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传统文化进乡村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6 16:20:46

传统文化进乡村

传统文化进乡村篇(1)

陕西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绚丽多彩的乡村文化是陕西传统文化的根基。随着陕西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工业文明强势扩张,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农村土地撂荒,空心村频现,广大的乡村失去了昔日的活力,乡村文化正随传统乡村聚落的解体而衰落,乡村文化的存续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难题。

一、陕西多元乡村文化及其价值

乡村文化是指与乡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涉及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L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其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由于陕西省各地自然地理条件、乡村形成的历史、农作物的品种、气候条件、风俗习惯、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乡村文化,为陕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以韩城党家村为代表的古村镇,以户县农民画、凤翔六营村泥塑为代表的民间工艺,以紫阳民歌、华阴老腔为代表的民间曲艺等等。

费孝通先生认为:“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乡村文化是陕西省传统文化的“根”,是打造魅力陕西、人文陕西的“嫁衣”。只有充分认识陕西省的乡村文化资源,并将其加以整合利用,才能打造出独具陕西韵味的优秀文化产品,提高陕西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二、陕西乡村文化发展面临的困境

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伴随着城乡人口结构变化,乡村文化依存的乡村聚落逐渐解体,乡村文化随之飘零散落,传统文化正面临失传的境地。在城镇化快速发展中,乡村文化延续的发展空间被挤压,存在被边缘化的危机。许多城镇在规划中抛弃了固有地域文化特色,盲目追求城镇的“高大上”,城镇建设千城一面,出现了传统文化“断裂”的现象,致使城、镇之间的个性差异越来越小。大量进城农民失去原生文化环境,对城市文化缺乏认知和认同,没有了精神依托,由此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说,“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在慢慢解体,利益的驱动几乎湮没一切传统乡村社会的文化价值,而成为乡村社会的最高主宰。”随着陕西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乡村文化面临重重危机。

城市中的庸俗文化冲击着乡村社会淳朴仁厚的价值观念,动摇了乡村社会的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人伦传统;电子产品和网络文化等大量进入乡村,诸多乡村民间传统文化的市场日渐萎缩;一些传统技艺后继无人,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逐渐失传的危险;与蓬勃发展的城市文化产业相比,广大乡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水平较低。

乡村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陕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乡村文化所处的困境将会使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失去根基,出现传统文化的断裂,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陕西省必须化解危机,重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三、陕西乡村文化发展的主要路径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秉承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和谐共生的理念,政府引导与市场推进相结合,传承乡村传统优秀文化,为乡村文化延续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

首先,要对乡村文化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陕西省乡村文化资源的家底。作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的变迁在陕南秦巴山地、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都烙下了鲜明印记,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秦巴文化、秦汉盛唐文化、黄土文化、红色文化,并以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落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形式散落于陕西广大的乡野,很多并不为外界熟知。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文化管理部门要牵头负责,组织人员深入乡村对文化资源现状进行调查、梳理,分类造册,摸清家底。

其次,要发掘、培养乡村文化人才,做好乡村文化的传承。通过广泛宣传,使村民自觉地认识到乡村文化的宝贵价值,增强村民珍惜、爱护和保护乡村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自豪感,成立村民自己的乡村文化研究、传承组织,通过举办乡村文化人才培训班等形式,发掘、培养乡村文化人才,建立乡村文化传承人才档案。同时,必须创立以政府财政投入、社会资本投入等为来源的乡村文化传承基金,用于乡村文化传承队伍的建设,形成乡村文化有人教,有人学的局面,有效地促进乡村文化传承,用文化的传承激活乡村旅游市场和乡村文化产业。

再次,要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提高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要坚持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和谐共生的理念,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加大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实施以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数字化电影放映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惠民工程,改善乡村文化发展条件;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经常性地组织文化下乡,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不断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传统文化进乡村篇(2)

豫西泛指河南省西部地区,主要有洛阳市和三门峡市这两个地级市。豫西地区地形较豫东和豫中来说较复杂,多山和丘陵,主要有嵩山、白云山、老君山、伏牛山等多个山峰,这些山峰是河南省重要的旅游资源,同时在诸多山地地形中也形成了窑洞这种独居特色的豫西传统民居。[1]豫西传统民居是豫西人民在世代生存中积攒的文化财产,是豫西人民智慧和勤劳的象征,同时是豫西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体现。豫西传统民居富含了深刻的建筑内涵和文化内涵,继承和发展这种特有的文化内涵,对于现代社会的乡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给现代社会乡村的建设带来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1 美丽乡村生态建设

2013年农业部了美丽乡村的意见书,要打造具有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营造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环境,还指出美丽乡村的建设也是美丽中国的建设,由此可见我国对于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2]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要落实好农业部发出的相关意见,发展生态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恬淡的和谐乡村环境。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要以生态经济建设为基础,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条件和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乡村人民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

2 豫西传统民居蕴含的文化价值

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开展了有一段时间,仅仅从房屋建设方面来看,可以发现很多地区都缺乏对农村房屋的整体规划,大多是对城市房屋的模仿,随意拆迁和改造传统民居,造成了传统民居文化的凋零和遗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保护好我国传统民居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要传承传统民居的文化特色,与新时期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建设的共同发展。

传统民居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建筑类型,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习俗等精神文化,也是区域政治和经济发展情况的反映。传统民居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彰显,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河南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也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河南民居浓重的人文关怀,表现了中原人民宽广的胸怀和文化内涵。河南分布的民居建筑较多,这些建筑都是因地制宜,分为土木建筑和生土建筑。豫西的建筑就属于土构形态,主要形式是窑洞(见图1),窑洞的建造是与大地最大程度的结合,为人们提供了舒适度较好且廉价住所,同时保持了自然环境的原貌,是建筑与大地相结合的典型代表。[3]豫西窑洞这种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三门峡地区,最典型的是陕县庙上村的坑院。该村的坑院历史年代悠久,最长达400年以上,一些已经被开发为旅游度假村。坑院的主要特征为向地下深挖,横向开凿,与我国传统建筑“堪天道,舆地道”的理念的相符合。具有远望只能看见树影,而看不到人家,走进才发现村庄在地平线以下的特点。河南省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民居,将其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民居的文化价值会越来越突现出来。[4]

3 传承与发展传统民居文化的意义

3.1 传承传统民居文化能够促进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既是乡村经济的建设,也包含了一定的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为依撑,文化建设也需要经济建设提供的物质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豫西传统民居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提供了发展理念和经验,也是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对于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3.2 传承传统民居有利于彰显地域文化色彩

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色彩,对生态文化内涵也有着不同的解释。豫西传统民居蕴含的文化价值,是豫西人民与自然长期相处中获得的,也是豫西乡村建筑文化和自然生态文化的精髓。传承豫西传统民居文化可以增加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文化内涵,使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彰显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和人文关怀,体现出多元化新农村建设要求。

3.3 传承传统民居文化有利于增强乡村凝聚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人口出现了向城市大规模转移的现象,导致了很多村庄都是空心的,或者留下的都是孤老寡人和留守儿童。这种现象加大了我国乡村文化的传承困难,而且加速了传统特色的民居和技艺的流失,对于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开展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时传承传统民居特色文化,能够唤起在外的人民的共鸣,促进人民的回归,增强乡村的凝聚力。

4 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对于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1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

对传统民居蕴含的深厚文化有一定深刻的理解,才能在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实现对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了解传统民居蕴含的深厚文化,是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要先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豫西传统民居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是几百年文化的沉淀与积累,也是豫西人民几百年来文化特色的彰显,是经过豫西人民几百年与自然相处得来的经验。从此可以看出,豫西传统民居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发展而来的,也是和自然和谐相处中而得以保存的。因此,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也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在美丽乡村生态的建设中可以发现传统文化中与现代需求相符合的地方,可以将优秀的文化用于新农村的建设中,同时也是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下,形成“以自然为本”的建设思路,采取多种共同发展的措施,建立传统民居特色文化的应用和传承体系。[5]自然、纯真是乡村的最大特点,一望无际的田野,蓝天绿水下撒欢的牛羊都是乡村最亮丽的风景。乡村生态系统处于较平衡的状态,因此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乡村生态系统通过自我完善和更新而具有维持农民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的能力。乡村这种平衡的生态系统下,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创造了美好、和谐、宜居的自然环境。

4.2 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下,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保存特色历史文化景观,是豫西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关键。不同的区域会形成各具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表现出不同的风俗风情和人文面貌。这些不同的文化形态是区域文化特色的延续和发展,营造了富有地域色彩的生态建设人文环境。因此,打造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对于美丽农村生态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做好传统民居保护工作。像豫西传统民居中窑洞这样的建筑,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拥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就拿豫西陕县庙上村这个历史久远的北方村落来说,人民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语言特点、服饰特点等,都蕴含了庙上村这个古老村落的历史人文景观,具有很大的发掘价值。因此美丽乡村生态的建设要深入了解当地所埋藏的、深刻的文化价值,积极吸收这些具有地域色彩的文化内涵,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建设具有文化内涵的美丽乡村。

第二,吸收传统民居文化精髓。不同的地域所形成的传统民居特色是不同的,既是独特的也是多样的。例如豫西传统民居所蕴含的特色价值,不同于北京的传统四合院的建筑,也不同于江南水乡的青瓦白墙,他们都有自身特有的价值与特色。[6]在美丽乡村生态的建设中要善于利用这种特色的传统民居文化,因为他们得以传承的最大原因就在于所蕴含的古老的生态原理,是人们世代传承的文化精髓。

第三,注入时代精神和内涵。传统的民居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是古老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毕竟是在过去社会环境下所形成的,是过去社会的体现,存在一些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符合的地方,因此在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既注重传统民居特色文化内涵的引用,也要注重时代精神和内涵的注入,使建设出的乡村与现代社会和经济相适应。例如豫西传统民居中对于庙上村坑院文化发展,错落里共有87座坑院建筑,其中有5座历史超过了400年,陕县政府将这5座坑院开发为生态旅游度假村,赋予了这个村落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使其能够实现古老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的完美结合。

4.3 发展和谐的乡村生态文化

发展和谐的乡村生态文化,既是对传统民居文化精髓的传承也是现代生态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在建设美丽乡村时既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要传承传统民居文化。不同地域的乡村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产业发展方式,促进乡村经济的整体提升。例如,陕县庙上村将历史最悠久的坑院开发为旅游度假村的行为,就是根据自身特点所制定出的经济发展方式。同时还要建设乡村文明。在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的农业生产中,还要实现乡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发展乡村绿色有机食品。和谐的乡村生态文化的发展要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相结合,在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传承传统民居文化。

5 结语

文章对美丽乡村的概念、传统民居的价值、传承与发展传统民居文化的意义以及美丽乡村对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做了深刻的分析。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要牢牢把握传统民居中的生态文化精髓,并注入现代的生态文化理念,切实推进美丽乡村的生态建设,营造和谐、美好、宜居的乡村环境,促进我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实现我国乡村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宪臣,张义忠,贺子奇.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传统民居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以豫西民居为例[J].资源科学,2010,32(9):1792-1798.

[2] 齐皓,樊柯.基于民俗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村落文化生态学研究[J].艺术百家,2014(a01):86-87.

[3] 张梦洁.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

[4] 王丽霞.谈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山西建筑,2016,42(7):4-5.

传统文化进乡村篇(3)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rural landscape with region culture is the material carrier of inheriting local culture which is of great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value. The protec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scholars. The paper proposed to use the planning idea of "gene - syntax" and the planning ideas of inheritance,update, integration, promot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landscape concept and present problems to protect and update the traditional region culture landscap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ountry ; territory cultural gene ; protection ; update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1-87(5)

引言

乡村是人类为了适应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而形成的人类聚居地的一种最基本形态。千百年来,世界各地的乡村景观不断的演变,形成了各自特有的个性。乡村空间在演变的同时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类型,这是历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这些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作为乡村宝贵的历史遗产和景观财富,记录了当地人们活动的历史,表达了当地特有的精神。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传统文化的破坏范围也从城市蔓延到了农村,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在城市化、现代化的冲击下日益衰弱,乡村景观趋同化现象则日益增多。传统乡村特色在逐渐消退,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传承和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在当今乡村发展期,迫切需要探索乡村传统地域文化保护与更新的方法。

1 相关概念与内涵

“景观”最初的涵义是指一片或一块乡村土地。近代地理学创始人洪堡认为,景观是“自然要素以及文化现象组成的地域综合体”,是特定地点所能看到的全部地表[1]。而文化景观是在特定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它与人类历史文化活动息息相关,具有典型的地域性、连续性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乡村是世界上出现最早、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域类型,它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人文景观风貌。乡村景观是乡村地域范围内,农田、水体、村落、道路等不同类型的景观相互组合,是聚合自然景观、聚落景观和经济景观特色为一体的地域综合体,是大地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是存在于特定的乡村地域范围内,受地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记录乡村地域人类活动历史和传承乡村传统地域文化的载体,保存了大量的物质形态历史景观和非物质形态传统习俗[1]。传统乡村地域景观在特定地理环境和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地域性、文化性、农业生产景观、土地利用景观和聚落景观等景观特征。例如中国江南水乡(图1)、皖南的风水古村落景观(图2)、云南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庄园景观都是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景观,体现了乡村地域的传统特色。

2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物质景观的损坏、消失

近年来,部分地区的农村建设盲目地模仿城市,建成的新村整齐划一,原有的田间小路被改成宽阔的柏油马路,随处可见的绿地被水泥广场取而代之,水渠、池塘、原始地貌……那些牵动我们乡愁的记忆逐渐被抹掉,乡村浓郁的风土人情味逐渐丧失,延续千百年的传统被斩断。在城乡建设过程中,传统乡村风貌的保护没有受到重视,致使不少建筑遗产以及村落的传统格局和历史脉络被破坏。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指导,村落的地方性特点弱化,乡村聚落意象模糊。一些乡村聚落在总体布局中过于重视生产和生活功能而忽视其文化和景观美学功能,导致乡村聚落趋同化现象严重。院落空废、空心村、村落整体迁移而废弃、建筑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的空废、传统民居废弃式发展现象也日益增多。

2.2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遗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语言服饰、、传统技艺等,是传统乡村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据资料显示相当一部分生活在城镇中的少数民族居民已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云南彝语断代现象相当严重,代表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民族语言正在严重流失[3]。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城市化的脚步踏入乡村,传统乡村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新生事物快速蔓延,改变了传统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直接导致了本土传统文化被忽视和遗忘[4],乡村的风土民情也逐渐消失,民族服饰逐渐消亡……

针对乡村景观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基因・句法”的方法保护脆弱的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解决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保护的问题。

3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基因组成

“基因”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是生物体遗传的最基本单位。英国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在1976年用“Meme”概念来说明文化传承中的基本单元,翻译为“文化基因” [5],将基因这一生物学概念应用到文化传承中。文化基因作为决定文化系统传承和变化的基本因子,对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而传统地域文化基因作为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保护的基本单元,其形成与发展,对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和传承至关重要。

依据基因的形成过程(碱基-核酸-基因),逐层分析传统乡村地域文化基因的构成,最终提炼出传统聚落、乡土建筑、地域特色农业、历史文化遗迹、传统生产交通工具、民族服饰、传统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地方戏曲文艺等传统乡村地域文化基因。

4 构建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保护句法――以西递村为例

在语言学里,“句法”一词意指一种可以创造意义的词的组合排列方式,研究的是句子的结构[6]。正如词只有组成句子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乡村文化基因表达也需要一定的“句法”结构来实现。本文将“句法”模式的理念应用于规划设计中,通过梳理乡村地域文化脉络,解读传统乡村地域文化基因,进而寻找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句法结构。

4.1 西递村文化基因解读

西递村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因三条穿村而过的溪流和村西的古驿“铺递所”得名。依据徽商经济发展而兴起的西递村,有着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建筑,是居住型聚落的典型,有着“中国明清居民博物馆”、“桃花源里人家”的美誉。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基因。其中徽商文化、聚落文化、风水文化、宗族文化、手工技艺等是其文化基因中的主体基因[7]类型。

4.2 构建保护句法

4.2.1 整合地域文化,定位村落特色

传统乡村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其独特的历史文脉,只有充分了解其历史文脉,整合地域文化,才能准确确定其价值,获取景观基因信息,从而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在深入了解乡村地域文化、经济、社会的基础上,对当地现有资源进行实地调查,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生产资源、人力资源,扎根于日常生活,让农民参与其中。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一村一品,不可生硬模仿、套用。如周庄和同里古镇虽同具江南水乡特色,但周庄在历史上以商贸著称,而同里则着重突出江南水乡居住型城镇及名人故居的特点。

通过解读西递村历史文脉发现,村落始建于北宋,发展于明朝,鼎盛于清朝,是徽州地区典型的以宗族关系为纽带、以徽商经济为支撑的聚族而居的传统古村落[8] 。虽村中多数祠堂、牌坊、古民居在多次劫难中被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基本上保持了其原始村落风貌。在传统文化日趋衰弱的今天,传统乡村的发展应更加注重其传统文化品位,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传统乡村风貌得以保存。

西递村特色定位应重点突出其文化价值,深度挖掘居住文化,打造以居住、旅游为主要功能的皖南特色村落。既要注重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历史环境及风貌特征的保护,又要重视传统文化品牌。保护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谐的自然空间意境和皖南传统村落风貌(图3)。

4.2.2 隔离控制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乡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村内蕴含的文化基因应实施有效的隔离保护。要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肌理、地域文化、生活习俗、经济和技术等方面。通过整合乡村地域文化基因,确定保护的大方向和保护的内容。根据保护范围内物质载体的遗留状况和分布状况进行现场调研,将传统乡村文化景观按现状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非核心保护区。对能完整反映该地区历史文化特色的核心区域的保护应从整体环境入手,保证其完整性,并在在保护方式和措施上应予以特别的重视与对待。非核心保护区域是相对核心保护区而言,主要是针对其保护的范围和内容应有选择性[9]。

对于非核心保护区域,在改造中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保持当地特色的前提下保持延续有助于体现历史风貌的部分,对其落后和破旧的部分予以更新和改造。例如南阳的石头村,将传统建筑较集中的区域划为保护区加以保护,而对历史文化价值不是很高的区域则区别对待。

在西递村的保护规划中,为了有效的保护其文化基因,营建文化基因传承的语境,将村落划分为古建筑保护区、宗族文化体验区、农家生活体验区、生态休闲区等若干区域。

古建筑保护区主要以现存明清建筑为主,是重点保护的区域。对于此保护区内的牌楼、走马楼、园林建筑、传统民居(图4)、牌坊(图5)、道路格局(图6)、石板路等居住文化基因实施全面而有效的保护。本区围绕凌云阁、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笃敬堂、仰高堂等民居古建筑展开(图6),再现历史情境,让游客在体验明清建筑的典雅精致的同时,感受历史场景,体验历史生活。对于该区内部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古村整体环境相协调,体现地方特色,尽量避免现代材料过多应用而与古村风貌冲突。

宗族文化体验区则以追慕堂(图7)、胡氏宗祠(图8)、敬爱堂(图9)、黄氏祠堂等祠堂建筑为主体,让游人体验聚族而居、宗族自治的宗族文化氛围以及宗族文化对西递村发展的影响。

生态休闲区作为村落与自然的过渡带,在村落整体风貌的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区在不破坏山林植被及山水环境的基础上,为游人提供耕种、采摘、捕捞、烹制等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追求(图10、11)。

4.2.3 村落更新发展,促进全面提升

时代的发展使得村落原有的空间结构和功能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村落更新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村落的更新过程中,村落整体布局、建筑形态、街巷等仍然是人们对乡村地域特色直接的感应对象,注重对传统地域特色的保护和提取应用是更新的关键。文化的传承并不排斥发展,保护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保护的目的。传统村落的更新要在保留其原始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内在与外在的同步发展。这意味着需要对聚落内部进行创新改造,以适应居民当前的要求;对聚落外部空间要加以整合,以使其在景观结构及建筑空间上更好的与周围环境及聚落中心相协调[10]。例如苏州博物馆在材料色彩和建筑形制上通过提取苏州传统建筑文化基因符号使得苏式建筑的风格得以延续,而建筑主体材料和结构则使现代文明得以体现,既有地方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感。农村聚落只有持续地改进其功能与形式,才能得以生动地保护和发展[11]。

西递村近年来的发展基本上做到了新旧分离,对传统建筑比较集中的古建保护区实施全面保护,使得村落的原始风貌得以保存。但在保护的同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其内部进行功能更新,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来适应居民生活和旅游发展的需求。而新村的建设既要在整体风貌上与老村保持一致,又要在功能上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的需求。这就要求新村的建设在建筑的布局形式和外形结构上对传统建筑文化基因进行吸取提炼,通过体块之间虚实相间,高低错落有机结合,创造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感的新建筑形式[12]。在建筑工艺上注重地方材料、传统技艺的应用,塑造地域特色。同时要适当引入新的元素,以适应时展的需求。时代在不停的发展,我们传统乡村的建设也要不停的提升,以期为村民创造出更加适宜的居住环境,促进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提升。

结语

乡村的发展对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对乡村特有的风貌和文化景观的延续大有裨益。本文运用“基因.句法”方法对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进行保护,解读传统乡村地域文化基因,构筑整合、传承、更新、提升的“句法”来保护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以期为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孙艺惠,陈田,王云才.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2008(6):90-96.

[2]杨洁,杜娟,周佳,周波.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解读――以林盘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1(12):44-47.

[3]普丽春,沈静.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现状调查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2,5(39):64-68.

[4]郭栋桦.传统乡村文化景观传承保护研究[D].郑州:河北农业大学,2013.

[5]冯天甲.文化基因在五大道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中的研究与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2010.

[6]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胡最,刘沛林,申秀英,等.传统聚落景观基因信息单元表达机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6):96-101.

[8]陈晓东.黟县西递村外部空间构成与解析[D].南京:东南大学,2004.

[9]董新.乡村景观类型划分的意义、原则及指标体系的建立[J].人文地理,1990,5(2):49-52.

传统文化进乡村篇(4)

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对传统乡村文化的消解与重构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强烈对比中明显感觉到自身差距,在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上有一种“赶超型”的特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开始走向现代化的道路。现代化的强势话语下,城市化、现代化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在城乡流动的背景下,工业化、城市化打破了农村封闭、落后的环境。农民在开阔视野、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感觉到了现代化、城市化的巨大魅力。在城市文明的影响下,农民的权利意识、公民意识逐渐强化,农村的经济落后面貌逐渐改善。但是城市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农村带来富裕,满足农民物质需要的同时,也以不可阻挡的力量改造着农民的精神世界,消解着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传统乡村文化,改变着农民对于传统乡村共同体的文化认同。

(一)城市化取向造成乡村文化话语权丢失,乡村文化认同削弱

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与这场社会大变革相伴随,我国文化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嬗变,各种文化价值观念发生着激烈的冲突和碰撞,我国乡村文化在这种冲突和碰撞中也产生了严重的“失衡”。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农民从业形式的多元化,传统农民单一地依附于土地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民原有的乡土意识逐渐发生变化,从不愿意离开土地到积极地向往城市生活[1]。在目前的发展路径中,城市化、现代化成为乡村发展的强势话语,面对着城市文明的冲击,农民转变了传统的朴素观念。农村充斥着消费主义、金钱意识、享乐主义,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生活条件的改善与经济富裕程度的增加。求富裕成为农村人主要的生活目标,经济利益的驱动几乎淹没了一切传统乡村社会文化价值,经济成为乡村生活中的强势话语,乡村生活逐渐失去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内涵,各种失范行为盛行。在现实面前,农民失去了传统的文化精神的寄托,乡村文化失去了对农民的吸引力。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现实中的乡村文化与原本的传统文化、乡村历史记忆出现了断裂,农村陷入了较为严重的文化危机、伦理及秩序危机,乡村文化衰落,乡村社区缺乏生机与活力,乡村文化价值体系解体[2]。

无论在官方的话语体系还是在政策的宣传中,城市文明代表着发达的优势文化,乡村文化则成为“愚昧”、“落后”的代名词,“农民”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在与城市文明的对比中,乡村文化一直处于文化的弱势地位,一直被大众所歧视。为了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乡村文化处于被改造、消解的地位。农民逐渐失去了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城市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不断向乡村社会灌输代表工业社会的文化理念与精神,改变着乡村文化的价值理念与存在状况。农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生活状态、人际交往甚至语言习惯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他们已经无法在乡村文化中找到精神归属。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条件下,受传统习惯、文化程度、村落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的思维模式同现代化的要求还相差甚远,缺乏科学与理性的精神,城市文化中的高雅艺术难以被农民所接受,而其中的低俗文化却在乡村肆意泛滥,极大地冲击着乡村社会传统的文化根基。在城市化的大规模推进中,乡村文化丧失了自己的话语表达和文化自信,农民逐渐丧失了对乡村文化的认同[3]。

(二)乡村文化衰落,传统乡村秩序被消解

千百年来,农村社会基于血缘、地缘为基础,在传统乡村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传统风俗、道德、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乡村秩序。在传统农村社会,维系村庄秩序的是人情与感情的联系,以及由人情与感情延伸出来的礼俗与伦理道德。支持礼俗与伦理道德在农村社会实践的则是农村社会的家族组织[4]。

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成为新的时期农村发展的强势话语,地方政府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形式,不断改造着地方文化。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乡村文化被肢解纳入到乡村经济的发展框架中[5]。在这种背景下,农村的经济利益至上、金钱意识成为农民的主导生活目标。农民的日常行为日益功利化,个人主义盛行,在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中,一部分农村抛却了被认为过时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大批青壮年外出就业,也改变了传统农民的生活、居住方式,他们在外的生活逐渐与乡村生活隔离,传统的伦理价值规范在这部分群体中出现断裂。回到乡村传递给乡邻的是代表城市文化的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而老年人虽然在村庄生活中“在场”,但是缺乏话语权,在乡村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难以使传统乡村规范得以延续。乡村文化习俗、价值体系、互动规则等传统乡村秩序的社会基础与生活基础日益碎片化,农民失去了行为的乡土规则引领,行为日趋多样化、离散化。

二、现代乡村秩序整合的困境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政治整合成为农村秩序整合的主要形式,这个时期在国家强有力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处于国家政权的高度控制之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国家政治整合程度有所削弱,农民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逐渐加强,农民的自由流动程度增加,农民对政治的生存依赖性大大减弱。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基层的管理模式逐渐推行了“乡政村治”的管理制度体系。这种以村民自治为依托的管理模式,在多年的社会治理实践中,对于促进农村基层的稳定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从运行逻辑来看,乡镇的权力来源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行政权力,体现了一种政府对基层管理的政治意图。而村民委员会作为自治组织,其秩序主要来自于村民的自我约束。多年以来,乡政村治之所以发挥作用,主要是基于传统乡村文化基础上的乡村内生秩序对农村基层稳定的作用。在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的乡土文化逐渐失去了认同的基础,农民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对传统秩序的遵守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乡村秩序的内生基础逐步消解,村庄日益离散化。这给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带来挑战。一方面是乡土文化变迁基础上,传统乡村秩序遭遇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城市文化对乡村的浸入,农民的需求日趋多元化,权利诉求明显,村庄利益格局呈多样化态势。而我国农村基层的治理模式多年以来一直是重管理、轻服务,沿用计划经济的强制性管理模式。在这种形式下,目前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显然无法适应农村社会实践的动态需求。

虽然我国农村进入了现代化的进程,但从目前农村发展的现实来看,农村现代化整合方式仍处于萌芽状态。在现代工业文明中,维持社会秩序是基于现代公民素质下人们对“法律”、“契约”等一系列正式规则的认同与遵守。这有赖于“科学”、“理性”基础上的公民理性分析能力。在目前的农村社会,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等的影响,村民对规则的遵守意识以及“现代性”特征离现代化社会仍相差甚远。我国的现代治理体系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农村社会现代性整合方式只处于萌芽状态。

三、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路径分析

如何在乡村文化衰落、传统乡土秩序离散化、现代性与城市化不断渗入乡村社会及农民生活实践的背景下,构建一种适合农村生活现实与农民生活逻辑、实现农村基层的有序现代化变迁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是农村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重塑以传统乡村文化为基础、乡村秩序为依托的非正式制度的约束机制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不能脱离农民生活的实际与动态的实践。在当前的农村发展现实中,中国农村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处于传统农业社会与现代工业社会之间的中间过渡阶段。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建筑于其上的制度结构。贺雪峰认为,未来50年农民的处境是“温饱有余、小康不足”将长期存在;村庄作为农民生产、生活和娱乐的三位一体的空间,不会在短期内消失[6]。在某种意义上讲,农村特定的社会生活现实决定了需要保留与重构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乡村秩序。

重建乡村文化价值,重新认识乡村文化在农村发展过程中以及在整个文化体系的价值和作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要从农村生活实际出发,树立乡村文化的文化自信,重塑以传统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为主体的非正式制度及规范对农村社会秩序的维持作用。从政府宣传、政策制定中引导农民认识到乡土文化在乡村共同体生活中的优越性。

(二)在发挥传统乡土秩序的基础上,积极构建符合农村发展需要的现代性整合方式

多年以来我国的乡村治理方式更多地是体现了一种国家对农村基层管理的政治嵌入。国家权力与乡村社会权力的交锋之中,国家从来也没有退出治理过程,而是在不同的层面主导乡村治理。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政村治”模式,实际上乡政更多代表了国家意识[7]。村民自治的推行更多体现了国家意志与农村自生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代表国家政权的“乡政”同农村自发内生乡村秩序的融合。从历史变迁的角度来看,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整合乡村资源,推动农村现代化变迁的过程。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公民意识、权利诉求日趋加强,农村利益格局多元化,原有的治理模式出现了现实与需要之间、国家权力与民主要求之间的多元张力。单一的治理模式难以解决农村发展面临的秩序整合问题,因此必须构建以乡土秩序为基础、现代性整合方式为依托的多元治理体系。

传统文化进乡村篇(5)

一、前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在很多人的记忆与憧憬中,乡村田园是道德圣洁、自然生态、诗意生活的代名词,很多人将乡村视作心灵寄所。我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西方文化乘势输入,所带来的消极价值观念,如消费主义、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等,使得我国传统乡村文化出现了停滞倒退现象,且正面临着断裂崩溃的风险。为了继承和发扬这一价值体系中积极向上的内容,我们有必要把握精准扶贫的科学内涵,大力推动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尽快实现乡村文化价值重建。

二、乡村文化概述

由于城市文化的强势推及,及一些小品、影视著作中对农民的歪曲嘲讽,乡村文化当前已普遍被我国很多民众视为落后与愚昧的代名词,但从历史发展上看,乡村文化理应与城市文化处于平等地位。

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实质结构的变化,引起风俗习惯的变动,但最主要的还是西方消极的价值观念输入而引起中国人思想的变化。一部分人观念先行发生变化,带动了社会风气的改变,进而席卷整个乡村地区。我们传统社会组织是伦理本位,互以对方为重的;但自西方风气输入,逐渐代以个人本位、权利观念,伦理本位社会乃被破坏。[1]这一系列因素最终导致传统乡村文化的停滞倒退。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看来,乡村文化具备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传统社会秩序赖以维持的三个要点:教化、礼俗、自立;二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三是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

三、乡村文化面临的秩序危机

(一)城市化进程对乡村文化的强势改造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文化也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完善。由于城市文化相较于乡村文化天然具备一种更优越的特质,这就使得我国很多民众甚至包括乡村的居民,将乡村文化视作非主流的、处在边缘的、待改造的文化。在这种影响下,农民失去了以往乡村世界给予的家园感,乡村文化自然遭受了直接的打击。此外,城市生活的集聚特征、大传媒的“城市中心主义”也加重了乡村文化改造的深度,这自然影响了农民对于自身传承数千年的乡村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的认同。[2]

(二)传统乡村文化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导致乡村文化自卑感渐强

在我国乡村文化的熏陶下,我国农民往往拥有安静、祥和的人生态度,但随着乡村文化不断遭受冲击,我国乡村逐渐成为城市的盲目追随者与模仿者。而在这一追随与模仿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乡村民众对自身文化产生了自卑感。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单一性、农民文化人格的愚昧与麻木、小农意识等也加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这就使得我国当下乡村文化出现了个体伦理道德价值丧失、传统道德价值观的退让、伦理缺失等问题,这将给我国长期可持续发展带来较为负面的影响。[3]

(三)改革开放对农民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

虽然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整体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但其对我国乡村文化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集体意识的缺失与个体意识的强化、以利益为价值观导向的盛行、知足守旧的传统观念与创新竞争的现代观念的矛盾、宗族观念与法治理念的冲突、勤俭节约观念的日益消亡等都属于这一负面影响的具体表现,这些变化切实导致了我国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4]

四、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

(一)传统乡村文化精华的再认同

数千年来,许多先贤志士不断致力于民族发展进步的伟大事业,而我们优秀绵延的传统文化,也因此历韧不磨,愈显其永恒的光辉。实现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必须首先实现传统乡村文化精华的再认同。这个再认同的实现,需要乡村文化以“破旧立新”为基础,同时结合我国农耕文明历史与主流传统(儒、道、释)文化影响。这种根植于传统的“推陈出新”与“扬弃”,能够较好地实现农民对乡村文化精华的再认同。在这一传统乡村文化精华的再认同过程中,就对脱贫攻坚工作有更高的要求了。也只有更加精准地努力付出,实现我国乡村的适度现代化,才能够保证这一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较好实现。

(二)通过乡村文化教育激活乡村文化价值

在我国乡村生活结构的不断变化中,很多青少年对乡村生活的认知日渐模糊,这种现象本身便属于对乡村文化认同的疏离。为此可以将乡村文化专题教育与教育帮扶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激活乡村文化的价值。这样青少年可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其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与依赖感也将大幅提升,这就为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带来了积极的影响。通过乡村文化教育激活乡村文化价值,极大地丰富了脱贫攻坚战关于教育脱贫和文化脱贫的内容。

(三)在乡风文明建设中重建乡村文化价值载体

为了完成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我们还必须从乡风文明建设着手,重建乡村文化价值载体。例如,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牢固地在乡村树立起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崇尚科学、邻里和谐、保护环境的社会风气,这样才能够真正将乡村文化从自卑与道德危机中解救出来。而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需要将思想帮扶、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重建乡村文化价值载体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确保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较好实现。

五、结论

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脱贫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传统乡村文化对社会秩序稳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也是历史形成的。当前有选择性地巩固发展传统乡村文化,既丰富了脱贫攻坚战的精准帮扶内容,又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建设。

(作者单位为中原银行新乡分行)

[作者简介:孟祥林(1990―),男,河南新乡人,本科,研究方向:金融文化发展,货币学,地方史志,篆刻艺术创作。]

参考文献

[1]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商务印书馆,2015:68.

传统文化进乡村篇(6)

一、乡村传统建筑保护的意义

乡村传统建筑是我国几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源头根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它随着人类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忠实地反映着人的过去,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技术和科学水平。一方面保护乡村传统建筑就是保护祖先遗留的传统文化,就是保护历史信息的真实遗存,就是保护一段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对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民族文化都有积极、深远的意义,所以我们应尽所能保护它,使之能延续下去。另一方面通过对乡村传统建筑及其环境的研究,吸取其在选址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的文化理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推动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浙江省长兴县新农村建设及乡村传统建筑保护的困境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全面推进,湖州市和长兴县制定出台了《湖州市全市村落整治实施标准》、《村落整治规划编制指导意见》、《长兴县县域村落布点规划》等一系列标准和规划,为传统建筑及其环境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如果能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把新农村建设与乡村传统建筑及其环境保护两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就能使乡村传统建筑获得新的发展契机,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乡、镇、村片面理解新农村建设,以为新农村建设就是破旧立新,大规模拆除传统建筑,集中规划新建建筑,这样就可能给乡村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一)盲目拆建,自然损毁,部分乡村传统建筑受到破坏。

长兴县迄今还保存有一定数量的传统建筑,这一方面是因为前些年地方政府和有关方面加大了保护力度,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部分乡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使得传统建筑得以幸存。从总体上来看,长兴县地处浙江北部长三角腹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给传统建筑保护带来巨大的冲击,物质条件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使乡村传统建筑的原有功能逐渐衰退,同时,不少乡村传统建筑年久失修,避雷、消防等安全及基础设施落后,无法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求。无序的违章搭建和拆建传统建筑,导致传统建筑及其环境原有的生态系统、传统风貌格局被不断肢解和破坏。而在另一些偏远地区,常住人口日益减少,建筑长期空置,年久失修,日益破败,垮塌的情况屡见不鲜。并且部分村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传统建筑及其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简单地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新村建设,导致许多传统建筑在盖新房、建楼房的大拆大改大建中遭到破坏。

(二)制度缺乏,意识淡薄,乡村传统建筑保护监管措施缺位。

长兴县目前发现的乡村传统建筑,绝大部分尚未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缺乏法律支撑和政策依据,加之传统建筑及其环境本身所具有的生产、生活功能,特别是乡村建设的内在需求,导致对传统建筑及其环境的保护整治乃至周边环境的控制和管理难以有效实施。在传统建筑的管理体制上,由于涉及文化、文物、建设、规划、旅游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往往存在多头管理、体制不顺的情况。此外,农民群众是保护传统建筑的主要力量群体,但相关方面的宣传教育引导力度不够,加之农民群众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受改善生活环境、改进居住条件的迫切愿望影响,从而对保护传统建筑资源的认识模糊。有些地方官员还受不良政绩观影响,对保护传统建筑及其环境的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组织协调不积极,对一些村民破坏和拆建传统建筑监管劝阻不力。

(三)过度开发,管理薄弱,乡村传统建筑受毁于商业化。

一方面,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恰当利用对保护乡村传统建筑及其环境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但过度开发也会出现众多弊端。有的旅游设施和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破坏了传统建筑及其环境的整体性。更令人担忧的是,当乡村传统建筑成为“景点”过度开发后,古朴而富有传统的乡风民俗受到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大量有价值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因追求短期效益而被破坏。另一方面,长兴县乡村传统建筑数量多、分布广、文化内涵极其丰富,而与此对应,从事传统建筑及其环境保护的管理力量相对薄弱、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传统建筑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从业人员整体水平和素质不高也是制约传统建筑保护的重要因素。

(四)资金缺口大,乡村传统建筑有效保护较难。

乡村传统建筑数量较大,并且每年都有残损,每年都需修缮,否则就难以做到保持传统建筑及其环境的完整性。但现实情况是限于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有限,政策财政还远远满足不了传统建筑保护的实际需要,即使是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传统建筑,其保护维修资金也还存在一定的缺口。目前用于乡村传统建筑及其环境保护的资金来源渠道还相对单一,运用市场手段,吸引民间资金投入传统建筑的保护远未形成规模。同时传统建筑保护应急机制建立相对较难,一旦出现传统建筑突发性破损便束手无策。

三、乡村传统建筑及其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强化意识,切实做好乡村传统建筑的调查、规划、保护工作。

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传统建筑保护意识。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注重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传统建筑,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通过各种途径、多种形式强化宣传教育,使广大领导干部特别是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乡村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做好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传统建筑保护工作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政府各相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对辖区内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并将传统建筑及其环境保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进一步强化对传统建筑保护的指导协调,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制定相应政策,将乡村传统建筑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有关部门领导的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对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政府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健全相关督查制度,形成完善的行政检查、行政纠正和行政责任追究机制。

(二)努力挖掘,积极探索,切实做好乡村传统建筑的保护分类指导。

有关部门在开展文物普查的过程中,要将乡村传统建筑及其环境的调查和研究作为重点课题。全面排查摸清家底,做好相关登记和建档工作,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传统建筑价值评估体系,制定颁布新农村建设中应予保护的传统建筑标准,并以此为基础遴选出一批历史久、价值高、影响大的传统建筑及建筑群,依法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对那些尚不具备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条件,但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乡村传统建筑,也应从保存历史文化资源、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高度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根据传统建筑的价值、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保护利用现状及前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并以此为基础,区分轻重缓急、进行分类指导,确定不同的保护方式、保护主体、保护内容,积极探索乡村传统建筑及其环境保护利用的模式。

(三)深入研究,加快立法,制定和完善乡村传统建筑保护的政策措施。

现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全适用于乡村传统建筑的保护,为避免在村镇整治过程中不加甄别,随意拆除传统建筑,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管理办法,明确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传统建筑及其环境保护的若干政策措施,确保传统建筑保护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为更广泛地动员社会参与乡村传统建筑的保护,可适当放宽传统建筑产权交易的条件,允许合理的产权流动,使有经济能力的法人或个人在明确保护责任的前提下,可以购买保护建筑的使用权和产权。在乡村传统建筑的保护、管理与运作方面,可考虑适当引入市场机制,调动各种经济力量,进行多渠道资金筹措在内的多元化、开放式传统建筑保护与管理运行机制的尝试。还要加大新农村建设中的传统建筑保护的资金筹措力度,在传统建筑遗存丰富的乡镇,从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补助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传统建筑及其环境的抢救修缮工作。

(四)强化宣传,普及教育,争取群众对乡村传统建筑保护的理解、支持与参与。

就保留至今并延续原有使用功能的乡村传统建筑而言,其与村民的生活休戚相关,村民对传统建筑保护的理解和参与程度,将直接影响相关保护措施实施的长远效果。为此,要对村民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普及和沟通的力度。一是要让传统建筑价值为村民所认同,进而增强对传统建筑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二是要提高村民保护传统建筑的法律责任意识,使依法保护传统建筑成为村民普遍自觉的行为,逐步形成“人人保护,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三是要通过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建立村民自我管理机制。在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村民等弱势群体的利益,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一定扶持,加强乡村基础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努力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充分发挥村民在传统建筑及其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乡村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精神的部分,是体现“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极为重要的物质载体。新农村语境中乡村传统建筑及其环境的传承保护,就是要抛开村镇各自为政的规划保护方式,在现代规划理念指导下,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激发各种力量,盘活各种资源,通盘规划整体保护,让传统建筑这个经过千百年传承的生命有机体不在新农村建设的滚滚浪潮中被毁灭,而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继承和延续,将其精华融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肌理中。加强乡村传统建筑及其环境的保护,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杨晓蔚.古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对策研究[J].浙江工艺美术.2007,(12).

传统文化进乡村篇(7)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乡村需要园林吗?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但提高的今天,园林、生态环境开始深入人心。众所周知, 乡村既是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细胞, 也是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主要住居地。乡村园林以乡村环境为背景,乡村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土、气候、动植物、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生活习俗。 乡村园林正是在这种综合的环境中孕育、发展、生成, 所以乡村园林与乡村环境密不可分, 故而, 乡村园林和环境也就成为本文的论题。根据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 作为乡村人们聚居环境的基本背景, 乡村园林作为乡村规划的基础背景, 它对整个村落的布局、特色的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它的面貌、格局、规划、建设决定着乡村环境的生死存亡。合理而理想的乡村园林, 表面看上去朴实无华, 然而在“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持续发展” 的基本原则指导下, 其内在却是丰富多彩、形态各异、耐人寻味的, 其中, 不乏有许多优点而令今天的城市人神往。当今中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乡村园林在乡村人们聚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地位日渐重要。对于迅速城市化的乡村地带, 乡村园林正处于十字路口, 迫切需要予以定位、定性、定向、定型, 而对于当今那些步入病态衰败乡村园林无疑将成为“ 治病” “健身” 的一帖灵丹妙药。 在学术界, 许多工业先进国家早已关注乡村园林这一领域, 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2 乡村园林的含义 “乡村园林”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对其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对象, 目前还尚无完整而确切的定义。单单从字面上看, 它由“ 乡村” 和“园林” 两个概念组成。“乡村”简单的讲就是农村的意思。“园林”是以自然地形、地貌、水体、建筑、构筑物、道路、植物、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艺术布局等创造出视觉无尽的, 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因此,“乡村园林”是非城市化地区人类聚居环境, 其以大自然真山、真水等自然材料而形成的具有审美价值、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乡村园林的界定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 过去许多传统的乡村园林目前已成为城市园林, 它们不在所研究的范围内。

3 乡村园林的研究目标 乡村园林存在着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 传统乡村园林伴随着农耕文明而出现, 随着工业文明及今后工业文明的进化, 乡村园林同样也在走向现代。其演变的根本动力是乡村人们生活的演变, 乡村园林始终与广大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然而, 它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学术界和规划设计界的关注重视。 从历史的演变着眼, 就乡村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而论, 乡村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也不容低估。乡村园林在中国园林发展历程中, 起着基础和源泉的作用, 尤其是乡村园林为城市园林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素材、丰富发展了中国园林文化, 这是确定无疑的。

从现代人类聚居环境建设入手,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 乡村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这种乡村城市化不是意味着把乡村变为城市, 而是在于节约用地和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因此, 随着乡村城市化的不断进行, 乡村居民的居住方式、居住文化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许多传统的聚居村落也将随之消失。乡村城市化使乡村园林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 一方面, 一些有研究价值的传统乡村园林或将要遭到扼杀的命运; 另一方面, 乡村城市化已经或将要产生出新型的乡村园林。新一代的乡村园林应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乡土文化, 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而非城市发展模式拷贝的现代乡村园林, 以改变当今新建村落的平庸无味、千村一色的状况, 这是乡村园林研究的基本目标。

4 乡村园林研究的动态 国外许多工业先进国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如美国和日本在乡村园林的规划与建设方面都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但由于现有的资料和技术手段有限, 对当前国外在乡村园林领域的研究成果没有更详尽的资料, 但仅此还是可以看出, 国外非常注重对乡村园林、环境的系统研究。 在我国, 有关乡村园林的产生和发展, 尤其是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园林的研究几乎都是一片空白。长期以来, 人们更多地是关注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尽管如此, 仍然存在与之相关的研究, 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4.1 传统地方性乡村园林研究 结合农村园林的实例对江河流域的农村园林的产生原因及其特色分别进行了阐述(陈志华1999) 。此外还有对徽州古典园林有较为详细的研究( 程极悦1987 , 张浪1996) , 这些文章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例。

4.2 传统乡土建筑与乡村园林研究 以彭一刚院士的《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为代表, 该书的视点不只停留在乡土建筑上, 而是切入到传统村落的研究, 对村镇的景观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其中包含了构成乡村园林的一些要素。此外,《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和《诸葛村乡土建筑》两套乡土建筑丛书的有关章节也阐述了乡土文化和乡村园林的关系。

4.3 历史文化传统与乡村园林研究 以《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古村落: 和谐的人聚空间》两本书为例, 作者从风水的角度阐述了风水思想与风景、园林、建筑及城市设计的关系, 在风水对园林规划的启示”一节中, 着重论述了乡村园林的一种类型—水口园林。在中国古村落的景观建构中, 分别就村落“八景、“十景、水口园林、村落点景建筑等进行了阐述。 从上述的研究成果来看, 虽然有一些与乡村园林有关的研究成果, 但不成系统、很不完善。乡村园林尚未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课题来研究, 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调查、分析论证。

4.4 空间格局演变与乡村园林研究 从人类聚居环境学的角度, 选取从古至今的村落实例, 分析乡村园林的构成元素, 对空间化、时间化等可以量化的元素予以量化, 分析其演变发展。

4.5 现代人类聚居环境与乡村园林研究 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为例, 以生态意识、大地景观等现代思想为世界观, 以“设计结合自然、现代宏观区域园林规划等理论方法为导向, 书中重点分析阐述了欧、美等国现代乡村园林的研究与实践。

5 乡村园林研究的内容 虽然乡村园林只是乡村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它却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各方面。乡村园林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 包括历史、地理、建筑、民俗、社会结构、景观、环境、艺术等等。综合上述分析,提出了下列乡村园林的主要研究内容:

5.1 乡村园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5.2 乡村园林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

5.3 乡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对乡村园林所造成的影响冲击。

5.4 乡村园林与社会形态的内在关系。

5.5 乡村园林与乡村经济的内在关系。

5.6 乡村园林与乡土文化的内在关系。

5.7 乡村园林的基本类型。

5.8 乡村园林的空间格局特点。

5.9 乡村园林的艺术处理。

5.10 乡村园林的未来发展模式。乡村园林研究的重点不在于保护传统的乡村园林, 而在于寻求乡村园林规划建设的规律和特点, 尝试地探索未来乡村园林的发展模式, 以便能切实有效地指导今后乡村规划中的乡村园林规划设计, 创造出超越城市的自然而和谐的乡村人类聚居环境。

6 乡村园林研究的方法 有关我国造园理论很多, 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传统的乡村园林, 文献资料是了解乡村园林形态构成的一个重要途径, 它包括地方史书、地方志、家谱等, 这些文献资料对村落的选址、布局、发展等都有详细的记载。目前乡村园林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研究, 这就必须建立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 然后从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来进行分析、比较, 找出规律。由于传统乡村园林大多遵循自然法则, 随着村落的布局而形成, 很少受到来自外界人为规范的约束。因此, 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乡村园林进行实地调查和测绘, 并结合对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 了解他们在居住方式和价值观上的变化, 以及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园林, 受到来自村镇规划标准和农村土地使用政策的影响, 因此, 还需要认真领会政策、法规的精神。通过对乡村园林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 通过实证对传统的乡村园林和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园林进行分析、比较, 研究乡村园林的内容和形式的演变; 总结归纳乡村园林的基本类型; 分析乡村园林的构园特色; 找出乡村园林成园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乡村园林研究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 它在景观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综合研究。乡村园林的研究方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7 乡村园林研究的意义 乡村园林有别于城市园林, 城市园林是通过人工再现自然, 而乡村园林则是运用自然, 更为朴素地保留着更多的自然真迹, 从艺术追求而论, 如果说, 城市园林是“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那么, 乡村园林则是“虽由天作, 宛自人开”, 各自的艺术倾向不同, 并无艺术的高下之分。但是, 倘若从自然美的角度来看, 乡村园林远比城市园林自然优美。“师法自然”只有从乡村园林中才能获取第一手的灵感源泉, 而目前国内的园林规划设计界在这一领域几乎还处于一片空白, 因此, 对于乡村园林的研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7.1 建立乡村园林的观念意识 乡村园林虽然早就出现, 但是由于人们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 对乡村园林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 以致于长期以来没有人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 通过建立乡村园林的概念, 使人们对乡村园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从而激发更多的人从事乡村园林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以填补国内在乡村研究领域的空白。

7.2 发掘保护传统乡村园林环境 中国现存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大多为明清时遗留下来的, 而乡村园林由于长期以来受外界干扰少, 因此, 有的乡村园林还保留着宋元时期的风格, 这对中国传统园林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创造现代中国乡村园林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 探讨乡村居民对园林的需求, 以及乡村园林对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的重大作用。乡村园林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 而且它和人们的平凡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 因此,通过对乡村园林和环境保护的研究, 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 创造出优美的乡村园林艺术形象, 这对于我国未来乡村规划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进乡村篇(8)

一、乡村文化离散并失去自我整合能力

乡村文化离散意味着传统社会特质的破坏,农村社会处于多变的、不稳定、不完整状态。

(一)乡村社会边缘化与乡村文化的虚化

乡村文化因其自然、淳朴而独到的文化品格而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但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完全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据调查,当今乡村娱乐呈现出一种光怪陆离的色彩。许多地方村民娱乐时间趋于标准化,以往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形成的狂欢逐渐逝去,国家法定节日和一些“洋节”成了乡村娱乐的借口;在娱乐方式上,传统与现代并存,但现代娱乐方式逐渐占据主动。许多民间艺术要么后继无人,要么缺少市场,逐渐被城市强势文化所淹没。

在一切以金钱为价值标准压力下,乡村本土文化秩序也解体了。正如玛格丽特・米德所言的以年长者为主导的前喻文化迅速向以年轻人为主导的后喻文化过渡,年长者在乡村文化秩序中迅速边缘化。……而那些经济上的成功者恰恰又远离乡村生活,对于当下的乡村文化生活秩序而言,他们处于一种不在场的状态,不足以积极介入乡村文化秩序的积极建设之中,乡村本土文化秩序瓦解也在意料之中了。更为关键的是乡村文化价值体系的解体,利益的驱动几乎淹没一切传统乡村社会文化价值,而成为乡村社会的最高主宰。乡村生活已逐渐失去了自己独到的文化精神的内涵。

(二)乡村价值空心化

由于城市化进程,乡村出现人才资源的空心化,并由此带来价值空心化。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农村大部分青壮劳力都常年或不定期脱离了农村生产实践。因为人才的大量流失,土地粗放经营、粮食种植单一化、乡村基层组织涣散、乡村人际关系疏离、传统文化和手艺后继无人、老无所养、少无所教等后果已经日渐显现出来。因此,黄波断言,乡村不再是一个让人心灵安妥的地方,在精神层面,当下的乡村还有没有独具的价值已成疑问,当然更无法输出价值,无法成为社会中重要的一极了。

(三)乡村伦理危机

传统的乡村伦理对维系农村的社会秩序、传承中华文化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城市化、市场化进程中,城市的“文明”和“非文明”会同时影响或侵蚀农村原有的文化根基,乡村价值取向前所未有的混乱、多元、模糊。

随着现代性的因素的影响,传统社会的伦理价值逐渐被抛弃。家庭失和、邻里失信、古道热肠的善举日少,图名逐利日多,乡村吸引力减弱、公德操守缺乏、恣意破坏生态增多等,相当一部分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对传统价值观已不大认同或存在认同困难。但现代化的思想和观念并没有建立起来,或者说没有成为当代农村主流的价值观。

二、乡村文化危机的原因分析

第一,从历史上看,乡村文化危机实际是中国传统文化命运的缩影。在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历次劫难或追捧中变得模糊了。基于现代性的追求,“城市”就会被当做是富裕、文明的象征、文化的中心,而农村则是贫穷的、野蛮的,是文化的沙漠。本来,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遗留给乡村文化的并不都是田园牧歌式的温馨与浪漫,对乡村文化中的封建、愚昧、涣散、狭隘、偏执等落后思想和观念进行清理也是必然的。但是,鉴于中国乡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非线性的,前现代因素、现代因素、后现代因素同时存在,三者交合在一起大大增加了文化转换的难度。一方面是文化发展中前现代因素与现代因素的紧张;另一方面是后现代因素与现代因素的紧张,后现代因素是对现代的消解和解构,使得现代性扑朔迷离,很难予以准确把握,而现代因素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现代化往往意味着标准化、同质化、产业化和规模化,而乡村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差异性,而且受方言、风俗习惯、等影响,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无形中加大了传承的难度。

第二,从文化生长的环境看,当乡土中国变成离土中国,乡村文化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遭到破坏后,故乡只是一种形而上的仰望。费孝通先生说过,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离开了土地就没法生存。乡村文化的解体,其核心正在于传统乡村生活方式的土崩瓦解。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由原来的集体经济转向农村分散经营机制,村民观念中的集体意识逐渐淡化。二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量农民离土又离乡,农村人际关系离散,传统伦理约束力下降。农民的流动改变了乡土社会的基本构成,也改变了乡村文化和风俗习惯,转型中的乡村出现文化断层。三是乡村工业化对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乡村文化赖以存在的那种和谐与宁静不复存在。四是现代农业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现代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但同时也淡化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意识和对动植物的禁忌保护,这种建构人与环境关系的文化观念与宗教意识在现代社会日渐式微。失去敬畏的乡村文化自然也就没有约束力了。

第三,从文化传播方面看,伴随着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现代传播手段的普及,乡村文化消费已经越来越和城市同步,都市强势文化之下,乡村文化日渐萎缩。首先,从娱乐方式上看,村民过去群众性和组织性的文娱方式被自主的休闲方式所代替,一些群众性的文娱活动诸如耍狮子、唱大戏等娱乐活动难以开展。其次,从传播内容上看,媒体的目光始终紧盯在城市受众上,对于消费能力较低的农村受众,则普遍采取放弃的做法。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要么太少,要么虚假。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文化高地”的信息。而真正的都市文化、现代文化并没有或未能真正走近农民,消费主义文化伴随着各种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几乎所毫无悬念地占领了农村市场,乡民在这些貌似先进的强势文化面前必然会惶恐、焦虑,对自己固守的价值观产生怀疑、鄙视甚至完全放弃。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乡村文化建设

(一)乡村文化的整合与构建意义重大

首先,有利于重建农民的生活价值,解决过渡时期农民,特别是80、90后年轻农民的归宿(重要的是精神归宿)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一般都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考虑到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完成城市化的时间可能还要长。其实,即便是城市化率达到了现代化水平,农民的市民化程度也不会同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看,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不仅具有经济学上的意义,更具有社会意义。正如贺雪峰所看到的那样:“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0年,农村人口只能十分缓慢地转移进入城市,农村人口将长期保持一个相当庞大的数量。农村目前‘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状况也将长期延续。”这就意味着农村依然是多数农民最终的归宿。

其次,有利于激发起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农民的主体意识和现代意识,增强村庄的文明程度和凝聚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农村社会实践的主体,缺少农民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是没有根基的,没有对亿万农民进行精神洗礼的新农村建设也是有缺陷的。但在各地乡村建设中,我们看到农民却在这场关切自身利益的建设中作为一个整体失语了。据中国网的一项调查表明,80%的农民听说过新农村建设,但80%的人又对其内容知之甚少,还有24.8%的农民表现淡漠怀疑和悲观。对新农村建设主要靠谁,只有14.4%的受访者认为靠农民。这种现象的出现既和政府的动员机制不到位有关,更和常年在外的农民对农村建设缺少热情和支持有关。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乡村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与一般价值体系相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时代的先进性、超越各种局部利益的超脱性、以及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决定了其能在乡村离散文化的整合中发挥其他文化所难以发挥的作用。

第一,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整合乡村文化建设。从理论上看,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趋势,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规范着大多数人的思想、行为和稳定秩序。因此,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从现实看,首先,中国正在向文化大国方向迈进,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建设的关键,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统领,中国难成真正的文化大国,充其量只是世界强势文化的殖民地或市场。其次,我国是个农民人数占多数的国家,乡村建设成败既关系整个国家建设成败,也关系到广大乡村自身特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前,乡村文化内生乏力,各种外来文化又良莠不齐令乡村无所适从,当代中国的乡村文化建设既不可能简单回到过去,以传统文化统领,也不可能照搬西方现代化理论,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建设只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神导向。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重建乡村文化尊严。贺雪峰在他的《乡村的前途》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我希望重建田园牧歌的生活,……劳作是有的,却不需要透支体力;消费是有的,却不追求奢华;闲暇是有的,却不空虚无聊。总之,农民的生活是幸福的,却不是依靠高消费来获得的,因为农民没有可以高消费的收入条件。”大量的研究和事例表明,当今乡村的贫困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相对贫困,而是到处可见触目惊心的精神贫困,这种精神贫困不仅存在于物质生活水平贫穷的地去,同样也存在于物质生活比较甚至非常富裕的地区消费主义文化成为许多地方农村生活的主宰意识形态,农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完全趋于利益化,钱成了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重建农村的价值系统,目的是为了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摆脱消费主义和享受主义的腐蚀性影响,从而拥有一种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要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首先是要建构一种农民能够认同、接受的文化价值系统。当然,在城市作为一个参照系存在时,如何说服农民不去攀比是困难的。因此,乡村价值重建实际应该是一场全民的文艺复兴运动。只有在全社会形成一套正向的、积极的价值系统,乡村价值重建才能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陈锦晓.我国农村离散状况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1).

2、王华.视像主导与乡村生活――有关大众娱乐的一次文化研究[J].天涯,2010(2).

3、黄波.富人治村的背后是乡村价值空心化[EB/OL].省略/commerce/2009-11-11/465795.shtml,2009-11-11.

4、贺雪峰.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5、国情报告: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DB/OL].中国网.

传统文化进乡村篇(9)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3-0027-04

DOI:10.13483/j.enki.kfyj.2015.03.006

1955年,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尔德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文化研究中,首次提出了“文化生态”概念,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顾名思义,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的生存状态。与环境相区别,生态跨越了空间的相对性,是包含主体在内的复杂关系系统。因此,文化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文化及与文化生存发展相关联的各层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涉及系统内部的平衡、环境的保护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等。

乡村文化生态是指在乡村生产生活的特定区域内所产生的文化及其与影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联系和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社会在深化改革、加速转型的同时,为乡村文化提供了新的生存土壤和发展际遇。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社会文化体系的各组成要素不断更新,加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基层文化建设的关注度、扶持度和投资力度不断上升,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但不容忽视的是,社会变迁带来了乡村文化生态系统的紊乱和滞后,物化世界的各种利益和诱惑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乡村社会的宁静与和谐。

一、乡村文化在社会变迁中的生态现状

在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浪潮的冲击下,农业、农村、农民的体系格局与生存状态发生了剧烈变化,反映其变化的乡村文化也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农民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也随之发生演变,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现象日渐严重,主要表现为内生力不足、发展迟滞、总体式微等。马克思・韦伯认为,现代文明的全部成就源于外在技术层面的工具理性和内在精神层面的价值理性的紧张对立,以功效为趋向的工具理性的发达必然损毁价值理性的人文理想。因此,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紧张对立,不可避免地引发乡村文化生态问题。

首先,就乡村文化的自然生态而言,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作为承载文化主体的农民数量在迅速减少。农民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然而,在农业生产方式发生现代化变革、城镇化建设带来就业机会和利益诱惑等因素的多重作用下,农村社会的农民群体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和转移。以青壮年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形成颇具规模的农民工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并随着生活观念的转变,逐渐与土地和以乡土为生发土壤的乡村文化开始出现剥离。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离土又离乡的社会流动和生存状态,“使得他们从未真正从事农业生产,城市和非农业生产的生活已经抽空了他们对农村和农业文明的文化认同,家乡逐渐成为一个越来越陌生的文化存在”。更让人堪忧的是,农业劳动力的分流,加上农民子女的城市身份转移和国家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推进又直接导致了自然村落的消减,反过来加重了乡村文化的主体危机。

其次,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说,规范农村秩序的传统伦理道德出现滑坡,乡亲间的人情关系逐渐疏离。村庄是乡村居民在生活过程中从事生产和交往的共同体,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生产生活的天然条件,也是人们相互交往、礼尚往来的公共关系领域。在地缘和血缘基础上融合而成的乡规民约、宗族文化、传统习俗等伦理道德标准深刻影响着乡村人民的行为,维系和守护着乡村社会恪礼守道、尊卑有序、崇尚和合的文明秩序。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推动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村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地位和作用在物质利益诱惑下发生动摇。比较明显的变化是,利益驱动促使农民个体的思想异化,伦理情感日益淡漠,行为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受封建迷信、低俗文化和道德发展水平的制约,基层村民的道德底线受到频繁冲击,家庭、邻里、宗族之间的各种纠纷和矛盾多发叠加,不断啮噬着敦厚质朴的乡风。

第三,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说,农村改革的负面效应渐进衍生出农民社会责任感的弱化倾向。社会责任感主要强调的是个体对他人、对集体的伦理关怀和责任义务,是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重要考量。在社会变革进程中,农民对国家、社会的责任义务观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一方面,从政社合一的集体劳动模式到以家庭为基础的分散经营模式,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弱化,农民个体对集体组织的生存依赖相对减少,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功能日渐松弛。而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又直接切断了因税费所产生的农民与国家间的义务关系。另一方面,农民自身固有的小农意识和社会发展焕发出来的公民权利意识,促成了当下农民对个人利益的强烈诉求。在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处理上,讲求回报与奉献的人逐渐减少,现实社会中出现的果蔬食品安全问题成为部分农民唯利是图、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主要反映。

最后,从文化层面上说,乡村社会在传统文化价值发生裂变之时亟须重建新的文化价值体系。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农民的文化心理、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同等在各种思想的相互激荡中面临着由传统走向现代,由落后走向先进的机遇和挑战。在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民群体的文化价值观在传统观念和现代追求的博弈中、在中西方文化相互较量的综合作用下开始明显分化,呈现出新旧混杂的局面。部分乡村优秀文化尤其是很多具有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缺乏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而出现流失,尽管这与乡村文化本身所依存的土壤发生改变有着一定的关联,但乡民文化价值追求的改变却是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多元多样思想文化的冲击下,“乡村社会逐渐丧失了文化培育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丧失了自己的话语表达和文化自信,从而失去了文化认同的基础”。因此,在农村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慢慢解体的同时,重新聚合乡土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构建与主流文化相适应的文化价值体系,是促进农村文化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乡村儒学的现象解读

乡村是孕育中华文化的沃土,在农耕环境里长期积淀而成的乡村文化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反映,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变迁和农业发展状况的改变,乡村文化也正在经历着由传统到现代的嬗变。而儒学入乡为改善乡村文化生态现状,促进当地乡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我们探析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考。

从2013年1月开始,在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尼山圣源书院的学者义工们定期于月中和月末开设两次乡村儒学讲堂,面向村民讲授孝道、知行礼仪等儒学文化。听课人数从开始的数十人到一两百人,参与态度从最初的不情愿到后来的自觉自愿,开课地点从一个村子到周围几个村子甚至范围更大,时间的累积和参与的逐渐广泛换来了村风民情的改良,孝亲敬老、守望相持的景象取代了尊卑错位、情感淡漠等文化失范行为。继尼山乡村儒学活动之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的韩屯镇道德学校、潍坊青州市的“孝礼儒学讲堂”、德州市新四合社区的“周六道德讲堂”等也加入了传统儒学的学习与传播中,山东各地陆续呈现出乡村儒学建设的新热潮,学界将其称为“山东乡村儒学现象”。

笔者认为,乡村儒学现象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批学者发起的一场文化改良运动,也不能看作是儒家思想的文化复辟。它是促进乡村文化生态建设,重塑乡村文明的创新探索,是乡村民众在社会变革中对基层文化发展需要的自觉选择,是儒学经典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探寻之路。无论发起者的初衷为何,其客观结果和深刻反响对于农村伦理道德的重建乃至整个人文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儒学是将优秀文化传统、基层文化需要和当代价值追求有效衔接的积极尝试

一方面,当代社会所宣扬和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儒学有着客观的历史传承关系。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滋养。在现代社会,重温儒学经典,汲取儒家思想精华,既是社会各界兴起的文化热潮,也是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和实际融入过程。另一方面,基于乡村基层文化发展的需要,乡村儒学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在特定的乡土环境下发生联结。“文化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扎根于农村,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如今农村又成为汇聚古今文化精神的实体,在土地上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联动和统一。乡村儒学讲堂不仅使传统文化深入农村、走近农民、贴近生活,推动了乡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在弘扬传统美德的同时,促进了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知和价值认同。

(二)乡村儒学是社会力量参与治理,与政府协同管理的具体实践

从政治修辞的角度看,“治理”代表着新的政治理念,是政府管理模式发生转变的重要标志。从2004年建立服务型政府目标的提出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写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国政府在社会体制改革的推进中,不断整合社会资源,致力于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共同治理格局。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社团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而乡村儒学的创办正是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具体体现。尼山圣源书院是北京和山东的一些学者在泗水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创办起来的,书院的学者义工是儒学建设活动的传播骨干和主要推动力量。他们深入农民中间讲授儒学思想,不但分文不取,而且自愿出资设立乡村儒学建设基金,为村民印制课本、发放补助,并邀请其他领域的专家开展义诊活动、教育宣传活动等。书院辐射领域内的治安案件、案件随之明显下降,在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同时,乡村儒学得到山东省、市、县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广,打造出了一种极富文化特色的官民共治的乡村社会治理创新模式。

(三)乡村儒学是有效回应乡民文化需求,努力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有益探索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强调指出,要“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乡村儒学建设活动能够结合当地老年人落魄的生活境遇,以孝道教育作为切入点,契合敬老孝老的现实需求,围绕着最基本的人生礼仪和道德修养展开对村民们的伦理教化。为了获取基层民众的自觉认同,提升文化服务的效能,儒学讲堂采用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通过评选奖励的机制来激发当地百姓积极参与到学习和交流中来。值得称道的是,讲堂还联合志愿者演出团选取反映孝顺主题的话剧用地方话进行演出,促使村民在欣赏表演的愉悦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启发和教育。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乡村儒学讲堂”开办了76期,听课村民累计达2.3万余人次,在乡民的积极回应中得到不断推广,服务成效也日渐显著。其中,老人和妇女、儿童既是文化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又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不仅享受到更多地文化权益实惠,充实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大地改善了生活处境,而且成为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推动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的路径思考

在文化强国和文化繁荣发展的态势下,相对薄弱的乡村文化生态建设显得尤为迫切。乡村儒学现象促使当地居民的家庭邻里关系出现回暖,促进了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促进发展中的作用发挥,使乡村文化在向前发展的同时,实现了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种关系的协调和统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乡村儒学现象为乡村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借鉴思考。

第一,要自觉发挥文化的传承功能,在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融合中培育新的乡村文化价值观。“文化的继承就是作为主体的国家、民族、人民以‘扬弃’的方式使适合本国及民族发展的文化保留下来,并在‘扬弃’的过程中不断以理性的方式内化为公共价值的内核,这一内核又会以理性的方式进入到下一轮‘扬弃’的过程。”乡村文化既是世代农民在生息繁衍中创造的智慧结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扬弃和积累再造。尽管历经沧桑,仁、义、礼、智、信等价值精髓始终贯穿于乡土文化的变化发展中,成为构建乡民价值追求的历史根基。因此,乡村文化价值观的重建需要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再认同,来激发村民对当代价值追求的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进而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收和内化。这不仅仅是在乡村伦理的现代转换过程中对传统规范和现代价值的凝练与契合,更是广大村民在新时代面临的一次心灵洗涤和精神净化旅程,对于提升人们的精神修养,改善乡村人文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传统文化进乡村篇(10)

传统文化是农业旅游的重要资源,通过传统文化的时间形塑、空间错位的利用方式,到农业主题文化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农家乐的体验等等,挖掘出丰富多彩的农业旅游文化的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将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很好的运用到农业旅游开发中去。

一、传统文化的利用

(一)传统文化的时间形塑。所谓传统文化的时间形塑就是时间错位、时间倒置。一般来说,传统文化在于其既有的时间场域中,这即是传统文化的时间观。若在现代性场域中,展示传统性,那么对于旅游来说可谓是一种较为有特色的资源。在现实生活中,个体是面向现代或追求现代性较强的文化,而传统虽然存在,但在存在的时间层面却与现代不在同一个时间层面。因此,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种塑时,我们必须进行有效的时间调整。在若干年前,麦场、荷塘、水车、石碾、梯田等被视为“落后”、“贫困”的象征,随着城市化的加速、社会快速发展,它们已然成了“物质文化遗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符号。

在农业旅游中,我们不是把现代社会推回传统社会,使传统成为主流。而是将传统移植到现代场域,与现代社会形式上成为对立,产生强烈的比较。现代社会中,放置具有传统文化意味的器物或者展示相关的文化活动。如水车,它是传统乡村中村民生产中较为重要的提水灌溉工具。水车过去对农民耕作农业产生了巨大的效用价值,水车省工、省力、省成本,农民对它有着较深的感情。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水车逐渐因功能性较强的现代机器的替代而脱离了人们的视线,但在它的身上仍然延续着一种传统文化。从时间层面来说,这种存在也许只是一种记忆中的存在,并不具体。如若将其作为一种开发过程中的一种旅游资源,那么则必须进行时间层面的转换,即错位。具体地讲,我们必须把水车所存在的时间场域从20世纪70年代以前或者更久远的时期,放在现时期。通过这种时间转换。我们才能欣赏此物的实体。这即要求我们再造实物,将实物放于现代社中。这样与现代性的器物相比,也才能更好的凸显传统,凸显一种传统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经过重塑之后,功能可能有所变化。其中,享受和愉悦功能的赋予是重塑的最主要的目的和初衷,但其他功能则或减少或增加了。如我们上面所说的水车,水车的功能本身是提水灌溉,但是在重塑之后,则最主要的功能便是一种欣赏,真正的提水灌溉则成为一种演示,证明这种水车具备提水的功能。也正是这种时间层面的倒置或形塑,传统文化才能处于现代文化的时间场域中,成为农业旅游的一种资源。

(二)传统文化的空间错位。在农业旅游中,时间层面的形塑使传统文化得以展示在现代社会之中,给旅游的主体带来时间层面的错位,空间层面的错位则是为了使旅游主体好似回到传统社会之中。所以,问题的核心是放置于何处才能更好地显出其传统文化的特性。如果放置于原有的位置,那么其所处的环境都是传统环境,则难以进行对比,体现其传统特性。

有特色的传统文化由于其连续性,本身存在于我们的乡村社会中,由于没有进行空间重塑,有时不被我们注意或者虽然有时被我们注意,但是基于农民个体的理性考虑而显得无用或无意义。以耕作为例,在乡村社会中,我们耕作田地,那是为了生存,是我们的职业。如果进行空间错位,让城市居民耕作田地,展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的场景,这样一副传统的农耕画面便有了不同一般的意义,就是体验传统、就是一种休闲。实际上,此情此景在乡村社会中极为平常,大家都是以这种方式实践着,相信没有多少人在那里发出类似于城市居民的感叹。从发展和有序的角度来讲,传统必须进行相应的空间形塑。只有经过这一过程,传统文化才具备合理性地位,才显出意义。耕作、拉牛车、牧牛等农事活动,在当今乡村旅游中转变成了一种有趣的休闲活动,是人们把农耕生活形态的一些典型景象加以提纯、集粹,对其进行时间和空间重塑的结果,这些活动不仅形式有所改变,而且功能大大不同,从生存功能转换为一种体验和愉悦功能。“牛背横笛、鸡鸣犬吠”、“村头老槐树”、“门前小河”、集庙、戏台等都是农耕生活形态的绝妙点缀。既然空间形塑有如此重大的意义,那么我们必须针对乡村旅游主体,对传统文化进行空间错位,以凸显其传统文化特性。所谓空间错位就是将传统文化场域放置于现代文化的空间之中。在城市社会中生活的人更能体会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衔接,因为他们经常可以看到城市中一些模仿传统文化的东西出现,有器物层面的,也有抽象文化形式类型的。“久居樊笼里,始得返自然”,正是这种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同处共同场域中空间错位感觉的有效表达。

对于农业旅游来说,游客的主体来自城市社会中的居民,城市中做好应有的宜传,如农耕嘉年华等,利用便利的交通条文化的空间形塑。同时,这也说明乡村旅游的存在与发展与城市距离有较强的相关性,距离城市太远空间转换难度较大,则发展相对较为缓慢。时间和空间的形塑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结构。在当前的情境中,现有的结构化力量使得传统文化的功能得到了延伸,成为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有效的配置性资源。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的形塑,而且这种形塑也得到了广大城市居民的认可,达到了重塑的初衷。可以说,“对原有真实文化的再造是一种文化价值延伸,有利于真实传统文化的拓展”。

二、农业主题文化开发

(一)主题农园。开发我国农业旅游文化资源,要注意农耕文化的灌注,提高其文化品位;进行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加强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是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

农业旅游资源不属稀有旅游资源,几乎所有具备地缘优势、交通便利的都市周边地区都可以开发农业旅游,因此难以形成垄断性竞争优势、农业旅游也不是暴利项目,不能奢望高门票收入。加之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难以对抗投资的高风险性。因此,为农业旅游探索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非常必要。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主题农园就是复合型开发乡村旅游的一种可行性较强的发展模式。以农求稳,以旅求富,一次投资双重收获,就能降低投资风险,鼓动起更多农民搞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二)乡村主题博物馆。乡村景观遗产是在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工业革命的冲击,乡村社区传统生活的逐步抛弃激起了人们对具有传统特色和生活方式的乡村工艺品和其他物品的关注和依恋。最为突出的是乡村人口大批流向附近富有吸引力的工业城镇。乡村社区传统生活方式的放弃促进了传统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关注和对相关遗产的渴望,推动了乡村景观遗产的市场化和商品化。而乡村主题博物馆的蓬勃发展,成为乡村景观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是逐步消失的乡村生活的纪念,是乡村景观个性的表达和新兴经济行为。

(三)生态博物馆。为了有效保护和开发以少数民族村镇为载体的农业旅游文化,学界已将一种新型博物馆一生态博物馆用于少数民族农业旅游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新兴的博物馆形态。它是人类社会现代生态意识和现代环境意识不断觉醒在博物馆界的一种反映,也是国际博物馆界对传统博物馆进行反思后的一种全新的探索。它的思想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环境科学的系统性、整体性思想原则。第二,“新博物馆学” 运动的社区化和大众化的思想原则。第三,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潮流。生态博物馆是将整个社区作为博物馆空间,以期对社区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以各种方式记载、保护和传播社区的文化精华并推动社区向前发展。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在社区文化遗产和文化价值方面将增强人们的文化特性意识使某此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得到抢救, 生态博物馆明显地具有某种社会功能,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条纽带。1997年中国和挪威两国政府已联合在贵州六枝特区梭嘎乡创建了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这是中国乃至亚洲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2000年中挪两国再建贵阳花溪区镇山村布依族生态博物馆,2006年建成锦屏县隆里古城(汉族)生态博物馆,黎平县肇兴乡安堂寨侗族生态博物馆,已形成不同文化类型的民族生态博物馆群。贵州生态博物馆群的建立,开创了中国运用生态博物馆形式对社区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进行全方位的保护的先河,对于处在多数或主流文化包围之中的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精华的保护和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博物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整体保护,是一种特别有效博物馆形式,特别有利于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的开发,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提供了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持续旅游发展模式。

三、企业文化产品

(一)现代商务度假与企业庄园。企业庄园是农户租赁或转让给企业,供企业员工商务度假或企业会议、商务谈判等功能利用的乡村基地。企业庄园依托乡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而建设的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功能的乡村游憩景观综合体,以乡村自然景观、乡村农事生产、乡村风俗民情为主体,是乡村景观地方性特色景观的展示空间,但不进行特意的人工景观汇集,而是真实展示乡村景观的本来面貌。对于企业庄园的功能来讲,应强调参与性与体验性。在企业庄园中,员工们可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农活,如养殖、耕作、浇灌、采花、摘果、种菜等,也可以参加同日常生活相关的体力劳动,像推磨、烹调,让企业员工享受到质朴悠然的田园生活。

(二)产业庄园。在传统乡村产业经济发展中,产业的纵向关联发展较弱。农业生产以农产品为最终产品,农产品深加工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是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乡村工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将推动乡村产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产业庄园是集农事生产、农业研发、农产品销售、农业交流、农业教育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庄,比较成熟的有葡萄酒庄、香料庄园、草毒庄园、西瓜庄园等。它不仅是进行科学化农事生产的从地。也是提供食、一宿、行、娱、购、游等旅游六要素的服务性企业。因此产业庄园既要体现生产性农庄的特点,又要满足服务性企业的需要。

四、农家乐

农家乐是利用传统的农耕文化作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乡村旅游形式,其中包含了许多具有乡村特点的活动,如吃农家饭,从事农事活动等。从结果来看,这类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可谓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如有的地区利用本地城市蔬菜基地的特点,可供游客自己动手采摘新鲜的瓜果蔬菜,靠河流的农家则以钓鱼、捕鱼等特色活动出名。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这种规模性效应正在积聚,如类似“世界第一桃园”平谷的万亩采摘林、杭州的采茶等。而对于那些规模不大的地区,则从横向和纵深层面重塑传统文化。

在村庄重塑农事文化项目,增添乡土乐趣,使其成为特色,促进农家乐的发展。如对菜地这种传统农耕文化的开发,凭借“认养一分地,当回农庄主”的理念,进而进行农耕嘉年华的推广。从此理念之中,可看出其中蕴涵着的一种传统化的反思和重塑。任何一个组织(企业或单位)、家庭和个人均可在认养小区内认养一块菜地。根据现代的契约性合同,缴纳一定的认养经费,认养者就可以拥有这块土地的使用权,并且可以在这块土地上种植和收获相应的农作物,休闲和体验农耕文化的乐趣。在乡村社会传统节日中,农家乐更加火爆,住宿、度假、游乐已经较为平常,为了增加魅行和吸引力,如端午节中的划龙舟、包粽子活动等可加强开展。

五、体验文化开发

旅游的本质在于创造不同于居住地的差异化体验,但传统的旅游多限于现有的实体旅游资源,对历史文化内涵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往往重视不够,难以给旅游者创造丰富的旅游体验。体验性旅游开发是以文化为基础,以为旅游者创造审美、愉悦、学习与解脱等多重体验为目地的一种开发模式,从规划编制、产品设计与开发、市场开拓、宣传促销和经营与管理等环节注重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和体验性,从而实现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一)差异体验。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与乡村旅游客源地城市的最大差异之处,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乡村体验式旅游追求的是对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一种探索与感受、让心里彻底放松。

(二)技能性体验。民俗知识、传统手工艺技术等,已经成为乡村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可引导乡村旅游实践者们学习当地的民族文化,象包粽子,采蜂蜜等。

(三)生态性体验。自然生态保存较好的地区,旅游者们可以学习环境特征、学习自然生态常识,从而接受自然的环境教育,对自然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会热衷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各种活动,如观赏游鸟、植树、环境保洁、认领古树名木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游客对生态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使游客对自身的人生价值和自然的生态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提升游客的心理满意度。

从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看,蕴藏着丰富悠久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价值,且拥有秀丽的自然景色、独特的环境特征和自然特征的乡村地区,是开展农业旅游文化活动的理想之地。在这些地区,无论是环境旅游活动,如徒步、亲水活动、登山、研究植物或观赏自然景观,还是文化旅游活动,如文化观光、文化探秘、文化深度体验,都包含了以上三种内容。也就是说,从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来看,乡村地区无论是体验式的活动内容、学习型的活动内容,还是生态建设方面的内容,都表现出乡村旅游已经沿着与环境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永红: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的开发与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21期.

[2]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J] 《干旱区地理》2005年第6期.

[3]王曦:近年国内乡村旅游研究概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

传统文化进乡村篇(11)

乡村有景观吗?乡村有园林吗?乡村需要景观园林吗?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大地景观开始深入人心的现代,对于中国规划建筑界,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众所周知,乡村既是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细胞,也是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区。乡村园林以乡村景观为背景,乡村景观在客观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土、气候、动、植物、人工物等,在主观方面包括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文化、生活习俗,乡村园林正是在这种综合的景观中孕育、演变、发展、生成,所以乡村园林与乡村景观密不可分,故而,乡村景观园林也就成为本文的论题。根据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刘滨谊1999),作为乡村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背景,乡村景观园林作为乡村规划的基础背景,它对整个村落的布局、特色的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的面貌、格局、规划、建设决定着乡村环境的生死存亡。合理而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表面看上去朴实无华,然而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其内在却是丰富多彩、形态各异、耐人寻味的,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点而令今天的城市人神往。当今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景观园林在乡村人类聚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地位日渐重要。对于迅速城市化的乡村地带,乡村景观园林正处于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予以定位、定性、定向、定型,而对于当今那些步入病态衰败的城镇,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无疑将成为“治病”“健身”的一帖灵丹妙药。

在学术界,德国、荷兰、奥地利、美国、日本、韩国等工业先进国家早已关注乡村景观园林这一领域,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2乡村景观园林的含义

“乡村景观园林”(RuralLandscapeandGarden)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对其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对象,目前还尚无完整而确切的定义。单单从字面上看,它由“乡村”和“景观园林”两个概念组成。这里用“乡村”而没用“农村”一词,主要因为农村是与农业产业联系在一起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如今在农村,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有一部分并不一定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非农事活动,因此,用“农村”来界定范围具有一定的难度域概念,泛指城市和原始无人聚居地带以外的一切地域,特指城市(包括市和镇)建成区以外的地区,是一个空间的地域系统。“景观园林”的定义可以分解为“景观”和“园林”两个方面。对于“景观”,从景观规划设计学科角度,笔者曾有阐述:扼要地讲,景观包含着地球表面自然的、人工的人类聚居环境,并且与社会、文化、习俗、人类精神、审美密不可分(刘滨谊1990,1996,1999)。对于“园林”,张家骥先生在《中国造园论》一书中汇总了许多专家学者对“园林”的理解和定义(张家骥1991),并在此基础上对“园林”下了定义:“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为表现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因此,广义的乡村景观园林是非城市化地区人类聚居环境,其以大自然真山、真水等自然材料而形成的具有审美价值、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乡村景观园林的界定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过去许多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目前已成为城市园林,它们不在笔者所研究的范围内。

3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目标

乡村景观园林存在着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传统乡村景观园林伴随着农耕文明而出现,随着工业文明及当今后工业文明的进化,乡村景观园林同样也在走向现代。其演变的根本动力是乡村人们生活的演变,乡村景观园林始终与广大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然而,它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学术界和规划设计界的关注重视。

从历史的演变着眼,就乡村景观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而论,乡村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也不容低估。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以为中国传统园林起源于古代帝王的苑囿,这是极为片面的。根据不断的考古发掘和对古代诗歌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其实全世界最早的园林应该是原始聚落中及周边的园圃和树木绿化等实用性的园林化的土地,它也是中国园林最早的雏形,并对后来发展起来的恬淡素静的文人村居园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就是明清之际的文人园,也不断从乡村园林中得到启发,从中汲取营养(刘天华1994)。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乡村园林在中国园林发展历程中,起着基础和源泉的作用,尤其是乡村园林为江南文人园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素材、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园林文化,这是确定无疑的。

从现代人类聚居环境建设入手,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增长的进程中,村镇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截止1998年底,全国有建制镇17015个(不含县城关镇),集镇29118个,村庄3557700个,随着撤乡建镇和拆村并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建制镇比上一年增加480个,集镇减少1206个,村庄减少101635个(1998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这种乡村城市化不是意味着把乡村变为城市,而是在于节约用地和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因此,随着乡村城市化的不断进行,乡村居民的居住方式、居住文化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许多传统的聚居村落也将随之消失。乡村城市化使乡村景观园林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一方面,一些有研究价值的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已经或将要遭到扼杀的命运;另一方面,乡村城市化已经或将要产生出新型的乡村景观园林。新一代的乡村景观园林应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乡土文化,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而非城市发展模式拷贝的现代乡村景观园林,以改变当今新建村落的平庸无味、千村一色的状况,这是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基本目标。

4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动态

国外许多工业先进国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如德国、荷兰、奥地利以及美国和日本在乡村景观(RuralLandscape)、乡村地区的规划与建设方面都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但由于现有的资料和技术手段有限,对当前国外在乡村景观园林领域的研究成果没有更详尽的资料,但仅此还是可以看出,国外非常注重对乡村景观的系统研究。

在国内,有关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几乎都是一片空白。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是关注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尽管如此,仍然存在与之相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4.1传统地方性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结合农村园林的实例对江河流域的农村园林的产生原因及其特色分别进行了阐述(舒楠1997,陈志华1999)。此外还有对徽州古典园林有较为详细的研究(程极悦1987,肖国清1988,殷永达1993,张浪1996),这些文章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例。

4.2传统乡土建筑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彭一刚院士的《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彭一刚1994)为代表,该书的视点不只停留在乡土建筑上,而是切入到传统村落的研究,对村镇的景观进行了分类和分析,其中包含了构成乡村景观园林的一些要素。此外,陈志华教授等人编写的《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和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持的《诸葛村乡土建筑》两套乡土建筑丛书的有关章节也阐述了乡土文化和乡村景观的关系(陈志华1998)。

4.3历史文化传统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两本书为例(刘沛林1995,1997),作者从风水的角度阐述了风水思想与风景、园林、建筑及城市设计的关系,在风水对园林规划的启示”一节中,着重论述了乡村园林的一种类型—水口园林。在中国古村落的景观建构中,分别就村落“八景、“十景、水口园林、村落点景建筑等进行了阐述。

从上述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有一些与乡村景观园林有关的研究成果,但不成系统、很不完善。乡村景观园林尚未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课题来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调查、分析论证。

4.4空间格局演变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从人类聚居环境学的角度,选取从古至今的村落实例,分析乡村景观的构成元素,对空间化、时间化等可以量化的元素予以量化,分析其演变发展(刘滨谊,毛巧丽1998)。

4.5现代人类聚居环境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为例(刘滨谊1999),以生态意识、大地景观等现代思想为世界观,以“设计结合自然、现代宏观区域景观规划等理论方法为导向,书中重点分析阐述了欧、美等国现代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与实践。

5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内容

虽然乡村景观园林只是乡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却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各方面。乡村景观园林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历史、地理、建筑、民俗、社会结构、景观、环境、艺术等等。综合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了下列乡村景观园林的主要研究内容:

5.1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5.2乡村园林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

5.3乡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对乡村景观园林所造成的影响冲击。

5.4乡村景观园林与社会形态的内在关系。

5.5乡村景观园林与乡村经济的内在关系。

5.6乡村景观园林与乡土文化的内在关系。

5.7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

5.8乡村景观园林的空间格局特点。

5.9乡村景观园林的艺术处理。

5.10乡村景观园林的未来发展模式。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重点不在于保护传统的乡村园林,而在于寻求乡村景观园林规划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尝试地探索未来乡村景观园林的发展模式,以便能切实有效地指导今后乡村规划中的乡村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创造出超越城市的自然而和谐的乡村人类聚居环境。

6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方法

国内有关中国造园理论的论著很多,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文献资料是了解乡村景观园林形态构成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包括地方史书、地方志、家谱等,这些文献资料对村落的选址、布局、发展等都有详细的记载。目前乡村景观园林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研究,这就必须建立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然后从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由于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大多遵循自然法则,随着村落的布局而形成,很少受到来自外界人为规范的约束。因此,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实地调查和测绘,并结合对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居住方式和价值观上的变化,以及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受到来自村镇规划标准和农村土地使用政策的影响,因此,还需要认真领会政策、法规的精神。通过对乡村景观园林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通过实证对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和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内容和形式的演变;总结归纳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分析乡村景观园林的构园特色;找出乡村景观园林成园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乡村景观园林研究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它在景观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综合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方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7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意义

乡村景观园林有别于城市景观园林,城市景观园林是通过人工再现自然,而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运用自然,更为朴素地保留着更多的自然真迹,从艺术追求而论,如果说,城市景观园林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那么,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虽由天作,宛自人开”,各自的艺术倾向不同,并无艺术的高下之分。但是,倘若从自然美的角度来看,乡村景观园林远比城市园林自然优美。“师法自然”只有从乡村景观园林中才能获取第一手的灵感源泉,而目前国内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界在这一领域几乎还处于一片空白,因此,对于乡村园林的研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7.1建立乡村景观园林的观念意识

乡村园林虽然早就出现,但是由于人们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对乡村园林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以致于长期以来没有人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通过建立乡村园林的概念,使人们对乡村园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激发更多的人从事乡村园林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以填补国内在乡村研究领域的空白。

7.2发掘保护传统乡村景观园林环境

中国现存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大多为明清时遗留下来的,而乡村园林由于长期以来受外界干扰少,因此,有的乡村园林还保留着宋元时期的风格,这对中国传统园林是一个很好的补充。713创造现代中国乡村景观园林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探讨乡村居民对园林的需求,以及乡村园林对大地景观环境和改善生态的重大作用。乡村园林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而且它和人们的平凡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因此,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优美的乡村园林艺术形象,这对于我国未来乡村规划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①刘滨谊,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②刘滨谊等译,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1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

③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④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地理学报,1998,[6]:365~370

⑤张家骥,中国造园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⑥刘天华,中国古典园林之美—画镜文心.生活1读书1新知三联书店,1994

⑦农村与景观.台湾大学农学院农村规划与发展中心编译,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⑧舒楠,楠溪江流域乡土文化与农村园林.建筑师,1997[78]

⑨程极悦,徽商和水口园林——徽州古典园林初探,建筑学报11987[10]

⑩肖国清,论徽州古典园林艺术1中国园林,1988[2].张浪等,徽州古典园林的研究1中国园林,1996[6]

ω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