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科研课题的分类及其特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7 16:18:54

科研课题的分类及其特点

科研课题的分类及其特点篇(1)

2“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局限性

直到1991年,国家教委出台的第三套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才在限制选修的课程模块中,设置了“体育方法学”课程,并明确规定在第8学期安排“科学研究与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4]。2003年教育部出台新课程方案中“体育科研方法”规定为一般必修课程,但不硬性规定学分、学时,明确其为研究方法的入门课程,其宗旨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培养体育科研的能力[5]。“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掌握,撰写毕业论文至关重要,但目前唐山师范学院相应课程教学存在一定问题。第一点,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大纲虽然将“体育科研方法”列为必修课,但考核性质安排为一般考察课,平时和期末考核比较松散,学生简单完成一个考核作业即完成任务,大纲修订时学分、学时的调整比较频繁,效果不理想。第二点,课程安排和“体育统计学”重合较多“,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和“体育统计学”课程学时都安排为32学时,两门课程在研究方法的章节教学中重合较多,较多内容重复教学,而且两门课程都是以课堂理论面授为主,内容枯燥,课后实践较少。第三,教师执教能力有待完善,同其他院校类似“,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由本专业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担任,该课程需要教师有丰富的跨学科知识,不但要掌握一定扎实的统计学知识,对本学科科研特点及学术前沿要有深入理解,但近几年教学工作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师缺乏系统的科研方法学习,只是根据自身优势科研方向对“体育科研方法”进行一定角度的阐述,而且以理论性灌输为主,与体育科研实践结合较少。结果就是授课内容与学生毕业论文需要不相符合,如教师讲授很多调查性研究方法,一旦学生选择应用实验法相关题目,论文如何撰写就将极大困扰学生,不得不求教指导教师。

3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引入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3.1选题内容可行性分析

体育学属于交叉性学科,各专业均涉及大量文科及理科课程。根据黄汉升[3]对2004-2009届全国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认为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是学士论文中总体质量较高的文章,选题能够反映该学科热点问题,实验设计较严谨,仪器比较先进,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较强,优秀论文多集中在运动生理、生化方向。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虽然培养方向不一样,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依然保留大量自然科学类必修课程,可以从理科方向选题去探索体育实践问题,分析动作技术特点,可以从运动生物力学方向选题,涉及人体机能评定,研究评价方法可以从运动生理等角度选题。但体育教育专业选题一大问题就是大量重复,选题困难,无新意和亮点,实验方法应用太少,唐山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近几年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存在同样问题,学生选题追求简单、易写,以学校体育调查类选题为主,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极少。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理论基础极为薄弱,缺乏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去深度挖掘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的内容,不敢有质疑,不了解通过何种渠道去获取文献资料,因此对此类选题不敢涉及,实践访谈中有学生对大学生减肥方法感兴趣,但考虑到要进行实验设计,使用体成分仪进行测试获取数据,还要进一步统计分析,感觉困难,选择放弃。此类情况不少见,实际上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实验设计和要求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并不复杂,需要相关课程教师,尤其是理论课教师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思考,扎实掌握理论基础。其次,教师的实验教学工作不足,学生实验课学习不够扎实,不能利用现有条件去设计实验思路,还有一个常见原因,那就是学生有良好的实验基础,但不了解此类选题而遗漏,个别地方院校教学和毕业工作思路较为保守,墨守成规,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以稳为主,很多指导教师并未引导学生在自然科学方向去选题,一届照搬一届,选题内容上无新意,没有突破。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针对以上情况,2010年开始引导学生选择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并进行精心指导,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合理实验设计,个别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生学习,取得不错效果,证明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设计完成运动人体科学类毕业论文是可行的。例如,有学生对运动性疲劳评价感兴趣,设计体育课后各类恢复手段对疲劳消除影响的实验,测定不同方式恢复方式后人体心率、血压和血乳酸的水平,实验采用重复测量设计,取得良好效果,观察到了积极性恢复手段的应用起到加速心率和血压恢复的过程,学生通过论文的完成也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另有学生选择应用性研究,比较不同力量训练方式对跆拳道大学生运动员下肢肌肉爆发力的影响差异,取得预期效果,论文均入选本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以上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采用实验性、测量性等方法,充分利用实验室条件,可扩大选题范围,提高毕业论文的研究价值和质量。

3.2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

毕业论文引入实验性工作,一个前提是必须具备相应的实验条件,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表》及大学实验室评估标准明确了高校实验室应具备的条件,目前我国体育类院校、师范类体育院系均不同程度建有实验室,唐山师范学院自2007年迎评以来,实验室经过扩建,添置先进设备和仪器,条件满足现有教学和师生的科研要求。实验室条件满足需要,但部分师生对实验重视不够,实验课程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仪器利用率不高,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实验室的利用,这也是学生毕业论文利用实验室较少的原因。理论课教师和实验室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首先思想上予以重视,不能把理论课实验边缘化,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学生主动利用实验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工作中,使其熟悉实验,喜欢实验,有能力完成运动人体科学选题论文。学院可以制定各种政策鼓励师生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提高科研水平。以前学生毕业论文大部分是问卷调查类型,实验室先进仪器设备利用率不够,实质上与院系整体科研业务水平不高相关。不但实验教学人员科研业务水平要提高,其他理论教学人员也需要熟悉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验室加深了解,熟悉相关仪器的原理和用途,形成普遍能够指导学生在自然科学领域选题的能力,建议定期培训师生了解实验室具备的条件和功能定位,也可通过运动人体科学领域学术讲座给师生提供相关信息,要鼓励师生积极学习实验理论。

科研课题的分类及其特点篇(2)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44-03

1、引言

高校是培养体育师资的主要场所,体育教育专业是高校体育类本科专业中办学历史较为悠久,相对比较成熟的专业,近几年来,体育教育专业设置单位增加,除了办学悠久的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综合性大学开办也较普遍,体育类专业办学竞争越发激烈,培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而毕业论文是体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其中还谈到“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也提出培养学生掌握科研方法,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由此可见,本科最后阶段的毕业论文工作已成为考核学生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历年来重视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存在问题

2.1 选题困难且缺乏新意

国内学者黄汉升口]研究近年来国内体育类优秀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特点,发现存在题目过大、缺乏准备、随意性大、题目不知所云等问题。通过查阅近五年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但作为地方院校,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

首先是学生不知道如何选题,选什么样的题目。选题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极为薄弱,文化知识学习兴趣较差,对理论也不够重视,当毕业年碰到不得不面对的毕业论文工作,很多学生选题显得极为迷茫,不能选出适当的题目。通过访谈,笔者发现除个别学生能通过理论学习和自身爱好发现研究专题外,很多学生选题更多求助于教师,有些人盲目选题,如同完成普通作业任务,并不考虑研究的可行性,个别人甚至在数据库上寻找体育学术论文题目直接挪用,没考虑自身研究能力和涉及的研究范围。此类选题如果及时被导师予以纠正,并给予合理选题指导,问题尚可解决,问题是个别指导教师学术能力有限或疏忽大意,如果开题通过,将导致学生后期无法完成论文,造成骑虎难下的局面,最后不得不大改,勉强通过,敷衍了事。

其次论文选题严重重复,近五届唐山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尽管强调不得重复,但由于学生选题方法和途径单一,导致选题重复严重。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例如上届学生调查本校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下界学生就选择调查其他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还有学生拟定一个唐山市区学生的体育消费的研究内容,尽管学生可能在实践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并严格进行调查分析,但这样的题目无新意,而且学生的论述内容大同小异,结果是学生很难通过论文写作获得初步的科研方法和技巧,难以达到培养质量。另外学生选题集中在大众健身和学校体育领域,反复研究,思维不能发散,个别学生选择在体育产业和运动训练领域挖掘新题目,而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运动人体科学方向极少有人挖掘题目,导致学生很难有机会利用实验室完成论文。

最后是选题缺乏监控,一般学校都是学生进行选题,根据选题分配指导教师,但随着体育专业的扩招,每届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一些院校指导教师负担普遍超负荷,导致个别导师缺乏对学生选题的监控,直接结果就是题目过大或者选题偏离培养大纲,从而导致学生以后不得不使用一些不熟悉、偏冷的研究方法完成,常见的实验法等方法反而遇冷。

2.2 研究方法和手段单一

针对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9级本科生选题结果进行统计,关于调查研究的选题占82.5%,与往年基本一样。特定的选题内容决定了后面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学生的论文中尽管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仅仅使用了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余方法并未真正使用,流于形式。

出现以上情况有学生的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方面的原因的学生研究方法能力掌握极少,平时学习中教师没有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研究方法,仅有极个别学生参与到任课教师课题研究项目,经历一些研究学习,掌握一些科研方法和技巧,而绝大多数学生对研究方法仅仅从体育统计学等课程中零星掌握一点,且缺乏实践训练,因此自身论文设计中只能选择文献资料法及问卷调查法,而文献资料法是学术论文研究最基本的基础性研究方法,因而学生论文主要使用的是问卷调查法,研究论文也是对调查数据做一个简单归类,进行定性描述,缺乏精确的统计分析。研究方法能力的不足反过来也限制了毕业论文的选题,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内容很少涉及,实验法、测量法、统计法应用偏少。

客观方面,地方院校体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本身科研能力有限,在毕业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上缺乏有效指导,另外学校毕业论文规范中对综述性文章比例有一定限制,因此学生更多选择调查性研究论文,但本科生具备的理论水平有限,难以在拟定选题中采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深层次挖掘与分析,单一的研究方法限制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2.3 “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局限性

直到1991年,国家教委出台的第三套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才在限制选修的课程模块中,设置了“体育方法学”课程,并明确规定在第8学期安排“科学研究与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2003年教育部出台新课程方案中“体育科研方法”规定为一般必修课程,但不硬性规定学分、学时,明确其为研究方法的入门课程,其宗旨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培养体育科研的能力。

“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掌握,撰写毕业论文至关重要,但目前唐山师范学院相应课程教学存在一定问题。第一点,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大纲虽然将“体育科研方法”列为必修课,但考核性质安排为一般考察课,平时和期末考核比较松散,学生简单完成一个考核作业即完成任务,大纲修订时学分、学时的调整比较频繁,效果不理想。第二点,课程安排和“体育统计学”重合较多,“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和“体育统计学”课程学时都安排为32学时,两门课程在研究方法的章节教学中重合较多,较多内容重复教学,而且两门课程都是以课堂理论面授为主,内容枯燥,课后实践较少。第三,教师执教能力有待完善,同其他院校类似,“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由本专业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担任,该课程需要教师有丰富的跨学科知识,不但要掌握一定扎实的统计学知识,对本学科科研特点及学术前沿要有深入理解,但近几年教学工作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师缺乏系统的科研方法学习,只是根据自身优势科研方向对“体育科研方法”进行一定角度的阐述,而且以理论性灌输为主,与体育科研实践结合较少。结果就是授课内容与学生毕业论文需要不相符合,如教师讲授很多调查性研究方法,一旦学生选择应用实验法相关题目,论文如何撰写就将极大困扰学生,不得不求教指导教师。

3、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引入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3.1 选题内容可行性分析

体育学属于交叉性学科,各专业均涉及大量文科及理科课程。根据黄汉升对2004-2009届全国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认为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是学士论文中总体质量较高的文章,选题能够反映该学科热点问题,实验设计较严谨,仪器比较先进,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较强,优秀论文多集中在运动生理、生化方向。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虽然培养方向不一样,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依然保留大量自然科学类必修课程,可以从理科方向选题去探索体育实践问题,分析动作技术特点,可以从运动生物力学方向选题,涉及人体机能评定,研究评价方法可以从运动生理等角度选题。

但体育教育专业选题一大问题就是大量重复,选题困难,无新意和亮点,实验方法应用太少,唐山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近几年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存在同样问题,学生选题追求简单、易写,以学校体育调查类选题为主,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极少。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理论基础极为薄弱,缺乏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去深度挖掘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的内容,不敢有质疑,不了解通过何种渠道去获取文献资料,因此对此类选题不敢涉及,实践访谈中有学生对大学生减肥方法感兴趣,但考虑到要进行实验设计,使用体成分仪进行测试获取数据,还要进一步统计分析,感觉困难,选择放弃。此类情况不少见,实际上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实验设计和要求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并不复杂,需要相关课程教师,尤其是理论课教师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思考,扎实掌握理论基础。其次,教师的实验教学工作不足,学生实验课学习不够扎实,不能利用现有条件去设计实验思路,还有一个常见原因,那就是学生有良好的实验基础,但不了解此类选题而遗漏,个别地方院校教学和毕业工作思路较为保守,墨守成规,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以稳为主,很多指导教师并未引导学生在自然科学方向去选题,一届照搬一届,选题内容上无新意,没有突破。

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针对以上情况,2010年开始引导学生选择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并进行精心指导,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合理实验设计,个别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生学习,取得不错效果,证明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设计完成运动人体科学类毕业论文是可行的。例如,有学生对运动性疲劳评价感兴趣,设计体育课后各类恢复手段对疲劳消除影响的实验,测定不同方式恢复方式后人体心率、血压和血乳酸的水平,实验采用重复测量设计,取得良好效果,观察到了积极性恢复手段的应用起到加速心率和血压恢复的过程,学生通过论文的完成也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另有学生选择应用性研究,比较不同力量训练方式对跆拳道大学生运动员下肢肌肉爆发力的影响差异,取得预期效果,论文均入选本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以上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采用实验性、测量性等方法,充分利用实验室条件,可扩大选题范围,提高毕业论文的研究价值和质量。

3.2 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

毕业论文引入实验性工作,一个前提是必须具备相应的实验条件,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表》及大学实验室评估标准明确了高校实验室应具备的条件,目前我国体育类院校、师范类体育院系均不同程度建有实验室,唐山师范学院自2007年迎评以来,实验室经过扩建,添置先进设备和仪器,条件满足现有教学和师生的科研要求。

实验室条件满足需要,但部分师生对实验重视不够,实验课程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仪器利用率不高,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实验室的利用,这也是学生毕业论文利用实验室较少的原因。

理论课教师和实验室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首先思想上予以重视,不能把理论课实验边缘化,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学生主动利用实验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工作中,使其熟悉实验,喜欢实验,有能力完成运动人体科学选题论文。

科研课题的分类及其特点篇(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4)01―0031―04

有资料显示,国内第一次提出“应用型本科”概念的文章是《应用型本科应重视创造性培养》(龚震伟,1998)。随后,通过中国知网(CNKI)能够查阅的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学术论文不断涌现,其中“课程和教学工作研究”占据了较大比例。有研究者指出,“在2001-2009年中国知网‘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论文中,该研究主题已达40%。”可见课程研究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中得到较多思考和探索的话题。依据泰勒的现代课程理论观点,课程研究的理论架构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即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此为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步骤。从研究的角度,我国课程专家将课程编制过程中的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称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课程编制的关键环节,课程设计取向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方向之间相互影响。因此,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探寻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基础,本文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一、两难处境: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的分歧

对于不同层次的课程、不同类别的教育而言,课程目标的确立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都是有差异的。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设计应该有自身的独特性。但是,现有研究表明,此类教育的课程设计正处于两难境地。

首先,课程目标举棋不定。有研究者提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目标一方面要体现“人”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也要体现社会的发展要求。这种观点表明,课程目标本身就是矛盾的统一,需要彼此兼顾。那么,如何兼顾便成为实践中的两难。有研究提出: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突出了“厚基础”要求。所谓“厚基础”强调的是“理论知识不仅要有足够的深度,而且要有足够的宽度”。基础打得越宽,理论学得越多,将来就能广泛应对。但就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际选择而言,更多的是着眼当下学生的基础、师资状况和社会需求,更多突出“实基础”。有研究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改变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课程“育人”功能的不足,课程的目标不仅仅是单纯强调知识与技能等认知水平要求,同时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提出要求。还有研究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目标已经在“现实”和“未来”,即关注目前社会需求对人才的要求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要求,乃至教育的人本价值等要求的选择中陷入两难。那么,课程目标究竟是重知识技能培养还是重人的全面发展,是“厚基础”还是“实基础”,是着眼“现在”还是面向“未来”,都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课程内容选择左右为难。一方面,有观点明确提出此类课程内容的应用取向,强调此类课程具有职业定向性、技能主导性、知识体现性、内容适用性等特点。从课程内容的选择来说,在技术本体方面,要选择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在技术活动载体方面,要选择技术操作、技术维护及技术发明三个层次的知识;在技术知识传播方面,要选择明言知识和难言知识。另一方面,有观点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不能沿袭普通本科教育的模式,又不能突出应用而削弱理论教学。如果一味地强调应用型教育的基本特点,则有可能与职业教育一样,应用型本科教育只是单纯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层次,而未能遵循本科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使其失去自我。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偏重理论还是偏重实践,令人左右为难、十分困惑。

再次,课程内容组织遭遇困境。作为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依然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专业教育,而学科中心的课程组织通常有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两种方式。具体而言,纵向上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等几种课程类型,横向上分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课程类型。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基本上仍然沿用这种课程内容组织方式。部分研究对这种组织方式也提出了质疑,并设想了诸多新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第一种是模块化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有研究者认为,一门课程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中的关键能力所需知识进行模块化,使整个课程内容精简、结构清晰。第二种是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有研究者提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将实践课程融入通用知识、通用能力、学科课程、职业课程四个模块之中,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第三种是基于行业学习的课程设计模式(Industry-based Learning/IBL)。这种基于行业的学习项目将企业实习作为课程结构的一部分。第四种是学科与项目并重的课程组织模式,亦即技术学科与项目并重的课程内容组织理念。这些新的课程组织方式具有“问题中心”、“社会取向”、“能力输出”的特点,但实际上并没有在课程内容组织的实践中得到普遍应用。正如有学者所言,课程内容的组织陷入了“‘学科中心’在不绝的批评声中持续运用,而‘问题中心’在不断的褒扬声中遭遇冷淡”的困境。

二、困惑解析: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的欠缺

通过以上综述,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多是有争议性的。那么,又是何种原因导致了对课程设计研究现状的莫衷一是呢?本文认为,其中的直接原因可能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认知比较模糊

在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要求、解决劳动力市场应用型岗位“人才荒”问题以及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背景下,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在探索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追求教育类型合理化以及实现与传统本科高校的错位竞争过程中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然而,究竟如何解析“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有专家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四个“为主”,即“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教学为主”、“以面向地方为主”。也有研究者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及其专业基本特征体现为“定‘生’在行业,定‘向’在应用,定‘格’在复合,定‘点’在实践”。然而,这些解析并没有将应用型本科教育完全界定在新建本科院校这一主体范围内。在实践操作中,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一概念的使用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转变为任何类型的高校都可以承办的一种教育类型。为追求自身的特色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的核心价值又将如何体现?在部分人看来,应用型本科教育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教育界的新名词,相关的教育理念、办学定位也只是众多教育专家根据其概念特征和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国外与之相关的教育经验而得出的“一己之见”。因此,对于“什么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一问题的提出我们不难理解,但我们通常难以解释清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及其课程设计。

2.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定位尚有分歧

课程定位是对课程属性的基本归位,或者说是对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定位。课程定位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建设首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它是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前提。只有思考和明晰了课程的属性,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才不至于被变化着的现实所左右,从而有利于高校达成共识,形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合力。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的性质是职业教育、专业教育或学术教育,还是三者兼而有之?显然,应用型本科教育不是学术教育,因为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不是以追求基础学科高深学问为根本目的,而是以知识的“应用”为主题。经过笔者的研究,将应用型本科教育归类为职业教育也缺乏一定的依据。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来看,传统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专科,本科层次的教育不属于职业教育。尽管现在有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走的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路线,但也不能据此界定我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职业定向”的教育。一般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在于:一方面要关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强调实用技能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定位是服务于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和研发能力又有一线操作技能的“中间型”人才,这种培养规格上“亦此亦彼”、“彼此兼顾”的特性,使得课程设计存在诸多的分歧。

3.“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政策仍不明确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快速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制度激进式催化的结果,但遗憾的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自提出之日起发展至今,都没有任何与其相关的政策条例予以支持。也正是因为我国政府至今没有对这一教育类型有过明确的态度,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才一直受到诸多制约,如理念不清、界限不明等。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出了高校的分类管理要求,政府部门在政策上也明确了高校的分类管理原则,但在高校分类问题上,总体上强调的仍然是学校的层级结构,对学校特色内涵的体现,指向并不很清晰。目前,分类管理举措在高校评估问题上有所体现,如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指出,要“研究建立符合国情的高等教育质量分类标准,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加强分类评估”。我们有信心期待一个圆满的结果,但总体而言,哪些高校属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一类,对这一类高校在管理机制、投入机制、竞争机制等方面如何做到“因类置宜”,相关政策还不是很明确,显得所倡导的分类管理还有待落实。

三、方向定位: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的展望

基于以上分析,为解决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问题,还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

其一,加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特征研究。概念的模糊必然影响课程目标的确立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因此,要克服课程设计研究的莫衷一是,其前提是要对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一概念有清晰的认知,也就是要继续回答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另外,既然社会对这一概念的认知还比较模糊,那就更有必要进一步通过揭示它的本质,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的差异研究,开展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发达国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区别和联系研究,探讨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特征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模式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等基本问题。

科研课题的分类及其特点篇(4)

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延续了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的迅猛发展势头。近年来,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化学、医药、医学等学科交叉形成的许多新兴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我国为例,在本世纪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中,生命科学分别占总资助比例的27.1%和35.08%,远高于其它6个领域的资助比例[1]。高等学校生物类背景学生的考研率连年维持在60%以上,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对高层次生物研究类人才的需求。笔者在生命科学专业科研选题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专业特点、大三学生的知识掌握及能力具备的实际情况,结合本人的科研经历,探索了积极高效的教学策略:注重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热点的兴趣,引导学生把握专业热点的视角,训练学生筛选高质量文献的技能,培养学生理解高质量文献精髓的能力,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从关注的专业热点中确定科研选题,将他人的高水平的科研方法初步运用到自己的实验设计中。实践证明,此课程按此策略组织教学,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1教学策略概述

本探索以16人的小班教学为例。教学对象为生物技术专业三年级本科生,有考研意向的13人,其中跨专业考研1人,保研1人。学生已学完生命科学的大部分专业基础课程,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对科研有浓厚兴趣。课程前期积极引导学生讨论生命科学的热点问题。以关系到人类健康方面的生物医学为例,可给出下列关键词:癌症治疗、中枢神经疾病、免疫疗法等,每个关键词可引入相应研究方向的前沿热点。学生根据个人的研究兴趣,4人分为一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中、英文文献,以小组讨论和课堂汇报的形式确定选题内容,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方案,最后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组织学生进入课题实验室、动手实践,大致内容如图1所示。

2教学实践

2.1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科学前沿方向

“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思考”是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本课堂的主要目标。根据生命学科的特点,结合笔者留学英国时参与的开放型课堂的经历,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传播媒体、生活实际、社会热点等不同渠道,介绍科技前沿工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2.1.1多种渠道关注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社会热点与社会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强调了生命学科不仅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联系,还与许多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如: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老龄化的加剧带来的健康问题,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类为主的疾病将在今后很长的时期内成为困扰各国的一个社会问题,也是生命科学面临的一个难题[2],在此引导学生讨论有哪些具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类疾病,并结合神经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探讨其潜在的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再如:癌症已经成了当今社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自1997年以来,癌症成为世界人口的第一死因[3],而近几年兴起的免疫疗法被确认为一种针对癌症的高效疗法。介绍目前存在的诸多争议,包括高昂的治疗价格及潜在的排斥性,引导学生课余搜集更多的相关信息。为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特定的课题并提高课堂的参与性,所有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分成4个小组,选择本小组的热点问题:分别为癌症(Can-cer)、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NSDisease)、药物运输(DrugDelivery)和免疫疗法(ImmunoTherapy),让学生参与开放性讨论。比如,在问题为“癌症”的小组内,教师会提出以下问题:(1)癌症的成因及其社会危害性;(2)癌症现有的疗法及其局限性;(3)你所知道的关于抗癌疗法的前沿知识以及这些方法的局限性。显然,在不借助互联网和查阅文献的情况下,学生对问题了解的深度有限,具体表现为对分子和细胞机制的概念不清楚,对前沿知识了解偏少等。通过开放型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对生命科学热点问题的理解肤浅、掌握的信息滞后等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对该领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以后的文献查阅打下主观基础。2.1.2参与科技讲座,激发对前沿科学的兴趣学术前沿讲座是高校教育中一项人才培养新途径,在帮助学生了解所在学科的前沿知识、掌握研究方法、树立跨学科意识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前沿讲座最重要的作用是促使学生了解所在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聘请国、内外专家,创造机会使学生能够近距离地与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从而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科前沿,并在学术交流和学术碰撞中拓展视野、产生灵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虽然这种授课方式在本科教学中很少采用而多用于研究生教育,但是更容易激发本科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本课程,积极促使全班学生与我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一起参加瑞典林雪平大学KajsaUvdal教授题为“Multifunctionalnanoparticleswithtarget-ingandimagingcapabilities”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学生详细了解了KajsaUvdal教授的课题组如何利用多功能纳米颗粒进行肿瘤的核磁成像和荧光成像,对这些书本上接触不到的前沿知识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在报告会结束后,安排了该班学生与KajsaUvdal教授单独进行了30分钟的交流。Kajsa教授为本班学生准备了名为“Howtomanageyourresearchplanforundergraduate”(如何做好本科生的研究计划)。李自玉、耿前等同学用英语向Kajsa教授提问了一系列关于“功能性纳米颗粒性质”的问题;另外,还提出了“如何规划未来的学术生涯”、“如何处理科研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女性如何做好科研工作”等问题,Kajsa教授均一一耐心详细解答。在本次与世界知名大学教授的面对面交流中,学生表示收获颇丰,不仅开阔了视野,了解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理解了生命科学与其它学科交叉合作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该次交流激发了同学们对前沿学科的兴趣,更有本班数名同学主动与Kasja教授电子邮件联系,请教今后前往瑞典深造的可能性,可见此次交流对学生积极性和求知欲起到的推动作用。

2.2指导学生阅读前沿文献

2.2.1文献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学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认识文献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早已不同于达尔文时代,从零建立科学大厦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尤其对于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只能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如果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必须有文献阅读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文献阅读,可以充分了解研究热点方向的发展历史和前沿动态,可根据现有的经费和仪器条件,制定出初步的研究方案。再者,科研选题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文献的调研。从科学基础研究的特点出发,每一项基础研究都应该是创新的。因此,只有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才能避免重复选题、重复研究。对于三年级本科生而言,文献阅读的最直接作用是模仿学习,在阅读中仔细体会高水平论文的行文思路,既包括语言文字、句式的组织,也包括论文逻辑结构的组织表达。此外,对于还未接触实质性科学研究的本科生来说,文献阅读可以体会如何提炼科学问题及如何解决科学问题等,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最直接的训练,为今后的学习和深造做好预先训练,打好基础。2.2.2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本科生对(中、英文)文献认知和阅读能力与技巧的掌握非常有限。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从“读什么”和“怎么读”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对科技文献的认知和提高阅读能力。首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科学引文索引(SCI)类论文以及SCI论文的自身属性,包括引用量、影响因子及归属数据库等。其中着重介绍影响因子(impactfactor,IF),以此作为判定论文优劣的一个主要标准[4]。结合生命学科期刊的实例,讨论不同期刊影响因子的差异。在课堂详细介绍了英国的《自然》(Nature)期刊及其生命学科下的子刊,如《自然-细胞生物学》、《自然-生物技术》、《自然-医学》等等。并结合本校生命科学学院在以上期刊的发文量,说明在此类期刊的难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进一步介绍“读什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谷歌学术和百度学术)、高校图书馆数据库(ScienceDirect、Weily等)以及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高效地进行文献查阅和管理。学生对此类事物均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较好的接受能力。据统计,课后有半数以上的同学在私人电脑上尝试使用了谷歌学术及ScienceDirect数据库,下载并安装了Endnote软件进行文献下载和管理。在教授“怎么读”的过程中,针对本科生的英语及专业基础较薄弱的特点,笔者总结了“四个结合”和“四个注意事项”。“四个结合”是指泛读和精读相结合、文献数据库和搜索引擎相结合、杂志论文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研究论文和专利论文相结合。“四个注意事项”是注意尽快完成从中文文献到英文文献的过渡,更多阅读国际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注意精读高影响因子的期刊论文,扩展视野的深度与广度;注意最新文献与实际实验有1-2年的滞后性,及时关注最新研究进展;注意重点文献的分类保存,做好总结和记录。

2.3选题及制定可行性方案

在上述熟悉专业热点及科研文献阅读之后,指导学生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从关注的专业热点中确定科研选题,然后将他人的高水平的科研方法初步运用到自己的实验设计中。在课程后半程,该班同学通过筛选和阅读文献,并组织课堂讨论和汇报后,初步确定了自己的选题。上述16名学生分成的4个小组的同学分别选择了“免疫疗法在巨噬细胞上的初步探索”、“癌细胞在顺铂类药物下的迁移情况”、“锌离子对星状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和“以衰老小鼠为老年痴呆模型观察大脑神经元的分布”课题,并设计了课题的可行性方案。其中,Zealot小组的课题为“以衰老小鼠为老年痴呆模型观察大脑神经元的分布”,其设计的课题可行性方案如图2所示。

2.4实验室实践

“以衰老小鼠为老年痴呆模型观察大脑神经元的分布”课题的可行性及具体方案顺利通过了教师的评估。该组同学随后进入教师课题组进行为期4周的实验室实践。期间,学生掌握了臼齿类小动物的麻醉及解剖、脊椎和脑组织的摘取、利用冷冻切片机进行脑组织切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神经元的分布。

科研课题的分类及其特点篇(5)

[作者简介]石坚(1974- ),男,四川射洪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电计系实验中心主任,兼工程训练中心电工与电子技术训练部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与信息技术;严东海(1941- ),男,四川眉山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电子技术实验室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无线电;柳建(1975- ),男,四川渠县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工程系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光学工程。(四川 乐山 61400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四川省精品课程“电子产品设计与工艺”建设项目(项目编号:S2010135)和2009年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工程训练中心教改立项项目“电子设计与工艺实验室工程训练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C2011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37-02

一、引言

我国高校精品课程已构建起校级、省级、部级的三级平台模式,按照层次划分为本科和高职高专不同的体系,按照课程类型又划分为理论课(不含实践类)、理论课(含实践类)及实践课不同的种类。总的来看,高校精品课程整体架构业已构建且形成数量上的规模。为了使精品课程工程持续产生示范辐射效应,教育部明确提出还应加大力量建设一批实践课类精品课程,将实践课类精品课程作为实验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突破口,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精品课程工程的品质和内涵。

实践课类精品课程的建设正处于方兴未艾阶段,存在着“层次划分不细致”“内涵建设不突出”“学校和学科分布不均衡”等政策面的问题。目前各级精品课程基本上只划分为本科和高职高专两个层次,一本、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实验课程的内容设置和实验教学组织方式没有侧重和区别;高校部分实践课类精品课程普遍存在申报中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内涵建设的问题;从实践课类精品课程分布的高校类型来看,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类学校,而本科院校的实践课类精品课程又主要集中在理工科,这种在学校和学科分布上的不协调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教育部领导的重视,正在通过完善精品课程评审相关办法,制订详尽的管理细则并对各类高校加以正确引导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然而实践课类精品课程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却是“如何创出特色”的问题,教育部在实施“质量工程”的过程中,一直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重要建设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尽管教育部先后出台文件以促进实验教学改革,但实践课类精品课程,尤其是本科层次的实践课类精品课程仍鲜见亮点,实验教学改革多集中于课程的局部和细节,缺乏宏观把握。实践课类精品课程创出特色,关系到实验教学改革成效,近年来已成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各级本科高校要将“创出特色”作为实践课类精品课程建设的中心内容,需要高校管理者具备较强的大局观和长远目光,大胆解放思想并创新改革,充分挖掘潜力,通过实践课类精品课程的建设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二、创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实践课类精品课程创出特色的重要举措

教育部自2003年启动精品课程工程,2005年又开展了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和评审工作,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验教学观念,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先进的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模式和组织结构,先进的仪器设备配置思路和安全环境配置条件,先进的实验室建设模式和管理体制,先进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显著的实验教学效果,显明的特色,这八项内容为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实践课类精品课程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为其建设平台,一方面二者作为“质量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齐头并进,能有效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实践课类精品课程可在充分发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先进示范性”的基础上展现其特色。

建设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首倡实验教学理念的转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摒弃 “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实验教学理念,强调实验教学的系统性、综合性、多元性、自主性,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以此为前提根据学科特点建立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近年来我国理工科大学相继引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所倡导的“大工程观”及“CDIO工程教育理念”,主张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实验教学情境,构建“工程认知、技能训练和综合创新”不同层次的工程训练实验教学体系,并以包含文、经管、艺术、法学等学科的工程项目对学生进行全面知识的训练,其教学理念不仅使理工学科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受益,许多经管和艺术学科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也将其教学理念纳入中心体系,如部分法学和艺术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提出的“大法学”“大服装”等人才培养理念正是由“大工程观”工程教育理念演化而来,部分经管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提出的“实战模拟”“多维复合”“合作学习”等崭新理念无不体现出现代实验教学“文理交融、全面综合、开放创新”的特点。

在先进实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其他几项建设内容便有了较高的起点: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全面重组和更新本科实验教学的基本内容,加强开放式、综合性、创新型实验项目,从而建立起独立于理论课程的实践课课程群势在必行;在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上,有必要建立起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在实验室仪器设备和环境配置上,要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生产线和实验平台,建立一批具有“项目训练及实战模拟”功能的实验室;在实验室建设模式和管理体制上,应打破实验室由学科专业负责创建且归教研室分管的传统模式,而应由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统一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在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上,要建立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扩大实验教学体系的专业覆盖面;在实验教学效果上,应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活动以检验实验教学的成效;在鲜明特色上,则可以通过先进的理念、内容、设备及管理等充分体现。由于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先进的实验平台为依托,实践课类精品课程的建设相比其他类别的精品课程凸显出鲜明的特色,其建设成果又可以反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三、产学研结合教育是实践课类精品课程创出特色的有效途径

产学研结合教育与实践课类精品课程建设的融合为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开辟了道路。现代实验教学体系的教学过程和形式均“寓教于行”,强调给学生提供“真实情境”,其实也就是在高校实验室里“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部分高校采用的“项目训练驱动式”教学模式在项目内容的设置上尽量与企业一致,在项目管理的方式上则充分吸收现代企业的经验。如果产业(或企业)与高等学校、研究机构进行结合教育,将进一步缩短高校学生与企业及科研机构的距离,更好地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为先进的实验平台,与产学研结合教育本身就很容易找到契合点,如果再将这二者与实践课类精品课程的建设相结合,将极大地丰富实践课类精品课程的内涵。

我国的产学研结合教育历经十余年探索,虽有一定发展,但进展缓慢,究其原因,有观念、制度和合作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在观念问题上,我国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开办之初都有比较明确的办学定位,但受办学资源和经费等因素影响,部分高校尤其是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并不安于这个定位,过分追求“规模效益”,使办学模式有趋同化倾向;在制度问题上,高校与企业两个利益主体的合作牵涉到奖金、风险、效益、分配、管理、持续性等诸多问题,由于没有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责权分工,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得不到很好规范,产学研结合教育无法深入;在合作模式问题上,一般中央部委所属高校采用“科研合作”方式,以大学科技园作为产学研合作平台;高职高专院校则普遍采取“合作教育”模式,以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为主要合作形式。而对于占高校主体的各类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合作”可能受条件所限无法进行,如高职高专院校般开展“合作教育”又有降低培养人才档次之嫌,因此举棋不定,制约了产学研结合教育的进展。

实践课类精品课程建设与产学研结合教育的融合为产学研结合教育注入了强力的推进剂,也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实践课类精品课程的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有助于地方本科高校准确把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办学特色上充分体现“地域经济”的特点,通过服务地方增强学校整体实力,探索出具有“地域经济”特色的“产学研结合教育”道路;实践课类精品课程的建设追求一流的实验教学管理,有助于学校结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通过严格的考核办法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安全风险意识以及高度责任感;借助实践课类精品课程的建设平台,各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可以根据资金等实际情况探索产学研结合教育的模式问题,两种合作模式均可采用,也可以采用“高校主导产业”的新模式,使校企合作的制度壁垒不复存在,这必然有利于将产业化服务于科研和学术,从而使实践课类精品课程的建设产生更为显著的辐射示范作用。

四、结束语

建设有特色的高校实践课类精品课程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长期的任务,各级高校应顺应实验教学改革的潮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现代的先进实验教学理念指导实践课类精品课程的建设,选拔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通过政策导向营造有利于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条件与氛围,并结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动产学研合作,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充分体现实践课类精品课程的价值和内涵,从而切实有效地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大力推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侯治富,金祥雷,谷树严,等.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1).

[2]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2005]8号)[Z].2005-05-12.

[3]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Z].2003-04-08.

科研课题的分类及其特点篇(6)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4-0052-0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广西民族地区学困生发展策略与语文德育的功能研究”(2008C21)。

[作者简介]韦美日(1964―),女,广西环江人,硕士,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民族地区语文德育。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的奇怪现象:一边是课改实验的“泛人文化”,表现为在公开课或是教学竞赛中,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进行漫无边际的拓展延伸,忽略了语文知识、技能的传授、训练;一边是学校的常规教学中的“去人文”,表现为课堂教学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扎扎实实进行应试能力训练,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当成可有可无的内容,随意增减。

一、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矛盾现象背后是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指导下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使语文课堂教学僵化、老化,局限于狭小的语文课程,受制于语文教学的狭窄空间,不能进行真正的跨学科、跨领域、面向生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教学实践的功利化取向

语文课程改革中,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事实上有其内在联系,即语文课程实践中的功利性价值取向侵蚀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性价值取向,导致对语文课程理念的浅表理解,或者是误读。在教学行为上则表现为阳奉阴违:在展示语文教学改革成果的实验课上,尽可能多地增加人文性的内容,贴近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会获得比较高的评价;在常规语文教学实践中,认认真真落实语文知识点,尽量吃透语文考试的内容,在各种语文考试中成绩优秀,会得到大家的承认。这种过于功利化的语文教学活动必然走向经验性和机械化,轻视排斥理论指导,惰于实践创新,消解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改革旗帜掩护下,走的是应试教学的老路。

(二)语文教学内容和语文教学研究的单一化

要摆脱语文教学的经验性和机械化的惯性倾向,语文教学就不能只顾在自己的领地上埋头耕耘,还需要具有宏观的、全局的战略眼光,超越眼前的功利性需要,为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学生的未来谋划,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运筹帷幄。语文教学立足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不只是在实验课中表演人文性,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不只在语文课本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其途径和方法是无限多样的,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更需要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指导语文教学实践,不同学科的理论可以为语文教学开辟新天地,提供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民族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所关注的经济文化类型及其对经济文化类型的研究方法,为成功地利用本土的语文课程资源提供可参照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基础,引导语文课程实施走出“泛人文化”和“去人文”的泥潭。

二、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及其发展

(一)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提出

人类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是“苏联专家CH托尔斯托夫、MT列文、HH切博克萨罗夫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共同提出的。”[1]“1956―1958年期间,时任苏联民族学研究所东亚和南亚室主任的切博克萨罗夫到我国中央民族学院进行讲学。期间,我国学者林耀华与他共同撰写了《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一文,全面地运用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来研究中国民族问题,踏出了此理论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研究的第一步。但在之后2O多年的时间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林耀华的学生张海洋开始继续此项研究,其硕士学位论文便是《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研究》。”[2]苏联的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并有近似的社会发展水平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1]林耀华先生认为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下,并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1]

(二)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罗吉华文章所说的“本土化研究”是指中国的人类学家用苏联专家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来认识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在研究实践中修正完善这一理论,使之更贴近中国民族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服务,这一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延续。50年代,林耀华先生在《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中结合东亚各个经济文化类型的情况,区分了三组经济文化类型:第一组,以狩猎、采集和捕鱼起着主导作用的类型;第二组,以锄掘(徒手耕)农业或动物饲养为主的类型;第三组,以犁耕(耕耘)农业为主的类型。[3]他还对每一种类型的特点及分布范围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为建立和运用中国特色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和基本的研究框架。其优点是将研究置于东亚的大背景中进行比较分析,有一个中观的认识角度,选取了每一类型中的典型进行描述,加深了对某一类型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其不足是未能深入到中国领土上的56个民族的生态环境内部,了解其具体的生计方式,区分其经济文化类型,其研究成果依然是一个大致的轮廓,没有构成一个细节完备的逻辑体系。

林耀华先生主编的1997年出版的《民族学通论》第四章《经济文化类型》在原来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实和完善。首先,阐明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含义及其作用,强调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它在学科理论方面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论方面指出了它的一系列操作规范,为正确理解和实际运用这一概念指明了方向。其次,阐明了其在学科理论建设方面的重要贡献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使其方法论意义落实到具体的学科内容方面和现实生活领域,有效扩大了它的影响范围,强化其实践意义,把它从纯学科的认识论逐步发展为能为解决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理论。与在《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中所提出的内容框架相比,《民族学通论》区分了类型组里面的具体类型。第一组,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包含两个类型:以鄂伦春族为代表的山林狩猎型和以赫哲族为代表的河谷渔捞型;第二组,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组分为四个类型:以部分鄂温克族为代表的苔原畜牧型,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戈壁草原游牧型,以哈萨克族为典型的盆地草原游牧型,以藏族为典型的高山草场畜牧型。第三组,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区分出六个类型:山林刀耕火种型、山地牧耕型、山地耕猎型、丘陵稻作型、绿洲耕牧型、平原集约农耕型,最后一种类型还区分出两个亚型:北方亚型和南方亚型。[4]

《中国经济文化类型》和《民族学通论》第四章《经济文化类型》的内容相比较,有三点不同:第一点,类型组名称有变化;第二点,类型组中的典型变成了具体的类型;第三点,各类型的经济文化的地域性、历史性、综合性的特点更为突出。这三点变化把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从东亚的经济文化类型的背景中凸显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来考察,因而从名称到特点都更符合中国民族地区的地理分布特点,历史以来形成的各民族的居住格局,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这个体系的优点是很明显的,它突出了中国地理环境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特色,有利于正确认识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及其历史发展规律,能更好地指导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其不足之处是由于顾及到经济文化类型的综合性特点,虽然提到了建立有层次的立体结构的四个内容,但在具体阐述内容时,没有对构成这种综合性的具体因素及其相互影响关系进行相应的描述,即其类型内部的基本结构仍然有待完善。

(三)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民族教育中的应用

在哈经雄、滕星先生主编的2001年出版的《民族教育学通论》第四章第二节《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教育》中,在林耀华先生所下定义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对世界民族分布和地理类型的概括分析,首先对世界民族及民族区域的经济文化类型进行一个粗线条的分类,然后对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同民族教育的一般关系进行初步探讨。”[5]这里区分出四个经济文化类型组,第一组,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组,包括两个亚型:北部寒带亚型和南部热带亚型;第二组,游牧经济文化类型组,包括两个亚型:北部寒带、温带亚型和南部热带亚型;第三组,农业经济文化类型,包括山地雨林混合农业和犁耕农业;第四组,现代化工农牧业类型组,包括三种类型:高度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商品化的种植园农业、城镇工农业综合经济文化类型。基于世界教育的多元文化背景和民族教育的视角,其内容的特点也很鲜明,第一点,从“世界民族分布和地理类型的概括分析”来区分的经济文化类型,与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相呼应,吸收了《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的中观视角并赋予时代特色;第二点从“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同民族教育的一般关系”出发进行研究,重点不在于构建经济文化类型的理论,而在于探讨其特点对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影响。这一论题的优点是简洁明了,突出特定研究视界中的经济文化类型的核心内容,其不足在于宏观角度必然要牺牲许多具体的内容,而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教育的许多特点是要通过具体细节才能得到精确反映的。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专家提出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在理论体系的建构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了有成效的探索,在本土化的实践中,经济文化类型的区分更加能体现中国区域民族分布的特点,在方法论的意义上,强化了它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三、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启示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不但在民族学的发展和民族学研究中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其对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有重要的启示。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立足于本地的物质文化基础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充分地肯定了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对于物质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为民族学对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的起源和特征的研究提供了一条科学的认识途径。”[4]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也要从认识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开始,进而认识其物质文化的特点,这一认识途径对民族地区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来说尤其有价值,因为它是自然的馈赠和历史的遗存,不须投资。广西民族地区大部分都属于“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中的“丘陵稻作型”,“水稻种植与干栏式建筑的结合是丘陵稻作型的基本文化丛结。”[4]这是与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物质文化,如水稻的起源和分类,水稻种植的知识,干栏式建筑的特点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也是最基本的语文课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和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物质文化的认同。不仅如此,本地物质文化资源进入语文课程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

(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面向不同的学科领域

对世界民族的分类有各种角度和方法,但各种方法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如语言谱系法,能准确标出各民族在历史上的亲缘关系及接近程度,但却不能标出各族群的地理环境,经济文化发展方向和生计方式的特征,这正是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长处。[4]就是说,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综合运用了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解决了本学科的理论问题。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资源的无限广阔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如果局限于本学科领域,课堂教学中一味强调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语文味”,只重视“语文”的课外读物,或者只圈定在“语文教学辅助材料”的范围里面,那么语文教学就很难逃脱没有“文化”、脱离现实生活的宿命。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及其获取知识的方法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意义的,这是因为语文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它必须不断从各个学科领域中源源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再以“语文”为核心,对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重视背景知识的运用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重视对各种经济文化类型的纵向的历史考察和横向的地域差异比较,其经济文化类型组的排列就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经济文化特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执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也是考虑到不同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而经济文化类型的形成是一个长远的历史过程,因此要真正了解其类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和发展,就必须了解其形成的历史背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尤其是地方乡土知识体系的构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的背景知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否则三级课程体系的建构就失去了实质意义。语文课程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的正确应用不但是语言文字本身的事情,还有语言文字涉及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也只有关注了语言文字所蕴含的社会经济文化内涵,语文课程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才名副其实,才能在三级课程体系中发挥它的基础作用。“纯语文知识”的教学,其实只重视语言形式方面,而抛弃了文字的丰富内涵,是缺乏“文化”的语文课程,无法完全承担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任务。

(四)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重视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建构

“了解作为人类进化的遗传和变异背景的经济文化类型,必然能使体质人类学的认识途径得到丰富。”[4]了解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也可以开阔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眼界。因此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也应该重视作为课程资源基础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的认识和研究,重视在经济文化类型的基础上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原始材料的积累。这些资料应该把已有的体质人类学、民族志的资料包含在其中,眼光不能只局限在语言文字的范围内,也应包含物质文化,如民居、生产工具等要素,要透过语言文字和物质形态去理解和传承语言文字和物质形态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传统。语文教学的目的从来就不是语言文字本身,而是以它为工具掌握其中的文化内容,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另外,为了使经验的积累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需要借助其他学科先进理论的指导,但即使是有亲缘关系的交叉学科,也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其构建的理论体系首先必须能解释本学科的事实和现象,而不是解释相关学科的事实和现象。希望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解释本学科的事实和现象,摆脱不了模仿和借用的惯习,最终会使自己处于缺乏适切的解释框架的状态,无法建构一个能充分阐述学科特点的理论体系。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目前就处于这种尴尬的状态。要有所作为,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也只是手段,目的还在于,在积累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民族地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才会走上有序发展的道路。

(五)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不仅本身就注意环境、地域和经济、文化的综合因素,而且还有一个历史民族区或历史文化区的概念与之相辅相成。”[4]因为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这种独特视角和研究路线,使其区别于民族学的其他理论,对中国民族经济文化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也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为其他学科领域的借鉴和应用提供了可能性。把它运用于民族地区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领域,就要注意民族地区语文学科教育的特点与经济文化类型的契合度。语文课程标准所阐述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即人文性、实践性、具有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适用于国家课程体系,而民族地区语文学科教育除了具有上述特点之外,还有适用于地方、学校课程体系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母语思维和汉语思维的转换、兼容问题,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就是历史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的变迁问题,这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经济文化类型之间的结合点。

(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发展指向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本民族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减轻文化变迁中不可避免的心理压力及其他方面的消极影响”“保持其应有的文化特点”。[4]应该说,这不仅是民族学及其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努力的方向,也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努力的方向,当然也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在语文课程资源的选择和鉴别过程中,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标准,这一标准包含三个内容:第一,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是否具有本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第二,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能否促进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第三,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能否反映本地区经济文化变迁的特点。按照这一标准,并非所有的民族地区的乡土知识都适合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在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其实就是一个价值选择、文化选择的过程,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标准的确定就是一个关乎教育哲学的问题,是民族学和教育学共同关注的基本问题,而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则是各学科当前都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综上所述,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民族学研究和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出发,对作为同样关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而言,它所受到的启发是多方面的。把服务于本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作为立足点,关注本地特有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语文学科的需要出发,有效整合多学科的知识与经验进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就有可能有效解决当前语文课程实施中的经验性和机械化倾向,走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邓红,李天雪对前苏联“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再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6(3):80

[2]罗吉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与民族地区地方性校本课程的建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2):12

科研课题的分类及其特点篇(7)

Abstract

In the first place, this thesis specifically points out basic features of thesis writing and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V broadcast system, then it analyzes those problems and disadvantages, and finally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assumption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features, problems, suggestions.

电大系统应当加强教科研工作中的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对此业内人士早已达成共识。目前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问题是:目前整个电大系统教科研工作中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的基本状况如何?如何结合电大自身特点来开展教科研工作?鉴于上述情况,笔者斗胆拾遗补缺,仅对上述二个问题发表个人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建议。

电大系统在课题研究与教科研论文方面的某些基本特点

由于电大系统的组织建构与办学宗旨有别于普通高校,再加上电大系统的教师知识、能力结构比较复杂,所以电大系统院校的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1、一枝独秀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大从事现代远程教育已有二十多年历史了,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远程教育教学经验;有了这样的实践基础,再加上《中国远程教育》多年来不懈的努力与探索,《中国电大报》的新近辅佐,应而使电大系统在国内远程教育研究这一领域内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关于这一点业内人士早已达成共识。

2、有广度但缺少深度

电大系统各级各类学校具有点多、线长、空间活动范围大这样一个特点。正是这样一种特点为电大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这是其一。

由于种种原因,在基层电大,一个教师往往要教好几种不同门类的课程;一个教师很难长久地钻研一门课程,教师多为“杂家”,而非“专家”。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教学特点,决定了基层电大的大多数教师所具有的知识、能力结构有广度而缺乏深度。这是其二。

电大教师成员的知识、能力结构比较复杂,非科班出身的教师也占有一定比例。电大的师资力量与部级普通高校师资力量相比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师资特点,决定了电大教师在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方面有广度但缺少深度。这是其三。

总之:由于上述客体与主体二方面的原因,使得电大系统的教师在教科研论文与课题研究方面有广度(论文、结题报告品种繁多、涉及面广)、但缺少深度这样一个特点。毋庸讳言作为地方高校的电大系统各学校,除了远程教育这块世袭领地而外,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夸耀的地方了.

3、少一点学院气,多一点山野气

自古以来中国的画坛就有学院派与山野派这一说.尽管这两派互不服气,互相争斗了一千多年,然而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争斗才造成了今天我国国画画坛的繁荣景象。如果把国家重点高校的教科研成果比作是学院派的杰作,那么电大系统学校在这方面的成果则是明显的“山野派”的作品。

中国人历来就是喜欢讲正宗、讲名门的;所以在不少人的心目中电大不是正宗的大学……。也许是这个缘故,因而电大系统的学校往往多了一点“山野习气”。电大系统学校的这种“山野之气”;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新、2快 3土

所谓新:就是电大系统的教科研论文与课题研究有许多来自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因而能及时捕捉到教育与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细细想来电大系统的比普通高校体制灵活,再在加上电大本身就是贴近社会办学,因而能引来源头活水,搞出一批富有新意的教科研论文与课题研究。

所谓快:就是电大系统的教科研论文与课题研究从命题到出成果的周期较短

周期较短的主要原因有两条:其一:电大系统的教科研论文与课题研究大都是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过度追求数量,而相对忽视了质量,所以能较快地拿出教科研成果,其二:电大许多教师较少有学究气与八股调,没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因而面对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劲,所以能及时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所谓土:就是电大系统的教科研论文与课题研究比较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比较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论文与课题研究多,而纯学术性的论文与课题研究则相对较少。

土的原因是电大系统能贴近社会生活办学,再加上电大教师成员的知识、能力结构比较复杂,非科班出身的教师也占有一定比例,所以显得有点“土气“。

综上所述:电大系统的教科研论文与课题研究方面的基本特点是:1、一枝独秀(远程教育)、2、有广度(论文、结题报告品种繁多、涉及面广)、但缺少深度(缺少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质量论文,缺少有重大实践指导意义的课题研究)3、具有“山野习气”——新、快、土

二、电大系统在教科研论文与课题研究方面的某些问题与不足

(1)、课题研究与教科研论论文上的“偏颇”

其一:纵观中央电大及各地电大学报的文章,及各种课题研究,呈现出以下几种“偏颇”

课题研究与教科研论文宏观的比较多,微观的比较少;从理论到理论的文章及课题研究多。真正有理论意义与实践指导意义的文章及课题研究少

(2)有不少课题研究与教科研论文脱离我国国情。往往立足于沿海发达地区几个大城市的有关高校,脱离了我国中西部电大的教育实践,脱离了我国大多数基层电大的教育实践,电大系统的课题研究与学术理论文章可谓洋洋大观,但凭心而论真正能起到指导远程教育实践的课题研究与学术理论文章又有几何?务虚、清谈者居多!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3)在现代远程教育领域内,较多推介、研究、总结中央电大、省电大所撰写的理论研究以及教育、教学实践,而较少推介、研究、总结基层电大的理论研究及教育、教学实践。实践证明:中央电大、省电大与基层电大的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与基层电大的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有较大的不同。许多中央电大、省电大所撰写的理论研究以及教育、教学实践的文章,也许比较符合这两级电大的实际情况,然而一旦放到基层电大,那些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也许就并不那么适用了。

在远程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应当充分认识到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体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应当把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理论体系作为我国远程教育理论研究的战略目标之一。(此点另外撰文论述)

(4)教科研论文及课题研究中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类内容几乎占了大半个江山。不是说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类内容不属于教科研工作的范畴,但过多的偏重于管理类论文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5)我们不得不承认电大系统学刊中纯学术论文相对偏少,比较缺少某个具体学科的学术理论建树,这是一种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倾向。

2、缺少教科研活动的学术理论氛围

从客观上讲,各级各类电大教学任务繁重,从领导到教师实在是抽不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开展教科研工作。目前电大系统大多数学校的教科研活动大多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而已,并没有真正把教科研工作当作我们电大各项工作的先导,并没有真正站在电大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思考这些问题。

此外由于电大系统内部缺少完善的教科研活动的交流机制与必要的人文传统,所以电大系统的学校相对缺少教科研工作的专项内部交流,(同级、同类学校的横向交流则更少)。还有电大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相对封闭,缺少与地方高校的教科研活动的交流。

从主观上讲,不少电大教师并未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教科研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既使有不少教师也在搞课题、写论文,但大都是为了评职称需要,一旦职称到手,大多数教师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总之,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电大系统的大多数学校还缺少一定教科研活动的学术理论氛围。

3、缺少相应的保障机制与必要的激励机制

在电大系统教师当中确有一批想潜心搞点学术理论与课题研究的人。但由于电大系统的许多学校(特别是基层电大)缺少相应的保障机制、必要的激励机制;没有充分提供给他们施展自己拳脚的舞台,因而他们的学术理论与课题研究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散兵游勇状态各自为战。还有电大系统的许多学校仅仅把教科研工作当作一种软任务,甚至当作一种点缀。不少学校教科研系统的活动经费相对短缺,独立性不强;难;缺少完善的、必要的奖励措施;凡此种种都影响与制约了电大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以上3点可以视之为目前电大系统在该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三、关于电大系统教科研工作的若干设想与建议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笔者认为:

1、 思想上高度重视

当前衡量与评判一所普通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与社会声誉,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观点:

①、发展论:即教学规模是否逐年扩大、招生人数是否逐年增加。

②、考试论:即以考试成绩与毕业率、合格率、优秀率等作为标准。

③、软件论:即以有多少高级职称的教师、有多少学术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④、就业论:即以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衡量与评判标准。

⑤、历史论:即以学校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作为衡量与评判标准。

笔者认为:衡量与评判一所电大的教学质量与社会声誉应该是以上五者的辨证统一,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一项。每一所电大的学术论文的量与质,既是这所学校教学质量与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这所学校的文化思想底蕴的最主要的特征。建议学校的有关领导和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以上这一点,并把它作为丰富学校的文化思想底蕴,提升学校的文化思想品位的大事来抓,我们才可能把电大的教科研论文及课题研究工作搞好。

2、 要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与长处,打出自己的品牌。

首先电大系统应保持远程教育(包括多媒体传播技术方面)在国内领先的优势,继续巩固与发场电大系统的教科研论文及课题研究 “门类繁多”、实践性强的特点,努力使电大系统的教科研论文及课题研究打出自己的品牌。

其次:应当提倡“统一规划、分工协作。”

在教科研论文及课题研究这个问题上,电大系统再也不能搞各自为战、四面出击。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应采取“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战略方针。本人建议在中央电大统一部署下,以省级电大为基地,一个省级电大主攻一、二个专项学术研究,(不是以往课题研究),如:某某省级电大主攻开放教育与多媒体传播技术,某某省级电大主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相关的人文学科……。这样几十个省级电大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包括其下属的地市、县市级电大)可以使其研究的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上述设想与建议并非天方夜谭,只要电大各级领导能高度重视、长抓不懈、持之以恒,相信通过各位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奋斗,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一定会有一批研究的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争创特色学刊

为了适应上述需要,各地的省级电大学刊要进一步落实二00五年电大学报海南会议的精神,努力打破思维定势,重新考虑、确定自己办刊思路与方针,创出自己的品牌来。各地的省级电大学刊应当在统一规划、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长处,突出各自主攻的项目与内容,争取办成一批在国内享有一定声誉,面目各异的特色学刊。

4、 以教科研工作为先导,为创建特色学校而努力

首先,我们应当本着“经世致用”的原则来对待如今的教科研工作。教科研工作并非空洞的、抽象的教条,更非昔日之玄学。当代的教科研工作直接或间接的都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与实用性,各级领导应从宏观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教科研工作与电大发展的战略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教科研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来认识。

笔者认为:各级各类电大应将开展教科研工作作为开设特色专业,建立特色学校的契机与前提。我们只有站在这样一个战略高度,在具有一定功利性目的的驱动下,我们就比较容易调动与发挥各级各类电大开展各种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并保证其持久性。我们只有将教科研工作与开办特色学校这二者结合起来通盘考虑,我们电大的教科研工作才会有强大的原动力,顽强的生命力。

5、建立较为完整的政策保障机制

中央及省级电大应该制订出一系列指导性的保障措施与激励机制。例如:应明文规定:电大系统有关学校应当每年有一定量的走出去、请进来。电大系统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加强内部交流,(特别是横向交流),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有关研讨会,客观而公正地奖励优秀论文。又如:电大教师及专著应视其发表的级别与篇幅,予以适当补助与奖励。此外还要对在学术理论研究上做出较大成绩与贡献的教师应予以表彰与奖励……。电大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应采取相关的保障措施与激励机制,鼓励学术理论研究成果推广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总之,这些保障措施与激励机制是搞好教科研工作的重要保证与必要条件。

上述五点设想与建议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作为电大系统有关领导及教科研部门的一种参考。

抛砖引玉之作,期盼引起有关人士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书目]

丁兴富 《远程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

陈东 《开放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1

科研课题的分类及其特点篇(8)

1引言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在教育部的指导下,2013年6月28日由参加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研究的地方本科院校等单位发起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简称联盟),作为全国首批参加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研究的单位,南宁学院顺利成为该联盟的首批35个盟员,通过参加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南宁学院更坚定了走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之路。但作为高等教育中的特定类型,应用技术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尚属新生教育形态,如何有别于传统的研究型大学、学术型大学,实现错位发展,办出特色是应用技术大学内涵建设的关键。课程模式作为应用技术大学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重要标志,不仅是特色发展的切入点,也是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应用技术大学课程模式的研究,在理论上还停留在泛化、普适化层面,缺乏针对性,在课程实践较少关心为什么要探索课程模式、怎么选择或构建课程模式等理念与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关于课程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领域,极少涉及应用型本科教育,而课程模式是教育类型与层次区别的最主要标志,所以应用技术大学课程模式是一个就急需探寻的领域。同时,对课程模式的研究仅仅停留于课程模式主题的探讨,如工学结合课程模式、实践课程模式、素质导向课程模式,没有深入研究课程模式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及组织、实施、评价、管理等实践层面,所以要深入研究课程模式必须以具体专业为支撑,这样才能增强课程模式的说服力及可参照性。

就应用技术大学来说,国外早有研究,如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就开始创办本科水平的技术教育,美国教育家H.A.Foechek就曾预言:“在将来某一时候,大学本科水平上可能至少有四种基本类型的学士学位教学计划:科学类、工程科学类、工程类和工程技术类”,工程技术类就属于应用技术教育的高层次。在课程目标上,英国技术本科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技术工程师;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智能、实际技能及可转换技能。在课程结构上,国外应用型大学普遍将专业课融入公共基础课。在课程内容上,普瑟尔和罗杰斯提出了技术教育课程需要关注技术方法、普通工具的使用、普通设备的使用、基本的技术过程、材料、术语、环境、社会价值观、科学原理和经济因素十大内容。在课程评价上,乔纳森(JoanthanC)等人综合了美国SCANS(必要技能获得委员会)及芬奇(Finch)与克伦基尔顿(Crunkllton)等人关于能力的研究,提出了以积极教育经验、深刻理解与工作关系为主题的技术教育课程评价的理论框架,并运用演绎―归纳方式构建了课程评价模式。

3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3.1研究内容。①从人才结构与教育类型与层次的关系,构建应用技术大学课程模式理论。②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际,重点对专业课程设置的策略进行深入探究。然后寻求案例专业的特点及学习方式作为支撑,拟定本专业的课程结构图。在课程分配上则主要借助国外的经验对案例学校教学计划中的问题得以剖析。③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模式,按照“学科一项目”并重的组织模式,举例说明这种组织方式的的实际应用。

3.2预期目标。①构建应用技术大学课程模式的理论依据。应用技术大学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新生的教育形态,其发展的必要性绝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社会对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证实了发展应用技术大学本科教育的迫切希望。从人才分类与教育分类理论、知识论与能力观、课程观的角度来探讨构建应用技术大学本科教育课程模式所应依据的理论基础。②确立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职业活动特征与知识能力结构。应用技术大学本科教育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工程师一类的人才,按照国际工程联盟(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lliance,简称IEM)制定的三个代表性协定-华盛顿协定(WashingtonAeeord)、悉尼协定(SydneyACeord)、都柏林协定(DublinACCord),审视应用技术大学本科层次所培养的人才的职业活动特点,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结构,阐明其人才培养规格,为课程目标的确定提供依据。③确立应用技术大学本科教育的课程门类与结构。明确应用技术大学本科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与原则、课程内容,加深对不同类型课程性质的理解,并进一步探究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结构关系。④确立应用技术大学本科教育的课程内容及组织。目前国内坚持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定位的高校尚处于建制阶段,如何体现应用技术大学本科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即学校教育的基础性、技术的定向性、并列的实践性及特色的中间性,初立确立应用技术大学本科教育的课程内容及组织。

4主要思路及方法

4.1主要思路。因应用技术大学本科教育的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到其受教育对象的思维特点、技术发展与社会需求及不同类型知识之间的协调发展等。故要解决通识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实用性与发展性、学科性与生活性、平衡性与适应性相统一的问题,也要解决专业课程内容要体现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符合职业能力的成长规律及重视技术科学知识的提取等问题。

4.2方法。一是通过论证技术本科教育课程模式的独特性来寻求应用技术大学课程改革的方向;二是依托专业探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模式,为案例学校的课程开发提供借鉴,尤其是在课程目标、门类与结构、内容及组织方面推动课程体系的优化发展。

5结论

本研究在分析当今应用技术大学在课程开发中的盲点、困惑、误区等基础上,着眼于课程模式的典型性、可参照性,以南宁学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案例,紧紧围绕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两重特征,即应用技术教育作为技术教育类型与体现本科教育的办学层次,以应用技术大学本科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特征为根基从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门类与结构、课程内容及组织这几个课程开发的中心环节来系统研究应用技术大学本科教育课程开发。

主要创新点是: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应用技术大学本科教育课程目标的来源应更加多样化,借助案例专业阐述课程方案目标、普通文化课程及专业课程目标的定位。第二,在课程门类与结构上,明确开设哪些课程及所采用的方法、课程的展开顺序及课时的比例关系。在课程门类上,对专业课程的设置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如对学科与专业的综合分析及参照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工作任务等。在课程结构上,在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定位与特点的基础上,初立确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结构图。第三,在课程内容选择及组织上,应用技术大学的本科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到其受教育对象的思维特点、技术发展与社会需求及不同类型知识之间的协调发展等。依据人才类型及其职业活动特点,以“学科-项目”为基点的组织方式进行剖析,明确应用技术学科与项目的组织模式的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蔡伟建,车巧巧,郑玉珍.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之路[J].中国电力教育,2009,(3):227-228.

[2]秦悦悦.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1.

科研课题的分类及其特点篇(9)

当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母语语言能力培养和母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对于中文院系发展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中文专业是基础专业,普遍分布于各类大专院校,而各类学校对中文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都有自己的特点。如在师范类院校中,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目的比较纯粹,一般是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综合性大学文学院中文学科人才培养更为多元化,就业去向不一,课程体系设置需适应由此带来的复杂性。目前中文教育和人才培养面临一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一是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期望逐步上升,但在校大学生实践经验欠缺,应用能力低下,成为目前整个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的矛盾焦点之一。随着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文学科发展迅速,在原有基础上产生了诸多交叉学科,各校也纷纷开办了新的专业如汉语国际教育等。二是中文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如中文院系各专业特色如何进一步凝练,如何克服新兴专业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瓶颈等。三是中文专业教育与整个大学教育的协调发展。目前不少综合性学校纷纷筹建本科生院,大力推行新的培养方案修订,拓展通识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力争向国际化规范化靠拢。如何协调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培养高素质、宽口径的中文人才,成为大学中文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中文教育中,汉语言文字类选修课体系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在中文类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目前已有不少文章探讨国内课程体系建设,如计算机类、人文地理类等等。包括理论探讨和实践教学讨论,还有中外大学课程教学评估差异等,这些思考给我们很大启发。但是对于新形势下语言文字类选修课程体系建设一直鲜有探讨。特别是教育部把对外汉语专业更名以来,新兴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更是引人关注。因此,我们选取新形势下综合性大学文学院语言类课程体系建设作为研究课题,此课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先进性。

一、国外知名大学语言类课程概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课题组对美、英、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地十余所高等学校语言类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考察(所调查课程是该国语言学系所开设的母语语言及普通语言学课程,一般不涉及外语课程)。

美国是当代语言学的学术重镇之一,学术理论更新快,影响广泛,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都风靡一时。故而美国大学语言学专业课程多而新,既有基础课程,也有前沿课程,既有本体研究课程,也有应用实践课程。不过各学校由于语言学的学术传统和学术兴趣不同,课程的设置也带有本学校的特点。我们以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耶鲁大学语言学部等几所学校为例来加以说明。麻省理工学院语言与哲学学院语言学课程有:语言学概论、语言及其体系Ⅰ:语音、语言及其体系Ⅱ:语法、语言及其体系Ⅲ语义和语用、语言习得、语言心理学实验室、双语语言研究、异态语言、克里奥尔语和加勒比特性、语言学实地调查法、语言分析的高级主题、黑人问题黑人研究概论、语言与科技、语言变异与变化、语音学、语言研究讨论会、语言学自主研究、语言学专题。哈佛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所开设的课程有:英语语言文学、非洲语言和文化概论、语言和文化、拉丁美洲的语言和身份政治学、诺姆・乔姆斯基和语言学、语言和史前史、语言的科学:概论、句子结构、语言的声音、语义、历史语言学概论、句法理论(1)、音位理论(1)、语义理论(1)、历史比较语言学、日语的历史和史前史、南岛民族语言学问题、语言、结构和认知、指导阅读和研究、古代末期拉丁字母、语言心理学。此外,哈佛大学开设了大量的外语训练课程,如希伯来语、韩语、尼泊尔语、巴利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土耳其语等。反映出该校对实际语言能力的重视,而普通语言学学者最好的学术训练之一是实际掌握多门语言并学会语言调查和比较。斯坦福大学语言学系开设的课程除了多门理论语言学的课程外,还包括很多应用语言学方向的课程,如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教学、社会语言学等,涉猎十分广泛。如:语言学概论、语法的魅力、你的口音是什么?(声学语音学调查)、实验语音学、阿拉伯语言与文化、双语生活、语言,方言,说话者、性取向话语:语言和性的社会建构、漫画的语言、非裔美国黑人英语、白话英语和阅读、翻译、英语口语教学、语音学、言语感知概论、语音学和音韵学概论、音韵学研讨会、形态学、语法概论、跨语言语法、词汇功能语法概论、语义学和Z用学概论、词汇语义学、逻辑实验室、话语结构:理论与应用、语言习得(1)、语言与手势、传统语言、手语、认知科学和信息科学概论、社会语言、社会语言学和洋泾浜克里奥尔语研究、语言,权力和政治、语言接触、嘻哈――青年认同和语言政治、语言与性别、社会语音学、语言流变概论、语言成就历史、英语史、世界语、伊比利亚语言:结构,变异和语境、俄语的结构体系、从语言到信息、语法工程、语法的计算理论、自然语言处理的编程和算法、数字时代的书写系统、自然语言理解、语言学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本科生研究讨论会、本科生研究概况、荣誉研究、自主学习。耶鲁大学语言学部的课程设置也很有特点,如分内外,内有语言学课程,还有的相关课程。语言课程又分层级:入门――中级――高级――高级研究课程。IntroductoryCourses入门课程:世界的语言、第一语言习得、语言:语言学概论、历史语言学、入门梵语(1)、语言认知科学、语言和心智、入门梵语(2)、语言的进化、中级梵语(1)、中级梵语(2)、意义Intermediate Courses中级课程:美式英语的语法多样性、语言变化、希伯来语和闪米特语语言学、手语和心灵、普通语音学、语言学理论的形式化基础、语言与计算、优选论和认知科学、神经语言学、语音分析概论、音位理论、实地调查法、印度雅利安语言、语法(1)、语法(2)、语义学、语言的哲学、形态学(词语形态学)。Advanced Courses/Seminars高级课程/研讨会:语音专题感知、大脑读写、音韵专题韵律接口、音韵专题:底层陈述、语法专题:心理词汇库、祈使句和礼貌、案例和话语、否定和极性、语义学问题:量化、古英语语言与文学概论、贝奥武夫和北方英雄传统。Advanced ResearchCourses高级研究课程:特别项目、语言学研究方法、高级论文。Related Courses相关课程:认知科学导论、语言,读写和玩耍、形式语义学、盎格鲁一撒克逊文学、希腊语语法和文体、拉丁语语法和文体、音乐认知、一阶逻辑、数理逻辑、可计算性和逻辑。

美国各类学校的定位可以从其语言课程体系中看出来。如有的学校注重理论研究,强调厚基础,有的学校还强调应用,关注社会现实,与社会需求、国际政治联系紧密。有的学校注重美国本土语言学传统。不一而足。但是他们的普遍特点是基础课一致,选修课灵活、趣味性强,比较注意突出本校的语言学传统或研究特长,注重教授和训练学生具体的研究方法,强调研讨。

我们对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语言类课程开设情况也进行了调查,总体上它们不如美国大学语言课程门类丰富,看来美国在语言学研究的领先地位对于大学课程开设还是有重要影响。不过这些国家和地区有着自己的语言学传统和优势,在所开课程方面也体现出这些特点。英国语言学具有欧洲语言学传统,并注重本国语言学研究的优势领域,开设语音学、音位学、历史比较语言学、语义学、语言与文学、语言与社会、语言与心理等专门课程,关注多种欧洲语言结构及其用法的研习,对语言之间的比较、语言翻译等技能的训练也颇重视。韩国和日本的大学在语言本体研究和应用方面开设了基本课程,尤其注重亚洲语言的研究,对当代语言学流派及其理论也设有专门的课程。

二、比较与分析

中国语言学学者一直致力于走学术自主创新之路,中国境内有丰富的语言资源,同时拥有浩瀚的古代典籍,这些都是语言学研究的良好基础。遗憾的是从现代语言学时期,中国语言学发展缓慢,逐渐与西方语言学的发展拉开了差距。当代中国学者努力融合古代语言学传统与西方语言学理论方法,逐步发掘真正的汉语特色,为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贡献新材料、新观点和新方法。这是语言学课程开设的专业背景。

从目前中国大学的课程开设情况来看,基本上是遵循中西结合,传统和现实并用,有条件的学校基本上都开设语言学调查研究方法和专业外语课程。以北京大学语言学课程为例,北京大学语言学专业研究实力很强,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等教研室,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课程开设较为全面丰富,兼顾汉语语言学传统学习和普通语言学训练。如汉语学包括传统的音韵、训诂、文字,还有现代的语音、语义、语法、词汇,语言学包括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北大对语言学经典的重视是其特点,有大量的原典阅读课程,既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以中国古代经典为主,反映出其重视夯实基础的考虑。

根据各校传统优势特色和现有科研力量的区别,各校在课程设置上既体现出普遍的共同性,也还有点个性,如北大的语法学、浙江大学的文化语言学、中山大学的文字学等等。

我们把中美综合性大学语言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比较后,发现我们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丰富课程知识内容,建构完整的语言学课程知识系统。我们目前的课程知识结构不够全面,语言学理论方面高级课程较少,如历史语言学几乎是美国大学语言学必设课程,但国内高校并不普及。而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的发展上是一个重要阶段,是现代语言学的先声。

科研课题的分类及其特点篇(10)

[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7-0088-06

1引言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是新中国成立后伴随国民经济建设开始兴起的一门学科,1956年于光远先生创建技术经济学科,至今已经走过半个世纪,特别是经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奋斗历程后[1],现在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是力图通过将技术学、经济学、管理学交叉融合,兼顾理论与实践,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培养满足新时展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一门学科专业。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推进,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面临新使命、新挑战、新机遇。

2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纵观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在引进苏联科学技术的同时,在计划工作、基本建设、企业管理中引进技术经济分析理论与方法。初期的技术经济学主要研究项目建设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第二阶段,探索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开始纠正不讲经济效果的错误倾向。经济理论界通过总结50年代经济建设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广泛讨论社会主义经济效果问题,具体涉及经济效果的一般概念、实质、范围、评价标准、指标体系以及具体的计量方法等。第三阶段,停滞阶段。1966年爆发,受“左”倾错误的影响,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技术经济学科的发展也受到了抑制,进入停滞阶段[2]。第四阶段,复兴阶段。改革开放引来了“科学的春天”,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研究的内容从20世纪60年代以技术经济学科为代表的“项目和技术活动中的经济分析”,加入以科技哲学学者为代表的“科技发展中的经济及政策问题”、以经济和管理学者为代表的“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及政策问题”[3]。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大规模的工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技术选择、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评价的方法体系、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项目的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成为研究重点。第五阶段,繁荣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1997年,技术经济学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活动中,研究范围不仅丰富和完善微观企业层次,而且逐步扩展到中观行业层次,同时积极借鉴国外相近学科(如工程经济学、价值工程、可行性研究、预测与决策等)的理论与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技术经济学的发展[4]。第六阶段,创新阶段。从1997年技术经济学专业改名为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至今,积极借鉴国外技术创新理论,提出自主创新理论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技术创新领域范围拓展到微观、中观和宏观各个层面。

3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研究对象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发展时间较短,研究对象原来相对稳定,即应该在重视经济规律和技术规律应用的前提下研究技术与经济结合规律[5]。刘光大(1987)在《关于技术经济学科性质的探讨》指出,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在满足社会需求中的运动规律和作用。或者说,技术经济学回答的问题不是怎样做可以取得某种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同样的使用价值怎样做才能使超出劳动维持费的新创价值尽可能高[6]。傅家骥、雷家啸、程源(2003)在《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将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三个领域、四个层次、三个方面,三个领域是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技术领域中的经济活动规律、经济领域中的技术发展规律等,四个层次是项目层面、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国家层面,三个方面是技术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技术经济学科的基本方法、技术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在现实技术经济活动中的应用[7]。蔡跃洲(2011)在《技术经济方法体系的拓展与完善――基于学科发展历史视角的分析》提出,自主创新、资源环境、生态保护、高技术产业发展、国际技术转移等已逐步成为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相关理论涉及经济增长理论、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循环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等主流经济学或现代经济学前沿的领域范畴[8]。技术经济及管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将技术经济学与管理学相融合,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研究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协调发展的条件、规律、效果及实现途径的一门交叉科学。伴随着科技与经济、科技与产业的深入融合,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大大拓展,逐步延伸到技术创新管理、知识管理、集群创新、平台创新、协同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等。

4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体系框架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国外称为技术管理(MOT),涉及的课程包括工程科学、技术科学、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特别强调发挥技术潜力的研究、开发、规划、运作、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杨宏等(1996)认为技术管理的内容可以多种分类,其中主要是综合国外学术研究和以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为代表的MOT内容,如下图所示[9]。科学的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体系,充分体现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文理工相结合的原则、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原则、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的原则、本国与外国相结合的原则[10]。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体系的简化框架

5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状况

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自产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学科专业教育获得巨大发展。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分别始于1981年和1986年,1981年第一批技术经济学硕士点单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管理学院(现华北电力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1986年第一批技术经济学博士点单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等[11]。经过十一批增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学科专业,目前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点已达100多个,博士点已达30多个[12]。

6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硕士点的主要研究方向

7.1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通过收集22所“985”院校的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信息,获得开设课程共191门。按照课程性质划分为基础理论、专业应用和专业技术三个大类,大类下面再根据内容划分为若干小类。考虑各个院校在同一类别下面设置的课程名称存在差异,列出各个小类具体课程名称。表2是各个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包括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表3是基础理论类、专业应用类和专业技术类三大类课程各自所占比例。

课程数目是某一类别中各个高等学校开设课程的总门数,反映高等学校在某一类课程中下设的课程数目,方便了解专业涉及的知识领域和资源投入量。占总课程比重是各大类课程下面各小类课程数目占总课程数目的份额,反映某类课程种类的多样性和在总课程中的重要性。开设学校是开设某类课程的“985”高等学校数目。课程覆盖率是开设某类课程的高等学校数目与全部22所高等学校的比值,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类课程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及其普遍性。

(1)各个高等学校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硕士点基础理论课程数目占全部课程66.5%,超过总课程数目的一半,说明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该专业的应用类和技术类课程数目分别占总课程数目的28.8%和4.7%,仅占基础理论类课程数目的43.3%和7.1%。尤其是专业技术类课程偏少,只有7所高等学校开设此类课程(分别是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南开大学),覆盖率只达32%。

(2)按照课程种类排名前三位的类目依次为企业管理(52门)、管理科学(19门)、投融资管理(18门)。其中,企业管理类课程涵盖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管理、组织行为学与企业文化、创业管理七个方面的知识体系,包括的课程数目占总课程数目的25.7%,而管理科学占总数目的9.9%。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吸纳技术管理、技术经济学、技术创新的理论,与管理类课程联系密切,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是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力量之一。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注重同数学理论、统计学理论等定量分析学科的结合,这对经济变量间的相关因素分析、数值的统计及预测是至关重要的[14]。由表1知,各个高等学校根据各自侧重点的不同,开设金融学、财政学、国际贸易、会计学、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社会保障和公共关系九个类别的课程。比如,华北电力大学针对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设置电力市场理论与应用、电力经济管理、工程经济管理等研究方向,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技术经济及管理的理论解决电力行业技术经济问题的能力;华南理工大学将创新与科技、经济相结合作为重点。可见,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涵盖高新科学技术、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类等,能满足多种行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但是,过于宽泛地涵盖各个学科知识,是否意味本学科研究领域范围不是十分明确。

(3)从课程覆盖面看,管理科学达100%,即22所“985”高等学校均开设了此类课程,企业管理的课程覆盖率达95%,这两类课程远远领先于其他类目,各个高等学校在培养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人才时对管理类课程高度重视。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创新管理的课程覆盖率超过技术经济学,前者为82%,后者为45%,反映高等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与时俱进,与表1技术创新管理名列研究方向首位相呼应,从一个层面映射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从狭隘的研究领域中挣脱出来,寻找到更为广阔、更富竞争力的天地,以便实现提升国家、区域、行业、企业创新之目标。

8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课程开设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尚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8.1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早期雷家啸和程源在《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述评与展望》中总结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技术领域中的经济活动规律,二是经济领域中的技术发展规律,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组成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主干部分。但是,这两个问题是以明确“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基础的,若对“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理解不透,则难以在技术和经济的交叉领域把握“技术领域中的经济活动规律”和“经济领域中的技术发展规律”[15],而且现在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践和管理学科的加入,进一步加剧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目标定位之难度。

8.2知识体系系统化与整体性不强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涉及的领域较多,也较分散。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主要研究偏向于应用研究,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可从事学科建设与基本理论探索的专家学者却不多,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16]。作为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主干课程的技术经济学必须以经济学为基础,但重政治经济学、轻生产力经济学,重微观经济学、轻宏观经济学,重实证经济学、轻规范经济学,重新古典经济学、轻新制度经济学[17]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同时,经济类课程、技术类课程、管理类课程以及其他课程如何合理配置,形成有机整体有待探索。

8.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不平衡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实践教学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但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相对缺乏,学生单一通过课堂接受专业理论知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本学科专业基础缺乏透彻的了解与认识,所学知识停留在“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的层次,导致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相脱节。

8.4领域范围与相关学科过多重叠随着经济社会的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仅仅掌握一门学科专业知识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要,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应顺势而上。但是,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之根基的项目经济评价、风险投融资管理等在经济学、企业管理、金融学、财务管理等学科专业也有所涉及[18],不利于发展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之优势。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和其他学科专业的过多交融,导致其特有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工具无法充分发挥竞争力[19]。因此,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是其他任何学科所无法代替的,应凝练和提升其学科专业特色,突出技术创新管理以及信息化系统支撑保障之研究,增强核心竞争力。

9完善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9.1明确学科专业定位,完善课程体系,加大应用类和技术类课程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作为工商管理大类下的一个学科专业,应结合创新型国家建设明确学科专业定位,进而构建和完善其知识框架,将管理类与经济类的课程进行交叉融合,培养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会技术、懂经济、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若缺乏相应比例的应用类和技术类课程,可能会无法凸显本学科专业自身优势和特色。因此,课程设置应当适度加大学科专业专业应用类和技术类课程,在夯实理论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理论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避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空中楼阁”、“灌输型”的教学模式。

9.2巩固重点学科专业课程,优选相关学科专业课程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分散,几乎涵盖管理类课程的所有方面,却尚未形成本学科重点特色课程。因此,把握学科交叉与重点投入的黄金分割点,保留关系密切的相关职能管理类别学科专业课程,填补重点学科专业课程遗漏之空白,剔除可有可无的边缘课程(尤其是企业管理类的某些重复内容课程),重点完善技术创新管理、项目管理类、知识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等特色课程,减轻或摆脱易被替代的压力。

9.3打造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和学生因地制宜开展社会实践

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硕士和博士教育往往存在两个极端,一是过分地强调学术研究,二是放羊式的社会实践,理论难以很好地服务于现实。教师及学生均需要加强社会实践,增加对企业现实情况的认知,因地制宜引导教师和学生走出理论束缚,有条件的可以参照美日等国的经验,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技术背景、工作年限、具有企业中高层管理工作经验[20],通过实地考察、参观访问、企业实习、网络调查等参与实践且加强实践考核,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9.4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抓紧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随着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发展,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是师资队伍相对不足,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不仅给导师和高等院校带来了挑战,也制约了导师对学生的有效教学和辅导,不利于学生和导师、团队之间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学科专业兴旺发展的中流砥柱,各个高等学校必须千方百计地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健全科研和教学设施,努力营造蓬勃向上的学术氛围。教育教学资源方面,部分高等学校采用的是国外教材,虽然基本理论可以满足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教育教学之需要,但案例部分多是国外企业的情况,与我国企业实际脱节[21]。此外,本学科专业刊物主要是《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技术经济》等,高水平刊物数量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构建学科威望,容易造成信心危机,集中表现为众多优秀学者并不倾向于把学术研究成果展示于本学科专业期刊[22]。

9.5大力推广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研究方法,扩大学科专业影响力

积极引导政府、高等学校、咨询机构、企业等社会各界参与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建设,针对现实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大数据分析等热点问题,应用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方法,发挥“系统综合、方案比较、效益评价”的特色,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取得实效,进而推广、完善、提倡[23],扩大学科专业影响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一分力。

参考文献:

[1]张文泉.技术经济学科发展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3-7.

[2]陈立文,陈敬武.技术经济学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3]雷家啸,程源.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述评与展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8):152-159.

[4]陈立文,陈敬武.技术经济学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5]吴岐山.谈中国技术经济学的特色[J].技术经济学,1990(6):50-52

[6]刘光大.关于技术经济学科性质的探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7(1):30-34.

[7]傅家骥,雷家,程源.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8]蔡跃洲.技术经济方法体系的拓展与完善――基于学科发展历史视角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1):138-147.

[9]吴贵生,谢伟.我国技术管理学科发展的战略思考[J].科研管理,2005(6):49-55.

[10]董福忠,陆满平.论技术经济学的科学体系与地位[J].技术经济,1998(7):4-7.

[11]王国弘,张治河.我国技术经济学科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J].技术经济,2012(6):21-26.

[12]张文泉.技术经济学科发展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3-7.

[13]傅强,邹晓峰,郜琳琳.技术管理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其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4):32-38.

[14]孙续元.技术经济学理论的构建、发展与前瞻[J].经济评论,2001(3):11-15.

[15]雷家啸,程源.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述评与展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8):152-159.

[16]王淑英.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模式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2):57-59.

[17]张文泉.技术经济学科发展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3-7.

[18]雷家啸,程源.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述评与展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8):152-159.

[19]Alan Pilkington,Thorsten Teichert.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themes,concepts and relationships[J],Technovation,2006(26):288-299.

[20]刘建,王卫仑,宋博通,等.我国技术管理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2006(4):48-52.

科研课题的分类及其特点篇(11)

一、现状

1、省教研课题发展总体概况

江苏省教学研究课题自1995年开始正式启动,每两年一期。到目前为止共进行了六期,经历了三个阶段。

(1)启动和扩大影响阶段(第一、第二期)

省教研室课题研究正式立项启动。并逐步在全省扩大影响。从课题研究的分类上看,这一期间多呈现为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单项课题。

(2)规范课题管理阶段(第三、第四期)

这一阶段逐步加强和规范课题的过程性管理,并以课题结题为突破口,带动全省课题研究的正常化和规范化。其显著特征是,2003年下发了《江苏省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这一阶段出现了许多科研先导型学校,是我省教科研的飞跃。通过这一措施规范了课题研究过程,促进了教育科研的发展。

(3)蓬勃发展阶段(第五、六期)

这一阶段。以深化素质教育、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为背景,结合我省教育实际,把握教育科研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事业服务这一宗旨,提出了选题范围更为广泛的研究课题,其中不乏教育改革的综合性课题。选题面广、研究层次高是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之一,全省教育工作者教科研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出现了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为激发广大学校和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热情,从1999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课题评奖活动,目前已进行了3次。

每期评出的省教学研究课题基本名额控制在重点课题50多项,立项课题200多项。

课题申报单位已覆盖到全省各级各类中小学、各市县区教育科研部门以及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从申报质量看,涌现出一批选题意义重大、视角新颖、设计科学严谨、研究成果好的课题。

2、当前基层中小学课题研究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的确立,我国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得到了蓬勃发展,“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在学校的内涵建设、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提升学校品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课题为载体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以教科研为先导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在江苏省星级学校的评估指标体系中,学校的教科研能力、水平和取得的成果,是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对推动学校教科研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全省13个城市的调研,以及我们在工作中接触到的有关资料、学校实际开展课题研究的一些情况,基层中小学课题研究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学校教科研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已基本建立

各类学校注意了教育科研机构组织的建立,中小学基本上有独立设置的教科室,幼儿园也有专人负责教科研工作。大多数学校在教科研方面制定了规章制度。主要有成果奖励制度、教师学习制度、课题管理制度等。一些学校成立“教科室(教研室)一教研组一学科教师等科研网络”。

(2)学校教科研课题选题广泛,贴近教育教学实际,较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

就我省第四期和第五期课题荣获一等奖的情况看,选择“课程与教学”的比例最高,占47.4%;其次是“校本教研”占21%:然后是“德育”、“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开发”、“评价体系”、“心理健康”、“综合”等。从第六期课题评审结果看,有关新课改的研究增加了,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类研究有21项,占重点课题的36.2%;评价体系类7项,占重点课题的12.1%;资源开发类8项,占重点课题的13.8%:几项相加共占62.1%,其他占重点课题的38%。第六期省重点课题有《建构主义教学下有效转变资源开发和利用》、《前意识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对策的研究》等。

(3)课题研究已成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有效手段

通过教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促使广大教师在良好的科研氛围里实现专业素质的提高,一大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苏州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在1000位被调查教师中。有769人参与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根据常州市教研室的相关调查,全市73.08%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并认为课题研究能够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专业能力,能够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促进自身的成长。这说明课题研究已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科研活动,成为教师自主发展的主流意识,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4)开展教科研活动形式多样化

学校开展教科研活动最主要的方式是专题研讨,其次是听课评议,还有就是学校有主题、有计划的对外交流活动,共同开发、研究教科研项目,学校编印教科研刊物。

二、问题

目前,尽管中小学课题研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我们也看到,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以及管理方面的原因,基层中小学课题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1、课题研究的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

教科研工作的发展还不平衡。我省各地课题立项数差距很大。有的市(县、区)有十几项,有的仅有一两项,有的甚至还是空白。在学校中表现也很不平衡。部分星级高中和省实验初中、实验小学、优质幼儿园一项省立项课题都没有,这里有能力和水平问题,更有认识上的问题。

2、课题研究的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课题研究尤其是高质量的研究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应尽可能规范化实施,从现有的课题研究情况来看,这方面做得也不够理想。一是不按课题研究程序进行,如课题立项后应及时开题,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实验班级和教师,进行子课题和人员分工,到研究中期提交中期检查报告,进行阶段总结和必要的调整,到规定时间还要认真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等。有的课题不能按要求进行。二是研究过程不严肃、不周密。研究过程中定量研究太少,该有数据的无数据,原始数据、过程性材料不足,研究的可信度和价值让人难以信服。三是有的课题“教研”特色不浓,没有紧扣教学。

3、教育科研成果的进一步开发及管理、评价与推广工作有待完善

不少学校的课题研究是有特色的。有的还得到了有关专家的高度肯定,但这些课题研究成果的进一步开发、推广、运用做得不够,为研究而研究,没有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研究与推广使用的关系。有

的课题研究成果在本校都没有全面推广,未能发挥教科研应有的作用。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当前要搞好基层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有几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1、规范组织建设,加强教科研管理,完善运行机制

目前,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主要矛盾应该是学校、教师和社会、教育发展,以及教科研期望值与教育科研条件简陋、能力不强、成效不显著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决定了现阶段学校教科研的基本特征应该是基础性、实践性、群众性和渐进性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够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开展切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教科研工作。

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学校教科研的模(形)式。学校的教育科研要想在发展学校、成就教师和学生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构建符合教育科研发展规律、符合地方教育教学实际、符合基层学校教师实际的教科研工作模式。这个模式在当前应以学校或学科组为基本单位,在当地教科研机构和组织的引导下开展工作。这样的模式给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创造开展教科研工作的条件,更容易出成果。

二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为了保证课题研究按计划有效进行,应建立市、区县、学校三级教育科研工作网络。学校则根据相关规章的要求构建起校长室一教科室(教研室)一教研组一课题组四级工作管理网络。校长室及教科室负责课题研究的管理;区县科研部门定期对所管理的课题进行检查;市教科所不定期对全市范围内的课题进行抽查。其次,所有课题及其负责人全部在教研网上公布。对已经结题的课题另以通知的形式在网上公示,把课题研究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再次,为提高管理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应筹备建立课题研究专家库,将承担过课题研究并取得良好效果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纳入专家库,作为服务于教师课题研究的智力资源。

2、注重校本研究,加强教科研活动,建立有效教科研评价体系

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由于客观条件和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就学校和教师的教科研而言,应更多体现的是校本研究。也就是将注意的焦点集中在学校自身的资源与发展上。学校的教育科研既然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价值取向,那就决定了学校的教育研究要走校本研究之路。所以,教师在进行教科研时要做到:从低级到高级,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基础教育科研到品牌或特色教育科研。着力研究、解决身边和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研究可能取得的成果和应用价值,更有意义,也更能取得成果。

3、创新研究体式,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