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线上语文教学经验分享大全11篇

时间:2023-07-31 16:51:53

线上语文教学经验分享

线上语文教学经验分享篇(1)

数字化语言学习系统是建立在网络数据交换的基础上,将经过A/D转换后的语音数据或音频的数据文件,通过标准的网络协议,传送给用户终端,网络及终端之间的传递,以符合标准网络协议的命令数据的形式反映,已达到语言学习的良好音质,满足教学多样性的需求,充分合理的组建和利用资源的一种全新的语言。

一、学习系统

数字化语言学习系统的构建。数字化语言学习系统是基于网络系统。从功能设计上看,数字化语言学习系统最大特点就是资源共享,利用率高,信息传递准确等。数字化系统不仅包含了传统型系统的所有功能,而且又扩展了几十种应用功能。例如自由点播,数字化复读,电子阅览,阅读教材,文本,模拟测试等等。这些功能的加入不仅仅丰富了课堂教学,而且也改变了语言学习系统的应用模式,从而使语言学习系统从单项的教学功能变成互动的语言学习实验室,在课后可向学生开放,接受来自各年级,各语种,各学科的学生同时在语音教室内自由的学习。

从结构设计方面看,数字化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数据传输协议的网络技术,整个系统几乎没有机械部件,故不存在机械故障。在数字化系统中,所有设备都是由标准的网络设备组成,与我们常见的计算机局域网设备一样,它们的高效稳定已被我们所熟知。数字王终端应用的是数字化技术的经典,由于大规模的应用了嵌入式技术以及DSP技术等尖端技术,不仅仅拓展了系统的功能,也确保了设备的稳定性。

从应用效果方面看,数字化本身为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功能,系统不仅仅消除了噪声干扰,而且音质可达到专业的立体声音质。几十种应用模式增加了教学活动的方便和快捷。具体表现在:对教师来说,教材的准备只需点击鼠标即可完成,整个过程简单方便。从教材的选择上,丰富的资源库相当于几十所学校所有资料的总和,教师不再为资料的收集和保存而烦恼;对学生来说,学习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磁带教学,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由点播,阅读或自测的方式使用校园网上提供的海量资源。多语种,多年级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共用语音教室。甚至可以利用终端边听音乐边看参考书;对学校而言,数字化系统相当于语音教室,电子阅览室,模拟考场,电子听音室等各种实验室的综合体。

二、充分发挥语音室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数字化教学系统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而且也改变了语言学习系统的应用模式,使语言学习系统从单项的教学程序变成互动的语言学习程序,课后还可向学生开放,并以其强大的存储功能为学生上机学习提供海量的语料支持。这些都是传统的语言实验室所望尘莫及的。

使用语音室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多实际运用的机会。语音室教学以其生动、直观、形象、新颖的特征,优化外语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熟悉语音室的各项功能并能灵活操作。教师可将教学现场进行时况录音以备课后教师学生随时调用,也可以利用视窗操作系统进行课件制作,将音频文件、文本文件转化成数据文件存于语料库中以供上课或学生自学使用。除了数字化资料外教师上课时还可以集中控制使用传统的卡带、DVD、录象机、视频展示台等设备来组织教学,所有过程仅需点击鼠标就可完成。

学生终端也体现了多功能简捷方便的特点。上课时可以进行实名注册、可以随意分组对话或同教师对话,通过视屏可以阅读文本、点播听力内容,做听力试题或进行口语考试。教师主控机可以把学生的答题转成音频文件并存储,方便调阅评判。可以这样说,只有数字化语言学习系统才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教学。

现行外语教科书和配套朗读磁带是学生外语训练的基本教材。但仅靠这些材料远远不能满足系统训练和提高听力训练的要求,还必须为学生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短片或原版故事片的片断作为听力材料,供他们学习和模仿。学生通过画面、环境、人物形态等非语言因素的启示,就能较快地掌握外语的正常语速、语流、语感。

数字化语言学习系统的核心技术是采用目前最流行的TCP / Ip协议和快速以太结构,真正实现了网络资源共享。该系统能做到一个主控机可以同时操纵几个语言实验室,或几个语言实验室的资源相互调用。因此,一个教师授课时可以让多个语言室上课的学生收益,在一个语言室授课的教师或自学的学生可以调播另一个语言实验室的资料,实现了资源共享。该系统不仅使几个实验室之间可以联网,还可以直接同互联网或校园网联结,实现网上教学。教师和学生可以做到直接将网上的语音或文件文本调出使用,也可以让教师从校园网上以现场直播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布置、接收、评判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以及回答学生的提问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网络共享功使课堂内教学扩展到了课堂外的网络教学,课上教学延续到了课下教学,机械的受限制的模式化教学变成了自由的不受限制的个性化教学。

三、数字语音室常见问题解决办法

(一)少数耳机能登录但没有声音: 检查耳机线有没有插好,如果插着,交换红线跟白线的位置,还没有声音的话把耳机换到有声音的地方试;如果有声音,是耳机坏了,如果没有声音,是学生终端坏了。

(二)少数学生终端不通电: 把此学生终端上的电源线换在有电的学生终端上,确定此线是否通电。如果没电,检查线头是否是好的,此问题一般出在两端线头上。如果有电是学生终端有问题。

(三)多台学生终端不通电: 检查电源主机电源是否接好和检查插线板是否有电,如果都没有问题,则需要把主机发回公司维修。

(四)一台学生终端通电但不能登录: 检查网线头是否插对,如果插对,把此线头插在其他学生终端上检查此线是否通。如果通则是学生终端有问题;如果没有通,则是线头有问题。

(五)多台机子通电但不能登陆:检查这几台电脑是否同时接在一个交换机上,如果没有接在同一台交换机上,则是信号线有问题;如果接在同一台交换机上,则是交换机有问题,出现这种情况先检查交换机电源,电源不通的话接通电源即可;如果通电,则需要发回公司返修。

(六)学生端能听到卡座声音但听不到老师说话声:更换教师耳机即可。

(七)学生端不能听到卡座声音和教师说话声音:根据说明书设置声卡录音选项。

(八)学生终端听不到任何声音:检查声卡是否安装了驱动程序,如果安装了驱动程序,则打开语音室软件。在系统设置中输入密码,根据说明书设置声卡选项。

(九)学生耳机有声音但大音箱没有声音: 确定功放有电并把红色的音量开关从左到右扭到中间。在控制面版中切换到台式电脑即可。

参考文献

[1]Admin《电教/教育信息化/CIO》中国教育技术2003.06

线上语文教学经验分享篇(2)

二、资源库的设计分析

(一)针对教育资源的定义以及上外自有资源的分析

参照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中对教育资源的定义,教育资源是以计算机或数字化存储设备为载体的视频、音频、课件、图片等资源。在上外的教育资源中,还有来自卫星接收器的卫星电视信号所产生的实时流媒体资源。来自于学术科研活动的实时流媒体、PPT演示文稿、参考文献资源等特色资源。上外教育资源库系统软件基于Web架构,采用B/S,因此上外教育资源库的资源来源为富媒体,这就决定了上外的教育资源库能够收录存储的教育资源包括但不局限于数字视频,音频节目,还包括流媒体、文字,图片,以及PPT文档。系统能够支持大多数媒体资源的在线访问,必须支持rmvb、rm、wmv、asf、mov、avi、mkv、flv、mp3、wma、dat、vob、mpg格式,并且能够支持高清媒体资源的在线访问;系统还能够支持doc、ppt、jpg、pdf、bmp、exe等文件的访问。针对上述的资源系统还需要做到可以按照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的元数据规范属性进行检索与共享;检索范围不单可以实现本校资源素材的检索,同时也可实现跨校际资源素材的检索。

(二)上外教育资源的来源分析

作为华东地区的重点211工程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已经建设了较为成熟的卫星技术系统,能够接收国外二十多个语种的卫星电视节目,如CNN,法国五洲台,德国之声,NHK等。这些电视节目传递着最新的外语类新闻,节目是上外教育资源库的重要来源及特色来源。上外已有的资源,大多以卡带,DVD光盘,电脑文件的形式存在于学校的信息资料室,资源总数约一万两千条,转换为数字资源后约6T的存储容量。将这些资源吸收进入资源库系统,作为可以进行交换共享的资源。北外,川外广外等同类外国语高校共享的资源。在上外教师手中的资源以及随着教学实践活动不断产生的最新资源。上外的资源库系统需要具备极强的来源接口以及格式兼容性,让教育资源来的最新,最广,最具有学术科研价值。

(三)上外教育资源的去向分析

从资源的使用人群性质上分:有狭义上的师生,即具有上外身份的师生;有广义上的师生,即正在学习外语,从事语言,新闻等方面科研工作,需要使用资源库系统的每一位学者。因此,资源库系统需要能够支持并自动识别不同的人群,能够分析不同人群的使用习惯,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资源分配,系统要有强大的用户权限管理系统。从资源使用的区域上按由近及远,由小至大分:上外校园,校园之外,拥有资源库系统交换平台的高校区域,全国能够使用资源库系统的区域,能够使用互联网的所有区域。因此,资源库系统需要能够支持区域识别,针对不同的区域,采用对应的安全机制,采用对应的权限分配方案。因此,资源库系统需要有完善的权限系统,能够针对不同区域,人群的用户,分配权限,从而使系统去得更远,更规范,更能促进学术科研的效率。

(四)如何对资源进行管理的分析

上外资源库的来源广泛,去向影响力大,这就需要对资源的质量加以监管,剔除有政治敏感,色情等方面的资源,需要有内容审核功能。此外,对于已有资源,为方便其查阅,需要建立符合标准化编目的规范系统,并能够对资源做数字化备份存储。从而使对资源的管理变得更安全,更便捷,更有效。

三、资源库的设计与实现

针对上外资源库系统资源本身需要能够支持卫星流信号;资源来源能够支持上外自有资源,网络交换资源;资源去向除了在两个校区间,还要在各外语类高校间;资源管理与共享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化规范的情况。根据信息化系统的洋葱图架构,可以得出资源库系统在硬件层,网络以及线路层,软件系统层,用户层的设计方案。采用这样的洋葱图架构设计方案,从里到外是硬件系统模型、网络系统模型、应用软件服务,按需匹配服务。层外面的都会用到里面的内容,最的是容易变化的内容,比如用户分类,系统界面等;相反位于内部硬件层网络层的相对稳定,确保系统提供全年每日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保障。在资源库的设计架构中,始终以领域为中心,每一个层面也是相对应的洋葱图架构,保证资源库的运行。

1.硬件层设计:资源库系统需要卫星接收设备、模拟数字转换设备实现流媒体信号的接收与处理;需要存储设备实现数字化资源的存储;网络设备实现连接校园网与互联网;服务器实现B/S架构的软件使用载体;监控设备实现对流媒体资源的监控;备份设备实现对资源的备份。卫视节目信号、闭路电视信号、广播电台电视台信号以AV音视频信号接入音视频编码器,从而产生数字信号,经流媒体服务器转发,存储服务器存储后经由基于BS架构的资源库软件系统实现校园网应用。这样,属于模拟信号的卫视信号包括其他卡带类素材都可以被音视频编解码器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WMV9编码,实现存储与网络传播;来自网络共享以及教师素材的数字资源,则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上传到资源库中;资源库中的资源,则可以通过网络,共享于互联网上;同时资源库监控电视墙能够多路实施监控资源库中的流媒体资源,保证资源的安全性;从而使得资源的来源,去向管理在硬件层面得到了实现。#p#分页标题#e#

2.网络及线路层:资源库系统自身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需要能够完整的融入到上外网中,因此要合理地设计网络拓扑,才能使资源库良好的运行在校园网及互联网环境中。网络分为资源库内部网络,这里连接着学校所有的电教室,使得在校的师生,能够直接在学校的电教室使用教育资源;资源库内部网络通过路由器接入校园网从而使得资源库系统成为校园网络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共享学校师生的用户信息以及身份认证;资源库通过学校网络中心的教育网出口,接入到互联网中,互联网中的用户,可以登录资源库,使用资源库门户系统所公开的资源;同时提供VPN接入,使得上外师生能够在互联网接入资源库内部,上传及交换私有资源。这样,资源库的网络模型最内层是资源库的中心局域网,最外层是互联网。在网络层面保证了上外师生能够高速便捷地访问资源库,同时也使其他领域的用户能够有访问资源库的通道,保证了资源在互联网中的来源与去向。内部的网络层面通过路由以及防火墙连接外部的网络层面,这使得系统网络的安全性能提高,不易被攻击,使得资源库易于管理。

线上语文教学经验分享篇(3)

二、资源库的设计分析

(一)针对教育资源的定义以及上外自有资源的分析

在上外的教育资源中,还有来自卫星接收器的卫星电视信号所产生的实时流媒体资源。来自于学术科研活动的实时流媒体、PPT演示文稿、参考文献资源等特色资源。上外教育资源库系统软件基于Web架构,采用B/S,因此上外教育资源库的资源来源为富媒体,这就决定了上外的教育资源库能够收录存储的教育资源包括但不局限于数字视频,音频节目,还包括流媒体、文字,图片,以及PPT文档。系统能够支持大多数媒体资源的在线访问,必须支持rmvb、rm、wmv、asf、mov、avi、mkv、flv、mp3、wma、dat、vob、mpg格式,并且能够支持高清媒体资源的在线访问;系统还能够支持doc、ppt、jpg、pdf、bmp、exe等文件的访问。针对上述的资源系统还需要做到可以按照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的元数据规范属性进行检索与共享;检索范围不单可以实现本校资源素材的检索,同时也可实现跨校际资源素材的检索。

(二)上外教育资源的来源分析

作为华东地区的重点211工程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已经建设了较为成熟的卫星技术系统,能够接收国外二十多个语种的卫星电视节目,如CNN,法国五洲台,德国之声,NHK等。这些电视节目传递着最新的外语类新闻,节目是上外教育资源库的重要来源及特色来源。上外已有的资源,大多以卡带,DVD光盘,电脑文件的形式存在于学校的信息资料室,资源总数约一万两千条,转换为数字资源后约6T的存储容量。将这些资源吸收进入资源库系统,作为可以进行交换共享的资源。北外,川外广外等同类外国语高校共享的资源。在上外教师手中的资源以及随着教学实践活动不断产生的最新资源。上外的资源库系统需要具备极强的来源接口以及格式兼容性,让教育资源来的最新,最广,最具有学术科研价值。

(三)上外教育资源的去向分析

从资源的使用人群性质上分:有狭义上的师生,即具有上外身份的师生;有广义上的师生,即正在学习外语,从事语言,新闻等方面科研工作,需要使用资源库系统的每一位学者。因此,资源库系统需要能够支持并自动识别不同的人群,能够分析不同人群的使用习惯,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资源分配,系统要有强大的用户权限管理系统。从资源使用的区域上按由近及远,由小至大分:上外校园,校园之外,拥有资源库系统交换平台的高校区域,全国能够使用资源库系统的区域,能够使用互联网的所有区域。因此,资源库系统需要能够支持区域识别,针对不同的区域,采用对应的安全机制,采用对应的权限分配方案。因此,资源库系统需要有完善的权限系统,能够针对不同区域,人群的用户,分配权限,从而使系统去得更远,更规范,更能促进学术科研的效率。

(四)如何对资源进行管理的分析

上外资源库的来源广泛,去向影响力大,这就需要对资源的质量加以监管,剔除有政治敏感,色情等方面的资源,需要有内容审核功能。此外,对于已有资源,为方便其查阅,需要建立符合标准化编目的规范系统,并能够对资源做数字化备份存储。从而使对资源的管理变得更安全,更便捷,更有效。

三、资源库的设计与实现

针对上外资源库系统资源本身需要能够支持卫星流信号;资源来源能够支持上外自有资源,网络交换资源;资源去向除了在两个校区间,还要在各外语类高校间;资源管理与共享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化规范的情况。根据信息化系统的洋葱图架构,可以得出资源库系统在硬件层,网络以及线路层,软件系统层,用户层的设计方案。图1资源库系统设计图采用这样的洋葱图架构设计方案,从里到外是硬件系统模型、网络系统模型、应用软件服务,按需匹配服务。层外面的都会用到里面的内容,最的是容易变化的内容,比如用户分类,系统界面等;相反位于内部硬件层网络层的相对稳定,确保系统提供全年每日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保障。在资源库的设计架构中,始终以领域为中心,每一个层面也是相对应的洋葱图架构,保证资源库的运行。

1.硬件层设计:资源库系统需要卫星接收设备、模拟数字转换设备实现流媒体信号的接收与处理;需要存储设备实现数字化资源的存储;网络设备实现连接校园网与互联网;服务器实现B/S架构的软件使用载体;监控设备实现对流媒体资源的监控;备份设备实现对资源的备份。卫视节目信号、闭路电视信号、广播电台电视台信号以AV音视频信号接入音视频编码器,从而产生数字信号,经流媒体服务器转发,存储服务器存储后经由基于BS架构的资源库软件系统实现校园网应用。这样,属于模拟信号的卫视信号包括其他卡带类素材都可以被音视频编解码器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WMV9编码,实现存储与网络传播;来自网络共享以及教师素材的数字资源,则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上传到资源库中;资源库中的资源,则可以通过网络,共享于互联网上;同时资源库监控电视墙能够多路实施监控资源库中的流媒体资源,保证资源的安全性;从而使得资源的来源,去向管理在硬件层面得到了实现。

2.网络及线路层:资源库系统自身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需要能够完整的融入到上外网中,因此要合理地设计网络拓扑,才能使资源库良好的运行在校园网及互联网环境中。图3资源库系统网络拓扑图网络分为资源库内部网络,这里连接着学校所有的电教室,使得在校的师生,能够直接在学校的电教室使用教育资源;资源库内部网络通过路由器接入校园网从而使得资源库系统成为校园网络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共享学校师生的用户信息以及身份认证;资源库通过学校网络中心的教育网出口,接入到互联网中,互联网中的用户,可以登录资源库,使用资源库门户系统所公开的资源;同时提供VPN接入,使得上外师生能够在互联网接入资源库内部,上传及交换私有资源。这样,资源库的网络模型最内层是资源库的中心局域网,最外层是互联网。在网络层面保证了上外师生能够高速便捷地访问资源库,同时也使其他领域的用户能够有访问资源库的通道,保证了资源在互联网中的来源与去向。内部的网络层面通过路由以及防火墙连接外部的网络层面,这使得系统网络的安全性能提高,不易被攻击,使得资源库易于管理。

3.软件服务层以及用户层:如果说硬件层,网络层,线路层属于资源库裸系统的设计,那么软件服务层和用户层就是为资源库提供一个完善的软件系统环境,能够使得系统正常运作。资源库软件系统由四个主要的子系统构成:卫星电视录制系统、在线编辑编目系统、素材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资源门户系统。子系统的数据库为MSSQLServer2005,集中部署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子系统均为BS系统,分散部署在对应的应用服务器上,以网络服务的形式为各用户提供资源库服务。子系统功能上彼此独立,每个子系统均有自己的数据通信接口,通过后台推送服务实现相互间的关联。卫星电视录制系统实现对卫星电视节目的播放以及定时录制;录制后的卫视资源推送至在线编辑编目系统,经过在线编辑系统实现对录制资源的内容审核,剔除广告等无用信息,通过编目产生符合国家标准化编目规范的资源;所有的教育资源可以通过远程入库方式,由获得授权的管理员按权限上传到到教学素材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不同区域,实现在上外区域内不同学院,师生间的交流查阅;教育资源可以推送到资源门户系统中,实现校际资源共享。

四、系统的主要功能与验收结果

根据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资源库系统的设计,系统具有如下主要功能:对学校三十路视频电视节目的直播、点播,以纯硬件方式实现视频及音频的实时编码并精确同步,可进行卫星电视节目转播,大型会议、名师讲座、校园活动等网络直播。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节目录制,供后期回放、共享。用户通过IE浏览器即可实现在线收看。其中主控室设备主要完成网络电视节目编码和管理、监控功能。完善的权限管理,超级管理员能够指定其他管理员,并分配管理权限给其他管理员。当用户登录后台管理时,只显示为其分配权限的模块。系统内各个功能模块可以划分出不同管理员进行管理。总管理员可以采取组合方式给其他管理员赋予权限。全校师生的资源共享共建,可支持节目推荐、最新上传、热点排行、公告等功能。支持1000用户同时在线浏览资源和观看视频节目。用户在观看直播节目的同时可实现授权式终端录制。符合外语专业委员会的资源元数据标准和分类标准,能够通过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的认证。系统中的资源可以与北外,川外等拥有资源库系统的资源共享与交换。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资源库项目在2010年6月份竣工并通过上海外国语教育技术协会专家委员会的验收,验收报告表明该资源库项目实现了:

线上语文教学经验分享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81-02

一、引言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部署,中国正在进行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并通过了《国家开放大学章程》的制定。与此同时,教育部也在积极推进MOOC课程内容建设,并要求985高校均需开始提供该类课程,并给予相应课程制作补贴。随着国务院总理同志在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升为国家战略。中国社会在社会形态上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时代。凭借着大数据、云计算、便携式移动互联终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互联网+”在各个行业都掀起了巨大的革命性浪潮[1]。在教育领域,在线教育早就已经结合的互联网,当下最迫切的问题是: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和互联网技术,推出高互动性与鼓励个性化学习的在线教育服务及产品,提高用户黏性,避免跟风与概念化投资。

即便如此,能够100%完成一门慕课并拿到课程证书的学生,在我国仅占5%。在全球,以coursera为例,它的课程完成率也只有10%左右。未获得慕课证书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情况:网站提供的沟通和交流渠道不畅通;慕课缺乏互动;没有学习环境,学生缺乏毅力;视频缺乏吸引力;学习体验感差。因此,根据目前学生和老师的反馈,脚踏实地地构建一个强交互的、更具本学校、本学科、甚至本门课程特色的平台显得尤为重要[2]。

无论是MOOC,还是各种其他的在线教育,不管界面如何友好,不管其表现形式如何绚烂,最终吸引学生的一定还是教学内容的结构和教师的职业素质。也就是说,最终吸引学生进入教室并专心学习的一定是老师而非其他。所以,除了平台建设以外,本项目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连贯性都做了精心的规划和设计。

其实,对于在线教育,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优秀的教师资源与教学资源,以及在此环节下线上线下的“强互动”。大众的在线教育平台由于缺乏普适性,也不可能针对不同高校,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相应的调整。

C语言云教学平台建设是一个集实验资源建设、展示、管理、共享、交流和服务于一体的虚拟化平台,利用虚拟机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操作、考核、评价和反馈等多种功能。打破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时空限制,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设备都能获得教学资源,大幅提升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率。通过有线、无线网络,做到应用跟我走、桌面跟我走、数据跟我走,真正实现随时随地访问。

图1为C语言课程私有云教学平台的示意图。

C语言课程私有云教学平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基础、进阶、提高三个层次的学习和实验内容以及相应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使用虚拟机和多种虚拟实验软件进行课程实践和自主学习。系统可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基于此“强交互”的特点,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对教学方法、内容做及时调整。图2、图3分别为C语言教学实验系统首页和某一个教学资源页面。

二、基于云技术的C语言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点

1.教与学的节奏均提前一个节拍。公共课学生人数较多,专业背景各不相同,教师很难提前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利用此云平台,教师在进入教室前,通过“课前预知”环节就可以了解学生学习进度、状态,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以让教师提前了解学生学习环节的薄弱之处,以便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经过2014秋季学期的实践,学生反响良好。

2.自主学习,反馈及时。利用平台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微视频可以重复收看。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点之后,通过测试题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学生提交答案后,系统对学生的错误、疑问直接进行反馈。学生可以根据反馈再次进行查漏补缺,以弥补传统课堂上理论知识只能“听一遍”的缺憾。

3.教师的角色逐步由“讲师”变为“导师”。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教学平台上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完成时间课题以及相应知识点的联系,学生是在已经掌握本节理论知识点的基础上到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提高。教师根据实验平台上的数据分析,将学生普遍理解有困难的部分做详细讲解,并能够举出大量实际例子供学生实践和提高。

4.平台记录所有学生的学习行为,形成大数据,为以后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做支撑。这些数据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上课知识点讲解的依据,也可以作为学生平时成绩评定的依据。

5.多种媒体形式的课件资源建设(文档,链接,音频,视频,动画)。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逐渐变成主动的去参与学习、参与讨论、参与实践。

本实验平台以高校管理实验教学资源为原则,以“教学实践”为核心功能,基于云计算技术、虚拟机技术,通过环境模拟实现多形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的虚拟仿真实验功能。平台提供灵活、开放、规范的实践载体,对实验/实训软硬件及实践内容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通过创新的真实、虚拟仿真实践环境,让学生在开放的实验状态下完成从单项认知实训,到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实训,并通过对实践过程及成果的全面跟踪,进行实时的监督、管理和辅导,将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相结合。

本实验平台打破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时空限制,提供智能化开放“虚拟实验室”教学环境。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设备都能获得教学资源,大幅提升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率。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办公、学习。将电脑、手机等终端在教育中的应用从电教室、办公室等固定场所解放出来,通过有线、无线网络,做到应用跟我走、桌面跟我走、数据跟我走,真正实现随时随地访问。

三、结语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我们需要冷静应对。要始终坚持“教育为本,网络为用”。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我们始终要牢记教育是核心目标,而互联网只是用来提升和变革教育的技术手段[3]。总之,面对“互联网+”的挑战,教育不能坚守避战,也不能任由互联网“随意冲击”,而是应该从教育变革的本质出发,提出真正的需求,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让我们的教育事业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更快更好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线上语文教学经验分享篇(5)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2-0018-04

全球化和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新的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促进了其发展的进程。近年,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引发全球高等教育及教学信息化的又一次革新运动。在这个背景下,许多高职院校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尝试开展微课资源的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在研究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的特点和优势基础上,以行业英语教学为例,探讨微课在内容组织、平台设计、资源利用和师生互动等方面的思考和启示。

一、行业英语微课建设的现状

一是行业英语师资力量薄弱。从调查来看,行业英语教学主要还是由公共基础英语教师来承担,由于这些教师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对企业的工作环境、专业知识、技能、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了解不够,很难将行业英语的应用能力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影响了行业英语教学的针对性,不利于行业英语微课的开发与设计。

二是教师在微课建设方面形式单一。受传统课程教学的影响,部分教师依然将微课建设局限于教材开发、多媒体课件制作、教案设计和音视频素材的整理和使用,缺乏将相关教育理论以及行业英语目标需求和信息技术在微课中应用的通盘考虑,与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差较远。

三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单向传输,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缺乏工作岗位和职业情境下的互动学习,学生在有限的教学空间中被动接受统一的教学内容,其职业化、个性化的学习与协作学习无从谈起。

四是课程教学评价看重结果而轻视过程。教师习惯于在课程结束时根据平时、期中、期末的测试给学生一个分数,没有突出学习过程中的考核,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参与性。考试的内容也多侧重于知识要点的考核,难以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协助精神。

显然,行业英语教学要主动迎接MOOC、微课带来的挑战,必须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方法手段、师生互动等进行优化与重构,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MOOC对行业英语微课的影响

(一)MOOC和微课的概念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国内译称为慕课)是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最早起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是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免费网络课程,后来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高校也纷纷加入该计划,于2012年先后推出Udacity、Coursera和Edx三大免费网络课程平台,在很短时间内,有来自220个国家超过600多万的学习者参加这三大平台提供的课程的免费学习[1][2]。其中,Udacity和Coursera提供部分课程的学分认证,即学习者在学完课程后,将有可能将其转换为大学里的相应学分,而Edx没有提供学分认证。

国内复旦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率先于2013年与Cours-era在线课程签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共建、共享全球网络课程,上线了上海高校课程中心(ucc.sh.edu.cn)。随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加入Edx平台,在此基础上研发推出了中文应用平台学堂在线(xuetangx.com),国内暂无一所高职院校加入上述MOOC平台。

微课程(Micro-lecture)最早见于美国Mc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后被认为微课程创始人的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指出,微课程的核心理念是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其构成要素有“教学内容支持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时间一般持续1~3分钟”、“突出关键的概念、主题和活动”、“利用网络工具”、“学习者自己构建所需的知识”[3]。如今我国多数学者认为,国内的“微课”是“微课程”本土化的一个概念,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内容短小精悍(一般10分钟左右),目标明确,集中说明并解决一个问题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4]。微课具有快餐化、简单化、实用化、多样化、聚焦化、智能化和趣味性等鲜明特点,适合网络平台的共享和传播,非常符合学生碎片化学习、移动终端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二)MOOC对行业英语微课资源建设的影响

MOOC之所以能快速风靡全球,主要原因是网络化的共享与交流符合现代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学习内容实用也不乏趣味性,教师教学的魅力与幽默并存,学习成员的相互互动与吸引等。微课作为一种教学的新模式,无论是课程的教学设计、内容组织、方法和手段的使用,还是技术的应用,都值得借鉴MOOC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1.完善行业英语微课平台建设

平台建设是微课设计和发展的基础,有专门技术人员运维的平台是MOOC能稳定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高职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平台的建设和维护,以及微课制作的部分技术工作,交给专门的部门或第三方机构,以保障微课资源平台稳定运行,教师专心做好在微课制作方面擅长的那部分工作。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建设微课平台的可行途径是充分利用校内现有的一些平台,如网络课程中心、课程资源库等作为微课平台来使用;利用公共微课平台,如中国微课网、微课在线等,要建成和完善基本的微课平台,让微课有落脚之地,让教师有机会来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不断改进和升级,促进微课的快速成长。

2.构建“微课+面授+讨论”的混合教学模式

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线上线下主题讨论学习方式是其主要特色,但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并不一定适合学生的行业英语学习情况。由于行业英语既要融于行业知识和能力,又要衔接基础英语知识,会给部分学生造成枯涩难学的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差,难以形成 讨论主题。另外,课堂网络环境的优劣和相应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也会影响课程教学的效果,一种“微课+面授+讨论”的混合教学模式可能更适合学生的行业英语学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设计的视频录像,其间穿插一些企业文化、行业知识小问题和小测验,并利用网络链接资源,及时切换和补充行业其他类型资源。以机电专业为例,围绕“机电产品介绍”“阅读机电设备说明书”“填写产品设计表格”“机电常见业务与问题交流”等主题场景立体展现学习内容。

3.灵活使用各种网络资源和教学辅助工具

微课的开发和学习离不开各种网络资源的使用,主要包括:百度词典、金山词霸查阅和记忆专业单词;利用51Talk(51talk.com)、第一口语(1speaking.com)进行行业商务口语的练习;在线英语听力室(tingroom.com)、人人听力网(rrting.net)进行听力训练;句酷批改网(pigai.org)进行行业写作的专门训练;网易公开课、微课在线、爱课程等网站就某一主题进行在线学习。掌握常用的在线学习工具能提高行业英语学习的效率,如利用共享标签来收藏和分享在学习过程中感兴趣的网页,利用QQ群或微信来开展主题讨论或共享学习素材,利用微信公共平台通过订阅及时向学生推送学习内容,或利用Emai收发电子作业,利用Blog、BBS交流学习心得等,通过多渠道进行行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训练,集多种网络学习功能于一体,促进学生行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发展。

4.开发优质的微课资源

好的微课是一堂微课教学和应用的基本保证,在教学中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开发设计微课资源前,要做好微课资源建设的整体规划,确定建设方案和技术标准,协调好参与微课开发的各方关系,分批次、有选择性地实施。行业英语微课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首先,主讲人应具备丰富的行业背景知识,了解行业岗位群和工作过程,有类似开发精品共享课程这样的经验,保证选题设计符合典型工作任务要求。其次,后台的微课制作团队要积极配合教师做好视频的拍摄、音视频剪辑和素材整合工作。最后,要严格按照微课上报环节,做好在线报送、审核和评价反馈工作,确保微课的质量。另外,微课资源的开发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或课题申报的方式吸引有教学实力的教师自愿参加,对于那些在实践教学中广受学生喜爱的微课,后期给予主讲教师相应的荣誉或物质奖励。

三、微课设计原则与资源建设

(一)微课设计原则

行业英语微课的实质是借助网络平台以共享、便捷、有趣的方式来学习行业英语,这种理念符合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和行业英语本身作为一项行业应用技能的要求。行业英语微课的设计应符合以下开发原则。

趣味性。微课在考虑高职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要突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教师讲解的幽默及生动。行业英语的学习本身就缺乏较强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这就要求主讲教师能灵活运行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引用业界的重大事件和领军人物作为案例,采用动画、动漫的形式呈现行业工作场景,以模拟仿真的形式展现生产过程等,将课程内容串联起来,使之鲜活而形象。

应用性。行业英语微课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未来工作中的难题,提高学生在专业“词汇、语法、听力、阅读、写作、翻译”等方面的能力,在具体情境或情景中熟练运用英语解决生活、工作问题。同时,英语微课要符合当下学生时间碎片化和移动学习的需要,做到短小精悍,流畅下载和观看。

行业性。行业英语微课是针对工作中的某个实际问题或技能点专门制作的视频,目的是在真实自然的工作情境中,提升准确运用语言来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无论是视频中的背景和人物,还是主题内容,都应该以行业中常见的真实案例为素材进行语言训练。教学的目标指向明确、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学习指导性和行业针对性。

(二)微课资源建设

微课资源建设不是行业英语课程相关资料和素材的简单堆积,建设的定位和目标不应仅停留在静态存储和被动的访问上,更应注重基于微课资源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导航学习,以及资源知识树的自我成长[5]。微课平台要提供资源的、下载功能,提供教学的互动功能,为生生、师生提供在线学习讨论区,成为一个集资源分享、课程学习和线上讨论为一体的教学平台。行业英语微课设计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微课来源于课堂,最后又扎根于课堂。微课作为教学资源,不仅是微视频的呈现,更是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承载。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外界环境进行分析,观察学生在学习行业英语方面的行为特征,了解学生学习行业英语的需求等,并学习和掌握教学环境、行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微课相关支持理论。同时,要将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设计完美融合,以新颖、多彩、流畅的技术形式来展现和连贯教学活动。这就要求微课视频不仅界面简洁明快,音视频清晰,而且内容行业性强,相关资源相互关联、充满生机。师生基于微课平台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并相互构建学习内容,在原微课视频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充实和完善课程,使得微课资源本身也不断成长。

(三)微课资源的应用

对高职院校而言,微课的推广应用、帮助学生克服语言学习障碍是其主要的核心价值。微课资源的应用如图2所示。推动微课的广泛应用,首先,要让教师、学生熟悉微课资源利用流程,通过亲自的参与学习和实际体验,切身感受微课新颖的学习方式和不一样的学习效果。如学生利用微课平台,就能很快开展课前有针对性的预习和相关问题的整理,提高自己在课堂谈论问题的参与度和效果,并借助平台提供的各种链接资源和应用工具,构建师生、生生间的线上交流平台,帮助学生高质量完成课程学习任务。教师利用微课平台,借助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整合课程相关资源的效率,简化学习任务、收发学生作业等工作,将更多的教学精力投入到教学设计和讨论答疑方面,以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微课的利用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或机构作为技术保障,如由学校的信息中心负责微课资源的协助开发、平台的运行与维护,提供多种访问渠道和方式,保障师生随时随地流畅地访问微课资源。最后,在学习过程中,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其 他学习协作工具,如微信、博客、邮件和RSS等,将分享学习融于课程学习之中,促进学习的凝聚力和知识树的成长,让学生真正享受学习。

四、结语

在MOOC的影响下,行业英语教学面临冲击和挑战。教师要主动迎接微课带来的教学变革,认真分析微课的优势和不足,在微课的主题选择、内容设计、资源整合、方法手段和评价反思等方面与行业职场英语充分融合,以适应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的英语课程教学和改革,将MOOC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微课教学中,开阔学生的行业英语视角,激发学生学习行业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提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以满足行业对所需人才的英语技能要求。

参 考 文 献

[1]杨劲松,谢双媛,朱伟文,等.MOOC:高校知识资源整合与共享新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 (2):85.

[2]王祖源,倪忠强,王瑜,等.从OC到MOOC大学物理课程建设再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4 (6):53.

线上语文教学经验分享篇(6)

2012年9月全国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会议上部署启动了教育部“三通两平台”建设。2013年11月8日,杜占元副部长在教育部教师培训高级研修班中提出,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已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教师应该是教育家、熟练的技术应用专家,教师需要懂得整合资源,改善教育,引导学生发展,并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手段开展教学评价。[1]也就是说,学生在这个大数据时代的学习及专业成长已不能只靠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及资源。本研究以建设小学英语教育类国家精品共享课为契机,借助信息技术推动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与学方式的改革,将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和传统课堂教育相结合,通过采用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创新教学模式,通过为学生提供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的信息资源平台,采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教学与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意,全方位地促进职前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烈地冲击着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同时也对英语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钟启泉指出,课程改革对教育界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2]对于教师专业化,对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束定芳认为,合格的英语教师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较高的人品修养和令人愉快的个人性格、较为系统的现代语言知识、相当的外语习得理论知识、一定的外语教学法知识等。[3]王蔷教授就认为一名合格的外语教师需要具备:1.英语语言能力、2.适合儿童的教学方法、3.才艺技能、4.游戏和活动组织能力。[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贯穿于专业化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知识与能力内化、升华过程,主要有两个培养阶段,一是职前的教师专业成长,二是职后的专业发展。也就是说高师院校承担着促进职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任。“职前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专业成长既需要理论的学习,也需要通过交流、探究、分享、反思、总结,把理论及实践知识内化为个人知识,促进其专业成长。职前教师专业化成长有助于学生将习得的理论内化为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实现个人教学理论的自主建构,有助于促进他们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二、促进职前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教育类在线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1.在线课程教学及学习模式的思考

数字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推动,学习已经变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称为“泛在学习”。学习已经不是传统的讲授―记忆模式,而成为是一种建构、改进、分享过程,参与、共建、共享是当代的学习文化属性。而现有一些在线的精品课程建设更多地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教师教学的需求,而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及需求则考虑较少。本研究将针对教学法课堂出现的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建设国家教师教育类精品资源共享课为契机,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建构知识等意识,从不同方面促进职前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1)通过资源库及教学内容的重构,构建融课前―课中―课后学习为一体的学习平台

该平台吸纳一线小学英语教学专家深度参与课程的建设,突出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核心技能及典型的工作案例分析,提供大量泛在的、实时的资源,为学生全面提高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提供学习支持。并加强线上及线下的课程相辅相成的学习,结合小学英语课例观摩等自主学习模块和顶岗支教、小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等技能实训模块,旨在营造仿真或真实的小学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教育教学能力训练。

(2)通过课程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的变革,将MOOC和传统课堂教育相结合,采用混合式教学及学习模式

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及学习模式,发挥教师监控、引导、调控等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激活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新性。课前要求学生观看教师教学视频、优秀教师的案例片段及查阅相关的项目学习模块资源,对项目模块的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课堂上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反思,探究出“案例引入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展示交流归纳小结活学活用反思提高”的教学程序,然后通过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景教学、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反思教学行为、合作学习等能力,塑造学生的专业态度及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3)通过学生的参与、共建、共享,打造开放式、互动的、泛在的在线课程资源学习平台

学习是交互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知识的提供者和传播者。课前鼓励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进行资源过滤、筛选、采集并上传;课堂上对学生的教学技能进行训练时,鼓励学生对自己或同伴的教学视频进行录制与编辑,并上传共享区;课后激发学生开展项目学习模块的拓展探究活动,撰写学习心得、反思、小论文等与同伴分享。通过学生参与课程的共建共享,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打造其专业精神及专业素养。

2.在线课程教学及学习模式探究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5]这体现了国家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愿望,也对高校的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了挑战。

(1)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本研究提出了采用线上线下学习、课内课外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将学习方式分为认知、体验―探究、分享―评价、反思―巩固、拓展四个环节,旨在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自主拓展的学习特性,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基于“自主体验”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前完成项目知识模块的前置性学习。本活动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使他们实现自主知识建构;基于“探究、分享”的学习活动能促进项目模块知识的内化吸收,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习惯,并通过交流分享的学习活动有效促进同伴的互助,实现教学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深化;采用“评价、反思”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对各学习小组学习成果的评价及对各项目模块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反思。在本研究中学习的评价表现在小组互相点评或者课程的评价栏留言中,这种基于同伴点评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而反思性学习的外在表现形式则包括学习笔记、项目学习报告等。通过这种学习活动能帮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及反思能力;采用“巩固、拓展”的学习活动能帮助学生学会整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获得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部分学生可以采用画出本项目学习的思维导图、完成项目作业、参加项目学习测试、参与教学实践等学习形式。

通常来说,特定的学习方式就会有相应的学习行为来配合。

学习活动一:课前的自主探究体验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为主体,通过教师导学案的指引,利用网络平台和资源,独立采用搜索、浏览、过滤、阅读、思辨、质疑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活动基于搜索引擎的项目学习模块资源查询与检索、基于课程资源的探索学习、基于交互空间的资源分享。学习行为包括:搜索资源、查看资源、完成导学案、疑惑、在讨论区发帖等。

学习活动二:课前和课中的交流、分享包括个性化交互和组群间的交互,如学生间的交互、个别学生与教师的交互、教师与学生群体的交互等。交互形式有实时聊天、留言板、讨论组、邮件、论坛等。学习的行为分为线上及线下两种类型:课堂上可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展示分享、互相点评等方式;线上可采用回复短信、回复留言、发帖或回帖、收发邮件等一系列学习行为。同伴互评、教师点拨也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

学习活动三:评价及反思性学习是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再认识过程。主要的学习方式有: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及教师点评。

学习活动四:总结、拓展活动主要是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总结、拓展所学的项目模块知识,使学生对模块的相关知识及技能形成系统的认识。主要的学习形式为整理笔记、完成学习手册、完成项目作业及测试、微格实践、实训室训练、教育见习、实习等。

(2)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为了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现状,本研究采用了混合式的教学方法。所谓混合式教学也就是将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 to Face)和在线学习(E―Learning)两种方式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既强调教师在教学中所发挥的引导、启发、答疑以及监控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作用,同时又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6]

教学活动1:帮助学生激活、补充已有知识结构。

首先教师通过导学案,激活学生的学习思路及学习兴趣。在课程的学习资源平台上提供相应学习项目模块的视频及文本知识。教学视频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任课教师以知识点为切入点的微课,二是优秀一线教师的课例片段。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将不能理解的内容进行详细记录。除了视频资源,在学习平台上,教师还提供与学习模块相关的文字学习资源,如文献资料、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学生可以利用导学案的引导开展自主学习,并把碰到的疑惑记录下来,同时学生还可以在课程的互动栏目,如讨论区、留言板、邮箱等中间开展师生或生生间的讨论。

教学活动2:帮助学生发现理解错位,开展反思、调整活动,并引导学生进行吸收、内化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知识。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支持者、学习伙伴。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前,教师需了解学生在课前的预习情况以及存在的困惑,掌握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课前学习的收获,反思课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通过创设模拟的英语教学情境,组织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爱好等组成学习小组,尝试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在学生开展活动的时候,教师需在教室走动,以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小组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汇报活动,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汇报形式,如教案、课件、说课、微课等形式,并组织各小组进行相互评价,使学生通过同伴互评来了解自己小组的学习效果,开展教学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点拨,帮助学生重构学习内容的知识及技能框架。

教学活动3:帮助学生积累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形成对教师身份的认同。

Richards,Platt认为,在教师教育过程中需重视反思教学法。反思性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有创见思考的能力,是改进学生课堂教学实践的一个很好的途径。[7]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引导项目小组开展反思,要求学生对项目学习的过程各种细节进行分析、总结。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各学习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和互动,教师及时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的补充。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笔记和项目学习手册,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学实践活动,如微格课室的教学实操、实训室的教学专项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或者实习等。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育现代化,进行课程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在这一改革浪潮中,高师院校要在大力推动在线课程时关注职前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学生则通过开放、共享、互动、泛在的学习资源平台来开展课前的感知体验、课堂的交流互动、课后的拓展实践;教师则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支持者。课程教与学模式的改革不仅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意识的养成,而且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也培养了他们的专业情意。

――――――――

参考文献

[1] 杜占元.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教师培训改革高级研修班上的报告.2013-11-08.

[2]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 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线上语文教学经验分享篇(7)

库伯提出体验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他强调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中心作用。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首先通过亲身的参与产生感觉或感受,接着通过对亲身经历或是通过交流、讨论观察到的感觉或感受进行分析、思考和评价,明确自己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然后学习者把反思和观察到的结果进一步抽象,形成一般性的结论或理论,或者是对刚才所发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因果解释,最后,学习者还要在新的情境中检验结论或理论假设的正确性、合理性。如果检验得到了证实,学习暂告结束,即学生只要把发现的结论迁移到其他情境中进行应用就可以了。如果检验没有得到证实,将会导向新一轮的具体体验,一个新的学习循环又开始了。

二、体验式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掌握。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 就是通过大量的实践以培养学习者外语应用能力。在外语教学中采用体验式学习模式,使学习者在具体体验过程中来发现语言使用原则并主动应用到语言实践中。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实践与反思相结合来获得语言知识和技能、并对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从总结和反思中获得经验的提升的教学模式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可使学习者获得成长性的发展。

体验式英语教学重心在于学习语言学习的过程和语言技能的掌握。技能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会不会的问题,技能的高低不是难不难的问题而是熟练不熟练的问题,而语言知识不会自动转换成语言技能或应用能力,体验式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为学生提供的是转换知识和综合应用语言技能的机会与情景,是把外语教学中的语言实践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利用语言学习的“任务”让学生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实践活动,以任务为主线的体验式教学是让学生在应用为主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技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提升外语应用能力的目的。

三、体验式英语教学促进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化的因素

1. 体验式教学强调感受和体验,感受和体验是促进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首要因素

有调查认为,“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十;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二十;但所经历的事,我们却能记得百分之八十。” 这充分说明了“感受和体验”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在体验和感受中才能内化所学知识。传统的教学中,学习者所获取的知识往往以书本知识、理论知识为主,因此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停留在主观感受上,也就是学习者只能想象知识的应用领域、而无从感受和体验、接触具体的情景和状态,也就是理论与实践是脱节的。在体验式外语教学中,教师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创设情景或语境,去完成专项任务,这就为学习者及时提供一个运用知识和能力的空间,使他们成功地进入活生生的语言实践和切身体会交流之中,感受语言知识的应用背景、应用方法和应用领域。由此学习者得到真切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是全方位的,活性强,印象深,使学习者即时理解和及时体会老师所传授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改变学习者主要依赖机械记忆的外语学习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性、自主性和能力。

2.体验式教学强调分享,分享是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重要因素

学习者个体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毕竟是有限的、范围狭小的,学习者聚在一起把自己的感受拿出来分享,每个人就会得到数倍的经验。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团体学习,它强调知识的传授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动、学习者之间的动。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某个个体的事情,学习效率不仅仅受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外界环境也会对学习者产生重要影响。在分享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思维在原有观点的基础上可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不断反省、升华,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反思还可以发展理性思维的能力、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交流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发展持续学习的能力。

3.体验式教学强调总结与反思,总结与反思是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必要因素

学习者把观点分享了之后,得到的是一些超过自己想象的、零散的信息,这时教师将引导学生在反思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总结,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形成积极的思维和价值观。传统的语言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知识的总结和反思,学习者对所学知识没有真正地领会和掌握,而是简单的记忆,因此语用能力的欠缺是外语学习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体验式外语教学中,总结与反思可使学习者在占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思考,梳理语言知识要点。当然,个体存在着差异,有的学习者经过一次总结与反思就可以形成经验,而有的则不行,需要反复体验,或者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复体验,经过不断内化、调节才能够形成。总之,总结与反思使学习者学会向内学习,向内发掘潜能,发现影响语言习得的盲点、障碍,并及时予以修正,使学生的语言认知螺旋上升、不断深入,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语用能力的提升。

4.体验式教学强调实践与应用,实践与应用是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核心要素

将理论和实践建立有效的联系是体验式教学的精髓。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语言实践和应用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著名语言学家韦斯特曾指出:“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他们试图以教代学, 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教学经验也告诉我们, 脱离语言实践的外语教学不会有好的教学成效。所以在外语教学中,不能把外语仅仅作为知识来传授,而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其在具体情景、环境和活动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体验语言学习,调动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笔者曾用数控专业做实验班,在我院实训场所进行英语教学实践。教学时段:2学时;地点:柔性生产装配线实训室;教学要求:通过2学时的学习,每个学员用英语描述该生产线的工艺过程;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任务工作驱动,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和咨询者。其教学过程实施程序为:导入复习→下达任务→成立小组→小组考察装配线→小组交流活动→各组选派代表介绍工艺流程→教师评价及总结。课上学生们表现出积极、踊跃、主动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有参与讨论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们灵活地把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结合在一起,学以致用。他们不再是知识的单纯被动接受方,而是主动吸收方对信息,进行选择,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自我调整。在课后的调查中85%以上的学生认为这种方式能唤起他们“我要学”、“我要参与”、“我要表现”的欲望,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学习效率高,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这样机会。另外,在语言实践和应用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更多的是学生获取一种思想、一种方法、一种模式,这种思想、方法和模式可以对学习者的观念、意识、态度产生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

5.体验式教学强调情景化学习,情境化体验是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有效因素

学习过程处于各种模拟情境或创设的真实情境之中,使学习者在情景语境下运用所学知识,实践所学语言,提升语用能力。因为语言的运用是在一定的情景或语境中发生的,也就是说,语言运用离不开语境,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过程也与情景语境紧密联系。许多研究和实践证明:语言习得不能过分依赖书本,也不能脱离语言运用的环境。只有在恰当的情景语境中学习语言知识、实践语言规则,才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情境在外语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教师课并通过设置多种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在相关的实验、实训场所进行英语教学,既可以把相关专业知识融入语言教学内容中,又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语境中进行语言的习练,突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例如,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拥有校内实训场所,英语教学可以不局限于教室,可以延伸到实训室、车间等场所,真实的情景语境可以使学生的英语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联系,产生一种真实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语言习得成效。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视觉感知情境与英语声音和文字的结合,理解、记忆和掌握的效果比单纯的听、读好得多。有人说,学习英语的成效是一可变函数,在智力认识活动一定的前提下,它的可变量取决于人的情感或情境因素,可见情境化体验对外语教学的举足轻重。

四、结语

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通过感受、体验、分享、总结、反思、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对外语教学成效和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构建有重要的影响和积极促进作用。实践证明,体验式英语教学能刺激学生主动建构,善于思考,乐于表达,有利于诱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内因,有助于学生认识活动的深入,认知的升华,情境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强课堂教学的协调性、活跃性和实效性。总之,体验式英语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发展。体验式教学是外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体验式英语教学虽然具有多种优势,但同样具有局限性,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针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穿插进行,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使他们有机统一于外语教学过程之中,提高外语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经验与教育》[A]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选[C]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350

[2]Kolb,D. A. ( 1984 ) .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 Hall

[3][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朱小蔓: 《情境教育与人的情感性素质》,《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1期

[5]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6]施良方.试论北美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课程理论的关系[J].教学研究,1993(1)

线上语文教学经验分享篇(8)

在具体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认为,“导读课”教学目标主要在于推荐阅读读物、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推进课”的目标主要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小结一段时间的阅读收获,再给予方法的指导,保持阅读热情,推动学生继续深入阅读;而“汇报交流分享n”的主要教学目标则在于引领学生对整本书进行全面回顾、总结和提升,让它与学生的生命发生碰撞,让它触及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思考,带给学生启迪。

二、“汇报交流分享课”教学内容

整本书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促进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交流分享,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关注情感的熏陶,从内容、情节等方面入手。教师始终要有整体观念,在强调整体感知的同时,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和提升。“汇报交流分享课”,教学内容一般包括五个方面:(1)叙述整本书的主要内容;(2)交流书中人物,概括书中人物的性格特点;(3)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4)品味触动心灵的语言或情节;(5)交流读书体会以及读后感想等。

三、“汇报交流分享课”教学原则

1.把握学生年龄及学段特点,确定交流内容和教学环节

在设计交流分享活动时,教师要把握学生年龄及学段特点,确定交流内容和教学环节。例如,《城南旧事》这部作品,小学课本中编排了它的序言,初中、高中教材中也有选编的内容。在设计交流分享活动时,教师要准确把握小学生年龄特点、年级段特点,确定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交流内容和教学环节,不能把小学生阅读交流分享课上成中学的文学作品欣赏课。

2.要让学生分享和收获到阅读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整本书交流分享活动的设计起点要低,要让学生分享和收获到阅读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交流对书中人物的了解时,教师可以设计“认一认、说一说”“读一读、猜一猜”等教学环节,通过展示人物图片和书中的经典片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进行判断。这些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调动他们交流分享的积极性、竞争性和表现欲,使他们分享和收获到阅读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要以点带面,抛砖引玉,渗透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指导

开展阅读交流分享活动,应该以点带面,抛砖引玉,给予读整本书的方法指导。例如,对于整本的文学作品,采用“了解作者―把握大意―理清线索―了解人物―咀嚼细节―品味语言”的交流程序,就是对整本文学作品课外阅读方法的渗透,使学生避免了课外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品味语言”环节中,指导学生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方面去品味,也是对学生精读整本书的方法的指导与渗透。

4.师生互动分享,使学生能够通过交流分享有所提高

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交流分享活动中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交流,互动分享,又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实现师生互动,使学生能够通过交流分享有所提高。例如,在品味描写人物的细节时,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给予点拨:“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反映他的内心活动和性格品质”“细致的外貌描写可以突出同一个人物在不同时期的精神风貌”“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背景、身份、性格、年龄”等,既有读法、写法的渗透,又体现交流分享中教师的组织、引导、促进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交流分享中有所思考,有所启迪,得到提升。

总之,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是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从而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整体优化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线上语文教学经验分享篇(9)

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初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中国,主要是研究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有效教学,研究师生的课堂行为、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与教师期望之间的匹配,最后达成的教育成果等。

语言的学习,是一种参与的体验。有效英语课堂离不开有效的课堂活动。然而随着多媒体走进课堂,很多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来创设各种课堂活动;反之,在许多农村学校,因资源不足,又无法保证开展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做到不过分依赖多媒体,甚至在多媒体缺失的地区,一线教师照样能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呢? SABEEH给出了答案。

SABEEH的全称是 The Sino American Bridge for Education and Health with focus on English language and American culture. 这是一个促进中美文化交流、特别是促进有效英语教学的一个机构。近几年来,该组织和福建省教育学院、福州市教育学院等机构合作,挑选在美国各个中小学任教多年、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对来自全省各地市的英语教师进行了英语本土式教学法的培训。

以下,我将立足于我们的课堂,结合我们的实际,融合SABEE推荐的教学理念、课堂活动,创设几种适用于我们课堂的活动,希望它们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我将从活动的名称、如何开展、在课堂的哪个环节开展等方面来展开我的推荐。同时以下推荐的顺序也是按照一节课从头到尾的时间顺序来设置的。

一、idioms or puzzles 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有趣的idioms 或者puzzles, 让学生竞猜。比如 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 . / from hand to mouth …(这些可以从/frame-games 获取)以上活动适用于课堂开始时调动学生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接触更地道的英语表达法。

二、brags and whines ,可做课前的free talk,适用于周一课堂。可以预先让学生在周末晚上进行简单的短写作,写出周末中他们喜欢的、愿意与大家分享的东西,或者不喜欢的、但是也愿意和大家分享的东西,然后在周一和大家分享。这个活动贴近生活,对于写作、口语、和提高课堂气氛、增进师生、生生情谊有很大的帮助。

三、wordles (highlights words that describe the topic )

1)这个可以用于lead-in,作用类似于brainstorming. 先给出本节课的话题,然后把学生分组,根据这个话题,制作出各组的wordle,并进行分享:为何他们会提出这些词?这些词后面所蕴含的和这个话题相关的信息是什么?这是让学生自主进入一个课题的很好的准备。

2)也可以用于课后词汇的复习。利用wordle的方式,归纳出本课的key words 。( )

四、S.I.G.H.T ( scan , identify , guess , hear , talk ) 这个活动可以用于课前导入。给出一些关于本课的画面,让学生看、描述、猜测它可能要传达些什么、是否可以听到什么、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把各自的所得和同学进行分享。这种训练,可以让学生很自主地、不知不觉地就进入到这个话题中去,同时有助于他们的口语表达。

五、venn diagram 该表格可以用于阅读,特别适用于归纳、总结和对比,一目了然。比如人教版高中英语模块2第二单元的modern Olympics , old Olympics ,它们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在表上一览无遗。

六、KWL表格。用于阅读,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给出当天的话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写下他们已经知道的(Know),想要知道的(What),最后是本课结束之后,学到了什么(Learned )。这张表格,从话题准备,情境预设,进入话题,到最后结束话题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很好的展示,贯穿整个阅读教学。对于学生自主阅读,以及学习检测、课后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都是非常有用的。

K(know) W(what ) L(learned )

七、sequence 把课文中的内容直接或改编之后,打乱顺序,让学生根据刚才阅读的材料,将其顺序重新排列清楚。这个活动可以用于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特别是对于该话题的前因后果之间的关联,可以有个非常清晰的思路。

八、Questions and responds 这个版块最大的亮点就是,课文阅读的问题通常是由老师来提出的,而在这个版块,由学生经过阅读之后,自己去创设问题,必须包含可以直接找得到答案的(right there),还得有比较高级的,不可以从这篇文章中找到的一些引发思考的问题(infer)。其实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就很考验学生的阅读。因为没有认真去阅读,去思考,是不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的。提出问题之后,每个小组选出他们觉得最好的一个或者两个问题,进行全班分享,有可能的话,进行回答。

九、lit web 用于诗歌教学,是很好的方式。

线上语文教学经验分享篇(10)

二、英语在线学习教学管理策略

E-learning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E-learning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管理也应该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然而不论哪种教育模式都应当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在实际操作中既要充分发挥出E-learning教育模式的优势和作用,也要继承传统教育模式中值得借鉴的经验,这样才符合当前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和行为准则。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近10年的在线英语教学实践证明,制定有效的英语在线学习教学管理策略应从教学文件管理、师资培养、教学资源建设和课程考核4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文件管理

第一,通过网络调研和实际走访,横向参考同类学院相关教学资料,形成教学管理文件基本框架。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总体要求、发展方向、改革措施等原则,结合校本特色和生源特点形成符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教学大纲等教学管理文件。这些文件均在系部工作网站上,供授课教师随时浏览,并定期对其进行修改、更新。第二,制定《教学工作启动计划》,明确教学启动环节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充分发挥管理者和所有教师的能动性,确保各阶段教学启动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教学启动零事故的目标。第三,规范教学流程管理机制,制定详细的《整体授课方案》、《具体授课流程》以及书写教案基本要求。形成集体备课制度,各教研室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每次备课由该教研室教师轮流担任主讲。会后该教师将自己的教案形成电子版,通过部门教学论坛或者文件服务器进行共享,供其他教师下载、参考。此外,各教研室教师还可以利用邮件群发的方式,及时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发送给相关教师。这种资源共享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IT素养。

(二)师资培养

为了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应形成教师互相听课机制,并着重强调听课后教师之间的沟通学习,形成详细的听课纪录。另外,为了突出反映教师授课的不同风格,以便互相参考,应定期在各个教研室选派教师录制授课录像,将课堂环节真实的记录下来,然后在部门教学论坛上共享。其他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登陆论坛,选择观看不同教师的授课录像,观后可以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与该授课教师进行交流。这样,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由于课时比较集中而造成的听课拥挤的问题。

(三)教学资源建设

通过英语在线学习平台(例如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自主建立的英语强化系统),教师可以将每个单元需要扩充的学习材料上传到系统中供学生课后下载、学习。每个单元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该平台对学生进行在线测试,测试结果由系统自动显示并记录在案,作为学生每一学期的学习档案。该平台的后台提供了完备的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功能,在该系统中可以实现教师、学生、班级一一对应的学习、管理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发挥了其针对性和时效性的优势。英语强化系统的目的在于进行语言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每个学生每周都要登录该系统,进行听、说、读、写、译5方面的练习;系统会即时自动评判并记载登陆时间、分数等信息;教师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纪录进行抽查,并每周对系统题库进行维护、更新。学生的练习成绩将载入系统数据库,同样作为该学生学习档案的一部分。另外,教师还要定期在课堂上利用教师机作为服务器,使用IIS网页的形式进行当堂测试。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验并提交答案,测试结果由数据库自动评分。这样既为教师节省了大量的批改测验的时间,也方便教师分析、归纳、总结历次测验结果,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历次测验的结果可经数据分析软件处理后,形成单个学生或每个班级在一段时间内的成绩变化曲线,便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动向。

(四)课程考核

通过对英语在线学习系统题库地不断完善,通过题库随机抽题、自由组卷实现教考分离,实施课程考核关联度评估,提高课程考核的信度和效度。同时向学生开放题库自主练习功能,调动学生自主练习的能动性、提高学生自学的驱动力。

线上语文教学经验分享篇(11)

翻转课堂更应该让语文教师认识到母语教学的重大意义。语文,毋庸置疑,无论其作为母语的教学,还是作为一门学科的教学角度而言,都只能通过教师本身大量的阅读、思考和写作来加以“言传身教”。试问,如果教师自己不看书,教师自己不写作,如何教学生看书,如何教学生写作?于教育者个体而言,他们的知识储备、个人素养,对技术自身的适应能力没有随着教育的“大技术、大信息”时代到来而得到相应的提升,以至于在慌乱中必然会失去一个“老教师”的水准和风范。诚然,我们不能忽视他们对于教育的贡献,并且我们还必须从“老一辈”教育者的身上汲取教学的有益养分和人格修炼,为我们自身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一堂好的语文课一定不是“教技课”,而且一个好的技术拥有者并不等于他一定是知识能力的驾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