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科研经费的作用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7 16:29:22

科研经费的作用

科研经费的作用篇(1)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132-02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是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科研经费管理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科研项目的申报、实施和验收是否顺利、高效和合理。但在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中,经费管理往往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尤其是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更是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境地,从而导致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种种乱象。很多学者都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分析,并提出了很多的解决方案,其中有些学者在分析原因时都指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在于高校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但鲜有学者对这一重要性进行具体的剖析。如果不能揭示预算管理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想认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是很困难的。因此,分析和揭示预算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成为我国高校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前提和基础。

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总体上包括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管理、预算执行管理和预算决算管理三个重要环节,而这三个环节又直接影响到科研经费管理的三个重要阶段。

一、预算编制管理是科研项目申报中的关键前提

高校科研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科研项目的申报,只有申报成功才会有后续的科研活动和科研管理。很多高校在科研项目申报时的管理主要看重的是申报书的内容和项目的可行性,很少注意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问题。但“项目经费的预算是否合理,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项目经费使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1}因此从整个科研项目的管理上来看,预算编制是否合理至少从两个方面影响到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研究活动。

1.预算编制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申报的顺利批准和项目经费的获得额度。预算编制是项目申报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专家衡量项目可行性和真实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份好的项目申报书必须包括科学合理的项目经费的预算。如果预算编制不合理、不科学会直接导致两种情况,从而影响项目申报。一是,如果预算编制不合理会影响到专家组对项目申报意图和可行性的判断,从而导致项目申报不能获得批准。在项目申报中,有些项目负责人会出现这样的困惑,即他所申报的项目无论是从创新性、论证性和条件保障上都并不比别人差,甚至会比相关项目要好,但却不能获得批准。究其原因,预算编制是否合理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如果预算编制不合理,一方面,会使专家组认为项目组对经费使用与项目研究之间的关系没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不能有效的使用经费进行科研,换言之,专家组认为项目负责人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措施;另一方面,如果有些经费在预算编制时过高或过低,也会导致专家组对于该项目的申报产生质疑,这就必然导致专家组的反感,最终不会批准该项目的申报。

另一个情况是,不合理的预算编制会导致不能实现科研经费申报的目标。因为如果预算编制不合理会出现某些经费项目申报过多,而另外一些经费项目过少,最终影响专家对项目经费的测算与批准。“课题经费预算编制结构不合理,会导致专家组评审时对比例偏高的预算进行削减,但专家组评审时对比例偏低的预算是不可能主动给予调增的”。{2}这也就是为什么性质相近、难度相仿的项目,有的可以获得申报经费的全额批准,有的却只能获得其中一部分的原因。因此,要想顺利获得项目研究所需要的经费,就必须加强预算编制的管理,从而保证科研项目经费申报目的的顺利实现。

2.预算编制管理直接影响到项目研究是否顺利进行和预算执行管理与结题验收等环节的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首先,预算编制不合理,不仅会使经费批准额度达不到要求,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到项目的研究过程。因为如果预算不合理,就会使得在研究过程中实际所产生的费用与预算不吻合,而目前的项目经费的管理政策是,经批准的预算经费原则上不允许调整,即便调整也有一定的比例限制,而且预算变更审批手续繁杂,其中有些科目的预算还只能调减,不允许调增。这就造成需要较多经费的活动因为预算中列支的较少无法开展,而有些不需要那么多经费的活动出现经费剩余,最终影响整个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预算编制不合理,会使得预算执行出现困难。由于目前没有相应的预算执行管理政策作为支撑,财务人员没有预算执行管理的权限,所以在日常的项目经费的核算中,预算执行管理是整个预算管理中的一个难点。预算不合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经费使用结构和额度的不科学,在实际执行中必然会出现有些科目会超出预算的额度,而有些科目资金使用率又不能达到要求,执行起来非常困难。最后,预算编制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到预算决算和项目验收的顺利进行。目前科研项目的验收,除了对科研成果的评估以外,财务数据即决算则是重要指标之一。很明显,如果预算编制不合理,就会使得在预算执行中出现不该超支的科目超支,该使用的经费无法使用等情况,最后使得决算无法进行,而决算无法进行也就会使得项目验收不能顺利进行。

由此可见,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管理是高校科研项目能否顺利获得批准乃至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和基本前提,其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起着源头把握和经费保证的作用。

二、预算执行管理是科研经费有效使用的根本保证

合理的预算编制好以后,如何使得科研经费合目的、科学有效地使用以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预算执行管理不仅是一个经费报销问题,而是对经费使用的合法性管理,对经费使用的合目的性、经济有效性管理,是保证科研经费科学使用的条件和科研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

1.严格的预算执行管理是科研经费合目的使用的保证。科研经费属于专项经费,各项费用的支出都必须以顺利完成科研任务为目的,且各个支出项目都必须围绕着项目研究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目的性,又称目标相关性。这就要求在经费使用中严格按照预算编制所列项目支出,不得进行挪用、虚报或恶意套现。

2.严格的预算执行管理是科研经费合政策使用的保证。科研经费是由项目批准方委托高校管理的用于相应科研活动的费用,其使用必须符合有关的政策法规,即既要符合政府科研经费使用的政策,又要符合相关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还要符合科研活动的管理政策,不能违规违法使用科研经费,这就要求在预算执行环节严格要求,做到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

3.严格的预算执行管理是科研经费经济合理使用的保证。科研经费的使用不仅要与科研任务、科研目的相一致,而且要符合相关的政策法规,还要做到经济合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要做到这一点,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严格的预算执行管理可以避免经费使用的随意性,做到每一笔科研经费的使用都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益,从而保证科研活动的高效性与科学性。

三、预算决算管理是科研项目顺利结题的有效保障

随着各级政府部门和科研项目批准单位对项目结题要求的不断提高,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效益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必然要求高校科研项目在结题时不仅要完成科研申报书所提出的科研目标,而且要按预算科目合理有效的使用相关的科研经费。在这种背景下,科研经费的预算决算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只有严格按照所编制的预算科目进行决算,才能有效约束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从而做到账实相符,使经费使用与科研活动相一致,保证项目结题的真实性。现在有些高校在决算阶段,由于没有严格的预算决算管理,在账实不符的情况下,为了顺利结题,导致调账、挪账,甚至造假账的现象出现,严重干扰了项目结题的真实性,不仅影响了该项目的顺利结题,严重时更影响到整个项目申报单位的其他项目的申报。

2.只有严格预算决算管理,才能保证科研活动与经费使用的一贯性、相关性与合理性,有利于项目结题的顺利进行。严格的预算决算管理,一方面可以真实反映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的进行情况,从而使得在结题验收时能够对科研的不同步骤有一个数据上的直观把握;另一方面可以真实反映课题经费的实际使用情况,是否有结余,结余是否合理等都可以得到直接有效的反映。这就为项目验收方对项目研究的效率、效益和成果进行评估和验收提供了全面、合理、科学的财务信息,最终有助于项目的顺利结题与验收。

3.严格的预算决算管理,可以有效杜绝结题不结账现象的发生,保证结余经费的科学管理以及结余经费使用的合法合理性。由于缺乏严格的预算决算管理,“科研项目已办理结题,但科研经费却迟迟不办理结账手续的现象在地方高校中也较为普遍”。{3}这就造成了科研结余经费的“私有化”或个人化的情况,从而导致结余经费使用的混乱,也不利于高校对结余经费使用的有效监管。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在科研项目申报阶段通过编制管理为申报工作提供经费使用的科学设计和指导,为项目获批后的经费使用提供了科学的框架;在科研项目的研究阶段通过执行管理保证科研经费的科学、合法与高效使用,使科研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在科研项目的结题与验收阶段通过决算管理为项目结题与验收提供科学有效的财务数据以利于项目的顺利结题和验收,并能够在结题后保证项目结余经费的科学使用与有效监管。由此可见,预算管理贯穿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始终,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有机构成和核心内容。也正因此,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不仅要引起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的高度重视,更要建立起严格有效的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一整套制度和相关政策,并在人员和技术方面提供支持。唯有如此,才能在日益壮大的高校科研活动中,保证科研项目研究的科学性、严肃性与高效性。

注释:

{1}朱宇坤.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1(9)

科研经费的作用篇(2)

中图分类号:g647,g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140-03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高校已经成为我国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科研经费都大幅度增长,科研经费已经成为高校经济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伴随着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的多样化、层次化,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高校科研经费快速增长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滞后之间的矛盾亦愈加突出。因此,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综合管理,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水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机制落后

1.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财政部门和科技部门尚未联合制定统一的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多数高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对科研经费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本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但是,各高校自行制定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不完善,仅仅是针对科研经费使用的范围、内容、比例等,不够具体,对于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来讲,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科研经费管理规定。

2.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配合。目前高校的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立项管理和会计核算,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配合。部分高校的科研部门未能向财务部门提供完整的科研项目资料,且不跟踪、不评价、不监管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财务部门承担了科研经费管理的全部责任;项目立项时,财务部门没有参与项目概算和预算编制,无法落实经费管理和项目成本核算工作;项目完成后,财会人员也没有参加验收结题,无法及时向科研部门反馈经费开支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科研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各自为政,相互脱节。另外,对科研经费管理认识存在误区:学校为了提高影响力,尽可能的多取得科研项目,只重视项目数量与规模,而忽视经费管理;一些科研人员则认为,科研经费是个人取得的,经费的使用应由自己自由支配,加之许多科研人员不懂财经纪律和会计法规,导致科研经费有时存在支出不合理的现象。

(二)科研管理重项目立项,轻经费预算

部分高校把科研经费作为考核科研管理部门和教师的重要指标,取得科研经费的多少是教师竞争学科带头人和职称评定等的重要条件。因此,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想方设法争取科研项目。为达到立项的目的,在编制预算时,没有认识到经费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性,仅考虑如何编制才能让评审专家满意,往往按自己的经验、估计填列一组数据,编制出来的预算大多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当经费到位后,不能按预算执行,预算形同虚设,实际使用和预算相差甚远。特别是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项课题研究时,项目负责人常常会将其所负责的项目混淆,经费使用混乱,没有做到专款专用。

(三)科研经费支出不合理

高校科研项目根据经费来源不同一般划分为校级课题、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校级课题的科研经费来自于各高校自有事业经费,因而高校对这部分课题的经费使用要求相对严格,制定有相应的可操作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纵向课题的科研经费是由项目负责人通过科研申报立项,从财政部门取得专项经费拨款;横向课题的科研经费则是从企事业单位争取技术转让收入或提供服务得来。高校对横向课题的经费使用要求相对宽松,较少制定实际可操作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而且部分科研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认识上的误区,导致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不佳,科研经费大部分用于汽油费、桥路费、餐饮费、劳务费、电话费、出租车费等支出,而用于科研开发的材料费、设备费等所占比列偏低。部分高校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关于费用支出比例的制度,因而出现了科研经费支出的随意性,专款未必专用,支出结构也不尽合理,科研经费变成为个人消费基金是有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普遍现象,这一点在横向科研课题经费支出上更为明显。

(四)科研项目没有实行成本核算

目前高校

科研项目成本核算,仅仅是科研项目发生的部分直接费用,其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例如:水电费、科研场所占用费、图书资源使用费、房屋占用费、科研人员工资奖金等等,由于核算难度大,并未纳入科研成本。高校的科研活动大多与教学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用教学方面使用的材料做科研项目,或用纵向科研经费做横向课题的实验,使科研项目的成本难以准确计量;学校对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的工资津贴都在学校人员经费列支,导致科研经费挤占了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教育事业费。目前,科研经费管理中的“成本核算”实际上只是核算科研经费是否用完,至于用途是否与科研有关,支出结构合不合理,都没有严格纳入科研经费核算的范围。

(五)科研经费使用缺少有效的监督与评价机制

高校普遍存在缺少对科研经费的监督检查,缺少对科研经费结题的审计和效益分析。大多没有建立科研项目成果与科研经费开支的综合考评机制,也使得科研经费管理水平不高,没有实行成本核算的科研项目,也无法进行科研项目效益分析。此外,由于缺少审计部门的介入,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中还容易存在“腐败”现象。有些高校出现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拉关系”“跑项目”的不正当行为,在科研经费使用中便会出现一些以合作单位或委托业务之便,制作大量劳务费套取现金,或者出现一些专家咨询、专家鉴定等不同名目的变相开支。

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1.提高科研经费管理认识,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按照教育部、财政部教财【2005】1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规定,“高校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其资金来源渠道如何,均为学校收入,须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资金使用必须遵守国家的财经纪律和学校的财务规章制度”。高校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学习教财【2005】1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监【2012】6号文《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以及地方教育部门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一方面要加强对科研人员的财经法规和科研经费管理条例的普及宣传,提高他们自觉合法使用科研经费的认识,“科研人员要严格遵守财经法律法规,坚持科研经费统一管理原则,按照预算批复的支出范围和标准使用经费,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高校可以建立科研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准确记录科研人员从业行为,将廉洁从业情况纳入对教学科研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奖惩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强化主管领导、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对科研经费管理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做到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与协作,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科研、财务审计等职能部门,以及高校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对科研活动和科研人员的服务履行监管的职责,确保科研工作健康发展”,“因未能正确履行监管责任,发生科研人员重大违法违纪问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追究责任单位和有关领导、管理人员的责任”。高校内部可以建立一个共享的信息管理网络平台,连接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和科研项目负责人,将与科研经费有关的各项业务实现网络化管理,形成一个动态监督管理体系。首先,科研管理部门录入项目合同编号、项目课题名称、负责人、下拨经费来源、经费金额、结题期限、经费预算等基本信息;然后,财务部门录入课题发生的每笔经费支出信息。科研负责人可以通过密码,随时查询自己负责的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进度,从而主动根据项目进度调控开支内容;审计部门可以对科研经费开支进行全程跟踪审计,实现科研经费管理由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和事中控制。各个部门通过信息管理网络平台,可以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相互沟通,紧密配合,使科研经费管理更加透明和高效。

2.强化经费预算,控制开支范围。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核心问题是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教监【2012】6号文《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中规定“科研人员要在学校指导协助下,按照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科学、合理、真实的编制科研经费预算,增强预算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不得以编造虚假合同、虚列支出项目等手段编报虚假预算”。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三个环节。预算不仅仅是为了申请项目,而是为了申请到项目经费以后依据

算执行,所以预算编制决不能马马虎虎。各高校应在财务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设立专职岗位,协助项目负责人按照相关政策合理、真实地编制预算。科研管理部门审核项目立项时不仅要审核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性,还要注意审核项目的预算编制,预算一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更不能超支。财务部门根据科研合同批准的经费预算,把科研经费细化,准确录入允许开支的科目,保证科研经费开支范围与其预算口径相一致。把预算由项目负责人的被动执行改为由财务部门主动执行,财务部门对预算的执行进行事前控制、及时纠正超预算开支和不合理开支,确保科研经费专款专用,避免出现科研经费支出无序性和随意性。

资金管理:(1)要加强科研经费转拨管理。科研经费转拨必须订立合同,按照合同约定并经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共同审批。科研管理部门根据科研课题实际情况,严格审查对外协作合同和其他有关资料。财务部门负责办理经费转拨业务,依据合法有效凭据办理转拨手续,不得将科研经费转入非协作单位和个人的账户,不得借科研协作之名,将科研经费挪作它用;(2)加强大额度经费支出管理。科研经费大额度支出应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审批手续完善,不得违反程序进行大额支出,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经费支出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严格控制现金开支;(3)加强项目劳务费管理。高校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劳务费发放制度,并规范劳务支付程序。科研人员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劳务支出,必须由科研人员本人签收,转至本人开立银行账户内,并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得由他人以任何理由代签并现金支取;(4)加强科研业务活动支出管理。科研经费必须按照实际开展的科研活动据实支出,不得虚构经济业务或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票据套取科研经费;也不得列支与科研无关的支出。特别是对横、纵向科研项目中的劳务费应严格控制开支比例,避免通过“咨询、顾问”等形式套取现金、挤占挪用、私分科研经费的行为发生。

3.实行科研项目成本核算。大部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没有成本概念,更没有进行相应的成本核算。当下实行科研项目成本核算制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对科研进度进行财务监控的重要手段。

实行科研项目完整、真实、全面地全额成本核算,包括购买实验材料、调研差旅费、资料费等等直接成本,还要包括开展科研项目占用学校的水电费、实验室占用费、实验设备折旧费、科研人员工资、津贴等等间接成本,应该按合理的比例予以分摊计入成本。这样既能保证科研经费开支适度、合理、透明,同时也能杜绝因为成本核算不完整而造成科研项目挤占高校事业经费现象。

科研管理费是指难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费用,包括课题管理单位为课题提供服务的管理人员费用和其他相关管理支出、房屋占用费和现有仪器设备使用费或折旧费。从科研经费中提取的科研管理费用,作为科研事业支出计入科研成本,同时冲减高校事业经费中的人员费用支出,并合理分摊事业经费中实验耗材、水电费等等。高校要正确使用科研管理费,而不是把提取的科研管理费作为科研管理部门和各二级院系的管理费用。

兼顾多方利益,坚持效益原则。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个中心,如果把主要的财力物力用在科研上,就必然减少了对教学的投入,势必影响教学质量。高校需要进行科研成本核算和投资效益分析势在必行,只有对科研项目进行真正的全额成本核算,才能保证高校科研沿着正确方向进行。

4.完善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与考评机制。高校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各级审计部门的作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强调“审计、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重大科研项目执行、科研经费使用、科研人员从业行为的监督检查”。审计部门要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角度对科研经费立项到结题的全过程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特别要发挥学校内部审计监督的力量,学校内部审计部门要将科研经费审计项目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实行定期检查和抽查来监督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

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应共同探讨、建立和完善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结合全额成本核算,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按照考评结果实施相应的奖励措施和问责制度,增强竞争意识,鼓励科技观念创新,抑制科

研成果泡沫化,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总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否科学规范,科研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高校科研质量和高校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规范化不再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唯一目的,只有不断强化和探索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新方法和新举措,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和机制,努力提高科研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达到科研经费规范化、效益最大化和学术自由之间的平衡才是最理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洪枝.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失范与规范化[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1)

2.刘雁霞.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之我见[j].财会月刊,2009(5)

3.吴春.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初探[j].会计之友,2009(6)

4.张记元.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对策[j].会计师,2009(7)

5.张小玲.对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设想[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7)

6.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

科研经费的作用篇(3)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7107

随着科研管理部门科研工作的发展,科研项目经费投入逐渐加大,而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直接关系着科研工作的进程。因此,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工作受到各级科研单位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据了解,部分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着乱开支、拿提成等犯罪现象,甚至有些科研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采用各种不正当手段来私吞科研项目经费,严重影响了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在这种情况下,严格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科研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研究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不仅能够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而且对科研工作的开展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1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现状

11 科研项目经费增长迅速

随着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各级科研单位凭借其创新优势和知识优势成为科研工作的主要阵地。尤其在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各级科研单位都十分重视自身科研成果的取得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积极培养创新人才,鼓励单位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科研单位承担着很多科研项目,科研项目经费迅速增长。

12 科研项目经费来源广泛

科研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广,不同领域的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其经费来源渠道也不尽相同,经费来源广泛。并且,不同渠道的经费来源导致科研经费提供者对科研工作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科研管理部门科研工作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不同行业和部门对科研工作的要求也不同,科研项目经费来源广泛导致科研管理部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难度加大。目前,我国科研管理部门科研项目经费主要来源于我国相关部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公益性行业和机构、海外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等。

13 科研项目经费监管不断完善

随着我国科研管理部门科研工作的开展,政府教育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审计部门、财务部门等多个管理部门联合制定了科研管理部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了对科研管理部门科研项目经费的监督。但是,由于科研工作存在着较大的变化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规章制度与科研工作实际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需要各个管理部门积极寻求解决策略。

2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科研经费预算不够科学

科研管理部门科研项目经费的申请需要科研项目负责人对科研项目经费进行预算。但是,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工作没有财务人员的参与,而是由科研项目负责人和相关的科研人员负责。但是,这些人对预算工作不熟悉,缺乏相关的会计知识,导致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中存在着很多不科学的问题。例如,部分科研管理部门科研工作负责人为了争取到科研课题,着重强调科研课题的实际操作,突出实验材料、实验测试的费用,而压缩了科研工作的研讨费用和劳务费用,导致科研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面临经费不足的问题。

22 科研项目成本核算不准确

科研项目成本主要包括科研工作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当前,大多数科研工作者都承担着科研和本职工作双重任务,其工资和津贴包含在单位的人员经费支出中。按照相关规定,科研工作和实际劳务工作的资金来源不同,科研工作支出和劳务工作支出也应该区别开来。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多单位的科研工作经费与劳务经费相混合,甚至使用正常工作材料来开展科研工作,增大了科研项目成本核算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着重复购置设备、科研资源无法共享等问题。

23 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缺乏监督

科研管理部门科研项目经费的监督工作主要指对科研执行过程中各个环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大多数单位在科研项目申报成功之后,采用组长负责制对科研项目进行管理,十分抵触科研管理部门其他部门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监督。例如,很多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科研项目经费由科研项目组长负责支配,只允许少数人使用,一味满足少数人的经费要求,缺乏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规划,科研管理部门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不科学。另外,部分科研管理部门没有将科研项目经费纳入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之中,缺乏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和监督。

24 缺乏科研项目经费绩效评价体系

当前,大多数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过程中只注重对科研成果和科研技术的验收,忽视了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绩效考评,没有建立完善的科研项目经费绩效评估体系,导致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工作不受重视。另外,部分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项目完成之后,没有及时办理财务结账手续,科研项目剩余经费长期用于科研管理部门的其他工作之中,导致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无法完成科研项目经费的决算工作,严重影响了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益,增加了单位财务部门的工作负担。

3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问题的完善对策

31 健全经费管理制度

首先,科研管理部门应积极建立组织分工制度,为科研管理部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工作提供宽松的条件,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科研管理部门应厘清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经费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科研管理部门科研项目负责人、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责任。同时,科研管理部门还应加强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科研项目负责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其次,科研管理部门应积极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的纵向管理,改进绩效评价工作机制,明确绩效评价的主体和对象。并且,科研管理部门应积极完善科研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对科研概念工作的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另外,科研管理部门应积极改进财务管理机制,将经费用于既定的科研项目之中,建立转向财务验收机制,增强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科学性。

32 加强对科研经费的预算与日常管理

首先,科研管理部门应完善对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工作,加强单位财务部门和科研项目组的合作,共同制定科研项目预算,充分考虑科研工作中可能发生的费用支出,严格按照科研项目的申报要求确定会议费、劳务费、管理费、科研直接费用之间的比例;其次,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的日常管理,制定科学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明确科研项目经费的开支标准、使用范围、审批权限等内容。另外,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管,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的收支明细账目。除此之外,科研管理部门应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纳入单位财务管理之中,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的集中核算和统一管理,增强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规范性。

33 加强对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的管理

首先,科研管理部门应正确把握科研项目经费产生结余的原因,按照预算结余、核算结余、政策结余、非正常结余、重复结余等方式对结余经费进行分类,并深入分析产生结余的原因,找出经费预算和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其次,科研管理部门应积极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加强重视科研项目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和复杂性,积极采取科研项目经费全额预算、全过程控制和成本核算的方式对科研项目经费进行管理,找出科研项目产生结余的环节,并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加强对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的管理;最后,我国应积极鼓励科研管理部门将科研经费用于自主创新课题中,为科研管理部门自主创新课题研究提供资金支持。

34 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系

科研经费绩效评价能够将科研项目成果与经费使用进行比较,找出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首先,科研管理部门应积极明确科研项目经费绩效评r的对象,充分考虑科研工作的风险性和探索性特征,将科研项目负责人对科研项目预算的行为和过程作为评价对象。其次,科研管理部门应科学制定科研经费绩效评价的内容,着重评价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是否符合专款专用原则、经济合理原则、相关性原则等使用原则,同时,也要评价科研经费的项目使用比例是否合理、购置的固定资产是否进行了及时的登记等。另外,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重视结题不结账的现象,规范结余经费的使用。

参考文献:

科研经费的作用篇(4)

国家科研投入的大幅度增长,加大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难度。规模庞大的科研经费在管理与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造成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益不高等现象。长期以来存在的一系列不规范的问题,也随着科研经费的快速增多而日益突出。积极探索新的科研管理模式,更好地为高校科学研究服务,是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难题

(一)各类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要求不统一

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层次多、涉及领域广,不同类型的项目管理办法所允许开支的范围也不尽相同。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中项目经费允许使用的范围为: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仪器设备费、实验室改装费、协作费等5项;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办法中项目经费允许使用的范围为:资料费、数据采集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交流费、设备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印刷费、管理费、其他支出等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管理办法中项目经费允许使用的范围为:图书资料费、数据采集费、调研差旅费、设备购置和使用费、会议费、咨询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出版费、管理费、其他费用等11项;三类管理办法中费用的明细科目各不相同,又各自要求独立核算。管理制度不完善、口径不统一,致使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操作性并不强。如此多的管理办法给高校科研、财务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科研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在具体工作的执行中常常会感到困惑。

(二)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科学,过程监控不严格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遇到的主要难题表现为,科研经费预算编制随意、可操作性差。项目负责人在申报项目时,主要精力用在提高项目质量上,以确保获得批准。而编制经费预算只是申报材料中的一个附带内容,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预算的编制仅仅是争取项目经费的需要,致使科研经费预算并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

项目获得批准后高校财务部门只是收到经费,没有科研经费预算的备案也无法掌握科研项目的开展进度。项目负责人对经费的使用具有绝对的支配权,从而削弱了财务管理的约束力。在科研经费的实际支出过程中,财务人员不了解项目预算的具体内容,对于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性、真实性难以界定,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科研人员套取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以致在项目结项审计时总有专家对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支出提出质疑。

(三)科研经费项目管理与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相脱节

高校现行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是科研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申报、立项、结项、合同管理;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监督;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经费的预算和决算,并按规定使用经费。科研管理部门则重于科研项目的项目数和成果数,一般不掌握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和项目的业务状况。财务部门则重于经费的会计核算,一般不了解项目的预算明细及进展程度。高校管理部门间时常只从部门角度出发开展科研管理工作,而项目的业务质量及状况在管理上处于无部门监管的真空状态。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出现的所有这些难题,往往在项目完成验收时,特别是在审计的过程中才会集中体现出来。尤其是没有按规定程序报批预算的调整以及科研经费的实际支出与申报预算不符等。使结项工作不能顺利进行,严重影响了学校声誉和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科研经费多级管理模式的基本思路

(一)建立以院系为主,管理部门为辅的科研经费审批制度

高校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制订一套操作性强的科研经费支出与审批办法,明确规定科研经费使用范围和开支标准,进一步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安阳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学院”)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并建立以院系为主,管理部门为辅的科研经费审批制度。审批制度要求下放审批权至院系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并且规定科研项目的业务管理归属院系。由院系来管理科研业务,可以促进院系教学和科研人员的项目申报积极性。以往所有的科研报销签批手续,都必须通过科研管理部门,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未免过于滞后,如果科研管理部门在经费管理上采取一放到底的作法又过于粗放。科研经费审批办法中明确规定,科研经费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所在院系领导审批的审签程序,其中科研经费重大金额支出和出国(境)须经科研管理部门和分管校领导审批。科研经费审批制度的重大改变,简化了财务审签程序,只要在科研经费预算范围内的支出,只须项目负责人和院系领导签批就能到财务部门报销。新的科研经费审批办法解决了科研项目业务管理的部门监控问题,同时也大大缓解了科研人员找领导审批,科研经费签批程序多、报账难的问题。

(二)建立科研经费多级管理财务核算体系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长期以来存在的一系列不规范的问题,随着科研经费的快速增多而日益突出,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为满足科研管理的需求,应采取多级管理的财务核算体系来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建立科研经费多级管理财务核算体系,既可以改变当前管理模式中财务人员报销无依据、研人员支出随意、支出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又有利于加强财务预算的约束力,严格控制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标准,解决了高校科研经费预算执行不力的难题。

高校财务部门应结合国家相关制度规定,从学校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利用财务核算软件设置科研经费多级管理模式的账套来进行分级管理。科研经费多级管理财务核算体系采取纵向经费执行预算控制,横向经费执行比例控制的办法。具体的建账程序:在财务核算系统中,对每一项科研项目经费设置项目明细代码。一级代码为科研项目的属性代码,即纵向经费或横向经费;二级代码为部门代码,即每个项目的业务管理学院;三级代码为项目代码,即项目的具体名称;四级代码为预算分级代码或比例控制代码,即项目预算中的支出明细科目或横向经费中需要比例控制的明细科目。

以学院纵向经费项目为例:学院取得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称是《元代文学格局与走向研究》,资助总额15万元。财务部门根据收到的经费和科研管理部门的通知,以及国家社科基金委批复的项目预算,在财务核算系统中为这个项目建立经费使用代码。一级代码:纵向经费;二级代码:文学院;三级代码:元代文学格局与走向研究;四级代码就要依据预算中的支出明细科目设置8个不同的代码:资料费5万元、差旅费1万元、会议费1万元、设备费1万元、专家咨询费1.2万元、劳务费0.8万元、印刷费0.5万元、版面费等其他支出4.5万元。对项目经费的金额控制设置在第四级代码中,当科研人员办理报销业务时,财务核算人员只需对票据的支出方向进行核对。票据核实无误财务核算人员录入会计凭证,当该项目所报销的资料费总额超过5万元时,财务核算系统会提示费用已超支,不予通过并自动停止经费使用;如费用未超支系统会自动记账完成报销手续,项目经费的明细结余或超支一目了然。

如果是横向经费,财务核算系统中的第四级代码也可以是有控制比例的明细科目。如学院科研经费支出与审批办法中规定,劳务费不得超过总经费的10%,燃油费、过路过桥费不得超过总经费的10%,以及业务接待费不得超过总经费的5%。财务部门只需要控制这三项内容,其他经费只要在总经费指标内就可以支出。

这种多级管理模式代码的设置,使每一个项目从立项到结项在财务核算系统内都有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核算流程。当项目完成结项时,按照真实的财务数据编制科研项目决算报表,其数据与项目申报预算口径一致,可以直接作为科研项目审计数据使用。

这样可以保证科研经费按申报预算使用,实现了事前控制;科研经费在财务核算系统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通过批准微调个别明细科目的支出指标,实现事中控制;在项目完成后通过财务核算系统及时准确做出决算报表,为科研经费结项审计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并为科研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这就实现了事后控制。

科研经费多级管理的财务核算体系既实现了部门之间的“齐抓共管”,又使“预算管理”和“过程管理”变成现实。首先,它符合科研经费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要求。其次,财务核算系统中的科研经费多级管理模式为财务部门与科研人员之间搭建起实时沟通的桥梁,经费执行情况又可以通过校园网平台上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反馈给科研人员。最后,财务人员借助财务核算系统极大地简化了会计核算手续,最大限度地为科研人员提供服务。

(三)加强队伍建设,配备专职科研财务人员

在科研经费管理新的形势下,要求财务工作人员除了具备娴熟的财务专业知识外,还要熟悉各类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中关于经费的使用要求,以及科研项目预算编制、项目结项程序等。新的复合型财务人员应运而生,那就是专职科研财务人员。科研财务人员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进行全过程跟入和监控,指导科研人员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以保证预算从编制到执行、再到调整的规范性;引导科研人员合法、合规的使用经费,从源头上防止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充分发挥财务工作对科研工作的强有力支持。

(四)制定配套的科研结余经费管理办法

国科发财字【2005】462号文明确规定“严禁课题结项后不及时进行财务结算,长期挂账报销费用。”高校财务部门作为科研经费的资金管理部门应与科研管理部门合作,当科研项目完成并通过验收后,科研管理部门及时给财务部门发出相关信息。财务部门在财务核算软件中加入项目结项结经费的限制时间,分情况办理结项经费的相关手续。如果是国家有相关规定的项目,科研结余经费按原经费来源渠道退回,对其他科研结余经费应转入学校的科研发展基金,用于弥补学校自主课题的科研支出或申报科研课题的前期研究支出,以此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发展是高校科研永恒的主题。高校科研管理不要把目光仅仅放在管理部门,而是全方位、多视角地看待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认真分析当前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找出产生的原因和寻求解决的办法,对科研经费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以确保科研经费合理、科学、高效的使用,以此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韩卓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浅探[J].财会通讯,2011(32).

科研经费的作用篇(5)

关键词 :高校科研;科研经费管理;应对方式

国家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是高校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资金保障。从一些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可以看出,科研经费的管理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本文在指出当前时期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之上,从转变科研经费管理的观念、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规范科研经费支出管理、完善科研经费的监督和审计机制、加强科研成果的评审及转化成果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

国家没有出台专门针对科研经费使用及核算方面的管理规定,也还没有专门机构监管科研经费的使用。当前科研经费管理的行政化倾向明显;科研管理规定众多、缺乏统一性。一些高校制定了自身内部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但是这些办法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标准。

2.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不够合理

第一,科研经费在支出范围方面控制不够严格。高校管理科研经费的部门,主要是财务部,在对相关科研经费的报销时,一般只要申报人出具的票据真实有效,均可予以报销。相应的核算工作做得不是很多到位,一些科研项目的负责人,通过不同渠道申请的科研经费,因项目研究内容的相关性,支出相互交叉难以区分各科研项目支出,致使支出的真实成本难以计量。

第二,科研经费的支出结构不合理。很多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部门,没有充分理解国家的经费使用规定,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约束标准较低。高校的科研经费很大一部分是用作非直接科研费用。例如相关技术人员的差旅费、讲座费、茶酒费等,严重影响了高校科研经费的支出比例。

第三,存在恶意骗取科研经费的现象。在对2010 年至2012年9 所市属高校科研经费项目执行管理情况进行的审计中,发现部分科研经费存在支出违规情况。近年来因挪用、贪污科研经费而“落马”的专家学者不在少数。一些科研工作人员,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总想着捞一把,相关的研究器材、研究人员配置,其经费申报一般都会超标,这种现象的存在,给科研经费的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第四,科研经费的核算范围弹性较大,缺乏清晰明确的核算标准。科研经费预算刚性太强、不符合科研创新活动的基本规律;科研成本核算不全面、成本补偿机制不健全,科研人员工资性收入中的智力价值普遍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3.科研经费使用缺乏有力的审计监督

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数额也是衡量科研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为了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就鼓励教师增加科研项目,并且在一些科研项目的审计监督环节,放宽范围。相关的审计监督程序,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降低了监督审计的效果。

4.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高

高校的科研项目,同企业的科研项目相比,其成果的转化率很低。一些高校的科研立项,缺乏科学的规划,并且相似的研究项目较多,不仅占用了较多科研资源,也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一些科研项目,在实验室停留的时间太长,半途而废,降低了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二、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应对措施

1.提高科研经费管理的民主程度

要充分发挥高校既有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的作用,有效激活现有组织和制度资源的能动性,从健全民主决策程序、丰富民主监督形式,切实扩大并保障广大教职工有序参与高校内部事务治理入手,尽快改变科研经费分配不公平不合理的问题。

2.对科研经费使用绩效的审计

科研经费的使用绩效既是资金提供者所关注的重点,也是衡量科研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应重点审查科研项目立项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合理性:科研项目在立项时是否经过认真调查,充分论证和科学评估,结题项目是否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科研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及时转化,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实施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项目承担单位要强化法人责任,严禁挤占挪用课题经费、超预算范围开支的行为。

3.完善科研经费支出管理,增强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控制

应设立专门机构,对经费使用进行过程管理,科研项目结项时,对经费使用进行严格的审计,规范管理经费使用。应审查利用科研经费支付外单位的科研协作费、设备费、加工费等是否签订合同,开展科技开发、技术合作及成果转让等科技活动是否签订合同,是否建立科研合同的审查制度和授权签字制度。审计应对合同的起草、签订、执行过程和结果的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

4.加强科研经费的监督和审计力度

各高校加强科研经费信息公开,重点公开接待费、差旅费、劳务费、会议费、专家咨询费等科目支出情况,坚决防止和制止虚构项目支出、使用虚假票据套取科研经费,虚列、虚报、冒领科研劳务费,用科研经费报销个人家庭消费支出等违规问题的发生。对于账目不清的经费项目,要加大审计力度,从源头上排查科研经费的漏洞,做好预防工作。

5.提高科研经费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和职业感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和职业责任。因此,高校要加大对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责任,是管理者有效发挥管理作用,发现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因此,要重点强化管理人员的职业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他们在日常科研经费监督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涉及到的利益主体很多,因此,在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方面,要充分研究科研经费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矛盾。在本文的研究中,提出了做好科研经费的审计监督、发挥高校教师民主审议作用,制定相关的科研经费使用办法等具体措施,希望可以对进一步完善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刘海丽.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探析[J].会计之友,2012(27):103—104.

科研经费的作用篇(6)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合理。高校科研人员在申报科研项目时,由于缺乏财务人员的专业指导,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自行编制经费预算表。科研人员虽然在科研项目研发方面具有很多的经验、水平,但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方面还缺乏相关的财务知识,不能合理、规范地根据科研项目的情况编制相适宜的预算表。另外,有些科研人员在编制预算时,故意夸大项目的实质性费用,减少非实质性费用来增加争取项目的筹码。这都导致了项目组自行编制的经费预算表或多或少存在不尽合理的地方,也导致了科研人员后期在科研经费的使用时有些无所适从。部分科研人员的实际经费使用与预算大相径庭,以至经费无法报销时,甚至需要调整预算方案。

(二)科研经费管理与科研项目脱节。高校科研项目的选题、申报、立项、落实及项目的过程管理、检查和验收等主要由科技处统一管理。为了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丰富高校的科研成果,科技处的工作重心主要在前期的选题、申报、立项上,而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往往直接交于财务处负责管理。财务处既没有项目的相关资料,也不甚了解项目研发的专业知识,仅凭着科研人员提供的经费预算表来管理科研经费。因此,财务人员进行报销时,依据原始票据难以鉴别支出事项的真假性、合理性,只能在预算许可的情况下,按照财务管理的规定进行报销。这使得部分科研人员很容易钻虚开发票、以个人消费或家庭消费的发票套取科研经费的空子。

(三)科研项目使用效益低下。科研经费的预算应该由项目组共同制定,但是绝大多数只是项目负责人一个人编制的,经费的列支也是由项目负责人审批。因此,科研经费很可能任由项目负责人武断独行,容易造成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低下。各个项目组都是根据自己的科研需要来购买仪器设备,而各个学校各个学院的若干个项目组很可能有共同需要的并可以共享的仪器设备。由于学校、学院资源配置制度不完善,项目组重复购置仪器设备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低下。目前为止,我国还未建立一套科研经费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科研经费的经济效益的高低无法衡量。项目组按照自身报销方便而非科研需要来使用科研经费,这也造成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低下。

(四)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失衡。2012年12月,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一文中指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一定要权责明确,建立分级管理体制,分管校长负有领导责任、二级学院负有监督责任以及项目负责人负有直接责任。但是,在科研经费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过分夸大了财务处的监管责任,弱化了分管校长,二级学院的监管责任。分管领导、二级学院通常只稍作了解一下单据内容就决定是否签字,而不会仔细翻阅所有的原始凭证,甚至根据项目组成员描述的特殊情况,对不合规的单据网开一面。项目组成员将项目负责人签完字的单据,有时甚至将签字不完整或代签字的单据拿到财务报销,财务人员兢兢业业地根据相关财务规定,逐一地仔细审核原始凭证,把好至关重要的最后一道关。

(五)结题后剩余经费管理不规范。科研项目结题或者验收之后,大部分的科研项目经费都有剩余,但在财务账目上不做结账处理,剩余资金还是按照未结题或未验收的项目来管理。按照相关规定,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科研人员可以将剩余经费用作本项目的后续完善支出。但实际上,许多高校将剩余项目经费一部分作为项目组成员的奖金,另外一部分作为发展基金,由科研人员继续使用。还有些高校对项目的剩余经费不作处理,任由科研人员处置。因此,有些项目剩余经费长期挂账,既增加了科研项目的管理成本,又不能促进科研的提升,妨碍了高校科研项目的发展。另外,科技处与财务处信息不统一、沟通不及时,项目结题或验收后财务处也无法短时间内做好结账工作。

(六)科研经费管理意识淡薄。部分高校领导认为科研经费属于预算外经费,是科研人员争取而来的。只要本高校的科研经费能够逐年增长,能够促进高校的排名提高,其经费具体如何使用不需要严格地管理;否则,一旦科研经费管理过于严格将会导致科研人员不再积极地争取科研经费,而影响到高校的声誉。大部分科研人员认为科研经费是其通过团队或自己的努力争取而来的,不是学校、政府的公款,高校无权过问其经费的列支情况,并且其利用科研经费购买的设备也应归为己有,高校不应再验收、入库。因此,科研经费入账后,科研人员常询问财务人员怎样才能既方便又不扣税地将所有的科研经费取出。报销时,科研人员也常问科研人员其科研经费能报销哪些内容,或者拿一堆发票来问财务人员哪些可以报。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相关对策

(一)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目前,高校的预算管理体系还不完善,科研项目申报时的经费预算表大都只由科研人员负责编制,造成了预算不合理,后期经费使用困难。高校针对科研经费应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建立健全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实现科研经费管理的规范化。科研人员应扩大科研团队,聘请财务人员加入科研的申报、立项和验收等,从而保证科研经费的合理合法使用。在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环节,财务人员协助科研人员全面评估项目的预算成本与收益,做好预算编制工作,提高项目的审批通过率;在项目执行环节,细化科研经费的列支,严格按照科研项目的实质来报销,保证科研项目的正常进行。高校财务处可以定期对科研经费的支出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加大科研经费的监管与控制,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二)加强科研项目与科研经费的统一管理。目前,高校的科研项目,基本由科技处直接管理,仅科研经费由财务处管理,这很容易导致科研项目研发与科研经费管理的脱节,妨碍高校对科研项目的综合管理。因此,有必要加强高校科技处与财务处的密切合作,避免高校科研经费的非法挪用、虚报等现象的发生。我国高校科研处与财务处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发达国家高校的科技处与财务处的工作人员中,科研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均占一半的比例,且两个部门由同一上级部门直接领导和管理,将两个科研管理部门紧密地联系起来,加强了双方的沟通与协调,从而能够更好地监督科研项目的正常进行,促进高校科研项目的发展。

(三)完善财务核算体系,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除了加强科技处与财务处的密切合作外,还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机制,降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成本。高校应引进经验丰富的科研经费预算、核算、决算管理人才,建立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以监督科研人员合理、有效使用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另外,高校、学院还应妥善管理材料、设备等,针对各个科研项目组大批量使用的易耗品、材料等,高校、学院应统一采购以降低成本。对于高额、使用频率不高的设备,在不冲突的情况下,高校、学院应协调各个项目组的使用时间,以减少设备的重复购买。只有真正做到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才能有效避免科研经费沦为“唐僧肉”、“私人提款机”,促进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的提高。

(四)明确科研经费管理的责任。首先,高校领导应强化领导责任,合理赋予科研、财务、资产、审计等部门的责任、权利,以保证科研经费的使用权、管理权以及监督权,带领整个高校积极争取科研项目、合理使用科研经费、努力做出科研成果。二级学院应强化监督和责任意识。学院领导应深入各个科研项目,积极了解各个科研人员的科研情况,对各个不符合规定、不合理的票据行为严令禁止。高校审计处应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不断提高审计标准,不定期地抽查科研经费的列支情况,促进科研经费能够更规范、更高效地使用。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负有直接责任,在审查签字时,应事无巨细地审查每一张票据,了解清楚票据产生的实质再签字,尤其要杜绝为了使用科研经费而搜集相关票据来报销的情况。财务处应坚持一贯的作风,严格审查每一张票据,每一分科研经费,把好最后一道关。

科研经费的作用篇(7)

高校除了进行人才培养之外,还担负着进行科学研究、引领科学前沿的责任。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越来越多。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2014年全国共投入科研经费13015.6亿元,比上年增加1169.0亿元,增长9.9%。其中高校作为开展科学研究的生力军之一,2014年科研经费支出为898.1亿元,增长4.8%。

随着与日俱增的科研经费投入,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也变得日趋复杂。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在对科研经费进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造成资金的浪费或使用效率低下,影响了科研项目的使用效益,使得科研经费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1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相脱节 目前大多数高校是由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负责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结题及合同管理等工作,对于经费的使用效益不够重视;而科研经费管理则由财务部门负责,主要负责科研过程中各项费用、日常开支的入账、报销等核算工作,注重的是经费使用的效益高低以及经费报销的手续、流程、资料是否完备,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就导致了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相脱节,不利于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有效性。

1.2 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科学,执行不规范 大部分高校在制定科研经费预算方案时往往缺乏对实际的科研项目的审核、考察工作,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只负责对项目组编制的经费预算签字盖章这样形式化的工作,科技部门也只关注科研项目是否可行,各部门都忽视了科研经费的预算是否科学合理,导致科研经费使用不当,甚至造成资金浪费。由于项目组人员大多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对财务、科研设备等知识了解的不多,因此项目组单一方面制定的经费预算编制往往缺乏科学性。另外,在科研预算执行过程中,某些高校对财务报销等过程把控的不够严格,也没有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必要的流程、手续和标准,容易造成科研经费使用不当。

1.3 重立项、轻绩效的问题存在 现今我国科研绩效评价还处于探索时期,即使有些地方开展了科研绩效评价,也基本流于形式。高校普遍关注拿到了多少科研项目,多少科研经费,教师们也是在立项阶段花费大量的精力;而真正最后的研究成果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投入的科研经费回报多少,都无从考量。要想完全解决“重立项、轻绩效”的问题,还有好长一段路程要走。要让我们的科研经费不仅用得合理合法,更要用得有所值。

2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2.1 制定科学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 为了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科学性,有效解决科研管理与经费管理相脱节的现状,高校要加强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沟通,共同研究制定出科学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保证科研经费用到实处。高校要根据科研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严格的经费开支范围、开支标准、报销流程等,为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另外,针对目前高校存在的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的现象,需要加强科研经费结算管理,科研项目结束验收完成后,财务部门要协同科研部门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办理结账手续,防止科研经费流失或使用不当。

2.2 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 加强预算管理是保障科研经费高效使用的必要措施。因此高校在进行科研经费管理时要重视和关注预算管理工作,并将其作为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预算管理需要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加强沟通,让财务人员在科研立项之初就参与其中,并利用自身专业的财务知识帮助科研项目组制定科学的预算编制。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做好摸底调查工作,结合项目实际和财务指标分析为预算提供充分的依据,并对相关的指标进行细化分析,从而提高科研项目各项收支的可控性,保障预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另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要按照制定和批准的预算严格实施,并建立预算管理预警制度对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动态监督,出现问题及时调整,从而实现对科研经费全过程监管,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3 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内部审计和监管 随着高校接收的科研型项目的增多以及难度的加大,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为了保证科研经费使用的有效性,高校有必要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内部审计和监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及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根据高校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经费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制定详细的经费使用办法,做好对科研经费管理的事前预算、事中监督与事后审计工作,相关部门共同协作加强监督,以确保科研项目资金安全合理使用。

2.4 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系 针对普遍存在的“重立项、轻绩效”的问题,高校应该摸索、建立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来对科研经费使用进行评价和分析,科学、客观地评价科研经费的产出效益(如成果利用率、投入产出率、科研经费节约率等)。由于科研项目自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该绩效评价体系必须兼顾多方面因素,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实用性和可比性的原则。将绩效评价引入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中,作为科研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3 结语

综上,针对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需要高校充分认识到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性,加强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沟通,规范经费使用流程和途径,并且根据具体情况共同制定科学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加强对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以及内部审计和监管,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系,从而保证高校科研经费用到实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兰莹.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2,02:114-116.

科研经费的作用篇(8)

随着高校科研工作的不断加强,科研经费来源趋于多元化,经费数额也大幅上升,已成为高校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是高校科研管理的基础工作,用活用好科研经费对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但是,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一、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新问题

(一)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体制不够严谨

1.科研经费成本核算缺位。科研成本应包括与科研活动有关的学校公共资源(如图书馆等)、水、电等的使用费,科研用房、仪器设备等的折旧费,科研人员的薪水、福利等的支出费。多数高校在科研经费到账后,只提取少量的管理费,有的甚至不提管理费。原应进入科研成本的支出,往往是从教学事业费中列支,这样使多数科研人员误以为科研经费全部属于个人所有。

2.科研经费支出控制不严。科研项目中的餐费、日用品支出、礼品支出占的比重较大,有的超过50%。科研报销单据中所列的明细账与实际情况不符,经常出现种种违规现象,如发票开具时间与科研活动时间不一致,常把立项之前的旧发票拿来报销;使用票据不规范,利用虚假发票套取科研经费;有的编造假名单套取劳务费。

(二)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1.对科研经费支出缺乏应有的监控。对这种特殊的专项资金,计财处难以对本校每年申报的科研项目的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难以对科研课题经费支出的情况、结题成果推广运用的效益进行分析,更谈不上参与科研前期、中期、后期的管理工作,所以容易造成计财处与科技处“两张皮”,经常出现科研项目尚未结题,科研经费已用完的现象,而科技处对此又难以监控。

2.对科研结余资金的处理缺乏规章。因诸多原因科研工作实际已经终止,上级拨入的经费出现了“挂空”现象。经常出现将挂空经费挪作它用,甚至挪作私用。某些课题完成后,往往还有相当多的结余资金。按照“结余留用”原则,便成了课题组的自有资金,使用的随意性很大。由于缺乏明确的时间限制,常常出现“马拉松”式的报销问题。

(三)科研固定资产管理不够规范

1.科研资产购置明显不足。不少科研人员、院所部门领导,缺乏可持续性科研眼光,往往将科研经费用于其他方面,预留购置资产严重不足。

2.科研资产流失比较严重。一方面,高校科研经费购置固定资产的管理,名义上存在着科技处、院所、计财处等齐抓共管,实际上共管缺位。购置后的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大部分由课题组保管使用,在科研人员工作调动时,缺乏严格的资产交接手续,物随人走。更有甚者,某些固定资产被化整为零,将国有资产拆分成材料开具发票。由于科技处与计财处缺乏规范、严格的监督,从而造成学校国有资产的流失。另一方面,对专利权、商标权、软件等,学校管理的意识、措施较为薄弱,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3.科研资源共享非常低下。科研活动实行专项经费管理,各个课题内容不同,当然图书、设备购置也不相同;也有课题内容相近,常常设备重复购置。由于分属不同课题、不同部门,科研资源的共享性很差。

二、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项目争取与经费管理相脱节

高校往往强调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全力争取科研课题,而对正确使用科研经费促进学校可持续科研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对科研经费从根本上讲是国家财产,理应遵守国家财经纪律的要求缺乏足够的重视,形成了“重争取,轻管理”的潜规则。

(二)上级制度与高校管理相脱节

财政部、教育部尚未制定统一的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目前科研经费管理和会计核算一般参照教育事业的财务制度,与科研经费的特点还不相适应。部分高校针对科研经费的特点作了一些补充规定,但总体上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由于缺乏有效、可操作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做的是一笔糊涂账。

(三)经费预算与实际需求相脱节

项目负责人普遍认为编制预算的目的是申报项目,因此预算一般凭经验估计,很少去做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研究,也不请相关的财务指导。当然在经费到位后也不会严格按预算执行。由于计财处对科研项目的运作过程不熟悉,获取的信息不对称,也难以监督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实际上预算形同虚设,缺乏应有的制约力。

(四)成本核算与实际支出相脱节

目前科研经费管理中的“成本核算”,实际上是核算经费是否用完。至于将经费花在何处,是否花的与科研有关,对此科技处一般不管,财务处也只有流水账;通过对科研项目的投入与产出分析来评价科研经费使用的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结果是科研经费超范围开支、不合理开支、私有化开支成了“人皆默认”。

三、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财务管理的观念创新

1.国家的财经法规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指针。制度创新不能悬空进行,需要正确和坚实的认识指导。高校计财处应与审计处、科技处密切配合,积极主动地在科研人员中大力宣传《会计法》和教育部、财政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等财经法规,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只要是通过学校或学校授权的有关职能部门与往来协作单位签署科研协议,并由学校提供必要条件的科研项目,其科研经费都应归属学校。

2.高校科研经费来源不同,均须纳入学校计财处统一管理,确保专款专用。纵向科研经费一般为财政拨款,属国家预算资金,虽不具有创收作用,却是促进高校科研活动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条件。横向科研经费是学校通过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成果转让等项目所取得的社会投资。纵向、横向科研经费共同构成了学校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由学校财务部门集中核算,专款专用。

3.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高校增强科研竞争力的基本保证。对此从高校领导到科技处、计财处、项目负责人应当达成共识,采取措施切实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分管财务、科研的校领导应该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负总责。

(二)财务管理的制度创新

1.要探索新型有效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一般高校对于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都由计财处负责,而有些高校在科技处下设了专门性的财务室,负责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人员由计财处派出。这样,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较易掌握科研工作的基本情况,而且还能从立项开始,全程参与科研管理工作。

2.要制定完备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较多,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经费使用方面也有很大差异,因此,要针对学校科研经费的不同类型,分别制定完备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不同性质科研经费的使用原则、开支范围、审批手续等,对其中的人员经费、评审费、管理费、餐费、礼品费等都应作出严格规定,使得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3.要建立科学的科研经费财务核算体系。为了避免科研经费和国有资产的浪费与流失,应该严格实行科研经费的“全成本核算”。

4.要推行科研经费财务数据的分析通报制度。建立会计核算网络,向包括科研人员在内的有关人员动态、及时地反映每一科研项目的拨款进度、经费使用与结余情况;对于数额巨大的重要项目,也应分阶段地及时进行财务分析,以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财务管理的手段创新

针对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特点与需求,财务人员可以与信息技术人员合作,共同开发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科研经费财务信息进行动态查询、统计、分析和管理,实现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由结果控制转变为过程控制,由被动式管理转变为主动式管理。

建议具体采用如下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程序进行控制,如图1 所示。某高校取得一个横向项目80万元,经费预算要求资料费9万元以内、差旅费7万元以内、测试加工费在8万元左右、人员经费8万元以内、设备费控制在27万元左右、材料费12万元左右、鉴定费5万元以内、其它费用为4万元以内。

第一,根据到款金额设立科研项目代码XXXXX,同时输入控制程序使其在该项目代码XXXXX下,分科目报销总额为:资料费9万元、差旅费7万元、测试加工费8万元、人员费用8万元、设备费27万元、材料费12万元、鉴定费5万元、其它费用4万元。

第二,日常工作时以原始凭证办理报销业务。当该项目所报销的资料费总额超过9万元时,计算机系统会提示费用已用完,自动停止;未超过时则自动通过。其余费用科目运行过程与结果同上。

第三,项目完成结题时,按照真实的财务数据编制财务报表,其数据基本与经费使用计划一致。

第四,依据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对项目进行成本分析和技术经济分析,得出真实有用的数据,为今后的科研经费管理提供可信的参考。

由此可见,启用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受益明显:一是可以实现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全程控制。在项目初始化时,就将经费细分为资料费、差旅费、测试费、材料费、业务费、评审费等费用。在使用中如出现个别科目费用超支,系统会作出相应的提示。这就能保证科研经费按照申请计划使用,实现了事前控制;进而在系统运行中再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微调各科目具体支出指标,也就实现了事中控制;在项目完成时通过系统迅速做出财务报表,并进行相关财务指标分析,为今后的科研经费申请提供了有益的财务信息,为科研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这就实现了事后控制。二是可以将财务专用系统中的数据转化成科研人员能理解的语言和数据,将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反馈给科研人员,实现财务管理信息的有效共享。三是可以为财务部门和科研人员之间搭建起实时沟通的桥梁,为实施新的科研经费管理理念提供一个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科研经费的作用篇(9)

随着高校科研工作的不断加强,科研经费来源趋于多元化,经费数额也大幅上升,已成为高校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是高校科研管理的基础工作,用活用好科研经费对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但是,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一、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新问题

(一)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体制不够严谨

1.科研经费成本核算缺位。科研成本应包括与科研活动有关的学校公共资源(如图书馆等)、水、电等的使用费,科研用房、仪器设备等的折旧费,科研人员的薪水、福利等的支出费。多数高校在科研经费到账后,只提取少量的管理费,有的甚至不提管理费。原应进入科研成本的支出,往往是从教学事业费中列支,这样使多数科研人员误以为科研经费全部属于个人所有。

2.科研经费支出控制不严。科研项目中的餐费、日用品支出、礼品支出占的比重较大,有的超过50%。科研报销单据中所列的明细账与实际情况不符,经常出现种种违规现象,如发票开具时间与科研活动时间不一致,常把立项之前的旧发票拿来报销;使用票据不规范,利用虚假发票套取科研经费;有的编造假名单套取劳务费。

(二)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1.对科研经费支出缺乏应有的监控。对这种特殊的专项资金,计财处难以对本校每年申报的科研项目的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难以对科研课题经费支出的情况、结题成果推广运用的效益进行分析,更谈不上参与科研前期、中期、后期的管理工作,所以容易造成计财处与科技处“两张皮”,经常出现科研项目尚未结题,科研经费已用完的现象,而科技处对此又难以监控。

2.对科研结余资金的处理缺乏规章。因诸多原因科研工作实际已经终止,上级拨入的经费出现了“挂空”现象。经常出现将挂空经费挪作它用,甚至挪作私用。某些课题完成后,往往还有相当多的结余资金。按照“结余留用”原则,便成了课题组的自有资金,使用的随意性很大。由于缺乏明确的时间限制,常常出现“马拉松”式的报销问题。

(三)科研固定资产管理不够规范

1.科研资产购置明显不足。不少科研人员、院所部门领导,缺乏可持续性科研眼光,往往将科研经费用于其他方面,预留购置资产严重不足。

2.科研资产流失比较严重。一方面,高校科研经费购置固定资产的管理,名义上存在着科技处、院所、计财处等齐抓共管,实际上共管缺位。购置后的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大部分由课题组保管使用,在科研人员工作调动时,缺乏严格的资产交接手续,物随人走。更有甚者,某些固定资产被化整为零,将国有资产拆分成材料开具发票。由于科技处与计财处缺乏规范、严格的监督,从而造成学校国有资产的流失。另一方面,对专利权、商标权、软件等,学校管理的意识、措施较为薄弱,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3.科研资源共享非常低下。科研活动实行专项经费管理,各个课题内容不同,当然图书、设备购置也不相同;也有课题内容相近,常常设备重复购置。由于分属不同课题、不同部门,科研资源的共享性很差。

二、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项目争取与经费管理相脱节

高校往往强调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全力争取科研课题,而对正确使用科研经费促进学校可持续科研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对科研经费从根本上讲是国家财产,理应遵守国家财经纪律的要求缺乏足够的重视,形成了“重争取,轻管理”的潜规则。

(二)上级制度与高校管理相脱节

财政部、教育部尚未制定统一的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目前科研经费管理和会计核算一般参照教育事业的财务制度,与科研经费的特点还不相适应。部分高校针对科研经费的特点作了一些补充规定,但总体上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由于缺乏有效、可操作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做的是一笔糊涂账。

(三)经费预算与实际需求相脱节

项目负责人普遍认为编制预算的目的是申报项目,因此预算一般凭经验估计,很少去做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研究,也不请相关的财务指导。当然在经费到位后也不会严格按预算执行。由于计财处对科研项目的运作过程不熟悉,获取的信息不对称,也难以监督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实际上预算形同虚设,缺乏应有的制约力。

(四)成本核算与实际支出相脱节

目前科研经费管理中的“成本核算”,实际上是核算经费是否用完。至于将经费花在何处,是否花的与科研有关,对此科技处一般不管,财务处也只有流水账;通过对科研项目的投入与产出分析来评价科研经费使用的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结果是科研经费超范围开支、不合理开支、私有化开支成了“人皆默认”。

三、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财务管理的观念创新

1.国家的财经法规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指针。制度创新不能悬空进行,需要正确和坚实的认识指导。高校计财处应与审计处、科技处密切配合,积极主动地在科研人员中大力宣传《会计法》和教育部、财政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等财经法规,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只要是通过学校或学校授权的有关职能部门与往来协作单位签署科研协议,并由学校提供必要条件的科研项目,其科研经费都应归属学校。

2.高校科研经费来源不同,均须纳入学校计财处统一管理,确保专款专用。纵向科研经费一般为财政拨款,属国家预算资金,虽不具有创收作用,却是促进高校科研活动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条件。横向科研经费是学校通过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成果转让等项目所取得的社会投资。纵向、横向科研经费共同构成了学校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由学校财务部门集中核算,专款专用。

3.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高校增强科研竞争力的基本保证。对此从高校领导到科技处、计财处、项目负责人应当达成共识,采取措施切实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分管财务、科研的校领导应该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负总责。

(二)财务管理的制度创新

1.要探索新型有效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一般高校对于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都由计财处负责,而有些高校在科技处下设了专门性的财务室,负责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人员由计财处派出。这样,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较易掌握科研工作的基本情况,而且还能从立项开始,全程参与科研管理工作。

2.要制定完备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较多,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经费使用方面也有很大差异,因此,要针对学校科研经费的不同类型,分别制定完备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不同性质科研经费的使用原则、开支范围、审批手续等,对其中的人员经费、评审费、管理费、餐费、礼品费等都应作出严格规定,使得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3.要建立科学的科研经费财务核算体系。为了避免科研经费和国有资产的浪费与流失,应该严格实行科研经费的“全成本核算”。

4.要推行科研经费财务数据的分析通报制度。建立会计核算网络,向包括科研人员在内的有关人员动态、及时地反映每一科研项目的拨款进度、经费使用与结余情况;对于数额巨大的重要项目,也应分阶段地及时进行财务分析,以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财务管理的手段创新

针对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特点与需求,财务人员可以与信息技术人员合作,共同开发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科研经费财务信息进行动态查询、统计、分析和管理,实现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由结果控制转变为过程控制,由被动式管理转变为主动式管理。

建议具体采用如下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程序进行控制,如图1 所示。某高校取得一个横向项目80万元,经费预算要求资料费9万元以内、差旅费7万元以内、测试加工费在8万元左右、人员经费8万元以内、设备费控制在27万元左右、材料费12万元左右、鉴定费5万元以内、其它费用为4万元以内。

第一,根据到款金额设立科研项目代码xxxxx,同时输入控制程序使其在该项目代码xxxxx下,分科目报销总额为:资料费9万元、差旅费7万元、测试加工费8万元、人员费用8万元、设备费27万元、材料费12万元、鉴定费5万元、其它费用4万元。

第二,日常工作时以原始凭证办理报销业务。当该项目所报销的资料费总额超过9万元时,计算机系统会提示费用已用完,自动停止;未超过时则自动通过。其余费用科目运行过程与结果同上。

第三,项目完成结题时,按照真实的财务数据编制财务报表,其数据基本与经费使用计划一致。

第四,依据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对项目进行成本分析和技术经济分析,得出真实有用的数据,为今后的科研经费管理提供可信的参考。

由此可见,启用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受益明显:一是可以实现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全程控制。在项目初始化时,就将经费细分为资料费、差旅费、测试费、材料费、业务费、评审费等费用。在使用中如出现个别科目费用超支,系统会作出相应的提示。这就能保证科研经费按照申请计划使用,实现了事前控制;进而在系统运行中再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微调各科目具体支出指标,也就实现了事中控制;在项目完成时通过系统迅速做出财务报表,并进行相关财务指标分析,为今后的科研经费申请提供了有益的财务信息,为科研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这就实现了事后控制。二是可以将财务专用系统中的数据转化成科研人员能理解的语言和数据,将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反馈给科研人员,实现财务管理信息的有效共享。三是可以为财务部门和科研人员之间搭建起实时沟通的桥梁,为实施新的科研经费管理理念提供一个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科研经费的作用篇(10)

(一)科研经费来源的多元化造成了管理与核算的复杂性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各行业主管部门下拨的纵向科研经费,各主管部门都制定了科研经费的专门管理办法;二是学校与社会其他部门及企业进行科研合作、科技咨询或科研成果转让所获得的横向科研经费,由于项目合作的内容不同,对经费的核算也有不同的要求;三是高校自筹的配套科研经费。由于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而科研经费的提供部门对经费的使用要求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规定,各类科研项目有不同的使用要求,这就带来了科研经费管理及核算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科研经费管理必须按资金来源及科研项目独立设账,分项管理,内容的日益复杂加大了经费管理及监督的难度。

(二)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与落实“课题制”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目前在高校普遍推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对课题的立项、组织经费使用、项目验收及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和成果进行全程管理。由于有的高校对科研工作的管理较关注通过上项目来争取经费,而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及效益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的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是对已有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或缺乏规范有效的监督手段,从而致使学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出现了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科研效益的提高。一些高校为了鼓励教职工参加科研的积极性,在科研经费的管理政策上一般都比较宽松,针对报销制度的缺陷,有些科研人员没有合理使用有限的科研经费,甚至将其用于个人及家庭开支的单据以科研经费的名义报账。因此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不少制度加以完善,以堵漏洞,如收支两条线制度,科研经费使用制度,但财务报销制度却不严,甚至“潜规则”大为盛行。从近年来审计、检查的情况看,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中,利用科研经费洗钱、虚列转拨或支出以套取科研经费的违纪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损失浪费、支出不合理,管理费和人员经费支出比重过大现象比较严重。

(三)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与审计监督职能的作用未充分发挥近年来,许多高校为了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采用了“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模式,虽然高校对从不同渠道取得的科研经费进行集中管理,但财务管理部门无法从科研经费的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有效控制,各项目的相关规定存在较大差异。财务人员对科研经费的筹集、运用、耗费等全过程运作缺乏了解,在会计处理上出现会计科目、项目设置的不合理,项目经费如何使用基本上是由项目负责人决定,收入与支出完全按照项目负责人的要求进行核算。有的财务部门将科研经费当作代管经费的性质进行管理。由于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有绝对的控制权,经常会出现科研经费支出的无序性和随意性,截留、违规的现象。许多高校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力度不够,审计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其事前、事中监督职能,只是在科研项目结题时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签的事后审计,不能及时发现经费开支的漏洞,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所以,这些科研经费未能真正高效地投入到科研活动,财务及审计管理人员无法合理有效地管理、监督科研经费的使用。

(四)科研成本核算的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国家科技部联合相关部委文件,为科研项目研究经费提出了指导性原则,并界定了课题费的内容,明确指出:“课题费包括与课题研究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可直接计人课题成本的费用,一般包括人员费、设备费及其他研究费用等;间接费是指为实施课题而发生的难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费用,一般依托单位课题服务的人员费用和其他行政管理费支出,以及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等固定资产的使用费或折旧费等。全成本核算是将科研项目消耗的所有资源成本纳入科研项目进行核算,但在实际中较难实施,主要因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有着密切的联系,事业经费与科研经费的成本往往相互渗透,影响了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的实施。同时,大量的公关费、个人提成及与科研项目无关的个人开支占据了科研经费很大的比例,由于高校财务管理大多只重视收支管理,成本、效益意识淡薄,造成了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会计信息失真。

(五)资产管理的忽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高校对科研经费形成的资产监督和管理还相当薄弱,特别是对移动性比较大的资产,如电子设备和图书资料等资产,在科研课题结题后,以上资产仍滞留在科研人员手中,有的科研人员甚至将其视为私有财产据为已有,学校难以做到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与资源共享。此外,就是对科研经费所形成的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学校没有及时进行管理,进行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以上都造成了资产的浪费、流失和失控,这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直接相关。

二、高校科研经费审计措施

(一)审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建立情况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要先行。学校是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和制度,不断完善学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是否特别针对当前横向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立和完善学校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是否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明确学校科研、财务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是否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明确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支出的合理水平。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如何,通过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做到既要方便科学研究工作,又要严肃财经纪律的原则,完善财务报销手续,确定科研经费使用范围,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方法,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审计科研经费的预算及其使用情况一是科研经费预算的管理。强化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既有利于保证科研活动按计划有序开展,也有利于严格控制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加强财务预算的约束力度。二是科研经费收入的管理。高校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其资金来源渠道,均为学校的收入。因此应重点审查各类科研经费的收入是否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是否存在科研收入脱离学校监管形成体外循环的现象;是否针对不同来源渠道,不同性质的科研项目单独按项目管理进行会计核算,专款专用。三是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管理。审查各项开支是否根据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的要求据实列支,审查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是否严格控制,科研项目的成本核

算是否完整、真实、全面,对投入的应由科研项目承担相关费用是否按照科学合理的比例分摊计入科研项目成本进行核算;审查对科研项目负责人使用科研经费的监督是否有效,是否存在挪用科研经费现象,账目是否清楚,确保科研项目资金安全并合理使用。

科研经费的作用篇(11)

一、引言

高等学校是我国重要的教育机构,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人才,并为我国的贡献科研成果,是我国进行科技研究的重要支柱。但很多高校内部监管控制制度管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监管职能,也以此造成了高校科研经费事件屡发不断。因此,加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监管工作势在必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监管主要是指通过规范高校科研经费的具体使用情况,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防止不良事情的发生,保证高校科研经费的合理合法使用,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高校科研经费具体使用步骤

(一)科研项目立项前阶段

高校科研项目在立项之前,科研经费并没有实际出现,但是已经进入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环节,进入到预算阶段。要通过预算控制方法,对科研经费进行约束。在进行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时,涉及到的资金收支等各项经济活动都应该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审批,并且在编制的预算内进行。对于没有预算的业务,不能给予办理。在科研项目立项前阶段,对于预算控制一般有两个要求:一是要进行的各项经济活动都要有编制预算,而且应该获得合法的编制预算;二是对预算追加和审批程序,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二)科研项目执行过程阶段

当高校的科研项目立项之后,国家相关部门就会把科研经费划拨到高校,相关的负责人要对经费进行合理的收支规划。在整个项目进行的过程中,财务处、科技处都部门都要对经费负责。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经费进行使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对科研经费的具体去向进行严格监管。

(三)科研项目结束后阶段

在科研项目完成结束后,要对科研经费的决算和验收进行管理,也对科研经费的监管也要开始新的方法和要求。项目相关负责人要对经费的收支和支付往来进行审查。例如,在合同截止日期后的三个月内,项目相关负责人要出具结题证明,并且到学校的科技处将结题手续办理完毕。财务部门对于项目的结余经费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一般来说,是将经费转到项目负责人的科技预研基金专用项目号,由项目负责人使用。其中科技预研基金可以用于仪器设备的运转维护、人才培养、新申请项目的配套经费及其他研究发展项目的启动和预研等,不再支付咨询费。劳务费支出范围仅限于人才培养和聘用科研助理的费用。

三、高校科研经费内部监管现状

(一)科研项目立项前现状

在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对于科研项目还是实行课题负责制。这种制度就会想来一定的弊端,造成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目标不明确,相关负责人也缺乏责任意识。在我国高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科研预算资金都是分配到项目中去的,并没有制定预算管理目标,忽视了科研项目的预算阶段,这就造成了在项目经费进行划拨和安排时,缺乏对项目预算和效率的考虑,盲目随意地安排科研经费。对于一个具体的科研项目,很多学校并没有对其进行细化,在真正实行过程中,还随意地对科研经费进行调整,改变经费原计划使用目的,这样就造成了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约束力的丧失。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预算编制不够细化、科研经费支出项目虚设、随意调整预算经费等情况,这严重影响了科研经费的正常使用,造成了科研经费支出合理的结果。

(二)科研项目执行阶段现状

在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要定期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核,避免出现科研经费违规使用的情况。在科研经费划拨到高校后,学校一般会留下留成部分,剩下的经费就由课题负责人和相关科研人员进行使用。这就造成了学校的财务部门不能及时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在科研经费的报销过程中,经费管理部门对报销审核的尺度比较宽松,只注重手续是否齐全,对于经费的去向等问题忽视,这就造成科研经费管理环节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很多科研经费的去向都不明朗,造成科研经费浪费,甚至课题负责人贪污的现象。在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要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管,并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核。针对监管中的漏洞进行风险分析,并对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

(三)科研项目结束后现状

在科研项目申请到结束过程中都会涉及到科研经费监管问题,在分析的过程中会发现每个环节出现问题有一部分原因是观念上的错误,对科研经费的本质理解有误,虽然是项目负责人申请的科研经费,但是这个并不是申请下来就完全为我所用。项目负责人只是依托在高校这个委托方之下,对科研经费使用。还有一分部原因是组织机构设置方面的问题。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并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职责,而是整个科研项目牵动的所有部门的职责,这个过程会涉及到计财处、科技处、项目组、审计处和监察部门等等,正是科研经费的监管不是一个部门的职责,所以会存在由于各部门沟通存在问题而出现科研管理问题,从而影响到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四、高校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体系的构建过程

(一)内部监管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在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过程中,有很多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具体有以下几类。

1.对象因素。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的监管工作来说,监管的对象是科研课题经费。但是,由于在项目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不同,就会对监管的侧重点产生影响。例如,项目立项前的监管对象时科研经费预算情况,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对象是科研经费实际支出,科研项目结束后的监管对象是科研经费使用的绩效水平。每个阶段的情况不同,监管对象也就具有多样性。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就要根据具体的项目实施阶段,选取不同的监管对象,从而选择不同的监管手段。

2.理念因素。思想决定行动。因此,高校科研经费的内部监管工作也需要在一定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对于科研项目负责人来说,一定要对监管工作有一个具体正确的认识。一个正确的监管工作理念,才能有一个正确的监管工作结果。当一个科研项目受到校领导的重视时,其监管的效果也会有好的影响,也就决定了监管工作的最终走向。因此,高校的领导要对科研经费监管工作高度重视起来,相关部门如高校科研部门和高校财务部门也要对科研经费的监管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

3.方法因素。在高校科研经费监管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一般有三大类的使用方法,具体有决策方法、信息获取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具体对这三类方法进行细分,可以分为计量方法、影响与效果辨识方法、数据收集方法、审计方法等。这些方法在选用时,要根据项目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看是选择定量分析方法还是定性分析方法又或者是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一个好的方法可以保证高效科研经费的监管效果。如果采用不合适的分析方法,就会使监管的效果造成大量的误差,从而影响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

(二)建立内部监管控制体系

一般来说,高校科研经费的监管流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项目立项前、项目执行中、项目结束后。在这三个阶段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分别是:科研经费预算、科研经费实际支出、科研经费使用绩效。对高校科研经费监管情况的三个影响因素是监管对象、监管理念和监管方法。只有控制好影响因素,把握好重要环节,才能明确监管控制的主体对象,制定与之相对应的监管策略,进而达到有序、有效控制的目的。

(三)基于内部监管体系的控制措施

根据高校科研经费监管工作的具体过程和影响因素,可以提出相应的监管策略。

1.要树立正确的监管理念,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监管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反腐倡廉建设加以重视。在高校科研经费监管过程中,科研经费管理部门、项目管理部门和相应的科研项目组要负起各自的责任来,并且要相互配合合作,正确履行自己的工作责任。

我国高校也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对相关的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要履行本身的管理责任,并且做好廉洁工作。合理合法使用项目科研经费。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落实和追究,促进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人员廉洁自律。

2.明确监管对象,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促进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高校科研经费监管过程控制体系模型可知,科研经费预算、科研经费实际支出、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是科研经费监管的重点。针对这三大监管对象,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通过制定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并且使这些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防止科研经费使用活动和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监管制度建设,包括建立健全制度和制度执行两个层面。在建立健全制度层面,鉴于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当务之急是要制定全国统一的、能够反映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规律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对各种专项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明确进行规定。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并通过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工明确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建设的责任要求。在制度执行层面,一是要确保制度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二是通过严密的工作程序和严格的责任追究作为制度执行的保障。

3.采取综合方法,坚持宣传教育、监控制衡和科学奖惩相结合,形成有效的科研经费监管工作格局高校科研经费监管工作需要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教育、监督、惩治等多种方法,形成完整的工作格局。

(1)要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监管的宣传教育。要对科研项目负责人和相关的科研人员进行经费监管的宣传教育。也要对校领导和科研经费管理部门进行经费管理的思想行动教育。对于包括项目负责人在内的科研人员,主要是加强相关财经法规和财务知识的教育,同时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辅之以正面典型引导和反面警示教育;对于学校主管科研、财务工作、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和部门工作人员,主要是明确加强科研经费监管工作的意义,同时适当提高相应的科研和经费管理知识。

(2)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的监管机制。要健全高校科研经费的约束机制,加强监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并且加强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的配合协作,进而完善科研经费的监管机制。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及时沟通,对经费的使用支出情况多加沟通,并且加强协作。使用电算化网络信息平台,形成由财务、科研部门为主管,资产管理、审计和监察部门参与的科研经费监管信息系统。要努力联合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和科研部门合作,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履行各部门职责,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管理监管机制。

(3)建立科学的奖励惩罚机制。对于有科研成果的科研工作人员,要对其工作成果进行肯定,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相反,对于那些滥用科研经费、浪费科研经费、中饱私囊的科研工作者,一旦发现,就要对其进行惩罚,从而达到及时纠正错误的效果。

五、结论

当前,我国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缺乏完善合理的监管制度、项目负责人缺乏经费管理风险意识,从而导致了科研经费违法违规操作的现象。这样对于国家来说,不仅是经济的损失,还对影响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高校内部自身的审计独立性不强也造成了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体系的漏洞。本文针对这些情况,结合预算管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对高校科研经费的内部监管体系进行重新设计,构建了一套高校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体系,对提高我国部分高校科研经费监管水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林亚男.基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科研经费管理思路[J].福州大学学报.2010(3).42-44.

[2]楚广兴.基于过程控制的高校科研经费监管机制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15(3):88-92.

[3]万红波,秦兴丽,康明玉.国内外高校科研经费监管比较研究[J].甘肃科技.2012.28(24):13-18.

[4]关振宇,段风霞.论高校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及局限性与防范[J].财务管理.2011(3):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