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融合通信的概念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0 16:28:17

融合通信的概念

融合通信的概念篇(1)

互联网技术以其广泛的适用性和强大的渗透力,为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运作平台。在互联网技术进步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一种新型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集中了互联网和金融业的优势和特点,具有明显的产业融合特征。

二、互联网金融的产业融合特征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的产业概念特征

“产业(industry)”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也是使用最模糊的概念之一,通常与“行业”、“产业领域”等概念混同在一起。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产业概念内涵也在不断变迁,学术界对产业的定义研究也不断深入。

古典经济学家在讨论分工时,用行业的概念描述产业分工。如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指出:“各行业之所以分立,似乎也是由于分工有这种好处。一个国家的产业与劳动生产率的增进程度如果是极高的,则其各种行业的分工一般也都达到极高的程度”。贝恩、波特等人从产业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等理论出发,将产业定义为“生产同类或相互间具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定义曾被广泛接受,成为美国标准产业分类系统(SIG)进行产业分类的前提和基础。但这种产业分类方法是基于对现有产品和过去产品替代性考虑的静态产业定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形态的演变,这种定义的科学性越来越遭到质疑。默雷和阿布雷汉森(Murray&Abrahamson,1997)从产业演化的动态角度将“产业”定义为“一组具有相同组织形式的企业,即用类似的投入和生产技术,生产类似产品或者类似消费者服务的具有相同组织形式的一系列企业”。塞普勒(J.L.Sampler,1998)将“产业”定义为“拥有足够的关于同一市场关键信息的企业群”,他认为信息时代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产业的竞争特征,企业对消费群体拥有的信息已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梅里和菲利普(K.A.Munir&Phillips,2002)建议用“活动网络”(activity network)的概念来替代“产业”,并将“活动网络”定义为“直接或间接致力于塑造或执行一项特定活动的一组企业”{1}。由此可见,关于产业的概念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从产业边界明晰确定的静态定义,向动态的产业边界观转变。特别是塞普勒关于“关键信息”企业群、梅里和菲利普(K.A.Munir&Phillips,2002)“活动网络”对产业的界定,反映了信息时代企业面临的动态化竞争环境,对于分析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从塞普勒的定义出发,互联网金融业所依赖的战略资源就是海量的客户和市场信息,通过社交网络生成和传播信息,通过搜索引擎组织、排序和检索信息,通过云计算处理信息,最终形成连续、动态变化的关于市场和客户的信息序列。因此互联网金融业不同于传统静态定义下的“产业”概念,既不等同于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也不等同于传统的金融业,而是由“关于同一市场关键信息的企业群”组成的新型产业业态。从“活动网络”(activity network)的概念出发,互联网金融业是围绕借贷关系和资金融通这一“特定活动”而关联的一组企业,包括金融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电子商务企业、个人、独立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同领域的企业尽管采用不同的商业模式参与其中,但围绕的是共同的“中心活动”。

因此,从产业的概念特征上看,互联网金融业具有不同于传统静态产业定义下的金融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特征,具有动态产业定义下的产业特征,具有明显的“市场关键信息”和“活动网络”指向,是产业融合背景下产生的新型产业形态。

(二)互联网金融的产业边界特征

融合通信的概念篇(2)

国内物流金融的理论研究最初是沿着物资银行、仓单质押和保兑仓的业务总结开始的。早在1987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的陈淮就提出了关于构建物资银行的设想。90年代初期也有学者发表文章,探讨物资银行的运作。但是,那时的“物资银行”还带着非常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主要是探讨通过物资银行来完成物资品种的调剂和串换。由于物流的概念没有被充分发现和认识,所以当时的物资银行的概念与现在的概念存在较大差异。

1998年4月,时任陕西秦岭曾氏有限金属公司总经理的任文超探讨了利用“物资银行”解决企业的三角债问题,是这一概念的一个突破。随着物流学的不断发展,物资银行的概念也逐渐发展成熟。2003年9月,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学者于洋、冯耕中,2004年任文超以及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的王治等,都对物资银行的含义重新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比较规范的概念。仓单质押业务的理论总结始于1997年6月,当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张平祥、韩旭杰对粮棉油货款的仓单质押业务展开了研究,但是并没有将物流的概念结合进来。

此后,随着物流学的兴起,相应的研究开始增多。2001年,烟台大学的房绍坤;2002年,学者孙宁;2003年,东南大学的郑金波;2004年,学者邵辉等对此都进行了研究。该业务与物流业发生紧密联系只是近几年的事。对于保兑仓业务的研究则是基于仓单质押业务而衍生出来的。

物流金融领域的一项标志性成果是“融通仓”的研究。2002年2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罗齐和朱道立等人提出“融通仓”的概念和运作模式,迄今仍有系列成果推出。2004年5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邹小、唐元琦首次提出“物流金融”的概念,定义了它的内涵和外延,“物流金融”被正式确立为一个新的研究平台。至此,物流金融的研究对象、研究方向基本确立,并且与实践相结合归纳出了一系列的运作模式。在学科概念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学者做出探索。2005年3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陈祥锋、朱道立提出了与物流金融相类似的“金融物流”的概念。但因其相对于“物流金融”在表达上不够准确,续用者不多。物流金融领域的另一项标志性成果是“物流银行”业务的出现与普及。2004年,广东发展银行在“民营100”的金融平台基础上及时推出了“物流银行”业务,期望有效解决企业的融资与发展难题。从2004年底至今物流银行业务迅速在各行业中得到应用,如中储与华夏银行的合作,福建中海物流公司、泉州正大集团与中信银行的合作等等。物流银行业务是以产品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且符合质押品要求的抵押或质押为授信条件,运用实力较强的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有机结合,向客户提供集融资、结算等多项银行业务于一体的银行综合服务业务。可以看出“物流银行”是“物资银行”业务的升华,具有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远程化和广泛性的特点。物流金融近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于网络技术的物流金融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等领域。

物流金融的相关概念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邹小芃、唐元琦首次定义了“物流金融”的概念。他们认为物流金融就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通过开发、提供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资金和信用的运动,达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统一。这些资金和信用的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结算、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收购兼并与资产重组、咨询、担保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物流金融是为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它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物流和金融的紧密融合能有力支持社会商品的流通,提高全社会的福利。该定义指出了物流金融所研究的领域和基本的研究方向,它还强调金融创新思维和金融工程技术的运用。

“融通仓”作为物流金融领域的重要概念最早是由复旦大学的罗齐和朱道立在2002年提出。朱道立等人系统地介绍了融通仓理论。他们认为,因为融通仓所涉及的对象数量众多,要想把这些分散的个体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资金、信息和物流的结合,除了借助先进的信息通讯系统和交通技术之外,还要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模式和结构,包括基于动产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基于资金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基于风险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等三种。他们设想的融资结构有纵向结构、横向结构、星状结构和网状结构四种。这些结构的设想主要是来自对不同环境与规模类型的企业给出的因对象而异的分析。基本思路是以“仓”为突破口,运用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程序,实现对仓中动态的物资的计价,使它们可以与资本实现转化。资本、物流、仓储是企业运作过程中流动资产的三个代表性的形态,它们覆盖了企业日常运作的全部流程。朱道立等人的理论研究强调物流对金融的融资功能的辅助,注重基于银行服务的讨论,给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扩大服务范围,开发新的高利润服务项目的思路。其中虽然涉及了物流金融的结算职能,但没有把它作为重要的内容加以讨论。

物流金融理论在实践中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物流银行打破了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传统思维,创新地运用动产质押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广发银行在国内物流银行业务的开拓上走出了第一步。广发行对生产企业的一个(或多个)品牌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经销给予支持,改变了以往单个经销商达不到银行授信条件而无法获得银行支持的局面,同时银行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经销商和生产商内部的调剂,分散了风险。“物流银行”与前面的“融通仓”在寻求对流通中的资产进行评估的思路上保持了一致,区别是它更多地站在银行努力寻求在扩大贷款的同时控制风险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物流金融理论的研究发展

在“物流金融”概念问世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涉足这个领域,他们的研究丰富了物流金融学的内容。刘高勇(2004)从网络技术的角度讨论了企业物流与资金流的融合。他论证了网络环境下企业物流与资金流融合的可能,其中信息充当物流和金融整合的媒介,对生产和经营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陈祥锋、朱道立(2005)提出了面向供应链的金融物流的概念,尝试从物流金融提供者的角度转换到物流金融的客户角度来开展分析。徐莉、罗茜、熊侃霞(2005)介绍了物流银行业务的特点与作用,指出开展物流银行业务面临的风险,并就风险防范和利益分配等问题提出设想。王颖琦(2005)介绍了物流保险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唐少艺(2005)以UPS和和广东发展银行为案例,描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的物流金融业务,向准备在我国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企业提出了针对市场现有状况合理运作的建议。邹小(2005)在《管理塑料价格风险的利器:网上中远期仓单市场》一书中指出,在传统现货批发市场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而建立的中远期仓单市场,是全新的流通方式,极具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能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有效满足业界规避价格风险和违约风险的需求。该书以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为代表的仓单市场作为研究对象。从阐述仓单交易市场的基本内涵、形成、现状、功能作用和市场运作等角度入手,对网上中远期仓单市场的组织架构、市场管理、交易者、交易行为、交易目的等进行论述,对市场的操作流程和基本制度作了详细的解说,研究了衍生品交易和物流服务如何结合并产生效益和控制风险。唐少麟、乔婷婷(2006)用博弈分析的方法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论证了对中小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可行性,指出相应的风险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和采用新的管理工具(主要是管理信息系统)加以有效控制。

现实世界里,“资金”、“原材料”、“库存”这三种资产形态经常相互转换,而转换过程通常很难受到全程不间断地跟踪,特别是“物流”的过程在先进的通讯和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之前是很难被考察的。因而传统的会计学和金融学在研究企业运作时通常取其“现金”或“库存”的静止状态进行分析,很少涉及动态的转换。“物流金融”的长处就是能解决运动中或处在不稳定状态下的资产利用的问题。它好比社会科学中的“微积分”,使商业领域中的变量可以计量。

融合通信的概念篇(3)

    从现有资料来看,国外学者对金融安全的概念尚无统一的界定。这表明,对金融安全的概念进行具体和明确界定较为困难。同时也表明,经济安全的内容涉及到与一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众多的要素的安全,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经济安全中金融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国外学者通常都将金融安全放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经济安全的系统中来探讨。我国学者对金融安全的研究和探讨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应当说相关的研究仍在起步阶段。我国学者对金融安全的界定主要有两种类型,即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王元龙,1998)和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界定(梁勇,1999)。

    1.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

    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金融安全的观点认为,所谓金融安全,简而言之就是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一国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借用外债等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其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经济安全。

    对金融安全概念的上述界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根据金融的实质对金融安全概念进行界定。金融可以理解为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的所有经济关系和交易行为的集合。把金融安全的概念界定为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并强调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这实际上是根据金融的实质对金融安全概念的界定。

    其次,反映了金融安全概念的广泛性。要进行货币资金融通、从事信用活动,就需要有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是由五个基本的要素所组成:一是金融制度,具体包括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信用制度、银行制度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制度、利率制度、金融市场的种种制度,以及支付清算制度、金融监管制度和其他;二是金融机构,通常划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两类;三是金融工具,是指信用关系的书面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契约文书等,其包括的范围极为广泛,从传统的商业票据、银行票据,直到期货、期权和种种金融衍生工具的标准合约,金融工具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是金融活动的载体;四是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发行和流转的场所,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及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场;五是金融调控机制,是指政府进行政策性调节的机制,金融调控机制的内容包括决策执行机构、金融法规和货币政策。既然金融安全是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毫无疑问,在金融安全概念中理所当然包括了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运行的安全。

    再次,将金融安全的概念置于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讨论。金融全球化的影响具有两重性,金融全球化在大大提高国际金融市场效率、有效配置资源、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突出表现为加大金融风险和引发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人们重视金融安全问题不断地敲响了警钟,也为人们在金融全球化潮流中维护金融安全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经验教训。正因如此,从金融的实质角度界定金融安全概念时特别强调一国对外金融的安全,认为一国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借用外债等都属于金融安全问题的范畴,其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经济安全。需要指出的是,强调对外金融的安全,并不意味着忽略内部金融的安全,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对目前的开放经济体而言,内外部经济往往是交织和融合在一起的。过分强调外部均衡的能力和状态而忽略内部均衡的状态来谈金融安全可能有失偏颇。其实,这种对金融安全概念的界定中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内外部金融安全,因为货币资金融通既可以是在国内金融市场进行,也可能是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

    2.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界定

    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界定金融安全的观点认为,从概念的源泉看,安全本来是国际关系学的概念,因此需要从国际关系学基本概念出发,结合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给金融安全下定义。抽象地说,金融安全是对“核心金融价值”的维护,包括维护价值的实际能力与对此能力的信心这两个紧密相关的方面。梁勇博士认为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核心金融价值”和该价值所维系的金融安全。

    首先,“核心金融价值”是金融本身的“核心价值”,主要表现为金融财富安全、金融制度的维持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正常运行与发展。这意味着金融安全是金融本身(当然包括王元龙所说的货币资金融通)的稳定和金融发展的安全,这也是对金融安全最普遍的理解和最常见的金融安全问题。

    其次,“核心金融价值”是受金融因素影响的国家的“核心价值”,表现为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领域的安全受金融因素影响(包括危害和维护两种情况)程度。这意味着金融安全是金融领域对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领域的安全的维护,即把金融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看成是对国家安全的支撑。

    第三,“核心金融价值”是国际金融运行中本国的“金融价值”,其内容除了避免金融财富外流、外来冲击危及国内金融制度与体系进而危及经济、政治和军事安全外,主要是“金融主权”。这种“金融主权”是控制金融体系的力量,保持对国内金融运行和金融发展的控制。这是前两个层次的自然延伸,既包括金融本身的安全,也包括金融对其他领域安全的影响。之所以在前两个层次之外特别强调对金融体系的外来冲击,这是在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外部因素冲击国内金融体系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日益突出,并且金融全球化赋予金融安全以更大的紧迫性。

    根据对“核心金融价值”的解释,这种观点认为,国家金融安全是指一国能够抵御内外冲击保持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正常运行与发展,即使受到冲击也能保持本国金融及经济不受重大损害,如金融财富没有大量流失、金融制度与金融体系基本保持正常运行与发展的状态,维护这种状态与能力和对这种状态与维护能力的信心与主观感觉,以及这种状态和能力所获得的政治、军事与经济的安全。

    郑汉通博士和雷家骕博士对金融安全的概念也作了类似于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的界定。郑汉通认为,所谓的金融安全,即一国金融利益不受侵犯,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不受破坏和威胁,金融体系能抵御各种金融危机对其的侵害。反之,当一国金融利益受到侵犯,金融体系不能正常运转,面对各种各样的金融危机毫无抵抗能力,就是金融不安全。

    雷家骕认为,所谓金融安全,主要是指金融领域能够通过利用各种手段抵御和消除来自内部及外部的各种威胁和侵害,以确保正常的金融功能和金融秩序。

    3.对金融安全概念的再认识

    从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概念已有的解释来看,要准确界定金融安全的概念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金融的含义与主要内容。金融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的所有经济关系和交易行为的集合,金融运行需要有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而金融体系则是由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调控机制所组成。

    二是安全的含义。安全是指在宏观上不存在威胁,在主观上不存在恐惧。安全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行为,如安全措施与安全机构。

    三是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始于冷战结束之后,而对金融安全的研究和探讨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安全观是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可将金融安全的概念进一步界定为:金融安全是指在金融全球化条件下,一国在其金融发展过程中具备抵御国内外各种威胁、侵袭的能力,确保金融体系、金融主权不受侵害、使金融体系保持正常运行与发展的一种态势。

    二、金融安全概念的内涵

    为了准确理解金融安全的概念,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之间的相关性及重要区别。

融合通信的概念篇(4)

关键词:媒介融合 所有权

政府规制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媒介融合”成为全球传媒业发展的重大现实和重要趋势,并被视为国际性的热点与前沿课题。我国业界和学术界也对其给予了广泛而深刻的关注和探讨。作为思维和研究的逻辑起点,对“媒介融合”这一核心概念的清晰界定及其内涵的充分理解是极为必要的,这是一切研究得以深入开展的基石。然而,尽管对“媒介融合”概念及内涵的探究早已不鲜见,但至今仍未形成一个世界范围内普遍认可的共识。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演化与界定

“融合”,即Convergence一词,最初源于科学领域,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该词才被引入到新闻传播学领域。纵观“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历史演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尼古拉?尼葛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是最早提出不同工业“即将和正在趋于融合”这一远见的人。1978年,他用三个相互交叉的圆圈(分别代表计算机工业、出版印刷工业和广播电影工业)来演示和描述其技术边界趋于重叠的聚合过程,并认为三者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在此基础上,他将媒介融合理解为“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都在汇集到一起”。这给新闻传播学界众多的后继研究者带来了启发。

20世纪80年代,Convergence一词得到了推广和普及。1983年,美国传播学者、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教授提出,“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随后,美国哈佛大学的安瑟尼?G?欧廷格(Anthony G?Oettinger)及法国的西蒙?诺拉(Simón Nora)和阿兰?孟克(Alain Minc)还分别创造了“Compunication”(计算机通信)和“Telelmatiqu”(电信技术)两个新词来试图反映数字融合的发展趋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数字化融合伴随着计算机数字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它在为媒介产业融合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也给信息传播带来了重大变革。因此,大批的研究者和研究成果也随之出现。1997年,葛林斯丁(Greenstein)和迦拿(Khanna)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赋予“融合”以新的理解,“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尤弗亚(Yoffie)则以计算机和电话为例将“融合”定义为“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的整合”。同年,欧洲委员会还根据马丁?班格曼(Martin Bangemann)和马塞利诺?奥雷(Marcelino Oreja)的提议,将其关于电信业、媒体业及信息技术产业相融合的概念采纳到绿皮书中,并将“融合”定义为“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融合”。可见,这一时期,人们已开始用更广阔的视野来认识和界定“媒介融合”。

技术进步促进了两种转换的产生,这两种转换即代表了融合的实质和方向:

第一种转换是发生在低带宽一侧的、从专用平台到非专用平台的转变。最能说明这种现象的例子是IP电视。传统电视是基于专用的电视网传送的,而IP电视则可以绕开传统电视网在非专用的互联网平台上传送。图书、报刊和音像资料的发行过去都要依靠专门的发行渠道,而电子出版物同样也可以绕开原来固有的专门渠道在非专用的互联网平台上发行。

第二种转换是发生在非专用平台一侧的从低带宽需求向高带宽需求的转换。如果说非实时的文本信息对带宽的需求还不是很高的话,图像型信息对带宽的需求就已经提高了,而从专用平台上转换过来的实时型业务,如IP电视业务对带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然,这种向高带宽的转换也发生在专用平台一侧,但更多是发生在非专用平台一侧。

2003年,美国学者李奇?高登(Rich Gordon)在《融合一词的意义与内涵》一文中进一步总结了媒介融合在不同传播语境下的6类含义,即媒体科技融合、媒体所有权合并、媒体战术性联合、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以及新闻叙事形式融合。这使人们对媒介融合的内涵有了更为全面而具体的认识。

我国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研究初期,相关研究成果极少且视野狭窄,直至2006年,相关研究才拓展开来。而此前的2005年,被视为媒介融合概念的引入之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对此功不可没。这一年,她发表了多篇有关“媒介融合”与“融合媒介”的文章,并引入了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Andrew Nachison)对“融合媒介”的定义——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2009年,蔡雯教授又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王学文共同展开研究,从微观、中观、宏观和大传媒业四个角度将国内外关于“媒介融合”的代表性观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这对弄清媒介融合概念的发展演进及界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两人还进一步提出了对媒介融合的概括性认识,他们认为“媒介融合”包含三个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媒介内容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并提出“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

此外,我国其他研究者也曾提出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如清华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熊澄宇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所有的媒介都向电子化和数字化这种形式靠拢,这个趋势是由数字技术驱动的,并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变得可能”;中国人民大学高钢认为,媒介融合的本质在于“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的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改变及能量交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孟建、赵元珂则提出,“媒介融合”就其表现形式而言,主要有两种,一是在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与并购,二是媒介技术的融合;关于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把握,西安外国语大学黄建友认为,关键是要抓住媒介融合的数字技术推动前提和动态过程属性;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戴元初则从电视从业者角度对媒介融合概念加以界定,并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不同媒介之间的资源共享,是电视媒体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策略”。

综上,通览国内外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认知和界定,不难发现,由于语境、研究视角、视野和研究层次等多方面的差异,不同研究者对媒介融合概念的表述也不尽相同,这使得媒介融合的现有定义至今仍莫衷一是。我们认为,媒介融合是缘于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推动而导致的不同媒介之间的边界模糊甚至消失的现象和过程。

二、媒介融合的内涵与外延

基于我们对媒介融合的上述理解和界定,我们可进一步厘清媒介融合的内涵与外延,并将其概括为四个层面,即媒介技术的融合、媒介业务的融合、媒介所有权的融合以及媒介政府规制的融合。

1. 媒介技术融合(Convergence in Media Technology)

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为支撑的技术融合是“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所有内涵中最为本质的一点,是媒介融合的依据,它可细分为三方面:

其一,信息源融合。这是指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任何媒介类型的任何内容及表现形态均可转换为符号化的“0”、“1”来进行存储和传输,这意味着作为信息源的符码是相对一致的。这为媒介边界的模糊甚至消解提供了可能,为不同媒体的信息内容在同一网络平台上的传输与分发奠定了技术基础。

其二,传输渠道融合。它指的是基于网络化技术的普遍运用,以往不同媒介类型、不同形态信息内容的传输信道由单一性、差异化走向互动联合,从而形成具有共通性、兼容性的多媒体网络传输平台,对媒介内容进行集成和分销。从目前来看,信息传输渠道主要有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电信网三种,而且三网融合也在逐步推进,进而形成多媒体、多渠道融合传输的模式。

其三,接收终端融合。这是指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推动下,媒介消费者所使用的信息接收终端设备,即信宿,呈现出多种功能融于一体的特征,并“以一种开放的终端平台将信息和服务传递给使用者”。具体的终端类型,如数字电视一体机、互联网电视机、个人电脑、手持多媒体终端等。

2. 媒介业务融合(Convergence of Media Business)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与融合,各类传播媒介在行为、目标等业务实践层面的交叉愈加频繁,这使得媒介业务也逐步走向融合。具体而言,媒介业务融合可细分为以下四方面:

其一,业务形态融合。承载着媒介信息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为多媒体形态,从而使信息内容的叙事形式实现融合。

其二,业务技能融合。业务形态的融合要求传媒从业者所掌握的技能也趋于多方位甚至全方位发展。学者奎恩(Stephen Quinn)就曾针对媒介融合对记者业务实践的影响问题进行过深入的剖析,并指出“媒介融合对于媒介组织的内部运作尤其是对记者间的合作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可见,职业技能的融合是传媒从业者在媒介融合时代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其三,业务战术融合。除业务形态与从业者业务技能的融合外,战术上的融合同样是媒介业务融合的重要内容。根据李奇?高登的阐释,所谓战术融合,通常指不同所有制下的报纸、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媒体之间在具体内容和营销管理等领域的通力合作,如在业务经营方面的联合营销战术等。

其四,业务战略融合。与业务战术融合不同,战略融合通常是不同的媒介机构在更高层次、更长远意义上的发展战略层面的互动与联合。它并不要求参与战略融合的各机构都处于相同体制下,也不要求以媒介所有权的合并为前提。

3. 媒介所有权融合(Convergence of Ownership)业务的融合,尤其是媒介机构在战略、战术层面的通力合作,往往会对其在所有权层面的融合起到进一步的催化作用。顾名思义,媒介所有权融合,即指不同媒介在融合、兼并过程中实现的所有权的集中,并在此基础上组建相对较大型的传媒集团,从而充分整合媒介资源,降低媒介运营成本,增强信息传播效益,打造媒介整体与核心竞争力,以此来应对国内外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所有权的融合,是媒介行为主体的融合,是媒介融合的内涵中层次最高的一点。

从广义上讲,媒介所有权的融合,既包括传媒领域内部各媒介机构之间的所有权融合,也包括传媒机构通过跨行业、跨领域发展,与其他领域内的相关机构所形成的所有权融合,如传媒业与电子产业、电信业等领域的所有权融合。这一理解,恰与美国学者雪莉?贝尔吉(Shirley Biagi)对“融合”这一概念的理解相契合,她认为“融合是指由于技术的进步,出版、传播、消费者电子和计算机产业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的现象。”

4. 媒介政府规制融合(Convergence of Media Regulation)媒介政府规制融合在媒介融合的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媒介融合的重要外部环境之一。积极的、面向媒介融合的政府规制会有助于媒介融合的顺利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媒介融合的发展。媒介政府规制融合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是规制法律融合。这是媒介融合时代政府规制的根本依据。融合媒介的大量涌现,必然需要有新的融合性法律法规与之相匹配,以使其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其次是规制机构融合。面向媒介融合的规制需要融合的规制机构。英国将原来的电信规制局(OFTEL)、独立电视委员会( ITC)、广播管制局(RA)、广播标准委员会(BSC)和无线通信管制局(RCA)等5家规制机构合并成一家新的规制机构——通信办公室(OFCOM),即是为了满足面向融合的规制需要。

第三是规制行为融合。有了面向融合的规制法律和规制机构,面向融合的规制行为就顺理成章了,这将改变过去多头规制的混乱和冲突,大大加快媒介融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昭勋.新闻传播学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内涵[J].现代传播,2006(1).

[2]托马斯·鲍德温等著,龙耘等译.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M].华夏出版社,2000.

[3]刘颖悟.三网融合与政府规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郑保卫,樊亚平,彭艳萍.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新闻传播,2008(2):8-9.

[5]蔡雯,王学文.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1):89-90 .

融合通信的概念篇(5)

关键词 媒介融合 视听转型 背景

媒介融合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媒介融合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出现的,是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推动而得以发展的。各种媒体的功能逐步得到统一,将各种传统的媒介的功能融合在一起,是一种媒介之间的联合发展,通过这种媒介之间的融合介入可以使得资源得到整合,媒介功能得到加强。当代媒介所依靠的技术手段日益趋同,使得各种媒介的功能可以在同样的平台上进行整合。当代新的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媒介的新概念出现并逐步得到推广,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的媒介布局,通过这种新旧媒介之间的不断融合逐步实现媒介功能的一体化,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视听盛宴。本文从三个大的方面来讲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转型,通过对于概念的转型、价值的转型、产业模式转型的分析,阐明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转型带来的影响。

一、概念的转型

事物的变化是一种由外至内,再由内到外的过程,受到新技术、新科技的推动,使得视听转型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要想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转型进行分析了解,就必须首先对内在的视听转型进行了解,了解其内在的本质、特点,这就我们常说的概念的界定。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转型首先是概念的转型,视听概念的转型是人们对于其认识不断的加深。新的社会形势下,我们可以从信息、文化、媒介这三个方面来了解概念的转型。1.信息。信息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动画、视频以及图像对于信息进行表现,将一些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的东西消除。而信息技术则是指通过借助现代新型科技将信息进行传播并对于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信息技术的实现主要是依赖于对于其他先进技术的综合运用,通过各种现代技术的综合手段来实现信息的传递以及相应的处理。

信息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由最开始的语言的产生,再到后来文字的发明、印刷术的产生,逐步发展到无线电的使用,实现了文字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后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新型媒介的出现,为信息的传递与处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保障,将通信、信息业、大众传媒相结合,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信息的传递由最开始的听说时代逐步发展为阅读时代,再到现在的视听时代,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在听说时代,人们通过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来实现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的传递还可以通过歌唱的形式得以实现。发展到后来的阅读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文字交流,以及通过文字创作出无数的文学作品,使得信息可以利用文字这个媒介进行流传,通过这种文字的交流来实现相互之间的社会交流。当电子介质兴起之后,视听时代逐步到来,最为原始的视听就是广播电影以及电视。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媒介的不断出现,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使得视听时代的发展逐步加快,逐步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文字、信息的传播均可以通过视听得以实现,这就是新时期下视听转型的重大改变。

2.文化。文化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劳动获得的物质财富以及收获的精神财富都可以称之为文化,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而对于文化的狭义的分类,则只是侧重于对于人的精神文化的探求。在新的时期下,文化的范围不断得到延伸与发展,能够为社会民众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以及享受的都可以称之为文化,这是新时期的文化所显现出来的包容性。

3.媒介。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视听媒介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媒介的概念与内涵也得到了延伸与发展。媒介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视听媒介这一概念也逐步为人们所接受,视听媒介作为媒介融合下的一种新的概念,既可以作为信息的载体,又可以作为媒介,对于信息进行传播与处理。而视听也逐步走向正规化,并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与监管。

当今,视听媒介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的主流趋势,同时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媒介结构得到了重组,各个组织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所以在新形势下,企业要不断加强文化品牌建设,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不断挖掘自身优势,合理定位,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价值转型

1.经济价值。当今世界,视听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力量,逐步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广播影视作为视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经济主体可以通过相应的视听文化的传播来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通过视听媒体获得相应的经济价值是视听文化发展的基础。只有在一定经济保障的基础上才能够带动相应的产业发展。广播影视是视听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价值。美国的广播影视世界闻名,虽然其每年的电影产量只占据世界总电影产量的10%不到,但是其电影的票房却占据世界总票房的70%,美国每年可以通过广播影视获得巨大的经济利润。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下,视听媒体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的GDP 中的比重逐步增加,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只是视听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新形势下,社会媒介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媒介功能的不断完善,能够有效地带动视听文化的发展,给予人们高质量的视听享受,这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对于促进社会发展,优化社会经济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2.文化价值。视听已经逐步转化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形式,各个社会主体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视听媒介来进行文化的创造与传播,这是一种新的文化的表现形式,通过这种新的表现形式能够扩大文化的受众面,使得更多的人来接受这种文化,有利于国家文化的传承。同时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视听成为了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通过这种通用的语言,可以实现世界各地之间相互的文化交流。同时视听的转型使得文化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革,改变了原有的传统的文化传播以及接受方式,视听媒介已经成为了当今文化传承的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人们接受文化以及参与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于视听媒介的利用,使得文化的变现更具活力,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促进了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文化的革新,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具有活力,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表现形式。

3.人文价值。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不同的视听媒介的推广,可以有效地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满足人们在新形势下对于文化的需求。同时视听媒介的发展是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的,通过各种视听媒介的融合可以有效地扩大视听文化的影响力,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这种新的视听媒介是一种较为便利的社交媒体,公民可以通过这种社交媒体来实现个人的人际交往,各种视频传播活动可以让公民在社交活动中使得自身素养得到提高,人格得到完善,人际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同时随着新型媒介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信息沟通不断升级,逐步变化为人和物、物和物,物人融合的交流网,这种依靠互联网作为支撑的人际交往实现了线上的人际聚合。

三、产业模式转型

1.中国传统的广播电视盈利模式。对于盈利模式的探讨,一般是以经济管理的角度去进行的。借鉴相应的行业发展案例去对相应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中国传统的广播电视盈利模式是通过收取广告费以及网络收费来获取收益。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已经不能够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广播电视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新媒体的连接尤为紧密,所以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广播电视的盈利模式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对于广播电视的盈利模式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中国的传统广播电视盈利模式是通过广告与网络收费来获取收益,虽然近年来,比例略有下降,但是依旧占据了主体地位,是整个电视广播行业的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随着新媒体的介入,传统的广播电视盈利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了,急需对盈利模式进行改革,支撑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单一的盈利模式成为了阻碍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对于广播电视的盈利模式进行改革,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改革,新的广播电视盈利模式逐步出现并适用于行业的发展。

2.视听媒体形式下的多元盈利模式。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的盈利模式逐渐由传统的单一的盈利模式开始向多元盈利模式发展,除了从广告、网络收费获取收益之外,更多的新的收入渠道的出现,使得广播电视的盈利模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线视频广告收入不断增加,同时利用新技术手段建立起完备的广告体系,建立起定向的、智能广告的新模式,对于市场做出细致分析,了解群众需求,从而做出准确的市场定位,通过这种市场细分、通过智能化的操作手段,带来了新的广告时代。利用在线视频的付费模式实现了媒体的完美转变,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APP 模式的广泛运用也为广播电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利用苹果公司所开发的APP平台进行客户端以及应用程序的设置,是当今世界广播电视行业的主流趋势,通过APP平台可以为全球的用户提供服务同时收取费用。而智能终端消费也成为了电视广播行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拉动了电视广播行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媒介概念的出现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改革,本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的概念转型、价值转型以及广播电视行业的盈利模式转型进行分析与探讨,阐述当今社会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转型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融合通信的概念篇(6)

新兴产业概念股百花齐放。环保概念股异军突起,香梨股份25亿收购水务公司,复牌后连续3涨停;传统环保概念股中电环保、龙净环保、首创股份三剑客涨升一片。智能自动化主题投资中,以安居宝、捷顺科技、鹏博士为三剑客的智慧安防概念股;以智云股份、瑞凌股份、蓝英装备为代表的机器人概念股;以中航电测、汉威电子为代表的传感器概念股等热点板块纷纷涨停。

融合通信的概念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改善了当前教学环境的质量,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很难理解抽象化的内容,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以及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提高数学学习的适应能力,促进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信息化技术及其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信息化技术教学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被应用到了教育教学领域,成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的重要工具。在教学活动当中,将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融合,其主要的表现是微课、翻转课堂等,通过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环境当中的实践应用,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环节的数字化,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所谓的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指的就是信息化教学,即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持,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综合多种类型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信息化过程[1]。因此,当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应用之时,其主要的目标是确保教学信息化的实现,一般来说,信息化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较为重视情境的作用,对于合作学习也有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十分重视信息化技术资源对于学生学习的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之时,需要充分理解并掌握好这一教学模式的特点,以便于能够更好地实现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实现现代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信息化教学与初中数学教学

信息化技术在与初中数学进行融合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就在于,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信息化的资源、技术以及方法,从而使得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内容以及方法理念能够与信息化技术实现有机融合,以便于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逻辑性的思维能力。信息化技术在与初中数学教学相融合的主要表现体现在,首先,基于网络与多媒体设备的信息化环境开展数学教学的活动;其次,通过数学课程内容的信息化处理过程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最后,通过信息加工工具的利用来重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信息化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得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信息化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函数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本文以函数环节为重点,探究信息化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

(一)函数概念中信息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初中数学函数内容的学习首先是对于相关概念的学习与理解,在函数这部分内容中,概念主要有变量、常量、反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2],这些概念的学习都是在引入变量概念基础上展开的,需要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来理解不同概念的表达意义与作用,因此,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供相应的技术平台创设函数概念的教学情境,利用直观的方式来展现函数的相关概念内容,采用上位学习与下位学习的方式来实现概念的理解与深化,促进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概念形成与转化。

(二)函数图像及性质中信息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来理解、应用这部分知识。信息化技术在应用中,通过提供几何画板的形式将不同的函数以动态的图像展现出来,生动的展现了函数的形成过程及变化曲线,使得函数的轨迹问题表现的更为形象直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动手实际操作数学实验,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3]。

(三)函数应用中信息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学以致用”是任何一门学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所应达到的目标,函数应用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根据函数性质来比较大小、求解方程与不等式等内容都表现了函数的应用过程,这种应用不是通过题海战术来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而是通过信息化教学提供的微课、电子白板等信息手段来形象生动的展示整个教学过程,这样学生可以控制自身的学习进度,及时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并能够为课堂教学中进行讨论、合作探究等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真正的实现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4]。

结论: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信息化教学成为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更便利的条件,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课堂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书梅.信息化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55):72-73.

融合通信的概念篇(8)

中图分类号:F84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9-0057-03

《金融研究》2004年第9期发表了林宝清教授的《论保险功能说研究的若干逻辑起点问题》(以下简称《论》)。《论》首先从逻辑的角度界定了保险属概念和保险种概念,而基于对保险属概念的理解,以金融学中“资金融通”的定义以及法学中有关公法、私法的划分方式为主要依据,提出了保险不属于金融范畴、保险不具有资金融通功能和保险不具有社会管理功能的观点,同时通过对三组概念的区分(属概念与种概念、保险功能与保险公司功能、保险功能的内源说与外源说),试图为保险理论的研究和讨论搭建一个共同的理论逻辑平台。本文针对林教授提出的观点,就保险功能研究的逻辑起点问题提出商榷性意见。

一、关于保险的定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大量风险的客观存在,影响了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使人类开始理性地认识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达到控制和降低风险的目的。随着经济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保险的认识也愈发深刻和完整。

关于保险的定义,实际上并不存在属概念与种概念的混淆。如“保险是对于可以用货币衡量或标定价值的物质财产、经济利益或人的寿命及身体提供保障的一种经济行为”,从保险的对象、保险标的性质、保险的内容以及保险的属性四个方面概括说明保险的本质。其中,“物质财产、经济利益或人的寿命及身体”只是对保险这种无形产品的保障对象加以概括性的描述。这是保险的自身属性,而非所谓的“用保险的种概念给保险下定义”。由于对属概念、种概念内涵的误解而产生的歧见,并不能就此得出保险概念“有悖于形式逻辑”的结论,更不能用这种带有争议性的属、种概念关系完成由“储蓄寿险具有资金融通的功能”,“储蓄寿险是种概念”到“保险不具有资金融通功能”的推理。

需要指出的是,笔者虽然对《论》中“属、种概念的逻辑关系”提法持有怀疑态度,但还是赞同林教授提出的“在保险学的教科书里,要对保险与商业保险分别下定义”的观点。因为,这样处理可以使理论研究更严谨、精确,以防止“保险”与“商业保险”的混淆。

二、保险是否具有资金融通的功能

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保险(特别是寿险)具有储蓄性及融资性的特点,对保险是否具有资金融通的功能这一问题展开了广泛探讨。

(一)保险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实现了融资行为

投保人通过购买保险,支付少量的保险费将未来的不确定损失通过风险转移的手段进行保障。由于风险的分散和大量存在,故与其具有利害关系的经济主体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希望在遭受损失后,获得补偿,降低经济损失。

《论》中提出“保险费是投保人危险管理所必须付出的成本,而不是融资行为”。需要说明的是,保费的确是一种转移风险所必须支付的成本,但是投保人正是通过成本比较,才确认购买保险是值得的,即认为现在所付出的成本小于将来损失的估计。[1]这些个体交纳的保险费汇聚后,建立保险基金,在特定危险发生后对其提供经济保障。投保人正是基于这种机制,将现时闲置的盈余资金投入保险公司,以备未来风险发生时获得更多的资金来弥补自己的经济损失。这实质上已经符合了“融资”对盈余方的定义。

即使存在一部分盈余方交付了保费却没有获得资金的返还,仍然可以解释发生了“融资”行为。这相当于他将闲置资金保值增值的同时购买了一份保障,是一种双重目标的融资行为。并且投保人通过支付少量保费,减少了对未来经济损失的预期,进而会转移部分储蓄,用于收益率更高的投资项目。正是因为保险具有提供经济保障的本质,才能吸引投保人分流部分储蓄,一方面用于支付保费,另一方面间接进入资本市场。

(二)从保险人的角度来讲,保险通过融资手段,实现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保险人通过收取保费的形式,聚集社会资金形成保险基金,缓解银行资产负债化的压力。其中,一部分资金为了短期偿付的需要,作为责任准备金以储蓄方式沉淀;另一部分资金为了未来支付的需要以及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通过储蓄或投资基本建设、国债、证券及贷款等方式运用,为经济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

我国放开保险资金运用渠道限制以来,保险基金为社会资本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提高了直接融资比例,稳定了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传统理论认为,财产保险不具有资金融通的功能。虽然财险多为一年期的短期业务,但在公司持续经营的前提下,财险公司不断地融入短期资金,可以进行中长期投资,有效地运用了闲置资金,增强了货币的流动性。此外,随着保险公司的上市,保险证券化实现了保险公司在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通过证券化的程序将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上,不但扩大了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而且增加了保险业的抗风险能力。[2]即使保险公司的大部分资金表现为银行存款方式,由于保险资金(特别是寿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有助于银行缩小借贷期限的差距;同时通过间接融资,将部分资金通过银行投向资金短缺的企业或个人,完成资金的转移。

保险公司作为微观主体,发挥的作用都是源于保险的基本功能。它是实现保险功能的一种途径,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保险的本质。正如金融的资金融通,也是通过银行、证券公司等微观主体的运行和管理被人认识并理解的。脱离了具体的微观主体,宏观事物的功能是不可能被认知的。因此,从本质来说,正是因为保险具有资金融通的功能,保险公司才可以完成融资活动,故“保险属于金融”等观点并无不妥。

三、保险是否具有社会管理的功能

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并非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直接管理,而是通过经济补偿,减少社会摩擦,减轻政府压力,并促进社会各领域正常运转和有序发展。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其社会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缓解政府压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作为一种等价交换的商业行为,商业保险可以满足社会成员多层次的保障需求。一方面发挥技术优势,通过合理计算,为不同需求的公民提供经济保障;另一方面通过专业化管理,利用多种投资渠道,实现保险基金的保值和增值。因此,商业保险可以弥补社会保险覆盖不均和保障程度较低等缺陷,使居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获得更好的保障,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政府压力,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二)减少社会摩擦,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保险是一种风险均摊的经济活动,体现了“人人助我,我助人人”的精神。以责任保险为例,保险公司对受害方提供经济补偿,一方面维护被保险人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对受害者的人身及财产给予保障,有利于减少社会摩擦,避免司法纠纷,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并对实现社会安定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三)调节资金配置,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风险

居民购买保险,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可降低银行借贷风险,有利于解决银行资产负债化的问题。此外,保险公司聚集大量闲散资金,投入资本市场,促进资金流动,提高货币资金使用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为金融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健康的环境。

(四)加强信用管理,保证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货币和信用是金融研究中两个最基本的对象,目前,信用问题在我国尤为严重。通过信用保险,约束活动主体间的不诚信行为,有助于提高交易双方信用,确保经济活动顺利进行。此外,构建诚实守信的经济环境,可以刺激经济活动产生,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由此可见,无论所属立法范畴如何,商业保险都在全面介入政府管理活动中,为推动和谐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况且,法律具有社会管理功能,当然作为法律种概念的私法也不例外。故《论》中有关社会管理功能的观点还需进一步商榷。

四、充分发挥保险的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现代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保险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机制还需完善,法律法规还应健全。只有着眼于理论实际,充分发挥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才能使保险业“做大做强”。

(一)寿险公司应提供优质便捷的保单贷款业务

通过盘活保单所有者现金价值,一方面为客户提供便利,实现直接融资,保证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避免保单持有者因资金短缺而退保,降低保险双方损失。它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客户购买高额保单,提高公司融资能力,还能获取贷款利息,提高公司营业外收入。尤其在资本市场收益较好时,提供贷款服务,既保障保单持有者的经济利益,又促进货币流通,维持了资本市场的活跃性。此外,由于寿险保单具有现金价值,保险公司的贷款风险大大降低,这对减轻银行负债压力、优化资源配置也起到推动作用。

(二)大力推广责任险和信用险

目前我国法律制度还不健全,信用建设还较落后。推行强制责任险,特别是雇主责任保险,可以切实解决矿工、农民工等高风险作业人群的人身保障问题,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并减轻政府财政及管理压力。通过推行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信用保险,如房贷险,为信用高的单位提供经济保障,确保交易顺利进行,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

(三)通过政府引导及法律约束,加强政策性保险的实施力度

政府提供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以鼓励保险公司进军农险市场,拓宽政策性农险的覆盖范围并加大实施力度,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市场物价。此外,建立大型商业风险(奥运场馆、地铁、公路等)及巨灾风险的保障措施,提供政策支持,吸引保险公司承保部分责任,并通过共保、再保等途径,转移巨额风险,分担政府责任,维持社会稳定。

(四)进行针对性行业监管,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现阶段,除严查偿付能力外,还应对恶性竞争、中介回佣过高等不良现象加以整治。推行标准化合同,通过规范行业标准,有效抑制恶性竞争加剧,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监管机构应明确成本概念,限制附加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有利于降低中介佣金,保护合同双方合法利益,也为保险业提供健康的市场环境。

融合通信的概念篇(9)

中图分类号 TP 309 文献标识码 A

A Study of Speech Intention Understanding Based on Multimod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ZHENG Bin-bin JIA Jia CAI Lian-ho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英文单位](六号 斜体)

【Abstract 】 In order to obtain comprehensive speech intention information containing both the literal meaning and speaker’s affective state, a speech understanding method based on multimod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is proposed. Key algorithms including keywords extraction, command analyzing, text/prosody-based affective state determination and multimod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re designed. Our method is able to effectively obtain rich intention information by extracting information of different modality from recognition text and speech signal and merging them together, which is helpful to establish a natural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environment.

【Keywords】speech intention understanding; multimodal information extraction; multimod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0 引 言

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使计算机具有理解话语的能力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意图理解系统旨在对说话人的意图进行准确地分析和理解。目前针对语音意图理解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话语理解(spoken language understanding)[1],通过分析特定领域的语音文本来获取其中的语义信息,大致可分为基于规则/文法的理解方法[2]、基于统计的理解方法[3]、以及基于例句的理解方法[4]。虽然上述方法能够有效地理解话语的字面意思,但普遍存在以下2个问题。

1)话语理解的研究对象是对语音进行人工转写得到的文本,而在实际应用中只能使用语音识别引擎来获取文本信息。

由于自然语言中存在着复杂的口语现象和现有语音识别技术条

件的限制,得到的文本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错误,这将导致理

解性能大幅下降。

2)只考虑了话语的字面意思,即语言学信息。然而,语音可以传达丰富的信息,除语言学信息外,说话人的态度、情绪或者说话风格等副语言学信息也对意图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忽视这部分信息可能导致对说话人意图的理解产生很大偏差。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语音理解方法,该方法利用关键词检测等技术对识别文本进行分析以减少识别错误带来的影响;除关键词信息外,也从语音信号中抽取声学特征,获得多模态信息并进行融合,以获取说话人状态,最终对说话人的意图进行准确而全面地理解。

1 意图结构与理解框架

1.1 意图结构设计

本文考虑语音意图理解在智能家居场景下的应用。在智能家居控制场景中,说话人的意图主要是对家居设备进行命令控制。为有效表示用户意图,设计了表1所示的意图结构,包括命令内容、用户状态以及命令状态3部分。

命令内容指用户语音中包含的具体指令。智能家居控制场景中常用的设备控制命令具有统一的模式,命令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设备属性、设备位置及操作类别4个子项。例如命令“把卧室空调的温度升高”中,设备名称、属性、位置和操作类别分别为“空调”、“风力”、“卧室”和“升高”。

用户状态反应说话人讲话时的情绪状态类别,包括高兴、悲伤、愤怒和惊奇4种基本情感类型,意图理解结果给出用户情绪状态属于每种情感类型的置信度得分,其取值范围为0~1。

命令状态包括命令的有效性和优先级,有效性指明该命令是否符合当前场景的设定。有效性取值为1表明命令有效,取值为0表明命令无效。优先级分为3个等级(0-low,1-normal,2-high),反映了用户对该条命令响应时间的要求,优先级越高的命令用户要求的响应时间越短。

1.2 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语音意图理解框架

为充分理解用户语音中包含的意图信息,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意图理解框架。

语音意图理解的多模态信息融合方法系统框架中的输入为用户语句,意图输出结果的形式是如前所述的意图结构。这种方法一方面从语音识别文本中抽取命令内容相关的关键信息和说话人状态判断的辅助信息;另一方面对用户语音进行声学特征分析,得到说话人状态的判别结果。最终将这两部分信息进行融合,获取到最终的用户意图。其中文本信息的获取包括关键词抽取、命令解析和基于文本信息的情绪状态判别等主要模块;声学信息由基于韵律特征的情绪状态判别得到。将这两部分信息经过多模态信息融合模块的融合处理,得到最终的用户意图。

2 基于N-Best音节格的命令关键词抽取

近年来,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自然口语的语音识别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是由于自然口语中存在大量的重复、遗漏和倒序等现象[5],使得识别准确率难以提升。另一方面,要对句子进行准确的理解,并不需要考虑句子中的每个词,只需对几个蕴含关键概念的关键词汇进行理解就能把握句子的意义。关键词识别技术从语句中抽取用户关心的关键信息,能够降低对识别系统和环境噪声的要求。

2.1 关键概念及关键词集设计

由于说话人可以用不同词汇来表达同一概念,所以可选择关键概念而非关键词本身作为后续理解算法的输入。根据1.1节中对命令模式的分析和意图结构的设计,针对智能家居控制场景定义五类关键概念(KC,key concept),包括设备类型(cc_device)、设备属性(cc_attri)、设备位置(cc_pos、操作类别(cc_oper)和用户状态(user_state)。其中 “user_state”描述说话人的情绪状态。

每个概念项可能对应多个关键词,根据关键概念种类,定义了6类关键词:“Devices”,“Attributes”,“Positions”,“Operations”,“UserStates”和“Combinations”。其中前五类关键词依次对应前述的关键概念类别,“Combinations”类的关键词可以转化为一个设备属性和一个操作类别概念。为便于后续理解,算法并不输出关键词本身,而输出对应的关键概念。表2和表3所示为关键概念及关键词集的总结。

2.2 基于N-Best音节格的关键词抽取算法

在命令检测和对话系统的应用中,最通用的关键词抽取方法是基于垃圾模型的方法[6]。这类方法在对限定关键词建立声学模型的同时,构建垃圾模型吸收所有其他发音,其优点是实时性好,但关键词库难以扩展。在音频内容检索的研究中,研究者主要利用语音识别引擎产生基于音节或音素的搜索网格[7]进行关键词抽取,这类方法更换词库方便,但搜索开销较大。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N-Best音节格的命令关键词抽取算法。为保证关键词库的可扩展性,并使语音识别结果有较高的稳定性,采用基于微软SAPI5.1的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引擎作为前端。为进行细粒度词汇匹配,将语音识别结果转换为拼音和声调的组合串,构建基于音节的N-Best搜索网格作为关键词抽取的输入。N-Best音节格即N个识别得分最高的经过时间对齐的识别结果语句(实现中取N=5),其形式见图2。采用N-Best音节格代替1-Best的识别结果能够为关键词匹配提供更多的信息,并且这种音节格的形式简单,搜索时花销小,适合命令检测。

关键词抽取算法的输出是一个关键概念序列,各关键概念按出现位置排列,并且每个概念项标注其匹配位置和匹配得分。

搜索算法为从N-Best音节格的第1列开始以音节为单位进行扫描,计算每个预设关键词与从当前列开始的5个对应音节串之间的相似度得分,对这5个相似度得分以识别得分加权求和作为匹配得分;记录匹配得分超过预设阈值(根据实验取0.9)的关键词所对应的关键概念、匹配得分和匹配位置,构成关键概念序列;对得到的关键概念序列进行后处理,保证关键概念按匹配位置排列,并且前后关键词之间没有位置重叠。

为计算匹配得分,建立基于最小编辑距离(MED,minimum edit distance)[8]的词汇相似度度量。最小编辑距离是指把一个字符串转换为另一个字符串在编辑操作上所付出的最小代价,MED越小代表2个字符串越接近。其中允许的编辑操作包括替换、插入和删除。采用最小编辑距离作为词汇相似度度量能细致地描述不同音节串之间的差距,并可以用成熟的动态规划算法进行求解。

在音节级的匹配中,令插入、删除和替换代价均为1。音节级的MED将作为词汇级匹配中的替换代价,因此可用两音节长度的最大值进行归一化。定义拼音PYi和PYj间的归一化最小编辑距离为

在词汇级的匹配中,计算MED时令删除代价为无穷大,插入代价为1,替换代价为对应音节之间的归一化编辑距离。当计算得到词汇间的最小编辑距离后,将其转化为值域在0~1的相似度度量,定义词汇Wi和Wj间的相似度为

3 基于概念关系图的命令解析

目前通用的命令控制系统往往只能理解符合预设格式的语音命令,限制了说话人的表达方式。为使说话人能够更自然地进行表达,本文在分析命令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关键概念限制关系的解析算法,不仅可以适应不同的命令表达方式,还允许用户在一句话中包含多条命令。

由1.1节的分析可知,智能家居控制场景中的命令包含设备位置、类别、属性及操作4个要素,设备的位置及类别、类别与属性、属性与操作之间存在直接的限制关系,据此构造并维护一个无向图(概念关系图)来表征不同命令要素即关键类别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考虑user_state类概念),图3给出了关键概念图的一部分。图中的节点表示关键概念项。概念关系图中的节点分为四层,只有相邻层之间存在边,代表直接的限制关系。当2个节点之间存在边连接时,表明这2个节点表示的关键概念可以在同一条命令中出现。若1个节点和相邻层只存在1条边,说明如果该节点代表的关键概念存在,可以直接推理出相邻层对应的关键概念也存在。

命令解析算法以关键概念序列为输入,根据命令模式输出0、1个或多个关键词组合。利用概念关系图进行命令解析的过程如下:首先将语音中未出现但可由输入KC唯一确定的KC加入待解析序列,并令新加入的KC与对应的原始KC匹配位置相同;统计每类KC的个数并取其最大值M,构造M条候选命令;从KC个数最多的一类开始,对其中的每个KC按照概念关系图规定的邻接关系(左/右)在输入序列中查找与其相关的KC,直至查找到概念关系图中的第1(4)层;若在相邻层查找关键概念时只找到1个,将其加入包含当前KC的候选命令;若找到多于一个KC,计算这些KC与当前KC的匹配位置之间距离,则选取距离最小或未被加入候选命令的一个;最后对抽取得到的候选路径进行筛选,去除重复路径和不完整路径,输出合法路径对应的关键词组合结果。

为提高命令检出率,在进行二次识别时考虑历史信息:历史信息为用户上一次语音输入中的关键概念,在查找时若找不到相关的概念项,则用合适的历史信息概念代替。

4 说话人情绪状态判定及多模态信息的线性加权融合

说话人的情绪状态是比命令内容更高层次的语义信息,对意图理解有重要的影响。为对说话人状态进行判定,利用情绪相关的关键词和语音声学特征的多模态信息进行融合,提出了一种线性加权的多模态信息融合方法。

4.1 基于文本的情绪状态判定

命令解析模块只处理命令内容相关的关键概念,基于文本信息的情绪状态判定以关键词抽取模块得到的属于“user_state”类的关键概念为输入,输出语句属于4种基本情感类别的置信度得分,其值域为0~1。当user_state类的关键概念被检测到,令文本属于情感类别k的置信度得分为

(3)

其中,Nk表示检测到的第k类情感的关键词数,CW(k,i)表示属于k类情感的第i个词的置信度得分(关键词匹配得分)。

4.2 基于语音韵律特征的情绪状态判定

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大量语音情感识别的研究成果,其基本的研究思路是通过对语音声学特征进行分析和抽取,利用不同的模式分类方法将语音判别为某一类情感类型。本文借鉴语音情感识别的一般方法,构建了如图4所示的模式分类框架。

情绪状态相关的声学特征对识别结果有重要影响。目前在语音情感识别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声学特征包括韵律特征、音质特征和频谱特征。情感语音相关的大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这几类声学特征中,语音情感信息主要体现在韵律特征的变化上[9]。语音的韵律特征包括基频、能量和语速的相关统计或时序特征。因此选用音节平均时长、平均短时能量、平均基频、最大基频和基频范围作为用于识别的声学特征。声学特征的抽取利用praat软件完成[10]。

有关语音情感识别的大量研究证明了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方法的有效性,因此,获得特征向量后,利用SVM的开源工具包libsvm[11]进行模型训练和识别。其中分类器类型选定为C-SVM,核函数采用3阶的径向基函数 (RBF),分类器的输出为Cp(k),为语句与第k类基本情感相对应的匹配得分。

4.3 多模态信息的线性加权融合

多模态信息融合进行说话人情绪状态和命令状态的最终判定,可以在特征层或决策层进行融合。由于声学特征和文本特征在形式上存在很大差异,选择在决策层进行融合。

文献[12]提出了一种求均值的方法来进行决策级的多模态信息融合,该方法简单易行,相当于对各模态信息赋予相同权重,但是忽略了不同模态本身的置信度。为描述不同模态信息的置信度,提出了一种加权求和的多模态信息融合方法。

融合算法的输入为基于文本和韵律特征的情绪状态判定模块的输出结果,二者均为输入语句属于4类基本情感的置信度得分,可以看作为四维的置信度得分向量,其各分量均为0~1之间的实数。计算语句最终属于第k类情感置信度得分的线性加权公式为

(4)

其中μ为加权系数,取值范围是0~1。采用实验方法确定加权系数,对语料库中的每个训练语句进行2种模态置信度得分向量的抽取,选取令分类正确的语句数最多的系数值μ,最终选定μ为0.45。μ的取值也说明了情绪信息主要蕴含在语音的声学特征中,所以语音模态的置信度应当高于文本模态。

多模态信息融合模块还对命令状态进行基于规则的判定:如果命令解析模块没有输出完整命令,则将命令视为无效;否则命令有效。对于命令优先级,若最终用户状态融合结果属于愤怒情感的置信度最高,置优先级为最高级level-2;若属于悲伤情感的置信度最高,置优先级为最低级level-0;对其他有效命令置优先级为普通级level-1。

5 测试与实验

5.1 命令内容检测性能测试

在命令集中选择15条命令进行测试,其中包含2个关键概念的命令有2条,包含3个关键概念的有10条,包含4个关键概念的有3条。对每条命令进行60次语音输入,不限制测试者对命令的表达方式,如“开门”也可以说成“把门打开”。

测试指标为命令的1次检出率和2次检出率。

一次检出率P1定义为进行一次命令输入时的检出率:

(5)

当第一次输入未得到合法命令时,系统提示用户进行第二次输入,在进行命令解析时利用历史信息。二次检出率P2定义为:

(6)

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

15条测试命令的平均一次识别准确率为91.3%,平均二次识别率达到99.3%,说明系统能够有效地从用户语音中抽取命令内容。

5.2 情绪状态判定实验

为进行说话人情绪状态的判定,用一个包含四种情感语句的语料库进行训练和测试,这四种基本情感分别为愤怒、高兴、难过和惊奇。每种情感含有220个语句。句子文本并不限于命令内容。对文本中情感相关关键词进行人工筛选构造关键词库。每种情感选用200句作为训练数据,其他句子用于测试。

定义情绪状态判别准确率Pe如下:

(7)

只采用语音声学特征时,对情感状态包含在训练数据中的80个测试语句,情绪状态判别准确率达到88.8%。加入文本情绪状态信息时,情绪状态判别准确率达到93.8%。证明了融合多模态信息能够提高情绪状态判别的准确率。

6 结论

本文提出来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语音意图理解方法,通过从识别文本和语音信号中抽取多模态信息进行融合从而进行说话人意图理解。该系统能够获得包括说话人命令内容、情绪状态以及命令状态在内的更加全面的用户意图信息,有利于人机交互的顺利进行。

7 致谢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003094, 90920302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Wang Y.-Y, Deng L and Acero A. Spoken Language Understanding [J]. 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2005. vol. 22, issue 5. pp: 16-31.

[2] Kimura.H, Tokuhisa.M, et al. Comprehension of Intentions and Planning for Response in Dialogue [R]. Technical Report of IEICE. TL98-15. pp:25-32. 1998.

[3] Wang Y-Y, Strategies for Statistical Spoken Language Understanding with Small Amount of Data An Empirical Study [C]. Proceeding of INTERSPEECH2010. Chiba, Japan. 2010. pp: 2498-2501.

[4] Shimada K, Iwashiata K and Endo T. A Case Study of Comprehension of Several Methods for Corpus-based Speech Intention Understanding [C]. Proceeding of PACLING2007. 2007. pp: 255-262.

[5] 宗成庆,吴华,等. 限定领域汉语口语对话语料分析[C]. 全国第五届计算语言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 1999. 115-122.

Zong Chengqing, Wuhua, et al. Analysis of Spoken Dialog Corpus in Restrict Domain [C]. Proceeding of JSCL-99. 1999. pp: 115-122. (in Chinese).

[6] Rose R, Paul D. A Hidden Markov Model Based Keyword Recognition System [C]. Proceeding of ICASSP. Albuquerque. 1990. pp: 129-132.

[7] Lin H, Stupakov A and Bilmes J. Improving Multi-Lattice Alignment Based Spoken Keyword Spotting [C]. Proceeding of ICASSP. Taipei. 2009. pp:4877-4880.

[8] Navapro G. A Guide Tour to Approximate String Matching [J]. ACM Computing Surveys. 2001, vol. 33. pp:31-88.

[9] Tao J-H, Tan T and Picard R W. Feature Importance Analysis for Emotional Speech Classification[C]. LNCS 3748. 2005. pp: 449-457.

融合通信的概念篇(10)

争议随之而来,焦点集中在社会融资规模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与货币政策目标的相关性、可控性,以及行政规模调控等问题上。

这一新统计概念背后蕴含着怎样的货币政策新思维?4月1日,盛松成在央行办公室接受了《财经》记者的专访。

他认为,不能用旧的思维模式去理解新的概念。“当一个新的概念出现时,人们往往会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它、阐述它,由此对新概念产生误解。”

面对各界对行政调控的担忧,盛松成多次强调,“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是今年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绝不意味着把社会融资规模分解为信贷、债券、股票等具体调控指标,而是通过数量与价格调控手段相结合,保持今年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和结构合理。

理论和实践创新

《财经》: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提出,对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怎样的意义?

盛松成:迄今为止,社会融资规模概念有三种提法,即社会融资总量、社会融资规模和社会融资总规模。它们是同一概念的三种不同的提法。

社会融资规模的提出是我国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将对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一是促进直接融资发展,改善企业融资结构。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政府工作报告》)。

二是使金融宏观调控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监测和分析整体社会融资状况,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即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绕开贷款规模。

三是促进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市场化改革。社会融资规模将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结合起来,将进一步促进金融宏观调控向市场化方向转变,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财经》: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有无类似的国际经验?

盛松成: 首先,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提出受到货币供给理论中的“新观点”的启示。

这些理论认为:对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的,不仅仅是狭义的货币,而且是包括狭义货币在内的所有短期流动性资产;决定货币供给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行为,而且是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整个金融系统的活动和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货币当局不仅应该控制商业银行及其负债,而且应该控制其他金融机构及其负债;货币供给并不是取决于货币当局的外生变量,而是取决于经济过程本身的内生变量。

同时,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提出也是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入思考的产物。

在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联系密切,贷款的提供者扩大到整个金融体系;信用过程不仅发生在银行体系之内,而且发生在银行体系之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已不能完全反映货币信贷创造过程;资产负债期限转化职能不仅局限于传统商业银行,而且发生在“影子银行”的其他多种形式中;宏观审慎管理范围过于狭窄,大量具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市场和产品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成为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

随着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和金融创新的发展,传统的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不能满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和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中央银行需要监测更广义的信贷。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出的广义信用的概念囊括了实体经济部门债务资金的所有来源。

详解中间变量

《财经》: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新概念,蕴含着怎样的货币政策调控思路?

盛松成:当一个新的概念出现时,人们往往会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它、阐述它,由此对新概念产生误解。社会融资规模作为一个新概念,其创新不仅体现在其内涵上,而且体现在它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监测指标和中间变量的市场化方向上。

从历史上看,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曾有一个发展过程。1994年10月起,央行开始正式按季度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分层次监测指标。1995年央行尝试将货币供应量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体系。1996年起,货币供应量正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由此可见,社会融资规模的积极作用和重大意义也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拟从2011年一季度起试公布季度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未来条件成熟,可按月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及各组成部分。

《财经》:央行一直在强调价格和数量工具的综合运用,社会融资规模的提出将带来哪些新的转变?

盛松成:近年来,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地位逐步确立,Shibor在金融产品定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影响社会流动性水平和市场利率水平,会对包括股票、债券在内的资产价格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影响股票和债券价格及其融资规模。

《财经》:社会融资规模在实际操作中,将如何发挥其作为中间变量的作用?目前社会舆论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理解存在一些分歧。有的学者认为,社会融资规模在实际操作中会被分解为信贷、债券、信托等具体规模调控指标。

盛松成:社会融资规模符合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方向。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是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这绝不意味着把社会融资规模分解为信贷、债券、股票等具体调控指标,而是要“综合运用价格和数量工具,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政府工作报告》)。

我们采用基于2002年至2010年的月度和季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新增人民币贷款相比,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与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CPI的关系更紧密,相关性显著优于新增人民币贷款。

尤其要指出的是,社会融资规模与物价关系较为紧密,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意义重大。

同时,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与基础货币、利率关系更紧密,相关性显著优于新增人民币贷款。基础货币与社会融资规模的正相关系数为0.15,高于与人民币新增贷款的正相关系数(0.06)。利率与社会融资规模的负相关系数为0.57,高于与人民币新增贷款的负相关系数(0.53)。

探路逆周期监管

《财经》:今年1月的国务院工作会议和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出现了“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的表述,如何理解“合理”的含义?

盛松成:应从总量和结构上来理解“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首先,社会融资规模应在总量上保持合理。一是社会融资规模应与宏观调控目标相一致。可以根据GDP和CPI等指标测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相应社会融资规模。二是社会融资规模应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吻合,与宏观调控导向相吻合。三是社会融资规模应有助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

其次,社会融资规模应在结构上保持合理。一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结构要合理。二是要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三是要重视对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

社会融资规模涉及金融市场等诸多方面,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需要各相关部门更紧密的沟通和合作。

《财经》:社会融资总量的提出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行三会”的协调问题,目前有什么新进展?

盛松成:我行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已达成共识,在原有数据共享基础上加强协作,保证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财经》:“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社会融资规模在其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融合通信的概念篇(11)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一、图形语言编码过程中的意象显现与提炼

视觉传达设计主要运用图形来把设计师要表达的信息有效地传递给观者,使观者在心理或思想上产生互动或共鸣,并获得某种清晰的概念,从而达到其宣传教化的目的。因此,在图形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中,意象和意念处于文字概念到图形语言相互转换的中间环节,是思维过程中的关键,又是思维的方式或思维中的材料,它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思维主体——设计师和受众,因此有不同的思维目的。设计师是从文字概念创造出传达信息的图形造型结构,受众是从图形造型中解读出概念或信息。

1.图形编码过程中的意象

在视觉思维领域,人们对于文字等抽象概念的理解,最初源于阅读时大脑产生的一些意象,这些意象是在对文字的初步知觉中形成的,正如人们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大脑中闪现的一些画面或者形象。同样,图形语言的创作过程也是大脑对形象的加工过程,又因为这时的形象是模糊的、闪现的和易变化的,所以这时的形象又称之为意象。因此,这一过程也可称之为意象的加工过程,或者说意象的组合过程。意象和意念是一对心理学的概念,也经常出现于艺术思维的领域。创造性思维就是通过意象的融合实现的,这类意象大都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中的本能呈现。罗伯特·H.霍尔特在《意象,被放逐者的归来》中曾这样来描述它:“这种意象,是对感觉或知觉的一种模糊不清的再现,没有多少感性的东西,它只在清醒的意识中呈现,成为思维活动的一部分。”由此看来意象是一个具体视觉对象被简化后的形象,是在大脑中呈现的“一种模糊不清”的思维幻象,是思维中的物象的局部典型特征的闪现。但它又以最大的准确性指向事物的本质特征,是直觉的本能体现。意象不同于具象,其根本区别在于意象的模糊性和典型性,它抛弃了原物体的无关紧要的成分,只是抓住了物体典型特征的局部印象。

2.图形传递过程中意象的简约性与典型性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一幅好的画面或者说图形设计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其视觉感受要有多么美,而是首先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图形设计的成败与否。同时也要注意选取典型性的意象,根据意象的特点,在图形语言编码过程中,关注心理意象对视觉经验中的“突出局部”,把无关紧要的部位舍弃,并进行适合的修正或重组,使意象切实表现画家真正想要表达的效果和经验。这同时也是对意象的一个融汇和提炼的过程,目的在于提高图形自身的表现力和视觉张力。

在图形语言编码过程中,视觉意象的“闪现”或“暗示”主要体现为五种形式的意象组合方式,而其中的每种也都是创意思维中意象的组织和构建形式,或者说是视觉意象融汇的产物。这五种意象的组合形式分别是:形的分解与重组、残缺与空白、图底与共生、整体置换、悖论空间。通过这几种方式,在打破了原有意象的基础上实现了意象的融汇、重组和提炼,同时也使意象的简约性和典型性得以突显,大大提升了图形的视觉表现力。而这里的图形也不再是再现现实的具体指认,而是表现和象征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媒介。如福田繁雄设计的反战招贴“Victory”中,大面积的黄色单纯背景中,黑色的大炮和子弹呈对角线式构图,唯一不同的是子弹的方向却是冲着大炮飞过来的,把“谁发动战争,谁将自食恶果”的概念生动地传达了出来。整幅作品画面简洁,主题突出,堪称海报招贴中的经典作品。意象的简约性与典型性是相辅相成的一对概念,意象的典型性不仅能够增强图形的表现力,同时还能减少观者解读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使整个传达过程更加清晰、迅捷。如2005年苏州城市印象的海报招贴设计大赛中的一幅金奖作品是这样用图形来诠释苏州的:在诺大的用米铺成的湖一样的白色背景上,一条条的大鱼象小岛一样或隐或现于其中,不用过多的赘述,“鱼米之乡”的概念已经被清晰地诠释出来。

二、意念在图形语言解码过程中的生成与深化

在图形语言的传递过程中,意象通过编码及解码与观者的视觉经验和已有认知形成互动,共同生成意念。受众在从图形到概念的解读过程中,图形首先会分解成多个相对独立意象,并在思维(直觉、经验)的作用下生成其相对独立的意念,每一个意念单元都是构成图形概念的一个分子,多重意象呈现出多重意念,多重意念相互融汇就形成了图形传达的本源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