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3 16:18:59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篇(1)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168-02

在高校这个信息化程度高、信息资源密集的环境中,大学生是与网络等新媒体接触最紧密、最广泛的群体。在当前自媒体快速发展和普及的环境下,对于媒介的接触、使用、理解和判断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而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高校德育的完善和补充;不仅丰富了高校德育课程内涵,而且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德育范式的发展;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结合德育工作目标,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来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德育价值。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况及现状

媒介素养教育是在20世纪下半叶随着媒介演变和发展兴起的一门新的教学科目,围绕人和媒体两大主体展开研究,旨在帮助青少年了解大众媒介的特征、功能及对人的影响,正确、合理使用媒介,并建立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抵御不良信息,学会利用媒介服务个人的健康成长成才。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都有相应的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大致内容包括对媒介的认知、参与和批判三个方面。在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学者卜卫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作了细化: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1]。媒介素养教育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终生教育;应该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一种知识教育、价值教育。英国媒介教育学者David Buckham也曾指出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更多地将重点放在“如何使媒体更为有效地帮助孩子完成社会化的准备”[2]。

虽然大学生作为社会中高知人群,对媒介的接触、使用、创造以及理解都有一定的水平,但是大学生对媒介的掌握和控制程度与媒介技术的发展程度并不平衡;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他们所形成的网络媒介素养都是浅层次的、感性的,大学生接触网络媒介的目的主要是娱乐消遣,在网络媒介的选择上,以微信、微博、网游等互动性高、参与性强的媒介工具为主,信息数据搜索、网络课程等资源和功能被忽略,因而,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在形成过程之中存在着结构性缺陷,大学生缺乏积极的媒介态度、健康的媒介行为、批判的媒介思维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对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德育价值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及其对大学生道德认知、行为表现等层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改进方向,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一,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丰富高校德育的内涵;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媒介环境中呈现的社会现状的态度及意见反映出的是一种对当前社会的道德认知和判断;比方“小月月”事件、郭美美事件等网络事件,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决定他们对事件能否理性地思考和网络表达,进而影响到事件的处理,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判断和道德重构。高校的德育要在传统的以政治思想道德规范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更新自身教育体系和内容,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以提高对媒介理解力和媒介使用能力为目标的教育科目,媒介素养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性批判思维,旨在引导和教育学生通过对媒介以及媒介信息的了解和理解,学会质疑信息,选择性地接收信息,并在复杂多变新媒体环境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提升大学生媒介参与的主体地位和道德水平。

第二,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提高高校德育的效果;传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突出内容的权威性和标准化,在方式上以单一讲授传输为主,进而形成了以封闭性知识化教条性理想化泛政治化为特征的文本教育范式[3]。大学生对机械、说教、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并不会真正参与到道德实践活动中,教育效果差强人意;新媒体拓展了高校德育的空间方法和途径,基于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趣味性的主题教育活动更能调动起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通过网络实践活动的引导,建立媒介素养教育的系统课程,增强大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辨别能力,在信息爆炸的媒体环境中建立起反省和抵御机制;同时,培养大学生创造性地使用媒体以及创作媒体文本的能力,为高校拓展新媒体德育平台与载体提供受众基础,进一步构建参与式教育的德育模式,推动大学生自我教育作用的发挥。

三、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改革策略

1.构建合理课程模式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在中小学教育中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课程模式,在大学教育中只是针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开设相应的课程;在当前新媒体形式下,要广泛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就必须要构建合理的理论课程模式。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模式主要有三种:独立的必修课程、某一正规课程的一部分和选修课[4]。我国的高等教育由于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区域性差异,结合学生的文化背景、心理特点等,在课程模式设置上要灵活多样,实施分步发展策略;在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可独立开设新媒体、网络媒体的素养教育课程,通过公选课或基础课的形式纳入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对于那些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的地区,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思修课程、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人文社科等课程中。整体思路就是将专业教育课逐步转变为大学基础素质教育课,并依托于新闻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师资力量,成立教学研究机构,设计相关的课程,编撰教学教材,探索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媒介素养课最终成为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

2.创新课程内容

要充分发挥媒介素养课程的德育价值,必须要进一步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从专业课教学转变到通识课教学。课程内容要结合大学信息技术、新媒体文字写作、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文化等内容;具体内容包括:介绍媒介发展的基本知识及媒介的特征功能,了解媒介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剖析媒介信息传播的规律,帮助学生对媒介信息进行正确的编码和解码,提高对信息的辨识度;解读媒介与个人、社会、国家的关系;学会思辨地来分析看待媒介,区分现实世界和媒介世界的差别;通过一些案例,来分析媒介文化、受众心理等,使大学生真正建立起正确评价和接受媒介信息的模式,自觉抵制和过滤负面信息。

3.拓展课程实践平台

在进行媒介素养理论教育的同时,整合校园各类媒体资源开展实践课程,通过学工团委、宣传等部门的组织,发动学生组织和社团,让学生在课程实践中,提升对媒介性质、特点及表现形式的认识以及理解和使用媒介的能力。组织学生参与由学校党委宣传部主管的校报、校广播、校园网等媒体的后台运作中,了解媒介运作的过程和规律,熟悉媒介信息作品的制作流程,掌握媒介设备的操作以及媒体文字处理和表达的方式方法,提高大学生与媒体的互动和反馈能力,并通过团队合作,提高人际交往和社会协调能力,帮助学生规范性地使用媒介服务自身的发展。由于新媒体的广泛使用,组织学生开展基于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发起微号召、微分享、“随手拍寻找身边的榜样”等传递正能量的线上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和操作方法,同时获得正确辨识媒介信息价值与意义以及使用媒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2).

[2]张毅,张志安.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色和经验[J].新闻记者,2007(10).

[3]吴琼.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篇(2)

当代社会,大众媒介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如何选择那些对人们有用的信息,摒弃不良信息,批判性地思考媒介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独特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使其媒介素养教育不断进步,成为世界上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比较先进的国家之一。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在中学开展了屏幕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影视信息,这常被人们认为是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的初始阶段。1987年,安大略省被批准为加拿大第一个实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省份。

一、课程目标

安大略省中学媒介素养教育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诠释媒介文本[1],了解媒介是如何传达信息的,以及这些信息为什么被传播,帮助学生清晰地辨别媒介信息并理性地给与媒介反馈。通过对学生分析和评价媒介信息能力的培养,媒介素养教育指导学生以批判性的视角深入认识媒介的作用,并最终使媒介为自身所用。分析媒介的关键在于认清媒介建构的所谓的“真实”,而这些“真实”不论在思想层面还是价值层面都包含着一定的商业色彩,或具有某种政治目的。

二、课程设置

(一)独立的选修课程

安大略省在中学11~12年级设置独立的媒介研究课程,供所有学生选修。学生可以从分析媒介信息、了解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制作媒介文本三个方面学习如何分辨媒介信息,培养批判性思维。以安大略省11年级的媒介研究课程为例[2],该课程期望学生通过分析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与受众的反应,制作自己的媒介作品。借此,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评判能力、评论能力、再现事实的能力、倾听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见表1)。

(二)与其他学习领域融合

安大略省中学媒介素养教育主要被整合入英语课程中。安大略省9~10年级的英语课程目标指出[3]:媒介研究主要通过电影、歌曲、视频游戏、广告、唱片、服饰、广告牌、电视节目、杂志、报纸、照片、网站信息等探究媒介与流行文化给社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学生必须有能力区分客观事实和主观观念,评价信息的可信度;学生应该有大量的机会分析、讨论媒介信息,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意见;学生应使用可行的技术制作各种类型的作品,例如卡通动画、图标设计、短剧、短片等。学生可以在创造媒介文本时进一步分析媒介,获得知识与技能。11~12年级的英语课程包括口语表达、阅读与文学、写作、媒介研究四个领域[4]。传统的语言学习把重点放在词语理解上,媒介研究则把重点放在媒介语言的理解上,例如图像、声音、图标、词语等。

除此之外,媒介素养教育也常常被融入到其他课程当中,例如音乐、地理、社会科学与人类学、加拿大与世界研究、健康积极生活教育、技术教育等(见表2、表3)。[5]

三、课程内容

安大略省中学媒介素养教育独立课程主要通过分析媒介信息,了解媒介的作用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例如,加拿大媒介智慧网提供的11~12年级的媒介课程要求学生分析广告中出现的暴力因素是以哪些方式呈现的,会对青少年产生怎样的影响;8~12年级的媒介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媒介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报道自然灾害的新闻的,媒介如何使新闻变得有价值,人们通过媒介信息对发展中国家的认识有哪些改变;9~12年级的媒介课程要求学生分析酒类饮料广告是如何通过受青少年青睐的网站得到推广的。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这些独立课程都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讨和研究。

与其他课程整合的媒介素养教育都实现了媒介知识与课程知识的良好结合(见表4)。

四、几点启示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媒介工具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媒介素养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通过以上对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学媒介素养教育的了解,我们可以得出对我国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几点启示。

第一, 构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以某一省份作为试点,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资源、优化课程,还可以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了解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可行性。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媒介的习惯和变化,并对课程进行反馈,以进一步调整课程,使课程更加合理。

第二, 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与现有的课程整合,在语文、地理、历史、音乐、美术、劳动等课程中添加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知识,使原课程和新知识有效结合。媒介素养教育与其他课程整合,既符合我国课程体系的现有结构,也能使学生有效地接受媒介素养教育。

第三,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设计应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学生作为最新科技产品的体验者,通过媒介所获取的信息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课程的设计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媒介素养教育顺利开展。

第四,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可以通过制作媒介文本(如报纸)、编排短剧(如学校新闻播报)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真实地体验媒介传播信息的过程,了解媒介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是如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的。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媒介素养知识,而是成为媒介文本的制作者,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参考文献:

[1]Media Education in Ontario[EB/OL].http://mediasmarts.ca/teacher-resources/media-education-outcomes-province/ontario, 2013-07-10.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1

在信息社会,青少年接触信息的渠道日趋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大众媒介已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以网络、手机、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介越来越成为青少年新的精神文化生活空间,成为他们学习知识、相互交流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大众传媒已构成了中学生生活中一个不可分离并对其价值观形成有着重大影响的客观社会环境。

媒介素养理论形成于国外,在90年代传入我国,主要在大学传媒专业开设媒介素养课程。近几年,国内有一些中小学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我校也开设了媒介素养的校本选修课程,开展了一系列媒介素养教育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在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机整合,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媒介素养理念,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正确形成,最终形成学生健康的信息伦理和道德。

一、媒介素养的内涵

媒介素养源于 1930 年的英国,由英国文化批评家利维斯首先提出,主要针对报纸、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传统精英文化产生冲击等问题,要求人们抵制大众传播媒介及其带来的低俗文化。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提出的媒介素养定义是: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所传播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tand)、质疑能力(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制作能力(ability to createand produce),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ability to respond and thoughtfully);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媒介素养资料索引》中,将媒介素养教育定义为:“理解和运用大众媒体的方法”。

在国内,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卜卫在他的论著《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中,在国内第一次介绍了欧美国家的媒介教育情况,也是我国最早提出了“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等相关概念。卜卫给媒介素养教育下的定义是: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②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③学习创造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④ 了解如何利用大众媒介发展自己。媒介素养教育的理想情况是,受众的媒介使用将成为自我发展的一种动力,而不会因为媒介使用而沦为大众媒介或信息的奴隶。

综合国内外种种定义可以看出,尽管“媒介素养”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描述,但是其大致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媒介素养的含义也不断得到拓展,媒介素养不仅包括对媒介批判能力,而应该包括利用媒介的能力。也就是说,媒介素养应该是人们对媒介及媒介所传播的信息的接触与认识、分析与评价、参与与利用的能力。

二、开展中学生媒介教育的必要性

中学生正处在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他们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都处于人生关键而又特殊的时期,在心理学上又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模仿力。在情感上,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比较强烈,性格上常常存在双面性和不稳定性,很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自控能力较差。

三、信息素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作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着力点,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 1974 年首先提出,主要针对人们不知道什么是可用的信息、什么时候使用信息以及如何找到有关的信息等问题。对于信息素养的定义,泽考斯基最早将其解释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92年,美国国家图书与信息科学学会提出信息素养是“识别、检索、评价、组织、有效创造、利用交流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1997 年 9 月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理事会下的定义是:“能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

四、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

通过在我校的实验研究,发现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必修和选修模块中,有多个单元可以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现举例分析。

1. 培养学生对媒介的批判力、分辨力

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要引导学生以思辨的眼光审视阅读媒介信息,学会以批判的意识理性地接触、解读媒介信息,对媒介信息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使他们成为懂得欣赏而又具批判性和分辨力的听众、读者和观众。

2. 充分利用大众媒介的积极作用,做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通过利用网络、微博、短信等新兴媒介,发出学生理性、健康的声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推动社会的进步。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篇(4)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媒介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在信息社会中,育人环境也日趋复杂,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媒介素养教育能帮助广大公民,特别是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理性地区别媒体真实与社会真实,正确认识媒体的性质和功能,提高对负面信息和虚假消息的辨别能力,并学习如何使用和制作媒介信息,学习如何利用传媒实现自身的发展。

一、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欧美等西方国家就开始关注媒介素养教育问题,英国学者F.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D・汤普森于1933年出版了《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首次对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作了专门的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建议。目前,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英国中小学校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家也在中小学开设了这一类课程。从广义上来说,“素养”不仅仅只是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掌握“听”“说”“读”“写”等能力,在当今媒介和生活形影不离的时代,熟练地认识、使用、分析和评估电子媒介,更应该成为信息时代公民应具备的素养。自从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全球传媒教育的新趋势》以后,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世界潮流。

中国香港地区成立了传媒教育协会,汇集热心于传媒教育的教师、传媒工作者、家长和社会人士一起致力于香港传媒教育的推广和发展,旨在提高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台湾地区也于2002年正式《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从高校到各中小学,都采取专业研究人员、媒体从业人员和学校教师协同努力、开放办学的新课程模式进行教育教学。

在大陆,一些有志于研究和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有识之士也已经在行动。2008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张洁博士带领她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团队正式与黑芝麻胡同小学合作,共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研究,致力于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实践和推广,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训,开发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相关读物。2009年4月,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中心也在长春市四五小学开始尝试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并对教师进行媒介素养师资培训。

虽然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开始起步,但从整体状况来看,还处于个别、零散的阶段,在媒介素养课程建设、媒介素养教材开发、媒介素养师资培训和媒介素养教学评估等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二、目前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1、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

“我国是一个媒介大国,截止到2009年11月,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6亿人,其中18岁以下网民所占比例为33%,且呈上升趋势。”①虽然媒介素养概念引入中国已经十多年,但时至今日,了解这个领域的人还很少,甚至对于很多教育工作者来说,“媒介素养”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对于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也是近几年的事情,对青少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远远不够。

2、教师媒介素养的缺失

我国大中小学都急需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急需大量的媒介素养教师。由于媒介素养观念还没有在我国大规模普及,目前,国内可以培训媒介素养的师资严重缺乏,目前的师资培训是个别的、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据有关资料显示,“媒介素养”的概念才刚刚进入我国教师队伍观念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普及,从目前状况来看,全国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媒介素养。

3、合理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的缺失

在中小学开设合理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对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无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媒介素养课程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只是在少数几所中小学中进行实验性质的、零散的课程开发,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还没有融入现有的课程体系或者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体系来开发和研究。

4、多样性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缺失

从学者卜卫1997年发表《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第一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到现在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全国只有少数的几所小学开始启动普遍性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规划和教育,而使用媒介素养课程教材的学校更加罕见。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于2007年9月起开始编写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试用教材。该教材于2008年上半年在长春市的2-3所小学和广州市番禺区的1-2所小学进行首轮试用。②但是要想适应我国各地教育的具体情况,实现因地制宜的媒介素养教育,仅有一本教材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课程开发的力度,制作出更多教材供不同地区的学校和教师使用。

5、媒介素养教学评估的缺失

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和学习效果怎样,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指标进行评估。有效的评估不仅能判断教学的成与败,总结归纳教师在媒介素养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而且还能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者和学校的管理者提供真实可信的依据,促使媒介素养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目前国内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全面展开,媒介素养教学评估也没有相应的完善,对于媒介素养教学评估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见。没有成熟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评估体系必将反过来影响媒介素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改善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

1、提高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在课堂中使用多种媒介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手段,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其次,重视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能使教师有意识地充分利用网络搜集有用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网络视频在课堂上实现课程在线观看,利用网络技术支持构建虚拟教研组和网络视频会议,以实现教师间的信息共享和互相协作。还能利用博客、播客、Email等网络常用工具教学成果,分享教学信息,学生提交作业等,更好地实现教师和家长、学生间的沟通和互动。③

2、建设一支专业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目前正在从事媒介素养教师培训的主要是少数几家传媒院校中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专家,或者是从事新闻传播类课程教学的教师和高校传媒教育、新闻、传播学科点培养的传媒专业人才。目前,大陆开设有传媒教育专业的只有中国传媒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几所大学,培养的都是研究生层次的高级人才,到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传媒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单一的师资来源很难满足媒介素养教育推广与普及的要求。因此,必须多层次、多渠道地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可以考虑对高校中传媒、教育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培训,在传媒专业开设教育学方面的课程,在教育学专业开设传媒类的课程,以弥补传媒专业的学生不懂教育学知识,而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对传媒知识的欠缺,塑造既懂传媒知识,又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复合型人才,从源头上解决培养传媒教育师资力量的问题。

3、建立合理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在大陆起步较晚,尚处在零散的试验阶段,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清华大学陈昌凤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全民的教育,终身的教育,媒介素养课程是一项关涉到公益,关涉到未来的事业,是一项前瞻性的事业。④应该自觉地将媒介素养知识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实现教学手段的改进,利用媒介技术进行备课、授课以及课余的辅导。也可以将媒介素养知识融入到语文、英语、音乐、思想品德等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4、开发实用的、多样化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教材

我国各个地区的教育质量、教师的知识结构、媒介素养水平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要想使各地教师媒介素养水平得到提高,就应该因地制宜,编写适合当地教师和学生知识结构和媒介素养水平的师资培训手册和多样化教材供各地区中小学校选择。教材的编写不仅要做到科学、合理,适合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努力做到生动有趣,贴近现实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充满兴趣,从教材中汲取到媒介素养知识的营养,教师既可以通过这些教材自学,又可以通过专业的媒介素养专家的培训来切实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

5、建立一套科学的媒介素养教育评估体系

建立媒介素养教育的评价体系,是保证媒介素养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中国传媒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张洁博士在黑芝麻胡同小学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为例,张洁博士带领下的课题组人员将五年级的五个班分成两组,其中四个班为实验班,对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剩下一个班为对比班,不对其进行媒介素养教学。在试验中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教师、家长对课程内容、授课方法的心理感受等做系统的观察和记录。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比组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进行书面测试,并对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定性、定量方法的综合使用,以确定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⑤但是,在进行媒介素养教学的评估时要注意贯彻科学、合理、公正、客观的原则,切实将媒介素养教学评估的作用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①赵若尘,《中小学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策略研究》,《青年记者》[J].省略/article/20a34541-1c87-4704-ab13-f0f94c661d77.html

③陈卫东,《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现代远距离教育》[J],2008(6)

④闫欢,《媒介素养课程走入长春市小学课堂》,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篇(5)

2、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加强和丰富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二课堂”,加强与校外媒体的合作,提高媒体在素养教育中的参与度,不能仅限于高校教师对媒介知识的讲述和媒介技能模拟操作。

3、媒介素养课程内容较少。从统计中发现,其课程内容主要是媒介技能和媒介审美。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开展媒介技能和媒介审美是媒介教育的基本,但也应当开展媒介道德课程,培养学生的媒介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观。媒介素养和学科融合的课程较少,主要集中于媒介教育与外语教学和思想政治教学结合。

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路径

1、对课程标准及课程计划的研究

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课程标准是关于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主要规定课程内容的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确保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必修课或是选修课形式成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各高校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逐步重视和研究的深入,课程标准的制定也必将提上议事日程。课程计划是对学生所要完成目标课程的所有学习任务的总体安排。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课程性质、学分、课时、课程进度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对教材及其他课程资源的研究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篇(6)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1-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指出:“媒介文化已经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的过程,将每一个人都裹挟其中。生活在媒介文化所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之中,我们必须‘学会生存’。”在高度信息化、传媒化的当今社会,媒介素养将同科学素养一样,成为现代公民综合素质的指标,而媒介素养教育则成为现代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途径。那么如何在中国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当前的国情、教育体制、媒介环境,探究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机制。笔者认为,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制之中,使媒介素养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从中国的教育体制实际出发,作者初步构建出一个

一、中小学阶段教育模式:独立教学与学科渗透

所谓独立教学,是指将媒介素养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加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然而,独立教学模式暂时还不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手段,其原因在于:(1)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一些西部边远地区的学校没有条件单独开设媒介素养相关课程;(2)由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媒介素养教育专业师资队伍还没有建设起来;(3)我国中小学课业负担往往比较繁重,贸然开设媒介素养课程会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可先选定部分地区的学校进行独立教学模式的试点,待时机成熟后再向全国推广。

学科渗透则是指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现有学科当中,以相关学科中的媒介素养成分为基础进行媒介素养的培养。由于将媒介素养作为独立课程纳入全国教育体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当前更具普适性的是通过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渗透,将媒介素养教育贯穿到各科教学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媒介素养。这样既能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延续性,又不会增加学生过多的学习负担。

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

除了普通高校的普及性教育外,师范院校还担负着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师资队伍的重任,因此要在师范院校当中开展媒介素养专业教育。作为未来教师,师范专业的学生对中国公民媒介素养提高有着“后续递延性影响”,对于媒介素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和普及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意义重大,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与中小学阶段的两种模式――独立教学和学科渗透两种模式相对应,师范院校除了对一般师范生进行专业教育外,还要利用传媒专业的优势,对传媒专业学生进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培训,为媒介素养独立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师资力量。与此同时,鼓励师范院校传媒专业的学生到中小学任教还能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为广泛的就业出路。

然而,教育改革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议程构建,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策略的探讨:

一是从政策和体制层面保证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展开。制定相关政策以保证媒介素养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媒介素养教育活动,指导各级学校的媒介素养课程构建,并积极与国外相关教育机构和地方教育单位合作,以确立适合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二是着力建设和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媒介素养教育能否成功进行,师资队伍是关键。但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的师资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个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1)在师范院校的传媒专业教育中融入教育学知识,为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立储备师资力量,鼓励传媒专业学生到中小学任教;(2)对师范生进行媒介素养专业教育,以便他们在未来的教学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渗透;(3)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媒介素养培训,鼓励他们尝试将媒介素养教育整合到自己的学科中,以弥补专业师资力量缺乏的局限。

三是积极进行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置和创新。根据具体情况开设媒介素养相应课程,并从当前中国国情、教育体制特色、媒介环境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邀请专家学者编写媒介素养相关教材,结合地方实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框架和教学模式的修正和改进;在进行课堂内教学的同时,可以积极探索课堂外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如邀请媒体对学生进行实时教育,使得学生对于媒介有着更为直观和鲜明的了解。

四是建立评估和监督机制以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推行。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为保证这一教育体系的有效展开,必须建立评估和监督机制。例如将媒介素养考评纳入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中,定期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测评,对媒介素养教育实施得较好的机构和组织给予奖励等。

教养理论的创始者乔治•格伯纳提出,现代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都在接受媒介的教化。因此,提高公民媒介素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议,是与中国教育体制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它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学校的积极推进,还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全社会的关注,最终向公民终身素质教育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篇(7)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5-0024-03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的英国。如今,媒介素养教育在全世界广泛开展,特别是欧美国家,媒介素养教育得到有效实施。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媒介素养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上卫女士,她发表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正式拉开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帷幕。媒介素养虽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媒介素养却是公民面对媒介大众化时代必需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倡导公民能够对媒介资源有效利用,批判性地处理媒介事件,能够在媒介社会中完善自己。

一、小学生媒介素养基本状况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公民媒介素养研究小组对长春市一所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主要内容是了解低年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在473份有效调查问卷中,二年级学生占54.2%,三年级学生占45.8%。在媒介接触行为方面,有76.7%的小学生会选择用电视看动画片,用电脑的比例为33.2%,用其他方式看动画片的比例较小;通过了解小学生看动画片的时间,可以看出时间在30分钟以内和一个小时以内的比例分别为46.1%、41.9%,两个小时以上的仅占12.1%;在接触媒介信息类型中,少儿节目、电视剧、新闻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2%、38.5%和20.9%;在对小学生喜欢卡通人物的原因调查中发现,漂亮、可爱、厉害、聪明、善良、勇敢是小学生崇拜偶像的主要原因。基于这样的调查,我们基本上对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小学生媒介意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媒介权利受到限制,利用媒介资源的水平和批判思维能力也较低。

二、信息技术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1.媒介素养教育需要一定的信息素养基础

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在许多方面有共通之处,因此,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基础,会很容易将已有的经验与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相结合,进而建构自己的媒介知识认知结构,现有的信息能力也会促进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此外,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信息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课程,媒介素养教育的加入,不但可以促进学生信息能力和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实现。

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中包含媒介素养成分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与媒介素养教育相同的成分,这些共同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加入,也为信息技术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相融合提供了契机。同时,信息技术课程会有较多机会接触其他教学媒体,丰富了媒介素养培养环境,媒介资源在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课程中也更容易获取。

3.整合后的信息技术课程更加重视学生的发展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必然呈现出不同的媒介素养水平。如果以传统的授课模式进行教学,容易照顾不周。信息技术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知识点具有分块、灵活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控制教学节奏,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同时,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创设的媒介素养教育情境也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和媒介素养课程的共同发展

一方面,加入媒介素养教育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能够改变传统信息技术课程重视技术的局面,还丰富了其学科内容和形式,使信息技术课程变成了知识灵活、生动有趣、情境丰富的课程,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国外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时间较早,无论是独立开设媒介素养课程还是与其他课程整合,都取得了一定效果,而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开展较晚,需要学校的足够重视,考虑到目前我国教育情况,与信息技术课程结合,不但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可以避免过多开设课程造成师资紧张的问题。

三、信息技术课程中媒介素养培养模式初探

1.多维度漫入式

多维度浸入培养模式是指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与媒介素养内涵所包括的三个维度进行整合,构建出媒介素养教育融入信息技术课程后的教学目标,以指导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

学者鲁宾认为,媒介素养的内涵应包含三个维度,即知识维度、理解维度和能力维度。知识维度是指“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理解维度是指“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的过程中受到来自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技术的诸力量的强制作用”;而能力维度则是指“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最终,培养媒介素养应达到知识获得,理解深化,能力提升的目标。

表1中所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2000年11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来的,时至今日,该课程教学目标仍然对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基于对媒介素养的三个维度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分析,可以得出融入媒介素养后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对融入媒介素养后的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深刻分析,还应重视知识、理解、能力这三个维度,根据所教授学生的特点对每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以此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例如:可以考虑选择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关的材料进行教学。此外,不管是在形成性评价中还是最后的总结性评价中都可以将这三个维度作为评价依据。总之,信息技术教学和媒介素养教育要充分联系起来,以知识、理解和能力这三个维度为导向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2.融合式

融合式相对于多维度浸入式更加重视对课程内容的深刻分析,即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探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媒介素养可融合的部分,在讲课的过程中,以媒介信息作为信息的教学内容,媒介能力与信息能力共同培养,而信息道德主要以媒介事件作为讨论主题,进而开展相应的道德教育,总之,以具体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参照,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用考虑其他外部因素,也不必花大量时间探讨究竟要以怎样的方式加入媒介素养教育,只需认真地分析教学目标和内容,在能够扩展到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知识点上做充分的教学准备。例如,以小学三年级为例,当学习如何获取信息时,可以将信息扩展到媒介信息,丰富信息内涵,进而锻炼利用多种媒体获取媒介信息的能力。

对教师来说,在找到融合点后,需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这不仅要考虑教学方法,也要考虑教学设备和环境。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比较分散,逻辑性相对较弱,所以,依据融合点设计时教师应对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的区别和联系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有效地捕捉到融合点。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才能掌控大局,带领学生进入合理、高效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的整合作用。

3.主题一协作式

媒介素养传统培养模式,主要是以电影,电视,新闻,厂告,音乐等媒介类型为探究题目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那么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这些媒介类型同样可以成为探究题目,进而开展信息技术课中的主题活动。除了以媒介类型为主题确定的探究题目外,也可以结合媒介社会的焦点问题开展主题活动。主题活动开展时可以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也可以选择其他媒体设备,如手机、摄像机等,探讨这些主题时,涉及到信息的搜索、分析、制作等一系列相关能力,也要让学生正确地评价媒介信息,重视媒介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除了课上开展的主题活动外,信息技术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请媒介从业人员,如记者,摄影师等给学生们做报告,这样可以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开阔学生眼界,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开展主题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意识,还能够培养小组间的协作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在运用时,要注意与课程内容的有效结合,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开展主题活动。教师在授课时,将主题活动穿插在教学内容中,一方面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另一方面也能将之前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加深理解,并做到学以致用。

4.社区网络式

教师、学生、家长构成了媒介素养培养的三个基本要素。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媒介素养培养环境,教师应与家长多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使用媒介工具的情况及所困扰的媒介问题,在课程教学中加入这些问题的解答。这种沟通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期坚持。尽管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像班主任与家长沟通那样密切,但是可以借助一些信息工具,如Email、QQ群等通讯工具进行交流。而家长,在家庭环境的营造中,应尽力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水平,可参加培训或自我学习,能够接受新媒体、新观念和新知识,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水平,才能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信息技术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交流平台,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可以互动交流、相互信任的空间,学生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可以把自己遇到的媒介问题和困扰说出来,大家互相讨论,各抒己见,此时教师的地位不能高高在上,而是作为学生的朋友和引导者。

‘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要互动沟通与协调,通力营造小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环境。这样,内外契合呼应,才能成为媒介素养教育效果最优化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

5.教学相长式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华南师范大学的徐晓东教授提出并建构了相互启发原理,指出相互启发是建立友谊的途径,是维系友谊的纽带,并最终唤起儿童的积极情绪而获得幸福感,实现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很容易出现教师自身媒介素养水平不高的情况,而且由于自身水平和精力的限制,一时间很难快速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构建了一个相互启发的学习氛围。

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会感觉到教师像朋友一样,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消除了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从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究,活跃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会在某些问题上达成共同的认识,而且有些知识甚至都是教师事先想不到的,这就为教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一些灵感,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篇(8)

因媒介制度、教育制度不同,各个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着眼点也不尽相同。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媒介把关人、媒介类型及特征、信息制造技术、电视语言等。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受众学会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在儿童发展的敏感阶段,主要是培养认识各种媒体,鉴别各媒体的优缺点,学会合理地管理自身的媒介使用情况。参照国外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本人认为:目前我国小学阶段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可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媒介意识、媒介知识和媒介能力。

2 小学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与现行课程体系融合的方案的建构

2.1 媒介素养教育与现行课程体系的融合。国家新课程标准中的小学的语文、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中已经包含有媒介素养的成分。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

2.1.1 语文:扩展阅读范围,提高媒介文本解读能力。当代社会,信息传播的方式日益多样化,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媒介文本的符号语言、编辑规则和流程,才能积极地、批判地、创造性地解读并运用媒介,可以说语文媒介素养是一种以积极、批判而又创造性的态度进行媒介识读和交流的能力。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媒介知识,能区分不同媒介的类型及形态,了解媒所熟悉的媒介的编辑规则、主要版式和特征。各种媒介文本如图表、图片、电子作品、录像片断等应成为课堂讨论、分析研究的对象,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再现教学内容,在活动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同学之间相互协作,通过编写报纸杂志等来表达信息、思想和学习成果,提高媒体表达能力。

2.1.2 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学会鉴别和评价信息。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依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通过专题活动、探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学习,逐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及常用的微软办公软件简单应用,文稿的演示,因特网初步使用,以及简单多媒体软件的使用。在课堂上掌握多媒体的简单制作技术,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筛选、重组,最后根据各媒介的编辑规则制作多媒体课件、电视节目、网页等以此来实现思想、观点的可视化过程,在提高技术素养的同时又提高信息素养。

2.1.3 英语:培养文化鉴别能力,客观对待外来的文化。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和延续的工具。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接触、欣赏、分析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学、绘画等作品了解异国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使学生利用媒介素材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掌握外语,提高英语语言能力。通过中外文化对比,体会中外文化的异同,提高对异国文化的欣赏能力、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通过语言分析提高媒介素养,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客观地对待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2.1.4 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渗透媒介伦理教育,培养健全的伦理道德观念。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新课程包括社会常识教育、品德教育、历史教育、法规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关联,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教学切入点,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结合多种感性活动包括游戏、扮演、小组合作、各种竞赛等,力图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鉴别能力,提升其是非认知能力;教授学生健康的生活知识和伦理道德观念,指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价值观和健全的道德人格,使儿童们在与老师、同伴、教育环境等等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自己的德育教育和媒介伦理教育。

2.1.5 艺术:培养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小学阶段的艺术课程是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多种艺术学科的整合。艺术是文化的抽象表现形式,以其特有的内涵特征陶冶人的精神情操,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让学生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通过对艺术作品情绪、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艺术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尊重艺术,理解艺术的多元文化,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好奇心和求知欲对艺术进行个性化探究,然后运用各种媒介结合艺术的表现形式创作艺术作品,体验艺术创作的过程,发展综合艺术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篇(9)

一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增强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意识,提高媒介应用能力,促进教学方式多样化和教学实践科技化。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各种新媒介被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对教师的媒介素养能力的要求也应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熟练使用媒介,可以有促进先进教学经验的传播和教师教学改革[2]。将正确的知识传达给学生是中小学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通过各种媒介辅助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应用各种媒介,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学习利用媒介工具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包括中小学生在内,新媒介已经广泛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利影响。由于中小学生处在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辨别劣质信息的能力不足,容易被媒介中传递出的错误价值观误导。正如詹姆斯波特所说:“当人们的媒介素养水平较低时,不知道如何抵御媒介的负面影响。提升了媒介素养水平,才能自主应用媒介。”[3]因此,提高媒介素养水平是避免受到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中小学教师自身媒介素养水平的的提高,是完善自身作为教育工作者能力的基础。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和提高媒介素养水平,保护学生避免受到媒介劣质信息的影响。正确对待学生使用新媒介,加强对学生使用过程的科学引导,控制学生使用媒介的时间,使学生掌握识别虚假信息的能力及正确使用媒介的技巧。最后,完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满足教育系统的改革和创新的需要。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和相关研究开始较晚,建立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学较关注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如果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中小学开始,并达到与大学阶段的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媒介素养教育过程,对于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连贯性起关键作用。青少年是新媒体消费群的主体,他们通过网络媒体学习、娱乐、获取信息,中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抵抗不了娱乐的诱惑影响正常的学习,是需要给与科学的指导的重要时期[4]。所以,媒介素养教育需要从“小”开始,教育系统应将媒介素养的中心工作向中小学倾斜,形成连续教育体系。

二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现状及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受到教育界广泛关注,中小学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理应具备高层次的媒介素养,以发挥各种媒介在教育实践上的积极作用,帮助容易受到新媒体负面影响的中小学生培养媒介素养能力。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文献显示,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且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欠缺

这主要是由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导致的。相比中国,西方国家对媒介素养的关注和研究开展较早,也做到了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因此,他们不但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丰富成果,媒介素养培训和教育水平较高,针对教师和学生都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课程模式和教育体系[5]。我国的媒介素养课程并没有普及且开设时间也比较短,因此大多数教师极少接受过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系统化的课程,年轻教师虽然缺乏专业课程的学习,但高校普遍注重媒介应用并且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应用媒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对于毕业10年以上的中小学教师,缺乏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6]。教师媒介素养能力的欠缺在农村地区更加严重,部分原因是教学硬件设施的提供不足。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依然值得关注,应加强对农村地区教师及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投入。

(二)中小学教师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认识不足

需要对中小学教师和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正变得越来越突出,但是科学的媒介素养观念并未普及。根据相关调查数据,高达76%的中小学教师仍然对“媒介素养”概念很陌生,虽然课堂活动会使用媒介丰富上课形式,只有24%的中小学教师对“媒介素养”有相关积累,其中还存在忽视和弱化了对媒介的学习与咨询功能的利用的问题。虽然是否了解有关媒介素养的概念和媒介功能的知识并不能完全代表是否具有媒介素养,媒介在不知不觉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却又不易被人们察觉,这种对媒介影响力的错误认知会影响教师对面对学生媒介环境有错误的判断,轻视了媒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力,忽略了对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此外还面临着这种矛盾,中小学教师普遍同意需要制定一个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却没有主接受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培训的意识。教师的错误认知还包括媒介的娱乐性高于教育性,对于学生接触媒介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利用媒体协助教学和辅导学生的意识显然是不够的。

(三)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重视不足

中小学教师普遍认同媒介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能够结合媒介和课程内容,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但在针对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引导方面做得明显不足,缺乏对学生如利用媒介的指导和辨别劣质信息能力的培养。面对新媒体的数量众多,质量不齐的信息,当很多学生好奇和无知,许多教师无法发现学生的“无奈”,这将导致学生受负面信息的不利影响。当发现学生浏览不恰当信息时,只是单纯的制止、阻拦和批评,一味的“屏障”式教育,并不能让学生了解错误的原因,反而使学生更加“好奇”,继续为之。教师应用自身的媒介素养能力于课程教学,也应与学生分享识别信息的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正确、有效的利用媒介进行学习和放松娱乐,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时间关系,让媒介成为辅助自已学习的工具,抵制不良影响。

三提升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的对策

鉴于有关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上述问题,以下策略可以采用,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

(一)完善中小学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我国媒介素养问题已经受到各界的重视和支持,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持续进行。一方面,我们应重视后续师资力量即各师范院校的在校生群体,在高校课程中能够受到系统的媒介素养课程训练。这也需要高校联合专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设置,并在实践过程中深入理论研究和持续丰富课程内容,为在校生创造更加全面系统的教师专业能力课程学习资源。同时总结经验,突出课程重点,注重课程与实践问题的对接,支持全面开展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工作[7]。另一方面,不能忽略对在职教师的继续培养,在职教师具有相对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使用媒介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在职教师的媒介素养意识是有意义的。媒介随技术在不断的更新发展,媒介素养教育随之持续变革,需要鼓励中小学教师自发性、主动性学习相关技能知识,自觉承担起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

(二)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篇(10)

关键词:媒介素养 媒介教育 启示 媒介批评

近年来,媒介素养成为新闻传播领域讨论的热点。媒介素养一般被认为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张志安、沈国麟,2004)。媒介素养应包括四个方面内容:“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陆小娅,1997)。媒介素养教育是针对大众传播媒体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大体包含四大领域:语言学、心理学、哲学以及艺术领域的研究。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学者F. R. Leavis和Denys(1933)在他们的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中就倡导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公民的媒介批判意识。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报告书,特别强调“学习社会”及“终身教育”两种理念,同时就滥用媒体状况发出了警告。此后,许多国家纷纷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内,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并陆续发展出许多教学模式及课程教材。我国的媒介教育起步较晚。就全国范围来看,普及和深入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工作才刚刚起步。

媒介素养教育的各国考察

(一)英国

英国是最早诞生媒介素养教育观念的国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观念,由防御抵制大众媒体,过渡到认可并欣赏大众媒体所传递的大众文化,而后转变为破译、解码媒介内容的意识形态。20世纪80年代,英国才真正开始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它不仅仅强调操作层面的技术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了解媒体运用的机制、提高公民的“媒体识读”能力,指向终身学习的目的(党芳莉,2006)。目前,英国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已经包含了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还与其他学科通过各种专题的形式加以结合。将近三分之二的中学开设了进阶式的媒介研究课程,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参加过媒介研究学科的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在师资力量的培养方面,英国的许多学院都设有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培训项目,专门对从事媒介教育教学和研究的中、小、大学老师进行专职培训。

(二)加拿大

加拿大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先行者之一。早在1969年,加拿大荧屏教育协会发起了第一波媒介教育的浪潮,其主要措施包括在部分学校开设影视教育选修课等。1987年,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教育部将过去的影视教育扩展为媒介教育,并把媒介教育内容列为学校英语语言课(必修课)的一个独立部分。此后,媒介教育被逐步纳入全国范围内的学校语言课的一部分。另外,加拿大还尝试把部分与媒介相关的内容和事件融入到社会科学、健康课等课程中。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为主,意在指导学生分析媒介产品、告诉受众他们是如何获知和受媒体影响的、帮助学生分析媒介和社会的关系(张艳秋,2004)。

(三)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法令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历了“自上而下”的发展历程―由教育精英发起,从初等教育开始逐渐推广到中等、高等教育等领域;以正规课程为核心;辅以家庭和非政府公益组织进行的社会活动。澳大利亚媒介素养教育主要的方法是将媒介素养融入不同层次、不同门类的学科教育中,特别是与英语课、艺术课程结合起来,以培养国民对媒介信息的思辨能力。目前,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媒介教育的开展率至少达到课程总量的1/4(潘洁,2010)。

(四)美国

大众媒介最为发达的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的名称不断变化,已经发展成一种多含义、多角度和多层面的概念。它强调对信息的认知过程,目标是形成客观自主的对媒介的关系。这也部分地导致了美国媒介素养运动的多种不同方向―媒介素养训练的范围很广泛,包括公民教育、美学欣赏和表达,社交口才、自尊和消费能力等。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美国学校正式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主要体现在善于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青少年,设计难度和重点不同的教育主题和内容。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非常大众化,具有广泛性,它深入大众、社区,力求覆盖到各个层次的人群,提高其普及化程度,是一种全民普及教育。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行有赖于多方的积极参与,包括媒体、非营利的媒介素养社会组织,以及政府通过立法来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成熟的学科之一(王文科、赵莉,2007)。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英国,广泛发展于西方国家,其中,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成功的典范,而美国后来者居上。综观这些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一是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开设专门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或者把媒介教育内容融入其他课程。二是完善教材,针对性地设计媒介素养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三是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专职培训,对媒介教育的教学职位规定学历要求,并进行授课资格认证。四是政府参与,通过立法等方式推动媒介素养教育,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五是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社会组织,向公众普及媒介素养教育,抵制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六是媒体积极地参与对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公开向社会开放,帮助公众更主动、更灵活地利用大众传媒资源。七是高等学校的新闻专业向社会开放,供参观学习,以提高公众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大陆对于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自觉关注始于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卜卫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的发表,距今已有14年的历史。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主要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技术学以及教育学三个学科领域内展开。到目前为止,一些学者已经深刻意识到其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建立学术研究组织机构、开展研讨等方式借鉴学习外国经验。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高校率先建立了研究协会开展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但是,就全国范围来看,对于普及和深入推广媒介素养教育仍未引起广泛而一致的重视。

袁军教授认为,我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均处于起步阶段。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基本上停留在对国外文献的简单介绍和引用层面;二是缺乏系统的学理分析和研究,概念比较混乱,认识存在误区;三是缺乏对转型期中国媒介环境特殊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媒介素养研究与实践推广紧迫性的深入研究;四是提不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五是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严重不足(袁军,2010)。这五点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的现状。

(一)理论和实践探索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而中小学教育欠缺媒介教育意识

高等院校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策源地,也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试验田。然而,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依然没有走出高等院校的圈子。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在媒介素养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在媒介已经深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今天,许多中小学生开始使用网络、手机等媒介。媒介对他们已经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未来还将对他们造成怎样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这比起媒介对年龄层次更高批判意识更强的大学生的影响或许更加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媒介素养教育缺乏专业师资队伍和专门的教材

媒介素养教育是面对广大公众的普及型教育,并非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因此,要推广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大量的师资力量,要求教师既具备传统的教学技能又掌握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对媒介有深刻地认识。目前,很多中小学乃至高等院校都达不到媒介素养教育所需的师资条件。此外,专门的媒介素养教材的缺乏也对推进媒介素养教育产生了限制。虽然已有一些实践致力于教材的编写,但缺少全国范围内媒介素养教育的长远系统规划和配套的教材建设,这些零星而分散的教材很难真正发挥作用。

(三)现有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过于分散且规模小、资源匮乏

我国大陆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主要体现在高等院校的研究和实践,不少高校成立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协会,还有高校已经开始了传媒教育硕士的培养。这些高校的实践几乎都是独立的,分散的,没有形成全国或区域范围内的横向合作,也没有跨越不同层次教育的纵向合作。这样的实践,应用范围窄,缺乏系统长远的规划,可利用的资源也十分受限制。

(四)将社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方面的探索较少

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是全体社会公民,社会教育比学校教育具有更广阔的覆盖范围。然而,社会公民文化层次复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群体规模庞大而分散,不利于集中授教。实现对社会公民的教化工作,最为便利而有效地途径莫过于大众媒体,但这显然不利于树立社会公众的媒介批评意识,违背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初衷。这就要求社会教育选择恰当而有效的形式进行,同时还必须便于管理和控制。

促进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和谐发展的建议

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把媒介素养教育规定为中小学课程和高等院校通识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缓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政府的实践参与较少。只有借助教育行政管理,实施全国范围内、自下而上的媒介素养教育长远规划,有步骤地在小学、中学、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增加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全国范围内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才能有保障地稳步实现。在中小学教育中,可将媒介素养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高等教育中,可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或将媒介素养作为通识课程的组成部分,融入语文、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等课程。另外,集中全国师资力量统一编订适合各阶段媒介素养教育使用的教材。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篇(11)

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其覆盖面广和学时多的特点使其在高等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即将颁布,其中强调的大学英语“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为当今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指出新的发展方向。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和大众传媒的广泛使用,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和改进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语言类基础课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了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

一、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现状和困境

媒介素养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其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已蓬勃发展起来。根据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的定义,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面对各种媒体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性的应对能力。(张开2003,2006)媒介素养是当今信息时代下人们作为终生学习者的必备素质之一,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体现。媒介素养教育早已被许多教育先进的发达国家纳入国家课程教育体系,开展的相关课程已渗透到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和实践都起步较晚,发展也相对缓慢。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在一些高校已经生根发芽,初具规模。近十年,不少高校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一些高校设立了媒介素养教育方向的硕士点,南京师范大学还设立了“媒体素养教育”方向的博士点。(于莹2010:10)然而,相对于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容忽视。首先,我国教育界缺乏媒介素养的教育实践,相关研究多数仅限于理论探讨。目前,除了高校的新闻传媒传播专业教育、少数高校开设的媒介素养课程和中小学的新闻社团以外,我国的教育体系并没有把媒介素养正式归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即使在一些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高校,其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等方面也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这种教育发展的滞后与我国高速发展的大众传媒业和互联网信息时代是极不相符的。其次,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对网络信息和大众传媒的认识偏差,缺乏对信息的辨别、分析、鉴赏和创造能力。许多大学生虽然能够快速地查找网络资源,高效地获取各种媒介信息,但是却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和内容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完善和发展自己,不能对媒介内容进行深层次、辩证地解读和分析。这些问题对旨在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的高等教育来说是一个不容轻视的方面,直接关系高等教育的成效。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大学英语课程的特性适合在教学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首先,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大学英语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维持时间平均长达两年的公共必修课,这是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最佳渠道,具有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良好基础。(陈真真2014;方芳,李方华2011)此外,大学英语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发展,全国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已经实现纸质课本、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平台的“三位一体”式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学习资源和课件许多都来自互联网媒介,英语教学过程也成为了学生接触、理解、分析和评价英文媒介资料的过程,英语教学和媒介素养教学完全可以实现渗透和融合。再者,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一直走在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前列,多媒体教学、网络平台教学与建设都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这就具备了别的学科无法比拟的硬件和软件优势,也符合媒介素养教育的最根本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大学英语是一门重要的人文课程,兼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性,担负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双重使命。媒介素养作为当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之一,与大学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高度一致的。2.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向纵深发展首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纳入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而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媒介素养教育与认知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成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其次,大学英语教改中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强调“自主学习”和“互联网与课堂教学结合”的交互式教学模式,也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媒介融合的自主范式”相吻合(蒋学清,陈杰2012),两者可以充分地实现互补互促的发展目标。此外,语言、文化和媒介的关系密不可分,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学生可以通过解读和分析英语媒介,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和文化鉴赏能力;也可以通过操练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媒介理解能力和评价能力。再者,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并通过营造生动真实的语境促进英语各项技能的操练,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化鉴赏能力,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有益尝试。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宏观政策上,教育部门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确立媒介素养课程的重要地位,指导和促进广大英语教师转变传统观念,建立媒介素养教育意识。大学英语课堂是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最佳场所,只有明确媒介素养在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中的地位,才能促使教研人员深入研究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的各种具体操作策略,才能促使英语教师加强自身媒介素养学习和培训,才能真正实现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具体教学上,教师可以从教材选取、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渗透媒介素养教育,使语言学习与媒介素养充分融合、互补、互促。大学英语课程在内容设置和课堂组织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包容性,大量借助信息化技术和网络媒介资源使其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材选择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均具有实施媒介素养教学的有利环境。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需求、认知阶段、兴趣和动机等方面合理选择媒体资源作为教材,同时充分考虑所选教材的时效性、适用性和易获得性,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正确地获取媒介资源。其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对英文媒介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辨析能力,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取多元的、互动的灵活教学方法,把英语教材中所涉及的英语媒介素材进行深度讲解和剖析,同时布置学生定期浏览和摘抄几个国外主流媒体的相关文章,并定期组织小组汇报学习和讨论,形成固定的英文媒介资源学习共同体。同时,教师还应发挥英语课程教学的特性,从语言学角度指导学生了解和学习英文媒体的特点,培养媒介语篇意识,提高媒介资源的分析能力和赏析能力。此外,教师和相关教学部门应及时完善和更新网络教学系统功能,积极进行媒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优化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反馈方式,从硬件、软件和考核方式上保证媒介素养教学的顺利实施。

四、结语

媒介素养教育既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在要求,是高等素质教育的迫切呼唤,也是现代化社会飞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英语教学和媒介素养教育因其各自的特性可以实现完美的渗透和融合,两者互补互利,相辅相成。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应根据当今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使媒介素养教育逐渐成为一门普及的公民素质教育课程,为培养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新型高素质人才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166-168.

[2]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北京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94.

[3]于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探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2,(10):9-15.

[4]陈真真.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6):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