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校教学创新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2 09:14:22

高校教学创新

高校教学创新篇(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谋生机的源泉。”当“创新”被普遍认识到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才的重要作用时,“创新”一词也变得“流行”起来。创新是什么?当创新渗透到高等学校时,创新与本科教学的关系是什么?如何评价创新在本科教学中的作用?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

        一、关于创新

        创新一词最早用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创新’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论述,是关于创新思想的最初阐发。此后,在《资本论》中,专门研究了近代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科技创新活动,在题为“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蒸汽、电、机械的和化学的因素)”的笔记中,研究了1500年至1850年间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以流体力学为代表的科学创新;研究了从手工作坊到大机器工业转变的制度创新,为创新研究首开先河。

        创新理论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他当时提出,‘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包括开发一种新产品,从用一种新的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或者控制原料或者半成品一种新的来源,以及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这就是他当时提出来的对企业家而言的五种创新。

        创新(英文名叫innovation),从字典上看,意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也叫革新,或者是指技术和经济领域里所采用和出现的一些新方法、新制度和新事物等,因此,创新最重要的表征就是新颖和独特,以体现“首创”和“前所未有”的特点。

        二、创新与本科教学创新的关系

        从创新理论的提出到现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理论在不断地演变、发展,现在创新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企业、社会,作为承担着为创新事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重任的高等学校,近几年来也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对本科人才培养、对高校、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创新不是凭空臆造,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上的,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知识创新,都离不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本科教学创新是关键。

        综观近年来的高校本科教学研究论文,创新一词出现频率颇高,创新的内容基本涵盖了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师管理创新、课程创新、教学管理创新、教学评价创新等方方面面。这些论文强调在本科人才培养上,要尊重和弘扬学生的个性,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要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上要自主创新,重视教学与科研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师管理制度等等。创新是国家民族的灵魂,也是高等学校的灵魂和核心,这些创新思想为高等学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发展方向,它影响着学校领导者的管理,也引导着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行为。

        然而,在分析本科教学创新思想与创新行为对培养创新型人才产生深远意义的同时,不难发现,由于制度设计的不完善、创新观念的滞后、创新环境欠佳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创新动力明显不足、甚至存在部分伪创新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缺乏正确的创新观念。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高等学校能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国家、对社会、对高校来说是决定其未来能否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高等学校不但要有创新意识,还要创造条件,创造氛围,积极主动地引导高校的每一位师生员工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在本科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让高校的每个人都融入到本科教学创新中,还需要有正确的、全民的创新教育观念。 

        二是对创新缺乏理论上的指导,使本科教学创新缺乏深度。虽然当前本科教学创新是高等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但理论研究有内在缺失,有的将本科教学创新任意泛化和简单化,有的将本科教学创新绝对化和神圣化。创新要体现“首创”和“前所未有”的特点,与改革有所不同,创新的落脚点在于创造新的独特的东西,改革主要是指革除陈旧的东西。如何辨别是创新还是改革,需要有独特的创新评价机制。

        三是本科教学创新缺乏风险规避与成本分担机制。 

任何创新都是一种实践,实践都是有风险的,本科教学创新实践的风险影响了创新活动的深入。就本科教学创新实践而言,它需要高投入,创新在不断选择的过程中会存在失败的可能,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本科教学创新实践的风险和成本即效益分析,提前进行创新实践风险分析和效益分析,在教育资源相当有限的情况下显得更有必要。

       三、本科教学创新评价

        如何引导教师正确认识本科教学创新、全员参与本科教学创新,如何评价本科教学创新活动的意义、效果,如何促进本科教学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最为可行的办法之一是在高等学校内部建立本科教学创新评价机制。本科教学创新评价是检验本科教学创新效果、成功与否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评价,将一些尚处于离散、但能客观表现本科教学创新状态的行为和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定量与半定量相结合的指标,对本科教学创新行为进行引导,通过有效的本科教学创新评价机制时时进行评价和监督,培育高校全民创新观念,营造创新氛围,完善创新机制。

        本科教学创新评价机制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内部多方面的人员、部门,涉及到学校本科教学的全过程,涉及到学校本科教学创新氛围的营造和创新动力的激发,不同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提出不同的激励措施和管理办法,尽管评价指标不一,标准不一,但指标体系的设计应有共同的指导思想,反映同一时代的特征,促进本科教学创新发展,以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本科教学创新指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具有道德指向

        创新是在不断地比较与竞争中体现出来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创新就会有竞争,本科教学创新评价指标的设计必须首先要强调大学校园中竞争的和谐有序和良性互动,必须坚持竞争的道德指向,有才有德、德才兼备应成为评价指标中的一个重要导向。创新是一种科学精神,应是严谨求实、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开拓,评价指标设计还要克服现有本科教学创新活动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达到引领本科教学创新去伪求真、标新立异的目的。

        2、有利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养成和创新素质的提高

        本科教学创新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评价指标的设计必须有利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养成和创新素质的提高。创新活动是一种考验意志、锻炼思维的活动,本科教学创新活动本身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有助于培养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坚强意志、浓厚兴趣、务实作风、无畏胆识和各种沟通能力。本科教学创新评价指标的设计还要考虑创新活动对学生个体的尊重,使 “偏才”、“怪才”有适宜的发展空间。

        3、有利于教师、学生创新意识的普及

        本科教学创新的目的不只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更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着力于培养和普及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本科教学创新评价指标的设计要引导每个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本科教学创新的过程和成果中,通过合理的评价,不仅有利于推动本科教学创新活动的开展,更有利于创新意识、创新观念的普及。

        4、有利于本科教学创新状态的可持续发展

        (1)有利于教师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本科教学创新评价应有利于教师愿意在教学创新上投入精力和时间,尤其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评价指标更要有利于教师平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有利于科研与教学的互动。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本科教学创新评价应有利于发现学生在优势智能方面的作为,激发学生的个体潜能,有利于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学习效果考核标准。

        (3)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开展。发展式管理的核心是动态管理,本科教学创新评价必须在数据客观、动态、连续有序的基础上,真实、连续地反映被评对像的本科教学创新状态,以便更好地为被评对象提供服务,发挥引导作用。

        5、有利于学校宏观全面地把握本科教学创新状态,完善和发展学校本科教学管理模式。

        目前许多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发生转变,由人治管理转向人本管理,本科教学创新评价要有利于学校领导层宏观全面地把握本科教学创新状态情况下,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有效地实现宏观管理。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永远需要创新,本科教学创新的动力大小、效果好坏、普及范围,取决于学校的管理、激励、评价和监督机制。高等学校应通过建立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让“创新”在高等学校不只是“流行”,更是“普及”。

参考文献:

高校教学创新篇(2)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9-9166(2010)011(C)-0172-02

前言:高校教学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根据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一个学校所拥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的过程。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这就决定了教学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教学管理是一项体现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重要的学校管理工作,它是维系学校教学机制正常运转的枢纽,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教学管理已经逐渐无法适应创新型的人才培养,因此,创新教学管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一、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创新,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整合优化教学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满足广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持,推进社会和谐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二)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有利于教育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初步完成了规模扩张,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机制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对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是师生的主观需求

一所高等院校的工作,用“治校办学”这四个字概括是最恰当的,治校是把学校管理好,办学是把学员教育好。在治校办学中,教职员工是关键要素之一。

二、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策略

(一)教学管理理念的创新

高校教学管理创新,首先是教学管理理念的创新。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因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高校管理理念的基础。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就是指在教学管理中用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来确定教学管理方式及管理手段,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个目标转换为通过管理塑造一种环境,激励和启迪人们自觉为实现学校目标和个人价值目标的统一而奋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发挥教授专家治教的作用,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授为核心,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师生之间要加强沟通与联系,形成闭环的反馈机制。教学管理工作的三大核心内容是教育、管理、服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不同程度地存在以管理为主的工作理念,而教育、服务功能被弱化、淡化,使教学管理的水平一直停留在较低层次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招生就业体制的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等新形势,以管理为主的教学管理不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变化和他们的成长规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要转变观念,逐步从管理型向教育、管理、服务型转变,转换工作职能。教育的利益相关者是政府、受教育者、学校、社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与需求,组织专家进行科学、严谨的论证,执行要相对稳定,同时又要有弹性、体现人性化的管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定不移地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为目标,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二)教学计划创新

高等学校应依据“突出重点、强化训练、分流培养、反映特色”的教学方案,定期修订教学计划,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学科重组,使教学计划能及时地反映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学校通过经常走访毕业生用人单位,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了解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情况,并对照市场安排,合理地调整教学计划,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了解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和要求;走访办学有特色、管理好的学校,借鉴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在教学计划公布前,请专家、教授、家长、学生多方反复讨论及论证,最后发给每名学生一本教学计划,让学生知道他们将学习那些课程。

(三)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制度创新是基础,机制完善是关键。各高校应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这个根本任务进行深入研究,在借鉴其他院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推进管理人员的激励与人文关怀制度,学术评价与监督制度,领导下课堂听课等制度的完善,并继续健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教学质量监督体制,督导组反馈等机制,使其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及时总结经验,找出管理运行中的不足与漏洞,不断充实其内容,丰富其内涵,规范其管理,齐抓共管,逐步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模式。

(四)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创新

为保证教师的授课质量,学校应专门成立由专家、领导和学生家长组成的教育质量评估委员会。聘请德高望重的退休教授担任专职教学质量督导员,定期深入到各教学单位,了解和检查它们在办学方向、教学管理、教研活动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对教学有关规定的落实情况,认真进行监督和指导。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建议或指导教研室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以利于改进。对教学中出现的严重问题,督学委员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个别教师有惩罚的权力。同时,评估委员会还对学生的学风进行检查和监督,督学委员会组织对题库建设的检查、审定,监督各种考试的组织和实施。考试后,审查考卷,将整个教考分离的全过程置于督学委员会的监督之下。督学委员会负责对各教学单位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评选院级优质课、评选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树立教学典型、评选优秀教学成果等主要由督学委员会评定。在评职聘任、干部配备、奖金发放等方面,督学委员会的意见应足够的重视和尊重。督学委员会每学期对全校教学工作作出总评价,并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供给学校领导,以便他们作为部署下学期工作的参考或依据。各班的学习委员负责记录教师授课时间、地点、内容,定期把教师授课情况及学生意见反馈给教务处。领导定期将教学意见反馈给每个教师,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同时也加强了教学管理,对缺课、漏课以及不负责任的情况,学校能及时补救,甚至解聘教师。通过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和教学测评手段的运用,完善了教学管理的保障机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确保人才的培养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语:总而言之,我们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应明确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掌握教学管理的基本规律,认清教学管理的要点与重点,把握好教学管理与运行的体制和制度,全面推进教育管理创新机制,不仅有利于顺利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高校教学创新篇(3)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已经转变为富有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高校是培育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场所,而教学管理对于高校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纵观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大多数高校还是采用我们认识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此种模式存在着不少的弊端和问题,已经不能够符合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因此,本文将仔细分析高校教学管理中现存的问题。

2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管理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教学管理是整个高校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其思想观念决定着整个高校教育的基调。纵观我国目前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其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不能够紧紧的跟随社会时代潮流的变化。一方面,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定位具有偏差,仅仅把自身当做管理者,态度时常居高临下,而不是深入课堂,深刻的了解学生和老师们的需要来进行教学管理,忽视了教师和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角,从而导致了教师的教学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学生的学习缺乏自主性,这样教学管理模式之下的教学效果和管理的预期之中的目标值会存在严重的偏差;另一方面,教学管理人员自身缺乏应有的素质,高校往往缺乏对于教学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或者培训过于形式化,并不能真正的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导致其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从而教学管理模式过于落后,不能够培养出真正对于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

2.2教学管理机制不科学

教学管理机制的科学性决定着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纵观我国目前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的现状,其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隐患。一方面,高校的教学管理机构的职责权利不分明,管理机构冗杂。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为了方便教学和管理,高校常常有许多学院组成,并且院系是最基本的教学单位。但是在职责和权力的划分上,教学管理的权限往往集中的学校的管理机构,各个院系缺乏基本的教学管理权限,因此对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的状态,及其对于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势必会弱化;另一方面,高校的教学管理考核工作缺乏科学性,高校针对教师的考核注重的是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重视科研却缺乏教学水平的要求,从而导致教师对于学生的讲课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不能够所有人做到传授知识;而且对于教师的考核标准,缺乏时代性、社会性,往往是根据本校的教学状况和现状出发,而不是从和其他高校的对比中或者未来整个教育的要求,因此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缺乏时代性和先进性,从而很难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2.3高校专业设置缺乏稳定性和清晰度

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并且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变大。为了迎合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许多高校纷纷开始扩招和增设社会需求的热点专业,由此造成了很大的问题。一方面,由于高校不断的增设新的专业和扩招,或者是学院之间的合并和分离等,这都会导致教师必须不断的开设新的课程或者增加新的工作量,由于教师的精力和能力有限,随之带来的便是教师的教学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各个高校为了不断增加生源和在竞争激烈的教育行业占有一席之地,纷纷设立新专业增加学校的收入和影响,从而导致许多高校存在不同的院系专业相同或者相近,这样一反面造成了学校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会造成学校资源和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因此,我国高校必须保证其专业设置具有稳定性和清晰度,这样才能保证高校的教学具有高质量。

3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措施

3.1教学理念要时时更新,坚持以人为本

教学管理理念的决定着整个教学管理的基调,因此,我国高校必须跟随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管理的理念,真正的以人为本。一方面,在高校的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一直扮演着主角的角色,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也必须以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必须要时时刻刻以教学为核心,规范和完善学校的咨询和反馈机制,允许学生和教师向学校的管理机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帮助学校做出真正的符合教师教学实际、学生学习实际的决策,从而实现教学管理的目标。

3.2改变教学管理模式,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创新高校教学管理的关键之处便是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建设一套实行社会时代的需求和符合高校实际的教学管理机制,从而创新高校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在专业的设置上必须具有统一性,该权利必须归学校所有,学校针对各个专业的特点和课程设计、就业方向等进行严格的归类,避免不同院系之间设置相似的专业,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浪费学校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可以避免因为专业相似而出现院系合并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各个高校要尽快实现学校和院系之间的两级管理模式,使院系不仅仅是基本的教学单位,也是基本的教学管理的主体。这样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院系基本教学单位和教师对于教学管理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实现职责的明确性,有利于教学管理的监督。

3.3适应创新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

教学管理人员在高校中不仅仅要扮演行政管理人员的角色,还要扮演学术管理的角色,因此,必须全面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够保证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中不断创新,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因此,一方面需要对于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保证其具有较强的职业素养,从而保证其在工作中能够顾全大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适应高校的教学管理的创新;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入职的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定期的培训,保证其掌握现在教育与管理理论及相关学科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且在创新高校教学管理中能够做到统筹兼顾和组织协调能力,从而不断提升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杰出人才,不断提升我国的教育管理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机制和管理人员等方面,因此,在创新高校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管理模式、完善教学管理机制、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从而不断创新高校教学管理,培养出为社会时代所需要的优秀人才,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高校教学创新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发展

教学创新是促进教学发展与进步的基础,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创新中,提升教学管理方式的优化,逐渐深化教学改革,从教学管理改革基础上实现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在实际改革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完善,以此实现真正的教学管理创新。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在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基础下,高职院校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首先是在教学规模以及教学理念上受到限制,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高职院校教育受到严重的教学冲击。其次是在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素质等方面,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最后是在教学对象方面的限制,多种原因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转型成为必然趋势。与此同时,人才管理的发展,不仅要求应用型人才具有非常熟练的技能,在综合素质上同样非常重视。在这种经济市场不但优化与发展的基础上,适应人才市场要求提高教学管理更是尤为重要。从整体上来讲,教学改革的不断进步主要是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重视对学生潜在能力的挖掘,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综合型人才。但是因为教学传统以及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导致高职院校在改革过程中受到很多约束。本文对此也进行了总结,根据详细深入的分析,提出改善优化措施。

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限制性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手段等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创新进程,传统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根深蒂固,无论是教学课程的安排,还是专业性教学的设置等,改革力度不够,效果不理想,教学理念得不到更新,教学管理上比较呆板教条,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不够,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变化与创新,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高职院校在进行改革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体制改革。一些院校基本延续着行政组织管理,强制性约束学生的学习以及各种行为。这种强制性的教学管理方式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忽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性,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比较少,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存在很多不透明管理方式,不利于高职院校教学的进步。教学队伍不够强大,教学水平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一些高职院的教师基本都是毕业之后的学生,虽然在专业知识上掌握比较多,但是在实践经验上不够,因此在教育上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加上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不够,专业性不强,导致管理质量不明显。最后,学生的学习考核制度不完善,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一直是高职院校非常重视的问题,同时是影响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当下很多高职院校在不断发展中,考核方式比较落后,考核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能力。在这种角度上,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综合性能力的考核要求不断完善考核制度,根据考核的内容以及考核的标准提高对学生综合性能力的考核。这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技能学习中或是知识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学生学习上的缺陷,优化教学方式。

三、高职院校教学优化改革措施

1.优化教学理念

对高职院校教学发展来讲,教学理念的创新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学校在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教学优化基础上,要不断提升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学校要改善传统教学中呆板教条的教学方式,引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开放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提高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滋生的创造能力,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发展,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2.完善高职院校教学流程

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是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当下的就业发展以及人才市场对于学生的要求,学校要不断优化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系。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学校要对教学管理体系进行分层次的优化管理,保留传统教学管理中具有的优势,不断注入新的教学流程,在保证教学流程清晰明确基础上,实现对专业技能教育的集中,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实现。

3.完善教学考核制度

学校要提高高职院校教学校核制度,针对学生本身的学习与综合能力展开准确清晰的考核与评价,在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基础上,需要对师资力量进行壮大,使教师积极参与考核制度的完善中。学校要制定严格的监督检查,分析评价系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重视考核中的层次化分析以及考核范围的扩大,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考核内容需要进行区分,考核内容根据考核的具体需要进行灵活变动,实现考核的真正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改革期间,要根据教学的具体需要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关的优化措施,通过优化教学理念、完善高职院校教学流程、完善教学考核制度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教学管理的优化,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龙麟,周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0

[2]闫丹.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高校教学创新篇(5)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快速而平稳地发展,高等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文化艺术教育尤其是高校的艺术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显然,高校声乐教学在其中的贡献也有目共睹。然而也不可否认,很多导致声乐教学整体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也在教改进程中不断涌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声乐教学出现了一些诸如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手段的单一性等与时代脱节的问题。”目前高校声乐教学方法和手段仍不能很好满足艺术教育改革的需求,较为陈旧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实现。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初步总结并评析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以期为创新高校声乐教学方法提供现实依据。第一,单一课程设置,导致声乐教学没有活力。任何课堂教学都离不开课程设置,这也是影响教学方法使用和教学效果的主要实践因素。目前,高校声乐教学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即便课程设置多元化在今天已经不再是创新发展的主要趋势,其在高校声乐课程设置中运用,也微乎其微。声乐课堂教学中充斥着作品分析、声乐技能训练、乐理知识传授,相反课程设置很少涉及实践性内容。第二,声乐教学目标模糊,导致文化意识缺失。确定声乐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效率和实现教学效果的保证。目前高校声乐教学特别注重声乐表演及演唱技能训练,而艺术情感培育、声乐审美能力培养等内容安排,较为失衡乃至欠缺。这是声乐教学目标模糊的主要表现,也是导致文化意识缺失的实践弊端,其结果必然会对培养高素质人才造成严重的影响。第三,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导致课堂效率不高。声乐教学的内容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课程设置单一化的影响。当前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声乐教学内容脱离实际,不能适应高校艺术教育现实需求,也难以满足基础教育新课改对声乐师资的实际要求。在高校声乐教学实践中,则表现为很难激发学习兴趣,限制并阻碍着教学效果的提高。作为直接影响声乐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学内容的更新必须提上议事日程并作出合理规划。

二、创新高校声乐教学的基本条件

创新高校声乐教学是一道复杂的实践命题,事关教学目标设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优化等实践环节。但基本条件和需求的满足,也是有效推进高校声乐教学创新实践的重要基础。因此,结合高校声乐教学实际,当前要在以下形成突破。一是坚持理念和观念创新。创新高校声乐教学方法,首当其冲的就是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改变。高校声乐教师应该从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对立关系中跳出来,努力成为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逐步引导学生走到课堂教学的主置上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且把这一新的教育观念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结合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是充分认识创新实践的艰巨性。高校声乐教学要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离不开声乐教学方法的创新。这样的实践目标和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付出艰辛努力并经历复杂过程,也必然要求教师在此过程中,投入足够的热情和精力。声乐教学的创新实践,要求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之上,不断的总结、思考、分析,探索出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专业技术水平与综合素质。三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教学要求。确保教学成功和提高学生声乐水平有着重要前提条件,这就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要清楚、准确地了解和把握住教学要求。教师要基于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出科学、有效、可行的教学目标。就声乐艺术而言,“整个声乐演唱是由多个部分构成的整体,包含生理构成、技术构成、心理构成、修养构成等,这些部分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叉和重叠的”。这也是声乐教学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条件。当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深钻教材,深入了解教学内容的实质及其意图。同时教师要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与学生的沟通以及对学生的考核等环节,充分了解其生活和学习的实际。这样才可能设定和把握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高校教学创新篇(6)

当前,我国近一半的理工院校开设了法学专业,增强了该类高校学科设置的综合性。但不可否认,与专门的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法学专业相比,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经验、学术底蕴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再加上理工院校固有的专业环境和办学传统的影响,使得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理工院校的多学科优势为其法学专业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创新空间。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理工类高校的特殊背景和条件,变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实现法学教育的机制创新,对理工类高校办好法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思路的创新

 

(一)培养目标的定位

 

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应成为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定位。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的改革,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综合发展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专业间的界线逐渐淡化。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应强调法学学科与理工类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以传统法学专业教学模式为基础,以理工类高校专业为依托,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

 

“如果只设有工科专业……不利于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应逐步实现法学与工、理、经、管、文等领域学科的结合,尤其是法学与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领域的结合。在法学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的培养上,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对特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各行各业用人单位的需要。

 

(二)办学思路的更新

 

结合本校特点,实现特色办学。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的发展,要从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凭借所在学校重点优势学科,依靠现有资源,于学科间交汇点上将一个或数个优势学科作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法学发展的新兴领域和研究方向,形成合理的学科结构和布局,创设既符合自身条件,又体现学校特色的法学专业,有侧重地培养具有自身的独特品格与不可替代性的法律人才。

 

二、教育模式的创新

 

纵观全球法学教育的模式,一种是通识教育,另一种是职业教育。从目前专门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的思路和做法来看,中国的法学教育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以法学理论知识的课堂传授为主的通识教育,而是更加注重以案例教学和法庭教学等实务教学方式为主的职业教育。

 

大多数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也是以之为效仿对象。但问题在于,理工类高校,特别是地方理工类高校在法学专业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学术影响、社会资源等各方面,与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职业教育上存在短板,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通识教育如果在课程设置上不体现差异化,则无法显现出竞争力。

 

鉴于理工类高校法学本科生毕业后进入公检法系统的比例较低,绝大部分是进入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与法律相关的事务。因此,本文认为,基于理工类高校的特殊情况,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不应只是针对纯法律职业而进行知识储备,而应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学校特色探索一条有竞争力和广泛发展空间的道路。在通识教育方面,除了向学生讲授法学基本理论和制度,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法律思维之外,可根据各校理工科背景专业的特长,确定一到两个特别法专业方向进行教学。

 

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毕业后从事法官、律师之外的非传统法律职业作好知识储备。在职业教育方面,可以说案例分析、法庭旁听等普遍采用的职业教育方法仍然只是针对传统法律职业进行的技能培训,虽然目前很多理工类高校职业教育都是以司法考试为核心进行课程安排和教法更新,但这并不是理工类高校法学职业教育的全部。基于其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特点,我们认为理工类高校法学职业教育还应着眼于法律专才的培养,不仅要强调传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关注法律职业技能在其他职业领域中的运用。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设计教学环节,尤其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理工学科相关职业的特点、内容、工作程序等,为学生毕业进入非公检法单位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体系的创新

 

理工类高校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实现创新,就必须在传统法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基于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定位,理工类高校院校法学专业教育适宜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 即前三年进行法学专业基础教育, 后一年进行法律职业实践教育。理论课程体系方面, 分为两大部分,法学基础课程和法学特色课程。课程设置应以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14门核心基础课为主干,既要保持课程设置的相对稳定性,又要结合本校的优势专业,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度。此外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要体现特色,重点是结合理工类课程,体现出层次性和方向性,可以部分设为选修课程,由学生依兴趣自主选择。

 

实践课程体系方面,应设置一套以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提高学生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和以目标就业岗位为指针的实践课程体系。规范的实践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年论文(阶段论文)、毕业论文、实习三种。教师通过指导和评判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从而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实习则是法学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又可分为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专业见习是组织学生到法律实务部门见习,了解法律工作的方法和程序的学习活动。毕业实习则是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综合考察。实习应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值得注意的,理工类高校法学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应该更加多元化,不能仅限于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和政府部门,还应当向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拓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习空间。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

 

由于教学方法是当前法学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在理工类高校法律教育的机制创新中,教学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理工类高校法律人才培养以应用复合型为基本目标定位,故而实践型的现代教学方法应贯穿于法学教学的全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教学环节。具体而言,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把培养学生法律职业思维,形成分析和解决具体法律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力争专业知识同步转化为职业能力。同时,倡导互动式教学,以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和疑案辩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克服学生因被动接受灌输形成的学习惰性。

 

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辩论教学,锻炼学生的口才和应变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其一,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深入基层、认识社会,从一个法律人的角度看待和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运用法律思维观察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观摩法庭庭审。庭审观摩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法律的感性认识,特别是使学生对庭审程序有直观的了解。其三,模拟法庭教学。通过模拟庭审,可以增强学生对诉讼参与人的了解和认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融会于实践,对提高其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大有益处。其四,诊所式法律教育。该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让学生亲身参与真正的法律实务,真切感悟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刻内涵, 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由此掌握基本的法律实践操作技能和法律职业精神。

 

五、师资建设的创新

 

为适应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师资队伍建设也要实施机制创新,其核心在于:加强理论型师资的引进和培养的同时,要重视实践型师资的队伍建设。理工类高校,尤其是地方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和职称偏低的现象。缺乏具有深厚法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会直接影响法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同时也影响专业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无法进一步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这成为制约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上层次、入主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首先加强理论性师资的引进和培养。一是要引进高端法学人才。我国部分重点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近些年得以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仰赖于国内著名法学教授等学科领军人物的引进。

 

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因此理工科高校应将的法学人才的引进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鉴于普通理工类高校相对于名校在学校级别和声望上存在差距,且国内高端法律人才稀缺,因此在人才引进上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在经费支持和配套政策等方面要高于其他学科,这样才能吸引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高层次法律人才加盟。二是鼓励现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理工科高校的理工专业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结构已趋于合理,而法学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仍有提高的空间。因此理工类高校在教师的培养政策上同样也需区别对待,法学专业教师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工资、福利,以及职称评定都应享受与理工专业攻博人员不同的差别待遇。

 

高校教学创新篇(7)

    2师资的需求不能够满足

    学分制大力推行,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教师队伍无论人员结构还是学科知识结构都是按学年制来完成的,显然师资配置偏少,制约了学分制的实施。

    3我国高校推行学分制的策略分析

    3.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全面了解学分制度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基础工作,要想创设中国学分制,首先就是要对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理性变革。这主要包括一是加大宣的力度,推行学分制要让高校的每一个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明确推行学分制的目的和意义,向每位学生都要发放选课指南,以方便学生选择。二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推行学分制,从学校领导到学生都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这样才能明确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变展开大讨论,为学分制的推行作基础工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三是提高学生的观念。对于刚走近大学学生,对于新的事物并不了解,所以这时学校应加大对他们进行学分制的宣传工作,让学生从应试教育模式中走出来,探索创新的学习模式。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一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学分制的不断推行,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也提出了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不加强学习,自己开的课程不怎么受欢迎,自身的价值也得不到体现,所以,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二是教师要做好宣传工作。对于自己开设的课程,要学会自己进行宣传,比如,天津大学的教师采取挂牌上课,这本身就是一种宣传,不仅把该门的课程内容宣传给了学生,同时把授课教师的专长也宣传给了学生,以让学生对此课程感兴趣,吸引了不少的学生来听课。三是加强对师资的培训。教师要通过自我学习或进修培养等方式,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四是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高等学校要充分挖掘教师队伍的潜力,建立有效的教师竞争机制和激励政策,促使教师多开课,开质量好的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3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和完善计算机管理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教务处财务处品学工部等多个部门,它方便了学校对信息集中管理,实现了全校信息共享,为师生带来了方便,也为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二是建立了学生网上选课系统。这主要包括首先是建立了规范的选课流程,让学生方便地自主选择不同档次的课程;其次是建立了学分的实施条例,好让学生自主选择时间和安排学习的相关进程;最后是建立了学分制下的学籍管理制度,方便了学生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中对学习和毕业资格信息\课程和教学内容信息保证公开,使学生在进行自主选课和设计学习进程的过程中做到有目的\有计划。三是提高了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学分制实施后,在教学管理中,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大,所以只有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才能保证高校教学管理有序的进行。

高校教学创新篇(8)

关键词:高校 排球教学 理论创新 教学模式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而人才的定义不止局限于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学生体育运动的开展,以培养出素质全面的毕业生。排球作为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在高校中也备受青睐,其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体魄,舒缓学生的身心;另一方面更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坚定的意志力。纵观我国各高校,很明显地可以发现每个学校在排球教学模式方面均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阻碍着高校排球教学在各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对排球教学模式的改革工作,以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排球课程。

1高校排球教学模式现状

排球教学的的发展取决于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及适用性,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工作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当前高校的排球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类,有些院校采用的仍然是传统教学模式,有些学校则采用现代教学模式,即在传统模式之上有所改善的一种新型模式。

1.1传统排球教学模式

由于新旧观念之间的转换需要较长的适应过程,因此多数高校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排球教学模式。传统排球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教学模式较死板,教学步骤较清晰,即体育教师简单地按照课前热身、正式教学、课尾休息这几个步骤来教学。热身阶段,即让学生进行必要的热身,如跑步、肢体锻炼等,以免学生在正式教学时由于不适应而受伤;正式教学阶段,即教师讲授并示范,学生学习并实践,教师在一旁监督、修正的阶段,属于排球教学中的重点阶段;课尾休息阶段,即学生在下课之前的体力恢复、情绪平复阶段,学生经过一节课的体育锻炼后,为了适应之后的课程,必须得到必要的休息。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教学教学模式中,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必须严格服从体育教师的命令;另外,在排球教学中一般只重视排球技能的教授,而不注重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因此其形式和步骤比较固定、重复,教学效果不甚良好。

1.2现代排球教学模式

鉴于传统排球教学模式存在较多缺陷,教育部和体育部对其进行了适当的完善和补充,以适应新时代高校教育的背景和趋势。与传统教学的不同,现代排球教学给予高校学生更大的自由去挖掘自身的潜力以及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现代教学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提倡排球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的各种行为均应以学生为中心,以为学生服务为目的;其二是排球教学中不只教授学生排球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等。由此可见,现代教学模式不仅顺应了国家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新要求,同时也为学生走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高校排球教学存在问题

2.1排球教学计划不合理

虽然现代排球教学模式相比以往更加注重多样化教学,但是却很难在实际教学中落实到位,其主要原因便是排球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一般情况下,高校一周只安排一次体育课,学生活动时间较短,这对体育教学计划的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课时很短,在体育课上,教师一般只安排排球技能的教授,而无法顾及其它方面的教学。排球运动作为体育活动的一种,锻炼身体和舒缓身心是其重要的作用之一,然而由于教学课时短,学生不仅无法享受到体育活动的轻松氛围,甚至反而增加了他们的精神负担,也导致部分学生开始厌倦体育课,显然违背了体育教学的初衷。

2.2排球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当前的高校排球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是其教学中的另一个短板。高校排球教学模式一般只注重竞技技能的培养,而不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尽管现代排球教学模式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此缺陷,但是仍然达不到高校体育教学的标准。高校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心理教育与排球技能教学并进的新型排球教学方法,以培养出品学兼优的高校人才,真正为社会奉献上一己之力。

2.3排球场地、设备受限

排球场地及排球设备是排球教学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也是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排球锻炼的基础。然而由于国家在高校体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导致学生无法享有充足的场地来进行排球学习和日常训练,特别是一些民办高校,没有国家的拨款,排球场地与设备更是紧缺,有些高校的场地甚至紧缺到导致无法几个班平行上课的状况出现。另外,排球是最受高校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不管是选修排球的学生还是课后自发进行排球锻炼的学生,数量均远超其他项目,这也使得排球场地和设备短缺问题更为严重。

3对策及建议

现代高校的排球教学模式虽然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有些是“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只注重技能、忽视心理素质,有些则是“量”的问题,如运动场地匮乏,对于前者必须严格整改,对于后者则要制定相应的补充措施。为了更好地消除当前高校中排球教学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该文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有待相关人员参考。

3.1教学模式要适应学生需求

高校学生是高校排球教学课程的主体,因此教学模式必须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才能顺利地进行教学。有些学生偏向于竞技方式教学,那么教师可以安排团体对抗教学模式,即将这些学生分组,然后组成团体进行比赛,也可以一对一进行对抗比赛,以满足这些学生的竞争心理;有些学生更喜欢娱乐型的排球训练,那么教师可以选择更随意的训练模式来对这些学生教学,以满足他们的娱乐心理;同样的,对于其他同学也可以按照他们特定的需求来确定教学模式。可以发现,这种具有适应性的教学模式不仅局限于学会排球运动,更注重学生在排球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

3.2排球技能教学要有针对性

排球之所以受到如此多人的青睐,是因为其具有别的运动不具备的特征和优势。排球运动一方面属于竞技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伴随着激烈地体力和心理对抗,均带有强烈的竞争意味;另一方面排球运动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运动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多个人的合作,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均需要队友的接应。再则,排球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应变能力,在运动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临场应变能力才能更好地与队友配合,必须具备一定的创造力才能使比赛更精彩。因此,在排球教学中,必须根据排球运动的这些特点来施教,即在教学方案和计划中必须注重对学生竞争性、合作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的培养。

3.3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在高校排球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体,教师具备绝对的权威性,学生只能一味服从,此种教学模式显然缺乏科学性,学生极容易感觉不到自身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长期以往必定会对排球课产生厌倦心理,此种方法可能更适合中小学生,而不适合思想成熟的高校学生。因此,排球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不管是从排球的教学方案、计划的编制,还是在体育课上的实践,均要把学生当作中心。教师不应该将自己视为权威,随意指责学生,而要顾及学生的意见和需求,对于可取的意见应该听从,并将其补充至教学方案中去。以学生为主体的排球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在排球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其增强对排球学习的主动性。

3.4排球教学要重视心理素质培养

以往的高校排球教学模式只注重身体的锻炼,而不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表明,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有着能动作用,而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均呈现越来越差的趋势,因此排球教学不仅要重视身体锻炼,还可以兼顾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高校可以在排球课的整体设计以及实际教学方面加入一些心理辅导的程序,让学生认识到心理素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事实上,心理素质好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能力,而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往往会发挥失常,这也间接反映了心理素质对排球运动的直接影响,因此增强心理素质必须成为排球教学中的附带目标。

3.5改善排球硬件条件

排球教学的场地和设施是排球运动开展的前提。对于公办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加大高校体育资金投入,以帮助高校改善场地和设备条件;对于民办高校,学校董事会联合校长必须加大对于体育教学的投资力度,或者吸引社会资金来进行体育设施的建设。另外,学校可以与周边的体育场馆合作,将教学场地转移至体育馆,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聘请体育馆的专业人员担任学生的排球辅导员,进行辅助教学。

3.6培养学生排球学习兴趣

古人云“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排球教学之上。目前的高校学生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均承担着极大的压力,使得高校学生对体育锻炼失去激情,而兴趣可以点燃学生学习排球的激情,使其不厌其烦地进行排球训练,带着兴趣的学习不带有任何的强制性,学生可以在轻松和谐的心境下自发地锻炼,可想而知锻炼效果必定更好。因此,要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排球学习,关键是要培养他们对排球学习的兴趣,而培养兴趣的方式有很多,其一是让对排球运动感兴趣的学生诱导不感兴趣的学生;其二是通过各种途径让不感兴趣的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好处,使其在无意识层面对排球运动产生好感;其三是在排球教学课上增加制定一些奖励手段,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4结语

排球运动是最受高校学生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然而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严重妨碍到了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学习,因此我国相关部门的专家应该不断研究新的改善措施,以实现对高校排球教学工作的完善和改革。

参考文献

[1]阮奎.论高校排球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报,2007(25):122-123.

高校教学创新篇(9)

一、前言

在各高校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日益关注下出现了多种形式的运动教学方式,其中把音乐、美结合起来加入动态因素的舞蹈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高校舞蹈教学也逐渐占领着高校教育中的一席之地,不断调整教学方式的方向和充实教学内容。舞蹈是一门结合技巧动作和学生内心世界的形体艺术形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会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产生不一样的效果,通过研究得出舞蹈教学最好的模式是现代引导学生身心健康的关键途径。

二、传统的高校舞蹈教学模式

(一)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方法守旧

高校每学年的课程设置都是按照入学前对学生安排的人才培养计划来执行的。很多高校因为受到现代化教学设备不完善、研究实际能力不高以及师资教学力量不够这些方面的影响而无法完成人才培养计划中设定的教学进度,在教务处也没有较好的处理方法下,教师就会减少授课的内容,通过这种单方面的追求效率来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很多高校只把舞蹈课设为选修课,其中很大一部分舞蹈选修课没有实际的发挥作用而只是形式上的存在,大学四年只有一个学期来教授这门课,每个星期总共才两个课时,这种情况压根不能为学生创造完善的舞蹈教学环境,只会让学生越来越不重视对舞蹈的学习,只是应付了事。对学生教学的方法也不对,把基本动作教会给学生而忽略对音乐聆听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陈旧教学方法的弊端。

(二)教学模式刻板、内容缺乏创新

在各大高校中,受到舞蹈教育开始比较晚和师资力量不够的影响,很多高校都没有设置好适合本院系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所以很多高校在舞蹈教学上都沿用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舞蹈学院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诸多高校设置的民族民间舞、芭蕾基训、素质技巧这些舞蹈教学课程都是以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舞蹈学院的考试视频为标准。很多学生都是为了避免高考文化分数低的带来缺陷而选择舞蹈,他们没有很强的舞蹈功底,导致很多高校招进的学生基本水平都不高。很多高校老师在对学生授课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生源的实际情况,只是一味的沿袭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舞蹈学院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真实需求,这种情况只会造成学生动作不达标并且出现厌学的情绪、教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讨厌推出新课程这三者不断地恶性循环下去。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舞蹈教学创新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

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思想不仅影响着每个阶段的教学工作,也涉及到高校的教学过程,学生的主观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增强,所以更应该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的重要性。只有确定了学生在教学地位中的重要性,才能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和把学生的需求融入到对教学内容的编辑中,把握好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舞蹈带来的动感和激情。舞蹈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传统地位的变化得益于教学主体的转换,教师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教学内容的一大重点来帮助学生完善自我,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持久发展下去。

(二)围绕学生开展情感教育,强化艺术感悟能力

舞蹈是一门结合肢体训练和培养学生情感的课程,只有把对音乐的理解与肢体训练融为一体才能发挥出舞蹈极致的感染力,把个人情感恰如其分的添加进去。培养健康向上的情感对舞蹈教学和智力发展都有促进作用,让学生保持学习的激情、逻辑的清晰,从不同方面激发学生心理的潜能。学生对肢体语言和音乐节奏的感悟离不开丰富敏感的情感经历,通过增强学生内心世界对艺术的认识并通过感悟表达出来才是舞蹈教学最终的目的地。情感教育的开展不仅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还可以引导学生往健康的情感观上延伸,把这种切身体会的感觉运用到学生身上,教会学生如何调节不良情绪,朝健康积极地情绪上发展。

(三)陶冶性情、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

以前守旧的舞蹈教学只注重对舞蹈技巧和肢体语言的学习,没有重视对舞蹈中艺术元素的培养和学生性格的形成,这就使以前的舞蹈教学只在乎外在的东西,让整个教学过程缺乏生气。新时期的到来促使各大高校加大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锻炼和对自身情感世界的感知,对90后的关注随着他们迈入大学校门而日益增加,90后这一代的诸多行为也存在着很多的争议。高校教育的任务是让学生同时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学生好性情的培养可以通过舞蹈教学来实现,青少年内心的不拘可以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来消除,把学生情绪上的浮躁压下去,减少大起大落的心情的出现频率,舞蹈教学在高校素质教育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学生负面情绪带来的过多影响,保证学生的身心朝健康的方面发展。

四、结语

高校舞蹈教学的开展逐渐取得了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学生也开始接受并且推崇这种教学模式,随着各大高校中舞蹈协会这一组织的产生,为舞蹈教学的延伸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教学模式的变化不仅增强了舞蹈教学的影响程度,还把高校舞蹈教学从原来单一的课堂上带到了和学生息息相关的实际生活中,完成了从简单的肢体语言到内心感悟的提升,开启了一条新的教学改革之路,是高校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无法预料的阻碍,这个扫除障碍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坚韧毅力最好的课堂。对于任何舞蹈学习者,无论你有没有很好的功底,只要找到学习舞蹈的方法,并且不畏艰难的去实践和探索,总会功夫不负有心人。

参考文献:

高校教学创新篇(10)

作者简介:曹永梅(1980-),女,湖北钟祥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助教。(河南 郑州 45004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026-02

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教学流程,它是以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为指导,其目的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涉及课堂结构框架的设计与教学流程的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其应能揭示教学规律,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有的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实行灌输式的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有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只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忽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往往形成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探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适合创新教育的新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创新既是落实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又是课程改革发展阶段特征的必然要求,还是构建名师名校的成功之道。可以说,教学模式创新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而新的教学模式的灵魂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核心应该是教学目标,同时应具有合理的教与学的结构框架和教学程序,并具备系统完善的评价机制。

一、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落后

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严重落后,将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与“学”的标准,考试中取得高分成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学习,变成了“考试机器”,忽视了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束缚了创新思维的发展,结果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低下。

2.教学内容陈旧

高等教育当前的主要教材依然选用十几年前甚至更早的,这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没有影响,但不能使学生了解到相关内容的科技前沿知识,把握所学内容的科学研究动向,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实践教学环节开展不够

不少高校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致使不能及时更新实验设备,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等,有的专业甚至迫不得已缩减或舍弃某些实践教学环节,减少了学生动手实践、动脑研究的锻炼机会,弱化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其缺乏创新精神。

二、研究型教学模式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部先后实施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等措施,旨在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研究型教学的现代教学模式。所谓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研究为本,立足创新的教学模式,[1]在教学过程融入科研,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要求

1.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评价,客观、公正的高校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师“教”的水平和学生“学”的效果,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学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使其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教学评价体系可实施学校、学院和系所三级专家评教和督导制度,同时实施师生互评,即学生通过网络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在适当的时候向教师和学生公布结果,使二者相互监督和相互促进,共同打造教学相长的“教”、“学”局面。

目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多采用考试的形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应采用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考核形式。通过考试方式来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要求试题适当减少知识性、记忆性命题,增加分析题、应用题等,侧重于检验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除考试外,还可采用读书笔记、论文、面试等多种方式,开阔学生思维,使其创造力有发挥的空间。实践表明,考试方法改革对提高学生出勤率、促进学生听讲和培养专业能力都是有益处的。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研究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需要高素质的科研型教师,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所谓科研型教师,即会科研的教师,是指用科学方法探求教育教学本质和规律,并在教育教学的学术领域里有一定造诣的教师。[1]高素质的科研型教师能够将科研成果灵活运用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为新的科研课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取得新的科研成果,实现教学与科研彼此促进,相互提高。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强化教师队伍对完善创新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密切的互动交流,无时无刻不渗透着教师的知识水平、学术修养、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等潜在的教育力,不断熏陶和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成长,从而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其次,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作为高校教师,要想使自己始终处于学科的前沿,只有不断学习,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这样才能立足讲坛,培养出创新人才。

3.优化教学内容

研究型教学模式要求按照专业发展需要和学科自身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逐步优化教学内容,夯实课程基础,构建适应创新教育的新课程体系和教材。要求各专业教学团队在研究相关教学教材的同时,对原有的教材进行修订和补充,增加本领域内科学技术的最新动向;同时在授课过程中穿插授课教师的科研经历和科研方法,一方面可使授课内容更为生动,另一方面也向学生们展示专业未来的前景,可明显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4.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要求以教师本身的科研项目为依托,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参与其中,在使学生不断学习的同时,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并形成高年级学生主动带动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浓厚学术氛围。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浓厚的学习氛围之中;引导学生利用电子图书馆和互联网等现代手段获取信息和知识,加快学生的知识更新速度;帮助学生确立研究课题,使之明确学习与研究目标;总结和点评学生的研究成果,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5.优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采用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指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的综合性电教技术,是当前最为流行和普及的教学辅助手段,[2]可拓展教学的内容容量,深化教学的层次,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另外,教师一定要认识到的一点就是多媒体只是教学辅助手段,不是课程教学主体的教学思想;PPT仅是多媒体最基本和较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不是多媒体的代名词。因此,要不断优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丰富多媒体教学内容,构建电子教材、网络课程等为主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6.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环节能够快速、直接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高等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1)充分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尽可能地增加实践教学时间,适当减少课堂教学时间,重点利用好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认知事物和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即减少验证性实验,尽可能增加设计性实验。

(3)对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探索课堂与实训一体化,即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结合课题大作业过程,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合二为一。

四、结语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新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一种现代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活动,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作为新的科研课题,以科研丰富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高校教学创新篇(11)

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严重落后,将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与“学”的标准,考试中取得高分成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学习,变成了“考试机器”,忽视了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束缚了创新思维的发展,结果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低下。

2.教学内容陈旧

高等教育当前的主要教材依然选用十几年前甚至更早的,这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没有影响,但不能使学生了解到相关内容的科技前沿知识,把握所学内容的科学研究动向,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实践教学环节开展不够

不少高校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致使不能及时更新实验设备,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等,有的专业甚至迫不得已缩减或舍弃某些实践教学环节,减少了学生动手实践、动脑研究的锻炼机会,弱化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其缺乏创新精神。

二、研究型教学模式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部先后实施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等措施,旨在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研究型教学的现代教学模式。所谓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研究为本,立足创新的教学模式,[1]在教学过程融入科研,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要求

1.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评价,客观、公正的高校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师“教”的水平和学生“学”的效果,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学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使其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教学评价体系可实施学校、学院和系所三级专家评教和督导制度,同时实施师生互评,即学生通过网络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在适当的时候向教师和学生公布结果,使二者相互监督和相互促进,共同打造教学相长的“教”、“学”局面。目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多采用考试的形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应采用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考核形式。通过考试方式来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要求试题适当减少知识性、记忆性命题,增加分析题、应用题等,侧重于检验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除考试外,还可采用读书笔记、论文、面试等多种方式,开阔学生思维,使其创造力有发挥的空间。实践表明,考试方法改革对提高学生出勤率、促进学生听讲和培养专业能力都是有益处的。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研究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需要高素质的科研型教师,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所谓科研型教师,即会科研的教师,是指用科学方法探求教育教学本质和规律,并在教育教学的学术领域里有一定造诣的教师。[1]高素质的科研型教师能够将科研成果灵活运用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为新的科研课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取得新的科研成果,实现教学与科研彼此促进,相互提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强化教师队伍对完善创新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密切的互动交流,无时无刻不渗透着教师的知识水平、学术修养、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等潜在的教育力,不断熏陶和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成长,从而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其次,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作为高校教师,要想使自己始终处于学科的前沿,只有不断学习,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这样才能立足讲坛,培养出创新人才。

3.优化教学内容

研究型教学模式要求按照专业发展需要和学科自身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逐步优化教学内容,夯实课程基础,构建适应创新教育的新课程体系和教材。要求各专业教学团队在研究相关教学教材的同时,对原有的教材进行修订和补充,增加本领域内科学技术的最新动向;同时在授课过程中穿插授课教师的科研经历和科研方法,一方面可使授课内容更为生动,另一方面也向学生们展示专业未来的前景,可明显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4.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要求以教师本身的科研项目为依托,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参与其中,在使学生不断学习的同时,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并形成高年级学生主动带动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浓厚学术氛围。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浓厚的学习氛围之中;引导学生利用电子图书馆和互联网等现代手段获取信息和知识,加快学生的知识更新速度;帮助学生确立研究课题,使之明确学习与研究目标;总结和点评学生的研究成果,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5.优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采用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指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的综合性电教技术,是当前最为流行和普及的教学辅助手段,[2]可拓展教学的内容容量,深化教学的层次,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另外,教师一定要认识到的一点就是多媒体只是教学辅助手段,不是课程教学主体的教学思想;PPT仅是多媒体最基本和较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不是多媒体的代名词。因此,要不断优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丰富多媒体教学内容,构建电子教材、网络课程等为主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6.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环节能够快速、直接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高等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1)充分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尽可能地增加实践教学时间,适当减少课堂教学时间,重点利用好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认知事物和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即减少验证性实验,尽可能增加设计性实验。

(3)对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探索课堂与实训一体化,即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结合课题大作业过程,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合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