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语文教育思想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3 16:19:04

语文教育思想

语文教育思想篇(1)

***

引论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领域里成就很高的作家,但我们发现他还是现代中国一位出色的语文教育家。只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总是无法摆脱朱自清是一位现代著名散文家的深刻影响,或者说朱自清大量的文学创作尤其是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成就多少有些掩盖了他实际上相当丰厚细致的语文教育思想。朱自清1920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先后在杭州第一师范、扬州第八中学、吴淞中国公学、台州六师、温州第四中学、宁波四中等校任教,1925年-1932年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系主任,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学校南迁,任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其教育论著有与叶圣陶合著的《国文教学》、《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标准与尺度》和《语文拾零》等。我们把目光从他的散文作品转移到他众多的教育论著,明显可以看到他的语文教育思想自成体系。我想:站在历史的长河中,以今天的眼光第一次审视作为语文教育家的朱自清,不断地从各个方面来加深对他的教育思想的认识,将十分有助于提高我们目前以及将来语文教育发展解决重大问题的自觉性。我们把朱自清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方面的独特主张和论述,总称为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本文不揣冒味,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使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并且提高欣赏文学能力”

的教育目的论

他在《古文学的欣赏》一文中相当独特地提出了语文教育的两项目的,非常值得我们注意:一是选读古书,了解、认识和接受本国固有文化。二是以欣赏作为情感的操练,设身处地地欣赏古文学,弄清古文学的立场或扬弃或清算,培养欣赏力和批判力。朱自清把语文教育的远大目标确定在了解本国固有的灿烂文化,加强民族意识并以此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水平,这种观念显然区别于语文教育就是讲授语文知识使学生语文成绩考试合格或者语文教育就是一种解析作家作品和语言现象的学术研究的一般观念。朱自清这种对语文教育目的的崭新揭示让我们感觉到了他的一种具有特定意义对于前人的举步跨越。他还认为:中国人虽然需要现代化,但是中国人的现代化,得先知道自己才成。这表明朱自清正是一位独尊本国固有文化的理论家。在他看来,本国固有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奔向未来的一个重要依据,而且也是语文教育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目的。在这方面,朱自清把语文教育独特地理解为一种继承文化遗产宏扬民族精神的特殊行为,这显然体现了他个人的特色。

朱自清所主张的“了解本国固有文化”是指津津有味地接受古文学的篇章字句、语体、词汇、成语、风格和技巧,设身处地地接受古代作家的写作态度、喜怒哀乐爱恶欲。他认为语文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借助对古文学的了解来帮助青年人信古、学古。他说:“有些青年人以为古书古文学里的生活跟现代隔得太远,远得渺渺茫茫的,所以他们不能也不愿意接受这些……我想从头说起,尽管社会组织不一样、尽管意识形态不一样,人情总还有不相远的地方,喜怒哀乐爱恶欲总还是喜怒哀乐爱恶欲,虽然对象不尽同,表现也不尽同”。[1]朱自清的这种见解清晰地指明语文教育的使命即要求我们把青年对我国固有的文化精萃的疏远变为对它的亲近。朱自清以为无论古今人物、人情总还有不相远的地方,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恶欲可以跨越历史的长河彼此仍可相互伸展,以此达到青年读者与中国固有文化的思想精神的相互融合。朱自清着眼于古今情感上的联系来亲近、认识和了解中国固有文化,实际上是从方法途径方面强调了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怎样达到了解本国固有文化这一目的。

另一方面,朱自清又提出语文教育的另一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接受文学,培养欣赏力,培养批判力。他说:“接受文学,我们有我们的立场。得弄清楚自己的立场,再弄清楚古文学的立场。所谓知己知彼,然后才能分别出那些是该扬弃的,那些是该保留的……自己有立场,却并不妨碍了解或认识古文学,因为一面可以设身处地地为古人着想,一面还是可以回到自己立场上批判的。……这‘设身处地’是欣赏的重要的关键,也就是所谓‘感情移入’。”[2]这段话今天看来似乎相当普通,但其体会切身,因而其意义也就不同寻常。它指出了欣赏的首要问题是解决立场,并且作品的立场和读者阅读时自我的立场更不能混为一谈。这里清楚地说明以坚定的立场和批判力对待文学是培养学生欣赏文学能力的第一要义。这种说法反映出欣赏能力培植的关键又在于对作品的感情移入即设身处地地体味原来作家作品的喜怒哀乐。这样特殊的意义,理应真正深刻地通过语文教育的课堂介绍给自己的学生,让这些体现中国最主要的文化历史内涵的作品从培养学生的欣赏力批判力的角度出发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倘若真正着眼于发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那么朱自清的这些见解是颇为崭新的。

朱自清实际上以此肇开了语文教育之目的在于了解本国固有文化之先声,并深刻认识到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与语文教育的紧密联系。从他的论述来看:语文教育必须以了解本国固有文化为基础最终使学生达到能够欣赏文学的目的。概言之,“了解与欣赏”即构成了朱自清语文教育目的论的中心内容。朱自清本身就是一位精通中国固有文化的学者,因而极为尊崇以语文教育来传播中国固有的灿烂文化;同时朱自清又是一位注重写作艺术力量的文学家,因而他也要求语文教育承担培养学生欣赏文学分析文学的能力的任务。由此可见朱自清与众不同的理论特色。

二、“作文训练、技术训练”的教育内容论

朱自清把作文训练确定为语文教育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他说:“写作是基本的训练,是生活技术的训练——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3]他认为,学生通过写作能力的培养,会增长文学运用和认识社会人生的知识经验,因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可见写作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朱自清显然排斥长久以来以思想训导作为语文教育的主体内容,他高度肯定了写作能力培养的社会功能。他尖锐指出:“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词汇、字句、篇章、声调里。”[4]这里朱自清集中地否定了一些教育者对于思想训导的偏重,它攻击这种偏导而极力张扬包括词汇、字句、篇章、声调在内的技术训练。他欲匡正语文教育中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的作风的贫乏和单一,使语文教育的建设真正具有内在精神。在他看来:仅仅接受文化思想远远不能证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古书的能力、理解古书的语言形式、篇章结构、句式体裁的能力。因此朱自清进而提出“技术训练”。这两方面即构成了他的语文教育内容的框架:特别强调学生在接受写作能力培养的同时尤其迫切需要切实加强学生运用文字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这些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

(一)作文训练

朱自清认为学生作文的最大毛病是文脉不清层次不清思路不清,其次是乱用标点符号。朱自清是一位很有见解的语文教育理论家,他对学生的作文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当尖锐的意见:

“学生的写作往往抓不住题目,他们往往写下些不是支离便是宽泛的废话,在开篇时尤其如此。此外,层次的杂乱、意思的贯联,字句重复,也触皆然。……他们对于标点符号的使用很不在意……标点符号表明词句的性质,帮助达意的明确和表情的恰切,作用跟文字一样,决不是附加在文字上,可有可无的玩意儿……多半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轻视或认识不足,随处乱点。其实不充分利用,写作的效果便会因此减少。”[5]

长久以来语文教育过程中的作文训练大多有忽略文脉和标点的倾向,朱自清这些言论可谓切中时弊。人们注重的是文章写作的思想和意义,而不是它的文脉条理、标点符号。朱先生这番话自然是一种倡导,即为纠正语文教育的作文训练中散漫无纪的忽视文脉和标点的毛病而建立起一种新观念:学生作文必须以文章条理清晰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为最首要的条件。

朱自清尤其强调当时语文教育中所存在的几种奇特现象:一是学生错误地不自觉地把作文当作了说话的记录,使语脉蒙蔽了学生自己,因此造成层次技术拙劣。二是教师在授译讲书过程中多说不相干的闲话,也给学生作文思路带来坏影响。三是学生阅读太少或不仔细,并且过分依赖说话。朱自清在这里尖锐地批评了教师讲课闲话过多影响学生作文文脉和学生阅读太少导致作文过分依赖说话的不良倾向。他还以一种犀利的目光发现学生写作中所隐藏的通病:即学生把作文与说话等同。在朱自清看来:(1)作文不是说话,必须剔除一些无用的废话。(2)作文是用文字记录下来,并不同于说话,它必须让人读了觉得文字的好处。

朱自清提出的作文训练显然注重这两大主要内容:一是解决学生作文的文脉条理,二是帮助学生弄清作文不同于说话。朱自清实质上是以文章写作的结构形式(即所谓文脉条理)对作文训练提出了极高要求,这是一个相当明晰和重要的见解。

如何进行作文训练?朱自清的主张独具一格:(1)通过朗读、诵读的帮助提高写作。他提出:“该让他们多多用心诵读各家各派的文字,获得那统一的文字或语脉(文脉)。……因为朗诵对于说话和作文也有帮助。”[6]朱自清希望学生通过朗诵的训练获得清晰的文脉。他设想:“要训练文脉,得用宣读文件的声调……若从小学时代起就训练这种正确的朗读,语脉混入文脉的情形将可减少,学生作文也将容易进步。”[7]对于作文,朱自清出人意料地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却是“读”(朗读诵读)。他认为,“读”是帮助学生作文的良好形式,依靠着读的因素、功能可以使学生至少在语脉、文脉方面得以明晰,亦就让学生最终区别了作文和说话。其次是朗读诵读的作用还在于学生通过“读”的长期积累帮助他们在作文方面突然闪光的自觉的艺术创造。(2)从报章文体开始学习,从小的范围着手,最好从写新闻短论开始。他主张:“必须从报章文体学习……从小的范围着手,拣与实际生活有密切关系的问题练习写,象关于学校中的伙食问题,你要抓住要点,清清楚楚的写出来。”[8](3)多练习说明文和议论文两种文体。朱自清认为:“实际生活中说明文和议论文比叙述文和抒情文用得多……而且一面也可以训练他们的思想。因此应该多练习这两种文字。”[9]这种练习的方法是:“给学生一些熟悉的小题目……或者给一些时事题目,让他们拟演说辞或壁报文字,假想的读者是一般民众……这才可以引他们入胜。”[10]

朱自清在强调朗读诵读对作文训练具有重要作用的同时,提出了两个关于题材和文体写作实践的观点。一个是,他认为学生应当从写作新闻短论开始,选择与实际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小范围的题材内容来作文。这种做法的意义是:让学生作文切用、感到亲切、并且有效。另一个是,他主张应让学生多加强议论文说明文的练习。他的结论是:这两种文体不仅实用,而且它可使学生通过这些文体的实践深入到现实内容,加大学生认识社会人生的广度。这些论点足可证明作为作家的朱自清往往以语文教育如同创作自持,以作家注重题材和文体的见解来谈论作文训练,恰恰显示了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的特色。

作文训练要实现自身的目标,在朱自清看来,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决不可忽视。第一,重视学生在完成作文时讲究清晰的文脉条理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第二,特别要认同朗读诵读与学生作文的不同寻常的密切联系。第三,从新闻短论入手,激发学生从小处着笔,切近生活和自我。第四,注重练习说明文和议论文两种文体,让学生在这种体验中获取更加深刻的现实内容和思想认识。

(二)技术训练

语文教育思想篇(2)

关键词:语文教育;鲁迅;思想研究

鲁迅在我国的语文教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鲁迅既是一名作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从事中国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很多年,并且在书刊上也发表了一些对教育的看法。对鲁迅语文教育思想的分析可以弥补我国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同时也有助于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鲁迅的语文教育思想。

一、批判封建的语文教育内容

语文教育内容是教育实施的基础。对于鲁迅所处的时代,虽然教育内容已经有所改善,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封建旧思想的存在,比较明显的就是“尊孔读经”。鲁迅先生先后在多本刊物上表达自己对于废除读经的意见,他认为“尊孔读经”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和虚伪性,鼓吹者的目的就是想要推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实现专制统治。鲁迅一方面在杂文中说明读经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又在小说、散文中借由“孔乙己”这种类型的悲剧形象批判读经。鲁迅在对经学教育批判的同时,对蒙学教材和其他古代教材也给予了否定态度。蒙学教材是古代启发幼儿读数的启蒙书,如《三字经》等。鲁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蒙学教材宣传的是封建伦理道德,内容陈旧,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像是《幼学琼林》这样的书,鲁迅认为会扼杀孩子的天性,童真,在教学中是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的。对于封建旧思想的教材鲁迅是持否定态度的。在当时,封建势力比较强大,鲁迅在这种压力下坚持反抗封建思想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在当时而言是十分深刻的。目前在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材内容有所增加,合理吸收鲁迅的教学思想可以避免出现思想僵化的现象,有利于将传统思想和现代教育相结合,同时对于封建价值观念保有一定的警惕,对于读古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果在探讨的时候忽视鲁迅当时所处的环境,盲目照搬鲁迅的教育思想,就会产生偏执,不利于语文教学。

二、强调青少年的主体性

在新课标的要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应当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鲁迅虽然没有在自己的文章中说出这样的论据,但是在他的实际教学中可以看出他是很注重学生性格的发展的。在阅读上,鲁迅也是更加注重指导,而不是填鸭式的教学。在教学中鲁迅注重的是教学生学会阅读策略和方法,对于自己的阅读内容要有一定的批判性,这样才能达到训练学生思维、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他主张多写多练,反对天才说的说法。他主张在写作的时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理念,对于实现主体教学就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重视语文教育规律

熟练掌握教育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增强教学效果,认识并优化教育规律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鲁迅在教学规律中比较注意学习过程这一方面。他认为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同时鲁迅还用自己独到的见解找出培养学生兴趣的方式。在当时那个年代他就想到了用活动电影的方式来教学生,就像是如今播放幻灯片等方式一样,鲁迅在教学上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先进性。鲁迅主张在教材中插入生动形象的图画,他认为在教材中增加趣味性和生动性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在语文教学中,鲁迅重视从言语到语言,由具体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的语言学习规律。鲁迅曾经多次用婴儿举例,阐述他对语言学习规律的看法。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是不会说话的,是在不断听、记住、理解的过程中才逐渐学会说话的。孩子学习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语音、语义、语法的感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完成语言积累,这显然涉及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和关键。

四、否定不合理的语文考试

我国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应试教育,鲁迅则在文章中表示对于陈旧而没有意义的考试应当废除。在古文考试中,经常会出现标注标点符号的题,鲁迅认为这是对学生的恶作剧,他认为这样并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这样的题只要学生能够死记硬背住课本就都合格了,对于学生语言思维方面的考察没有任何帮助。鲁迅认为在考试的时候应该注重对学生内在思想的考察,而不是以难倒学生为目的。鲁迅的思想在当时而言是极为先进的,对于现代教育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不过考虑到鲁迅当时正处于白话文刚刚代替文言文的时期,教育者在借鉴的时候应当有着自己的理解,不应该过于简单化。鲁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部分考试的考试内容倾向于死记硬背,这样是不利于学生自身思维的发展的,所以对于不合理的考试内容应当进行剔除。剔除掉不合理的内容可以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量,同时老师在教学的时候目的性也更强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思维。

结语

通过对于以上几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指导,鲁迅的语文教育思想是在那个特殊时期下产生的,他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历史文化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见解。同时这份见解表现出很多现代化的观点。鲁迅作为一名教育家,他的思想有着自己独到之处,值得老师学习借鉴。在借鉴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应该盲目的进行跟风,只有这样才能让鲁迅的语文教育思想真正发挥他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宗宇.论鲁迅的语文教育思想[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

语文教育思想篇(3)

关键词: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德育教育;途径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倡导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德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德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般。从人文性上看,语文教育具有文化性、思想性、情趣性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德才兼备成为人才素质之本。在这种形势下,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更应发挥其积极作用,将德育融入其中,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

1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在技工院校教学工作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教学科目,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从我国技工院校学生整体情况看,存在学生思想素质水平不高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之中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我国倡导的素质教育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对技工院校办学质量和学生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知、情、意”能力的重要手段,更应发挥其积极作用,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德育教育,走文道结合之路,做到知识学习与道德培养的统筹兼顾。做好语文德育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语文教学与德育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广泛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比如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里,体现出了人的肉体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却由于思想性格及其它各方面的影响而造成人们对“高贵”的不同看法。其次,语文教材课文之中承载了深厚的思想内容,比如在学习莫泊桑的《项链》时,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要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文中女主人公的虚荣心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区别的同时,也要理解女主人公诚实坚毅的一面。第三,语文教材所用的文体有利于开展德育。不论是文言文、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思想性都很强。充分认识了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将德育融入到语文教学工作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2德育融入语文教学的途径

2.1德育与智育的兼顾:

当前语文教学仍以课堂教学为主,语文课文是精湛的写作技巧与强大思想的结晶。将德育融入语文教学应做到两者互为一体,不可片面化。德育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但语文教学又不能做德育的附属,语文是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同时做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了,就能够从更深层次上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达到了陶冶情操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一碗清汤荞麦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阅读全文,而后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层含义。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明白这样的道理,在人的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我们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去逃避现实,而应当坚强面对。文中的母亲是伟大的,面对种种困难,她没有被打到,而是以自己的言行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她是伟大的。这位母亲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只有让学生充分理解文中的含义,才能真正发挥语文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方面的积极作用。

2.2拓宽视野,增强阅读:

对于语文方面的学习来说,最离不开的就是开阔的视野和广泛的阅读。开阔的视野能让学生拥有更为高远的眼光,而广泛的阅读则能够有效地积累知识、储存能量。任何一个博学多识的人都离不开这方面训练和积累,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和课本的寥寥数语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求知欲。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鼓励学生拓宽视野,增加阅读量,从各个方面和角度来理解、把握语文中的奥义,要根据所学需求和年龄层次找出适合阅读的书籍,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在知识的海洋中多读、多看、多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成为井底之蛙,亦或因为没有知识活水的流入而使知识储存枯竭,除此之外,注重阅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可以说是裨益良多。总而言之,拓宽视野、增强阅读,是德育融入技工院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视书籍和知识的力量,它能使得一个人焕然一新。毫无疑问,知识的积累、知识层面的拓宽、阅读量的增加都是其至关重要的内容,它们会在人们最想不到的地方和时候发挥出强劲的能量和耀眼的光芒。“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江郎才尽”这两个自古流传的诗句和典故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突出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储存知识的重要性。

2.3广纳名言名句:

古今中外有很多书籍都潜藏着非同凡响的力量,很多引人深思和经久不衰的语句让人记忆深刻,这些句子以语言的力量充斥在漫漫历史长河。这些书籍不乏有值得人们学习的文学底蕴、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更是有警示世人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些优秀的书籍充满了丰富情感和文字力量,它们才可以从一些冗长复杂的句子蜕变成简明扼要、意味深远的警示格言,这种精简是对文字语言精华的提炼,可以更为直接和简洁地表露语言深藏的含义。因此,在技工院校语文教育过程中,德育思想要着重抓好对名言警句的学习和理解,从前辈和先人穷其一生留给后人的文化财富中汲取知识、淬炼品质。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之时,不单单是对字面意思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文字中所蕴含的感情和含义。在教授很多文章时,教师对知识的表面讲解仅仅是基本的,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从初步了解上升为深入领略。从作者的背景、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文章的宗旨等各个方面来理解文章和名言警句的中心思想。尤其是在学习古人的文章和诗句时,往往要结合诗人的生平、时代的背景等来理解文章宗旨,从而才能体会文章中名句的魅力。

2.4注重德育,熏陶品德:

在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品德的熏陶。从古至今,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朝代的人,先要立本、学会做人,具备最为基本的道德观念。在语文教材中,不乏会有许许多多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和生平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才是高尚的品质,历史上许多革命先辈为国家的复兴和繁荣昌盛抛头颅洒热血,许多科学家不顾国外优渥的待遇毅然决然回到祖国报效祖国,许多科学家废寝忘食为国家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而那些许许多多的平凡百姓则以自己兢兢业业的学习和工作来为祖国添砖加瓦。这些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息,仍旧生机勃勃的传统优秀文化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看、向前进。而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淋漓尽致的讲解这些先进事迹和令人可歌可泣的先辈,这是对学生美好高尚情操的完美阐释,以此来触动学生内心,使学生在学习之中潜移默化地具有了中华美德。

2.5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从古至今,教师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一个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各方面会在与学生的相处中逐渐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是以教师的一言一行来教授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若是教师在讲解语文知识要想达到更为深刻丰富的理解。一个品质高尚的教师,往往会带动学生刻苦学习。依据着这些方面,不难想象教师的言传身教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这种方式能够便捷有效地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完善技工院校学生的价值观,以榜样的力量督促学生弘扬社会正能量,以便尽可能地让院校学生获取自己老师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和道德精神。有了目标,有了榜样,就会有无形的力量驱使和鞭策着学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向前发展。这样一来,教师的表率作用就会充分地显露出来,使得人们看到学生从其教师身上所获取的经验、知识、道德、理想等等,这些潜在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3结语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之时,教师要深刻明白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差别。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面对技工院校的学生时,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学生的根基素质薄弱,非常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时给予充分的引导和管理,主动积极的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以语文教材为教学根本,寻找适合学生的不同方法和途径,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科优势,使得学生在德育过程中能够成长为有理想、有价值、有抱负的人。德育,是一项关键性的内容,在技工院校的语文教育中占据着半壁江山。不论学习什么,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都是首当其冲的,只有拥有端正健康的三观,才能在不断的成长和进步中汲取更多的养分,才会在以后的发展中拥有光辉灿烂的明天,才会在社会生活中具备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德育,作为一项最为基本的教育内容,需要完全的渗入到各个学科和领域,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德育的融入使得语文教学更加具有深刻的价值和崇高的意义,德育的融入使得语文教学不再单调乏味,进而更加具有深远影响。

作者:梁志红 单位:来宾市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王继辉.高职“问题”学生德育途径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01).

[2]陈晓明.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增强学生公民意识与法治意识[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1).

[3]余晓林.关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04).

语文教育思想篇(4)

【摘要】, 开启了人们心灵的尘封已久的窗口,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语文教学的现状我国语文教育从五十年代开始, 一直沿袭着前苏联凯洛夫的教育理论, 不断重蹈着“应试教育”的轨迹, 对考试严防死守, 万无一失, 在深重的升学与英才教育中, 迷失了教育主体的个性.

【关键词】开启了人们心灵的尘封已久的窗口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页关键词】省级部级期刊快速发表 学术期刊论文投稿欢迎来稿

【正文】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确立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 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人文说” 是当今世界人文主义教育思潮风起云涌的有力回应, 强调人对世界的优先地位, 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 重视情感的和谐、环境的熏陶和内心的体验, 注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的表现。在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把语文教学弄得山穷水尽之际,“人文说”的提出, 另辟新路, 开启了人们心灵的尘封已久的窗口,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语文教学的现状我国语文教育从五十年代开始, 一直沿袭着前苏联凯洛夫的教育理论, 不断重蹈着“应试教育”的轨迹, 对考试严防死守, 万无一失, 在深重的升学与英才教育中, 迷失了教育主体的个性; 在“书院教育”的怪圈中爬循, 教育成为“掌握知识”的过程, 人类知识的浩如烟海也使得对知识的掌握深感重负和困惑, 知识的不断增长伴随而来的是对知识价值的漠视, 伴随着心灵的苍白和心胸的狭窄, 教育缺少智慧和灵性, 语文教学普遍存在教得死, 学生读写太少, 教学脱离生活, 整体效率不高; 长期以来, 不少教师往往是从自己的箱子里寻找工具去解决问题, 很少从箱子外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工具, 即“常规思维”,“习惯思维”产生的巨大惯性, 这些思维中的非理性因素, 已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思维中, 形成思维误区, 客观上影响了新课程实施的宽度和深度。

二、人文教育与中学语文人文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进步的现代人, 即通过提高人文素养, 使人活得更自觉, 更高尚, 更高雅, 使现代人拥有更开阔的心胸, 更重视精神追求。人文内容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人文知识为“智”, 人文精神为“德”人文不是科学, 而是文史哲, 人文求善, 是为人本, 是民族存亡之根, 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以人为中心, 寻求人的自由发展和完善, 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理想的关注, 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人生观、价值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等体现出来的, 要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 必须在人文实践活动中, 重视良好人文环境的熏陶作用, 重视让学生去体会并参与良好的人文环境, 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article/66/3188.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语文教育思想篇(5)

1.叶先生认为,语文是一种工具,是人们交际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语文课不是政论课,不能离开教学目标和自身的规律去进行政治和道德信条的灌输,但又不能忽视思想教育作用,而要根据学科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

2. 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上是“听”和“说”,表现在书面上是“读”和“写”。听、读、说、写同样重要,要使学生在这四个方面都受到最好的训练。

3. 叶先生认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语文不是历史、地理一样的知识课,不应以讲为主,而要提倡启发诱导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精神和习惯。

4. 叶先生强调:教材内容要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并应适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程度;课文的语言必须是规范的。课文只是举例性质,不应绝对化。但听、读、说、写训练则要尽可能地有比较严密的系统,循序渐进。

5. 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听’、‘说’、‘读’、‘写’宜并重。”“因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叶老强调了语文课应该是口语和书面语并举,听说读写并重,并尖锐地指出:“重文轻语,有‘文’无‘语’,这个偏颇应该纠正。”他明确地否定“语文是语言、文学”的解释,认为“‘文字’含意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这就把语文课和文学课区别开来。

对核心教育思想“教是为了不教”的品读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

在教学活动中,关于教师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认为:“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语文教育思想篇(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在教学中实施思想教育之重要。语文课思想教育内容丰富.途径多样.意义重大。这里谈谈我对语文思想教育的一些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 思想教育的默化和强化相结合

语言文字本身具有思想性,思想性是语言文字固有的因素,不是外加的。因此,语文课中的思想教育更多的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它往往比让学生明显感到在向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课程或环节的思想教育更为有效。潜移默化是语文课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特点,语文教师应当在“润”字上下功夫。天天浇灌,时时滋润,点点滴滴渗入学生心田,培养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养成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道德规范。但语文课的思想教育也并非要一味“默化”到底。讲“道”有利于“文”,也可加快学生某一观点的形成。因此,在“默化”的过程中根据“有机”的原则进行“强化”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强化教育可采取挖掘、联系、专题等多种方法加以实施。

(1)挖掘法:即根据课文的语言因素挖掘其内在的思想因素。教师要对一些关键性的词句、段落加以分析,更要慧眼识丁,于平淡之处教出不平淡,于不深之处教得很深刻,这样,反差越大,印象越深。

(2)联系法:即依据课文中的思想内容加以广泛联系,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让现实的、历史的、国内的、国外的事实.在学生心海中反复锤打,留一个个深深的印记。

(3)专题法:即根据教学要求,围绕某一主题,或写或说,或读或做;或分析或比较,或归类或总结;或个人钻研,或集体探讨。这样,也能起到思想上的强化作用。

强化方法还有读写法、讨论法、行动法等,这里就不再详细讲解。

二、语文教育必须伴之以思想教育

语文教育必须伴之以思想教育。从语文教育实践来看,思想道德因素对语文学习有很强的制约作用,学生的语文水平与其思想水平成正比。只有具备健康的思想情感,足够的道德辨识能力,才能正确理解作品的含义,只凭“文从字顺”的技能,缺乏深刻思想、丰富情感的熏陶,没有生活和社会经验的积累,不作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是难以下笔成文、出口成章的。作文能力弱,常常是因为其缺少锤炼、丰富、深化思想的机会;作文能力强,往往得益于阅读课外“杂书”,思想丰富、思维开阔。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实践表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决不能只凭知识讲透,训练扎实,而必须伴之以卓有成效的思想教育。光有丰富的语文知识、熟练的语文技能而缺乏深刻的思想、健康的情感,就难以很好地开展包括交际在内的语文活动,就不能称之为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

所以,立足于素养培育高度的语文教育,必须伴之以思想教育。脱离思想教育的语文教育,充其量只能是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

三、语文教学中的言传与身教

一个教师在上课时有闪光的言辞,美丽的话语,分析问题头头是道,解决问题干脆利索,而在课后,在生活中却是一个与课堂不符或截然相反的人物。那他的思想教育再好,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则更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我们教师切勿作“语言的巨匠,行动的矮子。”应将言传和身教统一起来。言行相符.心口如一,是教师育人的基本条件。在确定言传身教统一的前提下。应把“言传”摆在重要的位置上。教师的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大都能借助教师的语言来实现。根据语文课的特点,特别是语文课思想教育的特点,语文教师更应发挥“言传”的功能。这样,学生才能被教者的感情、作者的感情、课文的感情所融化,从而增进学生的思想认识。教师的语言应有理有据,情合理。言之成理,才能让学生口服心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应当是知识和道德的化身,是学习的楷模。教师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用闪光的语言把闪光的共产主义思想传授给学生,用精美洗炼充满激情的语言感化学生,用自己正直无私疾恶如仇的行为熏陶学生,使他们成为祖国四化需要的人才。

语文教育思想篇(7)

1语文学科与道德教育的关联性

“文道合一”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选进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这一特点决定了该学科教学必须把学科知识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进行,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语文教学,离开了“文”的传授来讲“道”,就不是语文教学了。同样,离开“道”的教育来谈“文”,也就成为了灌输机械枯燥的文字符号,也是不可想象的,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才能把握语文学科性质特点的真谛。

我们必须从细处着眼,坚持不懈地抓好这项教育任务。德育与语文教学有一定的联系,而且语文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充分重视了语文教育中尤其是在文学教育中如何实施道德教育。如“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通过语文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直以来,教育领域对“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讨。新一轮教育改革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不仅仅是一种基础工具,更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其基本特点。语文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还能起到净化学生心灵、塑造学生美好道德的作用。翻开我国现行各类版本的语文教材,其中蕴涵着相当丰富的道德教育因素。有优秀的古典诗文,从先秦的《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学生在这些名篇佳作中领悟诗人的情怀,提升道德修养。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促进道德精神的内化。正是由于语文教学中有丰富的德育资源,“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口语交际、研究性学习,语文教师都要面对世俗,教学生看社会、看人生。语文教育就是一种人文教育,它总是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的作用之一就是内化一个人的道德情感”。

2语文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缺失

长久以来,语文教师都有意识地将德育贯穿于自己的教学中,每一课时都有一定的德育目标,每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都以对学生的道德要求作为落脚点。但是德育的实效并没有明显增强,一些学生对是非对错了如指掌,也特别善于讲大道理,在关于道德观念的考试中可以获得很高的分数,却没有相应的道德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2.1道德认识主体性的缺失。学者范树成在其著作《德育过程论》中指出:“道德认识是个体对客观存在的道德现象及其规律的反映。”可见,道德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反应,是一种价值认识,不同的学习者学习同样的德育内容,由于不同的体验、不同的经历,就会生成不完全一样的道德认识。如此,就不能忽视道德认识的个体性即主体性。人们欣赏《背花者》这幅画:男的背着一大篓鲜花匍匐在地,女的在后面扶着背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有人把鲜花看作是荣誉,认为画面上的人物过分看重荣誉使自己的人生背负太多的负担;有的人认为男女在爱情的世界里是不公平的,男性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和负担。经历不同所以体验就不同,道德认识也如此。因此,纯粹的客观的道德知识,严格说来还不是道德认识,它只能说是道德认识的一半,它需要学习者生命的介入和补充才能成为完全的道德认识,而事实上,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在讲文章的中心思想时集中讲述,用“本文通过写什么故事,反映了什么品质或表现什么品质,说明了什么道理”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空洞的思想说教,学生也只是简单地、机械地重复教师和书上的观点。这种形式的德育渗透是以德育知识的学习为主,学生拥有了丰富的道德知识,但这些德育知识没有学生的个人生活体验,没有个人情感的融入,更加难以与现实生活联系。

2.2德育情境的缺失。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德育情境。一方面,由于道德来源于生活,而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情境,所以离开了情境,德育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另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直接接触到的是无色无味的文字记述、抒发、描绘,它的这一特点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单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更谈不上道德情感培养。情境教育是一种言、形、情融为一体的场景教育,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呜,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学被异化为分数的教学、计划的教学,学生情感的陶冶、道德的培养无暇顾及。

3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3.1转变教学理念,创设师生互动的“多维性课堂”。道德教育的成功源自教学的成功,知识至上、计划至上的教学成为德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羁绊,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着力提高教学艺术,是增强德育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多维性课堂一方面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要变“一维”为“多维”,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单向传递,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角色由权威者向组织者、引导者转变,学生也不再仅仅是听者、答者,更是问者、论者、思者,在互动中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强调互动要有多层面,即不仅要有认知层面的,而且要有情感层面的,更要有人生价值、意义层面的。“知识的质和量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在知识中的感受、经历和体验;人不再是外在于知识体系而存在的,而是内在于知识,与知识融为一体的”。

语文教育思想篇(8)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6-0167-01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二十余年,深感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之中,教育他们从小就树立起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培养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思想教育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初步的社会公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在教学中的满堂灌,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不但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会使小学生心生厌倦。只有把知识的传授与丰富的情感活动、灵活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才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充分利用朗读,巧妙渗透思想教育。朗读活动是小学儿童最初的阅读活动。人类语言学研究表明,朗读并不只是机械地把原文以声音的形式表述出来,更是通过内部语言,用自己的话来理解原文的句子或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思想内化为读者自己的思想的过程。心理学的研究也告诉我们,听是我们从外部世界接受信息的重要方式,是提取信息,输入大脑储存起来,是运用信息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可以在朗读中巧妙地渗透思想教育,影响人的感情,影响人的思想。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课前让学生听教师有感情地范读,或听课文录音教学磁带,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有助于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抽学生试读,其余学生来讨论交流,说说朗读的同学是否正确流利,是否表达出了课文的思想感情。然后教师再范读,学生再试读,再讨论交流,学完课文再让学生朗读。通过多次反复,抑扬顿挫的朗读,学生才能正确的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思想,就能受到熏陶,思想教育就蕴含在朗读的过程中。

2.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作文是一种创作,是思维的高级表现形式,它能综合的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古代的科举考试,考试的主要形式就是写作。甚至是一文定功名。作文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的。

作文教学所涉及的面非常广:人、事、景、物,大至宇宙,小至蚁虫,无所不包。而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述真事,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大话和空话。这本身就是在教育学生首先做到“真”,进而达到“善”与“美”。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起学生体验生活的热情,调动起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积极性,才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是课内外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语文教学更加离不开课外的实践。语文的外延就是整个生活,所以学习语文的课堂异常广泛,远远超过其他学科。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生活这一课堂,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语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技巧。而基础知识的掌握,离不了学生的实际运用。离开了实际运用,教学的意义也就失去了。所谓“实践出真知”,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也是始于“知”,落实于“行”上。教师应当综合考虑,根据课文内容,围绕着课内教学设计开展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而把思想教育的成果落实到日常社会生活中去。

语文的实践活动,有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课内实践活动包括朗读、写作等;课外的实践活动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等。

三、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分阶段,有侧重的进行

语文教育思想篇(9)

徐树忠老师说:老师是一个播种快乐的职业,虽然有过疲惫感,即便偶尔觉得烦恼,但在孩子们花朵般的笑脸中,我甘愿“零落成泥碾作尘”。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是一位真正的教育者,正如同钱理群教授所写的那篇文章《做老师真难、真好》一样!钱理群在给徐老师《我的快乐语文之旅》作书评时也指出:徐树忠老师无疑是一个教育的理想主义者,他在教育教学中感受着生命的快乐,同时,我猜想他一定享受着“丰富的痛苦”。

一、寓教于乐

“乐”是徐老师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持之以恒的目标。他认为学生不应该成为被动、消极的被灌输的器皿,而应该是具有个性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个体。所以他探讨的不仅仅是教书,而是“艺术”的教学,如何能够让教师寓教于乐,让学生寓学于乐是他追求的目标。

在这本《我的快乐语文之旅》中徐老师谈到要让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该做到:首先,激趣,在语文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启发想象、比较异同、分角色朗读表演等,还可以借助实物、挂图、课件等多媒体,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直观的刺激,借以调动学生的情趣。其次,加强鼓励,要宽容学生的错误,不要对他们一些荒诞的想法抱以鄙视的态度,相反,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个性,不时地给予鼓励,肯定孩子们新奇的想法,让孩子们在“求异”的思维中大胆创作。最后做到宽容赏识,赏识能激发学生的灵感,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对他们身上出现的哪怕是极小的优点也要给予及时的赞赏,这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活力和激情。

“轻松教语文,快乐学语文”,当徐树忠老师的这条信念最后成为广大师生的追求时,相信语文学科一定会摆脱现在这种备受责难的境地,成为学生最爱的学科。

二、文本分析

徐老师很重视文本解读,认为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是语文教学的起跑线。他提倡教师要对文本做仔细深入的解读,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深度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审美体验。这一点和当代的语文教育大家不谋而合,钱理群和孙绍振在讨论关于语文教育改革中一致认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有脱离文本的倾向,不但脱离文本,而且脱离‘人本’”。因此孙绍振从微观切入,采用还原和对比法分析文本,出了一本《名作细读》。

与孙老师的文本分析切人点不同,徐老师常年奋战在语文教育的一线,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不仅了解一线老师的教学状态,更了解学生的心理等特点,因此,徐老师对文本解读的认识是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他把文本解读分为五个步骤:首先是读,要带领学生多读,还要用心读,读进去,读深入,再读出来,只有在这样进进出出的读中才能得到效果;其次是启,教师应该采取“浅入深出”、循序渐进的策略启发学生的思维,由已知导出未知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再次是思,要跳出文本看文本,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以及解读后的提升;然后是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采用勾勾画画的方法,边读边画能够及时记录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便于学生把握信息积累心得;最后是品,在读的基础上,努力通过品来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文精神。

三、个性作文

语文教育思想篇(10)

1.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以及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综合性十分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有效地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在高职的语文教学中,对语文教程中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讲解,能够对学生起到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使学生受到感染,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品德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起到引导作用。在接受了语文优秀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后,学生会在不自觉中树立起良好的思想品德,甚至会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2.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

(1)适时性原则。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首先应该要本着适时性的原则,掌握好教学时机,老师要为学生创造合适的教学情境,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有效性、适应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有效地衔接教学内容,并满足学生的需要。

(2)相关性原则。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应该要本着相关性的原则,使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相关性,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现象的出现,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容易接受,并能够正确指导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

(3)适度性原则。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还应该要本着适度性的原则,要分轻重和主次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在达成高职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时,灵活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内容,适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能够保证语文教学的正常进行。

3.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

(1)重视高职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中,课程整体的教学以及每节课程都具有各自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其中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以及素质教育目标,其中的素质教育目标是教学目标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素质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高职语文教学中《傅雷家书》的素质教育目标主要是使学生能够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能够培养健康的情感。一般说来,素质教育目标是通过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来实现,主要分三个阶段完成,首先使学生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并对作品中的情感进行体会,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家长,产生强烈的共鸣;其次是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进行发言,可以讨论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这个问题,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并由老师进行点评,由此使学生能够从自身角度以及父母角度看待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和相处方式,正确引导学生对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进行认识和纠正;最后是进行引申教育,使学生能够从尊重自己的父母和长辈进而扩大到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培养宽容心、爱心以及高尚的品德。通过情感教育,使学生内化和升华自身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进而达到素质教育目标。

(2)重视语文教材的思想性教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十分重视语文教材内容,结合实际,忠实语文教材的思想性教学,不断挖掘教材中含有的思想性内容,进而自然渗透思想品德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

(3)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老师除了要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之外,还应该要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现状,根据学生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进行适时的引导和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学生谈恋爱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些学生因为恋爱而荒废了学业或是感情处理不当造成悲剧等,为了杜绝和减少这些现象的出现,老师应该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感情的方法,正确对待男女感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学生能够领悟爱情的真谛,正确处理好学业与爱情的关系。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能够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学生能够通过文学作品培养自身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既能够使语文教学内容和目标更好地实现,同时也能够不断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语文教育思想篇(11)

引导学生从《背影》《挖荠菜》《回忆我的母亲》等课文中感受世间最伟大的父母之爱;引导学生从《藤野先生》《我的老师》等课文中体会师爱的可敬可贵与人间的真情,引导学生从《小麻雀》等课文中感悟到物就是我,我就是物的爱怜之情,通过对《春夜喜雨》《江南春绝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诗词的赏析,让学生体会山川田园景致的美妙。让作品中体现出的丰富多彩的感人肺腑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炽热感情,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如落花飘零在水上,芳醇学生的心房,如春风萌动江南,绽放在学生的心间,如春雷震响天地,回荡在学生的心头。

引导学生体验作者,体验作品中形象,体验生活,体验万物,还要引导学生体验自己,体验自己的情怀与思想,通过审美体验,体验出丰富而生动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空间;通过审美体验,促使学生自发地调动心理潜能,调节好与对象(自然、别人、生活、社会等等)的关系,能够多存一份厚道,多存一份同情,多存一份宽容,多存一份理解,对世界充满爱心。

二、以“理性”为核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

比如,莫怀戚的《散步》,文中写了一家四口人散步时互相关爱的情景,很是感人。四个人都有美好的心灵,都各自承担着家庭的一份责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比较分析各自的形象特点,分析他们担负的家庭责任,说说自己喜爱文中的哪个角色。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认同或角色超越:将来你是否愿意做这样的父亲,或是做这样的母亲,或是做这样的奶奶,将来你希望自己怎样教育小孩,教育出怎样的一个小孩――让学生设计未来之我的形象,感受个人在家庭、在集体、在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并逐步形成自己对真善美的看法和追求目标。 还可以把“利”与“义”、“个人”与“集体”、“对人”与“对己”、“劳动”与“奉献”、“现实”与“理想”、“成功”与“失败”等等有审美冲突的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情感震憾、理性思考中达到审美超越,形成自己的见解与看法,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乃至人生观与世界观。

三、以“个性”为核心,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勇于创造的精神。

富有个性的人格才充满魅力。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优秀篇章都充满了个性的人格魅力。鲁迅之所以难忘藤野先生,是因为在日本军国主义思想与行为横行的年代里,藤野先生保持着独立自主的出淤泥而不染的个性――追求科学、献身科学、毫无民族偏见、热情关心一个来自弱国的“低能儿”。同志的母亲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她不仅具有了中国劳动妇女的美德,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社会处在大动荡的年代里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思考和坚韧的做法――深明大义,支持同志参加革命,并不给儿子和儿子的革命事业带去丝毫负担!歌白尼之所以为人所景仰,是因为他有自己独立自主的人格――坚持真理,宁死不渝。诸葛亮之所以为后世所推崇,就是因为我们被他的大智大勇、感恩图报、忠心耿耿、一腔赤诚的人格魅力所叹服…… 让学生通过故事、人物形象等文学形式及文本中所体现的理念的暗示,伴随着情感震憾、审美体验,从课文中学习做人处事的价值标准,模仿课文中歌颂与赞美的人物,逐步形成自己独立自主的人格。

特级教师蒋澄清说:“创新,就是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创新,就是独立创造,推陈出新;创新,就是打破常规,另走新路;创新,就是破旧立新,创造特色。”可见“创新”总是与“个性”相联系。因此,塑造个性也必然与锻造创新相辅承。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其重点应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与自觉性。结合教学内容,如《怀疑与学问》等课文,采用渗透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理解创新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更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乐于表现自己,敢于与众不同,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并能主动验证自己的想法,培养深入思考而不随声附和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