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儿童文学的价值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8 17:32:18

儿童文学的价值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1)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40-02

一、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有天然的血缘关系

中外儿童文学发生和发展史都在不断地叙说着这一事实:儿童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儿童教育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

作为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分支,儿童文学的范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学的,二是儿童的。儿童文学与其他文学最大的差别在于其基本受众是儿童,因此,作家在下笔之时,必须顾及儿童的心理发展与理解能力。陈伯吹于1956年曾明白指出:“一个有成就的作家,能够和儿童站在一起,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就必然会写出儿童所看得懂、喜欢看的作品来。”由此可见,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儿童的立场创作作品,乃儿童文学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其最大的特色。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人类很早就发现文学是个很好的教育手段。凡属某国家某民族某地区儿童文学的发韧之作,大多因服从教育目的的需要而产生。最早可能产生于公元前1世纪的古代印度童话寓言故事集《五卷书》的序言中说:古代有一个国王有三个蠢笨的儿子。国王要他的丞相调教这三个儿子,但丞相却无能为力。后来一个年长的婆罗门愿承担这项教育任务,并保证在半年之内教会三个王子管理国家的才能。他以能吸引儿童的动物故事作为教材,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此编成这部流传千古的故事书。17世纪被誉为“第一个为儿童写作的法国作家”费纳隆,为教育好自己的学生――王孙布哥尼公爵而写了《忒勒马科斯历险记》。……可以这样说,儿童文学的提倡是与儿童教育联系在一起的,儿童文学是因为儿童教育的需要才从大文学的母体里分离出来,并独立起来的。因此,儿童文学实际上应该是“成长文学”,可定义为“关注儿童成长,表现儿童成长,有助儿童成长的文学”。

二、儿童文学对儿童精神构建的重要性

“儿童文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在身体、精神、社会方面均未成熟的儿童培养引导为健全的社会人”。它在儿童的教育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1.儿童文学负有培养儿童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的重任

在社会道德价值上,儿童文学传达的多是人类共通的基本美德,如诚信、勇敢、合作、宽容等。当儿童为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所吸引时,会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会下意识地站在各种不同的角色形象的立场来理解人与人的关系,体验各种道德情感,并随着作品的诱导作出道德判断。儿童在欣赏接受儿童文学作品时产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会对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意大利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之所以成为世界儿童文学名著,一百多年来为世界各国儿童所喜爱,就是因为它塑造出勤奋坚韧的小抄写员叙利奥、跋涉三千里寻母的聪明勇敢的玛尔可等一系列的好少年形象,对儿童产生了很大很好的影响。茅盾上世纪30年的中篇儿童小说《少年印刷工》中,小主人公赵元生是个好学、能干、懂甘苦、自立奋斗的穷苦少年典型形象,为当时一大批由学生变为童工的少年儿童树立了独立谋生的榜样。苏联的卓娅、舒拉、铁木尔,我国的海娃、雨来、张嘎子等艺术形象引导着少年儿童走上正确的生活道路。张天翼笔下的三个栩栩如生的形象:贪玩好动的罗文应、懒惰好出风头的王葆、不动脑筋的赵大化,则从反面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因此,我们说儿童文学是爱的文学,它源于人类的爱与期待,爱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美学元素;儿童文学是善的文学,以善为美,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美学特征。世界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就是因为它传达了深邃的爱的哲学,它具有引人向善的思想魔力。

2.儿童文学负有让儿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然的使命

儿童文学与一样,是从整体上反映社会生活的,它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以及作家的主观见解,也纳入不少社会、历史知识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它既能把孩子引向他们幼小的足迹难以到达的遥远国度,使之增加见闻,开阔眼界;又能促进他们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使之懂得应怎样对待社会和人生;更能激励孩子对社会以及整个世界的热情关注,以加深他们对生活的了解和认识。比如,瑞典著名女作家拉格洛芙的童话《骑鹅旅行记》就在讲述童话故事的同时,又融进了许多有关瑞典的地理概貌、神话传说、文化古迹、工农业生产等知识。它不仅使瑞典的儿童可以从这个美妙的窗口了解自己的祖国,增长知识,而日世界各国的儿童也可以从中了解这个美丽国度。

儿童文学与其他文学相比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它更能引起儿童浓厚的认知兴趣。认知心理学认为:“当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来自外界环境中的新奇对象之间有适度的不一致时,个体就会产生‘惊讶’、‘疑问’、‘迷惑’和‘矛盾’心理,从而激发个体去探究。”儿童由于受知识所限,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这恰恰就成了儿童认知的动力。儿童文学能以其生动的形象、有趣的情节、活泼的笔法,把小读者引进那个他们欲探知的世界。未知的世界展现在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小读者面前,就能大大激起小读者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兴趣。这种兴趣可以促使儿童积极地去探索新事物、新世界,培养儿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新方法。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丹麦科学家玻尔就曾向人们说过:拉格洛芙的童话《骑鹅旅行记》对他走上科学道路有着深刻的影响。

3.儿童文学负有培育儿童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天职

“人类应当将最宝贵的赋予儿童”,这是联合国提出的原则。赋予儿童“最宝贵的”当然首先是美。“育人始于立美,立美始于儿童”。文学作为人类审美的最高形式之一,尤其应遵循美的规律进行创作。凡文学都应该是美的,没有美就没有文学。它应以美的光辉光照人类,以美的形态感化人心。曹文轩先生认为,“美感与思想具有同等的力量,甚至大于思想的力量”。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不遗余力地浇灌出一朵朵善的花朵,用它们的美陶冶人们的心灵。儿童文学,除了具备一般文学的美学特征外,还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郭沫若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中对这个美妙无比的艺术世界作过形象的描绘:“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然而决不像一张白纸。儿童文学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然而决不像一片玻璃。”这样的描述,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儿童文学所独有的美学魅力。

儿童文学既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生活的审美反映。儿童文学作家在进步世界观的指导下,将生活中较粗糙、分散、处于自然形态的美的事物,形象地概括提炼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更强烈、更丰满和更理想的艺术美,通过作品集中表现生活美、自然美与艺术美。像安徒生笔下的《海的女儿》、王尔德笔下的《快乐王子》等,尽管主人公的结局是悲惨的,但他们在读者的心里所激起的感情却愈来愈纯洁,愈来愈高尚,使读者从中获得了美的享受。同样,生活中的丑在作家笔下亦能变成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如《皇帝的新装》,就可以使读者在讥笑、否定丑恶的同时,更加神往生活中美的力量。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总是以适合儿童的优美形式和高度的艺术技巧,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也以此影响儿童的思想感情,陶冶和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情趣,发展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4.儿童文学负有塑造儿童健全人格的任务

儿童文学作为儿童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口,能弥补儿童人格的某些缺憾。

首先,儿童文学有利于健全儿童的情感世界。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张之路先生认为“情感缺席”是现在孩子的一大问题,曹文轩先生也认为当今社会的儿童,“情感弱化已是令人忧心忡忡的问题”,他们都认为这与孩子的阅读有关联。曹文轩先生还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几乎是任何一种方式、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奏效的。最能治这个世纪病的,大概就是文学。文学几乎是唯一的良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善于以细腻的笔调来展示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诗意之美,从而给儿童以强烈的情感体验。如瑞典著名女作家林格伦的童话《住在屋顶上的小飞人》,写的是住在屋顶上的小飞人卡尔松与斯万特松家的小儿子小家伙相交往的有趣故事。小家伙是个自我感觉很孤独的普通小男孩,他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很忙,家人既没时间陪他玩,也没人注意到他的感受。于是小飞人卡尔松出现了。小飞人填补了小家伙心里的孤独感,给小家伙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作品中对于两个小伙伴纯真友谊的描写,对于小家伙渴求亲情、友情的描写,给予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孩子们一种情感的补偿,使他们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愫。类似的作品还有《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彼得・潘》、《小熊温尼・普》、《玛丽・波平丝》、《洋葱头历险记》、《绿野仙踪》等,都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情感的熏陶是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奉献给儿童的美味佳肴。

其次,儿童文学在树立儿童的自信心,培养儿童的自我意识,培养儿童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品格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如长篇童话《长袜子皮皮》塑造了一个聪明淘气、力大无穷,时常会搞些恶作剧的9岁小孤女――皮皮的童话形象。她的独立自信,她的个性十足,她的敢于冒险,处处都显示出这是一个被压抑着的、最狂野的儿童幻想的化身。这个童话形象使得现实中的孩子们被压抑的欲望得到了宣泄。感受着皮皮的自信、自立、自强、勇敢和冒险,生活中的儿童也会被激动着、鼓舞着。类似的作品还有:斯蒂文森的《金银岛》、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浸染在这样优秀的作品中,现实中的儿童的自信心、自我意识、勇于进取等个性品质就会受到一种积极的暗示,从而使儿童的这些个性特征得到启发、培养和加强。

再次,儿童文学在培养儿童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不畏困难,不屈不挠是使儿童能够保持持之以恒的注意力、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的重要保证。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鼓励和发展儿童的这些可贵品质。如曹文轩的“成长小说”《古堡》中,就塑造了两个逆流而上,经受住了生活摔打的“小小男子汉”形象。作者对小说主人公的开拓、进取,勇于搏击生活等阳刚气质的热情描写,对他们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顽强精神的礼赞,无疑对于克服儿童性格中的柔弱、驯良等缺憾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如同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养料,我们应充分认识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精神建构的重要性。如果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得以广泛推广和阅读,儿童文学引导儿童亲近文学,提升儿童的精神就一定不是梦想。

收稿日期:2006-06-30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2)

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要求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内容简单,充满趣味和故事性。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有着天然的联系,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和接受小学语文教学的学生属于同一人群,儿童文学中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语文教育的目的也是一致的。儿童文学是语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否得到提高,关键在于儿童文学学习效果的强弱。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有一种必然的联系,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1.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主要以趣味性和教育性为主旨。儿童文学将深奥难懂的道理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不但能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同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有大幅度提高。小学语文教育中很少涉及到大篇幅的古诗词,故事占有很大比例,通常将动物拟人化描写,在接收爱启蒙教育时教会孩子父爱、母爱、感恩、廉耻等做人道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是主要的文体传授形式。未来语文教材改版也是以优化儿童文学为主体方向。教师在传授知识中,经常会出现儿童难理解的部分,会通过引用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解。小学生活泼好动,课堂中很难集中注意力,组织课堂纪律需要浪费很多时间,一些与课文关联的小故事会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吸引学生注意力集中。这两种形式的小故事都属于儿童文学。

2.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小学是一个重要的启蒙阶段,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成长,会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读物中很大一部分是巩固课堂知识的,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不单涉及人生道理生活哲学,还有大量的生活常识,在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电子产品发展迅速,各类游戏机使儿童成瘾,很多学习任务也可以通过电脑完成,多数孩子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为避免这一问题加深,家长应提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完成家庭作业后可以规定一段阅读时间,选择趣味性强的儿童文学进行翻阅,不要过早的强迫孩子背诵绕口难懂的古典文学,使孩子出现抵触心理。可以通过阅读寓言故事引导孩子对古诗籍的热爱。科学发明类的文章可启发孩子的求真精神,培养自主思考的能力。

二、儿童文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教师缺乏儿童文学知识的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是小学生的启蒙老师,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可以影响学生的整个求学过程。许多教师在教学上有很多丰富的教学经验。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很多教师缺乏儿童文学知识的掌握。在对某地区的589名教师进行儿童文学知识的考查中,据了解,其中有52.6%的教师对儿童文学知识掌握不牢固,其中包括具有本科学历的小学语文教师。

2.儿童文学课堂缺乏灵活性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一般只注重语文知识方面的学习,很难抓住儿童文学的特点来给小学生讲课,致使在日常教学中,课堂教学气氛紧张,教学死板,不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问题有两个。①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课时没有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讲课。儿童文学和最大的区别在于儿童文学有着独特的儿童情趣与审美特征。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课时,抓住儿童文学的审美特征讲课,才是给小学生上好儿童文学课的关键所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因没有学习过儿童文学的系统知识,而缺乏儿童文学素养。在讲课过程中,把本应活跃的课堂气氛,代之以生硬死板的教学模式。②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课时抓不住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由于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比较低,儿童文学知识匮乏,对儿童文学问题不能很好地区分、辨认,对不同问题的儿童文学作品,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不能突出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特别是对于文体特征比较相近的儿童文学作品,文体区分不清。寓言和童话这两种文体分不清楚,例如,对《小马过河》与《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在文体上分不清楚是寓言还是童话故事。

三、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教学对策

对于儿童文学知识的教学,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基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知识现状,教育部门一定要重视这一问题,积极组织教师通过专业的在职培训,来增加教师的儿童文学知识。

1.儿童文学知识和教学相结合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知识培训,应该以知识的应用培训为主,不能以儿童文学知识的研究为主,培养的重点应该是儿童文学的理论知识,把理论知识融入到课堂的讲课当中来,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质量。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3)

限性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10-02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牛津大学的教授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笔名为刘易斯·卡罗尔)于1862年创作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小女孩掉进兔子洞后在一个神奇王国之旅。它开启了19世纪下半叶英国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本文以爱丽丝这个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形象展开论述,分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对儿童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局限性,提出突破局限性的建议。

一、儿童与儿童文学

有了人类,就有了儿童。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曾有两千多年没有把儿童当成区别于成人的、有独特心理特点、有精神个性的独立人格的社会个体看待。直到1658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了《世界图解》,人们才第一次表现出一种崭新的认识;儿童并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为他们创造的读物应遵循一些区别成人读物的特殊规律。夸美纽斯这部教科书的出现连同这一个崭新的观点,标志着人类对儿童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性的转折——儿童开始被当做一个独立人生阶段来认识。于是,以文学为内容、儿童为读者对象的特殊产品——儿童读物出现了,儿童文学伴随着儿童被发现、被重视拉开了帷幕。

儿童文学作为文学中一个独特的领域,与其他文学最大的差别在于其基本受众者是儿童,是关注和表现儿童成长、有助于儿童成长的文学。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之初,郭沫若就在《儿童文学之管见》提出:“文学于人性之熏陶,本有宏伟的效力,而儿童文学尤能于不识不知之间,引导儿童向上,启发其良知良能……是故儿童文学的提倡对于我国社会和国民,最是起死回春的特效药。”这段话充分肯定了儿童文学的价值。从中可以将儿童文学作品的价值归纳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培养儿童与自然的亲和力,促进儿童的想象力和感受力的发展。二是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健全儿童人格。三是积累“入世之资”,培养交际能力。实践证明,伴随着儿童文学长大,受儿童文学作品滋养的儿童,其语言思维、交际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明显高于没有受过儿童文学作品熏陶的儿童。

二、儿童文学的价值

价值取向是指某个人或者团体在思考或行动的过程中,不自觉遵从一组价值标准情况下所表现出的行为倾向。17世纪英国约翰·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指出的那样,儿童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儿童教育在人的一生中的作用及其重要。

儿童文学作品首先是儿童的,然后是文学的。因此,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先要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本性,尊重儿童的生活,而儿童也只有在生活中生存才能建构自己、超越自己,并获得新生或再生。这正是对儿童发展价值的体现,发展儿童,再生儿童,也是儿童文学作品价值的体现。儿童文学作品创作的价值取向要遵循儿童的价值取向需要。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爱丽丝是神化了的儿童,她既具备强势人物呼风唤雨的特点,又有弱势人物幼稚可笑的特点,她的无所不能常常遭遇其幼稚和率性,甚至是自以为是,这种放大了的冲突构成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制造出滑稽、夸张的故事效果,这些无疑符合儿童的价值取向需要。

(一)想象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再者,想象力培养是智力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世界儿童文学黄金时代的幻想作品,《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居首。卡洛尔虚构了一个充满奇异的世界,那个世界里有揣着怀表的兔子,吐着烟圈的毛毛虫,会跳舞的龙虾,会说话的动物和玩具,扑克王国,等等。爱丽丝的奇异旅程给想象插上了翅膀,把现实中的不可能化为真实,极大地激发儿童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审美能力的培养。联合国提出这样的原则:人类应当将最宝贵的赋予儿童。而赋予儿童“最宝贵的”当然首先是美。“育人始于立美,立美始于儿童”。文学都应该是美的,没有美就没有文学。它应以美的光辉光照人类,以美的形态感化人心。儿童文学除了具备一般文学的美学特征外,还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郭沫若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中作过这样的描绘:“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霹月一样的澄明,然而决不像一张白纸。儿童文学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然而决不像一片玻璃。”这样的描述,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儿童文学所独有的美学魅力。

(三)自然美的欣赏。隧道一样的兔子洞,稀奇古怪的动物,美丽的花园,盛开的白玫瑰,王后的槌球场……爱丽丝的旅程,是自然空间转换的美妙之旅。她见到的美丽花园,有鲜艳的花圃和清凉的喷泉,大自然的美呼唤她,她愈加讨厌黑乎乎的大厅。于是,她竭尽所能地进入那座美丽的花园。当然,儿童读者这是也会感受到爱丽丝那颗对自然美向往的赤子之心。爱丽丝进入花园后,发现花园的门口附近有一株很大的玫瑰,上面长满了白色的玫瑰花,可让她觉得奇怪的是有三个花匠正忙着把白花染红。对爱丽丝而言,白色的玫瑰花开得繁茂,美丽无比,似乎没有必要将它染红。这里体现了爱丽丝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在她的世界里,自然美超越了一切人工的无理改造。儿童读者通过爱丽丝的眼睛和行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向往大自然的怀抱。尤其是在文章的最后,儿童读者更能真切体会自然之美:草儿只是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池塘中的芦苇摇曳着,击起水面的阵阵涟漪——茶杯的“乒乓”声变成了羊铃的“叮当”声,王后的大嗓门变成了牧童的吆喝声——猪崽儿的喷嚏声、狮鹰的尖叫声,还有所有古怪有趣的声音都会变成繁忙的农场上的嘈杂的喧闹声——而远处黄牛的“哞哞”的低叫也会代替甲鱼沉重的啼哭声。

一切回到现实,回归自然,大自然赋予爱丽丝奇境,更教她认识自然之美。而儿童读者借由爱丽丝的奇幻旅程,也会加深对大自然的理解,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

(四)榜样教育。榜样是人的行为实践活动及活动结果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借鉴、鼓励、启迪、警示作用的、人们借以模仿的对象。榜样既可以是人本身,也可以是某种方式方法,还可以是人所具有的品质、精神、作风。好的榜样是好的思想品德的具体体现,富有感染性、激励性、可学性、直观性,其生动鲜明的形象,使人们易于理解,易于效仿,从中受到感染和激励,因而具有强烈的教育作用。榜样教育是儿童教育主要途径,而榜样的选择是儿童榜样教育的关键。爱丽丝作为儿童心目中的小英雄,她勇敢,聪明,有平等观念,意志力坚强,富于同情心,其榜样教育的价值极高。

三、儿童文学的局限性及其突破

(一)儿童文学的局限性。儿童文学萌芽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是个比较年轻的文学门类。儿童文学从“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到“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它的发生、发展、成熟的历程坎坷不平,但这一历程让人深切感到文学作品透露出的对儿童、对未来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儿童文学对儿童的价值仍然存在极大的局限性。这里有诸多的原因,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文学作品的成人化。作家生活感觉表现的儿童文学创作,难以获得“儿童本位”的感性体验,不可避免地缺失“儿童本位”的表现,而过多地渲染属于成人世界的思想和心境,造成创作存在把儿童成人化、复杂化的倾向。

2.儿童文学作品的政治化。儿童文学应该是带给儿童快乐,在快乐中成长的文学。而现今大多的儿童文学作品都不约而同地采取说教、训诫的方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思想品质教育,作品俨然成为道德教科书。

3.读者主体选择的间接性。儿童文学作品于市场而言,选择购买的主体是成人。儿童读者群的被动性导致儿童作品创作者无奈以市场的反馈创作。市场的需要并不等于儿童读者真正的需要,成人的选择剥夺了儿童选择接受怎样的教育熏陶的权利。长此以往,市场的选择将代替儿童的选择。

儿童文学发展到现今,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颈,单一性、重复性,缺少像《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样娱乐性足、可读性强、价值高的儿童文学作品。如何突破儿童文学价值的局限性是当前儿童文学发展的关键课题。

(二)突破局限性的建议。针对儿童文学作品价值存在的局限性,可从实际出发,突破局限性。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儿童文学作家要加深对儿童生命的体验、理解和认识程度,走入儿童的生命世界,将自己的生命与儿童的生命融为一体,像尼·诺索夫那样成为儿童的“自己人”,那么,他就会从儿童手中得到那把登堂入室的钥匙,从而根据教育儿童的需要而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编写的、适合他们阅读的文学作品。适当的政治化教育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出现是合理的,但不能一味的迎合政治的需要。要尊重儿童,给儿童真正需要的。儿童先天具有的“有吸收力的心理”,能使儿童在正常的条件下,自动对环境产生一种自发的和主动的学习,这种学习的发生不需要细心的指导、奖励或惩罚,因为它的动机来自于儿童的内部需要。所以,父母为儿童选择的儿童文学作品,等于强迫其自发学习。因此,父母应该将选择权还给孩子,让他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儿童读物,从中汲取文学作品中内含教育的精华。孩子拥有选择权,市场的倾向势必会倾斜向适合儿童发展的方向,儿童文学创作者就更能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写出好的作品。如此良性循环,相信不久的将来又会出现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还成功的儿童教育作品。

总之,儿童文学的历史是短暂的,但它对儿童、对未来的关注和重视是长远的。爱丽丝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段神奇瑰丽的旅程,她告诉我们原来接受教育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她在旅程中肯定自我,收获友谊,渐渐成长。她得到亿万儿童的认同,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与其说她的旅程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不如说是生动教育儿童读者学习的过程。儿童文学作品的价值,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只会被赋予更多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Bakewell. Lewis Carroll: A Biography[M].Norton: Vintage Books, 1996

[2]Brown, Carol Lynch. ed. Essential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M].Boston: Allyn and Bacon,1993

[3]Hunt, Peter. ed. Children's Literature: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ism[M].London: Routledge,1990

[4]Lewis, Carroll.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M].America: Bear Run Publishing,Inc., 1982

[5]Liu, Guoyun. Return to childhood in fantasy on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D].Jinan: Shandong University Master's Thesis, 2007

[6]夸美纽斯.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7]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8]路易斯·卡洛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M].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2007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4)

在小学语文选编的教材中,很多是儿童文学作品。在中国,最早提出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关系的是周作人先生。他在《儿童的文学》演讲中提出,所谓儿童的文学就是“小学校里的文学”。在他的眼里,儿童文学几乎就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同义词。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发现,儿童文学除了教育性以外还有属于自己的特质,它能够正确地引导儿童探索人生的奥妙和真谛,即启发作用;它能够培养孩子健康的审美意识,净化孩子的心灵和情感,即美育作用。教学作为创作者和儿童之间的媒介,将这种诗意美传递给儿童。通过教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在阅读作品时的审美心理感受以及阅读后的审美心理效应,掌握儿童的审美心理需要,更好地发挥儿童文学的美育效能。同时,美育也在借助儿童文学不断探索美育的途径,逐渐提升儿童的审美境界。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价值体现

儿童文学是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传播着“真”、“善”、“美”,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俄罗斯在儿童教材编写和教学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它主要是结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审美需求诸因素,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主要的教育内容使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加强对儿童的美育。中国小学语文选编的教材中的儿童作品,也同样有这个特点:贴近中国儿童生活,以时代为背景,以生活为依托,带给孩子真正美的教育,能够激起孩子们对美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教学中,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细读和赏析,了解文章的文字美和意境美以及对作品中人文精神的理解,能够实现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加强小学生审美情感的教育,以及实现对小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

三、如何加强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价值

首先,将语文教材中的童话、童谣、诗歌、寓言等进行分类,根据内容的不同,开展不同方式的教学。在儿童文学各文体里,童话是最受儿童喜爱的。几十年前,我国儿童文学泰斗严文井说过:“童话是由孩子们的需要而产生的。最初的创造者是孩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童话是最具有儿童文学本体特征、和童心世界离得最近的文体。贝特尔海姆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童话是人类童年接触到的最重要的叙述性故事,体现了对人文价值、人文精神的颂扬以及儿童人性的关怀,对于儿童的心灵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我曾经认真地研读过《安徒生童话》,这次美妙的旅行让我感觉到,儿童的世界正是成人世界的缩微,这些作品中的所包含的梦想、成长、努力,正是对儿童人生的有益帮助和提示。我们教学时,要把自己当作旅行中的儿童,带领儿童融入到作品中,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情感的熏陶。

其次,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情感的丰富性、语言的感染力及表达的艺术性来进行教学。如果教师的语言枯燥无味,就会失去课堂的美育效果。儿童作品中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的运用,这都是文体中的审美因素。由于儿童知识经验的贫乏,文学欣赏能力较低,“所以他们在欣赏作品时,其感知往往是跳跃式的,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偏重于直观感受,注意作品中的形状、色彩及声音,对新颖、奇特、富于动感的人物形象和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非常感兴趣。”比如一年级教学内容中有《大海睡了》这篇课文,就是一首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儿童诗。学生的兴趣很浓,特别是读到这一句,“她背着明月,她抱着星星。”则让学生如沐春风,感受到课堂的美感,甚至产生愉悦的幸福感。反之,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枯燥、死板的课堂教学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课文中的思想性和情感性自然地与学生交融。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5)

王泉根说:"儿童文学需要色彩美、音乐美,......只有色彩鲜明、画面生动的形象,才能使孩子获得具体深刻的印象。只有绘声绘色、悦耳和谐的的语言,才能使孩子全神贯注,激发想象。"儿童文学的色彩、音乐美能激发儿童的想象。童诗是儿童文学的最高形式。它有着健康的感情和内容,充满儿童化的想象和情趣,其优美的语言和意境,鲜明的节奏和韵律,能引起儿童的共鸣和反响,使他们从中获得情感的滋养,并引导他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的事物,更能培养和塑造儿童美的心灵和正确的审美观,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提高他们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让他们用童真去感悟诗歌的内容美、形式美,并指导他们创作童诗,从而领略诗歌的意蕴美。在欣赏、创作童诗过程中,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其心灵也会因为诗意的熏陶而变得更加清纯美好而富有创造性。

儿童用幻想的方式表达认识、看法、感受、评价。当对某一事物由此及彼地想象的时候,就会在事物之间进行沟通、连接。想象也就产生了。亚里斯多德说,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创造活动的源泉。联想是想象的一种形式,是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从连接的进程来看,联想是不断连续的、反复影响的过程。从一个连接为起点再进行更远一点的连接,直到形成连接链。而通常的创新是从一般的想象活动开始的。想象的程度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宽度、深度、广度、速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品质。

著名诗人高洪波在《我想》中也抒发了儿童的心声,表现了儿童的创新思维。

诗歌写道: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长啊,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看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望啊,望--/蓝天是我的课堂。//我想把我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变小草,绿得生辉,/变小花,开得漂亮。/成为柳絮和蒲公英,/更是我最大的愿望。/我会飞啊,飞--/飞到遥远的地方。//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诗歌以儿童的思维抒发了儿童好奇、爱美、幻想、追求、创造的天性。无忧无虑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童年,天真烂漫的童真无不彰显了儿童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爱。诗歌最后一节突兀变换,发人深省。儿童的现实生活、创造天性、自由追求还"需"成人的"允许"。儿童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无处不在,但是成人尤其是家庭的影响对儿童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塑造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激励儿童历练志向

童诗以其高品位的思想内涵,儿童化的生活情趣,对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培养积极的志向,塑造儿童纯洁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练儿童积极的志向具有重要作用。儿童诗教育会让每一个儿童的生活都充满了诗意的阳光。

诗人洪建全在《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暗下决心做一名好孩子的心理描绘,"偷偷做"以及"全世界突然对我微笑起来"是多么浪漫美妙。一个孩子心灵成长的历程和心理凸显在儿童的面前。人生观、价值观的正面引导于有趣的生活细节中悄悄发芽。一个美好的决定,一个可爱的儿童,一个重大的改变,就这样"偷偷"地满足了儿童向善、诗意的心理。

诗歌如白话,纯白隽永,意味深长:今天,我偷偷做了一件事,/于是,全世界突然对我微笑起来。/绿树对我招手,/花儿对我挤眼,/小鸟儿在枝头吱喳叫,/小草儿们弯腰齐声问我好。//而我只不过暗暗下了决心:/从今要做个好孩子,/就这样,突然间,/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

好孩子、有志气的孩子就应该这样,暗下决心,意志坚定,信心百倍,勇往直前、志向高远,这才会心中充满期盼和憧憬,生活才会处处有阳光。即使遇到挫折,有了自我调适的心理,儿童也会适应生活,坚强成长。

三、促进校园童诗文化建设

儿童诗的阅读与创作教学研究成果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或神话的)、梦想的、艺术的,是好奇的、探索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逐步迈向意识的。儿童诗以其鲜明、生动、形象的韵味唤醒儿童生命的本真,为儿童精神文化底蕴奠基。

在儿童诗阅读与创作研究的过程中,各班利用校本课、阅读课开展读诗交流活动。班级布置充满诗意。教室四角布置诗海拾贝、文采飞扬、诗意童年、沐浴诗香、诗韵飘香、诗情画意、童诗歌扬等标语,增强了诗意氛围。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动手,美化教室,装点校园,努力让校园成为儿童学习的乐园,成为培养学生高雅情趣的精神家园。穿梭于校园的楼道走廊,名家诗篇、童诗作品以及中心甬道两旁微型童诗标语赫然醒目,名家论述、经典诗篇、美轮美奂的插图交相辉映,浓浓的乡村诗情氤氲期间,散发着诗意的芬芳,浸润着文化气息,漂浮着童真的纯美。儿童诗课题研究为儿童诗教学研究提供了典范的研究范式,为儿童搭建平台,在丰富多彩的阅读、创作、展示的实践活动中享受校园诗意的乐趣。

总之,作为沟通和震撼孩子心灵的儿童诗,不仅能引导他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的事物,还能培养和塑造儿童美的心灵、发展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从而重塑儿童文化与校园文化,引领师生共同成长,为儿童精神成长和综合素养奠定坚实的底色。因此,儿童诗的价值直接关关乎儿童的语文综合素养。儿童诗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谭旭东.中国儿童是发展刍议[J].娄底师专学报.2004(1).75.

[2]杜春海.论儿童诗歌在素质教育实施中的价值[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08.

[3]王雅梅.儿童诗常见创作技巧例谈[J].作文教学研究.2009(3).86.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6)

情感教育的社会价值,指情感教育活动在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情感教育,它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儿童文学作品专门为儿童创作并适合儿童阅读,它作为幼儿园各领域主要的教育传达方式之一,同时具有独特艺术品性和丰富教育价值,满足了儿童的独特精神需求和成长需要。这种文学品种在山东省幼儿园(中班・上)的阅读材料中也占据一席之地。其情感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文化和生态这三个方面。

1 政治价值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作为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幼儿阶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展爱国主义等相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意义。但对于幼儿来说,一味的说教会使爱国主义等政治教育流于形式,而在山东省幼儿园(中班・上)阅读材料中,则通过轻松多样易懂的文学作品将这种情感教育的政治价值阐述得淋漓尽致。

主题活动二中、次主题三中的儿童文学作品《我为祖国过生日》,此教学活动的开展按照整个教学计划恰巧是在国庆节期间,活动的选取的设计都很巧妙。该作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首先以一首《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这首悠扬动听的歌曲引出。活动的目标首先要求幼儿知道每年的10月1日为祖国妈妈的生日,也就是国庆节、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其次让幼儿了解到《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国歌等;最后让幼儿观察周围节日景象,体验节日快乐。

次主题三中教学活动六诗歌《美丽的祖国》从小白鹅、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小朋友五个不同的角度表达出美丽的祖国有河流、山坡、泥窝、花朵和欢乐。同时,该教学活动也要求幼儿根据这种句式进行诗歌仿编,充分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在这些阅读活动中,文学作品很好地承载了我国政治最明显的特征标记:五星红旗、国歌、国庆节、国家的自然环境等等。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学习《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这首歌曲,及时巩固了前面所学内容。从小培养幼儿的爱祖国的政治情感,充分体现了儿童文学作品情感教育的政治价值。

2 文化价值

情感教育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情感教育活动能否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要,以及对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教育既是文化的构成体,又是文化的传递、深化与提升的手段,幼儿园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情感教育的文化价值。

在主题活动二中的次主题二“中秋情”,但从主题名称就可以发现该主题活动表达的浓烈的文化特色,中秋是我国独有的节日。该主题中穿插的儿童文学作品有民间传说《嫦娥奔月》和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通过这些文学作品的解读,幼儿可以很直观深刻地了解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节日中有吃月饼的习俗。同时《嫦娥奔月》这个民间故事的讲解,也使幼儿在一定程度上知道中秋节和月饼的来历。

助人为乐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在主题活动二中次主题三里面的儿童文学作品《爱吃水果的牛》和《蜗牛和苹果》;主题活动六中次主题活动二里《问路》和次主题活动三里的《小蚂蚁坐汽车》,这些文学作品很好地传达了助人为乐的良好道德品质。

《爱吃水果的牛》这个故事里,一头牛喜欢吃水果,所以身体抵抗力特别好。当大家都因为没有吃水果抵抗力下降然后染上风寒时,爱吃水果的这头牛拼命吃了好多水果,把挤出不同口味的水果牛奶送给大家喝,大家的感冒就都好了。

《蜗牛和苹果》这个故事讲到蜗牛看到苹果树生病了,请了乌龟医生热情地给苹果树看病。虽然这个故事里助“树”为乐的是一只慢吞吞的蜗牛,更令人感到好笑的是,它请的医生是跟它速度差不多的乌龟。但正是这种幽默,才让幼儿以愉悦的心情感受并习得助人为乐的良好道德品质。

《问路》中,孤独的鼠先生在路上遇见了同样孤独的鼠小姐。第二天,鼠先生拿着鼠小姐给他的地址要去鼠小姐家,但是去不知道应该怎么走,在青蛙、公鸡、狗熊、狮子这些热心动物的帮助下,顺利地找到了鼠小姐的家,最后与鼠小姐拥抱在了一起。或许这个故事还会有个像童话故事里的美好结局: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在这个故事里,鼠先生敲了绿颜色的房子,出来的是青蛙;红颜色的房子里,出来的是公鸡……幼儿不仅能从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里体会到助人为乐的愉悦,同时也认识了颜色、掌握了礼貌用语“请”、“谢谢”、“再见”。

《小蚂蚁坐汽车》讲述了熊婆婆要坐车去森林里看她的小外孙,上车之后小羊、小狗、小蚂蚁等都要让座给熊婆婆,最后熊婆婆坐在了小蚂蚁的位置上,小蚂蚁就爬到熊婆婆的肩膀上坐着。在亲情、友情交叉的这个故事里,助人为乐的良好道德品质也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3 生态价值

情感教育的生态价值指情感教育活动对一切生命现象及其环境的保护和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而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不断出现。在生态环境问题中如何从小培养幼儿对自然的丰富情感和对生态问题的关心,就成为幼儿园情感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主题活动七中次主题二里有一个文学作品,名字叫《纸飞机》,乍一听似乎跟生态根本没有联系。但该故事内容却与保护环境密切相关,故事讲述了一架纸飞机请求青蛙在它身上画一片森林,青蛙很好奇问为什么,这架飞机就很伤心地告诉青蛙,“因为森林是我的家乡,在我没有变成纸以前,我是一棵树”。青蛙画完后,这架纸飞机就飞到了一个小男孩的家里,妈妈告诉小男孩“这架飞机上画了森林,是想要告诉我们:纸是用树木做成的,不能浪费纸。”这个道理从幼儿喜欢的故事中生发,会比单纯的讲述道理要有效果得多。

纵观山东省幼儿园(中班・上)阅读材料,每一个主题活动的设计,故事的主人翁无一例外都有会说话的小动物出现,都有花草树木的出现;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采用废旧生活材料再利用等,都在无形中向幼儿传达着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情感教育要抓住幼儿期这个关键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体现情感教育的政治、文化和生态价值,引起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7)

儿童身体在不断成长的同时.儿童的精神生命也在逐渐生长。大多数学校艺术教育缺乏对儿童精神生命的关注,缺乏对儿童精神生命的深刻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把关注儿童精神成长作为提升学校艺术教育水平的重要策略。

一、“自由率真”:艺术教育生命的内涵

儿童有着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观.有着自己认识世界、探索真理的智慧观。有着自己贯穿游戏形式、充满梦想色彩的艺术价值观儿童以一颗纯真的童心.以一种开放、通融的视野.去真实发现世界和真实表现世界。在发现和表现世界的过程中.儿童自由地建构着精神世界。观照儿童精神生命成长的历史,不难发现,“自由率真”是儿童精神世界的深刻内涵。

深刻理解儿童精神生命的深刻内涵.对于改革传统艺术教育观念,推进新一轮艺术课程改革具有先导作用。唯有理解“自由率真”的精神内涵.才能从观念上真正

理解儿童:也只有理解“自由率真”的精神内涵.才能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自觉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更好地护导“自由率真”的精神生命.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是心灵自由与艺术自由的关系心灵自由是儿童的“本我”,艺术自由是儿童的“超我”。唯有心灵自由.儿童的艺术创作才会真正表现“自我”:也唯有创设艺术教育的宽松环境.不受成人先见的束缚.儿童的心灵才会得到更好的舒展。心灵自由是基础.艺术自由是发展,夯实基础.促进发展.儿童的艺术教育才真正具有活力。

二是个性率真与艺术稚趣的关系儿童只有让率真的个性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儿童的艺术稚趣才会天然地流露出来。因此,个性率真是形成清新、自然、淳朴的儿童“艺术魂”的关键所在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全力保护好儿童的艺术稚趣.不要为了所谓“艺术价值”.以成人的高见任意拔高艺术作品中的思想境界这样做会导致个性率真异化为“成人式的虚伪和矫情”。

二、“文化情境”:艺术教育生命的时空

《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所提出的艺术课程性质的“人文性”、艺术课程价值的“文化功能”、课程目标分目标“艺术与文化”等内容.从不同角度强调了艺术与文化的密切关联性。基于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和价值引导功能.通过艺术教育的途径.挖掘艺术中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师生“经验共享、视界融合、灵魂感知”的过程中。凸显文化的精神价值儿童以凸显的文化精神价值作引导.去自主地建构儿童文化价值观,同时其艺术潜能得以开发.精神生命得以不断涵养和生长。

艺术抽空了文化.艺术就缺失灵魂:文化无艺术的拓展.文化就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文化与艺术血脉相通.因此艺术教育应努力创设多姿多采的文化情境.使学校的艺术教育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

艺术哲学家丹纳认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这种“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就是一种“文化情境”.艺术的文化情境就是一种“文化内涵”时空的意境再现。从文化情境的主体层次来看,有成人文化情境、儿童文化情境。从文化情境创设的方式来看.有现实文化情境.包括课堂文化情境、生活文化情境、作品文化情境;有虚拟文化情境.包括基于历史的文化情境历史在儿童视野中是一种虚拟的状态)、基于“网络”的文化情境。

学校艺术教育应多层次、多途径刨设能发挥良好功能的文化情境。儿童的艺术潜质不断地受到文化情境的浸染。儿童文化的底蕴就会不断的加宽、加厚。具有文化情境的艺术教育.就会引领学校的艺术教育走向艺术“文化化”和文化“艺术化”的整合、兼容的发展格局。文化情境创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涵育普遍人性。普遍人性是艺术审美的重要标准。文化情境涵养普遍人性.艺术教育才真正具备审美功能,缺失普遍人性的文化情境.艺术教育就会走上纯技巧性的“刚性操作”。(2)涵养人文精神。通过增加文化情境的文化含量,儿童在艺术历史、文化意蕴中感受、体验艺术的愉悦,精神得以振奋、塑造和陶冶。(3)涵盖教育价值。文化情境要具备教育情境意义的相关性.文化情境才真正具有教育价值无教育价值的文化情境只是艺术教育的形式化点缀文化情境的教育价值以交互价值为基础,以共享价值为拓展.以智慧价值为提升,以精神价值为终极。无交互价值的文化情境.难以产生资源共享的空间;无博大的艺术时空,艺术智慧的产生就会走向狭隘化.干瘪的智慧又何谈精神的追求?

三、“人格完善”:艺术教育生命的意蕴

人格是儿童情感独立、自由的世界.是指儿童性格、气质、价值观、尊严.品性、情趣等特征的总和,也是儿童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内化和沉积儿童人格教育逐步使儿童心理素质得到综合优化完善的人格是儿童精神世界的最高境界注重对儿童的人格培养.应该是当今基础教育所倡导的最基本的教育理念。而教育的最高追求是个体人格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理应担当起“人格塑造”的重任。

艺术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它对人的精神起着一种感化、净化、升华的作用。“美的教育旨在培养美的人格。美的人格是自由人格的表征.它要表现的是对人性异化的一种否定.对人的自由人格的一种肯定”基于“美的人格”的认识.儿童艺术人格培养应正确处理以下关系:(1)“文化人格”与“实践人格”。儿童在具有人文底蕴的教育情境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人格,有着健康的文化人格的儿童,在艺术实践中,通过感染、熏陶、共鸣、体验等感性经验生成过程,逐步形成自己的实践人格文化人格是实践人格塑造的基础.实践人格走向完善.又会促进文化人格的健康发展。(2)“原生人格”与“审美人格”。儿童艺术教育中的原生人格.是儿童艺术人格中的一种自然状态.是由儿童纯真自然天性中体现出的人格表征,它无须成人的加工塑造。审美人格是儿童在艺术经验的转化中.通过审美价值的引导而发展起来的人格特质。只有尊重原生人格.审美人格才不会扭曲.审美人格的“基座”才会更加厚实。而审美人格又是原生人格的升华和超越。(3)“本我人格”与“资源人格”。本我人格是儿童自我建构的人格.充满个性化色彩。资源人格是一种外化的人格因素。资源人格的内涵包括:教师人格、课程人格、环境人格。教师人格是资源人格的关键.课程人格是资源人格的基点.环境人格是资源人格的保障。儿童艺术的本我人格丰满和充实.需在焕发人性的资源人格中得到陶冶本我人格的精神空间不断装饰和美化.有助于资源人格的自省和优化。

1.价值弘扬:人格完善的基础

价值具有指向性什么样的价值导引什么样的艺术教育。工具价值导引艺术教育的“职业化”和“功利化”:人文价值导引艺术教育的“人性化”和“审美化”正确选择艺术教育的价值观.有助于艺术教育朝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只有艺术价值的正确定位.人格完善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艺术价值包括以下层面的内容:(1)理念价值。唤起做人的尊严,主体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发展。(2)课程价值。《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课程价值包括:创造美和鉴赏美的价值、情感价值、智能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3)方法价值。包括课程实施、教师感化、环境影响等方面体现的价值。理念价值指向课程价值,课程价值依循方法价值合规律、合目的的开发,才能实施课程价值的全面和全程应用。

深刻理解艺术价值的内涵.会给我们在“艺术价值选择”中提供一种理性指导:(1)关注儿童艺术感受的独特性.凸显艺术教育中的主体价值。(2)关注儿童艺术感受的形象性.凸显艺术教育中的审美价值。(3)关注儿童艺术教育的体验性.凸显艺术教育中的情感价值。(4)关注儿童艺术教育的创造性.凸显艺术教育中的发展价值。

2.诗意追求:人格完善的彰显

日常生活具有诗意.是哲学家用艺术的眼光来审视生活,从这一点说,艺术的本身就应该充满诗意:儿童艺术的诗意就是一种情感自由的释放.是儿童艺术世界中个性无拘无束的张扬.是一种艺术精神的真实建构。儿童人格只有在这种诗意的艺术熏陶中.生命才会生动而鲜活。儿童人格生命只有具备这种诗意的艺术气质.人格才会逐步走向优雅和高尚。诗意的艺术教育应该是:(1)教师人格的高雅与课堂教学的高品位高度融合的教育情境:(2)JL童艺术视野自然展示与儿童艺术体验真实把握高度融合的教育情境;(3)教师教学创造性充分发挥与儿童潜能开发性全面展开高度融合的教学情境。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8)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0166-03

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包括胎儿教育、婴儿教育、幼儿教育三个阶段。然而,根据我国1996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第二条中的规定:“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本文所指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至6岁儿童进行的幼儿教育阶段。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迅速发展,教育部等部门(单位)2003年颁布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所研究的儿童群体已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宠。因而,在学前教育目标的指引下研究儿童旅游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为儿童旅游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一、学前教育目标与儿童旅游

对于学前教育目标,学界目前没有统一的定论,各学者的观点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经过对现有文献的深入分析和归纳,各位学者提出的学前教育目标虽有差异,但也存在共同点,本文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将学前教育目标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认知能力,包括自我身体的认知、自我情感的认知、自我保护的认知、自然环境的认知;二是社会交往能力,包括团队合作的能力、解决困难的能力、互相沟通的能力;三是学习能力,包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四是运动能力,包括身体协调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五是创造能力,包括想象力、模仿力、表现力。为此,笔者认为儿童旅游的发展应该以学前教育目标为指导,设计出能够有助于实现全部或部分目标的儿童旅游产品,使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能够得到锻炼、充实和提高,将儿童旅游的价值实现最大化,以推动儿童旅游的良性发展。从而,在学前教育目标视角下的儿童旅游价值将成为儿童旅游产品设计的重要依据,其实现程度直接影响到儿童旅游产品的质量本身,因此对儿童旅游价值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前教育目标视角下儿童旅游价值的评价方法

(一)儿童旅游价值评价的技术路线。儿童旅游价值评价的技术路线包括:构建儿童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获取评价因子的评价值;计算分析评价值。通过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专家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评价指标,从而构建指标体系框架,再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得出每个指标对实现学前教育目标的影响力大小百分比,并确定其权重。

(二)儿童旅游价值的调查问卷说明。本问卷是根据学前教育目标涵盖的内容,结合儿童旅游自身的特点,在前辈学者们的研究基础及综合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之上,选取了15个指标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并采用5分制降序方式,即5为很好,1为很差。另外,问卷还包括被邀专家的基本信息,即性别、年龄、职称、从事学前教育的年限。本次调查共邀请了10位学前教育专家,其中男性占40%,女性占60%;中级职称占40%,副高级职称占30%,高级职称占20%;从事学前教育年限10年以上者占30%,3至10年者占60%,3年以下者占10%。笔者于2012年1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发电子调查表的形式,邀请10位专家完成问卷,回收率100%。

(三)构建儿童旅游对实现学前教育目标价值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构建是将儿童旅游价值(A)分解为五个准则,即培养认知能力(B1)、培养社会交往能力(B2)、培养学习能力(B3)、培养运动能力(B4)、培养创造能力(B5)。根据指标自身属性,将上述15个指标匹配、组合到五个准则层中去,这样就构成一个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所组成的指标体系框架。然后根据如下公式,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每个指标对实现学前教育目标的影响力程度百分比,即指标权重。

在公式Si=■×%中,Si表示第i个指标在儿童旅游对实现学前教育目标价值评价体系中的百分比,Xij表示第i个指标在第j个样本中的得分,n和m分别表示指标数(15)和样本数(10)。计算结果按各因子降序排列见表1。

(四)儿童旅游对实现学前教育目标价值的综合评价。由于各指标是从不同方面反映学前教育目标的状况,为了得出更加准确、客观的评价结果,就应该进行综合评价。本文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其基本数学模型为:E=■QiPi 。

在公式中,E表示景区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值,Qi表示第 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Pi表示第i个指标的评价分值,n表示评价指标的数目(15)。将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的相关数据代入综合评价值数学模型,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

(五)儿童旅游价值评价结果分析。根据表2可以得知,儿童旅游对实现学前教育目标的价值综合评价值为4.09,占满分5分的81.8%,表明在学前教育目标的视角下,儿童旅游对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极高的价值。其中,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分值最高(1.07),说明专家普遍认为旅游可以为学前儿童创造优质的社会交往环境,能为增强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给予极大的推动作用。结合表1可知,相互沟通的能力的评分值为4.9,位居15个指标中的第二。说明旅游在培养学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上更有助于增强学前儿童的沟通能力。由于学前儿童的出游行为必定是在一个团体中实现的,他们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都会直接或间接受到团队成员的影响,如果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旅游效果,其必须学会与人进行良好沟通。其次是培养学习能力(0.82),说明旅游有助于开拓视野、开发智力、开创思路,能够较好地激发学前儿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更好地接受新事物,获取新知识。再次是培养运动能力(0.81),这与旅游活动本身的特点联系紧密。“行”作为旅游六要素之一,在旅游活动中标志着旅游者的空间转移,伴随着这个过程,必然会涉及旅游者身体运动机能的发挥,尤其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旅游活动,更是有助于增强旅游者的身体协调性,锻炼动手动脑能力。结合表1可知,身体协调的能力的评分值为5,位居15个指标中的第一,得到了被访专家的一致肯定,更好的说明旅游在培养学前儿童运动能力方面极具价值。接着是培养认知能力(0.78),说明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前儿童可以认识到自己在生理、心理上与别人的差异,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并且激发潜在的自我保护意识。结合表1可知,自然环境的认知的评分值为4.2,反映出亲近自然的旅游方式为学前儿童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提供了绝佳机会。而自我身体的认知的评分值仅为2.7,表明旅游对学前儿童认识、了解自己身体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最后是培养创造能力(0.61),表明旅游对于培养学前儿童创造力的作用相对最弱,但由表1可知,想象力、模仿力和表现力的分值分别是3.9、3.5和3.0,差距较大。

综上所述,旅游在培养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运动能力方面都极具价值,尤其在锻炼身体协调性、增强沟通和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培养自我身体认知、情感认知、表现力、模仿力以及自我保护认知方面相对较弱。根据表1,笔者按照15个指标的评分值将儿童旅游价值分为三个层次,见表3。

三、儿童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得出儿童旅游产品设计应以学前教育目标为指导,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发,以此增强旅游对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推动力,实现儿童旅游价值最大化,具体开发思路如下:

第一,利用“白色”价值,丰富产品种类。旅游对培养学前儿童的身体协调、沟通、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效果显著,产品设计应该注重这些价值的充分体现,使产品内涵由观光的单一化向体验的多样化转变。结合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以游戏为形式,以任务为主题,以角色扮演为特色,根据儿童性别、兴趣设计出能够由儿童独立或与同龄人合作完成的旅游产品,可(下转第178页)(上接第167页)分为温馨类、探险类、技巧类、益智类等。

第二,激活“灰色”价值,优化产品内涵。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培养儿童解决困难,认知自然,获取新知识、语言表达和思考力,产品设计应该深度挖掘这类价值,使“灰色”价值转变为“白色”价值。结合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同一产品进行梯度开发,遵循由难到易、由简到繁的原则,增强产品的挑战性。同时,注重旅游产品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在探秘自然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开发诸如野外生存为主题的产品,以此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好奇心,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开发“黑色”价值,创新产品设计。旅游在培养想象力、模仿力、表现力、自我情感的认识、自我保护的认知和自我身体的认知上相对较弱。因而旅游产品开发应该创新理念,设计出以家庭或家庭联盟为单位的群体旅游产品,增强项目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差异,创设一个相对复杂的团体,从而提高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同时,增大项目可操作性的难度,适当设置障碍,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将亲子项目纳入其中,以成人行为为榜样,带动和引导儿童行为的产生,从而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模仿力、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刘莲兰.柯蒂斯论学前教育的七大目标(上)[J].外国教育资料,1988(5)

[2[刘莲兰.柯蒂斯论学前教育的七大目标(下)[J].外国教育资料,1988(6)

[3]张国平.瑞典、芬兰、丹麦三国学前教育目标比较研究[J].当代学前教育,2010(6)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9)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1-0036-02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价值观教育更要“从娃娃抓起”。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大众文化所共同建构的自由开放多元的社会,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得到了彰显,自由意味着机遇与创新,同时也意味着风险与责任。在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如果忽略价值观培育的特殊性与长期性,有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最终价值归属造成损害的风险。学前儿童作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决定国家的未来,学前儿童的长期发展规划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一、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研究并不多。刘济良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一书中指出青少年价值观危机的成因,给今天的国民价值观教育以重要提醒。在社会改革处于攻坚期,社会转型处于深水区、价值观多元化凸显的当代中国,依然要警惕“工具理性”对人的“异化”,使“价值理性”迷失防患于未然。王旭丽在《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的困境与对策》一文中指出,“幼儿、儿童和少年感觉、感受和观察事物的方式是不同的”“童年孩子比较听话,而少年孩子处于逆反期”。这启示我们要高度关注学前儿童的价值观培育,识别他们思维、情感和观察世界的模式和逻辑,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智特征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教育,进行具体细致的指导。周素湘在《在保教活动中培育幼儿核心价值观》一文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出发,提出保教活动中培育幼儿价值观的具体方法,包括“从心灵上点燃爱国之情”“从行为上培育敬业之心”“在活动中陶冶诚信之操”“从情感上引领友善之举”,可谓是对学前儿童价值观教育最有针对性的研究。

2. 国外研究现状

孙宏艳对国外少年儿童核心价值观培育做了总结评价研究,《国外少年儿童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经验及启示》一文,注意到了国外对孩子价值观教育重在从小渗透,关注道德实践,通过把观念融入到儿童的现实生活达成,并且建立定期评估机制,这给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遗憾的是,在现有研究基础及条件下,很难找到更多关于国外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也对我国学前儿童价值观教育与国际接轨提出了时代的呼唤。对于幼儿教师的培训应该逐步从国内扩展到国外,为国内一线幼儿园教师提供到国外研修的机会,或者幼儿师范类高校也为之做出努力,这将为我国学前儿童的整体教育水准的提高提供帮助。

二、现状分析

综合国内外同一领域研究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对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重视度还不够高,关注儿童价值观教育的学术研究较少。但是,与事实不同的是,在幼儿园还是能看到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操作,比如幼儿园的升国旗唱国歌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废品制作手工就是生态观教育、孩子之间的和睦相处就是友善教育等。所以,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合理的价值观教育是可行的。那么,价值观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有实际操作,但却未成系统,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经研究,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而上”观念的影响,忽略学前儿童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意义上给人感觉是空洞的说教,似乎没有必要在幼儿园阶段就给孩子“上纲上线”,这是传统的价值观教育观念。加上幼小衔接的教育内容在大多数幼儿园还是重头戏,所以,在幼儿园开展系统的价值观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只是流于形式,而未形成系统。第二,部分幼儿教师的研究型教学意识较弱。即使在教学实践中实施了价值观教育,有时也未必成为系统,或者说没有在理论层面意识到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的讲话告诉我们,作为一线幼儿园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把幼儿的价值观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来做。这就要求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研究水平,与时俱进,做科研型与教学型齐进的新时代幼儿教师。第三,缺乏学前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对幼儿社会领域发展的要求,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同情心、社会交往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及爱的意识,包括对父母、长辈及老师、同伴,甚至集体、国家。其实,这也是对幼儿价值观的教育。如果思政学科和学前教育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实现融合,幼儿园活动中就会自觉形成一系列的价值观教育模式。

三、开展幼儿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方案

在对当前国内外学前儿童价值观教育研究进行总结与归纳、对当前学前儿童教育缺乏系统价值观培育的实际做出合理揭示的基础上,文章着重提出在幼儿园开展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分析我国学前儿童价值观认同现状。从实证出发,调查学前儿童价值观的现状,分析幼儿的心智特征在价值观领域的表现,为研究打下坚实的根基。这一点是我们开展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必须要在实际的教学调研基础上展开可行性逻辑论证。第二,探究可能影响学前儿童价值观的内外环境因素。从家庭、幼儿园、社会、个人等方面,研究可能会对幼儿价值观形成负面影响的因素,家庭、幼儿园、社会是影响学前儿童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从婴儿到幼儿到儿童的成长,孩子的价值观形成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要着重分析对儿童价值观教育形成负面影响的因素,以便幼儿教师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第三,调查一定数量的幼儿园教师,了解当前幼儿园价值观教育方式和手段,在此基础上形成有衔接性和合理性的实践教学模式。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大量的走访,了解现行教育手段,争取其与价值观教育手段的统一。第四,整合中西方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经验。突破区域局限与国界局限,整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为探索行之有效的价值观培育机制打下基础。关于这一点,在前文已经有过叙述,大学教育要走出国门,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不能落后。第五,探索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培育机制。这是整个研究的重中之重,要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探索构建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动态机制。包括从价值观生成逻辑构建的生成机制,这种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方面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互联及合力协作;另一方面,也要关注从幼儿教育到基础教育、乃至到成人教育的推进关系。可以说,学前儿童价值观需要外在教育、环境熏陶双剑合璧。除了关注学前儿童价值观的生成机制以外,还不能忽视后期的训练机制、调控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等的建构。

四、结束语

作为一名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尝试突破传统价值观教育理念,呼吁各界重视学前儿童的价值观培育。本研究不在于提出多少“束之高阁”的理论,重要的是,提高国民对价值观教育“从娃娃抓起”的重视度,提醒幼儿园开展系统化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教学。把有意义的价值观,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前儿童的现实生活中、教学活动中,探索可操作性方法与途径,并进而形成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动态机制,对于幼儿教育的长效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10)

社会性课程是以培养儿童的社会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行为品质,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为基本内容的课程,是幼儿园及学校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有关社会性课程的概念中,社会性课程的功能、价值和目的是相互关联的三个概念,也是亟待解决的社会性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探讨这些概念对儿童社会性教育实践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性课程的功能

课程的功能即指课程的作用,它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性课程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社会功能;二是个体功能。

(一)社会功能

社会性课程的社会功能是指社会性课程对社会的作用,它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社会性课程实现社会文化的传递。

社会性课程同其他课程一样,也承载着一定量的社会文化。社会性课程的内容中包含了系统的社会文化知识和经验,如做人的道理、社会行为规范、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的风尚等都是社会性课程的文化内涵。通过课程的实施,儿童掌握这些文化知识和经验,便实现了文化的代际传递。这样,社会性课程便发挥了文化传递的功能。当然,社会性课程并不是全盘复制已有的社会文化,而是按社会要求对社会文化知识和经验进行筛选,对其中的糟粕或不适时宜的成分要予以排斥,同时,课程也要紧扣时代脉搏,适当吸收一些新的文明成果,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富有生命力。因此,文化传递并不是对已有文化的简单沿袭,而是有一个选择、继承和创新的过程。

对于儿童教育来说,社会性课程的文化传递功能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发挥的。一种是正规的教育活动,包括教学、游戏、参观等,教师通过预选制定的计划逐步展开;另一种是非正规的活动,它们可以是由偶发事件所引起的教育活动,也可以是儿童无意识地接受的教育影响,即潜在课程的作用。大量的社会文化是以潜在的方式发生传递的。幼儿园、学校及其班集体环境、气氛,儿童读物、玩具,儿童影视,甚至儿童的社交活动本身无不隐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儿童通过潜在课程获得社会文化的知识和经验对其社会化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杰克逊在考察教室生活后指出:“潜在课程对儿童的社会化影响比正规课程有力。”[1]这从侧面说明了课程的文化传递作用。

2.社会性课程起着维系社会群体的功能。

社会性课程在传递社会文化的同时,也推行现行的社会准则,通过促使儿童掌握并遵循这些准则,使其在社会行为、态度倾向和价值观等方面与社会保持一致。于是,社会性课程也具有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社会性课程能帮助儿童获得人际交往(包括同伴交往)的知识、养成社会交往的能力以及良好的习惯,特别是引导儿童相互了解、同情、关心,这有利于儿童群体生活经验,在很大程度上为儿童在今后的社交、学习和工作中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有利于儿童今后所在社会群体的稳定。

(二)个体功能

社会性课程同时具有个体功能。首先,社会性课程为儿童提供社会性经验,并指示获得这些经验的途径。儿童通过课程指导下的各种活动获得自己与他人、人与人关系的认识,养成社会性情感和社会行为品质,于是社会性课程为儿童的社会性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当儿童是按社会的要求去发展时,儿童个人就会顺利地融入群体之中,适应群体生活。可以说,社会性课程可以帮助个体社会性适应,换言之,社会性课程帮助儿童社会化。其次,社会性课程所要培养的社会性素质是儿童主体的素质,主体素质的发展必然是主动的。社会性课程通过增进儿童的主体体验,帮助儿童形成主动的认识,引导儿童的行为,从而促进儿童的主体性发展。第三,社会性课程虽然帮助儿童形成普遍的社会性素质(如合作性、同情心、责任心、自尊、自信等),但是,社会性发展并不排斥个性。事实上,社会的一些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道德准则和共同的行为特征总是存在于个性迥异的个体身上,并通过个人特有的方式表现出来。原苏联著名社会学家安德列耶娃认为,社会化过程就内容来说乃是个性形成的过程。[2]其实,社会化与个性化并不是两个分化的过程,而是一个统合的过程。一方面,个性发展不可能是绝对自由式的。它需要社会性发展作为保障,正如霍顿·库利所言:“脱离了社会秩序就没有人的存在,人只能通过社会秩序来发展自己的个性。”[3]另一方面,儿童是发展的主体,主体间具有不可磨灭的个体差异性,发展儿童的社会性,不仅要尊重主体的个体差异,而且要维护和保障儿童的鲜明的个性。随着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儿童的个体并不是停滞不前的,或者被抹杀掉的,而是继续发展的。从这一角度讲,社会性课程在帮助儿童社会化的同时,也在实现着儿童的个性化。

社会性课程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是相辅相成的。社会功能需要通过个体功能体现出来,换言之,课程不能直接作用于社会,它需要以课程的社会功能在于它把现代社会对儿童发展的客观要求变成儿童的社会性经验,通过促使儿童获得这些经验,为儿童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的社会性品质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也为使儿童将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打下牢固的基础。这样,社会性课程便对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社会性课程的个体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社会功能也就得不到保障。同样,如果过分强调课程的个体功能,而社会功能遭到忽视或不够完善,儿童的正常的社会化进程势必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儿童对社会的疏离感,是不妥当的。课程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遗憾的是,维持这一关系往往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这是因为课程功能的发挥要受到课程决策者、设计者及实施者的世界观的影响,以及受由此而带来的课程价值观及课程目的的影响。

二、社会性课程的价值取向

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它是主体需要、目的与客体属性、功能之间的关系。[4]可见,客体的价值的决定因素不外乎两个:一是客体的属性或功能,它决定着客体能否对主体有用以及用处的大小;二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即使客体存在某种功能,但如果它们对主体是不需要的或者需要的程度有所不同,它们的价值可能会大不一样。从这一点看,客体之所以具有价值,在于它们与主体的关系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满足的程度决定价值的大小。这两个决定因素的同时作用构成价值关系。相应地,课程的价值是作为客体的课程同其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5]课程的价值判断是由课程的功能和作为主体的社会或个人对课程的需要来维持的。其中,社会和个人对课程的需要来维持的。其中,社会和个人对课程的需要是决定课程价值的主要因素。

由此可以推论,社会性课程的价值是作为客体的社会性课程与作为主体的社会和儿童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主体对社会性课程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

社会主体对社会性课程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社会需要课程来传递社会文化经验,包括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以及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等。尽管社会文化经验有其他的传播途径,如媒体、社会活动等,但社会更需要有规划的、有组织的、从而更有效地反映社会意愿的方式来传播社会所认同的文化,于是需要社会性课程。另一方面,社会从自身生存和稳定发展出发,要求儿童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遵守共同的社会行为规范,适应各种规则,养成社会文明习惯,并且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这样,儿童能顺利地融入社会,从而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社会不能把它的要求直接加在儿童身上,于是它需要通过某些媒介来实现它对下一代的要求,课程就是这些媒介的一种。

上述的社会需要是最主要的。当然社会还有其他的一些需要。如果说社会性课程需要积极地融入社会,需要学会社会交往技能,养成社会性情感及文明礼貌的习惯,而借助社会性课程可以使儿童的需要得到满足,于是儿童发展需要社会性课程,具体地讲,儿童对社会性课程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

儿童自出生的那一天起就生活在社会之中,也就是说,儿童已经开始社会化。在社会化的背景中,儿童很早就产生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按照人体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儿童除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外,还有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被人喜爱、接纳,有所依归)等需要。安全需要表明儿童间接地需要情感支持及社会交往,母亲襁褓中的婴儿一般感到温暖、安全,由这种温暖及安全感产生与成人主要是母亲的亲近需要。出生后7个月起,儿童形成社会性情绪及情感支持,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随着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罗杰斯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儿童有“积极关注”的需要,即儿童对诸如温暖、爱、同情、关怀、尊敬及获得别人承认的需要。[6]积极关注是儿童在社会性情绪情感交流及社会交往过程中获得的。儿童对积极关注的需要的本身表明儿童有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家庭日常生活虽然为儿童的情感交流及社会交往提供了机会,但由于成人自身经验的限制,并不能提供儿童情感发展及社会交往所必需的全部知识、技能,因而不能充分满足儿童的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社会性课程为儿童提供社会性经验,帮助儿童学习社会交往的技能,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给予每个儿童积极关注,满足儿童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

2.社会性认知的需要

儿童很早就表现出对社会事物或现象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认知的需要。但儿童的社会性认知不等同于对一般客体的认知,它是儿童主体观念(是非观念、价值观念等)形成的过程:不是简单地接受成人的观念,或记住现行社会的规则、规范,而是在了解它们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抉择,形成自己的认识。换言之,社会性课程的价值不在于“塑造”儿童,而在于为儿童形成自己的观念提供相应的“材料”,促使儿童自我塑造。

3.社会适应性及创造性发展的需要

儿童的社会适应性是关系到儿童能否顺利地融入社会,妥善自治,并与他人和睦相处的关键,同时又是儿童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良好的社会适应是儿童成功社交的前提,成功的社交是儿童良好社会适应性的表现。社会适应性发展是儿童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社会性课程为儿童提供社会性经验,帮助儿童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社会规则,并遵守这些规则,在此基础上,形成儿童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陶冶高尚的社会情操。从这一角度讲,社会性课程能够满足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的需要。

社会适应性发展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作为发展主体的儿童在融入社会的同时也在塑有个性的“我”。主体的“我”既要求在社会适应问题上有主动性、能动性,还需要有创造性,因而创造性发展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儿童创造性以社会适应性为前提,而社会适应性以创造性发展为目的,可以说,发展儿童创造性需要发展社会适应性,于是,儿童创造性发展需要社会性课程。

上述的儿童发展对社会性课程的需要即表明社会性课程具有个体发展价值。社会性课程的社会价值同个体发展价值不是对立或相互排斥的,而是相统一的。课程的社会价值需要通过个体发展来实现,同样,个体发展价值的实现也离不开课程的文化基础。因此,理想的课程决策应均衡考虑不同主体对于课程的需要,从而充分实现课程的各种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不同的社会学派的观点,主体对课程的需要并不是均衡的,往往其中某一主体的需要占有优势,这样就存在课程的价值取向的问题。结构──功能主义者重视个体对整个社会的生存与稳定的维系作用,强调个体的社会适应,认可课程的社会价值,忽视儿童的主体意识及能动性。现象一诠释学派重视儿童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强调课程的个体发展价值,但将之绝对化。有些学者则认为社会充满矛盾和冲突,于是强调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儿童的社会批判或反思。各个学派都从各自的世界观出发,忽视自己所坚持的价值观以外的价值而将课程的价值绝对化。我国有的学者认为,“对教育的价值应作多元的追求”,[7]对课程的价值同样应该如此。课程的个人价值是最基本的价值,[8]这里的“最基本”一词说明课程还应有其他的价值,课程的个体发展价值只是其中的最基本的部分,在于社会性课程的价值取向的问题上,国外学者关于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的阐述或许能给我们某些启示。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的学者开始注重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他们认为儿童不是被动的个体,而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儿童社会化也不再被简单地视作一种儿童接受集体生活规范的过程,或者是儿童为入学作准备的过程,而是一种以儿童主动的和创造性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9]俄罗斯心理学家库德力雅夫茨耶夫提出儿童期“创造式社会化”概念,认为儿童期社会化不仅有文化适应功能,还具备文化创新功能;于是儿童的社会化──不是过去认出的那样──仅仅是儿童对现成文化的继承、应用与再生产的过程,那样的话,儿童只需踩着前人走过的路行进,此外概不需要;而是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生活情境在部分地改变文化、而文化精华得以传递的过程。[10]在此基础上,他充分肯定儿童的主体作用,主张幼儿园课程内容不应是包罗万象的现成的知识、技能,而应是能激发儿童与成人协同活动的、并能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系列问题。可见,视儿童为社会化过程中积极主动的个体,是儿童教育及课程改革的根本着眼点。在此意义上讲,儿童社会性课程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社会的需要,促使儿童顺应社会文化环境,使之顺利地融入社会,成长为社会所期望的合格的成员这一方面,而且在于发展儿童的社会情感和社会能力,满足儿童社会认识、交往及创造性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儿童积极主动地发展并幸福愉快地生活方面。社会性课程的目标、内容乃至实施方法都应体现这种特色。

三、儿童社会性课程的目的

所谓课程目的,也就是课程的意图,是说明课程为什么而存在的问题。它是一个哲学范畴,同教育目的有密切的联系。所谓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设计教育活动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果。它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或要求,说明办教育是为什么,培养人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格。[11]这说明教育目的一开始是主观的。课程目的反映并服从于教育目的,从这一点上看。课程目的也有主观的特性。但课程目的又不同于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宏观的,是学校或幼儿园的办学方向或宗旨;课程目的是中观的,是指导课程决策、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方向及要求,课程目的的具体形式是课程在社会需要、学科和个人发展方面的规定,即课程目标,它是课程目的与要求的具体反映。

可见,课程目的是以主体观念的形式存在着的。课程目的这一看似客体的属性是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赋予的。课程目的同主体的价值观是紧密联系的。一般地讲,主体对课程持何种价值观,课程就有何种目的。课程的价值取向决定课程的目的。对同一种课程,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因而同一课程的目的并非相同。

在美国儿童早期教育中,社会学习课程(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目的是多种多样的。一些学者曾赞同传统意义上的以知识传授为意图,认为社学习课程应主要关注社会学科方面的知识;一些学者则从当时的社会政治需要的角度出发,认为课程应提高公民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因而社会学习课程应为儿童的智力培养服务(如布鲁纳等);一些人重视课程的个体发展价值,认为社会学习课程应培养儿童社会批评精神(Engle & Ochoa,1988);另一些人则结合课程的社会及个人的价值观,认为社会学习课程应促使儿童社会化,使之在将来社会中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Mark & Mehliger,1992)。莫里赛特和汉斯(Morressett & Hass,1982)认为,社会学习课程不外乎三种意图或目的:1.社会化;2.社会学科知识的传递与归纳;3.促进儿童社会批判或反思。斯坦利和赫尔逊(Stanley & Helson,1994)认为,对社会学习课程的目的的分歧在于两种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功能:一种是社会文化传递的,另一种是社会批判或反思。当强调前者时,课程意图是促进儿童的社会适应,课程所强调的教育内容、行为及价值观都是为社会所认可的,而且这种价值观往往在社会上占有优势;当强调后者时,其意图在于促进社会变革,于是课程所强调的教育内容、行为及价值观是能向社会提出问题并评论现行的标准的。罗斯(Ross,1997)认为,上述社会学习课程的目的其实不存在相互冲突或相互割裂的问题,任何的社会学习课程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知识为基础,而公民教育及儿童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它们共同关注的目的。[12]

在我国,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课程有“社会”“社会常识”或“社会领域课程”。有学者注意到儿童的社会与成人的社会不同,强调幼稚园社会教育的灵魂在于养成“适合于某种社会生活的人民”。[13]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我国教委1990~1994年合作项目“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研究”结果说明,儿童在幼小衔接存在的不适应问题主要反映在学习适应困难和社会性适应困难两个方面,而社会性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缺乏。具体地讲,是儿童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不强,执行规则的能力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弱,并确立了以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以大量的社会行为规则、任务为内容,以训练活动及规则游戏为途径的课程。[14]也有学者对幼儿社会领域课程进行研究,他们中有的强调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引导幼儿了解、体验‘社区人文景观’‘民间节日’‘文化精品’等,使幼儿感受自己民族文化的魅力,热爱自己民族的文化,更好地适应自己的文化”。“在社会领域课程中,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及社会行为规范都是旨在促进幼儿了解社会,成为未来社会成员”,“通过社会教育,使幼儿成为初步适应社会生活的人,为幼儿成为未来社会合格建设者打基础,作准备”。[15]

从以上可以看出,社会领域课程目的强调更多的是儿童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具体地讲,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较多地要求儿童学习集体生活的规范,接受现行社会所认可的价值观,使其行为符合现行的社会价值标准,从而成为所谓的“合格的”的社会成员。也有一些幼儿园教育及课程改革研究,积极重视课程的个体发展功能与价值,重视儿童知识的自我建构要自我发展。但总的来看,课程相对较多地关注社会需要,而对儿童的需要关注不够,甚至认为社会的需要就是儿童的需要,造成了课程目的上的不均衡甚至偏废,反映在已有的课程目的中,缺乏对儿童主体精神的培养及健全人格的塑造,具体地说,缺乏对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缺乏对批判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儿童自己的价值观也受到极大程度的忽视;于是在课程的实施中儿童只能按现行价值尺度循规蹈矩,由成人引着在已开辟出的道路上行进;教师也被要求或习惯于在较“经济的”时间内教给儿童大量的知识、技能,于是诸如“填”“灌”“注”等教育方式经常出现。这种教育显然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究其原因,有传统的“只重整体不重个人”的观念因素、现行的升学制度因素、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的因素,当然也不管政治的因素,如“极左”思潮对课程目的的影响。诚然,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必要的,强调课程的社会功能及价值在当前也有积极的一面;但儿童是积极主动的个体,即使是现行社会积极正确的标准,或合理的规范,也应该引导儿童自主体验、理解,通过主体的活动认同、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形成个人的态度及价值观。而社会文化总不是十全十美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社会价值观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社会环境及社会现象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同样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作为课程,应帮助儿童对它们进行分辨、评判、决择,培养儿童积极反思(对自我的反思和对社会的反思)的意识,真正体现儿童的主体地位。从课程的来源讲,社会性课程固然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包括社会行为规则在内)作为基础,但儿童良好的社会性素质不是仅靠知识学习或规则训练就能养成的,它是儿童积极主动参与教育过程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此意义上讲,社会性课程是培养作为主体的儿童的社会情感及能力的课程,其中的社会能力既包括主动适应能力(如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学习能力),还包括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能力、社会评判能力等。鉴于此,社会性课程应同时立足于社会和儿童两方面的需要,发挥其社会的和个体的功能及价值,培养既有知识、有理想,又会思考、会学习,既具有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又具有良好的社会性情感和行为品质的儿童,这就是儿童社会性课程的最终目的。

参考资料:

[1]Jackson,P.W.Life in Classroom. NewYork,Hold Rinehart and Winston,1968,P.166.

[2]陈录生.西方社会化理论与中国人的社会化[J].中州学刊,1997,4.

[3]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会性,1989,275.

[4]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41.

[5]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41.

[6][美]B.R.赫根法著,文一等编译.现代人格心理学历史导引.石家庄:河北人

[7][8]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46.266

[9]参见周燕.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1998,2.

[1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11.

[12]Ross,E.W.The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Purposes,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 Press,1997,P.8.

[13]张沪.张宗麟幼儿教育论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269.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儿童文学;地位;作用

小学语文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教育内容,儿童文学是从学生的需求情况和实际情况早都出发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将其融入小学语文的教育当中,可以更好地引导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小学的语文教育当中,儿童文学可以发挥自身在德育审美方面的价值,并且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儿童文学的概述

儿童文学是为少年儿童所创作的一类文学作品,这类型的文学作品从少年儿童的角度出发进行整体的构思和设计,因此无论是语言还是整体的风格都更加符合儿童的习惯。按照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对象,儿童文学也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但是总的来说,在语言上他是通俗易懂的,在题材上它也是丰富多样的。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1.德育价值

对儿童文学作品来说,它通过内容的传递可以更好地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小学的语文课本当中,《雪孩子》就很好地向少年儿童传递了舍己救人的优秀品质。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是非常丰富有趣的,它在吸引儿童对内容进行阅读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它们想象力的提高。在儿童文学当中,很多作品都会通过真实的描写对儿童的童话世界进行在线,这样的一个的过程会把一些道德教育融入其中,从而让儿童在进行作品阅读和情感体验的同时培养自己的价值观。

2.审美价值

对于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说,它一般都具有比较强的美感,让儿童产生审美的价值,并且引导他们进入到内容的学习当中。通过这些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对学生的情操以及它们审美的能力进行创造。《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外表丑陋的小鸭子,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自己美好梦想的故事。在这个故事当中丑小鸭它飞出了养鸭场,到湖面上去,才接触到了自己的美丽,最终改变了自己。对儿童文学作品来说,它会被美好的事物进行展示,因此它本身就变成美好的感情和想象。

3.满足需求

在我国,儿童文学最早是在期间出现的,在那个时期所出现的文学作品更有比较强的政治味道。从当时的情况来说,通过儿童文学作品的创造,可以引导儿童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观,从而在救亡图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儿童文学作品说塑造的情感价值观有了变化,但是不管在任何时期,它的出现都是为了满足儿童健康成长的需求,也满足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学习的启蒙教育,才让它在创作上会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因此所创造出来的作品能够满足学生成长和自己情感成长的需求。

三、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1.儿童文学中所包含的情感价值和小学语文教育目的一致

儿童文学作品是为了儿童所创作的,因此无论是内容还是思想都和儿童本身的想法比较贴近,更好地帮助儿童对这些作品进行理解。在小学的语文课本当中,不管是童话故事还是寓言故事,亦或者是一些诗歌里面的题材和内容都是符合儿童的审美观的。因此,在教育的题材上,不管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还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那种,它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里面所涉及到情感价值培养利益和目标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小学是儿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教育当中,儿童文学的出现可以在小学语文的教育当中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共同完成了儿童情感价值的培养目的,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从当前存在的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发现,里面的内容都是带有一定的参与性的,这些教育性内容的存在体现出来的就是和小学语文教育一致的目的。

2.儿童文学作品与小学语文教育同样具有文学教育的地位

对于儿童文学作品来说,首先,它本身就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对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功能,具体的教育内容会随着作品中的内容来进行确定。对于儿童文学作品来说,它的存在也是具有文学教育的地位的,它可以在传统的教育中发挥作用。同样的小学语文教育本身就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儿童情感价值观以及他们的理解阅读能力上的培养,对于文字和美的欣赏能力上的培养是较为突出的。文学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繁荣和文学教育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儿童文学来说,它的繁荣和发展也是儿童健康成长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她和小学生一起组成了文学教育的重要功能,并且在儿童的健康中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改的发展,在小学的语文教育当中,越来越注重儿童文学作品在其中的融入,很多教师也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当中选择一些有效的儿童文学作品加入到教育当中。这样的一种措施,也是教学改革中的必要过程,体现出来的是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促进作用。在文学教育方面,儿童文学作品是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已。小学语文教育是他的重要基础框架。二者的结合是文学教育的发展,也是文学教育的必然。从某一个角度上来说,它和儿童文学作品有着同样的文学教育地位,在不同的时代,会随着时代的需求和变化产生教育的功能和价值,都能够立足儿童的心理接受程度,在儿童理解的范围之内,尽量的对它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和美学价值观形成进行培养,更好地引导儿童的健康成L。

3.儿童文学作品丰富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育所涉及到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不仅有教材中的固定内容,同样也有一些课外的补充内容。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现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是内容上的一个补充,它会以一种更加贴近儿童能够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的形式来对了小学语文教育进行辅助,使得小学语文教育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产生教育的作用,从而使得小学语文教育开展更加顺畅,教育效果更加突出。对小学生来说,只有生动有趣的内容才能够更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儿童文学的出现,正好弥补了小学语文教育内容中知识不够生动有趣的问题。

四、结语

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现对小学语文教育来说是一种补充,也是一种途径,二者有着更多的相似性和教育上的一致性。儿童文学作品在儿童中有着受欢迎的程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下语文教育会产生促进的功能和补充的作用,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儿童文学作品必须要和小学语文教育寻找到契合点和平衡点,各自发挥优势,利用儿童文学作品丰富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也借助小学语文教育的平台促进儿童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其中的思想内涵能够在儿童当中进行传播,切实地在少年儿童的教育当中发挥着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