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公园景观设计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8 16:42:55

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公园景观设计分析篇(1)

摘 要:公园是大众休闲、游览、健身等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是某一区域环境及居民生活质量的表现.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发展、进步和提高的现代社会,公园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日益提高.公园景观的设计理念也需要在传统观念下不断的更新,加入现代元素和创新元素,以满足现代人对公园景观功能的要求.

关键词 :公园景观;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元素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68-03

景观设计理念是公园景观设计的核心思想,是景观设计的方向和基础.公园景观设计理念的清晰明确是公园景观设计元素有效、科学利用的前提.结合公园景观设计的“以人为本”理念、地域文化理念、生态理念、艺术理念等,合理的统筹公园景观设计的自然元素、人工元素等,使公园建设更具文化底蕴、精神风采和情感感染力,以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1 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公园景观设计与公园的主题、功能等有很大关系.例如,综合性公园就要突显公园的综合功能,有林地、绿地、活动场地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而专题公园则要突出其专题特色,风景名胜公园要结合其历史文化底蕴进行开发;植物公园要结合其植物特点进行开发;动物公园则要围绕各种动物的生存、观赏为主题进行开发;历史名园公园则要结合公园深厚的历史底蕴进行开发.不同类型的公园,其设计理念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设计元素的差别却较显著,这样才能突出公园设计的特色,满足当代大众的个性趣味、求异心理.当前,我国公园设计最大的问题是设计的雷同,公园设计存在普遍的模仿、照搬现象,严重影响了公园设计水平的提升.其次,对于公园设计的经济性、文化性考虑不足,不能通过公园充分的展示地方特色,公园设计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挥不足,难以维持持续的、稳定的发展状况.再次,公园设计的生态理念不够深入,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不能和谐的组合,增加了公园建设的成本支出,亦不利于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针对于大众不断提高的精神生活要求,如何树立科学理念,进行公园景观的创新设计,是提高当前公园景观建设的关键.一方面,设计理念为公园景观设计、建设提供了思想支持,为公园的景观注入了更多的思想和文化色彩.另一方面,设计理念有效的将公园景观建设的各个元素统筹起来,更充分的挖掘了公园景观建设各个元素的潜力,增强了公园建设的境界价值和生态价值,使公园建设更好的融入整个城市的建设,成为城市文明、文化的窗口.

2 公园景观的设计理念

健康、环保是现代人追求的生活理念,公园景观建设与现代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是社会大众的健身、休闲、娱乐等提供服务的主要场所.人们通过公园游览、景观体验等获得精神、文化等方面的享受,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自身文化修养的提升.因此,公园的设计理念也要紧紧的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大众需求进行创新思考和发展.

2.1 公园景观设计的“以人为本”理念

人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元素,“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当前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公园的设计和建设,一方面,应满足大众对于健康的要求,设计必要的娱乐设施、健身设施,并能使公园景观带给人精神方面的放松和享受.另一方面,要满足大众的休闲需求,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带给大众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享受.例如,在景观园林设计中,设计上供人休息的长凳、供人玩乐的林下空间等.公园景观设计能以大众意识为基础进行加工和升华,使人们在公园游乐之中深刻的体会到一种自由自在、轻松愉悦之感.总之,“以人为本”就要以人为中心进行景观设计,科学的关注人的活动体验、精神体验等等,使人在公园之中获得自己期望的休闲、娱乐、健身等活动环境,使游园大众获得精神上、情感上的满足感、舒适感.

2.2 公园景观设计的地域文化理念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区域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将地域色彩融入公园景观的设计之中是现代景观建设的核心理念.景观离开了文化,就会使人感到“年年地地景相似”,公园建设就缺少了新意和特色.例如,在北方,看到的公园景观是楼台亭阁,到南方亦是如此.在南方看到的假山喷泉,到北方也是一样.公园景观的相似与“统一”会给人造成审美疲劳,大大的降低了人的精神体验兴趣,久而久之,不是人在观景游园,而是走路、散步,公园的景观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将会大打折扣,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会成为一个泡影.因此,公园的设计要有地域文化理念,第一,有较强的区域环境理念,能结合当地的温度、湿度、土壤等客观条件,进行景观设计,确保公园景观建设中植物的成活及植物景观的地域特色.第二,能够科学的思考公园建设的环境因素,因地制宜的进行景观设计,将人工造景与自然景观完美的结合起来,给人以自然之美、舒畅之感.第三,能将地域文化融入公园造景之中,使公园景观能够反应一个城市文化的面貌,与城市文化形成一体.例如,“陕西十大怪”是陕西关中的特有民俗,又如剪纸、窗户、秦腔形象等,以其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或制作成雕塑立于景观园林之中,或以石碑雕刻文图立于公园适当位置,就能使人在游园之时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气息,使大众通过文化体验从而产生对这个城市的热爱、对这方水土的热爱.第四,将公园景观设计与地域历史文化结合起来,赋予公园景观浓厚的文化底蕴.例如,西安的“骊山森林公园”,将骊山的自然景观与杨贵妃凄美的爱情故事及“烽火戏诸侯”等历史文化结合起来造景,使人在景中感受到历史的韵律,享受特色的精神文化体验.又如“圆明园遗址公园”它承载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残墙断壁呈现的是历史的沧桑,作为公园景观的设计,对这些有着历史意蕴的景观要具有保护意识,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园林设计相结合,激发游园者的精神情感,使其与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达成一致、产生共鸣.这样的景观设计理念才能给大众留下深刻的情感体会,使其精神、文化等方面获得更大的受益.

2.3 公园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

环境是当代备受关注的话题,公园作为大众休闲、游赏的重要场所,其设计中生态环境环境理念的体现,一方面,能使人接近自然、亲近自然,产生人与自然的亲密感.从而关注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产生朴素的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在生态理念的影响下,有利于公园景观建设的持续、和谐发展,有利于公园精神生态效益的体现.生态理念的体现,第一,要重视公园建设的功能,例如公园景观建设的吸尘功能、隔音功能、调节温度等功能.第二,重视公园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择,例如,公园所处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较严重,可选择白皮松、毛白杨等树种,能很好的吸收该类有害气体,净化环境.注重公园内小生态环境的形成,例如,公园内人工湖景观的设计,单调的湖景设计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景观体验需求.在湖中种植植物,饲养游鱼,各种生命体的结合就可以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环境,使公园景观更具生气.

2.4 公园景观设计的艺术理念

公园景观设计是一项动态的艺术创作,作品的成功不在于一时,而有一定的动态性、变化性和持续性.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艺术理念的发挥能使公园的景观更充满诗情画意.例如在湖堤上种植翠柳,碧水映着婀娜多姿的翠柳,当水汽湿润时,薄雾袅袅升起,如诗如画,使人自然的想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再如在湖中种植莲花,春发芽、夏飘香、秋采莲,每个季节展示的出不同的景观特色,给人留下更深刻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如在较冷的北方,冬季的时候还可以将其变为滑冰场,给寂静的冬日平添几分热闹.此外,还可以向莲池中放养金鱼,使游园之人深刻体会“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的别致情调.这就叫做意境美!其次,要重视艺术理念下的形式美,例如,湖的设计,将它设计成圆形、方形等,更多的会带给人一种呆板的、水池子、游泳池的感觉.如加以曲线设计,使湖岸蜿蜒曲折,再搭配以湖心岛、小桥流水等,带给人的就是另一番感受了.再次,重视公园景观设计的时空美,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湖—荷花—游鱼的设计方式,使湖这一景观在四季展现出不同的特点,使人在不同的时间中都能欣赏到别致的景观美.

2.5 公园景观设计的效益理念

公园建设的效益理念对公园控制建设成本、提高公园景观建设的科学性、经济性极为重要.在效益理念的引导下,公园景观设计更注重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的发挥.例如,在公园植物种植设计中,就不会以单纯的景观为基础,致使景观建设的“中看不中用”,不但要将公园景观的“看点”表现出来,还要兼顾其各种效益的发挥.同时,能更好的将公园建设的人、财、物等资源结合起来,有效的进行整合、利用,以合理地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回报,有利于公园建设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3 公园景观设计的元素分析

公园景观设计中可利用的元素很多,对于客观存在的建景元素,尽可能的加以利用,对于特殊的元素要将其融入到公园景观的设计、建设之中,使自然景与人类文明融合起来,发挥其独特魅力.第一,自然元素的利用.自然元素包含地形因素、植物因素等,在公园景观设计中,有效的利用自然元素不仅能使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达成浑然天成的效果,还能增强景观的观赏、游览功能,更好的体现公园景观设计的经济性、生态性.例如,利用自然河道进行公园湖泊设计,使公园的水有了“活源”,更能突出公园水景的灵性.又如,公园建设场地有一高地,要平整此高地费时、费力,结合其客观的自然地貌,将其设计成假山.景观设计对自然元素分析、利用,对提高公园景观设计质量、价值等极为关键.第二,植物元素,公园景观设计,一方面,要确保植物种类的丰富性、多样性,使公园植物结构具有层次感、立体感,丰富公园景观的形式.另一方面,公园植物设计要因地制宜,避免外来植物的大量引进而增加后期的管理投入,影响公园建设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应充分的利用本土植物资源进行景观设计,使公园植物元素能够更好的体现地域特点、景观价值.第三,公园设计中的水元素是公园景观设计“画龙点睛”之笔,对于水元素的设计利用,要从点、线、面的结合入手,增添公园景观的情趣、雅致.例如喷泉设计、渠道设计等,如在假山上设计喷泉、流水,会改变假山干燥的面貌,会使其变的莹润而充满生机.再如,在公园内适当设计过水沟渠,使人在行进间能享受到水的清凉,会增加公园景观的赏心、灵动之感.第四,声元素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声音能带给人强烈的感官体验,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应注重声音带给人的情感体会.例如,流水之音,可使人产生一种回归自然、清新舒畅之感.风铃之音可使人体会到一种幽静、古朴之感.这些声音的加入使公园景观更具情感色彩,能更好的激发游园人的情感意识,使其获得更多的情感抒发、情感体验感受,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和个人情致的培养及提升.第五,光影元素的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光影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光影元素的利用能使景观更加具有立体感和特色.例如,光元素在喷泉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喷泉在五颜六色的光的映衬下绚丽夺目,更能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元素丰富,除以上元素外还有宗教元素、科技元素、中西文化元素等.例如,宗教元素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首先,宗教元素是公园景观设计的特殊元素,要注重应用的适当性.其次,宗教元素的应用要与公园景观的自然元素相映衬,才能显示出其特色.例如,陕西西安大雁塔公园,大雁塔是公园景观设计的核心元素之一,它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加入适当的佛教文化元素,即拓展了公园文化的范围,使公园景观文化更为丰富,更有底蕴.还能在景观设计中融入历史文化,引出一段取经佳话,使大众体会到更丰富的公园景观文化、情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大众的精神感受质量.总之,景观设计中可利用的设计元素很多,公园景观设计元素的应用应结合公园建设的实际条件,将各自然元素与人工元素统筹规划,确保公园景观的空间感、时间感,使公园建设具有持续发展的潜质,并能在公园景观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得到创新的发展和完善.

4 结语

借景抒情,情和景的交融是现代化公园建设必不可少的理念.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将对自然、对社会的情感充分体现出来,应用景观设计理念,结合不同的景观设计元素,使大众与设计者产生情感、精神世界的共识,使公园景观建设能更好的服务大众、服务社会,成为展现居民健康、美好生活的窗口,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艺术杰作.

参考文献:

(1)韩东.浅析纪念性公园的景观设计元素[J].美与时代:创意(上),2012(02):60-62.

(2)李文博.郝文渊,周鹏.西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生态景观设计探析[J].北方园艺,2014(06):84-86.

公园景观设计分析篇(2)

关键词:

公园景观;设计理念;设计元素;设计原则

公园景观设计的核心思想是景观设计的理念,同时其也是公园景观设计的方向和基础。公园景观设计元素的有效和科学利用的前提就是清晰明确的公园景观设计理念。在现代的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为了充分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设计的高要求,设计师要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不同区域的公园景观设计也立足于当地的环境和生态条件,结合艺术和文化理念进行设计,自然元素和人工元素的合理统筹在公园景观设计中需要加强关注,从而提高公园景观的观赏价值。

1公园景观的设计理念

1.1公园景观的设计的“以人文本”理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元素是人,因此在公园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加持“以人文本”的理念,公园景观的设计和建设,不仅要满足大众对健康的要求,还要满足大众的休闲需求。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必要的娱乐设施和健身设施要考虑到,增加园林景观饭放松人们精神和发泄情绪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个性化的设计,可以在林下设计供人玩乐的空间和供人们休息的长廊,给大众一种回归自然的享受。在大众意识的基础进行公园景观的加工和升华,能够使大众置身公园之中呈现自由自在和情感放松的状态。总而言之,“以人为本”的公园景观的设计理念就是再设计过程中关注人的主体中心,各项设计要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从而充分发挥公园景观的作用,增加公园景观的观赏价值。

1.2公园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当代社会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环境保护,而公园作为社会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坚持环保生态的理念,从而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理念的运用一方面能够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使人们更加的亲近自然,并且更加的关注和热爱自然,从而采取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另一个方面通过生态理念的运用,有利于促进公园景观建设的稳定持续发展,体现公园景观的生态效益。为了充分的提高公园景观中的生态理念,就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公园景观建设的功能要得到重视,例如公园景观的吸尘和温度调节功能;其次,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植物的选择要得到重视,例如可以选择白皮松和毛白杨等树种,有利于净化城市的空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促进空气质量的提高。最后,注重公园内部小生态环境的构建,例如,可以在公园内部设计一个人工湖景观,并且在人工湖内养殖鱼类和种植植物,丰富人工湖的景观设计,从而一个小型的生态环境就得以构建,增加了公园的灵气和活力,满足人们对公园景观的较高要求。

1.3公园景观设计的效益理念公园建设的效益理念对公园控制建设成本、提高公园景观建设的科学性、经济性极为重要。在效益理念的引导下,公园景观设计更注重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的发挥。例如在公园植物种植设计中就不会以单纯的景观为基础致使景观建设的“中看不中用”,不但要将公园景观的“看点”表现出来还要兼顾其各种效益的发挥。同时能更好的将公园建设的人、财、物等资源结合起来有效的进行整合、利用,以合理地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回报,有利于公园建设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公园景观设计元素分析

在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的设计元素有很多,尽可能的利用客观存在的建景元素,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增加特殊设计元素的融入。在建设公园景观过程总,还要将自然景观和文化和艺术文明较好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加公园景观的文化艺术色彩,更能够增加公园景观的观赏价值,当人们置身公园之中,能够感受到强大的文化艺术魅力。

第一,自然元素的利用。自然元素包含地形因素、植物因素等在公园景观设计中,有效的利用自然元素不仅能使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达成浑然天成的效果还能增强景观的观赏、游览功能更好的体现公园景观设计的经济性、生态性。例如,利用自然河道进行公园湖泊设计使公园的水有了“活源”更能突出公园水景的灵性。又如,公园建设场地有一高地要平整此高地费时、费力,结合其客观的自然地貌将其设计成假山。景观设计对自然元素分析、利用对提高公园景观设计质量、价值等极为关键。

第二,植物元素。公园景观设计一方面要确保植物种类的丰富性、多样性使公园植物结构具有层次感、立体感,丰富公园景观的形式。另一方面,公园植物设计要因地制宜避免外来植物的大量引进而增加后期的管理投入影响公园建设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应充分的利用本土植物资源进行景观设计,使公园植物元素能够更好的体现地域特点、景观价值。

第三,公园设计中的水元素是公园景观设计“画龙点睛”之笔,对于水元素的设计利用,从点、线、面的结合入手增添公园景观的情趣、雅致。例如喷泉设计、渠道设计等,在假山上设计喷泉、流水,会改变假山干燥的面貌会使其变的莹润而充满生机。再如在公园内适当设计过水沟渠使人在行进间能享受到水的清凉,会增加公园景观的赏心、灵动之感。

第四,声元素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声音能带给人强烈的感官体验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应注重声音带给人的情感体会。例如流水之音可使人产生一种回归自然、清新舒畅之感。风铃之音可使人体会到一种幽静、古朴之感。这些声音的加入使公园景观更具情感色彩能更好的激发游园人的情感意识使其获得更多的情感抒发、情感体验感受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和个人情致的培养及提升。

3结论

总而言之,在现代的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的设计理念被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公园景观呈现出来的设计理念,充分的体现了对自然和社会的情感。在设计公园景观的过程中,会运用不同的设计元素,包括文化、艺术和生态等,不仅能够增加公园景观的观赏价值,还能够提高公园景观的艺术文化色彩,使其更具感染力,更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文,郝文渊,周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生态景观设计探析[J].北方园艺,2014(6).

[2]田培培.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表达初探[J].大众文艺,2014(2).

公园景观设计分析篇(3)

城市的高速发展,使得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身体素质下降。近几年来,随着市民们对健康的重视和政府倡导的体育精神,人们开始意识到运动带来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城市运动公园成为了现在城市公园建设的重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运动城市运动公园是现代化城市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城市的生态状况、市民的户外运动需求、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提升市民的舒适度及幸福感。作为城市运动公园景观设计人员,既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与原则,又需要综合运动公园的基本情况与周边邻里的社区情况。城市运动公园景观设计的目标是运动、健身、实用、简单,树立美好的城市形象,体现全民健身的发展特色。但就现在的城市运动公园现状来看,并不特别符合现代化城市公园建设及城市发展的需要,我国城市运动公园景观设计体系仍不十分完善,因此针对此方面的不足,笔者浅析,并提出改进城市运动公园景观设计的方法。

一、城市运动公园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

(一)功能分区的不明确

在我国城市运动公园的实际项目中可以看出,目前城市运动公园缺少独特的功能分区模式,依旧沿用综合性城市公园的分区模式。使院内功能分区不够明确,稍显混乱。要么动静不分、要么积极休息区和安静休息区之间缺少过渡、要么围绕主赛场进行总布局。篮球场与足球场被高大护栏所环绕,使得即便空旷的场地也显得十分束缚。

(二)忽视地域性文化建设与运动公园的结合

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文化内涵,如何有品位的展示城市自身魅力与文化是需要精心设计与考量的。在城市运动公园景观设计中,既可以做到将运动项目与场地结合,也可以按照当地的地标特色和雕塑产生借景的意味。太过于注重设计运动项目场地而重视当地的历史文化、地形地貌、人文社会环境,是很难增进游客们的运动热情的。

(三)景观设计理念较为陈旧

我国目前的城市运动公园发展较为落后,主要是在城市运动公园景观设计理念所导致,虽然部分的设计借鉴了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但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及风俗习惯等并不融合,容易使城市运动公园的景观设计缺乏特色。其次,运动主题欠明显,游客在公园内不能充分感受到运动的主题,与综合性的城市公园没有明显的区别。

二、城市运动公园景观设计方法

(一)针对全民健身进行城市运动公园的景观设计

城市运动公园应该以建设立体构建、整合推进、动态实施,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链、生态圈为准则,要求设计人员在重视景观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同时,要注重公园的运动场地的特色设计。在设计中要尽量选择当地特有的植物进行设计,避免密林的种植与造成千园一面的景色。

(二)在城市运动公园的建设中要结合当地的文化主题与运动特色

城市运动公园文化品味的确定和综合性公园是有所不同的。城市运动公园不能单纯迎合当地文化而忽略了公园是以运动为主题的公园,但又不能因为仅仅满足运动者的运动需求和欣赏口味,而对城市文化不管不问。所以在城市运动公园的文化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要依据以下2个方面的原则:1.满足运动者的文化品味需求不同的受众会有来自内心深处的发问,不同主题的公园也有着不同范围的使用人群。城市运动公园最主要的活动人群是体育运动者与爱好者。热爱运动的人群,其社会观念、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和喜欢游憩的人群是有很大区别的。在进行城市运动公园景观设计时,设计者应该定位使用人群,抓住使用人群的文化品位趋向,努力满足运动休闲者的需要。2.注重文化内涵的核心——真实性当地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人类历史文明进程中的结晶,其核心是真实性。在进行城市运动公园景观设计时要反应当地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其真实性包括:本土风情、历史、时代观念,设计中尽量借用当地特色文化核心,分析原有场地的特点以借景来展开城市运动公园的景观设计。

(三)城市运动公园的建设方向为互动性

互动式景观设计是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主要方向,运动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的分支,也具有这一原则性的需求,为人们提供具有健身价值的活动平台和爱好者们相互沟通的渠道也是其内在要求。景与人的互动可以为景观带来活动乐趣,在城市运动公园中,场地的设置如果参与性不强便不能带来很好的观赏性,因为运动爱好者在场地中自由驰骋本身就是一幅画面。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运动公园景观设计是一项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程,集体育学、美学、生态环境等多种学科为一体,在城市运动公园景观设计中不仅要为市民们提供优质的运动场地也要尊重当地文化和周边邻里社区情况综合分析,还要体现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突出城市健康运动的引导方向,彰显城市的美好形象。

参考文献:

[1]孟祥彬,于滨.园林中的健康运动空间——城市健康运动公园[J].中国园林,2003,12

公园景观设计分析篇(4)

森林公园景观设计要素一般包括植物、地形、水体、动物、人文资源、地貌等,大多是受气候、时间、空间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而演变的。在进行具体的森林公园景观规划和设计时必须考虑这些影响,因地制宜,设计出适应不同的地域特点和传统风格的现代景观设计作品来。

2.景观开发设计的方法

第一步选景。应选择森林公园自然景观基本没有受到人类干扰和破坏,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较大,自然风景优美,交通便利的原始景观地域作为开发首选收稿日期。选景定好后,再具体景观设计中应:2012-10-05;修回日期:2012-10-24把最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拿游览线路串联起来,应更多地考虑到如何一处景点都有一个最佳的观赏位置,同时任何一处景点,随着观赏点的变化,其给游客的视觉感受也会因人而异。只有注意到各个细节的设计,才能为游人提供更加完美的旅游服务。

第二步强化景点。自然景观并不都是尽善尽美的,有的是交通不便,有的是景观单一,有的是观赏位置不佳等等。因此,对于这类景点就需要人为设计来强化现有自然景观,增加原有景观,争取打造经典景观,使其景观内涵更加明确。最常用的是通过调整视点的位置、增加建筑小品,也可利用风景园林的点景法则来增加景点的诗情画意,以吸引更多游客来游览观赏。

第三步造景。营造一些带有地方历史人文特色的景观作品。它主要借用园林艺术表现手法对各种现有景观补充,使其成为森林公园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人工景观。现代造景常用的设计方法较多,主要借鉴园林设计,我们应从大的自然环境出发,而不能局限于园林设计中的精工细雕。

森林公园景观规划的设计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对各个要素的考虑必须以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为前提再去考虑,同时,根据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可知,系统的功能大于系统各部分功能的总和,也就是要切实解决好人类跟自然景观的和谐关系。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尊重自然,在具体设计中杜绝盲目拼凑,如果设计过程中缺乏系统性的指导,我们应当通过分析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对森林景观采取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逐级规划方法,从而创造设计出整体协调、自然开敞的森林公园景观作品。

2.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原则

要设计出具有独特个性的森林公园景观,就需要设计师认真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取有特色的文化亮点并应用到具体的设计当中,从而达到通过设计作品用于展示地方文化的风采,突出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创新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与众不同”。每一个景观都具有其不同的自身特征。因此,对于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之前深刻地理解设计意图与前期的调研工作,然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设计创作,这就是创新。设计师通过参考与对自然的理解来进行设计,将理想化自然元素森林环境设计中去,而不是对原始自然形态的简单修改,这也是对现代森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

3.尊重自然的原则

尊重自然就是建立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在近万年的人类发展历史中,人类从盲目屈服于自然到适应自然,到最终征服自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尊重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特征、自然界中的风、雨、阴、晴,尊重自然的地貌地形变化、自然界中的气候变化等等都是尊重自然。森林景观设计中以自然生态景观的表现最为突出,就是要体现出大自然原始的美,在具体设计中要避免过分人工雕琢的痕迹,始终坚持自然美的审美原则。

4.时代性原则

我们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特定的时代中,个人的审美意识肯定会受到社会时代的影响。在进行森林公园景观设计时,一定要时时刻刻体现时代的审美因素。森林公园景观往往是由标志性原始自然景观、历史建筑、人文景观和环境自然景观等组成的集约型公共景观艺术的综合体。因此,我们既要注重自然美的审美原则又要借鉴古人的设计美学观念,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设计师要以当代主人翁的态度去提炼设计具有个性化的森林公园景观设计作品,并应用于森林公园景观设计中去,使设计作品既能体现时展的主旋律,又能陶冶情操,为人类景观设计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5.个性化原则

目前我国森林公园景观设计提出了既要符合现代景观审美要求,又要具有个性化的原则。有许多艺术史家满腔热情地去寻求西方的设计风格,这种一味追求西方风格,而忽视中国传统特色的设计风格是不适合当下我国森林公园景观设计的。只有把握好森林公园的设计主题、形成森林公园鲜明的个性特色,才会直接影响其的生命力。

6.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和谐统一原则

设计师对森林景观的设计不是片面的孤立的进行的,在当今对社会、经济、生态三大系统的统一有序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及其自然规律都具有普遍不可复制的规律,是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有力保障。这就要求设计师既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又要考虑到景观与社会环境、当地经济的相辅互生的紧密关系,因此,进行森林景观设计时必须理性处理好三大效益的关系。必要时我国森林公园景观设计师应以保护生态和恢复生态为己任,把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作为森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终极目标。

公园景观设计分析篇(5)

1.武汉欢乐谷主题公园概况

1.1项目背景

项目所处的城市是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素有“九省通衢”、“鱼米之乡”的美誉。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古建筑,科研教育的高等学府众多,气候四季分明,交通便利,城市发展迅猛,经济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4位。

1.2项目区位分析

武汉欢乐谷主题公园项目选址于东湖北岸,临近武汉二环交通,沿欢乐大道建设,西邻长江二七大桥,青山商业中心,东接东湖风景区北岸,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周边居住用地环绕,集团系列主题乐园、酒店也相继建成,形成良好的商业网络。项目占地35万m2,是深圳华侨城集团在建成深圳、北京、上海、成都后,在华中地区打造的又一综合性全面的游乐主题公园。

2.项目的总体布局

2.1设计理念

武汉欢乐谷主题公园是一个融娱乐、观光、购物、餐饮、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主题乐园。项目位居城市中心,旨在将全球最先进的游艺设施,丰富多彩的舞台演艺,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体现人文风情的互动文化体验带给人们,让繁忙的都市生活增添更多的休闲选择,更多开心的欢笑。

2.2功能分区

2.2.1成人游乐区。该区域汇集了主题中的多项游乐器械,华侨集团力求引进全球最为先进的游戏设备,给人们带来充满惊险、刺激和冒险的感受,全方位的触动视觉与听觉、触觉的多维享受。如双龙木质过山车、全球至高的观光塔、720°圆环过山车、中国最高的弹射过山车、超级大摆锤等。

2.2.2儿童游乐区。儿童游乐区是为了满足游乐型主题公园大型综合的功能定位,设置多年龄层次的游戏项目可以将单纯的成人寻求冒险的心态转变为热门的亲子互动游戏。将传统的儿童娱乐设施进行全新的包装,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童年。

2.2.3文化展示区。在武汉欢乐谷的文化展示区域里表现的形式多样,一方面突出老武汉的文化历史背景,在剧场内将名为《打码头》的真人实景故事,情节讲述在租界封建帝国主义统治的背景下,中华儿女为了民族尊严如何抗争,争取自由的故事;另一方面舞台表演秀融入了国际化马戏表演与游戏嘉年华的形式,突出了滑稽幽默、热情丰富的氛围。

2.2.4生态景观区。武汉欢乐谷将文化与生态元素结合,就是想要打造休闲娱乐与清新放松的城市栖息地,保留原有地形地貌,将武汉的生态湿地景观特色作为设计要点,大面积种植武汉的特色树种水杉,形成大片的自然林带。

2.2.5生活餐饮区。根据不同的游乐区域,为了满足足够人群的餐饮需求,延长游客们的游玩时间,园区内布置了多个餐饮服务区域。餐饮服务内容丰富,分散在各个主题区也方便人群疏散。

2.2.6商品售卖区。游客通过实物商品的直接感受,售卖形式多种多样,有超市自选形式、商品DIY的形式、纪念图画形式等,人们可以选择观赏或者购买。部分商品互动游戏区,商品娃娃是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完成,游客通过运气的游戏得到相应的奖品。

3.欢乐谷主题公园景观的创新点

3.1生态优先、环保先行

武汉华侨城依东湖而生,项目立项之初,就确立了“生态优先、环保先行”的规划原则,邀请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家国内权威机构对项目进行绿色建筑及生态规划,以东湖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延承华侨城集团26年绿色生态实践经验,实施湿地修复与保护、绿色低碳建筑、水生态保护、园林绿化等四大环保工程,广泛采用50余项生态环保技术,打造全新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3.2四大环保工程

(1)项目将充分保留5处湿地区域,作为东湖水域保护缓冲带,分别为:地块中原水杉林生态湿地区,新沟渠以西的临筲箕湖生态湿地区,位于新沟渠以东的临筲箕湖边湿地区,原东湖渔场、渔光村位于小潭湖边,区域湿地面积将增加17%。(2)建造“双百示范”工程,武汉欢乐谷公园“国家绿色建筑百项示范工程”和生态人文社区“国家低能耗百项示范工程”。(3)水环境保护工程,全面保护区域水生态环境。通过湖泊清淤、明渠改造、水体生态修复、水系连通及生态引水、雨水污染控制等措施,全面保护区域水生态环境。(4)多样化园林绿化工程,营造动植物的栖息地。武汉华侨城将累计种植各类苗木近8万余株,总投资超过2亿元。其中包括紫薇、金桂、香缘、木瓜、石楠、银杏、广玉兰、檫木、红枫、桢楠等珍贵苗木。目前已形成近48万m2的苗圃基地和2000m2的花卉生产基地,完成种植各类苗木花卉40000余株,全面推进地产银杏大道、沿湖路、景观退让带的绿化施工。

3.3五大生态亮点项目

(1)低碳公园群:达到国家绿色建筑示范工程要求,力争实现公园群能源的自给自足。(2)沿湖湿地景观带:将沿湖湿地景观带打造成生态艺术公园,从根本保护东湖的水质,维护生态系统。(3)综合办公楼:将作为低碳节能建筑的样本,将达到目前国内建筑节能的最高标准一建设部绿色建筑三星标准。(4)生态展示中心:按照建设部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建造。(5)生态绿色住区:统筹考虑住区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满足住区功能之间的关系,整体达到国家低能耗示范工程要求。

4.欢乐谷主题公园建筑外型的创新点

4.1建筑造型主题明确

园区内分为主题,每个主题都设置了一个鲜明的主题背景,游玩者在惊喜刺激的冒险游乐中能够体会到主题时代的内涵。建筑造型多样,有实体的、拉膜的、骨架的等结构,其结构、材料、色彩、元素都串联主题的意义,使整个园区主题各自不孤立,具有个性又有共性。

4.2建筑造型与功能搭配

欢乐谷面积较大,园内每个主题区都是一处单独的活动圈落,游客们可以在每个主题享受到游戏――餐饮――购物――互动――生活等一体的服务,每个主题的建筑功能都是齐备的,这样可以使得游玩路线流畅,不走重复的路线。

4.3建筑造型具有个性

在主题内容的定位上,欢乐谷力求与时代同步,与当地文化共存。在武汉欢乐谷的主题方向也做出了个性化的确立。园区的建筑都依据各自的主题特性展开,每个建筑的造型都是抓住了要点而设计的。

4.4建筑造型与景观融合

欢乐谷的景观流线是围绕中心湖体呈环状的。主题建筑的造型形态也与景观的高程设计、植物搭配、元素细节紧密相连。在惊险的游乐设施处,地势偏低,建筑以现代造型为主,楼层相对较高。中心自然景观区地势较高,布满自然林带,山势起伏,其建筑造型多以自然生态、仿古怀旧的形式出现,以此达到传承文化,呼吸自然空气,放松情绪的作用。

4.5建筑造型富有底蕴

公园景观设计分析篇(6)

1 安宁温泉公园 “罗马文化园”项目概况

安宁温泉公园的规划场地距离昆明7公里,位于滇中高原的东部边缘,总面积约28000m2。景观设计以欧洲规则式园林风格为主营造文化氛围,并考虑季节变化所形成的植物色彩、花香和外在形象的变化。景观总体规划内容包括罗马文化园、芳香文化园、浪漫花海区、休闲健身区、运动娱乐区等内容。

罗马文化园位于温泉公园东南侧住入口处,占地面积约为2900m2,作为安宁温泉公园规划中最主要的核心景观区域,也作为整个温泉公园的入口景观,功能以大众公共泡池与露天文化表演相结合的泡池区为主,将古罗马浴场作为景观表现的主题,形成了浓郁的洗浴文化氛围。

罗马文化园的整体规划是以古罗马园林风格为基础,并且融入了法式园林的造型风格。设计上采取多元化的思考方式,一方面在整体规划上保留了欧式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使之仍然可以很强烈地感受传统的历史痕迹与文化底蕴,同时又在建筑的设计上摒弃了过于复杂的机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并与现代的材质相结合,是整体规划上呈现出古典而简约的新风貌,将怀旧的浪漫情怀与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相结合,兼容华贵典雅与时尚现代,反映出后工业时代个性化的美学观念和文化品位。

2 罗马文化园总体布局

古罗马园林的景观视线上,大门与住宅建筑之间是笔直的甬道,构成明显的中轴线,两边对称布置着凉亭和矩形水池。主要入口建造成门楼形式的建筑,称为塔门,十分突出。在总体布局上完全体现了古罗马园林平面上统一的构图, 采用严整中轴对称的布局形式。

罗马文化园的总体规划布局采用了古罗马园林的规则几何式造型,由整个温泉公园的入口出发,形成一条中轴对称线,贯穿全园。文化园突出体现古罗马的园林及建筑风格,以欧式的造园手法为基础,规划设计出包括罗马浴场、阿波罗浴池、希腊浴池、巴比伦空中花园(土耳其石板浴)、断壁残垣浴池、冰池、高温池,同时设计有表演台、观景退台以及罗马拱墙隔断、维纳斯雕塑、枫丹白露广场、法式风情廊、罗马柱等元素的,功能行景观园林。

3 罗马文化园景观视线分析

从入口进入温泉公园开始,从中轴线出发,设置了全园最主要的主题景观,由最具有古罗马园林建筑风格的罗马柱半围合的设置了浴场中体量最大泡池——罗马浴池。

虽着景观轴线的推移,在整个罗马文化园的最高点,是整个温泉公园中最大的景观节点,也是全园的点睛之笔——巴比伦空中花园,在地势上,空中花园可以很好地俯瞰四周的景观,形成了一个景观眺望点。

围绕着中心景观空中花园,分布着罗马文化园的各个次要景观,其中包括2辆1组的4个刺绣花坛,每个刺绣花坛都是围绕着1个主题泡池,并以十字行道路分成4小部分,靠近空中花园建筑的两个花坛造型接近正方形,分别围绕着2个圆形泡池——高温池和冰池,另外两个刺绣花坛则是在罗马浴池两侧,与罗马浴池和表演台的平面造型相呼应,在视线上,达到了和谐与统一。

4 竖向规划设计

罗马文化园所在的原有地形大致上是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升高的趋势,所以在对文化园的竖向设计上,考虑到土方平衡的问题,也以原来的地形为基础,顺势采用意大利台地园的造园手法和意境,将景观退台以台阶的形式表现,形成园中主要的高差,来衔接由罗马泡池和空中花园所组成的主要景观轴线。而由于从入口处到景观退台的部分设置有较多的泡池和开阔的刺绣花坛景观,所以采取将其坡度整体控制在比较平缓的设计思路,使这段较长的距离之间只有0.6m的高差,然后通过景观退台的台阶将地势自然的升高2m,这样一来,整体景观就与作为主要景观节点,坐落在最高处的空中花园形成了具有典型意式台地园风格的景观,即以山体为中轴,将房屋建在山坡的最高处,然后自上而下开辟层层台地,在台地上配置花坛、水池、喷泉、雕像的景观模式。

5 结论

在本次设计规划完成后,当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①在绿化设计上,由于安宁温泉公园的定位是古罗马园林景观风格,所以植物上应当选择罗马园林中常见的树种进行配置,但是由于安宁市的地理位置和水土条件与古罗马园林所在的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在设计中,不能够完全按照罗马园林中的树种进行选择和配置,而只能够选择形态和色彩上与其相似的树种,这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部分的景观效果;②罗马文化园中的建筑也都是采用古罗马建筑风格设计而成的,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文化园中的建筑在体量上也与传统的罗马式建筑有着较大的差异,古罗马建筑体量庞大,造型复杂繁琐,设计中并没有完全体现这两点,而是在控制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将建筑的装饰简化,体量缩小。因此,在这一点上也没有能够完全地展现出古罗马园林规模庞大,气势雄伟的景观风格。

公园景观设计分析篇(7)

西安市土门街心公园位于西安市西郊丰镐路与二环交界处,占地42亩,始建于一九九七年三月,是莲湖区土门板块群众休息活动的主要场所[1]。作为周边市民一个集运动休闲、观光游玩于一体的场地,曾在九十年代被认为是西北地区优秀街心公园的设计典范,二零零九年莲湖区政府对公园进行了改造提升,极大的丰富了园内的植物品种和活动设施,在展现其景观特色的同时也更加的服务于民众。其景观建设发展十余年来所展现出来的特点值得风景园林设计者学习和研究,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工作,加快西部城市建设“城市花园”并最终发展成”花园城市”的进程。

1.土门街心公园的景观设计分析

该街心公园景观区域主要由中心广场、樱花苑、棕榈广场、石榴园、紫薇园五个部分构成,东南西北各设有四个出入口,方便游人出行。

1.1 中心广场

中心广场位于街心公园的正中间,也是公园主干道的交汇处,占地约8.8亩,为一圆形的铺装广场,广场边缘设有弧形花架,场地内部较为开阔,为附近居民开展集体活动提供场所,四周以层次丰富的树群围和,树木之间高低组合,色彩搭配,既对其他各分区形成障景,又成为人们的视觉欣赏点。广场东侧设有儿童活动区,内部有丰富的儿童娱乐设施。西侧设有一个报刊亭,亭外提供休息坐凳和茶水服务,该区位于街心公园的中央,是游人往来最密集的场地,最为热闹,占地面积也最大。

1.2 樱花苑

位于街心公园的东侧,占地约6.2亩,以樱花种植为主,也称“春园”。该区种植了30余个樱花品种,形成了疏林草地。根据不同的品种特性,有孤置、对置、丛置、群植等种植手法,场地自然起伏,游步小道穿插其中,两侧设休息坐凳。游人既可驻足观赏亦可边游边赏。每年3、4月间樱花盛开,即使是园外的过路人也能感受到樱花的绚烂的美丽。

1.3 棕榈广场

棕榈广场位于街心公园的西侧,占地4.8亩,以常绿植物种植为主,其中又以棕榈树作为该区的景观树种,也被称为“冬园”。该区最外侧用雪松围和即屏障了来自街道的噪音,也形成了一个闭合空间,空间内部运用点的艺术布局,形成多个分散的小型广场,树下设置座椅,各小广场间以大面积草皮衔接,草皮中点缀种植梅花,以迎合冬园的含义。该区营造的目的是为在公园里创造一个安静休息区。

1.4 石榴园

位于街心公园的南侧,场地平坦,广植石榴树,配以柿树、鸡爪槭、黄栌等秋季观叶植物。占地7亩被称为“秋园”。其中石榴花也是“西安市花”,花期可长达5至7个月,盛夏繁花似锦,榴红似火;秋季累果悬挂,色彩鲜艳。鸡爪槭、黄栌树姿优美,叶色丰富,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该场地主要作为赏景园,园内设有仿古园亭,小桥流水,形成一派自然田园式风光。

1.5 紫薇园

位于街心公园的北侧,与庆安居住小区隔路相对,占地约6亩也被称为“夏园”,以紫薇作为该区的主体景观树种。一到夏季,被称为“百日红”的紫薇繁花似锦。该场地划分较为规则,设有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网球场,并配置较为丰富的健身设施,方便附近居民使用。

2.土门街心公园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园路总体规划有缺陷

主园路为套环式园路,游人在园区基本能够通过主体园路游览全局,但是各局部分区道路规划不够细致,尤其是在场地较大,较为开阔,草皮敷设较多的地区如樱花园,石榴园等,规划时没有考虑游人深入游览或交通上“走捷径”的心理需要,没有设计园路,草地也没做好范围防护工作,导致大量的草坪被踩踏,在大块的绿地中,甚至在很多场地的边缘会出现黄土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公园的整体美观性。

2.2 植物养护不到位,病虫害滋生严重

尽管公园历经零九年政府改造提升,内容有所丰富,但是后期管护不到位,在游园的过程中时常会看枯死树栽植在草地中,尤其是到了春季和盛夏时节不少树木叶片上出现霉斑,叶面泛黄卷曲,树形枯槁。很多植物的树冠较为散乱,影响观赏效果,低矮景观树种多,场地遮荫效果不好。

2.3 园内设施较为陈旧,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

在游览观察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的健身设施无法正常使用。有的完全损坏,有的零件残缺,由于长期缺乏维护,很多都是锈迹斑斑。大大降低了使用的安全系数;很多园椅和坐凳年久失修,游人无法使用;花坛与铺装广场饰面砖松动脱落,尤其在游人活动频繁的中心广场,此现象较为严重,场地边缘凹凸不平,很多游人不注意脚下路面,会发生磕绊现象,遇到下雨天气路面也容易积水。

2.4 公园亮化工程不到位

公园内部照明设施较少,建园初期没有考虑到夜间照明,晚上公园只能借助园外的路灯照明,光线昏暗,很多市民不愿甚至不敢晚上在公园活动。改建后,在公园内部的主干道上布置了园灯照明,但由于间距过大,亮度不够,很多绿化场地没有照明,给居民晚间活动、游赏造成不便。

3.解决措施

3.1 丰富园路的内容与形式,广植绿篱,解决草坪踩踏问题

考虑到园内道路形式比较简单,因地制宜的细化各分区园路,既参考场地布局的美学观念又考虑游人交通使用的需求,在已踩踏出“捷径”的草皮上铺设踏步或敷设鹅卵石小路,满足步行的要求又易与自然环境协调;在草坪边缘种植绿篱或花境范围场地;对于绿地中心的地面也可将其改造成为花坛,形成嵌花草皮并设立警示牌,提示游人爱护花草树木。

3.2 加强公园后期管护工作,及时对植物和设施进行维护保养

市民可以积极的提出意见督促市政人员加强公园的管理养护工作,对于枯死树及时伐除;滋生病虫害的植物有效的隔离治疗;对部分植物进行整形修剪,保证绿化的基础上提高美化效果;建议根据场地的特点适当的种植冠形宽大的乔木,保证夏季的遮荫效果。经常对公园的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对于无法使用的设施及时更换,多考虑儿童和老年人活动使用的需要。

3.3 保证公园的正常照明,丰富夜间景观,提高公园使用率

将街心公园的亮化纳入到城市亮化工程体系中来,在保证正常照明的基础上,丰富夜间照明内容。主干园路设置间距合理的路灯照明,各分区绿地中可根据表现的主题设置景观灯,面积较大的草坪中镶嵌草坪灯,景观较为丰富场地,例如:主题雕塑、亭、廊、花架、组景花坛等附近设置投射灯以强调其夜间表现效果,可选用LED灯和光纤照明的方式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4.结语

西安市土门街心公园作为西安市街心公园的代表之一向广大市民展示了城区里街心公园景观设计的普遍特点,随着西安市西郊城区改造工程的不断推进,土门街心公园也在其改造之列,笔者对土门街心公园景观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改进意见望能给后期的城市绿地工程改造提供可行性参考。

参考文献:

[1]龙雅宜.园林植物栽培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公园景观设计分析篇(8)

(一)使用功能单一且与周边城市景观环境不协调

当前许多滑板公园的设计名不副实、单调乏味,实则就是开辟了一块硬质场地,设置一些简易的滑道、平台、地形、高差以及金属或者钢结构的设施,亦或是作为一个公园的附属产地,就美其名曰滑板公园。场地缺乏景观设计以及空间层次。这样的设计也并没有与周边的城市景观相融,既孤立又无趣。同时,这样的场地往往无法拓展其所承载的社会功能,一些看似与滑板运动无关的人失去了进入这个空间的意义。如今的滑板爱好者渴望的是一处集都市庭院、公园和行人广场为一体的公共场所。是一个造型美观,建筑可靠的充满活力的开放空间。

(二)缺乏特色,“千园一面”

趋同现象以及缺乏创意和特色已经成为当前国内滑板公园普遍且严重的问题。没有将历史文化、本土特色加以提炼,并以现代的设计语言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以及无法充分利用基地内的地形特点,使得当前国内的滑板公园出现了“千园一面”、似曾相识的现象。

(三)忽视细节、缺少精细化设计

不同于国外优秀的滑板公园,国内的滑板公园对于细节设计较为马虎随意,缺乏精细化设计。细节及精细化设计往往反映在场地材料、景观元素的选择和细节施工品质等方面。我国的滑板公园在这一环节的问题具体体现在:

1.场地硬质纯粹单一的使用混凝土,缺乏变化且对透水性欠缺考虑;

2.植物等绿化景观只是作为滑板场地的附属,没有与硬质空间发生互动;

3.景观小品随意堆砌,缺乏创意等。

二、滑板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滑板爱好者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处在社会边缘的群体,因此规划和设计好滑板公园将对社会产生重要而又积极的影响。

(一)广泛的社会参与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始终参考不同类型滑板运动爱好者的不同的喜好、习惯等,是滑板公园及其景观设计成功的首要且关键性的因素。例如,在Metro滑板公园的设计中,从概念设计开始一直到最后整体方案的调整及优化,设计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积极邀请当地的滑板爱好者参与到设计中来,反复征集了不同类型滑板运动爱好者的意见。根据征集的结果,设计师建造了滑板爱好者情有独钟的造型——管形区。但儿童更喜欢流线型的设计,而青少年则钟爱棱角鲜明的设计,所以设计师又将儿童活动区和观赏区与碗池区连接在一起,设计万案公布后赢得了良好的反响。

(二)加强滑板公园与周边城市景观的和谐化、一体化

在设计伊始,就应该树立和谐的思想。将周边的环境景观纳入滑板公园的设计考量,不仅能加强滑板公园的空间层次,丰富景观资源,使得滑板公园从观赏性和实用性上均得到提高,并且与周围环境景观和谐发展,优化了城市整体的景观系统。凯恩斯海滨滑板公园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滑板公园,位于凯思斯前滩这个广受欢迎的旅游胜地。公园设计了一体化的活力景观,糅合了原有海滩的美景,更为前滩创制了交通便利的运动主题焦点。为这个本已充满动感的沿海娱乐区域增添丰富的视觉效果。

(三)尝试历史与地域文化的融入

将历史与文化恰当的融入到滑板这项现代都市活动中,并运用合理的现代的设计手法,根据场地内的高差地形,在滑板公园的景观设计中体现出来,不仅能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滑板公园,同时也让滑板爱好者们产生了由衷的自豪感。例如,位于斯德哥尔摩北部大约241公里的瑞典滑板公园,它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标出的世界遗产红线之内,13世纪人们在此开采铜矿的痕迹至今还遗留在这片土地之上。设计师采用考古的方法,创建了一系列浇灌了混凝土的“”的“战壕公园”,并将楼梯、砖石和围栏都位于朝向城市的一边,以堆叠、折叠、切割与弧度等方式组合,不由得让人联想到考古挖却出来的前人开采铜矿的遗迹。而位于莫伊拉河旁的滑板公园,设计灵感就源于加拿大人所钟爱的莫伊拉河。设计师从河流中汲取灵感,根据莫伊拉河中的叠层小瀑布设计的保持滑行速度的台阶和高差,以及根据河中翻腾的浪花和水流的弧线所设计的特殊滑板技巧的训练设施,使得当地无论是滑板爱好者还是非专业人士来到这个公园,都会不由自主的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多种硬质材料的使用

现浇混凝土是滑板公园与滑板文化的精神象征,而滑板公园也可以全方位的去展现这种材质的可塑潜力,将这种粗犷材质的自然美诠释的淋漓尽致。但是大面积单一的使用钢制边缘的光滑混凝土构筑物难免使得长时间运动的爱好者们感觉单调,因此就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混凝土及其他材质的运用。可以加入多种质地与花色的材料,在Metro滑板公园的设计中,花岗岩被设计师作为横档,将镀锌钢镶嵌在某些构筑物的表面,龟裂状的混凝土使墙面看上去更有厚重感。对场地内的各种类型的硬质材料,包括石头、砖、钢材、花岗岩、混凝土等进行分层使用,也能有效的丰富场地内的硬质。

(五)重视细节,进行精细化设计

细节以及精细化设计对于滑板公园而言,是最能体现公园品质以及设计师创意的重要方面。在灰桥湾滑板公园的设计中,设计师以合理的成本,通过混凝土和植物等元素创造出了高水平的细部结构。通过形状来诠释雕塑艺术,如运用直线与二维或三维空间曲线相交叉的百台叶雕塑,大大鼓舞了滑板爱好者。公园中的条形雕塑和滑行弯道也都很引人注目。在植物景观设计方面,在灰桥湾滑板公园中,植被开始介入硬质空间,二者的互动在两个坡道下的空隙处发生——仿佛是从公园地面上升起来的两个悬臂,在空中融合并形成了—座桥;在朗斯代尔滑板广场设计中,其拥有一块大面积的生态湿地区域,遍植着本土植物,解决了几乎所有设施的地表排水。在景观小品方面,可以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在设计形式上则可以采用暗纹与暗花的雕刻形式而不是简单的使用楼梯和栏杆。

(六)多功能设施的设置及增加

在滑板公园中及其周边地区设置及增加多功能的设施,能够跳脱出传统混凝土的单调造型,使之成为多样化的空间,能够吸引不同年龄层的人来此休闲放松。所承载的社会功能更加多样,场地的社会敏感性也就更强,能够吸引更多的非滑板公众来到其中,使滑板公园的设计能够触及更加深刻的社会层面,变成一个受欢迎的“真正的开放空间”,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滑板的产地。例如,在Metro滑板公园中就设置了色彩缤纷的儿童活动区,配有相应的游乐设施和塑胶保护层。与活动区相对的是一面颜色亮丽的瓷砖墙,墙上的图案也是由当地孩子们绘出。仿佛这里是只属于他们的天地。亦或是在朗斯代尔滑板广场的设计中,广场西部边缘向上提升与相邻的人行道形成阶梯状关系.下层广场形成了一个露天剧场场景,与木板人行道、其他观赏空间以及周边优美的自然景色一起将人们吸引至此,使其成为一个可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市民的各种需求的受欢迎的新社会空间。

公园景观设计分析篇(9)

2植物景观设计要点

观赏性公园植物景观可以设计为规则式、自然式与混合式3种。规则式的人工感极强,有明显的结构与装饰性效果,因为有人类中心思想的倾向,所以在设计时应减少使用。自然式的特点是由人类所创造,但是避免有人工痕迹的一种设计形式,注重层次色彩的结合运用,形成多层次的景观轮廓。混合式结合规则式与自然式的特点,在融合中求变化。观赏性公园的植物景观可以借鉴自然界中的植物类型,以植物群落的整体形态展现,使植物群落可以反复出现、互为补充。可以充分结合密林、疏林、纯林、疏木草地、灌丛、草原以及湿地群落,丰富局部物种的多样性。观赏性公园的植物景观一定要具有可观赏性。首先要有优美的形态。树形要搭配好。树形指的是植物的轮廓,可以分为垂直向上、水平展开、无方向以及其他轮廓四种类型。垂直向上类要具有挺拔的耸直感,给人以紧张感可以形成视线焦点。水平展开类的特点是长度大于宽度,增加构图的宽阔感,但是也有空旷荒凉的感觉。无方向类是指类似于球形与半球形这种可以缓和周围景物的轮廓类型。特殊树形是指垂柳等可以起到点景作用的树形。要有适宜近观的叶形。叶形分为单叶与复叶,单叶有椭圆形、圆形、三角形、掌形、奇异型等,复叶有羽状与掌状等。其他的诸如花型、果形、干形、根形也不能忽视。其次,色彩也要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目的效果。色彩根据叶色、花色、果实色、枝色、干色可分为红色系、黄色系、蓝紫色系、深绿色系、浅绿色系、白色系、黑色系等。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提高景观的可欣赏性。再次,要注意植物景观的质感。主要由叶片反映的特征所决定,叶片小而柔软会显得柔美,也偏大而粗糙会显得豪放。还要注意植物气味,避免使用有刺激性气味、引人反感气味的植物。最后,要注重塑造意境。

公园景观设计分析篇(10)

1引言

由于山体公园地形地貌的复杂,造成很多传统园林设计思路与方法无法解决的困难,而发现与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

2山体休闲公园设计的特殊性

2.1山体休闲公园设计具有地形的多变性特点

山体自身所表现出的外观的轮廓线就是受到了地形高低变化的影响。这种变化除了使山体的形态更加多样化以外,还能够在山体公园设计过程当中,为主体景物的呈现提供具有艺术性的背景轮廓。

2.2山体休闲公园设计具有空间多样性特点:山体的地形变化是导致空间属性发生变化与差异的最主要原因。从竖向角度上来说,或开阔,或宽广,或幽静,或深远。

3贵州山体公园的问题解决途径

3.1精细化设计山体公园

3.1.1分析类软件

针对山体的现状分析,可以使用GIS,Civil 3D ,针对地形进行常规高程、坡度、坡向分析并生成分析结果表格。GIS主要针对较大区域的宏观分析,Civil 3D更适合设计尺度的数据分析,而且还可以进行地表径流分析,视线分析等。

3.1.2视觉表达类软件

针对表达方式的问题,可以通过3Dmax、Rhino、SketchUp、lumion和infraworks等软件进行配合,不但可以生成相对真实的效果图,lumion可以输入3Dmax、sketchup建立的模型进行效果图渲染,甚至可以快速的渲染景观动画(例如,一般1km?的公园场景渲染时间一般在20-30小时左右),并且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2山体休闲公园的设计需要遵循生态化原则

在对山体休闲公园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将生态化原则作为基本原则之一,根据山体所处区域的实际情况,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使其与城市发展趋势相互融合,并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风向标。

3.3山体休闲公园的设计需要遵循原生性

在山体休闲公园的设计工作中,需要充分利用山体原有的景观形态,充分体现山体自身独特的气魄与魅力,将自然生态的山地风貌充分展现出来,尽量避免人工雕琢对其原生态性特色造成不良影响。

4山体休闲公园设计实例分析

以石阡五峰山山体公园项目为例,该项目位于石阡县城中心,紧邻石阡古城东面,占地面积94.2ha。石阡古城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现存多个文保单位,并且是与城市各个区域联系最便捷的片区。公园可俯瞰整个石阡城,观景效果非常良好。紧邻古城,有众多历史文保单位。空气清新,环境幽静,风景资源类型较为丰富。园区内景色山林、疏林草地、果园等景观为一体,具有休闲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

景观设计中遵循四个基本原则:第一,生态保护,最小冲击;第二,周边共生,全局规划;第三,配套完整,市民休闲;第四,石阡文化,本土特色。在对本山体休闲公园进行设计建设的过程当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解决山体地质灾害问题;尽可能在多设计公共活动空间,使受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其中的美景。为了提高对该山体休闲公园的设计效果,在实际工作中重点关注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对于地质灾害问题,经过现场查勘,发现山体滑坡的问题存在,原因是山体植被破坏较为严重,无法有效的保持水土。当强降雨来临时,就会发生泥石流。但是,泥石流的发生不是整个山体,而是局部(如图1),主要集中在中部,北部和南部有少量的影响。发现问题原因后,我们做出相应措施:①利用Civil 3D对山体进行地表径流分析,找出泥石流主要区域(如图3/4);②泥石流主要区域上增加排洪沟,并在两侧设计水土保持林。③泥石流主要危害区域,作为后期开发区域,在水土保持林完全成型,地质灾害接触后,在进行开发建设。

图2 石阡五峰山山体公园地表径流分析(Civil 3D)

第二,从公园园路设计的角度上来说,本公园交通组织流线采用参数化设计软件InfraWorks的可视化技术,分析最适合交通组织、挖填量最少的园路方案。

第三,从公园建筑及配套设计的角度上来说,根据公园设施设置体现精简化、必需化原则,设计公园出入口、管理用房、休息亭廊等设施。单体建筑的风格需与整个公园规划风格统一,既能融入整体环境,又能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管理用房和厕所的选点需结合公园维护管理方便的设计原则,充分考虑行人游览需求,同时也需结合山体山形走势,尽量选择在山体较平缓的区域建设,减少人工痕迹。除了公园景观建筑设计要有设计风格外,配套的小型单体建筑,如泵房、后勤管理房和t望台等建筑也应该体现设计特色,风格上也应实现统一标准。

第四,从公园绿化设计的角度上来说,需要充分保护利用现有植被。新植绿化采用乡土树种,乔、灌、地被植物相结合。植物的选择上应当以花、果有一定观赏性或彩色性的植物植株为首选方案。同时,针对山体公园多存在的土壤瘠薄以及干旱问题,所选择的植物需要具有一定的耐干旱以及耐瘠薄性能,以确保其生长的理想。同时,参考以往的工作经验来看,原有的山体公园植被覆盖多以常绿针叶植物为主,从景观上来说比较单一,容易造成受众的审美疲劳。针对这一问题,需要种植不同颜色的开花阔叶植物树种,增加植物多样性,形成四季有花开的山体软景观。

5结语

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设计是对地形进行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地形进行的开拓和发展。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山体的完整性,减少土方量,使山体的轮廓线得以保持,空间的塑造对山形有所增益,而不是破坏。

参考文献:

公园景观设计分析篇(11)

一、前 言

城市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使用过程中总是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造和完善,但改造设计并非随心所欲,景观改造设计中进行有效成本控制是实现经济投入产出比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当前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方法多采用定性描述,如调查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一旦涉及成本控制,必须数量化,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就成为必要,然而规划设计中定量分析缺乏相应理论与方法指导,因此迫切需要引入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的定量科学研究方法。

当前规划设计研究方法运用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领域较多,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如日本建筑学会《针对建筑学·城市规划的调查分析方法》(1998年)提出访问类、观察类、捕捉意识类、实验类和资料调查类等5类研究方法;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方法和实践》(2005年)提出层次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景观设计成本控制借用相关领域研究方法进行定性描述的较多,一般集中于局部景观要素、或者是对比分析、或者是某种技术等手段方法,如Jimena Martignoni《论低成本理念的设计典范——阿根廷Complejo Tronador居住区设计》(2008年)从地下停车场及地面绿化、基础设施、雨水收集、植物选择等方面考虑节省成本;徐晞在《关于中美两国之景观规划设计的比较》(2008年)中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在公园入口、山径园路、校园住区广场和绿化植栽四种景观局部空间设计与建设管理类型等所包含的低成本设计思想;斯蒂芬·莱曼在《可持续的城市生长》(2009年)中阐述城市景观设计应充分运用科学技术降低景观建设成本;戴维·埃利斯在《以可持续设计营造景观特征》(2009年)中提倡“以垃圾塑造景观”的低成本景观设计方法;王芳在《低成本景观设计研究》(2010年)中从设计角度进行景观成本控制分析。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景观成本描述性分析,如曹文波、刘紫薇等在《景观设计中的目标成本管理研究》(2008年)中针对目标成本探讨关于目标成本的制定与分析考评方法。林小玲在《昆明城市居住区植物使用成本控制研究》(2008年)中主要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来分析植物使用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和模型

本文选用调查问卷法、多重比较法和线性规划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设计景观改造成本控制的模型。该模型的核心研究思路是:通过调查问卷法分析使用者景观感知,获得基础数据;运用多重比较法进行比较检定,选择景观变量因子;通过线性规划法进行定量化分析,以目标值和制约条件获得最适解(见表1)。

1. 通过实地调研确定现状存在问题及有可能需要进行改造的景观元素;

2.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景观使用者对景观改造的意见;

3. 运用多重比较法判定需要进行改造的景观元素;

4. 对目标改造景观进行功能分区的划定;

5. 确定需要改造的景观元素的市场造价;

6. 运用线性规划法获得满足低成本景观改造的最适解;

7. 分析满足最适解的景观调整方案,并利用方案指导景观改造设计。

三、模型应用——以西湖公园为例

(一)西湖公园概况

西湖公园位于泉州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泉州市新十八景之一“西湖烟霞”。 西湖公园以水上古典园林风格设计和建设,占地面积约10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82.28ha,陆地面积17.72 ha,绿化面积19 ha,全园共种植绿化植物达200多种,主要景点有风起筝飞、刺桐双塔、古城揽胜、清源晚钟、远峰近月、双岛鹭鸣和玉桥荷色(见图1)。

(二)西湖公园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西湖公园现状存在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与考察,以及与西湖公园游客和管理者访谈,西湖公园景观现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功能主题不明确

除入口广场和李贽纪念广场外,其他区域没有明显的活动主题和活动设施,也缺乏对不同年龄层游客提供相应的活动设施和场地,造成局部活动混乱,导致公园管理难度增加。

(2)道路系统不完善

首先,道路系统不循环,公园道路只有沿湖主道路、环园主道路,以及局部围绕主题景点的次级道路,且沿湖道路与环公园道路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缺少汀步、园径与游步道的连接,使得游客游园时不得不走回头路或者绕行,或者干脆践踏草地;其次亲水道路的缺失,公园内水域面积较大,但几乎没有亲水道路,未满足人对水体景观的参与性和亲水性。

(3)硬质景观尺度过大

无论是入口广场,或是入口建筑物都给人大而空感觉,竖向立面设计不丰富,平面设计缺乏软质景观穿插。

(4)植物配置不合理

公园植物景观整体上做到了乔、灌、草相结合的配置,但是局部地段大面积密植树林,而有的地方寸草不生,未做到植物合理配置应有的疏密有致,同时缺乏丰富的林缘线景观变化;主干道也缺乏行道树遮阴,环公园道路周围主要栽植灌木类,在南方炎热夏季未满足遮阴庇护功能,这降低了公园和园林设施的利用率。

2. 西湖公园景观改造的必要性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确定是否有必要对西湖公园进行景观调整和改造。笔者发放问卷历时两天,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386份,有效回收率85.8%,发放对象为西湖公园游客,发放地点为西湖公园各个景点和功能分区。

根据问卷调查内容显示,游客对现阶段西湖公园的景观满意度低,满意和基本满意现阶段西湖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人数为129个,仅占到总人数的33.1%。另外,认为西湖公园很有必要和有必要进行景观改造的游客人数为290名,占到调查总人数的百分之75.1%。因此,西湖公园有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改造的必要性。

3. 西湖公园景观改造的可行性

西湖公园自1999年6月破土动工至今,一直在陆续地进行新建和改造工程,从西湖公园管理处得知,西湖公园正在积极筹划景观进一步调整与改造的工作,并具备相应资金支持。

(三 )模型应用

1. 确定西湖公园可能需要改造的景观元素

基于调研实践和统计数据,依据西湖公园景观现状存在问题,暂定可能需要调整和改造的景观要素为:(1)广场; (2)景观设施;(3)树木栽植量;(4)园路;(5)水面;(6)花坛;(7)草坪;(8)入口;(9)座椅;(10)果皮箱;(11)公厕。

2. 利用问卷调查收集游客意见

在本文发放的问卷调查中,问卷调查对象认为西湖公园很有必要或有必要进行改造的共290名游客,这290名游客对各项景观要素按增加、维持现状、减少3方面进行再选择,调查结果见表2。

3. 运用多重比较法判定需要改造的景观要素

被调查的使用者对公园内构成要素分别作出各自的选择。为做出正确判断,采用多重比较法进行鉴定,其鉴定结果见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存在组间差异(即差异不是因为统计误差引起,即具有统计学意义,表中以表示)的只有广场、园路、水面、草坪4种要素,而对于其他的景观要素,其中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无意义的(表中用表示)。也就是说可以认为这种差异“不存在”。经过多重比较鉴定,根据使用者要求判断西湖公园内11项要素中除了广场、园路、水面、草坪4种要素外,其他要素均维持现状。结合现场实地调研及公园管理者访谈,以及咨询相关专家建议,其结果与使用者的需求基本一致。因此,对广场、园路、水面、草坪进行针对性分析。

4. 确定改造地段的功能分区

(1)改造区域的确定

西湖公园沿湖区域中被完全开发利用的区域是北入口与南入口划线为界的西部,其余部分处于待开发状态或者不经常被游客利用。西湖公园除沿湖区域外分为4个岛3片水域,其中鹭岛、花果岛是为鸟类保留的自然栖息地,不接待参观游客;桃花岛现处于开发修建状态,所以被游客大量使用的仅为中心岛。并且,三片水域中仅有西南水域开发水上游乐活动项目。依据现有状况,本文中研究改造地段定为图2中的部分区域。

(2)功能分区的确定

在改造区域中,依据主入口划分与景点区分,将改造区域再细分为A、B、C、D四个区(见图2),A区包括北大门入口与西北沿湖区域;B区包括西大门入口与西段沿湖区域;C区包括西南段沿湖区域与部分水域;D区包括中心岛,南大门入口,南段沿湖区域及剩余水域。其中,C、D区域水域的划分以公园西南角顶点与二十一孔桥东端的连线为分界线。这样分区使得各分区面积不会相差太大,便于统计各分区中的各项景观要素面积,各分区有其重点景点,游客利用率不会相差过大。

5. 确定所选景观要素的市场价格

价格确定主要是为成本控制模型提供决定系数。这里价格是各景观元素修建和养护的造价。同一景观元素由于型号材质不同,本身材料价格变化幅度就很大,所以价格参考改造区域内原本各景观要素造价来确定,利用资料查询和市场调查方法来获得价格数据。

(1)广场造价确定:研究区域中的广场铺装使用材料均为花岗岩,根据当地石材市场价格调查,将广场造价定为150元/ m2。

(2)园路造价确定:园路在研究区域中大致分为两种铺设类型,即花岗岩内嵌福建红砖(胭脂砖)和花岗岩中间嵌盲道,两侧为透水砖。园路主要按以上两种园路的造价定价,假设两种类型的园路各占一半,依照以上材质组合,以及考虑有一半园路具有沿湖护栏,确定市场造价为200元/ m2。

(3)水体造价的确定:通常水景造价在景观造价中的价格最为昂贵,但是西湖公园情况有所不同,其水体为自然水体,造价费用主要体现在驳岸与池底的建造以及日常养护管理方面,依照西北洋防洪排涝管理处提供的数据,水面单位价格定为45元/ m2。

(4)草地造价的确定:西湖公园中草皮有马尼拉和中华结缕草两种,这两种的市场均价均为3元/ m2,栽植养护按粗放式管理为主,养护费用定在7元/ m2,所以草地价格定为10元/ m2。

6. 运用线性规划法确定公园景观改造的最适成本

本文研究景观改造主要体现在广场、园路、水面、草地四种元素面积大小上的调整。经过分析,由于总面积的值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下限值为现在四种元素面积之和,上限值为四种元素面积之和再加上其他备用地的面积)。这四种要素之间成一定的对应关系,一种元素面积的上升或下降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元素面积的改变。因此,改造景观总成本的确定就是依靠这四种元素各自占到的面积及其造价来确定。为求出经济成本最低的最优解值,可利用线性规划法进行分析。

(1)线性规划法的标准模型:

目标函数 f = c■X■ + c■ X■ + c■ X■ +……+ c■ X■

最大值Max f ;最小值Min f

制约条件:∑a■ X■ ≤ (= 、≥) b■ (i=1,2,……,m);X■≥0 (j = 1,2,……,n)

1)决定变数(Xj)(决定变数指各景观要素的面积量)

广场——X■、园路——X■、水面——X■、草坪——X■

2)决定变数系数(a■)

设改造区域内分区A、B、C、D中四种要素面积各自所占百分率为决定变数系数。

3)限定量(b■)

设四种要素各自的总面积和在各分区中所占的面积的百分率为限定量(见表4)。

4)决定系数 (cn)

设四要素的造价为决定系数(要素数量和单价见表5)。

5)目标函数

设目标函数最适值的必要条件为造价,并取它的最小值,表示为:

Min f= c■X■ + c■ X■ + c■ X■ +……+ c■ X■

表6中制约式I为现状的制约条件(2-1式、2-2式),其下限量为现在四种景观要素面积的总和,因为不能让原有景观用地变成闲置用地,所以改造后面积不能小于现有面积。其上限值为现有四种景观要素面积总和再加上备用地面积,因为改造过程中可把所有备用地都充分进行利用。

制约式II为分区A、B、C、D的制约条件(2-3式~2-6式); 4式分别有两种选择的可能,即≥或≤。限定广场、园路、水面、草坪四要素在各个分区中所占面积的比例不变,在总体改造区域中,四项要素各自总面积可以通过改造使其大于、等于、或者小于等于原有面积。

制约式III为各景观要素面积的制约式(2-7式~2-11式)。按照调查问卷的结果来限定。即表示广场需要减小面积,水面需要减 小面积,园路需要增加面积,草地需要增加面积。

用重复顺列(n=nr),可以得知有16种组合的存在(见表7,表7中表示有解,表示无解)计算结果中满足所有制约条件的可能解有10个(见表8)。

(2)计算结果分析

排除不适解:由于西湖公园作为满足大众休闲需求的公园,必然需要广场这一景观元素为游客的休闲、集会活动提供场地,所以在解值中X1为0的解予以排除,故排除解03、解04、解05、解07、解08、解13。

选择最适解:比较解01、解02、解06和解14,目标函数值最小的是解01。所以选定解01为最优解。

此时,改造区域内最小目标值为13129244元,(目标值即翻新改造后四种景观要素的造价总和)。满足最小目标值的改造方法为广场面积比现有面积减少25480 m2,园路面积保持不变,水面面积比现有面积减少12704 m2,草坪面积比现有面积增加44494 m2(见表9)。总面积比现有面积扩大6311 m2,既改造中利用所有备用地。

7. 西湖公园改造措施

西湖公园进行景观改造,可依据上述结论实现低成本改造设计。

(1)广场改造

现状西大门入口广场和北大门入口广场都比较空旷,景观丰富度低,而两广场都作为承接大型活动和重大节日聚会集散地的功能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按照成本控制结论,改造过程中广场面积应该比现有面积要缩小25480 m2,这意味着西大门入口广场或北大门入口广场其中一个应该完全撤除,仅保留入口,大而空的硬质铺地改造为绿地软质景观。绿地中也可以点缀几个小广场,在小广场上安放健身娱乐设施并且穿插一些绿色元素,或者修建树阵广场营造安静休息区。这样改造既可以使功能分区更加明确,又能解决人对现状硬质景观尺度不满的问题。

(2)园路改造

现状部分地段存在园路缺失现象,在成本控制结论中显示,园路不增加时成本最低,所以道路系统需要在总面积不改变情况下进行调整,取消不必要的道路,主要用来增加沿湖主路与环园主路之间的连接路。形式可以采用相对低价且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碎石汀步或卵石步道。另外,由于环园主路现状使用率较低,而且宽度为3m,显得较宽,所以建议部分环园路可以在两侧利用卵石堆砌各修建半米宽的健康步道,中间2m保持原有形式,这样在尽量节省成本的前提下增加园路景观的趣味性,提高园路利用率。

(3)水域改造

大部分游客都认为现状水域面积过大并且缺少亲水景观设施,按照成本控制结论,水面面积应调整到比现有面积缩小12704 m2,这一调整保证了总体防洪水域大于80 ha的限制条件,是可行的。在改造过程中,可在利用原有游船码头基础上扩建亲水木平台,修建亲水木栈道,这样既能扩大滨水活动场地面积,减少水域面积过大造成的空旷感,同时节省填湖造陆的费用。

(4)绿地改造

改造区域内存在主要问题是现状绿化量不足,硬质景观中缺乏软质景观穿插,植物配置不合理等,按照成本控制结论,草坪面积应比现有面积增加44494 m2,这些绿地的增加主要是为软化硬质景观。按照通常公园草坪与灌木种植比例为7∶3的规律(草坪铺设一般为10元/m2, 而灌木往往高达100元/ m2),应该减少成本高又不能发挥实用功效大面积造型灌木带的应用。同时入口广场增加绿化,主道路两侧尽量种植具有遮阴效果的乔木,并充分利用节点景观树。

三、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任何模型的实际运用总有一定条件的适用性,总有或多或少的局限性,公园景观改造成本控制模型也是如此。

(一)景观改造成本控制模型优点及适用性

公园景观改造成本控制模型以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与实践分析为依托,运用调查问卷法、多重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等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对公园景观改造成本控制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其结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此模型将方法探讨及操作过程进行了详解分析,各过程及步骤都较为直观明了,具有较好的参考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研究成本控制模型主要适用于城市人工景观,例如城市休闲公园,城市居住区公园,城市居住小区游园,游乐公园等人工建造痕迹明显的公园。因为本文研究成本控制模型主要是从景观元素数量上的调整来进行最适成本分析。而对于自然风光为主的景区,由于无法任意对自然景观元素的面积进行增减调整,所以不适用本文研究的成本控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