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1 17:02:28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篇(1)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其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但在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的特点是越来越明显。在此种背景下,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被趋同到西方节日文化之下的危机日益凸显,并且这些西方节日大有喧宾夺主之势。因此,在全球化进程冲击传统文化的情况下,我们要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使之更好地延续下去,更好地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传统节日概述

传统节日是一种时间性习俗,它与时序结合构成历法性节日,也称岁时节日。因为这个特点,传统节日一般都结合了人们关于自然时间的认识与人类在这个时间点上的特殊活动,从而使自然时间具有了人文意义。传统节日在发展中逐渐被它的文化意义占据主导,其人文内涵被提炼和固定下来,成为人们生活得以依托的“社会的和精神的日历”,同时在不同的层面反过来作用于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的发展。传统节日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包含着一个民族历史形成和沉淀下来的性格、心理、信仰、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以及诸多民族文化深层结构内涵的价值取向,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的社会土壤上长期孕育的结果和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生存形态最突出、最具特色的展示。

二、西方节日文化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

在全球化浪潮日益汹涌的今天,异质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整合不断凸现出来,面对多元复杂的文化环境,我国悠久的传统节日文化似乎有点步履沉重,而中西文化激荡了近百年的争辩仍在继续,其形势越来越隐蔽,程度却越来越剧烈。

1.全球化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全球化发展到当代,它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国际影响也不断扩张,世界文化向着多元化、多样性发展,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对民族文化带来很大挑战,优势文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强行推销自己的观念、价值和文化产品,这使得各民族原有的特色文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有消失的危险。有人认为,这种文化强势姿态的影响与渗透,是以西方的经济霸权作为支撑力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经济霸权支撑了文化霸权,从而导致了文化的侵入与渗透;而东方国家与民族则普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从而不得不处于一种受控制和受渗透的被动处境。

2.当代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情怀日益淡薄,主要表现在:一是当代年轻人对我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沿革、特点及其社会意义不够了解,缺乏认同感;二是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创新不够,内容陈旧,形式单调,缺乏文化内涵,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从民俗学的角度,西方的节日大多带有狂欢的色彩,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强调团圆,许多年轻人便觉得厌烦与累赘,像是一种负担,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体会、感受传统节日;三是年轻人好奇心强,赶时髦,爱模仿,盲目追求西方文化;四是西方节日文化人情味浓,个性化强,对年轻人有吸引力;五是各级对传统节日文化宣传教育引导不够。

三、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文化自觉

文化的传承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所以,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首要的是创造环境和条件,来唤醒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其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及他的发展趋势,不是要“回归”,也不是要“全盘西化”和“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并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最终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时代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的概念对于我们寻找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策略有很强的针对意义。我们提出自己传统节日的“文化自觉”,就是要充分认识传统和现实,实现传统节日精华的传递,而且还要通过对优秀西方节日文化的引入,为传统节日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和营养,从而使传统节日文化焕发出生命力。

1.努力在多元文化互动中促进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篇(2)

文化传播媒体深刻影响教育的理念方法

教育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播传承的一种有效途经和重要机制,而文化的传播传承通常要借助某种媒体:在远古时代,可以依靠语音动作进行口耳相传、言传身教;人类发明文字以后,则出现了以记录文字为核心的传播媒体(如龟甲兽骨、布帛羊皮、竹简纸张);到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近现代,可以依靠的媒体层出不穷并且功能强大,如广播、电视、卫星、计算机、互联网等。

因为媒体可以传递信息、传播文化,仅凭口耳相传的教育成效非常有限,所以教育活动总会尽力寻求所处时代各种媒体技术的支持。作为人类文化一部分的媒体技术,或立竿见影或潜移默化地影响施教者和受教者的思维观念、行为习惯和知识禀赋,这就必然导致教育的思想理念和过程方法呈现出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形态的文化特征和时代特点。

新媒体的独有特性与显著优势

新媒体(New Media)的“新”是与“传统”或“旧”相对而言的,所以人们对新媒体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与时俱进的。广播相对报纸来说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来说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来说是新媒体……新媒体不会也不可能终止在某一固定的媒体形态上[1]。

当今占据主导地位的新媒体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典型代表的,是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关键支撑的。然而,这还不足以说明新媒体的关键特性。例如,当今依然发挥重要作用的报刊,从采编、照排、印刷、发行的各个环节都已离不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然而报刊杂志却是不折不扣的传统媒体形态,哪怕是网络版、数字版的报刊也依旧难以归入新媒体行列。所以,不能以制造生成过程或终端表现形式是否采用了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当作媒体“新”与“旧”的分水岭。

那么,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关键特性是什么?只有深入到层出不穷的媒体形态内部相对稳定的核心层面,才可能切中肯綮,抽象概括出新媒体的本质特征。

1.分众传播:新媒体的独有特性

从信息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者的关系看,媒体传播可以分为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在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相继出现[2]。

人际传播是个体对个体的传播。在文字出现以前,主要依赖语音动作的人际传播虽然也可以实现单人对多人(一点对多点)的传播,但无法实现异时异地传播,所以在有限时空范围内的“多人”尚不足以被称作“大众”。文字符号突破了语音传播的时空局限,正如几千年前的甲骨文尚且可以给今人传递远古的讯息,所以文字的发明使得人类真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

大众传播的关键特性就是点对面的单向传播,即便到了广播、电视等媒体形态高度发达的近现代,这一特性也未能得到根本改变,因为在这种传播模式中的受众基本上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而且信息的传播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只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传播。

到了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高度发达,使得“多点对多点”的分众传播成为现实。美国著名杂志《连线》(Online)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Communications for all, by all.)”。现如今方兴未艾的微博(MicroBlog)和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 Service),正是将新媒体这一关键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顺应了人人享有信息广播权的时代潮流,使其成为新媒体的典型表现形式,深受大学生青睐。

2.交互传播:新媒体的显著优势

之所以认为不应将交互性视为新媒体的独有特性,是因为人际语言传播就具备实时交互性,报刊电视这样典型的传统媒体也存在信息交互现象,如报刊读者热线就属于延迟性、非直接交互,而直播电视与热线电话的综合运用也能够让电视具备实时直接交互的某些特征。

然而,新媒体的交互性却发生了质的飞跃,让传统媒体绝对难以企及。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媒体实现实时直接交互方面更加便捷高效,如借助QQ、MSN这类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就可以方便地让相隔万里的两人实现视频通话交流,虽然电视也能实现同样效果,但成本代价之高不可相提并论;二是新媒体还能实现人与媒体的交互,即所谓“人机交互”,如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可以在海量数据中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这也让传统媒体难以望其项背。

当然,诸如虚拟性、信息海量性、超媒体性等也能反映新媒体某些方面的特点,但较之分众性和交互性而言,要么不够独特或优势不够明显,要么内在包含于分众性和交互性,在此不作专门论述。

新媒体时代的后喻文化特征

人类利用媒体传播的是信息,而信息具有文化的秉性,所以媒体传播过程也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美国女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将文化区分为三种形态:前喻文化(Postfigurative Cultures)、并喻文化(Cofigurative Cultures)和后喻文化(Prefigurative Cultures)。在前喻文化中,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文化权威来自过去;在并喻文化中,学习发生在同辈群体之间,文化权威来自同辈楷模;在后喻文化中,长辈需要反过来向晚辈学习,晚辈获得文化权威地位[3]。

米德认为她所处的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社会急剧变迁,长辈对新事物新文化的学习适应也变得相对迟缓笨拙,而年轻一代较少受习俗陈规的约束羁绊,凭借年富力强的青春优势和学习适应能力,具备了晓喻前辈的知识能力,因此人类社会进入了后喻文化时代。

那么,米德理论中后喻文化时代的关键社会背景是什么?从其代表性著作《文化与承诺》中可以找到:二战、原子弹、移民潮、电子革命、计算机、人造卫星等。最典型例子就是当今高度发达的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Arpanet)正是《文化与承诺》出版的前一年(1969年)诞生的。所以,米德提出后喻文化理论40余年后的当今时代,后喻文化特征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是更加增强了。

1.长辈文化权威遭遇消解的力度明显增强

依托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交互性、分众性优势推出的多种传媒技术和产品,对信息存储、传输、搜索、统计、分析、提取等都较之书刊、电视等传统媒体更加快捷、有效且成本低廉,极大地拓展了年轻一代获取文化知识的途径和范围。年轻一代知识经验中直接来自教师或父母等长辈的比重日益降低。现实中,遇到问题“百度一下”,而非首先查阅书籍、请教师长,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方式。

尽管从计算机网络获取的知识不一定正确、可靠,但这种向媒体获取知识的现象已对长辈文化权威形成极大的消解力量,一旦权威性受到削弱,长辈试图用前喻文化的理念方法对年轻一代施加影响的效力也随之降低。

2.年轻一代“文化反哺”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年长一代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受到已有经验知识的约束较多,因而容易安于现状、反对革新,缺乏年轻人那种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和敏锐觉察力,对时代变迁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如若意识不到落后于时代步伐,抑或明知落伍还依然固步自封,就容易导致年轻一代的叛逆反抗。

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契合了年轻人的年龄优势,迎合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认知习惯,增长了年轻一代对长辈进行文化反哺的能力,由晚辈帮助长辈适应时展变革的“反向社会化”现象频繁发生,这正体现了后喻文化的典型特征。

3.年轻一代同辈群体圈子极大延展

同辈群体影响个人成长发展的现象始终存在于各个时代,但新媒体时代以前,这种影响范围较为有限。新媒体时代,活跃在互联网上的全球年轻人都可以形成相互影响的同辈群体圈,符合年轻人心理需求特点的思想观念、话语体系就可以迅速传播。现实中,层出不穷的网络用语让年轻人乐此不疲,却让许多长辈感到不知所云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新媒体时代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种分众传播特性极大延展了年轻人的同辈群体圈子。如若长辈不愿介入或是无力介入这个圈子,必然进一步降低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引导力。

思想教育改进策略

较之专业知识技能的习得掌握,年轻一代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养成发展更加受制于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尤其是媒体舆论的深刻影响,所以思想教育较之专业教育更加离不开媒体技术的支持。现如今,思想教育如若忽视计算机和互联网,仅依托传统教育教学手段和媒体形态,就会收效甚微。在后喻文化理论启示下,新媒体时代思想教育工作有必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强改进。

1.自觉摒弃思想教育中的权威主义倾向

虽然前文论及新媒体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施教者文化权威遭遇挑战和削弱,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施教者的文化权威已经无足轻重了。如果无视或否认年长一代文化权威和教育引导的极端重要性,那么人类就很有可能像涂尔干说的那样“跌至动物的水平”,所以那种认为仅靠计算机、互联网、同辈群体就可以顺利掌握文化知识、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观念不仅非常天真荒唐,而且极端错误有害。

我们应当反对和摒弃的不是施教者的文化权威,而是师生关系中的权威主义思想,提倡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原则。师生关系中的权威主义是指在师生交往中具有绝对的权力和不容置疑的威信,并要求学生永远处于被支配和服从的地位[4]。

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们对此应当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因为思想教育尤其重视以社会为参照点来引导教育学生,强调采用统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影响改变学生,这一方面容易诱发处于所谓“思想道德制高点”的施教者出现权威主义的错误倾向,另一方面可能导致一些原本无可厚非的教育方式和内容被学生错误解读为权威主义。毕竟,权威主义与民主思想难以相容,对于培养富有个性、创造性的人才也是无益的,所以权威主义必然降低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质量。

2.更加警惕学生管理中的专制主义作风

学生管理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班级规章制度建设、班团干部选配、奖助学金评选等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发挥思想教育的功效。虽然思想教育场域中的管理工作独具特色,但也具备了一般管理活动的诸多特征,所以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当警惕专制主义作风的影响。教育理论界所提倡的一些教育民主思想最为适切的领域应该是学生管理工作。诸如规章制度的集思广益、班团干部的民主竞选、奖助学金评选的公正透明,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民主化程度,提高学生的认可度、参与度,唯有如此才能与其他思想教育方式形成有效合力。

新媒体时代,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征集意见建议、公示通知、开展调查研究等都可以比使用传统媒体更加快捷有效。然而,一些不民主、反民主的学生管理举措则有可能被互联网迅速传播甚至错误放大,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不利的舆论环境,所以思想教育工作者们尤其应当重视新媒体对学生管理民主化的促进和监督功用。

3.深入研究新媒体功能特性、系统提升校园传媒文化感召力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载体和形式层出不穷。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敏锐及时地熟悉新兴媒体的各种运用形式和功能特性,及时主动地将其运用到教育工作中来。例如,运用校园论坛、微博、社交网络了解学生兴趣喜好、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熟悉学生群体话语体系都是非常有效的。

虽然传统媒体在时效性、互动性等方面不如新媒体,但在传播内容的权威性、深度性、系统性等方面较新媒体更具优势,所以我们在充分肯定新媒体的功能效用的同时,也应当坚守诸如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价值使命。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传统校园传媒绝不可坐以待毙,让新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的“掘墓人”,而应当主动出击,为传统媒体插上信息时代持续飞翔的“翅膀”。这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们深刻认识新旧媒体的功能特性,合理扬弃新旧媒体的劣势,理性思考新旧媒体整合运用的方式方法,从而系统提升校园传媒对学生的文化吸引力和道德感召力。

本文系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宣传部“思想政治与宣传文化工作课题”资助项目“新兴媒体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熊澄宇《对新媒体未来的思考》[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1, (12): 126-127.

[2] 熊澄宇《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 [J].望新闻周刊, 2004, (02): 60.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篇(3)

江津米花糖历史与制作技艺

江津米花糖是重庆著名的特产之一,因其发源地为重庆江津区而得名。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于2011年被列为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米花糖是江津传统老字号产品,创始于1910年,其前身为炒米糖,由爆成米花的糯米与糖浆混合而成,后由江津太和斋糖杂糖铺的陈汉卿、陈丽泉兄弟改创制而成。

传统的米花糖,以纯手工制作。首先要对所用材料进行分别制作与处理:包括米花糖主要原料阴米的加工制作,多种辅料白糖、饴糖、花生仁、桃仁等的综合制作,标志性香型辅料玫瑰花等的处理制作等,经熬糖、油酥、搅拌、烘干等八道工序制作流程,最后开盆成型、包装成品。江津米花糖制作工艺特殊、流程复杂,每道工序都要求操作规范,周密细致,特别讲求制作工艺的严谨性与精细性。

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初,江津太和斋陈氏兄弟在炒米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加以改进,将原来的砂炒工艺变更为油酥工艺,用白糖炒米糖代替糖浆改变其糖色,又加入花生,核桃,冰糖,芝麻等辅料增加其口感,在1924年终于制成油酥米花糖这一新食品。这阶段的米花糖生产是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效率比较低。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由于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江津米花糖的生产工艺被迫进行了改革。米花糖的生产过程中切割机逐渐投入使用,沿用了几十年的煤灶逐渐变为电灶,手工作坊式生产逐渐被半机械化生产所代替,生产效率有明显提高。

第三阶段:进入21世纪,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及商业发展的逐利性,全机械化式生产逐渐进入米花糖生产厂商的视线中,米花糖的生产制作工艺朝着机械化发面发展,生产效率将会有质的提高。米花糖的生产制作由手工作坊式逐渐过渡到机械化生产,科技的进步固然使生产技术显著提高,但也可能导致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失传。

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传播困境

1.传播遇冷

非遗项目被人为划分成世界级、部级、省市级乃至区县级等不同级别。这些主客观因素造成了非遗项目的冷热之分,热门项目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在群众中积聚了大量人气,在传播中也最容易吸引眼球;冷门项目则生存状况堪忧,在传播中常遭遇无人问津的窘境。加上我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各项非遗项目无论是在历史、文化、还是在群众欢迎度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别。再加上,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涌现出来各种不同品牌的米花糖,同时市场上可供选择的食品越来越多,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于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作为一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了一项冷门项目,在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往往被忽视。江津米花糖及其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局限于江津地区。

2.传播途径单一

随着互联网与数字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变得多元,信息传播效率也得到很大提高。但是,目前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传播渠道主要是报纸、电视等,并未充分利用大众媒体与新兴媒体等多种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也主要表现为新闻报道方面,未采用纪录片、电影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因此目前江津米花糖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都比较单一,不能把江津米花糖深厚的历史及其文化内涵全方位的展现出来,从而不利于其发展与传承。

3.传播受众中年轻受众缺失

由于江津米花糖及其制作技艺的传播仅限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形式。而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传统媒体的受众越来越老龄化,年轻受众大多都更青睐新兴媒体。并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下,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在传播的过程中,年轻受众严重流失。目前江津米花糖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和小孩。对中老年消费者而言,江津米花糖历史悠久,他们长期消费米花糖,对米花糖这种传统的食品有着较深厚的感情。少年儿童是江津米花糖的第二大消费群体,因其香、脆、酥、甜的特点比较符合小孩子的口味。从消费群体中也可看出年轻群体并不是江津米花糖的主流消费者。年轻受众是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坚力量,因此,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在今后的传播过程中,去赢得年轻受众是传承发展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关键。

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传播策略

1.注重整体性传播

王文章先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力的表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现了对人类创造力的尊重”。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应当从当代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予以承认和肯定。”就像黄仲山在《2013年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所说的:“按照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要求,所有的遗产连同它们的生态环境,在大众传播中都应该有一席之地”。江津米花糖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播的过程中同样应有一席之地。

201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该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上升到了法律层面。因此,政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引导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过程中,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传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要全盘考虑,将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结合其他非遗项目进行传播,利用各项非遗项目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优势互补,从而使资源发生整合效益。

2.运用多种传播媒介

2011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这就要求大众传播媒体应有宣传、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

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早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正如仲富兰所说:“媒介带来的信息充满着人们生活的空间,并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生活环境,即便个人没有使用大众传媒,人们仍然生活在一个大众传媒和各种现代媒介已广为使用的社会之中。”大众传媒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因此,对于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传播,要充分利用报纸、期刊、电视、广播、户外媒体等大众媒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系列报道。如开设文化遗产类的专题节目、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等。更重要的是利用好当地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进行多样化、重复性传播,从而加深当地人对其的了解与重视,有利于其传承发展。

其次,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传播离不开新兴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传播不仅需要依赖传统的大众媒体,更离不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新兴媒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限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如互联网几乎吸收了所以传统媒介包括书籍、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等,集视频、音频于一身,并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借助互联网对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进行传播,有利于对其全方位的展示与保存,并扩大受众范围,从而更有助于其传承发展。

3.定位年轻受众

目前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传播受众趋向于老龄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受众才是传承与发展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的最终群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以全体民众的认知为前提。因此,传播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要对传播受众进行重新定位,不仅要抓住中老年受众,更要赢得更多的年轻受众,让更多的年轻受众对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产生认知。充分利用年轻受众喜爱的新兴媒体,通过新兴媒体并配合多种表现形式,将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对年轻受众进行传播,使他们了解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以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从而唤起年轻受众对自己家乡、自己民族、自己国家的文化自觉,并使其成为江津米花糖制作技艺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终传承者与守护者。

结语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篇(4)

多种原因,成就年轻人热衷洋节

春节吃饺子,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元宵,每一个节日,都能够找到吃的东西,似乎中国的传统节日里面,只有“吃”的元素,除去吃没有太多的其他特征,然而,过分地强调饮食使传统节日变成了“饮食节”。传统节日给现代人留下的似乎只剩了饮食,节日中大量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意境,则变得越来越淡了,在现在这样一个温饱解决的社会里,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吃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这些节日的过法,我想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差不多,现在好多的人,基本对吃不是那么的感兴趣了,而且很多的节日,大家不能回家,只能在学校过,基本上是凑合着过了”新疆师范大学研一学生李士怀说。

或许西洋节日宽松、愉悦的氛围给了年轻人更大的空间。

记者走访了驻乌鲁木齐的几所高校,超过3成的人表示过洋节可以让自己劳累和紧张之余放松一下,而传统节日是不能满足的。

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们表示,一提起圣诞节,就有种欢快放松感,是一个可以和朋友尽情HAPPY的日子。

事实上,在生活快节奏的都市中,除了“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感恩节”等“洋节”越来越受人青睐。“洋节”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商业、娱乐和文化消费,逐渐变成都市生活中的狂欢日。对比“洋节”的走俏,中国传统节日却黯然失色,一些节日在日常生活中悄无生息地滑过,而另一些节日则变成了例行公事的仪式。

两种节日,两种情况

“中国的每一个节日都有很浓厚的文化内涵,大多数的在校学生越来越少的接触到传统节日,自然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知道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在校大学生又有几个呢”新疆大学历史系学生齐艳说出了目前大学生对传统节日内涵的了解情况。

也许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还有对那种每天翻页的有些记忆,在薄得透明的纸上,老皇历详细标注各种时令和节日的日期。然而翻开当下出版的日历,除了春节有所标注外,其余的传统节日基本上都已经被忽略了,而更多的是添加了洋节日。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传统的节日不止有春节、中秋,元宵花灯、清明祭祖、端午悼念、七夕、重阳敬老,还有上巳(三月三日)、夏至、中元、冬至、腊八、祭灶等都是重要的节日。每逢这些节日,人们都要举行祭祀、祖先崇拜、神灵崇拜、驱邪禳灾等特殊仪式,这些仪式有着上千年的辉煌和浪漫,虽然看来有些迷信的成分,却有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在里面,令人惋惜的是这些文化内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朋友们所淡漠。

关于春节放鞭炮、贴春联的来源知道者更是少之又少。

但是在校大学生都知道圣诞节是怎么一回事,关于一些西洋节日的各种传闻,各种过节方式,他们都能熟悉。“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传说,周围很少人提及,但是一些西洋节日的传说,那就不一样了,周围的人都在说、都在做,自然我们也就知道了。”这是很多在校生的共识。

民俗学博士苑利认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物质主导一切的社会里面,很多的东西我们只考虑其物质意义,而忽略了其精神意义,如禁放鞭炮,理由是鞭炮会产生垃圾,造成空气和噪音污染,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但是我们却没有看见其固有的精神意义,其实放鞭炮的精神价值是很大的。“精神上的东西看不见,但看不见不等于对社会没有意义,不等于他的社会意义就小。”

大学生对待洋节日:感性与理性

西洋节日的扎根,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入侵,如果不加以阻止,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这种文化的入侵,要比经济的入侵更严重。

这种观点也被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们所认知,新疆农业大学文化社团,前不久进行过一个关于在校大学生过节的专题讨论。

令组织者开始没有想到的是,上半场大家的观点都是过洋节日的各种好处,对洋节日进行了高度的点评,然后批评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当其中的一位主持人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的时候,大家的反应变了。

“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学,有没有认真的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一味的洋节日,接受的是西方的文化,那么我们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该怎么办呢?”此语一出,全场寂静。好长时间没有人说话。

后来大家发表了相同的观点,那就是大学生不应该一味的过洋节日,而放弃传统节日。

“我刚开始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感觉过洋节日好玩,有意思,传统的一些节日,对我没有太多的吸引力,太死板。后来静下心来想一想,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有意义一点,洋节日过完也就完了。其实我过节有时候只是处于一种感性的认识,在校大学生应该理性一点。”新疆师范大学心理研究协会王研同学在辩论会上发表了这样的即兴感言。在现场博得众人的掌声。

新疆大学心理协会教授表示,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外界新鲜事物的敏感性比较强,大部分是处于感性的认识,没有进行理性的考虑,喜欢接受新奇的东西,从一出生就过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时间久了,没有兴趣了,突然间感觉这种舶来节日很新奇,就稀里糊涂的过起了洋节。

传统文化靠年轻人市场

2004年韩国率先向联合国提出端午节为该国的文化遗产,最终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在这场中韩端午节的申遗之争中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这的确给了国人一个沉重的打击;另一方面,年轻人热衷于追求西洋的节日,我们的传统文化被渐渐的忘却也让一些社会学专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过多的担忧。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篇(5)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031-02

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累积下来的,充分体现了我国陕北民族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

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体现,体育活动体现在各方面。历史悠久的体育文化更是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蕴含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识和精神价值。陕北的体育文化有着长远悠久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如何保护、传承、发展陕北体育文化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是时代的结晶,充分代表了当地民族的生活状态。但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现代娱乐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陕北传统体育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根据数据显示,有些非物质文化显然已经消亡或者正在从现代人的生活中消失。因此,我国党和政府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我国政府经讨论决定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日,各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但是,如何切实有效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保护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亟待探讨。

(一)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

我国党和政府应该出台相应保护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政策,加强对传统体育的重视,清晰认识到传统体育的重要性,并且对破坏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群众给予一定的处罚并进行深刻的教育。政府应该从多个角度去保护陕北体育文化,除了出台相关的政策之外,更应注重的是思想教育和引导,带领陕北当地群众如何更好地保护传统体育文化。毋庸置疑,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和传统体育的知识问答会是保护陕北体育的最好方法之一。这样既可以让当代青年深刻地认识到当地的体育文化,也可以起到保护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作用。

(二)树立正确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观念

陕北民族个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观念,形成“从我做起,从陕北民族做起”的风气,让体育非物质文化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来看,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陕北地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多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衰落与周边的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人都推崇现代全球化发展的新兴事物,如网络游戏、奥运比赛等项目。陕北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已逐渐被忽略甚至被遗忘,所以,保护陕北传统体育文化,人民群众占据主体作用。特别是年轻一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数年轻人的认识和心理倾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发生根本的转变。现在的青年人几乎已经脱离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学习与认识,作为老一辈的陕北人,也应当传授传统体育文化知识给后代,教育后代。

党、国家、人民群众不仅要保护好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更要做好传承和发展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工作。

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一)深入群众,广泛宣传

陕北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漫长的文化历史,显现了陕北民族体育文化艺术资源丰富。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由此观之,深入群众广泛宣传,加强公众的整体保护和认识能力是必须的。现阶段,还应该广泛宣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相关法律,促进陕北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弘扬。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积极支持并组织新闻媒体开展专题采访、报道;积极发动多项体育文化研究、表演;举办体育活动展演、论坛、讲座等活动,促进陕北体育文化的传播,增强陕北地区人民甚至全社会保护和传承陕北体育文化的意识。

(二)加强对陕北体育文化传承的引导和指导性培训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无非就是年轻一代,开展体育文化遗产保护、鼓励和支持陕北体育文化传承的活动是一项重要措施。党和国家要增强体育文化传承工作,能够使年轻一代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保护和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义务;同时,应当赋予年轻一代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重任和发展传统体育文化的责任。作为陕北民族人民,应自觉将自身所掌握的体育文化传承下去,做到后继有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进一步推进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弘扬和推动陕北地区体育文化的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以及推由缁峋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年轻一代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明确的目标方向,或是有的人追求片面性的东西和利益,导致不能正确传承发展。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陕北地区民族甚至全国人民进行引导、指导性培训,给他们明确党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条例规章等,正确引导他们向正规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对体育文化传承人的教育培训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应该有效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如陕北地区的陕北秧歌、安塞腰鼓、靖边跑驴、边鼓等,广泛宣传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性。事实上有很多人认为,传统体育文化的意义不大,或者他们会带着一种疑问,时代是进步的,没有必要去传承古老的传统体育文化,也认为不能体现陕北民族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他们有着先入为主的思想,认为当代的体育活动才是最有意义的活动,才是最能体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一种时尚方式。无可厚非,这是一种不积极又不具时代性的想法。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是时展的结晶,能体现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

三、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一)陕北地区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文化生活融合速度也不断在加快,其深度也在增加。另外一个外力因素就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带来极大挑战和冲击。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限制,陕北传统体育文化大多数都是通过言传来继承和发展,存在“交流面”狭窄等问题。加上作为青少年传承的这一代,“崇洋”更加使陕北传统体育文化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除此之外,个别陕北地区人们还坚持着“原封不动”的思想观念,保守观念根深蒂固。认为“传统”就是一成不变,就是要原封不动地去传承,而年轻一代的思维恰恰相反。所以造成意见的不统一,逐渐中断了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再者,传统体育活动一般都是群众自发性的,缺乏有效传承和活动组织。可以说,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发展的困境,随着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水平的提升、艺术品位、表现形式等多种因素对陕北体育文化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建议

第一,将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相融合,更好地传承下去。我们重视传统体育发展,就要将传统体育继承和创新发展引入规范化、轨道化发展体系。除此之外,传统体育处于困境之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传统体育文化人才,以及多数年轻一代对其缺乏认知和认同。只有适当地将传统体育文化列入到学校课程中,才能最有效、最直接地解决该问题。

第二,党和政府应该要起到主导作用,带领陕北地区人民群众努力开展各项传统体育活动,如陕北秧歌、安塞腰鼓等富有代表性的活动,这些体育活动是陕北地区民族经过长期劳动生产和社会实践形成的。因此,党和政府应该要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指导,确保传统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

第三,构建多种平台,营造传统体育继承发展氛围,甚至带动全国人民发展陕北体育活动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否认,要想做好发展陕北体育文化这项工作,就必须要借助多重平台。无论是在陕北地区的传统节日,还是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应处处以“发展”的观念去看待传统体育文化。

第四,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本身也应该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市场和传统体育发展相结合,实现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想要壮大兴起陕北传统体育,就必须要重视传统体育的市场化,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政府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将传统体育文化引入到市场之中,通过陕北传统体育的市场化,为传统体育经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通过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我们深刻地意识到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是经过漫长的时间而产生的一种非物质文化。体现出了当时陕北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娱乐方式,是陕北地区的文化结晶,更是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陕北传统体育文化也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我们不但要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要赋予体育文化生命力。政府要制定相关机制进行调控,鼓励以文化艺术节的形式大力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活动。

另外,把陕北传统体育置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中,就必须要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规律对其展开探讨。保护和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过于保护,可能会造成传统体育文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保护和发展”应该是同时进行的,并不是“原汁原味”地保护,陕北传统体育文化也要发展,可以适当添加现代化元素,但又不失传统体育文化的味道。

四、结语

陕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申请非物质文化z产,可以从文化、民族和体育发展的整体中研究与保护,这不仅对国家和民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传统精神和传统文化,增强我国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陕北地区民族地区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既要受到保护,又要发展,这永远值得我们去探讨。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篇(6)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157-03

2009年,作为新社交媒体的“微博”展露头角,推出不到一年,微博注册用户已超过1亿。2011年初,一款新的社交软件“微信”推出,14个月内就获得超过1亿注册用户,2013年1月微信用户更是突破3亿。微博、微信及其不断增长的数亿用户共同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微时代”。“微时代”以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为媒介代表,其特点是文本内容短小精炼,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捷,传播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空前普及的微博和微信成为了人们传达节日祝福的新兴载体,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有了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极大地转变了其文化传播的传统景观。

一、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现代意义

植根于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延续不断的几千年文化传承中不断滋养成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国农业社会对于岁时的崇敬,体现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它还为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提供孕育与发展的平台。

当张牙舞爪的工业文明开始最大限度的“排除异己”,被碾压的农业文明颓废破败、灰头土脸,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彻底打破了以时间划分为标志的农耕生产方式,根源于农耕文明的传统节日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步伐加速了文化变迁的频率,年轻人对于“新时尚”的追求,使得春节的贴对联年画、元宵节的团聚赏灯、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重阳节的登高赏菊等传统习俗不断异化。年轻人开始追捧“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舶来品,这些“洋节”依托着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越来越猛烈的冲击着中国本土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及其节日文化的淡化成为必然。

在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大部分依赖于世代相传的人际传播,人们口耳相传,使得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保留。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造就了新的传媒环境,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占据了有利的传播资源,在这样的传媒环境中,传统文化受到跨文化传播和商业消费的冲击,势单力薄的人际传播在传统媒体的压力下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传统节日文化日渐式微。

以手机为代表的“第五媒体”迅速发展,以手机为平台的手机短信与微信的节日问候与祝福也日益流行,“微祝福”成为人们各大节日期间最亲睐的一种问候方式。以手机为代表的“第五媒体”,不仅为大众提供了无比快捷的众多信息,在信息传播速度上有着传统媒体不可企及的优势,同时也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得点对点、面对面的信息传递成为可能。然而这样的优势其实也存在弊端,尤其是在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上。手机所带来的新型信息传递方式发展迅猛,这种“编成式”的短信样式在人与人之间重复来回发送,机械式的信息传递掩盖了传统节日本应具有的人文气息,节日问候蜕变成“手机与手机之间的无线联系”,冷漠得没有一丝人情味,“除了为通讯业务制造收入之外,渐渐失去了人际传播的初衷”[1]。

“不管你是谁,群发的我不回。”这首央视春晚上的神曲《群发的我不回》忽然间成了接地气热门歌曲,它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们认为群发的短信没有诚意,不愿意回复的心声。从邮寄贺卡拜年到群发短信拜年,而如今这都已经过时了,微博微信送祝福,在朋友圈中晒“光盘”年夜饭,在朋友圈中发红包抢红包……成为了2014年最“潮”的过年方式,新浪微话题“舌尖上的春节”也吸引了2万多网友参与,很多年轻人利用微博微信过了一个温馨的节俭年。

传统节日文化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提高民族自信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基础和造就和谐社会的文化动力[2]。在“微时代”里,人们用微信、微博等现代科技方式,代替传统言语和书信拜年、祝福。在微博上参与春晚讨论,发微博@远方的亲人给他们送上新春祝福,拍照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晒晒年夜饭,甚至在微信里邀请微信好友一起抢红包,这些形式新颖的活动确实让百姓体味到了不一样的年味儿。当新鲜好玩的现代技术与春晚、年夜饭、压岁钱等传统祝福方式相结合,“微时代”里的传统节日焕发出了现代光彩。因此,在“微时代”中,如何使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符合现代潮流,呈现现代意义而更受年青一代关注,唤起其着力保护和传承的责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二、“微时代”强化和拓展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内容与形式

2005年,国务院通知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被定为法定节日,受国家法律保护。这样的举措让传统节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强化了传统节日本身具有的传承文化、连接政府意愿与民众情感、唤醒民族记忆的重要意义”![3]而大众传媒一方面呈现的是节日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是节日生活及其变迁的镜像呈现,还影响受众对节日的认知态度以及参与方式。从书信、电话、电子邮件再到手机短信,传统节日祝福方式不断更新,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跟随科技的创新不断变化。进入“微时代”,各类移动便携的终端大行其道,微博微信趁势普及,给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新改变提供了契机。

第一,“微时代”以技术的创新使传统节日出现亮点,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关注度,增强了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意味着生活节奏的高速运转,休息时间和假期大大缩水。传统节日所带来的假期成为年轻人舒展身心的有效时间,然而,与传统节日相切合的传统习俗,例如踏青爬山、龙舟竞渡等户外活动已无法获得平时“身心疲惫”的年轻人的青睐,人们更愿意宅居在家,享受难得的清闲时光。微博、微信以手机和网络为载体,打破了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时空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信、微博发送祝福,参与庆祝活动。虽然有人认为这种微型化的家庭生活方式以及现代人参与意识的淡化,在不同程度上对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消极影响。但对于众多的80后、90后来说,虚拟化的节日参与形式更加具有参与感与积极性。“微时代”下传统节日内容与形式的变化,一方面为传统节日增添了不少文化亮点,另一方面,新的传播方式使得受众更加关注传统节日,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以2015年举例,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官方微博粉丝量高达400多万。新浪微博发起的“春晚”微话题,获得了网友的广泛讨论,截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微话题“春晚”阅读量达25亿,参与讨论的人数超过2800万。同时,腾讯公司也数据,2015年春晚的微信互动总量达到110亿次。在2015年春晚的观众中,15~24岁的年轻观众达到14.93%,比2014年增长8.6%,可谓是五年来最年轻的春晚。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微信微博与传统节日的融合,提高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传统节日的关注和重视,人们主动参与到新型的节日庆典中,传统节日呈现出不同的景观。

第二,“微时代”宣扬的“节俭”理念更正了近年来人们对于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误区。中华民族众多传统节日大部分源于辛勤的劳动人民,其中流淌着的淳朴本质亘古不变。春节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在传统春节期间,人们贴年画和对联,合家团聚,祭祀祖先并期待来年的丰收。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城市的发展,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代替了传统的住宅,传统节日的文化呈现也不断消失,年画、挂历、门神等传统节日文化的呈现物在现代经济与技术发展下不断淡出我们的生活。传统的庆祝方式逐渐消逝,极具中国特色的祭祀模式、装饰方式、娱乐活动等文化民俗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范围。如今的春节,商业化气息日益浓厚,象征合家团聚的年夜饭已经被各大酒店明码标价,用于“压岁”和“压祟”的红包由薄变厚,甚至变成了一张张数额庞大的银行卡,这样的春节似乎已经变成了大多数人的“春劫”。同时,在其他的传统节日,“天价粽子”、“天价月饼”等新闻也屡见报端。商业社会的发展使得传统节日的庆祝习俗不断异化,人们陷入了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的奢靡之风误区。“微时代”所宣扬的“节俭”理念把人们从奢靡之风的误区里拉出来。

2014年兴起的“光盘”行动延续到了春节,除夕当晚,网友们纷纷在微博上开展“晒光盘”活动,晒出年夜饭“光盘”照片,以前微信朋友圈里充斥的大鱼大肉型的年夜饭照片现在已变得有些“另类”,晒晒年夜饭餐桌上的清粥小菜成为“主流”。同时,微信也推出了抢红包的活动,微信用户在朋友圈发红包抢红包,数额不大,却让无数用户乐此不疲。“微时代”里这些贴近民意的小成本庆祝方式使得“节俭”的概念深入人心。

第三,“微时代”以祝福手段的革新拓展了传统节日的娱乐方式。传播学鼻祖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曾将传播的功能总结为以下四点: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功能和提供娱乐。其中,“传播的娱乐功能是现代传播多种功能中最显露、最有力、最大众化的功能”[4]。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代社会,人们对于娱乐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当代媒介环境中,娱乐文化呈现出了超乎寻常、跨越国界的显著性,其中传统节日的娱乐化尤甚。进入“微时代”,微博的“热门话题”以及微信的“红包”这些新兴的手段都拓展了传统节日的娱乐功能。

2014年春节,腾讯首次推出微信红包,除夕夜参与红包活动的总人数最多,达到了482万人次,平均每分钟2.5万人参与微信抢红包活动。到2015年春节,微信更是与央视春晚合作,春晚播放的几个小时里,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110亿次。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除夕夜晚22:34摇一摇互动达到8.1亿次每分钟。2015年春节,除了备受瞩目的微信红包之外,微信上的明星拜年、贺卡拜年、拜年小视频等其余八个庆祝方式也获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和推崇。其中,微信红包自诞生起其承担的使命便不仅仅是一种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而是一种全民娱乐活动。2015年推出的“拼手气红包”,不仅继承了我国春节传统的红包文化,又加入了游戏效果,这样的创新达到了传统现金红包没有的娱乐功能。同时,微信红包也突破了传统红包的地域限制,只要登录微信,就能给远方的亲人发送一个满载心意的小红包,及时送上节日祝福,弥补无法团聚的遗憾心情

第四,“微时代”下传统节日文化的传递方式出现变迁。哈贝马斯(Habermas)曾提出“公共领域”的理论,所谓“公共领域”指的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中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在这一领域中自由发表言论,而不受任何干涉。通俗地说,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5]。将此理论运用到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上,在此过程中,互联网等新媒体提供了公共舆论空间,将传统节日在传统传播方式下的个人言论转化成“微时代”中的公共议题空间,因此可以说正是微博创造了一个自由而轻松的“公共领域”,参与人数盛况空前,这是之前的任何一个时代和任何一个社交媒体都无法产生的巨大效应。

“微时代”的来临,使得传统节日的表达方式得以拓宽,正月初五微信朋友圈里的“迎财神”活动就是一种新型的表达方式。但是在“微时代”中,移动式便携媒体的创举还在于建立了一种线上到线下的信息互动方式,即通常所说的“O2O”模式。这种模式将用户在移动社交媒体上的扩散式互动与受众在传统的节日庆祝方式结合起来,完美地呈现出更多新的节日表达方式。

三、传统节日文化与“微时代”传播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更需要传承与创新。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日渐式微,不得不说这与我国大众媒介对其的传播缺位有很大关系。当前我国的大众媒介为迎合受众兴趣极力呈现西方价值体系下的生活方式,在热炒西方节日的同时,无形中消解淡化了人们,尤其是年青一代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热情。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认为,在现代高度发展的大众传播环境中,由传播媒介有选择性的提示“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影响了人们在自己头脑中描绘的“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6]。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环境,其实并不是对现实环境进行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大众媒介对事件和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之后提示给人们的拟态环境。当人们根据这一拟态环境来实施具体行为时,大众传播媒介开始显示其超越教育和宗教的作用,成为影响人们“主观现实”的主要手段[7]。“微时代”中,微博微信的普及成为了传统节日文化有利的传播载体,它们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视影响了人们的“主观现实”,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有了新的阵地。同时,微博、微信与现代快速的生活节奏相融合,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介,传递给受众的是科技的冷漠感。而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与人文精神,为科技的过度扩张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

“微时代”里,以往不受欢迎的传统习俗披着现代化的外衣重回大众的视野。传统节日不论是从内容还是庆祝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和亮点,人们逐渐从注重传统节日的外在商业文化回归到了传统节日本身。“微时代”采用现代化的媒介手段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把传统习俗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新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方式,成为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新亮点。

古老的传统节日文化只有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才更加鲜活灵动,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是一种“活”的文化,它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合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当中[8]。在新媒体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媒介要注入多元化模式来整合与创新传统节日文化,通过多元化的新型媒介文化来促使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顺应媒体新形势,延续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是我们迫在眉睫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 乔雪阳.试论“短信工业时代”的节日传播效果[EB/OL]. http:///.2006-02-25.

[2] 萧放.传统节日文化与民族精神[J].政工研究动态,2008(18).

[3] 郭讲用.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0(12).

[4] 李建秋.论手机短信与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传播[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5).

[5]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篇(7)

在我国法律文化上,以父权家长制为中心的宗法社会结构,以皇帝独尊为特征的专制皇权主义和以儒家为正宗的意识形态体系,构成了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结构的固有格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就其具体的法律制度而言不乏闪光之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种法律文化从整体上来讲是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代法治精神有本质区别的。

一、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

(一)法律实施的最佳途径是“人治”

孔子认为治国中“人”的作用远远重于法律,消除法律,建立“礼治”国家所依靠的是“善人为邦”,而不是严密的法律或制度。孔子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声不正,虽令不从”。统治者的表率作用重于其的法令,所以治国的首要任务是加强统治者的自律,其次才是建设完备的制度。

(二)利用法律的目的在于消除法律

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影响巨大,其中,孔子学说影响最为巨大。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无讼”,“残忍去杀”,即人字与人之间的冲突与摩擦通过各自的忍让解决,以礼教和德政感化百姓,消除暴力的统治方式。wWw.133229.COM

二、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状分析与改造途径

(一)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状

在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社会政治结构辅佐以儒教为主兼容道教、佛教的文化体系,便孕育了“皇权至上”、“你君贵民贱”、“重权轻法”、“重情轻理”、“重义轻利”等一系列人治思想,宗法文化传统使得中华民族成了一个缺乏民主法治文化的民族。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一些人树立了较为系统的法律观念。但由于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一部分人仍然存在法即是刑的观念、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理法观念、情大于法和权大于法的观念,这些观念至今仍然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的选择。

(二)我国传统法律文化迈向现代的改造途径

改变重刑轻民的法律、法规的教育。中国法律传统给我们留下的丰厚的遗产之一,就是重刑轻民思想的普遍存在。同样,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三、我国现代宪政的路径构建

宪政是法治国家的根本标志。宪政的灵魂乃宪法至上, 法治的灵魂也乃宪法至上; 宪政的精义乃限制权力, 法治的精义也乃限制权力; 宪政是一种治国的思想、原则和体制, 法治也是一种治国的思想、原则和体制。

(一)在现代宪政构建中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虽然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深深地影响过东亚周遍国家,形成独具风格、自成一体的中华法系,但由于传统法律文化毕竟植根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生产,突出表现为小生产方式的弥散性和土地政治的等级性,而小生产方式的弥散性和土地政治的等级性在政治上表现为君主专制,而今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逐渐取代土地而日益成为一个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领域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要素时,建立在小生产方式的弥散性和土地政治的等级性之上的专制统治就日益失去其社会基础。

(二)宪政的宗旨在于人权保障

宪政的终极目的就在于捍卫公民权利。宪政原则是以人为本,一切的宪法体制架构和制度设计,都服务于这一宗旨,离开这一原则,就无谓宪政。在旧中国,反动政权统治时期,中国人没有人权。建国以后,公民权利有了一定的宪法和法律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宪法历经四次修改,前后经历20 多年的时间,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却没有修改。

四、结语

关于宪政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探讨中,必须认识到,不同的文化传统,其宪政的发展道路也必然不同。 在我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客观、公正地对待传统法律文化尤为重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表现为轻视接法律、皇权至上、重义轻利等明显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这就需要重塑与现代法治相符的现代法律文化,有必要对权力制约的同时保护公民个人权利。在法治现代化过程中,同时要重视对传统法律文化的吸收,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固有载体来表达现代法治的内在要求。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篇(8)

一、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

(一)法律实施的最佳途径是“人治”

孔子认为治国中“人”的作用远远重于法律,消除法律,建立“礼治”国家所依靠的是“善人为邦”,而不是严密的法律或制度。孔子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声不正,虽令不从”。统治者的表率作用重于其的法令,所以治国的首要任务是加强统治者的自律,其次才是建设完备的制度。

(二)利用法律的目的在于消除法律

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影响巨大,其中,孔子学说影响最为巨大。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无讼”,“残忍去杀”,即人字与人之间的冲突与摩擦通过各自的忍让解决,以礼教和德政感化百姓,消除暴力的统治方式。

二、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状分析与改造途径

(一)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状

在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社会政治结构辅佐以儒教为主兼容道教、佛教的文化体系,便孕育了“皇权至上”、“你君贵民贱”、“重权轻法”、“重情轻理”、“重义轻利”等一系列人治思想,宗法文化传统使得中华民族成了一个缺乏民主法治文化的民族。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一些人树立了较为系统的法律观念。但由于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一部分人仍然存在法即是刑的观念、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理法观念、情大于法和权大于法的观念,这些观念至今仍然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的选择。

(二)我国传统法律文化迈向现代的改造途径

改变重刑轻民的法律、法规的教育。中国法律传统给我们留下的丰厚的遗产之一,就是重刑轻民思想的普遍存在。同样,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三、我国现代宪政的路径构建

宪政是法治国家的根本标志。宪政的灵魂乃宪法至上, 法治的灵魂也乃宪法至上; 宪政的精义乃限制权力, 法治的精义也乃限制权力; 宪政是一种治国的思想、原则和体制, 法治也是一种治国的思想、原则和体制。

(一)在现代宪政构建中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虽然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深深地影响过东亚周遍国家,形成独具风格、自成一体的中华法系,但由于传统法律文化毕竟植根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生产,突出表现为小生产方式的弥散性和土地政治的等级性,而小生产方式的弥散性和土地政治的等级性在政治上表现为君主专制,而今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逐渐取代土地而日益成为一个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领域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要素时,建立在小生产方式的弥散性和土地政治的等级性之上的专制统治就日益失去其社会基础。

(二)宪政的宗旨在于人权保障

宪政的终极目的就在于捍卫公民权利。宪政原则是以人为本,一切的宪法体制架构和制度设计,都服务于这一宗旨,离开这一原则,就无谓宪政。在旧中国,反动政权统治时期,中国人没有人权。建国以后,公民权利有了一定的宪法和法律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宪法历经四次修改,前后经历20 多年的时间,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却没有修改。  四、结语

关于宪政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探讨中,必须认识到,不同的文化传统,其宪政的发展道路也必然不同。 在我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客观、公正地对待传统法律文化尤为重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表现为轻视接法律、皇权至上、重义轻利等明显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这就需要重塑与现代法治相符的现代法律文化,有必要对权力制约的同时保护公民个人权利。在法治现代化过程中,同时要重视对传统法律文化的吸收,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固有载体来表达现代法治的内在要求。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篇(9)

一、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

(一)法律实施的最佳途径是“人治”

孔子认为治国中“人”的作用远远重于法律,消除法律,建立“礼治”国家所依靠的是“善人为邦”,而不是严密的法律或制度。孔子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声不正,虽令不从”。统治者的表率作用重于其的法令,所以治国的首要任务是加强统治者的自律,其次才是建设完备的制度。

(二)利用法律的目的在于消除法律

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影响巨大,其中,孔子学说影响最为巨大。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无讼”,“残忍去杀”,即人字与人之间的冲突与摩擦通过各自的忍让解决,以礼教和德政感化百姓,消除暴力的统治方式。

二、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状分析与改造途径

(一)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状

在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社会政治结构辅佐以儒教为主兼容道教、佛教的文化体系,便孕育了“皇权至上”、“你君贵民贱”、“重权轻法”、“重情轻理”、“重义轻利”等一系列人治思想,宗法文化传统使得中华民族成了一个缺乏民主法治文化的民族。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一些人树立了较为系统的法律观念。但由于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一部分人仍然存在法即是刑的观念、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理法观念、情大于法和权大于法的观念,这些观念至今仍然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的选择。

(二)我国传统法律文化迈向现代的改造途径

改变重刑轻民的法律、法规的教育。中国法律传统给我们留下的丰厚的遗产之一,就是重刑轻民思想的普遍存在。同样,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三、我国现代宪政的路径构建

宪政是法治国家的根本标志。宪政的灵魂乃宪法至上, 法治的灵魂也乃宪法至上; 宪政的精义乃限制权力, 法治的精义也乃限制权力; 宪政是一种治国的思想、原则和体制, 法治也是一种治国的思想、原则和体制。

(一)在现代宪政构建中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虽然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深深地影响过东亚周遍国家,形成独具风格、自成一体的中华法系,但由于传统法律文化毕竟植根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生产,突出表现为小生产方式的弥散性和土地政治的等级性,而小生产方式的弥散性和土地政治的等级性在政治上表现为君主专制,而今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逐渐取代土地而日益成为一个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领域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要素时,建立在小生产方式的弥散性和土地政治的等级性之上的专制统治就日益失去其社会基础。

(二)宪政的宗旨在于人权保障

宪政的终极目的就在于捍卫公民权利。宪政原则是以人为本,一切的宪法体制架构和制度设计,都服务于这一宗旨,离开这一原则,就无谓宪政。在旧中国,反动政权统治时期,中国人没有人权。建国以后,公民权利有了一定的宪法和法律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宪法历经四次修改,前后经历20 多年的时间,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却没有修改。  四、结语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传统法律文化 现代选择 宪政模式 路径构建

在我国法律文化上,以父权家长制为中心的宗法社会结构,以皇帝独尊为特征的专制皇权主义和以儒家为正宗的意识形态体系,构成了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结构的固有格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就其具体的法律制度而言不乏闪光之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种法律文化从整体上来讲是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代法治精神有本质区别的。

一、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

(一)法律实施的最佳途径是“人治”

孔子认为治国中“人”的作用远远重于法律,消除法律,建立“礼治”国家所依靠的是“善人为邦”,而不是严密的法律或制度。孔子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声不正,虽令不从”。统治者的表率作用重于其的法令,所以治国的首要任务是加强统治者的自律,其次才是建设完备的制度。

(二)利用法律的目的在于消除法律

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影响巨大,其中,孔子学说影响最为巨大。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无讼”,“残忍去杀”,即人字与人之间的冲突与摩擦通过各自的忍让解决,以礼教和德政感化百姓,消除暴力的统治方式。

二、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状分析与改造途径

(一)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状

在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社会政治结构辅佐以儒教为主兼容道教、佛教的文化体系,便孕育了“皇权至上”、“你君贵民贱”、“重权轻法”、“重情轻理”、“重义轻利”等一系列人治思想,宗法文化传统使得中华民族成了一个缺乏民主法治文化的民族。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一些人树立了较为系统的法律观念。但由于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一部分人仍然存在法即是刑的观念、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理法观念、情大于法和权大于法的观念,这些观念至今仍然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的选择。

(二)我国传统法律文化迈向现代的改造途径

改变重刑轻民的法律、法规的教育。中国法律传统给我们留下的丰厚的遗产之一,就是重刑轻民思想的普遍存在。同样,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三、我国现代宪政的路径构建

宪政是法治国家的根本标志。宪政的灵魂乃宪法至上, 法治的灵魂也乃宪法至上; 宪政的精义乃限制权力, 法治的精义也乃限制权力; 宪政是一种治国的思想、原则和体制, 法治也是一种治国的思想、原则和体制。

(一)在现代宪政构建中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虽然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深深地影响过东亚周遍国家,形成独具风格、自成一体的中华法系,但由于传统法律文化毕竟植根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生产,突出表现为小生产方式的弥散性和土地政治的等级性,而小生产方式的弥散性和土地政治的等级性在政治上表现为君主专制,而今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逐渐取代土地而日益成为一个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领域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要素时,建立在小生产方式的弥散性和土地政治的等级性之上的专制统治就日益失去其社会基础。

(二)宪政的宗旨在于人权保障

宪政的终极目的就在于捍卫公民权利。宪政原则是以人为本,一切的宪法体制架构和制度设计,都服务于这一宗旨,离开这一原则,就无谓宪政。在旧中国,反动政权统治时期,中国人没有人权。建国以后,公民权利有了一定的宪法和法律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宪法历经四次修改,前后经历20 多年的时间,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却没有修改。

四、结语

关于宪政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探讨中,必须认识到,不同的文化传统,其宪政的发展道路也必然不同。 在我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客观、公正地对待传统法律文化尤为重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表现为轻视接法律、皇权至上、重义轻利等明显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这就需要重塑与现代法治相符的现代法律文化,有必要对权力制约的同时保护公民个人权利。在法治现代化过程中,同时要重视对传统法律文化的吸收,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固有载体来表达现代法治的内在要求。

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篇(11)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163-01

一、彝族民族民间舞蹈在文化多元的今天面临的问题

(一)舞蹈风格属性异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共同体,各民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民间舞蹈风格性动律肢体语言是民族属性极强的标志,是区分各个民族之间重要媒介之一,舞蹈艺术风格的产生是由于这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长期历史发展沉淀下来的,由于彝族人民常年居住在山间丘壑,因此他们舞蹈动律主要以脚下为主,体现在上下抬腿、蹬脚重心的变化、膝盖的歪曲、跺地等等为主要特点。不难看出凉山彝族舞蹈中重中段以下弱化上半身。从四肢表现维度上讲手臂的动作很少,在群体性舞蹈表演当中主要以连臂或者是拍手为主,但也不缺乏装饰性手臂动作。凉山彝族舞蹈以自身特有的风格属性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传统的文化属性正在经受着现代思想的冲击。在这场浩浩荡荡的文化对撞中彝族舞蹈也不列外的受到现代多元文化的影响,导致本民族舞蹈风格属性的异化。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人员的流动,由于改革开放以后,众多的彝族年轻人走出大凉山,他们进入都市以后,受到都市舞蹈文化的熏染,都市舞蹈特有的节奏与个性化的风格更能够为彝族年轻人所接受,因此当他们回到家乡以后再次跳起本民族传统民间舞蹈时会不经意的留露出都市舞蹈的影子比如流行的迪斯高,恰恰舞元素等等,在群体自娱性表演时成年人对民间舞蹈的定位无意间也会影响孩子们对本民族舞蹈属性的认定,久而久之将会导致传统民间舞蹈风格属性的异化。二是编创者观念的变化。由于受到现代大众审美观影响,在民间舞创作上编导们借用其它舞蹈元素进行整合加工,特别是现代舞元素的运用。其实合理运用现代舞元素对民间舞蹈来说是可喜的,这样既可以丰富舞蹈姿态又可以增加民间舞蹈的可看性。然而现在很多的年轻编导过度的滥用这一元素导致传统的民间舞蹈丧失了风格属性,在编排的彝族作品中除了偶尔能看见几个跺脚,歪膝盖动律以外,其它的看不见任何彝族动律,整个作品看起来就是现代舞。有的彝族舞蹈作品甚者强化中段以上表现力,弱化彝族民间舞蹈以脚下为根基的传统,旁腰的夸张运用,大涮腰的强化,提升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如果不遵循本民族的舞蹈之根,抓住民族之魂,创造的作品丧失了本民族特有属性即使技巧再高,舞姿编得再炫,表现力再强,也没有流传的价值。编创者们不遵循本民族舞蹈属性,过分强调个性化,盲目滥用其它元素对我们保护和传承彝族舞蹈文化极为不利。

(二)传统舞蹈接班人缺失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众多的彝族年轻人外出务工以求获得一份不错的收入贴补家用,勤劳朴实的彝族年轻人靠着自己的双手盖起了新楼,改善了家庭的生活条件,因此留在家乡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在追逐经济利益的今天,传统民间舞蹈就会无人问津。另一方面电视的广泛使用,网络的发达,电子期刊的出现等多种消遣方式的建立,导致现在的年轻人在业余时间的娱乐方式由传统单一走向多元,以至于传统民间舞蹈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大,更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舞蹈这一清贫的行业。当老一辈传统舞蹈接班人由于年龄的增长相继离我们而去的时候就会出现接班人断层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呈上不能接下,接班人的缺失导致舞蹈载体的空缺,传统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人就会因此断裂。

(三)创新性不足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对于传统的民间舞蹈来说同样如此,创新并不等于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建立起新的舞蹈样式,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经过合理的变革,既要保证本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属性不被异化,又要与时俱进满足人们对传统民间舞蹈文化更高的审美需求。现在传统的彝族民间舞蹈总体说来呈现创新性不足,舞蹈样式传统单板,程式化比较严重很难满足大众的审美。有的则在传统民间舞蹈上创新过度,看不到传统民间舞蹈的影子,这样也就不成为本民族舞蹈的创新,在传统与创新的道路上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当代舞蹈工作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二、彝族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与保护几点建议

(一)静态保护与动态传承

由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方面还是处于一种自发性与粗放型的状态,因此在保护方面一方面我们可以采取文字资料的记载与收集,把每一种传统舞蹈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最后以成书出版的静态保护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彝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另一方面可增加展示平台,由于以往在传统舞蹈这一块的展示平台少而且并不是常态化的,大家所知道的每年就只有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以及“彝族年”人们会跳起传统的民间舞蹈,那几天过后就很少有彝族人会跳了。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定期举行传统舞蹈大赛的动态传承形式,通过比赛运行机制,实行奖励制度,一方面既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比赛把传统民间舞蹈更好的传承下去。

(二)民间与政府齐心协力

在民间任何一种措施的实行与推广,都会显得比较的薄弱,彝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同样如此,光靠民间自然传承,自然保护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就需要各级政府的出面,一方面在对彝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上加大力度,建立保护和传承机制,特别是在传承人的定编定岗上,可以优先考虑他们,增加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没有任何的后苦之忧。二是政府可以适当的增加必要经费的投入,采取有效的补助,扶持等措施对民间舞蹈进行抢救性的保护,比如民间舞剧的创作,舞剧的创作是综合性的,从一部舞剧里面我们不仅可以看见这个民族的优秀的民间舞蹈文化,同时还可以看出舞剧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这对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作用巨大。三是运用市场机制,政府可以运用市场机制,开拓更宽更广的渠道进行保护。因此采用民间与政府齐两方面的力量,民间出人,政府出资出力,共同齐心协力对彝族民间舞蹈实行传承与保护,不失为一种良策。

(三)传统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

在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方面,一方面我们可以在新一代年轻人中通过政府引导,采取多种措施,培养新的传承人,通过这种传统的传帮带传承模式也会使我们的传统的彝族民间舞蹈传承下去。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科技的进步,出现大量的电子产品比如摄像机,录音机,录音笔,IPD等等,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科技元素作为媒介,通过现有传承人的现场表演模式,对传统民间舞蹈表演内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数据的采集,最后制作成数据光碟。通过建立舞蹈档案进行可持续性传播。由于数据光盘具有存储内容庞大,而且可以无限制复制等特点,能够使我们把优秀的民间舞蹈一代代持续性传承下去,通过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科技运用的形式两者交相辉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把彝族优秀的传统民间舞蹈传承下去。

三、结语

凉山彝族这个古老的民族,传统的民间舞蹈为这个民族的过去与发展增香添色不少,成为该民族众多文化元素中的一朵亮丽的瑰宝。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动态过程进行到今天,我们如何在历史的发展中,在文化多元的今天,传承和保护好彝族民间舞蹈这块瑰宝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在彝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保护工作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而且工作量庞杂,因此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方能更好的实施,因此笔者在该文章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拙见,可能有些意见尚不完善,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谅解。

该文章为彝族研究中心2010年课题四川凉山彝族民间舞蹈时代性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ZWH1029

参考文献:

[1]朴永光.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