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1 17:11:46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篇(1)

要提高技工学校的职业素质,我认为应做到“四结合”。

一、职业道德教育与人生观教育相结合

《师说》中曰:“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为师者,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而且重要的是要学生懂得做人是道理。

作为技工学校的教师更应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并与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因为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和审视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时所持有的态度和观点。科学的人生观是人生的指南,它制约着人的价值观,决定人们的职业道德观,人生活在世上,首先在于奉献,那么,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从何说起呢?所以,个人的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奉献,是主要的,个人的自我价值是通过职业活动将自己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的,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并以此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这样才能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否则,你有再高的学问,再高的技能,也难以实现自我价值。

比如我们幼师班的学生,学会了唱歌、跳舞、弹琴等知识和技能,却不愿去做幼教工作,不愿把本领奉献给社会,这就很难实现自我价值,可见,对技工学校学生进行教育,必须把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他们从踏入技工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要立下远大志向,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二、职业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是建设在一定的专业思想基础上的,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思想,把学习专业知识同未来走向社会,从事工作相联系起来。任课教师应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道德教育从而养成良好从业习惯,和职业道德观念。

三、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要使学生在校期间打下一定的职业道德基础,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仅仅依靠校内的课堂教学,而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和场合,充分利用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实习的机会,进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按照职业道德规范从事每个环节的实践活动,认真分析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关系,训练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培养职业道德情操和职业意志。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篇(2)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有健全人格和有优秀素质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现在我们的教育受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方面的教育,而学生也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表现人文精神缺失,很难有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综合素质。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现代的“人文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科学主义”、“金钱拜物教”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它相对于“科学主义”,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相对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对于实用主义,强调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科学”、“实用”与“人文”、“理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价值向度。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它主要是指人的道德修养、个性人格、理想追求、人际关系等。

一、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来看,学生缺少人文知识。因现行教育的不完善,学生将侧重点放于科技知识,而对人文知识的接触甚少,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绝大多数学生对涵盖人文人文知识的书籍涉及很少,但偏爱网络、影视及各类网文,产生的影响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淡漠。这样长此以往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整体来讲,培养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激发创新的能力。学生的精神世界是单纯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是精神世界完整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状况。而现实是多数学生眼界狭隘,总是忽视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当今拜金主义这种错误的价值观被许多学生认为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毕竟社会上存在许多拜金主义,但这种价值观恐怕容易让人迷失。

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天天强调素质教育,其根本就是培养千百万全面发展的人,时代所需要的人要求他不但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国家竞争力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一直以来所进行的那种“填鸭式”教育,只注重科学知识,而不重视人文知识的教育。这样做的结果是很可怕的。一个科学知识很渊博,而人文知识却很困乏的人就不能称其为人才。因为“科学”、“实用”与“人文”、“理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价值向度。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经常性地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民族传统、历史知识、法律知识、爱国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教育、责任、爱和理解、宽容等的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加之我国的社会改革转型,各种矛盾、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大行其道;黄、赌毒充斥社会;极端自由主义、功利主义思潮泛滥。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以往那种只重视科学知识教育的现状再也不可以继续下去了。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至少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健全的人格,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二、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首先应该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这种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价值观为基础。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泥塑、、绘画、书法、乐器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校园文化在当今教育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常新的,但是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是能够唤起学生心灵的,是能够激发学生激情,是能够唤起他们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首先,校园文化要有渗透性。校园文化,象一缕缕和熙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其次,校园文化要有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第三,校园文化要有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必须经过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延续,才能使师生融于自己的言行、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

其次,要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人文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活动,大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不断拓展学校教育的人文内涵。经常开展以培育和提高师生人文素质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文明礼仪教育、周会、晨会等活动,举办宣传橱窗、网站,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书籍伴我行,智慧满人生”、 “让青少年远离”、反警示教育和失足青年警示教育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学生为振兴民族而奋发学习的决心;通过“争十佳、学十佳、赶十佳”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先进、奋发进取精神。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篇(3)

教师如何高效率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备好课

1.明确目标

小学阶阶段是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的知识。

2.备教材

教材是老师上课的依托,是学生学习的依据,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备好教材。作为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吃透教材教师就要做到了解教材的重点,每一课要教会学生什么知识,这些知识学生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只有充分了解教材,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素质。

3.备学生

学生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备课在备教材的同时还要备学生。作为老师要清楚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什么知识掌握得好,什么知识掌握得不好,什么地方需要老师重点强调,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备学生不只是备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备他们对新知的认知程度,不同的学生对新知的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对新知掌握得比较快,这样的学生在学习新知的时候掌握得快,可以让他们成为小组长,去带动他们小组的学生共同进步。有的学生接受得慢些,对这些慢的学生老师就要个别指导。老师在教学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教学,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狠抓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1.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任务驱动”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为我们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学习途径,便于学好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素养。

2.作品展示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篇(4)

现代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浓,不懂得关心别人,缺乏对社会、家庭、父母,甚至自己的责任感。为此,在班会上,设置了一些主题:“我的理想”、“长大后用什么回报父母,回报社会”、“什么是责任”……学生们畅所欲言,我鼓励学生讲真话,不空喊口号。比如有个学生说自己的理想就是当大官,可以不花钱吃饭,坐高级轿车,还有人送礼,这番直言如平地一惊雷,学生们炸了锅,说什么的也有,我趁机从不同角度对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了细致地剖析,教会学生正确判断自己所见所闻,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另外还通过辩论会,演讲比赛,使学生明白无论你是一名清洁工,还是一名大学教授,只要努力工作,只要对社会有着高度的责任感,都同样能为社会做贡献,同样拥有人生的价值。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现在很多家长积极为孩子开辟第二、三课堂——乐器、舞蹈、美术、象棋等等,如果孩子感兴趣,那么家长欢天喜地;如果孩子不感兴趣,看吧!恩威并施的、棍棒逼迫的,苦苦哀求的,中国式父母“望子成龙”之迫切心情表现的是淋漓尽致。但是他们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逼迫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主动性才会使孩子们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作为教师亦是如此,保姆式、警察式教育造成了孩子们依赖和胆怯的不健康心理。只有对“师道尊严”做再否定,孩子才会有独立的人格和平等的权利,去拥有自己的尊严、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索、自己的独立意志和独立追求。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平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很多是家长管不了的,学生本人也是“破罐破摔”心理严重,不喜欢学习,逆反心理尤甚。为此班主任先和学生交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对症下药”。但是这个下药的过程却是很艰难的。比如:有个学生性格容易冲动,思想偏激,比吃比喝,却不比学习。面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没有对他放任自流,通过多次交流,才了解到:该生的父亲常驻澳门,并且父子间的鸿沟颇深。母亲在潍坊工作,常住外婆家。老人的宠溺,母亲的心软,父亲的暴戾,加之学习不好,使老师、同学看不起,各种因素造就了他不信任别人,遇事偏激,不求上进的性格。看到这个孩子的家庭资料和成长经历,班主任沉默了很久很久……教师的责任心促使班主任开始了孩子的转化工作,层层铺垫,步步为营,通过和家长反复的沟通,相互配合,孩子理解了家长的苦心,家长了解了孩子的苦恼,相互的理解化作涓涓细流温暖了孩子,他成绩提高了,思想开阔了,朋友增多了。可见,如何使学生在学习上化被动为主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恐怕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吧!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而教育是知识创新应用的基地,也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如:布置了商业模拟室,定期进行实习,改变过去读死书的状况,对书本知识活学活用,在实践中提高理论水平,在实践中创新更好的处理方法;建立了机电实验室、家电维修室,通过动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创造发明。

四、注重增强学生处理问题的灵活性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篇(5)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186-01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互联网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向我们展示全世界最新的资讯和任何你可以想象出的服务功能。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营造全新的学科教学氛围,用声音、图像乃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学科教学效率。那么,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应将培养学生优良品德放在首位。

在计算机教学和管理中,当学生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不太符合教学要求的行为和心理时,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或强行规定不准这样,不准那样,而应该既及时发现学生行为中所反映的思想倾向,同时,要挖掘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深层动机,本着爱护理解学生的态度,多采用疏导而非堵的方式,这样不但可以将不良的行为和心理转化为一种正面的影响,使计算机教学取得良好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下面试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1 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

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学生的养成教育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尤其在上机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爱护设备、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要使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不仅是个性心理品质的良好反映,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如,在介绍有关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在Windows中关机的正确步骤,而不能直接关闭电源,并且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

另一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传”,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例如:把用户文件建立在所用系统软件的子目录下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演示的时候,特别是在保存文件的时候,注意了这个问题,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的良好习惯,反之,如果教师不大注意类似的问题,由于学生的模仿心理强,学生操作时就会依葫芦画瓢,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再有,培养方法也要得当。良好的习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也可以靠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当作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在进行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策略、实施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有的放矢,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计算机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应用领域已越来越广泛。但是,计算机使用规模及范围的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与道德问题。通过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的重要途径。

首先,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自觉遵守政府有关部门制订的关于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性政策和规定。

(2)自觉遵守学校的计算机管理部门制订的关于使用计算机的有关规定。

(3)不设计、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

(4)支持正版软件,反对盗版软件。

我们必须在计算机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可通过实例(CIH病毒、爱虫病毒……)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它会破坏计算机存储的数据,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的崩溃,将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性。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篇(6)

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首先是家教,使他们从孩童时期起就把“祖国”铭记在心,进行“祖国就是妈妈”的教育。其次是学校教师进行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及在重大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大型爱国主义活动并结合教师的各科教学对孩子们全面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再次,是社会对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三方齐教共育,方能使孩子们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什么是爱国主义呢?爱国主义指的是人们对自己的祖国忠诚和热爱的情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一、让孩子们更多地认识了解祖国

根据孩子们年龄的不同,采用能接受的方法生动活泼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多媒体教学,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让孩子们认识了解祖国的名

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的版图――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国旗、国徽的意义以及首都的来历和位置,并让他们会唱国歌。让孩子们了解认识祖国在世界版图中的位置,中华文明上下五千

年、历史悠久、文明古国之一。给孩子们讲述历代民族英雄和他们如何爱国的感人事迹,特别是针对目前日本军国主义的极端右倾化和“”问题,向学生讲述古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故事、中国近代现代抗日英雄和小八路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并借此向学生进行“落后就要挨打、努力学习、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强国教育,熏陶孩子们爱我中华、强我中华的爱国心和强国梦。

二、抓爱国主义教育,促动学习和爱国心相得宜彰

结合国家近几年对中西部地区实行的“两免一补”政策和“蛋奶营养工程”政策,教育鼓励孩子们树立“祖国为我壮,我为祖国强”的爱国心和报国梦。教育激励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成为有理想、有文化、守纪律、讲道德的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要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把爱国主义思想实施于行动之中去。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长期性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篇(7)

由于不同学生的美术先天禀赋不同,以及所处的环境影响和各个学校进行美术教育的水平条件不同,造成了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美术基础、心理素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设计教学,因人施教,使每个学生能依照各自的条件得到最佳的发展。

1.1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不同的美术教学目标。教学工作正是通过不同阶段不同目标的实现来完成的,在中学不同阶段,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不同的目标,如艺术考生迎考阶段,这种方法比较容易见效。低层次的学习目标应确定为重点掌握绘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则应是具有较强绘画技巧和能力。这样,低层次学生有反馈机会和补偿的余地,高层次学生有创新、发展的空间。

1.2 因人施教,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可采取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方法。一方面培养尖子学生,培养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能力,强调综合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尊重偏爱差生,注意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启发、开拓、培养、提高,按照差生的教学目标,创设差生所能接受的标准,给予他们解决问题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并以此推动中间生,使每一层次学生都上一个新台阶。

1.3 注重运用反馈,完善教学方法,调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实施不同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反馈调节,随时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征,根据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改变和完善教学方法,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美术成绩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2 互助合作,增强适应能力

学校的职能是为社会各领域培养、输送人才,所以,教育应面向社会,各个学科的教学都不应仅仅停留于书本,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意识观念。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团队合作精神,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显得相当重要。这方面,我在初中美术特色班的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学美术的学生,大多数是在纪律方面的后进生,个性活泼,自觉性差,再加上班额大,所以,在这个学期前阶段,在课堂教学中,我遇到颇为棘手的问题:辅导学生与抓好课堂纪律往往不能兼顾。后来,我采用分层管理的方法,才取得了一定效果。在上绘画技能课时,我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两个小组长轮流管理该组纪律。班长、纪律委员、学习委员轮流监督小组长的工作,而我只负责督促值日班干部的管理工作。每个层次都严格执行《美术特色班专业量化管理条例》,奖惩分明,让他们在纪律上有个竞争氛围,这样,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美术课堂纪律明显好转。通过教学形成了在学业上、纪律上相互合作,互相竞争的局面,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3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创作。美术是表现和激发学生创造才能的最佳表达方式之一。美术活动最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如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等,并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进行对比、和谐、节奏、韵律、均衡、黑白、排列、堆积、组合等构成因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感相联系,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

4 强化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篇(8)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竟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人类的健康已成为现代人们关注的焦点。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课程改革实验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人民生活水平的广泛提高,使学校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发展人的心理素质,增进人的健康,已成为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对本校各年级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和统计,发现必学的内容,学生不能达标的情况很严重。分析原因主要是:学生在练习中存在心理障碍:或存在着运动恐惧心理,或有不良个性心理,或缺乏意志品质等。初中时期的学生心理正处于形成之中,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在平时的体育课教学中应对学生各种心理进行分析和引导,减轻并消除学生的运动心理障碍,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不仅学会健身,而且逐步提高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平常的体育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以下几种方法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

一、消除学生运动中的恐惧心理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觉得危险性大,产生畏难情绪、恐惧心理。究其原因是:有的意志品质较差、有的因以前失败产生了畏惧感、有的对某些运动技术科学操作的无知等。学生的恐惧心理给正常的体育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我有针对性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在体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我进行了多方尝试:1、强化身体素质训练,安排课课练,对落后生加以区别对待,增强他们的信心。2、练习时先降低要求,循序渐进,认真做好保护、帮助工作,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3、据情提高训练难度,即景激情鼓励学生,常用“你行”、“你能跳过去”、“我保证你不会摔跤”等话语让学生产生信心和勇气。4、尽量优化教学环境,如上课前通过画出清晰的跑道,明确学生活动的场地,使学生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之中,并利用集体从众功能,让学生产生“别人不能,我能,别人能、我更能”的功能效应的竞争心理,从而使学生油然产生战胜困难的心理欲望,随机进行效果转移,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把曾经在练习中尝到过的苦头转化为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5、用娱乐性的游戏和一些教学竞赛办法渗透到学生练习中,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的恐惧心理就在练一练,争一争中无形的消除了。

二、克服学生不良个性心理

在体育课教学中,常常有少数学生因不良个性心理因素作怪,致使对有些学习项目不喜欢、不想学,尤其惧怕练习难度高的运动项目。通过分析产生这种不良个性心理原因是:有的是出于对体育科学知识的了解掌握不多,对体育与健康学习的理解简单、肤浅,出现的懒动个性;有的学生由于自身体力、自身耐力的差异对某些练习项目的高难度动作、长距离跑缺乏信心、耐力而产生的自卑个性;有的学生是什么项目都想做, 而又什么动作都做不好,一遇失败就不再想练的随意个性;有的学生对喜欢的项目就全身心投入甚至放弃其它练习项目而产生的偏爱个性。 以上这些不良个性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我采用如下方法对其进行了引导,并促进了其转化:

1、加强横断面知识辅导

在课堂上注重科学知识理论教学,学习一些与他们体练相适应的运动生理学、运动力学,使体育锻炼与常识原理结合,达到克服和避免因对运动常识的无知而产生的懒动心理;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体育课教学中,我所安排的教学内容都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有的学生适当降低难度与要求,并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激励性的办法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其练习兴趣,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和自卑个性;

3、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对于少数个性随意、意有偏爱的同学,我主动与他们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进行心理分析,对其积极的一面给予充分的肯定,指出不正确的地方,加以引导,让学生树立信心,认真练习,持之以恒,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比赛,使学生学有信心,赶有目标,喜欢的项目更加得到深化,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对其它项目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这样,使学生能得到体育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升华。

三、渗透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意志品质教育

在平常的教学中,不论是理论课, 还是实践课,我都要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意志品质的培养。

只有有了“爱”的真情,才能使学生产生相应的运动心理,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历史故事,譬如讲“鸦片战争”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历史,懂得鸦片的毒害使国人身沉毒海,备受凌辱、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积极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尊严的爱国热情;组织学生收看各种体育比赛的实况,边看边鼓励学生学习我国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坚强意志品质。借观看足球世界杯、排球锦标赛、乒乓球比赛等赛况,让学生感觉到女排夺冠、国足入世、国球揽冠,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我国运动健儿勇于拼搏的写照,又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体现。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从而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真正理解体育锻炼的内在含义。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篇(9)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1-0031-02

【Abstract】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education for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 from ideology and moral, cultural, information, innovation and other aspects, analyzed current problems exist in librar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education for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 and put forward basic approaches that librar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mprov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

【Key words】Education for overall development College student Librar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教学、科研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堂。因此,图书馆具有独特的教育优势。如何结合图书馆的特点,利用图书馆的独特优势,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这是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一、高校图书馆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素质教育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于一体的现代教育观念。与传统教育观相比,素质教育更加强调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更加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完善;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学会做人。高校图书馆是通过信息传递和文献服务来达到教育人和培养人的目的的,素质教育的全面、和谐发展特征,使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1.高校图书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学校除了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外,还需要图书馆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所谓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是指具备社会公认的基本道德准则,如公平、公正、守法、诚信、人道等;具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源,不仅为广大学生接受全面系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吮吸不尽的营养源泉,而且也为图书馆开展素质教育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广泛阅读书籍,可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在思想上建立起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可以了解古今知识、中外历史、各国国情。从而自觉、主动地适应社会要求,紧扣时代脉搏,深入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深入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提高文化素质的学习中心,是提高专业素质的第二课堂。

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哲学、美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学科领域的知识和修养。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文献内容丰富,汇聚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知识,大学生可以在这里汲取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尽情畅游知识的海洋,巩固“第一课堂”学到的知识,克服专业狭窄、文理分割、单一集中的教育方式所固有的种种弊端,从而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加深知识,扩展知识面,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质。因此,图书馆的教育形式比课堂教育更具有主动性、灵活性和广泛性。

3.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提高信息素质的培训中心

信息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信息意识,即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二是信息道德,即调节信息活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三是信息能力,即人们获取、处理、利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学生信息意识的广度和深度,关系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水准。因此,图书馆要注意加强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通过“怎样利用图书馆”的教育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可帮助大学生了解高校图书馆的性质、任务以及图书馆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馆藏范围、重点、图书排架方法、检索方法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提高创新素质的培训中心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力军,是创新的重要力量。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处在求知欲和创新欲最旺盛的时期。创新是在已有知识和文化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其创新能力就越强。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是大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为大学生积累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此外,图书馆的学习是一种自由、自主、开放的形式,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和探索;同时,在反复阅读、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通过加工、处理各类知识信息,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见,并获得适合自己学习、创造的方法,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稳定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化教育功能的实现,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当前高校图书馆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高校图书馆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条件,然而认真分析,还存在许多不适应当前学生素质教育要求的问题。

第一,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还停留在传统的借还功能上,优秀图书的流通率、利用率都很低,对学生的借阅活动缺乏指导和引导,图书馆的素质教育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高校图书管理员与读者缺乏交流和沟通,部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责任心差、业务能力不强,通过管理和服务工作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做得不够。

第三,高校图书馆缺乏足够的人文学术氛围。图书馆是高校重要的教学辅助部门,同时也是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图书馆在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和结合图书馆的特点开展学术活动方面做得还不够。

第四,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建设步伐有待加快。网络时代图书馆、文献中心、信息机构不再是文献信息资源的唯一拥有者和供应者,公司企业、电脑中心与图书馆、情报研究机构形成激烈竞争。网络用户只要轻触键盘或鼠标,就能够在网上查到所需信息,长期依赖于图书馆的读者群在流失、分化。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快图书馆的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建设步伐是大势所趋。

第五,高校图书馆办馆经费不足。长期以来,大部分高校的发展都面临办学经费不足的困扰,这必然影响对图书馆购书经费和其他硬件投入。许多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图书馆在采购图书和选购期刊时往往限于保重点学科、保重点专业的境地,人文社会方面的图书选购得较少。这种状况不利于图书馆开展素质教育。

三、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育人职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图书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情感艺术的熏陶、文化知识的积累、社会生活技能的拓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具体工作中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图书情报资源

高质量的图书情报资源是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图书馆的藏书要坚持思想性、科学性、针对性和系统性相统一的原则:藏书要做到思想健康、政治倾向正确、质量品位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杜绝格调低下的书、刊、报等进入图书馆;要合理使用经费,科学地配置各专业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图书资料;要定期进行读者调查和统计,了解大学生阅读的实际需求和倾向;要配合大学生的读书、写作、演讲、辩论、书法、绘画、文艺欣赏等各项活动,设法提供所需的有关图书资料;要认真鉴别、精选优秀的图书资料进馆,使专业性与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保证图书资料的种类齐全和连续性;要通过书刊陈列、编制专题书目等形式宣传优秀图书,使大学生了解世界、了解我国国情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健康的精神文化食粮及时地提供给大学生,达到“文献育人”的效果。

2.做好导读工作,充实、提高大学生的复合知识和文化素质。

大学生,特别是刚刚入校的大学生,他们在阅读的目标模式、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一个较大的过渡和转变。在课外阅读方面没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容易随波逐流。而高校图书馆正是要配合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高等教育改革,改变原来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重专业知识、轻复合知识,重知识积累、轻综合素质的偏差,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向学生介绍馆藏书刊文献,编写导读书目、推荐书目、导读专栏等,向大学生宣传和介绍格调高雅、知识容量大、可读性强的好作品。图书馆还可与学校教务处、各系、学生会联合举办一些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科学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

3.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不仅要求现代大学生具有扎实的科学专业知识,还要求他们具备信息学科知识所能提供的非专业性的能力和素质。长期以来,我国多数大学生仍然没有认识到图书馆的作用和价值,不知道怎样利用图书馆查阅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不会使用检索工具书,甚至不少学生根本没有认识到情报信息在当今信息社会应有的价值。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当好大学生的向导和参谋,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一是要通过新生入馆教育、设置宣传栏、举办讲座等形式,普及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其了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了解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引起学生对利用图书馆、利用信息资源的高度重视。二是要在大学生中开展信息道德教育,使其掌握信息社会中共同遵守的基本规范,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三是要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利用工具书介绍、网上用户教育以及在检索活动中直接辅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处理和利用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4.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创新素质

图书馆要努力建设好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馆内外环境建设布局要美观、典雅、艺术化,要实用、到位、合理化;宣传橱窗、壁画以及领袖、学者画像、治学名言、公约守则等的布置,都应创造出一种强烈的文化氛围;馆内井然有序的借阅秩序,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使读者来到图书馆就被“精神殿堂”的文化魅力所吸引,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源泉,创新教育是将创造学的一般原理运用于教育活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活动,而高校图书馆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可利用特殊的教育材料、独特的教育方式、与众不同的教育手段来传播知识,如举办学术报告、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使图书馆成为一个各种学术观点交汇、碰撞、创新的中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一步开展创新活动,提高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篇(10)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新课标中的每节课都设计了一定数量的实验,它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素质的好材料。

一、利用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1. 集体主义思想的教育

实验活动中,学生做实验需分小组进行,每个成员要分工合作,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活动中要发扬团队精神,精诚团结,才能完成实验任务。在活动中,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合作的重要,逐渐意识到集体的重要性,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加了。实验活动中,教师还可有意识地组织竞赛、评比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 爱护公物的教育

展示实验器材时,教师要教育学生它们是用纳税人的钱购买的,是纳税人的血汗,是国家财产,是公物,爱护实验器材,减少不必要的损坏,是爱护国家财产的具体体现。实验中教师要教育学生遵守纪律,爱护实验器材,严格按照操作规则进行,不乱扔、乱放器材,实验中如果操作不当,或者超出量程就会损坏仪表,如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天平、电流表和电压表等,使用前教师要讲清楚原理。为了满足部分学生胆大、猎奇的心理,可事先用旧的仪表演示违反操作规程则而损坏的实验,也能防止一些学生因猜疑或逆反心理而偷偷实验带来的损坏。实验结束后要及时登记缺损情况, 教师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检查、清点、整理器材的习惯。

3. 勤俭节约的教育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物理实验中到处渗透着勤俭节约的教育。比如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要取适量的接近沸腾温度热水来做实验,不仅节约了时间,更节约酒精;在做电学实验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节约电能;在实验完毕时,洗涤试管、烧杯后要及时关闭水开关。

二、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实践中,有少数学生轻视实验,怕麻烦,操作过程不认真,填写实验报告时拼凑实验数据,少数人干脆抄袭别人数据。对此,教师要介绍科学家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举例科学家在测定两种不同的氮气密度时发现有轻微的差异,他们没见放弃这个差异,从而发现了新的物质。在实验中教师要经常告诫学生,要正确记录实验数据,科学分析实验结果,逐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利用实验,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实验活动中,有时会遇到有害物质的使用。例如托里斥利实验中的水银、碘升华中的蒸气、电学实验中的旧电池、稀硫酸等都是有害物质,教师要提出操作要求,水银、稀硫酸不可接触皮肤,也不可泼撒,碘升华的容器要密封,碘蒸气对人有害,废弃干电池和其它垃圾要分类放置,这是对环境保护的具体做法。平时在实验中更要教育学生保持教室与实验室的安静清洁,让每个学生知道环境保护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

四、利用实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各学科的共同任务,是头等大事,物理学科利用实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更是责无旁贷。教师要有洞察力,充分预估在操作中的不当会影响到学生的安全,把安全教育细化到每个操作步骤,深入学生之心。例如,教者在教学生使用酒精灯时,必须强调酒精万一着火,不必惊慌,及时用湿抹布泯灭,这一方法可推理到油脂类物质着火的紧急处理;做电学实验时会用到照明电路电源,会用到测电笔,用电安全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告诫学生只有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才会有安全保障。

五、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我们知道有些物理实验是不容易做成功的,往往由于某些因素掌握不好,会使实验失败,学生会可能因此丧失信心,失去继续实验的勇气。这时应向学生指出,即使最伟大的科学家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失败,每一个科研成果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艰苦的努力,战胜了一次又一次挫折;再举例爱迪生为研制白炽电灯,用了三年时间,做一千多次实验,最后才获得成功;法拉第为了研究电磁感应也花了十年时间,从而使学生知道从事科学研究的艰巨性。再者,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继续实验的信心,直至实验成功。这样让学生尝到从失败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在无意识中学生经历了失败的考验,培养了学生的承受挫折的能力。

六、利用实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古代人民对物理学就有巨大的贡献,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曹冲称象、汲水桔槔等是我国古代劳人民智慧的结晶,这是关于物理学的创造和发明。学生了解后,对先民敬佩之情会油然而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增加了学生爱国热情,激励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学习。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6-0090-01

一、利用插图提高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调动起学生求知欲的内在心理动机,缺少学习兴趣就会淡化学生的求学欲望。小学生存在着极强的好奇心理,容易对某些新鲜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材中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有些小学生存在数学学习较为吃力的现象,教学插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从而降低数学学习难度,使数学教学由枯燥、乏味变为轻松、愉快。教师在运用插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营造了一个欢快、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现在的小学教学无论在书本中,还是在试卷练习中都运用了大量的插图。低年级的学生欠缺对书本上文字的深刻理解,但是却对书本中的图画所反映出来的数学知识,能够较容易理解和吸收。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插图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展示插图,可以缩放,更利于观察。例如,一年级的试卷中有数鸭子这套题目,既提高了他们的观察画面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心智,带着目的去观察,去做题,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他们对数学内容的见识,在玩与乐的基础上扩展了思维。

三、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数学隶属于抽象学科的范畴,其概念是高度概括、抽象事物的数、形特征及变化规律。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所以对数学概念的认知是建立在对事物的直观图形观察的基础上,即对事物形象的感性认识。例如,“0”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凭借教师单纯的语言教授是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0”的含义。教材中是运用一组插图来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从而理解“0”的实际意义。教材插图中第一个集合圈里2个杯子,就用数“2”来进行表示,第二个集合圈里只有1个杯子,就用“1”来表示,第三个集合圈里没有杯子,就用“0”来表示。通过对教材插图的观察,虽然不能使学生认知“0”是空集基数,但是可以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实际意义。

四、加强渗透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的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将有关的学习知识相结合,向学生传授函数、集合、统计等数学概念,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所以,小学数学教材中运用了形象直观的对应图、集合图等,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深入观察图形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对这些数学思想的印象。例如,在教授“2+1=3”时,可以结合教材中提供的插图来对学生渗透并集的数学思想。插图中描绘了如下情节:一个圈里有2个小朋友,而后又过来1个小朋友并且用小圈圈住,最后用一个大圈圈把这两个圈圈起来。意思就是说,先前的2个小朋友加上后来的1个小朋友,总共就是3个小朋友。通过这一插图,使学生知道应该用加法计算两个部分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