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大全11篇

时间:2023-07-31 16:52:19

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

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篇(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ntext of Blend of Fashion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WANG Jinglei, ZHU Qinghao

(Tai'an School of Sh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an, Shandong 271019)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s far-reaching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by the greater fashion culture shock. In both cultures, to explore new work vehicle,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students,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overall quality.

Key words fashion culture; blend; carrier

传统文化有着精深博大、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有着醇厚底蕴和韵致悠远的艺术魅力;而时尚文化却向人们展示了其存在的盎然生机,以万人簇拥、一夜风行的快捷传播着,90后的大学生们正是在这两种文化的冲撞与交融中成长和成熟。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积极开展以文化为主导的德育教育,充分发掘和发挥两种文化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积极意义。

1 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谦和、内敛、勤勉、尊敬长辈等优良品质,等都属于对中国民族文化精华的继承。但是,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在个人修养、社会交往、生活细节等方面,也存在着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的情况,例如,在公共场合谈情说爱、随地吐痰、乱扔杂物、高声谈笑等缺少自我约束的失礼行为,在人际交往中自私、冷漠、低落,缺少基本的社交礼仪,追求以绝对“自我”为中心的个人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缺乏与周围环境的融洽相处及协调能力。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时尚文化已逐步占领了高校这一阵地,由于大学生群体感受的敏锐性、思维的活跃性、思想的先锋性、行为的前卫性,时尚则成为他们实践的重要主体。时尚的表现形式较多,但从时尚事物的性质角度可分为物质时尚和精神时尚;从表现形态可分为语言时尚、学习时尚、交往时尚、休闲时尚、消费时尚等。由于受时尚文化影响,大学生在服饰、发型、语言、甚至于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改变。

2 研究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交融背景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工作研究文化交融背景下大学生德育教育。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具有时尚的元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时尚,这样不仅有利于正确判断日益多元、多层、多样的时尚现象中的利害、善恶、美丑,进而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而且有利于人们以时尚的形态传递表现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而达到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高校文化时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重要阵地,尤其德育教育阵地,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方针,努力使时尚的格调与时代的脉搏相一致,从而体现文化的高品位、高格调,从艺术性、思想性、理论性反映社会现实的时尚内容和形式。高校德育是主导文化的阵地,精英文化的发源地,理应肩负起为大学生中的时尚提供正确价值导向的神圣职责。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对大学校园中的时尚文化保持高度关注和敏感,透过时尚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价值观念、审美倾向等深层次的思想内容,并对其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使大学生从娱乐的心态上升到学习的心态,从感观愉悦的层面上升到精神愉悦的层面。

第二,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教育工作者研究文化交融背景下大学生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素质拓展则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即在学习和活动中学生发扬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发展方向作出科学地判断、准确地的选择,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发挥和张扬,使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为将来的就业、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交融,更好地提升了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了大学生主动地将人类文化、科技、审美等文明成果转化为自身独特素养的能力。大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必须要求高校德育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通过培养他们的文化辨别能力、文化审美情怀、文化思维能力和文化传承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文化导向机制,从根本上抵制低格调的时尚文化或部分腐朽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对高校德育教育的瓦解,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3 德育教育新途径

第一,找准交叉点,发扬传统文化精髓,汲取时尚文化元素。在两种文化的交流下,德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交叉点,研究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既充分发挥时尚文化的传播优势和易接受的特点,又充分展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将传统德育教育资源生活化、具体化,再配以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活动形式,进一步增加德育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

第二,发觉德育教育新载体,凝时尚和传统之精华。如今的大学生已习惯于从网络获取信息,德育教育则应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建立红网阵地或德育教育网站,在网站中充分加入时尚元素,改善人机界面,提高学生互动参与的积极性。做到政治理论的指导与监管和大学生的时尚前沿结合,做到传承传统文化和引导时尚潮流相结合,进而做到贴合学生生活和需要,吸引广大同学参与文化传承和人类进步,并不断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达到德育教育的育人效果。用流行时尚元素传播先进文化的内容是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关键,工作中既要做到投其所好,又要做到高屋建瓴,如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可以在考研答疑、就业辅导、心理咨询等方面开设专栏,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求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让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

总之,德育工作的教育与深化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德育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积极探索新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两种文化优势,发展好深化德育教育。

基金项目:2011年度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研究项目《基于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交融背景下的大学生德育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红梅.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文汇,2011(2).

[2] 袁洪群.大学生时尚文化与高校德育融入的新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11(2).

[3] 谭练红.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沧桑,2010(6).

[4] 丁静.时尚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学海,2010(5).

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篇(2)

一、引言

传统意义上的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它是网络协议代号,而本文中所涉及到的IP指的是著作权、知识产权或者是版权,它的英文全称为Intellectual Property[1]。一首歌、一个故事、一个电影、一个游戏,甚至小到一个名字或者是一个短语都可以成为IP的价值载体。当前,IP的概念主要体现在文学作品上,受大众欢迎的文学作品会派生出网络剧、电影以及游戏等多种作品。

以影视作品为例,当某一文学作品被拍成影视作品后,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影视IP,它受保护的三大知识产权分别为著作权、专利权以及商标权。一个成功的影视IP它的存在形式往往不是单一的,它可以在不同的媒w形式中自由的切换,例如,《同桌的你》最初是由知名歌手老狼演唱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而在2014年,它被拍成了影视作品,甚至创造出了超过5亿票房的成绩[2]。

IP资源挖掘的成功案例有很多,湖南电视台的 《爸爸去哪儿》就是其中之一。关于《爸爸去哪儿》的 IP 项目开发在国内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一个综艺类的节目最后被拍成了电影,甚至创造了7 个亿票房,它的相关图书的发售量也超过了百万,同时也开发了下载量超过1.2亿次的跑酷手游。由浙江卫视出品的综艺大电影《奔跑吧!兄弟》,在影院也创造了近4亿元的票房价值。事实上,在影视领域,越来越多的电影、电视剧和网络剧也正朝着热门 IP 掘金。IP资源的争夺在电影和网络视频领域已几近白热化,而在电视领域,越来越多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的广电媒体越发重视IP战略。本文以浙江本地的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其IP资源的挖掘以及创新给出了自己的拙见。

二、当前国内外IP挖掘的发展现状

目前,在IP文化产业的挖掘方面,国内与国外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2014年,在我国对于IP的挖掘才算正式开始,目前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而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IP行业的挖掘,距今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国外成熟的IP公司在创作中会将多元价值、文化以及可持续发展作为作品成败的核心,这些会占据整个工作的大部分精力以及资源,实际上这种方式才是IP挖掘的根本所在。但是很多国内的IP创作公司往往忽略了这些核心部分,他们将IP创作的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到一些表面层次的东西上,即只要作品画得好、写得好、宣传得好就可以创造出好的市场价值,这种错误的观念就会造成我国在IP挖掘上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大。

三、浙江省传统文化IP资源的整理普查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背景下,党和国家对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提出了国家的软实力以及整体竞争力是可以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实现的。基于此,本文对浙江传统文化背景下IP资源的挖掘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浙江名人。在历史长河中,浙江出现过多名杰出人士,在哲学、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两院院士中,祖籍浙江的人就占了百分之二十,以浙江名人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最著名的当属《鲁迅》; 第二,浙江民俗、民间故事。浙江民间故事历史悠久,辐射地域广泛,形式多样,关于它的民间故事数不胜数,很多都以电影以及电视剧的形式被拍摄流传至今,最著名的当属《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田螺姑娘》,未来这些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IP题材;第三,浙商文化。以独特的创业实践创造了独有的浙商文化。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浙商以其一贯的敏感和迅捷,用新兴文化中蕴含的崭新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想象力,对浙商文化进行着新的演绎。“浙商”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商业现象,更是上升为一个文化现象。关于浙商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有很多,其中,《航班几点起飞》是很有代表性的,讲述了浙江商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的特质,白手起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浙商文化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IP题材。第四,浙江戏曲。浙江的戏剧艺术底蕴丰厚。除越剧外,并拥有婺剧、绍剧、瓯剧、甬剧、姚剧、湖剧、温州乱弹、新昌高腔,以及流行于杭嘉湖地区的昆剧、评弹等多个剧种。很多影视剧中都会引入浙江戏曲,例如《刀锋1937》中引入的杭嘉湖评弹。

四、全媒体背景下对IP产业链的探索与创新

关于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华传统文化,曾经做出过重要的论述,他指出传统文化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路线指明了方向。现针对国内的IP 产业链现状,对IP产业链的探索有如下建议:

(一)开发本土IP。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灿烂历史的大国,文化资源丰富,相比美国借鉴其他国家的元素来塑造自己的角色和人物,我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的神话民间故事内容体裁多样,人物形象突出,试图挖掘其中的精品故事与人物。

(二)品牌经营模式。在IP 的运营方面,产品的品牌意识非常重要,品牌所承载的是文化价值的巨大传播力,而如今国内已经有不少有影响力的IP,在影响力的基础上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品牌。

(三)实现互动联合。最宝贵的是做到创作者之间的交流,启发了双方的后续创作,并且乐于听取来自粉丝们的声音。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多吸取原著作者与原著粉丝的建议,实现联动,并且依托互联网新平台,打破创作者和消费者界限,促进IP 作品的全面发展,拓宽产业链条,促使IP 作品获得更为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五、结束语

本文从IP的特征以及诞生背景入手,介绍了IP的概念,分析了当前国内外IP的发展现状,并对浙江传统文化的IP挖掘给出了自己的意见,笔者认为从浙江名人、浙江民俗、浙商文化以及浙江戏曲等方面入手,就可以挖掘出丰富的IP资源。

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篇(3)

中图分类号:C9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7-0054-03

职业经理人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一个国家的发展依赖于一大批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一个国家如果缺乏这种人力资源,则必然经济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职业经理人的稀缺程度最高,而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职业经理人的稀缺程度最高。因此,我们在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过程中,培育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的现代职业经理人队伍是一项非常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一、建立职业经理人和资本方的互信机制

社会对职业经理人的要求归纳起来就是两方面:第一要有管理的专业技能,第二要有职业道德。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者才能使得专业的管理技能在企业中发挥最大效能,因此,职业道德比专业技能更加重要。

互相信任是开展良好工作的基石,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信任体现在忠诚度上面,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信任体现在授权上面。没有这样一种信任文化,经理人和企业之间就不可能产生良好关系。

1.建立互信的思想基础。双方要在彼此认同价值观的前提下,共同寻求企业文化和理念的一致性。如果没有相同的价值观,不能对企业文化产生共鸣,不能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形成共识的话,就不能产生默契,无法进行真正的合作。所以说,建立互信的思想基础是一种前提。任何企业从开始产生到后来的发展壮大,一定会在这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理念。而企业内部成长起来的人员,一般都是对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趋于认同或者一致的。这将大大减少外来职业经理人对企业文化感知和认同的磨合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2.建立互信的物质基础。资本方追求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企业价值合理合法的最大化,职业经理人的价值体现在用自身的能力经营管理企业从而使企业不断获取效益以及让企业员工得到应得利益的过程之中。因此可以说,职业经理人和资本方的利益以及和员工的利益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必须建立在责、权、利、风险四方平衡的基础上。首先,清晰界定职业经理人的权力。其次,在界定权力之后要体现与权力相对应的责任。最后,明确界定与权力责任相一致的利益。

3.建立互信的行为基础。这一点体现在双方对自己角色定位的准确。职业经理人在摆正位置、做好角色互换的前提下,首先做一名执行者,然后才是决策者。从工作关系上讲,职业经理人是受雇佣的对象,不能凌驾于资本之上。在董事会制定了企业的战略之后,职业经理人将董事会的目标负责完成。资本方同样不能越位管理,不能干预职业经理人的具体工作,要尊重人力资本角色。只有这样各司其职,才能建立互信的环境。

二、加强建设职业经理人市场制度文化

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必须要改变观念,强化法制意识,淡化人情观念,坚决推行制度文化的建设工作。建立和完善经理人市场制度,是企业高效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为此,各国作了很大的努力,英美的经理人市场制度以理性人假设为前提,在这种前提下界定所有者与经营者、企业与经理人之间的关系;与之相对,日本经理人市场制度则比较强调道德和企业文化的作用。建立我国经理人市场,要考虑经济、社会、文化的特殊情况。

1.尽快建立《职业经理人法》,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建立适合职业经理人成长的法律制度,也就是建立职业经理人的行为规范。在保障职业经理人群体的合法地位的同时,对职业经理人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的规定。法律上界定职业经理人的地位是非常必要的。当社会上开始形成一个群体阶层时,政府对这个阶层进行立法相关的行为是保证社会公正公平的有效手段。尽管广东等地先后制定了保护企业经营管理者权益的地方性法规,但从整体上看,职业经理人的经营权、收益权以及流动权等依然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加快相关法律建设,规范社会、雇主以及职业经理人的行为,充分保障职业经理人合法权益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1]。目前,在职业经理人和企业之间还缺乏这样的一种制度氛围,职业经理人和企业的信任机制还没有能够建立起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信用文化的缺失是一个深层原因。在制度文化层面,还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改革的过程是渐进的,许多环境方面的完善和制度方面的确定需要不断适应时刻变化的外部环境,按照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制度变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职业经理人的影响和西方文化对他们的冲击一直处于一种融合和调整的状态,导致了双方的价值观和理念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一直摇摆甚至迷失。

2.建立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双方的法律制度约束。一方面,要加强对私有合法财产的保护,保证职业经理人不能因为个人原因而对民营企业老板的财产产生不正当侵害。同时也对企业的行为进行了约束,防止侵害职业经理人个人的合法财产,并从法律角度保护职业经理人的合法收入,避免职业经理人面对资本方的强大而采取非法手段获取财产,从而保证双方的平衡关系。只有形成了职业经理人和企业的法律体系,才能提供良好的职业经理人发展环境,也才能保护职业经理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这样的良好环境又作用于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将会大大促进两者的健康发展,有效提高经济实体的运行效率。我国已经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加强了对私人合法财产的保护,我们要通过修改《刑法》、《合同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制定《职业经理人法》、《竞业禁止》等一系列法规,来形成我国职业经理人的法律体系,要从法律上界定职业经理人地位,保护企业所有者和职业经理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两者行为。

三、“家文化”的有效外延:建立企业内部经理人培养机制

职业经理人的来源不外乎两个途径,一是外部引进,二是内部培养。在当前,从外部引进职业经理人有着一定的风险。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由于目前经理人市场还没有形成,造成可供选择的经理人数量上很少,质量上也不能代表职业经理人群体整体水平。同时由于市场还没有产生人力资本的有效流动,也给职业经理人群体带来了良莠不齐的状况。因此,一方面在着力营造职业经理人良好生存环境的同时,企业在内部培养职业经理人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在这一点上,我国的家族企业、海外华人企业和日本企业的经验值得借鉴。属于东方文化体系的日本具有典型的儒家风格,其传统文化是引进了中国的文化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赖肖尔认为,日本人的突出之处是其独特性以及他们在学习和应用外国经验时不失去自己文化特征的才能。

借鉴日本企业培养职业经理人的经验,在企业内部着力培养职业经理人。通过对日本现代企业制度的研究,我们看到,日本现代企业制度具有以下特色:

1.以终身雇用制为基础的企业劳动工资制度。与终身雇用制相配套,企业一般都实行工资和职务提升的年功序列制。即按学历和本企业连续工龄支付工资和晋级的制度。

2.以“经营者主导”为特征的企业治理结构。日本企业的股东,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力是很弱的,经营者反而具有强大的支配权力。企业董事会的作用也很小,它的成员大多数是由公司各事业部门或工厂的领导人兼任的。与欧美企业不同,日本企业的职工和经营者都把企业看作是“我们的”企业,企业实际上为全体职工安身立命、荣衰与共的利益共同体。

3.以本企业为主要活动基地的独立的工会制度。日本的企业工会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工会,它既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在争取职工的利益方面发挥很大作用,同时又和资方合作,成为缓和劳资矛盾的一个组织。其实,日本现代企业制度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掺杂其中。日本的传统文化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巨大,日本正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管理精华有机结合在一起,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终身雇用”、“年功序列”等体现了日本企业独有的家文化。而这样的“家文化”正是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延续。这一点在华人企业中也普遍存在。不同的是,华人企业包括中国民营企业的家族文化体现在后继领导的选拔上,其后继领导人通常是在本家族内部产生,而且一般都是嫡系。而日本企业的家文化则拓展了单纯家族文化的概念范畴。在日本企业中,所有员工将企业视为自己的家,企业也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对待员工。这样就解决了员工忠诚和培养接班人两大问题。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培养一个精于本行业的管理接班人的成本远远小于从外部市场引进的成本。不过,这种机制必须依赖于企业内部机制的最优化。也就是说,企业的激励、评价、约束等机制必须相当完善。

四、消除狭隘的地域文化偏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类生产要素和社会、物质资源将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合理配置。作为人力资本,职业经理人的价值只有在流动的市场环境中才能得到优化和有效配置,这对于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通过市场调节进行合理流动,有利于打破人才管理上的“部门、单位所有制”,逐步改变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逐步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有利于广泛发掘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有利于人才在各地区、各部门和各行业之间互通有无,调整余缺,使企业和社会能够根据生产结构的变化,自主地调节人才,有进有出地实行动态组合[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存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色彩。然而,狭隘的地域文化偏见不仅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还将严重制约职业经理人全局市场的建设。地域文化偏见不仅是极端感情色彩的产物,对现代文明而言还是一种不可容忍的歧视。事实上,文化冲突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同时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正如我们已经坦然面对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冲突一样,带着地域偏见培养经理人显然是不可取的。不同地域的人才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地域文化在一个企业中进行融合,使合作与集思广益成为可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职业经理人在企业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因此,必须要消除狭隘的地域文化偏见,拓宽职业经理人选择范围,加速人才的流动,有效进行资源共享,通过相互交叉渗透建立起双方的共识和认同,在互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形成新型而独特的混合文化,形成跨文化优势。通过打破这种文化偏见,在企业内部可以形成争论和广泛交流,可以拓宽企业的视野,利于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企业文化的创新。

五、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

树立和倡导优秀的企业理念和企业价值观,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逐步完善企业文化内涵。通过对发达国家的企业研究表明,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我们还看到,当一个国家在经济上崛起的时候,也是该国世界级企业崛起的时候,是世界级企业家和企业家群体崛起的时候。这是深受民族文化影响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体现着企业家对企业的人格化塑造,通过对企业历史使命的赋予,让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充分实战、绽放光彩。一个优秀的现代企业一定具备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企业文化中透露出来的企业理念和企业价值观对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从职业经理人培养角度来说,建立优秀企业文化的好处有:(1)为已有的职业经理人构建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2)吸引外来的职业经理人;(3)有利于内部培养职业经理人;(4)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的充分展现。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价值观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意思是诚恳老实,有信无欺。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只要讲诚信,才能建立正常的秩序。

2.人本思想。《尚书》说:“惟人,万物之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才的重要性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为职业经理人提供一个重视人才的企业文化环境,能充分体现其人生价值。

3.团结敬业。集体主义是中国的深厚传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们相互交往的基本准则。企业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对企业的稳定发展极为重要。

事实上,我国企业对企业价值观的重视正逐步增加。认为企业价值观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企业必须要有明确的价值观,而且要得到员工的认同。2007年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报告显示,20.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从企业规模看,企业文化建设在大型企业比在小型企业更受重视。只有14.3%的小型企业认为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而有30%的大企业持有这样的观点。从经济类型看,有29.3%的外资企业持有同样的观点,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

六、培养职业经理人的儒商文化人格

在职业经理人培养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吸收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经理人培养的优秀经验;另一方面更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从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出发,古为今用,使儒家文化在我们的社会形成一套共享的伦理道德规范的价值基础,将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格塑造结合起来,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儒商文化人格。

1.对资本的忠诚。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忠于资本是最基本的素质。要在尊重资本运作的原则和规律的前提下对资本进行保值增值的管理。那种过分忠于资本,甚至为获取资本不择手段的职业经理人是不足取的,因为他随时可能为资本放弃原则,这样的经理人最终不是个人私欲膨胀,欲壑难填,就是造成整个管理层分崩离析的祸首,更可怕的是,这种欲壑往往会传染其他同僚下属,导致公司很难扭转这种人人自私自利的局面。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应该是胸怀大志,有自己对资本乃至对社会独立的见解,有全面的、长远的规划和近期的计划,对于投资人尊重但不妥协,以事业为前提,在资本运营过程中充分尊重经济规律,并坚持维护这种规律的合理、合法性,并贯彻始终。要具备“诚实守信”这个重要的品德。“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现代社会更强调信用。信用是无形资本,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更为重要。对外可以取信于外部环境,对内可凝聚企业力量。

2.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周易》中的话至今还被无数有志人士诵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求职业经理人能不断调整各种资源配置要素,在不断的学习创新过程中自我挑战,自我超越,开拓创新。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要刚健自信。孔子在《论语》中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是中华民族刚健有为、奋发图强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体现。自强不息的作风最主要体现在不满足自我,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职业经理人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务,就会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置远大理想于不顾,找不到前进动力和明确目标,丧失方向。只有自强不息,才能高瞻远瞩,才能不畏困难,当困难来临时能直面应对;才能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在企业发展顺利时树立危机意识,当危机真正降临时,才会从容不迫,沉着应对,从而有效预防危机、解决危机。

3.“内圣外王”的社会责任感。儒家的社会哲学就是“内圣外王”,“内圣”是“外王”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做到“内圣”,才可能实现“外王”。优秀的企业家或者职业经理人一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当前企业经营者们普遍认同的。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促进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业经理人认识到社会责任的履行对企业和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具体讲,有以下几方面:

(1)对货币资本的责任。也就是对股东的责任,职业经理人作为委托关系中的方,通过自身资本能力的实现,完成资本的保值增值是首要责任。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保证企业不断成长发展的首要任务。

(2)对员工的责任。职业经理人是企业的主要管理者,对法人财产拥有经营权和管理权。企业员工是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的具体实现者。对员工的责任具体体现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确保员工人尽其才,使得员工在工作中得到快乐和持续成长。

(3)对社会的责任。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具有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使命。职业经理人是具体实现使命的执行者。只有经理人具备了社会责任感,企业才真正具备了对社会的责任意识。职业经理人通过对企业战略的规划制定,将社会责任意识渗透到每一个环节。包括:保护社会环境,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向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依法纳税;并不断提供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涉足慈善事业;利用自身影响力促进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

参考文献

[1]毛为.经理革命——中国经理职业趋势[J].河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4).

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篇(4)

关键词 传统武术 影响因素 发展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提到:“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历史的篇章也在随之翻动着。以“奥运会”为主的体育,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种体育界的盛典。而传统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主要用身体的姿势形态和一些动作的连贯来传承和表现的一种文化,有着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众多的群众基础,在民间进行传承和发展。传统武术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制约,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怎样在体育事业发展飞快的世界中摆好传统武术的位置,表现其的价值,怎样把传统武术在这个时代能够像更高一层次的发展推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

什么是传统武术?经过查阅大量资料统计,并没有得出一个关于传统武术的一个相对统一的定义,而在《辞海》中关于“传统”一词的解释是:“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对人们的一些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和控制的作用;传统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传统是有阶级性和民族性;积极向上的传统对社会的发展有着进步的作用,而保守落后的传统对社会的发展会有着负面的影响。”现在对武术的定义是“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既然武术是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不断承传至今,注重内外兼修,对照“传统”一词的概念,可以称其为传统武术。

(一)传统武术的门类派别繁多、术语称谓不统一

中国武术门派之多,在世界武术中也是非常少见的。据统计,中国目前有“历史清楚,脉络有序,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约129种。然而中国武术的流派繁多,却没有统一的命名方法。有些按地区命名(如河南派心意拳);一些按山脉、河流(如武当派);有以宗师姓氏命名(如杨氏太极拳)……以往,这些流派会以主修内功、外功来粗略划分,成为内家拳和外家拳两大类;世界上很多人都称武术为中国功夫,如果在国外讲八卦掌、形意拳、翻子拳、南拳等……外国人肯定听不懂。如果我们说一些术语,更是不可能明白,如果找一些翻译人员来解释,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武术训练的翻译者来说,更是很难讲明白。

(二)传统武术门派独自发展

传统武术经过武术家不断的实践,创立了不同的门派,像长兵、短兵、内家、外家等;但是很多武术家都是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由于他们太过于保守的传授方法导致了很多武术拳种的失传。而且还有个别的门派由于很少与别的门派进行交流,只顾自己的发展,在传授时往往特设关卡,致使拳种发展受到限制。

(三)传统武术赛事发展缓慢

按现在发展的情况看来,很多的武术比赛都是竞技武术的项目占据多数,中国武术也在想方设法的把竞技武术向国际世界化的推广。虽然这些年来传统武术在一些二线城市和一些小地方发展的不错,也多多少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样的传统武术也都只是在地方的传统节日上或者一些小规模的比赛上才有出场的机会。这样的形式,没法与国内一些正式的竞技武术比赛相比较,这样就使传统武术在很多时候失去了表现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重新摆正传统武术的发展方向,使传统武术正确、规范、有特色的走入正规化竞技市场,开拓传统武术的发展空间。

(四)在世界文化中传统武术处于弱势文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每时每刻都感受着来自文化的气息,并时常感受着某种“文化力”的相互作用。不同的文化在相互作用中都是不平等的,而是强弱之别的,就是人们常说的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华武术,不得不承认在如今这个体育全球化中处于弱势阶段,如果长期在体育的竞争中我们所谓的国粹武术长时间处于落后的地位,弱势文化就无法抗拒强势文化的渗透。中国传统武术必须保持自身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场竞争中作为一个“竞争对手”而出现。在呼吁继承传统武术的同时,更强调的是传统武术的发展与创新。同时结合时代要求,结合当代人民生活的水准,把世代承传下来的传统武术的精华,进行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使传统武术在这个时代的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影响传统武术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现代人价值观的转变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篇(5)

参考文献

[1] 晋佩章.中国钧瓷艺术[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07).

[2] 姚伟钧,等.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3).

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篇(6)

二、民族音乐学理论对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影响

(一)对传统音乐研究模式和角度上的影响

对于民族音乐的研究不仅对要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研究,同时也要对整个民族的文化进行研究,因此在对民族音乐的实际研究之中,一般会对民族音乐的研究视角放在整个民族的角度上来进行研究。在目前对民族音乐的研究的过程中,一部分学者提出应将对民族音乐的研究放入整个民族文化研究的体系中进行研究,而这种研究研究方式,就是所谓的文化相对主义价值观。而回顾以往对我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往往是将对传统音乐的研究分为音乐文化和音乐典籍的单独研究,在研究过程,较为注重对传统音乐节奏、旋律、演奏等音乐形态的研究,并未将传统音乐研究放在整体的社会文化的环境和背景中进行对传统音乐的研究,使得传统音乐研究缺乏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和相互影响方面的研究,在对传统音乐的研究之中也难以体现传统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底蕴。随着民族音乐理论的出现和发展,特别是文化相对主义价值观的逐渐形成,对传统音乐研究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影响下,对传统音乐的研究也效仿对民族音乐的研究,将传统音乐的研究置于整个文化背景之中,从而在整体的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背景和氛围之中对传统音乐进行研究。

(二)传统音乐研究从书面材料演变为实地考察

对传统音乐进行研究的过程之中,对传统音乐的研究往往是依靠现存的文献和典籍等纸质材料对传统音乐进行研究,不管是对传统音乐的发展历史、发展形态等的研究都是来源于纸质材料的记载,这种研究形式更类似于纸上谈兵②。在对传统音乐历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只是依靠书面的记载是远远不够的,这种类似于纸上谈兵的研究方式,及时得到了研究结果,也是与实际现实存在极大的差距,难以相符,所以对历史的研究,必须要“迈开腿”,“走出去”,亲自来到传统音乐发展中的实地,走进传统音乐发展中所经历过的环境和氛围,进行实地实景的考察。从时间点来说,从后,对传统音乐的研究终于走出了文献和典籍,来到了传统音乐发展经历过的实地,在传统音乐发展的历史现场,对传统音乐进行研究,而这种走进历史实地的研究方式,因是在民族音乐理论发展之中提出的研究方式。这种深入音乐发展历史实地的研究方式,不仅仅是一种传统音乐研究方式上的转变,同时对传统音乐研究者来说,也是与传统音乐亲密接触的最佳机会,传统音乐研究者在深入实地进行研究考察的过程中,可以回到传统音乐发展演化的现场,感受音乐带来的精神上的洗礼和心灵上涤荡。而这种深入历史实地的传统音乐研究方式,可以在深入实地研究中,收获比书面资料更丰富的音乐文化研究,同时在真实的实地文化熏陶中,切身的体会到当地的文化和音乐之中的关联和影响,对传统音乐的研究也会更加透彻和深入。例如很多民间的传统音乐,只有来到音乐存在、流传的当地,感受到当地的人文、风俗,看到当地的一山、一水,才能真真的领会到音乐中所传达的情感和精神,只有深入到当地,体会真正体会到音乐中所流淌出的情韵,以及音乐带来的美妙感受。

(三)传统音乐研究从单一走向多元

在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存在着一种规律,就是传统音乐中对汉族音乐的单一研究,缺乏传统音乐的多元化发展。从传统音乐发展的整个历程之中,一眼望去基本都是以汉族音乐为发展主基调,在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化,汉族音乐的发展地位依旧难以动摇,在元朝和清朝时期,传统音乐的表现和发展依然对汉族音乐的模仿,无论音乐歌舞,还音乐曲调和音乐形式都为形成自身的特色,即使做了自身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的融合,在音乐的再次创作过程中,汉族音乐依旧占有主导地位,所以长久以来,传统音乐一直是以汉族音乐为核心的。与此同时,在长久以来对传统音乐的研究过程中,汉族音乐一直都是传统音乐的研究主体,忽视了对其他民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因此对传统音乐的研究一直呈现出一种单一性。但随着民族音乐的逐渐发展完善,民族音乐理论对于传统音乐的研究产生巨大的影响,介于此,我国传统音乐研究无法还像以往只对汉族音乐进行关注和研究,,而是将传统音乐研究置于整个音乐体系之中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形式的转变,也使得我国传统音乐研究从以往的单一性发展为现在的多元化。我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多元化研究转变,具体表现在实际研究之中,不仅对音乐理论研究带来了转变,同时也影响了音乐文化著作,在全国范围内的音乐文化著作的发行和出版,不但是音乐研究多元的表现,同时也促进了音乐间多民族的融合和共同发展。在多元化的传统音乐研究之中,民族音乐研究在对民族音乐进行研究时,就需要几个民族音乐置于整个音乐体系中进行研究,要强调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形成以及发展演化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与民族发展演变过程的一致性,不能单纯的用一种音乐文化来对比对另一种音乐文化来进行解读和理解,由于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的地域、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别,所以不同的民族音乐之间不能进行简单的对比,所以在对传统音乐的多元化研究过程中,不能将汉族音乐与奇特民族进行简单粗暴的对比,对待不同民族的音乐,要以平等、尊重的心态,去评价不同民族音乐所富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从而在不同民族音乐之中发现其独有的艺术意蕴,进而更好的进行传统音乐的多元化研究。

(四)传统音乐研究水平得到了提升

从对传统音乐的研究开始至今,对音乐的学术研究大多停留在对音乐本身、音乐历史等的研究上。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引入,则对传统音乐的研究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对传统音乐的研究如上述所言,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阶段,从以往的单一性研究过度到现今的多元化研究,不仅对传统音乐本身,以及传统音乐发展演变所经历的历史文化背景、人文风度等进行了研究,并借鉴和融合其他学科、人文等思想和方法来对传统音乐进行对比研究,这对传统音乐研究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我国的民族音乐由于民族数量多,音乐形式丰富多样,因此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建立起了具有民族针对性的例如满族音乐研究会、侗族音乐研究会等分民族的音乐研究会,进而根据不同民族的地域特色、风土人情等对不同的民族音乐进行研究,在对不同民族音乐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还对民族音乐的现有状况、未来发展走向做出了认真的讨论和研究。除此之外,民族音乐的研究成果也应该回归民族,回到民族音乐的发源地,进而促进当地民族音乐的发展优化,并对当地的民族文化进行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每一位民族音乐研究者都应该在对民族音乐的研究过程中,遵循一种研究理念,民族音乐研究主要是来源于民族,因此所得到的研究成果也应该回归民族,让民族受惠,让实践去检验研究成果。而对民族音乐的研究,以及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应用到实际之中,用于帮助更多的大众来认识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从而使得不同民族之间可以相互尊重,融洽相处,从而更好对民族音乐、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进行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使得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可以在尊重、平等的环境中得到应有的理解,保留下真实的文化和环境形态,减少由于人们的误解和无知对民族音乐以及民族文化造成的破坏和负面影响。不管是在哪一个角度对民族音乐,民族音乐都是不可取代的存在,因此不管是哪一个民族的民族音乐都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民族音乐是带有浓浓民族韵味的音乐,所以对于民族音乐的研究就是对一个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乃至整个民族风貌的研究,而对其他类型的音乐的研究则与此有很大的区别,对于民族音乐的研究,是对音乐以及与音乐相生相息的存在环境一同加以研究的,对民族音乐研究所研究的内容是不同区域内,不同民族音乐的发展规律以及音乐发展历程的,这不仅仅是单纯的民族音乐研究,同时也是对民族人文的研究。而通过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研究,也促进了不同民族音乐之间的沟通和融合,进而推动民族音乐的优化发展。也正是由于对民族音乐的研究时将对音乐的研究放眼于整个民族文化和精神范围之中进行研究,所以民族音乐研究的大的研究文化背景也早就了民族音乐研究大的眼界。民族音乐这种以更开阔的视角对音乐进行研究的方式,对传统音乐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促进了对传统音乐的研究方式等的转变,也提升了传统音乐研究水平。效仿与民族音乐的研究,对传统音乐的研究也将对音乐的研究着眼于大的文化背景之下,将对传统音乐的研究扩大为对传统音乐存在背景下的社会文化和时代背景的研究,使得对传统音乐的研究更具有文化意义,同时也使得传统音乐研究更加深入,把对传统音乐的研究带入到当时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地域特征之中,研究者对传统音乐有了更为透彻的感受和理解,因此介于这种研究方式和方法所得到的研究成果也更具真实性以及历史意义,所以在对民族音乐研究的熏陶和影响之下,传统音乐研究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五)基于文化基础上的对传统音乐的研究

以往对传统音乐的研究不仅仅只单纯的依靠文献典籍等文本资料,同时对传统音乐的研究经常将研究重点局限于对音乐节奏旋律、曲调节奏等单纯传统音乐构成的研究,这只是对传统音乐的表面形式的研究,逐渐对传统音乐的研究逐渐深入到对传统音乐存在于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习俗、人文环境等因素的研究,传统音乐的研究变成对一种特殊文化现象的研究,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研究。因此,对传统音乐的研究,将文化大背景融入到对音乐的研究之中,不再是单纯的音乐形式等的表面层次的研究,而是演变为融入文化和精神的研究,将传统音乐研究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研究,这样才可以对传统音乐的研究更加透彻和深入,才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人文环境中,对传统音乐的出现、发展、演变等作出更贴切、更真实的研究和还原,从而得到更具有真实性,更具有历史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对音乐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民族音乐研究学者不仅要对民族音乐研究引进更加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民族音乐研究观念,寻求音乐跨越语言和国界间的交流和融合,更不能忘了自己的“本分”。除此之外,对音乐的研究也应向西方等先进国家进行学习和借鉴,对音乐的研究不仅要展望未来,同时也要回首过去,对过去音乐研究走过的道路和获得的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而为未来的音乐研究做好铺垫。同时对于不同的音乐要持有尊重的态度,平等的对待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不同体系的音乐,求同存异,寻求不同音乐之间的交流、融合以及共同发展。文化相对论不仅对传统音乐研究带来的新的发展方向以及对传统音乐研究的冲击和影响,也要认识到对音乐文化和精神遗产的保护,以及对音乐资源的再利用。可见,通过上述的叙述,对民族音乐音乐的研究不再是单纯的对音乐本体的研究,而是对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研究,在对民族音乐的研究的影响,对传统音乐的研究也逐渐脱离了对音乐本体研究的单方面注重,对民族音乐的研究也如同对民族音乐研究一般,成为了一种对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篇(7)

(二)传统音乐呈现多元性的认识

我国长久的音乐发展历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几乎都是汉族音乐,即便是后来的其他民族统治时期,发展的音乐也受汉族音乐影响巨大,多数是对汉族音乐的学习和模仿,或者融合汉族音乐创作新曲风,但融合的成果仍然是汉族音乐居首位。从研究的中国传统音乐可以看出,我们基本上集中研究汉族音乐而缺乏研究其他民族的音乐,使得我国传统音乐呈现了一元化模式。后随着不断发展的各民族,和不断出现和更新的民族音乐理论,冲击着我国的传统音乐,使得我国传统音乐从一元化研究模式逐步转变为共同研究汉族音乐和其他各民族音乐的多元化道路上,避免了只研究汉族音乐造成的研究范围狭隘问题,丰富了我国的传统音乐。

(三)重视民俗文化及民间社会中的音乐等实地考察

我国研究传统音乐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参考文献资料和音乐文化史料,基本上限制在室内进行研究,而没有在音乐起源处进行实地考察研究。这种研究方式可以看出是闭门造车,降低了音乐研究的准确性,且与实际音乐联系不强,使得研究存在一定的出入。直到以后,我国很多音乐研究人员开始进入民间进行实地考察音乐起源地的民俗文化及民间社会中的音乐等,促进了我国传统音乐质的飞跃,并对传统音乐研究产生了大批珍贵文化资料。人们喜爱音乐、创造音乐、研究音乐,最根本的原因是音乐能给人带来精神层面的享受,能抒发人们最真实的情绪。而深入民间去亲身体验音乐形成的特殊文化环境,置身所处当地人们的内心感受,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传统音乐所表达的内涵,明白音乐所具有的意境及特有的感情,从而产生共鸣,获得精神上洗礼和陶冶。

(四)中国音乐研究成果显著

研究民族音乐学理论,使得我国对音乐形态的研究从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且更加重视与音乐产生因素相关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等,学会了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中分析不同的音乐,感悟音乐本体,提高了音乐研究水平。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会根据我国少数民族特点,专门成立了不同的研究会进行不同领域和对象的研究,如侗族音乐研究会、满族音乐研究会等可以针对本民族的民族文化、音乐风格等进行本土化交错研究。

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篇(8)

1 茶品设计开发研究背景

中国茶业总是以茶叶品种的不同进行分类,如信阳毛尖,这种“产地+品种”的定义方式成为了中国茶业的主要品牌特征。而消费者在消费期间也是先选定产地和品种,然后再选择知名茶厂或茶叶商铺。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如何将信阳毛尖茶品时尚化、年轻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信阳毛尖茶产品进行概念、形态以及包装等方面重新定位,改变现有的信阳毛尖茶产品形设计概念和产品形态的约束,以互联网经济背景为依托对信阳毛尖茶产品进行创新性的开发策略研究[2]。

2 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方式

2.1 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消费特征

互联网经济使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通过微信、购物网站等敲击键盘就可以拥有一次消费体验。在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化社会的影响,利用数据采集并加以分析、研究可以更加准确的发现消费者的需求,使传统的茶业与互联网经济接轨,实现更加完美的消费体验[3]。在互联网经济影响下,对传统茶业产品的产品开发设计和体验性、服务性的设计越来越重视[4]。

2.2 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年轻消费群体消费行为特点

年轻的消费群体是一个感性的消费群体,多是以欲望为驱动力而不是实际需要。所以这类群体的消费活动带有明显的情感控制和审美选择。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一般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消费心态,一为趋同消费心理;二为求异消费心理。年轻消费群体在生活中关注微信、微博等流行沟通软件,喜欢色彩鲜明的、生动活泼的事物,也是流行影视剧及歌曲的热力追捧者。所以,年轻消费群体已经不再是仅仅追求产品的物质性,更多的是力求在消费的过程中实现感情的寄托和满足[5]。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茶品消费主要是为了符合当前年轻多变的消费理念,以PC端和移动端为载体的圈式互联网消费通道[6]。

3 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信阳毛尖茶产品年轻化开发设计策略实施建议

3.1 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年轻茶品开发概念设计

通过对年轻群体茶品消费行为的研究,在具体的概念设计策略上,可以采取以下建议:

(1)从年轻群体的虚拟性消费需要出发,将信阳毛尖与年轻消费者的想象以不同虚拟角色相结合,形成不同的主题,将信阳毛尖根据不同的影视系列分为“哆啦A梦”系列等;

(2)从年轻群体的个性专属需求出发,将信阳毛尖与年轻消费群体的性格等作为概念设计,以星座为主题,将信阳毛尖按星座分类给对应的人群;

(3)从年轻群体对大自然的体悟需求出发,将信阳毛尖与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气相结合,将信阳毛尖分为“立春毛尖”、“雨水毛尖”等“二十四节气毛尖”;

(4)从年轻群体的角色认定需要出发,将信阳毛尖与年轻消费群体的心理角色相结合,将信阳毛尖分为“少女茶”、“公主茶”等;

(5)从年轻消费群体对艺术追求的需求出发,将信阳毛尖的主题分为不同的艺术领域,分为“乐理茶”或是“名画茶”等;

(6)从年轻消费者的职业需求出发,可将信阳毛尖茶品的概念设计为以不同职业背景为主题,将信阳毛尖分为“数字茶”、“字母茶”等;

(7)从年轻消费者的行为多变性需求出发,将信阳毛尖与不同的使用场合和目的作为概念设计主题,将信阳毛尖分为“车载毛尖”、“书房毛尖”等。

3.2 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年轻茶品开发形态设计

茶品形态应从触觉、听觉、视觉等方面传达茶品信息,传统的茶叶风格偏向传统中国风[7,8]。根据现在快捷多变的消费需求,可采取以下建议:

(1)伸缩茶卷:可以延展收回的原茶叶形态;

(2)固体茶粒:可以泡开的茶叶固体小颗粒;

(3)软胶体茶:可以直接食用的果冻茶、橡皮茶;

(4)爆炸茶:可以在口中发生反应的茶叶豆丁;

(5)液态茶囊:可以融化的茶叶浓缩胶囊。

3.3 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年轻茶品开发包装设计

传统的茶产品包装设计风格基本雷同,针对信阳毛尖包装设计理念有以下几点建议:

(1)在信阳毛尖茶产品的包装外形上,应注重加入鲜艳的颜色,符合主题的个性图案,简洁时尚的LOGO等;

(2)在信阳毛尖茶产品的包装操作上,应注重趣味性,增加消费者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加入一些趣味环节,如把包装打开后,包装成为一个特殊形状等;

(3)在信阳毛尖茶产品的包装利用上,应提高包装二次利用效率,使消费者能从心理上实现花一样钱办两样事的效果。使茶品包装可持续利用,增加附加值。

4 总结

本文通过对互联网经济背景的分析、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现状研究,得出了在此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下的信阳毛尖茶产品开发策略。主要研究成果包括这几个方面:(1)对信阳毛尖茶产品开发主题概念的研究,使我们能够更准确的把握年轻消费者的消费需求;(2)对信阳毛尖茶产品的产品形态的研究,使我们除了传统的茶品形态又加入了年轻人乐于接受的茶品形态;(3)对信阳毛尖茶产品的包装设计结合相应的开发主题及对应的茶品形态,设计出符合现在消费趋势以及现在年轻人生活常态的包装形式。在信阳毛尖茶产品开发设计策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待更深层次的探讨和验证。

基金项目:信阳毛尖即饮茶产品开发研究(2016yb09)

参考文献

[1] 卢泰宏,周志民.中基于品牌关系的品牌理论:研究模型及展望[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2 (4):4-9.

[2] 姜含春,赵红鹰等.中国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3):23C28.

[3] 彭焱,夏新平.网上交易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感的关系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02(02):61C64.

[4] 吴永福,汪一飞.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的现状[J].中国茶叶,2001,23(6):29-31.

[5] 张耀武,龚永新.低碳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J].旅游研究,2011,3(2):39-42.

[6]文南薰.茶文化旅游a品组合性开发研究―以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篇(9)

茶文化从中国传入欧洲,由欧洲传到北美,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在茶文化传播过程中,不断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了多样的茶文化亚类。本文从不同文化背景视角研究亚洲、欧洲及北美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感知的特征及异同,并通过数据定量分析得出对茶文化传播趋势的预测与建议。

关键词:

茶文化;文化背景;定量研究

1世界主要茶文化

茶不仅是商品,而且是一种附有传播性的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茶文化的融合与变迁导致了茶文化多元性和不同亚类茶文化的出现,形成了诸如“中国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英国下午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等具有不同地域风格的茶文化[1]。正因为如此,茶文化的定义也十分广泛。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与饮茶相关且具有传承性和连续性特征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如茶生产工具、饮茶器具等)、行为文化(如茶艺表演、茶叶展览和茶文化节庆)和精神文化(包括茶美学、茶宗教和茶艺术)[2]。本文拟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茶文化,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茶文化,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茶文化进行比较分析。

1.1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之前,当时茶叶被当作一种草药使用;而茶叶正式被作为饮品大约在公元前59年[3]。到唐代,饮茶已经变得非常流行。唐代的陆羽(公元733-840年)被誉为“中国茶圣”,其著作《茶经》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和饮茶的著作,对茶叶起源和历史、茶叶生长和加工过程、饮茶方法、茶艺等问题进行了描述,对当时和后代具有深远影响。在唐代以前,中国茶叶已经出口到日本、韩国、印度和中亚地区,成为世界上主要茶叶出口国;到了17世纪,中国茶叶第一次被出口到欧洲。伴随着茶叶贸易的繁荣发展,中国茶叶被源源不断输送到世界各地并与当地文化结合,逐渐形成不同特色的茶文化。Yang(2007)认为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和谐,融合了社会、历史、宗教、民族、音乐、舞蹈、绘画、美术、食品、烹饪等各个方面[4]。Wang(2001)则认为中国茶文化是“可见的艺术和不可见的道”相结合的产物,而“道”的内涵却非常丰富,自然法则是其主要内涵之一。从哲学视角看,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受儒家、道家和佛家文化的三重影响[5]。“和谐”和“中庸”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茶文化强调“以茶会友”和“以茶交友”,主张通过以饮茶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思想的体现;而茶艺表现过程也要求泡茶的水温不高不低,则正是“中庸”思想的体现。道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茶叶的种植、采摘和后期加工均具有严格的时间和季节限制,要求遵循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佛家思想强调“无欲”和“自省”,而中国茶艺则强调通过饮茶达到放松自我、反省自我的目的。中国茶文化博大而精深,对一品好茶的要求可谓良多,包括颜色、香味、形状、口感、茶具、水、时间、温度等[6]。茶圣陆羽认为泡茶的水最好来自于山泉,其次为河水,再次为井水。而最好的泡茶工具则是来自宜兴的紫砂茶壶,不仅能够保持茶的原始味道,而且能够提升茶的芳香[7]。

1.2英国茶文化

茶叶由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世纪早期引入欧洲;到17世纪中叶,茶叶被出口到英国;英国最早的茶叶广告出现在1658年;到18世纪时,茶叶已经成为英国最流行的饮品;到了19世纪,喝下午茶已经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8]。绿茶是中国最初向欧洲出口的茶叶种类,但由于绿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变质,容易保存的发酵型红茶逐渐成为中国出口英国的主要茶叶种类,并流行至今。在英国茶文化中,下午茶是当之无愧的代表。根据Pettigrew(2001)的研究,下午茶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1830-1840)的英国上层社会,因饮用时间在下午和傍晚之间而得名[9]。在英国,下午茶有时也被称为“低茶”(LowTea)。因为饮茶时经常坐在较低的椅子和桌子旁,饮茶同时配有面包、黄油等点心,且与糖、牛奶、奶油等搭配饮用。而与“低茶”相对应,英国茶文化中还有“高茶”(HighTea)的说法。在下午茶普遍流行于英国上流社会的同时,另一种饮茶形式“高茶”逐渐在英国普通家庭中流行起来。由于普通工薪阶层会承担更多的体力劳动,在两餐之间需要更多的食物补给。在“高茶”中人们摆脱了高雅却略显束缚的低矮茶椅,把更为丰富的食物摆放在高大的餐桌上,在饮茶时食用肉类、土豆、奶酪、面包和蛋糕等食品,份量更接近于一顿正餐。随着饮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英国流行开来,茶会逐渐成为了英国社会时髦的社交活动。与此同时,与茶有关的诗歌、小说甚至歌舞等文化形式也逐渐出现。早在18世纪,英国乡村就逐渐开辟了各式茶园,在每周六与周日对外开放,人们可以聚在一起饮茶跳舞。这种形式一直保持到二战前期,现在茶舞依然作为一种英国传统舞蹈而流传。从19世纪起,茶馆就逐渐在英国流行,一度成为英国女性最热衷的社交场所。现今的茶馆业依然火热,当然更多是因为它能够为人们提供可口的食物及茶饮,同时又保留了一种英国传统茶文化的氛围。

1.3美国茶文化

根据Yang(2007)的研究,茶叶第一次进入北美是在17世纪中叶,由荷兰东印度公司从中国引入。但由于此后英国控制了北美茶叶贸易,从中国出口到北美的茶叶并不多。而英国统治者又不断提升茶叶关税,最终导致了“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发生,使茶叶为美国历史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美国独立后,自1784年起开始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美国人最早的饮茶习惯主要由来自欧洲的移民引入,在茶叶由北向南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北美南部地区干燥炎热,饮茶方式由以前的热饮变成了冷饮,由单一茶饮变成了与柠檬、糖等混合的茶饮,并逐渐被多数美国人所接受。如今,冰柠檬茶可谓是美国南方茶饮的代表,并逐渐通过罐装、软包装等形式向全世界范围传播,逐渐被亚洲市场所接受,这是茶文化由西向东的逆向传播。美国茶文化的另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袋泡茶包的发明。20世纪初,纽约茶商Sullivan将茶叶装入丝织的小麻袋中作为样品送给客户。但客户在泡茶时却误将整个茶包放入杯中,这个偶然的误会却使袋泡茶方便易掌控的优势显现出来,使之逐渐在美国广泛流行起来,并在其他国家得以推广。

2研究问题

茶文化经历了由东向西,又自西而返的传播过程,已经成为世界性文化现象。这样就使得茶文化研究应当跨越地域的限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茶文化的感知有何异同。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进行探索性研究。

3数据收集

本文数据由第一作者在美国北卡罗莱纳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收集。采用简便抽样的网络问卷形式,问卷包括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共收回有效问卷246份。调研对象分别来自于美国、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等地区。由于美国是移民国家,近半数被调查者声明具有欧洲文化传统,因此按照文化背景进行划分,可得出亚洲、北美、欧洲三大文化背景群体。

4数据分析

4.1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的饮茶动机

在对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的饮茶动机分析中发现,亚洲背景群体的饮茶动机在保持清醒、遵循文化传统、对茶文化感兴趣及家族传统方面都明显高于欧洲和北美洲群体;但是,在喜爱茶的味道方面,其动机却没有欧洲及北美群体敏感。这显示出亚洲背景群体对茶的诉求更偏向文化传统,而欧美群体更注重茶的味觉体验。

4.2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熟悉程度

从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熟悉程度来看,亚洲文化背景群体对于中国茶文化更加了解,而欧洲及北美文化背景群体对于英式茶文化更加熟悉。由此可以看出,英式茶文化在西方茶文化中仍占据统治地位,而中国茶文化在亚洲文化群体中则有较好的传承。这说明茶文化的传承并没有因地域的阻隔而中断,如在美国的欧洲移民及亚洲移民依然对其传统茶文化更为熟悉。

4.3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兴趣

从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兴趣来分析可以看出,只有亚洲群体对中国茶文化的兴趣明显高于欧美群体。这表明,亚洲群体对于中国茶文化不仅更加熟悉,而且更加热爱,可以预见中国茶文化在未来的传承中更具有生命力。

4.4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要素重要性的感知

关于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要素重要性的感知,亚洲群体相较欧美群体而言,认为知道茶的原产地、饮用高品质的茶、了解原产地的茶文化、看到茶叶生产的过程以及体验传统茶文化更为重要。这说明亚洲群体对于饮茶及其背后所代表的茶文化有更多的诉求。同时,三种群体都认为饮用高品质的茶是最重要的要素。这说明在不同的茶文化当中,追求高品质的茶叶,满足人们对味觉及健康的需要,始终是第一要素。

4.5不同文化背景群体获取茶文化知识的方式

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群体获取茶文化知识的方式分析可以得出,亚洲群体更多从文化传统中继承茶文化知识,而欧美群体则倾向于从旅行经历中获取。同时,亚洲群体在家族遗传、来自书本、电视或其他媒体、受周围朋友的影响以及通过社交途径等方面获取茶文化都高于欧美群体。这说明茶文化在亚洲有更深的积淀与更丰厚的土壤,无论是家庭内部传统、对外社交礼仪、书本电视媒体,无一不渗透着茶文化的熏陶。

4.6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组成部分的兴趣

而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组成部分的兴趣也有不同。欧洲群体对茶文化最感兴趣的部分在于精美的茶具,北美与亚洲群体则对饮茶方式最感兴趣。但是亚洲群体较欧美群体而言,在茶叶加工过程、茶叶冲泡过程、饮茶方式、茶具及与茶相关的艺术等方面都显示出更多兴趣。这说明对茶文化更加了解的亚洲群体,精细于茶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于茶文化越了解,就越有兴致。这将进一步促使茶文化在亚洲的发扬光大。

5结论及建议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从中国到欧洲,从欧洲到北美,茶文化经历着不断的融合与变迁。虽然随着近代欧美经济的扩张,茶文化又出现了由西向东的逆流之势,但以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丰厚的茶文化土壤,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深刻的茶文化内涵,必将孕育出更加蓬勃的茶文化生命力。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吸取西方茶文化的精髓,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群体,应尊重其茶文化传统及饮茶偏好。例如招待英国客人应侍以红茶,并以糖、奶等佐之;而招待美国客人更应提供冰茶,而不是全部以中国传统的热茶来接待。同时,中国茶文化也应当随着中国茶叶的出口走向西方,通过电视媒体,互联网,社交网络,以及出版更多的英文茶文化书籍,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全面地展示给西方群体。另一方面,中国丰富的茶文化旅游项目也能在吸引西方游客的同时,将自身悠久的茶文化传统传播出去。这样的“一出一进”,将会促进中西方茶文化的交流,并使得中国茶文化在未来展现出其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2张琳洁.现代茶文化现象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篇(10)

图形一背景理论的研究始于1915年,最早由鲁宾开创,后被应用于研究语言,并把它划分为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在语言研究领域,这一理论主要用于英语或汉语的相关分析。在汉语层次上,有谢艳红(2006)的“汉语歇后语的图形一背景论分析”,潘平(2008)的“浅论图形一背景理论在汉语中的应用”及张克定(2009)的“图形一背景论视角下的汉语存现构式”等。在英语层次上,有文旭(2004)的“英语倒装句的图形一背景论分析”,谢捷(2006)的“英语名动转用的图形一背景论分析”,蒋红艳(2007)的“英语被动句的图形,背景论分析”等。近年来,对这一理论在英语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此起彼伏,2003年到2009年相关论文可达30余篇。其中在匡芳涛,文旭(2003)写的“图形一背景的现实化”一文中,探讨了“图形一背景”这一认知结构在语言空间结构和时间事件结构中的现实化,从而增强了这一理论的认知解释力。周岩(2004)写的“图形与背景理论与介词用法,句法选择”,着重从介词和句法多样化选择上对图形一背景理论做出一定解释。姚兆宏,李海芳(2008)写了“中动结构的图形――背景论分析”一文,将图形一背景理论应用于英语中动结构和汉语中动结构的分析。

从以上文章不难看出,前人运用图形一背景理论来研究英语句法结构仅限于从静态视角入手,对英语简单句的研究也仅限于语言现象本身。本文将从动态这一新视角探讨图形一背景理论在英语简单句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并做出解释,揭示其认知特点和规律。

一 图形・背景理论概述

图形一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由丹麦心理学家罗宾最早提出,后由完型心理学家用来研究知觉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在认知领域,“图形”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显部分,“背景”指为突出图形而衬托的部分。它们同时存在知觉语场中,但不会同时被人们所感知。罗宾著名的“脸/花瓶幻觉”证明了图画中确实存在“知觉突显”,人们不可能同时识别脸和花瓶,只能选择感知中突显部分,把脸或花瓶作为图形,这是图形一背景分离的主要观点(许利,2009)。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图形和背景不能同时被感知为同一东西,容易被感知为图形的事情一般具有完整的形状、结构和连贯性,因此更容易被感知、注意和识别(周岩,2004)。根据完型心理学家的观点,选择什么样的物体分别为“图形”和“背景”,这要遵循“普雷格朗茨原则”,即知觉场总是被分成图形和背景两个不负。其中图形这部分知觉场具有高度的结构,是人们所注意的那一部分,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的、细节模糊的、未分化的那一部分(匡芳涛,文旭,2003)。因此,人们在观察某一物体的时候,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

从语言认知角度看,图形/背景区分的认知原则可以用来系统地解释英语简单句的多样化结构,说明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基于人们对事物或事件的感知,并把它们划分成图形与背景来整合语言。通过了解这些认知特征,我们从而能够解释语言中图形和背景的众多复杂现象。

二 基于动态释义的图形-背景理论在英语简单句中的应用

根据句子结构,英语句子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简单句的基本形式是由一个主语加一个谓语构成,其它句子形式均由此句型发展而来。句法分析是语言研究的侧重点,传统研究大多从语言本身入手。通过再研究发现,英语也可以从背景到图形,如英语简单句。

1. 主谓结构

这种句型的谓语一般都是不及物动词。例如:

a).Things change.(事物是变化的。)

b).Nobodv went.(没有人去。)

从a)句可看出,说话者要强调“变化”一词,即change,在此句中,change作为图形而存在,强调一个动态过程,Things是此句的背景。

在b)中,说话者要突显的内容是“去”,即went,次要内容是No-body,因此went是该句的图形部分,Nobody是背景部分。

2. 主系表结构

在这种句型中,其实连系动词在形式上也是一种谓语动词,但实质上表语成了谓语。例如:

a).She became a lawyer.(她成为了一名律师。)

此句中,发话者的重点在句子后半部分,这也是听者想要知道的信息,即她成为的是律师,而不是任何其他的职业。因此可以把a lawyer看作图形,She作为背景。又如:

b).The milk turned sour.(牛奶变酸了。)

这个句子的分析思路与上句相同。我们得出结论:图形是sour,背景是The milk。在这两个简单句中,传达动态含义均为系动词,如a)中的became和b)中的turned。

由此可以看出,基于动态视角,英语简单句中的主谓结构和主系表结构是从背景到图形。

3. 主谓宾结构

这种句型的谓语一般多是及物动词。例如:

a).Susan resembles my sister,

b).My sister resembles Susan,

在a)中,我们可理解为说话者要强调该句后半部分,因而重读也在后半句,即my sister,我们可以说图形是my sister,背景是Su-san,因而是以Susan为认知参照点突显my sister。而在b)中,我们选择的图形是Susan,背景为my sis-ter。这种分别对图形与背景不同的选择主要通过谓语动词resem-bles来实现,因为这个动词给人们提供了有效信息,传达的是动态含义,也突显了句子的重点部分。

4. 主谓宾补结构

这种句型的补语是宾语补语,与宾语一起即构成复合宾语。例如:

a).I found the novel interest-ing.

a)中,我们把interesting看作图形,the novel看作背景。因为说话者强调的是句子的后半部分,指出宾语的特点,所以the novel成了背景。它们通过动词found来体现,折射出动态视角。再如:

b).I’U let him go.

如上所述,b)中的go是图形,him是背景。它们通过使役动词let来体现,传达主语的动态含义。在这一结构中,通过运用动态视角,也是从背景到图形。

传统意义上的语法认为一个句子由主语,(谓语)动词和补语(包括宾语)构成,实际上,句法的多样化不能简单凭借上述构成成分来解释。语言结构不能只靠单词拼凑或语法规则来理解,它更需要人们对外界事物及物质世界的感知。因此在分析句子结构的时候,我们要联系客观的物质世界和人的认知能力去分析各种句法结构。此外,我们需要不断运用新视角去分析研究各种语言现象。本文从图形一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出发,着重从动态视角探讨了“图形,背景”这一认知结构在英语简单句分析中的应用。这一理论对英语简单句结构分析做出了必要而合理的解释,并通过再分析英语简单句发现,英语不仅可以从图形到背景,也可以是从背景到图形。这将给我们以新的启示,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F.Ungerer,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9.

[2]曹艳琴等,工具主语句的图形一背景论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5).

传统文化的研究背景篇(11)

[5]Colin McMullitan.Indicators of Urban Ecosystems Health[EB/OL].[2000\|09\|19]..

[6]Rapport J,Gandetcl C L,Calowp.Evaluating and monitoring the health of Large scale ecosystem[M].Berlin:Springerverlag,1997.12~14.

[7]Hancock.T.Urban Ecosystem and Human Health.A paper prepared for the Seminar on CIID\|IDRC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Montevideo,Uruguay[EB/OL].[2000-04-06]..

[8]Guidotti T L.Perspective on the health of urban ecosystems[J].E-cosystem Health,1995,1(3):141~149.

[9]Jerry M S,Mariano B,Annalee Y,et al.Developing Ecosystem Health Indicators in Centro Habana:A Community\|based Approach [J].Ecosystem Health,2001,7(1):15-26.

[10]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分析――以广州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15(5):26~28.

[11]颜文涛.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属性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8):137~145.

[12]官冬杰,苏维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5):70~73.

[13]史飞,严力蛟.未确知测度模型在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通报,2006,23(4):15~18.

[14]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J].中国环境科学,2002,22(6):525~529.

[15]肖风劲,欧阳华.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和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2):203~208.

[16]戴晓兰,季奎,吕方,等.基于物元模型的城市生态健康评价[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9(2):58~62.

[17]周游,董成森.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09(12):108~111.

[18]叶田,杨海真.上海市2003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四川环境,2005,24(3):15~18.

[19]周国忠.旅游生态足迹研究进展[J].产业观察,2008(2):92~95.

[20]张新.武汉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与评价[J].统计观察,2007,2(231):81~83.

[21]Wackernagel M,Onisto L,Bello P.et al.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J].Ecological Economics,1999,29:375-390.

[22]曹淑艳,谢高地.生态足迹表达生态承载力的缺陷及模型演变[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6):1365~1372.

[23]杨昕亮,吉方,许彦红.城市生态足迹研究进展[J]林业调查规划,2009,34(3):55~60.

[24]Folke C,Larsson J,Sweitzer J.Renewable resource appropriation by cities[A].Down to earth: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ecological economics,third internation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cological economics[R].San Jos:Costa Rica,1994:24~28.

[25]Muniz I,Galindo A.Urban form and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commuting.The case of Barcelona.Ecological Economics,2005,55: 499~514.

[26]Wackernagel M.Moran D.Goldfinger S.et al.EUROPE 2005-The Ecological Footprint.WWF et al,Switzerland,2005.

[27]IIED.Citizen Action to Lighten Britain Ecological Footprint.A report prepared by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UK 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R].London: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1995.

[28]Wackernagel M.Rees W.E.Our Ecological Footprint: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J].New Society,Gabriola Island,BC, Canada,1996.

[29]许月卿,基于生态足迹的北京市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J].资源科学,2007,29(5):37~42.

[30]叶田,杨海真,王洪洋.生态足迹理论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1):89~91.

[31]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等.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J].地理研究,2003,22(5):655~662.

[32]黄青,王让会,任志远.西安市城市生态足迹估算与动态变化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 (4) :153~156.

[33]何原荣,朱晓媚,吴安湘.桂林市生态足迹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212~121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