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4 16:34:06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篇(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187-03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期间的发展主线,已引起各界的关注。然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工业方面更容易被重视,在农业方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往往被忽略。尽管如此,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与急迫性还是很明显的,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三农”发展新难题、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路径。漳州是农业大市,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产量在省内占据绝对优势,这种以产量目标为主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常常发生增产不增收的现象,甚至出现农产品卖难的问题,究其根源就是农产品供给体系中的结构性失衡。因此探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农业供给体系的现状与困境

在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农产品受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市场价格运行波动,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市场价格呈下跌趋势,越来越多的农民面临农产品销售不畅问题,农产品加工企业感到利润微薄甚至亏损。要认识和解决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必须从农业供给结构去找根源和对策。近年来,漳州农业面临的问题也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新问题。2015年漳州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3.4∶48.5∶38.1,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和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增幅居全省第三位,九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主要有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花卉、林竹、中药材、畜牧、水产等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然而,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漳州农业也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近年来的水果(荔枝、龙眼、香蕉)低价滞销大大地打击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出现了结构性问题,一方面是出现大量农产品过剩滞销、价低,另一方面新兴需求(如绿色、安全)却得不到满足,这种供需结构性的扭曲已经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总体上表现为四大失衡。

一是投入结构失衡。过于重视与产量有关的化肥和农药等无机物的投入而忽视与质量相关的有机肥和人的要素的投入,造成产量增加质量下降,甚至出现残超标问题,严重影响市场销售。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早已不是满足吃饱问题,而是要吃好、讲品质、讲安全、讲休闲、讲养生,这就是消费升级的新常态。如果不对漳州农业的要素投入进行结构性调整,不仅不能实现漳州农业的提效,还会导致环境资源的浪费,影响到漳州生态环境的改善。投入结构的改革是构建高质量、有效率的农业供给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生产与销售失衡。从农业竞争趋势看,市场竞争的层次已经由单个产品、产业环节的竞争向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转化。目前部分农产品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一些低端农产品却出现滞销积压卖难的问题,造成农业生产资源和生态资源的浪费。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市场平台、信息系统、营销方式上进行结构性改革,如优先扶持农村电商,实现网络全覆盖,教会农民使用网络。解决农产品供给需求不对称的问题。

三是产业链失衡。漳州的农产品多数以初级产品或半成品的形式出售,产品的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特别是在工业化快速发展和干部政绩指标考核体系不科学的情况下,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工业,忽视农业产业链的配套建设,以致农业的其产业升级、跨界融合发展大大落后于工业。从国际经验看,进入中高收入的国家,第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形成第六产业(1×2×3=6,1+2+3=6)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失衡。漳州农业大市、生态良好,在厦漳泉都市区建设中漳州以生态优先,为周边地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支撑,生态效益明显。为确保厦门的水源地的生态质量,农业种植结构必须与之适应,然而,由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体系建设尚未健全,难以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生态产品的价值难以物化和体现。因此,必须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扬长补短,为改善生态资源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创造条件,同时,要通过补偿机制的完善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不仅要重视农业的经济功能,还要挖掘农业的生态和社会功能。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为实现绿色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为补齐三农中的短板,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寻找对策。

二、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形成农业“升级版”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抓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生产力调整和生产关系变革,当前要突出抓好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降成本、去库存、补短板六项重点任务。联系漳州农业的发展实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重点完成以下任务。

(一)去库存、调结构,创造新供给

漳州是花果之城、渔米之乡,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漳州特有的农业种质资源丰富。从去库存的角度看,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漳州一直被定位为农业大市,以运动式、排浪式的思维布局产业格局造成农产品结构单一,部分产能过剩(如荔枝、蜜柚)严重,去库存是漳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通过去库存才能为新供给腾出空间,实现调结构促升级的目的。一要通过挖掘推出本地优质品种,实现漳州农业个性化定制。通过寻找本地优质品种,培育形成漳州的特色农业,彰显漳州味的魅力。并通过互联网的平台与消费者实现无缝对接,通过订单推动漳州农业走出个性化定制的新模式,这是农业区域优势的核心,是实现漳州农业差异化发展有效路径,漳州生态条件在福建位居首位,发展原生态农业,率先建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示范区优势明显。去年出台的《漳州市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漳政综〔2015〕181号)》文件包涵了众多对漳州农业种质资源和传承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包括支持鼓励乡村“创客”对农村本土特色种源保护的政策,很有针对性,要在去库存与调结构中很好地落实。二要通过品种改良,创造新供给。漳州农业产能大,基础好,漳台农业合作走在全国的前列,要学习借鉴我国台湾农业创新发展的经验,组织农业科技人员研究漳州现有产业的品种改良,科学布局,避免一哄而上,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如云霄马铺乡改良淮山与技术的做法对漳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有启发和示范作用。

(二)补短板、降成本,增强新动能

制约农业发展的“短板”问题最突出的是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和耕地质量的下降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下,一些现代生产要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现代农业的“新短板”,如金融服务、保险服务、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等都是“十三五”时期农业生产中要解决的“短板”问题。在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要侧重补上现代生产要素的“新短板”,通过发展“互联网+”,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引导和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补上现代农业发展中新生产要素的“新短板”。

从降低农业成本的角度看,当前的农业生产是用高成本维系着高产量,农业投入的边际效益趋于下降的现象不被重视,盲目扩大再生产导致增产不增收。要降低农业的成本,一是要转变农业发展理念,从以前注重农业的数量增长转变为注重农业的质量提升,由注重物质的要素投入转变为农业的科技创新,转变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二要实施基地化生产,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组织农民加入基地化组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降低生产成本。三要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服务,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三)促融合、挖潜力,拓展新空间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挖掘农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功能,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农耕文化与农业休闲旅游融合起来发展,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更好满足社会对农业的多样化需求。漳州农业虽然体量大,但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提高比较收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互补与融合,将农业种养殖环节的第一产业和农产品加工制造环节的第二产业、以及相关产品销售服务环节的第三产业结合起来,相互融合发展,实现消费者与生产者,生产者与加工者的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惠及整个社会的发展目的。当前促进产业融合的重点是:一要扶持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拓宽跨业融合的渠道,如推动“农田托管、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农产品电商”等业态的发展;要促进农业与旅游、健康养老业等深度融合,漳州生态优良、农村旅游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健康养老产业;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二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建立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龙头企业联农带农的作用。三要创新农村新业态,出台支持发展景观休闲农业、健康养生农业、创意农业、都市型农业等政策,实施产业政策引导。

三、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路径选择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选择科学改革路径。

(一)培养和发现新农人

新农人是指对“三农”事业充满情怀、富有理想、敢于创新的新型农业经营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原则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提高资源要素的生产效率,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同样,农业供给侧改革不能走政府包办之路,要发挥农业生产主体的作用。近年来,农村不断涌现的各种人才是引领农业转型升级的带路人,是实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要通过人力资本的投入培养和发现“五新”新农人,一是发展理念新,有生态农业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强调生态自觉;二是思维新,有互联网思维,能将互联网融于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三是营销新,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四是组织形式新,以自组织方式建立平台,分享经验、交流情感、自律自励、抱团发声;五是知识新,有将其他行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技术手段、商业模式灵活运用到农业领域的知识。培养和发现新农人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目前农村电商的良性发展都与培养和发现新农人有关。

(二)培育创新型经营主体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创新,农业的创新源于乡村“创客”的劳动。企业能够推动“创客”的创新成果向产业化转化,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乡村“创客”的融合发展,为乡村“创客”的创新活动提供平台,设立实验室或创意空间,对于接受和帮助乡村“创客”取得创新成果的经营主体要给予支持和奖励,并通过有计划地选派农村和农业专家深入经营主体开展创新指导,推动企业与乡村“创客”的共同成长。当前要引导乡村“创客”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鼓励乡村“创客”领办创办合作社、成立家庭农场,将他们作为实施“互联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力量。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产品营销的优势和作用,与农民特别是种、养业能手在一个产业链条上合理分工、携手共赢,共同发展市场农业、高效农业、现代农业。要通过制定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使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与自主创业者有权享受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用地、物流等优惠政策;要加强对创新型经营主体的指导与服务,并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范围,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的对接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三)促进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发展

都市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类型,是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综合高效现代农业,能有效地带动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实现城乡和谐发展。漳州提出打造“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目标定位为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开辟了通道,漳州农业的供给侧改革要服务于漳州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通过生态农业建设推动漳州生态城市的发展。从供给侧看,发展全市的都市生态农业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完善土地承包制,延长土地承包期,推动土地两权分置的改革,解决限制都市生态农业建设和功能发挥的土地承包期问题;二是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解决适度规模经营的问题;三是谋划“十三五”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指导漳州都市生态农业专项发展规划的编制,以引导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可以借鉴长泰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经验,建设都市生态农业的示范区,探索产城融合、产村融合的发展模式,以新型城镇化和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探寻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策。

参考文献:

[1] 于江,王乐乐.陕西省农产品物流系统建设优化研究[J].物流技术,2012(7)

[2] 朱满德,刘超.龙头企业与农户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的探索与创新[J].南方农村,2010(3)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篇(2)

在我国现在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我国目前农业的发展处于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中,这个就需要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一个高度的重视。而且农业的发展不仅仅对我国农民自身的生活水平有提高的作用,而且还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但是对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如果只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仅难以进行农业的发展,而且还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这就需要在进行农业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相应的农业机械进行生产。由于农业机械的使用能够为农民带来很大的便利,出现农业上投入的农机设备也有增长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农机问题的出现。

1 加强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和机构网络建设

农民为了尝试和享受到农业机械化带来的各种好处,采用了目前农业生产提供了先进设备,这也是为了帮助农民增加农业产量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但是,正如硬币没有完全相同的两面来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农业机械使用数量的增加,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农业机械问题,目前媒体或者其它渠道报道的各类违法非法使用农业机械的现象着实令人担忧,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纷纷议论,情况不容乐观。这其中主要是酒驾、无照驾驶、超载违章、拖拉机非法改装、未检未审、报废车上路等各类违章现象,违章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呈上升趋势,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形势令人堪忧。

众所周知我国在世界上属于农业发展比较迅速的一个国家,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的重要性。而且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还起到促进的作用,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来说,农业生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但是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清楚的发现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现在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生产做出一定的改善。在农业实践的过程中清楚的发现进行农业的机械化生产,对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效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出要想提高我国的农业产量不仅仅需要使用农机设备,还需要对农机设备的质量也做到一定的重视,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对农业机械进行安全的生产。在对农机生产中可以发现农业机械的安全性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和自身的安全也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在农机生产的过程中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加大农机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安全对我国社会上各个角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对农业机械的生产,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进行农业机械生产的过程中要想保证机械设备自身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有一定的提升,只靠单纯的生产是根本不够的,这就需要在对农业机械生产的过程中成立合理的安全监理队伍,在农业机械生产的过程中能够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这样对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能够起到很大的保障作用。另外这个监理队伍的成立对进行农机操作的人员也有一个监督的作用,要求使用农业机械的进行农业生产的人员必须有相关的驾驶证明,这样不仅仅能够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性也有一定的保障作用。

在进行现代化农业机械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对机构网络构建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社会上存在大多数农业机械都是智能化操作,这就需要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网络管理。另外由于我国现在农业的不断发展,导致我国现在农业机械设备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而且使用人员在购买农业机械之后使用的范围也比较分散。这种情况的出现仅仅只依靠人力进行管理是根本不够的,因此这就需要采取机构网络建设的方式对这些分散的农业机械进行角度管理,从而确保农业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得到良好的监督管理。

2 抓好农机安全监理基础设施装备建设

随着农业机械的高速发展,农业机械的年安全生产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给农业机械部门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农业机械安全性监理基础设施装备的建设与完善是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同时,它也是使农业机械年安全性生产监理工作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前提。农业机械安全性监理基础设施装备的建设与完善还在农业机械年安全性监理执法能力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是提高执法能力的常用手段之一。农业机械年安全性生产安全监理技术在装备上一定要符合现行规范所规定的标准,配备标准一定要具体地落实处,保证农业机械年安全性生产安全监理中的各项业务工作开展的需要。

3 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无论什么时候,人的安全都应该放在首要的位置,农业机械年生产性安全自然营业不能例外,保证安全工作是农业机械化年安全性生产工作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工作方针,同时保证安全性工作的正常进行也是农业机械年安全性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是保障农业机械化年安全性生产的重要前提,是所建设的各城乡级农业机械监理机构的基本职责。通过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各界人民的广泛关注,提高他们的农业机械安全意识,同时这也是做好农业机械监理工作的根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有关于农业机械年生产安全性工作的安全宣传和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全面提高社会各基层农业工作者的农业机械安全意识,在农业机械生产的大环境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社会氛围。

结束语

从上述可以清楚的看出,要想促使我国农业的发展仅仅只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水平是根本不够的。这就需要在目前的农业生产上才采取合理有效的农业机械设备,使用农业机械设备不仅仅可以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起到便利的作用,而且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提高也非常重要。但是这种农业机械设备在使用和生产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解决,从而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性,进一步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宁波.农机管理的问题与应对措施浅谈[J].南方农业,2016(9).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篇(3)

1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11.1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

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向,在未来发展中,加快建设新农村,必然要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具体来说,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发展首先需要加快建设农业生产活动的现代化。传统农业生产中,主要是依靠农民劳动力实现生产发展,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生产活动现代化发展,运用机械生产代替手工生产,有效提高生产力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其次,实现农业生产深加工,借助现代农业技术支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技术性。同时,农业生产深加工,有利于实现农业经济内容的多样化,拓宽农业经济发展渠道。农业经济管理需要适应经济多样化发展趋势,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促进农业经济长远发展。

11.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

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中,是农业经济发展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能够对农业生产、经营等各项经济活动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同时,还可以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分析市场变化数据,明确农业市场变化趋势,对农民农业生产安排做出合理指导,促使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最大化。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符合时展趋势,是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11.3农业经济管理市场化发展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市场化是必然的,因此农业经济发展要求农业经济管理必须市场化。实现市场化的农业经济管理,是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融入市场中,利用市场法则实现优胜劣汰,进市场与农产品双向满足,从而促进农业经济整体的优质、快速发展。同时,加快农业经济管理市场化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快速融入市场,既可以促进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又可以为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提供稳定的材料来源,实现农业发展与市场需求一体化。

2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22.1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农村经济发展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就农村居民而言,其家庭经济水平的提升多是依靠外出务工、个体经营等方式,依靠农业生产的相对较少。同时,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应当重视起来,共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呈现出了较大的劣势,最为主要的就是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2.2农业经济管理模式陈旧

一方面,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仍然是采用人工管理为主,例如,通过人工记录生产数据等,造成管理模式陈旧。当前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不高,其覆盖范围也十分狭窄,造成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不能实现创新,管理效率不高,制约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农村引入了现代信息技术管理设施,然而由于受到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限制或其他等一些原因,导致设备利用率低,实际管理方式仍旧是以人工为主,农业经济管理模式难以实现真正的创新。

22.3农业经济管理认识不足

从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角度来说,其管理认识不足也是制约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原因。当前,很多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不能正确认识到有效管理措施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能及时转变管理观念,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效用的发挥,限制农业经济的发展。

3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有效措施

33.1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加快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的改革,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农业经济的必然措施。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在改革完善的过程中,需要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并根据农村本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具体来说,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首先需要加快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发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农业经济结构,从而以此制定符合发展要求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其次,农业经济管理需要重视提升农产品价值,通过完善制度管理,加快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促进农产品销量,打开市场,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33.2实现规模化农业管理,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力度

农村农业生产较为集中,当前在新农村农业经济建设中,很多农村已经实现了集体化生产。集体化生产便于整体的机械化操作,以及集中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措施。而当前农业经济管理重点,是加快集体化生产向规模化发展。规模化的农业管理有利于农业生产与市场经济的对接,促进农业经济市场化,适应当前时展的需求。同时,规模化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民提供了更稳定的农产品销路,极大的促进其农业生产积极性,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提高规模化农业管理有效性,必然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从技术角度给予农业经济管理最大的支持。例如,引进农业经济管理系统,实现对农产品市场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从而为管理人员预测农产品市场趋势,对农业生产进行市场评估和科学指导,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33.3加快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篇(4)

一、农业展会的现状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我国会展业仍未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2007年全国展会数量大约4400个,涉农类展会180多个。展会内容范围广,几乎涵盖了农业的各个领域,其中,农产品加工类、综合和畜牧类展会的数量占到了农业展会总数的50%。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是展会举办最集中的城市。我国农业展会发展很快,正逐渐成为农产品贸易的风向标,在农业产业发展尤其是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农业展会快速发展的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会展作为最直接有效的农产品促销手段,由于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各级政府基本上都设立了农产品营销促销专项资金,多数的展览会、交易会等农产品促销活动几乎都可以得到政府的专项补贴,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农业会展经济,支持农产品营销”,这就为农业展会发展明确了方向。

2、展览场馆增长迅速。目前,国内展览场馆的总面积已经跃居世界前列,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完全能够满足各种类型展会的需要。

3、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有的高校相继开设了会展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有关协会和培训机构进行了从业资格培训和技能鉴定,再加上农业展会数量不断增多实战经验也随之不断丰富,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大幅度提升。

(二)展会举办城市高度集中

就整个会展行业而言,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沿海大中城市为集中举办地的区域格局,展会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青岛、成都、西安等城市。就农业展会布局看,由于农业产业发展的普遍性和生产企业规模小、地域分布广等特点,导致了农业展会举办地分散,但是,趋势大体一致,大型农业展会也基本上分布在这些城市。

(三)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展会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已经拥有了一批具有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农业展会,虽然数量不是很多,却是农业展会发展历程中的亮点,这些展会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是很大的。例如,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中国国际花卉博览会、中国国际畜牧业博览会等一批展会已经确立了品牌形象,在国际农业会展业中具有了一定地位和影响力。

这些展会中既有综合性展览,又有专业性展览;既有国际性展览,又有区域性展览;既有固定举办地的展会,又有巡回展会。可以说,我国农业展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涵盖广泛的完整体系。

二、农业展会在农产品贸易中的作用

(一)开拓市场,促进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

展会由于其举办的定期性、买家的集聚性、卖家的集中竞争性、产品展示的直观生动性、产消接触的零距离性、宣传的形象性和质量集中监管的便利性等众多特点使得展会成为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快捷通道。例如,2010年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贸易成交金额达560亿元。参加国外展会是涉农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主要通道,是增加我国涉农产品开展出口贸易的重要途径。例如,英国皇家国际农业展览会是著名的综合性农展,参展商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专业观众10多万人,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连续成功组织了“中国代表团”参展。带动了国内农产品企业开拓欧盟市场,扩大了我国农产品出口。

(二)搭建平台,提高政府部门促进农产品流通的针对性

农业展会已成为现代农业建设中衔接产销的一个重要平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现代农业,搞好生产环节与市场流通的对接,是一个紧迫而不能逾越的现实问题。根据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经验,市场经济越完善,会展业对农业农村经济的作用就越明显。举办农业展会,广邀八方客商,汇聚四海宾朋,为众多的农产品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政府统一举办各种农产品推介会、订货会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提高企业和产品的信誉度,又可大大节省单个企业开拓市场的成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整合资源,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带的构建

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我国农业展会的举办地除了北京、上海等国际性大都市外,基本集中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优势地区,这样既便于招展参展,又可以扩大举办地在相关项目上的知名度,使人们把一个有名的展会同一个有名的产品和一个有名的产地联系起来。例如,一年一度的中国(寿光)蔬菜科技博览会,经过多年的培育已经成为品牌展会,该地区的蔬菜产业也连续跨越了几个台阶,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由于举办展会时,主办机构需要多个行业相互配合,农业展会作为会展行业的产品,不仅能够为举办地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带动效益,能够推动当地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可以整合当地资源,改善投资环境,更好地吸引投资,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促进交流,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

成功的农业展会是某个领域内先进发展水平的缩影,聚集了大量的人流和信息流,增进了参展企业和参会者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让企业了解了世界,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农业。可以说,农业展会是成本较低、效果较显著的推广先进农业发展理念和管理模式的手段。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打造和完善农业产业链。对于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和管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农业展会则是实现这个战略的有效平台。通过农业展会的形式,可以加强农业产供销或农产品上下游之间的组织、信息、价值和物流的沟通与协调,拉长或加强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农业展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政府主导色彩太重,市场机制缺失,资源未能充分整合。目前,国内有影响的大型农业展会,大都由中央部委或省政府主办,但都没有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基本上是搭建临时班子、主管部门监管指导,可持续性和连续性差。由于农业展会政府主导成分太多,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和优化各种社会资源,许多展览流于形式,国际化程度不高,专业采购商组织力度不够,直接影响了展会效果。第二,结构性失衡,专业化程度低。多数区域性农业展会大多是从眼前利益出发,缺乏品牌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在一年内参加同主题农业展览次数多,这些展览虽然举办时间和地域不同,但其内容、效果、主要参与者等严重重叠。尽管存在着总体上的供给过量,但是专业化程度高、品牌效应明显、展示交易效果突出的高效农业展览却供给不足。如果按照展示性和交易性两项指标对当前中国农业展览进行考察,则其大部分集中于展示性和交易性都较低的中部区域。这是中国农业展览行业普遍专业化程度低、项目重复化严重的一个直观体现,其背后所体现的农业展览供需结构性失衡正是中国农业会展在数量和规模增长的同时行业效率却一直地位徘徊的主要原因。

第三,参展主体观念滞后,认识不到位。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和各类涉农企业是农业展会的参展主体。发达国家和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国家,展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营销方式。在日本,客户一般喜欢在展会上先建立联系,了解企业和产品或试订小批量货,为将来大批量订货打下基础。目前,国内企业对展览这种立体直观、针对性强的新型营销方式认识不足,另外,国内企业往往看重展会的直接效果,实际上,展会潜在的和后续效益要远远超过直接效果,据美国一项调查,在展览结束后16%的客户再联系一次才签约,10%的客户再联系两次后才签约,20%的客户再联系三次后才签约。

第四,农业会展业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没有引起行业的足够重视,农业展会自身宣传不够,公众对农业展会的认识程度仅仅停留在农副产品的销售和购买上,对新形势下农业会展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全面。

四、对策建议

(一)明确公共部门在会展经济中的定位

在会展经济深入发展的进程当中,政府要履行好公共服务的职能,需要不断深化认识、转变角色。作为影响供给的重要一方,既不能放手不管,也不应过度参与、过度扩张。

制定统一规划,加强对农业展览行业的宏观指导。尽快制定全国性的农业展览行业发展规划,根据农业展览的规律、特点以及农产品营销促销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产业发展的目标、重点和区域特性进行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积极探索新的管理和服务方式,加快建设农业展览绩效评价机制。加大对公共产品属性较强、外部性效果明显的公益性展览的扶持力度。应该加大对公益性展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探索最优的支持方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避免和限制展览的低水平复制。

(二)加快农业会展专业化建设,打造品牌展会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篇(5)

一、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的提出及意义 此后,得到与日本相似的农业生产条件和贸易立场的韩国响应,积极支持宣传农业的多功能性。欧盟一些国家也相继加入日本和韩国这一集团。之后,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相继出现在联合国的 文献 决议之中。如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

欧、日、韩等国注意到农业对保护遗产、确保粮食安全、保持空间上的平衡发展、保护地面景观与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认为农业多功能性概念有助于重新审视和认识农业这一古老产业,从而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制定新世纪的农业发展战略,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 历史 文化、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就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二、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解决一向被认为是“两难”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新的思维范式。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而又面临诸如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危机的双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可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领域的体现。

1、“可持续农业”概念提出

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思潮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与这些国家由于农业发达而相对看轻农业的增产目标及转向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改善不无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绿色革命”以后高投入集约农业的弊病逐渐显现出来世界农业发展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多种危机的严重挑战。各种环境问题频频向人类发出警报:农业生态稳定性下降,生物物种减少,施用农药导致害虫天敌被杀死,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大量使用化肥引起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等。Potter & Goodwin 研究 认为发达国家普遍对农产品进行补贴,人为抬高了部分农产品价格,诱导农民大量种植有补贴的这些“计划产品”,鼓励了水、肥料和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产生了多方面负的“外部效应”。这一系列问题促使业界对这种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反思,发展可持续农业有利于上述难题的解决。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都具有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生产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四个方面的目标特征。Bromley(2003)认为,农业可持续性是人们寻求对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最佳思维,并非是在无限的未来寻求有关消费和福利最大化的路径或过程。针对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应提出不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好的区域发展战略应包含一些共同的要素,其中包括和平与安全的保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市场激励的供给、市场制度的健全以及对物质、人力、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本等方面进行适当比例的公共和私人投资,而各区域战略的不同之处则在于依据不同的区域比较优势设计不同的投资规模与结构。

2、农业多功能性与可持续农业 可持续农业发展到今天,最高层次是具有多功能性的可持续农业。这种可持续农业,是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有机结合,是在遵循可持续农业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强调农业的多功能特性,在技术路线上采取能够充分发挥农业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功能,并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对多种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持和保障。这种可持续农业属于可持续农业的一种高层次的具体发展模式。 三、农业的多功能性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

农业的多功能性应该成为各国政府制定支农政策的 理论 基础。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了任何国家政府都要重视构筑农业产业体系间各个环节的互动,而非传统的单一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功能。

对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而言,提供基本食物、满足消费需求,仍是我国农业的最基本的功能。 中国 农业 科学 院的陆庆光教授说,农业 问题 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也是新一届中央政府下决心解决的重要问题。新时期,农业的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 经济 的发展,农业的 现代 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农业产业化是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关键,并指出,农业产业化发展应坚持农业的多功能性,注重发挥农业在生态、文化、 教育 等方面的作用。

张陆彪曾建议我国政府应尽快明确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立场,并开展我国农业多功能性立场问题的深入 研究 。陶陶和罗其友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我国农业的功能划分为农产品供给、就业和 社会 保障、文化以及生态4方面的功能,并探讨了农业的功能分区[4]。2004年农业部制定了旨在推进今后全国农业资源和生态建设的《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这是农业部门第一次系统规划此领域的工作,也是首次全面强调农业多功能性问题,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确保粮食自给,关乎我国食物安全和国家安全。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绝不能依靠国际市场解决。要确保粮食稳定供给,以及维持农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多功能性理念的确认以及日、韩、欧等国政府为之付出的努力,对我国新世纪农业发展是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的。

1、强化国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强调农业多功能性,促使人们重视农业的地位,有助于唤起国民尤其是城市居民对农业的热情,统一国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粮食安全关系民心稳定和社会稳定。如果从粮食安全和农业多功能的角度,考虑到一旦面临战争、灾害等非常因素,就应当加强农业。因此,即使大米和小麦等粮食在国内生产远不如从国外进口经济划算,也应该在降低国内生产成本的同时立足于国内生产,以确保粮食稳定供应。农业具有多功能性,但农业又是弱质产业。农业不仅对实现粮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保障农业和 农村 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实现生物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支撑其他多种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强调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忽视农业,要特别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2、加深对农业多功能性的认识,引导农业投入政策的走向。 目前 ,我国农产品存在加工不足、加工品消费不旺等问题。主要是包括信贷投入、财政投入在内的投入体系不完善和投入不足引起的国民消费不足造成的。无论是拉动内需,还是参与国际竞争,都需要增加对农业的补贴和投入。保持和不断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切入点除 科技 投入以外,主要是对农业品和农民的补贴政策。国家补贴给农业的领域与国家基金支持的方面和范围都需要从当前和长远两方面考虑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农业投入政策应该确保农业在保持一些地区的社会和人文平衡,维系农业在国家财富的保持、生态平衡的维护、农作物家畜品种的保护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强调农业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是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来看,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逐步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发展的趋势。但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巨大,目前城市和 工业 吸纳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仍需由农业来提供从业岗位,减小社会就业压力。农业容纳隐性失业的能力很大,大量兼业型农户的存在,可以缓冲由非农产业发展的波动引发的就业问题。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强,社会保障程度低,农业人口的社会保障几乎没有。对人口众多的农村社区来说,政府及商业机构都难以在养老、医疗卫生、救灾、扶贫济困等方面提供足够的保障,只能依靠农民自己解决,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农业、依赖土地。农村问题研究专家温铁军一再强调,实行承包责任制后的土地是农民的社会保障。它具有双重功能,既有生产资料的功能,也有农民生存保障的功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关于社会保障我们提供的数据仅仅是城镇方面的,但是这不等于我们不关注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农民的社会保障最主要的是农民应该拥有耕作的土地,这个土地是他们最坚强的社会保障。”

4、分区域发挥农业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农业中不同农作物具有不同的最适宜生产和生态区域。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各地社会、经济、 自然 情况差别很大,区域特点更为明显,应充分注意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西部地区应坚定不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下大力气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节水旱作农业。中部地区和粮棉主产区要继续发挥农业提供基本食物的功能,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形成各有特色的产业带。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其他地区,要吸取日本的经验和教训,防止出现二、三产业发达而农业萎缩的局面,充分发挥社会、经济的区域优势,努力发展高科技、外向型农业和休闲 旅游 、体验农业、“都市农业”,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教育投入。教育是提高国民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提出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成败。把中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重点是通过教育提升人力资本、提高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的能力。国家应当制定必要的措施,积极开展农业教育,加深国民对农业的理解,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促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 学习 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 方法 ,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因此,增加政府在农村教育方面的投入,是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价值、能力和禀赋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此外通过对农业、农村的教育投入,还可以提升农业人口的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能力,快速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农业科技生产力,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奠定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

参考 文献 : [2]张法瑞,靳乐山,郝晋珉.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7):33-37.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篇(6)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038-03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种原因,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小农经营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农业社会,农户经营构成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其数量多,规模小,组织松散,产业结构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弱,生产力水平低下。因此,人们认为,只有发展设施农业,进行规模化生产,实行大型农场加企业等模式,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但从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家庭经营最能适应中国农村和农业发展的要求。中国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国情决定中国必须走有自己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必须坚持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农业经营制度,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显著特征。在现阶段的中国,“农户经营是最适宜的农业经营方式之一,农户经营以其灵活和内部分工的协调性使其生产方式不仅适合传统农业,也同样适合现代农业,农户有接纳任何先进农业技术科技的潜力和机制”。[1]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并非必须消灭小农,并非必须大规模一体化,必须充分认识和肯定现阶段小农经济和农村家庭生产方式存在的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不动摇,在此基础上大力发挥政府作用,引导农民积极探索,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来发展农业产业。

一、什么是政府引导

农村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地方政府在农村工作中存在着两种现象,一种是得过且过,无所作为,对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结构调整没有明确的思路,停留在文件和口号的层面,消极应付,使农业发展处于自发无序状态。另一种是行政干预,包办强制。层层下达指标,硬性推广,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和农民的意愿,损害农民利益。这两种工作方式都不能调动农民积极性,不利于农村和农业发展,使得农民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产业“在思想上有所疑虑,在行动上有所保留,结构调整的进展与形式发展的需要及政府的愿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2]

政府引导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对自由放任型和干预型政府职能的扬弃。政府引导的宗旨是在引导社会总体的进步和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主动的和创造性的功能。政府引导要求政府在社会管理中担负起关键性的、实质性的引导功能,具有前瞻性并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创造性地提出社会发展的规划,站在社会发展的前沿来引领各种各样社会的管理力量去实施对社会的全面管理。政府引导是一个自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通过发挥积极、主动、科学的引导功能,通过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担负起建立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3]。相应地,政府引导农民发展产业就是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采用提供信息、技术、规划等涉农服务,发掘农业内部和农民内部的资源潜力,注重内部激活,通过提供服务来引导农民,通过引导来服务农民。通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逐渐改造传统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高效优质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扩大农产品市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农业农村社会发展。政府引导变传统的“扶着农民走路”为“引导农民自己走路”,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注意发掘农村潜力,注重调动农民积极性,在工作方式上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富有灵活性。

二、政府引导的必要性

党国英指出,三农问题就是“农业效率问题,农村就业问题,农民权利问题” [4],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大量中青年劳力进城务工,造成城市中农村人口暴涨而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村土地大量撂荒,新技术和新品种推广缓慢。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城乡二元,不能单纯通过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就业,更要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基础地位。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改造传统农业,调动农民积极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必须依靠政府,在政府的引导下采用先进技术,采取先进组织形式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体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决定在农民发展农业过程中政府引导的必要性。

(一)农业生产的特性要求政府引导

“农业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取得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1]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受到自然环境变化以及生物生命规律的显著影响。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但自然灾害依然威胁着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风险性,这决定农业生产先天具有脆弱性。农业的风险性和周期性导致小农经营的中国农民在发展农业产业方面保守不前,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农业的第二大特性是其具有准公共性。农业关系到人民的吃饭问题,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石。纵观历史,饥荒总是引起社会大动荡。“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5]农业的这些特性及重要性决定政府不能袖手旁观,放任自流,必须引导。

(二)我国农业发展落后的现实需要政府引导

当今世界各国都制定出一系列优惠保护措施扶持农业,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农业生产稳定。相比之下,中国的农业问题更为突出,农业产业化才刚刚提上日程,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对农业发展提出迫切要求。我国存在庞大的素质低下的农民数量,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技术条件落后、自然环境的恶化、灾害频发、耕地不断受到侵占、城乡二元结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利益受损、生产积极性不高等诸多因素都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改变长期落后的农业生产状况,营造质量高、产出大、效益好、保障有力、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农业生产局面需要政府的引导,推动农业快速健康发展,改变我国农业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面临的新困难和新挑战更需要政府引导。简言之,改变农村、农业落后局面,实现国家宏观目标要求政府引导。

(三)家庭经营的缺陷需要政府引导

我国农民数量众多,农村发展相对落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农业经营制度比较好地适应了中国农业发展的要求,必须坚持这一基本制度。但毋庸置疑,该制度也存在很大缺陷。作为经营主体的农民分散原子化,力量薄弱,在市场化条件下不可避免处于弱势地位,极容易受到市场风险的危害――分散的农民缺乏资金和技术,缺乏与市场博弈竞争的实力。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农民缺乏宏观规划的能力,发展生产往往盲目跟风,扎堆盲从,结果谷贱伤农,利益受到极大损害。为了规避风险,农民采取消极生产的策略来应对,严重制约农业先进技术的使用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阻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民并非不想做大做强产业,也并非保守愚昧。相反,中国农民从来不缺乏创造力,一部波澜壮阔改革开放史,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史,也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史。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冒着生命危险大包干,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小城镇蓬勃发展,再到千百万农民外出就业带动亿万农民致富增收,无不是农民的创举。

因此,在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在尊重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提供服务,降低风险,创造条件,激发农民积极性,政府责无旁贷。通过政府引导农民发展产业,可以弥补家庭经营制度的缺陷,降低农民在市场化条件下的风险,激发农民创造性,推动农业增产,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三、如何进行政府引导

政府引导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实行政府引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思想引导

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思想支配行动。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有统一的思想才有统一的行动。培育新型农民,首先要从思想上入手,塑新农民精神风貌,培养头脑灵活、有上进心的农民,把农民的致富愿望和应用先进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优质农业的需要结合起来。目前,政府的农村思想舆论工作形式单一,渠道不畅,缺乏感召力和亲和力,不易为农民接受。要高度重视思想引导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宣传先进思想文化,使农民能够接触到先进思想文化,认识到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利用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上树立农民的自主意识,主动意识,为开展工作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特色引导

我国农产品市场已经进入卖方市场时期,竞争激烈的农产品市场催生了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的特色农业。特色引导就是引导农民发展本地有优势、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为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生产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关键之点就在于“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与众不同。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基础工作:一是做好规划研究。规划要从本地自然地理环境等实际条件出发,引导农民发展本地切实可行的项目,切忌盲目模仿别人。二是做好市场研究。在认真研究本地实际情况基础上,选择那些销路好、效益高、前景好、在市场上有优势和有竞争力的项目。如果盲目引导农民搞特色,势必事与愿违,损害农民利益,得不偿失。

(三)技术引导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农业科技,引导农民发展产业更离不开技术引导。农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就会自觉自愿探索前进。可以由政府提供推广技术的平台,通过技术推广的催发带动作用,引领农民发展产业。由于体制原因,我国长期是,一方面,农民缺乏技术,渴望技术;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大量农业生产实用技术没有通畅的途径送到农民的手中。所以,政府应该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根据本地实际和产业特色,主动出击,与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寻求技术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农技推广新模式”,结合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建立了一批试验站及农村试验示范基地,构建了大学科技推广的集成平台和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快捷通道,做到了先进技术拥有者直接面对农民,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陕西省地方政府(例如白水县),正是采用这种模式,积极和科研院校联系,开展“校地合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苹果产业,从而做大做强了本地产业。其次,群众中蕴涵着无穷的智慧力量,要充分发掘群众内部的力量,特别是把农村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各类乡土人才组织起来,加强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培训农民技术专家,使之成为技术骨干。乡土人才来自群众,来自生产实践第一线,最容易推动先进实用技术在群众中的推广。第三,进行典型示范。农民有着眼见为实的朴素认识方式,典型示范对农民最有说服力,最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通过示范,以点带面,全面带动。

(四)信息引导

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及时准确的信息起着关键作用。信息决定市场,决定销路,决定收益。我国农业信息服务落后,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盲目性较大,长期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为了改变信息混乱无序,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其掌握全局信息资料的优势,建立相关机构 ,完善信息服务机制,为农民提供详细及时的信息。通过提供信息服务,引导农民理性规划,有选择地发展产业。在信息网络建设中,要发掘多种渠道,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书籍覆盖面广的优点,同时注重新兴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专门网站和数据库,供农民了解相关资料,为农民决策提供参考。在信息引导方面,需要在三个方面下工夫,一要信息及时,二要信息准确,三要方便获取,能被农民方便获取。

(五)组织引导

在社会主义市场化条件下,农民已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问题在于我国农户分散,经营规模小,分散的家庭经营缺乏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撑,生产过程难以标准化,生产监控难度大,加上多部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造成农业结构调整缓慢、新技术推广困难、农产品质量问题频发等问题。只有农民建立起自己的组织,使农民由一盘散沙变为组织起来的整体,才能弥补分散经营的不足,增强农户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所以,政府必须积极引导,扶持农民建立自己的组织协会,对乡村集体企业和生产大户进行引导和扶持,通过协会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提供信息、交流技术、开拓市场、打造品牌、开展深加工,进而实现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在组织引导方面,首先要使农民个体意识到自身力量有限,使其基于自身利益的维护而自发联合,主动自觉地组织化,由政府进行引导和监督,保证个体的意愿得到充分体现,个体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保证组织发展保持健康方向。通过组织引导推动组织建设,培育公共精神 ,积累社会资本,达到保障农民利益的目的。

四、小结

发展农业产业受到诸多制约,如何提高农业收益,如何解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素质低下的问题,解决农业生产资金短缺、制度与政策不完善等问题,绝非简单几方面的工作就能解决。政府引导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实施政府引导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一要深入了解当地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能动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尊重农民意愿,汲取农民智慧,合理运用自然规律为农民服务。二要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与时俱进,根据条件的改变改进引导方法。三要不断加强政府职能建设。要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把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庄严使命。正确实施政府引导,带动农民改造传统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 朱启臻,陈倩玉.农业特性的社会学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1):68-75.

[2] 李振堂.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J].改革与战略,2001,(1):29-32.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篇(7)

现代农业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农业,这已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可,多功能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把握现代多功能农业的特点和内在要求,才能把握现代多功能农业的实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现代多功能农业的措施,从而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现代多功能农业的主要特点

(一)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出现明显变化。目前,农业提供粮食等基本生活需要的商品生产功能已不再是农业的唯一功能,在非产品生产方面的功能不断拓展并逐步扩大范围。

(二)农业的发展方式发生明显变革。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是用机械代替人力和畜力,以化肥、农药等化学物的普及应用和大量投入作为农业产品产量增加的基本手段。现代农业则采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体系。

(三)农业与其他产品部门的融合空前紧密。随着农业多功能的发展,农业作为第一产业部门和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界限逐步模糊,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紧密结合、互补联动的一体化生产体系逐步形成。

(四)农业作为社会公共部门的属性日益明显。在传统农业的单一生产功能意义下,只是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的经济部门。农业多种功能的拓展特别是在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功能的拓展,使农业的受益者首先是整个社会,其次才是农业经营者。随着其产业经济部门属性的不断弱化,农业正日益成为一个社会公共部门。

二、现代农业功能拓展的重点

根据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对农业的功能定位,必须考虑以下因素:(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国民经济结构变动明显,非农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特别是随着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的到来,农业的功能会出现变动。(2)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发展时期,就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等都相继出现。因此,应有针对性的发展农业的某些方面的功能来解决目前的矛盾和问题。(3)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民可利用农业的多种功能为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从上述情况出发,我国现代农业拓展的重点有:一是强化农业的产品供给保障功能,着力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农业的最基本功能,也是各国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农业的一致要求。不论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生产性功能都是农业的最基本功能,是保障性功能,也是其他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保证粮食的供应乃至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更为重要。现代多功能农业发展应着力改善粮食生产条件,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向社会增加优质、安全和多样性的农产品供应,以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二是发挥现代农业对劳动力的转移贡献功能,着力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解决就业问题,最大的难题还是解决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近年来,由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下降,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出现所谓的“农民工”,农民工为城市的工业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就业方面的种种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还在农村。要充分进行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拓展现代农业的多种功能,像农家乐、旅游农业等形式的休闲农业的方式,或是农产品的深加工等都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好去处。三是增强农业对农民的收入贡献功能,着力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农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农民群众的生活富裕和全面发展。我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70%,农民富则国家富。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民的收入虽有很大增长但与市民差距拉大,农村生产条件并没有很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远远不及城市。通过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如发展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农业、规模农业、项目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吸纳更多的人来农村旅游和消费,可增加农民的收入。四是充分凸现农业生态的保障功能,着力解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由农业具有生态保护的功能决定的。农业在生态保护方面,如在防洪涝灾害、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处理有机废弃物、净化空气、提供绿色景观和自然景观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应重视农业在生态保护方面功能的发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为农业的可持续乃至整个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建设现代多功能农业的途径和措施

(一)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建立促进多功能农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多功能农业的发挥需要资金投入。目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严重影响农业的粮食生产这一基本功能的发挥。在多功能农业投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跟不上农业发展的需要;投入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影响农业在就业和生态保护方面功能的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农业多种功能的发挥。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 逐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农业是弱质产业,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也符合国际惯例。通过立法,将现有的支农资金投入纳入到国家财政预算中,作为经常性预算支出固定下来,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长期性。

2 拓宽支农领域和渠道,加大支农力度。加大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生产资料生产、食品安全检验、病虫害防治、灾害预防、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等公益性支出。

3 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对目前由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尤其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防止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要明确对违法行为处罚的办法和标准,建立由农业、财政、审计、纪检监察多部门联合的支农资金监管机制。

(二)调整农业结构。过去农业是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现代农业中的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购、加工、贮藏、农技推广、人员培训、信息咨询等转贴于 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种经济活动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使现代农业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及花卉农业等一些新型产业形式迅速崛起,成为农民增收和就业的新的产业形式。多功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关联产业群。同样,发达的关联产业群也为农业其它功能的拓展提供了条件。农业产业化越发达,则多功能农业发展的越好。

今后,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的重点是:一要深化农业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调整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农产品的品质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调整农产品的品质结构,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要重视构筑农业产业体系各环节间的互动。国家在制定支农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农业传统的单一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功能,还应考虑环境、社会、食品安全、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应通盘考虑如何构筑由农产品生产体系、农产品加工体系、食品销售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生产组织体系、市场流通体系、生态保护体系以及安全体系等所组成的具有多方面功能的农业大产业体系,确保农业内部各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互动和融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青年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培养多功能农业人才,为多功能农业提供人才支撑。多功能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批精通农产品销售、管理、流通、运输等相关知识的经纪人队伍,从而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人才支撑。因此,在多功能农业的发展中,首先应采取积极措施,把大量的农村青年留在农村。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看,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逐步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发展的趋势,但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目前城市和工业吸纳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仍需由农业来提供就业岗位,减小社会就业压力。农业容纳隐性失业的能力比较大,如。大量兼业农户的存在,可缓冲由非农产业发展的波动引发的就业问题。其次,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再次,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步伐,强化多功能农业的科技支撑作用。现代农业的显著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而这有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创新。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很大成绩,农业科技对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有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还远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创新人才匮乏,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推广体系薄弱,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比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在现代多功能农业发展中应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篇(8)

1.实施农业产业化有利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有8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而广西本身属于喀什特地貌,可耕种的土地较少,因此广西农业实际上面临的是地少人多的局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广西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寻找谋生手段,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规模经营,可以解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农民不仅拥有就业机会,而且又不需要背井离乡,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要求摒弃过去以农业、手工业为主、规模小,技术简单落后的传统农业,为了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要求进行社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同时也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业产业化生产集中,生产要素的集中也会促进技术创新,而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要使得农村原有的技术落后的面貌得以根本改变,就必须在体制上进行变化,改变农村原有的经营组织形式。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会促进农村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使农村经济体制更好的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的提高。

3.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于促进农民经济收益的提高。传统的农业生产由于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农民生产的动机为了自给而不是为了谋利,而农业产业化生产要求的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使农产品的增加值得以提高,突破了传统的农产品价格瓶颈的状态,尤其是通过“公司+农户”这样的形式,使得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得以保障,农民的收入不仅可以获得稳定的农产品的销售收益,还可以获得加工、服务业的部分收益,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广西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广西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性商业结构、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及民间金融四种类型,基本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为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民间金融共同发展的金融体系。虽然广西农村金融体系看似较为合理,但实际上广西金融体系功能与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还有很多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广西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1.政策性银行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分行是广西支农的政策性银行,其业务以粮棉购销储为主,还要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央行贷款等方式,由于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财政收入较低,因此财政拨款也往往不能及时到位,因为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分行也需要吸收企业存款来筹集资金,2010年,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分行吸收存款余额202亿元,其中发放贷款余额为350亿元,而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分行的总资产为367亿元,因此资金来源的不足会制约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分行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贷款。而需要农业发展银行支持的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开发、农业技术的改进等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影响极其重大的项目却得不到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农业产业化具有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的特点,商业性金融不愿参与,必须要靠政府的支持、引导和推动。

2.商业银行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限制条件多,业务收缩,致使龙头企业融困难。随着经济的发展,广西龙头企业的实力逐渐强大,目前,广西拥有农业龙头企业5876家,其中部级重点龙头企业21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130多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00多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的龙头企业有113多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以上有7家龙头企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1350多家,涌现出南宁糖业、黑五类、丰林木业和桂林力源公司等一些重点龙头企业。而目前的商业银行针对农业龙头企业提供的金融支持具有较多的限制条件,由于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有很高的要求,而大多数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固定资产不多,因此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比较困难,致使龙头企业融资困难,限制龙头企业规模做大做强。广西上市的6家农业龙头企业,从商业银行筹集的资金较小,发展力度不足。同时,广西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金融担保体系,农业龙头企业在办抵押贷款中存在手续复杂,时间长等问题,致使龙头企业难以获得适时的信贷支持。

商业性金融中的中国农业银行本身在支持农业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银行遵循“利润最大化”为经营原则,在资金运行中为了规避风险、提高效率,提高在农业银行在商业银行中的竞争实力,从1997年开始中国农业银行开始收缩县以及县以下的农业以及农村金融业务,其运营的方向也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移,并对农村基层的经营机构实行撤销、合并和改革,对农村金融网点布局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这种低经济效益导致农业银行对农业产业化的金融信贷逐渐收缩,投资于农业产业化的资金额度也非常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农村信用社支农支持不符合农业产业发展要求,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前,农村信用社是广西农村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为农民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地方性金融机构。虽然农村信用社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农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农村信用社自身条件的限制和改革的局限,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还受到制约。首先是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模式较为单一,其资金来源主要是靠传统的存款和贷款业务,在当前金融产品多样化,竞争形势多样化的金融市场上,农村信用社不仅利润较低,还往往处于亏损状态。其次是,广西农村信用社对农民或农业企业的贷款多为一年以下的短期贷款或数额较小的小额贷款,然而农业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种植业的生产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而养殖业和畜牧业的生产周期往往在一年以上,而且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所需的资金一般是为解决经营中战略调整,原材料供给,技术更新等方面,所需的资金周期长,数额大。因此农村信用社对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无论是从资金需求的周期还是从资金需求的额度来说,都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极其不相符合。

改善广西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1.明确政策性金融的职能,扩大其支农业务范围。农业发展银行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银行的优势,将其业务由过去单一的粮油收购转换为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品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规划、农产品进出口、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并相应拓展其他业务形式,例如增加农业企业的信贷担保业务,农业发展银行可以为改变农村经济结构、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向良性发展、且带动农民走向富裕生活的地方性龙头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以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扶持功能。还可以开发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相关的贷款,例如在广西的甘蔗、木薯等农业优势产业经营拓展中给予相应的贷款,支持农产品向专业化、现代化发展,以使得农业的结构调整向深度和广度转变。由于农业投资高社会效益低经济效益的特点,商业银行往往限制对农业企业提供贷款,农业发展银行可以发挥其优势,对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的农业企业提供贷款,以解决农业企业发展中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

2.商业性金融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的资金支持。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力军,广西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民走向富裕生活,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非常明显。加上龙头企业生产中具有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特点,农产品经过深加工,其附加值得以大幅度提高,其经济收益也有相应的保障,商业银行可以将资金支持的重点放在农产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上,既保证遵循商业银行商业化的经营准则,又可以对农业提供金融支持。

3.农村信用社加大金融创新,更有效的服务农业产业化。由于农村信用社遍布农村基层,对了解当地的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农业企业的经营状况比别的金融机构更有优势,因此,农村信用社可以在充分了解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农业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考虑广西区情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农业金融产品创新,扩大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范围,同时当地政府也应给予农村信用社相应的政策支持,比如给予农村信用社适当的税收优惠,以使得农村信用社经营成本降低,在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贷款的时候能给予优惠利率,另外,农村信用社也要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情况,特别是针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和农户的贷款,农村信用社可以适当调整贷款期限,将短期贷款调整为中长期贷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篇(9)

中国特色对农传播产业化的道路,其本质上还是类同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建立事业与产业的双轨运行机制。通过事业运行机制的建立,确保对农传播“公共惠农”的基本定位,确保对农传播话语渠道、内容资讯等的公益共享性,使对农传播在最大程度上服务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等。通过产业机制的建立,把允许面向市场经营的资产、资源和业务从目前的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挖掘对农传播自身所孕育的产业潜力和活力,放大对农传播中适应于产业化的领域和环节,建立新时期对农传播自我造血机制。通过企业转制或重组,做大对农传播产业,更好地提升对农媒介的综合竞争实力,更好地服务农业和农村社会发展。

一、对农传播产业化的项目内容

(一)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提供规划服务和决策咨询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不断走向深入,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着全新的背景、趋势和要求。更好地编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成为各级基层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现实发展中面临的尴尬是相关专业的公关策略公司、规划企业等从实施成本和效益价值比的角度考量,往往更愿意为大型企业集团、大中型城市等提供发展策略评估和政策建议;相关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有一定的研究力量,但是要深刻把握某一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特征并提出建议还存在着一定的适应期和中间过程;基层政府对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较为熟悉,可是通过专业化角度制定农村产业发展规划还存在着一定的研究水平和力量的落差。我国对农媒介是党和国家涉农政策的主要宣传载体,对党和国家涉农政策的要求、内涵以及走向等有着独特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同时对农媒介又是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社会政治文化等改革的信息中枢,对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良好的宏观了解和微观研究。对农媒介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这些优势,对发展某一农业产业门类的现实基础、市场前景、竞争策略、发展目标等提出完善的对策建议,对某一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规划编制详细的发展规划,为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智库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二)参与农业专业市场的培育和产业拓展

伴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我国农业生产由原来的分散型、粗放型为主的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型。农业产业化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对农媒介的作用仍然主要集中在农村新风尚、农业新闻报道等方面,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职能有待进一步发挥。它需要更为深入地发挥媒介本身所负载的信息以及通联平台的作用,更深地介入到农业产业化运营的具体环节,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例如,对农媒介可以直接参与农业专业市场的定位设计、萃取特色和重点门类,承担网上农业商城建设任务、开展品牌塑造活动等,构建与区域农业产业特色紧密结合的差异化的产业竞争格局。同时,对农媒介本身承担着重要的舆论宣传职能,这对于进一步扩大区域农业产业的影响,提升区域农业产业的辐射面,提升产业流通性、做大做强区域农业产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农媒介又是农业产业发展重要的交互通联平台,它可以进一步密切农户、农业企业、农业市场流通主体、政府等之间的关系,有效联系起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渠道,这对于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农业产业链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对农业新技术的宣传和推广承担独特的使命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更多地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力的轨道上。在新的历史时期,农业技术的内涵得到新的丰富。它既包括如何通过农业新技术的引入不断改良品种,也包括新的农业生产管理方式的引入、新的集约化质量监控体系的引入等。对农媒介可以凭借自身的平台优势和渠道优势,积极介入农业新技术的宣传推广,参与建设农业技术网络宣传平台,参与互联网农业体系的建设,变事后报道为事前事中参与,变简单的媒介宣传为农业新技术新理念的实践推广和实施者,现实地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四)以多样的方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

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对农媒介承担的重要职能之一。在过去,我国对农媒介更多地通过编辑制作播放一些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的方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但由于对农媒介从业人员本身与农村环境之间的相对疏离,对农村受众文化程度、审美爱好、文化接受习惯等相对缺乏更深程度地了解,导致在有些文艺节目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受众的文化需求。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是农村文艺节目与农村受众的审美结合问题,而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媒介受众单向的节目审美传达方式,让农村受众更好地参与到文艺节目制作中,要更好地挖掘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态、节目内容和节目方式。除开在节目制作方式和流程上的改革之外,还需要对农媒介以更为多样化的方式去促进农村文化的生根发芽与可持续繁荣。比如对农媒介可以尝试收购具有活力、并且受到农村受众广泛文化认同的文艺团体等,积极参股民营文艺院团等。同时,对农媒介要积极挖掘、发扬农村传统文化和特色艺术的精髓,通过市场化手段加以包装和推广。既实现了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提升,又为农村文化市场的开拓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而这种动力,则是以农村受众长期的审美认同作为基础,具有相当的可持续发展性。

二、对农传播产业化的方式

(一)参股或购买方式

参股和购买方式是对农媒介以部分所有权或者全部所有权方式实质性地参与农业产业发展。从理论上讲,参股和购买方式可以扩散到农业产业园区的经营与建设、农业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农业技术的开发与转化、农村文化团体的经营等。但是,从我国对农媒介的发展基础和综合经营实力而言,对农媒介要以购买方式独立承担某农业产业园区的经营与建设、农业企业的建设与发展等职能尚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且不符合媒介自身的风险控制原则。通过发挥媒介自身的信息集成、组织通联、品牌塑造、营销策划等渠道平台优势,以参股方式介入到农业产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流通与交易载体、农业技术的开发与转化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中,既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对农媒介自身的专业特长,也可以有效规避参与市场竞争的现实风险,并同时共享农业产业增值带来的收益。

同时,对农媒介在农村文化发展中承担者特殊的重要职能。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引擎和助力器。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农媒介可以根据区域文化特色开展有重点的经营性活动。根据区域农村文化发展状况和文化企业经营情况,通过收购、控股或者参股等方式盘活地方戏剧文化艺术团体,创新其艺术形式与运营机制,更好地激活和发展特色农村文化。在大型卫视及其他频道大众化覆盖背景下寻求分众化的区域收视热点,可以形成特色的赢利平台。控股或者参股方式的运用取决于区域对农媒介的发展基础和综合实力,也取决于对农传播市场的发育程度和市场化机制的演进状况,取决于农村文艺院团的综合经营状况和竞争力实际。对于市场化发育程度较好、农村文艺院团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对农媒介可以以参股方式实现与农村文艺院团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实现其更高层次、更好水平的发展。对于市场化程度较差、农村文化团体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对农媒介可以通过购买、控股的方式赋予农村文艺院团强有力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运营机制的升级再造,迅速提升其综合实力,扩大其在农村受众中的影响力,为实现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二)自我培育方式

自我培育方式是对农媒介通过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培育介入农村产业发展的接入点和产业生长平台。自我培育的方式必须要处理好投资的方向、期限、金额、收益、风险。当前,我国对农媒介的发展现状也不适宜去独立培育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生产与流通企业、农业技术的开发与转化企业,而更适合培育基于媒介优势的传媒产业衍生公司,开展包括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咨询、产业品牌塑造和公共关系建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等业务,以整体公司名义参股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生产与流通企业建设等。尤其要重点强调的是,自我培育要挖掘发挥农业产业的新的增长点。比如农产品广播电视、网络等三维立体信息交互和产品流通平台的建设不仅仅将为农户带来现实的收益,同时也将为对农媒介开拓巨大的产业增值的中间市场。自我培育的基点在于发掘农业产业发展现实需要、媒介具有独特优势、现实发展存在缺失的产业生长点,通过新的产业要素的催动和介入,实现对现有农业产业内容、产业质量、产业运营和发展方式的质的升级,形成对农媒介介入对农产业运营的全新路径。

在这里,重点要推出一种资信交易的理念。所谓资信交易方式是指对农媒介不以资本投入介入农村实体经济的经营行为中,而是通过“媒介要素”的开发,以“资信互授”方式将“媒介要素”折合股权,形成企业主体与对农媒介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实现对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物质贯通与流动。比如,在某一农业新技术开发过程中,通过“资信互授”,技术开发企业对媒体承担技术可靠性、有效性保证并承诺相应经济和法律责任;对农媒介利用自身的媒介渠道和平台优势对技术开发企业承担推广、策划和宣传责任,提供决策参考等智力支持,两者对该新技术转化和推广承担联结责任并享受利益分成。在农业专业市场打造过程中,对农媒介可以利用自身的平台和渠道优势,对市场建设的规模、定位、特色门类等提供建设性意见,参与市场的整体包装和策划,参与市场推广与营销,并最终通过市场发展的绩效来实现合同约定的价值回报。“资信互授”方式有效规避了对农媒介以资本参与农村实体经济运营带来的经营风险和对媒介自身职能和导向异化的忧虑。既有效盘活了媒介资产,使对农媒介最大限度地放大自身的信息渠道和平台等优势,丰盈了自我造血能力,同时也有效确保了媒介公共话语权的表达,通过法律制约与保证,确保对农媒介参与市场行为的社会公平性和正义性,确保了媒介自身的社会“公共责任”和“公共使命”。

三、组建对农传媒集团:对于一种未来趋势的可行性探讨

组建区域性对农传媒集团是推动对农传播产业化,提升对农传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抉择,是一项具有重要创新意义的尝试。对农传媒集团以“引领农村文化发展、引导农业产业升级、发展农业生产力”为己任,盘活、整合、重组与集聚对农传媒资源,引入新的产业要素,打造具有高度专业性的对农媒介集团。

区域性对农传媒集团具有高度的“整合性”特点。一是对现有对农媒介管理体制的重组与整合,即实现“跨区域运作”。当前我国的对农媒介资源都分别列属于省市县各级媒体,属于“分散型、粗放型”的横向管理模式。区域性对农传媒集团以省市广电媒体中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对农频道为基干,打破区域界限,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盘活、吸纳和优化重组省市县三级对农媒介资源,建立对农传播“一体化、垂直型”管理和运营体制,实现对农媒介资源的集聚。二是新媒介要素的介入与重组,即实现“跨媒体运作”。当前,我国三网融合战略正稳步推进,同时,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信息化水平快速提高,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受众的手机拥有率和网络覆盖率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南沿海地区,数字付费电视、宽频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已经进入农村群众的生活,这对于进一步拓展对农传播的平台将发挥革命性的影响。对农传媒集团在保持原有的广播电视等媒介优势基础上,可以积极促成与对农专业出版社、报纸杂志、涉农专业网站、手机运营商等的跨媒体合作,形成对农传播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硬件资源等的集约化使用,有利于形成对农村不同类型受众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覆盖,提高传播效能,有利于增强对农传媒集团综合竞争力。三是新行业要素的“合纵连横”,即实现“跨行业运作”。新时期农村社会呈现出许多新的文化特征和经济现象。观赏农业的出现、农家游的火爆,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农村新文化社团的勃兴,农村民间艺人和传统工艺的传承等都展现了农村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农传媒集团可以在充分发挥自己媒介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农村旅游业、会展业、物流业、文化产业的开发,实现媒介在关联产业的深入附着,创新产业形态、拓展产业平台,提升产业效益。

区域性对农传媒集团具有高度的“专业化”特点。这种专业化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定位与职能的专业化”。对农传媒集团始终以“繁荣农村文化,发展农业生产力,促进农村和谐”为己任。对农节目内容的选择,节目话语方式的建立,栏目开发及其风格创意设计、频道定位和建设目标等都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主题,围绕农村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通过节目内容的生动性、现实性、活泼性、有效性,建立起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农村受众群体和受众市场,通过“专业化”实现“差异化”发展道路。第二是“运行方式与过程的专业化”。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经济转型有其鲜明的特点。尤其是当前在农村和农业改革不断走向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复杂矛盾不断交集过程中,对农媒介要真正地被农村受众所接受,真正在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需要对农业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有专业化地判断和深入了解,需要对农村的社会结构变革以及农村受众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的发展轨迹有专业化的判断和剖析。只有通过专业化的视野、专业化的判断、专业化的媒介执行,才能更好地履行对农传播的职能,也只有真正放下身段、扎根农村,对农传播才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从整体上说,对农传播集团的建立,提供了更高层次发展的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对农传播集团的组建尚不成熟,但是其中所涉及的对农媒介的跨区域运作、跨媒体运作、跨行业运作等都可以作为个案有效地拓展对农媒介发展的思路,这对于推动对农媒介的产业化进程,实现对农传播的又好又快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中国特色对农传播产业化的制度规制与风险规避

确保中国对农传播的可持续发展,确保中国特色对农传播产业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就必须妥善处理好对农传播“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双轨机制。“公益性”是中国对农传播的总体定位与运行格局。“经营性”是对农传播在不影响其导向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在若干领域和若干环节产业功能的开发,尝试建立起自我造血的运行机制,有效推动中国对农传播的可持续发展。

对农传播产业化的风险,其一是产业化后对于公共信息渠道控制的担忧。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要依赖对于对农媒介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度性掌控和规制,即明确对农传播产业化“不该做什么”。比如对农媒介不得参与排他性、垄断性市场主体建构和市场竞争;不得直接参与大额资金直接投资、风险投资等资本运作;不得参与农业产业化品牌的虚假设计和夸大宣传;在对农媒介吸引外来资本参与自身建设和发展中,要始终确保对农媒介51%的控股权;对农媒介参与特色农业产业门类建设的咨询论证、参与某一高新农业高新技术的转化与推广,必须审查对方所具备政府认可的资信凭证等,要建立起完善资信审核程序,建立起对农媒介参与农业产业发展的制度甄别与认可标准等。

其二是要明确如何化解对农媒介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媒介本身带来的经营风险。其首要前提是要明确对农传播产业化倡导的价值取向和模式,即明确对农传播产业化“该做什么”。任何产业的发展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是,对农媒介参与农村产业经营,是以媒介优势为中枢的职能拓展,比如咨询论证、宣传策划等,对农传播产业化的基本方式是媒介功能和特长的延伸与拓展,而不是介入对农媒介所不擅长的直接农业产业经营领域,对农传播产业化的基本指向是推动共享性、普及性的农业产业进步所带来共同价值增长空间。通过政府引导性政策和鼓励性政策设计,建立对农传播产业化的科学模式,确保对农传播产业化的正确方向,全力规避对农传播产业化的风险。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对农媒介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提供规划服务和决策咨询、参与农业专业市场的培育和产业拓展、对农业新技术的宣传和推广承担独特的使命、以多样的方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要积极建立和创新制度,比如尝试以政府招标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对农媒介发挥自身智力优势参与农业产业规划;化解对农媒介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政策壁垒,以合理的方式体现对农媒介智力入股的在整体股权结构中的权重以及收益回报;对于对农媒介参与农村文化团体经营和文化建设,本着文化惠农的原则,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允许和鼓励实施灵活的产权交易方式和多样化的经营方式,积极减免相关税费等。

其三是如何探讨建立融合“财政、信息、人力资源”等内容的立体化对农传播产业化要素支持体系,化解对农传播产业化的风险。对农传播产业化亟须政府和社会在各个层面的大力支持。对农传播产业化的推动是对农媒介自我造血机制的一种全新探索,也是有效盘活对农传播资源的一种积极尝试。当前,建立和健全对农传播产业化要素支持体系,促进对农媒介的成长以及对农传播产业化的顺利推进,是化解对农传播产业化风险的必备要素之一。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农传播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在给予政策配套的同时,在适当范围内给予对农传播产业化以启动和孵化资金,给予适当的财政专项经费支持;建立政府与对农媒介之间紧密联系的信息直通模式,及时反映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困惑和需求,为对农媒介介入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资源;对对农媒介参与农业产业化给予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的支持等。

对农传媒集团是对农传播产业化的复合型实现形式。对农传媒集团投资项目的选择、收益方式、运行周期等则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命题。而对农传播集团到目前为止都只是停留在理论设想的层面。它所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将是一个值得期待和摸索的过程。而对农传媒集团在对农产业这样一个主体特色较为明显、门类相对集中的对象上的产业化实践,也将对我国传媒产业化的深入推动积累一定的经验。

对农传播产业化制度规制和风险规避的探索,对于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传媒的事业属性和企业属性如何实现更好的区隔以及相互联动,如何实现两者有效互补的运行模式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篇(10)

1 传统农业的局限性与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的意义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产业,传统农业是以人力和畜力为动力,以人工操作的铁制农具为标志,建立在生产技术的经验积累基础上的农业生产形态。我们现在所说的传统农业,既与历史发展阶段紧密相联,更着眼于它的生产、经营方式和它的生产、经营目的。传统农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二是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少,界限明显;三是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是一种以实现“丰衣足食”为目标的农业自然经济形态;四是传统农业经验管理粗放,功能单一,主要为人们提供基本物质生活消费品的过程;五是,传统农业发展的过程是进行产业资本积累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工业发展提供资本及原料的过程。

休闲农业除了具备现代农业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特殊先进性。从概念看,休闲农业是一种以农业生产经营为基础,合理利用和配置农村自然、地理、社会和生态资源,以提高农业收益、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为目标,以科技化、市场化、企业化为经营手段,以吸引城乡居民进行乡村休闲消费为目的,以发挥农业生产、生态、生活综合功能为宗旨,实现农业和农村文化、教育、旅游服务等产业有机结合的新型产业。因此,与传统农业相比,休闲农业除具有一般现代农业发展能广泛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以及现代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社会化、专业化农业生产等产业特性外,它的发展目标是在保证农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以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变化为目标,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应,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最大发挥农业的综合功能效益为重点,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休闲农业所具有的重要产业特征决定了它是现代农业的主流发展模式。概括地讲,休闲农业有以下重要产业特征:(1)它是横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三生”农业于一体的现代新型产业;(2)它具有多功能性,可以综合发挥农业的经济、 社会、文化、生态、生活、休闲、娱乐、服务等多种功能效用;(3)农业作为社会公共部门的产品属性明显增强,不仅强调发挥农业外部性的作用,同时还重视部门间的密切配合和联系;(4)与传统农业的最大区别是,它不仅依靠生产农产品直接获利,而且可以将农业生产过程、自然生态、农村文化和农家生活变成商品出售,极大地拓展了农业和农民的发展空间。(5)休闲农业的产品特性是,它所提供的休闲产品、休闲活动和休闲服务具有服务业的商品特性,能创造社会新价值;(6)休闲农业的资源特性,它除了主要来自农业本身外,还包括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村环境资源、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民生活等方面资源;(7)休闲农业的消费市场特性,它的目标消费市场是城市居民,主要为城市居民是提供休闲产品、场所和服务; (8)休闲农业的最小经营单元是休闲农企业。

因此,与传统农业相比,休闲农业的产业链条更加完整,产业间结合更加紧密,它不仅可以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还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促进产业升级,发挥综合功能的有效措施。休闲农业不仅具有地域性、季节性、生态性、文化性、资源独特不可替代性等特点外,它在未来的休闲经济社会里所创造出的社会经济附加值也将达到最高值。在传统农业社会里农业提供的是农产品,工业社会里农业提供的产品是商品,信息社会农业增加的附加值是服务,将来的休闲社会里农业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其附加值增加还表现为享受服务,它所所创造的附加值最高,因此也将成为未来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休闲农业与传统农业区别如下表所示。

总之,从休闲农业的发展特征可以看出休闲农业的发展意义在于,它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开发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有利于维护农业自然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有利于合理配置城乡资源促进强城乡经济、信息和技术等交流,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就地转移就业,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素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建设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加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休闲农业转型的必要性

2.1 它是人类农业发展战略转型的需要

从休闲农业发展的起源和动力原因看,休闲农业发展的初衷是农业发展面临萎缩,为农业发展寻找新的生机。然而,经过100多年的实践证明,其发展的根本原因还表现为以下4条,一是满足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需求,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三是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四是如今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农业战略发展转型的需要。

2.2 理论体系已经相当丰富和完善

马克思休闲论、休闲经济理论、体验经济理论、都市农业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农业多功能发展理论等都为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休闲论的核心思想是:休闲是生命的组成部分,休闲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表现;休闲经济理论认为休闲可以重新配置资源,可以产生服务并创造价值;体验经济理论认为体验可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消费者花钱的目的是买体验;农业多功性能发展理论要求现代农业要往多功能性方向发展;都市农业理论认为农业要为城市居民创造第三生活空间;环境农业理论则从都市化地区良好环境的稀缺性进行论述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发展意义。

2.3 我国内休闲农业发展的大环境、大气候已形成

首先,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新阶段,促进休闲农业发展转型符合农业发展阶段转变的客观需求。党的十六大已经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2004年,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2005年3月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2007年中共中央及国务院1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办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理论界、学术界等各界对发展休闲农业的认识普遍提高,研究和实践活跃。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发展实践证明,休闲观光农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北京、四川、重庆、浙江、湖南、 江苏等已出台农家乐、农业科技园区、民俗村、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相应行业管理标准,并开始规范经营管理。如今,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近年来北京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休闲旅游业的年增长速度高达36.0%。因此,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成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它是提升农业产业层次的重要形式,也是整合联合农村资源和要素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和生产效益的有效手段。发展休闲农业有广泛的消费市场。乡村休闲体验已成时尚,深受人们的欢迎。

2.4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战略转型的国际机遇期

2009年10月25日在中国(安吉)首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高峰论坛报告会上,著名的经济学家温铁军教授指出,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处于国际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双重过剩”的战略转型机遇期.发展多功能休闲农业符合了人类在“双重过剩”下的经济社会转型的客观规律,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目标。近年来,国际上由于出现产业资本过剩与金融资本过剩的 “双重过剩”,造成的产能过剩和全球性生态危机已成共识。我国的农业发展已告别了产业资本形成阶段并进入产业资本扩展阶段。金融资本过剩,使金融不在有形产业中,诱发产生了世界性金融危机。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战略调整期,农业发展的目标消费群体是中国1/3的中等收入人群(中产阶级),占世界最大人口规模的收入群体;农业的功能从追求单一的生产利润,转变为符合绝大部分中产阶级对农业生态化和功能差异化的需求。

3 强化闽台合作,建设海西生态经济旅游圈

强化闽台休闲农业交流与合作,对发展壮大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生态经济旅游圈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福建位于中国东南部最主要的海内外旅游交通“十字路口”,海峡经济区建设,南邻珠江三角洲,北临长江三角洲,西是华中、西北、西南的主要通道,闽台休闲农业合作不仅具有地理区位的优势,而且具有资源相似、产业对接和经济区政策等诸多优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壮大海峡两岸一体化的乡村休闲产业体系潜力巨大。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比福建早约20~30年,已取得巨大成效,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强化闽台休闲农业交流与合作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促进闽台休闲农业产业对接。台湾休闲农业发展虽然已取得巨大成效,但近年来台湾休闲农业发展也面临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和国际化发展的压力,经营效益下降等问题。福建起步晚、水平低,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具备了对接台湾产业转移发展条件,促进两岸合作和产业发展对接,实现互利共赢,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二是,有利于构建海峡经济区一体化乡村休闲产业体系。加强闽台休闲农业合作已经写入《闽台农业合作条例》,它是今后闽台农业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两岸农业合作已由过去单纯投资种、养、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拓展到投资观光休闲农业领域,台资休闲农业企业已表现出强劲的产业发展带动能力。通过加快建设闽台休闲农业合作试验区等办法,可以有力地促进海峡经济区乡村休闲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步伐。三是,有利于打造开发共同产品市场,提升两岸休闲农业产业区域竞争能力。资源相似性、互补性是促进两岸休闲农业产业合作的基础,闽台之间农业自然、地理、气候、民俗、文化等资源相似,海峡经济区建设地理区位独特,合理配置两岸休闲农业技术、人员、资金、土地等资源,打造共同市场、开发大产品、 大市场,形成规模优势,提升区域产业竞争能力,对提升两岸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意义特别重大。它对发展壮大海峡经济区实力,繁荣海峡经济区经济,满足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业内人士分析,海南正在开发国际旅游岛,仅旅游免税旅游服务品一项可带动增加收入170多亿元,因此,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生态经济旅游圈其战略意义非凡。

近年来,福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发展势头良好,呈现出类型模式多样,农林水渔及旅游等多部门联合推动,休闲农业表现覆盖领域广、产业发展带动能力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明显等特点。同时,台商投资经营成为发展的新亮点,台商投资经营由以往单纯投资种、养、农副产品加工拓展到投资观光休闲农业领域,并表现出产业发展带动能力强的特点,休闲农业产业发展也由单纯的旅游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型转变。尽管我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在发展规划编制、发展规模和质量、行业管理、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发展也落后于北京、广东、上海以及内陆的湖南、四川等省、市,与海峡东岸(台湾)相比差距则更大。闽台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具有极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先行先试”,构建海峡两岸一体化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对促进海峡经济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繁荣农村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与台湾及发展国家相比,福建休闲农业发展约落后2个发展阶段。目前福建休闲农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缺乏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自发行为严重;二是,行业发展政策引导不力,扶持力度小;三是,企业经营水平不高,重点不突出、项目开发凌乱;项目垒同;缺乏主题和企业形象塑造;四是,产品单一,与二三产业结合不紧、缺乏文化内涵;五是,发展水平层次低,与一般的科技园区、农业观光园没有大的差别;六是,管理不规范,多头管理、权责不明;七,基础设施不完备、不配套。存在食、住、行、玩、乐不配套等严重问题。同时,也存在休闲观光农业的餐饮排污以及住宿、娱乐、餐饮卫生安全等问题。

4 促进闽台休闲农业合作发展的对策思考

4.1 抓住机遇,提高认识,合理规划布局

一是,要在促进全社会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把休闲农业当作一项新兴产业来加速引导发展;二是,要抓住机遇,在用好用足中央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同时,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来抓。三是,要合理布局,制定地区及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把促进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融入建设海峡西岸生态经济旅游圈的建设之中,以建设福建生态经济圈和发展农业主导产业为基础,引导不同地区发展不同类型的休闲农业,在建设福建现有的3个生态经济圈(闽东南沿海生态经济圈、闽西北生态经济圈和海洋生态经济圈)的基础上,开发形成不同类型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区、产业带和产业发展类型、模式。四是,重点加速发展都市型、休闲体验型、农庄经济型、园区型和特色产业型的休闲农业。

4.2 强化闽台休闲农业交流与合作,建设闽台休闲观光农业合作试验区

以闽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为基础和依托,选择经济、资源、基础较好的地市、岛屿、林区等,建立3~5个闽台休闲农业合作“先行先试试验区”,建设都市型、生态体验型、农庄经济型、园区型和特色产业型的休闲农业区、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带、休闲农业示范点等。在政策、融资、税收、土地利用等方面给予特别优惠政策,积极促进闽台休闲农业技术、资金、人员交流和合作,努力构建两岸一体化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合作体系与市场开发体系。

4.3 强化扶持,加快休闲农业示范点建设,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在现有我省有关部门评选出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农家乐”、“森林人家”、“水上鱼村(乡)”等试点建设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联合整合资源和部门力量,一是,可以集中建设100个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综合示范点或(企业、基地),有条件的地市区也可以优先发展;二是,推出一批高起点、高档次的休闲农业招商项目,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塑造精品,提升产业发展文化内涵;四是,促进二、三产业综合发展。

4.4 出台行业标准和引导政策,引导扶持行业发展

一是要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列入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二是加快制定出台行业规范管理标准,引导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加快制定出台《休闲观光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四是鼓励台资企业参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快出台《闽台休闲农业合作试验区的管理办法》;五是对休闲观光农业区内用于农业生产的管理用房、配套设施用房等所需土地指标,予以优先安排,对休闲观光农业建设提供信贷、金融等支持。

4.5 整合联合部门力量,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促进规范管理

强化部门联合合作,加强行业规范管理。一是要加强规划、申请和认证工作。内容包括:休闲农企业(农场、示范点)申请设置、设施条件、审(报)批、规则设计、技术培训、辅导管理、监督管理等内容。与企业认证,享受认证待遇;二是要加强行业指导和辅导,重点培训专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是要坚持机制创新,促进工商、外资等多元投入发展。四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可以参照台湾以及北京、湖南、浙江等经验,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接受政府部门委托, 在休闲农渔业(农场)发展规划、区划和制(修)定相关规定、政策、制度以及技术培训辅导、发展监评、 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4.6 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促进关联产业技术创新

重点加速发展以下农业技术创新:一是保障农产品生产和食物供给功能技术,二是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与食品供给的关键技术,三是发挥生活功能的技术,四是发挥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功能的技术,五是设施农业技术及高新农业应用技术,六是现代营销与管理服务技术,七是休闲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与服务技术。

参考文献:

[1] 郭焕成,任国柱.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1):66-71.

[2] 段兆麟.休闲农业体验的观点[M].台北:台湾伟华书局,2006,(8):25-30.

[3] 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信息空间,2004,(7):23-26.

[4] [美]阿尔文•托夫勒.蔡伸章,译.未来的冲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5] 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台湾休闲农业学会.台湾休闲农业执行调查报告[R].2004.

[6] 陈昭郎,李谋监,段兆麟.台湾休闲农业营销策略之研究[J].台湾农业探索,2007,(4):16-21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篇(11)

2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构建原则

对低碳农业的评价实质上是对低碳农业发展过程和结果进行识别、确认和评定的一种价值观反映,科学评价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需要在明确低碳农业内涵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用指标体系来评价低碳农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对低碳农业认识的差异、分析角度的不同和侧重点的差异,构建的指标体系也不同。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要遵循构建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影响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来确定。具体来说,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低碳农业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的复杂系统,应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将影响低碳农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尽可能地纳入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方面具体指标时,既要注意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又要注意同级指标之间的互斥性和实现上一级目标时的全面性[14],从而达到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最优。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首先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使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体现低碳农业的本质内涵。构建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低碳农业进行评测,因此指标体系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选择的指标应尽可能地应用现有的统计数据或者通过调查可以获得的数据,保证指标含义清晰,涉及统计范围明确,以便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全面性和典型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力求全面地反映低碳农业的发展水平,在遵循全面性原则的同时要遵循评价对象的典型性原则,要紧紧围绕低碳农业的内涵,突出低碳农业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特征构建指标体系。可比性与稳定性原则。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要具有可比性和稳定性。由于低碳农业的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构建指标体系应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作相应调整,保证评价指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稳定性和可比性,保证评价区域无论纵向还是横向都具有可比性。

2.2指标体系框架

通过对上述研究成果总结和分析,结合低碳农业的内涵特征,依据中国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遵循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低碳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本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第1层目标层为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第2层准则层由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节约、农业投入品使用、生态环境等5方面组成。第3层指标层在上述5方面核心要素项下设立若干个评价目标,最终构成终极指标。通过低碳农业的理论分析、研究文献及专家咨询,对低碳农业评价指标进行了初选与完善,最后构建的低碳农业统计指标体系由33项指标组成(表1)。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指标。低碳农业经济指标主要反映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包括第一产业GDP增长率、第一产业GDP占总GDP的比重、农业外向度、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等,其中农业外向度指标反映低碳农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低碳农业技术支撑。低碳农业的发展需要循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等技术的运用和推广,该类指标主要反映低碳农业发展的相关技术基础情况,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和服务单位个数、农业劳动力中农业技术人员比重、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科学事业费支出比重、农业支出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农机总动力、科研与开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等。农村社会发展。农村社会发展也是低碳农业发展所体现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产业化组织个数、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的总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农民受教育程度、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比重、环境投资强度、农村市场发展水平、城市化率等指标。其中环境投资强度用环境保护投资占投资的比重表示,农村市场发展水平用批发和零售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表示。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是低碳农业方面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农村改水率、农村卫生厕所比例、农村生态环境投资比重、垃圾处理率、化肥施用强度、农药使用强度、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绿肥种植比重、农业用水量、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其中农村改水率用农村改水受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农村卫生厕所比例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表示;农村生态环境投资比重用农村生态环境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表示;化肥施用强度用每667m2平均化肥施用量表示;农药使用强度用每667m2平均农药施用量表示。本文来自于《浙江农业科学》杂志。浙江农业科学杂志简介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