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传统文化的兴起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7 17:19:38

传统文化的兴起

传统文化的兴起篇(1)

(一)文化产品(服务)

消费的经济学分析对于文化产品(服务)的消费,可以从两个视角分析。一种是从不同内容文化产品(服务)的无差异曲线分析(如图1)。这条曲线与传统的消费者无差异曲线一样,传统文化产品(服务)与新兴文化产品(服务)相互替代,且替代率递减(表现为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意思很明显,理性的消费者既要消费传统内容的文化产品(服务),又要消费现代内容的文化产品(服务),而且由于预算的约束,要增加一种文化产品(服务)的消费,就必须放弃另一种消费,前一种文化产品(服务)替代后一种文化产品(服务)的能力也会下降———这表明对于不同内容的文化产品(服务),大多数消费者想同时消费传统的和新兴的,而不愿走极端(只消费某一种)。这样,如果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文化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下降,消费者的预算线发生变化(如图1),则消费者均衡也会发生改变(从A点变为A'点),于是人们会消费更多的新兴文化产品(服务),而维持或减少传统的文化产品(服务)的消费(图中表示的是维持状态)。另一种是从同一内容但不同形式的文化产品(服务)无差异曲线分析(如图2)。所谓同一内容不同形式,是指两种文化产品(服务),实质内容一样,就是呈现(欣赏)的形式不一样。研究后会发现,这种消费曲线与一般的消费无差异曲线不同,它更像是通常形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它凹向原点,意即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文化产品(服务)的价格更低,消费更为便利。当消费者增加新兴形式的文化产品(服务)消费时,他们愿意(也可以)放弃更多的传统形式的文化产品(服务)。同样,当科技创新发生后,消费者均衡也会发生改变(从B点变为B'点),于是人们愿意消费更多的新兴文化产品(服务),而大度减少传统形式的文化产品(服务)的消费。上文分析了文化产业的消费,就文化产业的生产来说,该产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也有其特殊性。一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凹向原点,因为随着要素生产率的递减,社会增加一种产品的生产,必须要放弃更多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然而,文化产业生产可能性边界却凸向原点(如图3)。这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因为其网络效应以及近乎零边际成本的特点,其生产成本越来越低,这使得生产者增加等量的新兴文化产品(服务),可以放弃更多的传统文化产品(服务)———这实际上也是新兴文化产业低资源消耗特点的重要表现。凸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整个社会耗尽现有资源生产出来的传统的和新兴的文化产品(服务)的可能组合。一般来说,在科技创新之前的一个时期内,消费者总是偏向消费社会既有的文化产品(服务),因此,整个社会也会生产较多的传统文化产品(服务),如C点。当科技创新后,文化产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外移;同时,文化产业的生产者均衡以及消费者均衡都会发生变化。生产者由于新技术的采用,可以供给更多廉价的新兴文化产品(服务),而消费者也会因为廉价、便利等因素更多地偏好新兴文化产品(服务)。这样,整个社会的产出均衡将从C点移动到C'点。这意味着,现在整个社会将生产(从而消费)这样一种组合:更多的新兴文化产品(服务)和更少的传统文化产品(服务)。这种均衡的变化也说明,文化一旦嫁接上科技,那么,一般总是有利于融合了科技因素的新兴文化产业。这对传统文化产业的生存发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科技创新冲击文化产业的一般过程

科技创新是如何冲击文化产业的?其一般过程大致如下:科技创新先是更新了技术手段,同时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部分先行者(企业家)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运用新思维、新模式把科技手段和文化内容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并逐步发展成新的文化产业。此时,传统文化产业并没有感到生存危机,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及时更新内容和手段———因为此时新兴文化产业还比较弱小,只有部分消费者转向新文化产品(服务)。然而,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日臻成熟,其成本大幅降低,便利性迅速提高,消费者开始大规模转向新兴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产业终于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开始出现衰退,一步一步走向危机。到此,终于有部分传统文化产业的企业家开始危中求变,借助各种资源创新发展方式,实现置死地而后生。上述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冲击—危机—调整—适应—繁荣—再冲击—再调整———再繁荣”的不断循环往复的发展路径(见图4)。在科技创新冲击文化产业过程中,新兴文化产业源于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它的冲击力在于其产品(服务)的低成本、高质量、多功能、便利性和快捷化等,其根源在于科技改变了文化产品(服务)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使之呈现出新的特性,从而更加适合人们的消费心理或消费体验,提升了人们的消费品质。而传统文化产业,则或嫁接新科技因素,或深化内容,或创新商业模式,或上述手段兼而有之———它的适应性在于其产品(服务),经过嫁接或创新后,同样能使消费者感觉到亲近性、体验性等较高的消费品质,其根源在于生产经营主体秉持开放、互鉴、创新的生产经营观,化解了科技创新对于本产业的巨大冲击。当然,新兴文化产业并非永远是新的。正如本节一开始就说,一些科技型文化产业发展一段时期后,也会成为传统文化产业(在下一次科技创新来临之前)。所以,也会面临再次调整、创新的课题。因此,文化产业的科技适应力,不仅是传统文化产业应该具备的,而且也是新兴文化产业必须具备的。在科技创新冲击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环节值得关注:一是一些先行者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率先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凭借自身产品(服务)的优点开始吸引消费者。这是科技创新冲击文化产业的初始阶段。二是传统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者未能及时更新发展观念,调整自身的商业模式,导致消费者一批批流失(接下来,有更多的投资者进入新兴文化产业,一些传统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者也开始放弃传统文化产业,开始涉足新兴文化产业)。这是科技创新冲击文化产业的发展阶段。具体过程见图5。在上述两个阶段中,科技创新的冲击一般在初始阶段力度较小,而后呈现加速趋势。所以,能否在初始阶段就引起高度重视,抓住这个冲击由小到大的时间差,是传统文化产业能否获得新生的关键环节之一。

(三)科技创新冲击下文化产业的科技适应力模型

如上所述,无论是新兴文化产业,还是传统文化产业,面对科技创新的冲击,都必须具有相当的科技适应力。这种(科技创新冲击下的)适应力,既包括主动的适应,也包括被动的适应。主动的适应力,是指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者,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主动地学习现代科技,时刻跟踪科技创新、特别是与文化产业相关的科技创新动态,及时整合各方资源,创造新兴文化产品(服务)以满足社会的消费需求。被动的适应力,是指部分文化生产经营者,在本行业受到科技创新(从而新兴文化产业)冲击而显现生存发展危机后,被迫进行调整,借助各种手段谋求起死回生(这一结果尚是不确定的)。新兴文化产业一般表现出更多的主动适应力,而传统文化产业往往表现出较多的被动适应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必须具备更多的主动适应力而不是被动适应力。因为主动适应往往会抢占先机,获得先行者优势和市场垄断地位,被动适应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分得一定的市场份额,甚至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当然,主动适应、先行一步,不代表步步适应、永远领先;被动适应、落后一步,也不代表步步不适应、永远落后;被动适应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但必须创造条件才能把这种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无论是哪种适应力,都包括观念的适应力、手段的适应力和机制的适应力。其中,手段的适应力又包括(文化的)内容适应力,形式适应力和模式适应力(本文把它们概括为科技创新冲击下的“文化产业科技适应力模型”,见图6)。所谓观念的适应力,就是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者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开放、创新、协作、互鉴、整合的理念;文化市场的监管者,要树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监管理念,保证各类文化产业主体公平竞争,文化资源无障碍流动,文化产品(服务)价格由文化市场自由决定。手段的适应力,包括内容、形式和模式的适应力。所谓内容的适应力,是指文化产品(服务)的内涵必须不断更新,精益求精,紧贴消费者的需求实际,既传承古典的精华,又融入现代的元素,不断提升人类的文化素质和人文品质等。形式的适应力是指文化产品(服务)的呈现形式或载体,也要贴近消费者的需求,根据不同消费群体供给不同形式的产品(服务)。在当今,要更多地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向消费者呈现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化产品(服务)。模式的适应力是指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者要注意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整合各种商业资源,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打造或参与更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价值链,以更低的成本、更便利的渠道,更好地衔接各类文化主体,更及时地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和水平的文化产品(服务),实现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机制的适应力———这里的机制既包括文化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机制,也包括文化市场的运行机制(如价格机制、投融资机制、监管机制等)。无论哪种机制,都要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范:生产经营者自主决策,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监管者保证文化市场公平规范有序地运行等等。各种适应力中,观念的适应力、机制的适应力都是文化产业主体视角的适应力;内容的适应力是文化产业客体视角的适应力;而形式适应力和模式适应力都是文化产业媒介视角的适应力。就作用来说,观念的适应力是根本,手段的适应力是工具,而机制的适应力则是维系文化产业各类主体和谐关系、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保证。简要总结一下文化产业科技适应力分析框架的基本观点:无论是新兴文化产业,还是传统文化产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适应力;为了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尽可能地从被动适应力提升为主动适应力;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适应力,需要从观念、手段、机制等诸方面入手,需要在文化内容、形式、模式等领域不断创新;文化产业的科技适应力不是天生的,必须经过后天的长期学习、磨练和实践才能逐步形成、提升。从根本上讲,要使一种文化产业永不落后,永远不被淘汰,必须注重提升上述这种(文化产业的)科技适应力。

二、文化产业科技适应力的行业分析———以图书出版业为例

本节将运用文化产业的科技适应力框架,分析科技革命对于图书出版行业的冲击以及该行业是如何提升适应力的。出版行业是文化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甚至成为文化产业的标志行业,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它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可大量进行内容复制的媒体实现信息传播的一种社会生产活动。现代出版主要指对以图书、报刊、音像、电子、网络等媒体承载的内容进行编辑、复制(包括印刷、复制等)、发行(或网络传播)三个方面。出版业的分类有很多,有传统出版、现代出版(数字出版);有图书出版和非图书出版等。本节的分析主要集中于狭义的出版业,即图书出版业。

(一)现代科技革命冲击前的出版业演进路径

出版业的兴盛与科技革命密切相关。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以及不断创新,使得出版业整体上出现了持续的繁荣。造纸术这一科技创新对于古代出版业而言,使得书籍出版有了廉价的载体,也使得使用竹简、绢帛这些载体来传承文字的行业遭遇了生存发展危机(这些行业基本都归于消亡)。至于印刷术,(中国)古代的专业抄书匠们为了大量复制好文章,仿照拓片技术和印染技术,并结合阳文反书法,创制了雕版印刷术。这一科技革命成果,对于古老的抄书行业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但使得雕版印刷出版行业迅速崛起,满足了当时人们学习传播文化、科举应试的需求。而在中国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雕版印刷行业又趋于衰落,活字印刷行业逐步占据整个图书出版的市场。20世纪初,借助照相技术和打字机的发明,西方出现了一种利用照相原理来代替铅活字的排版技术。上世纪80年代,借助计算机技术和激光照相技术等,以王选教授为首的中国科研人员,历经十多年研制开发成功“华光激光照排系统”,被誉为中国印刷术第二次革命。这是一次出版业的重新洗牌,传统的活字印刷产业基本退出历史舞台。通过这一历史的简要回顾可以发现,科技革命在淘汰传统出版业的同时,必然是紧接着催生了一个更大的新兴出版行业。这一现象背后蕴藏着科技创新冲击下的文化产业适应力规律。

(二)新科技革命对出版业的深刻冲击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迅速崛起,对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就文化产业而言,一批新兴文化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而一些传统文化产业则遭遇了严峻的挑战。图书出版行业就是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产业。以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媒体、新技术正在融入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催生了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新兴出版业,并深刻地影响着传统出版业。传统的图书出版流程大致是这样一个产业链(见图7):著作权人(作家,工作室等)———出版商(即内容提供商,包括各类出版社、出版公司、书局等)———图书印刷商———图书发行商(包括图书批发市场、大型书店、零售书店等)———用户(普通读者)。在这种价值链中,作为内容提供商并拥有图书出版权,图书出版商居于核心地位,而图书发行商由于掌握着关键的渠道资源也拥有相当的话语权。当网络等技术兴起后,这一产业链生态发生了诸多变化。一些企业家敏锐地捕捉到新的发展机遇,开始利用互联网创新图书运营模式,从而组成了多样化的图书价值链:有的是在传统价值链上嵌入平台运营商、网络运营商以及终端设备商等中间环节(见图8);有的则是完整价值链的简化甚至再简化(如图9)。虽然只是环节的增加或减少,然而在运营理念、运营模式上,两者有着很大差别。在新兴图书出版价值链中,平台营运商取代图书出版商而居于核心地位,因为它们直接面对客户,并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模式创新能力———如“盛大文学”公司。它定位于数字出版和版权运营(模式见图10),以形成内容原创和渠道传播相结合的优势。在新兴图书出版价值链逐步形成的同时,传统图书出版业受到了科技创新和新兴图书出版业的巨大冲击。图书出版业受到的第一波冲击是图书发行商的危机(特别是各类实体书店,尤其是小书店)。借助互联网,各类图书可以实现网络展示、浏览和销售,这样对传统书店形成了巨大冲击。图书出版业受到的第二波冲击是印刷商的危机。借助数字技术和显示技术,可以实现纸质图书的电子化,因而电子书大行其道,这使得图书印刷企业遭遇了生存危机。图书出版业受到的第三波冲击是出版商的危机。一些综合性或专业化的网络图书运营平台,直接与著作权人签约,把他们的作品做成电子书销售给读者。这无疑给传统的图书出版商敲响了警钟。图书出版业受到的第四波冲击是传统的著作权人(作家或工作室)。由于互联网的兴起,读者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的读者(只读不写),许多读者往往也会成为业余或专业的草根网络,通过赢利性的网络平台传播自己的作品。这就是正在兴起的“自出版”。这意味着,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机会成为作家,只要其作品在网上有点击量、有读者群。未来,随着个人网站的兴起,一些赢利性的网络平台甚至也会受到冲击。因为,在互联网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绕过上述这些网络平台而直接利用互联网技术,并借助专业公司的社会化服务建立个人网页、个人空间或个人网站,以实现独自出书、售书的目的———这将是未来兴起的“自出版2.0版”———个人既是文化的消费者,又是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和交易者。为了应对互联网等技术的冲击,传统出版行业积极应对,努力提升自己的科技适应力———包括观念的更新、手段的更新等,尤其是手段的更新。图书出版商的举措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坚守自己已有的阵地不放松,精益求精———如按需出书;个性化定制等等;二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寻求新的突破,如建立自己的网站,进行网络营销;与网络书店合作,扩大图书销量;借助图书电子化,实现在线售卖或与电子阅读设备同步发售等。其它传统主体的应对思路大体也是如此,如图书发行商的应对举措有:开展多元化的经营,以书为媒,嫁接其它商品形成一个融阅读、购物、休闲于一体的综合购书广场;一些书店也开始网上售卖。图书印刷商的应对举措包括:与出版商紧密合作,加强库存管理,实行按需定制;一些纸质图书甚至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定制,以满足小众群体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当前,线下激烈的竞争已经蔓延到线上,现在一些新兴的图书网站也遭遇到生存发展的危机(如点击量不高,盈利不佳)。它们也在积极应对:或进行网站业务重组,或者借助搜索引擎(如百度推广、一淘比价等)进行网络营销。科技创新对图书出版行业的冲击远未结束,因此,可以预见该行业还将持续提升自身的科技适应力,以避免其冲击的负面效应。

传统文化的兴起篇(2)

至2009年,与兴化音乐生活发生直接关联的政府音乐文化建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门:兴化市文化局、兴化市文化馆、文化站。兴化市文化局是直隶于兴化市政府的行政部门,主要负责文化事业的管理职能,从其主要职能来看,一是传达上级市委、市政府所下达的国家文艺方针、政策及法规,一是根据文艺方针和上级部门的指示,对本市文化事业进行规划与管理。兴化文化局,其早期形态是1950年左右设立的兴化县文教科,是直隶于兴化县政府的一个行政科室,负责群众文化与教育两个系统的管理。 至2009年,兴化已经发展了35个文化站①。此时兴化区、乡、镇行政区划一共有34个,在2009年兴化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布的行政区划地图中,并未单独标有兴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但文化局却下设了开发区文化站,因此可以说,当前兴化的文化建制基本能覆盖兴化城乡的每一块土地,文化站承担着兴化城乡文化传播的要务。以上是兴化文化建制建设概况,它们之间的关系联结,自1949年以来近五十年的分分合合,目前已形成较稳定的功能模式,主要可归纳为行政隶属关系和文艺传导关系。

首先说行政隶属,重心在于人事管理问题上,从查阅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就基本形成了如下的结构模式:调查中发现,在文艺工作执行与传导方面,文化馆则成为文化局的文艺生活诸实践部门,因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艺传播结构,不完全等同于文化机制的行政隶属,正如1978年,《文化馆、站工作试行条例》文件规定所说“:文化馆是国家设置的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事业机构,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该文又规定:“文化馆对文化站、工人俱乐部、业余文艺宣传队在业务上有指导和辅导的任务。经常组织文化站干部学习、观摩、参观、交流经验,不断帮助他们提高政治与业务水平。”②清晰地明确了文化馆对文化站等单位具有自上而下的文艺辅导关系。

可见,在文艺传导功能上,形成了与行政隶属不完全一致的秩序,近几年,随着政府文化部门职能性质的逐步放开与改变,政府文化部门的文艺指导功能还出现了双向作用力的现象,归纳这时期政府音乐文化部门文艺传导的秩序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二、江苏兴化音乐生活当下格局描述

实地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兴化音乐生活可分为:群众音乐生活、专业音乐生活、传统音乐生活。群众音乐生活,是在政府文化部门组织发动下的音乐生活,包括业余培训辅导、汇演、比赛以及社区、广场音乐活动等,还有一类是歌舞厅的音乐生活。这些音乐生活,都是在建国以后,随着新的社会格局的形成,在城镇居民之间形成的具有一定群体性的音乐活动。传统音乐生活,董维松在《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及其分类问题》一文中定义:“中国传统音乐是指在中华民族大地上历代产生并大多流传至今和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由外族(包括现属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和国外民族)传入并在我国生根发展的一切音乐品种。”③当下,传统音乐生活基本仍依附于民间的劳动与民俗仪式,到目前为止依旧占据着农村音乐生活的主体。专业音乐生活,是由国家提供经济、体制支持,以艺术创作、表演为职业的群体提供的音乐生活,现今兴化职业群体,仅有兴化淮剧团一家。这三类音乐生活,基本囊括了当代流行通俗音乐、专业音乐、传统音乐所有类别,随着时代经济、政府引导模式的多元化,音乐文化生活的模式也越加复杂,充满了各类音乐的分流与交合。现对2009年发生的音乐生活做个粗略统计与分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三、江苏兴化音乐生活两脉生存路径之历史与现状分析

在多次深入兴化丰富多彩的音乐生活之后,会发现几条明晰的分界线,甚至是泾渭分明。老六书艺人们至今还拿着更新的乐器行走于村落之间,经济成为他们游走的动力,民俗仪式成为他们的文艺空间;乡里邻间集体劳动,集体歌唱,相互传唱则被农民歌手们饶有兴趣地回忆着;另一方面,还会看到政府文化系统组织的各类音乐文化活动,上言下行、上行下效的文化传播格局,即使是像淮剧团这样的专业演出团体,每个剧本是否创作、排演,也以政治效益以及政府的经济支持作为考量的条件。因此,兴化音乐生存中的两脉路径:一是由上至下的从音乐文化政策、观念到音乐形式、音乐内容以及音乐活动的号召、组织、引导;一是音乐在民间以仪式、功能性为依托的自由草根的交流。这真实而显性的两脉,即使从2009年一年间的音乐生活,也能读出其中的经纬。

(一)纵脉音乐文化生存路径④

纵脉生存路径的一个重要阵地则见于群众音乐生活。如2009年9月,兴化举办了“农村文艺调演”大型活动,这是从1995年前就已经开始举办的系列性文艺活动。从活动的创始、活动宗旨、组织方式、内容的审核评定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上言下行、上行下效的音乐生活发生与文化传播路径。

首先,从活动的倡议者来看,均是由兴化市宣传部、兴化市文化局提议与总领。在中共市委宣传部的倡议指挥下,在文化局的传达指导下,这个活动到2009年为止,已经开展了十一届,是兴化坚持比较久的一项群众音乐文艺活动。 第三,关于农村文艺调演的组织活动程序,也始终体现着上言下行的纵脉特性。1996年“关于举办全市第二届农村文艺会调演的正式通知”中安排:“具体时间为三月五日上午到文化馆报到,十时以区抽签,排定调研顺序,下午一时半准时演出,每队演出时间以一小时为宜。希各代表队组织好演员,服从演出顺序。三月六日进行汇报演出及颁奖。”2000年的“关于举办‘人寿保险杯’全市第六届农村文艺调演的通知”中的组织形式如下安排:各区、乡镇接此通知后,要迅速研究部署,镇分管党务的负责同志、宣传委员要亲自抓。

各文化站长不仅要抓活动的开展,还要抓业务指导,早收集素材,组织力量创作、排练,确保这次活动较好的效果。为确保这次农村文艺调演有序进行,主办单位设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调演活动的工作。从活动的安排可以发现,活动是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倡导,但文化馆始终是直接承办的单位,文化馆在每届活动中,是有承上启下的链接作用的,而各个文化站则对本区的文艺活动承担专业辅导的责任。文化馆以及直管上层机构文化局,则通过评价总结、评奖,对各个区的文艺节目以及文化站的业务排演,实施指导功能。

以2009年“兴化市第十一届农村文艺调演”活动为例,不但方案中注明“承办单位:兴化市文化馆”,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文化馆承担了整个活动的组织、策划以及很多文化站节目的辅导工作。兴化文化馆沈副馆长回忆说:活动中文化馆的文化干部不但在启动初期到各个文化站辅导节目,如周庄镇的民歌《周庄镇人勤春来早》,就是在文化馆文化干部直接的策划、编排下,最后完成的,并在最后决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在调演之前,还举行两次走台和一次彩排,在排演过程中,文化馆干部更是对调演节目提出广泛的整改意见,如节目的质量、舞台的效果等。所以,在政府音乐文化部门群众音乐文化的文化传导路线中,充分体现了上言下行、上行下效的文化传导特征,这也是政府音乐文化部门主要的纵脉生存路径特征,即文化局直接将市委宣传部的文艺政策、精神、观念传达给文化馆、文化站等下属单位,文化馆、文化站的文艺实践则以市委宣传部与文化局下达的文艺政策 分析兴化当前音乐生活调查 分析兴化当前音乐生活调查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分析兴化当前音乐生活调查 精品 源自地 理 科

方向为指导。文化馆在接受了文化局传达的市委宣传部的意见以及所做出的一些决策后,严格遵照执行,并对兴化各文化站进行文艺辅导与帮助。 雷德菲尔德的这一新视角的提出,很快受到中西方学界的关注与使用,中国最早沿用这一理论的大约是台湾的李亦园与余英时,余先生在他的《内在超越之路》中对大小传统有过重新总结定义:“由上层人士创造的文化系统是谓大传统,起自下层从民间生活中形成的社会风俗是小传统。”⑦薛艺兵在《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处境》一文中,将大小传统概念引入中国音乐文化分析领域,并对大小传统作了更为细致的界定与阐释,文中说:“‘大传统’是指在国家—民族制度下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的高层文化和精英文化。‘小传统’主要是指国家或民族范围内多阶层文化中处于非主导地位的低层文化(主要是民众文化)和区域性文化或地方传统。”⑧兴化的大传统、主流音乐文化,既包括在政府音乐文化部门直接指导下的音乐文化生活,也包括改革开放以来兴起的歌舞厅所运用的音乐,以及专业剧团的音乐文化,这些场所传播的音乐,都是在当代起着主导作用的音乐,是具有当地支配地位的音乐文化,所以反观这类主流音乐文化的生存路径,是都纵脉状性的,也不仅仅是持有制度化、文本化、受官方承认、受上层社会支撑的特点,还借助官方或者网络的途径,具有强势的传播特性。

(二)横脉音乐文化生存路径

兴化的横脉音乐文化生存路径,更多的是体现在传统音乐文化生活中。横向的音乐生存路径看到的是民间音乐的交互传播,具有小型、分散、自由的特征。兴化的民间传统音乐,流传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家族传习、邻里传习、师徒传习。从字义表象来看,除了邻里传承具有横向性,而家族、师徒间的传承,从长幼次序考虑,是带有微量纵的方向性,但是,家族、师徒的纵向传授,仅是局限于小范围,最终在运用等程序中还是流入横向交流。如兴化的劳动号子,茅山曹兰香说:“她是跟她妈妈学的,可是她唱的号子却与同村的曹粉红、施如珍唱的是一样的。”她们一致强调“:乡邻的纪家村唱的茅山号子,跟我们唱的是不一样的。”⑨这已经说明了号子在同村小范围的横向交流,当然不排除更大范围的横向交流,但相比之下,异村的交流机会远小于同村,同时变异性也会增大。 另一方面,从2009年调查的结果中看,目前活跃于兴化民间的传统音乐,均有严重的走向消亡的迹象。首先说农事号子,据村民回忆,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间,与农事号子息息相关的事件至少有两件。一是分田到户,一是农业的机械化。

1.分田到户

《中共兴化党史大事记》记载:“1980年11月16日至17日县委召开部分生产队和生产大队干部座谈会,就如何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指示进行座谈……此前,县委已根据中共中央75号文件精神,选择下圩公社四合大队和严家公社侯家大队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试点,到1984年年初,全县农村都建立起了统分结合和户为基础的双层经营责任制。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因此被充分调动起来、农民的收入也因此大幅度增加,甚至翻了一番或两番。”輱讹辊即在1980年兴化已经开始逐步实施分田到户的政策,农田耕作从1958年以来的人民公社的集体耕作,转变为以户为单位的家庭耕作。这一政策的实行,对于百姓劳动积极性大有提高,生活也因此而逐渐富裕起来。但由于群众大型集体劳动场面消失,打破了二十年来大家众声齐打号子齐劳动的格局。这是建国以来,号子从发展至火热、壮观的大型场景又转化为小型场面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号子音乐生活的变迁。

2.农业的机械化进程

兴化农业的机械化进展并不是很迅速,据农民们回忆,家家用上收割机才是五六年之前的事情,播种机更晚一些,完全进入兴化农业只有三五年光景。所以,兴化劳动号子,在20世纪末的兴化农村还是一直被传唱的,但分田到户之后,从原来生产队为单位的大型集体劳动中的交流传唱转变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劳动场合的传唱。当然,近二三十年,也频繁出现超越家庭规模的民歌传唱模式。随着农村年轻人多到城市打工,农村基本都是老弱妇孺守候庄稼,很多家庭劳力在无法解决自家田地种植的情况下,自动组织起了互助模式,即今天一起到甲家农忙,明天一起到乙家农忙,在劳力互助的情况下分户解决农活。也有一些家庭,以钱聘请劳力,这些形式都产生了比家庭单位稍大的劳动场景,形成了号子生存的新途径。于是,当问及老人“:那在用收割机之前,你们打号子吗?”她们笑答:“当然打,不打干活哪有劲?”但当问及“:现在打吗?”答“:不打了,收稻有收割机,撒稻有播种机,不用劳动了,也不打号子了。”原来,兴化号子的消亡,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似乎就在我们眼前,机械化对于号子的民间传播打击是致命的。对于音乐工作者们来说,这是刚刚逝去的音乐生活,在紧迫的时间中尽量用多种方式把它记录下来,这不仅是对于音乐的意义,也是对于农业革命历史记述的意义。

再谈传统六书。在笔者的拙文《江苏兴化六书之厘定》一文中,对兴化60年代以前的早期传统六书作了界定:“早期兴化之六书,又名六苏、乐书或落苏,最迟兴于晚清。六书艺人,被称呼为六书先生或书场先生、响当先生,多为亦农亦艺的半职业艺人,各个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生旦净丑多样在行,戏曲量与演唱得好坏是衡量六书艺人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标志。演唱形式:戏曲清唱,坐唱、不化妆、不表演。折子戏与本戏都有演唱。据传,早期有唱徽戏,清末民初,以演唱京剧为主,兼唱一些扬剧、黄梅戏等地方小戏种。在民初,有名的六书艺人能熟唱一二百部戏曲。乐器:唢呐、叽呐、笛子、三弦、箫、京胡、二胡、笙、大锣、小锣、小钹、月锣(又名小镗锣或旺锣)、水镲、堂鼓、板、广东板、单皮鼓等。六书班子为戏曲清唱仪式化班子,一般由四—八人组成,六人最为常见,没有固定班底,多因活动而由醮首(班主)临时召集组成。

传统六书有传男不传女的习俗,多参与婚事、生日等喜庆仪式或庙会、行业会等民俗神会仪式活动。”辏讹辊但到近日,原来的六书艺人的音乐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原来只做红事,当下更多地投入白事,从事的音乐内容、所操乐器、艺人的名称性质也都发生了明显的演变。其变迁的情形究竟如何,可以用老六书艺人的一段段回忆进行记述。居罗兆回忆:“五六十年代,一年约做200场六书婚礼等喜庆仪式。”可见当时六书婚礼的流行。再问及2009年一年间六书等红事的情况,他们均表示,基本上没有了。闵正国说“:90年代还是有的,当时一年也能接到10场左右,现在没有了,很少了。”輴辊讹从号子、六书等诸多传统音乐在当前发展来看,民间音乐都正面临逐渐散失、变异的局面,更多原因是不是因为受到主流音乐文化的冲击,这是肯定的。

就如六书艺人现在参与的白事,与早先六书艺人参与的六书,不管是乐器、还是歌曲,都大相径庭,白事中的音乐充满了当代主流音乐文化的影子,乐器用上了西洋乐器号,所用音乐不仅仅是上代流传下来的旧曲牌、民间小调,更多的则是革命歌曲以及现代流行歌曲、影视歌曲。

传统文化的兴起篇(3)

让文化节日活起来。文化节日是中华文化从古到今传递的情感纽带,是有温度的传递媒介,新时代的传统文化节日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潮流。紫禁城在过大年时推出文化创意作品丰富了节日的活动内容;法定节假日政策的出台给人感受传统文化以充足的时间;元宵节猜灯谜活动提高了群众的参与感;江苏靖江“我们的中秋”中华品德领诵主题活动在温暖而深情的《记住乡愁中》展开。这些节日活动的开展和政策的出台改变了以往陈旧的节日活动方式,让人们更有兴趣体味我们的传统节日。由此可以看出,实现文化自信需要创新文化节日活动方式,提升文化参与积极性。

让文化活动多起来。文化活动作为群众学习体验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文化弘扬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经济的进步、技术的改善和群众需求的不断增强使我们的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彩,数量越来越多。但同时也暴出一些问题,比如说活动内容同质化、单一化。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百分之四十五的人认为我们的文化活动数量不足,百分之三十八的人认为文化形式单一,百分之三十三的人认为文化内容低俗。众所周知,短板效应当中短板会制约整体的发展。文化活动同样如此,我们不能只一味追求文化活动数量的多少,而忽视文化活动内涵。这样会制约我们文化活动的创新,起不到文化活动应有的弘扬和传承的作用。在实现文化自信和民族振兴的过程当中,既要增加活动的数量,也要增加活动的内涵。

传统文化的兴起篇(4)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3.070

1 传统文化先于经济因素断裂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存在一定的辩证关系,生产力的变革将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因此,一个社会的变革往往是从生产力开始的,继而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并最终导致上层建筑的革新。而近代中国却是在封建自然经济尚未完全解体,横向宗法关系尚未完全失去经济根基的前提下,通过外力的野蛮逼迫,首先从上层建筑领域开始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上层建筑的变革先于经济因素,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文化比作为根本性的封建自然经济变革得更早更激烈,这是近代中国法治文化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独特现象。

中国传统文化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农业制度的保守和稳定使得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与占人口极少数的统治阶级之间被维持在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并由此建立起独特的封建宗法关系。这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宗法关系和建立在封建君主专制基础上的官僚政治之间的结合,必然带来中国社会对“大一统”的期盼,于是儒学定于一尊历史地形成了,以此为特征,维系中国社会的横向宗法关系与纵向官僚政治及其两者的交织点儒学一尊构成了强大的“大一统”根基,并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到了19世纪后半期,传统中国经济开始发生局部的缓慢的变化,“已经达到了用它可能掌握的技术(机械的和组织的)进行发展的极限;而且到1911年时,很少新技术(‘先进的’、‘现代的’)被引进和采用,也没有从内部产生。”①经济上的停滞不前导致社会结构中各大利益集团乃至普通民众的处境每况愈下,使得维持社会正常运行的传统封建宗法关系和官僚政治趋于崩溃,并使得维持“大一统”格局的儒学一尊的绝对权威受到极大挑战。遗憾的是,这些变化并未促成经济制度的成功变革,恰恰相反,旧制度的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比经济因素垮得更早,被抛弃得更早,中国传统文化先于经济因素断裂,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梁漱溟先生指出“所谓中国封建解体,是由文化和政治开端者。”②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先于封建自然经济的崩溃,甚至可以说,近代中国文化革命先行于生产关系变革,这是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剧烈变动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所未曾研究的课题。它有力地说明了我们进行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研究为何要从传统文化研究开始,也雄辩地解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对法治文化兴起的影响为何如此之大。如果说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逐渐扩张并占据主导地位的竞技场的话,那么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是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法治文化复杂交织的新竞技场,对西方侵略性帝国主义的反抗导致中国社会要求从异族的控制中解放出来的呼声越来越高,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挑战的应对不是采取克服外在障碍的形式,而是以不断内省的形式展现出来,于是此时的西方文化非但不能征服中国传统文化,反而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战中不自觉地陷入了“信仰危机”,中国传统文化则在外来文化冲击和本土民族精神的冲突中陷入了断裂之境。

2 法治文化与孔教之间的博弈

在人类文化包含的政治、经济、道德、科学、艺术、宗教、文学这七大要素中,“中国文化之最弱点,则在宗教与科学。”③在他看来,中国文化是以道德精神为最高领导的一种文化,中国虽有宗教,但宗教地位受道德精神支配,“人文本位”的中国文化强调的是“内倾”,而“自然本位”的西方文化,强调的是“外倾”。当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本位在近代中国的土壤上相遇,而且占优势地位的西方文化是以侵略者的姿态来到中国,那么占弱势的中国传统文化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其焦点在于孔教问题。无论是中国“以孔子伦理为准则而无宗教”,还是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之观点,看似相反,其实恰好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华民族通过几千年的传承,逐渐形成了以孔教为主导的社会政治和道德伦理体系,中国人并非不接受宗教,而是其不得与整个孔教相违逆。但是,鸦片战争以来的种种失利使得人们对孔教产生了怀疑,尤其是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使得中国部分知识分子的注意力从国外转向国内,认为孔教把人们束缚在“伸着脖子看革命被杀却麻木不仁”的愚昧状态,导致国民性质与行为的堕落,压制了民族生机和创造力,此乃“亡国灭种之病根”,于是一时间“打倒孔家店”成为时代的口号。中国传统文化就此在孔教这个环节被生生地撕裂了,随之撕裂的是人们对封建宗法关系所维系的群体生活习惯和心理认同,这样的社会若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寻找一种新的维系社会行为活动的准则,加上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作为规则之治的法治文化恰如其分地弥补了这个缺陷,法治文化就是在这种博弈中渐渐兴起。

如果说,孔教长期以来占据的绝对统治地位扼杀了法治之民主自由思想的话,那么统治阶级乃至整个民族文化对科学的漠不关心,更加剧了传统文化的断裂。虽然在过去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时期,中国历史上曾出现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但是具有强烈致用性特征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却成为道德伦理和权势的附属物。当西方大批科学家不惜为科学献身时,中国的科技界却处在“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状态。于是,极为保守的清朝也许更加难以摆脱科学上的消极无为状态,因为它一直感到自己是异族,所以决心通过维护儒家的正统来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然而,事与愿违,甲午一战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打破了洋务运动的惨淡经营,给中华民族无论是政治上还是文化上以沉痛的打击,传统文化在最薄弱的环节上被打开了关口,人们纷纷将目光转向既能拯救中国而又同时能保持中国方式,并有传统根基的法治。

3 西方法治文化的冲击

不容忽视的是,中国法治文化的兴起是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冲突的断裂中开始的,从甲午战争到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家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断裂之殇,继而批判孔教,但他们并没有因为批判孔教而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指出:“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他清醒地认识到,孔教并不等同于国学,“非孔学之小,实国学范围之大也”。之所以批判孔教,是为了反对封建传统思想对人们的思想禁锢,动摇孔教独尊的绝对权威地位,进而指明孔教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根本上已经不适应现代生活,号召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以求得“真实合理的信仰”。这就赋予了传统文化以时代意义和新的社会价值。有鉴于此,我们可以认为,当一种文化由表层断裂走向内在革新,那么这种文化就是一种成长中的文化。只要这种成长在继续,那么外部因素提出的挑战将会越来越微弱,而内在因素提出的要求将会越来越强烈,也就是说,文化自觉性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自然,这种文化的生命力将越来越旺盛。

当然,文化本身并不是单个人的创造物,而是一个关系的网络,是两种或更多的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文化是不同社会相互交流的纽带和产物,人们通过它来相互作用,正是许多个人而不是各个社会“创造”着文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法治文化发展步伐就很好地演绎了这一特点。在思想交流上,逐渐引进西方学术观点,尤其是哲学、法学、自然科学等一些列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概念和方法;在法律制度上,先后引进了国际法、议院制度,并参照西方法律修改清朝法制。可见,近代中国不仅将治理之术的法治当作一种技术,而且当作现代文明国家的标志,进而作为救亡图存的良策。这种对法治的理解与先秦法家提出的把法治作为强国之本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只是表现的具体形式不同罢了。

4 结语

魍澄幕的革新刺激着法治文化的兴起,而法治文化的兴起反过来不断地补益和矫正传统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革新与法治文化兴起之间的辩证法。中国的法治文化兴起于19世纪社会变革的时代,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基因与欧风美雨中的进化论相遇在社会动荡的时代,由此唤起了人们对法治文化的感情和注意力,法治文化的兴起加速了原有的世界观和制度化了的价值观的崩溃,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于是产生了变与不变的世纪追问。变,即改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参照俄国彼得革新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做法,引进西方君主立宪制,目的是实现国家的富强。只有通过变法,才能维护国家的独立和,才能确保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才能维护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这种思想在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中也得到了体现。变就是一种进化,用西方进化论的方法引进西方法治文化,赋予传统儒教以全新的内涵,传统的儒教又使西方的法治文化取得了中国的形式,由此带来了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根本转变。然而,在这种“变”的大趋势下,中国法治文化的兴起却是一个历经重重磨难,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的过程,它既要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又要与孔教划清一定的界限,还要经受得住西方文化诱导,最终冲出重围,走向未来。

注释

① [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66.

②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67.

传统文化的兴起篇(5)

兴宁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这里的客家先民是来自中原黄河流域汉民族的一支民系,既继承了中原汉民族的正统文化,又产生了独特的客家文化,随客家先民一道从中原迁徙而来的花灯,是客家地区特有的民间传统工艺。折射着独特的花灯文化内涵。灿烂的中原文化在这里生根开花,从源流上看,它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与传承,具有深厚的悠久历史。绵延连续传承,从未停流和断绝。从文化内涵上看,它传承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在兴宁地区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上的生活需求,充分体现了兴宁客家地区民间民俗的本土文化元素。本文通过笔者在兴宁各镇、街道办田野调查,在多方面阅读学术文章,查阅《祝枝山手写明正德兴宁县志稿本》等地方文献,参加广东省和全国花灯文化节的基础上,浅谈兴宁传统花灯的文化价值和花灯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

1 兴宁的人文历史

在岭南蜿蜒的莲花山脉中坐落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兴宁。兴宁市地处粤东北的东江、韩江上游,与梅州、丰顺、五华、平远、龙川及江西省寻乌县接壤,是黄河流域渐次南迁的客家居民。建县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已有1600多年历史,但在兴宁市叶南麻岭出土的本地陶器据考古论断是商代文物,盛产于江西吉安鄱阳湖一带的陶器,在兴宁叶南麻岭出土的本地陶器也为商代产品,那么,在商时期,兴宁与江西一带已有了文化和经济交流。

1959年在兴宁水口镇发现新石器时期文物,1982年在永和镇挖掘了一批石器时期文物和用火遗址。1984年3月27日在新圩镇大村奏皇坪出土了一套完整的战国编钟(六枚)。这些出土的文物和遗址说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兴宁已有古人类或本地土著人生存,在农耕时代,已有较为可靠的生活资料来源。

兴宁于1994年撤县设市,全市总面积2105平方公里,人口113万。正如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笔下所描绘:“天作高山,宁昌是环,划然中开,沃野夷原”。清代举人卫稀骏从家乡陕西韩城到兴宁任县令,写下了脍炙入口的诗句:“潇洒兴宁县,天南独一隅”。时任广东省省长朱森林到兴宁考察后欣然提笔:粤东宝地。明正德十年1515年祝枝山授兴宁知县,任职六年,有政绩,留下许多诗文墨迹,并亲自手写“祝枝山手写明正德兴宁县志稿本”。兴宁还拥有粤东地区最大的盆地,宁江河自北向南贯穿而过,滋润着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山美、水美,典型的客家围龙屋在青山绿水、田园竹林中,好一幅原生态的田园风光,好一个休闲的世外桃源。据记载:兴宁的地形是个“金龟形”,传说是主兴宁平安,出文人的地方。时人作诗云:铁网挂城头,金龟水上游,任你天下乱,兴宁不用愁。自古便有“无兴不成市,兴宁小南京”之称。千百年来,兴宁客家先民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繁衍生息,在客家地区的漫长岁月里,将中原文化与岭南古文化熔于一炉,创造了灿烂的客家文化,传承了本土文化的客家精神,孕育了众多的客家代表人物。

据《广州日报》报道:一个面积只有2100平方公里的粤东县级市兴宁市,近80年来涌现出了包括原广省立文理学院院长罗香林,原东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如心等45位大学校长,被誉为我国“大学校长”摇篮。最近,兴宁被省政府评为:广东省先进文化市。据不完全统计,现活跃在祖国各条战线的兴宁籍专家、教授达3000多人,其士生导师60多人,院士(含学部委员)5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兴宁籍专家200多人,国共两党将军113位,享誉海内外的兴宁籍画家100多位。还有“足球之乡”美誉。曾先后为国家输送了蔡锦标、谢育新、郭亿军、张小文、伍文彬、吴伟英等多名国脚和体操世界冠军李莉等。一代又一代的兴宁客家人,发扬团结、图强、崇文、务实的精神,足可印证兴宁文风鼎盛、人杰地灵,不断诠释着文化之乡的内涵。

2 兴宁传统花灯的源流

花灯是我国传统农耕时代的文化遗产,起源于东汉,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难怪诗人有:“火树银花满街舞,箫鼓喧闹到天明”之咏。花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遗产,兴宁客家地区的传统花灯与我国元宵花灯一脉相承。兴宁花灯是花灯文化的一朵艺术奇葩。在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满足广大群众精神上的生活需求,兴宁是名副其实的花灯之乡。兴宁于2012年12月6日被中国民协命名为“全国花灯之乡”。兴宁传统花灯,是在我国元宵佳节的花灯演变而来。据笔者到各镇、街道办田野调查,经制作花灯的老艺人口述兴宁花灯的历史有600多年。据《兴宁县志》记载自明代起,本县即有在元宵节赏灯的习俗。

据考证兴宁花灯起于元代,盛行于明、清,历经600多年,世代相传。现在流传于兴宁的花灯形式多样,有外形结构圆形花灯:有观音灯,还有大坪、罗岗等地的宝盖花灯等。现在流传与我市北部山区还有马灯舞,牛灯舞已失传了。兴宁先民传承刻苦耐劳、艰苦创业的客家精神,兴宁的先民在南迁过程中,历尽千辛万苦,到兴宁定居后,为了生存发展,不分男女老幼一齐动手,开垦耕地,卜筑定居,开创家业,稍有空闲时间,便从事手工工艺生产,以至现在许多村落的屋名还带有民间传统工艺产品的名字,如通书罗、墨烟张、打银王、花灯张、篮子黄等等。据说:“花灯张”张屋在民国以前整个屋的村民都从事民间工艺制作观音灯产业。“花灯张”张屋位于兴田街道办,也有500多年历史了。“通书罗”“墨烟张”位于福兴街道办,至今还传承民间手工工艺产业,特别是“通书罗”,现制作的罗盘(八卦)、罗家通书还有英文版呢,远销海内外,形成一种文化产业。兴宁花灯的含意与岭南各地花灯的含意基本一致,目的是吉利、祈福、求福、祈愿一年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据龙田磐石围袁屋花灯制作师傅袁秀炎师傅口述,传说在旧时龙田有一某姓大富人家娶媳妇已多年可没生孩子,有好心人就对他说,明年到磐石围袁屋先请一盏花灯回来,第二年果然添了一个新丁(客家话灯与丁同音)。某村有一男青年找对象已经多年了,总是没缘分结婚,做父母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有好心人对做父亲地说:你儿子至今都没有把媳妇娶回来,明年你先请一盏花灯吊在家里。第二年果真把媳妇娶回家了。兴宁花灯体现了人类古老的自然崇拜民俗,是儒教、道家、佛教的结合,传承着悠久的民间社祭历史文化,承载着众多的社会历史信息和记忆。

3 兴宁独特的赏灯节

兴宁的赏灯节有悠久历史,久负盛名,在岭南地区也只有兴宁才有这个传统节日“赏灯”。兴宁的“赏灯节”起于明,是兴宁地区一种独特的民俗民间节日,各姓氏的赏灯日不同日,如黄氏十二、罗氏十四,从正月初八至十九日,结束那日叫“暖灯”。由于兴宁的客家先民初到兴宁时人口较少,据“祝枝山手写明正德兴宁县志稿本”记载,在明正德年间全县户口1216户,人口6214人,客家人势单力薄,产生了多生男丁的愿望,客家话丁与灯同音,添了新丁,被喻为“赏灯”(上灯)。因此,赏灯就有了双重意义,一是观赏灯色,二是庆祝添灯。客家人添了新丁就要请花灯,笔者认为“花灯”是爱情的含义,花代表女性,如花似玉,花前月下,做父亲的添了新丁第二年就要请花灯,按其含意是为新丁娶媳妇的意思,以前民间也有童养媳等郎妹。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兴宁传统赏灯节内容极为丰富,赏灯节前要定做花灯,到了赏灯日要请花灯,请花灯日安排村中男青年成群结队,一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把花灯请回来,敬放在祖屋上厅正梁架下,“花灯”装饰有“花带”,一个新丁就一条花带,二个新丁就二条花带,本村今年有多少个新丁,就有多少条花带,家家户户,高朋满座,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大办筵席,燃放烟花爆竹,宁新街道办的花罗墩罗屋正月十四赏灯日,在晚上还要举行重大的“烧烟火”形式(花灯)。笔者在1996年与深圳博物馆黄崇岳、杨耀林馆长到东门九厅十八井参加赏灯节,了解客家赏灯节活动内容,亲眼看见有新丁的人家正忙忙碌碌,摆桌摆凳,准备茶水,真是幸福的心情写在脸上,喜悦的心情藏在心头,准备迎接宾客,但发现还没生男孩的小媳妇扛着脚头到菜地干活去了,看她们表情有一种无奈的感觉,压力很大,暗下决心,明年我也生个男孩给你们看一看……

兴宁的赏灯节为何从正月初八到十九日,以兴宁人好客热情有关。其一,如果都集中在一日过赏灯节,只能在某一个村举行,后来便有了安排赏灯日,如李姓初十、黄姓十二。其二,当时客家先民生活比较艰辛,难得有一餐好酒好菜,便把赏灯节分开来举行,又如李氏十一赏灯日,因家族人丁兴旺、后裔另做新居,迁出去的新居赏灯日变为十二日,但现在没有这种现象了。兴宁赏灯节从正月初八至十九,赏灯大过年,在赏灯期间,兴宁客家人都热热闹闹要做好计划安排,某日到某村某家,兴宁的赏灯节便成了独特的民间传统节日。目前,兴宁赏灯节已批准为兴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4 兴宁花灯的特点

兴宁花灯是中华民族传统元宵佳节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产品。与现北京六格花灯(宫廷花灯)一脉相承,与岭南各地域花灯构成完整的花灯文化体系。兴宁花灯的最大特点是六格外形结构以圆形为主,与现在北京的六方宫灯属同一产品,兴宁花灯的制作看似简单,其实十分复杂,选材利用本地的竹为原料,根据花灯的大小尺寸进行裁料、火熏、扎架、糊纸,兴宁花灯为六格圆形灯,上下结构,中间分上、中、下共五层,分别用手工绘画“恭贺新禧”“状元及第”“仙君送子”“全家福满朝贵”“子孙满堂”“弦箫鼓乐”等,歌舞升平等图案。兴宁花灯参加“广东省首届花灯文化节”选送的花灯作品特别引人注目,评委、专家和游客纷纷赞不绝口,不但外形美观,而且寓意美好,经专家认真评比,兴宁选送的两盏六格圆形花灯,一盏是传统花灯,一盏是改良花灯,都获得金奖。

为何兴宁的六格圆形花灯与现北京的六方宫灯是属同一品种,有一个传说:相传在元代期间,兴宁黄氏两兄弟手艺高超,出了两位能工巧匠声名远播,后被当朝政府调往宫廷,专门服务宫廷的工艺制作,同时也制作宫廷的六方宫灯,六方宫灯是宫廷使用的工艺产品,不流传于民间,后来兴宁的先辈黄氏两兄弟由于年岁已高,返兴宁故乡养老。因此,黄氏两兄弟就把宫廷制作六方宫灯的技艺传授给他俩的子孙们,世代相传,一直在兴宁流传至今。

5 兴宁花灯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地方民间民俗文化,也逐步繁荣,但了解地方民间民俗文化的人却逐渐减少。兴宁传统花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一道难题,为了更加有效地传承和发展民间民俗文化,兴宁市委、市府也采取一系列措施,兴宁客家地区的围龙屋被市政府评出十大古民居和100座特色古民居,被省文联、省民协评出三处“古民居村落”。围龙屋得到了有效地保护,保护兴宁民间传统工艺花灯,也要像保护围龙屋一样,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下来。兴宁花灯,在客家地区被人们视为神圣之物,祈盼吉祥、幸福的象征。兴宁客家地区民间流传的花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据记载有600多年历史,较有群众基础。据笔者田野调查,全市17个镇、3个街道办至今都还有传承制作花灯的工艺师。各镇或共镇各村,有些不同款式花灯,如大坪朱坑村的朱捷煌、朱百标花灯制作师,制作的花灯又另一种风格叫“宝盖花灯”,宁新街道办的吴国华、吴镜彬,他们制作的是传统圆形花灯和观音灯。至今兴宁还流传有关花灯的民间童谣:萤火虫、唧唧虫、桃树下、吊灯笼。灯笼光、照四方、四方暗、跌落坎、坎下一格针、检来送观音。观音门前一丘禾,割到一担又一箩,分给你来涯又矛。

面对现代文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民间传统花灯文化产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兴宁市民间工艺社”创立于1984年7月,是一间民营企业,位于兴宁福兴街道办,在兴宁民间传统六格花灯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和创新,专业制作“神光牌灯笼”,最大的灯笼直径1.9米,最小的灯笼直径0.4米,年产灯笼6万多盏,面向全国,最大的灯笼每盏价格为300多元,最小的灯笼每盏价格为10多元,年销售量100多万元,从业人员50多人。制作的产品主要二种,一种采用钢线和红绸布再安上灯泡;另一种采用现代材料、塑料制作而成,采用红绸布制作的灯笼可折叠,方便运输。兴宁市民间工艺社一直秉承以“质量求生存,设计求创新,服务求发展”的服务宗旨,在我市传统六格花灯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创新,前景非常乐观,是我市花灯文化产业的领头羊。

兴宁传统花灯作为一种文化产业,给客家地区营造节日氛围,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有民间广泛的群众基础,能传承至今,最主要的是:兴宁花灯、围龙屋和赏灯节三者有密切联系。但据笔者调查,兴宁传统花灯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其一,目前虽然在全市各镇街道办还有制作花灯的师傅,但制作花灯的传承师傅却逐渐减少。其二,传统花灯文化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大。其三,传统花灯的销售范围不广,只局限在本地。为此,建议市委、市政府要加大对花灯文化产业的挖掘和保护。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支持,其一,市文联要成立兴宁花灯研究协会,政府每年要有一定经费的投入。其二,市委、市政府要举办“花灯文化节”,提高和擦亮兴宁花灯的文化名片。其三,市委、市政府要鼓励加大力度对兴宁的花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和创新花灯的制作工艺。实践实践证明兴宁市民间艺术社,已创出了一条成功的花灯文化产业品牌,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和创新工艺,才能让兴宁花灯走得更远。广东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位于兴宁市永和镇,正兴建花灯楼,高45米,打造全世界最大的花灯,建一座花灯博物馆,建一座三百文化园,即100座文化休闲亭,亭内挂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花灯100盏,全国100家姓氏堂号对联,打造成花灯文化产业。市委、市政府在政策上或经济上要给予大力支持。

综上所述,无疑为兴宁传统花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积累经验,促进兴宁传统花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目前国家非常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兴宁传统花灯也在其中,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兴宁传统花灯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一定能破土出谋,把兴宁传统的花灯打造成看得见、拿得出、吹得响的文化产业品牌。

参考文献:

[1] 祝枝山手写明正德兴宁县志[M].明正德年间.

[2] 兴宁县文化艺术志[M].1987.

传统文化的兴起篇(6)

至2009年,与兴化音乐生活发生直接关联的政府音乐文化建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门:兴化市文化局、兴化市文化馆、文化站。兴化市文化局是直隶于兴化市政府的行政部门,主要负责文化事业的管理职能,从其主要职能来看,一是传达上级市委、市政府所下达的国家文艺方针、政策及法规,一是根据文艺方针和上级部门的指示,对本市文化事业进行规划与管理。兴化文化局,其早期形态是1950年左右设立的兴化县文教科,是直隶于兴化县政府的一个行政科室,负责群众文化与教育两个系统的管理。

这样的文化建制,在“”时中断,与广播系统的合并,直到1991年才独立为文化局,单独负责处理兴化群众文化生活的各项事务。兴化文化馆,是隶属于文化局之下的、公办性质的文化建制。其历史形成可追溯到1945年9月,中共兴化县委员会组建了兴化县人民教育馆,简称民教馆,是兴化文化馆的前身。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更名为人民文化馆“,”时解体,在1972年,由思想宣传站重新更名为兴化文化馆。

至2009年,兴化已经发展了35个文化站①。此时兴化区、乡、镇行政区划一共有34个,在2009年兴化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布的行政区划地图中,并未单独标有兴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但文化局却下设了开发区文化站,因此可以说,当前兴化的文化建制基本能覆盖兴化城乡的每一块土地,文化站承担着兴化城乡文化传播的要务。以上是兴化文化建制建设概况,它们之间的关系联结,自1949年以来近五十年的分分合合,目前已形成较稳定的功能模式,主要可归纳为行政隶属关系和文艺传导关系。

首先说行政隶属,重心在于人事管理问题上,从查阅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就基本形成了如下的结构模式:调查中发现,在文艺工作执行与传导方面,文化馆则成为文化局的文艺生活诸实践部门,因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艺传播结构,不完全等同于文化机制的行政隶属,正如1978年,《文化馆、站工作试行条例》文件规定所说“:文化馆是国家设置的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事业机构,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该文又规定:“文化馆对文化站、工人俱乐部、业余文艺宣传队在业务上有指导和辅导的任务。经常组织文化站干部学习、观摩、参观、交流经验,不断帮助他们提高政治与业务水平。”②清晰地明确了文化馆对文化站等单位具有自上而下的文艺辅导关系。

可见,在文艺传导功能上,形成了与行政隶属不完全一致的秩序,近几年,随着政府文化部门职能性质的逐步放开与改变,政府文化部门的文艺指导功能还出现了双向作用力的现象,归纳这时期政府音乐文化部门文艺传导的秩序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二、江苏兴化音乐生活当下格局描述

实地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兴化音乐生活可分为:群众音乐生活、专业音乐生活、传统音乐生活。群众音乐生活,是在政府文化部门组织发动下的音乐生活,包括业余培训辅导、汇演、比赛以及社区、广场音乐活动等,还有一类是歌舞厅的音乐生活。这些音乐生活,都是在建国以后,随着新的社会格局的形成,在城镇居民之间形成的具有一定群体性的音乐活动。传统音乐生活,董维松在《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及其分类问题》一文中定义:“中国传统音乐是指在中华民族大地上历代产生并大多流传至今和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由外族(包括现属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和国外民族)传入并在我国生根发展的一切音乐品种。”③当下,传统音乐生活基本仍依附于民间的劳动与民俗仪式,到目前为止依旧占据着农村音乐生活的主体。专业音乐生活,是由国家提供经济、体制支持,以艺术创作、表演为职业的群体提供的音乐生活,现今兴化职业群体,仅有兴化淮剧团一家。这三类音乐生活,基本囊括了当代流行通俗音乐、专业音乐、传统音乐所有类别,随着时代经济、政府引导模式的多元化,音乐文化生活的模式也越加复杂,充满了各类音乐的分流与交合。现对2009年发生的音乐生活做个粗略统计与分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三、江苏兴化音乐生活两脉生存路径之历史与现状分析

在多次深入兴化丰富多彩的音乐生活之后,会发现几条明晰的分界线,甚至是泾渭分明。老六书艺人们至今还拿着更新的乐器行走于村落之间,经济成为他们游走的动力,民俗仪式成为他们的文艺空间;乡里邻间集体劳动,集体歌唱,相互传唱则被农民歌手们饶有兴趣地回忆着;另一方面,还会看到政府文化系统组织的各类音乐文化活动,上言下行、上行下效的文化传播格局,即使是像淮剧团这样的专业演出团体,每个剧本是否创作、排演,也以政治效益以及政府的经济支持作为考量的条件。因此,兴化音乐生存中的两脉路径:一是由上至下的从音乐文化政策、观念到音乐形式、音乐内容以及音乐活动的号召、组织、引导;一是音乐在民间以仪式、功能性为依托的自由草根的交流。这真实而显性的两脉,即使从2009年一年间的音乐生活,也能读出其中的经纬。

(一)纵脉音乐文化生存路径④

纵脉生存路径的一个重要阵地则见于群众音乐生活。如2009年9月,兴化举办了“农村文艺调演”大型活动,这是从1995年前就已经开始举办的系列性文艺活动。从活动的创始、活动宗旨、组织方式、内容的审核评定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上言下行、上行下效的音乐生活发生与文化传播路径。

首先,从活动的倡议者来看,均是由兴化市宣传部、兴化市文化局提议与总领。在中共市委宣传部的倡议指挥下,在文化局的传达指导下,这个活动到2009年为止,已经开展了十一届,是兴化坚持比较久的一项群众音乐文艺活动。

其次,再抽取几次文件中阐述的活动宗旨来看活动的上层政策决定性。1995年中共兴化市委宣传部、兴化市文化局下发“关于春节期间举行全市农村文艺调演的预备通知”,文曰:“各区、乡镇党委、各区公所、乡镇人民政府:为了繁荣文艺,推动春节期间农村文娱宣传活动,提高业余文艺演出水平,经研究初定于春节后,正月初八———初十期间举行市文艺会演。在市文艺会演后,将选拔部分优秀节目参加全市调演。”兴委宣(2000)9号“关于举办‘人寿保险杯’全市第六届农村文艺调演的通知”的活动宗旨,见通知开篇:“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用文艺的形式加大人寿保险意识的宣传力度,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经研究决定,春节期间举办‘人寿保险杯’全市第六届农村文艺调演活动。”2009年“兴化市第十一届农村文艺调演方案”在“指导思想”中说:“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调研活动为载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讴歌建设全面小康进程中的生活实践和典型事迹,展示新时代农民的新生活、新面貌,同时,通过活动不断提高农村文艺创作水平,不断丰富我市农村文化生活,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料显示,农村文艺调演除了是群众娱乐的盛会、文娱交流的时机,还是传达市政治精神的重要渠道,说政治性是这类活动的一个重要核心任务,是不为过的。

第三,关于农村文艺调演的组织活动程序,也始终体现着上言下行的纵脉特性。1996年“关于举办全市第二届农村文艺会调演的正式通知”中安排:“具体时间为三月五日上午到文化馆报到,十时以区抽签,排定调研顺序,下午一时半准时演出,每队演出时间以一小时为宜。希各代表队组织好演员,服从演出顺序。三月六日进行汇报演出及颁奖。”2000年的“关于举办‘人寿保险杯’全市第六届农村文艺调演的通知”中的组织形式如下安排:各区、乡镇接此通知后,要迅速研究部署,镇分管党务的负责同志、宣传委员要亲自抓。

各文化站长不仅要抓活动的开展,还要抓业务指导,早收集素材,组织力量创作、排练,确保这次活动较好的效果。为确保这次农村文艺调演有序进行,主办单位设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调演活动的工作。从活动的安排可以发现,活动是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倡导,但文化馆始终是直接承办的单位,文化馆在每届活动中,是有承上启下的链接作用的,而各个文化站则对本区的文艺活动承担专业辅导的责任。文化馆以及直管上层机构文化局,则通过评价总结、评奖,对各个区的文艺节目以及文化站的业务排演,实施指导功能。

以2009年“兴化市第十一届农村文艺调演”活动为例,不但方案中注明“承办单位:兴化市文化馆”,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文化馆承担了整个活动的组织、策划以及很多文化站节目的辅导工作。兴化文化馆沈副馆长回忆说:活动中文化馆的文化干部不但在启动初期到各个文化站辅导节目,如周庄镇的民歌《周庄镇人勤春来早》,就是在文化馆文化干部直接的策划、编排下,最后完成的,并在最后决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在调演之前,还举行两次走台和一次彩排,在排演过程中,文化馆干部更是对调演节目提出广泛的整改意见,如节目的质量、舞台的效果等。所以,在政府音乐文化部门群众音乐文化的文化传导路线中,充分体现了上言下行、上行下效的文化传导特征,这也是政府音乐文化部门主要的纵脉生存路径特征,即文化局直接将市委宣传部的文艺政策、精神、观念传达给文化馆、文化站等下属单位,文化馆、文化站的文艺实践则以市委宣传部与文化局下达的文艺政策方向为指导。文化馆在接受了文化局传达的市委宣传部的意见以及所做出的一些决策后,严格遵照执行,并对兴化各文化站进行文艺辅导与帮助。

1955年兴化的专业剧团有4个登记剧团,至2009年只剩下唯一的专业剧团———兴化淮剧团,直接隶属于文化局,其淮剧的专业创作与表演,一直有体现政治需要的趋向性,都是在政府支持下的主流音乐文化,也是作纵脉生存路径构成的一个分支。另外,兴化歌舞厅音乐活动的开展,是直接受到政府文化部门管制的,歌舞厅所使用的音乐,多采用由政府手段参与管制的网络媒体音乐,是主流音乐灌注入群众的又一个路径,也具有明显的纵脉生存路径特征。所以,音乐的纵脉生存路径不仅存在于群众音乐生活中,存在于大多数主流音乐文化生活中。所谓主流音乐,可将之理解为大传统。刘梦溪在《礼仪与文化传统的重建》一文中说:“大传统指的是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⑤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的《农民社会与文化》⑥一书中,以大小传统两个概念来说明复杂的文明社会中的两个层次的文化传统。

雷德菲尔德的这一新视角的提出,很快受到中西方学界的关注与使用,中国最早沿用这一理论的大约是台湾的李亦园与余英时,余先生在他的《内在超越之路》中对大小传统有过重新总结定义:“由上层人士创造的文化系统是谓大传统,起自下层从民间生活中形成的社会风俗是小传统。”⑦薛艺兵在《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处境》一文中,将大小传统概念引入中国音乐文化分析领域,并对大小传统作了更为细致的界定与阐释,文中说:“‘大传统’是指在国家—民族制度下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的高层文化和精英文化。‘小传统’主要是指国家或民族范围内多阶层文化中处于非主导地位的低层文化(主要是民众文化)和区域性文化或地方传统。”⑧兴化的大传统、主流音乐文化,既包括在政府音乐文化部门直接指导下的音乐文化生活,也包括改革开放以来兴起的歌舞厅所运用的音乐,以及专业剧团的音乐文化,这些场所传播的音乐,都是在当代起着主导作用的音乐,是具有当地支配地位的音乐文化,所以反观这类主流音乐文化的生存路径,是都纵脉状性的,也不仅仅是持有制度化、文本化、受官方承认、受上层社会支撑的特点,还借助官方或者网络的途径,具有强势的传播特性。

(二)横脉音乐文化生存路径

兴化的横脉音乐文化生存路径,更多的是体现在传统音乐文化生活中。横向的音乐生存路径看到的是民间音乐的交互传播,具有小型、分散、自由的特征。兴化的民间传统音乐,流传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家族传习、邻里传习、师徒传习。从字义表象来看,除了邻里传承具有横向性,而家族、师徒间的传承,从长幼次序考虑,是带有微量纵的方向性,但是,家族、师徒的纵向传授,仅是局限于小范围,最终在运用等程序中还是流入横向交流。如兴化的劳动号子,茅山曹兰香说:“她是跟她妈妈学的,可是她唱的号子却与同村的曹粉红、施如珍唱的是一样的。”她们一致强调“:乡邻的纪家村唱的茅山号子,跟我们唱的是不一样的。”⑨这已经说明了号子在同村小范围的横向交流,当然不排除更大范围的横向交流,但相比之下,异村的交流机会远小于同村,同时变异性也会增大。

据《中共兴化党史大事记》记录:“在1951年底,在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颁布后,就开始迅速发展互助合作运动,5月底,全县常年互助组和临时互助组已分别达到1790个和7200个”⑩互助合作让群众有更广泛的机会交相传唱当时的劳动号子,“1958年的9月16日,兴化将34个乡的1159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16个,实现了化”。人们集体吃饭、集体劳动,我问老民歌手们:“你们那时候一起劳动还唱号子吗?”老奶奶立刻激动得高起声来“:怎么不唱?更唱,人多,又热闹,没得吃,不唱,也做不动呀!”輰輥訛施如珍还介绍,在郭村挑大运河的时候,跟一起劳动的郭村人学了《打硪号子》等多首民歌,显然,这些都表明,横向传习是五六十年代民间音乐交流的主流。又如走访于兴化各种民俗仪式的六书、鼓儿书,每到春节串乡走巷唱凤凰、道情的艺人,他们的音乐生存方式自然也是一种处于民间层面的带有横向性质的流传方式,即使师传是具有师生尊卑级序的,但所收徒弟,一般都为邻家或邻乡,本身也具有地理上的和阶层上的横向性,其生存途径模式可以下图数个圆圈的交叉传递作形象说明:图中圆圈代表以家庭长幼或师徒为单位的结构,随着小群体或个人的流动使用,使传统民间音乐在横向交流中生生不息,凸显横脉式的生存方式。

另一方面,从2009年调查的结果中看,目前活跃于兴化民间的传统音乐,均有严重的走向消亡的迹象。首先说农事号子,据村民回忆,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间,与农事号子息息相关的事件至少有两件。一是分田到户,一是农业的机械化。

1.分田到户

《中共兴化党史大事记》记载:“1980年11月16日至17日县委召开部分生产队和生产大队干部座谈会,就如何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指示进行座谈……此前,县委已根据中共中央75号文件精神,选择下圩公社四合大队和严家公社侯家大队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试点,到1984年年初,全县农村都建立起了统分结合和户为基础的双层经营责任制。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因此被充分调动起来、农民的收入也因此大幅度增加,甚至翻了一番或两番。”輱訛輥即在1980年兴化已经开始逐步实施分田到户的政策,农田耕作从1958年以来的的集体耕作,转变为以户为单位的家庭耕作。这一政策的实行,对于百姓劳动积极性大有提高,生活也因此而逐渐富裕起来。但由于群众大型集体劳动场面消失,打破了二十年来大家众声齐打号子齐劳动的格局。这是建国以来,号子从发展至火热、壮观的大型场景又转化为小型场面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号子音乐生活的变迁。

2.农业的机械化进程

兴化农业的机械化进展并不是很迅速,据农民们回忆,家家用上收割机才是五六年之前的事情,播种机更晚一些,完全进入兴化农业只有三五年光景。所以,兴化劳动号子,在20世纪末的兴化农村还是一直被传唱的,但分田到户之后,从原来生产队为单位的大型集体劳动中的交流传唱转变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劳动场合的传唱。当然,近二三十年,也频繁出现超越家庭规模的民歌传唱模式。随着农村年轻人多到城市打工,农村基本都是老弱妇孺守候庄稼,很多家庭劳力在无法解决自家田地种植的情况下,自动组织起了互助模式,即今天一起到甲家农忙,明天一起到乙家农忙,在劳力互助的情况下分户解决农活。也有一些家庭,以钱聘请劳力,这些形式都产生了比家庭单位稍大的劳动场景,形成了号子生存的新途径。于是,当问及老人“:那在用收割机之前,你们打号子吗?”她们笑答:“当然打,不打干活哪有劲?”但当问及“:现在打吗?”答“:不打了,收稻有收割机,撒稻有播种机,不用劳动了,也不打号子了。”原来,兴化号子的消亡,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似乎就在我们眼前,机械化对于号子的民间传播打击是致命的。对于音乐工作者们来说,这是刚刚逝去的音乐生活,在紧迫的时间中尽量用多种方式把它记录下来,这不仅是对于音乐的意义,也是对于农业革命历史记述的意义。

再谈传统六书。在笔者的拙文《江苏兴化六书之厘定》一文中,对兴化60年代以前的早期传统六书作了界定:“早期兴化之六书,又名六苏、乐书或落苏,最迟兴于晚清。六书艺人,被称呼为六书先生或书场先生、响当先生,多为亦农亦艺的半职业艺人,各个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生旦净丑多样在行,戏曲量与演唱得好坏是衡量六书艺人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标志。演唱形式:戏曲清唱,坐唱、不化妆、不表演。折子戏与本戏都有演唱。据传,早期有唱徽戏,清末民初,以演唱京剧为主,兼唱一些扬剧、黄梅戏等地方小戏种。在民初,有名的六书艺人能熟唱一二百部戏曲。乐器:唢呐、叽呐、笛子、三弦、箫、京胡、二胡、笙、大锣、小锣、小钹、月锣(又名小镗锣或旺锣)、水镲、堂鼓、板、广东板、单皮鼓等。六书班子为戏曲清唱仪式化班子,一般由四—八人组成,六人最为常见,没有固定班底,多因活动而由醮首(班主)临时召集组成。

传统六书有传男不传女的习俗,多参与婚事、生日等喜庆仪式或庙会、行业会等民俗神会仪式活动。”輳訛輥但到近日,原来的六书艺人的音乐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原来只做红事,当下更多地投入白事,从事的音乐内容、所操乐器、艺人的名称性质也都发生了明显的演变。其变迁的情形究竟如何,可以用老六书艺人的一段段回忆进行记述。居罗兆回忆:“五六十年代,一年约做200场六书婚礼等喜庆仪式。”可见当时六书婚礼的流行。再问及2009年一年间六书等红事的情况,他们均表示,基本上没有了。闵正国说“:90年代还是有的,当时一年也能接到10场左右,现在没有了,很少了。”輴輥訛从号子、六书等诸多传统音乐在当前发展来看,民间音乐都正面临逐渐散失、变异的局面,更多原因是不是因为受到主流音乐文化的冲击,这是肯定的。

就如六书艺人现在参与的白事,与早先六书艺人参与的六书,不管是乐器、还是歌曲,都大相径庭,白事中的音乐充满了当代主流音乐文化的影子,乐器用上了西洋乐器号,所用音乐不仅仅是上代流传下来的旧曲牌、民间小调,更多的则是革命歌曲以及现代流行歌曲、影视歌曲。

传统文化的兴起篇(7)

在关于文化或者文明的理论中,国外许多大思想家都断定:宗教是文化的核心要素。塞缪尔·亨廷顿在《再论文明的冲突》中通过比较区分了八种文化类型,并指出唯有中国文化属非宗教型文化。有许多国家的文明先是有宗教而后才有其成熟的文化,我们把以宗教为精神内核的文化称为宗教型文化,这种类型的文化是一种先有宗教并以宗教为基础成长起来的文化,而且处处都浸透着的作用和影响。以此来看中国文化(本文特指中国传统文化)的确不是一种典型的宗教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宗教并不是核心和灵魂,从古至今宗教也没有成为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基本组成部分,更别说是生活的基础和未来的寄托了。中国也有宗教,比如佛教、道教、本土宗教等,可是这些宗教从来没有在中国人的政治生活或者其他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或起到过类似于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犹太教在以色列文化中以及伊斯兰教在阿拉伯文化中的核心作用。因此,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把西方文化看作是宗教型文化的话,那么中国文化就绝不是一种宗教型文化。我们的问题也正由此而来,中国文化为什么没有像西方或者其他国家的文化那样成为一种宗教型文化?中国文化为何会有如此特殊性呢?

在西方文明史上,哲学与宗教的斗争是以宗教的胜利为结果的,西方文化内部传统的社会政治秩序不是以哲学而是以宗教所提供的价值伦理秩序为基础的,哲学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只是充当着宗教神学蝉女的角色。然而在中国,哲学与宗教的斗争则是以哲学的胜利为结果的。哲学通过把远古时代盛行的巫术信仰理性化、哲学化,并最终战胜了宗教对国家事务的统治权,从而取代了在其他文化类型中宗教所占据的或应当占据的位置。这种分析是以李泽厚先生在其新著《历史本体论》中对巫史传统的考察为参考的。也正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哲学以及以哲学为基础的伦理道德学说便不可避免地承担起了宗教型文化里宗教所应起的作用。

二、没有将宗教作为文化核心的中国文化延续几千年的缘由

为什么中国文化没有将宗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内核却也能够上下绵延几千年而没有枯萎或者中断,而且在作为中国文化主要载体的汉族社会屡被不同文化类型的异族征服统治的情况下能够同化异族文化进而同化异族。笔者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就在于中国文化虽不是宗教文化,但儒家学说及其伦理思想却代替宗教并起到了宗教的作用。这说明中国文化精神之中包含有一定成分的宗教性内涵,这种成分笔者称之为类宗教成分。这种中国文化的综合性造就了中国文化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同时也构成了中国人几千年来没有本质变化的生活方式。

塞缪尔·亨廷顿在其《再论文明的冲突》中说,“文化的两个核心要素是语言和宗教”。其中宗教更是文化的灵魂,一种文化必然有其精神内核,如果没有,这种文化就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如果没有一种国家认同的大众宗教作为凝聚一个民族力量的精神枢纽,那么这个民族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而易于被异族征服和同化。那么,究竟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不以宗教为基础却一样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并长盛不衰几千年呢?答案就在于中国文化拥有自己特殊的性质,儒释道三家合一铸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把政治、宗教、哲学、伦理等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东西融为一体,这就是一种综合型的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虽然不是一种典型的宗教型文化,但在其根深蒂固的历史传统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宗教内涵,宗教性也是它的一个重要性质,也是其广博内涵的一部分。因此,虽然我们不能说中国文化是一种宗教型文化,但我们却必须接受这一事实,即中国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宗教内涵、宗教作用。在中国人的各式各样的生活领域里,中国传统文化完全起到了宗教该起的作用,并且已经完全取代了宗教。这种独特性甚至被西方学者误认为儒家学说是一种宗教形态并称之为儒教。因此,他们把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误解为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马克斯·韦伯在其名著《儒教与道教》中就是这样认为的。但是,这是一种典型的误会,儒家不仅不是一种宗教派别,而且正是因为儒家的学说才使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成为一种宗教型文化。

三、中国文化复兴的可能性

儒家学说为我国历朝历代所提倡但却没有成为一种宗教,其自身也不是一种宗教,并不是因为它没有成为一种国家认同的大众宗教的机会,而是因为它自身就缺乏成为一种大众宗教的超越精神,它是现世的、世俗的,不关心生死问题,不承诺彼岸世界,不追求终极价值,拒绝承认所有超验的至上神观念。总之,它缺乏一种宗教品质。《论语》之中记载的孔子学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比如说,“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因此,那种把儒家当作儒教的说法是一种典型的错误。

然而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就在于儒学虽不是宗教,但是它的教诲却起到了规范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作用,在政治上也起到了类似于宗教在其他宗教型文化的国家中所起到的作用。在中国文化中,道教和佛教与儒家相比,它们拥有自己的僧侣或者说是神职人员,但是道教和佛教的作用却只有通过渗透进儒家思想或被儒家思想吸收之后才能起到它们的作用。此外,作为宗教,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只是次要的或者说是补充性的。到宋代的时候,儒家学说吸纳释道二家学说形成新儒学才完成了对中国文化的类型塑造,从此宗教在中国再也没有机会占居统治地位了。

但是,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不仅仅在于中国文化不是宗教型文化却能够延续几千年并使一个民族保持其独立性达几千年,重要的还在于不是宗教型文化的中国文化,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却又起到了类似于宗教所起的作用。中国现在有大量的伊斯兰教徒,同时也有大量的基督教教徒和天主教信徒。这些外来宗教与中国传统的作为次要角色和处于补充地位的宗教完全不一样,那么这种外来的未经中国传统文化同化过的宗教会不会改变中国文化的特殊性质,使中国文化也在将来变为宗教文化而失去中国性质呢?

目前,在我国,当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人数不断增加的时候,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却处于有史以来处境较艰难的时刻,它已经不可能再如同历史上那样通过同化外来宗教而进行自我调整并保持自己的本色不变了。中国人要想使现代中国文化保持其中国性质不变,就必须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但一些文化民族主义提倡者主张把儒学宗教化,并且认为国家宗教能够把中国人统一于一个信仰之下,能够把中国人凝聚起来,从而完成中国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的复兴。学者康晓光就持此种主张,他提倡通过社会运动,动用国家力量,建立一种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民族宗教—新儒教。笔者认为,在中国大陆采取这种做法来振兴中国文化是不可行的。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就在于中国文化不是一种宗教型文化却拥有比宗教型文化更优越之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阿拉伯文化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宗教从来就没有长期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占居统治地位。我们看到,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了国人的重视,我们应当将其发扬广大,以此支撑起我们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文化的复兴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中国文化复兴之路

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中国文化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深层危机,那么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路又在何方?当代全球化进程的浪潮汹涌,大有席卷一切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的传统文化该何去何从,是敞开怀抱、积极接纳现代精髓,还是回归传统、消极固守,实际上我们已经别无选择。阿拉伯国家为了复兴传统而固守传统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反面例证,他们不仅没有能够实现复兴的目标,甚至连固守都已经无法做到,而且现在正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这些告诉我们,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文化复兴的唯一道路,因此,我们要实现复兴中国文化的目标,就必须完成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任务。

传统文化的兴起篇(8)

前言

近年来,人们对国学的研究力度越来越大,国学的兴盛对现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为引导现当代文学的良好发展,要认真分析国学兴盛的原因,了解现当代文学的不足,并对国学对现当代文学的冲击进行考虑,下面就国学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进行分析。

1. 国学在现当代文学中发展历史

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国学已经深入人们的心中。在现当代文化发展初期,人们开始改变以往的态度,逐渐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并且用客观的态度评价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不足之处。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世观念,同时还包含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这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最为经典,对现当代文学有着很大的作用及影响,首先,和谐社会的提出最早源自于儒家,同时近年来百家讲坛讲解的国学经典得到极大的反响,因此,要客观公正的看待国学,科学的分析国学和现当代文学的关系,并将国学和现当代文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国学能为现当代文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2. 国学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2.1 国学兴盛的主要原因

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文学界中有很高的地位,国学的兴盛是符合我国文学界发展规律的,国学的兴盛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及回归,这是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在当今社会中,不管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还是现当代文学的发展,都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紧密的联系,构建和谐社会是建立一种道德秩序,而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优秀的道德文化,可以说我国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学的基础,因此,在文学界中,我国传统文化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国学的兴盛并非偶然,而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2 现当代文学存在的不足

现当代文化兴起以后,很多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从总体上看,这些文学作品呈现娱乐化、商业化、低俗化的发展趋势,在现当代文学繁荣的背后,是一片繁杂的现象,如文学理念复杂、思想观念混乱、读者不理解现当代文学表述的内容等,这就导致人们无法正确的评估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价值,而读者很难从中汲取到营养成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学传播途径也越来越广泛,同时网络文学也越来越兴盛,初步看这是现当代文学快速发展的体现,但网络文学的兴起并没有促进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虽然人们接触文学的方式增多了,但人们学到的知识却越来越少。在很多情况下,作家创作并不是为了文学,而是为了迎合人们的娱乐口味,这就导致现当代文学作品内容越来越肤浅,文学作品的高雅品味也逐渐消失。

在现代文学低迷的情况下,一些学者树立起理性复兴的旗帜,要求在发展现当代文学的基础上,用科学、利用的眼光看待国学,通过吸取国学的精华,将国学的正能量融入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中。现当代文学是在国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人们要科学看待国学和现当代文学的关系,实现两者的相辅相成。

2.3 国学对现当代文学的冲击

随着国学的兴盛,很多学者认为国学极大的增加了现当代文学的压力,同时随着百家讲坛节目对经典国学的点评,人们对国学越来越热衷,这就给人一种错误,让人们错误的认为国学的质量要比现当代文学质量好很多。由于人们对国学的盲目推崇,不仅没有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还限制了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国学和现当代文学是相辅相成的,在国学饱受人们质疑的情况下,现当代文学成为人们的情感宣泄,而当现当代文学处于低迷时,是通过国学复兴来促进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国学的兴起不仅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对现当代文学作品质量下降的一种警示,因此,在现当代文学低迷的情况下,必然会受到国学的冲击。

3. 国学发展对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引导作用

目前,现当代文学呈现出低迷的态势,而国学显示出的价值对现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刺激,也促使现当代文学进入深层次的总结、反思中,这对改善现当代文学频繁出现娱乐性作品和低俗作品的现象有很大的帮助。在国学领域中,通过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能极大的增大现当代文学的视野,促进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学也具备一些现当代价值,如帮助人们寻找民族文化之根,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目前,在现当代文学中,还缺少民族文化很身份,这就需要通过国学来弥补这些不足,因此要将确保国学能与时俱进,将国学同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来促进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随着各种低俗作品的出现,现当代文学的危机逐渐显现出来,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国学来帮助现当代文学寻找新的发展方向。这也说明当文学走向虚无时,需要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引导,因此,要正确的看待国学的价值,通过国学的积极部分,来对现当代文化思想进行指导。由于在现当代文学初期,对国学的理解比较片面,这就需要在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现当代文学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能促进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还能有效地避免西方文学对现当代文学的过度影响。所以,要全面的理解传统文化,尤其是国学精髓,从中汲取精华,并为现当代文化提供有效地服务,在国学的基础行,促进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有效地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能有效地促进我国文化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借鉴国学的研究方法对现当代文学进行研究,从而丰富现当代文学的内涵,促进现当代文学的发展”[1]。现当代文学和古代国学一样,都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在我国文学领域中,都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现代中国文化的全面建设,需要在国学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当代文化,并实现自我超越,实现国学文化和现当代文化的现代化,同时通过国学进行现当代文学研究,还能有效地促进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发展。

4. 总结

目前,我国现当代文学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要在全面研究国学的基础上,实现国学现代化,并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促进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效地改变现当代文学现有的浮夸、低迷状态,从而促进我国文化的全面建设。

(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立颖.国学和现当代文学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07):142.

传统文化的兴起篇(9)

地处于“吴根越角”的嘉兴,端午民俗源远流长。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交战频繁,吴国大将伍子胥曾在这里屯军练兵,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嘉兴端午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纪念伍子胥。清初诗人朱彝尊在《午日吴门观竞渡》一诗中写道:“胜日衔杯罢,轻舟解缆初;尽传迎伍君,不比吊三闾。”可见嘉兴的端午竞渡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且规模不亚于楚地的吊屈原。

嘉兴粽子更是历史悠久,名声远播。不仅是端午节的名吃,还作为独具风味的方便食品,深受人们的青睐,号称“江南第一粽子大王”。

嘉兴端午习俗具有“吴越文化”“稻作文化”和“水乡泽国”的深厚背景,凸现了江南水乡独特的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的传承演绎,蔚为民俗文化的洋洋大观。

自1997年端午期间举办南湖民俗文化节起,嘉兴连续多年的节庆活动,都把挖掘传统资源、传承端午民俗作为己任,并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断赋予时代新意。

在2001年起举办的南湖船文化节、江南文化节活动中,龙舟赛和群众性的裹粽大赛,是每年必不可少的经典节目。2009、2010连续两年举办的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更是内容丰富、亮点纷呈。2009年举办了四大主题活动、十项群众性活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从2010年开始,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由文化部、浙江省政府主办,浙江省文化厅、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承办。去年的活动于6月13日至17日举行,参加的嘉宾、演员、运动员有7000人次,直接参与的群众达100万人次。嘉兴已成为全国首个“中国端午文化研究基地”、浙江省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

今年,嘉兴将继续举行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主要有五项主题活动和八项系列活动。五项主体活动是: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开节仪式;2011端午习俗国际学术研讨会(嘉兴);201l中国嘉兴南湖竞渡;2011中国嘉兴子胥庙会;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闭幕式暨踏白船表演赛。

传统文化的兴起篇(10)

一、全市农村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发展农村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文化整体呈现出昂扬发展之势。宜城市农村文化发展当前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以广场舞为引领的群众文化活动自发兴起。这几年,广场舞以其简便易学、门槛低易组织、娱乐性和健身性兼而有之等特点,为广大妇女所接受,迅速从城市传向农村,成为我市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最大亮点。目前,全市227行政村(社区)村村都有跳广场舞的。有的镇(办)每个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都有。郑集镇初步统计,全镇有80余支广场舞队伍。广场舞的兴起让农村干部群众看到了农村文化活动的魅力,也激发了农村群众进一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玩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不少传统节目也在群众的期盼中走上了舞台,健身器材开始遍布农村大小广场,健身步道在经济条件较好的镇(办)推出,农村(街区)公园建设也提上一些镇(办)村的工作日程。群众文化生活不断兴起,地方顺势而为,形成了一个亟待蓬勃发展的局面。

2、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建设不断跟进。按照省有关文件要求,宜城市10个镇(办)文化站已全部更名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中心设有图书阅览室、教育培训室、多功能活动厅,镇(办)政府所在地都建有文化活动广场,面积一般都在500平米以上。227行政村(社区)也按要求把村里原有的农家书屋改造成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都设有图书阅览室,还增设了电子阅览室、文化娱乐室。大多数行政村已经在村级办公场所附近修建了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有的镇(办)不仅实现了广场的全履盖,还在自然村落、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兴建了广场;有的镇(办)在修建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时,还在附近增设了文体设施、儿童娱乐设施,大大丰富和方便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3、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成为自觉。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融入城市文明的今天,留住乡愁、留下记忆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保护农耕文化、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自觉在全市不断增强。行动较快、影响较大的有,流水多次举办过民俗文化节,刘猴争资千万在胡坪村打造民俗博物馆,流水欧集村正在筹建农耕文化展览馆等等。其他的,有的自发对传统村落、古寨、古居及其他文化古迹进行清理和保护;有的主动对本地传统文化剧目进行发掘和继承;有的积极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和传承;更有不少地方始终在思考,如何把村名文化、村组地名文化、村里历史人物、村里历史事件等等这些特有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今农村社会生活中,去展示、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去涵养、教化人们。

4、农村文化产业逐步发展。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一般需要与其他产业进行嫁接,以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宜城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最早的是农家乐,是以农村饮食文化相结合的产业,其中,小河高康、南营万洋、雷河鄂西等地较为有名。后来,又有现代农业与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产生的采摘园、种植园等等。文化产业发展到现在,更多的则是与旅游休闲相结合。在这方面,我市最为典型、最有成效的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醉美莺河。其他,如鄢城宋玉墓,王集庞居洞,流水欧乐寨、马头寨、松林寺,刘猴红军堂子、尹氏宗祠,小河莱公山,板桥少数民族特色村等等,都还在规划和建设中。而刘猴的石圣山,雷河的郭家台,孔湾的夫子崖、万寿寺等等,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有待成为开发的对象。

二、全市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宜城全市农村文化建设现在处在一个向上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实际上问题更多、困难更大、矛盾更突出,更需要解决问题,更需要正确引导。

1、群众文化活动单一,参与群体单一。当前,农村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就是广场舞。这个活动从自发兴起到一枝独秀,既有其自身优势,也反映出农村留守妇女的需求,更说明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缺乏。妇女的广场舞能够兴起因为开展起来很容易,而开展其他活动往往会因活动场地、活动器材以及安全、环境等方面因素而受到制约。现在看,宜城市农村大多数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其主要娱乐方式仍是抹牌;年轻人农闲时主要靠看电视、上网打发时间,有的追剧,有的上网玩游戏,有的手机玩微信、玩抖音;一些留守孩子更是沉溺手机,既耽误学习又伤害身体。所以,总体上,全市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还是非常缺乏、非常单一的,迫切需要基层有组织、有目的地来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2、文化产品流于形式,文化服务需改进。文化部门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开展较为正常,但多由于影片质量不高、群众需求不大、放映场地有限等,观看人员始终十分稀少;农家书屋在改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后,由于图书不多、更新不及时、群众读书需求少、位置不便利、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农家书屋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架设到村组的“村村响”群众反映一年到头也难得响一回。这些问题说明上级文化部门对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了解不够,提供的服务与日益兴起的广场舞等活动对接不够,没有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到回应群众需求上,用到改进服务方式上。在广场建设上,有的部门对广场位置、广场面积、建设标准提出的要求不切实际,不利于把广场建到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不利于广场小型化,不利于建设多个小广场。还有的部门认为体育器材、文体设施应配给学校,对村级文体设施配套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导致一些村至今还没有可供群众娱乐的文体设施。

3、改革后的镇、村文化服务部门功能缺失,指导管理缺位。镇级文化站改为综合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后,定性为民办非企业,经费缺乏,人员核减为2—3人;工资除站长与综改办签定合同达每年2.8万元外,其余人员一般每年在1.5—2万元之间;不少同志还肩负有包村驻点等工作任务,平时难以集中精力抓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指导督促服务跟不上,落实上级文化政策没有力度。村一级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因实为农家书屋改建,原本少有人管,现在设立不久,大多数村对其职责、任务、分管领导、具体管理人员未予明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没有运转,同样在农村群众心目中没有什么位置。

4、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不够,文化人才稀缺。由于经费缺乏、平时少有人重视,全市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严重滞后,除个别镇(办)稍有组织外,其他根本没有自己的宣传队伍。待到全市有大的宣传任务和比赛活动时,大多镇(办)只得利用群众自发创办的广场舞队临时培训后拉出来上场。同时,农村文化人才也十分短缺,特别是一些专业人才急需要发掘和培养。调研了解到,近几年,市里只举办过一次太极拳培训班,且时间太短,只有一个星期,仅学了点皮毛,回来后根本不能组织指导其他人学习。全市广场舞的指导员大多也是自己先跟着电视、电脑学习,尔后再培训队伍的。王集庞居村拿出的传统剧目二人转、黄梅戏等等都是自学自编自演的。在一些农村传统文化剧目的传承上,急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但实际愿学的人非常少;有些村会的人都六七十岁了,再没人学可能就要失传。

5、农村文化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够,发展机遇没抓住。主要是中央的一些文化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够好,农村文化发展的良好机遇没有抓住。比如,前些年我市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因未达到中央提出的“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标准而错失机遇,近年又提出了创建省级示范区,仍然因未达标而失去机遇。这两年,在镇文化站人员配备上,如按上级文件要求,应实行县聘乡用,每站不少于2人;现在只有鄢城落实到位。并且,政策还要求各地免费开放“三馆一站”,财政纳入预算进行补贴,其中拨给乡镇的每镇(办)国家补2.5万元,地方配套2.5万元。实际上宜城市从2017年才开始执行,且只把国家补贴的2.5万元拨给了乡镇,作为专门文化费用;而大多数镇(办)并没有把这笔费用拨给文化部门使用。

6、农村传统文化传承难,留住难。在农村文化工作被边缘化的今天,尤其是惯有的文化意识的缺乏和工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难。一是一些地方传统文化剧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因耗费精力大、起不到养家糊口作用等而少有人学。如,刘猴邓冲村的《麒麟送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孔湾钟岗村的《五马破曹》(传统剧目)等至今没找到合适人选。二是群众接受到的传统民风民俗教育少、了解不多,农村多年活动开展少,经济不活跃,外出打工多,对传统文化的宣讲更是缺少阵地、缺少平台,农村有什么风俗、有什么习惯,不少年轻人完全不清楚。三是传统村落保存少,原有建筑格局被打破,古建筑保留少,器物发现少,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得不到有效保护。刘猴云台村有一地叫娘娘台,台前有一大片花栎树林,每天早上娘娘台上就云雾缭绕,村子由此得名;后来由于没有人保护,花栎树林被砍掉后,这一现象就一并消失了。四是因文物保护意识淡漠,保护措施不力,致使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遗迹遭到破坏。如流水余棚村的古景“赤山夕照”损毁非常严重,欧集村的古迹“一碗水”也被人为损坏。此类现象还多有存在。

7、农村文化产业打造难,扶持难。宜城市不少地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主要还是盯着文化旅游产业。但发展到现在,除了流水的醉美莺河,还有些旅游休闲价值,还有些经济效益,给群众带来了些好处。但我们了解到,莺河的质量和档次并不高,农耕文化元素东拼西凑的很多,景区规模小、占地面积小,但就是这样一个景区,现投入在千万元以上。可见,要发展这样的文化旅游产业,资金压力会很大,规划能力、设计水平、建设档次还不一定跟得上来。这也是流水欧集、马头、刘猴钱湾等一些地方,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源却一时难以发展起来的原因。但还是感到,这些产业始终没有迈开步子或者没有起步,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与宜城市产业发展方向、旅游产业谋划布局、领导战略决策力和政策扶持力度等等有着较大的关系。

8、农村文化产业思路不开阔,创新意识不强。说到农村文化产业,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多数还是离不开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而实际上许多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家餐饮、农家庭院、农家房屋、农家器物、农耕用具、农村种养殖、农村典型人物、农村生活环境、农村传统编制、农村特色产品制造等等,其实都是农村文化的一部分,都可以贴上文化标签,都可以打造成农村文化产业。但是这些年来,除了梅缘农资今年举办过“十泉食美”稻香节、把稻米贴上了文化标签外,其他的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创举。这说明在大家思想当中还没有这方面的概念,还没有认真思考过,也没有行动过。可见,大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眼界还不宽,思路还是狭隘的;要么说明大家缺乏积极作为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还在等着天上掉下馅饼。

三、全市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

结合调研了解到的宜城市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就下一步市里如何高点定位、科学谋划、有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施提几点建议:

1、正确认识,科学决策。要充分认识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五大振兴之一,必不可少,不可或缺。因为文化振兴是振兴的魂,只有有了魂,乡村振兴才能形神兼备,才有灵气,才有内涵。否则就是单调的发展,不是真正的振兴。作为决策者,不可只谈发展,不谈振兴,必须思考振兴之魂,必须融文化于发展。其次,要正确认识文化的性质和特点,认真学习、研究、掌握乡村文化建设的规律和特殊性。文化是多元的,文化是宽泛的,文化是独特的,文化是包容的,文化又是系统的;如何把握,如何推进?对决策者来说,更是一个难题,但不是无解这题。决策者唯有据实而行,科学施策,精准发力,才可能取得突破,才可能有所成效。

2、总览全局,统筹谋划。长久做好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不仅要站在乡村振兴的高度去对待去推进,还应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去谋划去落实。既要综合考虑农村文化与农村产业、农村人才、农村生态等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问题,还要考虑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与农村人口、与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治理、与民族团结等其他工作如何衔接、如何照应的问题。总之,是希望市级层面有一个考虑周全的、涉及方方面面的乡村文化振兴的总盘子;既有长期的、总体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划,又有近期的、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同时,也建议每个镇(办)、每个村都研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或规划。比如,镇里、村里有什么文化资源,都一一摆出来,哪些需要发掘、哪些需要传承、哪些需要作为文化元素、哪些需要展示、哪些需要打造成产业,要有所思考、有所打算;没有文化资源的,有什么创新的点子、想做些什么文章,也要摆出来,也要进行谋划。这也可以让领导摸清大家的底子,摸清大家的思路,便于通盘考虑,科学谋划,合理部署,统筹推进。

3、把握重点,着力推进。全市乡村文化振兴既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的振兴,也包括传统农耕文化的振兴,还包括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振兴等,内容多,头绪多,困难多,问题多。建议从解决问题、积极引导出发,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要切实抓好当前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解决好群众的所需所盼;另一面是要切实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尤其应在文化旅游产业上力争实现更大突破。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要围绕群众需求,着力引导各地建好村级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活动场地和文体设施,理顺农村文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好中央文化政策和上级有关要求。对文化旅游产业,市级领导要真重视、真发展,要拿在手中,用好政策,用好资源,重点扶持,重点打造,力争形成品牌,形成亮点,全力追赶周边县(市)。

,走访座谈各地干部群众和文化专兼职人员,实地查看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对全市加强农村文化工作、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进行了调查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村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发展农村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文化整体呈现出昂扬发展之势。宜城市农村文化发展当前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以广场舞为引领的群众文化活动自发兴起。这几年,广场舞以其简便易学、门槛低易组织、娱乐性和健身性兼而有之等特点,为广大妇女所接受,迅速从城市传向农村,成为我市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最大亮点。目前,全市227行政村(社区)村村都有跳广场舞的。有的镇(办)每个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都有。郑集镇初步统计,全镇有80余支广场舞队伍。广场舞的兴起让农村干部群众看到了农村文化活动的魅力,也激发了农村群众进一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玩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不少传统节目也在群众的期盼中走上了舞台,健身器材开始遍布农村大小广场,健身步道在经济条件较好的镇(办)推出,农村(街区)公园建设也提上一些镇(办)村的工作日程。群众文化生活不断兴起,地方顺势而为,形成了一个亟待蓬勃发展的局面。

2、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建设不断跟进。按照省有关文件要求,宜城市10个镇(办)文化站已全部更名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中心设有图书阅览室、教育培训室、多功能活动厅,镇(办)政府所在地都建有文化活动广场,面积一般都在500平米以上。227行政村(社区)也按要求把村里原有的农家书屋改造成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都设有图书阅览室,还增设了电子阅览室、文化娱乐室。大多数行政村已经在村级办公场所附近修建了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有的镇(办)不仅实现了广场的全履盖,还在自然村落、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兴建了广场;有的镇(办)在修建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时,还在附近增设了文体设施、儿童娱乐设施,大大丰富和方便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3、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成为自觉。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融入城市文明的今天,留住乡愁、留下记忆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保护农耕文化、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自觉在全市不断增强。行动较快、影响较大的有,流水多次举办过民俗文化节,刘猴争资千万在胡坪村打造民俗博物馆,流水欧集村正在筹建农耕文化展览馆等等。其他的,有的自发对传统村落、古寨、古居及其他文化古迹进行清理和保护;有的主动对本地传统文化剧目进行发掘和继承;有的积极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和传承;更有不少地方始终在思考,如何把村名文化、村组地名文化、村里历史人物、村里历史事件等等这些特有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今农村社会生活中,去展示、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去涵养、教化人们。

4、农村文化产业逐步发展。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一般需要与其他产业进行嫁接,以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宜城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最早的是农家乐,是以农村饮食文化相结合的产业,其中,小河高康、南营万洋、雷河鄂西等地较为有名。后来,又有现代农业与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产生的采摘园、种植园等等。文化产业发展到现在,更多的则是与旅游休闲相结合。在这方面,我市最为典型、最有成效的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醉美莺河。其他,如鄢城宋玉墓,王集庞居洞,流水欧乐寨、马头寨、松林寺,刘猴红军堂子、尹氏宗祠,小河莱公山,板桥少数民族特色村等等,都还在规划和建设中。而刘猴的石圣山,雷河的郭家台,孔湾的夫子崖、万寿寺等等,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有待成为开发的对象。

二、全市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宜城全市农村文化建设现在处在一个向上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实际上问题更多、困难更大、矛盾更突出,更需要解决问题,更需要正确引导。

1、群众文化活动单一,参与群体单一。当前,农村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就是广场舞。这个活动从自发兴起到一枝独秀,既有其自身优势,也反映出农村留守妇女的需求,更说明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缺乏。妇女的广场舞能够兴起因为开展起来很容易,而开展其他活动往往会因活动场地、活动器材以及安全、环境等方面因素而受到制约。现在看,宜城市农村大多数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其主要娱乐方式仍是抹牌;年轻人农闲时主要靠看电视、上网打发时间,有的追剧,有的上网玩游戏,有的手机玩微信、玩抖音;一些留守孩子更是沉溺手机,既耽误学习又伤害身体。所以,总体上,全市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还是非常缺乏、非常单一的,迫切需要基层有组织、有目的地来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2、文化产品流于形式,文化服务需改进。文化部门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开展较为正常,但多由于影片质量不高、群众需求不大、放映场地有限等,观看人员始终十分稀少;农家书屋在改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后,由于图书不多、更新不及时、群众读书需求少、位置不便利、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农家书屋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架设到村组的“村村响”群众反映一年到头也难得响一回。这些问题说明上级文化部门对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了解不够,提供的服务与日益兴起的广场舞等活动对接不够,没有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到回应群众需求上,用到改进服务方式上。在广场建设上,有的部门对广场位置、广场面积、建设标准提出的要求不切实际,不利于把广场建到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不利于广场小型化,不利于建设多个小广场。还有的部门认为体育器材、文体设施应配给学校,对村级文体设施配套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导致一些村至今还没有可供群众娱乐的文体设施。

3、改革后的镇、村文化服务部门功能缺失,指导管理缺位。镇级文化站改为综合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后,定性为民办非企业,经费缺乏,人员核减为2—3人;工资除站长与综改办签定合同达每年2.8万元外,其余人员一般每年在1.5—2万元之间;不少同志还肩负有包村驻点等工作任务,平时难以集中精力抓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指导督促服务跟不上,落实上级文化政策没有力度。村一级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因实为农家书屋改建,原本少有人管,现在设立不久,大多数村对其职责、任务、分管领导、具体管理人员未予明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没有运转,同样在农村群众心目中没有什么位置。

4、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不够,文化人才稀缺。由于经费缺乏、平时少有人重视,全市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严重滞后,除个别镇(办)稍有组织外,其他根本没有自己的宣传队伍。待到全市有大的宣传任务和比赛活动时,大多镇(办)只得利用群众自发创办的广场舞队临时培训后拉出来上场。同时,农村文化人才也十分短缺,特别是一些专业人才急需要发掘和培养。调研了解到,近几年,市里只举办过一次太极拳培训班,且时间太短,只有一个星期,仅学了点皮毛,回来后根本不能组织指导其他人学习。全市广场舞的指导员大多也是自己先跟着电视、电脑学习,尔后再培训队伍的。王集庞居村拿出的传统剧目二人转、黄梅戏等等都是自学自编自演的。在一些农村传统文化剧目的传承上,急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但实际愿学的人非常少;有些村会的人都六七十岁了,再没人学可能就要失传。

5、农村文化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够,发展机遇没抓住。主要是中央的一些文化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够好,农村文化发展的良好机遇没有抓住。比如,前些年我市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因未达到中央提出的“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标准而错失机遇,近年又提出了创建省级示范区,仍然因未达标而失去机遇。这两年,在镇文化站人员配备上,如按上级文件要求,应实行县聘乡用,每站不少于2人;现在只有鄢城落实到位。并且,政策还要求各地免费开放“三馆一站”,财政纳入预算进行补贴,其中拨给乡镇的每镇(办)国家补2.5万元,地方配套2.5万元。实际上宜城市从2017年才开始执行,且只把国家补贴的2.5万元拨给了乡镇,作为专门文化费用;而大多数镇(办)并没有把这笔费用拨给文化部门使用。

6、农村传统文化传承难,留住难。在农村文化工作被边缘化的今天,尤其是惯有的文化意识的缺乏和工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难。一是一些地方传统文化剧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因耗费精力大、起不到养家糊口作用等而少有人学。如,刘猴邓冲村的《麒麟送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孔湾钟岗村的《五马破曹》(传统剧目)等至今没找到合适人选。二是群众接受到的传统民风民俗教育少、了解不多,农村多年活动开展少,经济不活跃,外出打工多,对传统文化的宣讲更是缺少阵地、缺少平台,农村有什么风俗、有什么习惯,不少年轻人完全不清楚。三是传统村落保存少,原有建筑格局被打破,古建筑保留少,器物发现少,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得不到有效保护。刘猴云台村有一地叫娘娘台,台前有一大片花栎树林,每天早上娘娘台上就云雾缭绕,村子由此得名;后来由于没有人保护,花栎树林被砍掉后,这一现象就一并消失了。四是因文物保护意识淡漠,保护措施不力,致使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遗迹遭到破坏。如流水余棚村的古景“赤山夕照”损毁非常严重,欧集村的古迹“一碗水”也被人为损坏。此类现象还多有存在。

7、农村文化产业打造难,扶持难。宜城市不少地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主要还是盯着文化旅游产业。但发展到现在,除了流水的醉美莺河,还有些旅游休闲价值,还有些经济效益,给群众带来了些好处。但我们了解到,莺河的质量和档次并不高,农耕文化元素东拼西凑的很多,景区规模小、占地面积小,但就是这样一个景区,现投入在千万元以上。可见,要发展这样的文化旅游产业,资金压力会很大,规划能力、设计水平、建设档次还不一定跟得上来。这也是流水欧集、马头、刘猴钱湾等一些地方,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源却一时难以发展起来的原因。但还是感到,这些产业始终没有迈开步子或者没有起步,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与宜城市产业发展方向、旅游产业谋划布局、领导战略决策力和政策扶持力度等等有着较大的关系。

8、农村文化产业思路不开阔,创新意识不强。说到农村文化产业,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多数还是离不开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而实际上许多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家餐饮、农家庭院、农家房屋、农家器物、农耕用具、农村种养殖、农村典型人物、农村生活环境、农村传统编制、农村特色产品制造等等,其实都是农村文化的一部分,都可以贴上文化标签,都可以打造成农村文化产业。但是这些年来,除了梅缘农资今年举办过“十泉食美”稻香节、把稻米贴上了文化标签外,其他的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创举。这说明在大家思想当中还没有这方面的概念,还没有认真思考过,也没有行动过。可见,大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眼界还不宽,思路还是狭隘的;要么说明大家缺乏积极作为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还在等着天上掉下馅饼。

三、全市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

结合调研了解到的宜城市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就下一步市里如何高点定位、科学谋划、有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施提几点建议:

1、正确认识,科学决策。要充分认识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五大振兴之一,必不可少,不可或缺。因为文化振兴是振兴的魂,只有有了魂,乡村振兴才能形神兼备,才有灵气,才有内涵。否则就是单调的发展,不是真正的振兴。作为决策者,不可只谈发展,不谈振兴,必须思考振兴之魂,必须融文化于发展。其次,要正确认识文化的性质和特点,认真学习、研究、掌握乡村文化建设的规律和特殊性。文化是多元的,文化是宽泛的,文化是独特的,文化是包容的,文化又是系统的;如何把握,如何推进?对决策者来说,更是一个难题,但不是无解这题。决策者唯有据实而行,科学施策,精准发力,才可能取得突破,才可能有所成效。

2、总览全局,统筹谋划。长久做好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不仅要站在乡村振兴的高度去对待去推进,还应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去谋划去落实。既要综合考虑农村文化与农村产业、农村人才、农村生态等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问题,还要考虑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与农村人口、与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治理、与民族团结等其他工作如何衔接、如何照应的问题。总之,是希望市级层面有一个考虑周全的、涉及方方面面的乡村文化振兴的总盘子;既有长期的、总体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划,又有近期的、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同时,也建议每个镇(办)、每个村都研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或规划。比如,镇里、村里有什么文化资源,都一一摆出来,哪些需要发掘、哪些需要传承、哪些需要作为文化元素、哪些需要展示、哪些需要打造成产业,要有所思考、有所打算;没有文化资源的,有什么创新的点子、想做些什么文章,也要摆出来,也要进行谋划。这也可以让领导摸清大家的底子,摸清大家的思路,便于通盘考虑,科学谋划,合理部署,统筹推进。

3、把握重点,着力推进。全市乡村文化振兴既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的振兴,也包括传统农耕文化的振兴,还包括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振兴等,内容多,头绪多,困难多,问题多。建议从解决问题、积极引导出发,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要切实抓好当前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解决好群众的所需所盼;另一面是要切实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尤其应在文化旅游产业上力争实现更大突破。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要围绕群众需求,着力引导各地建好村级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活动场地和文体设施,理顺农村文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好中央文化政策和上级有关要求。对文化旅游产业,市级领导要真重视、真发展,要拿在手中,用好政策,用好资源,重点扶持,重点打造,力争形成品牌,形成亮点,全力追赶周边县(市)。

走访座谈各地干部群众和文化专兼职人员,实地查看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对全市加强农村文化工作、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进行了调查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村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发展农村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文化整体呈现出昂扬发展之势。宜城市农村文化发展当前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以广场舞为引领的群众文化活动自发兴起。这几年,广场舞以其简便易学、门槛低易组织、娱乐性和健身性兼而有之等特点,为广大妇女所接受,迅速从城市传向农村,成为我市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最大亮点。目前,全市227行政村(社区)村村都有跳广场舞的。有的镇(办)每个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都有。郑集镇初步统计,全镇有80余支广场舞队伍。广场舞的兴起让农村干部群众看到了农村文化活动的魅力,也激发了农村群众进一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玩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不少传统节目也在群众的期盼中走上了舞台,健身器材开始遍布农村大小广场,健身步道在经济条件较好的镇(办)推出,农村(街区)公园建设也提上一些镇(办)村的工作日程。群众文化生活不断兴起,地方顺势而为,形成了一个亟待蓬勃发展的局面。

2、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建设不断跟进。按照省有关文件要求,宜城市10个镇(办)文化站已全部更名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中心设有图书阅览室、教育培训室、多功能活动厅,镇(办)政府所在地都建有文化活动广场,面积一般都在500平米以上。227行政村(社区)也按要求把村里原有的农家书屋改造成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都设有图书阅览室,还增设了电子阅览室、文化娱乐室。大多数行政村已经在村级办公场所附近修建了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有的镇(办)不仅实现了广场的全履盖,还在自然村落、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兴建了广场;有的镇(办)在修建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时,还在附近增设了文体设施、儿童娱乐设施,大大丰富和方便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3、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成为自觉。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融入城市文明的今天,留住乡愁、留下记忆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保护农耕文化、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自觉在全市不断增强。行动较快、影响较大的有,流水多次举办过民俗文化节,刘猴争资千万在胡坪村打造民俗博物馆,流水欧集村正在筹建农耕文化展览馆等等。其他的,有的自发对传统村落、古寨、古居及其他文化古迹进行清理和保护;有的主动对本地传统文化剧目进行发掘和继承;有的积极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和传承;更有不少地方始终在思考,如何把村名文化、村组地名文化、村里历史人物、村里历史事件等等这些特有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今农村社会生活中,去展示、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去涵养、教化人们。

4、农村文化产业逐步发展。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一般需要与其他产业进行嫁接,以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宜城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最早的是农家乐,是以农村饮食文化相结合的产业,其中,小河高康、南营万洋、雷河鄂西等地较为有名。后来,又有现代农业与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产生的采摘园、种植园等等。文化产业发展到现在,更多的则是与旅游休闲相结合。在这方面,我市最为典型、最有成效的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醉美莺河。其他,如鄢城宋玉墓,王集庞居洞,流水欧乐寨、马头寨、松林寺,刘猴红军堂子、尹氏宗祠,小河莱公山,板桥少数民族特色村等等,都还在规划和建设中。而刘猴的石圣山,雷河的郭家台,孔湾的夫子崖、万寿寺等等,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有待成为开发的对象。

二、全市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宜城全市农村文化建设现在处在一个向上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实际上问题更多、困难更大、矛盾更突出,更需要解决问题,更需要正确引导。

1、群众文化活动单一,参与群体单一。当前,农村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就是广场舞。这个活动从自发兴起到一枝独秀,既有其自身优势,也反映出农村留守妇女的需求,更说明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缺乏。妇女的广场舞能够兴起因为开展起来很容易,而开展其他活动往往会因活动场地、活动器材以及安全、环境等方面因素而受到制约。现在看,宜城市农村大多数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其主要娱乐方式仍是抹牌;年轻人农闲时主要靠看电视、上网打发时间,有的追剧,有的上网玩游戏,有的手机玩微信、玩抖音;一些留守孩子更是沉溺手机,既耽误学习又伤害身体。所以,总体上,全市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还是非常缺乏、非常单一的,迫切需要基层有组织、有目的地来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2、文化产品流于形式,文化服务需改进。文化部门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开展较为正常,但多由于影片质量不高、群众需求不大、放映场地有限等,观看人员始终十分稀少;农家书屋在改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后,由于图书不多、更新不及时、群众读书需求少、位置不便利、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农家书屋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架设到村组的“村村响”群众反映一年到头也难得响一回。这些问题说明上级文化部门对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了解不够,提供的服务与日益兴起的广场舞等活动对接不够,没有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到回应群众需求上,用到改进服务方式上。在广场建设上,有的部门对广场位置、广场面积、建设标准提出的要求不切实际,不利于把广场建到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不利于广场小型化,不利于建设多个小广场。还有的部门认为体育器材、文体设施应配给学校,对村级文体设施配套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导致一些村至今还没有可供群众娱乐的文体设施。

3、改革后的镇、村文化服务部门功能缺失,指导管理缺位。镇级文化站改为综合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后,定性为民办非企业,经费缺乏,人员核减为2—3人;工资除站长与综改办签定合同达每年2.8万元外,其余人员一般每年在1.5—2万元之间;不少同志还肩负有包村驻点等工作任务,平时难以集中精力抓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指导督促服务跟不上,落实上级文化政策没有力度。村一级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因实为农家书屋改建,原本少有人管,现在设立不久,大多数村对其职责、任务、分管领导、具体管理人员未予明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没有运转,同样在农村群众心目中没有什么位置。

4、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不够,文化人才稀缺。由于经费缺乏、平时少有人重视,全市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严重滞后,除个别镇(办)稍有组织外,其他根本没有自己的宣传队伍。待到全市有大的宣传任务和比赛活动时,大多镇(办)只得利用群众自发创办的广场舞队临时培训后拉出来上场。同时,农村文化人才也十分短缺,特别是一些专业人才急需要发掘和培养。调研了解到,近几年,市里只举办过一次太极拳培训班,且时间太短,只有一个星期,仅学了点皮毛,回来后根本不能组织指导其他人学习。全市广场舞的指导员大多也是自己先跟着电视、电脑学习,尔后再培训队伍的。王集庞居村拿出的传统剧目二人转、黄梅戏等等都是自学自编自演的。在一些农村传统文化剧目的传承上,急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但实际愿学的人非常少;有些村会的人都六七十岁了,再没人学可能就要失传。

5、农村文化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够,发展机遇没抓住。主要是中央的一些文化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够好,农村文化发展的良好机遇没有抓住。比如,前些年我市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因未达到中央提出的“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标准而错失机遇,近年又提出了创建省级示范区,仍然因未达标而失去机遇。这两年,在镇文化站人员配备上,如按上级文件要求,应实行县聘乡用,每站不少于2人;现在只有鄢城落实到位。并且,政策还要求各地免费开放“三馆一站”,财政纳入预算进行补贴,其中拨给乡镇的每镇(办)国家补2.5万元,地方配套2.5万元。实际上宜城市从2017年才开始执行,且只把国家补贴的2.5万元拨给了乡镇,作为专门文化费用;而大多数镇(办)并没有把这笔费用拨给文化部门使用。

6、农村传统文化传承难,留住难。在农村文化工作被边缘化的今天,尤其是惯有的文化意识的缺乏和工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难。一是一些地方传统文化剧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因耗费精力大、起不到养家糊口作用等而少有人学。如,刘猴邓冲村的《麒麟送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孔湾钟岗村的《五马破曹》(传统剧目)等至今没找到合适人选。二是群众接受到的传统民风民俗教育少、了解不多,农村多年活动开展少,经济不活跃,外出打工多,对传统文化的宣讲更是缺少阵地、缺少平台,农村有什么风俗、有什么习惯,不少年轻人完全不清楚。三是传统村落保存少,原有建筑格局被打破,古建筑保留少,器物发现少,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得不到有效保护。刘猴云台村有一地叫娘娘台,台前有一大片花栎树林,每天早上娘娘台上就云雾缭绕,村子由此得名;后来由于没有人保护,花栎树林被砍掉后,这一现象就一并消失了。四是因文物保护意识淡漠,保护措施不力,致使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遗迹遭到破坏。如流水余棚村的古景“赤山夕照”损毁非常严重,欧集村的古迹“一碗水”也被人为损坏。此类现象还多有存在。

7、农村文化产业打造难,扶持难。宜城市不少地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主要还是盯着文化旅游产业。但发展到现在,除了流水的醉美莺河,还有些旅游休闲价值,还有些经济效益,给群众带来了些好处。但我们了解到,莺河的质量和档次并不高,农耕文化元素东拼西凑的很多,景区规模小、占地面积小,但就是这样一个景区,现投入在千万元以上。可见,要发展这样的文化旅游产业,资金压力会很大,规划能力、设计水平、建设档次还不一定跟得上来。这也是流水欧集、马头、刘猴钱湾等一些地方,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源却一时难以发展起来的原因。但还是感到,这些产业始终没有迈开步子或者没有起步,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与宜城市产业发展方向、旅游产业谋划布局、领导战略决策力和政策扶持力度等等有着较大的关系。

8、农村文化产业思路不开阔,创新意识不强。说到农村文化产业,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多数还是离不开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而实际上许多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家餐饮、农家庭院、农家房屋、农家器物、农耕用具、农村种养殖、农村典型人物、农村生活环境、农村传统编制、农村特色产品制造等等,其实都是农村文化的一部分,都可以贴上文化标签,都可以打造成农村文化产业。但是这些年来,除了梅缘农资今年举办过“十泉食美”稻香节、把稻米贴上了文化标签外,其他的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创举。这说明在大家思想当中还没有这方面的概念,还没有认真思考过,也没有行动过。可见,大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眼界还不宽,思路还是狭隘的;要么说明大家缺乏积极作为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还在等着天上掉下馅饼。

三、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

结合调研了解到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就下一步如何高点定位、科学谋划、有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施提几点建议:

传统文化的兴起篇(11)

中国传统文化,从地域性上理解是指中国的本土文化,从时间上来说它是古代传承下来的文化,从性质上说它是经过去粗取精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的文化,其内容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包含道家文化、法家文化等多种文化流派,并且吸收借鉴了佛学文化,融汇诸多文化于一身,具有鲜明的特点。

第一,包容性。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的思维和具体行为的影响。中国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谦和包容,对外来文化采取立足本土、兼取其长的态度,表现出有容乃大的博襟,是我国传统文化包容性的具体表现。

第二,务实性。几千年来,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形成了“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特征,这一特征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中即是强调“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务实的态度带领历代中国人民不断探索。

第三,德育性。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德育为先,强调扬善抑恶、育人品行,而西方文化则是以强调自然科学为主。如果把西方文化视为“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为“德性文化”。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力量。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在思想上向党和国家积极靠拢。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上大学生具有较大可塑性的特点,他们的思想意识存在一定问题。

第一,理想信念模糊。理想信念是支配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是党和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需要,是关系到改革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目前,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大体健康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文化思潮开始冲击大学生的思想,致使他们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人生目标混乱,有的甚至放弃梦想,从而导致理想信念模糊。

第二,价值取向扭曲。当代大学生是在社会转型期成长起来的,常常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个性。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在生活中不懂得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个人本位思想较重,把个人的自我追求放在首位,看重功利,扭曲了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社会责任感缺失。在老一代人眼里,大学生群体应该是心系祖国、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莘莘学子,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处于“不损人”尽量“利己”这一层面,过分强调自身利益,没有回报社会、关心他人的意识,严重缺失了社会责任感。

第四,诚信意识淡薄。当前在很多高等院校中,缺失诚信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学生考试作弊,用各种手段骗取奖学金,这些行为都给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诚信意识的建立关系到社会良好氛围的营造,同样也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发展。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根基,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以文化之力兴学子正气,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自觉抵制市场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对解决现实问题、增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传统文化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强大的民族自尊心来源于优秀文化的积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坚韧不屈的精神,是我们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内在动力。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稍不到位就容易使其产生无所适从、不思进取的想法,理想信念容易动摇,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必须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以使大学生在追求理想中坚定信念,锲而不舍,勇往直前。

第二,传统文化有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体会人生的真谛,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传统文化有着极强的民族国家意识,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观,这些可以激励大学生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不懈努力去回报社会。

第四,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正确的诚信观。对公民进行诚信教育是必要的,对大学生进行诚信观的培养更为迫切。传统文化一直强调诚信意识,强调人无信不立,号召“诚心者,天下之结也”,这些观念能够引导大学生在多元化社会中坚守诚信,求真务实。

四、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加以利用。然而,如何让传统文化更具有现代性和更贴近生活,帮助学生更容易掌握,是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传统文化的渗透,不能是一种强迫式的传授,而应该循序渐进地渗透,让大学生自觉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价值。

第一,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是最主要的文化教育阵地,大学里的各种话剧社、曲艺或者戏曲社团都深受大学生的喜爱,通过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活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如组织学生观看一定数量的经典影视剧,让学生亲自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发现其中的价值,从而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第二,实现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传统文化基础学科,例如设置历史、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且能够增强他们的传统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