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绿色交通行业研究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5 10:35:42

绿色交通行业研究

绿色交通行业研究篇(1)

一、绿色会计的研究背景与现状

绿色会计,亦称环境会计,是指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纳入会计核算,以有关的环境、会计法规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与属性正确核算评估企业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并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环境信息的现代会计学分支,是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的应用科学。世界范围内绿色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后,西方各国会计理论界将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相结合,着手研究环境会计和环境报告,并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框架。尤其是1990年Rob Grany的报告《会计工作的绿化》,作为绿色会计研究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绿色会计研究已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中心议题。

我国开展绿色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引进绿色会计理论。90年代,我国逐渐开展了对“绿色GDP”的研究,进而延伸至绿色会计理论与方法。1994年我国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从而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建立绿色会计体系,以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2001年3月我国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同年6月,经财政部批准,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第七个专业委员会――绿色会计专业委员会,标志着我国绿色会计理论研究进入了新阶段。

二、我国实施绿色会计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绿色会计是减少我国环境污某和加强环境保护的需要

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不能无限制地开采和破坏生态资源,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对生态资源的存量、流量进行测算、计量、评估和对比。绿色会计能够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二)实施绿色会计是正确核算“绿色GDP”的客观需要

我国在计算GDP时,采用的是传统GDP统计核算方法,通过多年计算的平均值显示,我国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取得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一些失误。采用“绿色GDP”能真实反映我国国民财富的量与质,是据以采取措施防止资源过度消耗与生态环境恶化的迫切要求。绿色会计的建立和运用,无疑可以为计算绿色GDP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绿色会计是全面考核企业和经营管理者业绩必需要

绿色会计通过核算企业的社会资源成本,较准确地反映企业生产成本,促进企业挖掘潜力,维护社会资源环境。同时在损益表中计算经营成果时,只有将企业对环境影响的耗费作为收入的减项反映,才能全面、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只有在资产负债表中加上企业因对环境造成危害而形成的环保负债额,才能得出真实可靠的资产负债率,准确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绿色会计揭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是从社会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企业的角度来全面考核企业和经营管理者的业绩。

三、当前我国绿色会计面临的问题

首先,从研究方面看,科学合理、系统完整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绿色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仍未建立起来;其次,从实务方面看,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绿色会计信息系统,企业环境报告信息披露严重不足且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最后,从制度方面看,目前仍缺乏可操作性的绿色会计准则。具体而言:由于我国绿色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绿色会计理论体系与定型的实践模式。从研究内容上看,多数学者较为注重研究理论性较强的绿色会计理论,诸如绿色会计的目标、对象、基本假设等,而对实际的操作性问题则缺乏研究。此外,有关绿色会计制度规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薄弱,使绿色会计的实践没有规范可循,阻碍了绿色会计的开展。缺乏相关的绿色会计法律、法规。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主要是由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制定的,包括财政部的会计准则、财务通则、行业会计制度、财务制度以及中国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执行的信息披露规则和准则。这些法规、制度对环境问题涉及很少。

企业实施绿色会计的积极性不高。就会计工作而言,绿色会计对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无直接益处,只有额外的负担,因而推进资源环境会计核算在微观单位内部不会有原动力,脱离开来自社会的、公众的、道义的、政府的压力和推动力,资源环境核算不可能像其他经济核算那样首先在每一个社会个体基于内在需要而展开。绿色会计能够在学术研究和专业研究中建立起来,但要落实到经济核算实践中,需要从宏观推向微观。

四、我国实施绿色会计的措施

加强绿色会计研究。一方面,我国绿色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迫切需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以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如能在绿色会计理论研究方面加以引导,加强环境、资源、生态经济与会计等多方面理论研究的合作。将会提高我国的绿色会计理论水平,促使绿色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相结合。

加快推进绿色会计试点工作。发展绿色会计,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相对明确、简单和易于了解的绿色会计核算科目人手,在部分地区、部门试行,对不同的产业、产品,选择不同的核算内容和标准,将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和探索性绿色会计核算体系并行推行,在取得经验后,再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实施。

建立健全相关的绿色会计法律、法规。推行绿色会计制度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使其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绿色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其有法可依,使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将绿色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保障它的地位和作用。

绿色交通行业研究篇(2)

6月7日,在峰会召开期间,一份由保尔森基金会、能源基金会(中国)和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共同撰写的《绿色金融与低碳城市投融资》最新研究报告。报告预计,未来五年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所需投资总额将达到6.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万亿美元),用于低碳建筑、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三大行业。该研究由彭博慈善基金会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提供支持,是建立中国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的投融资方案的一项探索。

联合国城市与气候变化问题特使、彭博有限合伙企业和彭博慈善基金会创始人迈克尔・布隆伯格表示:“中国已提出了使全国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的宏伟目标,并认识到实现经济增长和应对气候变化必须齐头并进。中国的引领促成了《巴黎协定》的最终达成。而现在,中国正在寻找用于低碳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投融资途径,以达成其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表示:“城市的绿色发展战略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交通、建筑和能源作为城市最主要的排放部门,其绿色化进程也成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

据了解,《绿色金融与低碳城市投融资》报告共分为三篇,分别聚焦三个关键领域――建筑、交通和能源。研究探讨了诸如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碳融资等不同绿色金融工具、机制以及相关政策的潜力,从而推动民间资本进入低碳城市基础设施领域。

根据由保尔森基金会负责撰写的建筑篇的计算,“十三五”期间中国需要投资1.65万亿元人民币(约2540亿美元),用于支持新建绿色建筑以及对现有住房和商业建筑的进行大规模节能改造。

建筑篇作者、保尔森基金会北京代表处执行主任莫争春表示:“政府已经承诺通过实行更完善的建筑标准和提供公共补贴提升建筑能效,同时我们看到民间资本对这些项目也表现出了日益浓厚的投资兴趣。我们正在开发创新的节能建筑投融资机制,比如结合第三方评级机构体系建立绿色建筑政府担保机制,那么绿色建筑领域的经济增长潜力将是巨大的。”

绿色交通行业研究篇(3)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9-0127-04

1问题的提出

在创业研究中,良好的制度环境会对创业活动产生积极影响,是一个被学者普遍认可的命题[1]。尤其对于响应环境可持续发展诉求的绿色创业而言,在创业者开发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三重底线创业机会并创造新价值的过程中,似乎离不开政府这只“有形的大手”。但是,制度环境对绿色创业的作用也并非“包治百病”[2]。因此,研究需要把视角深入到制度环境与绿色创业内部[3],挖掘不同制度环境对绿色创业不同维度的具体影响[4],把“环境有利于创业”的一般性经验假设进一步细化,提炼出制度环境对绿色创业的驱动机理。尤其在强调绿色增长的中国,制度环境对绿色创业的作用机理亟待廓清。为此,本文以新能源汽车作为研究的行业情境,在构建绿色创业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参照制度环境的三维结构,研究制度环境对绿色创业的具体影响,揭示绿色创业的制度驱动机理,提炼绿色创业可能的制度优化路径,解答 “绿色创业是什么?”、“什么样的制度环境怎样影响绿色创业?”和“如何提高制度环境对绿色创业的促进作用?”等基本命题。

2文献回顾

2.1制度环境的维度

制度环境由相对稳定的规章、社会规范和认知结构组成,具有指引、限制和激发本地经济活动的作用[5]。Kostova(1997)在前人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受到广泛认可的三维度架构来考察制度环境[6]:规制维度的制度环境,由法律、规章和政府政策等促进和限制行为的制度构成。例如,政府设立投资项目帮助企业获取资源,制定鼓励创业的政策使创业者享受优惠。认知维度的制度环境由人们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构成。在一定区域内,专业知识体系的制度化,以及特定信息成为共享的社会知识的一部分。规范维度的制度环境反映的是社会公众对创业活动、价值创造以及创新思想的尊敬程度。研究认为,社会文化、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准则都与此维度有关。

2.2绿色创业的维度

借鉴Shepherd和Patzelt(2010)的研究思路,用可持续性和发展性作为绿色创业内涵的两个基础维度。认为绿色创业追求的是创造未来产品和服务的机会[7],关注于自然环境的保持、生活质量的保障,目的在于为个人、经济和社会创造经济性和非经济性的价值,本质属性在于“什么应具可持续性”和“什么应得到发展”两个层面。可持续性意味着绿色创业要保证自然、生命支持系统、公众团体的持续性,而发展性则是指绿色创业要让个体、经济和社会通过获取新价值而实现发展[8]。

关于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首先遵循Miller对创业导向不同维度之间关系的主张,认为可持续性与发展性之间存在联系[9]。其次,参考了McMullen和Shepherd对创业行为两个阶段的划分,即从环境信号刺激创业行为产生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注意阶段,个体重视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信号,将其视为他人机会;二是评估阶段,个体形成行动信念,他人机会演变为自我机会,创业行为得以诱发[10]。而绿色创业可持续性关注他人机会,强调对环境需求的满足,发展性关注自我机会,强调新价值的创造,因此,绿色创业两个维度呈现从可持续性至发展性的递进关系。

2.3制度环境与创业的关系

制度环境与创业关系的研究结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制度环境与创业的直接作用关系,不少学者通过简单双变量模型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二是制度环境作为调节变量影响创业,代表成果有Covin等的实证检验[11]。目前,制度环境与绿色创业关系的研究刚刚起步,York和Venkataraman从“创业者-环境”联结视角出发,探讨了不确定性环境对绿色创业者创新和资源配置的影响[12];Meek等针对制度环境中的社会规范与绿色创业的关系,以美国太阳能企业为样本开展了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投资、大众消费习惯和家庭规范都会影响该行业新企业创生[13]。

3研究方法

3.1研究设计

本文尝试回答3个具体问题:不同的制度环境对绿色创业的影响有何差异?为什么积极的制度环境有时对绿色创业的促进效果并不明显?如何优化制度环境以提升绿色创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水平?为此,设计了研究的基本路线(见图1):一是对制度环境文献进行回顾,明晰分析框架;二是对绿色创业研究进行提炼,明确内涵体系;三是对制度环境与绿色创业关系进行梳理,确定研究理论框架,制定案例研究流程;四是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初步分析制度环境与绿色创业内在作用规律;五是对案例进行深层次分析,对绿色创业的制度驱动机理问题进行细化研究,得出研究结论。由于国内外关于绿色创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经验十分有限[14],同时制度环境对绿色创业的影响需要从纵向和内向角度进行剖析,而多以年度统计数据呈现的宏观资料难以细化二者作用的动态过程,加之绿色创业主要关注新兴产业领域,全面细致的数据资料还很欠缺,因此选择案例研究方法开展分析,有利于深化绿色创业理论、弥补数据检验的不足、提炼动态性的研究发现。

3.2样本与变量

样本的选取遵循绿色创业研究的常见做法,着眼于绿色属性的产业[15],以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作为研究的产业对象。同时参考国家“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选定的25个示范城市以及国家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程确定的6个城市,根据近3年各城市运行情况,确定深圳市作为样本城市。深圳作为首批试点城市,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车数量最多、运行里程最长的城市,其发展电动汽车的模式可为其他城市提供样本。

由于不可避免地存在数据可得性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本案例资料来源以二手资料为主。为了尽可能加强资料信度和效度、提高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和普适性,组织了由创业研究学者、电动汽车专家以及创业管理方向研究生构成的研究团队,并借鉴“三角测量方法”,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样本信息,涵盖学者、公众、样本自身不同视角下的信息;同时,咨询并访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专家,获取行业协会层面的资料。

在此基础上,借鉴“全球创业观察(GEM)”对创业环境的考察标准,将相关问题归类,提取了表1所列示的测度标准来考察核心研究变量。表1研究变量的测度标准

变量测度标准制度环境规制当地政府出台的促进电动汽车发展的法律、规章和政策认知当地民众所拥有的教育和培训水平规范当地社会公众对绿色创业活动的重视程度,相应文化规范等绿色创业可持续性 创业者如何应对环境需求,如新企业创建、合法性获取等发展性 创业者如何创造新的价值,如新产品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等4案例分析

4.1规制的制度环境对绿色创业的作用

深圳市政府出台的促进电动汽车发展的相关规制,主要表现为两个特点:首先,时机上先于国家政策。2002年市政府确立的12个重大科技专项就包括电动汽车,2004年确立的重点培育的11大潜在优势产业中也有新能源汽车的身影,即便汽车在深圳产业部类中当时还基本处于空白地位。2006年市政府“一号文件”和由20个配套政策文件构成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对电动汽车产业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8年,深圳首批成为国家“863”计划全国“十城千辆”电动汽车大规模示范运营城市之一。其次,力度上大于国家政策。2010年6月,深圳被确定为首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的同时,了两个政府文件,一是提高补贴水平,对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在国家最高补贴5万元的基础上再补贴3万元;对纯电动乘用车在国家最高补贴6万元的基础上再补贴6万元;二是充电系统技术规范,作为国内首个汽车充电技术标准,突破了电动汽车产业在配套充电领域的发展“瓶颈”。

上述规制环境,催生了深圳市电动汽车领域绿色创业活动。从新企业创生水平看,2011年以前已有相关企业近百家,涌现出比亚迪、五洲龙等新能源车整车企业以及比克、航盛、星源材质、贝特瑞等一批关键零部件与关键材料企业。从产业集聚水平看,坪山新区集中了沃特玛、新宙邦、山木电池、吉阳等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成为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基地。从企业内创业程度看,以比亚迪为例,为了应对新能源产业的不确定性,企业不惜降低成本,通过裁员和降薪来保障新能源汽车发展,用传统汽车业务为新业务输血。

4.2认知的制度环境对绿色创业的作用

与其他试点城市相比,深圳市的认知环境水平并不算出类拔萃。例如,深圳市普通高校数目较少,仅有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新安职业技术学院等。不过,深圳的职业技术教育并不落后。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例,现有的21所学校中部级重点有7所、省级重点2所;中职实训基地18个,职业教育集团2个。职普横向相通、中高职纵向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提升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上述认知环境对绿色创业的作用没有直接表现在新企业生成,而是体现在企业通过科研合作获取更多的社会认可。例如,主攻小区巡逻用纯电动汽车的深圳市摩时达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与交通学院合作建立了“深职院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研究所”,企业负责为研究所建设和运营提供必要的用地、运作协调和后勤支援,实现相关产业的集聚和区域网络化协同,在产学研结合中提升企业的社会效应。再如,在深圳的院校如果开设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可以得到政府不超过1000万元的资助用于专业教学设备和实训基地建设等。可以看出,认知环境是创业者将绿色创业机会变为现实的前提条件,这与GEM报告对教育培训作用的定位也比较一致。

4.3规范的制度环境对绿色创业的作用

深圳市在创业创新和低碳生态方面的公众意识和行动水平比较突出。2003年度的GEM报告显示,深圳在“机会主导创业活动率”上已经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十分相近,是“创业者特别是知识型创业者的乐园”。2010年成为电动汽车“双试点”城市前,已经投放232辆混合动力公交车、20辆双模电动公务车、30辆纯电动出租车,建成公交充电站9个、社会充电站5个、社会充电桩134个。2012年,在GDP突破2000亿美元的同时,全市资源能源消耗首次出现用水总量、汽柴油销售量、制造业用电量“三个总量下降”,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等年度减排任务超额完成。

另一个反映深圳市规范环境的例证是“绿色出行”。2012年3月由深圳市义工联合会、市蓝天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等17个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发起的“爱我深圳,停用少用,绿色出行”倡议,迅速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仅24天就有15628辆车申报停驶,其中私家车占九成以上。2013年深圳市两会期间,市委书记王荣每天乘坐比亚迪E6电动车上下班的报道见诸报端。市长许勤表示,深圳目前的PM 25排放中,汽车尾气占了将近50%,推广电动汽车主要在公交车和出租车领域。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交电动化的全新模式呼之欲出。以比亚迪为例,企业以强大的电池技术、整车研发能力以及出色的产业整合能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但是,产品在个人市场的推广存在政策和配套等制约,为此,比亚迪另辟蹊径率先开拓出“公交电动化”模式,并在深圳率先推进。2010年5月,第一批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投入深圳公交运营,随后比亚迪K9纯电动大巴也陆续投入运营。截至2012年底,E6纯电动出租车数量已增至300台,累计总行驶里程接近2500万千米,单车最高里程超22万千米,相当于普通私家车超过10年的行驶里程。目前,比亚迪还与荷兰、新加坡、美国、丹麦、德国等签订新能源车项目,体现了市场对比亚迪电动汽车以及公交电动化这种“深圳模式”的认可。

5研究发现

5.1制度环境对绿色创业的驱动机理

首先,规制环境对绿色创业的可持续性发挥直接推动作用。深圳市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像一双“有形的大手”,为电动汽车领域的创业者和企业开山辟路、保驾护航,但是,这种力量更多的是对绿色产业可持续性的推动,即侧重于对绿色创业者响应环境需求行动上的扶持,但对绿色创业发展性即实现新价值创造的助力效果并不直接。换言之,政府更多是发挥“送上马”的作用,但无法扮演“扶全程”的保姆角色。这是因为绿色创业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对新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企业而言,技术是提升竞争优势和创新价值的关键,而构建具有系统性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主要靠企业自身。据此,提出命题1。

命题1:规制环境通过直接影响绿色创业可持续性来驱动绿色创业。

其次,认知环境并不直接作用于绿色创业,而是影响规制与绿色创业的作用关系。深圳市不是教育高地,但日益活跃的电动汽车绿色创业活动,还是间接受到教育培训等知识技能的影响,换言之,环境认知水平的提高可以强化规制对绿色创业可持续性的驱动。例如,产学研结合能够倍增政府政策对企业绿色创业的效用,相关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流动有助于优惠政策在更大范围催生新企业。根据知识溢出理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具有不同溢出效应,而且知识商业化的过程会有“知识过滤”的可能,因此,知识投入和创新产出之间有时不具有显著的直接联系。这就意味着政府在制定鼓励绿色创业的规章政策时,要考虑本地区民众相关教育和技能水平这把“双刃剑”,发挥其积极的效应。据此,提出命题2。

命题2:认知环境通过对规制与绿色创业关系的调节效应驱动绿色创业。

最后,规范环境推动绿色创业可持续性向发展性的转化。深圳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落脚点,不在于理念的推广或知识的传播,而在于企业最终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也是绿色创业从可持续性向发展性递进的体现。Shepherd和Patzelt认为,绿色创业者对环境需求的响应和合法性的获取,必须要向前推进至新模式的探索和新价值的创造。而社会规范对创业效果的重要作用也一直被学者认可。Meek等进一步提出,社会规范可以影响公众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所以也会对绿色创业动机及其实现产生明显作用。据此提出命题3。

命题3:规范环境通过促进绿色创业可持续性向发展性的转化来驱动绿色创业。

依据上述3个命题,勾勒出如图2所示的制度环境对绿色创业的驱动机理。

5.2提升绿色创业水平的制度环境优化路径

重视规制与绿色创业可持续性的紧密联系,发挥规制对绿色创业的激发作用。绿色创业并不是一个单纯利润最大化的商业活动,需要兼顾社会、生态和商业多重目标,仅仅依靠个体“自燃”的绿色创业热情,很难形成大范围和高水平的绿色创业活动。对此,规制环境可以发挥有效的“点火”作用,通过优惠的鼓励政策激发相关领域新企业的创生和传统企业的转型或升级。例如,各试点城市不同的补贴力度和补贴范围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关注认知的调节效应,发挥认知在规制激发绿色创业过程中的护航作用。人们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与创业活动之间存在联系,如果当地与绿色创业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水平较高,那么积极的政府政策对绿色创业的推动作用会较为明显。这种类似“助燃”效果的调节作用,提醒政府关注本地民众的认知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能直接带来绿色创业的壮大。例如,试点城市长春市的高校数量和规模领先,作为汽车城在相关领域的技能储备也较有优势,但是,长春提交的试点成绩远远落后于深圳。

聚焦规范对绿色创业可持续性向发展性转化的推进作用,发挥规范在绿色创业过程中的续航效应。绿色创业可以由政府激发,但不能停留在政府的襁褓中,必须依靠企业自主的创业行为创造新价值,实现永续性成长。在绿色创业可持续性向发展性转化过程中,高水平的文化和社会规范起到了积极的强化作用。另一个试点城市杭州市在GEM报告中文化和社会规范指标方面处于全国前列,其电动汽车成绩也名列前茅,新企业活跃、新产品推出快速、市场推广积极,涌现出众泰等成长型企业。根据前文理论基础和上述三个优化路径方向,提出命题4。

命题4:制度环境的优化,需要发挥规制、认知和规范的不同驱动作用,一概而论或参差不齐都不利于提升绿色创业水平。

6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制度环境是驱动绿色创业的重要因素,其中,规制环境的驱动表现为对绿色创业可持续性的直接促进,认知环境的驱动表现为对规制与绿色创业关系的调节作用,规范环境的驱动则表现为促进绿色创业可持续性向发展性的转化。为此,提升绿色创业水平的制度环境优化,不能将各种环境要素混为一谈,避免出现不同环境要素水平良莠不齐,需要发挥规制、认知和规范的不同驱动作用,形成相互配合的制度驱动体系。

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从可持续性和发展性两个维度构建了绿色创业内涵体系,并依据阶段演进视角勾勒了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弥补了当前文献对绿色创业概念维度研究的欠缺;基于三维度的制度环境分析框架,剖析了规制、认知和规范不同维度的制度环境对绿色创业可持续性和发展性的内在作用和差异,为绿色创业与环境关系研究提供了依据;基于绿色创业的制度驱动机理,提炼出完善制度环境的基本方向,廓清了不同制度因素的优化途径,丰富了绿色创业政策研究。

对创业管理实践的意义在于:推广了绿色创业理念,理清了不同制度对绿色创业的影响机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决策参考;揭示了制度环境对绿色创业两个维度的不同影响,有助于提醒绿色创业者正确对待与制度环境之间的关系,重视绿色创业从可持续性向发展性转化的过程;提炼了中国城市制度环境下绿色创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为其他地区和行业的绿色创业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Busenitz L, Gomez C, Spencer J. Country Institutional Profiles: Unlocking Entrepreneurial Phenomena[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43(5): 994-1003.

[2]Dean T, McMullen J. Toward a Theory of 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hip: Reducing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Through Entrepreneurial Ac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7, 22(1): 50-76.

[3]Spencer J W, Gomez C. The Relationship among National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Economic Factors and Domestic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A Multicountry Study[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3, 5878: 1-10.

[4]Hall J K, Daneke G A, Lenox M J.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Past Contribu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0, 25(5): 439-448.

[5]Scott W R.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M]. Sage, 1995.

[6]Kostova T. Adoption of an Organizational Practice by Subsidiaries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stitutional and Relational Effect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215-233.

[7]Cohen B, Winn M I. Market Imperfections, Opportunity and 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hip[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7, 22(1): 29-49.

[8]Shepherd D A, Patzelt H. The New Field of 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hip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1, 35(1): 137-163.

[9]Miller D. The Correlates of Entrepreneurship in Three Types of Firms[J]. Management Science,1983, 29(7): 770-791.

[10]McMullen J S. Shepherd D A. Entrepreneurial Action and the Role of Uncertainty in the Theory of the Entrepreneur[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6, 31: 132-152.

[11]Lumpkin G T, Dess G G. Linking Two Dimensions of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to Firm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nvironment and Industry Life Cycle[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1, 16 :419-425.

[12]York J G, Venkataraman S. The Entrepreneur-environment Nexus: Uncertainty, Innovation and Alloca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0, 25(5): 449-463.

绿色交通行业研究篇(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009-02

一、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建筑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居住环境,涉及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三门主干以及课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土木工程学、环境科学、交通工程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和社会学等,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与知识综合的特点,建筑科学体现了科学技术“以人为本”的宗旨。[1]现代建筑业已逐步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建筑、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等这些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面对多学科的科技支持,建筑科学需要一个平台,一个能够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共同的研究平台和科研基地,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应运而生。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将学科交叉作为自身发展最重要的目标、最鲜明的特色,在学科交叉研究中,能够极大地提速建筑科学学科创新性研究,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北京建筑大学“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就是一个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实验室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1]为服务方向,由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牵头,与土木学院和环境能源学院进行交叉与融合,致力于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促进当前与未来城乡建设中以可持续发展为模式的建筑事业发展。

二、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包括建设目标、组织结构、学术队伍、资产管理、科研管理、对外开放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笔者结合北京建筑大学“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绿建实验室”)的情况,在以下几个主要建设与管理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

1.建设目标。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建设要瞄准国家和当地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需求,“绿建实验室”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2]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围绕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领域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建立开放式的高水平研究平台,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将实验室建成北京地区以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基地,面向国内外开放并实行产学研结合。

2.组织结构。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应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绿建实验室”的管理决策机构是“北京建筑大学科研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宏观决策和监督实验室在培育、建设、运行中的重大事宜。管理委员会任命的实验室主任是实验室的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学术发展指导机构,由校内外优秀专家学者组成,职责是审议科研基地的建设目标、研究方向、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审批基地研究课题等。[3]工作委员会由校内优秀教师组成,是实验室内部的建设与运营管理机构,职责是提出学术方向、学科布局及发展规划,确定实验室内部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及主要政策措施,编制实验室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财政专项的申报及经费、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决定实验室的人力资源分配和其他相关事项。[4]

3.学术队伍。建筑科学类实验室需要建立庞大的多学科交叉的学术队伍。“绿建实验室”人员主要包括专职管理人员、进入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的本校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客座人员等。教师进入实验室工作原则上由所在学院安排,当合作承担重大或重点项目时,需要按课题进行人员组合,可根据所承担的研究工作内容,由学院统一管理。研究生、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工作,需由指导教师所在院系统一安排,并报实验室备案。[4]

4.资产管理。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内所有财产均属于国家资产,是保证完成各项科学研究、学术活动等任务的必备条件和物质基础。“绿建实验室”实验用房、仪器设备及经费均由实验室在上级部门的监管下进行管理。经费管理由实验室主任负责组织使用与管理,主要包括专项建设经费、课题专项基金经费。专项建设经费指实验室建设期内,主要通过市财政专项解决,用于设备购置、平台建设等科研基地的基本建设。[4]课题专项基金指由学校划拨的“科研基地研究课题专项基金”,用于实验室的开放课题、自主研究课题等支出。“绿建实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在学校资产与后勤管理处验收合格后,即指定保管责任人负责设备的保管及借用,负责为设备建立技术档案,其中应含有使用说明书、设备使用记录、维修记录等。仪器设备涉及借用人较多,所以每次在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时,应在实验室办理借用手续,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安排协调。[5]

5.科研管理。建筑科学类实验室为提高实验室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和水平,需要履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科研管理办法,科研管理水平影响了建筑科学类实验室成果转化的水平。“绿建实验室”的成果有如下几方面:在科学技术项目研究研究过程中或为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而取得的具有一定创造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转让已有科技成果并取得重大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新成果;有一定学术意义的科学理论成果;正式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行业标准等。[5]绿色建筑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成果以学术专著和行业标准为主,其他应用技术成果为辅。

三、对建筑科学类实验室未来的几点期许

1.各学科交叉程度仍需加强。建筑科学类实验室需要更深层次、多频率的学科交叉研究。对于建筑学来讲,需要交叉的学科有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学、环境科学、交通工程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和社会学等,目前我校绿色建筑实验室与能源学、土木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学科进行交叉学科研究,交叉的范围还有待加强,需要倾听更多交叉学科的意见。在交叉研究中,能够科学建筑设计方法,开拓设计思路,在与其他学科的碰撞中,拓宽自身知识面,对建筑科学本身有了更为系统、理性的认识,对本身为建筑学出身的科研人员受到很大程度的启迪,也使其他学科科研人员了解建筑学,能够更好地配合建筑设计。以“绿建实验室”为例,是以建筑学院为主导,土木学院和环能学院为辅助进行研究,而实际研究过程中还是拆分为几个学科分别研究,多学科共同研究频率仍需提高,因高校年轻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投身科研的时间很少,而年轻教师正是科研的中坚力量,所以同时汇聚所有学科科研人员有很大难度,而且研究过程中需要各学科高频率的碰撞,在工作时间上需要得到院系和学校更多的支持。当各学科科研人员共同研究时,因为学科差异和认知差异,沟通也存在着一定障碍,建筑学作为这其中的核心学科,需要起到协调作用。

2.对外交流程度仍需加强。对于建筑科学类学科来说,尤其是绿色建筑方面,我国走在西方发达国家后,比西方晚了二十年,我国目前制定了较为完整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但在建筑全周期的时间内,尤其是在后期运行管理上仍未形成完善的体系,还难做到建筑物“绿色全生命周期”。我国政府目前在努力引导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但是学术背景、科研程度、实践数量、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成果还远远不够,对于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尤其是绿色建筑类实验室,更需要加强国际交流活动。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步骤是根据投资估算计算可采用的单一技术,忽视了技术系统集合和被动式设计的巨大作用,应该把交流的重点放在这两点上,学习如何能够设计出精妙的绿色总体设计方案。目前“绿建实验室”和国内几所开展绿色建筑研究的高校保持了较为良好的交流,但与国外高校或研究机构鲜有交流,这与目前实验室的学科研究水平、科研经费和规模都有关系,未来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对外交流,将科研水平提速发展。

3.实验室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在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中,涉及交叉学科的研究,所以更需要加强实验室专职人员的培养和进修,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较高的学业背景和工作能力,而职称、待遇和地位低,往往是一个人要做多个岗位的任务,所以很难留住人才,工作积极性会打折扣。另一方面,专职教师所在院系在教学等方面的担子重,尤其是年轻教师,很难安心在实验室内做研究。目前形成了一个现象,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参与研究难,交叉学科共同研究出成果难。

总之,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发展仍在不断的前进和探索中,已取得了一定成果。随着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的支持,建筑科学学科已较以往进行了科学化的研究。未来在经过更专业的技术队伍的不断的努力下,随着整体科技水平的发展,会有更先进的辅助设备供科研人员使用,计算机模拟水平也将得到极大提升,将多学科交叉研究更好融合,与国外先进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在建筑科学科研水平上向世界一流水平靠拢,进而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化的发展。建筑科学类实验室未来会创造出更具有科研水平、实践意义、实际经济价值、提升环境现状并提高建筑能源效率、创造优质人居环境的研究成果,符合建筑业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吴硕贤.建设建筑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必要性[J].南方建筑,2011,(5):4

[2]北京市“十二五”人文、科技、绿色发展建设规划[Z].

绿色交通行业研究篇(5)

“本次指数研发坚持单一的中国标准,其标志着由中国机构编制的绿色金融‘价值标准’,首次被境外资本市场交易机构采纳。”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债券通”等新政策、新通道的红利作用下,该指数将作为国内与国际市场同时参考的重要指标,真正作用于资本市场决策与行动中,提升中国绿色金融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胡浩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2016年进出口银行、农行、工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机构积极参与绿色债券的发行。截至去年末,我国在境内、境外发行的绿色债券已经达到2200亿元人民币,占到全球同期绿色债券发行量的42%,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成为我国发行绿色金融债的主力军。

绿色交通行业研究篇(6)

一、绿色技术扩散机理

绿色技术(也称生态技术)是指能减少环境污染、节能降耗的技术、工艺或产品的总称。从经济学意义上看,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产品周期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总和的最少化,具有正外部效应。[1]绿色技术扩散可以分别从物质流和信息流两个视角予以解释:一方面,绿色产品作为有形的物质状态,从上游供应商正向转移至被观测企业作为绿色原料;另一方面,被观测企业的绿色研发、清洁生产活动促进了其上游供应商的绿色技术开发与应用,这里表现为信息流的逆向运动。特别当被观测企业作为群落中生产规模大、实力雄厚、对群落经济带动和主导性强的“关键种”[2]企业时,被观测企业出于降低成本和专业化经营的战略考虑,通常会将企业研发的绿色创新技术有偿或无偿扩散给上游供应商使用。

另外,被观测企业所制造的绿色成品或原材料会以物质流的形式供应给其下游企业或终端用户,下游企业在获得被观测企业绿色产品和服务后,其产品设计、工艺及输出产品的绿色化无疑也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例如,下游厂家购买了来自上游供应商的“光伏发电系统”,即一套利用太阳能的绿色发电系统,由于“光伏发电系统”没有机械运动部分、无污染、无噪音,厂家在以这类清洁动力系统进行产品加工时,便获得了清洁生产工艺特征。在此,绿色技术得以扩散。[3]

同样,企业群落中的横向生态耦合链接关系也是以绿色技术的创新扩散为支撑的,如图1纵向线框所示:被观测企业出于“三废”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的考虑,将其产生的副产品“工业排泄物”进行无毒化、无污化和原料化处理,出售给关联的、处于“工业食物链”下游的企业作为工业原料使用,被观测企业这一举措本身就内含绿色技术的利用或创新。另外,结合对潜在成本与潜在受益的考虑,处于同一“食物链”的上、下游企业会在绿色技术扩散问题上达成交易,例如,上游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会把对“三废”的处理从其生产边界内排除,而下游企业在有利可图的前提下会自愿选择“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业务,在此过程中同样可能伴随着相关技术的交易转让。反过来,在满足潜在收益大于潜在成本的前提下,来自“食物链”,下游企业的原材料需求和政府的强制性治理法规,也能促成上游企业从下游企业或政府依托的技术部门那里购买绿色治理技术。[4]在此,绿色技术在横向生态耦合链接中实现了扩散。

二、绿色创新技术扩散的发生机制

(一)绿色创新技术扩散的发生机理

绿色技术扩散一方面具备了一般技术扩散的共性特征,同时又有着独特的扩散特点。例如,伴随绿色(生态)产业链耦合的绿色技术扩散从生态学角度看具有“共生”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互利共生”(mutual symbiosis)和“偏利共生”(parasitic symbiosis)[5](11-14,18)两种形式。在绿色产业链接形成及绿色技术扩散的过程中,各生态链节点企业之间主要体现的是“共生博弈”,而并非其他类型技术扩散那样更多体现的是竞争博弈。

实施绿色技术应用的企业只有确信采用新技术能给企业增加盈利(潜在收益大于潜在成本)时,企业才会设法获取并采纳创新技术,否则将予以拒绝。[6](139-143)虽然绿色技术扩散同样存在着这类竞争博弈结构特征,但企业之间的利益协调主流机制却是一种“共生博弈”。例如,美国2003年启动的“未来电力”项目被称为Future Gen,[7]投资额达到10亿美元,项目成立目的在于建立一个CO2接近零排放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IGCC),并以此作为在其他地区煤气化的示范典型。该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发电总量为27.5万KW,同时还生产氢气并伴生出CO2来。

从图2中可以看到:左面虚线框中显示了传统的煤炭企业通过采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IGCC)”,将煤、氧气和水在气化炉中转化为富氢合成气,然后通过变换反应装置生产出主要成分为氢气、水蒸气和CO2的混合物。在此,煤炭企业输出的并非洗选后的原煤,而是更新产品――洁净的氢气、水蒸气和CO2的混合物,其中造成环境“温室效应”的“元凶”――CO2通过管道一部分被输往附近的油田,灌入油井内用于强化采油(EOR);①另一部分则被煤炭采掘企业封存在地质内部,使之避免污染环境。另外,通过“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IGCC)”产出的主打产品――氢气作为发电企业(图中右边虚线框所示)的洁净替代燃料用以发电。为此,传统发电企业除了先前使用的火力发电所需的燃气轮机外,还必须添置采用氢燃料发电的燃料电池发电设备。伴随着氢气产出的水蒸气没有被弃置不用,连同燃料电池发电尾气中的另一部分水蒸气一起被输送到燃气轮机用于传统的火力发电,这使得通常被认为是无用的副产品――水蒸气得以利用,进一步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最后,传统煤炭企业通过“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IGCC)”产出的氢气还可以作为化工和炼油的原料,由于氢气是一种洁净燃料,因此,使用氢原料的炼油和石化企业也必须采用清洁工艺进行生产,这无疑又衍生出了一条新的、绿色的供应链关系,即“氢气―炼油―石化产品”。从Future Gen项目运作中,可以发现:传统煤炭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及清洁生产诱导了关联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或扩散。在这个过程中,通常技术扩散中的“竞争博弈”结构被“共生博弈”结构所替代。

(二)绿色技术扩散渠道类型分析

1.绿色技术的诱致型扩散

其一,“交易传染型”绿色技术扩散[8](235-236)。在被观测企业A的前向和后向供应链上(图1的横向线框所示),企业A对清洁工艺的采纳会通过与其上、下游企业的交易关联促进绿色技术的运用与扩散。另外,在企业间的横向生态耦合过程中(某一企业的副产品成为另一企业的生产原料,如图1的纵向线框所示),处于“工业食物链下游”的企业对上游“排泄物”的原料化利用行为也伴生着绿色技术的交易和扩散。绿色技术的这类扩散模式被称之为“交易传染型”扩散。

其二,“竞争模仿型”绿色技术扩散。在企业群落中,绿色技术有效扩散的另一种重要途径是通过群落里生产相同或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实现的。例如,假设被观测企业A运用绿色技术,尤其采纳的是工艺型绿色技术,其生产排污、耗能耗材情况得以有效的改善,而且其产品系统具有显著的“生产者责任延伸”特征,[9]另外,企业A还和位于“工业食物链”下游的企业建立的综合利用其副产品的契约机制。更重要的假设是:由于产品系统的清洁、节约品质被越来越多的责任型消费者和具有“绿色原料”供应要求的下游企业所青睐,因而A的绿色生产工艺以及横向产业生态耦合为其带来了可观的综合效益。企业A的成功模式引起了同行业者B的注意,出于竞争的需要,对企业A产品系统的绿色技术特征进行模仿被纳入了企业B策略选择集中。模仿点主要出现在:产品工艺设计阶段(含替代材料选择)、加工制造阶段、副产品处理阶段、产品报废后的处理与循环利用阶段。

2.绿色技术的推广型扩散

由于绿色技术的扩散和运用能够产生资源节约、优化环境等社会综合效益,因而绿色技术具有了公共品的特性。[10](44)而某类物品一旦具有了公共品特质,由于搭便车效应的存在,单凭市场机制促进私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注定是没有效率的。对企业而言,绿色技术采纳与创新所需的巨大投入、所面临的技术与市场风险使得企业自发实施绿色技术工艺的激励不足。为此,政府负有向社会推广绿色技术的责任。政府面向社会公开征选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类技术研发课题和项目,然后依托那些经过资质检验的科研院所、具备实力的企业研发部门、高校的研究机构对这些绿色技术课题予以研究和攻关。由于政府是相关技术开发的主要投入者,当成果产生后,根据政府与依托研究单位事先签订的契约,作为绿色创新技术知识产权的所有者,主要由政府向社会企业进行专项的绿色技术推广。

三、绿色创新技术扩散与法制监管

最后,各类型绿色技术扩散的效果还取决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法规的完善程度与监管力度。绿色技术作为一种准公共品(具备私人品与公共品的混合特性),企业是否投入和投入多少取决于企业对受益与成本的权衡,而权衡过程中无疑包括着政府的法制监管因素。为了能够清楚地说明企业对绿色技术的采纳与法制监管之间的关联作用,可以采用静态博弈下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模型来进行解释。模型的假设前提是: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其策略选择的出发点是:成为完全的清洁工艺企业,技术投入成本较高;完全不采纳绿色工艺进行生产,必然招致政府法制的惩罚。考虑自身的成本因素,企业会针对法制的完善程度、政府的监管力度、监管实施的技术可行性相机调整自己对绿色技术的投入力度。

模型变量说明:p1代表政府选择对企业“三废”排放以及资源节约利用实施监管的概率(或治理与监管的力度);p2表示企业采纳绿色技术的概率(或采纳的意愿程度);I代表企业为创新或吸收绿色技术而做的投入。由于该投入具有正外部性效应,政府的收益可以表示为企业的绿色投入所带给社会的好处,用ωI表示,ω是一个放大乘数;K表示政府的监管成本;另外,在一定的监管机制、技术可行性条件下,企业造成社会公害,逃避监督被发现和惩处的概率为β;②d代表政府对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不予以监管,招致社会公众不满,从而导致的政府信誉损失;f表示企业排污、浪费超标而支付的罚金;R表示企业应用绿色技术而获得经济收益。企业绿色技术采纳行为与政府监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模型及其得益矩阵如下。

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模型构架下,企业究竟以多大的概率去采纳绿色技术,这取决于企业所采用的混合策略效果,而混合策略的最佳效果就是:使得政府感到实施监管期望收益GEY与不实施监管的期望收益GEN相同。政府实施监管的期望收益GEY与不实施监管的期望收益GEN计算如下:

从上式(1)中,可以看到企业采纳绿色技术实施清洁生产的可能性p2主要受到来自政府方面的几个因素影响:政府的法制监管成本K、政府监管失职招致的信誉损失d、特定制度及技术条件下的监管效率β。当监管成本K较大时,会给企业拒绝采纳绿色技术留有较大的机会空间,由此滋生企业的投机行为,使之采纳绿色工艺的努力减弱。反之,当K较小时,会促使企业加大对绿色技术的吸收和应用(p2变大)。d增大说明政府环境与环境的监管工作面临着较强的公众和舆论监督,其行政信用价值增大,在此情况下,政府会增加监管力度,企业采纳绿色工艺的努力p2得以提高。同样,法规监管效率、违规企业受到的处罚也强化着企业对绿色技术的吸纳和应用(p2变大)。

四、研究结论

(1)就绿色技术扩散与绿色供应链、产业生态耦合形成的关联作用而言,在特定的企业聚集区域中,当清洁生产工艺被处于同一纵向供应链的不同企业所要求时,当某企业的副产品衍生出企业间横向“工业食物链”生态关系时,一定同时伴生着绿色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因此,绿色供应链或生态产业链的构建正是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的载体和作用状态;反过来,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又是绿色供应链、生态产业链形成的动力和原因。

(2)在绿色技术扩散机制中,技术转让方与受让方之间主要表现为一种“共生博弈”的利益协调机制,这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型技术转让所表现出的竞争博弈关系。企业群落里的某个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会诱导纵向供应链或横向生态链上的相关企业吸纳或研发绿色技术。绿色技术的扩散渠道可分为:由市场活动诱导的“交易传染型”、“竞争模仿型”绿色技术扩散和借助行政力量的政府推广型绿色技术扩散,两种扩散模式均属于市场诱导下的企业自发行为,尤其“交易传染型”扩散模式主要以企业间的“共生博弈”作为绿色技术转让与扩散的协调机制。由于绿色技术具有公共物品特性,政府支持的推广型绿色技术扩散能够有效、深刻地促进企业群落中的清洁生产开展和产业生态链接。

(3)当一个社会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民众的绿色消费行为、企业的清洁生产还处于初期阶段时,政府的法制监管对促进绿色技术在企业群落中的扩散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法制监管成本、政府监管失职招致的信誉损失、特定制度及技术下的监管效率、处罚力度等因素都对企业吸纳绿色技术的努力程度产生影响。另外,法制监管工作所产生的政府信用价值越大,企业的绿色技术投入努力就越被强化。

主要参考文献:

①CO2溶于原油后,降低了原油粘度、使原油体积膨胀、改善了水与原油的流度比、并且使原油中轻烃得以萃取和汽化,因此这一措施增加了原油流动能力、提高了原有的采收率,从而提高了原油产量。

②β值的大小反映了在既定制度和技术水平下监管部门对企业排污、浪费行为的监控与监测效率。其中对企业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情况进行计量的可操作性、准确度以及所费成本决定着监测效率的高低。0≤β≤1。

主要参考文献:

[1]董炳艳, 靳乐山.国绿色技术创新研究进展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 2005年25卷02.

[2]谢 涛,夏训峰等.关键种理论对构筑生态工业园的指导作用研究[J].生态经济, 2005(5).

[3] 陈英婕,傅仲文.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展望[J].电源资讯. 2006(7).

[4]魏晓平,李 昆.基于“复制动态”进化博弈理论的生态工业链接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12).

[5] 王兆华,武春友等.生态工业园中两种工业共生模式比较研究.软科学,2002,16(2).

[6] 王开明,张 琦.技术创新扩散及微观层面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 2005(1).

[7] 朱成章.煤炭成为清洁能源的途径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06(1).

[8] 乔根•W•威布尔.演化博弈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

[9]Lindhqvist.(1992).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In Lindhqvist, T.,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as a strategy to promote cleaner products(1-5). Lund: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Lund University.

[10] 杨发明,吕 燕.绿色技术创新的组合激励研究[J].科研管理,1998(1):40)44.

Diffusion Mechanism of Green Technology in Enterprise Cluster

Li Kun1 Wei Xiaoping2 Cai Xiaoxu3

绿色交通行业研究篇(7)

1 引言

“低碳生态城市”是当前城市发展的热门课题。“低碳(low carbon)”是一个外来词,即把降低碳排放作为城市建设的目标,作为一种节能概念,“低碳”对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引导作用值得提倡;而“生态”在中文语境中更能表达发展模式上的用意。中国传统语境下对于生态的理解与西方语境下生态的含义是有所差别的,我们强调的生态是指“生命所处的适当的生存状态”,是一种动态化的生命进步过程,强调“整体生存”,而小是纯粹的技术性概念。低碳生态规划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介,采用系统的思想来指导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提出宏观层而、战略层而的关键策略,在区域、城市或街区规划中通过整介土地、产业、交通、能源、资源、环境、社会等低碳生态策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

可以看出,低碳生态区规划和绿色建筑两个层而都已经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也形成了各自的指标体系。但是,绿色建筑作为城市建设最基本的单元,无法与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及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之间形成自接的对应关系。两套指标体系之间如何对接,如何在整个规划设计流程中得以落实,还是研究领域的一个空自点。本文从规划、设计、管理的角度进行探索,将绿色建筑与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目标相结介,将绿色建筑向更宏观的尺度延伸,与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体系相关联,建立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

2 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制定的总体思路

2.1指标体系与低碳生态规划、绿色建筑的关系解析

低碳生态城市策略、详细规划板块和建筑设计板块的相互对应是紧密、小可分割的。比如,低碳生态城市策略在交通板块提倡大力发展非机动车交通,与详细规划板块的空间规划、交通组织和建筑设计板块的建筑、景观环境有密切联系,需要在规划层而采用小尺度街区计,创造人行、自行车出行友好的城市尺度,并保证公交站点覆盖率;在建筑层而,控制建筑到公交站点的距离,并提供舒适的非机动车通行环境,从而逐步落实低碳生态城市策略。低碳生态城市策略在绿化板块和建筑板块的理念,更加需要从详细规划的空间规划、交通组织、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而逐步向建筑设计的各方而落实。

2.2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

即以城市低碳发展为导向,建立“规划先导、指标控制、指标落实、指标验证”的分阶段指标管控机制,构建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使详细规划阶段和建筑设计阶段的各项指标相互关联,并能在规划审批环节落实,最后通过标识评价,保证规划策略落实和建筑设计实施。

3 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

为实现绿色建筑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效益,不仅需要在建筑设计阶段实现“四节一环保”的具体目标,还需要在详细规划阶段为低碳生态城市策略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单体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任务和目标分解工作,需要通过规划来总体协调,将原本分散在各板块中的指标建立起统一体系,并向更宏观的尺度延伸,通过与规划指标的对接,和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形成直接的对应关系,以实现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态城市策略的结合。

根据规划与设计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分别抽取详细规划阶段低碳生态设计和建筑设计阶段绿色设计中的关键性指标,构建从详细规划到单体设计的绿色建筑设计目标控制体系,强化规划阶段与建筑设计阶段的联系,实现规划设计整体优化的要求。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体系从最初包括“产业类指标”在内的56项指标,通过以规划设计可操作性为原则进行反复梳理,剔除不符合控规特征的产业类指标以及绿色容积率、新能源汽车补给站点等不成熟指标,最终形成了包括空间规划、交通组织、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4大类20项指标的详细规划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通过与低碳生态规划理论体系相呼应,保证了低碳生态城市策略的量化与落实。

指标的监管体系以项目的基建流程为主线,有利于推进全过程实施。从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即控制性详细规划切入,在控规阶段落实具体绿色指标,结合管理流程,形成实施管理途径设计。在基本建设流程中,增加对应的实施流程,在对设计单位的管理方面,对项目各阶段设计文件进行严格要求:项目建议书中必须确定绿色建筑目标,列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估算;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提供绿色建筑的实施策略;方案设计必须包含绿色建筑专篇;初步设计必须包括绿色建筑手段及技术、投资估算等,并填写集成表;施工图设计须注明对绿色建筑施工与运营管理的技术要求,填写绿色建筑集成表;施工图设计审查需附绿色建筑专项设计审查意见。将指标体系和各项绿色生态要求纳入设计流程,并在审批流程中设置节点控制,能保证低碳生态城市策略的具体实现。

4 结语

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规划先行,将绿色建筑与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目标相结合建立了低碳生态详细规划阶段与绿色建筑设计阶段相衔接的指标体系。通过将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态规划形成直接的对应关系,填补了规划理念到建筑落实之间的空白点。该指标体系集成各相关专业,能指导绿色生态城区、绿色住区、低碳生态小镇、绿色建筑单体等各层面规划设计工作,也为世界城市推进低碳生态规划和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一套可落实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曾捷,曾宇,许荷,等.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介绍[J]. 城市发展研究,2011(第7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

[2] DB11/T 825-201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011.

[3] 梁浩,龙惟定. 低碳社区建筑能源规划的目标设定[J]. 城市发展研究,2011(第7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

绿色交通行业研究篇(8)

微观、中观动力机制与内部创新能力

内部动力是创新的主要动力,来自制造产业内部的微观动力和中观动力,通过拉动力和推动力的共同作用促进了制造业内部绿色工艺创新能力的增强。

(一)微观动力要素1.绿色效益。绿色效益主要指由绿色工艺创新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它在创新中发挥核心和枢纽作用。这不仅由于制造企业创新的目的是实现效益最大化,还因为制造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动力要素最终都将转化成企业效益驱动力而发挥作用。各制造企业一方面通过绿色工艺创新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要素、降低成本,冲破绿色壁垒,使资本增值并扩大企业规模,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满足其投资者的追求;另一方面通过绿色工艺创新减少能源使用、降低污染,提升企业形象和地位,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满足其社会成员角色需求。2.绿色战略。“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战略是推动制造企业绿色工艺创新的不竭动力。绿色战略通过制造企业的创新管理制度为绿色工艺创新活动提供思想观念上的动力;为培育员工绿色创新意识创造良好氛围;规定了绿色工艺创新的战略方向和范围,从而促进制造企业绿色工艺创新激励机制的形成;推动企业增加绿色工艺创新投入,提升绿色工艺创新能力。制造企业绿色战略的制定,主要立足于全球和我国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是制造企业乃至整个制造业产业绿色工艺创新的重要驱动力。3.员工绿色创新意识。员工创新是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基础和出发点,是员工个体受到企业效益拉动、绿色战略引导和绿色创新管理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所指的员工不仅包括绿色工艺创新的专业研发人员,而且包括生产第一线的普通工人,尤其后者在产品制造中更有可能擦出创新的火花。在企业中员工作为理性经济人期望通过绿色工艺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劳动收入、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基于此,在企业绿色战略的宣传、倡导和绿色创新奖励制度的激励下,员工为达到个人效用最大化会积极寻求、摸索、创造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工艺技术、设备和流程,这个过程实质就是绿色工艺的渐进性或根本性创新过程。4.绿色创新管理制度。绿色创新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企业对绿色工艺创新成果的奖励制度,对绿色工艺创新人才的选拨、培育、使用和挽留制度,服务于绿色工艺创新活动的企业组织机构设计、有利于绿色工艺创新活动开展的职能部门划分及职能分工等系统性和专业性相统一的规定、条例和准则。完善的绿色创新管理制度有利于形成绿色工艺创新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绿色创新意识、吸引企业外部创新人才的加入。

(二)微观动力机制微观动力中,绿色效益是创新的发动机;绿色战略是创新的方向盘;员工绿色创新意识是创新的油门;绿色创新管理制度是创新的变速器。

(三)中观动力要素由于绿色工艺创新是从特定制造企业内部展开的,没有员工创新就不会有整个制造业的创新,但员工创新不能代表整个制造业的绿色工艺创新,如果要使员工创新带动制造业创新就要发挥企业之间的交流和竞争的作用。1.企业间交流。制造企业之间的交流是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资源转移的最直接、最重要形式,也是创新的基本支撑力。制造企业之间绿色工艺创新资源流动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绿色工艺技术许可转让、绿色工艺技术引进、绿色工艺设备和软件购置、研究开发的合作、创新人员的流动、知识和信息的交换传播等。其中,创新人员不同企业间发生的劳动力流动以及知识信息交换中的相互学习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当前,技术创新不仅产生于正式的研发活动,而且产生于包括学习在内的各种非正式研发活动。有研究显示正式的研发支出只占到创新费用的35%[12]。在学习过程中,工程师、科学家、技术人员以及工人的集体创新能力对绿色工艺创新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此外,工艺创新人员的非正式交流对创新具有正向的驱动作用。如创新人员在研发混沌阶段就创新试验中的疑问向外部专家咨询;产业内部创新人员在业余时间、非工作场合的沟通等,这些行为加速了创新的产生,缩短了创新周期。2.企业间竞争。制造企业之间创新利润和人才等竞争压力,迫使制造企业不断发掘潜在的市场需求、提升绿色工艺创新能力。当绿色工艺创新的市场需求出现、但却不能及时得到满足的话,市场就会形成一段时期的需求空白,从而使进行绿色工艺创新的制造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并可能垄断绿色工艺方面的技术和设备[13]。在市场中率先取得绿色工艺创新效益的制造企业打破了原来的市场竞争格局和企业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对尚未创新和落后的企业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各绿色工艺创新的先进者为获得效益不断创新,以此保持竞争的主动地位,而后进者也会迫于压力积极开展创新,追求创新带来的效益。制造企业之间的创新竞争推动了制造产业的绿色工艺创新的发展。

(四)中观动力机制塑造产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力依靠的是企业创新,企业间交流加强了产业内部创新资源的交换,促进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企业间竞争迫使企业为获取市场主导地位不断进行绿色工艺创新。上述微观和中观动力要素相互作用、不断循环,形成了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内部动力源。

宏观动力机制与外部创新环境

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与产业外部环境的关系日益复杂,一方面从创新的过程看绿色工艺创新离不开产业外部环境的参与和配合;另一方面绿色工艺创新的内在机理决定了外部环境必然会带动创新的开展。这些来源于制造产业外部并对绿色工艺创新产生较大影响或组成“动力场”的各种要素组成了绿色工艺创新的宏观动力。

(一)宏观动力要素1.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制造产业外部绿色工艺创新的根本拉动力,与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成正相关关系。绿色工艺创新是制造业对国际贸易中的碳关税、碳壁垒和技术壁垒的一种本能反应。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国际启动碳揭露项目要求对产品的碳足迹进行检验和标示[14];欧盟2003年出版的《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与2011年7月的新版《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要求电子电气产品制造企业提升研发水平、改进工艺流程;2005年欧盟《用能产品生态设计要求框架指令》要求制造商在产品从设计到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控制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上述市场需求为制造业的工艺创新指引了绿色的方向。2.科技进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和2010年G20峰会形成的共识就是人类进入了低碳经济时代,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低碳经济对我国制造业提出了低碳技术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的重大要求。因此,全球低碳环保的科技进步一方面为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呼唤制造业顺应历史潮流,增加绿色工艺创新投入并推动其实施。3.政府支持。政府运用制度、政策调节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相关主体的行为发挥调控、导向和服务的功能。第一,调控功能。通过颁布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来协调、规范绿色工艺创新相关主体的运行。第二,导向功能。各级政府出台有利于绿色工艺创新的规定和政策[15],创造由环境污染奖惩、财政税收激励、金融扶持、知识产权保护等组成的制度环境,构建绿色工艺创新法律保障机制,完善税收、财政和金融激励机制等。第三,服务功能。通过提高技术创新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为绿色工艺创新提供条件,营造有利环境。4.平台支撑。平台支撑主要指参与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对创新的动力作用,主要包括:第一,高等院校承担培育绿色工艺创新科技、管理人才的责任;通过创造创新理念和学术氛围营造创新的文化环境。第二,科研机构可以提供绿色工艺成果、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咨询;直接进行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应用性、综合交叉性的绿色工艺研究;为政府制定创新政策提供决策依据。第三,科技中介机构主要开展绿色工艺信息交流、咨询,绿色工艺评估与鉴证,绿色工艺设计、试验和检测等活动,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5.文化环境。这是指产生于制造业外部、对绿色工艺创新活动具有外驱力的绿色科技竞争意识、消费者的绿色环保观念和绿色组织的社会监督。它能够通过媒体宣传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倾向、培养公众的绿色创新意识,促进制造业增强环保的生产意识;引导制造企业的创新思想和行动,监督制造企业实施绿色工艺创新的活动。自1970年以来各国成立了许多绿色组织并产生了重大影响,如“绿色和平组织”,它致力于气候与能源、污染防治等项目,倡导推动清洁生产,呼吁政府通过立法,并让公众了解和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

(二)宏观动力机制在宏观动力中,市场需求作为创新的根本拉动力为其指明机会和方向;科技进步作为创新的外部基础动力和压力为其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导向;政府为创新提供制度和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环境;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作为平台支撑不断满足创新的技术、设备、知识信息和人才等资源及相关服务需求;文化环境为创新提供文化氛围、监督其运行。五种动力因素分别发挥机会导向、技术支持、基础推动、资源提供和氛围影响等功能,促进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基于协同论的微观、中观和宏观动力相互作用关系

“协同”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一种相互和谐与正向匹配的关系[16,17]。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是由微观、中观和宏观动力要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各动力要素之间相辅相成、融合组成绿色工艺创新的动力机制。当动力机制处于无序的初始状态,则微观、中观和宏观动力机制之间相互独立,无法构成协同关系;而当绿色工艺创新具备充足的资源和激励条件并达到一定阈值时,创新系统的微涨落或巨涨落出现,微观、中观和宏观动力机制就会形成极为复杂的非线性协同作用,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工艺创新中各动力间的协同关系如图6所示。

(一)微观动力和中观动力对宏观动力的作用微观和中观动力要素对宏观动力要素的作用是绿色工艺创新动力机制运作的一部分。第一,绿色效益驱使制造企业迅速确立绿色战略,获取利润、打破目前竞争格局[10],这些行为导致企业间竞争愈发激烈,从而加速绿色工艺创新。第二,低碳经济下,制造企业致力于寻求生产工艺过程中资源节约和污染减少的方式和方法,这些探索活动推动了制造产业乃至更大范围绿色技术的发展。第三,绿色工艺创新是一项具有很高经济外部性的活动,它会引发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中介机构的支持;而且制造业的绿色工艺创新能力直接体现了我国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所以为提高国家创新实力政府会积极支持制造业开展绿色工艺创新。第四,当员工具备了绿色创新意识并进行创新活动,企业就能逐步形成绿色工艺创新的文化环境,进一步也有助于整个社会绿色文化环境形成。

(二)宏观动力对微观动力和中观动力的作用外因常常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尽管宏观动力要素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但它们只有通过引导、诱发、唤醒微观和中观动力才能发挥功能。具体表现为:第一,市场需求是激发制造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主要动力,只有当社会对绿色工艺有需求且这种需求能够创造绿色效益时,企业才会为争夺市场展开竞争,从而推动绿色工艺创新。第二,低碳技术和绿色技术的进步引领制造业采用能够带来超额利润的绿色工艺,形成绿色战略。第三,政府支持会引导制造企业形成绿色战略,直接推动绿色创新管理制度的形成和完善,为绿色工艺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第四,平台支撑会为绿色工艺创新提供充分的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使制造企业具备创新资源。第五,文化环境会作用于创新主体,有助于员工绿色创新意识的形成,进而影响整个创新活动。五案例分析———以家用电力器具制造行业为例家用电力器具制造行业指使用交流电源或电池的各种家用电器制造业。据统计2009年1-11月整个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051家,实现累计资产总计4556亿元,利润总额2949亿元。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的发展为中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带来了启迪。现在“低碳环保”成为制造业工艺创新的现实追求。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企业纷纷制定绿色战略,培育员工的绿色创新意识,完善绿色创新管理制度,以此推动绿色工艺创新。以海尔为例,它历来重视绿色工艺的研发与应用,其中节能、环保、低碳工艺技术是其中央研究院着重进行自主研发和创新的技术领域之一,其绿色工艺创新的动力机制如表1所示[18]。技术创新是点燃绿色引擎的火种,唯有绿色工艺创新才能彻底实现制造业的低排放和低污染,引领整个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当前,制造企业在绿色工艺创新方面的突破成为制造业环保趋势的焦点所在,在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和热水器等市场,海尔、格力、美的、美菱、华帝等企业积极开展低碳的绿色工艺创新,它们之间既有频繁的创新信息等资源的交流,也有创新技术、设备和人才等的白热化竞争,这些无疑构成了家用电力器具制造行业绿色工艺创新的中观动力机制。同时,行业外部存在来自五个方面的宏观动力机制。上述微观、中观和宏观动力机制的协同作用将绿色工艺创新运动趋势联合并放大,成就了家用电力器具制造行业的绿色工艺创新,不仅带来了绿色工艺的升级,也带来了绿色效益的增加,实现行业飞速扩张,为其奠定了“全国工业增长拉动者”的地位,成为中国少数几个具有国际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行业。

绿色交通行业研究篇(9)

时至今日,物流影响着我们许多人的生活,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随之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比如物流包装物的处理,以及货物存储、配送等问题,都成为物流行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使得人们对于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物流行业应如何实现绿色化、环保化发展成为广大研究者以及物流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我国绿色物流发展还不够成熟,其中还存在许多意识问题、技术问题以及制度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对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策略研究,不断完善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之路。

1绿色物流的概述

1.1绿色物流内涵概述。绿色物流是一个基于物流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的新型的物流管理理念与模式,绿色环保是绿色物流发展的前提,是指在物流运输服务、仓储、包装等各个环节中渗透环保的概念,重视物流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这也是新时期低碳经济环境提出的重要要求,是促进生态平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1.2绿色物流发展的意义。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越来越完善,通过发展绿色物流,提升物流行业的节能减排力度,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为物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提升物流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1]。其二,绿色物流的发展使得物流企业受到国家的高度认可,国家在进行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可给予合适的政策倾斜,从而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使其能够拥有更多的资源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在国外物流企业融入我国的过程中,我国物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严峻,想要在这严峻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物流企业也必须找到新的发展突破口,而发展绿色物流便成为其重要方向,将成为物流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2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绿色物流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绿色物流管理观念较为落后。绿色物流是一个新型的物流管理理念,其与社会经济建设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需要得到国家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才能将绿色无污染的物流发展理念传播到全国各地,也才能引起物流行业的重视[2]。但是,由于我国绿色物流管理观念比较落后,人们对于绿色物流的认知较少,国家在绿色物流发展方面也缺乏有效的调控措施,所以,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缓慢,且缺乏规范化发展目标。2.2绿色物流管理制度比较滞后。制度是绿色物流科学发展的保障,是指导绿色物流前进的路标,对绿色物流管理取得良好的成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绿色物流管理是最近几年刚提出的新型概念,与之相关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缺乏专业、专门的政策体系,使得绿色物流管理理念没有得到及时渗透,物流行业的发展也面临较大的阻碍。此外,绿色物流管理涉及到物流服务的包装、仓储、装卸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的参与主体都需要进行利益分配,但是,由于没有可靠的制度作为利益分配标准,导致参与各环节利益分配的主体之间难以达成一致的意见,在物流服务体系中的合作度降低,许多资源被浪费,难以实现绿色物流管理目标。2.3绿色物流中运用的技术较为落后。许多西方国家的绿色物流已经实现了电子数据管理、准时生产,但是,我国的绿色物流依然缺乏统一的研究机构对绿色物流进行管理。物流供应链中涉及到多个环节,想要让多个环节能够相互配合,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就需要扎实的技术支持,比如在包装环节需要绿色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物,这种包装物生产就需要可靠的技术。但是,我国可应用的绿色物流管理技术的的研发却非常落后,可使用的技术也非常少。同时,我国劳动力比较充足,且劳动力价格较低,使得我国对于绿色物流管理技术的开发力度降低,这也是我国绿色物流管理技术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许多运输服务都停留在传统运输技术上,难以满足绿色物流建设需要。2.4物流管理体系中的工作人员素质较低。从我国物流行业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物流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进入物流供应链的门槛较低,所以许多工作人员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物流服务培训,尤其是物流供应前线的工作人员,许多都只会简单的包装工作、配送,而对于物流管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较低,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不熟练[3]。许多参与物流供应服务的劳动者都没有接受统一、正规的培训,在工作中只是按照管理者要求的简单流程完成物品的包装、运输、培训,且没有严格的质量要求,这使得物流从业人员在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经常与客户发生争执,影响物流企业的社会形象,从而对物流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不良影响。

绿色交通行业研究篇(10)

作者:余吉安,陈建成,徐宇沛

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报告明确指出“生态环境任重道远”,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建设美丽中国”,显示了我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早在1990年,多所大学共同发起签署了《塔罗礼宣言》,提出了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文化、培养大学生对环境负责的公民意识等十点行动计划。、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联合编制并于2001年5月31日的《2001—2005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指出,要在全国高等院校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大学”活动。党的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的行动。绿色人才培养已经成为“绿色大学”创建的根本目的和评价标准。“绿色大学”的含义之一,就是要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1],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素质人才[2],党的报告更是提出要创建“绿色学校”,这对传统的工商管理理念与模式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作为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模式,以绿色行政为保障、以绿色管理为方向、以绿色战略为抓手的绿色组织管理体系必将成为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组织实现基业长青的理性选择。

北京林业大学作为“绿色高等学府”,肩负着“绿色教育”的职责。学校自开办MBA项目以来,专业方向的设置就以社会需求为导向,MBA项目的定位就是绿色MBA(GreenMBA),旨在培养“绿色经济与管理”人才,相应的培养方案、教学组织等也奉行“绿色”导向,遵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基本需求,从师资培养到课程体系建设、从教材编著到案例选择构建了富有特色的绿色MBA培养体系。美国绿色MBA项目的繁荣发展也为我国开办绿色MBA项目提供了借鉴[3]。

一、绿色MBA的背景及内涵

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资源和环境出现严重危机,生态受到严重挑战。1987年4月27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Commissionon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发表了《OurCommonFuture》的报告,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理念,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共识。在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全国共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基本韬略,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还专门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总书记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推动经济和社会绿色发展成为时代呼声,全球绿色治理行动已经在展开。这需要大量的具有绿色理念、掌握绿色技术和绿色管理技能的绿色人才。绿色教育是培养绿色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联合印发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00)》指出,环境教育的内容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和环境道德伦理知识,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绿色教育的目标是让人们了解和关切环境问题,使人们掌握绿色知识、技能,并有态度和意愿解决环境问题[4];把以生态环境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升级到以人类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5];鼓励焕发学生生命力的教育,让学生生命充满生机活力、自由生长、不断超越[6]。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绿色MBA应运而生。

绿色MBA是将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传统工商管理项目[7],是绿色观念与工商管理结合的产物,不仅是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举措,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创新,旨在培养具有绿色理念、熟悉绿色技术、掌握管理技能的专业性管理人才。绿色MBA的提出与实施,必定会在未来管理和绿色发展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绿色MBA通过培养绿色管理人才,将绿色理念应用到管理中,积极采用绿色技术,运用绿色管理技能,践行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与消费方式,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策略。

二、绿色MBA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其国际化

创办绿色MBA,就必须使MBA保持坚定的绿色方向和定位,以便于统筹使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发展绿色MBA。而且,由于MBA教育具有较为通用的国际评价体系。因此,绿色MBA培养体系要从国际视野来构建。

1.绿色MBA培养体系的构建

师资培训是绿色MBA开展工作的前提。课程设计是核心,主要包括选取适用的教材,在课堂上学习学科理论,进行案例分析讨论。然后分研究小组讨论,进行反转课堂,由学生组织进行自选角度的专题讲解,最后完成课堂作业及论文。那么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案例或者进行案例开发以供教学之用。经验交流主要包括举办绿色论坛和讲座,开展专业性绿色讲座,相互进行交流等。实战演练就是让MBA学员通过社会实践来提升绿色管理实际技能。经验交流和实战演练是将知识与社会实践进行融合,升华绿色理念和技能。由此,绿色MBA培养体系构成主要有6大部分:师资培训、课程设计、教材编著、案例选择和开发、经验交流和实战演练,如图1所示。

(1)建设“绿色”师资团队。师资团队是教学开展的基础。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为了更好地开展绿色MBA课程和加强师资团队绿色意识的建立,教师应该通过参加教师培训、研讨会等活动,强化绿色观念,丰富绿色学识,构建绿色思维,并对备课方式、教学方法、作业布置、学期考评等方面进行绿色化的调整。同时,在构建了师资团队绿色教育思想之后,要注重对课程规划、师生沟通方法等进行一定的革新与优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加强与学员的交流互动,充分了解学员对于绿色理论的体会,收集学员产生疑问的地方对症下药,增强课堂活力与趣味性,以此来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提升学员的课程参与度,并吸引更多对商业、管理、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责任等有兴趣的学员加入绿色MBA。

此外,社会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高校增加对环境教育教学研究的关注度,教师加强对绿色观念、环境教育的传播程度,只有这样,绿色MBA才能高效地开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有社会责任、注重生态环境的绿色观念管理人才。

(2)设计绿色课程体系。构建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绿色课程是实施绿色教育的主要途径[8,9],绿色课程体系是绿色教学的骨架,课堂设计是核心。这就要重视第一、第二课堂教育,采取课程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10],提升学生的“绿色素质”[8]。

width=245.25,height=230.25

图1绿色MBA培养体系的构成

第一,开发绿色课程。除开设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规定的核心课程之外,绿色MBA项目还须突出绿色经济与管理等前沿系列专题特色课程的教学,同时与其他专业合作开设公选课。如把绿色观念与其他专业相融合,开设绿色建筑、绿色管理、绿色会计、绿色创业等公共选修课,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科间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利于选课学员获得一个可以进行多元思考的角度和进行相关绿色创业的方向。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从多个角度全面深入学习绿色MBA的知识,与相关学科合作,立体化管理学习。课堂教学要做到:夯实学科理论基础在案例分析中强化理论理解组织研究小组讨论反转课堂课程作业及撰写课程论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做到在理论基础学习方面全面且细致,案例分析方面丰富且易懂,反转课堂方面和论文撰写方面确保学员积极参与、认真讨论。

第二,夯实绿色管理理论基础及案例分析。在日常教学中,从课本出发,详解学科基础理论,逐步为学员搭建理论框架,初步建立学员的绿色管理理念。为了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选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充分鼓励全体学员共同参与案例分析。通过研究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点评讲解等环节丰富案例分析的过程,让学员活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案例中的管理决策,让课堂更有吸引力,学员有更高的参与度。

(3)编著绿色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如果课堂教学是构建学员理论基础、形成绿色观念的第一个过程,那教材编著就是构建理论框架的第一块砖。而编著绿色教材是开展绿色MBA教育的第一块砖。①绿色MBA可从现有的绿色管理类教材中进行选取。目前有清华大学出版的《国际著名企业管理与环境案例》、浙江大学出版的《企业的绿色责任和绿色战略》等优秀书籍可供选择。②为了更好地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可不拘泥于现有的书籍,教师可考虑自行开发特色教学材料,并运用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业务水平、理论修养和科研技术等,结合绿色管理观念,有效地整合课程资源,进而编著绿色教材,以达到提升课本品质的效果。

(4)选择和开发绿色案例。为了优化课堂教学体系,充实教学内容,仅仅依赖于书本理论知识是不够的,选择优秀案例进行教学能够引导学员从案例中抽离出理论,然后又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深化对于绿色管理理论的学习。案例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学员在参与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点评分析的过程中,将自己在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具体化,理论结构框架立体化。为了让案例分析发挥出更好的作用,选择案例是关键,选择适合的案例能做到事半功倍。

第一,可利用已出版的优秀案例书籍,如刘静玲、贾峰的《环境科学案例研究教师手册》、杨志峰的《环境科学案例研究》和贝迩(BELL:Business,Environment,Learning,Leadership)项目使用的《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案例集》等,这些优秀书本为绿色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很多适用的优秀案例。

第二,为适应绿色MBA的教学需求,还可以从案例库选择相关绿色主题的案例,如从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选取优秀案例。针对教学中的一个理论点选取一到两个相应案例的方法,整理排版收集到的优秀案例,装订成集,这样就能确保每个案例都贴合绿色MBA教育的需要。

第三,开发绿色案例。将开发出的案例与教学活动配套使用,推动绿色MBA课程良好发展。教师根据研究方向和任课要求,深入企业和社会进行调研,提炼总结绿色实践的做法、经验或教训,并运用绿色发展理论来分析和揭示绿色实践中的冲突焦点,引发学员对绿色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5)经验交流与学习。经验交流是学员加强绿色管理观念,深化绿色管理思想,培养绿色管理技能的重要环节。通过交流讨论的方法,让学员意识到绿色管理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以期学员在未来的企业管理中注入绿色、可持续、保护环境的元素。

第一,聘请绿色企业家为导师。高校为每个研究小组选聘绿色管理领域的专家作为研究顾问或导师,为学员营造专业的学术氛围,学员在日常学习研究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与顾问联系并随时请教。这种方式有助于学员的思辨及解惑。

第二,定期邀请国内外来自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前来开展讲座。这些专家、学者、企业家们能够与学员分享自身长期研究的成果或亲身实践经验。这样的专业人员参与和他们所讲述的实践经验将提高绿色MBA课程的含金量,并开阔学员的视野。

第三,参加或举办论坛,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学习他人的实践经验。通过论坛、案例大赛或者绿色管理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使更多学员获得绿色创业和管理的经验,能够让学员了解到学科前沿的案例,在竞争与学习中深化学员对于绿色管理的记忆。

第四,运用微信等公共平台。可建立微信公众平台,每天为学员推送一个优秀案例和一个问题并进行讨论,以达到及时复习知识点和开阔视野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学员的转发推送把绿色管理的理念扩散到人群中去,让更多的人了解绿色MBA,了解绿色管理理念。

(6)绿色实战演练。在课堂教学中,虽然能够增加趣味性的反转课堂等环节,但学员对绿色知识的学习很大程度上仍局限于课本分割的模块和章节,他们很难将分割的知识整合运用。为了学员更好地掌握绿色管理技能,更好地传递绿色管理理念,高校应与绿色企业紧密合作,让学员提前接触到具体实际的工作,为学员提供多元化的实战演练。通过绿色创业辅导、案例大赛、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不同于课堂教学的多元方式,让学员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打开学员关于绿色管理的新视角新方向,拓展学员思想的广度及深度。

第一,建设绿色实习实践基地。高校与绿色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建设实习实践基地,让学员有机会进入绿色企业进行实习,在现实的企业日常工作中实地感受绿色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行为事项,通过接触到的实际工作,使课堂教学中绿色理论知识具体化。

第二,开展绿色创业辅导。与高校创业协会、大学创业园区进行合作,通过建设交流中心、组织宣讲会等方式,对学员进行绿色创业辅导,培养学员的绿色创业观,向学员传授绿色创业知识,培养学员的绿色创业技能,激发学员在创业途中识别机遇、直面挑战的能力。还可邀请优秀的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回校进行演讲,讲述自身经历体验,分享创业心得体会,传授创业技能及创业重要注意事项。

2.绿色MBA培养体系的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管理者不仅需要国际视野也需要处理本土化问题。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后,国际交流和国际贸易更加广泛,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也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需要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管理人才。MBA培养体系需要放眼全球,建立国际化培养体系。

绿色MBA是绿色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专业学位项目,其背景本身就是国际化的。而且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在绿色治理方面还有比较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这也需要从全球角度构建绿色MBA培养体系。

绿色MBA培养体系的国际化,不仅具有国际定位,还要在实施过程中引入更多的国外师资,变革教学方式和引入国际教材,从理念和内容上体现国际化。同时还要积极推动MBA教育国际认证,以MBA认证来促进绿色MBA培养体系标准化、国际化、特色化,防止绿色MBA同质化。

三、北京林业大学绿色MBA培养体系建设及经验

1.北京林业大学绿色MBA培养体系的建设

北京林业大学绿色MBA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培养体系,从绿色师资的培养到绿色课程的精心设计,从教材编著到案例选择的恰当性到实战演练的实际性,都紧紧围绕MBA学员绿色理念和价值观的树立、绿色管理技能的培养以及绿色视野的开拓而展开,使北京林业大学MBA项目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项目”。

(1)建设绿色师资团队。北京林业大学先后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实施意见和建设规划,针对MBA项目成体系推送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实施了一系列提升教师教学和案例开发能力的措施,其中有针对绿色主题方面的专门措施。北京林业大学MBA教育中心非常重视并积极组织师资和管理人员参加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同时也注重吸收各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辅以针对性强和形式多样的校本部培训以及国内外交流与访学、企业挂职锻炼等,建立了学校宏观引导、学院和中心两级实施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MBA教育中心累计推送50余人次参加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教学培训,包括全部核心课程教师在内的百余人次参加进修、交流或校际课程研讨活动;为核心课程教师组织了课程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并有明显成效。学校还形成了定期输送任课教师到欧美国家和地区商学院研修的制度。每年还会组织两次MBA教师教学研讨会,旨在总结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北京林业大学MBA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授课方式愈加适用于MBA教学,MBA教学和培养质量由此得到稳步提升。

同时,MBA教育中心还引入海外教师授课和做专业讲座,拓宽MBA学员国际化视野,提升MBA学员的国际化水平。

(2)设计绿色课程。在课程体系方面突出绿色经济的特点,在教学中开设特色前沿系列专题,如绿色经济前沿、绿色经济实践与发展。在“创业管理”中专门开设了绿色创业的专题,在“营销管理”中有绿色营销的内容,在“战略管理”中有专门的绿色战略的篇章。通过课程设计,使更多课程含有绿色案例或者理念,通过开设“绿色管理能力提升”课程提升学生绿色管理的实际能力[11]。

(3)编著绿色教材。2013年10月开始,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林业大学MBA教育中心陆续组织编写了系列教材——《绿色MBA教育丛书》,包括《绿色行政》《绿色管理》和《绿色战略》等。该丛书的编著,为稳步推进北京林业大学绿色MBA建设奠定了基础。还有教师开发了绿色战略课程英文教材,有效拓宽了MBA学员的知识面。绿色管理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奠定了北京林业大学创办绿色MBA项目的基础。

(4)选择和开发绿色案例。MBA教学以案例教学为主,案例教学是一种价值教育、自由教育和启发思维的教学方式[12],教师可以融合情景模拟,从案例选择、情境创设、任务设定、角色扮演、过程控制、点评讲解等方面进行设计[13]。北京林业大学MBA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绿色管理的案例,使绿色理念能够更具体、生动地融入学生价值观中。在教学中从多个案例库选择绿色管理的案例,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经济·管理案例库中关于“绿色管理理念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宛西制药“绿色管理”7部曲》,介绍了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以绿色管理理念引领可持续发展步伐,最终抢抓绿色消费创造的市场商机的实践过程。引导学生意识到在全球性的以保护人类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绿色浪潮中,在人们绿色消费欲望日益强烈的背景下,建立绿色管理理念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中关于“传统重工业绿色企业建设”的案例——《华电灵武的绿色企业建设之路》,回顾了2006~2015年,以煤电为主的发电企业华电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在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行业环境、市场环境条件下,在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展开的以绿色电力为中心的绿色企业建设工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绿色企业的概念,熟练掌握绿色企业特征及绿色企业建设的驱动因素,启发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建立绿色企业。

北京林业大学MBA授课教师不仅开发了一般的教学案例,还先后开发了多个与绿色相关的系列专题案例,如《会计准则修制定的动因与影响——以IASB对生产性植物的修订为例》《“活的”与“不动”:生产性植物资产会计规范的选择》被纳入MPAcc教学案例库,《福建金森生物资产计量模式及财务影响》还获评为MPAcc优秀教学案例;《“归真堂”IPO风波的法律与伦理之争》《嘉汉林业被浑水猎杀事件背后的商业伦理探析》也获得“伟创力商业伦理案例写作大赛”的奖项。

(5)学习与交流绿色实践经验。除了设置的绿色课程,在其他课程中也需要渗透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容,实际上是隐性的绿色教育课程[14]。在“移动课堂”上也注重绿色理念,“绿色经济与管理”课程的实践环节都要带学生参观访问北京东升科技园,由MBA任课老师带队,参观智慧农业,使MBA学员了解“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了解全智能的农业生产,了解中国农业的科技化和可持续发展。

举行绿色讲坛,邀请在绿色创业和管理方面有建树的企业来MBA教育中心介绍经验,使学员学习他人绿色实践经验。举办论坛能够让学员了解到前沿的案例,能够极大地丰富学员的知识,为他们打开新的思路。2015年11月,MBA学员还参与了“美丽中国生态科考”。该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林业厅、省工商联共同主办。我校MBA教育中心支持的“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高端论坛”也在贵州省时迁县举办,旨在传承与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与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旅游,实现城市发展。

(6)绿色实战演练。通过聘请企业高管作为社会导师,为有绿色创业意向的学员进行创业辅导,包括创业机会的识别与把握,创业团队的构建,创业的商业模式的梳理和优化,实施步骤及资本来源等。MBA教育中心也要求社会导师和创业企业家提供创业经验中“干货”,力求真实反映情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传授创业技能,也切实提高了学员绿色创业成功的可能性。部分学员(10位)走上了绿色创业之路,有部分学员(8位)在绿色企业中走上了高管岗位。

为夯实实践教学的基础,MBA教育中心积极开拓社会实践教学资源,与相关企业就实践教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如与吉林森工集团等10余家企业建立了MBA教育与教学实践基地。学员通过实际参与企事业单位绿色环节实践活动,加深对绿色管理实践的理解,提升绿色管理技能。

2.北京林业大学绿色MBA培养体系建设的经验

绿色MBA项目的创办旨在把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社会责任、环境责任等因素融入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中,培养拥有绿色经济发展技能的人才,推动我国节约资源、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如下经验:

绿色交通行业研究篇(11)

中图分类号:TU98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227-01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绿色城市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生态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绿色城市的建设象征着一个城市更高水平的发展。我国近年来虽然对绿色城市规划设计方面进行饿了一定的研究,其研究应用在实际的绿色城市规划中也取得了十分有效的成绩。但是,随着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对绿色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因此,对于该课题的研究还有待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一、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绿色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进行绿色城市设计和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节约能源,社会经济发展是离不开能源的,所以必须重视能源的开发以及节约,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重视位置、居住情况以及交通方面的规划,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城市更好的进步和发展,城市将来的竞争力也会有明显的提升。

绿色城市指的不仅仅是节约能源还包含了城市环境以及空气质量等方面,现代城市很多城市尾气污染都非常的严重,所以,有必要落实和提倡绿色交通。城市在进行绿化设计的时候还必须根据城市将来的发展进行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绿化设计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部分,在进行建筑物颜色选择的时候,根据其位置进行设计和施工,能够让人们更好的体验到生态,并且还能够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方面的要求。

二、绿色城市意象和城市形态

2.1 绿色城市的特征

绿色城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宜居的城市:城市结构的规划设计满足宜居、社会安全、宽容和包容性,有利于提高生活品质。(2)创新的城市:生态城混合各种城市功能和城市密度,营造了一个有利于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创新性环境。城市节点创造了开放的氛围,为各种商业活动提供机会。(3)交通便利的城市:由城市节点强化的紧凑型混合使用的城市结构是人们出行畅通的基础,并通过优先行人、自行车、公共交通,发展可持续交通模式。(4)绿色和蓝色的城市:公园是作为公共和社交空间来设计的,它与周边的建筑环境紧密结合,便于从各个街区方便到达。这些空间由河道和绿色通廊形成的网络相互连接。

2.2 城市设计指导思想:绿色风景式城市门户

以深圳光明新区规划为依据,适应光明新区发展战略,完善与加强光明新区的城市功能与布局,促进城市门户职能的发挥,带动片区城市建设。发挥片区的山水景观优势,运用城市设计手段,塑造环境优美、功能齐备、设施先进、营运高效独具特色的风景式城市门户中心区。以可持续性发展的现代化的生态山水城区为目标,有机组织城市空间布局与环境,促进生态、文化与效益的有机统一。

2.3 城市设计概念:城市在绿色风景中

以建筑“绿色风景式城市门户”为目标,架构现代化、生态型、综合性城市平台。

2.3.1 制定长期目标,以可待续发展为指针。

2.3.2 根据地块空间结构特点,形成“一轴、四片、一中心”的整体布局结构,突出商务中心、会议体育中心、产业园区、休闲游憩四大功能。

2.3.3 强化绿色门户形象,塑造由东向西,由自然形态向都市形态层层递进的空间印象,并以一系列标志性节点递次强化鲜明的个性特征。

2.3.4 突出山水城市特征,在以山水为特点的基础上,尊重自然,保留自然山体和水体,建立一种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城市空间,突出以山、水为自然景观特征的城市面貌。

三、绿色城市规划设计指标体系的确定

指标的选择要综合考虑使用角度、理论层面的要求以及操作的有效性,同时与国际、国内、地区、城市的层面都能够衔接。各种指标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规划类指标和管理类指标。在项目的城市设计阶段,规划指标是首要的。

指标体系遵循着“一体化网络”模式建立,是基于综合性和多学科的方法基础之上,其概念模型如前面章节所述,这一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在设计中确立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的基本原则。

各个领域的专家在各自的专业范围内确定了一些最重要的指标和适用于本项目的合理的目标数值。这些数值是经过了中国与国外的法规和最佳实例经验的对比选择,此后又用一体化网络的综合方法,集中并逐个评估这些指标。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一方面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基于各种有关的技术方面,以及考虑到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其他因素上的合理性。目标应确定为实现主要的目的和总体期望需要达到的数值标准。目标应具有可度量性;避免重叠的指标;以及与项目可持续目标的很好的相关度。

绿色城市规划设计空间结构布局

3.1 中高外低,沿城市界面

同样以深圳光明新区为例,此可概况为“一轴、四片、一中心”,其中四片和一中心都沿一轴铺开,形成清晰,有机的整体。一轴:由东侧山脉开始,由东向西的一条功能景观轴线。四片:指四大功能分区。一中心:指中心火车站及中心广场生态景观区,这一绿色开放空间将四大功能片区在空间上组织和联系起来。

3.2 交通和土地利用整合

一个城市的交通方式的水准,支持程度,能够决定该地区可能吸引的客户对象和地区的服务品质,还能决定或者制约开发的强度,城市巴士、地区巴士、城市轨道交通相结合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对于维持人们正常的工作与居住、工作和生活秩序,形成生活品质的基本保障具有导向作用。

3.2.1 交通导向发展和位置策略

寻求服务与交通运输的需求之间的平衡,是交通和土地利用整合设计的基础,通过支持公共交通的发展,将日常生活对私人小汽车的依赖从根本上结构性地减少。交通与土地整合规划密切结合,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范例就是DD交通导向发展(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简称TOD),以及位置策略。

为了实现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目标,就必须减少小汽车交通量,并且提供多样的高品质的公共交通服务,并组织良好的交通运输体系,有效解决交通堵塞问题,交通运输规划与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充分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3.2.2 减少交通出行需求

产业、贸易、居住,对客运和货运的需求,构成了一个城市的交通运输。为了交通运输量(每次出行的距离与机动车总数的乘积)的最小化,必须规划基础设施良好、功能布局合理、人口密度高的城市。

结语:综上所述,对于绿色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无论是对于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发展而言,还是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而言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绿色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绿色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涉及的方面很多,而且每一个方面的研究都比较复杂,再加之相关领域对于绿色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研究程度。因此,在今后的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发展中,要不断的加强度对绿色城市建设的重视和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绿色城市规划的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