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6 16:55:46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篇(1)

一、我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1、传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基础

一个时代的建筑设计是一个时代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所以建筑设计要以文化为基础,文化表达是建筑设计的灵魂和根源。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文化呈现不同的审美与价值观念,对每一个时代的建筑设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为地域文化差异,即便是同一个时代的建筑也呈现不一样的设计风格。当代的建筑设计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结合现代技术,才能实现不断创新和发展。

2、建筑设计体现着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中传统的建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时代的建筑文化体现着一个时代文化的灵魂,承载着这个时代的文化精髓。现代建筑设计的长久发展不仅需要结合现代技术和现代审美与价值观念,还必须结合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进行创新,在建筑设计中呈现传统文化的美感与内涵,从而使传统文化得到弘扬。

二、我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应用原则

1、传承与发展并重

我国历史渊源流长,传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而传统文中精华与糟粕同在,所以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需要采取客观严谨的态度,不能全部继承,不能全部剔除,也不能简单承袭,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研究,进而结合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恰当选择和有效利用,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弘扬。其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现代建筑设计中必须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元素相融合,使传统文化的展现更加符合现代生活的需要,适应现代文化发展。

2、遵循与创新并重

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具生命力,现代建筑设计中必须在遵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其中,遵循主要是指在现代建筑设计时需要做好建筑风水学、传统建筑装饰、传统建筑建设技术等相关文化研究工作,并在实践中加以有效利用;创新是指需要结合现代文化视角和现代施工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当改造,使建筑设计更符合现代需要,而不是简单地将“历史”移植和复制。

三、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和发展

1、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材料的应用

传统材料作为传统建筑的载体,承载着传统建筑文化,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弘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现代建筑设计要想对传统建筑文化有所继承和发展,就不仅仅只是沿袭了传统的建筑方法,还需要对传统材料有所传承和发扬。时代在进步,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各式各样的新式建筑材料在不断的涌现,它们是高科技的产物,具有传统材料不可比拟的优越属性,使得现代建筑文化迸发出新的生机。无可厚非,新兴的建筑材料逐渐取代传统材料表明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生产技术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材料在某些方面对现代建筑而言是不可替代的,一味抛弃传统材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也可以从很多传统文化的发扬中看到许多用现代文化语言来缅怀历史的成功例子。但归根结底,只靠机械化的复制绝不可能从内心深处唤醒人们对历史的情思,唯有依托现代建筑实体的传统文化真实感才可以触及人类心底的历史归属感。从这一点来说设计师在实际创作中更多的将传统材料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尤其是近些年来人们对传统材料的重视程度越加高,设计师们也放弃了对新型材料的执着,投入到了对传统材料和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开始真正思索起如何在现代建筑中融入历史文化元素。

2、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符号的应用

传统符号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被广泛应用。符号是一种通过简单明了方式对事物的内涵通过象形或者其他一些简单形式进行表达的方法,传统符号被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主要是通过对某个地方的特色或者民族特色进行提炼和高度概括,然后用具有代表性的并为公众所认知的图形或者图案在建筑设计中进行表达。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不是指简单地对传统建筑设计进行复制和将传统建筑设计符号进行叠加,真正地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需要把握住传统建筑设计中符号内涵的精髓和灵魂,将这些符号内涵的精髓和灵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加以展现,展现应用的方式多样,可以在建筑设计细部装饰中应用,也可以在整体架构上进行应用。

3、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形制的应用

建筑形制主要是指建筑在形式上的模式,即建筑构造,形制和传统符号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一样的,都组成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成分。建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建筑设计对民族文化特色和区域文化特色进行恰当展现必须要对传统建筑形制进行深入研究,区分和归纳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与民族的建筑形制的演化过程和趋势,然后再将这些传统建筑形制进行整理并加以应用,通过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形制进行展现,在这个展现过程中不能停留在简单组成拼接传统形制上,而是需要与展现传统符号一样,对传统形制的精神进行体现,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形制的精神内涵,从而构建新的建筑设计形式。对传统形制成功应用的现代建筑主要有北京香山饭店和曲阜阙里宾舍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间有着不可分割联系,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传统文化影响着每一个时期的建筑设计,对时代的建筑设计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建筑设计又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灵魂与内涵。所以,现代建筑设计必须根植于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以创新设计理念,并将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得以传承,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承阳.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低碳世界,2016,07.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篇(2)

1.引言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小学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笔者深深觉得校歌就是学校的魂之所在,是育人理念的集中体现。一所学校可以条件简陋,也可以规模很小,但是不能没有校歌,因为校歌能够蕴含校训校风,可以标树学校特色,可以焕发师生工作学习的激情,所以它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文化图腾。国有国歌,校有校歌,校歌凝聚着办学者的心智,是学校优美文化、优秀传统和优良“三风”的高度凝练,是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精神宣言。历届毕业的不管是如今白发苍苍的老校友,还是事业有成的中年校友乃至刚刚迈出校门的毕业生,只要唱起校歌,他们总会充满深情,涌起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情结。这是母校送给他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校歌将陪伴他们一生。

南通市跃龙桥小学是一所已有110建校历史的老校。1906年,有识之士孙沅先生受其尊师即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之委托,抱着智民强国的崇高信念,将昔日的庙宇改成学堂,自此教育圣火一脉相传,百年育人泽被桑梓。在张謇先生的亲自指导下,孙校长呕心沥血,严谨治校,创办之初就提出了“勤诚朴”三字校训,并亲自创作了“他日为国争荣光”校歌。光阴荏苒,风雨沧桑,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尽管校名变更了多次,校长换了一任又一任,唯有不变的是校歌代代传唱到如今,它就像校园里那古老的银杏树一样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铭记在千万学子心中。

“城西濠水之流长,跃龙桥小学临其阳,吾辈兄弟姊妹大家来此读书堂,诚以敬业,朴以立方,守我校训勿相忘,及时努力树基础,他日为国争荣光”,57个字的歌词,简洁明快、寓意深远、朗朗上口,体现了学校的地理文化、教育期望。在这短小精炼、脍炙人口的校歌的熏陶、激励中,形成了严谨淳朴的校风,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才俊学子,其中有著名戏剧家、北京人艺原院长欧阳山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林克,江苏省教育厅原厅长吴天石,著名书画家、原南通大学副校长沈启鹏,原南通日报党总书记、社长贾涛根,学校还诞生了奥运冠军陈若琳及多名中高考状元,更有在那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普通劳动者。跃小的后人不管是执鞭于三尺讲台、耕耘于教育园地的老师,还是寒窗苦读、抱负远大的莘莘学子,他们在“他日为国争荣光”的校歌中度过了幸福快乐的时光。

2.推进校歌文化建设,凸显校歌育人作用

校歌是学校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好的校歌可以塑造校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激发师生爱校兴校情感,因此挖掘、保护、传承及弘扬校歌文化势在必行又刻不容缓。笔者以为在推进校歌文化建设,凸显校歌育人作用,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以下“三要三不要”。

2.1敬畏校歌,不要随意篡改。校歌作为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昨天连接今天、今天走向明天的纽带,是光照春夏秋冬永不褪色的太阳。因为往往一首好的校歌,自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烙印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同时反映着时代精神和历史痕迹,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发挥着明责、励志、抒情、奋进的教育鼓舞作用,并让人一生都铭记在心。尽管有些校歌的歌词显得或直白或含蓄,或在今天看来显得“低调”即政治色彩不强,与时代的发展、与当今的有些提法有些差距,但这是历史的产物,是先人的初衷,是那个时代的追求,而且一代代口耳相传,已成了特定的“文化符号”。如果“与时俱进,应时而变”,甚至把它改得“面目全非”,或许迎合了某个时期的教育主题,适应了时代的教育潮流,但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是对历史和前辈的不尊重,而且伤害了众多校友的感情。所以我们不能心血来潮而随意改动歌词,改变歌谱,在这一点上我们觉得对校歌还是要“因循守旧”,保证它的“原汁原味”,让校歌永远带上历史厚重、古朴的烙印,成为历届校友和在校师生永远的梦呓。

2.2传扬校歌,不要时断时续。毋庸置疑,校歌是学校办学理念、校园精神和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常常是学校对内的号召和激励,对外的形象展示和宣言,它反映的既有办学者、教育者的理想、要求、愿望,又有受教育者的感受、追求和成长心声。两千多年前,孔子创办私学,诗与乐就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弦歌不辍已成为形容学校生活的一句传统用语。既然如此,我们不仅应该虔诚地敬畏,更有责任让校歌在学校薪火相传、“声声”不息,这样才能使校歌在激励学生发展、凝聚学校精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在校歌的传承中,常常存在着时断时续的“冷热病”,即这一任校长重视就唱,下一任不重视就不唱;遇校庆、要表演就唱,没有重大活动就不唱,校歌成了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这样就使校歌的传承出现了脱节和“断链”,“形同虚设”的校歌难免会让师生生疏和淡忘,也发挥不了催人奋进的功效。所以,每一任校长都要义不容辞地把校歌作为学校文化的“接力棒”,完成承上启下的神圣使命,要年年唱,届届唱,不中断,不间断,真正把校歌作为弘扬学校历史文化,继承学校光荣传统,实现以歌育人的有声载体,使其源远流长。如果在某一任上使校歌“失声”“失传”,那无疑就成了“历史的罪人”。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篇(3)

1 历史建筑文化传承与城市设计的基本观点

(1)历史建筑文化传承与城市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传承与发展城镇文化的形象特色的营建。

(2)应从战略高度来审视把握“历史肌理空间特质下的文化传承” 与“历史信息可读性的表达”间的相互关系。

(3)城市设计战略层面:通过人文历史的感知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研究掌握区位空间的特质性;通过区位主体现状分析其历史肌理来审视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通过“历史肌理空间特质”的选择、比较、筛选、提炼确立出具有功能、文化、艺术、审美品质的城市设计战略命题。

(4)城市设计形态空间设计层面:在历史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城市设计命题指引下,把握设计所要表达的元素,进而进行整体空间形态构筑,使文化传承的延续空间与周边环境的空间协调统一。

2 案例分析

2.1 东流老街历史概述

东流镇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此种菊和那座古朴的陶公祠而蜚声四海。

东流老街是昔日东流县城的中心繁华地带。自唐初逐渐形成至明清之际,为后人留下数百栋的明清徽派古建筑街巷空间(如图1)。虽时过境迁,但历史风貌犹存。现存至今依然是“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阁窗,珠檐飞角迎风雨,绣楣雕拱氐璧双”。据专家评估,东流老街古民居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于1989年与屯溪老街同时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区。

2.2 东流老街区位特质

东流老街位于长江边上,因水运而发达,山青水秀,人们因商而聚居。这些商人南来北往,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许多新鲜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意识。不仅给东流带来了巨额财富,还将新思想、新观念引入东流,其中包括了西方建筑文化,建筑技术及建筑材料。这促使东流的传统建筑风格与外来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东流老街历史建筑中西合璧的异域文化融合现象(如图1)。

2.3 东流老街历史建筑整体空间肌理特征

鉴于东流老街历史建筑与古徽州民居建筑文化的渊源,又考虑到东流老街历史建筑中西合璧现象,历史建筑肌理特征总的概括起来有一下几点:

(1) 东流老街历史建筑群与徽州古民居建筑文化有着较深的渊源;

(2)街巷空间因商业活动变得更为开放、开敞。因“市”聚居,商业带动城镇发展。

(3)十字”的线形空间与“残垣断壁”、“曲折有致”、“此地错落”的空间肌理特征;

(4)中国传统商业街的建筑空间组合――前店后宅、下店上房、前店中坊后宅的建筑功能组合。

(5)中西建筑风格融合的形态艺术空间。

2.4 文化传承于城市设计战略层面的审视

(1) “老街”大量遗存的历史建筑与完整的街巷空间作为东流发展变迁、兴衰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2) 东流老街历史建筑,系属皖南民居的概念范畴。然而“中西合璧”是东流老街历史建筑与其它皖南地区的传统民居区别最大的地方,传承东流老街历史建筑文化,不仅对于皖南地域民居建筑风格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异域文化融合的历史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更具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文化传承意义的城市设计空间定位:东流老街历史遗存具有文脉关系的文化传承空间再现。重在东流老街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的历史文化意象感知;强调水运文化的再现;深刻把握东流老街历史建筑肌理空间生成与发展的脉络关系;对陶渊明文化形态、艺术空间的创造性再设计。

2.5 东流老街历史建筑文化传承的城市设计――东流老街“门景”建筑创作

2.5.1 总的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

(1)认真研究东流老街历史建筑文化特色,充分发掘和继承东流历史建筑的内涵,突出其历史信息延续性,提高老街的历史文化品位。

(2)正确处理历史文化保护区与周围环境协调区的关系,历史文化保护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3)注重对有形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无形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共同反映城镇的历史文化积淀,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持续协调发展。

2.5.2 “门景”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工作重点

创作出具有地域文化个性化的“门景”入口空间;把握东流历史建筑文化特色及其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特质性,再现东流当年“繁荣盛世”;关注旅游文化场所的营建与历史文化整体空间环境氛围的打造。

2.5.3 东流老街“门景”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

(1)“门景”选址

东流老街入口“门景”建筑选址位于解放东街与学湖路的交叉口(如图2),学湖路是联系东流老街与镇中心的主要道路,是进入东流老街的主要入口。

(2) 具体空间形态的城市设计

a、整体空间组合:突出“老街”历史建筑中天井、院落形态――台阶式递进空间,儒家“宗教礼制”思想的历史隐喻的文脉特质;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的建构,以现代园林的尺度空间把“门景”、“建筑”、“景观”有机结合,营建开敞、生态的整体空间。

b、具体形态设计:运用青砖机理、马头墙、天井空间、拱券、柱式、美人靠等历史建筑形态特质,来建构“门景”城市设计建筑意象。将一般“门景”中构筑物的形态空间形象与建筑使用功能相结合,运用中国传统园林亭、廊的建筑艺术形态空间设计手法;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再现;“船”的抽象艺术园雕的构筑,实为东流历史上“江波万里贾舶来”的长江商埠重镇的特质(如图3,4)。

c、周边环境协调:鉴于入口用地局促(如图2),拓宽了学湖路与解放东街交叉口成为入口广场。把学湖引到老街入口形成滨水空间,并结合雕塑、铺石、花池等小品构建园林绿地空间,将建筑、园林、滨水在空间上融为一体(如图4)。在老街入口周围建筑的设计上,考虑到与老街历史建筑环境的协调性,可读性与延续性,将学湖路西侧的建筑营建成具有老街传统建筑文化传承意义的建筑空间组合。在学湖路东侧L型建筑组合上,把握老街内中西建筑文化结合的特点,营建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特质的文化、艺术、审美情趣的建筑空间组合。

3 结论

历史建筑文化传承的城市设计相关研究,是一个没有终点的研究课题。笔者只是从“安徽东流老街‘门景’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实践案例开展了一些文化传承意义与思路方向的探讨,重在寻求城市设计思想方法与技术路线在历史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上的实践手法,由此关注并探讨了历史建筑文化传承的城市设计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松,周瑾.论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制度建设[J].建筑学报,2005(7):5-7

[2] 吴 强.文化遗产历史空间保护与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2007(5):93-96

[3] 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篇(4)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这个特殊场所为空间背景,以被教育者———学生,教育者———老师为主角,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展开的一场特殊演出。说是教学活动,它不仅仅限于课堂上的说教,它渗透于老师和学生校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包括学校课堂教学与校园生活中的隐性教育两方面。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学校里按照学校教育大纲规定必须完成的课业,必须掌握的各种知识,技能,思想观点和行为规范等。校园生活的隐性教育则十分广泛,包括校园里的建筑形式,建筑风格,文化设施,环境布置等有形配置,还包括学校里的文化活动、校风、教风、学风、校纪等无形环境的影响,无形环境之形成同属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精神建设中的部分。它们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学校的生存发展,教育方向的设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指导性意义。它是校园建设与发展的无形资产,关系着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发展方向,是学校做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学校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1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早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校园文化以它形象直观的方式,把思想品德教育,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寓于各种具体可感受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与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令置身其中的学生和教师,都能领略到积极向上的文化,在道德品质.情感意志、价值观和各种行为活动方式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对素质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1]对于他们的职业规划与人生目标的达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校园文化建设完备的学校,必将是一所校风淳良,学风谨严的学校,他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宝贵的是知识传输之外的无形资产。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学生与老师,他们的各方面都将得到一种全新锻炼。世界著名的大学,他们的校训脍炙人口,已成为一个个著名的标签,与这些知名大学紧紧相连,成为他们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被人们所铭记。校训的不同亦体现出不同学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带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文化印记。

2校园文化建设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1立足传统,传承经典传统

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与精髓,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既积极学习与融入其它国家、其它民族文化中的先进地方又保留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并将这种特色与精髓完整地保留与发扬。特别是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经典文化与德育传统,对我们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起着不可限量的作用。校园作为民族文化传承之地,代表着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传统文化将思想品德教育列为教育之首位,立足传统就是重视德育,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我国自古就重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将德育放于智育之上。“仁,义,礼,智,信,孝,廉,勇”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底蕴,为我国民族文化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校园文化应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上进行深耕,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激发学校活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2.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

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汲取精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丰富校园生活,建立博大精深,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就简约而深刻地指出了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说白了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浓缩,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直接推动着社会主流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校园里走出来的学生最后都将走向社会,他们今天的精神面貌直接决定了未来社会之发展走向。人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主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全世界,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无不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激发学校活力的源泉,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2]现阶段,受国际上不同教育方式的影响与西风渐进之下,传统文化缺失下的学校教育也渐渐迷失。心浮气躁,贪图享乐与功利意识强的不良风气在校园中渐渐弥散,基于这种现状,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道德素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其优良的文化基因浸润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并将其精华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将起着积极的沉淀作用,荡涤学生的灵魂,涤除其浮躁虚华的风气,渐渐积淀起其深厚的文化素养。

3校园文化建设应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进步

当今社会是多元发展的,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越来越密切。作为社会文化之浓缩的校园文化建设也离不开社会交流与融合。人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主要通过教育来实现。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激发学校活力的源泉。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当代中学生充满生机与活力,对未来无限憧憬与向往,而缺乏鲜明个性和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既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全部热情,也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更不用提可以为学生带来归属感了。缺乏特色,没有个性,说白了就是过分追求传统,过分因循守旧,不求创新探索。开放多元的社会,带来的是开放多元的人民和开放多元的文化,多元文化的多元需求势必要求多种形势的发展。如今有的学校过分讲究条条框框,思想僵化,不思创新,扼杀了学生和老师的创造力和积极性。美国学校教育之所以成为全世界学校教育学习与借鉴的榜样。一是源于美国文化的开放与包容,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与鼓励校园文化的多元性与开放性,推崇校园文化的个人主义风尚,重视个性开放,鼓励创新,突出特色与独有的校园审美。开放与包容是其民族特点也是其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文化在这里进行交融,相互渗透又相互影响,互相激荡又彼此融合,文化交融的结果就是创新,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在这里产生了独有的校园文化:开放包容,自由奔放,充满活力。

4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形式

4.1环境布置,氛围熏陶

在校园里进行艺术布置,艺术长廊,书法书画展,名人警句上墙等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氛围教育。让身处其中的学生和老师可以处处感受到美丽,领略到文化的力量。将艺术,文化,教育融于环境之中,充分利用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赋予它们以生命,让他们开口说话,将文化艺术与教育理念融入校园之中,令校园里处处皆师,每一样东西都能真正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

4.2主题活动,丰富生活,参与教育

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其中的重要交际活动。校园活动既有体育活动又有文艺活动,还有其它一些学校组织的社会参与活动,每一项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活动既是学校生命力的所在,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的重要方式。比如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结合重大事件、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月活动和体育赛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的各项技能得到提高,也就是通过这些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深入人心,校园文化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扬与传播。特别是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更能令学生在活动中找到归属感与成就感。

5结语

总之,一个成功的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校园文化的体现也不仅仅是一幅画,一个校训,一位学生或是一位老师所能体现出来的。它是长期传承与发展的结果,是一所学校一段时期以来整体形象的一个积累展示,代表着一所学校的灵魂与精神内核,是学校整体素质的体现,既代表了学校的现在也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篇(5)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6-0073-02

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院校是关键。”高校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应该勇于履行和承担起新的功能和使命,积极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高校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校园文化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高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是高校的精神和灵魂,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高校来说,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它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需要,是推进高校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一、深入开展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学校精神,不断强化办学理念,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形成办学理念、大学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科学文字表述和诠释。

(一)强化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高校办学传统和特色的反映,也是高校今后办学和发展的基本理念,更是师生员工建设学校的共同思想基础。进一步理清和确立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办学理念,包括高校的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理念、管理理念等。在师生员工中加强对学校办学理念、发展战略的宣传和教育,使之深入人心,成为工作指南和自觉行动。

(二)弘扬大学精神,树立科学价值观

大学的内在精神,是大学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内核。做好大学精神的文字诠释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在师生员工中建立以全心全意为培养人才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规范和民族传统美德相协调的思想道德体系与科学价值观。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培养、宣传更多奉献于本职工作岗位,为国家、为学校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团体和个人,引导师生追求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加强校风建设

良好的校风是高校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也是高校综合实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积极建设优良教风。严格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认真研究、总结办学经验,对校风、教风、学风作出科学的文字表述和诠释。

(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

继续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学科构成合理的专家学者队伍,逐步建立起内容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体系。设立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建立对理、工科学生开设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对文科学生开设的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体系。建设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现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通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不断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高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制度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时代要求和学校特点的现代大学制度,不断提高民主办学、依法治校的能力。

(一)加强依法治校建设

在党委领导下,坚持依靠广大师生员工,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高校的规章制度处理学院各种公共事务和对外关系,维护学校秩序,保障师生权益,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格局。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教”和自主办学、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大学制度,为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使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有明显提高、合法权益依法得到充分保障。

(二)加强民主办学建设

坚持和完善教职工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凡属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和举措都要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坚持校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公开程序,提高公开质量,凡是涉及高校改革、发展、建设的重大决策,事关师生员工民利、切身利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的政策规定等事项都要公开。高度重视专家教授在高校管理中的决策咨询作用,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决策辅助作用,充分发挥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支持他们为高校发展改革建言献策和监督各项工作。实行高校领导“接待师生日”和定期向教职工通报工作制度,加强交流,广开言路。

(三)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要结合高校的发展目标,建立健全科学规范、以人为本的管理规章体系,加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干部人事和学生工作等方面的制度文化建设,使高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四、积极开展行为文化建设

(一)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崇尚科学民主,增强服务意识,烘托学术氛围,图书馆、会议室、教室、实验室等场所及橱窗、网络、报刊等媒介都要积极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创造精品学术论坛。建立和完善高校学术道德规范,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新教师上岗培训的必修课程和研究生、本科高年级学生的培养体系之中,进一步强化师生的学术道德意识。大力提倡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做学问的风气,坚决反对思想浮躁、急功近利、抄袭剽窃等不良学术风气。

(二)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为师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场地,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出国进修、访问、参加学术会议和校际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专家讲学、交流,通过多类型、多层次、内容丰富的交流与合作,开阔视野,提高水平。积极引进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和专家,扩展教师学缘结构,汇集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提高整体学术层次。支持各专业协会、学术团体开展学术活动。

(三)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科技学术节等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和设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深入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规范各类重大仪式活动

实现高校各种学术活动、文化活动、庆典仪式的制度化、规范化,使这些重要活动办得隆重、热烈、简朴,富有特色。将升国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奖学金颁发、表彰大会等仪式类活动办成学院的经典文化品牌,激励师生珍视荣誉。

(五)加强基本道德规范建设

严格师德管理,加强师德教育,宣传师德建设先进典型。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业务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管理和后勤服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强化育人意识,一切以育人为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甘于奉献。加强学生道德规范建设,完善《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党员行为规范》等制度。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具体事情抓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五、大力加强环境文化建设

(一)规范高校形象标识

确定校歌,统一学校形象标识,规范使用校标、校徽、校旗、校歌;规范校内建筑、道路与景观命名,逐步完善具有学校特点的形象标识体系。倡导师生牢记校训、学唱校歌、佩戴校徽、使用校标,激励师生热爱学校,刻苦学习,勤奋工作。

(二)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积极宣传学校的特色、亮点和成就,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树立良好形象。规范学校对外宣传的口径、内容、数据。加强高校校史编撰和整理,建立校史馆,并向全校师生开放。加强校园网、院报、广播电视等宣传阵地建设,及时报道学校发展成就。

(三)建设人文校园环境

高校的校园环境设计和建设要形象鲜明、造型优美,校园建筑要保持协调的风格,建筑中要设置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图片、景点、橱窗以及学术沙龙、学术园地等配套设施,使之既能展示学校的历史传统,又能创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遵循生态校园的建设要求,加强校园绿化和美化。整体、系统地规划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主体雕塑、文化走廊和文化景点等,使校园人文景点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

(四)加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进一步建立健全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加强院内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及时处理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建立完善防范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努力构建起点线面结合、专群结合、反应灵敏、处置果断的防控网络,形成师生员工广泛参与,全方位、多层次的治安工作机制,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注释:

①,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1.4.

参考文献:

[1] 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J].中国高等教育,2008(07).

[2] 毛莉芬.关于大学校园文化的文献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01).

[3] 李建坡.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3).

[4] 涂刚鹏.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的时代意义[J].理论月刊,2009(02).

[5] 李晓彦.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青年研究,2009(10).

[6] 杨建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校园文化中的普及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9(04).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篇(6)

一、仰韶文化概况

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我国考古学家袁复礼在河南省渑池县距县城9公里的仰韶村首次发现了仰韶文化,古老的渑池因此名声大振,闻名世界。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流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5000-7000年之久,主要颁布在黄河中下流一带,以秦晋豫三省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陕西省大部、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的重要地带为中心,东至河北北部,南达汉水中上游,西及甘肃洮河流域,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区。

仰韶村遗址的发掘,第一次证实了中国在阶级社会之前存在着非常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并从此开始把考古学的研究领域扩大到旧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帝喾等大的部落的真实的经济生活和文化活动,都可以以仰韶文化为依据来进行探讨。仰韶遗址的考古与发掘,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中国不但有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和文化,而且相当发达,使过去宣扬的“中华文化西来说”不攻自破。

仰韶文化的发现,虽不能替代中国文明的起源史,但却是中国国家起源史和中华民族起源史这座大厦的一根擎梁柱。仰韶文化的发现影响到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识,使世界认识了中国有自己的新石器时代,也加深了世界对中国是文明古国的认识。

仰韶文化的发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学习、研究、传承和发展仰韶文化是我们渑池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2011年11月,“首届国际仰韶文化节暨仰韶文化发现90周年纪念大会”在渑池隆重举行,真正达到了“弘扬仰韶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提升渑池对外美誉度和稳定度”的效果。

做为仰韶文化的传承人,作为仰韶文化遗址所在地的渑池,如何让仰韶文化助推城市建设,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将仰韶文化传承下去,渑池人做了很多的工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将此项工作永久进行下去,让城市更加美丽宜居,仰韶文化更加光辉灿烂。

二、仰韶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1合理调整区域规划,凸现仰韶文化生命力。仰韶文化首次在渑池发现,极大地提高了渑池的知名度,仰韶文化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元素符号,仰韶文化已融入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将仰韶文化村所在的庄子公社改名为仰韶公社,后改为仰韶乡,2006年撤乡建设镇后命名为仰韶镇,仰韶镇政府所在地已成为《渑池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一城两翼”中重要的一翼。

2建设一批以“仰韶”及相关内容命名的建设项目

①将上世纪80年代将县城新建的一条东西向主干道命名为仰韶大街;将渑池县唯一的商业中心命名为仰韶大厦,在一定时期内带动了渑池经济的发展;将目前正在建设的连接渑池―义马的东西向主干道,命名为韶州路。

②先后建设了仰韶花园、仰韶花园新区两个居住小区,目前正在建设一个占地面积达88亩的仰韶社区。

③建成了面积达2.4万平方米的仰韶广场,该广场位于仰韶大街中段北侧,给旧城区人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④在城区主要位置建成了以仰韶文化为内涵的两座雕塑,极大地诠释了仰韶文化,提升了城市的品位。一个是位于城区中心位置中花坛 的大型雕塑《源》,整个雕塑高16.2米,主体造型为旋转舞动的丝绸,寓意中华民族文明灿烂的文化由此起源。镂空金属板上镌刻的仰韶特色纹样,象征着代表古老文明的仰韶文化薪火相传。另一个是位于会盟广场北侧的雕塑《仰韶记忆》。整个雕塑以两个十字相交的圆,矗立在高耸的基座上,寓意蓝天和大地,时光和空间、历史和当下、梦想和现实的碰撞、交织,圆环内镂空的的纹饰采用仰韶文化的元素,唤起了人们对远古无限的追思和记忆。

⑤在仰韶文化遗址村建成了仰韶博物馆,该馆占地43亩,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始建于2009年1月,2011年10月28日竣工,具备开馆条件。该馆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关肇业先生领衔设计,设计独特新颖,布局科学合理,文化特色厚重。整个主体建筑为一个开裂的陶器,主色调为黄土陶泥的的颜色,开裂的绳纹,简化为镂空的窗口,既可通风透光,又可起到美化的效果。

三、广泛应用在城市建设宣传上

在城市建设中,宣传仰韶文化、传承仰韶文化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尤其是从2013年5月以来,随着渑池县开展“四城联创”活动以来,在城区的大街小巷、显著位置,设置了十多个大屏幕LED显示屏,对仰韶文化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在沿街围墙上,喷绘关于仰韶文化的宣传画,宣传口号,真正达到宣传仰韶文化,传承仰韶文化的效果。

四、在园林绿化方面的应用

在公园、在广场,在街头绿地内、在庭院绿化中,园林工作者更是时时留意、处处留心,将仰韶文化元素以各种形式体现在绿化建设中,把对仰韶文化的敬重、崇拜,充分表现在园林建设中,真正达到仰韶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时时处处散发着仰韶文化的气息。

1以仰韶文化为内容,做为景点。比如在会盟广场内采用残破的陶罐、陶盆、陶片组成微缩的仰韶文化景观,在渑池仰韶酒业集团内采用艺术的彩陶坊酒瓶、陶盆及流动的泉水、 凝重的石块,构成了一个个具体的仰韶文化片段,体现了渑池厚重的历史和沧海桑田般的巨变。

2将仰韶文化内容作为构图元素,体现在布局谋篇的园林景点中。在中州国际饭店沿街绿化及小寨沟生态公园东侧绿化的局部景观,采用造型奇特的立柱,上面点缀了了的几只仰韶文化代表陶器,仰韶古韵的风格立时显现。而在仰韶酒业集团的内部绿化中,将植物修剪成造型别致酒坛形状,充满生机的植物造型,既显示了仰韶韵味,又体现了酒厂的性质,真正起到了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作用。

五、在传承仰韶文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城市建设方面,宣扬和传承仰韶文化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传承面不够大,传承深度不够高,传承形式不够多等方面的问题。我们要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克服这些不足,总结以往的建设经验教训,高起点规划,多渠道建设,全方位管理,让古老璀璨的仰韶文化为城市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让质朴苍桑的仰韶文化在蓬勃发展的城市建设中焕发生机。

结合渑池实际,认为在传承仰韶文化方面亟需解决以下问题;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篇(7)

格致中学前身为格致书院,由中国近代化学家徐寿(1818年-1884年)和英国著名学者傅兰雅(1839年-1928年)等人在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创建。格致先驱取《礼记・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格致”二字为书院命名,建立了我国最早系统传播近代科学知识、造就科技人才的新型学堂。

“格致”作为“格物致知”的省称,其主要意思就是:穷究事理,获得真知,强调只有反复思考推究,才能明了“物之本末,事之始终”,才能实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这是儒家宏大抱负的起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然而,晚清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颠覆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促使他们认识到实现自身价值必须唤醒和改造民众,要引进西方科技新知以挽救日见衰退的国势。格致先驱创办格致书院正是这种科学救国、科学兴国思想的具体实践,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的精神。

“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没有相当的译名,当时的学者就译做格致。”胡适如是说。人们把“格致”作为物理、化学等科学的总称,把自然科学译成“格致学”,把自然科学家译成“格致家”。徐寿、华蘅芳、王韬等,就是这样的一批格致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传授西方科学知识,开创了我国近代科技教育先河,为中华民族培养了第一代具有科学救国思想的学子。在那以后,一代代格致人坚持科教兴国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和民族造就了大批人才,形成了“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学校传统、“格物致知,求实求是”的校训和“教书育人、实验示范”的办学理念,并逐步形成了以理科见长的教学特色。

二、对格致文化内涵进行反思

格致前辈留给我们一大笔宝贵的遗产,然而,这130多年留给我们的毕竟都是烙上时代印记的东西。到了今天,哪些需要传承并发扬光大,哪些需要改进与完善,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比如:格致的科学传统源于先驱目睹国家贫弱,希望通过兴办教育,引进西方科技以强国富民,它贯串于格致的整个办学历程中,应该继承和发扬。但是,当时讲科学,主要是指学习、掌握西方的科技知识。当代格致人继承科学传统,除了学习知识之外,还应该培育科学精神,这种精神至少应该包含:(1)非功利的追求真理的精神。(2)实证原则。(3)人类理性的原则。这才是对科学传统比较全面的理解。

格致书院与中国传统学校的设置不同,它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研习格致之学的教育机构。其主旨是:使“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而学生在书院掌握了“格致机器、象纬舆图、制造建筑、电气化学”等科学技术,便能够“有益干时有用于世”,达到“为国家预储人才,以备将来驱策”的目的。这体现了那个时代对爱国人才的要求,但在今天,对爱国传统我们也应该作与时俱进的诠释。我们要发扬爱国精神,同时要有宽广的国际胸怀。

在人才培养方面,格致中学历来重视理科教学,这源于学校早期的办学宗旨。后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格致的数理化教学特别受欢迎,学校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成绩突出。但是,它不能成为人才素质偏颇的理由。所以,近年,学校反复强调在保持理科见长特色的同时,文理必须和谐发展。新的学校发展规划将着重研究和实施学生多元智能发展与个性特长的培养。

事实告诉我们:传统并非静止的过去,传统是历史向现实、向眼前的延伸,所谓现代化历程实际上是一个现代与传统不断冲突、对抗、融合、超越的过程。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学校文化,继承优良传统,发展传统,抑或改变某些传统,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

三、传承与创新并重,实现格致文化的转型性变革

审视学校文化的现状,我们感到任务艰巨。毋庸置疑,格致中学是一所各方面基础都比较好的高级中学,但仅仅保持传统意义上的高质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实现学校文化的转型性变革,对格致先辈创造的学校文化就要由单纯的“传承”转向“传承与创新并重”,要由“应试教育”真正转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 以现代学校理念建设学校文化

在对学校文化现状的反思中,我们感觉到,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走上了“同质化”发展的道路,对照历史,学校特色不够鲜明或在逐渐淡化。不论是学校的教学、课程,还是德育、社区活动都与同类学校差不多。格致不乏竞争力,但竞争的往往是“考分”、“升学率”,而师生的素质、潜能,学校的文化精神、管理者的创新意识或创新成果,尚难以得到全面关注和客观评价。这些对学校文化建设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已往的教育改革,较多的是技术方法上的改革,目的在于改进或改良原来教育观念下形成的“产品”或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当前的教育改革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一种观念的根本转变,它要求我们通过改变原有的课程结构、转变师生的角色来实现新的教育理想。要保证现有的改革获得成功,就必须以新的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来取代传统的学校文化。

2 建设新型教学文化

格致中学教师历来敬业,很多教师把课堂上“讲深讲透”作为职业道德严加恪守,但他们往往习惯于传授知识。近年来,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格致教师越来越感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当前课改的精神不协调,迫切需要创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文化。

格致中学2002年7月在制定新一轮发展规划时,开始探索以“促进学生成功”为核心的带有格致特点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称之为格致“未来课堂”。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个性化、风格化的课堂教学范例。

除了开设格致的特色课程外,学校还不断加强强势学科的建设。比如:格致中学的数学、物理、地理等学科历来是教学水平很高的学科,有一支强有力的学科牧师梯队,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和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在市、区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学校重

视和教师的努力,我校生物、化学、外语等学科发展的势头也很迅猛,已经逐步呈现出“强势”的态势,在教学、科研、学科竞赛等方面的成绩令人瞩目。

3 建设新型课程文化

格致先驱创办近代科技教育,把格致书院开设的各种课程统称为“格致课艺”。这些专业皆以数学为基础课程,将明清之际启蒙教育思想家“学―技―艺”的主张付诸实践。为了既传承并发扬格致的办学传统,又体现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走向,我校制定了学校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格致中学课程建设纲要》,把在当前教育改革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格致新课程体系称为“格敛课艺新编”。

按照学校“源于学生,高于学生,合作创生;呼应时代,关注前沿,接轨国际”的课程建设基本策略,格致的课程建设在强化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以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为突破口,加强实践探索。一个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具有学科前沿特色和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形成的格致课程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如:“格致学”专门学习格致学校传统和“格物致知”文化思想;“经典哲学”研究经典哲学知识,了解中外著名哲学家、哲学简史;“我的资金管理”培养当代青年全新的理财观念和能力;“创造学”专门学习和研究人类发明创造的思想、规律,了解中外发明家的事迹,激发创新潜能……这些课程受到了学生极大的欢迎,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形成了格致特有的课程文化。

4 进行文化发掘,整理与经营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篇(8)

【引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下,我们应该协调好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法制建设这五个方面。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所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原则,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上,有关学者提出了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特色等几项指导思想,为农村的建设提出了科学的规划。而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其基础和保障在于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只有良好稳定的环境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氛围,才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其他方面。所以在当今发展的时代要求下,我们应该对宗祠及宗祠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新农村建设下宗祠的保护

宗祠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宗祠文化的现实表象,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以对于宗祠文化的发掘,宗祠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宗祠经历过几千年传统社会发展和近百年社会大变革以后,宗祠从贵族独有转向平民共享,由发展繁荣走向走向逐渐没落;到如今,农村中很多宗祠因为客观原因都被拆毁或者被霸占,在留存的宗祠中,很多优秀的的物质文化都被破坏,对于宗祠的保护已经是迫在眉睫之事;如果再不进行有效的保护,这种优秀的物质文化将彻底消失。

在宗祠的保护方面,许多专家学者和文化遗产组织也提出了很多指导原则。

①原真性原则,就是对于宗祠建筑遗址的保护和修缮要依照原来的历史和文化,应该做到“修旧如旧”,对宗祠要有度的把握,而不是一味盲目的拆建,还原宗祠的本真面目,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宗祠的历史感和尊严感。

②完整性原则,这是国外对于文物古迹基础的保护原则,其内容就是将文物古迹和周围环境作为整体一同来保护。在宗祠的保护上如果脱离了其环境和功能,就失去了其完整的意义,如果我们破坏了这种完整性,我们就无法感受到譬如之前章节讲到的中国传统营造思想,也就无法感受到宗祠在整个村落宗的地位和秩序。在如今,当地政府在保护宗祠时都会借鉴这种原则,会将宗祠和周边街区化为一体来保护开发,例如孟津卫坡镇的卫氏宗祠。

③永续性原则,是对宗祠进行长久和连续性的保护,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也要注意其内在精神层面的保护。因为宗祠是一种民间的、生活的的文化遗产,所以它的保护离不开与村民精神、情感的联系,让村民融入其中,成为保护宗祠及宗祠文化的主体。

在对宗祠保护的时候,我们应该遵守上面几点原则,对宗祠进行长期的、完整的、原始的保护;在笔者调研时候发现,现在所遗留下来的宗祠大概有几种情况:一是建筑保存完整,总体布局也较完整,例如新密市新店镇白氏祠堂、荥阳市广武镇苏氏祠堂、偃师市扒头村史家祠堂。二是主体宗祠仍保留,但是宗祠格局遭到破坏,这是河南现存宗祠多数的情况,有些只有寝堂和大门保存了下来,有些则只剩下寝堂。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依照原来的记载和现有遗存进行保护和修缮。三是只有族谱记载或者老一辈人记忆中,宗祠已损毁,但位置碑文等物品还留存;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尽量恢复,如果没有条件也应立碑流传。

2、新农村建设下宗祠文化的传承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高贵的财富,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步前行的重要文化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宗祠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的代表,正在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样,这也为宗祠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宗祠文化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当国家政策严格控制时,它会隐藏起来发展,而当国家放宽政策的时候,宗祠文化就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国家需要加快推进农村的建设,所以为宗祠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为宗祠文化作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在许多方面为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和社会环境的稳定提供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以上这些就是在新时代下我们应该继承宗祠文化的那些方面,这样才能更快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这些内容也需要我们采取形而有效的措施来发展下去。

①制定可行的农村管理系统;对宗祠文化进行发掘与收集,将宗祠各项文化信息进行记录管理,由政府牵头,将村民带动起来,使人们自觉将遗产保护和民主建设结合起来。

②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进行活动,加大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的手段,引导村民关注与保护宗祠文化,通过各种农村活动来弘扬其中的宗德文化,使宗祠与学校相辅助成为子孙德育教育的场所。

③提高村民思想,保护宗祠文化的各项机制;对宗祠文化的保护发展我们要注重历史性和真实性,将优秀的部分保全和弘扬,加强对年轻一代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利用各种机制,提高保护意识和开发意识。

④对宗祠文化进行功能转化;对于宗祠文化不能简单的进行保护,而要对就功能进行发掘转化,使之适应新的时代;这样不仅满足了节约型社会发展的要求,更使得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活力。

⑤利用宗祠文化搭建宗祠文化产业平台;宗祠文化中血缘纽带吸引着大批游子回到故乡寻个问祖,这也给当地发展带了机会和资源,我们应该运用好这些优势,做到文化经济双赢局面,加快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常建华:《宗族志》,第65页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篇(9)

二、儒家文化的特征

1、重私德

从侠义的角度来说,儒家文化属于私德范畴。道德有公德和私德之分,但在产生儒家文化的那个奴隶社会时期,国家和社会根本就无公德和私德之分,只有到了近代和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国度才有了公德和私德之分。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我国的伟大的政治家和革命家梁启超先生在他的《新民说》中提出“人人独善其身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这也是公德这一概念第一次被正式的提出来。但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时期公德与私德还是有一定的改变,也界定范围。所谓公德就是指在社会关系中与公共生活相关连的道德行为准则,而私德是指那些私人生活相关的道德行为规范。“纵览中国传统道德,可以归纳和概括出十八条基本规范,即公忠、正义、仁爱、中和、孝慈、宽恕、谦敬、诚信、礼让、自强、持节、明智、知耻、勇毅、节制、廉洁、勤俭、爱物。”在这里除了几个像正义、礼让和公忠是公德外,其它的都是在强调私德,都注重于个体自身道德的修养与培养。

2、重义礼

中西方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同,中文讲究重义,而西方国家的文化重利轻义,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主要是讲礼、讲义。忠、孝、节、义是我国的传统的价值观,而儒家文化所强调的礼,重在心,重在义,重在接人待物的真心,儒家所宣扬的诚信和真心,表现在生活之中,也就是儒家所重的礼,而对于儒家所强调的义来说,从大的方面,表明的是对国忠,对友义。儒家首先是讲德,如果德所缺,就行仁,仁不在,就在礼,礼或缺,就行义。义与礼,忠与贞,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对于人的最为基本的标准和行事准则,也是当时社会中道德标准的最根本。从更为深层次来说,在古代社会中,儒家所申明的礼,就是着重指个人的明礼,知礼和懂礼,礼仪的教育在于教育人们如何端正仪容和身态,表情适当,言语适合,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君臣位份明确,父子关系和睦,家庭邻里合顺。

3、重中庸

中庸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温不火,不急不燥,不左不右,不偏不倚,不激进,不落后,刚刚正正好好的在中间的位置,而这种态度和观点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其优点,但是有一些人认为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造成我国近代时期相对落后的原因。这种观点和态度是对中庸的误解和错解,在中庸的开篇中提出过,天命之所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着重强调的是顺应自然的规律,顺应社会规律和要求,对自身进行规范,所以中庸之中,才会有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在一定的意义上,才是中庸最为重要的基点,强调着外界与内心,形势与能力的一种平衡。虽然在当代社会和近现代社会中,有人对于中庸还是持着批评的态度,认为中庸就是不思进取,左右逢源,墙头草,两边倒,两边靠,这种错误的思想,也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于中庸这一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的错解和仳离。儒家文化是一种入世的哲学,它只是在强调人要审时度势,不强求,也不放弃,无论强弱,无论进退都应该坚持信念的一种态度和方式。

三、儒家文化在当代的意义

在当代中国,我国实行以法治国治国,体现了国家和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在近几年,提出了以德治国,以德建国的方针,标志着我国道德建设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国家理论高度的层面,这也反映出当今我国道德建设的重要地位,孔子在《论语》中曾经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目格。”也就是说,国家或是政权如果只凭借着法律和苛政来维持国家,来约束百姓,那么这种方法只能在短时期内取得成效,但如果用道德来使百姓信服,使他们懂得礼仪与文明,那么这种方式才是长治久安的良策。而儒家文化与我国当下道德的要求如走一辙,如行一轨。儒家文化做为中国文化的中流砥柱,纵使有千百般的不足,但谁也无法剔除儒家思想和文化在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中的作用。在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国家今天,更应该立足于本国的儒家思想,立足于本民族的先进文化,不断地完善公民自身和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四、继承儒家文化,提高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策略

1、转变观念,提高对儒家文化的认识

首先,对于当代公民的道德建设来说,转化公民的观念,提高意识,是重中之重。当今社会中,我们应该认清儒家文化的本质以及其精髓,只有对儒家文化有大概的了解和整体的掌握,才能转变自身对于儒家文化的误解和错解,才能在思想的层面上提高自我的意识,虽然儒家文化形成于我国的封建社会,但是却是我国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和传承,毛主席曾经强调过,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上的中国的一个发展阶段,它不能完全摒弃了古代和旧中国的一些优秀文化和借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下的中国,不能割断历史,从孔子到国民党执政的中国,再到我们全新的中国,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总结和剖析,祛其糟粕取其精华,传承文化,发扬传统。

2、健全公民道德建设机制,完善制度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篇(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040-02

十召开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文化价值的主流,其号召我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中去。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探讨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很多内容都来源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是有着比较强的生命力的。处于大学环境里,自觉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借鉴,是很有意义的。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或者说当前大学主流文化之所以展现出健康活泼、积极向上、清雅脱俗的特点,就是因为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本框架的文化建设活动中,大学生原本差异性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知识结构能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得以健康的发展和进步。当前大学文化内容丰富,实践活动众多,无论是宿舍文化,还是服饰文化,乃至是动漫文化,都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但是其中也蕴含着一些不良的、消极的文化载体,对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危害。而此时就需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使其成为引导大学主流文化发展,规避不良文化蔓延的重要思想根基。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大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其在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执行者和推动者的身份。大学作为教育科研的组织结构,以学问和真理为追求,不会受制于外在的权利和利益,由此培养出来的大学精神价值,无论是爱国主义精神,还是团体意识培养,或者是奉献精神的锻炼,都可以将其归结到大学精神范畴中去。从本质上来讲,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高等教育领域得以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等院校大学文化建设意识淡薄。当前高等院校大学文化建设意识淡薄,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大学文化建设价值观。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忽视人文主义情怀,以理性和工具的视角去审视文化建设,往往都是希望其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而不是从精神价值层面去探究其实施的必要性。(2)师生参与文化建设的动力不纯,很多都是从功利性的角度入手,教师以职称评定为目标,学生以保研或者奖学金为目标,使得整个大学弥漫着浓郁的功利色彩,文化建设也表现出功利性的特点。(3)在大学文化建设意识淡薄的环境下,社会中一些不良的文化价值观开始渗透到校园中来,西方文化中一些消极腐朽的文化形态也开始在校园出现,比如个人主义,这些价值理念的盛行充分验证了当前高等院校大学文化建设工作不到位。

2.高校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缺乏个性。虽然也有很多高等院校意识到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且也积极在此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但是从其执行和推崇的过程来看,其存在以下的问题:不懂得依照自身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去制订文化建设方案,很多情况下,都是依照其他高等院校的执行情况,来进行模式化的效仿,由此就造成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千校一面,缺乏个性的情况。具体来讲,其主要体现在:(1)关注综合性大学的扩展,推行专升本,硕士博士申请,改名风等。(2)仅仅从字面上强调特色,文化建设特色呈现形式化的倾向。

3.文化建设层次偏低,重心存在偏移。文化建设应该是能够深入学生内心的,应该是在完善系统基础上开展和推行的活动,由此可见文化建设也是有层次的,有重心的,如果仅仅在低层次、没有重心的基础上去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就不能将其称为为合理有效的文化建设。当前的实际情况是:(1)各种文化建设活动都仅仅将视角放在生活文化层次上,文化建设内容狭窄,层次处于较低的状态,属于低层次的文化消费活动,甚至部分高等院校出现将课桌文化纳入到文化建设中去的情况。(2)在高校文化建设硬件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各项文化建设活动质量大打折扣,并且存在忽视精神文化的深层次挖掘的问题,难以做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融合,这也是文化建设重心偏移的重要表现。

4.难以理清楚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都存在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好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很多高等院校都会选择重视现代文化,轻视传统文化,以至于在遇到此方面问题的时候,很多高等院校都不加思考,就以这样的指导方针去执行了。具体来讲,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文化建设活动中渗入科学现念,以竞争意识和时效理念为主导,受到很多学生的欢迎,这是因为学生接触现代文化的机会比较多,其对于这种文化保持着比较浓厚的兴趣,此时自然会积极主动参与进去。(2)传统文化在文化建设中比重处于较低的状态,难以引起学生的关注,总是认为这些仅仅是过去的一些事情,没有必要成为现代人实践活动的指导。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传承和借鉴的策略

1.从大学校训的角度来看。校训,是高等院校提出的道德要求、行为约束、品格养成的训诫,其不仅仅体现出大学的理想,还展现出其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更加寄托了大学教育对于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也就是说,校训作为学校文化核心,需要抓住大学文化灵魂,以言简意赅的方式表达出来,成为引导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指导思想,以及文化建设工作的主导。在此方面融入传统文化,是很有意义的。对此,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保证校训工整对仗,以均衡化的语言来表达,由此达到视觉和听觉上的匀称美,这体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重视简约、重视和谐的思维,是与传统优秀文化挂钩的重要体现。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来源于《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语言简单,阐述了传统文化中对行为个体提出的要求:自强自尊、施散恩德,言简意赅的同时,也展现出充足的韵味。(2)尽可能的引用经典名著,将其演变成为格言警句。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名著代表有《论语》、《周易》、《大学》等,都可以成为我们校训编写的援引。(3)要处理好德性文化与个性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展现中华民族近千年形成的成熟道德价值体系的时候,还应该融入个性自由权利意识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做好权衡,在爱国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做好选择,而不是对于个性文化视而不见。

2.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教学管理的过程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这是因为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是师生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其表达出来的意识和理念,会通过师生的行为呈现出来,这就是文化建设的过程。对此,笔者认为在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教学管理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摒弃传统官本管理的理念,倡导个性化管理的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人性与学习自由,不要以强硬的方式去开展管理,改变自上而下的管理运营模式,在尊重师生基本权益的基础上,完成规章制度的调整和改善,使其展现出人性化的特点来。(2)倡导中庸之道,贵和尚中,保证在和谐局面实现的过程中,使各项活动都能够得到调整。也就是说,在规章制度制定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安排自己学习计划的自由,实现更多选修课的引入,降低必修课的比重,给予教师更多自由开展教学的权利,而不是以量化的方式去检查和考核,使教师可以在自己意愿下开展教学。(3)在师生管理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倡导柔性管理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在规章制度中的融入,尽量不要在规章制度中出现过于硬性的词汇。

3.从校园规划的角度来看。在校园规划的过程中,也是体现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环节。在此方面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1)讲究轴对称的安排,根据校园不同区域的功能,实现不同校区的合理划分,保证在对应建筑为中心的基础上,展现出整个校园布局的对称性,这符合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体现的是以礼为制的基本理念。(2)注重山水自然环境的融入,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理念,给教育教学创造相对理想的环境和氛围,这也是校园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校园规划的过程中要以师法自然为基本原则,实现对于校园自然环境的维护和管理,保证能够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学习和教学工作开展的环境。(3)处理好中西建筑之间的关系,坚持和而不同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照搬照抄的方式去应对,而是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实现中西合璧,以保证校园的整体布局更加有层次性,更加有国际视野,更加能够体现出我国古人兼容并蓄的理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传承和借鉴,并非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其需要在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文化建设之间做好权衡,由此才能够保证大学文化建设工作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篇(11)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还没有体现出鲜明的职业教育特点,也没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的现状思考,引发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的关注与探索,为推动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和提升品质,为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现状思考随着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和发展,校园文化作为“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深化内涵建设的重要因素。它对展现学校特色、打造办学品牌、提升社会竞争力, 构建和谐校园,培养全面而又具有特色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作为一种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传承文明、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推进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概念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通过理想信念、群体行为、生活方式、舆论氛围、校园环境等体现出来的,得到师生共同认可的,具有趋同性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下位概念,它需要融入高职教育的特点,突出职业特色,并在校园精神的引领下由高职院校师生共同创造的校园精神和物质文化的总称。(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容校园文化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个方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是基础和载体。1.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的校园人在长期的实践与生活中形成的精神成果,通过校训、校风、办学理念等发挥着育人作用。2.校园制度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在制定和实施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对价值观进行渗透和展现。它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高职院校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会使被管理者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产生对规章制度的认同,进而使规章制度充分地发挥作用。3.校园行为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在实践和生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高职院校的校园行为文化是学校精神面貌、学校作风、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它既体现着校园行为理念,也展现着校园行为方式。 4.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指校园硬件环境的配备与展示。高职院校的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师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全面的、长期的。随着高职院校推进跨越式发展,其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也会更加丰富,作用也会更充分地发挥。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的现状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的现状并不理想。有的是照搬本科院校,有的是忽略其作用,有的是没有职业教育的体现。(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缺少彰显职业教育的元素1.高职院校社团活动很少体现技术技能。调查发现,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比例较小,约占1/4;大部分学生参与文体类的社团活动,占57.4%;而参与专业技能类社团活动的则只占18.3%。这种局面,表明了高职院校在社团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文化教育的缺失,也使得高职院校的社团活动体现不出高职教育的特点,突出不出显明的职业特色。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中,没有明显地体现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校训、校徽、校歌等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但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很好地在这些方面突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调查显示,只有10%左右的学生能够从学校的校训、校徽、校歌等和校园环境中感受到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中缺少企业文化的渗透。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是要进入企业工作,学生到岗位上如何适应,能否胜任,这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将校企合作的文化成果运用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使专业技术教学更有活力,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充分地深入了解企业,从而缩短学生到岗位上的适应期,更好地使他们产生对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行为等方面的认同。(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缺少合理布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在具体内容方面还缺少合理布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得不够深刻。1.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不健全。很多高职院校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备,或制定的规章制度得不到充分的实施,实施效果不好。2.校园行为文化偏离了方向。某些高职院校的校园行为受到了社会上某些不好风气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校园行为。3.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表现为只是有一些基本的教学设施而已,在教室、食堂、寝室、校园没有体现学校价值观的设施和装点。4.校园精神文化不深刻。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灵魂,但一些高职院校在建校时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准确的定位,很难形成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风貌。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存在问题的原因(一)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的把握缺少深度很多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重视程度不够或把握不够深刻,导致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缺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模式,而只是简单地根据具体事情谋求一些解决的办法,更难以成功地将职业元素深刻地贯穿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之中,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也不可能真正展现出职业特点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应当突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职业精神、职业理念和职业价值、职业行为等,形成一面大学精神的旗帜。(二)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的布局缺乏统筹因为认识上的不足,导致方法上的不当和布局上的失衡。首先,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没有一个宏观的领导者,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学团带着学生搞一些活动,甚至学生完全自主安排活动,没有相应的指导。其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没有形成体系,这就很难形成相应的客观评估体系,不利于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总之,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具备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软实力”。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地对此展开思考,并不断实践,从而促进自身的内涵建设,并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参考文献:

[1]雷久相.探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及内涵[J].教育与职业,2006,(5).

[2]吴强.浅析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J].教育与职业,2007,(2).

[3]周平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基金项目:201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的研究与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