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职语文教学研究

时间:2022-12-16 10:48:44

中职语文教学研究

中职语文教学篇1

信息化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群体在课堂上的参与感,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把乏味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教育课件,有效引导学生的阅读注意力,增强学生群体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从而全面地培养中职院校学生对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一、信息化技术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现状

(一)认识存在偏差

近年来,中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语文课堂教学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信息化课堂教学中还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使得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远远不够,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的课堂理念并未转变,它主要还是以“老师说,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为基础,并辅以课外学习的同步练习,但是这种灌输型方式使得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比较被动,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就是将计算机设备与互联网平台进行融合,实现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校专业课程融为一体,并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创造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环境和得力的课堂教学工具,对于部分教师而言,由于以往大多使用书写式教具,如果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课件,可能在初期无法适应,甚至会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二)对多媒体教具存在误解,担心使用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手段,就是对当前教学模式的改进,如果教师想要更好的采用这种方式,就必须经过培训并深入研究,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然而,由于以往教学用具对于教师而言已经习惯使用,并有较好效果,所以存在部分老师不愿意再花费时间接受培训,适应新的教具。不仅如此,以多媒体教具为依托,则要求教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而对于中老年教师而言,大部分教师没有长时间使用计算机的习惯,所以对此较为陌生。

(三)操作技术的限制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并非是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而是多领域的融合,因此,如果不具备综合性技术,则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更高质量的教学。

二、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合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

(一)增加教学资源范围,让学生领会更多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加入计算机技术,可以基于教学目标,增加辅助教学物品,从而实现教学要素的多元化,学生领悟知识的多样化,基于该种方式,教材内容不再仅仅是课本知识,而是与实际状况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与此同时,对于学生而言,还可以进行更好的课余补充,丰富学生对事情的思考力,凝聚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有效推动中职院校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增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增生课堂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单向模式,忽略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感和自主性,影响了中职学生群体对语文课学习的趣味性,让信息技术增添语文教学风采,可以在增加学生学习好奇心的同时,产生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探寻未知知识,基于这种模式,培养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能力。通过语文课堂,建立学习小组和学习交流群,互相补充课外知识,对于学生本身而言,与其他人分享自身见解,不仅培养了思考能力,还能进一步锻炼语言表达水平,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将书面的课本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具体

形象通过信息化教育,可以补充原有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教师将此作为教学方式,可以将书本刻板内容转变为有趣形象的动态图形,以动态图形为媒介,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书本知识,对于学生的背诵也大有益处,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完成复习任务。

(四)增添课堂内容,完善教学

首先,在以往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通常只参考课本,所教授的内容也普遍都是专业知识,使得教学过程十分枯燥,这既不能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严重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有效提高。然而,信息化教学可以通过图像、视频和音频设计学习内容,从而丰富学习内容的表现形式,此外,互联网平台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只要整合得当,就可以成为丰富课堂教育内容的有效手段,因此,目前的信息化教育对于丰富课堂教育的内容具有积极的意义。其次,使课堂上的教学主体有所变化。在传统模式中,课堂的主体往往是老师,以此单方向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中职学生中存在部分听课不专心的现象,因此不能很好地接受知识,提高他们在氛围中学习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产生疲劳学习等负面情绪,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质。信息化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个性需求、学习基础等客观因素形成的,注重形象化、理解化、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鼓励学生充分融入学习过程,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此外,信息化教学方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创新的微班、MU班等信息化学习平台,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满足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三、信息化技术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融合路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如果教师要想对传统单向传输学生知识的教育模式进行改变,就需要重视师生之间在课堂内外的互动,除此之外,必须让课堂更具信息化色彩,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效率。当前,在中职学校中,很多院校都已经具备信息化手段,但具备手段不是目的,实现更好的教学才是目的。然而,能达到目的的学校仍在少数,大部分院校所做的改变往往都是借助PPT展示教学内容,但实际上,这与传统的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的课程没有根本的差别,由于老师只是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甚至比不上以前的黑板粉笔课程。往往出现学生未能理解本页知识,但是教师处于教学计划的安排,立即开始了下页的讲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赶进度,学生少学习,信息化手段不仅没有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更加充分的作用,反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建立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动力

要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情景教学也是重要手段之一,信息化课堂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建立这种情景,对于中职语文教师而言,可以采用相关方式,在课堂上展示与教学相关的音视频文字,从而使学生能够直观理解课文内容的意思,在文字中也充分体会到了汉语的魅力。例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一副非常美的画,但是作家海子为何选择在这么美好的世界自杀?老师可以搜集大量信息,对海子当时的生活情况加以介绍,并以图文和录像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故事,使学生对这位作家当时的生活绝望情况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了学生对事件的认识,使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变得更加细腻,能够通过更深刻的思维去判断事情,讲述贴切自身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实现了课堂内容的丰富,还大大提升了学生读写水平。

(三)善于运用网络,让学生学习更多基础知识

在网络共享资源丰富的今天,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沟通,利用BBS论坛辅助课堂教学,形成良性互动,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所学内容的电子版上传到教学论坛中,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在课后完成的优秀作业,例如文章、观点等,都可以在论坛上进行展示,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优质作文能够在学生交流网络平台上呈现,也能够调动学生的作文学习兴趣,同时,老师也应当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作文的学习材料,以克服语文作文材料较难查找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当引导学生根据语文教学内容自制PPT,学生在课堂过程中还应当积极参与点评和辩论,以培养其口语能力、综合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

(四)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评系统中,让课堂更添动力

对于教师而言,其职责任务不仅是教书育人,更是拥有职场人员的身份,而考核指标的变化,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方式。由于中职学校具有一定的特殊属性,不仅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将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开展教学。在评价系统中,也不能只针对教师进行指标设置,对于学生更应该有评价要求,在此过程中就进一步体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教评体系中,学校可以为学生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同时要求学生要对自己的表现作出评价。由教师检查学期成绩,以减少部分学校教师懒于做评估内容,使评估体系流于形式而不能发挥督促和改进学校教学和老师工作的功能。老师是否完成了教育任务,教学方法是否与时俱进,以及学生能否从课堂上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只有通过对老师和学生加以考察,才能更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评价与他们的学习有关,使学生对语文教学形成了更强烈的兴趣。

(五)将信息化课程内容的大容量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相互融通

在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而在这一特点的背后是关于怎样鉴别并获得有用的信息。

1.提出明确的学习目的。教师在安排学生检查资料之前,先要规定好一个范围,并定下前提,不能让学生之间互相检查,然后在交流资料时,明确指出什么是符合规定,什么是不符合规定,不然学生会为了标新立异,提供很多无效的信息内容,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错误的引导。

2.进行明确的示范。搜集信息时,老师要按照课程目标来搜集有用的信息,然后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能进行如何获取信息的练习,虽然不需要收集所有的信息,但是必须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这种能力。

3.引导学生利用综合方法。老师在罗列信息时,不可以将全部的信息都罗列出来,但是一定要让学生使用综合手段,提炼共同点,辨别不同,使学生在掌握和使用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利用综合方法的能力。

(六)将信息化教育的直观性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互融合

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化的优点有很多,直观性就是其中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图片、音频等,能够反映某些鲜为人知的过程,比如了解一首古诗,若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可能无法理解,但是借助资料与课件做成视频,学生就能够简单地再现具体流程,从而实现了直接演示的目的;再如,在语文课程中的同义词问题,学生们易于混淆,在使用课件后,直观清晰,便于学生理解,不过,直观是学生认识问题的一种方式,并不代表学生的整体思维过程。通过对一首诗理解,学生只是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但对这首诗产生的背景以及当时作者的心情和感受,或许还得借助其他方法来掌握。另外,在教学中,老师通过直观的方式演示,学生在理解过程的同时,还要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规律,然后举一反三,老师还应该把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纳入课程之中,在信息化教学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能力:1.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用对比的方式来阐述相同的差异,以求同存异,例如在讨论同义词时,可将词义概念相似的词语放到一起,以使学生认识词语不同的概念,通过对比可以学习更多思维技巧.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能力。采用信息化教学,虽然直观性和容量度都大有提升,但要想还原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仍有一定难度,因此只能尽可能还原较为典型的事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其内部规律,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也可采用探究、实验等方法来训练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作为表达思维逻辑的方式,人们在大脑中抽象的想法,往往都需要通过语言进行表达描述,而培养学生该方面的能力,就是间接地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信息化课程的演示简化了教育流程,给学生带来了直接的视觉效果,老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重温课件展示的教学内容,巩固印象,训练思维能力和表达技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身为中职语文老师,知识传承就是一个过程,最关键的是以”教育”为目标,让中职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提高他们思想、能力、素质的全方位发展,运用信息化教学新手段,使语文教学与信息化技术有机融合,在革新语文教学模式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运用信息化教育新手段,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也能激励教师进一步掌握新知识,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总之,针对现代化教育方式的影响,中职院校语文教师应多尝试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活力,使语文课程内容更加多姿多彩,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蒲腾

中职语文教学篇2

在新市场环境下,人才发展需求逐渐成为重要的关注内容。作为职业人才的重要培养机构,中职院校亦是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责,为企业及社会输送更具专业技能的人才。在此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亦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当下语文教学及存在的分析,进一步创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语文教育与学生职业发展的契合度,促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亦能够在语文教学中获得有效提升,为后期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意义

结合中职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通过将就业为导向融入语文教学活动当中,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从而为就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具体分析如下:首先,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据统计,近年来中职生的就业需求不断递增,使中职院校的规模逐步扩大,伴随而来的即是课程的优化改革。在此背景下,为有效保障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则需首先能够对学生的综合学情予以充分的了解,进而在此基础上再构建教学计划,展开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既能够实现语文知识的有效学习,亦能够发展其综合素质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就业发展环境[1]。在此期间,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创设,还能够对学生额的学习及自我发展意识形成积极的导向作用。其次,能够符合市场及企业对人才语文能力的要求。职业教育在近年来逐渐成为人才培养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随着中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及毕业人数亦是不断递增,这就需要进一步考虑学生的就业问题。就语文教育的功能性而言,其不仅承载着文化思想的渗透与传递职能,亦是具备重要的育人职能,对学生的素养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及教育作用[2]。通过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培养更具专业素养能力的优秀学生,这就符合企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同时,语文也是具有工具性、基础性的教育学科,对学生的交际交往、沟通表达等具有重要的培养意义。在市场人才的需求背景下,教师在教学期间则需将语文教学的社会性作用充分发挥,逐步渗透实践及表达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夯实语文基础,更好地发挥语文工具价值,为其就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最后,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中职教育是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培养目标,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与专业岗位接轨,因而在语文教学中,不仅需要教授给学生语文知识及技能,还需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给予培养[3]。结合语文教学特点,教师可在教学中渗透就业意识及思想,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职业品德及素养,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全面成长,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二、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中职语文教学现状.与普通中学教育不同,中职语文的教育环境及目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以学生的学习特点及中职教学计划展开教学。目前在中职语文教学期间,其教学模式并未与普通中学拉开差距,而是以极为相似的方式展开教学,未能够充分有效地体现出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需求,学生同样的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无明显变化,导致在就业发展方向上未能够给予有效的培养,难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4]。此外,中职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目标不明确的现象,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语文教学的重视度相对较低,因而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

2.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于中职语文培养目标与普通中学有异,是以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为中心,因而更注重学生就业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结合学生的职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但就目前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一方面,需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将中职语文教学目标与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明确划分。教师要立足中职教育角度,注重对学生工作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明确学科服务于学生的职业就业发展,而非为了应试而教授知识。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主要支持,影响着语文教学的侧重点及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但现阶段由于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以普通中学语文教学为主导,则难以适应学生的发展方向,同样也不利于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工作开展。如此一来,教材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适配度则会降低,不仅影响教学成效,无法保障教学质量,同时也会降低对学生职业就业方向的培养效果,难以与学生提供有效的教育及帮助[5]。此外,目前部分中职语文教学中,在使用教材时,也未能严格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展开教学,教学方式上无法满足教学规划需要,从而影响语文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则需完善教学方式,将现有存在的教学方式问题优化处理。教学方式是教学质量的直接影响力,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6]。当前大多数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并未达到理念状态,且表现在兴趣上呈现较低的现象。如若仍以传统灌输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调动,亦不能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有效落实,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成效则难以提升。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1.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在课程深化改革的这种环境下,中职语文教学亦需要与时俱进,在基本满足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同时明确就业培养目标,将就业作为教学导向融入语文教学课堂当中,针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展开培养与指导,包括如语言应用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等,以便学生在就业发展中能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则需要对现有语文教学体系及结构进行补充与完善,将以就业为导向纳入教学体系当中[7]。在此期间,需立足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科学设置教学目标及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其能够在语文课堂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语文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实现独立思考,培养其创新能力,使其既能够实现语文知识的有效学习,亦能够实现语文素养的切实提升,具备良好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就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企业对学生的评价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其个人技能、个人能力发展、以及基本的语言表述情况等等,因而中职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期间,则需将就业作为核心导向构建教学体系,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结合中职语文教材分析,除阅读部分的设置之外,还融入了语言表达与交流板块,对此,教师则可将这一部分充分利用,科学设置教学活动,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其能够在这部分学习环节中切实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就业发展奠定能力基础。同时,阅读部分的教学亦需要教师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将就业作为指导方向,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上重点培养,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实现语言能力的有效锻炼,进而借助阅读文学习逐步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故都的秋》一课教学中,结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方向,如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教师在教学体系的建构上则可以此为目标,设计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比如,组织复述活动、开展“百家讲坛”等多种形式的语言表达活动,就使学生能够在更多的语言锻炼中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逐步提升,为其就业发展及岗位职业能力提供语言支持,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累更多的语言表达经验,提高其职业演讲、自我介绍等语言技能。

2.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尽管中职教学的培养目标与普通中学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开展期间,仍有部分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表现在教师更多是以自身为主导而展开的讲授式教学,通过自我表达知识灌输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真正有效地将自身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如此一来,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则难以达到期望值[8]。同时,在这样知识的倾注下,学生的思维亦会停滞发展,不仅使学生逐渐形成思维依赖性,更是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以及创新思维等能力,从而难以真正将语文知识及素养全然授受给学生。因此,传统教学模式的持续开展,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活动创新开展中,教师则需结合时下就业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学生的综合学情,进而改善现有教学模式,将以就业为导向作为核心依据,有的放矢,确保新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与学生发展形成统一,满足学生当下的实际学习需要。另外,教师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中,还需注重实用性知识的渗透融合,帮助学生提高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使其能够在充分的学习空间中,认真思考问题,提高语文知识的掌握成效,使其在学习参与中,逐渐提升其自主学习及探究能力,增强语文知识的整体学习效果。例如,在教授《咬文嚼字》一课时,教师则可立足就业培养方向,结合课程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中,逐步掌握文中的知识点内容,使其思维、理解能力能够获得有效锻炼。同时,在课程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还需结合实际就业相关内容,与课程知识建立联系,在对学生拓展知识的同时,推动其职业就业能力的发展。

3.选择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更加重视。因而在语文课程教学期间,教师亦需要以此为核心展开语文教学活动,在基本融入语文知识教育的同时,还需结合学生职业岗位需要,对学生展开职业就业能力的培养,以提高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相契合。具体在教学活动的开展期间,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包括如专业特点、职业及就业发展特点等,进而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将教材中的专业知识素材充分挖掘,增强语文与学生专业需求的融合性,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获得进一步提高[9]。中职专业教育涉及多种行业方向,如旅游业、广告传媒等,其专业学习亦是学生未来发展方向之一,教师则可以此为依据,结合语文教学元素,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重点培养。比如,在语言表达培养中,可融合学生专业设计问题,提高专业与语文之间的融合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提升,为其未来就业从业奠定良好基础,增强其解决问题、应急处理等职业能力。具体在课程教学当中,则可结合阅读文内容,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叙述文本故事、创编新故事等等,对学生的口语表达、思维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促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实现有效提升。再如,针对学习烹饪专业的学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则可结合烹饪领域,设计语言培养活动,如阅读烹饪书籍、撰写菜谱等等,以此促进其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等,使学生从中实践职业素养的逐渐强化。

4.创设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情境。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为授受更多的知识内容,常在个人演讲中贯穿整个课堂,导致与学生之间缺乏较强的教学互动,而学生之间也存在互动学习机会较少的现象。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则会逐渐降低,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更是会影响后期就业发展,如人际交往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等。因而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亦需要做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地与学生的就业发展相契合,培养更具职业就业能力的学生。具体而言,即可针对人际交往、口语交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展开教学培养,如通过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构建交流与互动平台,促使学生在情境中有效实现互动学习,逐步提升其人际交往及合作等能力素养[10]。同时,情境课堂的构建,还能够营造积极、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展开语文知识的学习,从而在课堂活动中逐步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及沟通交流能力。一方面,需要教师先行在课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对教材内容充分研读,寻找其中与就业发展可能存在的联系;另一方面,在情境创设中,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充分利用,构建更具真实性的情境环境,提供给学生语言交流的实践练习平台,促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语文知识,从而逐步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课文《雷雨》的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结合课文,为学生创设交流情境,如让学生饰演文中的角色,并通过背景音乐、舞台的简单搭建等方式,增强情境渲染效果,促使学生能够在角色演绎中实现有效交流与沟通,从而逐步提升其语言表达与交际能力,为其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提升其人际交往、合作等的综合能力。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特别在中职教育中,其人才培养方向更是明确以职业型人才为主要培养方向,因而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期间,还需注重对学生就业职业能力的培养重视,将以就业为导向有的放矢,根据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不同教学角度优化调整,开展更具职业培养方向的语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发展语文素养能力的同时,亦能够具备相应的职业就业能力,使其更好的迈进人才市场环境,具备较高的就业竞争力。

作者:刘宜强

中职语文教学篇3

中职生是未录取普通高中的中考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具体表现为学习难度大,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差,语文学习不认真、不努力等多个方面。进入职高后,课程加深、难度加大,许多学生一开始就成为语文“学困生”。现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从分析中职生学习语文的不良现状入手,并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措施。

一、当前中职语文教育现状从学生首次交来的作文来看,中职学生作文水平、写作能力普遍较低。大部分作文表现为语句不通顺,病句频出,表达欠具体、准确、生动;内容空洞无物,缺少典型的细节描

写,更谈不上有文采;结构杂乱无章,缺少必要的过渡、前后照应或呼应;中心欠明确,立意欠深刻、新颖;错别字较多;书写不工整;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从中职生的作文质量可以看出,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语文能力普遍较差,从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看,中职生阅读兴趣不高,部分学生课堂上不敢放声朗读课文,当南郭先生。在阅读理解方面,思考、回答问题欠积极主动,很少有同学主动提出问题或质疑。从整体看,中职生普遍阅读理解能力较差,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许多时候语文老师只能“包办代替”,语文课堂常常成为“一言堂”,唱独角戏,教师常常陷入尴尬的境地。课堂气氛自然一片沉寂,缺少了语文课固有的魅力与活力。

二、原因简要分析

中职学生语文基础普遍较差,进入高职后,课程加深、难度加大,特别在文言文方面更为突出,大部分学生就成为语文“学困生”,不能接受职高课程,产生畏难情绪,于是丧失了学习信心,缺少了学习兴趣。由于语文基础差,在课堂学习中,感受不到语文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缺少语文学习兴趣,就对阅读、写作不积极主动,一切语文活动都十分被动。部分学生受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学习兴趣就被转移了。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于是学习语文不认真对待,不努力探究,缺失了毅力和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部分不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认为学不学语文、学得怎么样也无所谓,于是消极对待语文课,在课堂上表现为无精打采,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教师教学行为看,由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消极态度,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于是部分教师就会消极地应对学生的消极态度,随意性、低效或无效课堂现象常常存在。

三、应对措施与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对于语文教师,应该要正视中职生语文基础较差的现实,采取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能破罐破甩,要尽到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敬业、乐业、专业。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理想和美好的愿望,他们都希望自己有长进,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于是,不能挖苦、打击学生,要处处维护学生的自尊。

(二)改变教学方法。中职生语文基础知识较差,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情等方面考虑,选择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即因材施教,因“困”扶贫、扶志与扶智。扶贫,就是给学困生“开小灶”,必要时做个别辅导;扶志,就是帮助学生树立理想、愿望,常立志、立长志,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扶智,就是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告诉学生,语文需要日积月累,任何人都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告诉学生,学习语文需要细心、耐心和恒心,同时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要想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我积极支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文学的、历史的、地理的、自然的等领域,我都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同时给学生推荐优秀的篇目。当学生阅读达到一定的量,他们就会觉得“满腹经纶”,感受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语文魅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我还在课堂上设计角色朗读、人物故事的角色表演,学生在角色表演中感受到语文原来就是生活的精彩再现,感受到语文课的活力。学生的阅读兴趣一经形成,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广泛阅读,寻找经典书籍涉猎。同时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1.阅读方式上,有朗读法、默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等;2.内容理解上,有解词、释句,文章结构分析,写作特色归纳等;3.阅读笔记上,有划重点、写标题,编写读书提纲,写读后感及读书心得等;4.文体阅读上,有散文阅读法、小说阅读法、诗歌阅读法、剧本阅读法、科技说明文本阅读法等。

(四)端正学习态度。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不端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对于不参加高考的学生尤为明显,这部分学生是技能型为主的学生,一般他们不准备参加职高高考,于是在文化课方面很不重视,表现为语文学习消极对待,语文作业不认真完成,即使交了也是马虎应对。在他们看来,语文在以后的就业中帮助不大,学不学语文一个样,学得好不好一个样。其实,这部分学生的观点是片面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告诉他们,语文是学习任何学科的基础,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我国的汉语言博大精深,一个不学语文的人,就是孤陋寡闻,在以后的工作中就难有长进和潜力。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首先加强语文学习重要性的思想教育,尽可能及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五)教给学习方法。学习什么都离不开方法,学习语文亦然。阅读与写作是语文的两大板块。关于阅读方法,前面已经做了简单陈述。这里说一下写作方法。告诉学生,写作在生活工作中经常用到,比如应用文文体的写作。有的学生快高职毕业了,还不会写假条、借条、介绍信、感谢信等应用文体。对于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更应该加强写作方面的指导。如何指导呢?比如要从审题、立意、组材、行文、修改等环节上加强训练指导。要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有效指导。平时要加强写作训练,在多写中提升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指导学生列写作提纲,以便写起来一气呵成。同时指导学生巧用修辞,使其富有文采。总的来说,中职语文需要语文教师转变观念,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端正态度,培养兴趣,让学生知道学习语文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作者:李江 单位:贵州省纳雍中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