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2 09:44:15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篇(1)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004-03

孕妇作为一个特殊人群,其营养状况不仅影响自身健康,还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出生后的健康、以及成人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由于妊娠期孕产妇和胎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孕产妇的体质因素和遗传因素以及对一些营养物质的需求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因此,需要对不同的孕产妇进行个体化的医学营养管理,使之达到最佳营养状态,改善围产期结局,以确保母婴安全,本研究通过对不同个体孕妇的健康风险评估及医学营养管理,达到了降低围产期并发症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篇(2)

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并且与冠心病、脑卒中、心衰、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密切相关,对我国居民的健康产生极大威胁,而且当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还呈现迅速上升趋势,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处于很低的水平[1],加强高血压防治工作对于保护我国居民身体健康,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工作中,我们采用了建立社区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的方式来加强社区居民高血压的综合管理,现随机选取了2011年~2013年的35例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旨在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对于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5例高血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31~80岁,平均年龄(61.1±18.7)岁,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1级(轻度)高血压11例,占31.4%;2级(中度)高血压15例,占42.9%;3级(重度)高血压9例,占25.7%。6例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脑血管病。服药治疗情况:非药物治疗3例,服用钙拮抗剂17例、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8例、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4例,服β-受体阻滞剂3例,服中药或复方制剂5例,联合用药2例。

1.2方法

1.2.1建档管理 按照患者的血压水平、危险因素评估、风险分级评估等对高血压患者个人基本情况进行记录,并予以分类管理,制定个体化的随访计划,实施治疗和健康教育等措施。对于风险评估为高危和极高危的患者随访1次/月,低危和中危患者随访1次/3个月。根据随访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并进行健康宣教和疾病咨询、用药指导,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使其知晓高血压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的必要性和长期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了解不利于病情控制的不良生活习惯并主动进行改变,讲解非药物治疗的措施和意义,指导患者科学地控制体重、限制钠盐、减少高糖、油脂的摄入、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心态乐观平和,戒除烟酒。在医生指导下对降压药进行合理选择,适时遵医嘱调整用药的类型和剂量,定期进行血压监测以便指导用药。

1.2.2评价方法和指标 对35例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的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通过设计问卷调查方式比较健康档案管理前后的患者血压变化、对高血压知识了解程度的变化。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学处理,计数和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建档管理前后患者血压变化 建档管理前血压≥140/90 mmHg者有24例,血压

2.2建档管理前后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程度 建档管理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疾病和保健知识了解的情况,各项调查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慢性病,需要进行综合、长期的治疗和疾病管理,治疗的最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平稳地控制患者血压,减少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2]。对于社区居民高血压的管理,采用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可按照患者的血压水平、危险因素评估、风险分级评估以分类管理,便于执行个体化的随访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可根据随访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健康宣教和疾病咨询、用药指导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使其知晓高血压患者长期随访的必要性和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了解不利于病情控制的不良生活习惯并主动调整改变,有利于社区高血压的整体综合防治[3-4]。本研究表明,进行健康档案管理前后的患者血压和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均有明显差异(均P

参考文献:

[1]张文兵.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建档分级管理的方法与评价[J].河北医学,2010,16(12):1514-1516.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篇(3)

近年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上升迅速,给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以中医未病学与现代健康管理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提出自助式健康管理新思路。自助式即主动参与、自我管理。设计构建针对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计算机网络支持系统(以下简称慢病自助系统),为个人提供自助式慢性病风险监测、评估、干预、跟踪等服务。

1技术基础与可行性分析

1.1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指对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过程。健康管理信息化对医疗行业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如吴海云等人开展的“基于网络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及可行性初步研究”表明经互联网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可行性。设计健康管理网络自助系统可为控制慢性病风险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1.2电子健康档案健康档案(Health Records,HR)是居民健康管理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等健康组织机构认为构建由个人管理的个人健康档案(Personal Health Records,PHR)是最有必要的。PHR包括疾病史等基本信息,体重血压等居家检测信息,以及情绪压力等心理状况,吸烟饮酒等生活状况。这些数据可通过自备仪器(如血压仪)和自身健康状况在家中自行获得。这为慢性病管理的自助式理念奠定了基础。

1.3健康风险评估健康风险评估指根据收集的健康信息对健康状况用各种评估工具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分析。国内外已有诸多评估模型研究成果,既包括冠心病等特定疾病风险评估,也涵盖36 项健康调查表(SF-36)等健康功能评价。这些评估模型根据生物因素(如年龄性别体重等)、行为方式(如吸烟饮酒睡眠等)、心理因素(如压力、紧张度等)等健康相关因素评价健康状况和患病风险。在慢病自助系统中实现各类评估模型,便于评估健康状况和发现潜在患病风险。

2慢病自助系统的原型设计

慢病自助系统体系结构,由数据层、基础层、业务层和服务层等构成。基于自主和主动管理理念,为健康、亚健康和慢病患者等目标人群提供慢病评估、预警、干预和跟踪等服务。

2.1数据层提供各类数据的存储与访问支持。由健康风险因素集、风险评估模型集、个人健康档案库和健康保健知识库等组成。风险因素集囊括了一系列适合居家检测的生物医学指标、心理状况指标和社会生活指标。从卫生部《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中抽取并分类重组而来。抽取原则是保留涉及个人基本信息和健康记录的项目,去除反映卫生服务活动等无关项目。个人健康档案涵盖每个用户的日常健康状况、每次评估自测结果和患病情况。日常健康状况通过三元组描述,便于临床医生依据健康指标走势诊治。健康保健知识库相对独立,是服务层的数据来源。

2.2基础层提供日常定期或不定期的自助式采集存储健康状况与危险因素的支持。

2.3业务层提供各健康阶段自我管理支持,包括健康状况评估、健康风险预警、慢病风险干预、健康状况跟踪等。健康人群通过健康风险评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根据评估提示纠正不健康行为,从而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健康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掌握某些疾病的患病风险,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就医。慢病风险干预功能针对需要在服药、饮食和运动等多方面开展长期干预治疗的慢病患者设计,包含4个步骤。(1)确定阶段目标,在系统中设定某疾病对应风险因素干预预期值;(2)制定行动计划,选择一套针对病情的综合干预方案,涵盖药物、膳食、运动、行为、心理等项目;(3)执行行动计划,系统每日提示任务清单,并以问答形式收集执行情况;(4)检验执行结果,统计报告计划执行情况,借助模型重新评估以检验阶段目标执行效果,比对状况改善程度,跟踪健康状况。

2.4服务层提供健康教育促进支持。涵盖2类知识。保健知识涉及常见慢病预防、营养、运动、护理等诸多方面;就诊知识则涵盖知名医院知名专科的专家信息,包括简介、门诊时间和预约方式等。

3结论

将健康管理理念融入自助式健康管理计算机支持系统中,提供了自我健康风险评估和自助式健康管理支持服务。当然,原型系统有待改进完善。(1)集成常见家用健康仪器,实现数据自动采集;(2)改善人机接口,简化老年用户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吴兆苏. 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3, 24(3): 236-239

[2]刘忠仁. 近十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概况[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3.12, 3(6): 52-59

[3]陈君石, 黄建始. 健康管理师[M].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6.12

[4]吴海云, 何耀, 潘平, 乐国强. 基于网络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及可行性初步研究.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08.l2, 2(6): 333-337

[5]卫生部. 卫生部印发健康档案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的通知[OL]. 省略/gzdt/2009-05 /19/content_1319085.htm, 2009-5-19

/2009-11-12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篇(4)

目前全球有多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初筛工具,包括Framin gham危险评估模型、欧洲SCORE危险评估模型、WHO/ISH风险预测图、中国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危险评估模型等。Framin gham危险评估模型应用最广泛,但该模型高估了我国人群的心血管风险。

武阳丰等建立了国人缺血性心血管发病危险的评估方法和简易评估工具,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血压、总胆固醇水平、超重与肥胖、糖尿病和吸烟。该量表适用于35~59岁人群,可以预测该人群未来10年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年龄≥60岁人群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但使用该量表常低估其未来10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对该人群应更积极干预危险因素。该量表见图1~2。

心血管疾病相对危险评估

上述危险评分工具计算的是个体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绝对风险,由于年龄是预测心血管事件最重要的因素,对年轻个体来说,尽管未来10年心血管事件绝对风险低,但相对于同龄人,可能患病风险增加了数倍,因此,2008年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相关临床和流行病学专家共同制定了“心血管疾病相对危险评估量表”,强调与同龄健康个体比较,未来10年心血管疾病相对危险增加的倍数。健康个体未来10年冠心病平均危险和相对危险量表使用方法见表1,图3。

根据不同危险分层决定控制目标和干预力度,不但有益于降低高危患者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避免了低危患者的医疗风险和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2002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建议:>40岁,个体应至少每5年进行1次危险评估。

专家建议

年龄>40岁个体应至少每5年进行1次危险评估。有>2个危险因素[年龄(男>45岁,女>55岁)、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高胆固醇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的个体,应每年进行1次危险评估。

危险评估推荐使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综合危险评估模型,所有>40岁个体应该了解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绝对风险。对绝对风险低的个体推荐使用“心血管疾病相对危险评估量表”,了解其心血管疾病的相对危险程度。

相关链接

动脉功能无创检测在一级预防中的应用

加强筛查和早期诊断动脉硬化病变是提高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大量证据显示,早在动脉管腔出现明显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之前,动脉血管壁就已经发生功能和(或)结构改变。早期筛查并积极干预功能异常的大动脉,有助于延缓甚至避免管腔病变的发生。目前公认的无创动脉功能检测方法主要为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动脉结构检测方法主要有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和踝肱指数(ABI)。

ABI ABI是指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的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0.90为异常。注意除外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动脉炎、主动脉夹层等继发疾病引起的ABI异常。通常认为ABI在0.41~0.90时提示血流量轻到中度减少;ABI值≤0.40时常提示血流严重减少。ABI异常增高(>1.3)时,可能提示下肢动脉僵硬度增加。与下肢动脉造影相比,ABI诊断下肢动脉疾病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为90%,阴性预测值为99%,总的准确率98%。

随着对ABI研究地不断深入,该指标不仅局限于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作为心血管系统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以及全因死亡率密切相关。ABI应成为所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高危人群的常规筛查项目之一。

C-IMT 颈动脉IMT是采用高频B型超声探头测定的颈动脉腔-内膜界面与中膜-外膜界面之间的距离。一般取颈总动脉分叉处近端远侧壁1.0~1.5 cm处测量。根据2003年“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颈总动脉IMT≥0.9 mm确定为内中膜增厚。在测量IMT之前,应先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情况,选择没有斑块处测量IMT。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颈总动脉IMT和颈动脉硬化斑块是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的独立预测指标。颈动脉IMT每增加0.1 mm,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11%。颈动脉IMT可用于评估整体心血管危险水平。

PWV PWV是反映动脉僵硬度的早期敏感指标,是动脉硬化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多采用测定颈动脉-股动脉PWV(cfPWV)和肱-踝动脉PWV(baPWV)。健康成人一般cfPWV<900 mm/秒,和baPWV<1 400 mm/秒。cfPWV增大提示主动脉硬度增高,baPWV增大提示大动脉和外周动脉的硬度增加。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篇(5)

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有哪些?

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有很多,“传统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超重与肥胖、吸烟、血压、总胆固醇水平升高、糖尿病和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其中又以下列因素更为重要:①高血压:大部分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可以说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危险的患病因素。血压升高的时候极其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损伤心、脑血管,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②高血脂:患有高胆固醇的老年人只要血胆固醇含量高于260毫克/100毫升者,其冠心病的发病率就要高出平常人的5倍。③高血糖:我国患糖尿病的人群正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研究发现,大约有70%~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疾病,其次的死因为小血管病变,因此这些老年人在平时必须要做好预防工作。④吸烟:吸烟不仅影响呼吸道健康,并且也不利于其他器官的健康。经常吸烟会影响到血管内皮的功能,使心血管病变不稳定,从而引起血栓、中风、心肌梗死等情况的发生。

对无症状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风险评估有哪些方法?

目前,对无症状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评估主要有以下两方面:①基于“传统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超重与肥胖、吸烟、血压、总胆固醇水平和糖尿病等),采用我国大型队列研究结果建立的心血管病总体危险评估工具进行风险评估。大家可以通过登录中国心血管病防治信息网,将具体情况输入计算界面,由计算机计算获得结果(网址:)。根据上述方法,可以计算出某人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的绝对危险值(%)。根据数值可分为:低度危险(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20%)。②根据心血管病的“新型”危险指标进行评估。如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白介素类(如IL-6)、髓过氧化物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胱抑素C等。

体检中患者为什么要告诉医生有无心脑血管疾病的家族史?

心血管病家族史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男性一级亲属发病时

糖化血红蛋白在评价血管疾病风险中有何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心血管病相关。对于没有确诊为糖尿病的普通人群,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每升高1%,较正常人的冠心病患病危险增加40%。未确诊糖尿病的无症状老人,在进行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时,有必要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用以评价血管疾病患病的风险。

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为什么要检测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血浆HCY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和高HCY血症可共同增加心血管事件危险,当两种情况并存时,心血管事件危险明显增加。我国高血压人群中,有75%合并高血压和高HCY血症者,这可能是导致我国脑卒中高发的原因之一。因此建议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体检评估心血管病危险时,建议检测血浆HCY水平。另外,患有糖尿病(不伴有高血压)的无症状老年人,在心血管体检时,如有必要,也可以检测血浆HCY水平。这是因为血浆HCY水平升高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继发大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老年人在心血管患病风险体检中有哪些常用的无创性检查?

老年人在心血管患病风险体检中,目前常用的无创性检查包括:静息12导联心电图、运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负荷超声心动图、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上臂/外周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动脉弹性、踝臂指数、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测冠状动脉钙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和磁共振成像检测冠状动脉斑块等项目。

运动心电检测在评价老年人早期心血管患病风险中有何作用?

运动心电图负荷试验不但常用于诊断冠心病,其中一些特殊发现也与今后预测冠心病事件的危险具有重要价值。运动耐量实验(如平板实验)预测能力最强。随运动负荷量的增加,血压下降也预示着冠状动脉病变或左冠状动脉存在严重病变。运动时心率无明显增快者不良事件增加,这可能与心脏功能变差有关。运动后,正常人的心率迅速减缓,被称作心脏复率。在大规模人群研究中,心脏复率异常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相关。对于具有心血管患病危险的老年人,在体检时,如有必要,可以进行运动心电图检查,特别要关注运动试验期间的一些如运动能力和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指标。

为什么要推荐患高血压的老人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是进行心血管疾病检查的有效检查方法之一,也是目前心脏体检方面常用的方法之一。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肥厚的敏感性优于心电图,当发现患有高血压的老人左心室肥厚时,提示了高血压对心脏已经造成损害,因此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室肥厚可用于预测心血管事件(包括卒中)和死亡。与偏心性肥厚相比,向心性肥厚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更高。因此推荐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评估心血管病危险或进行心脏体检时,应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篇(6)

高血压前期的概念最早是在2003年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会议提出[1]。高血压前期病人由于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其两年内进展为高血压的概率是理想血压人群的3~6倍[24]。高血压前期不再是单纯血压升高,而是升高到临床高血压之前的状态,由于机体出现血管结构、心肌重构、代谢障碍等改变,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5]。中医学“未病”理念与现代健康管理所主张的预防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是以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有效维护和增进健康为宗旨[6]。本研究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健康体检的高血压前期人群进行调查,探讨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干预高血压前期的临床疗效,为构建高血压前期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高血压前期14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前期分级诊断标准[7],即收缩压120mmHg~139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90mmHg,无严重并发症,能够理解调查内容并配合调查,具备正常的认知能力,预期可访视满1年。排除标准:患肝、肾、肺脑等重要脏器严重病变以及病情危重病人;精神疾患和理解障碍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男39例,女31例;年龄45岁~80岁(57.21岁±11.34岁);血压异常时间1个月~18个月(8.52个月±4.53个月)。对照组男37例,女33例;年龄46岁~79岁(57.02岁±11.17岁);血压异常时间1个月~18个月(8.43个月±4.47个月)。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体检方式,依照正常流程,按顺序依次进行检查。体检后常规指导体检者相关注意事项。观察组采用中医治未病特色进行体检,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建立疾病风险评估,实施风险干预并进行体检健康管理。

1.2.1中医体质辨识采用王琦教授的体质九分法,九种基本体质分别为: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痰湿质、气郁质、特禀质,采用中医四诊仪(上海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结合体质量表,进行体质判定。

1.2.2建立疾病风险评估通过各类辅助检查和中医四诊仪检测,进行信息录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根据中医体质,结合健康风险评估,对个体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心理因素等危险因素进行评价,提交中医评估报告。

1.2.3风险干预为改善个人的生活方式、健康意识和个人行为进行下列风险干预。

1.2.3.1体重干预包括节制饮食,加强运动,以减轻体重,减小腰围,并对多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改善吸烟、喝酒、高盐高脂等不良生活方式,适当增加运动等,并定期监测血压。

1.2.3.2体质干预[8]包括起居调养,食疗药膳、情志调节、中药膏方、养生导引、足浴等指导,并进行简单易学中医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穴位按摩方法、开设太极拳和八段锦培训等全方位的中医养生调护方案。阴虚病人多食银耳、百合、苹果、蜂蜜等食性平和、养阴润燥的食物,养生可食黄精粥和枸杞红枣乌鸡汤,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冲饮生地茶或白茶等,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保持心情愉快,气机调畅。湿热病人多食黄瓜、荸荠、苦瓜、冬瓜、梨子、藕等清热利湿的食物,养生可食金针菜粥,绿豆百合粥,少食辛辣燥烈、大热大补之品,并戒烟酒,以免助湿生热,日常可冲饮荷叶茶。血瘀者多食慈姑、茄子,烹煮慈姑时可多加生姜,养生可食益母草粥、木耳汤,少食生冷、寒凉、酸涩等易凝滞血脉的食物,日常可冲饮丹参玫瑰花茶。气虚病人多食小米、扁豆、鸡肉、红枣等健脾养胃的食物,日常可冲泡西洋参、绞股蓝茶等。住宅保持干燥、通风,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被。可以掌根顺时针按揉中脘穴,或艾灸气海,循经拍打手少阴心经,还可用香芪汤或五味养气汤泡脚。痰湿病人多食山药、白萝卜、冬瓜等健脾化湿,利水消肿的食物,养生可食桂花粥和海带冬瓜苡仁汤,日常可冲饮桔梗茶,同时少食油腻食物。避雨避寒,量力进行下蹲运动锻炼,轻柔按摩太阳穴、水分穴和脾俞,循经拍打手太阴肺经,还可用平胃祛痰汤或苍附汤泡脚。

1.2.4评价1年后本组人员再次体检时,进行同样项目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改善状况,包括血压情况、生活质量、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等。

1.3观察指标

采用欧姆龙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进行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测量,病人仰卧位安静休息15min后由专人测量,同步记录并分析报告,取左右两侧高值进行统计。采用生存质量量表(QLQ)进行评价,量表包括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每项100分,分值高说明生存质量较高。采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指标,采用血黏度分析仪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两组干预前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2.3血脂比较

干预前两组病人TG、TC、HDLC及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TG、TC及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2.4血液流变学比较干预前两组病人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2.5可信度和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病人可信度、满意度以及个性化调养方案的可操作性及症状改善效果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医认为身体健康是指人体处于阴阳平衡状态,疾病是人体阴阳于失衡状态。“未病”是一种隐性状态,显性状态为“已病”,中医“治未病”是指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临床上,将中医“治未病”思想或理念的以未病先防用于高血压前期干预管理,是一级预防,旨在改善病人症状和生活质量,减少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逆转靶器官损害,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89]。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肝肾阴阳失调为主要病理机制,目前,国内研究者证明了高血压病发生与体质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中医体质可随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变化[10]。因此,通过改善偏颇体质从而有助于血压、体重的调节。

本研究通过对观察组人员进行体质辨识发现,高血压前期人员多以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和气虚质为主。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根据各高血压前期病人不同体质,开展治未病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模式进行干预,结果发现,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G、TC及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可信度、满意度以及个性化调养方案的可操作性及症状改善效果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合理饮食、减轻体重、适当锻炼改变高血压前期人群不良生活方式,可控制血压,减少其他慢性疾病[1112]。因此,采用治未病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前期进行干预,根据中医体质综合干预健康管理过程,以西医体检及中医评估为依据,有效结合中西医健康管理模式和方法,针对体质制定不同干预方案,包括辨证施药膳、中药药茶处方、情志调摄等,同时配合运用气功导引、针灸、穴位贴敷、磁疗、足浴等中医特色治疗,并定期随访进行调整,达到阴阳平衡,稳定血压,减少高血压前期进展为高血压的目的[1315]。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高血压前期病人的血压,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参考文献:

[1]楚洁,王临虹,徐爱强,等.山东省成年人高血压与高血压前期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1):1217.

[2]俞蔚,严静,章一丰,等.浙江三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患病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6):668671.

[3]刘巍,熊兴江,王阶,等.高血压前期的中医认识及治疗[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4):24162420.

[4]费方荣,叶真,丛黎明,等.浙江省成年居民高血压前期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4):311315.

[5]周辉,曹霞,王雅琴,等.长沙市社区高血压前期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1(7):750756.

[6]田坤明,王瑞,由天辉,等.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和干预[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8):13571359.

[7]陶国高,刘桂岚.高血压前期分级诊断及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1):158163.

[8]陶丽丽,钟赟,罗承锋,等.广州市社区高血压前期患者心脏代谢异常的风险因素[J].广东医学,2014,35(15):24152418.

[9]贾成林,陈瑜,张腾,等.中医药对高血压前期干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3,30(3):156160.

[10]祖建,陈光辉,钟骏慧,等.高血压前期中医体质特点初步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8):13281329;1344.

[11]俞蔚,杨丽,严静,等.浙江省三市社区居民高血压前期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11):10591062.

[12]陶国高,刘桂岚.高血压前期的临床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8):31783180.

[13]王利然.中医体质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前期患者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3):8485.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篇(7)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8(b)-0162-03

近年来,随着生活行为方式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恶性肿瘤、口腔疾病等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中国现有确诊慢性病患者2.6亿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中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1-2]。健康管理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性化健康事务性管理服务,主要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健康与疾病的风险评估,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促使管理对象减少危险因素,改善健康。本研究于2010年11月开始采用北京中新惠尔公司的管理软件对研究对象开展膳食与运动量化管理,为期1年,根据研究组量化管理前后体检指标、膳食及运动习惯评估分数的变化情况和研究组与对照组体检指标的比较结果,评估这种膳食及运动量化管理模式的效果,进一步探索促进居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适宜技术。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南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辖内常住居民中年龄在45~69岁,且未进行药物治疗的400例慢性病高危人群为干预调查研究对象。

高危人群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①收缩压为130~139 mm Hg和(或)舒张压介于85~89 mm Hg;②体质指数(BMI)≥24 kg/m2;③吸烟;④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⑤空腹血糖为6.1~7.0 mmol/L;⑥总胆固醇为5.2~6.2 mmol/L和(或)三酰甘油升高(≥250 mg/dl,即2.75 mmol/L)。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且组间对象的年龄、性别、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及饮食结构、运动情况、吸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象接受膳食与运动量化管理;对照组对象继续接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慢性病高危人群管理。

1.2.2 研究组管理方法

1.2.2.1 膳食量化管理方法 研究对象通过管理软件平台填写膳食日记,管理软件即可将每次膳食日记记录的食物量转换成能量摄入量;每周填写2次(周三、周日各一次),连续4周后,管理软件即可出具一份膳食营养分析报告,包括详细的膳食营养分析(膳食总能量、膳食能量来源、餐次结构、膳食结构等)和膳食指导。

1.2.2.2 运动量化管理方法 研究对象通过管理软件平台填写运动日记,并佩戴康动运动能耗监测仪(简称:康动仪),监测每天运动消耗的能量,每周上传一次运动监测数据到互联网。

1.2.3 对照组管理方法

通过社区宣传咨询义诊活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门诊就诊和家庭访视等途径,普及健康知识,每年随访一次,监测血压、血糖、体重及高危行为改变情况。

1.2.4 资料收集

1.2.4.1 膳食、运动资料 研究组:研究对象通过管理软件平台填写膳食和运动日记,每周上传运动监测数据。管理员通过互联网后台,每周查看膳食和运动日记、运动监测数据,每月查看并导出膳食及运动分析报告(包括平均每日能耗、达标天数、累计活动时间、累计能耗、脂肪消耗最佳步频)。对照组:分别于研究起点及1年后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通过问卷评估形式收集膳食及运动资料。

1.2.4.2 体格检查 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在研究起点和1年后的2次体检资料,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每次体检指标测定方法相同。体检数据由管理者统一录入管理软件。

1.2.5 效果评价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篇(8)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reven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Method:In our hospital,200 cases of artificial hip joint replacement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ccording the randomly table number,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10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used combining with visual grading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incidence of limb swelling and pai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Deep vein thrombosis; Risk classification; Visual health education;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Sixth Hospital Affiliated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Qingyuan People’s Hospital),Qingyuan 511518,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6.028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人工髓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亦是其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也在提高,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给老人带来严重的身心创伤,给家庭和社会增加沉重的医疗及照顾负担。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可以让患者缓解疼痛,快速恢复关节功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但通常由于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术中损伤、疼痛、患者年老、术后卧床、静脉血流缓慢等综合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2-3]。有研究发现,深静脉血栓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为18%~40%,其中致命性肺栓塞占有较高的比例为2%~8%,严重情况下甚至导致患者死亡[4-5]。许多研究发现 ,对人工髓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施以有效的预防方法,对降低DVT发生的风险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采用风险分级预防加可视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工?y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旨在有效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DVT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年龄65~90岁,平均(74.6±12.5)岁;女57例,男43例,其中13例合并糖尿病,30例合并高血压,9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观察组中年龄66~99岁,平均(74.7±12.6)岁;女68例,男32例,其中10例合并糖尿病,31例合并高血压,6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入院宣教,术前准备,术后良肢位的护理,使用专科护理单,密切观察患肢肿胀及血液灌注情况,指导下肢被动和主动活动,加强饮食指导,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抗凝药物治疗,观察抗凝效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1.2.2 观察组 则运用风险分级护理及可视健康教育进行预防干预:(1)风险分级评估:责任护士在入院后8 h内,使用国际通用的Autar DVT评分量表进行风险评估,从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标、活动能力、高危范畴、特殊疾病、创伤高危因素、外科手术等7个方面进行实时评估,得分相加得出评估结果,风险程度分级:≤6分为无风险;7~10分为低风险;11~14分为中度风险;≥15分为高度危险[6]。(2)分级护理干预:①低风险级:采取的一般措施包括:告知DVT风险及危害,讲解预防方法;避免血液粘稠,责任护士每班评估患者出入量,保持出入量平衡,入量维持在2000 mL/d左右;预防便秘,指导多进食粗纤维食物,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保护下肢血管,避免下肢穿刺损伤血管;抬高患肢20 cm,促进血液回流(不单独在?N窝垫枕);制订运动计划:指导引体向上、深呼吸及有效咳嗽运动、踝泵运动、股四头肌运动,4~5组/d,10~15 min/组,条件允许者指导早期下地活动。②中度危险:除上述的一般措施外,增加物理预防措施,如梯度压力袜、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首次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之前进行下肢静脉彩超排除有无存在DVT)。运用弹力袜对患者进行机械性预防,能够对下肢形成压力梯度,对浅静脉进行压迫,使深静脉的回心血量增加,避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老年患者感知能力及沟通能力普遍均低,长时间穿压力袜有可能导致末梢血液灌注不足致局部缺血坏死的危险,故建议4~6 h需要放松一次,放松时间为30~60 min为宜,并高度灌注肢端血液灌注情况,一定发现异常,应立刻解除。③高度危险:在采用上述的一般措施、物理预防措施外,增加药物预防,如利伐沙班或华法林口服、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等。(3)可视健康教育:每位患者及其家属术前均要接受1次以上的预防DVT的视频教育,提高依从性。(4)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责任护士负责对自己所管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未达标者需重新进行教育,直至患者及家属掌握要领。(5)病友会:每位患者出院前至少参加一次内容主题为DVT的预防的病友会,由高责护士主讲,鼓励家属参加。通过风险讲解、问题提问、派发奖品等形式进行,提高患者参与的兴趣,增加患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极大的帮助[8-9]。

1.3 观察指标 采用下肢静脉彩超检查确诊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记录例数及程度,并统计患者下肢有无出现肿胀、疼痛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患者的肢体肿胀、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诱发该病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血液的高凝状态、静脉血管壁损伤以及血流改变等,如果血栓脱落,容易诱发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所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尤为重要[10]。目前,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具有高龄、基础病多、健忘、理解力及沟通能力下降、依从性普遍不高等特点,导致常规的护理并不能达到很好的预防效果,想要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提高并发症的预防管理,需要临床护理人员不断寻求和创新护理方法。

3.1 分级预防护理 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护理模式,强调的是能够及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高危患者及高危因素或环节,针对性制定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评估过程中又要重点突出动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随时调整护理措施,使动态评估体现在整个护理服务过程中,体现动态的风险管理思维,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保证患者安全。其次风险分级预防能?蚣跎僖搅谱试蠢挠茫?节约社会有限的医疗资源。

3.2 可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需求越来越高,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可视健康教育成为了健康教育不可缺失的补充部分。教育视频不可随意在网络下载挪用,必须根据本科室具体情况,专业拍摄,内容要全面,包括DVT的概念、危害、发生原因、高危人群、预防方法等要素,有文字讲解、图片讲解、运动方法演示,加以配音及字幕,全面、真实、动感,正真的图文并茂、通俗易解,让患者容易理解,特别适合老年患者,故在病房深受患者及家属欢迎。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篇(9)

您知道健康管理吗

什么叫健康管理

健康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如何才能拥有并保持健康呢?我们听说过企业管理、商业管理、信息管理……您听说过健康管理吗?您知道健康也需要管理吗?健康管理的理念正是我国传统中医“治未病”和新中国成立以来“预防为主”理念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

健康作为一种资源是需要管理的,因为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通过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达到资源使用的最优化,目的是能在合适的时间把最合适的东西用在最合适的地方以发挥最合适的作用。

健康管理即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的宗旨: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效果。健康管理的具体做法:为个体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改善健康”。健康管理的目标:通过对个体和群体的全面健康管理服务,控制健康风险,减少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生,降低和延缓相关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国民整体健康水平。

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健康的人力资源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关注健康、实施健康管理,已成为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的广泛共识。

国民的健康素质,不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至关重要。对个人来说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幸福感;对国家来说则关乎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人的平均寿命每增加10%,国民生产总值(GDP)就可以增加1.1%,可见国民的健康对一个国家的兴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健康与生活方式

“我们听到、看到很多报道,目前无论国内国外,人们的健康出了许多问题,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增无减。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而健康水平却下降了呢?为什么我们周围到处可见慢性病患者呢?大家听说过生活方式与生活方式疾病吗?我国人群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脂肪肝、肥胖及超重等各种慢性病及具有健康危险因素的人群逐年扩大,呈高发态势,有专家称之为“井喷式”。据报道,我国目前约有2亿多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作为头号杀手,每年约有100万人因其导致的并发症而失去生命;有9000万糖尿病患者及近5000万糖调节异常者;有2亿血脂异常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仍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大敌,前3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占全部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二。

上述数据,大家听了一定感到很震惊。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了解到,其实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我们日常生活习惯有着密切关系,即与日常的生活方式有关。我们将这些与生活方式有明显因果关系的疾病统称为生活方式疾病。研究表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素质,导致了各种慢性病高发。如长期摄入高盐饮食可引起高血压;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可导致肥胖及超重、糖尿病、多种癌症;长期过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增加乳腺癌、咽喉癌、肠癌等肿瘤及抑郁症风险;大量摄入高嘌呤饮食可导致高尿酸血症;长期紧张的职场压力引发不良的精神刺激,可导致恶性肿瘤、高血压及各种心理疾患;大量长期吸烟可导致肺癌及其他多种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心脏病等,我国有3亿烟民,烟草每年杀死的人数已超过100万;千百年来,人类一直从事狩猎采摘、耕作播收的体力劳动,现代文明却使人们不断变成积聚在沙发里的“静物”,因缺乏运动导致肥胖和糖尿病,并增加了冠心病、癌症及抑郁症的风险,每年因此有60万人被夺去生命。

健康需要管理并可以自我管理

健康需要管理

一个人从生下来,要经过婴幼年、青少年、中老年等不同阶段,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面临健康问题。人体就好像一台结构极为复杂、精密度极高的机器,有核心部件,也有辅助部件,互相依存又互相影响,要想保持正常运转,就必须向保护自己的爱车一样,平日里要倍加呵护,还要定期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小问题。人们要想拥有并保持健康,就要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的每一点变化。通过定期体检,进行健康评估,不断发现并随时解决健康问题,克服不健康的习惯和嗜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过程就是健康管理的过程。现在我们来看看,健康是多么需要管理呀!您对自己的健康是否关注了?为管理好自己的健康您做好准备了吗?

健康可以管理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如果我们不赶快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未来中国的有效劳动人口将大幅减少,将无法满足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政府又如何担负得起随之而来的沉重医疗负担呢?作为个人,我们的健康又该靠什么呢?

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健康,先要了解生活方式疾病产生的原因。致病的相关因素很多,共同的致病因素有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医疗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不良生活方式,其对健康的影响可达60%。

生活方式疾病不是短期内形成的,有一个缓慢的发生、发展过程。其特点多是年轻坐病、老年发病,常常要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例如:2型糖尿病约需3--5年甚或10年以上,恶性肿瘤10年以上,动脉粥样硬化可长达10~20年,脂肪肝5~10年以上……

由上可知,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我们日常的生活习惯、行为,即我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且进展缓慢。只要我们真正从理念上给予重视,行动上加强管理,改变一下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采纳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就可以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改善健康并拥有健康,可以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由此可知,健康是可以管理的。

健康管理的重点

健康管理就是根据健康需求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那么,我们该如何管理健康呢?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对健康管理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如果您是个身体健康的人,健康管理的重点是保持并促进健康;如果您是个处在中,高度健康危险状态的人,健康管理的重点是评估健康风险,发现早期病变,纠正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健康危险因素,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而对于已患有疾病的人来说,健康管理的重点是有针对性地治疗疾病,指导患者学习疾病的防治知识和技能,学会自我管理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如何进行健康管理

健康体检是做好健康管理的基础

健康管理需要从健康体检开始。您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对自己的健康有个总体评估,所以我们说体检是龙头。每个人一定都做过体检,但体检的目的不同。以往,大家体检主要是找病,是围绕疾病进行体检。特别是看看有无重大的健康问题,如恶性肿瘤等。现在不同了,体检的目的不仅仅是发现疾病及时诊治,还需要通过体检掌握全身健康状况,对一个人的整体健康进行全面评估。除了常规体检中的项目,如血压、血糖,血脂、体重、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等主要健康指标,还应进行体成分、体适能测试(如脂肪含量、腰臀围、肌肉比例、柔韧性、平衡性、反应时、肺活量、心功能等)同时,可结合生活方式问卷调查,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评估,找出健康风险,提出明确警示,为下一步的健康管理打下基础。

在体检项目的设定上,应改变围绕疾病做体检的理念向健康体检转变,要突出个性化,强调针对性。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健康状况,其体检项目应有所区别。健康体检的意义比疾病体检的意义更大,因为整体健康状况的改善与单一发现和治疗某一种疾病同样重要。

对重大健康问题及健康危险因素,如癌症、慢性病、亚临床或亚健康状态等,在体检项目的选择上突出“四早”:早发现、早预警、早诊断、早干预。以此为原则,可选择适宜的体检项目,如尿、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以发现泌尿系统和(或)宫颈的恶性肿瘤或癌前病变;颈动脉血管彩超、肢体动脉检测可发现动脉硬化早期病变;骨密度测定可早期发现骨量流失或骨质疏松;食物不耐受检测可找出过敏食物;慢阻肺(COPD)筛查可发现早期肺部病变;幽门螺杆菌(碳13)检测可找出感染病变。针对查出的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及早治疗。

建议中老年朋友们每年至少体检一次,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的体检项目,以保障体检效果。不是项目越多越好,也不是越贵越好,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量体裁衣,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读懂体检报告是提高健康管理效果的前提

体检报告实际上是医生给每个人开具的健康指导处方。报告中会告诉每个人有何疾病、有何健康风险、哪些该及时检查、哪些该定期复查,该如何控制饮食,该如何科学运动……所以,体检后千万不要把体检报告束之高阁,而应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去执行,不懂时应及时找医师咨询。从体检开始就要把健康管起来,这样,健康体检才不会流于形式,才会体现其改善健康、促进健康的价值。

健康风险评估是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健康体检的基础上,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找出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继而进行有效干预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健康风险评估,提高对自身健康危险因素的认识,可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健康风险评估会提示我们该注意什么,该改变什么。在众多健康危险因素中,我们要分清哪些是可变因素,哪些是不可变因素。如遗传、年龄、性别因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吸烟,饮酒,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少食蔬菜水果,缺乏运动,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等不健康习惯与行为则是可以改变的。通过评估,可以指导我们有针对性地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渐降低或祛除健康风险,提高健康水平。

生活方式干预是慢性病管理的有效手段

在慢性病的健康管理中,生活方式管理十分重要且十分有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对于已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朋友,必须充分认识到改变不健康行为的重要性。我们常说,观念决定行动。理念到位才能行动到位。慢性病的控制中,饮食、运动的量化管理是一个新知识、新技能,初学时会感到有些难度。尤其量化的概念对大家来说都很陌生,如吃50克馒头与吃50克饺子摄入的热量有多大区别?走一公里路到底可以消耗多少热量?其实大家不用着急,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可以一点一点地积累,其后,您就可以成为一名管理自己健康的专家了。一旦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坚持做几个月,一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看看生活方式与我们健康的关系和健康管理的效果。有一位程先生,50多岁,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体检后的报告中告知他患有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中度脂肪肝等多种疾病;健康风险评估报告指出他存在5种以上健康危险因素,提示程先生尽快与医生联系,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以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程先生将报告搁置一边,没在意其中的提示。4个月后,他突然一侧肢体活动不利,说话吐字不清,原来他“中风”了,经检查是“脑梗塞”。他因患糖尿病,血糖长期控制不理想,又合并肥胖、血脂高,因而出现了并发症。交流中了解到,他平时很少关注健康,随心所欲,喜欢吃肥甘油腻食品,如动物内脏、煎炸食物,最爱吃红烧肉,时常让家人专门为他烧一碗,并常常大量饮酒:不爱吃蔬菜、水果,并且很少运动。由此可见,程先生的病与其日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篇(10)

[中图分类号] R8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2-0112-03

高血压是多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最终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飞行人员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高风险、高压力、高辐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导致高血压的患病率日益增加。研究发现,随着飞行人员年龄的增加及总飞行时间的积累,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亦有升高趋势,对飞行人员健康及飞行安全的威胁也逐渐增加。据牛有国等[1]对1999年9~11月443例年龄在23~66岁的飞行人员进行调查发现,高血压的患病率为6.8%,12.2%在正常高限。有报道认为,高血压是严重威胁飞行安全的冠心病、脑出血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飞行人员医学停学、停飞的主要原因[2,3]。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研究发现,飞行人员缺乏必要的健康保健知识及自我保健意识、膳食结构不合理、飞行疲劳、精神紧张及体育锻炼少等可能是造成危险因素在飞行人员中暴露水平较高的原因。因此对高血压实行细节管理和指导,期望通过细节指导,进一步完善和推动高血压的管理工作,对提高高血压防治、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高血压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细节管理的介绍

研究发现,高血压是飞行人员心脑血管疾病总死亡的首位危险因素,因此形势不容乐观,高血压的防治刻不容缓,但鉴行人群的特殊性,航医室的设立在职能上有所改变,由以医疗为主转化为以管理为主,以治疗为主转化为以预防为主。因此以管理为主、医疗为辅,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督导及追踪干预为特点的细节管理日益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细节管理的目的是在一般飞行人员中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在高危飞行人员中降低血压水平,已有高血压的飞行人员控制血压水平,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飞行人员高血压的管理在一些具体环节上进行细致深入的探讨并加强细节管理已成为首要任务。

2 细节管理的内容

2.1 建立健康信息卡

健康信息卡作为个人健康的护照,其在工作场所以外的活动空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随身携带健康信息卡在意外情况下可提供宝贵信息,并根据记载的信息进行干预,对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2.2 建立健康管理档案

健康档案是细节管理的重要环节,健康档案不仅记录飞行人员高血压的相关信息,同时也详尽记录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包括服药前后)、一般情况、有无其他系统疾病、有无家族史、过敏史等,为高血压具体的治疗提供详尽信息,同时根据数据信息分析变化趋势, 制定治疗方案,进一步控制血压水平,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3 健康宣教

高血压一级预防的重点在于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办法是开展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防治。陈晓翠[4]对132例血压在(130~150)/(85~95) mm Hg和1级高血压的飞行员进行以健康教育和个体督导相结合的非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性干预,结果发现,与实施干预前各项指标相比,飞行人员的生活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增加,吸烟、饮酒减少,血压明显下降,收缩压由(132.5±10.8)mm Hg下降至(126.5±7.4)mm Hg,舒张压由(92.7±5.2)mm Hg下降至(80.6±5.8)mm Hg,干预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因此在飞行人员中普及高血压知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应该成为一项普遍的基本的控制措施。

健康教育的内容:①血压的测量;②高血压的诊断标准;③高血压的危险因素;④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⑤生活方式的改变;⑥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⑦监测血压。

健康宣教内容贴近生活,以患者的现有知识水平为基础,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以病因和临床表现及预防治疗为主,使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进一步清醒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开展高血压的自我管理,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高血压的自我监测,提高对高血压的认知。具体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①以PPT形式宣传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危险因素、对靶器官的损害及高血压防治知识;②生活方式干预:摒弃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习惯,注意保证运动、作息时间、睡眠质量等;③饮食指导: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推介合理膳食及平衡膳食,控制体重或限制超重;④运动干预: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时间、频率、强度;⑤心理疏导:帮助分析导致心理压力的因素,指出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与高血压的关系,注意保持健康的心态;⑥指导高血压服药方法、注意事项。

健康教育是防治高血压的主要措施,可以改变飞行人员的不良行为,提高服药依从性,增强对自我疾病管理的参与意识[5],进行自我防范,对加强高血压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2.4 建立心血管病的危险分层

高血压航空医学意义不在于高血压本身,而是靶器官的病变,尤其是心脑血管事件引发的飞行事故。研究发现,患有高血压的飞行员10年内死于心血管疾病危险的概率>15%,因此对高血压飞行人员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分层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飞行人员具体根据性别、年龄、吸烟情况、血脂是否异常、是否缺乏体力活动、是否有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发生后,不仅独立于始动的危险因素,加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也成为预测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标记。因此,根据血压升高水平(1、2、3级)、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5 心理干预和加强心理应激训练

航空属于高风险职业,如长期紧张并与负性情绪联系在一起,极易导致身心疾病,现已明确精神应激、紧张是高血压的明确病因,同时研究表明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听力敏感性减退者的高血压发病率也较高,因此,心理干预对预防高血压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干预的具体内容包括量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同时加强心理应激训练。量表作为航空精神健康评估及筛选的重要验查手段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检查包括人格测验、心理状况测验、精神障碍诊断检测、基本认知能力监测等。针对量表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如心理咨询、宣泄、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可提高经受挫折和灾难的能力。

飞行人员进行心理干预的同时应加强心理应激的训练。现代的心理应激理论认为,应激是个体面临或察觉(认知、评价)到环境变化(应激源)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作出的适应和应对的过程。因此加强飞行训练或借助高科技手段,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模拟飞行场面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是预防和治疗飞行人员心理障碍、培养健全人格、提高心理素质和增强能力的重要途径。

心理干预的有效应用及心理应激训练可使飞行人员的心理状态得到调整,降低了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发生,同时在提高服药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2.6 建立辅助医疗和督导机制

通过飞行人员定期健康咨询和健康检查可对飞行人员的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危险因素进行监督、分析,并及时调整高血压的防控措施方案。在高血压细节管理上进行辅助医疗,监督患者服药情况,并在可能的范围内指导服药,记录服药时间、服药剂量与血压控制的关系、监测血压的变化情况,协助上级医疗部门进行高血压的后期治疗,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转诊,并制定转诊的具体标准,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2.7 荟萃分析及细节管理的评估

根据建立的数据信息,通过综合干预,统计分析飞行人员高血压易患人群、发病情况、控制情况、发病因素及各因素对血压的影响情况等,评估高血压细节管理对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的作用,评估管理方案对心血管危险分层、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转诊率的影响,并通过统计分析和评估结果对信息进行反馈,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细节管理制度,建立反馈机制,从而保证细节管理的模式顺利进行。

3 结论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鉴行人员卫生保健体制的要求,使高血压综合干预措施在飞行人员中的实施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以往相比,虽然飞行人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充分利用行业优势进行综合性干预、增强防治意识、建立健全高血压细节管理的机制、加强指导,已成为高血压防治的重点和要点,对改善飞行人员的健康意识、认知态度、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降低或延迟飞行人员高血压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牛有国, 黄久仪, 闫永斌, 等. 民航飞行人员血压水平调查及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0,11(3):153-157.

[2] 魏凌.飞行学员医学停学的疾病谱动态分析[J]. 中华航空医学杂志,1992, 3(4):224-226.

[3] Osswald S, Miles R, Nixon W, et al. Review of cardiac events in USAF aviators[J].Aviat Space Environ Med,1996,67(11):1023-1027.

[4] 陈晓翠. 飞行员高血压病的综合性干预及效果分析[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09: 34-35.

[5] 韩叶芬.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住院时期健康教育的需求及护理对策[J]. 护理杂志, 2008,25(4B):25-26.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篇(11)

1.1基本资料。2008年6月-2009年6月,本组压疮高危患者96例,男64例,女32例。年龄9-81岁。其中截瘫15例,Braden表评分6-9分;不全瘫18例,Braden表评分7-9分;老年患者29例,Braden表评分10-12分;重度贫血4例,Braden表评分11-12分;全身多处骨折、石膏固定、限制翻身30例,Braden表评分10-12分,院外带来压疮4例,2-3期。

1.2方法:

1.2.1评估内容。①全身情况:意识状态,大小便控制,合并症;营养状况:饮食习惯,体质指数;实验室检查: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糖等。②患者有无原发病,原发病名称及病情。③肌力、肌张力情况,皮肤感觉、质量等。④心理、经济状况:对疾病、压疮的认识,配合信心,经济状况,可作为选用材料的参考。⑤压疮状况:了解部位、大小、深度,有无窦道、创面色、气味、渗出量及性质、有无肉芽组织及生长情况,创面有无感染等。

1.2.2评估方法。应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Braden表)评分,10-12分为高度危险,9分以下极度危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防治计划,对极高危和院前压疮的患者应立即报告,并填写压疮护理表格。

2.措施

2.1压疮高、中、危患者的预防措施。

2.1.1建立翻身卡:根据病情1次/1-2h,避免拖、拉、推等动作。患者侧卧位,背部与床铺的高度以30度为宜[2]。半卧位床头抬高小于30度,时间30min/次,脊柱骨折应禁用半卧位,康复期在颈托与腰围的固定下使用此方法。

2.1.2防止受压:应用气垫床、海绵垫、或冰晶凉爽垫减压,脊柱骨折不稳定不使用气垫床,酌情使用预防压疮的保护贴,不使用气圈、垫圈。制动患者使用减压贴,腰部、臀等部位垫软枕,有条件的使用悬浮床,定时按摩受压部位,禁止在皮肤受压发红的部位按摩。

2.1.3全身营养支持:给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高锌饮食。对能进食的病人,鼓励其进食,对不能进食的病人,给予鼻饲,必要时静脉输入新鲜血浆、白蛋白、氨基酸,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2.1.4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无皱折、无渣屑。

2.2创面处理。①红色伤口(健康血流的肉芽组织伤口):处理的原则是保护伤口及其周围组织,保持伤口局部湿润清洁,创面可外敷利福平粉末或康复新换药,并用红外线烤灯照射,2-3次/d,30min/次。②黄色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和消炎,清除脓性分泌物和控制局部感染。清创后,康复新换药红外线烤灯照射,2-3次/d,30min/次。③黑色伤口(缺乏血液供应而坏死并有干硬痂的伤口):清创后尽早清除坏死组织,康复新换药红外线烤灯照射。④混合性伤口(红色和黑色或黄色和黑色混合性伤口):清除黑色坏死组织去除黄色分沁物,控制局部感染,保护红色肉芽组织;清创后康复新换药红外线烤灯照射。⑤对大面积、深达骨质、保守治疗不佳的可应用外科手术修复缩短压疮的病程,减轻痛苦,提高治愈率。必要时给予暴露疗法。

2.3健康教育。要求患者、家属或照顾者共同参与。①压疮相关知识的教育;②全身营养的重要性及营养计划的执行;③皮肤清洁干燥的重要性及皮肤护理的要点;④卧位放置及翻身技巧、减压垫的作用;⑤药物、烤灯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等。

3.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