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态环境的特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4 17:00:40

生态环境的特点

生态环境的特点篇(1)

【摘要】通过对全校公选课《环境生态学》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旨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提高公选课《环境生态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特点;实践能力

Characteristics and reform practical on the imcompulsory course"environmental ecology"

LI Qiuhua(Key Laboratory for Information System of Mountainous Area and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Guizhou Province,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and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compulsory course"environmental ecology"are analyzed.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and so on are explored according to curriculum and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Aim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stimulate to innovate the ability training, and improve the effect and quality of teaching of the imcompulsory course.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ecology; characteristic; practical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54-02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诸如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蓝藻水华与赤潮、重金属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相继出现,并呈恶化趋势,全球环境生态问题倍受关注,加强环境生态教育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重视。为强化环境教育,很多高校开设了环境生态保护类全校公选课程,《环境生态学》为其中课程之一。《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生态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伴随着环境生态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在选修课《环境生态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研究、探讨与总结。本文结合个人多年的全校公选课《环境生态学》教学中课程特点与学生学习特点进行分析,对近年来取得较好地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的探索的总结。

1 选修课《环境生态学》的特点

目前,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和生态学专业中的《环境生态学》的教材相对较少,主要有金峦主编的《环境生态学》和盛连喜主编的《环境生态学》等教材,但是在高等学校全校的公选课中,基本上没有教材,主要靠任课教师自己组织和收集资料改编的教材,教师的自主性较大,因此选修课《环境生态学》具有《环境生态学》学科具有地综合性强、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等特点之外,还具有其特殊性:

第一,作为公选课《环境生态学》的课时比较少,仅36课时,该课程不可能向环境类专业学生一样,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知识点都详细的讲解。因此需要对主要内容和重点知识点重点突破。

第二,作为公选课《环境生态学》的内容相对自由,可以根据专业课中的《环境生态学》内容选择性的讲解,同时涉及到环境生态方面的知识都可以作为讲授的内容,但是作为一门学科,还需要有一定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讲解内容,而且《环境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涉及面较广,强调的是一种宏观的思想和整体性、统一性的思维,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性,这些都给授课老师更大的挑战。

第三,作为公选课《环境生态学》更应该注重该学科的应用性,但是应用是建立在基础理论之上,因此需要权衡基础理论部分和应用部分的比例,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2选修课《环境生态学》学生特点

第一,《环境生态学》作为选修课,学生主要面向全校的学生,而且大部分是文科学生选择的较多,因为学校规定文科学生修一部分理工类的课程。从近几年的选修课的学生来看,专业涉及较广,几乎涵盖了全校的所有专业的学生,而以非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占多数。在每个80人或100人的专业班中,中文类、法律类、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经济学院的学生偏多。多专业的背景,缺乏环境类专业课系统知识,这成为该门选修课最大的特点,也给这门课程增加了难度。

第二,《环境生态学》作为选修课,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根据兴趣选择,所以选择该门课程的学生大多数是对该门课程有比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希望从该门课程了解到一些环境生态学方面的知识,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学生是完成规定的学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给这门课程老师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3 教学实践的探索

只有充分掌握《环境生态学》课程的特点,同时了解学生学习《环境生态学》的心态,才能够真正的提高《环境生态学》教学质量,取得较好地教学效果。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们从教学内容上和教学手段上对《环境生态学》进行了创新和探索。

3.1 教学内容上探索

3.1.1 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生态环境的特点篇(2)

所谓生态环境,这里是指人与自然,乃至社会及其他人和谐相处的有利于每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学习化的外部环境。1979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著名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生态学”,他认为应该运用生态原理去研究教育在物质和精神环境中的发展规律。本文中的音乐课堂环境不是指物质环境(类似教室的布置,桌椅的摆放等外部硬件设施)而是指精神环境。音乐课堂“生态环境”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的音乐课堂是开放的,不确定的。它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以人为本,注重师生人性化、个性化的特点。在音乐课堂的“生态环境”下,学生健康成长,能在最佳“生态位”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生态气候”的滋润。

二、音乐课堂“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

1. 教育氛围民主性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一堂课良好的教育氛围是教育内部育人功能得以良好发挥的环境条件,它驱使内部运行机制启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长流不息。在音乐课堂“生态环境”下的教育氛围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作为与学生一起活动的参与者,创设与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相适应的感染力极强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在充满音乐美的氛围和自由的空间里自主学习,自由想像,尽情享受音乐之无穷魅力。

2. 教育过程动态性

“生态环境”下的音乐课堂教育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具有动态性。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模式程序的选择是以学生心理特点、参与学生的数量、发生的环境、师生的知识背景、教学设备、媒体的条件等为转换的。在生态的音乐课堂中,师生、生生多向互动,围绕音乐共同参与,通过对话、讨论、沟通、合作等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教学成为一个连绵不绝、不断发展的过程。

3. 教学目标多元化

我们知道,受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制约,音乐课堂往往表现为知识的掌握和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很少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更不会注重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生态环境”下的音乐课堂,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放在首位,又因为音乐审美教育大多体现为“润物细无声”式的潜效应,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学习结果更为重要,因此更关注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两个教学目标,呈现出鲜明的目标多元性特征。

4. 学习方式自主化、个性化

21世纪,新的教学哲学观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才培养应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生态环境”下音乐课堂的学习方式将改变过去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代之以自主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

三、 音乐课堂“生态环境”的构建

1. 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重视师生互动

教育生态学认为,在课堂中也有“花盆效应”,生态学上称为局部生态效应。也就是在空间上思维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和约束力。传统的音乐课堂中,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竞争力差,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的“花盆效应”。“生态环境”下的音乐课堂,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自由、和谐、宽松的多向交流氛围。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可以消除学生的胆怯与依赖心理。学生不怕失败,就能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积极地探索与思考。教师要把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益,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作为课堂教学的信念。教师应将情感投入贯串教学活动始终,举手投足都要带有亲和力,要用自己的面部表情、目光投视作为情感沟通的媒介,送给一时不能回答或答错问题的学生以信任、鼓励的目光,送给不敢发言的学生以关心、期待的目光,送给正确回答问题并有创意的学生以佩服、赞许的目光……以此给学生亲切、温暖感,促使他们愿学、乐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音乐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应创设美的音乐氛围和丰富的音乐活动,在活动交流中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 设计丰富的音乐活动,强调学生间合作交流

“生态环境”下的音乐课堂,教师要尽量地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包括音乐鉴赏活动、音乐表现活动、音乐创作活动等,让孩子们在听、唱、舞、玩、奏、演中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个体参与音乐活动,更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合作”是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做事、做人的基础。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与社会共处不仅仅是人生的技巧,而且还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在“生态环境”下的音乐课堂中,教师所设计的大量音乐活动要靠小组内成员的合作来完成,靠集体的力量来完成。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每个人都是课堂活动的能动体。例如学习了《七子之歌》后,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创作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期盼台湾早日回归”的内容,集体进行创编。有了前面的感情基础,同学们一下进入了角色,有的创编故事情节,担任解说;有的创作音乐,担任演奏员;有的分角色进行表演;有的激情洋溢地朗诵;有的声情并茂地演唱。当各小组展示时,形式丰富多彩,人人参与其中。在这充满生命力的合作教学中,音乐学习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生态环境的特点篇(3)

[Abstract] cement limestone mine environmental impact caused by many aspects, mainly caused by blasting dust, waste gas, noise, vibration and so. Influence from the mining damage, its greatest impact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 whether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operation period, the mine should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pprove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cheme" and "m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governance program" requirements, to carry out restoration work, and make the mining side edge treatment measures.

[keyword] m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impact characteristics Countermeasures

TD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泥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需求刺激了各水泥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水泥行业竞争,归根结底是资源的竞争,即其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石灰石的开采。由于水泥生产所需石灰石量最大,占其原料的80%左右,而石灰石又是天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在水泥生产中石灰石开采尤其重要。石灰石矿山的开采尽管国家连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尽可能使其规范,但是由于其开采毕竟对山体属于破坏性进程,因此对生态影响非常大。本文根据多年对水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案例经验,主要分析石灰石矿山开采中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及对策。

1、石灰石矿山开采的特点和生态影响因素

1.1 开采工艺

石灰石矿山开采均采用多台段自上而下水平分层开采,即在首采区剥离出开采面后,按照岩石走向逐层采剥,每个平台高度为15米;岩石分离首先采取炸药爆破方式,用潜孔钻机等设备钻炸药放置孔,采用微差爆破工艺进行爆破,爆破后的大块石灰石用装载机装入自卸车车斗,然后运输至矿区石灰石下料口,进入下一步石灰石破碎环节。

从以上工艺可以看出,石灰石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由于石灰岩地区特殊岩溶地质构造,地表水渗透性强,地表植被发育不良,而且采石场几乎没有挡土墙等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大多也未进行复垦绿化, 因此会造成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河道堵塞等生态问题。又由于在开发过程中受开采工艺限制,尽管国家规定边开采边恢复的生态保护措施,但是由于土方工作量太大, 耗资也大, 使生态恢复工作难以开展。有专家估算, 被破坏的植被靠天然恢复至少要一百年时间。

目前大多石灰石采石场正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向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

1.2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矿山开采引起的环境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爆破产生的废气、粉尘、噪声、震动等。其对生态影响因子见表1。

表1环境生态影响识别与因子筛选

根据以上分析,主要评价内容主要是:土地利用、植被分布、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景观及水土流失等。较大影响来自开采所带来的破坏,开采前,要将欲开挖石方上的植被、软土进行处理,砍伐树木,焚烧没有用途的草木,去除石方上的软土、松土,这些都会使得植被大量减少,使得土壤的水土保持能力降低。

开采过程中,会剥离部分表土,从而对原有植被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主要矿层被采空,会造成严重漏水和上覆岩土层结构破坏,使植物失去生存条件;大量开采石料,破坏了山体及地表植被,加速了水土流失的发展。开挖坡脚、切削边坡,造成山体失衡。随着开采的逐步扩展,面将进一步扩大,同时临时弃土堆表面的扩大亦将增加面,这一切都将加剧水土流失的发生。开采过后,在山坡大量堆积固体废弃物,加重了负荷,导致滑坡不断发生。这些废土被冲走,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加上人们对植被等情况不重视,被破坏的植被无法得到恢复,一定程度上使得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自然景观受到破坏。

在开采过程中,由于降雨,会使得失去植被保护、水土保持能力下降的土壤进一步被雨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如果遇到暴雨等恶劣的天气状况,极有可能造成泥石流,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2、石灰石开采的生态影响及其特点

2.1、确定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中对评价工作分级的规定确定评价工作等级,随之也确定了将要工作的内容和深度。

2.2、生态影响环节分析

无论其评价等级如何确定,一般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植被破坏

植被破坏也是生态影响最主要方面。由于石料的开采,可能会使矿区部分树木、草地被砍伐,破坏了大面积的植被和地貌景观。采完之后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恢复,将造成严重的土地砂化和水土流失以及塌陷和地表裂缝等严重者在雨后导致泥石流和山洪暴发。

开采区的植被如果遭到破坏,其后果将是很严重的,由于石灰岩矿区一般土质不十分肥沃,而且地表水渗透强,植物生长较缓慢,土层较浅,所以植物一旦破坏,将带来数年甚至数十年不能恢复的后果,而且植被、森林砍伐到一定程度,就会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生态,导致大量物种消失。

2.2、水体污染

由于开采过程涉及炸药爆破,在爆破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硝酸盐类等化学与物理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随着地表水或大气降水,极易渗入地下或者周边河流,从而导致河流和地下水受到污染,使得水质下降。

2.3、土壤破坏

开采过程就是石方与土方分离,石方破碎过程,使得本来就匮乏的土壤结构和层次受到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更加恶化。

2.4、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的特点篇(4)

二、特殊旅游环保模式

特殊旅游环保模式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这个模式中包含中特殊旅游、环保两个重要的概念,及特殊旅游环保模式是在旅游发展的基础之上,对于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同步进行。特殊旅游环保模式主要是三个方面来实现,以主动性保护、开发性保护、重建性保护作出建设的重点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生态脆弱的旅游景点实现开发与保护。

第一、主动性保护。主动性保护主要是指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树立环保的理念,促进开发的旅游保护,还有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保护景点的生态环境,通过两方面有针对性的主动保护,对于特殊旅游的开发做出基本的实践行动。旅游开发者主要就是指旅游景点的规划师和实践施工人员,这两种人一种是对生态脆弱的景点实现规划,一种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旅游景点上施工,都是对景点改造人员,开发行为都是和景点的生态脆弱有重要的关系,所以这两种人在实践的过程中树立开发与环保理念十分重要。比如景点规划师,在规划景点承载人数、景点承载力等方面以保护环境为首要条件,将旅游经济增长放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对于基本的景点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施工。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树立的环保理念主要是通过宣传或者景点的环保准则,使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收集好自己的垃圾,投放进垃圾箱,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尽量不要人群聚集,不要破坏植物和生物的生长,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这是对于游客的要求。这些理念和宣传主要是景点开发人员结合景点的实际发展情况所提出来的宣传口号和标语,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脆弱的旅游资源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开发性保护。开放性保护主要是在开发的过程中注意对于生态脆弱地区的减少开发,利用破坏的自然环境引起游客对于生态破坏恶化的重要影响,并将此作为一项新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结合旅游景点的自然环境,对于生态脆弱的旅游景点实现保护,减少这些景点的开发。现代旅游景点的开发主要是优美的自然环境结合人工开发的重要创新实现旅游景点的开发,所以在旅游景点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减少生态脆弱环境的开发。比如说在一个山地地貌的景点开发过程中,有针对性的绕过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保护这些地区的生态脆弱性,将整个脆弱的生态环境包围起来,实现自然环境的自我恢复,减少人为的影响。对于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的景点景区,可以将破坏的自然环境做出基本的景点进行开发和管理,这是特殊旅游环保模式中一种创新的开发方式和思路。通过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以满目疮痍的方式让游客领悟环境破坏的可怕后果,让游客从心理意识层面上增加对于生态脆弱环境的保护心理,帮助主动性保护模式的顺利开展,实现对于生态脆弱环境的有效性开发保护。

第三、重建性保护。重建性保护主要是对于旅游景点的限制性保护,现在很多的旅游景点都已经采取了这种保护模式,主要的方式就是对于游客人数的限制,对于游览时间的限制。重建性保护主要是结合生态系统的恢复性特征所采取的特殊旅游环保模式,在进行重建性保护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景区的时间段开放与关闭,实现景区生态的恢复。比如说草原和沙漠的旅游景点开放过程中对于景点的开放有了严格的规定性,草原一般在休牧期会关闭旅游景点,让整个景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这样才能保证景点开发使用的延续性。在景点关闭的时间里,整个景区是处于自然恢复的阶段,牧民也不会再草原上放牧,对于景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全面化的修复。对于游客人数的限制主要是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会根据景点的环境承载力计算出可以容纳的最大游客量,保证整个景区的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对于景区的生态脆弱实现保护。人数进行限制主要是保护环境的可持续性,注意要合理的控制游客的旅游量,确保环境的承载力。

生态环境的特点篇(5)

所谓生态建筑指的是将生态学的思想融入到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成的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相和谐设计理念的现代建筑,是生态理论与建筑学相融合的产物。生态建筑在设计时充分的尊重了人、自然以及建筑本身之间协调关系的特点,决定了生态建筑的设计节能、低耗、环保和生态平衡等特征。首先,生态建筑设计采用了先进的建筑学技术,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性资源加以充分的利用,大大降低了生态建筑在运行过程中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同时,巧妙的设计还能利用生物作用和物理原理来实现生态建筑内部对通风、采光及保温的要求,从而减少生态建筑运行过程的能耗,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其次,生态建筑的设计注重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再生资源,这种设计方法不仅能够控制工程的造价,还可以对建筑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有效的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减轻生态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再次,生态建筑的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便是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环节,生态建筑在设计与运行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向环境中排放一定的废物,对这些排放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并保证建筑内部的环境不受排放物的影响,是生态建筑设计的一大特点。最后,生态建筑设计将建筑文化与环境文化紧密地结合了起来,不仅重视建筑自身的和谐,还考虑到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将生态理念融入了建筑以及建筑周围的环境当中,从整体上完善了建筑物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1.节能原则当今世界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在生态建筑设计中遵循节能的原则,对实现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应当尽量采用可再生可降解的清洁建筑材料,并对建材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建筑材料对人类及环境不构成威胁。同时,还应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生态建筑运行时对电能的依赖,尽可能降低生态建筑的运行能耗,实现生态建筑的高效节能。

2.环境友好原则生态建筑设计应当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环境友好的原则,重点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在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建筑本身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尽可能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防止建筑的建设与使用过程对环境造成污染,在为使用者营造出良好的室内环境的同时,确保外部环境不受损害,并与外部环境融为一体。

3.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是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思想,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作为社会主体的地位,保证生态建筑的使用功能,为使用者创造舒适方便、健康环保的生活空间与工作场所,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标准,完善生态建筑的设计水平,为生态建筑创作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因地制宜原则生态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对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最终提出同时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设计方案。这就决定了生态建筑的设计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和地域条件,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界的光照条件和风能,实现建筑物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降低生态建筑的能耗。而在对生态建筑进行绿化时,也应当尽可能使用当地的乡土物种,提高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避免盲目引进物种导致外来物种入侵的现象。

5.整体性原则生态建筑设计还应当遵循整体性原则,在保证建筑物各项使用公能得以实现的前提上,重点强调建筑的整体功能,全面考虑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文化特色,充分发挥生态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实现生态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完美融合。

三、完善生态建筑设计的有效对策

1.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理念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当积极发挥设计人员的创新精神,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采用最新的设计理念,将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应用到生态建筑的建设当中,不断完善生态建筑的使用功能,完善生态建筑的生态功能,提高生态建筑的科技含量,使生态建筑的设计更加科学、节能、环保,同时进一步降低生态建筑的建设成本,减少生态建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全面的提高生态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2.科学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建筑的建设势必会占用一定的空间,并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因而,生态建筑的设计应当尽可能的缩减无谓的土地占用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并使用可以循环利用的可再生材料进行建设,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的处理,最大限度地保证周围的环境不受影响,达到生态建筑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3.提高生态建筑的自身节能效果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建筑物内部的通风、降温、取暖、采光等过程均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是建筑物运行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建筑的设计应当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力条件,提高自然采光在建筑物采光中所占的比重,并使用恰当的围护结构,如保温材料、节能门窗、遮阳挡板及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等,实现建筑物的自然降温与保暖,并利用风力和风向的特点,降低建筑物通风过程对机械的依靠。此外,合理的利用植物的生态功能,达到降温增湿、调节区域小环境的目的,也是生态建筑设计的亮点之一。

生态环境的特点篇(6)

1、生态建筑的简介

生态建筑,顾名思义就是将“生态”和“建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和建筑思想。建筑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而生态学却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主要研究的是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从传统仅对动植物的研究扩展到了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和建筑学的不断创新,生态建筑的理念在20世纪60年代由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次提出,从此生态建筑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生态建筑简单的说就是把生态学中的一些观点和理念运用到建筑中来,改变原有的传统建筑模式的一种新型建筑思想。它可以尽可能的将建筑物和其众位的自然环境特点相联系,在建筑中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势、气候、空气、水流等条件,降低建筑中不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所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尽可能保护周围的环境因素的稳定,使建筑物不仅更加适合人类的居住,也能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所以,可以把生态建筑认为是在现代可持续发展观思想为指导下进行的,符合人、建筑物、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思想的建筑思想,将生态学和建筑学密切的结合在一起,既可以将现代生态学的一些理念通过一些现代化的手段运用于实践,又可以避免传统建筑思想模式单一化的问题,而且促进了建筑和环境和谐并存局面的产生,营造出一种高效、节能、生态的建筑环境。

2、生态建筑的特点

生态建筑中所体现出的生态观念,已经不仅仅是原有的保护环境的层次,在将环境、建筑、城市相融合的基础上又涵盖了社会、历史、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其发展方向更加全面,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念,具体的生态建筑的特点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2.1生态建筑注重人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建筑虽然是将生态学和建筑学结合的建筑理念,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为人类服务,也是在人们通过对于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认识的基础上而出现的,所以生态建筑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生态环境为基础”密切结合的观点,其和其他建筑相比,能够满足人类更多的舒适性要求,让人们能够在环境中生活的更加惬意、更加温馨。

2.2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建筑首先必须要有的就是建筑地域,因为不同的地域又有不同的生态环境特点和不同的社会环境特点,所以地域性特征也是生态环境建筑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地域是建筑存在的前提,也是生态建筑的根本出发点。生态建筑要与特定地区的气候、地理特征相适合和协调,还要体现当地的文化特征。每个地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态特征和文化特征,表现为生态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因此建筑应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对于自然环境特点来说,就是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将建筑和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特征度密切的联系在一起进行考虑。而对于社会环境特点来说就是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特点,使建筑保证独有的民族性和社会特点,所以生态建筑中所提到的地域性特征不是指简单的形式,而是真正的符合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特色等具体特征的建筑。

2.3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生态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统一,尤其是对于生态效益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建筑在注意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前提下,注意对社会因素的考虑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考虑。生态建筑虽然说不能够直接体现出经济价值,但是它所带来的效益属于隐性的效益,随着生态建筑的不断推广,肯定能够体现出越来越多的经济价值。

3、生态建筑的设计

生态建筑由于其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广泛,所以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对各方面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近些年,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生态建筑在设计方面也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要求,接下来就对生态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论述。

3.1生态建筑设计一定要充分对自然环境进行考虑

生态建筑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将生态学中的观点运用到建筑中来,所以生态建筑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充分考虑周围的自然环境因素,在建筑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安排和调整能源利用结构,既保证建筑的质量有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才是生态建筑的最终目标。生态建筑在设计时一定要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的自然环境特点,从水文、气候以及自然生物链的保持和维护等角度充分考虑,保证建筑物的设计不损坏或是尽可能少的破坏自然环境。

3.2生态环境设计要注意对使用者适宜度的考虑

生态建筑最终是为使用者服务的,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大对使用者的关心程度,设计中对于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的考虑最终都要为使用者服务,使得建筑能够让使用者感觉到更舒适、更方便。设计中必须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舒适度,可以从创造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良好的声环境、合理科学的空间布局、充足的光照等一些具体的方面去对使用者的需要做更多的考虑。

4、生态建筑的一些新发展

随着生态建筑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有关方法的不断创新,生态建筑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主要体现在生态建筑技术的生态化和节能化和 增强了使用者和自然的沟通这两个方面。

4.1建筑技术的生态化、节能化

生态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建筑师应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发展与环境持续的主要矛盾在于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上。建筑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减少对日益紧缺的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获得适宜的居住环境。生态建筑不仅应从设计方案上考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而且应在建筑材料、施工、节能等方面处处体现生态化。

4.2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的沟通

加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入使用者的身边,让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而不是隔绝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厚重屏障,不是冷漠与远离自然的代名词,人们在浓郁的具有自然情调的建筑中生活与工作,更加健康、舒适、充满活力。体现在尽量自然采;良好的通风空气循环系统;引入水环境;多层次立体绿化;改善小气候;开敞空间,方便接近自然。

5、结语

生态建筑理念的提出,将生态学和建筑学密切的结合在了一起,既将生态学的理念运用于实践,又可以改变传统的建筑理念,可以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而且“以人为本”和“以环境为基础”思想的运用,不仅可以将建筑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充分的考虑到设计方案中来,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大的考虑使用者的需要,符合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这也是建筑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现在生态建筑的思想还不能够运用到每一所建筑中去,但是随着人们理念的改善和相关技术方法的不断完善,将来一定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的特点篇(7)

生态建筑是指运用生态学知识,结合建筑和环境,将人、自然、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地利用自然环境,寻找最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使对人类有益的能源在建筑和环境中高效地循环运转,并将人、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看待,从而创造一个最佳的建筑环境。

1.2生态建筑的特点

1.2.1生态建筑的设计特点

生态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与传统的建筑方式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①生态建筑的整体意识和系统观念都非常强,强调整体带来的实际意义;②生态建筑能够有效利用能源,并且不会造成污染,与传统的建筑相比,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③生态建筑具有循环再生性,并非一次性的资源利用;④生态建筑对环境的适应性非常强,适宜大面积发展、使用。

1.2.2生态建筑的自然特点

生态建筑,顾名思义,从生态而来,终究还要回归生态,降低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伤害,保持着生态的稳定性。任何建筑在建造和使用的过程中都会消耗自然能量,并且产生建筑垃圾,从而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生态建筑的设计就是通过与自然的关联和运作,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控制在最低限度,以达到最佳的利用效果。

1.2.3生态建筑的社会特点

生态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式,它与人们的意识形态有着极大的关联——人们的价值观念决定着生态建筑是否能够发展并完善,管理制度决定着生态建筑的建设方向,政府法规从根本上保证了生态建筑的建设。人们正确的意识形态促使生态建筑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1.2.4生态建筑的人文特点

建筑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而生态建筑不仅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而且关注更多的是人们的精神、心理和生理健康,创造让人们身心都感到舒适的环境,这就是生态建筑的人文特点。生态建筑不仅仅是简单的建筑,同时还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政治、人文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2生态建筑设计的原理和原则

2.1生态建筑设计的原理

2.1.1与自然环境的相融性

在建造生态建筑时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有很多,为了保护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发挥其最大效用。在建筑设计时,要重点考虑周边环境,比如光、风能、水源等;绿化布置尽量与周边的绿化体系形成系统的网络化关系。此外,还可利用自然光线采光,利用水池等亲水设备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调节周边的小气候。

2.1.2能源的节约

在建造生态建筑时,要注意减少能源以及物质资源的使用及浪费,尽量不作多余的设计,不特意追求建筑外表及装修上的华丽、独特。在必要的内部设计中,应尽量节约资源;在非必要性的设计中,应根据其实用性作适当的调整,尽可能地运用建筑本身具有的自然环境优势。总之,生态建筑设计和建设都要遵循“节约能源”的原则。

2.1.3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设计生态建筑时,要充分考虑如何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当建筑不能继续使用时,需将其用料尽可能地回收再利用。好的建筑设计也可在建筑的内部创造水、生物养分、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比如地下水、中水、下水、净化水的循环再利用,太阳能、电能、热能、生物能的转换利用,从而维持生态建筑使用上的长远效益。

2.2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2.2.1整体原则

生态建筑的设计不仅要保证建筑本身的特性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还要将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和谐地统一起来,尊重当地文化特色,将建筑与人文相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2.2.2舒适原则

在生态建筑中,舒适度总与能源资源的消耗成反比关系,并且这个矛盾一直未能彻底解决。生态建筑在满足舒适度要求的同时,还要尽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只有有效运用科学技术手段,积累建筑经验,总结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建设技术,才能坚持生态建筑的舒适原则。

2.2.3高效、环保原则

生态建筑要实现高效、环保的目标,就需要降低建筑物对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使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要运用高新科技,比如新的建筑材料等,以降低建筑当中的能源消耗;同时还要避免使用带有污染性或者危害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创造健康、舒适的自然环境。建筑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依托,其建造、使用、维护和拆除均应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

2.2.4经济原则生态建筑的建造、使用和维护是一个多元性的建筑系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组织体系的问题。高投入和高技术的生态建筑虽然可以满足人们高水平的生产生活需求,可以反映最新的科学技术水平,但是,并不是只有高投入的建设才能够实现生态建筑的全部功能,适当的技术、因地制宜的材料选取以及符合地域特色的建造风格同样可以引导生态建筑的发展。

3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

3.1整体的设计方法

在生态建筑的设计方面,设计师必须从整体上来看待生态建筑中的每一个问题。生态建筑的整体设计主要遵循两个原则,即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和建筑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在设计应用型的生态建筑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建筑地段,使建筑处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建筑的建设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要通过即将建造的建筑来弥补已经造成的社会环境的不平衡。除此之外,在生态建筑设计时还要注意尊重地形地势、保护现有绿化植被、结合当地水文特征、保护土壤等方面的问题。在生态建筑整体设计时,应采用能够使建筑与社会环境和谐、融洽的设计方法。妥善保存原有的建筑,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建筑景观;保护好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并积极创造新的建筑景观;适度、合理地使用城市的交通和土地,尽量不改变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保持城市恒久的活力和精神文化魅力。

3.2单体的设计方法

3.2.1自然通风在生态建筑的通风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小气候自然通风,或者利用智能控制系统提升建筑物的通风效果。

3.2.2采取降温隔热措施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要充分分析、研究建筑所在地的区域环境和气候特点数据,引导生态建筑的设计和建设。利用窗帘、百叶窗、挑檐板等合理控制光线,以降低阳光对室内温度、湿度或小气候的影响。

3.2.3自然采光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要使建筑能够充分利用阳光采光,在设计中可通过加设玻璃墙、通窗、天窗等使室内光线充足,以满足建筑采光要求。同时,在生态建筑中通过安装日光反射器、反射板等设备,并结合智能操作控制系统,从而可更加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的特点篇(8)

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1.1主体生态系统的分析

不同的区域人类生态的构成是不一样的。有的以受人类不同程度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如山地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有的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如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工矿区生态系统等。在一个具体区域内,能代表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的生态系统称为主体生态系统,有一种或几种。主体生态系统的现状与变化趋势,反映出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我们研究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主体生态系统的分析是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它涉及到以后评价的环节的准确性。

1.2目标的分解

项目模糊层次综合评价,应从整体最优原则出发,以局部服从整体、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长远与近期相结合,综合多种因素,确定项目的总目标。对目标按其构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解,形成系统的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1.3主导因子的确定

根据己确定的主体生态系统,确定制约生态环境质量的限制因子,并根据各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影响力、信息量与可靠性等来确定主导因子。主导因子的确定是整个评价环节的关键。可采用信息统计法,专家打分法,SPSS软件中的主导因子法和因子分析法来确定主导因子。

1.4 确定指标体系。

通过系统分析,初步拟出评价指标体系后,应进一步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修改和完善,以最终确定指标体系。

2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筛选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应是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的依据和标准,是综合反映项目本身和生态环境所构成的复杂系统的不同属性的指标,使按隶属关系、层次原则有序组成的集合。水利工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有其特殊性,每个工程的特点和制约因素不同,那么评价的方法和所选择的指标体系也就不同。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水利工程的普遍性。

在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确定之前,也就是评价的主导因子确定之前,先进行主体生态系统的分析,分析所评价的生态环境到底由那几部分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的确定。确定指标体系的思路是:从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因素出发。理清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因素,再反过来具体的推导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确定的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制的《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培训教材》中提出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指标体系。

2.1 生态环境系统状态相关概念

1)顶极状态

生态环境系统在其自然演替中的最后的稳定阶段的群落,就是顶极群落,它是与物理环境取得动态平衡的自我维系的系统。处于顶极群落的生态环境系统态势即为顶极态。在顶极态的生态环境系统中,有机物质可能没有年净积累,但却具有总体上最大数量和最优质量的生态环境系统服务功能。对于一个特定区域,其顶极群落有气候顶极群落和土壤顶极群落之分,前者是理论上的群落,该区域的演替发展都趋向于它。如果当地的地形、土壤、水、火灾和其它干扰,使得气候顶极群落不能形成,那么演替就以土壤顶极群落为终点。

2)最佳态

退化生态环境系统在其生态恢复和生态重建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生存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往往不是将其恢复到当地生态环境系统的顶极态,而是在保持生态环境系统稳定及一定的生态环境系统服务功能的前提下,将其建设成具有最大产出贡献的生态环境系统,这种生态环境系统就是最佳态的生态环境系统。

3)现状态

历史时期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压力的干扰,而使得生态环境系统发生退化,其呈现的现状状态即为现状态。现状态的生态环境系统是生态环境评的对象。而顶极态和最佳态则可作为评价标准的参照系。

2.2 评价标准建立的原则

评价标准名称众多,内容也互不相同,但他们的出发点是相同的,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和起到的作用也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他们亦有共

同的制定原则。

1)保障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服务功能不受破坏。

2)既要与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又要有利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保障人群的身体健康,使人类不因环境质量的变化而受到危害或毒害。

4)可计量性。特别是通过数量化计量能反映生态系统结构和运行特征或其环境功能。

5)先进性和超前性。特别是能满足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例如:选取植被覆盖度作为指标时,应考虑未来的环境功能需求,在植被覆盖率不高而生态环境质量较差或在生态脆弱地带,其指标值应高于背景值。

2.3评价标准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

1)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标准。国家己的环境质量标准如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804―2)、保护农作物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 9137―88),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285―89)、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89)、以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等等。

行业标准指行业的环境评价规范、规定、设计要求等等。地方政府颁布的标准和规划区目标、河流水系保护要求、特别区域的保护

要求(如绿化率要求、水土流失防治要求)等,均是可选择的评价标准。

有关于各项指标的发展目标,可以作为评价标准的参考。

2)国外标准。国际上一些国家的生态环境评价进行的较早,有一套较完整的标准。可从中选取与我国现阶段发展程度相近的国家和地

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数据和成果作为评价标准的参照。

3)背景和本底标准。以工作区域生态环境的背景值和本底值作为评价标准,如区域植被覆盖率、区域水土流失本底值、生物生产量、

生物多样性等等。

4)类比标准。以未受人类严重干扰的相似生态环境或以相似自然条件下的原生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类比标准;以类似条件的生态因子和功能作为类比标准,如类似生境的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蓄水功能、防风固沙能力等。类比标准须根据评价内容和要求科学地选取。

5)科学研究己判定的生态效应。通过当地或相似条件下科学研究己判定的保障生态安全的绿化率要求、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最高允许量、特别敏感生物的环境质量要求等等,均可作为评价的标准和参

考标准应用。

3定量指标计算数据收集及处理方法

定量指标计算的数据来源须向水利工程管理建设部门、环保部门、地区社会经济统计部门等各个直接与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收集。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关于指标替换问题。指标体系中给出的定量指标,其数据基本上可从当地统计部门的统计资料中收集。考虑到不同省,地区、市县的统计资料中,所列指标不完全相同,有时资料的详细程度也不一样。还可能出现所收集到的资料与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有不尽相同时,可采用相近指标代替,或合理地调整某些指标。由于生态环境影响范围广、时间长,大多影响因子的数据难于收集或难于直接定量计算,有的甚至不可能,所以使得指标大多限于定性的描述和总结。

为了提供一个直观而深刻的评价结果,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定量计算,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寻求尽量可行的定量计算方法。在尚无有效的直接计算方法时,可采用专家咨询、打分的方法来解决。指标的定性分析基本上是采用文字描述。辅于相关的数据。说明事物的性质。对指标的定性分析应建立在对水利工程项目所影响区域内的生态自然环境等影响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态度,给予客观深刻的描述。

4水利工程生态影响评价的难点

4.1 环保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其难点之一。这个项目是分区分片建设,并且都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与问题采取不同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方法。分区分片实施的建设项目,在环评中都应逐点逐片落实评价内容和环保措施。这是生态环境的地域性特点决定的。即使同样的活动内容实施到不同的地域上,其发生的影响很不相同的,从而针对性也就成为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灵魂。

4.2 环境敏感点的识别即工程与保护区的关系,是该项目环评中的又一难点。在该项目涉及的流域众多,并且项目初期的设计中有很多工程伸入到自然保护区,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细致工作,把自然保护区和工程项目逐个流域地对比界限,把伸入到自然保护区内的工程全部撤出来,从而减少了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和破坏。

4.3 区域环境功能状况分析中,评价范围的界定也是其难点之一。该工程比较分散,每个流域都有,在一个流域内农田和自然保护区村屯相互镶嵌,如果依据非污染生态影响导则的范围来确定,则周边的自然保护区将被划分到其内,若影响范围涉及敏感点时,应把整个自然保护区包括在内,依此类推,其他的流域也同样会出现这种情况,显然,这样确定评价范围是不合理的。最后采取了几个流域放在一起来确定评价范围。

5结束语

指标是综合反映生态环境影响某一方面情况的物理量,是评价的

生态环境的特点篇(9)

一、生态环境监测概述

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生态环境监测采用的是生态学的多种措施与方法,从多个尺度上对各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写照及其趋势而获得,也可以说生态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与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其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方法原理、目的、意义等多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而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环境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今的生态环境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其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综合影响的优点,生态环境监测可用作对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进行监测,我们不难看出,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除开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措施外,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定能作为生态监测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保障,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荒漠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践对生态环境监测也是大有益处。

二、生态环境监测程序

一是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生态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二是确定监测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结合该地区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用以选择,并且还要测定一些气象与水文项目;三是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因监测误差存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所以唯有在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办法来处理数据,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要求的数据,处理得出的数据应经仔细复核后才可上报。

三、监测的方案与技术路线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以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关键数据,通过统计数据,来反映该指标的状况及变化趋势,我们在选择生态环境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需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确定的技术路线,确定最理想的监测方案,技术路线和方案的确定大致包括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的对象、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对于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目前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生态监测具有着眼于宏观的特点,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对于结构与功能复杂的宏观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生态环境的特点篇(10)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city's spatial location, terrain conditions, weather conditions and the different natural environment, make up the different urban environmental space form, provides the environment spac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city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cities. Urban plann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city of mountain, water, forest and natural landscape elements such as scenic spots, and excavation, protection, utilization,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space characteristics, find out the personality in common city, surrounding the personality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ame time also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cological harmon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Key words: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

一、生态城市规划遵循的原则

1生态优先,体现以人为本

鉴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矛盾,城市生态应该把净化大气、保护水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维持碳氧平衡、防风防灾、调节城市小气候环境等生态功能放在首位;并应以满足人体尺度、为人类提供方便,增加生活情趣含量以及观赏休闲等需求作为建设重点;从偏重于视觉效果转向注重人体身心健康角度综合考虑,强调人居环境,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相互协调。

2师法自然,注重生物多样性

通过建立稳定和多样化的植物群落,达到传承文明,师法自然,景观多样,应接不暇的效果。充分利用树种资源和生态位资源,形成不同类型的城市生态系统,既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又为不同生物提供生存繁衍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3系统优先,强调整体效果

科学配置,完善城市生态的类型和布局,最大限度提高系统生态总量,发挥城市生态环境的最优效益,实现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充分提高整个城市的总体功能。

4因地制宜,突出本土特色

根据不同地段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质量,确定适宜的环境结构,选择应用具有主导功能特点的构思,进行城市生态环境的合理布局。借鉴本土建筑特别是建筑群落的优点,突出生态建筑群落模式的特点,完备优化城市结构。

二、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

1.生态要素的调查

主要目的是调查搜集规划区域内的自然、社会、人口、经济与环境的资料与数据,包括历史资料的搜集、实地取证、测试、社会调查与遥感技术应用等,为充分了解规划区域的生态特征、生态过程、生态潜力与制约提供基础。

2.生态分析与评价

主要目的在于运用复合生态系统的观点及生态学、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对评价区域的资源与环境的性能生态过程特征、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认识和了解评价区域内环境资源的生态潜力和制约。生态分析与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过程分析;生态潜力分析;土地质量及区位评价;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适宜度评价。

3.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规划目标的研究

生态城市规划的工作中,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及规划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内容应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3个方面的内容。

(1)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应根据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采用系统工程中的德尔斐专家咨询法和多目标决策法,在参考和吸收传统指标的同时,结合城市生态系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着手,充分发挥人对复杂系统的辩识能力,建立一套科学、综合、简洁、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

(2)规划目标和年限。确定生态城市规划的总目标、近远期目标和年限,应同城市总体规划近远期目标和相应的年限一致,以利用同步、协调、可比、互为应用。

4.生态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布局

(1)生态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是进行生态城

市规划的基础,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单元,研究其特点、结构、环境污染、环境负荷以及承载力等问题,为各生态区提供管理对策。区划的方法可采用数值聚类法等。具体操作时,可将土地利用评价图、工业和居住用地适宜度等图纸进行叠加,并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综合分析,进行城市功能分区。

(2)土地利用布局。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直接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故无论是新建城市或改建城市的生态规划都必须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利用布局的研究。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应综合研究城市用地状况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按照城市的规模、性质、产业结构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提出调整用地结构的建义和科学依据,促使土地利用布局趋于合理。

5.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是生态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整体出发制定好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并建立数学模型对城市环境要素的发展趋势、影响程度进行预测,分析不同发展时期环境污染对城市生态状况的影响,根据各功能区不同的环境目标,按功能区实行分区生态环境质量管理,逐步达到生态规划目标的要求。

6.人口适宜度规划

生态环境的特点篇(11)

一、引言

环境科学源于人们对于周围环境及其影响的高度关注,并随着众多环境问题的出现而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它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不仅涵盖地理学、生态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自然科学领域,还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及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 环境科学的学科形成历史虽然不长,但其学科框架日趋成熟、研究方法逐渐丰富、研究范围快速扩展、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日益彰显. 从多学科到跨学科、从跨学科到学科交叉融合,环境科学经历了起源、发展并逐渐成熟的快速成长过程,同时也处于继续深入发展的重要关口. 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需要归纳整理,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需要明确,一些关系到学科未来发展的框架需要搭建。

二、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

对于环境科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的定义,试将国内外一些主流的定义引用如下:环境科学是研究近代( 包括现代)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质量变化的科学. 它研究环境质量变化的起因、过程和后果,并找出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技术措施( 马世骏,1983) .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 刘培桐,1994)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环境"之间辩证关系,掌握其发展规律,调控二者间物质、能量与信息过程,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谋求人类环境系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科学( 贾振邦等,2004) .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特定整体,针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问题,通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科学的跨学科综合研究,逐渐形成的交叉学科群( 杨志峰等,2004)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郑度等,2007) .环境科学是研究和揭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指导人类进行环境实践的科学体系( 左玉辉,2010) 。

从上面列举的环境科学定义来看,虽然表述有区别,但实质大同小异. 可以归纳整理为: 环境科学以复杂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各种环境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多学科融合交叉为典型特征、以揭示"人类-环境"相互作用规律为核心任务、以"人类-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学科群.

三、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

1、国际上环境科学研究的趋势

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是1969年成立的,其目的为改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着重于七个方面的工作:(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氧、氮、硫、磷);(2)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和进化;(3)人类定居点的环境;(4)生态毒理学;(5)环境系统的模拟模式;(6)环境控制;(7)环境向题情报通讯系统。

七十年代初期,联合国环境规划暑(UNE)指出,为了人类生活及幸福,必须取得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使人类的最高能力得以全面发展,并制订了研究规划(1972年),包括五个方面:(1)全球环境评价,为了提高环境质量,研究人类居住区的规划和管理,自然资源管理的环境前景 (2)环境的管理活动。(3)支持措施。(4)自然野生生物和遗传种源(包括水陆生态系统和栖息地)的保护。(5)能源问题。

2、我国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

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和环境保护问题。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别指出,必须"坚决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这就需要专家、学者从事生态经济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研究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起来,使我国的经济在协调的基础上更稳定、更迅速地发展"。

关于我国环境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环境科研工作者对此早就有所预见和观点.正如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多次强调的观点,提出环境问题必须从生态平衡的观点去考虑。从生态平衡的整体观和经济观来研究,整体观点是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经济观点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从这两个基本观点出发,同时考虑经济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生态观和经济观的统一,方能避免生态间题的片面思想,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生态失调的问题。

六十年代以来,生态学的发展由于环境保护问题而获得巨大的动力;同样,生态学理论作为环境科学基础理论之一,对环境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很重视生态学与环境科学两者之间的交叉研究。也就是说,运用生态学原理改革工艺,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所谓生态工艺,是应用生物圈物质运动规律,把生产过程纳人生物圈合理的物质循环系统,运用系统工程原理设计闭路循环的生产系统,实现资源的多次利用,或无废料排出的生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坏境效益的统一,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同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今,许多重大环境间题都是与生态系统有密切联系.如城市污水处理方面,要研究发展土地处理系统,充分利用生态系统发展生态农业研究,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转化率、生物能的利用率及农业生产废物的再循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以达到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和永续利用资源和发展生产的目的。此外,关于国土整治问题,它必然涉及到不同生产系统能源和物质循环问题。还要研究我国的环境区划问题,共中包括在环境本底、环境容量等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人口与交通等方面的合理布局与规划。由此可见,环境科学技术要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必须重视生态系统的能源和物质循环研究.运用生态学观点和原理,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从不同侧面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现代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共同特点。

参考文献:

[1]陈静生.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1994,(4).

[2]侯合银.复杂适应系统的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08,(6).

[3]黄秉维/关于"地球表层学"问题的几点看法[A]《黄秉维文集》编辑组.地理学综合研究-黄秉维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69-272.

[4]贾振邦,黄润华.环境学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9.

[5]李慧博,柴立和,石兰兰.复杂性科学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导报,2005,(12).

[6]刘培桐.环境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157.

[7]马世骏.积极开展环境科学理论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