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乡村规划调研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2 09:44:15

乡村规划调研

乡村规划调研篇(1)

“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及上级相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了解我乡农村建设工作,黄埠乡党委、政府组成农村规划建设暨乡村振兴调研小组。通过与挂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人大代表和部分群众座谈、走访入户、交心谈心等方式开展农村农房建设情况调研。经调研,进一步了解黄埠乡各村在农村建设及乡村振兴中的做法和收获,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党的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详细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乡村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发展。按照上级领导部门的统一部署,调研小组详细了解我乡农村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情况,并围绕如何完善农房建设、推进农村规划实施落地,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黄埠乡实践发展进行了重点探究和思考,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乡农村农房规划建设的现状

黄埠乡共有10个行政村,村民小组104个,农村用地约X平方公里,农民建房已达3005幢,总建筑面积达59万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47平方米。随着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及质量的不断提高,大量农房建设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没有规划的村庄建设混乱,私搭乱建、开山毁林等现象层出不穷。建设容易拆迁难,农村面貌要改善、乡村振兴发展都离不开规整的建设用地,无序的农村农房建设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振兴工作推进的重要瓶颈。

(一)“跑马圈地”的农村“豪宅”。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各界对农村未来的看好,加之大量外出务工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整个农村掀起一股“建房热”。因为农村建设总体上以住宅建设为主体,既没有规划,也没有建筑密度、容积率等限制,个别群众在原有宅基地随心所欲搞建设、滥占土地、开山毁林填堰等方式抢建、扩建、违建“豪宅”、“大院”,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反增,仅2018年,全乡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就达到了172平方米以上,农村人均用地规模偏高,空闲隙地多,集约利用程度低,大量农村居民点用地无法腾退复垦,在用地总体规模受限的情况下,城镇用地日趋紧张,阻碍了城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浪费严重”的无规划建筑。农村房屋在用地、建设、安全等方面既存在隐患,又产生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如一些花园、庄园式的建筑对农村整体风貌有不可逆转的破坏,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后期进行统一风格改造的花费巨大。因普遍存在外出务工情况,农村房屋“空置率”惊人,部分村房屋长期空置率超过40%。

(三)“支离破碎”的农田土地。由于长期缺少村落布局规划,“逐水而居”、“沿路而建”的旧观念沿袭至今,全乡农村布局基本以道路、河流为主线,呈“一”字式排布,大部分农村规模小、分布乱、居住分散,没有大规模的聚集成中心村,连片大规模的农田更是屈指可数,严重阻碍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影响了现代化农业体系的形成。

(四)“线长面广”的农村基建。由于小而散的居住状况,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量大、成本高、到位难、水平低,最重要的是使用效率低,有些甚至无法进行配套。据统计,仍还有40%的农村不能集中处理生活垃圾、70%的农村不能集中处理生活污水,10%的农村没有全面完成改厕,30%的农村主要道路没有路灯,15%的自然村、居民定居点离村委会距离超过5公里以上,100%的农村没有通天然气,70%的农村没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无序建设透支了农村发展潜力,一些农村因为没有预留发展空间,在道路、公墓、电网、健身场所等方面建设举步维艰,如正在新建的清石线公路,因部分农房附属房屋无序建设挤占公共空间,导致可利用土地过于零散无法集中,导致规划时多次改线,而后在征迁工作中因没有达成共识,造成无法按时完成拆迁,制约了农村基础条件改善的进度。

二、我乡农村规划农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农房建设的混乱与无序主要原因在于规划的缺位,其消极影响已日益显现,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正视和重视规划短板的问题。

(一)农村规划严重滞后。各类规划在市、县两级较为完善,但在乡镇农村等层级还相对滞后,一般仅有总体规划或水、电、路、气等大规划编制,集镇规划和更细微层面的农房建设具体规划很少,农村规划处在起步阶段,除部分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自行编制过规划,大部分农村发展蓝图都还是空白。

(二)规划体系较为混乱。目前涉及农村的各类规划之间存在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环境整治、全域旅游、污水处理、电力电信等规划由于各部门侧重点不同,在统筹农村规划编制中往往有很大的分歧,而且现有规划内容都较为简单,指导性、可操作性不强,擅自改变规划的建设行为屡见不鲜,农民自建房朝向、高矮、院落等都参差不齐,有些农户受迷信观念影响,在周边几十户房屋都“坐北朝南”的情况下坚持“坐西朝东”建房,还有农户为了“争风水”强行抬高地基,使整村风貌极不和谐,有新房无新村,农村的旧面貌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三)规划意识仍然淡薄。由于历史原因,农民综合素质总体不是很高,对规划认识不高,积极性不大,由于“建设新不丢旧”的传统观念和缺少科学的农村用地退出机制,农民对规划的参与热情不高,不愿按规划执行和实施。而且村委会任期时间短,村干部更换频繁,村干部普遍存在着认为搞规划涉及群众利益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认为规划得再好,没有钱也实现不了,不如不搞。还有部分干部群众对上级支持的期望值过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也直接影响到了农村规划的有效推进。

三、关于推进农村规划农房建设的几点建议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农村规划不仅仅是简单的建设图纸,更是决定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农村向哪里发展、农业往哪里集中、农民在哪里居住的重要依据,是回应和落实“乡村振兴”顶层设计的最细致、最具体的“基层设计”蓝图,抓住农村规划就是抓住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对此,建议加快完善黄埠乡农村规划体系,切实发挥乡村振兴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宜居宜业、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村建设步伐。

(一)加快农村规划编制进度。一是加强统筹领导,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对全乡农村规划进行统一部署、统一标准,防止各自为战、随意规划。要根据相关农村规划文件精神,细化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安排,为其它各类规划实施奠定基础;二是完善规划技术标准,要制定农村个人住宅翻建及拆迁安置规划标准,明确农村建筑项目选址、用地和设计方案的审查以及容积率、建筑退让、建筑间距、绿地率等技术指标, 提高建设品味,加强规划执行的政策依据;三是培训规划建设人员,要组织各村人参与规划培训或异地交流,通过直观的方式使基层村干部了解农村规划成效,提高其规划理论水平,培养本地规划力量。同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农村组团与设计公司签订规划编制合同,增强议价能力,保障后期跟踪维护水平。

乡村规划调研篇(2)

嫘祖镇位于西平县西北部,距县城35公里,与舞钢、舞阳接壤。全镇10888户42429人,耕地63700亩,辖20个行政村,79个自然村。嫘祖镇是传统的农业镇,农业主产小麦、大豆、花生、油菜籽为主,畜牧产业发展以锦华肉食、丰源集团、全国生猪交易市场为依托的生猪饲养、销售、肉食加工为一体的生猪产业;特色种植以打造好千亩丹参种植基地。2018年4月荣获驻马店市“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称号,11月顺利通过市级复验;12月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先进乡镇。同时在今年12月份海南博鳌美丽乡村峰会上,我镇被授予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称号。

二、发展现状:

(一)重点依托资源优势,形成产业兴旺发展态势。一是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基础不断夯实。今年夏秋粮食生产总量68995吨,主要农作物实现稳产增收,花生、大豆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生产再创佳绩。二是生猪猪产业发展已具规模。重点发展以锦华肉食、丰源集团、全国生猪交易市场为依托的生猪饲养、销售、肉食加工为一体的生猪产业。采取入厂务工、租赁土地、入股分红、公司+农户+基地等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三是丹参种植中草药产业发展效益明显。重点发展以幸福合作社、众富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带贫龙头的中草药种植销售、加工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等模式建立带贫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户获得稳定受益。止目前,幸福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流转1500亩土地大力发展丹参种植产业,拟新建丹参加工厂,可吸纳2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带动50余户贫困户转移就业。四是突出做好国土绿化林业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位于董桥村的河南泰如苗木有限公司打造300余亩、兰衣赵村众富种植专业合作社500余亩的苗木栽植、销售、绿化为一体的林木产业;张于庄村100余亩的片林,标准再提高,观赏、经济效益凸显;张店村灌渠西100亩片林围村林、20亩小游园,地理位置优越,张店、张老庄、谢庄、前小庄自然村3000余群众可直接受益;今年初张店村张老庄自然村2000米寨河已打通,是全县现存不多能全域贯通的传统寨河,形成寨河通、水系通,并且在寨河周围栽种槐花、高标准美化绿化的独特景观。

(二)统筹协调,加大投入,镇村面貌明显改观。

一是集镇实现精细管理,街道面貌焕然一新。采取措施推动街道管理规范化,坚持镇干部集中行动对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现象进行管理,吕店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顺利完工,嫘祖公园新建水冲式厕所一个,对街道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安装路灯 136盏,整治后的街道面貌更新,颜值更靓。

二是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显著,花海旅游小镇雏形具备。一是集中整治强基础。强力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支部书记带头干,发动村组干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垃圾清运工作由桑德环卫公司实行集中清运,配备垃圾清运车3辆,发放垃圾桶899个,日产日清。目前,全镇人居环境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二是路肩种花美化增新彩。在高标准绿化的前提下,认真做好路肩美化工作,确保三季有花,以环境美带动和促进群众参与到美化环境中去,今年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组织各村干部群众在35公里长的路肩上栽植上美丽的格桑花、北京菊、鸡冠花、指甲草、虞美人等。很多群众也都在自己的房前屋后,院内院外种上了各种乡间花草。现在在全县形成一个共识,到嫘祖镇去看花!打造嫘祖镇花海旅游小镇指日可待。三是公园建设大手笔。由黄河规划勘测设计院设计,占地120亩的嫘祖公园已经建成,先后投资200多万元,新修园内园外道路1.5公里,高标准整治坑唐2个,栽植桂花、银杏、香樟、塔松等6000余棵,种植草坪1.95万平方,安装太阳能路灯96盏,公园南侧的文化广场和舞台已经建成,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配备齐全,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三)文化事业健康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卓有成效。宋庄、常寺、李寨、圈王、洼郭、张于庄等12个非贫困村的文化舞台和文化广已全面建成,已实现全镇20个行政村都有文化广场、舞台。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情系三农,送戏下乡活动。全镇完成送戏下乡10场次,播放电影240场次,业余剧团和农民广场舞大赛的开展极大丰富了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兰衣赵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张店村被评为2018年度驻马店市老年体育“双创”活动示范村。

三、存在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由于国家投入和社会各界支持力度有限,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受现有政策和农村实际现状的影响,村民自主投资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管理服务跟不上,作用难以发挥。

2、乡土人才回归难,人才振兴是最大短板。虽然目前在外人士越来越关注、支持农村,但人才保障与经济转型升级、与农村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在乡村建设的一些优秀典型案例中我们看到,在外人才返乡带动,往往能成就一个乡村的振兴发展,他们利用在外学到知识、技能和管理经验,凭着一腔对家乡的热情和情怀,为家乡注入了活力,带动了百姓致富。乡土人才难以回流农村、农业,在外人才返乡积极性不高,是乡村振兴中的一个短板。

3、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发展环境不优。近年来通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改善了基本农田较为集中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但还普遍存在着标准不高、质量不一、使用效益不大的问题,尤其是与高标准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基础设施还有较大的差距,规模经营、机械化施工都存在较大困难,农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优质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农业面临污染加重等问题凸显,农业生态环境成为突出短板。

4、教育与社会心理的影响。制约乡村发展也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社会心里和教育有关。千百年来,我们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几十年来,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是围绕“远离农村、远离农业”展开的,人们骨子里潜移默化的渗透着一种观念,甚至只要和农业、农村有关的人与事都会“低人一等”,这是当前社会上的一种普遍观念。

四、发展规划:

  (一)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1、农业产业现代化持续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增强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比例,提高群众收入;逐步培育龙头带动企业,增大辐射面和带动能力,转变传统耕作、养殖模式,将农作物种植向绿色无公害、有机化方向发展,打造专业种植园区,提高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培育像“西平小麦”这样具有地理标志的农作物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使农业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发展。近期重点打造吕店村千亩丹参生产基地,洪村铺村丰源集团现代化畜牧养殖园区,兰衣赵村果桑采摘园区。

2、人居环境深入持续发展。从2015年以来,我镇着手在全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造了兰衣赵、张店、刘楼、常寺等示范村,其他村也在持续推进中。近期重点在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坑塘整治、厕所革命、残垣断壁治理及村庄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多下功夫,持续提升村庄整洁度、宜居度、亮丽度,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3、实施“三河”治理工程,重点打造西草河。小洪河、洪溪河、西草河分别流经我镇20千米、15.2千米、8.3千米,我镇全部位于“三河”流域面积之内。通过“三河”治理,使全镇形成一个循环水系,能够极大改善区域小气候;通过西草河景观带打造,为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餐饮、观赏的好去处。

4、加大文化遗存及非物质文化开发保护力度。以董桥嫘祖文化遗址为核心,重点打造嫘祖文化核心区,兰衣赵鱼灯和宋庄、张店、兰衣赵戏曲等非物质文化挖掘与传承,刘楼、常寺等古村落建筑的开发与保护,提升嫘祖镇文化底蕴。在全国文明村镇兰衣赵建设仿古一条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条街、传统文化一条街,打造儿童乡村体验乐园、传统文化讲习堂,将兰衣赵打造成我镇一张亮丽的名片。在张店村实施张老庄寨河修复工程和张店村灌渠修复工程,使人们有一个怀古、思古寻找乡愁的去处。

5、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以阵地建设为抓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注重培育良好家风民风,以家风促民风。结合村民生产生活实际,修订完善通俗易懂、群众认可、易于执行的村规民约,利用主题党日活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广播宣传等,将村规民约用起来,形成社会良好风气,引导村民坚持遵守法律法规、传承优良家风、规范村民言行。

(二)远景发展规划:

一轴三心五线。以嫘祖文化为核心,重点发展古迹景观区、商旅文创区、生态田园区,打造文化线、景观线、产业线、田园线、公关线。

乡村规划调研篇(3)

乡村旅游规划在乡村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起着纲领性作用,它是根据乡村旅游发展规律和市场特点制定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本文对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进行综述,尝试了解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研究进展情况及问题。

二、乡村旅游规划研究文献概况

为能直观地了解近年来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研究进展,本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乡村旅游规划”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选取了国内期刊如《旅游学刊》、《资源开发与市场》、《地域研究与开发》、《旅游论坛》 、硕士论文及学校学报等刊物2000年以来的55篇文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近十几年来,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乡村旅游规划文献数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图1)。

三、乡村旅游规划研究方法

学者研究乡村旅游规划的方法以定性描述研究、个例实证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

四、乡村旅游规划研究内容

通过对这55篇的研究情况来看,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规划基础内容研究、乡村旅游规划的问题及意见研究、乡村旅游规划模式研究、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及乡村旅游规划法规建设等方面(表1)。

(一)乡村旅游规划基础内容

乡村旅游规划涉及的基础内容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乡村旅游规划的概念、规划原理、规划原则、规划程序等方面。方增福(2000)提出了乡村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基本原则是“选择独特的吸引力的乡村进行旅游规划、充分利用乡村基础设施,适当建设配套设施、旅游活动的设计应顺应农村生活方式,尽量做到不干扰村民的正常生活、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并使村民从中获益、鼓励游客参与村民的各种活动。”;基本方法包括:准备工作阶段、确定开发目标、可行性分析、制定方案、方案的评价与比较选择、实施规划、监控与反馈。李伟、郭芳(2002)针对性地提出乡村旅游规划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提出旅游发展与农业生态建设相匹配,经济发展与自然、文化的生态保护相协调,强调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同步发展。王莉(2003)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发展状况、客源市场、开发建议等方面入手, 结合云南现实, 初步探讨了乡村旅游的开发策略和需注意的问题。唐代剑、池静(2005)介绍了乡村旅游规划的方法及层次,并就实施阶段和学科来源对现有旅游规划方法体系做了综合描述。王云才、刘滨谊(2006)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观点,系统探讨了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规划的概念,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现阶段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核心内容。李良栋(2011)概括了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的基本类型,总结了规划内容,讨论了乡村旅游规划的原则以及在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张捷、钟士恩等(2014)提出乡村旅游发展要有规范化的旅游规划,还要重视政府引导型的科技支撑和技术示范。

(二)乡村旅游规划问题及意见研究

乡村旅游规划处于探索阶段,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争议及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唐建兵(2007)认为在乡村旅游规划实务中, 存在着许多误区,如: 规划动机不正确, 规划单位良莠不齐, 规划过程不严谨, 规划可行性分析不够等,并提出行旅游规划个人的资质认定, 纯洁旅游规划队伍、提高旅游规划的权威性和连续性、严格规划论证和实施监督等意见。欧阳勇峰等(2009)剖析了目前乡村旅游规划出现的若干问题,包括延伸城市的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建设方式, 照搬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形式, 提出乡村旅游规划的共生与有机更新途径, 强调规划应维系乡村景观格局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保障村屯聚落人文肌理的连续性, 实现农村生产、生活与乡村旅游的一体化。徐敏慧(2010)提出在乡村旅游规划过程中出现村民宅基地流转问题解决不当的现象,并究其发生的原因。黄建清(2011)从乡村旅游规划的概念入手研究乡村旅游规划的编制要求和注意问题,并以实例分析探讨了乡村旅游规划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乡村资源与区位背景,制定不同的规划策略。

(三)乡村旅游规划模式研究

学术界一直在探讨建立适宜乡村发展的一套乡村旅游规划模式,旨在不断提升乡村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及针对性。郑群明、钟林生(2004)提出在乡村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注重社区和居民参与的开发模式是最佳选择,应该引导乡村居民参与规划过程。曹国新(2008)总结到我国旅游规划界先后形成三种乡村旅游规划模式,分别是强调风格的规划模式、强调趣味的规划模式、强调综合的规划模式。唐建兵(2012)在解读“反规划”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反规划”理论指导下的规划模式在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取得的成功,初步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杨岳刚(2014)构建了县域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的“1331”模式。

(四)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

王云翔、朱兴彤(2009)通过对花山旅游村进行规划设计,并对其进行剖析,提出旅游村景区有规划的六要素:考虑交通便捷性、规划主题鲜明、建筑选型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规划设计依托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挖掘地方特色、农民经营为主体。刘爽、朱余丹(2011)对嫩江农场进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淤涤非基于古村风貌保护对广西贺州市龙井村进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

(五)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建设

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可以提高乡村旅游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指导乡村旅游规划工作付诸实施的依据。关于乡村旅游规划的体系文献比较少,魏有广(2007)对乡村旅游规划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尝试性地构建了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强调乡村旅游规划体系要有专项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并且要注重乡村旅游规划与乡村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

(六)乡村旅游规划法规建设研究

乡村旅游法规建设对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规范性意义,是保障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法律标准。王云才(2002)借鉴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指明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乡村旅游规划纲要”、“乡村游憩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细则”、“乡村旅游地规划与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要点。

五、结论

通过对乡村旅游规划文献的分析和讨论,笔者认为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我国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时间不长,十几年来一直有学者关注,但相比较而言这仍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今后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将会不断增多。

乡村规划调研篇(4)

2、加强综合部门建设。根据中央和省委要求,大力加强党委乡村工作综合部门建设,切实增强其在组织协调、指导服务、政策研究、督查考核等方面的职责。市编办根据市乡村工作实际和城乡统筹发展要求,结合地方机构改革工作,研究提出市、市(县)区党委乡村工作综合部门机构强化意见,将其作为党委工作部门,单独列入机构序列,进一步扩充增强职能,调整增加编制。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全市各镇(包括涉农街道)成立乡村工作办公室,负责区域内乡村政策贯彻、、制度创等具体工作,切实构建起全市乡村工作综合协调和统筹推进的完善网络体系。

3、加强相关部门建设。农口部门要主动适应形势、要求,转换职能,增强素质,加强自身建设,加快形成职能明确、职责一致、运转协调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市发改委、经贸委、教育局、科技局、民政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设局、交通局、文广局、卫生局、体育局、环保局、规划局、旅游局、金融办等部门要从更好地支持“三农”发展、更好地服务“三农”工作出发,明确一名负责同志分管乡村工作,成立或明确一个以上专门处室负责乡村工作,并配齐配强熟悉乡村工作业务的人员,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体系,确保工作有人做、见实效。

二、完善研究决策机制,确保部署科学严谨

4、进一步健全调研制度。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和市各涉农部门,要经常深入乡村,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倾听农民呼声,确保工作开展最大程度地符合地区实际、符合农民愿望、符合发展要求。要围绕事关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年精选一批课题,通过自主研究、联合研究、项目招标等多种方式,通过走访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升乡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乡村建设的科学决策部署水平。

5、进一步健全会商制度。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和市各涉农部门对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要切实想方设法及时研究解决。对不能独自承担、需要其他工作组或部门协助或联合研究解决的,要及时通知其他工作组或部门,进行集体会商,共同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思路,推动问题解决。对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要及时告之相关负责的工作组和部门,推动问题获得有效解决。

6、进一步健全决策制度。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和市各涉农部门对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自身无权决策的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及时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决策,作出部署安排。领导小组同时建立定期决策部署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研究决策工作推进中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工作开展中的重大问题。

三、完善规划调控机制,加大引领导向力度

7、高度重视乡村规划。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实现乡村科学发展、城乡一体发展的龙头工程,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控制作用,推动镇村行政区划调整,加快“三个集中”步伐,加大市镇、型社区和乡村联动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城乡经济、社会、空间、生态布局,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人口集中水平,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和乡村生态环境改善。

8、科学完善乡村规划。研究制定《市乡村规划编制管理办法》,切实明确各类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着眼长远,立足现实,坚持现实性、前瞻性、合理性有机统一,不断深化完善乡村产业发展、市镇和乡村型社区建设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切实做好各项规划之间的科学有效衔接。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积极强化专家论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努力提升规划的科学论证水平和公众参与程度,确保规划编制的科学合理。

9、精心实施乡村规划。按照区域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要求,以大建制镇推动市镇整合,以大行政村推动型乡村社区建设,加快形成以“城、市镇、型社区”为主的现代化城镇体系,提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加强规划与区划的对接工作,加大建制镇、行政村撤并和撤镇建街、撤村建居工作力度,促进镇村布局体系规模调大、结构调优。按规划有序推进所有保留村庄的整治改造,积极开展规划政策创试点,允许按规划重建或建住房或配套用房,打造宜居宜人村庄典范。

10、严格管理乡村规划。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中确定的基本程序审批各类规划。各级政府不得随意变更规划,任何单位、个人不得随意干预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按照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并作为公共决策、调控手段和实施项目的重要依据。切实强化规划执行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及时纠正、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推动乡村规划全面落实。全面推行“阳光规划”,全过程实行公示制度,广泛接受各方面监督,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规划的实施到位。

四、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强化发展资金支撑

11、完善财政投入制度。市财政部门加紧研究制定“财政投农资金投入使用评价办法”,科学界定财政投入范围内容,建立健全相应指标体系,切实明确财政投入具体要求,为监督检查各级政府投入政策贯彻落实情况提供参考依据。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地区和各相关部门、各级人大和政协定期对同级政府开展财政投农情况的督查和检查活动,促进财政投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财政投入全面及时足额到位。

12、完善金融投入制度。鼓励支持外地银行、外资银行和地方银行发起创办村镇银行,加大对已设立村镇银行的政策支持,推动村镇银行强化为农服务、实现持续发展。加快乡村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步伐,努力实现乡村小额贷款全覆盖。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多层次乡村信贷担保机制,各(市)区均要建立和完善农业再担保机构。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和覆盖面,大力发展乡村意外保险、财产保险、农机具保险、农民房屋保险等涉农险种。制定完善对合作组织、村级扶贫、农民创业等特定主体的信贷投放考核激励办法,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给予资金奖励。

13、完善社会投入制度。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国家强农惠农补贴政策,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切实调动广大农民投资投劳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继续本着“政府引导、有效扶持、自助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大力推进“一企一村、多企一村、一企多村”结对机制建设,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投资“三农”、支持乡村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功能,灵活运用贴息、担保、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外资资本、民间资本等各类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五、完善科技创机制,大力增强智力支持

14、加大政研合作力度。着力开展市、市(县)区两级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政研合作,加快探索地方政府与合作院校联手共建的有效机制。认真学习外地成功经验,围绕技术推广、培训教育、机制研究、挂职锻炼等主题,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开展各类合作活动。坚持将政研合作融入乡村建设整体之中,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人力、科技优势,着力破解科技含量不高、人才资源不足和建设机制不活等方面的瓶颈制约,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发展成高效农业、传统村落改造成型社区、传统农民培育成现代农民。

15、加大成果转化力度。结合实际积极创办“产学研创中心”、“高科技园区孵化器”、“技术合作推广中心”等科技创、科技创业、科技服务载体,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积极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生态改善、公共服务、素质提升、综合改革等方面,每年组织实施一批示范性强、带动力大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推进科技成果和乡村发展建设紧密结合。积极按照服务综合化、功能多样化、推广社会化的定位,加快探索建立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

16、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理念,围绕能力提升,分门类、分专业、分层次、分结构,分期分批抓好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动态管理机制。加大乡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突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文化素养等培训内容,使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职位的干部都能得到较为系统的培训,打造一支学习型、创型、实干型的党政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乡村人才保障工程,推动市(县)区、镇、村实用人才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培养一大批适应乡村发展需要的乡村基层组织管理人才、乡村实用技能人才、乡村专业技术人才,切实满足乡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六、完善实施推进机制,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17、完善工作例会制度。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并围绕乡村改革发展十大强农惠农工程和现代化乡村建设各项重点工作,每年选定一个以上主题召开专题推进会,交流各地区、各相关部门的工作推进情况,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集体研究推进工作,共同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推动乡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乡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

18、完善统筹协调制度。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市乡村改革发展十大强农惠农工程牵头部门、市现代化乡村建设各项重点工作牵头部门,及时通过召开联席会议、联合组织推进、共同检查考核等多种形式,探索行之有效的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强化成员单位之间的相互配合,做好上下左右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互促互补效应,提高推进效率,扩大综合效果。

19、完善促进创制度。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和市各涉农部门立足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围绕规划建设、就业保障、公共服务、两个置换、组织合作、金融扶持等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加强研究,加强创,及时制定出台有助于破解难题的鼓励性、优惠性、配套性政策措施,切实为工作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注重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和探索实践,深入总结、积极推广基层的成功做法、有益经验,鼓励和支持基层群众采取更加灵活的工作措施推进乡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乡村建设。

20、完善结对共建制度。在强化政府自身作为的同时,积极坚持多方合力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共同推进乡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乡村建设工作。大力强化部门结对、村企结对、村村结对工作,推进市各相关部门、工商企业、经济强村继续发扬结对帮扶薄弱村的优良传统,对经济发展薄弱村加强结对帮扶,切实通过扶助困难户、帮助建设基础设施、帮助农民转移就业等多种方式,帮助薄弱村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推进乡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乡村建设。

七、完善督查考核机制,促进工作全面落实

21、突出督查考核重点。全市乡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乡村建设工作建立严格的督查考核制度,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的督查考核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各部门、各地区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年初全市乡村下达的目标任务书和制定的相关确定。督查考核要全面察看各市(县)区、各部门落实和执行各级强农惠农政策、完成农民增收等重要综合指标、完成乡村改革发展和乡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落实支农项目及资金、推进“三农”工作体系建立等有关情况。

22、完善督查考核办法。市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市级有关职能部门的督查考核活动要围绕提升推进成效,积极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工作督查要实行综合和专项、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乡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各工作组的专项督查活动每半年分别至少进行一次,督查中要深入开展“三查三看三比”活动。工作考核要坚持平时跟踪问效、季度进度检查、年末综合评定相结合。切实通过有力的督查考核活动,促进乡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乡村建设工作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推进目标全面完成。

23、公开督查考核结果。全市乡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乡村建设工作督查情况将定期通过全市现代化乡村建设工作简报公布。全市乡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乡村建设年度考核结果通过地区(部门)自评、地区(部门)互评、群众测评等方式综合确定后,由领导小组排定名次,按时向社会进行公布,接受广大群众监督评议。考核结果同时上报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作为部门评优奖励的重要标准和领导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

八、完善奖励问责机制,充分激发工作动力

乡村规划调研篇(5)

Abstract: In the area of rapid urban city,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demand rapid expansi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rur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on the coord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space contradi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is comb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planning management planning in Bijie City explores in the full establishment system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improvement of rural plann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try to enrich the practical relevance and the future orient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s: rapid urbanization, rural planning, planning failure, control and guide, the establishment of system, management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发展背景

毕节市地处乌蒙山区中段、贵州省西北部,处在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地破碎,是典型的岩溶山区和喀斯特地貌区。全市总面积26844.5平方公里,高原山地占93.3%。

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和贵州“工业强省”战略实施以来,毕节市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据统计,毕节市的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16%提高到2010年的27%,2012年的城镇化率为30.17%,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毕节市正处于从以乡村建设为主迈向以城镇建设、乡村建设并重的发展阶段,在空间规划上偏重城市规划,而忽视乡村规划,使其面临着城乡建设空间冲突和城乡规划工作失效两个方面的突出矛盾。

1.1 建设空间矛盾突出

由于地处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的山地地区,毕节市适宜建设用地破碎零散,同时随着整体发展环境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矛盾突出。

(1)城市空间拓展迅速

根据毕节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其城市规模将从2010年的45万人、32平方公里发展至2030年的160万人、190平方公里。毕节市中心城区将进入迅速扩张阶段,建设用地平均每年增加16平方公里,两年时间现状城区将扩大一倍。

图1毕节市中心城区2010年与2030年建设用地对照图

(2)乡村建设需求旺盛

毕节市中心城区范围内自然村落数量多且空间分布分散。据统计,2012年末,毕节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共有村庄225个,村庄密度达到23个/百平方公里,农村人口约60万人。

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毕节市“三农”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农村家庭收入有了大幅提高。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4926元。农民收入提高,急需改善居住环境,促使农村建设需求迅速释放,同时由于乡村建设粗放、无序,导致用地需求量大。

1.2 规划管理失效严重

在快速城镇化初期,城乡规划工作常偏重于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的研究,而忽视乡村规划建设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在面临城市空间快速拓展和乡村建设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城乡建设空间矛盾导致了规划管理失效现象的出现。

规划失效的一个表现是乡村规划管理无法开展。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城市、镇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核发“一书两证”(规划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依据,乡规划和村规划是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依据。一方面,由于缺乏乡、村规划作为规划管理依据,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目前已停止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另一方面,在毕节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中,重点对城市发展目标和建设用地布局进行了研究和安排,而没有对规划区范围内乡村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做出具体安排,在没有编制乡规划和村规划的情况下,难以指导乡村规划的编制和乡村建设管理。

规划失效的另一个表现是乡村违法建设现象严重。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回乡创业需求以及农民收入的提高,乡村建设需求日益增加。在乡村建设得不到合理疏导的情况下,乡村违法建设活动亦日渐增多。

2 原因分析

规划编制与管理上“重城市轻农村”、“重管制轻疏导”是导致并加剧“建设空间矛盾”和“规划管理失效”的两个主要原因。

2.1 规划编制上“重城市轻农村”

受行政体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规划体系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毕节市在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上出现“重城市轻农村”,主要体现在规划编制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不足。

首先,缺乏对乡村地区规划建设进行针对性研究。一方面是毕节市原为毕节地区,受行政职能的限制,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职能由县一级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行政主管部门承担,其规划编制工作集中于县城的城市规划而忽视了乡村地区;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欠发达,政府在规划编制费用上的预算较少,难以满足全面开展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需要,尤其是乡村规划的编制工作。由于当前城市总体规划偏重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布局,对乡、村建设用地没有做出具体安排,难以指导乡、村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导致现有城乡规划难以满足城乡空间拓展和统筹协调城乡建设的要求。

其次,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对城乡规划体系进行前瞻性创新。在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以前,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体系着重于城市规划,在乡村规划编制上的法规、规章、规范不完善,难以指导城乡统筹规划的编制工作。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五个层面规划的城乡规划体系。但对城乡规划编制中的诸多问题仍有待解决,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能否布置乡村建设用地、能否批准乡村建设、能否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发证的依据是什么等等,需要在相关的法规、规章、规范、标准的修改中进行完善。

2.2 规划管理上“重管制轻疏导”

受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困扰,城市政府存在“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与乡村建设用地指标此消彼长”的认识误区。同时,由于缺乏规划指导,在乡村建设规划管理上,采取了“城市规划区内禁止进行乡村建设”的一刀切规划管理方式。这种以管制为主导的规划管理方式导致了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管理工作出现脱节,主要表现在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和统筹性不足。

首先,城乡规划、国土资源部门管理的不协调。一方面,在毕节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中,没有安排乡村建设用地,为保障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禁止在中心城区范围内严禁乡村建设;另一方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则每年都有新增的宅基地建设用地指标。按照城乡规划法规定,进行乡村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办理用地审批手续”,中心城区范围内的乡村建设因为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无法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而无法落地,使区内大量乡村建设的合理需求失去了合法的建设途径,从而导致违法建设严重和规划管理成本增加。

其次,相关部门在乡村建设计划上缺乏统筹。当前,多个部门在分头推进农村各项建设,如交通部门的通村公路建设、教育部门的教师周转房核学生宿舍、住建部门的危房改造和棚户区改造计划、发改部门的生态移民搬迁、水利部门的饮水工程等等,这些工程的建设缺乏统筹安排,导致城乡的无序建设和重复建设。

3 途径探索

针对前文阐述的现实问题和原因分析,在快速城镇化地区的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上应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思路,运用控制与引导并重的工作方法充实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体系。

3.1 充实城乡规划编制体系

毕节市正处在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职能的转型、城市经济的转型和城市空间的跨越都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作为支撑。

(1)加强城乡空间一体化规划

毕节市政府提出跨越式同城化发展战略,跳出七星关、大方原有城区在中部地区建设新城和产业园区。在快速城镇化地区,由于原来城市建成区范围较小,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其范围内大部分地区仍为乡村地区,在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乡村建设仍是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城化战略的提出,使原来处于城市边缘的乡村地区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地区,要求加强城乡建设空间的统筹规划研究,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建立城乡空间协调机制,协调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的矛盾。

首先,统筹确定乡村发展规模。当前多数城市在编制总体规划时,重点放在了城市发展规模的研究上,鲜有对镇、乡、村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进行研究,从而导致乡村规划缺乏功能定位和发展规模上的指导。应充分研究城乡发展的动力机制和需求,激发城乡各层面对发展的积极主动性,根据规划期末的城镇化率来确定乡村人口和建设用地的规模,指导乡规划和村规划。

其次,划定乡村建设用地空间增长边界。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除划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外,还应提出镇、乡、村的建设空间范围,划定乡村建设用地空间增长边界,以指导下层次的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合理确定乡村建设用地标准和安排建设用地布局。

图2城市、镇、乡、村建设用地空间增长边界示意图

(2)制定乡村用地分类标准

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五个层面的规划。《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的修改将建设用地共分为六个中类: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H1)、区域交通设施用地(H2)、区域公用设施用地(H3)、特殊用地(H4)、采矿用地(H5)和其它建设用地(H9);其中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H1)细分为四个小类,包括城市建设用地(H11)、镇建设用地(H12)、乡建设用地(H13)和村建设用地(H14)。

2011版用地分类标准中城市建设用地、镇建设用地、乡建设用地和村建设用地的划分与城乡规划法的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相对应,为总体规划中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全覆盖奠定了基础。但是,对乡、村建设用地的分类标准还没有制定,需在此基础上,根据乡村实际和发展需求制定乡建设用地、村建设用地分类标准,指导乡规划、村规划的编制。

(3)充实乡村建设规划内容

制定一个开放、可生长、可持续、刚性与弹性兼备的乡村建设规划。通过该规划实现统筹安排农村道路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控制和引导农村建设与城市开发建设的协调发展,保障和促进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落地等各项核心工作顺利推进。

第一,建立农民建房档案管理制度。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充分了解农村村民住房建设需求,将农民住房情况分类进行建立档案管理,详细登记住房困难户、住房改善户、已有住房户的资料。采用“建房人申报”的方式,由村委会组织村民进行个人建房申报,经村委会、镇政府审核后报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纳入规划进行统筹安排,明确近期建设任务。

第二,提高乡村建设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规划作为实施总体规划的行动计划,找准抓手逐步解决问题。探索多样化的农民住房用地管理模式和住房建设模式,合理确定农民住房建设规模、布局和标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选址,控制引导村民建房;逐步完善市政公用设施、综合交通系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设施;开展美化工程,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景观风貌。

第三,衔接国土部门用地管理。按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城市建设征用集体土地的,应返还10%的用地作为集体建设用地,发展集体经济和配套设施建设。若城乡规划中没有乡村建设用地布局,则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无法将返还建设用地落地,导致城市与乡村建设的用地矛盾进一步激化。

3.2 完善乡村规划管理机制

由于地处山区,毕节市适宜建设用地资源紧缺,在城市建设需求和乡村建设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城乡建设空间矛盾日渐凸显。如何促进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之间的协调发展、完善乡村规划管理依据和管理程序,成为毕节市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也将影响未来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

(1)制定乡村建设规划管理办法

通过该管理办法的制定,统筹协调规划、国土、住建等行政主管部门对乡村建设的管理。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细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申请、审查、核发程序;规定乡村建设标准;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模和规划选址,划分为乡村建设控制区和乡村建设引导区两类地区;明确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申请条件;明确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标准。

(2)协调城乡建设时序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充分衔接上层次规划(土地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企业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发展规划(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生态移民搬迁、“五园”新村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建设),选择投资省、见效快、带动效果明显的试点。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建设计划,协调多种渠道筹措资金,统筹安排各项政策性资金投入,撬动村民积极有序地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 结语

毕节市正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空间拓展均处在转型当中,规划将在城乡发展中起着龙头作用。因此,充实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和完善的乡村规划管理体系是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有力保障,作者仍将在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中尝试作出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仇保兴,《追求繁荣与舒适——转型期间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若干策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05.

2.仇保兴,《和谐与创新——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危机与对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6.

乡村规划调研篇(6)

关键词: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乡村;城市

Key words: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index system;rural area;city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123-02

1 乡村控规指标体系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乡村建设管控的现状分析 我国虽已制定一系列与乡村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其中不同规划条例的适用范围和规定内容均有所侧重,但并未对乡村建设的管控做过多提及或内容已较陈旧,无法满足现今快速的乡村发展。另外,在如今的村镇规划体系中,村庄(集镇)规划虽有建设规划引导,但在相关规范条例中所强调的内容均仅停留在镇区建设规划层面,并未对村庄建设规划部分有特别提及,而且其中仅强调宏观层面的内容,缺少对建筑等微观层面的具体指导。

1.2 以旅游村镇为例的乡村问题 乡村是一种自由生长的聚落形态,并非所有乡村均需要人工规划。由于相关条例或规划缺失造成的问题在一般乡村中并不会被明显暴露,只有当遇到需要被规划的乡村时,问题才会被展露无疑。如丽江束河古镇一类的旅游村镇,是城镇化进程中“被城市化”乡村的典型代表。旅游开发使它们在土地利用、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逐渐向城市靠拢,随之造成整体风貌和自然环境被毁等问题,深入分析发现原因归根于乡村建设的失控。

1.3 乡村控规的提出 乡村需要寻找合理且有力度的管控方式,来达到保护乡村的目的。在现有乡镇规划体系中无法找到解决乡村建设失控问题的方法,反倒是管控用地建设这一目的与城市控规不谋而合。城市控规作为国家法定规划,在实施与管理的力度上高于任何非法定规划,另外通过编制指标体系对建设用地进行控制引导的方法,能够直接、明了地指导乡村。因此,编制乡村控规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2 乡村控规指标体系研究

2.1 规定性指标 根据城市控规规定性指标的经验,对乡村控规有以下启示:首先,明确乡村控规的制定目的,是对新用地的控制还是旧用地的引导;其次,城市控规的规定性指标中哪些适用于乡村控规,是否需要新增指标;最后,乡村控规规定性指标的数值如何确定。

2.1.1 适用范围 综合来看,可将乡村用地分为现状用地、更新用地和未来发展用地三类,其中以第一类为主。在现状用地中,用地建设和建筑现状已成定局,不再需要制定规定性指标进行把控。而更新用地和未来发展用地均面临被整体建设的处境,提前编制规定性指标,可达到整体管控的目的。

2.1.2 指标类型 乡村地区的建筑组合形态多以传统坡屋顶建筑围合而成的院落为基本单位,内部街巷空间由紧密布局的建筑挤出来。遵循这一重要特征,规定性指标的确定必须保证以下三点:①对传统建筑形态的传承;②对建设强度的控制;③对街巷空间的延续。

由此可将规定性指标确定为: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对建设强度的整体控制;建筑高度,为更明确、严格地控制传统建筑的坡屋顶形式和建筑体量,必须同时规定建筑屋脊和檐口高度;绿化覆盖率(乔木覆盖率),而非城市的绿地率,乡村地区的绿化表现出自然、和谐的特征,多自然生长的乔木,少人工栽种的灌木、草坪,绿化覆盖率的计算方法更符合乡村绿化特征,避免了城市绿地率生硬、死板的规定方式。另外,在城市控规规定性指标的基础上,加入街巷贴线率,对街巷肌理进行延续。

确定乡村控规规定性指标的方法是,通过对乡村具有代表性的现状用地进行抽样调查,计算其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的具体数值,初步确定符合现状及规律的经验值。再结合具体用地的特征和未来发展定位,微调经验值,最终给出合理的数值。

2.2 指导性指标 基于城市控规经验,对乡村控规指导性指标有以下启示:首先,由于乡村控规以保护整体风貌为目标,对建筑建造的引导极为重要,因此指导性指标的意义较城市更重大;其次,由于传统建筑的地域性与多样性,适合于乡村地区的指导性指标更趋于丰富和复杂;最后,其表达成果的方式可借鉴城市设计导则。

①适用范围。为了遵循乡村风貌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乡村控规指导性指标适用于乡村的所有区域:对现状建成区内的加建、改建或扩建行为,进行合理引导;对更新、和待开发的用地内的新建建筑,提前规定正确的建造设计方法。

②指标类型。不同地域环境下的传统建筑具有不同的建筑肌理和建筑平面形式,在建筑细部上更是五花八门。作为指导性指标的直接作用对象,乡村控规指导性指标的确定在对传统民居研究的基础上展开。通过对传统民居的研究,将其进行梳理和总结,如图1,主要分为三大类内容。

第一类为乡村地区总体特征引导,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对乡村空间格局进行整体把控,保持基本的山水格局特征;其次经过现场调研,整理、总结乡村建筑材料和建筑色彩特征,对乡村建筑的整体风貌进行总体把握。

第二类为民居建筑构建要素,体现在五方面:建筑平面、建筑立面、建筑结构、建筑高度和建筑细部。其中建筑平面包括平面类型、平面尺寸和组合关系,例如传统民居通常由“一”字型和“L”型按照不同方式组合而成,除对当地传统民居平面组合方式进行采集外,还要采集当地民居的开间、进深尺度,建筑立面、建筑结构。其中,建筑高度包括屋脊高度和檐口高度。

第三类为民居室外空间引导,包括天井、绿化和标牌系统。乡村地区的民居构建固然重要,但室外环境是民居存在的前提,良好的室外环境才能为乡村风貌锦上添花。

所有乡村控规规定性指标的确定方式,均是在对特定乡村地区的现场踏勘和调研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结合村民生活实际和乡村发展需求来决定。

2.3 小结 在城市控规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乡村地区自身特点,始终坚持以保护乡村整体风貌为目标,确立乡村控规的指标体系。从大的控制方法上,将其分为规定性指标与指导性指标,两类指标在适用范围、指标类型、甚至表达方式上均有差异,但缺一不可。需要强调的是,乡村控规指标体系的确定方法均是在对特定乡村地域内的现场调研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规定或指导,是一种基于现状的确定方法。

3 城乡控规指标体系比较

乡村控规的提出,促进了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的进步与完善。由于城市与乡村分别作为人类聚居的两种方式,在多方面均有较大不同,因此它们的指标体系差异也很大。

3.1 城乡控规指标体系的对比

3.1.1 规定性指标 除明显表现出城市控规规定性指标较乡村多外,还表现出以下特征:

①城市控规规定性指标间的互动性高。城市控规规定性指标的互动性表现在建筑密度、容积率和建筑高度上,乡村地区传统建筑均较低矮,因此规定性指标建筑高度的限定不会超过3-4层,导致容积率与建筑密度的取值没有过多的变化空间,取值相对固定。

②城市控规规定性指标确定的灵活性高,主要表现在对容积率的奖励政策上,其奖励结果是建筑高度的增加,而鉴于传统民居建筑高度的固定,这种灵活性基本不可改变用于乡村控规。

3.1.2 指导性指标 乡村控规指导性指标的类型和涉及内容较城市控规丰富得多。城市控规在不做城市设计专项规划研究的情况下,指导性指标仅作为简短的建议话语写入法定图则。乡村控规则不然,其指导性指标较城市的表现出以下特点:

①乡村控规指导性指标地位更重要。乡村所有区域均需在指导性指标的引导下,达到保护整体风貌的目的,否则乡村建设就会陷入一团乱麻。城市则不然,满足规定性指标便可从整体上避免用地建设陷入混乱,而指导性指标是不一定采纳的建议,应用城市设计思想对规定性指标进行验证才是其本质。

②乡村控规指导性指标确定依据是现状。为维持现状、保护现状,在现状调研基础上,创造遵从现状的未来。城市控规则相反,其指导性指标的确定依据是基于未来发展的定位和规划设计。

3.2 城乡控规指标体系间的协同作用 通过对比,城市控规指标体系以控制为主、引导为辅,规定性指标占据主导地位,一切城市建设活动必须在其控制下完成,一旦规定性指标失效,城市就会陷入混乱的建设中。乡村控规则以引导为主、控制为辅,其目的是维持乡村形态的稳定,引导其朝现状中好的方向缓慢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综上所述,城市控规指标体系是防止城市在突变和剧变过程中的混乱,而乡村控规指标体系是保持其在渐变过程中的稳定。

4 结语

由于“被城市化”乡村的问题更突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更尖锐,为其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需求更迫切,因此乡村控规在此基础上被提出。在此总结的指标体系更为复杂、全面。乡村控规的制定不仅弥补了我国城乡规划体系在乡村建设管控方面的缺失,而且为乡村建设管理的执行提供了法律依据。借鉴城市控规指标体系的编制方法和结合自身特点,乡村控规指标体系始终以保护乡村整体风貌为目标,对乡村建设活动进行弹性引导为主、刚性控制为辅的有力把控。

参考文献:

[1]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资料集(第三分册小城镇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资料集(第四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葛丹东.中国村庄规划的体系与模式―当今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与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乡村规划调研篇(7)

关键词: 中国乡村;乡村城市化;园林景观;规划建设

Key words: Chinese countryside;urbanization;landscape architecture;planing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064-02

0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觉悟有了大幅提升,他们迫切希望改善生活环境。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距等一些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乡村人居环境是以大地景观为背景,以乡村聚落景观为核心的景观环境综合体,所以农村的居住环境可以结合农村实际特点,让“稻花香”代替城市的园林绿地。因此,建设农村景观,提升人居环境,对于保护和发展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乡村园林景观的涵义

人类在乡村地区因生产、生活的需要,逐渐改造自然、适应自然而形成的乡村景观,展现了农业文明特有的田园风光。乡村是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区域环境和国土环境的主体。乡村景观园林,从广义上讲是非城市化地区人类聚居的环境,以真山、真水等自然材料而形成的具有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从狭义上讲是以乡村景观为背景,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以及社会文化、生活习俗,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是土地利用以粗放型为特征、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的景观。

2 乡村园林景观规划建设的现状

乡村园林景观规划建设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与城市化发展较早的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系统性研究是相对落后的,总体规划与景观设计脱节,总体和个体之间规划不合理,不协调,景观建设处于无序状态。

2.2 乡村建筑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乡村住宅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文化性,但大多住宅都是由农民自搭自建的,没有继承或发展当地民居的传统与特色,不能体现当地的人文历史背景和地域特色,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甚至还影响了周边的环境。

2.3 乡村建设资源利用不合理、生活贫乏、聚落凌乱,乡村不是一个稳定的实体,而是人类和自然环境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产物,乡村景观正是这一产物最直接的体现。

3 目前我国乡村园林景观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

乡村园林景观规划建设总体目标是:将乡村生态景观营造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体最优化。其侧重点不在于对传统的乡村园林进行保护,而是对乡村景观园林规划建设的规律进行不断地探索,对乡村景观园林的未来发展模式进行积极地摸索,为今后乡村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进而营造出和谐的乡村人类聚居环境。通过制定方案、采取措施不断提高乡村园林景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建立生态经济系统,提高其稳定性。

首先,调查研究乡村园林景观系统,对传统的乡村园林景观与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园林景观的内容和形式的演变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

其次,对乡村园林景观的基本类型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研究乡村园林景观的构园特色,寻找乡村园林景观的特点和规律;

最后,乡村园林景观研究是综合景观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以及城市规划、建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系统性研究。

从自然、社会两个角度去营造一种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环境是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进而维持景观生态平衡,确保人们生理及精神健康。

4 乡村园林景观规划建设的重点

在规划乡村景观的过程中,要将乡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进行充分的体现,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并以此作为旅游观光资源。另外,在乡村规划的过程中,要秉持以下原则:整体性原则、重要的生态资源优先保护原则、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原则、景观生态学原则。现阶段,进行乡村景观生态规划额重点是:

4.1 进行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将经济与生态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在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实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可居性、可投入性和可进入性的前提下实施乡村景观生态规划,要将居住地、生产地和游憩景观地三大功能进行充分地展现。

4.2 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进行对一些景观的改变或调整,规划乡村园林景观不能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自然、生产、休闲、娱乐是规划乡村景观园林的核心。

4.3 从经济的角度,科学、合理地规划人类居住与活动的斑块。但是,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牺牲自然景观为代价。

4.4 根据生态性、文化性、整体性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植物之间的种植方式,并且结合植物对土壤、水、光照等因素的需求,进而取得最佳的景观效果。在乡村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对景观规划中设计不合理以及景观区域内存在的矛盾进行解决,在乡村景观中实现景观效果的价值功能。

4.5 以乡村聚落景观为核心进行乡村景观建设,乡村人居环境应当以人为核心,在景观价值体系充分考虑认知、评价、规划、设计、预测等因素。包括:①乡村单体建筑的特征以及宅院结构;②聚落外部的空间环境以及大地景观环境的特征;③聚落与外部景观环境之间的连通体系。

4.6 在乡村景观规划的过程中,重点分析规划区内自然环境特点、景观生态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挖掘景观资源和社会经济的潜力与优势,确保与相邻区域景观资源协调发展,不断提升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①分析景观生态要素;②对景观生态进行分类;③研究景观空间的结构与布局;④研究景观的生态过程;⑤对景观进行综合评价;⑥对景观布局进行规划以及生态设计;⑦管理乡村景观。

5 小结

朴素的自然美是乡村景观园林的重要特征,而且乡村景观园林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因此,通过研究分析乡村景观园林规划与建设,结合乡村的功能、景观、经济等要求,打造出优美的乡村景观园林形象,对于我国未来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在80年代中期以后,对景观生态学和现代景观规划开始进行关注,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的专家学者分别对农村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同时,在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性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对乡村景观园林规划和建设进行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城镇化发展对乡村景观园林特别是传统乡村景观造成的冲击和破坏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研究乡村景观规划及其发展模式,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显得格外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6):365-370.

[2]唐兰,鲁长亮.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模式初探——以仙桃市郑场镇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06(9).

乡村规划调研篇(8)

中图分类号: X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0.012

1989年,自从我国第一届景观生态学研究会召开以来,相关学术界人士在景观方面的研究注入了很大的精力,同时给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由于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乡村作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地,其良好、高效的发展是整个农业发展的根本。因此,对我国乡村景观规划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景观的发展也面临着相当大的机遇和挑战,为做好维护其特色和传统型原貌的工作,结合乡村的特点,建设合理的乡村景观规划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方向。

1 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的概念

我国乡村景观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起步比较晚,至今关于乡村景观的定义还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概括。我国学者谢花林等在景观生态学的视角下,提出了乡村景观的研究范围在各个相邻的乡村地域内,由土地单位交叉形成的嵌块体,其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形状差异、大小差异以及配置差异,因此也带来了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他认为乡村景观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束缚,而且还受到人类经营策略和经营活动的制约[1]。王云才认为,乡村景观是存在于城市景观之外的空间,以自然环境为主,包括文化景观、经济景观、乡村聚落景观以及自然景观,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复合体,以农业为主要特点的生产景观、乡村特有的田园生活文化和粗放型的土地使用景观等[2]。综上所述,专家学者对乡村景观的定义表达有一定的差别,但其共同之处是对乡村景观所包含的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人文景观、存在着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以及美学价值等观点的认可。

乡村景观规划的概念主要是以发挥资源最大化利用为出发点,在保护景观原貌的前提下,是一种合理设计、规划乡村景观的不同行为的行为体系,其规划设计是依据乡村景观所包含的自然景观的功能性、生态性、适宜性、经济合理性、社会文化性以及继承性这六大特性为基础,构建乡村景观发展的可持续模式。刘黎明提出,建好乡村景观规划,必须要考虑乡村土地使用合理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打造一种舒适、安全、健康、优美的居民生活环境,形成符合我国乡村特色发展的生态系统[3]。

2 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一是从景观生态学方面进行的应用研究。现阶段的研究主要关注在生态脆弱地区,比如西北农牧交叉带、黄土高原和城乡结合区为研究范围,采用景观生态设计方法和景观系统分析方法相结合,比如学者肖笃宁等出版的《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和《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二是从乡村地理学和传统农业方面进行的应用研究。如郭焕成的《黄淮海平原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城镇化研究》,详细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的经济问题,对区域乡村发展机制和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三是从乡村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应用研究。其研究的重点方向是土地使用的优化配置,合理调整乡村住宅地和农业用地,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在价值,改造乡村景观新面貌,但是对景观模型的研究和生态规划研究比较浅显,乡村景观的系统分析也没有得到深入的论证,这是研究存在的不足,也是以后需要学者更加关注的研究方向。

3 乡村景观规划措施

3.1 将观光农业纳入乡村景观规划中

伴随着社会化、工业化、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厌烦了城市的浮躁,开始向往乡村环境的大自然美景和具有其特色的人文景观,因此,乡村旅游应运而生,也带动了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研究,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和观光农业的结合是发展的潮流趋势,观光农业不仅能够在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有效进行生产再分配、创新农村生产方式、调整乡(镇)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出良好的作用,而且能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借鉴国外成功的研究经验,提出适合当地特色的规划设计

和国外比较发达的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及实际应用水平相比,我国的发展还比较落后,引进国外提出的在新农村建设基础上,设计乡村景观的规划理念,结合我国实际,找出符合我国乡村地区乡村景观建设的发展方案。国外在农村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战略构想,并在韩国得到成功的应用研究。当今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农村的面貌也发生了新的改变,新农村建设正符合目前发展的趋势。根据我国景观存在着地域文化差异和多样性,应结合乡村的地域性优势,构造符合我国乡村特点的景观设计。其中务必要考虑的是把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风俗等景观相互结合,突出差异和特色,增强乡村景观规划的唯一性,同时维护景观的原貌的安全,保留其传统性,达到乡村景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花林,刘黎明,李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园林,2003,(03).

[2]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01).

[3]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农村生态环境,2001,(01).

乡村规划调研篇(9)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乡村需要园林吗?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但提高的今天,园林、生态环境开始深入人心。众所周知, 乡村既是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细胞, 也是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主要住居地。乡村园林以乡村环境为背景,乡村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土、气候、动植物、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生活习俗。 乡村园林正是在这种综合的环境中孕育、发展、生成, 所以乡村园林与乡村环境密不可分, 故而, 乡村园林和环境也就成为本文的论题。根据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 作为乡村人们聚居环境的基本背景, 乡村园林作为乡村规划的基础背景, 它对整个村落的布局、特色的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它的面貌、格局、规划、建设决定着乡村环境的生死存亡。合理而理想的乡村园林, 表面看上去朴实无华, 然而在“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持续发展” 的基本原则指导下, 其内在却是丰富多彩、形态各异、耐人寻味的, 其中, 不乏有许多优点而令今天的城市人神往。当今中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乡村园林在乡村人们聚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地位日渐重要。对于迅速城市化的乡村地带, 乡村园林正处于十字路口, 迫切需要予以定位、定性、定向、定型, 而对于当今那些步入病态衰败乡村园林无疑将成为“ 治病” “健身” 的一帖灵丹妙药。 在学术界, 许多工业先进国家早已关注乡村园林这一领域, 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2 乡村园林的含义 “乡村园林”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对其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对象, 目前还尚无完整而确切的定义。单单从字面上看, 它由“ 乡村” 和“园林” 两个概念组成。“乡村”简单的讲就是农村的意思。“园林”是以自然地形、地貌、水体、建筑、构筑物、道路、植物、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艺术布局等创造出视觉无尽的, 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因此,“乡村园林”是非城市化地区人类聚居环境, 其以大自然真山、真水等自然材料而形成的具有审美价值、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乡村园林的界定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 过去许多传统的乡村园林目前已成为城市园林, 它们不在所研究的范围内。

3 乡村园林的研究目标 乡村园林存在着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 传统乡村园林伴随着农耕文明而出现, 随着工业文明及今后工业文明的进化, 乡村园林同样也在走向现代。其演变的根本动力是乡村人们生活的演变, 乡村园林始终与广大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然而, 它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学术界和规划设计界的关注重视。 从历史的演变着眼, 就乡村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而论, 乡村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也不容低估。乡村园林在中国园林发展历程中, 起着基础和源泉的作用, 尤其是乡村园林为城市园林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素材、丰富发展了中国园林文化, 这是确定无疑的。

从现代人类聚居环境建设入手,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 乡村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这种乡村城市化不是意味着把乡村变为城市, 而是在于节约用地和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因此, 随着乡村城市化的不断进行, 乡村居民的居住方式、居住文化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许多传统的聚居村落也将随之消失。乡村城市化使乡村园林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 一方面, 一些有研究价值的传统乡村园林或将要遭到扼杀的命运; 另一方面, 乡村城市化已经或将要产生出新型的乡村园林。新一代的乡村园林应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乡土文化, 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而非城市发展模式拷贝的现代乡村园林, 以改变当今新建村落的平庸无味、千村一色的状况, 这是乡村园林研究的基本目标。

4 乡村园林研究的动态 国外许多工业先进国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如美国和日本在乡村园林的规划与建设方面都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但由于现有的资料和技术手段有限, 对当前国外在乡村园林领域的研究成果没有更详尽的资料, 但仅此还是可以看出, 国外非常注重对乡村园林、环境的系统研究。 在我国, 有关乡村园林的产生和发展, 尤其是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园林的研究几乎都是一片空白。长期以来, 人们更多地是关注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尽管如此, 仍然存在与之相关的研究, 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4.1 传统地方性乡村园林研究 结合农村园林的实例对江河流域的农村园林的产生原因及其特色分别进行了阐述(陈志华1999) 。此外还有对徽州古典园林有较为详细的研究( 程极悦1987 , 张浪1996) , 这些文章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例。

4.2 传统乡土建筑与乡村园林研究 以彭一刚院士的《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为代表, 该书的视点不只停留在乡土建筑上, 而是切入到传统村落的研究, 对村镇的景观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其中包含了构成乡村园林的一些要素。此外,《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和《诸葛村乡土建筑》两套乡土建筑丛书的有关章节也阐述了乡土文化和乡村园林的关系。

4.3 历史文化传统与乡村园林研究 以《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古村落: 和谐的人聚空间》两本书为例, 作者从风水的角度阐述了风水思想与风景、园林、建筑及城市设计的关系, 在风水对园林规划的启示”一节中, 着重论述了乡村园林的一种类型—水口园林。在中国古村落的景观建构中, 分别就村落“八景、“十景、水口园林、村落点景建筑等进行了阐述。 从上述的研究成果来看, 虽然有一些与乡村园林有关的研究成果, 但不成系统、很不完善。乡村园林尚未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课题来研究, 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调查、分析论证。

4.4 空间格局演变与乡村园林研究 从人类聚居环境学的角度, 选取从古至今的村落实例, 分析乡村园林的构成元素, 对空间化、时间化等可以量化的元素予以量化, 分析其演变发展。

4.5 现代人类聚居环境与乡村园林研究 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为例, 以生态意识、大地景观等现代思想为世界观, 以“设计结合自然、现代宏观区域园林规划等理论方法为导向, 书中重点分析阐述了欧、美等国现代乡村园林的研究与实践。

5 乡村园林研究的内容 虽然乡村园林只是乡村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它却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各方面。乡村园林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 包括历史、地理、建筑、民俗、社会结构、景观、环境、艺术等等。综合上述分析,提出了下列乡村园林的主要研究内容:

5.1 乡村园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5.2 乡村园林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

5.3 乡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对乡村园林所造成的影响冲击。

5.4 乡村园林与社会形态的内在关系。

5.5 乡村园林与乡村经济的内在关系。

5.6 乡村园林与乡土文化的内在关系。

5.7 乡村园林的基本类型。

5.8 乡村园林的空间格局特点。

5.9 乡村园林的艺术处理。

5.10 乡村园林的未来发展模式。乡村园林研究的重点不在于保护传统的乡村园林, 而在于寻求乡村园林规划建设的规律和特点, 尝试地探索未来乡村园林的发展模式, 以便能切实有效地指导今后乡村规划中的乡村园林规划设计, 创造出超越城市的自然而和谐的乡村人类聚居环境。

6 乡村园林研究的方法 有关我国造园理论很多, 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传统的乡村园林, 文献资料是了解乡村园林形态构成的一个重要途径, 它包括地方史书、地方志、家谱等, 这些文献资料对村落的选址、布局、发展等都有详细的记载。目前乡村园林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研究, 这就必须建立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 然后从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来进行分析、比较, 找出规律。由于传统乡村园林大多遵循自然法则, 随着村落的布局而形成, 很少受到来自外界人为规范的约束。因此, 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乡村园林进行实地调查和测绘, 并结合对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 了解他们在居住方式和价值观上的变化, 以及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园林, 受到来自村镇规划标准和农村土地使用政策的影响, 因此, 还需要认真领会政策、法规的精神。通过对乡村园林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 通过实证对传统的乡村园林和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园林进行分析、比较, 研究乡村园林的内容和形式的演变; 总结归纳乡村园林的基本类型; 分析乡村园林的构园特色; 找出乡村园林成园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乡村园林研究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 它在景观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综合研究。乡村园林的研究方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7 乡村园林研究的意义 乡村园林有别于城市园林, 城市园林是通过人工再现自然, 而乡村园林则是运用自然, 更为朴素地保留着更多的自然真迹, 从艺术追求而论, 如果说, 城市园林是“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那么, 乡村园林则是“虽由天作, 宛自人开”, 各自的艺术倾向不同, 并无艺术的高下之分。但是, 倘若从自然美的角度来看, 乡村园林远比城市园林自然优美。“师法自然”只有从乡村园林中才能获取第一手的灵感源泉, 而目前国内的园林规划设计界在这一领域几乎还处于一片空白, 因此, 对于乡村园林的研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7.1 建立乡村园林的观念意识 乡村园林虽然早就出现, 但是由于人们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 对乡村园林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 以致于长期以来没有人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 通过建立乡村园林的概念, 使人们对乡村园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从而激发更多的人从事乡村园林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以填补国内在乡村研究领域的空白。

7.2 发掘保护传统乡村园林环境 中国现存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大多为明清时遗留下来的, 而乡村园林由于长期以来受外界干扰少, 因此, 有的乡村园林还保留着宋元时期的风格, 这对中国传统园林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创造现代中国乡村园林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 探讨乡村居民对园林的需求, 以及乡村园林对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的重大作用。乡村园林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 而且它和人们的平凡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 因此,通过对乡村园林和环境保护的研究, 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 创造出优美的乡村园林艺术形象, 这对于我国未来乡村规划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乡村规划调研篇(10)

1.1小城镇总体规划与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发展,就是指要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把城镇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把城镇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既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又要发挥农村对城市、农业对工业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良性互动。

在城乡统筹中,小城镇直接面对广大乡村地域空间,是协调城乡关系的最基层衔接点,因此,将城乡统筹理念运用到小城镇总体规划中,指导其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2小城镇总体规划传统思路

1、重规模,轻成效

在《城乡规划法》颁布之前,我国一直以《城市规划法》为标准,小城镇总体规划由镇政府负责组织编制。一些基层官员受政绩的利益驱动,不顾发展规律,片面强调做大镇区规模,重“外延”,求“大”求“高”,导致出现了小城镇的规模过度扩张,出现了大量占地较多的公用设施、超规模的基础设施及大型工业园区,土地、资金等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2、重镇区,轻镇域

目前,我国小城镇总体规划主要以镇区规划为重点。在规划内容上,总体规划侧重于镇区性质与规模的确定、用地功能的组织、总体结构的布局、道路交通的组织及市政公共设施的安排等方面,涉及面比较广。镇域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村镇体系的等级、职能和规模及相应的市政公共设施规划,而忽略了对镇区与周边农村地域联系以及与周边城镇的关系的分析。在发展中,对广大农村腹地关注较少,以牺牲农村经济增长为代价等不合理和不协调的现象。城乡二元结构日益明显,镇区并没有起到规划预期中的对周边农村地域的扩散带动作用,与总体规划的预期目标相违背,不能满足时代要求,对乡镇发展存在制约。

1.3城乡统筹下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新思路

2008年1月1日城乡规划法实施,目的在于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在编制城镇总体规划时,有两方面的思路转变。

1、城镇化思路

不赞成为刻意追求城镇化指标而忽视农村发展,改变传统城市化中只追求集聚经济效益的线性产业布局。而是侧重于改善城乡地域系统的有机构成,不断优化城乡关联结构和构造一个有序的空间组织,使城乡发展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并为不同规模层次的城镇居民和不同聚落类型的城乡居民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保障他们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

2、城乡网络化思路

在承认非均衡发展规律的同时谋求城乡协调发展,力图使区域城乡互补性和协同性发展中的整体效应最大化,提高城乡空间的组织化程度。其实施途径应该是城乡之间由不同容量、便捷的现代化交通、通信设施和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连接在一起,形成和谐的网络型城乡复合系统,使城乡居民在具备现代化和网络型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共享现代文明。

在规划中,小城镇应由侧重于镇区规划转变为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并举,同时进一步完善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镇区规划,要立足于城乡区域,用区域的眼光对小城镇进行合理的定位,确定镇区适度的规模,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增长极;镇域规划,则要强化对广大农村地域的研究,对城镇与农村关联度及融合度的研究,并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地域上。

1.4城乡统筹下的小城镇总体规划改进:临沂市常路镇总体规划分析

1、常路镇上版规划编制特点

常路镇是山东临沂市和蒙阴县的西大门,咽喉重镇。地处临沂、泰安两地交界处。镇内交通便捷,由镇区至泰安新泰市、临沂蒙阴县约14km,到高速公路出入口约17km,距泰安、临沂约98km,距莱芜约60km。全镇总面积77.4平方公里,共计28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51个自然村。2010年常住人口33841人。全镇经济基础在蒙阴县处于中上水平,是蒙阴县的第二大镇,也是全省237个中心镇之一。

上一轮总体规划是2002年编制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着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逐步建设等原则,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为目的规划。在编制成果上,镇区内容充实,镇域部分分析不够透彻,图纸主要有村镇体系等级和历史文化景点区位图,对广大农村地域发展问题关注较少。

随着新城乡规划法颁布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践行,常路镇在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的影响下,各村庄抓住发展机遇,发生了诸多变化,原总体规划不能满足时代要求,制约城镇和乡村的共同发展,成为规划修编的重要缘由。

2、常路镇总体规划改进

(1)理念转变

转变仅仅关注 “空间集聚过程”的旧理念,以“城乡网络化协调发展”为新理念,将常路镇区与农村地区结合起来,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指导常路镇城乡发展全过程的基本模式。

(2)内容完善

由侧重于镇区规划转变为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并举。对于常路镇而言,要在对村镇的现状分析和综合发展条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其与周边城镇关系、产业空间、地域空间、交通、特色资源等多个方面,充实镇域规划内容。具体如下:

①与周边城镇统筹发展

区域层面,村镇在城乡统筹中多处于被“反哺”的地位,因此,规划通过对省域层面、临沂市域层面、蒙阴县域层面的分析,明确常路镇在鲁南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实现镇域与周边新泰市对接,加强它们的产业等方面的联系,使村镇接受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的辐射。(图1、图2)

图1 常路镇在省域层面区位 图2 常路在临沂市域层面的区位

②产业空间统筹发展

规划对常路镇的产业发展提出了深入可行的研究。

首先,根据镇区和乡村产业体系的特点,对常路镇三大产业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产业优化的具体措施,促进城乡之间的产业结构协调化和城乡内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其次,按照二、三产业向镇区集中,第一产业向村庄集中的原则,对城乡产业结构体系在空间层面上进行相应调整,促进城乡产业空间的有机融合与城乡空间产业的合理布局。(图3、图4)

最终,规划形成了 “两轴两园三片”的产业发展主格局。两个发展轴:依靠主要公路形成横向和纵向的经济产业发展轴。两个工业园:在镇区结合当地有利条件设置工业园区,实现产业向园区集中。三个发展片:在全镇范围内,依据不同区域的村镇产业特征,形成三个特色经济区域,每个区域都有重点村作为物资交易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

图3 常路镇产业分布现状 图4 常路镇产业布局规划图

③地域空间统筹发展

地域空间统筹发展,旨在引导城镇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保护自然环境。

首先要统筹的是居民点布局,这是城乡统筹的先行手段。与上版总体规划相比,本次规划在进行合村并点时,强化了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具体的村庄迁并、村庄整治、农房建设等方面的措施,同时根据居民点等级和类型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合理配置,营造宜居的环境。

此外,规划还依据镇域空间的特征和各居民点功能,对各类型空间进行范围界定,并相应提出建设定位及空间发展模式(图5)。规划中,划定了三个发展片区,每个发展片区都有一个或多个中心,作为发展片区的核心。这些核心作为每个发展片区的经济增长极核,由公路干线相连接,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增强区域竞争力。具体如下:

旅游生态区:依据自然及人文资源丰富的特征,定位为生态涵养区、休闲旅游度假基地。村庄布局充分考虑山地自然特征,采用有机疏散的布局模式。重点发展围子村和石峰峪。

核心发展区:镇驻地所在区域,205国道贯穿其中,定位为镇域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中心。布局以镇驻地为核心,沿国道形成带状村镇空间结构。重点发展镇驻地和新兴居委。

集聚发展区:村庄各具特色,定位为新农村重点建设区域,采用均衡发展的空间布局模式,重点发展西北楼村和台庄。

图5 常路镇空间结构规划图图6 常路镇资源分布与整合规划图

④特色资源挖掘与统筹发展

常路镇内水库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并且有丰富多样的人文资源,规划分别从镇域、镇区和村庄三个层面入手,注重提炼自然、人文等特色元素,将生态景观空间功能化、人文资源价值化,并将其反映在空间布局、建筑形式等方面,营造既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独具地方特色的村镇面貌(图6)。

⑤交通、市政设施统筹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网络化发展的本质在于强调城乡之间的联系,道路交通规划至关重要。规划网络化的公路交通,强化常路镇对外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常路镇域内道路的建设步伐,镇驻地与行政村、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一般要有三级公路相通。立足城镇建设综合交通平台,设立联系农村中心村与城镇就业点的公共交通体系,构筑高效畅达的一体化交通体系,成为“居住在乡村,工作消费在城镇”的新型空间组织模式的有力支撑(图7)。

此外,规划将城镇市政设施布局区域化与乡村公用设施建设实用化相结合,建立高效节约的城乡公用设施体系。市政设施建设区域化融入蒙阴县市政设施系统,乡村公共设施引用节水灌溉、废弃物收集等实用技术;沼气、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等新型技术。

图7交通统筹发展示意图

1.5 结语

本文讨论了城乡统筹背景下,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改进思路,用实例阐述了总体规划中需要统筹考虑的问题。但是,如何发挥村镇规划尤其是镇域规划的功能,使其真正起到统筹城乡发展建设、营造健康有序的小城镇发展环境的作用,还需要完善现有政策,出台新政策,强化具体措施。比如研究制定出贴近地方实际、操作性强、农民能够接受的引导集中居住的优惠政策措施,在宅基地审批、建房调田、拆迁安置、就业引导、失地农民保障等方面形成完整的配套政策体系。在实施中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吸引大量的资金,解决村镇建设资金缺乏的问题,从而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曾菊新.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 仇保兴.当前村镇工作的若干问题[J] .小城镇建设,2005(11).

[3] 陈志诚,侯雷,兰贵盛.“城乡统筹发展”与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应对[J] .规划师,2006 (2).

乡村规划调研篇(11)

一、背景

户外广告作为古老的广告形式,因其高性价比、持续的户外视觉影响力、丰富的传播样式造型以及灵活的空间组织布置,一直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充当重要的角色[1]。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贸活动快速增长和广告制作加工成本的有效降低,各类型户外广告在城乡建构物上显现。根据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中国农村居民调查(CRRS)2009报告》,显示中国农村居民各类广告接触率中,户外广告占各类广告接触率达59.7%,仅次于电视广告,成为影响城乡居民生活的重要信息媒介。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作为城乡风貌规划控制和引导的薄弱地区,乡村风貌随各类民居、公共设施和道路交通设施条件改善而发生改变,建筑体量、形体、材料和色彩等都成为影响乡村风貌的实体构成。同时乡村商业活动空间的持续拓张,乡村商业活动频率和总量的持续增长,以及乡村社会公共生活的丰富,伴随出现的各类乡村商业广告、宣传信息附着建构物实体,成为影响乡村风貌的重要因素,也改变着乡村景观特征和地域特色。

当前,户外广告作为重要的乡村景观视觉影响因素和信息交流媒介,维持乡村景观地域性和发挥其积极作用,保持乡村风貌视觉景观秩序和公共空间品质,是乡村风貌规划重点考虑的内容。

二、乡村户外广告

乡村户外广告为乡村空间范围内道路、广场、绿地等公共场所,民居、商业及公共建筑物和构筑物上,利用文字、图像、电子显示牌(屏)、实物实体造型等表达方式设置、张贴、书写、嵌入、悬挂广告的行为。乡村户外广告按其存在形式,可分为墙体涂刷型、墙体张贴型、立面悬挂型、围栏遮蔽型等;按广告信息内容,可分为商业宣传型、政策宣传型、公益宣教型等。

乡村户外广告依附于乡村各类建构物实体上,包括各类民居和公共服务建筑正立面及山墙、设施建构物(泵房、水塔、变电房等)、各类院落围墙以及道路护坡挡土墙等设施;部分乡村户外广告独立架设,分布于道路沿线、农田水系及出入口等处。

当前乡村户外广告存在诸多问题:广告喷涂张贴面积大,覆盖建构物立面实体,破坏建构物自身建筑风貌;高色相、高色差的广告图文,破坏建筑环境色彩秩序;部分户外广告遮挡住户采光、通风,影响人居环境品质;户外广告与建筑功能的错位,干扰建筑的功能识别;部分广告重叠设置,影响广告信息传播;缺乏更新维护的户外广告,成为安全隐患和风貌坏点;非规范化和零散化布置,造成户外广告面状扩张,破坏区域形象;沿交通道路设置的部分户外广告遮挡交通标识,干扰交通驾驶等。乡村户外广告的诸多问题,一方面影响乡村风貌品质和形象特征,另一方面也影响到各类设施利用,成为乡村良性发展、环境整治和特色营造的制约因素。

乡村户外广告问题的出现,与其为追求户外的视觉冲击力和持续影响力相关,同时也是在乡村景观及风貌权属模糊和难界定的现实背景下,市场自发行为和规划管理失灵的显现。户外广告的设置忽略环境品质、信息影响和价值传递,以大面积、高色差和多形式占据、覆盖建成环境实体,消解乡村建成环境空间风貌。典型是乡村各类构筑物的权属模糊,诸如各类围墙、水工变电建筑和护坡等成为喷涂、涂刷型广告的重灾区。

乡村户外广告的规划与管理,不同于城市区域。具有其特殊性:首先,乡村户外广告大范围的零散分布,导致乡村户外广告管理工作量巨大,为规划管理带来难度;其次,乡村不同于城市大体量、高强度和连片的建成环境,乡村户外广告同低密度、小体量和松散的建成环境关联,户外广告与室外空间关系有别于城市区域;第三,乡村建成区域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明显界限划分,沿线性空间和自然生态界面分布的户外广告,使规划管理呈现特殊性;第四,乡村构筑物的权属模糊,导致户外广告依附实体的管理缺失;最后,乡土文化景观的地域性和景观意象的可识别性,对户外广告干扰的敏感度高于城市区域。

三、乡村风貌与广告关系

1.乡村风貌内涵与户外广告

风貌词义指风采容貌和面貌格调[3],“风”多指城乡非物质形态,内涵延伸至风格、格调、文化和精神等,包含社会风土民俗、传说文化、道德观念等;“貌”指城乡物质形态,属于“风”的投影物象与质征载体,是面貌、外观、景观和形态等要素及其组合体。城乡物质实体风貌作为认知城乡特征的外在印象实体,其传递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生态等内涵特征[4],同时物质空间实体的表征作为价值范例,也作用于地区经济、社会、生活及营建等活动。

乡村户外广告作为户外广告在空间实体范围内的一种分布形式,与乡村的经济社会形式、建成环境特征、自然生态背景以及受众主体差异而呈现明显特征。其作为乡村风貌视觉要素的组成部分,其同乡村建筑、街巷铺装、绿化及景观小品和各类公用设施共同组成乡村风貌,是影响乡村风貌视觉秩序和艺术性的重要因素。

景观社会是生产与物品的胜利、是消费与影像的胜利。户外广告作为商品社会和消费主义的产物,在重复复制和强信息识别构成的图文乡村环境中,从“形单影只”到“井喷式涌现”,乡村户外广告成为城乡之间和乡村内部信息要素的交流互动的载体和媒介,在乡村公共生活、社会生活和商业生活中承担视觉图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式,是影响城乡居民社会生活消费取向和价值范式的视觉导向(图1)。

图1 户外广告影响作用过程

2.乡村风貌规划编制与管理

我国现行《广告法》、《广告管理条例》、《广告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等法律法规,明确提出户外广告的设置规划和管理办法,由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广告监督管理、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公安等有关部门制定;户外广告的设置、张贴,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工商行政管理、城建、环保、公安等有关部门制订规划,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监督实施。由于乡村户外广告分布范围广和内容的多样性,其规划、审批和管理由多部门组织,易造成乡村户外广告的规划、审批和管理的缺失。

同时长期在城乡各层级规划中,城乡风貌规划作为非法定规划,规划内容和形式具有较大差异,其中户外广告规划形式内容深度和适用度差异较大。同时全国范围内对户外广告设置没有统一标准和规范,仅有部分省市制定相关城市户外广告规范和标准,例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成都和青岛等,在指导城市户外广告设置和风貌协调起到重要作用,但缺乏全国性和地区性针对乡村户外广告设置及管理具有指导性技术规范。

在2013年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后,出台的《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中明确提出“村庄风貌整治和历史文化遗产和乡土特色保护”内容,但其风貌整治内容仍以建成空间实体景观风貌整治为主,未明确提出乡村户外广告整治和设置规划内容。

四、乡村户外广告规划与管理

1.规划管理理念与思路

乡村户外广告设置环境由于其特殊的建成实体、自然生态和发展现状等,在户外广告规划中有别于城市区域。在乡村户外广告规划中:首先,关注广告空间特征。需要乡村户外广告同低开发强度、小体量和相对分散的乡村建成环境衔接,建立符合其业态分布、潜在广告资源量的广告设施空间分区。其次,强调界面视觉引导。在街道、地形和生态等界面上,严格区分和管理界面构成要素,突出线性要素特征的原真性,提高乡村环境的景观识别性。第三,规划方法上分层级、多维度控制引导。由空间整体控制和详细引导设计,多维度、多尺度规划衔接。最后,规划管理注重“法规+规划+管理”三方面建设,发挥多部门协作功用。

2.规划对策

由于各地区乡村的空间分布广泛性,以及村庄所处地域空间环境及建成环境的复杂性。在乡村户外广告规划及专题研究时,根据乡村所在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环境,以上位村庄建设、保护和整治等规划为依据,结合地域乡村功能布局、空间形态、乡土景观、景观视域和建筑风貌特征,以及商业业态、活动频率、交通流量、生活组织等,建立乡村户外广告控制和引导体系。

规划策略为“整体控制,分类引导”,其中“整体控制”突出意象分区和线性界面的控制(图2)。意象分区控制,划分禁止设置区包括风景名胜和古迹、医疗卫生村民活动等公益机构区域,重点控制区包括村庄入口前空间、公共活动中心区、商业交易区、乡村旅游区等,重点引导区包括居民区、工业、农产品生产加工及养殖区等厂前空间等,一般控制区包括农林牧渔生产区、生态涵养区等。线性界面控制,划分对外交通控制线包括国道、省道和县乡道村庄过境段等,内部道路控制线包括乡村内部各类型地块临街段等,自然界面控制线包括江河水系灌渠水塘沿线、自然生态基质同建成环境过渡区域界面等。建构引导从建筑物引导示意、建构物引导示意和广告要素形式规范三个微观层面进行设计引导,建筑物引导示意包括不同功能、高度、屋顶形式、材料和色彩建筑的正立面、山墙、屋顶及临街区域内户外设置引导;建构物引导示意包括对交通、农业、生产和水电等乡村范围内的构筑设施广告设置内容、形式、风格、材料以及设置区域引导;广告要素形式规范对不同形式户外广告的设置位置、广告资源量等作出引导图则规定。由“意向区域、线性界面和建构引导”三层面共同控制引导,在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乡村整治规划、乡村旅游规划等风貌部分的增设和完善户外广告规划。

图2 乡村户外广告规划管理流程

表 乡村户外广告规划控制引导策略

五、结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农村市场的加速发展,改善和提高乡村的人居环境,保护和塑造乡村风貌的需求越发强烈。同时,乡村户外广告作为乡村风貌重要组成和信息传递有效途径,其在乡村形象、空间品质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具有多重作用。因此,以“整体控制,分类引导”为策略的户外广告规划,从多维度、多尺度、多类型应对乡村特征,为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和整治乡村户外广告提供规划技术和管理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翟慧敏.城市户外广告的空间形态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2]李开猛,宋瑞,胡峰,胡赞英.城市户外广告规划编制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3,7.

[3]王敏.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风貌研究综述[J].华中建筑,2012,1.

[4]俞孔坚,奚雪松,王思思.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以山东省威海市城市景观风貌研究为例[J].城市规划,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