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1 17:12:48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篇(1)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方案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概念

什么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什么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什么叫区域传统美德教育?本课题在研究中对这三个新概念界定如下。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她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从历史长河流淌轨迹来看,她不仅包含古代传统美德,亦包含近代革命传统美德和当代英模美德。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就是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对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对中小学生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活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华根”、“中华魂”的教育,是“血统”与“传统”的整合。它不仅是学校德育内容的基础,而且也是我国现代学校德育的源流。从现行学校德育内容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对照看,现行学校德育内容及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都能找到渊源。所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现行学校德育中居于基础地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所谓区域传统美德教育,就是在一个区域内实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其宗旨是发挥学校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实行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综合运行模式与机制,通过大面积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益,拉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的原则体系

本实验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批判与继承、发展与创新为原则,以现代教育学、发展心理学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德目体系为实验内容,综合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结合实际,从整体上研究探索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规律,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体系构建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是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根据新的历史时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本着“历史存在,现实需要”的原则,课题组系统挖掘传统道德资源,并依据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的原则,对传统道德德目进行了筛选、概括、凝炼、重释,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德目内容体系并根据伦理学的理论和分类,依据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所接触的社会关系的顺序,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低到高,按学段、分层次,把18个相互联系的德目归纳系列,构成整体,使之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简约性。

为使这些德目与现行德育内容对接,渗透现代意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我们采用表格方式,将18个德目、德目的隐含与现行德育内容对接,渗透现代意识,编制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德目体系构建纵横》,如下表。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德目体系构建纵横

德目 隐含儒家 与现行 渗透现代意识

伦理道德 德育对接

孝敬父母 孝、慈、敬、恭 伦理道德教育 人伦意识

尊师重道 礼、天地君亲师、忠 尊师爱生教育 重教意识

团结友爱 仁、协作、和谐、 团结友爱教育 平等、博爱意 识

立志勤学 智、毅、敏、学、思 前途理想教育 科学意识

自强不息 拼搏、进取、砺志 挫折(吃苦)教 拼搏意识

谦虚礼貌 礼仪、温、良、恭 文明礼貌教育 民主意识

诚实守信 诚、信、守诺 诚信教育 信誉、承诺意识

严己宽人 宽恕、公正、克己 修养教育 自责自律意识

人贵有耻 行己有耻、知耻近乎 知耻教育 荣辱意识

见义勇为 义、勇、无畏 情感教育 惩恶、扬善意识

整洁健身 正心、修己、养生、 健身教育 生态、环保意识

求索创新 勇毅、求索 创新教育 创造、竞争意识

勤劳节俭 节约、勤劳、戒奢、 艰苦奋斗教育 效率、效益意 识

见利思义 利益、义然后利、义 义利教育 法制、道义意识

敬业尽责 鞠躬尽瘁、一饭三吐 敬业教育 事业、现任意识

清正廉洁 廉、忘私、正直 反腐教育 廉洁意识

爱国爱民 仁、忠、爱人、保民 爱国主义教育 卫国、为民意、利国、治国 识

天下为公 义、公、老吾老、幼 共生(为公)教育 全球、整体意 识

三、实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1.学校传统美德教育

以学校为主阵地,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1 )开设传统美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2)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即要求语文、历史、地理、数理化、体音美各科针对本学科特点,结合传统美德因素进行传统美德教育。(3)利用各种活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如班团队可根据18个德目教育需要,以主题班团队会、故事会、讲演会、知识竞赛会、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还可结合有关重大节日、纪念日向学生进行相关美德教育。

2.家庭传统美德教育

家庭中的传统美德教育,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视和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家庭传统美德教育,一是应培养孩子具有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基本道德,打下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思想基础;二是对孩子从小进行归属教育,使孩子在懂事时便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属于中华民族子孙,长大为振兴中华作贡献;三是培养孩子勤劳节俭、自强自立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四是培养孩子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和睦邻里、友爱兄弟的道德品质,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

在家庭传统美德教育中,注意引导家长注重全面性、针对性、一致性、表率性和科学性,积极地配合学校传统美德教育。

3.社会传统美德教育

社会传统美德教育,是指一定的社会教育机构,通过社会宣传、社会榜样、社会交往等活动,对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进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乃至优秀文化的宣传与影响,从而促进社会成员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进行社会传统美德教育主要途径:一是发挥大众媒介的宣传功能;二是运用榜样的示范作用;三是发动各行业、各企业、各系统,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为中小学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四是建立市(乡)规民约,奖善抑丑等规章制度,提高人们遵纪守法、维护公德的自觉性。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是中小学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文明道德的大的环境,既是中小学的传统美德教育的目标,也是开展好中小学传统美德教育的条件和保证,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营造。

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运行模式

所谓传统美德教育运行模式,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及一定条件下,关于传统美德教育如何组织、实施、运作的一种程序和方式,体现了传统美德教育规律,反映了传统美德教育的特点,即稳定性、规范性、操作性及有效性。

在前期研究中,总课题组总结各地传统美德教育教学有十法:系统讲授法、学科渗透法、情感激发法、意志锻炼法、榜样示范法、行为训练法、评价反馈法、环境陶冶法、情境感化法、慎独教育法等等,在此基础上各地经过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又提出八种传统美德教育运行模式。

1.系统讲授模式就是通过开设传统美德课向受教育者系统地传授传统美德知识。系统讲授模式,一般是“四段型”结构。

引题 入境 明理 导行

低年级:──────── ──────────

讲故事指导观图 答问题指导行动

学知 激情 明理 导行

中年级:──────── ──────────

知善德 学美德 懂美德 行善德

说说 讲讲 议议 做做

高年级:──────── ──────────

说指导语 讲故事 挖掘内涵 导向践行

这是不同年段教师按着知、情、意、行的逻辑线索探索学知——明理——激情——导行的基本运行模式。

2.学科渗透模式即要求各学科教学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具体操作模式有:(1)直接渗透。如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学科,有许多内容本身就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教材。(2)间接渗透。如数理化等学科中,由于教材本身大都是介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教育者可通过背景介绍等方式间接向受教育者渗透传统美德教育。(3)随机渗透。即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不同内容,随机进行传统美德教育。(4 )重点渗透。即是根据学生实际和形势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学生或某些问题进行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传统美德意识。

这类渗透课的教育模式可采取“选择渗透点(块)——把握渗透点(块)——开掘渗透点(块)”三个环节。

还可以采用“备课挖掘——讲读渗透——讨论激情——总结导行”四步教学法。学科渗透必须保持本学科的完整性、独立性。

3.主题活动模式即要求传统美德教育活动要有主题。将传统美德德目作为专题,要求有方案、有内容、有地点、有教师、有总结。其形式主要有主题班会、中队会、故事会、升旗仪式、重大节日活动、各种文艺演出等。运用这种方法,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组织工作,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思想与方法的结合。

运用主题活动方法要注重主题实践训练方法的应用。对学生行为训练渠道很多,可通过教学形式,也可通过其他渠道进行。如各实验学校采用的贯彻学生行为规范、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参与社会自愿者行动、学习雷锋活动、参加公益劳动等等。这些活动都有多次性,可使学生逐渐形成美德行为习惯。使用这种方法不仅应注意反复、长期训练,而且还应注意要求适当。对行为表现好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行为表现较差的学生则应该提出基本要求。经过一定训练之后,再根据不同情况提出高一层次的要求,避免一锅煮、低层次地循环往复。

4.内容结合模式即将传统美德教育与其他德育内容结合进行。如,吉林市实施“3个三”的结合模式,即在教育内容上,坚持爱国主义、传美教育、养成教育三结合;在教育途径上坚持学校、家庭、社区三渠道结合;在研究队伍上坚持学校教师、家长及社区教育人员三结合。

5.工程系列模式就是将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作为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整体设计,系列运作。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三十五中学提出一二三四五系列工程:一是指制订总体育人目标;二是指两条主线,即学科渗透、活动贯穿;三是指三个原则,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四是四化,即职责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措施系列化、综合网络化;五是指五个结合,课堂内外结合,更正管理与灌输诱导结合,教师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结合,常规管理与思想教育结合,不懈抓与全员抓结合。

另外,还有辽宁公主岭市站前小学传统美德教育的“一二三四”模式,哈尔滨南岗区分部小学提出的“四体系”等。

6.环节合取模式即按一定逻辑将传统美德教育的依据、内容、做法、管理等环节合取的方式。其特点是新颖好记、简便明了。

如,吉林丰满区将“4 个以”的传统美德教育的做法合取为“四以”: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直接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以活动为主体,灵活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以德育基地为主阵地,践行传统美德教育;以三结合为网络,全方位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7.环境陶冶模式就是利用环境对受教育者进行隐性教育的方法。其形式有:(1)自然环境陶冶法的形式,如游览祖国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添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如创设美好的校园自然环境,用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又如净化家庭环境,使学校与家庭的环境与育人衔接起来。(2 )人文环境陶冶法的形式,即利用良好家风、校风、社风来直接影响感染学生美德形成的形式。

环境陶冶具有不确定性和隐蔽性,运用这种模式,应注意对环境的设计、优化、营建,创造优良的德育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8.综合运行模式所谓综合运行模式,就是综合运用传统美德教育各种方式方法,其特点是区域性、整体性、综合性、宏观性比较强。如,吉林省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运行模式是总体规划,以点带面,科研先导,政府推广。

以上这些运行模式,有综合性的、有专项性的,有的从管理方面构建、有的从内容方面构建、有的从方法方面构建。提出什么样的模式,关键是要做到结合实际,突出特点,明确好记。

实验研究认为,构建传统美德教育运行模式,应注重三个问题:

一是对模式要有正确认识。没有模式不行,但有了模式,不要模式化。模式化就要僵化,僵化就要流于形式,流于形式,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二是构建传统美德教育运行模式,要从当前、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有效、高效、长效的原则。要结合实际去研究、探索,不要照抄照搬。教无定法,关键得法,对模式来说也是这样。

三是构建模式运用语言缩略、逻辑合取,一定要注重明确、简便、规范、通用。

五、区域传统美德教育的保障机制

区域传统美德教育保障机制主要是指根据区域传统美德教育的结构组成及其与其它德育和整体教育相互联系的内在需要,建立的一种传统美德教育功能有效发挥和运行的保证制度。构建传统美德教育保障机制,主要包括有效的目标导向机制、内容架构机制、组织网络机制、制约完善机制、队伍建设机制、主题活动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

1.目标导向机制目标是传统美德教育的方向,具有凝聚、团结的力量。建构区域传统美德教育保障机制,首先应建构目标导向机制。为此,课题组制定区域传统美德教育的总目标是:发挥学校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实行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综合运行模式与机制,通过大面积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益,拉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两个“高度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建构目标导向机制,应符合、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政策。目标不仅应具有导向性,还应从实际出发,具有可操作性。

2.内容架构机制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主要内容体系的构建。这是区域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机制,具有指导、规范、长效的依据作用。课题组主要用构建德目体系与编写实验用书去保证传统美德教育健康、规范、有效地运作。有的地区结合本民族的实际编写参考资料,丰富了传统美德教育内容。

3.组织网络机制这既是实施区域传统美德教育的保证,也是开展好区域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的关键。建立组织网络机制应包括:

一是成立县(区)传统美德教育的领导机构,即由县(区)主管领导挂帅,由宣传部、精神文明办、教育局、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县(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县(区)传统美德教育工作的规划与领导、组织与管理;制订、颁布传统美德教育规划方案,制订相关管理条例和制度;协调、统筹各方面的执行情况;组织、交流典型经验,表彰先进。

二是成立县(区)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指导组织。指导组可由县教育科研所、教育学会、进修学校、县教育局相关科室及同级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的主管业务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本县(区)传统美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本地学校、家庭、社区传统美德教育与研究进行宏观指导、组织与管理;对实验骨干教师及指导人员进行理论培训;组织、指导本地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组织本地传统美德教育经验交流;组织、指导本地传统美德教育教材的征订与发放工作,等等。

三是成立学校传统美德教育工作组织。学校是区域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有着先导与示范作用。学校传统美德教育工作组应由学校校长或书记任组长,成员由党、政、工、青及教师、家长、社区代表组成。主要负责全校的传统美德教育,指导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具体是制定计划,统一布署,协调行动,指导家长,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4.制约完善机制这是传统美德教育运行机制的具体内容,也是具体保证措施。一是建立管理制度。即对规划、组织、评比、总结各环节作好明确规定,便于参与,便于检查。二是建立责任制度。即对各层级、各岗位的人员要明确责任,以便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团结协作。三是建立评价制度。评价具有判断、激励、促进传统美德教育等多元功能。为提高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效性,应搞好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5.主题活动机制活动是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开展主题活动,就是以课题组提出的孝敬父母、立志勤学、 勤劳节俭、爱国爱民等18个德目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开展主题活动应注意以下问题:(1)活动要有鲜明性,有吸引力、感染力;(2)选材要有针对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3)形式要新颖创新,可参与、可收获;(4)组织要有实效性,在过程中育人。

6.队伍建设机制搞好区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在弘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骨干、主导与示范作用。这是传统美德教育重要的保障机制。区域传统美德教育队伍包括专门教师、各科教师、班主任、团队干部、家长及研究、指导的专门人员等等。由于传统美德教育是90年代以来新兴的一项教育内容,师资队伍建设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看都显得不足,因此加强队伍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7.社会参与机制即建设良好的区域环境,调动、激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传统美德教育。就一个县(区)的区域来看,社会参与的机制建设起码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营建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2)加强德育基地建设。社会上各公共娱乐场所,各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活动场所,应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地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优良传统文化教育;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开辟的各类德育基地,应结合实际充实此方面的内容,搞好建设。

(3)指导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召开各类学习会、交流会、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家长素质的提高。用家长素质的提高去带动影响子女传统美德的形成。

(4)加强社区文明建设。一是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将传美教育纳入总体工作之中;二是坚持以政府为龙头,齐抓共管,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三是建立《社区文明公约》、《居民守则》、《社会公德》等规程。

以上机制是一个保障体系,每个机制在整体中都有各自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建立与发挥每一机制的作用,应当统筹运作,综合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整体效益。

十年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励志天下 )

1.完善、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综合运行模式与保障机制,丰富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

2.提高了学校德育整体水平,实验学校的师生思想道德素质显著提高。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篇(2)

二、开发流程

(1)调研论证,明确思路。我们通过闽南文化专题调查、德育专题理论研究、专家论证等方式,确定基于闽南文化精神的德育教学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然后,组建校本编写队伍,明确工作分工,编订德育教师工作手册,启动德育教师队伍培训。由于教师们此前对课程标准的认识还很肤浅,甚至对其体例、内容还很陌生,我们在制定《德育校本课程标准》之前,便先组织教师研究新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特别是对《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开展编写队伍的校本建设理论学习和编写工作培训,统一思想,提高大家的校本课程建设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德育校本课程的特点与要求,确定了《德育校本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第一部分为前言,从总体上阐明德育校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分别阐明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第三部分为内容标准,分专题提出具体目标、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分别对教材编写、活动实施、活动评价以及课程资源开发提出比较翔实的要求与建议。这为整个德育校本开发活动提供了基本依据与准绳。(2)收集材料,编写课程。组织德育课程编写队伍,开展课程开发研讨会,划分任务,分类对闽南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初步形成典型案例文稿。我们还与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东南花都闽南文化展馆、泉州师范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收集并编写通俗易懂的闽南文化知识读本,归纳有关励志和创新的闽南文化精神的案例。针对当前中职学生的特点,我们尽量规避闽南文化知识中的学术性文稿,而主要以案例和活动内容为主融入德育教学中,并编写德育校本课程。德育校本课程简述如下:序言第一章闽南先贤:爱国与爱乡篇以郑成功、“开漳圣王”陈元光等闽南历史名人的实例,编写德育课程。第二章闽南印象:传统与现代之感悟篇围绕厦漳泉等典型闽南文化古迹编写闽南印象,突出传统文化感知与心灵的感悟。第三章闽南现代名人堂:励志与德行篇以中国近现代文学家林语堂的实例编写励志教育课程;以教育家、慈善家陈嘉庚的实例,编写德行教育课程,等等。第四章闽台同根同源:爱拼创业启示篇结合闽台人文和企业文化实例介绍,以创业就业为导向,启发学生的爱拼思想和创业激情。(3)设计学习情境与课堂活动。设计学习情境,重点突出德育课堂的活动化,依据编写的闽南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精神品质,通过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以闽南文化为基础,创新教学方式,开展以闽南文化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比如:开展以闽南印象为主题的情景活动,如海报设计比赛、闽南语歌曲习唱、闽南文化历史讲堂。实地考察漳州历史古街、漳州文庙、漳台宗亲文化族谱对接馆、林语堂纪念馆、闽南文化展示馆等风景名胜古迹,品尝漳州的特色小吃,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感知闽南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编写要突出具体实例配合德育活动,加入学生参与的情景教学环节,创新德育课程。(4)闽台互动交流,突显特色。我们还积极开辟闽台文化沟通渠道,与台湾高校、出版社、研究机构、台资企业建立联系,收集台湾地区的闽南文化读本、案例,对校本课程进行修改和扩充。针对闽南区域闽台合作优势和丰富的台资企业资源,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对校本课程中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校本课程中增加台资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有关学习阶段、顶岗实习和就业阶段的知识,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的深度和实践性。(5)修改和完善。我们确立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分步实施、逐渐完善的原则。我们先在低年级新生中进行试点,先指定有经验的教师根据德育读本中的内容和活动方案进行操作,摸索出经验后,再给其他教师上观摩课,课后大家交流研讨,对校本课程中的不足之处加以修改完善。在活动模式基本定型后,予以全面推广,广泛运用。我们还把校本课程交给有关专家、教师、家长乃至社会有关人士去阅读,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通过具体教学实践和专家评估,寻找校本课程的不足,适时组织教师对受教育学生进行跟踪调研,对校本课程进行完善。通过不断总结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在校本课程中及时加入对德育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确立课题、总结经验、指导实践、完善校本,形成我校自身的德育特色。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篇(3)

道德教育在面向现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必须回答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因此,当前的道德教育及其理论困惑正是这种体系改组转变的阵痛反映。有学者提出,道德问题必须放在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没有纯粹的道德。还有学者提出,德育的内容不是自身规定的,它首先取决于社会规定。当前市场经济尤其是转型期环境有很多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因素必须加以克服。在当今社会背景中,道德教育必须有自身特有的强有力的适应机制。

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与继承

有学者提出,在建立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以民族化为基础,强调民族性与世界性。道德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其核心是群体价值观。民族性的道德传统又是在不断发展的,只有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不断更新,才能逐步建立当代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离开了传统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存在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所走的是情理合一的道路。道德情感的陶冶与修炼在道德人格形成中既作为中介和动力又作为评价机制起着核心作用。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都具有现代转型的社会价值。如果说跨世纪人才素质培养需要立足于民族和传统这块根基上的话,那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为这种外在要求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历史证明,道德教育如果忽视民族文化的根基――道德传统,那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说上述观点主要是从传统教育思想中挖掘宝藏的话,那么另一种观点则侧重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基本上是消极的。它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趋于保守和愚昧,压抑着人的主体精神。尽管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有一定影响,但其意义究竟有多大令人置疑,而且对传统的道德教育支离破碎的理解,在研究思路上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尚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全盘否定或接受都是不妥的。应该从现实社会条件出发,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道德内容,而且现代道德教育的花朵只会开在由传统道德教育这棵树根生长出的枝条上,关键是“改良”和“嫁接”。

对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借鉴

大多数学者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及其研究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学者指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历史性概念,作为历史的是可变与不变的统一。不变的是道德的永恒精神即自律精神;就其可变而言,其变化发展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定的道德价值、规范体系总是社会条件尤其是生产方式、经济体制的反映。我国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展国家,既不可能跳越西方工业化所走过的道路,又应当避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偏差。

关于德育的现实操作与德育学科的理论建设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篇(4)

首先,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科学建构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进行,除了需要正确的教育目标引导外,建设适合大学生道德发展要求的系统性教育内容尤为重要。因为,传统美德教育内容既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中介,又是传统美德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教育活动展开的依据,决定着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教什么,学什么,实践什么等根本性问题,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同其他教育活动一样,需要以教育内容为中心展开教育,即教育者首先要把经过精心选择和加工设计的具体可感的教育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引导教育对象系统理解其具体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认同并确信内化为自身的内心信念,最终外化为良好的行为。在这个过程种,教育内容是基础,由此可见,对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进行科学建构,是传统美德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

其次,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科学建构是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增强教育实效的前提。中华传统美德内容博大,涉及到社会生活、人际交往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渗透于当代优秀人物的言行中、表现在平常人良好的道德行为中之外,还有很多精华性的内容存在于由古到今积累的记载重大历史事件和优秀人物活动的文献典籍之中。如果不根据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实际进行教育内容的精心选择和科学性阐释,大学生就不能知晓中华传统美德具体而丰富的内容,弘扬传统美德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传统美德在大学生中的教育就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此外,中华传统美德的形成历史悠久,其中有的传统美德受到形成时代的局限,带有不少封建主义印记,如果没有一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进行科学解释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其中某些内容隐含的封建糟粕就可能对大学生形成不良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实际效果,达到传统美德教育的根本目的,首先需要建构经过科学选择和解读的教育内容,以科学的内容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使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从只有迫切的愿望和要求而无具体内容的倡导期,进入到依托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拥有可知可感的丰富化教育内容的有效实施期。

二、建构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内容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适应大学生道德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高层次原则

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建构,首先要适应大学生道德发展阶段和水平。西方当代著名道德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性发展是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基本上是受道德认知支配的,而人的认知发展是分阶段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道德发展是渐进的、具有阶段性的。他还认为,道德认知是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渐进发展的,一个阶段成熟后才有可能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是经过中学发展阶段以后,比中学阶段的道德认知水平更高的阶段。同时,大学生具有理性思维能力较强,思想观念比较开放等特点。因此,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可以根据大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建构。

(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原则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值得我们代代继承和发扬。但是,它毕竟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因此,大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建构需要有时代的特点,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与需要。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既要承接历史上的优良传统,又要吸纳鲜活的时代精神。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在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建构时要体现这一时展的特点。其次,过去对大学生讲传统美德往往忽略了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形成的优秀美德,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不仅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也创造了我国历史上最值得称道和骄傲的新文化和新道德。

(三)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促进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的原则

生活世界是蕴涵丰富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建构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内容需要将优秀的传统美德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启迪学生,使学生运用其中的道德精神和道德智慧去思考生活、创新生活、享受生活,在生活中实现对传统美德的真正内化。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如果缺乏生活内容的基础,他们就很难领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真谛,更难自觉的把传统美德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因此,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建构应该要直面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大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自觉的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智慧,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促进自身道德人格的发展。道德人格是指道德的内在规定性,是人的道德尊严、道德品质、道德境界以及所理解与实现的社会道德价值的总和,它的发展不仅需要个体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学习传统美德知识,更需要个体在对人对事的生活过程中践行传统美德,从中获得深刻的道德体验,形成道德信念。

三、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体系建构的基本设想

(一) 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传统美德内容为核心

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它要求每一个华夏子孙以维护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为己任,能在祖国为难之际舍小家顾大家,捍卫国家的统一和独立。爱国主义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才有的,但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却早就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成了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不绝,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那种能够把全民族凝聚在一起,并不断给予强大生命力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担负着让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历史使命。因此,在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建构中,应该首先强调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这一核心内容。

(二) 以人伦关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传统美德内容为基础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我国的道德教育内容中极其重视人伦关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内容。在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建构中,有必要注重人伦关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美德内容,因为处理好个人与家庭的关系,担当起家庭的道德责任,以及能够与人和谐相处,关系融洽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担当起社会、国家和民族赋予的责任。因为,大学生与家庭,与他人的相处在其整个的社会生活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无疑是大学生们融入整个社会生活的根基。因此,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建构必须要以人伦关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传统美德内容为基础。

(三) 以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传统美德内容为重点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篇(5)

十报告提出,要 “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国内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为此中央组织部印发《2013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点》要求,“大力加强党性教育和道德教育”,要“充分利用党校、干部学院和实践基地加强对各级干部的党性教育和道德教育。”党校作为培训党的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不仅要办成党性锻炼的熔炉,而且应当打造成道德教育的高地,建设一流党校文化。中共烟台市委党校自2013年5月开始,在校委的组织领导下,强化中华美德和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践行,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党校特色的传统文化研究、学习新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职工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为高校、政府机关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以正己化人为目标,梯次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学习

为了打造道德教育的高地,建设一流党校文化,进一步提高职工

的道德素质,2013年5月3号烟台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吴鸿政对全体职工作了《在全校道德教育专题学习动员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要进行为期一年的“道德教育专题学习活动”,以正己化人为目标,梯次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学习。正己,是要统一职工的思想认识,提高职工的道德素养。化人,是要打造具有时代性、具有党校特点的学科建设,完成好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任务。梯次推进,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学习分阶段进行。2013年是中华传统美德学习教育年”,着重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研究、学习和宣讲,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论研究,具体包括两个步骤:上半年以观看校外专家学者的讲座报告为主,下半年组织校内的骨干教师分14个专题进行中华美德的撰稿和宣讲,在思想理论方面广泛提升认识。

为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建立了严格的学习制度,每周五下午进行全体职工的学习和听讲,凡是因故不能参加学习者,下周二必须补课。校领导带头撰写学习笔记,定期组织全体职工进行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在校园网、《烟台论坛》开设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专栏,进一步深化对传统美德的认识。

为更好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学习研究,2013年12月特设立中华美德建设办公室,以加强学科建设,现在正在筹建 “中央党校哲学道德教育教研基地”,争取建设成高层次的道德教育基地 。

二、以扎实研究为基础,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建设出成果、进教材

为了让学习、践行中华美德更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烟台市委党

校中华美德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实行四结合:与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与领导干部的学习培训相结合、与党校每个人的生活相结合,使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华美德焕发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党校特点。2013年上半年组织全校职工认真学习了原司法部部长高昌礼先生、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著名传统文化讲师蔡礼旭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彭鑫博士、海南政协常委张发先生等的精彩讲座,职工收获特别大。 下半年组织14名骨干教师系统研究并分专题撰写讲稿登台宣讲,宣讲效果非常好。最终形成由常务副校长吴鸿政主编结集成《中华传统美德之今用》一书,由人民出版社于2013年11月出版。全书共十五个专题,总论部分概括介绍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及其当今的价值;第一讲至第六讲综合阐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关于处己、处人、处世的基本规范与现实意义;第七讲至第十四讲分别阐述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基本德目,加深对了传统美德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的理解。书一出版就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中央党校的《学习时报》专门发表特评文章《党员干部道德素质教育的佳作――评一书 》 ,称这本书是传递中华传统美德正能量,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好教材。该书被烟台市组织部列为进行干部培训的的教材之一。

三、以课堂教学为龙头,带动中华传统美德学习的不断深入

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市委党校不断扩大传统美德的听众范围。一是组织烟台市委党校全体职工听讲学习,二是在党校的主体班次的县级领导干部班和科级领导干部班以及女干部班等开设了《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学习中华文化 涵养女性美德》、《传统文化的群众路线观念》、《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专题讲座,让更多的领导干部也能够领悟传统美德的文化魅力。

三是积极发挥党校教师在社会的宣讲作用,让部分老师走出党校宣讲,走进机关、企业、社区甚至监狱讲课,继续扩大党校的社会影响力。四是邀请专家前来授课。今年5月份,与市宣传部共同举办了《智慧烟台大讲堂》的首场讲座,邀请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前来烟台,讲授《学习中华文化 实现中国梦》专题讲座,进一步掀起了全市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

现在正在探索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建设教学基地,建立“课堂+基地学习”的现场教学模式,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现场教学。基地的类型多种多样,既有机关、又有企业和农村,以适应不同学员的需要。在每个基地都首先进行参观、聆听基地、集体或个人的动人事迹,然后党校老师进行现场点评,课堂教学在总结道德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侧重于理论性的学习和提升。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篇(6)

关键词:传统教育原则方法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青年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对当代青年的历史传统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由于过去长时间的政治运动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摧残和“反传统”教育,把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置于与传统隔绝的状态,这种消极影响至今还在一些人的思想深处留有“阴景”.同时,刚刚恢复的传统教育,虽然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好的作法和经验,但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社会性传统教育机制和系统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相对于其他教育来说,传统教育在总体上还存在着薄弱现象.为此,作者在总结、借鉴国内外传统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就当前我国青年传统教育的指导原则和一些可行性方法,谈一点意见和建议.

一、对当代青年实施传统教育的主要原则

(一)传统教育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相结合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对青年实施传统教育,必须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只有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才能保证传统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够帮助青年人明辨是非,区分出传统文化的优劣精糟.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传统教育就势必陷入盲目,甚至误入歧途.但是,四项基本原则是在我们的国情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脱离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四项基本原则就会失去贯彻和坚持的深厚土壤.所以,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与传统教育既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也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二)扎根于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相结合

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广大青年中坚持和发展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仅不能忘了民族的“种”,断了民族的“根”,而且还要在吸收运用中更加民族化.从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看,越是民族的才真正是属于世界的.扎根于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我们在实施传统教育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1)批判与断承的关系,剔除封建糟粕,吸取民主精华;(2)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超越;(3)本族文化与外族文化的关系,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基础,积极吸收消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使其融汇于中华文化之中;(4)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去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为发展现代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以上关系处理好了,就可以使我们的传统教育具有更大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同时,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的命运和未来延续问题也找到了比较圆满的答案.

(三)坚持“大传统”教育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所谓“大传统”概念应该这样理解:从纵向观察,它不仅包括“从孔夫子到孙中山”,①,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也包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在中国现当代所形成的革命传统和作风;从横向上观察,它不仅包括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也包括墨、道、法、释等诸子百家的传统思想;不仅包括传统哲学、伦理、宗教,也包括传统教育、科技、文学、艺术、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作为现实的教育活动,必须首先树立“大传统”观念,把在中国历史上所形成并延续下来的所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都要系统地整理、挖掘出来,让当代青年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从中吸取全面的营养.然后在全面兼顾的基础上突出两个重点教育:

重点之一是儒家传统伦理思想教育.深厚悠远、包罗宏富的儒家伦理思想,主导了漫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浸润和滋养了二千多年的华夏文明,代表了东方传统伦理精神的特殊方向与价值取向.儒家伦理文化关于社会、人生与家庭的道德范畴与修养方法的许多思想,经加工改造后对当代青年卓有教益.

重点之二是革命传统教育.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包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公而忘私的雷锋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压倒一切敌人和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生活和革命事业的的前途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严守纪律、自我牺牲、顾全大局、勤俭节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德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反映了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光荣历史,闪烁着时代的光辉,“至今仍然是我们保持革命本色、拒腐防变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可靠思想屏障.特别是在无数革命先烈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荡气回肠,感人涕下,永远是我们学习、敬仰的楷模.”②

传统教育是我们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出发点和基础,不从大传统观念出发去考虑问题,很容易使传统教育因缺乏立体感而显得支离破碎.如果过份强调大传统教育而忽视突出重点,就会使传统教育因不得要领而流于空泛.两个重点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意义,在大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就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能将青年传统教育引向深入,进一步强化效果.

以上三大原则是我们当前在实施青年传统教育工作中应当时时把握的指导思想.除此之外,由于传统教育属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领域,还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原则,如教育与青年特点相结合的原则;社会教育与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等.把这些一般性原则运用到青年传统教育领域,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二、对当代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主要方法

加强当代青年传统教育的任务十分明确,指导原则亦已拟定,那么,教育效果就直接取决于我们在施教活动中采用何种相应方法、方式和手段.曾形象地把工作任务比作过河,把方法比作桥或船指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③正确的方法来源于社会实践.在传统教育的方法、方式上,理论界和全国各地以至于国外都在精神文明的建设的实践中,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为本文的总结归纳提供了现实的素材.

(一)寓传统教育于社会文化建设之中

社会文化建设所形成的文化环境与舆论导向,对青年接受传统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当务之急的是政府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构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与借鉴外来文化的消化吸收机制,确定共享的文化传统认同及其时代价值系统.明确提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并把它推向社会,成为人们的一种行为判断标准,从面形成繁荣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这方面,新加坡政府近年来向国民提出的“五大共同价值观”④的作法,值得借鉴.要加快建设文化市场体系和市场运作规范,建立必要的宣传、整理、奖惩、调控、保护等综合性传统文化的运行机制.出版界有计划地组织力量系统挖掘、整理、撰写、出版正面引导传统文化的书籍和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的读物;影视、戏剧界要改变重“宫廷戏”的作法,把能够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历史人物、故事,经过提练、加工和艺术包装,不间断地推向文化市场,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愉快地鉴赏文艺作品的同时,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陶冶,达到传统教育目的;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整顿和管理好文化市场,大力支持、奖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和介绍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严禁那些充满色情、暴力、凶杀、迷信等不健康书刊、音像制品流传社会,毒害青年;全社会都要注重对各地历史文物、古迹、纪念馆、博物馆的精心保存、维护和开发,搞好定点德育基地的建设,定期组织青少年参观游览,再现它的宝贵价值.

(二)寓传统教育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

大、中、小学校是集中培养未来人才的场所.我国各级学校总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对青少年学生“德”的培养是第一位的.我们理解这个“德”的培养基础和发展方向应该是:在灌输、培养、训练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再融入现代道德意识,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青少年身上得到继承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化,为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以学校这个专门场所对学生施加传统美德教育和影响,具有其他任何场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培养目标体系,明确地把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各科教学计划之中,渗透于各科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之中,使传统美德教育与其他各项教育互相交织,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在学校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方式很多,比如开设专门的传统美德课或知识讲座;举办弘扬传统美德的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采劝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走出校园建立德育基地,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情,请当地的老将军、老八路到校内作革命传统报告;强调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和日常训练,实行严格管理和操行评定等.

这些作法总的来说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事实证明也是有效的.但问题在于寓传统教育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这个重要方法及要求,在一些教育管理者思想上还没引起真正的重视,没有形成广泛的自觉意识,致使一些很好的传统教育形式成了应景、应时之作而流于形式主义.这些活动的开展还缺乏系统性、目的性和创新性,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学生往往是迫于压力被动参与,使教育效果无形中受到抵消.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教育有机地融合到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充分发挥出学校在传统教育中的优势,还有待于施教者进一步的努力和探讨。

(三)寓传统教育于大型群众性的教育活动中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大型群众性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吸引青年职工和学生参加其中,经受锻炼和陶冶,迅速提高思想觉悟水平,是新形势下加强青年传统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这种活动的最大特点是主题鲜明,有严密的组织程序和措施.形式新鲜活泼,强调青年人自觉自愿地参与.

近年来,国家机关的有关部委和部分省市在青年中提出并尝试开展了此类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比如,由团中央、国家教委联合推出的、从1993年开始启动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活动;上海市从1982年起在广大青年中开展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从1994年始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的“五心”教育活动.⑤所谓“五心”,内容是“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这项活动开展后,立即得到全市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热烈响应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五心”教育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强烈的震撼和广泛的共鸣,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及时回应了时代的呼唤.这种教育的突出优点是把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机地衔接起来,找到一条崭新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道德教育途径.事实证明,“五心”教育的效果是明显的,这种方法的运用是成功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四)寓传统教育于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各地传承时总是带着浓郁的地方乡土特色.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在历史上曾有许多地方被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积淀着丰富而又有个性的文化遗产.各地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吸收利用本地先贤们创造的文化成果,注入时代内容,加以更新提高,用以鼓舞、激励和教育当地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为地方性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直接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这方面,我们发现湖南省岳阳市的一些作法⑥值得借鉴和推广:全面修葺文物古迹和名胜景点,开辟民族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园地;继承民间优秀传统习俗,开展独具匠心的文化娱乐活动;锤炼历代先贤和革命前辈的思想精粹,铸造富有时代气息的城市精神;挖掘从古至今的地方传说和史实,酿造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这些作法系统而具体,切实可行,把它移植过来,用以加强青年传统教育,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好路子.

有鉴于此,我们建议今后各地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时,应充分挖掘利用具有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样做不仅会强化青年传统教育的效果,而且还会使精神文明建设因独具地方特色而充满无限生机.

注释:

①《选集》合订本,第499页.

②迟浩田:《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城》.《人民日报》1995年8月10日.

③《选集》合订本.第125页.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篇(7)

    一、什么是现代德育

    德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现代德育自然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这是无可争议的。虽然德育学已经成为一 门独立学科,作为该学科的核心概念德育应有新的研究视角,但德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始终如一。

    现代教育是什么可作三种不同理解,一是从现代教育的专用术语说起,那就是由杜威代表的现代教育与以 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之分而来;二是按时代特征划分,把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对应,资本主义和社会 主义的教育被称为现代教育;第三,现代教育即培养现代人的教育。与之相应,现代德育也可作以上三种不同 的划分。

    任何分类都是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透过现象,寻求规律,为现实服务。当前,现代化已经成 为时代主题和世界性的潮流。我国也不例外,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选取现代德育就是培育 现代人的德育的依据。现代人是相对于传统人而言的,与之相应,现代德育相对于传统德育而言。因此,现代 德育的内在意义即如何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德育工作,继承发扬传统德育的优秀传统,吸收西方 德育的优秀成果,充分发挥德育的功能,促进人类和社会进步。

    从严格意义上说,现代德育与德育现代化是有区别的。德育现代化是一个过程,现代德育是这一过程的结 果。一个是动态的,一个是静态的,本质上是一致的,对德育现代化动态的考察必须在现代德育的静态上把握 。现代德育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阶段性的,是一个随着德育现代化进程深入不断更新的体系。因此, 我们对现代德育的理解不必拘泥于德育现代化指向的最终目标。

    二、现代德育的特征

    现代德育的特征是什么,这必须要从现代德育的内在意义上去寻找。胡厚福在《关于现代德育特点问题探 讨》[(1)]一文里对现代德育的特征进行探讨,这是把现代德育确立在与古代德育的相对取向上作出的。 我们所持的现代德育观是确立在现代社会的取向上,大致有如下一些特征。

    1.现代化要求现代德育培养人的现代观念。

    现代化代表着人类进步,德育功能是促进人类的进步,因此德育与现代化是统一的。同时,德育只有追寻 本身的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是以科技知识为基底,以工业社会为归趋的社会 变迁过程,具有工业化、科技化、世俗化,普遍的成就取向,高度的功能专业化特征。”[(2)]对现代化 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多争议,但从两个方面考察现代化的标志却是共识,即现代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及经济发 展水平;人的观念的现代化。对现代化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亨廷顿说:“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从 心理的层面讲,现代化涉及到价值观念、态度和期望方面的根本性转变”。[(3)]对人的现代化观念,是 众说纷纭的,伊克勒思和史密斯概括了十二种特征:[(4)](1)勇于履行新的尝试;(2)对社会变化 具有思想准备;(3)善于倾听多方面意见而不唯我独尊;(4)能动地获取情况,事实和信息,并在此基础 上提出观点和意见;(5)立足于当今和未来而不是过去;(6)具有能改造自己周围世界的信念;(7)无 论对待公共事业还是个人生活,均有一个长期计划的观念;(8)对周围世界持信任态度,并相信他人及组织 能履行其责任和义务;(9)高度尊重科学知识和技术,并将其作为领取社会报酬的基础;(10)高度尊重 教育和学业,并具有获取高的学业和专业成就的抱负;(11)尊重他人优点;(12)理解社会经济活动的 规律和逻辑。

    这是对现代观念的一种概括。现代德育的任务要有意识地培养人的这些现代观念,以促进具有现代观念的 人推动技术和经济向现代化发展,这对我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属于外推型。所谓外推型是 与内生型相对而言的。社会学家认为现代化过程有两种类型,西方社会的现代化是社会内部逐渐发展的结果, 社会各个因素的变化包括人们的观念都同时生长起来,我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列强大炮轰开中国大门开始的, 传统的观念和现代的观念发生了尖锐的对立,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因此要消除这种对立,培养 现代观念,德育是主要承担者。

    当然,强调后者并不是观念决定物质,而是说现代观念的形成对落后国家特别是我国现代化起“催化”作 用,更好地吸收先进的技术、价值、道德观念,加快现代化进程。日本的现代化就是一个典型的经验,有人说 日本文化是一种“变异体”文化,善于立足自己基础,学习国外最先进的成果,迎头赶上。因此,德育在这个 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2.我国现代社会是现代化的起点,要求现代德育面临价值多元的实际,正确导向。

    德育是有阶级性的,这不仅要求我们按阶级分析的观点考察德育发展史,更重要的是要求我们在德育建设 时正视我国目前的社会政治、经济现状。

    德育是培养人的德性,价值观是德育的核心,我国目前价值观呈多元趋势,这是一定政治、经济条件使然 。

    我国现阶段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以个体经济、合作经济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多种形式经济格局和以按劳分 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处于不同经济结构中的人就有不同的价值需求和价值追求,即使处在同一个结构中 的人,由于知识水平,受教育程度、思想觉悟等因素不同,他们也具有不同的价值需求和追求,形成多种多样 的价值观。

    面对这一形势,要求我们德育工作,一方面注意德育目标的层次性。新时期德育基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 合格公民,即具有爱国爱民、遵纪守法、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品质的公民,这一层次与法律是一致的 ,维护了法律原则,就达到了起码道德。在此基础上第二层次是培养模范公民,应具备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具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献身精神。四有新人属于这一层次。由此,德育工作可以有高层 次的目标导向,但不能以此要求每一个人,否则,德育工作便流于形式主义,收不到实效,甚至适得其反。另 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旧价值观冲突激烈,德育要培养学生适应冲突、处理冲突的品质能力, 不是单方面传授品质知识。

    3.现代社会是改革开放的社会,要求现代德育建立在对传统伦理扬弃和对西方伦理选择性吸收的高度统 一上。

    改革开放是统一的,与之相适应,对传统伦理的扬弃和对西方伦理吸收也是统一的。从比较文化的角度看 ,中西文化日益交流、融合。东方的传统伦理是集体本位的,西方的伦理是个体本位的,合理的集体本位和个 体本位是辩证统一的,德育必须在这高层次的统一上进行。

    集体本位和个体本位的伦理观都有两面效应,极端的集体本位会抹杀人的个性,极端的个体本位就是个人 主义,都是社会病态。相反,合理的集体本位和个体本位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因此,德育也不能走入极端,从 西方德育发展看,现阶段,西方倡导一种新的德育导向,即学会关心,这实际是由于个体本位的极端化给社会 造成了无情冲击,个人利己主义盛行,社会责任感失落而采取的一种积极导向。与之相适应,西方的德育理论 也就形成两大倾向[(5)],一是全球本位和社会本位,此发源于当代科技革命和现代化生产所造成的负面 后果,如全球生态严遭破坏,能源近于枯竭,核毁灭朝夕莫测,南北贫富日益悬殊,社会矛盾明显加剧,人口 超越经济增长,由此产生了生态伦理学、科学人道主义论、学会关心教育哲学。另一种倾向是个体本位倾向。 学说有斯金纳、班图拉、艾里克森学说。从严格意义上说,西方文化是以个体本位价值为核心的,之所以产生 社会本位的理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结果。中国也一样,传统的伦理社会本位,在封建社会并不是集体内部的和 谐,而是相互背离。现阶段,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如追求个性、追求独立意识、开拓精神等。因此,德 育应在立足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的高度统一的理论前提下开展,做到既达到集体内部的和谐,又能充分发展个 体的个性。这是德育的一个重要观念。

    4.现代思维是现代德育不断完善的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客体的辩证统一过程。因此,实践活动中即强调 人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而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处决于作为主体的心理状态成熟程度,而思维是其心理状态的 最核心方面。

    现代德育要求现代思维,一方面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现代思维人格,另一方面作为教育者又必须以现代思维 指导德育工作,方能收到成效。

    现代思维相对于传统思维而言。人们将现代思维归纳成各种类型,如系统思维、立体思维、模糊思维、创 造性思维、模型思维等,之所以被称为现代思维,是由于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科学系统性和动态创造性。 [(6)]所谓系统性是指思维主体的系统性与客体的系统性,所谓科学系统性是相对于古代朴素直观的系统 性而言,现代人思维方式的系统性之所以被称为科学系统性,是因为这种系统性充分体现了整体与部分分析与 综合的辩证关系。动态性指思维的流动性、调整性和开放性,体现时代社会发展节奏,创造性是思维方式的非 逻辑性、思维成果的创新性。传统思维铸造了中华民族自满、守旧的民族性格,缺乏进取创新的民族精神,恪 守中庸,循规蹈矩,“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的生活态度。

    无论是德育工作,还是德育理论建设,都要以此作为指导,强调动态创造,强调科学系统。如在构建德育 学体系时,现代思维不满于在“原理—目标—原则—方法—途径”的套路上打圈圈,而是从系统、动态、创新 的眼光,创造性地构建新体系。如在德育实践中有人强调道德内容从单一化转为层次化,从理想化向基础化转 变,强调德育的大环境,强调德育的整体功能,强调面向世界等等,都可以看作现代思维的结论。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93级研究生

    责任编辑:文黎明

    注:

    (1)胡厚福:《关于现代德育特点问题探讨》,载入大复印资料《教育学》,94年,第3期。

    (2)高力克著:《历史与价值的张力》第5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30页,生活·读书·新三 联书店1988年版。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40-02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因此,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校,用以立德树人的“德”,必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德性”,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个人私德、社会公德、国家发展大德。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当前我国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层面上出现了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高度警惕和努力克服的新情况。为了应对和解决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问题,高校必须要紧紧抓住“道德”规范来约束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在以德育人的过程中,悠久的中华民族德育文化优良传统,为我们加强大学现代德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可供借鉴的资源。因此,以社会现实要求为基础,从新的角度构架当代中国特色大学现代德育理论系统,最大程度地传承传统德育对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养成的作用,既是当前社会实际对现代道德教育理论要求的反映,也是高校教育理论工作者对这一要求的理论上的自觉行为。

一、传统德育与中国特色大学现代德育的相似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传统德育,是当前大学建设中国特色大学现代德育理论的重要基础和不竭资源,所以大学德育工作者必须找寻传统德育和现代德育的相似点,是提高高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理论途径。

(一)以德育人的思想

中国传统德育教育非常重视德育,古代教育家把政治、道德、教育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以道德为核心。古之教育者提倡“传道授业解惑”,将“德育”教育放在整个教育的首当其冲位置,足以显示中国古代德育以德与人的思想。我国一直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中央、国务院为此还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足以说明国家层面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要非常明确地将德育教育放在整个育人过程的首要地位,凸显德育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坚持“以德育人”、“德育为先”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高校德育教育的相关文件、政策、精神,以适应大学生实际生活为准则来转变德育教育的思想,有目的性地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方向进行调整,不断建章立制,构建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机制,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

(二)与人向善的方式

纵观古今,“求真向善”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向善”就是要教会人们“以善为魂”,正确和谐地解决业已发生、不可避免的矛盾,从而和谐相处。古代的向善教育,主要是从个人与群体、社会统一的角度出发的,也以此为落脚点的,确立了“人之初、性本善”的道德理念。我国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是以“仁而善”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以此达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所以“以善律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之路。这是借鉴我国古代传统德育的成果所在。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首先要能善待每一个学生,这是道德基础,也是师德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会有强烈的责任心,才会敬业爱岗,才会与人为善,于己为善;才能教育学生从善如流,引导学生积极求真、向善、塑美,提高精神修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三方联动的机制

我国古代传统德育认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在人的培养过程中虽然扮演的角色不同,但是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古人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认为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基础。古有“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等认识,把家庭教育的地位提高到了可以影响国家成败的高度。同样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著名观点,说明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可以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在道德品质形成问题上,环境的影响要远胜过学校教育的作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德育机制认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三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必须要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其置身于家庭、学校、社会这个良好的联动教育体系之中,从而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以此来达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中国特色大学现代德育对传统德育的传承

大学要做好“立德树人”,必须要把德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始终,要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更要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和理论成果。

(一)德育思想求善唯是

时至今日,“求善唯是”依然是广大德育工作者可以借用的主要资源。“求善唯是”作为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和谐友善,求真尽美。这无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所以要求现代德育教育者在日常工作中,首先就要与人为善:对人要有爱心,要有担当。因为和谐传达的是善意,表现的是友好,追求的是美好。其次要大力培养学生向善求善的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教学就是养成学生求知的习惯,德育就是养成学生求善的习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要在学生求善的过程中不断地鼓励和强化,使学生的求善倾向不断地定型化,形成正确的“三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特有的道德品质。

(二)教育方法躬行实践

我国传统德育中蕴涵着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古人即以“得”释德,“德者,得也”,“得”乃是一个变外在为内在的内化过程,将外在之得变为自身的内在之“德”,“吾日三省吾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充分地说明了在不断反思自己德行的基础上,领悟做人的道理,并且要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以此来检验德育的准确性和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外在的准则不断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由道德信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我国目前的德育教育,一再强调了道德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说多于做,教育者没有亲自在实践中论证自己传授的德育理念是否能够指导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导致德育理论严重脱离了实践,使德育教育收效甚微。统观我国的传统德育,虽然有的是受唯心主义的指导,为实现古代的道德教育目的和道德内容服务的,但是剔除其唯心主义的因素,抛开其服务的主体,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遗产,是值得研究与继承的。

(三)德育教育循序渐进

中国古代的德育教育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德育在教育的进程中,非常重视德育内容的循序渐进,如《中庸》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笔者深感古代先辈们对于德育教育的阶段可谓把握得恰如其分,如“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在当代中国大学,德育内容的程序化有利于年轻一代优秀品德的形成。所以德育必须要在掌握学生所能接受的最佳阶段设置相关课程和编撰教材,在实际德育过程中必须做到由浅入深、逐步推进,体现德育教育在尊重个体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循序渐进。因此,在广大的德育工作者必须在深入理解传统德育教育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创造性地开展日常的德育教育,使其真正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

(四)知情意行规律清晰

从我国古代传统德育的诸多经验和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德育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这和现代研究结果认为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完全一致。道德认识为道德情感的产生和发展发挥激励和调节作用;道德意志是道德情感在实际生活中形成的支配道德行为的力量;在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共同支配下,才会有合理的道德行为。古代传统的德育规律,对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给予了明确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只有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德育传统,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才能推动我国特色大学现代德育实践取得更大的效果。

总之,要开展好当代的大学德育工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和借鉴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德育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牢牢把握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牢牢把握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实践途径,积极探索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育现实路径。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从而为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德育工作体系,高效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夯实理论基础。所以高校的思政工作者一定要深信,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德育经验,一定能使大学生获得正确的世界观和理论思维的训练,能开启他们的智慧和原创精神;能引导大学生传承民族的优秀人格,追求有价值的人生;推动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品格和道德素质,它对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德育发展的意义不可忽视,在推进中国大学德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忠.浅谈传承国学与学生德育修养[J].赤子,2014,(6):187.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篇(9)

(一)传统教育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相结合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对青年实施传统教育,必须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只有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才能保证传统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够帮助青年人明辨是非,区分出传统文化的优劣精糟.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传统教育就势必陷入盲目,甚至误入歧途.但是,四项基本原则是在我们的国情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脱离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四项基本原则就会失去贯彻和坚持的深厚土壤.所以,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与传统教育既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也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二)扎根于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相结合

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广大青年中坚持和发展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仅不能忘了民族的“种”,断了民族的“根”,而且还要在吸收运用中更加民族化.从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看,越是民族的才真正是属于世界的.扎根于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我们在实施传统教育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1)批判与断承的关系,剔除封建糟粕,吸取民主精华;(2)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超越;(3)本族文化与外族文化的关系,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基础,积极吸收消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使其融汇于中华文化之中;(4)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去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为发展现代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以上关系处理好了,就可以使我们的传统教育具有更大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同时,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的命运和未来延续问题也找到了比较圆满的答案.

(三)坚持“大传统”教育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所谓“大传统”概念应该这样理解:从纵向观察,它不仅包括“从孔夫子到孙中山”,①,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也包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在中国现当代所形成的革命传统和作风;从横向上观察,它不仅包括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也包括墨、道、法、释等诸子百家的传统思想;不仅包括传统哲学、伦理、宗教,也包括传统教育、科技、文学、艺术、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作为现实的教育活动,必须首先树立“大传统”观念,把在中国历史上所形成并延续下来的所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都要系统地整理、挖掘出来,让当代青年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从中吸取全面的营养.然后在全面兼顾的基础上突出两个重点教育:

重点之一是儒家传统伦理思想教育.深厚悠远、包罗宏富的儒家伦理思想,主导了漫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浸润和滋养了二千多年的华夏文明,代表了东方传统伦理精神的特殊方向与价值取向.儒家伦理文化关于社会、人生与家庭的道德范畴与修养方法的许多思想,经加工改造后对当代青年卓有教益.

重点之二是革命传统教育.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包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公而忘私的雷锋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压倒一切敌人和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生活和革命事业的的前途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严守纪律、自我牺牲、顾全大局、勤俭节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德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反映了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光荣历史,闪烁着时代的光辉,“至今仍然是我们保持革命本色、拒腐防变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可靠思想屏障.特别是在无数革命先烈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荡气回肠,感人涕下,永远是我们学习、敬仰的楷模.”②

传统教育是我们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出发点和基础,不从大传统观念出发去考虑问题,很容易使传统教育因缺乏立体感而显得支离破碎.如果过份强调大传统教育而忽视突出重点,就会使传统教育因不得要领而流于空泛.两个重点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意义,在大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就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能将青年传统教育引向深入,进一步强化效果.

以上三大原则是我们当前在实施青年传统教育工作中应当时时把握的指导思想.除此之外,由于传统教育属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领域,还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原则,如教育与青年特点相结合的原则;社会教育与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等.把这些一般性原则运用到青年传统教育领域,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二、对当代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主要方法

加强当代青年传统教育的任务十分明确,指导原则亦已拟定,那么,教育效果就直接取决于我们在施教活动中采用何种相应方法、方式和手段.毛泽东曾形象地把工作任务比作过河,把方法比作桥或船指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③正确的方法来源于社会实践.在传统教育的方法、方式上,理论界和全国各地以至于国外都在精神文明的建设的实践中,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为本文的总结归纳提供了现实的素材.

(一)寓传统教育于社会文化建设之中

社会文化建设所形成的文化环境与舆论导向,对青年接受传统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当务之急的是政府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构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与借鉴外来文化的消化吸收机制,确定共享的文化传统认同及其时代价值系统.明确提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并把它推向社会,成为人们的一种行为判断标准,从面形成繁荣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这方面,新加坡政府近年来向国民提出的“五大共同价值观”④的作法,值得借鉴.要加快建设文化市场体系和市场运作规范,建立必要的宣传、整理、奖惩、调控、保护等综合性传统文化的运行机制.出版界有计划地组织力量系统挖掘、整理、撰写、出版正面引导传统文化的书籍和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的读物;影视、戏剧界要改变重“宫廷戏”的作法,把能够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历史人物、故事,经过提练、加工和艺术包装,不间断地推向文化市场,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愉快地鉴赏文艺作品的同时,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陶冶,达到传统教育目的;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整顿和管理好文化市场,大力支持、奖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和介绍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严禁那些充满色情、暴力、凶杀、迷信等不健康书刊、音像制品流传社会,毒害青年;全社会都要注重对各地历史文物、古迹、纪念馆、博物馆的精心保存、维护和开发,搞好定点德育基地的建设,定期组织青少年参观游览,再现它的宝贵价值.

(二)寓传统教育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

大、中、小学校是集中培养未来人才的场所.我国各级学校总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对青少年学生“德”的培养是第一位的.我们理解这个“德”的培养基础和发展方向应该是:在灌输、培养、训练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再融入现代道德意识,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青少年身上得到继承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化,为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以学校这个专门场所对学生施加传统美德教育和影响,具有其他任何场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培养目标体系,明确地把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各科教学计划之中,渗透于各科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之中,使传统美德教育与其他各项教育互相交织,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在学校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方式很多,比如开设专门的传统美德课或知识讲座;举办弘扬传统美德的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采劝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走出校园建立德育基地,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情,请当地的老将军、老八路到校内作革命传统报告;强调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和日常训练,实行严格管理和操行评定等.

这些作法总的来说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事实证明也是有效的.但问题在于寓传统教育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这个重要方法及要求,在一些教育管理者思想上还没引起真正的重视,没有形成广泛的自觉意识,致使一些很好的传统教育形式成了应景、应时之作而流于形式主义.这些活动的开展还缺乏系统性、目的性和创新性,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学生往往是迫于压力被动参与,使教育效果无形中受到抵消.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教育有机地融合到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充分发挥出学校在传统教育中的优势,还有待于施教者进一步的努力和探讨。

(三)寓传统教育于大型群众性的教育活动中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大型群众性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吸引青年职工和学生参加其中,经受锻炼和陶冶,迅速提高思想觉悟水平,是新形势下加强青年传统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这种活动的最大特点是主题鲜明,有严密的组织程序和措施.形式新鲜活泼,强调青年人自觉自愿地参与.

近年来,国家机关的有关部委和部分省市在青年中提出并尝试开展了此类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比如,由团中央、国家教委联合推出的、从1993年开始启动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活动;上海市从1982年起在广大青年中开展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从1994年始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的“五心”教育活动.⑤所谓“五心”,内容是“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这项活动开展后,立即得到全市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热烈响应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五心”教育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强烈的震撼和广泛的共鸣,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及时回应了时代的呼唤.这种教育的突出优点是把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机地衔接起来,找到一条崭新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道德教育途径.事实证明,“五心”教育的效果是明显的,这种方法的运用是成功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四)寓传统教育于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各地传承时总是带着浓郁的地方乡土特色.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在历史上曾有许多地方被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积淀着丰富而又有个性的文化遗产.各地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吸收利用本地先贤们创造的文化成果,注入时代内容,加以更新提高,用以鼓舞、激励和教育当地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为地方性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直接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这方面,我们发现湖南省岳阳市的一些作法⑥值得借鉴和推广:全面修葺文物古迹和名胜景点,开辟民族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园地;继承民间优秀传统习俗,开展独具匠心的文化娱乐活动;锤炼历代先贤和革命前辈的思想精粹,铸造富有时代气息的城市精神;挖掘从古至今的地方传说和史实,酿造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这些作法系统而具体,切实可行,把它移植过来,用以加强青年传统教育,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好路子.

有鉴于此,我们建议今后各地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时,应充分挖掘利用具有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样做不仅会强化青年传统教育的效果,而且还会使精神文明建设因独具地方特色而充满无限生机.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499页.

②迟浩田:《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城》.《人民日报》1995年8月10日.

③《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25页.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篇(10)

公民教育实质上就是公民意识(主要是公民对于自身享有法定权利和义务的自觉)的形成和充实的过程。在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只有臣民、子民,无公民可言,因而也就不存在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辛亥革命后,公民意识的产生有了一定的条件,因而出现了公民意识的萌芽。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家,如晏阳初、杨贤江等,在其教育实践中提出了公民教育思想,为我国公民教育理论发展初步奠定了基础。但因当时缺乏相应的政治基础,这时的公民教育还未成体系。新中国的成立为公民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社会制度的保障。但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发展商品经济还未得到充分发展,与之相协调的新型民主政治还不成熟。因此,公民教育的提出并加以强调,只能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今天。因为确保公民的平等地位与权利不受侵犯的条件(国家法律逐步趋于完备)已逐步具备,这将促进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而公民意识的产生与普及,离不开持续不断的公民教育过程。

关于公民教育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高峰认为,现代公民教育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培养公民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的合理性认同,意识到作为一个公民必须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核心是一种社会主体意识的培养;培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培养民主、平等的现代精神,它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葛荃、韩玲认为,公民教育包括:公民政治意识、公民社会责任感、公民道德人格三个方面。其的核心是权利义务意识和法律观念。李萍、钟明华认为,公民教育应当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以公民的独立人格为前提,以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础,以合法性为底线。上述三种公民教育内容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公民教育的特点:1.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联系。2.其核心是强调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3.突出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主体意识与参与能力的提高。

二、我国学校德育

我国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进而把社会主义的思想观点、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对我国学校德育的理解基本上是指广义的德育,即所谓的“大德育”。我国传统学校德育始创于建国初期,期间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创期、艰难发展期、异化发展期、恢复发展期和深入发展期。1949年至1956年,是新中国学校德育的创建时期。新中国的成立从本质上改变了旧教育的性质,相应地也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对旧德育的批判利用、继承老解放区德育传统、学习苏联德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创建新中国的德育体系。这一时期学校德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创建新德育为中心任务;二是紧密配合政治运动;三是突出培养“五爱”德育内容;四是突出参与社会的学校德育实践;五是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学校德育体系。

1956年至1966年是新中国学校德育的艰难发展期。这一时期因为学校德育深受国家经济发展和政治的重要影响,一方面,学校德育日益受到重视,另一方面,德育的政治性更加突出,政治斗争成为其重要形式。尽管如此,这一时期,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期学校德育的特点是:强调政治性;组织学生参加经常性的生产劳动;开展榜样教育;注重社会教育。

1966年至1976年是我国学校德育的异化发展期。这一时期,因受的影响,学校德育已经背离了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和促进社会进步这一方向,而走向相反方向。本期学校德育的特点是:高度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全心全意为政治斗争服务;政治在教育中严重泛化,学校一切工作都以政治为依归;德育中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泛滥。

1977年至21世纪初是我国学校德育的恢复发展期。这一阶段的初期主要是恢复学校教育各项工作的正常秩序,恢复了按教育规律办学宗旨。这一阶段的中后期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国家教委于1988年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这是我国建国以来,以中央名义专门为中小学德育工作颁发的第一个文件,对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与改革具有重要意义。1990年国家教委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进一步指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任务是“要遵循青少年儿童认知水平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通过具有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的志向、遵纪守法的观念,良好的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并逐步树立阶级分析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集体主义观点以及从实际出发、一分为二等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基础”。此后颁发的《小学德育大纲》(1993年)和《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分别对中小学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实施途径及德育工作的管理做了具体的规定。至此传统意义上的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体系已经建立。

21世纪初至今是我国学校德育的深入发展期。这一时期,有人也称之为转型期。这主要是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等各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也必然引发学校教育,乃至学校德育的深刻变革。这一时期,学校德育的特点是: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德育目标;在德育内容方面新增了“生命教育”;在德育方式上,强调德育生活化、对话式德育、提倡体验式道德学习方式;在德育组织与管理上,强调构建德育的制度化保障、强调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应对等。纵观建国以来我国学校德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我国学校德育的总的特点是:1.德育目标与内容紧跟社会形势发展需要。改革开放前,政治色彩浓厚的社会形势下,其德育目标与内容紧密围绕政治需求而展开。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活重心由政治转向了经济发展,其德育目标与内容则紧密围绕着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各种问题而展开,如,德育中突出了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转型期,经济发展上了新层次、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必将引发德育目标与内容的新发展。2.就学校德育的实施情况而言,各个时期的学校德育基本上都涵盖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等几个方面,只不过不同时期,实施的侧重点不同而言。

三、公民教育与我国传统德育关系辨析及意义

当前对于公民教育与我国传统德育关系的论述有以下几种观点:

1.公民教育是我国传统德育的下位概念。公民教育就其外延而言,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如,高峰认为,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充实,也是我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武东生认为,无论就其广义指国家开展的公民意识教育,还是特指西方国家对其公民进行的教育,“公民教育”都和“思想政治教育”一样,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公民教育”。

2.公民教育在概念层级上,等同于我国传统德育。如,檀传宝认为,现在存在于“政治”、“法律”、“道德”等课程模块下面的教育内容实际上就是国际上称之为“公民教育”的内容————尽管对这些课程内容及其教育的具体安排可能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一些公民教育内容缺乏;一些公民教育内容需要调整;公民教育活动的形式急需改进)。在这一概念层次下,另一种观点认为,公民教育是对我国传统德育的新发展。如,葛荃、韩玲梅认为,公民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知识、法律知识和社会政治道德等,公民教育是站在法制国家权威、社会公众利益和现代化法制秩序合理性的立场上,通过施教者与受教者的积极互动,以多种形式和主动参与的具体操作方式,来充实和完善受教者的法制意识、道德自律及政治人格。李萍、钟明华认为,公民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公民教育是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李建军认为,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五方面。它与公民教育中的民主法治、责任、宽容、理性的内容不仅一致。而且被后者所包容、完善和充实。

3.公民教育是我国传统德育的上位概念。如,雷骥认为公民教育包括公民的思想教育、民主法律和政治素质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智能素质的培养、生活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非智能素质教育。

四、总结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篇(11)

如同我国现时代整个的社会文化一样,德育文化处于既有德育文化趋向消解、新的德育文化正在建构的文化转型阶段。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过程实质上便是既有德育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那么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究竟怎样看待传统道德与德育呢?传统道德与德育体系中又有哪些因素具有现代因子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能够纳入正在建构中的新的德育文化,并为与现实的德育所用呢?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既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构新的德育文化的需要。我们不可能割断中国的历史,脱离国情。在急剧变改的社会中,对传统的维系与科学地弘扬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因观念突变而出现的思想阵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的德育文化的建设固然以对传统的扬弃为重要特征,但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地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是我们赖以建构新的德育文化体系的基础。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证明:人类思想的发展并非依据基础而创造新的思想,而是依据基础而改变传统意识。对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而言,所依据的“基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据此应予改变的“传统意识”主要包括了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的精华。

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虽有糟粕,更有精华,继承其精华,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及德育学科建设,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所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礼、义、廉、耻、信,以及孝等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具体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强调集体利益)、辩证思想(具体表现在强调“为政以德”与人际和谐)以及“先义后利”等,虽然其中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但都拥用合理内核,所蕴涵的基本价值有一定的超时代特性,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结合现实赋予必要的时代内涵,完全可以变现实的德育及新的德育文化建设所用。在研讨过程中,有些专家还特别指出,传统道德与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也包括了儒家以外其它学派(比如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在内,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儒家的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会上,有些专家学者专门就“先秦道家的德育思想”、“《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了研讨,与会者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传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既是一个理论,也是个实践问题。那么,在批判继承过程应遵循哪些原则呢?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必然要遇到三大矛盾,即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要正确解决三大矛盾,必须区分、认识和处理这三大矛盾关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正确区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的原则;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原则。在对待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的问题上,“五四”以来更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度和主张:一是毫无批判兼收并蓄,食古不化;一是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受其影响,在批判继承的实践中也多出现过国粹主义与的错误。与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今天仍有必要批判和警惕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基于对此现象的高度关注,有的与会者提出,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文化尤其需要遵循这样四项原则:1.化为现代的而非守成的;2.实践的而非体用的;3.抽象的而非具体的;4.历史的而非学理的。

二、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学自80年代初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始终受到这样一种非议,即认为它缺乏理论,没有科学的体系。与会的专家学者勇敢地面对这种非议,视之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一种动力,站在使德育学更为完善的维度上,就德育学的学科性质、德育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既有德育原理教科书的体系编排等问题作了研讨;与此同时,运用整体辩证思维、系统论、现代全息论等现代的新思维新方法提出了新的德育学理论及体系。

究竟怎样认识德育学的学科性质,与会的专家学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应用学科。在这种观点看来,德育学是从德育的现实出发,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德育的本质问题,并运用从实践中总结来的德育规律去指导实践,其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学是具有多种性质、多种功能的学科群,包含众多具体的德育学科,比如德育社会学、德育心理学、德育哲学、德育工艺学等,不同的具体学科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功能。

一门学科的概念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科的科学性。德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仍有作进一步界定的必要。在这一方面,与会的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德育”的内涵、外延、功能、目标、任务等作了探讨。与会者认为,我们现在对德育所下的定义仅仅是自学校教育的维度出发的,因此无法涵盖社会及家庭教育中的德育的内涵:一般认德育的外延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但在教育学的各个领域的阐述过程中,却只有道德教育是贯彻始终的且有实在的内容;在表述上,“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价值”、“德育的作用”并存,有的专家主张用“功能”更为确切;至于德育功能的问题,有的专家认为它既有现实的一面,也有超越一面,我们强调它的现实功能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它具的的超越现实的功能,即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的功能;德育的“目标”与“任务”是有区别的,“目标”是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任务则是根据目标所制定的具体化措施,现行的《德育原理》及德育实践中将它们合二为一是不恰当的。

德育学科建设必须走科学化之路,那么,德育学科怎样才能科学化呢?

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现阶段应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清除旧观念,德育学是一门科学,有自身的思想体系,不能囿于政治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要处理好与现实德育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关系:德育研究的任务之一是为现实德育及有关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提供思想依据,而不是为现实德育及已经提出的方针政策寻找依据。

第二,德育学的研究应突出重点。首先应加强德育过程的研究,这是因为对德育过程的认识,既是德育学的理论问题,也是取行德育实效性关键;其次要加强思想品德测评和德育评价的研究。这个问题是实践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德育理论研究的一个弱项。

第三,应注意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目前的德育研究往往注意重问卷法和测量法,其实它们各有优缺点;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也都有不足之处。

如何运用现代新思维方法加强德育学科建设也是与会者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有的专家依据主体性理论、系统论及现代全息论提出了“主体参与式德育理论”,并据此提出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

“主体参与式德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