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结算审计的流程大全11篇

时间:2023-06-30 16:01:32

结算审计的流程

结算审计的流程篇(1)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7日

工程竣工结算是在工程合同实施完毕后进行的价款结算。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的目标主要是对工程项目成本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包括确定竣工结算的真实性,结算资料的有效性,竣工结算的合法性和正确性。竣工结算审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审核工程合同以及履行情况、经济指标的审查、工程量的审查、现场变更和签证的审查、材料和设备费的审查。

竣工结算的审计,能够避免资金的浪费,防止虚假事件的发生,合理控制项目投资额,对工程项目资料进行最终的整理和完善,维护甲乙双方的利益。竣工结算审核的结果,确定了固定资产投资额,即项目的最终造价,为最后移交固定资产时各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打下坚实的基础。竣工结算审核的结果是承包人向发包人结算的依据,结算完成后,双方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也告结束。因此,结算阶段的审计是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工程审计中最重要的阶段,是审计风险最大的阶段。

竣工阶段审计风险,主要来自项目竣工结算是否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的规定执行、对工程量计算与计价、相关费用的核定、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的手续齐全性与竣工项目的一致性进行审核、确保计算无误、计价正确、深度符合规定要求、计价基础、结算方式、审计方法,特别是变更部分调整方法等,往往容易出差错,是结算阶段审计风险需要重点控制的部分。

为了使审计工作更加细化,并且更多地关注审计风险重点分布的领域,我们将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进行细化,分为五个阶段:

首先,通过调查、认识、评价、测算等方式找到审计的重点部分,并识别出审计风险重点分布的领域,以达到认识潜在风险,确立重点审计的范围,这部分工作一般放在审计计划的最前面。在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具体表现为:制定审计实施方案,进行现场勘察,审查工程项目经济合同内容的有效性、真实性,审查签证记录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以及是否偏离市场公允值,是否与事实相符。

其次,对审计所依据的资料来源进行调查和评价,找出审计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的部分,这部分工作一般安排在审计工作的期中。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具体表现为:

A:确认重要的估计和资料。比如,在现场勘察阶段的审计工作包括:审查施工情况是否与竣工图相符;施工情况是否与送审结算书内容相符;经过现场丈量的工程项目的宽度、长度、高度是否与结算数据相符;工程项目是否按图纸做到位;施工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是否与送审的结算书一致;对勘察的内容与送审的结算书不一致的地方做好记录,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审计单位应在勘察记录上签字,所谓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验证前,要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位参加审计前会商,相互沟通情况,具体议定审计中有待明确和落实的问题。

B:对各项过程取得了解,考虑何处可能出错。比如,平整场地、挖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是否符合计量规则和竣工图纸标注尺寸,有没有重复和漏算。地槽、地坑回填土的体积是否扣除了基础所占体积。放坡,工作面的加宽以及其他措施费在报价当中是否已经考虑。墙基与墙身的划分是否符合规定,算规则按立方米或者平方米、米计算的砌体,有无混淆,错算或者漏算。卷材、涂膜防水是否考虑弯起部分,斜屋面是否按斜面积计算,地面防水是否按规定扣除了相关构件面积。

再次,根据前面了解和评价的结果,对所有的风险进行系统地评估,按类别归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并建立起一套完善、高效、可靠的审计程序。对被审计单位风险控制的审计,主要体现为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系统是否有效、控制体系是否严密、分工职责是否完善作出判断。针对判断的结果,再进一步对发生错报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再有针对性地确定具体的审计流程和采用的审计方法。这部分工作一般也是安排在审计的期中。具体包括:确认审计的重点部分控制内容;了解重要的控制流程,绘制流程图;研究判断错报可能发生的环节,包括判断流程中重要的步骤、把审计的控制目标与流程中的重要步骤之间建立联系、确认审计对象可能发生错报的部分;判断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适用范围。

结算时,竣工结算资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审计时,应确认每一项工程资料都是真实有效的,比如竣工图必须要有建设单位或经授权的监理单位有关工作人员签字确认,变更材料核价表、清单外单价审批等工程签证要有建设单位或经授权的监理单位有关人员确认。竣工阶段资料中各项数据与竣工图纸和实际工程应当一致。竣工结算的编制应符合相应原合同、定额、标准和有关规定,认定竣工结算的合法性,即检查其能否作为竣工结算的合法依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结算审计的流程篇(2)

众所周知,所谓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就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的项目。笔者认为可以把固投建设项目从开始到竣工验收完成的全过程划分成三个流程即设计流程、实施流程、审计验收流程。设计流程的内容包括项目的立项、可行性论证、初步设计等;实施流程是按照项目初步设计概算进行项目实施的阶段;审计验收流程是在项目竣工后对项目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资金使用、建设程序及相关资料归档合规性等进行验收的流程。

目前随着国家对固定资产投入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外部审计监督也越来越严格。通过对一些固投项目的审计案例的分析,笔者将发生频率较高的主要问题大致归纳为以下九个方面:

一是项目招投标管理不规范;

二是挪用建设项目资金;

三是列支概算外支出;

四是项目结余资金比例过大;

五是工程结算审价不严;

六是项目拖期严重;

七是合同签订和执行欠规范;

八是虚假发票入账;

九是列支不合理支出。

本文对固投建设项目管理的内部审计与财务协作管理进行探讨,不妥之处权当抛砖引玉。单位内部审计对财务业务具有审计监督的职能,而单位全部经济业务运行情况都反映在财务业务里。因此,反映项目管理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审查财务账载信息。所以,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和财务人员要熟悉项目整个过程的计划和实施情况,并根据相关管理要求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立项和实施部门,促进问题的整改及归零工作,借以促进建设项目的规范高效运行。另外,笔者认为单位内部审计和财务应该在建设项目的起始阶段就要介入项目的管理,进入事前管理比事后管理要更为有效。下面通过对固投建设项目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具体探讨项目的内部审计与财务的协作管理办法。

一、项目设计流程中的审计典型问题分析及管理建议

从表面来看,九个典型问题似乎全部产生于实施流程阶段里,但如果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有些问题起因不在实施阶段,而在更多程度上产生于设计流程阶段。比如“列支概算外支出”、“项目结余资金比例过大”、“项目拖期”等问题就属于项目设计流程阶段的部分建设内容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造成的。下面笔者对这三个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探讨。

首先分析“列支概算外支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表现主要包括设备购置的型号及性能指标、建筑单体的面积和用材、其他费用等项目支出超出了概算所规定的内容。在固投项目案例的分析中,较多超概算的具体情况是:建设单位如果按概算来购置某设备,该设备性能指标就满足不了需求,因此为了避免浪费只能超概算去购置满足要求的设备;还有,建筑单体在实际建造时才发现需要增加一些面积能能满足需求等,这也是造成超概的部分原因;其他费用超概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项目概算里没有列示超概支出的内容,而这个内容又是项目需要发生的,这些情况就是项目设计概算内容漏项。

其次分析“项目结余资金比例过大”的问题。结余资金是建设内容完成后,建设单位没有使用完概算批复的建设资金,如果是财政资金没使用完,还需将结余的财政资金上缴财政。那么造成资金结余的主要原因基本上是由于项目设计流程的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深度不够所引起的。比如概算购置一套设备按论证批复100万元,可实际购置时只用了80万元,造成资金结余20万。这属于设流程概算内容单项在金额设计深度上不够导致的资金结余问题。

最后分析“项目拖期”的问题。拖期问题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但大部分拖期是由于主观原因导致的。客观原因情况的表现,比如建设期恶劣的天气比较多,造成土建工程施工进度滞后,从而使项目拖期。主观原因主要是两点:一是建设管理不善,二是设计流程没有充分研究项目建设期的各种可能拖延建设项目的因素,致使项目批复的周期偏短。

综上所述,这三类超概算问题大部分原因属于项目初始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的深度不够或估计不足所致。所以,项目部门不能单纯考虑立项和设计的通过,而要更多的去研究如何使项目的设计深度达到建设纲领、满足需求,进而高效使用建设资金,为后续实施中减少或杜绝超概算做好基础工作。那么如何提高项目设计流程的工作质量呢?我们知道,我们国家在固投建设项目设计流程里,没有外部审计监督职能介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等深度和广度缺少行之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所以,笔者认为,为了高质量的完成固投建设内容,在微观管理上,建议建设单位在设计流程中,将单位的内部审计纳入建设项目的设计流程里,主要负责审查监督项目的设计是否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为项目后续严格按概算高效实施,杜绝超概问题的发生做好保障工作。同时为了更多的熟悉项目建设内容,严格项目支出,财务部门也应参与其中。财务部门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要求核算和管理项目,一旦发现项目有超概算支出,应及时与内部审计部门沟通,一起对实施部门提出问题的整改建议和要求,并由内部审计人员跟踪监督整改情况,以便及时将超概问题归零。因此内部审计与财务部门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互相协作,对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效果会产生较好的积极作用。

二、项目实施流程中的审计典型问题分析及管理建议。

建设项目审计时发现的问题,绝大部分与实施流程的管理密切相关。我们通过对以下典型问题的分析,不难发现单位项目管理不善是实施流程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项目招投标管理不规范”和“合同签订和执行不规范”的问题

项目招投标不规范主要表现大致有:招标机构不具备应有的资质;招标和评标管理过程不规范;未按招投标文件内容签订合同;未在规定的期限内与中标人签订合同;招标资料归档不完整等。从这些不规范的表现来分析,这类问题属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不善所引起的,这个环节最容易滋生的环节,为了规范招投标和廉洁从业,建议单位内部审计和财务人员参与其中,内审监督招投标整个过程的规范性,审查招标机构资质等,而财务人员通过招投标的参与,有利于把控合同的签订与招投标的一致性,严格执行合同结算条款,为后续财务人员高效准确核算及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挪用建设项目资金”、“虚假发票入账”和“列支不合理支出”问题

固投建设项目财务核算必须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项目财务管理必须执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

这三个问题都违反了相关财务制度。财务人员应严格把关,对项目建设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对入账的发票不能嫌麻烦,每一张发票都要进行网上认证,对不合理的支出拒绝报销。建议单位内审部门定期对财务部门的基建账支出进行审计监督,使之形成一个常态化的内控管理模式,对于杜绝上述问题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工程结算审价不严”

目前,绝大部分建设单位在土建实施过程中,对施工合同的变更部分没有很好的进行管理,致使工程结算的时候超概很多。建设单位对于施工合同之外的工程变更增加和工程变更减少,大部分单位都能做到三方签字确认,即由施工方、监理、和建设单位三方签字确认。但是为什么工程结算审价还是会在决算审计中出现大量的审减额呢?造成这种审价不严的原因,个人认为还是在实施流程中管理不善造成的。所以,建议还是要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将每一次工程变更的三方签字确认单送到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审核,并由内部审计部门再次签字确认。之后,将被审过的工程变更确认单再送到实施部门和财务基建主管会计处备案,目的是从财务部门再次把控工程结算支出。建议财务部门付款至工程合同额加变更结算价的百分之八十后,就可以暂停付款,待基建工程完工后且得到第三方造价审计决算时再按合同结算条款付款,这样的管理比较稳健。所以,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财务的把控,都会对严格工程结算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审计验收流程的管理

项目竣工的审计和验收必须满足五个合规条件才能通过,分别是:项目建设目标合格;建O内容合格;建设资金使用合格;项目设计和实施的程序及支出合格;项目档案资料归档合格。所以,若项目设计流程和实施流程规范、符合项目管理要求,自然就具备了验收的五个合格条件。实际上项目审计验收的工作就是对设计和实施的审查和验收。

审计验收流程的工作是建设项目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契机。在审核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暴露建设项目的缺点和漏洞,所以,建议建设单位可以对每一次的审计验收工作中的问题仔细梳理,建立项目问题库,对每类问题进行整改跟踪,一事一议,寻求有效的管理办法,不断的优化管理方案,直至解决或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

在这个阶段笔者也建议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参与问题整改追踪和监督,只有加强了内控,固投建设项目的管理才能有效提升。

四、结束语

经过对典型问题的逐一分析,笔者认为建设单位的内部审计与财务在项目管理上的积极协作,必将对固投建设项目管理的有效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结算审计的流程篇(3)

中图分类号: F830.5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自从1998年启动农网改造已经分别经历了一期、二期农网改造工程、县城电网改造工程、户户通电工程、农网完善工程、扩大内需工程,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已经正式启动。由于农网工程很强的政策性和风险性,因此竣工结算审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人从1998年起就一直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农村电网改造前后在农电科、生产技术部、农网办及监察审计部工作,通过对十多年工作经验的归纳总结,我主要谈谈县级供电企业农网改造升级35KV及以下工程竣工结算的审计的一些看法。

一、审计工作主要过程

1.审计前准备工作

(1)建立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建立专项审计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局长或纪委书记担任,由监察审计部、生产技术部、农网办、物流中心、财务部和施工单位相关人员组成;正式审计前先进行审前调查,完成审前调查报告的编制;向被审部门下发审计通知书;被审计单位就专项审计进行承诺;编制专项审计方案;重点熟悉竣工图、施工图和各种合同文件;了解审计范围和采用标准;明确采用单价,仔细检查出库单的完备情况;熟悉相关的工程档案资料。

2.实地审计与结算资料审计相结合

(1)实地审计重点审计内容为:审查各工程项目决算编制的工程量是否与现场一致,特别是档距、杆位明细材料种类和数量、导线跨越、土方工程、地形情况等方面。

(2)根据实地审查情况,结合竣工图纸、隐蔽工程记录、变更签证等相关资料,计算相关材料数量和工程量。

(3)根据现场审计计算的材料数量修改结算书材料数量,根据出库单价格逐一核对结算书材料价格,对价格不一致的依据出库单价格进行修改,根据修改后的材料数量和价格重新计算每种材料的和价和和重,然后根据工程性质分类汇总材料总价和总重。

(4)审查工程所套用定额是否与工程应执行的定额标准相符,工程结算书所列各分项工程预算定额与设计文件是否相符,工程名称、规格、计算单位是否一致。对高套、错套和重套的依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改或删减,保证工程项目定额直接费计算正确。

(5)审查各项费用的计取。建筑安装工程取费标准,应按合同要求和项目建设期间与计价定额配套使用的建安工程费用定额及有关规定。在审查时,应特别审查各项费率。

3.综合整理审计资料,编制审计报告

①审计组就竣工结算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与生产技术部、农网办、物流中心、财务部及施工单位交换意见,征求相关单位的意见。②审计组编制审计报告,含专题报告及竣工结算签证单。③审计组向农网工程项目管理单位下达《审计意见书》。④农网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牵头对有关问题进行整改,并书面报告整改情况。⑤审计组编制审计项目总结。⑥审计组编制审计成果运用评价报告。

二、审计内容和重点

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原则,农网改造升级35KV及以下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

1.审核竣工结算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主要包括:工程竣工报告、竣工图及竣工验收报告;工程施工合同(协议书);施工图预算;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记录资料;设计变更通知单及现场施工变更记录;经建设单位签证认可的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农网工程规定的定额,材料、构件、成品价格;国家或地区新颁发的有关规定。审计时要审核编制依据是否符合国家农网工程有关规定,资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

2.审核工程量

(1)工程量是决定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核定施工工程量是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的关键。审计的方法是根据施工单位编制的竣工结算中的材料、图纸结合现场实地核实进行审计。

一是要重点审核投资比例较大的分项工程,如安装工程中线路架设等。

二是要重点审核容易混淆或出漏洞的项目,如土石方分部中的基础土方。

三是要重点审核容易重复列项的项目。

四是重点审核容易重复计算的项目。对于无图纸的项目要深入现场核实,必要时可采用现场丈量实测的方法。

(2)审核材料用量及价格。材料用量审核,主要材料的消耗数量是否准确。材料代用和变更是否有签证,严格核对各个材料的价格是否与出库单价格一致(出库单价格来自材料采购合同)。

(3)审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验收的主要内容是否符合设计及质量要求,其中设计要求中包含了工程造价的成份达到或符合设计要求,也就达到或符合设计要求的造价。因此,作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是进行工程结算的前提。在审查农网工程隐蔽工程的价款时,一定要严格审查验收记录手续的完整性、合法性。验收记录上除了监理工程师(甲方工地代表)及有关人员确认外,还要加盖建设单位公章并注明记录日期,防止事后补办记录或虚假记录的发生。保证农网工程隐蔽工程价款的准确性。

(4)审查工程定额的套用。主要审查工程所套用定额是否与工程应执行的定额标准相符,结算书所列各分项工程预算定额与设计文件是否相符,工程名称、规格、计算单位是否一致。正确把握预算定额套用,避免高套、错套和提高工程项目定额直接费等问题。

(5)审核工程类别,工程类别的审核是保证工程取费合理的前提,确定工程类别,应按照国家规定的规范认真核对。

(6)审查各项费用的计取。建筑安装工程取费标准,应按合同要求和项目建设期间与计价定额配套使用的建安工程费用定额及有关规定。在审查时,应主要审查各项费率、价格等是否符合要求。

(7)防止各种计算误差。工程竣工结等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由于结算的子项目多,工作量大,内容繁杂,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计算误差,但很多误差都是多算。因此,必须对结算中的每一项进行认真核算,做到计等横平竖直。防止因计算误差导致工程价款多计或少计。

3.审核施工企业资质

严格审核施工企业的资质,保证施工企业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

4. 审核合同签订与履约情况

工程合同审计是投资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仔细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是否齐全、合法合规,内容如下:

解合同签订、履约、变更、终止等基本管理程序;

②审查合同谈判、签约、流转、审签流程等履行程序的完整性;

③审查合同价款确定依据是否完整、准确;

④结算、付款、索赔等条款与责任是否清晰、准确、可操作;

⑤提倡闭口合同价;

⑥尽量避免补签合同现象。

5.审核工程签证

审查设计变更签证。设计变更应由原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通知单和修改图纸,设计、校审人员签字并加盖公章,并经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甲方工地代表)审查同意。重大的设计变更应经原审批部门审批,否则不应列入结算。在审查设计变更时,除了有完整的变更手续外,还要注意工程量的计算,对计算有误的工程量进行调整,对不符合变更手续要求的不能列入结算,内容如下:

①审查变更签证管理是否履行三级审核程序,即施工与设计管理-现场监理(甲方工地代表)-业主审定。

②审查变更时效性,即发生变更14天内应完成变更与造价变化的审签获批手续。

③审查落实变更因素真实与准确性。

④审查变更费用与造价。

6.深入实施工程结算审计

①审查项目工程结算管理工作是否完整、到位、及时。

②审查形成工程结算成本的量、价、费构成是否准确。

三、审计工作的要求

1.审计底稿的编制

实施审计程序的每一审计事项以及支持审计事项的相关事项,应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工作底稿的描述和论证应明确简洁,事实清楚,依据充分,原始资料充足。

2.审计事项核定

重视细节,善于分析,发现问题后及时汇报,并主动向被审计调查单位进行进一步了解核实,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审计方法和技巧,如:谈话交流、询问等,对问题结果不表态,不同意见不争论,基本核定情况、确定事实后,及时形成底稿,提交组长。不得擅自向被审计调查单位表示审计意见。

3.审计质量控制

(1)应把好工程结算审计准备关,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

审计准备是对一个工程结算审计项目实施审计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对工程结算审计实施能否顺利进行和保证工程结算审计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把好工程结算审计准备关,需要重点抓好审前调查、审计方案编制环节。审前调查可以选择查阅资料、走访等多种方式,了解施工单位的基本情况,又要收集与工程项目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会议记录等资料,还要了解工程项目有关的竣工图纸、工程变更单、承发包合同(承包方式、结算办法及施工期限等)、承包方提交的工程竣工结算书等。审计方案编制,必须以审前调查为基础,进一步明确编制依据、工程结算审计的目标、范围、内容、重点及必要的步骤等,同时,制定的审计方案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农网工程的审计要把好政策关

农网工程不同一般的局内部工程,农网工程有很强的政策性,农网工程一部分是国债资金投资,如竣工结算出现问题,直接涉及到农网资金的使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等根本性的问题,稍有不慎就可能存在很大的政策风险。农网工程资结束后在今后面临系统外部,来自政府发改委、审计部门的多次检查和审计,因此农网工程的竣工结算的审计一定要把握好政策关。要全面收集和掌握农网工程管理的相关规定,系统学习农网工程预决算相关定额和农网工程其他费用的相关规定。

(3)农网工程的审计要把好程序关

农网工程不但有很强的政策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程序性,农网工程管理已经一整套规范的管理流程,只有我们严格按照流程办事,按照流程要求把工作做细做到位,那农网工程审计工作就应该能做好。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很多问题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是违背农网工程管理程序规定,才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4)农网工程的审计要把好资金关

农网工程很强的政策性和风险性,因此审计的时候一定不能出问题,那么审计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审计的重点—资金,保证资金的使用合理性和合规性,竣工结算涉及到的资金的问题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地方,例如工程量、材料用量及价格、工程定额的套用、审核工程类别、各项费用及合同中关于价款调整的内容等方面。只要我们把握了资金这一关,就抓住了审计的重点,资金方面的问题是“是与非”的问题,是根本性问题,其他方面的问题是项目管理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完善。

(5)把好沟通关,争取相关部门理解和支持

审计的目的的通过内部的审计发现问题,把问题消化在企业内部,减少农网工程风险,避免外部检查发现大量的问题,在审计的全过程,积极与审计相关部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使相关单位放下思想包袱,积极配合审计,甚至主动暴露管理中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共同探讨充分沟通,达成共识,从保证审计工作进行的顺利进行。

(6)要把好工程结算审计实施关,善于严格收集和清晰完整记录审计证据

工程结算审计实施既是审计取证过程,又是审计工作底稿形成的过程,也是工程结算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过程。其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对于工程结算审计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把好工程结算审计实施关,需要抓好审计取证和编制工作底稿两个环节。工程结算审计取证工作应做到善于严格收集有关证据,具体包括:一是要重视所收集的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二是在核实工程数量、鉴别定额项目选择是否准确、检查价格取定是否合规真实、认定取费基数和费率是否恰当等具体业务工作中,要规范运用检查法、观察法、计算法等方法收集审计证据;三是要注意收集包括书面证据、实物证据、电子数据资料等多种形式的审计证据。编制工程结算审计工作底稿,应当清晰完整地记录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即既要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原则,又要保证与审计证据的对应关系,还要明确反映工程结算审计项目相关的项目名称、审计事项、审计结论、索引号、附件等信息。

(7)把好工程结算审计报告关,正确表达审计意见

工程结算审计报告阶段是审计人员基于审计实施阶段的工作成果,对工程结算项目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形成正式评价的一个过程,也是形成书面形式审计报告的过程。其控制措施将直接影响工程结算审计结果的正确反映和有效利用。把好工程结算审计报告关,从报告编制过程讲,应注意控制所引用的有关资料是否可靠适当、所做的判断是否有理有据、最终的结论是否恰当;从报告本身讲,应当客观、完整、清晰、及时,并体现重要性原则。

结算审计的流程篇(4)

近年来,建筑工程发展的如火如荼,为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如何降低工程造价成为当下建筑行业的重要课题,工程结算审核作为造价管理的重要构成却问题频出,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纠纷,因此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结算审核管理,提高其审核质量和水平,维护参建主体的合法利益。

一、建筑工程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

所谓的建筑工程结算审核是指在工程竣工后,发包商、承包商等各工程参建主体按照合同规定时间和内容对工程结算资料进行审计的活动,具体涉及工程量,施工材料价差和用量,费率及其计取,现场签证、设计变更及隐蔽工程验收等记录,计算误差,合同条款、施工企业资质等诸多内容,其中全面审核、经验审核、重点审核是当下常用的结算审核方法,而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下述几点:

1.工程计量不准

工程量是工程结算审核的关键,但这也往往是最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一方面是计算软件存在缺陷致使工程计量有误,另一方面则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致使工程量重算、多算、漏算问题突出,像重复计算柱、板、梁等交接部位的箍筋、受力筋,没有扣除墙体中的过梁、圈梁等,错误多出现于隐蔽工程中。

2.材料计算有误

当下材料市场管理不规范,同种材料可因渠道、产地、材质等不同造成价格悬殊,加之折扣、回扣现象十分普遍,既难以辨别材料真伪,也难以核实材料成本,其实际用量也无法测定,进而导致材料费用计算有误。

3.合同争议

现实中因施工合同引发的工程纠纷并不少见,主要是合同条款不完善,不严谨,不规范导致的,如用语存在歧义,包干范围等不明确,设计变更缺乏限制条款、中标价、建筑规模等填制不规范等,这些都增大了工程结算审核的难度。

4.高估冒算

工程结算中的高估冒算问题较为普遍,部分施工企业为追求眼前利益人为的增加造价,主要体现为只增不减,以少报多等高套定额单价、多算工程量等手段,其中预结算编制管理和约束制度的缺失和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

二、建筑工程结算审核问题的控制对策

1.优化结算审核实施方案

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关系到审核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以及审核质量的高低,因此建筑工程结算审核人员应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主要应做好审前调查工作和方案编制工作。具体而言就是采取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掌握施工单位的基本情况,全面收集与建筑工程相关的政策法规、会议记录、施工图、竣工图、施工合同、现场签证、设计变更、竣工结算书等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制完善的审核方案,具体应明确审核原则、内容、范围、重点、方法、流程、操作规范等,并保证其具备较强的可行性,从而为顺利实施建筑工程结算审核提供保障。

2.提高结算审核队伍素质

审核人员自身素质与建筑工程结算审核结果关系密切,因此切实提高其综合素质十分必要,可以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其了解审核工作的严谨性、重要性,增强其责任意识,提高其职业素养,从而恪守职业道德,保持公正、客观、求真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加大专业培训力度,使其掌握审核流程、方法和标准,提高其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审核技术的应用能力,并通过实践培训,丰富其审核经验,明白审核要点和重点,从而提高其专业水准,保证审核质量,有效防范审核风险。

3.切实把握结算审核要点

在审核工作实践中,审核人员应严格遵循依法审核、全面审核、突出重点、成本效益等原则,切实提高审核质量,从而维护建筑工程参建主体的合法利益。

① 严把工程计量关

在着手结算审核时,审核人员应以合同为重要依据,逐一、严格核对其

中的工程细目与预算定额是否吻合,并按照相应的计算标准确定施工质量、工艺、流程等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其中应重点审核钢结构、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等占有较大投资比例的分项,重点审核容易重算的项目,如T型交接部位的钢筋工程量等,清单、定额工程量计算方法易混淆的项目,如土石方工程等,此外还应注意工程量单位等细节,以免造成重大计算误差,若发现问题应予以及时处理,然后按照合同规定的结算方式加以计算。

② 严把材料价格关

材料价格差异是高估冒算问题的手段之一,也与工程造价息息相关,因此可以采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三方询价的方式确定材料价格,同时审核人员自身也应深入市场,认真调查材料价格,以此避免因价格悬殊导致造价失控,具体应就施工材料的数量、规格、质量等进行着重审核,判断其数量是否符合预定计量,质量是否达标,价格计取是否符合合同规定,以及是否与当时的市场价格相符等,以此防止出现材料多算、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

③ 严把现场监理关

现场监理主要涉及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在审核过程中,应着重查看其签证

内容和流程,如审核其内容是否符合合同规定,是否具备一定的合法性、客观性、可靠性与合理性,是否清晰、详细,是否严格遵循了签证流程,其中的签字、盖章是否清晰、有效,单据是否全面、真实等,以此避免隐蔽问题。

此外,还应严格审查合同内容中的优惠条款、结算方式、取费标准、计价定额等条款,以及招投标文件中的具体内容。

4.严把结算审核报告关

审核报告是将审核结果汇总的书面形式,其编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审核结果的效用,因此应保证资料引用适当、可靠,判断有理有据,结论合理恰当,在坚持客观、及时、清晰、完整原则的基础上如实反映审核事项,切实保障建筑工程结算审核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下建筑工程结算审核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审核人员提高审核水平,编制合理的实施方案,利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对建筑工程结算资料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细致的审核,以此提高审核质量,促进建筑工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俊.建筑工程结算审核常见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5).

[2] 孙清银.对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及存在问题的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7).

结算审计的流程篇(5)

计算机审计的流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审前准备阶段、现场实施阶段、成果报告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是审前准备阶段。

具体流程如下图:

(二)计算机审计中的人员管理

1.学习培训与审计实践相结合,培养计算机审计业务骨干。我们高度重视对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培训,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在审计工作中,尽量利用计算机开展审计,学以致用,努力培养计算机审计业务骨干。

2.积极配合,实现审计业务人员与计算机专业人员的有效结合。开展计算机审计,一方面需要审计业务人员的审计思路和经验、技巧,一方面需要计算机专业人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使计算机审计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在近几年的计算机审计工作中与计算机专业人员积极配合,无论是在数据的采集、转换还是分析阶段,甚至在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中都得到了来自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帮助与指导。大家在审计工作中发挥所长共同努力完成了很多审计项目,可以说计算机专业人员是我们审计业务人员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强力助推器。

3.重视人员交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计算机审计工作过程中,利用业务人员之间或不同单位、部门的审计业务人员及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交互,实现计算机审计思路与经验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计算机审计过程中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管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计算机审计中人是核心因素,而强大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则是取得审计胜利的武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要顺利开展计算机审计,先进、高速的处理器、大容量存储器、功能强大、兼容性强的专业软件系统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利用现有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以太网交换机、大容量的存储器、专用服务器、A0软件、SQL软件等软、硬件系统,保障了我们计算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审计工作中我们安排专人负责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管理、维护,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则向计算机专业人员寻求帮助。

二、对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审计工作的构想

作为审计监督部门,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们要成为也必须成为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领跑者,只有大胆创新,积极进取不断地提高计算机审计水平,才能更好的完成审计工作。对于未来深入推进计算机审计工作,我们有以下构想:

(一)把计算机审计工作由数据库审计扩展到对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审计

目前我们的计算机审计工作主要针对财务或业务软件的数据库数据分析,对被审计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理性能、控制性能及安全性进行的检测和评估尚未开展。而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支撑其财务、业务软件运行的基础,如果计算机信息系统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被审计单位财务、业务软件的运行,可能会出现数据错误、资料遗失、信息失窃等问题。

信息系统审计的重点仍然是审前准备阶段。在审前调查过程中,应先与有关业务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沟通,熟悉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交技术文档资料。技术文档资料,应当包括:一是系统开发文档,包括系统的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流程图表、功能模块的程序源代码、系统测试报告;二是系统使用文档,包括用户手册、系统使用管理制度、系统维护手册、维护报告及日志等。完整的计算机文档资料是审计人员检查、确信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的重要依据。同时,还应收集一些业务法规和内部控制规章制度,以供设计审计测试项目时使用。在此基础上,拟定审计方案。

审计实施阶段,根据前期的数据资料的分析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进行评估,主要是通过调查系统管理方法,分析信息组织方式和信息处理流程,对系统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发现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找出系统可能存在的缺陷。接着,对其信息系统进行测试,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采取询问调查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检查软件文档、程序流程图、编码、运行记录与结果等;二是采用手工和计算机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运用数据模拟检测等应用技术工具,分析处理逻辑,测试应用系统软件的合规性、正确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二)计算机审计工作由静态审计向动态审计发展

以即将开展的审计对象数据库的建立工作为基础,结合审计管辖范围内的被审计单位定期资料报备制度,即业务处室管辖范围内的被审计单位将其经营管理、财务状况(主要指标或审计部门关注的重要指标)、重大事项决策等相关资料定期(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向主管审计处室报送。由主管审计处室将其资料导入数据库存储并建立被审计单位动态数据链,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关键指标的动态分析,评估其经营管理风险或实现。各业务处室再将各个被审计单位关键指标动态分析表按行业分开汇总到厅机关搭建的服务器上,就实现了对审计范围内各行业关键指标动态分析。

(三)开发专门的审计软件,接入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实现实时监控,把动态审计推向更高阶段

结算审计的流程篇(6)

二、学校财务管理系统的具体设计思路

(一)梳理财务流程对工作流程的梳理与设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功能与使用,对系统设计有着重要影响。财务流程主要包括财务预算、财务审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信息查询等。原先的系统主要是解决了财务预算流程中的预算申报与审核、项目与额度控制、汇总分析等问题,其他财务流程大多仍是手工方式处理,各流程之间信息不能实时共享。在手工审批情况下,费用审批人员在审批单据的时候,无法及时了解各部门已经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预算余额、实际如何使用等。部门与部门之间无法进行充分的信息共享,导致很多重复性的工作。此外,手工审批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很多管理制度不能有效执行,因为职工每天的工作很多,不能指望职工记住很多管理制度来进行人为判断,因此,有必要通过优化系统设计,将预算、审批、核算、监督、查询等各项工作流程固化下来,每项业务按规定的流程规则运转,参与业务的人无需记忆各种复杂的流转规则,从而避免人为因素产生的不规范及低效率。从负责相关审批手续的管理层来看,他们有大量的日常业务需要审批,如采购、出差、借款、资金审批等。手工审批中各环节都需要手工签字才能逐步走到下一个环节,而利用电子化报销流程则可以把管理和财务的职能进行区分,作为管理层主要是关心该事务允不允许发生,允许发生多少,而财务的职能则需要判断该事务发生的凭证(发票)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不是超过财务报销的标准。所以在电子化流程下,电子单据和纸质凭证分别走各自的流程,管理层以电子单据填入的数据作为审批依据进行快速审批,不用在纸质凭证上审批,纸质凭证由财务审核即可,这样可以支持领导远程审批。按此流程操作,既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费用报销效率,又可以规范费用报销流程,实现费用的有效控制。因此,通过对各项财务、业务工作流程的全面梳理,确定系统优化设计的主要工作是将预算、审批、报账、核算、监督、查询等各项财务流程有机地整合起来,重点是在原系统基础上增加以下功能:电子审批、来款登记、借还款、预约报账、预算与核算有效对接等。(二)设计表单针对学校财务报销流程的特点,系统设置各类标准单据,覆盖学校各项业务需求。表单设计力求做到简便规范,高效灵活。在财务管理系统中,主要可设计以下电子表单:1.针对学校内部使用的单据。(1)“借款单”“、借款报销单”:主要用于学校内部的借款及借款报销流程。(2)“费用报销单”:主要用于学校内部费用支付的直接报销流程。2.针对学校外部使用的单据。“付款单”:主要用于学校外部费用支付的付款流程。(三)设计业务申请、审批流程1.报账申请在发生报账业务时,业务经办人首先需要在系统中填写业务申请单,按照预先设定的单据格式填写相应内容,在填写申请单时,系统自动获取该业务的预算总金额、目前实际累计发生额以及预算余额等数据,提供预警和多种控制方法。填写完毕后,可按“流转”按钮提交单据进入流程。系统自动根据业务类别提示本单据相关流程环节和责任人。2.报账审批学校各级领导可在电子流程中对单据进行审批,审批责任人可以对审批单据做“通过、退回、加签”等操作。(四)设计财务审核、付款、记账流程财务相关岗位可在流程中进行财务审核、付款、记账等财务操作。系统可以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及进行会计确认等,这将大幅度减少财务人员的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1.财务人员在对纸质单据核实确认后,在电子流程中完成“财务审核”环节,然后批量生成记账凭证。财务人员也可以通过手工方式增加新的凭证,以解决规则外的凭证生成。2.财务人员对生成的凭证进行复核,确保生成凭证的正确性并可对凭证内容进行修改。3.财务人员根据预约的结算方式进行付款。现金结算方式下,报账人到出纳窗口领取现金;非现金结算方式下,财务人员将账款直接打到报账人银行卡上,并设置短信通知。4.财务人员可通过记账、报表等功能形成核算需要的各种文件。(五)设计查询分析功能在系统中设置查询分析功能,对已经发生及正在发生的报销事项进行查询。用户可以通过“我的单据”功能,查询自己填写的单据当前的流程状态;通过“我的任务”功能,查看和处理当前责任人是自己的单据。学校和部门领导可以通过“单据查询”功能查询学校或本部门的所有单据,通过“费用分析”功能查询学校或本部门的费用使用情况。

三、对优化设计财务管理系统工作的评价

基于学校原有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基础,通过对各项财务业务流程的全面梳理,对学校财务管理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各项财务流程得到了有机融合,这项工作符合并顺应了财政部、教育部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该系统可以在业务申报、审批以及支付等不同环节及时提供预算数据、实际数据及对比差异,实现资金支出的事前、事中控制,从源头避免费用超支,实现了费用报销、会计核算与预算控制的结合。通过将财务工作流程固化到系统中,可以做到流程规范,制度透明;依托校园网,支持职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交报销申请和预约,领导可以自由安排时间签批,每个单据的进展情况可以清晰地进行展示,提高报销效率。系统可以根据正确的报销申请单自动生成记账凭证,确保了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完整性,也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录入工作量,可以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各部门、项目负责人以及财务人员可以查询相关事项的已报销情况以及已申请未报销情况,合理安排资金,严格控制预算,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便于财务信息公开。

结算审计的流程篇(7)

    笔者经过审计实践认为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难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审计部门人员知识、专业结构单一较难适应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性审计要求。

    工程建设项目内容覆盖面广、建设过程复杂决定了审计要求的综合性,内容既涉及财务管理,又涉及工程建设管理,不仅要对结果审计,即审查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的来源运用,对财务核算、会计基础工作的真实性、合规性作出评价,更要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审计,查找工程建设项目各个管理流程的衔接部位、缺失部位、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并作出评价,以达到审计的目的,如对开工前准备阶段的审计,通过查缺补漏,预防隐患的发生;在工程建设成本形成期间,通过对人工、材料机械费等其他费用进行跟踪监控,将审计关口前移,及时督促被审计单位发现纠正损失浪费问题,并根据整改结果对项目执行者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作出评价;在工程竣工结算环节进行审计,可进一步核实建设项目在建设全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建设投资支出,核实各项结余资金和其他资金的实有数,为评价项目整体效益和效果提供依据。审计内容综合性、专业性都比较强,另外由于我国建筑市场及配套的管理法规、政策尚不健全,各种监督制约措施力量较分散未形成监督合力,内审部门人员较难适应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性审计要求,实践中审计人员又多侧重于财务审计,对工程项目管理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忽略了工程建设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局限在单一的知识结构容易做出不全面、不恰当的审计结论,导致审计风险。

    (二)工程建设项目的舞弊行为更加隐蔽。

    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施工、竣工交付使用等整个过程涉及到很多的利益主体,其中任何一方都可能在某个过程或程序中获取不正当利益,进行营私舞弊行为。工程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舞弊手段多种多样,如建设方人员利用工作职务之便获取信息在材料采购、合同订立中收受回扣、佣金等商业贿赂行为;建设方为了处理不正当费用,内部管理层相互串通或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串通签定虚假合同,编制虚假预决算资料并购买发票套取现金,使内部控制形同虚设;还有的工程长期不结算,以工程支出之名列支不合规支出,工程效益难以保证等等。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舞弊行为较其它经济项目更加隐蔽,在形式上难以发现漏洞,有看似合法完整的工程资料,合乎要求的程序甚至具备正规发票,加大了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难度。因此揭露舞弊行为是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的难点和重点。

    (三)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目前缺少系统、完整的评价标准体系。

    目前在工程建设项目审计活动的不同阶段通常使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审计主要是定性评价,主要评价项目调研程序的合规性,论证的科学性、严密性,以及有无决策失误问题等。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期、运营期侧重于定量评价。建设期的评价指标主要有:投资完成额、资金平均占用额、建设工期、质量合格率、事故率、损失率、结算审减率等。运营期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产品市场占有率、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

    以上定量指标大多数为财务分析指标,从使用情况看,单靠财务指标并没有真正完全地反映出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成熟的可借鉴的东西还比较少,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评价标准体系,因此制约了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发展。

    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上述情况,笔者建议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确立工程管理审计与财务审计有效结合起来的工作思路,适当利用有关部门的工作成果。

    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对审计人员驾御财务与工程两个专业知识的技能和审计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提高现有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做好财务与工程两个专业的合理分工与协调配合显得十分重要,审计项目实施前要对工程建设项目的专业要求进行全面分析,合理安排财务审计与工程管理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分工与合作,为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顺利实施奠定相应的专业基础。

    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内容涉及不同层面的工程技术领域,要做出恰当的高质量的审计评价,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尤其重要,必要时借助它们的工作成果,主要表现在:一是与工程审价部门的合作,或直接从工程审价部门取得工程审定值,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审计;二是与工程监理部门的合作,监理部门是对工程施工质量、进度进行鉴定、监督的法定部门,遇有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可向其咨询;三是与工程验收部门的合作,通过查阅验收资料有助于明确审计内容,并进行查缺补漏;四加强是与被审计单位的工程、财务、后勤等部门的沟通与配合,对工程建设项目全面进行了解,捕捉真实信息,并尊重对方,以理服人,理由不充分不轻易下结论。

    (二)工程建设项目舞弊审计常用的方法。

    由于虚假舞弊事项总有异与正常业务之处,因此审计应特别关注没有特殊情况下的单项工程成本严重超预算、利用建设资金巧立名目铺张浪费的行为等群众反映较强烈的问题,进行实质性审查。以下是工程建设项目舞弊审计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1.观察法。

    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的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实地察看,通过眼见为实,取得第一手审计资料作为审计证据,通过现场观察辨别工程的真实性是建设项目审计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审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工程量的落实需要到现场去观察,丈量、测算,然后再与工程结算书比较,从而发现有无虚列工程量的舞弊行为。

    2.计算法。

    是审计人员对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各项数据进行验算或者另行计算。此种方法的目的在于验证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决算资料及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当计算结果与被审计单位的记录不一致时,审计人员一般应再次验证计算过程。必要时,与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沟通不一致时,应以审计人员的计算结果为准。

    3.追踪法。

    就是按照资金的流程实施审计,通过对资金流转的各个环节的追踪,检查是否存在资金流转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等问题,确保建设资金合法、有效地使用。追踪资金流向审计法在审计实践中具有明显的审计效果,资金流转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审计人员的可控制范围之内,在具体的审计业务中审计人员采取抽样的方式确定样本,完成样本审计的流程过程以期获取舞弊存在的证据,从而决定是否放弃或扩大审计样本实施进一步的实质性检查。

    4.审查复核法。

    就是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和审计人员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运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与经验,在审查其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一致性的基础上复核并进行合理的计算、验证、分析与推断。如在工程结算环节审计中对工程量计算结果的审查复核,结合图纸审查复核有无多计、重计、漏计工程量,有无人为错算、多算情况。通过审计人员理性的审查复核与分析判断作出具有证明力的审计结论。

    5.对比分析法。

结算审计的流程篇(8)

1预决算审核重点关注的内容

工程预算是成本控制开展的重要参考,对预算结果进行审核,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不合理内容,并做出调整,避免对工程施工阶段造成影响。预算结果通常会大于实际施工需求的10%左右,这样在工程开展过程中遇到其他的风险干扰也不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下面将对预算审核中重点的工作内容进行总结,帮助提供审核效率。1.1审查工程量。工程量是预算开展的依据,审核期间工作人员首先要对工程量进行确定,分析实际施工需求是否与方案中所记录的内容相同。预算期间由于任务量巨大,很容易产生遗忘的内容,审核期间发现漏洞要及时完善,施工图纸是审核的主要对象,设计期间会将全部施工量进行统计,根据不同施工任务对成本的需求开展预算工作。由此可见,审核工程量能够帮助发现预算中多余或者是遗忘的部分,混凝土材料的使用量要精确到各结构中,严格计算用量与强度,根据这一结果所计算的成本更能贴近真实情况。立方米与平方米是工程量的常用计算单位,也常常会出现混淆的问题,影响预算结果的准确度。审查期间要将计算单位与实际情况统一,材料使用量要严格控制,避免发生浪费现象。对于施工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影响可能会变化的施工量也要详细预算,能够保障施工流程的流畅性。1.2套用单价的审核。材料成本预算是结合工程使用量来进行的,对于施工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价格变动,也要体现在其中。审核过程中不能局限与理论数据分析,更要深入市场对材料单价进行调查,对于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大,并且很难一次购入的材料,可以将成本变化体现在预算报表中,审查工作题以此为依据,更精准。1.3取费的审核。工程合同拟定期间,会对施工环节成本控制做出明确规定,预算工作也是以此为标准开展的,对于施工环节中资金的支出,要向财务部门提交报表。审核工作也要针对此方面内容来进行,账目中记录的资金支出有时会与真实使用需求产生误差,审查工作要结合现实资金流动来进行,对于存在的更新不及时问题,也要积极解决,避免造成财务漏洞。审核期间严格参照合同中标记的内容来进行,如果预算结果过高,超出了规定的标准,可以进行缩减控制。1.4实时更新造价定额数据库。造成成本在预算期间会得到精准的额定值,详细到各结构建设所需的成本支出。定额数据会体现在数据库中,随着进展需求以及材料市场价格变动及时的更新。材料价格变化过程中有很多的不可预知性,在对数据库进行更新时要检验采集到的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并筛选有用信息,工程开展期间遇到的其他风险问题,也能通过数据分析做出有效的成本控制。

2预决算审核程序

审核是针对预算结果来进行的,对于施工期间材料成本以及雇工费用进行计算。材料支出在总成本中占有的比例较大,因此审核任务首先是针对材料单价来进行的,逐渐详细到工程建设期间涉及到的其他费用。

3对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的几点建议

3.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升审核质量,首先要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施工期间存在的各类问题做出约束。审核制度的制定要结合施工期间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来进行,并严格约束审核人员。制度得到完善后预算期间存在的漏洞也能及时解决,施工期间成本支出可以结合预算结果来进行。3.2强化与职能部门的沟通。预决算审核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对结果的精准度要求严格。核算统计期间各部门之间要加强交流,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财务支出记录在其中,这样能够减轻财务人员工作压力,所得到的资料报表也更能贴近真实情况,工作期间发生任何问题都不会现场施工造成影响。3.3优化设计方案。建筑工程的设计没有推行优选设计方案、限额设计,建设单位几乎都不怎么重视工程设计,不少设计单位片面追求设计的工作量和经济效益,缺乏精品意识。设计单位原告严格按照批准的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将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作为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通过该措施能有效地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提高设计质量扭转投资失控的现象,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投资效益,降低工程造价。3.4收集材料要深入现场。建筑工程很多经济业务需要进行外调工作,为了保证审查的事实更具有说服力,更真实可靠,我们需要深入现场取得第一手真实可靠的证明材料作为进一步审查的依据。在预算定额或间接费定额、有关文件有规定的项目,不得另行签证。设计变更单的内容、数量、项目、原因、部位、日期等要明确,价款的结算方式、单价的确定应明确商定。对于一些重大的现场变化,还应及时拍照或录像,以保存第一手原始资料。特别是对于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结构等不具备数据资料库的工程造价的审核,需要造价人员深入市场的实际考察,积累资料保证造价审核准确性。3.5提高资料审核力度。审核建筑资料是工程预决算审核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小项目不按正规程序办事,只是粗略地设计草图,没有经过审图办审查直接作为施工图,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太多的设计变更和签证,增加工程预算,使得结算造价超出了合同的预算造价;有时候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不完善,责任心也不强,对于施工单位提供各种签证和设计变更随意的签字,导致工程预算的增加。3.6严格审核现场签证3.6.1避免重复签证。审核人员必须熟知定额和08清单内容,熟悉建筑工程费用项目的组成内容,防止施工单位报送的现场签证把定额中已包括的内容再拿出来重复签证。3.6.2按实签证。现场签证时一定要以定额为依据,审核人员一定要结合现场情况来进行,审核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仔细核对签证内容,不能见签证就计算工程量,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造成预算控制失控。3.7努力提高审核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查是一项需要耐心细致且专业要求比较高的工作。这项工作要求我们造价管理人员要熟悉相关的造价管理法律、法规,同时也要经常接受再教育及培训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审核人员审查工程预决算应采取公正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不能感情用事,应具有耐心、细致的态度,保证预算审核工作的准确度。

4结论

对工程造价预决算的审核是合理确定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及必要程序,所以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和专业知识,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及时纠正所存在的错误和问题。认真细致审核工程概预算,保障投资做到合理分配和合理投向,充分发挥建设项目投资效益。

作者:王巍 单位:嫩江县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结算审计的流程篇(9)

笔者经过审计实践认为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难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审计部门人员知识、专业结构单一较难适应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性审计要求。

工程建设项目内容覆盖面广、建设过程复杂决定了审计要求的综合性,内容既涉及财务管理,又涉及工程建设管理,不仅要对结果审计,即审查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的来源运用,对财务核算、会计基础工作的真实性、合规性作出评价,更要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审计,查找工程建设项目各个管理流程的衔接部位、缺失部位、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并作出评价,以达到审计的目的,如对开工前准备阶段的审计,通过查缺补漏,预防隐患的发生;在工程建设成本形成期间,通过对人工、材料机械费等其他费用进行跟踪监控,将审计关口前移,及时督促被审计单位发现纠正损失浪费问题,并根据整改结果对项目执行者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作出评价;在工程竣工结算环节进行审计,可进一步核实建设项目在建设全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建设投资支出,核实各项结余资金和其他资金的实有数,为评价项目整体效益和效果提供依据。审计内容综合性、专业性都比较强,另外由于我国建筑市场及配套的管理法规、政策尚不健全,各种监督制约措施力量较分散未形成监督合力,内审部门人员较难适应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性审计要求,实践中审计人员又多侧重于财务审计,对工程项目管理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忽略了工程建设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局限在单一的知识结构容易做出不全面、不恰当的审计结论,导致审计风险。

(二)工程建设项目的舞弊行为更加隐蔽。

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施工、竣工交付使用等整个过程涉及到很多的利益主体,其中任何一方都可能在某个过程或程序中获取不正当利益,进行营私舞弊行为。工程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舞弊手段多种多样,如建设方人员利用工作职务之便获取信息在材料采购、合同订立中收受回扣、佣金等商业贿赂行为;建设方为了处理不正当费用,内部管理层相互串通或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串通签定虚假合同,编制虚假预决算资料并购买发票套取现金,使内部控制形同虚设;还有的工程长期不结算,以工程支出之名列支不合规支出,工程效益难以保证等等。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舞弊行为较其它经济项目更加隐蔽,在形式上难以发现漏洞,有看似合法完整的工程资料,合乎要求的程序甚至具备正规发票,加大了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难度。因此揭露舞弊行为是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的难点和重点。

(三)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目前缺少系统、完整的评价标准体系。

目前在工程建设项目审计活动的不同阶段通常使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审计主要是定性评价,主要评价项目调研程序的合规性,论证的科学性、严密性,以及有无决策失误问题等。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期、运营期侧重于定量评价。建设期的评价指标主要有:投资完成额、资金平均占用额、建设工期、质量合格率、事故率、损失率、结算审减率等。运营期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产品市场占有率、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

以上定量指标大多数为财务分析指标,从使用情况看,单靠财务指标并没有真正完全地反映出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成熟的可借鉴的东西还比较少,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评价标准体系,因此制约了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发展。

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上述情况,笔者建议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确立工程管理审计与财务审计有效结合起来的工作思路,适当利用有关部门的工作成果。

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对审计人员驾御财务与工程两个专业知识的技能和审计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提高现有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做好财务与工程两个专业的合理分工与协调配合显得十分重要,审计项目实施前要对工程建设项目的专业要求进行全面分析,合理安排财务审计与工程管理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分工与合作,为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顺利实施奠定相应的专业基础。

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内容涉及不同层面的工程技术领域,要做出恰当的高质量的审计评价,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尤其重要,必要时借助它们的工作成果,主要表现在:一是与工程审价部门的合作,或直接从工程审价部门取得工程审定值,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审计;二是与工程监理部门的合作,监理部门是对工程施工质量、进度进行鉴定、监督的法定部门,遇有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可向其咨询;三是与工程验收部门的合作,通过查阅验收资料有助于明确审计内容,并进行查缺补漏;四加强是与被审计单位的工程、财务、后勤等部门的沟通与配合,对工程建设项目全面进行了解,捕捉真实信息,并尊重对方,以理服人,理由不充分不轻易下结论。

(二)工程建设项目舞弊审计常用的方法。

由于虚假舞弊事项总有异与正常业务之处,因此审计应特别关注没有特殊情况下的单项工程成本严重超预算、利用建设资金巧立名目铺张浪费的行为等群众反映较强烈的问题,进行实质性审查。以下是工程建设项目舞弊审计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1.观察法。

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的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实地察看,通过眼见为实,取得第一手审计资料作为审计证据,通过现场观察辨别工程的真实性是建设项目审计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审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工程量的落实需要到现场去观察,丈量、测算,然后再与工程结算书比较,从而发现有无虚列工程量的舞弊行为。

2.计算法。

是审计人员对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各项数据进行验算或者另行计算。此种方法的目的在于验证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决算资料及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当计算结果与被审计单位的记录不一致时,审计人员一般应再次验证计算过程。必要时,与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沟通不一致时,应以审计人员的计算结果为准。

3.追踪法。

就是按照资金的流程实施审计,通过对资金流转的各个环节的追踪,检查是否存在资金流转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等问题,确保建设资金合法、有效地使用。追踪资金流向审计法在审计实践中具有明显的审计效果,资金流转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审计人员的可控制范围之内,在具体的审计业务中审计人员采取抽样的方式确定样本,完成样本审计的流程过程以期获取舞弊存在的证据,从而决定是否放弃或扩大审计样本实施进一步的实质性检查。新晨

4.审查复核法。

就是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和审计人员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运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与经验,在审查其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一致性的基础上复核并进行合理的计算、验证、分析与推断。如在工程结算环节审计中对工程量计算结果的审查复核,结合图纸审查复核有无多计、重计、漏计工程量,有无人为错算、多算情况。通过审计人员理性的审查复核与分析判断作出具有证明力的审计结论。

5.对比分析法。

结算审计的流程篇(10)

一、前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引入到了各个社会活动领域中,传统的手工审计亦顺应技术的发展转入了计算机审计时代。计算机审计是信息化环境下崭新的审计方式。在我国,计算机审计投入使用已多年,但是随着审计机关人员计算机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审计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程序方法出现了多样性和差异性现象。在这一现象之下,计算机审计所要面对的就是如何进行审计质量控制这一问题。但就目前来看,在计算机审计这一专业领域中,对计算机审计制度准则的制定、计算机审计的操作程序的规范、计算机审计综合质量的评价等等,都还处于不断地探索、研究中,尚未有一个定论。

因此,为了能够实现审计的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和可控化,计算机审计质量控制模型便应时而生。计算机审计质量控制模型是指为使具体审计项目按已经确定的审计实施方案顺利进行,保证审计目标正确、全面实现而在审计过程中采取的策略、程序、组织和具体技术与方法等。这一计算机审计质量控制模型在我国的计算机审计实践和检验中得到了不断完善。

二、关于计算机审计

(一)计算机审计的主要步骤

与传统手工审计相比较,计算机审计的方法和手段在变,但根本目的却没变,计算机审计和传统审计一样,其过程可根据实现目标来分成四个阶段:一是接受业务;二是编制审计计划;三是实施审计;四是报告审计结果。在以上四个任务阶段中,实施审计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在这一阶段,需要实现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这一系统的内部控制进行一系列指标性的评价,并同时对这一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相关的会计数据(或者是信息)进行一些技术性、程式化的测评(详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计算机审计的具体流程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基础信息和数据的准备阶段;2.针对计算机审计的目标设定对内部控制进行初步的审查;3.根据既定的评价体系对初步审查得到的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价;4.在初步审查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进行更全面、更到位的深入式审查;5.在经过对内部控制的逐步审查后进入下一个阶段性的测试——符合性;6.在符合性测试通过的情况下还需要对用户补偿这一控制需求命令进行相关的审查和技术实现方面的测试;7.在经过之前6个步骤的基础性的审查和评测之后,计算机审计便踏入实质性的综合测试阶段;8.在最后一个环节,以前期基础审查评测结论和后期的实质性检测结果为最终依托,对整个审计环节作出最终的全面性评价,并汇总所有的数据和结论编写审计报告。

(二)计算机审计的实用特征

在计算机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如何能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共享成为人们追逐的竞争热点,各类电子信息网站、商务系统、资源平台等如雨后春笋般展现于人们的现实当中,并不断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作为社会生活最大承载体的企业,在面对这样一个信息多样化、多变化的社会现状时,为了获取企业的社会生存能力,亦是通过各种手段去获得更多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在充分利用共享资源的同时还需要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信息数据的安全。尤其是在审计工作中,从手工审计转入计算机审计这一全新的工作模式,在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之下,不难发现一些新的使用特征,比如:首先是扩散了权限。如果是在非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审计的操作权限一般是集中在一些具体的审计操作员身上的,因此对审计质量的控制是集中化、范围化的,而在网络环境下,审计的操作权限不再仅限于操作员,而是面向大众,受众群在不断扩大,多了很多的不可预知性和可控性。其次是变换了重心。通常在非网络环境下,对审计活动中内部控制部分的测试,例如符合性以及实质性测试等才是计算机审计工作人员所需要关心的重点所在,系统的内部控制才是关键所在;而在网络环境下,各类信息被集中于网络这个世界中,在信息资源不断被共享的过程中,一些非共享信息资源亦有可能遭遇盗取或者是恶意的篡改等,从而为企业的审计工作带来无法估量的危险。最后是规范了程序。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员工素质、工作环境和硬件设施,随着计算机在企业中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同一程序面对不同对象便会出现问题,只有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特征,逐步制定出符合企业特质的计算机审计操作程序和模式,才是信息化的现代社会环境下企业走向未来的康庄大道。

三、计算机审计质量控制模型

(一)模型原理

计算机审计的质量控制模型主要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审计的流程为主线,按照“控制标准控制目标、控制点实现的技术与方法”这一思路,根据计算机审计的质量指标,按照质量控制的层次划分为过程、流程和任务三个层次。而在对基础的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审计评测之外,质量控制模型的控制对象还包括对信息系统内部的信息控制,涉及的对象包括控制目标、标准、方法等。

计算机审计质量控制模型在运用于实际的审计项目时,审计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模型制定出的规范化的标准流程逐步深入顺次完成各阶段的审计任务,以达到最终的审计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根据模型流程在既定目标和方式下完成各项工作,另一方面不断地以规范标准来对阶段性的任务目标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去发现问题并纠正难题,对审计质量进行不间断控制。

结算审计的流程篇(11)

石化总厂每年的修理费用在四千万至五千万元左右,约占总厂完全费用的十分之一,是总厂可操作的主要费用项目之一,其预算的执行结果对年度财务预算的完成影响很大。近年来,总厂通过贯彻内部控制制度,修订完善修理费制度和管理办法,有效控制了修理费用,为总厂的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由于不能真正实现项目管理,在内控业务流程、计划及预算管理、结算及审计方面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目前石化总厂修理费管理的现状

目前,石化总厂修理费归口管理部门是设备基建科,管理的基本依据是胜石化总厂发〔2005〕53号文下发的《石化总厂修理费管理办法(试行)》。修理费核算管理的基本流程是需求单位申请基建设备科审核定额部门编制预算上报修理计划并得到批准确定施工单位及签订合同施工及竣工验收审计及结算。目前的修理费管理和核算办法是在内控要求的基础上,对业务流程控制点和权限的细化,业务流程可操作性强,基本上可以满足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和总厂内部管理的需求。

二、修理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调研分析发现,现行修理费管理核算工作,在制度上是健全的,为总厂的设备正常运行和确保安全生产保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修理费年度计划项目偏差大

由于修理费年度预算指标的确定时间是上年末,因此年度预算指标客观上有争取宽松预算的因素,实际上准备实施的项目是否真正能够实施要视下年设备运行状况及生产运行情况而定。在这种情况下,年度修理费预算只能是预算总量控制指标,年度计划修理项目没有太大的意义。

(二)修理计划申报不完整

目前总厂上报至财务处的维修计划只有修理劳务部分,而且其中不包括甲方供料的部分,以及自营工作量所消耗的修理材料,造成年度修理计划与年度预算不符,从内控审批流程上看存在一定风险。

(三)存在变通结算现象,造成审计风险

由于油田内部市场准入、施工方资质、某些石化专用材料或配件采购渠道不畅、投资计划不足等多方面原因,总厂目前仍然存在变通结算现象,而变通结算必然跨过业务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超越控制点权限,因此存在一定审计风险。

(四)维修结算不及时

由于业务流程执行不畅,许多修理项目先开工再走流程,加之部门间协调力度不够,信息不对称,结算进度迟缓。2010年总部下达的修理费预算为4 000万元,总部单项追加安全隐患整改353万元和锅炉改造818万元,合计修理费预算5 171万元。截至9月份,分公司批复维修计划373项,金额1 508万元,总厂账面列支3 011万元。而实际上剔除暂估入账费用2 105万元后仅结算906万元,其中修理材料结算92万元,劳务结算814万元,远低于预算进度。

三、推行项目管理,提高修理费管理水平

分析总厂在修理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的症结是制度执行不力,没有严格按业务流程操作。为进一步规范修理费核算管理,建议总厂推行修理费项目管理,规避风险,不断提高修理费管理水平。

(一)及早确定年度修理项目,统筹年度修理费预算

根据年度预算总盘子,在进行充分调研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尽早确定投入方向和规模,明确实施项目,并及总厂预算委员会通过后以厂发文下达,以保证年度计划的严肃性。在年度修理项目中,要划分设备维修和工程维修,并将甲方供料、自营工作量、日常保运等因素包括在内。

(二)加大月度修理计划的审核力度

为确保真正执行月度修理计划,建议月度修理计划经预算委员会通过后,再上报分公司审批。建议流程为:需求单位申请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工作量定额部门编制预算计划部门汇总形成修理计划预算委员会批准计划上报计划实施。

(三)开发修理项目管理系统,加快结算进度

目前,石化总厂的资产数据库已经比较完善,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各部门信息共享的修理费管理系统,按照修理费管理的流程,通过在系统中建立各部门的用户,并根据职责赋予相应的权限,实现修理项目管理流程的全程网上管理。主要流程简述如下:

1.维修项目计划的申报与下达

(1)资产使用部门用户,根据使用的资产现状提报修理需求。

(2)设备基建科用户通过查看系统中资产维修记录,并通过实地调查,确定修理的,提出修理工作量。

(3)定额部门通过基建设备科提供的工作量初步编制预算。

(4)计划科汇总项目和预算后提交预算委员会审定。

(5)财务部门根据内控要求,将月度修理计划上报分公司审批。

(6)计划部门根据分公司审批结果下达月度修理计划。

2.维修项目的实施阶段

(1)设备基建科维护项目概况,包括项目计划编号、项目名称、主要工作量、项目预算值、开竣工时间、施工单位名称等。

(2)合同部门审核施工单位资质,审核通过后,发出施工合同会签单。达到招标标准的,组织招标。

(3)签订施工合同。

(4)基建设备科在系统中及时维护项目工作进度。

(5)工程完工,基建设备科组织在相关部门验收并在线上及线下提供结算资料。

3.维修项目的结算

(1)定额部门根据预算和相关结算资料审核项目结算,并录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