育更加生动具体,绿色化学教育更加注重实际应用等。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探索绿色化学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层次、连接点、内容:①探索绿色化学思想与创新创业思维相融合;②探索绿色化学理论与技术发明创新相结合;③探索绿色化学技术与技术开发创新相结合;④探索绿色化学工艺与技术设计创新相结合;⑤探索绿色化学成果与创业相结合。

3.2“绿色化学与创新创业”课程教学

在课程的教学方面,教学内容中采用较多经典案例,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探究式、动手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中注重学生的绿色化学创新创业方案的设计。经典案例在课程的教学内容开发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案例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系统性、社会性、示范性,对总结、提炼、反思绿色化学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化教学在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项目化教学具有很强的探索性、研究性、实践性、训练性,对培养学生的观念、理论、技术、方法等综合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绿色化学创新方案的设计,在课程的教学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创新创业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更应该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是以考核知识点为主。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篇(8)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0-001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受环境、政策法规、市场需求、企业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文章结合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现实困境,从经济、技术、文化和法律四个方面探讨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对策。

一、经济方面对策

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了经济发展,给经济带来直接利益,那么,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和税费体制不完善使得绿色技术创新缺乏足够动力,因此要通过健全绿色技术创新资金供给投入体制和加强税费改革、制定税收政策给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激励。

1.健全绿色技术创新资金供给投入体制

要建立和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动力机制,形成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动力机制和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资金支持体系,推进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体如下:加大国家公共财政对资源循环利用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门的机构与专项的基金,并开展国际合作,争取国际援助,还要完善风险投资市场,政府可以通过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建立风险资本,放宽民间资金准入限制,降低投资门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民间资金组建民间金融机构。

2.要加强税费改革,制定适合绿色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

将环境税收改革同现行的环境收费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巩固环境税改革的法律基础,也有利于加强税收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引导作用;设置系统的绿色技术创新激励税收政策,实行差别税率,对绿色技术创新企业采取减、免、缓的税收优惠政策;要扩大排污费的征收范围,强化环境资源税的征收力度,拓宽环境要素。

二、技术方面对策

科学技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定性因素,要减少技术因素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制约,就要加快理论和科技的发展,健全绿色技术开发与创新服务中心和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1.加快理论和科技的发展,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科学技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生态文明每一原则的贯彻都离不开先进的处理和转化技术,也离不开先进的载体一设施、设备的开发和利用。

2.建立绿色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改革现行的经济核算体系,从企业到国家探索一套绿色经济核算制度,包括绿色会计制度、绿色审计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就要求实行由传统GDP向绿色GDP(EDP,绿色国内生产净值)指标体系的转变。其次要建立建立保护环境诚信档案和绿色GDP考核制度。扭转突出考核经济增长指标的偏执,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放在一起综合考评,把绿色技术创新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列为评价政府工作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确保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

三、文化方面的对策

一定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制约着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和传播,从健全绿色科技的宣传教育体制和提高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去推进绿色技术创新。

1.要健全绿色科技的宣传教育体制

健全绿色科技的宣传体制和加强绿色教育的力度,比如增加环境保护的透明度,扩大公众对环境的知情权;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家家户户。打造一个区域性人才基地。三要在人才引进机制上多创新。从多个渠道聘请和引进人才,特别是青年专业人才,也要加大力度引入。另外,其他部门也要积极协助、配合,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而且,又必须要站在全球视野的高度上,来思考,来决策,来行动。

2.倡导绿色消费 提高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

绿色消费,指的是一种对环境无害,或者只会产生低度危害的消费方式。这种消费方式的本质和原则是对自然资源进行可循环的、综合性消费,不破坏大自然的完整性和原生性。这是全人类消费观念的一场革命。

重点首先在于强化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形成绿色市场。消费者应该养成绿色消费意识,形成绿色市场,可以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各种媒介工具,在最大程度上强调这一做法的紧迫性。同时要有针对性的改变公众一贯的错误理念,。

四、法律方面的对策

人是有惰性的,因而由人组成的单位或企业,也必然带有不同程度的懒惰性,由于责任分散的效应,这种懒惰性甚至会加剧。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绿色技术创新的进程和应用的顺利推广,就需要一个后推力,或者说外部的强制作用力,法律无疑是这一角色的最佳候选。

1.健全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体系

具体到排污权交易制度上,就是要为这一制度的实施提供相应的法律规范。令人很是遗憾的是,我国这方面现行的法律法规还是很落后的,急需改进。具体表现在:绿色技术的创新立法应该能够体现责任伦理思想;对现行不合理的环保法律法规进行革新;对相关的法律方面的制度也进行改革,使之有利于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鼓励更多群众的积极加入,通过彼此之间多方面的沟通,使工作的进程得以加快;加强政府干预。这无疑是最有力度,也将最快见效的措施。

2.为成果的交易提供法律保证

任何一项成果的交易,都需要进行合约的议定等等。有时会因为费用过高而导致双方走向决裂。因此,我们一定要下大力气寻求有利于降低这些费用的制度安排。

法律是最公正的裁判,也是一种最有效的约束手段,为了应对绿色技术创新难度大、企业热情不高的现状,很有必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文章从制度创新对绿色技术创新所具有的激励、约束和引导功能的角度出发,针对影响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从经济、技术、文化和法律四个方面探讨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基本对策,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

基金资助: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杨发明,许庆瑞.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8(3):47-51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篇(9)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1-0305-02

绿色设计是以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为目标的创新设计,它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延伸到了产品使用结束后的回收再用及处理过程。从宏观上来把握与产品有关的环境问题、材料的重复利用问题、废弃物的管理问题等。

作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TRIZ创新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探讨了运用TRIZ解题工具――矛盾矩阵,来解决绿色设计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通过建立绿色参数与TRIZ工程参数的关联表,把绿色设计问题转化成了TRIZ问题,并运用TRIZ工具来完成绿色设计。

1 TRIZ理论概述

1.1 TRIZ理论的基本理念

TRIZ的含义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其拼写是由“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heory 0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俄语含义的单词首字母(Teoriya Resheniya IzobretatelskikhZadateh)组成。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在1946年创立的。

1.2 TRIZ中的技术矛盾及解决方法

在技术系统中,两个参数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限制的关系,提高某个参数时,可能会导致另一个参数的恶化从而产生矛盾。在产品设计或工程设计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利用TRIZ方法可以解决这样的设计矛盾。阿奇舒勒归纳总结出39个可以描述在工程技术中出现的绝大多数技术内容的通用工程参数。解题时,先把技术矛盾的两个参数分别用通用参数中的两个来表示。这样就把实际产品或工程设计中存在的矛盾转化成标准的技术矛盾问题。39个工程参数的矛盾矩阵表如表1所示,使用矛盾矩阵表解决问题的流程如图1所示。也就是,先将待解决的问题转化成可以用技术矛盾的39个通用工程参数所描述的问题模型。然后,针对不同的问题模型,在矩阵表中找到创新原理(表中数字表示推荐的创新原理编号),并运用这些创新原理经过演绎与具体化,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

2 绿色创新设计

2.1 绿色设计的基本理念及特征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篇(10)

1、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1.1、应用领域广泛

一些领域明确结合了空间因素的模型以及相应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应用,如区域科学、城市和房地产经济学、经济地理;而且在更多的经济学传统领域的各种经验调查研究中,也越来越多地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如需求分析研究、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和地方财政、农业和环境经济学。在一些涉及计量经济学方法的文献中,对如何处理与结合数据的地理属性的模型相适合的备择模型、估计量和检验统计进行了越来越多的讨论。

1.2、理论验证增加

空间经济学应用领域的广泛发展,重新对与经济地理学有关的马歇尔外部性、聚集经济及其他溢出效应的空间特征进行了评论。基于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进行验证的理论不断增加。

1.3、与 GIS等空间数据分析和模拟技术融合

2、绿色创新的测度研究

基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等途径实现的,能够推进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创造性活动,都可称之为绿色创新,其结果都将体现为有益于节能减排的技术进步。现阶段,国内学者对绿色创新的度量尚处于起步与尝试期。陈劲等就曾构建过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指标体系,包括环境绩效指标、创新绩效指标、创新过程指标、创新投入指标,这些审计指标与方法能够对单个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进行诊断,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指标的测度奠定了基础。

已有研究一般都是通过问卷调查来测度绿色创新的。比如,童听等重点关注了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以及电子元器件等三类企业,通过电话向样本框内的2600个企业发出面访请求,成功访问266个样本,受访率约为10%,此项调查通过企业是否采用了“无铅焊接技术”来度量其绿色创新水平。唐建荣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了全国20个城市,覆盖了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有效样本数为1653份,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所有24个原始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目的是找出可以有效描述绿色消费者的若干公因子,并解释各主因子的经济含义。

学界已建立了对微观层面的绿色创新指数的度量方法,但对地区、行业乃至国家层面的绿色创新水平尚缺乏合理、有效的度量。测度“传统创新”的方法已经非常成熟,主要集中为3个方面:数据包络分析(DEA),随机前沿分析(SFA),指标体系法。俞立平认为:数据包络分析(DEA)能在一定的投入产出下,对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效率评价,其方法成熟,被应用到许多领域;随机前沿分析(SFA)需要事先确定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函数关系,在复杂经济系统中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指标体系法存在着指标权重的赋值问题,存在着人为因素。应用DEA方法并结合Malmquist(后文简称为GM)指数来分析经济系统的创新水平,往往更加成熟可靠、更为学界所认可。

3、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结果

我国各个地区随机效应的LR值均高于固定效应,因此本文选择了随机效应模型。由于绿色创新指数(GM)相当于一阶差分值,因此本研究也将自变量做了相应的差分处理。从空间相关系数可知,我国绿色创新确实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基于此,仅用普通的面板模型估计,确实会造成估计结果有偏,研发存量(RD)的估计参数在全国及西部地区模型中显著为正,这意味着科研投入可以有效增强绿色创新过程中的物质资本积累,对绿色技术进步有着积极作用,在全球日益高涨的环保意识下,新技术的应用往往比原有技术更加环保。人力资本(HC)在东部地区,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但是在中部、西部乃至全国模型中的估计参数却为负数,并分别在5%和10%的水平上显著。原因可能在于,由于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仍比较匮乏,加上配套设施及专利技术的缺失,致使人力资本不能有效的转化为绿色创新力。外资依存度(FDI)对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绿色创新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贸易开放度(TRADE)仅在东部地区发挥了积极作用。外资对绿色创新的技术溢出效应要优于外贸,以FDI为渠道的技术溢出是各地区绿色创新的重要源泉。从环境规制的角度看,排污收费(GCHAR)、排污许可证(GPERM)、污染治理成本(GCOST)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很不均匀,石油禀赋(PRODO)在西部地区,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在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估计参数皆不显著。煤炭禀赋(PRODC)在全国、东部、中部地区,在10%或1%的水平上显著,而在西部地区的估计参数不显著。研究发现,各地区并未呈现能源禀赋越紧缺、绿色创新水平越高;或能源禀赋越丰裕、绿色创新水平越低的现象。我国各省市并未鉴于煤炭等能源禀赋的稀缺性,而从事更多的节能型绿色创新活动,他们面对稀缺性问题时,往往更多的依赖于国内或国际市场的贸易流通,而非绿色创新。

4、空间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展望

我国省际间绿色创新活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资源禀赋(特别是煤炭)与绿色创新之间呈现了良性互动机制,丰裕的资源禀赋往往更有益于形成促使能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绿色创新动力。我国绿色创新的激励机制主要源于能源的污染性、而非稀缺性,各地区的绿色创新主要面向减排,而非节能。

4.1、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亟待优化的。由于煤炭的高污染性,以低碳经济为主要建设目标的绿色创新应被予以更多重视,长期看来,太阳能、风能、水电、沼气、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大规模采用应是绿色创新的重要攻关方向。

4.2、我国的能源价格改革仍不充分。扭曲的能源价格体系是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绿色创新动力不足的罪魁祸首。在扭曲的能源价格体系下,绿色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是失效的,它使节能环保型的绿色创新效益被严重低估。当前,我国有必要加速能源的市场化改革,让能源价格能够反映出资源稀缺性和环境成本。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篇(11)

建国初期,为尽快实现工业化,我国推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进而形成了一批数量众多的以依靠自然资源开发为动力的资源型工业城市。目前,此类资源型城市共II8座,城市总人口1.54亿人,其中市区非农业人口3400万人,职工人数1250万人。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实践证明,资源型区域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一因素已经引起政府部门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做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并提出以建立区域创新体系为核心的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而实现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增强其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区域经济创新相关理论综述

(一)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区域创新是指整个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创新,狭义区域创新则仅指与区域新技术、新知识创造、产生、流动、应用有关的过程。区域创新研究就是在区域制度性结构的视角下,通过对区域创新过程中产生的区域社会性、区域学习性以及区域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解释一个区域的制度安排及文化环境是如何影响该区域公司创新活动的。英国学者库克(PhilipNicholasCooke,l994)较早对区域创新问题展开研究,他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类要素:

1.主体要素。主体要素是指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核心。由五大行为主体构成的网络型组织,有着清晰的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要依赖各个参与者在创新活动中所结成的网络关系,区域创新体系的参与者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范式形成了一个创新网络。

2.功能要素。功能要素是指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运行机制,包括制度、技术和管理的创新机制和能力。是企业、科研机构与学校、政府及中介机构之间构建的信息高效流动、资源分配合理、发挥各自优势的机制。

3.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是指创新环境,包括体制、基础设施、社会文化心理等,市场环境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背景,创新环境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因素。其中,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可以通过主体要素,特别是企业的行为、发展特征和经济效果反映出来。

同时,库克指出区域创新体系既是一个开放系统,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巾的子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培育技术研发、转移、应用、扩散能力和相应的区域社会支撑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相比,区域创新体系具有独具特色的制度安排,并呈现出产业化和技术专业化程度更高、企业创新性更强的特征。

(二)孵化器理论

孵化器理论(也称作苗床理论)是关于在新产业或新企业出现的最初阶段所需要的地理条件的理论假说。该理论认为,某些区位尤其是大城市可以“孵化’出新企业,在大量工业集聚的中心地区有可能成为新产业和新企业的孵化器。相反,落后地区的孵化能力则相对微弱。城市或地区内孵化现象的动态特征是从原企业孵化出新企业,这一特征又被称为衍生活动。在劳动力充分流动的体制下,大城市内企业的衍生活动十分频繁。城市或区域内研究性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存在能够为该区域提供技术型人才,这是实现区域经济创新的重要因素。事实也证明,但凡经济繁荣发达的地区往往都有若干优秀大学或科研院所。

但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存在仅是区域经济发展和产生创新的必要条件,唯有成功地实施了科研成果产业化,才能成为新产业和新企业的孵化器,进而优化企业、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加速企业的衍生活动。

大学和科研机构作为孵化器的事实说明,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是创新的基础,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结合、科技成果向产业的转化则是创新的关键。

(三)绿色技术创新理论

绿色技术概念最早由E·Brawn和D·Wield于1994年提出的。绿色技术提供了一个技术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理念,它涵盖了所有与环境相关的技术。从经济学角度讲,绿色技术就是指有助于减少生产与消费的边际外部成本的可持续利用的技术。通常把能节约能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都称为绿色技术,因此,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技术。绿色技术创新是指将环境保护新知识与绿色技术用于生产经营巾,以创造和实现新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价值的活动。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概念,它突出强调绿色观念、绿色产品以及绿色工艺与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强调以绿色市场为导向,促进绿色技术成果的转化;强调机制创新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经营管理模式、营销服务方式等多方面创新的结合。学术界普遍认为,绿色技术以及绿色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JamesStaten就曾经说过,没有绿色技术创新与进步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是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物质流的过程,实现了原材料和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分析

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既是资源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转轨过程巾,各区域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日益明显、区域经济主体地位日渐突出、资源型区域经济必须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行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有以下几点:第一,提高产业的技术层次,实现资源型经济向复合型经济的转变;第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第三,经济增长方式南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第四,经济结构南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为此,资源型区域经济必须首先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知识储备、技术水平及有效转化决定着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在以往粗放式经营方式下,通过大规模资金和劳动力投人来提高产量和扩张资源生产规模,忽视了劳动力技能提高和科学技术升级这两大动因。因此,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高效集约型经济体系,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资源型区域的核心任务。同时,还要提高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市场竞争能力。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进程巾,区域作为相对独立经济主体的地位日益突出,资源型区域经济必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最后,应构建区域创新环境。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有助于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以及各类经济要素的高效配置,从而获得新的经济增量,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构建区域创新环境乃是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提高资源型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培育创新能力的总体思路

资源型区域经济现状与国家计划经济时期所实行的政策密切相关,资源型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资源型城市自身的不懈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资源开采的外部性和无序的市场结构使资源型城市蒙受巨大损失。因此,政府应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并结合国外经验解析提高资源型区域经济创新能力战略。政府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问题的尖锐性、复杂性、长期性,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为创新活动提供环境保障,促进资源型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提升。

政府要以制度创新统领全局。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是后者的基础。技术创新取决于社会激励机制,而激励机制正是一种制度安排。对资源型区域而言,目前的创新能力还十分有限,短时问内难以在技术创新方面获得重大突破,但利用现有的技术实现一定程度的创新则切实可行。因此,制度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市场经济基本组织形式的企业,如果有制结构模糊,产权不明晰,权、责、利关系失调,分制度不合理或组织治理结构混乱,都难以在激烈的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具体讲,政府应在制度创新理念下,从如下方面手展开工作:投资建立良好的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和息通讯网络,支持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政策、法规、财税等方面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构建企与科研院所合作的长效机制,如建立技术市场及与术转移相配套的服务体系;奖励重大科研成果和创行为,多渠道多层次开展科普教育,建立富有创新力、尊重人才的区域文化。

(二)培育创新能力的具体对策

1.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熊彼特提,企业家精神代表着一种适应市场挑战不断进行创活动的品质,企业家成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鉴于企业家在区域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资源型区域必须重视培育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通过流动、竞争、鼓励、保等手段,培养以创新和奉献为特征的企业家精神,成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利于企业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有利于发挥企业家才能的经运行环境。

2.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加快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业化。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各方面科技力量参与术创新,从而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对重技术攻关项目,资源型企业在内部建立试验点,组科研机构、高校、工厂等联合攻关,各自发挥优势有协作;对迫切的难点技术问题、行业技术开发性项,面向科研机构、高校进行招标,并运用市场竞争机,使课题自立项伊始就符合实际应用和市场要求。

3.采取绿色技术创新。首先,资源型城市的

企业展需要树立‘绿色观’,不要盲目的追求经济的增长,不能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应确立“污染预防”的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观念,来支持可持续发展。将生产、消费始终和节约能源、重视环保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加强环保宣传、普及环境教育,在宣传和教育中全面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矿业城市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采取坚决有力的环保措施,创建绿色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