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对学校课程的建议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5 15:24:10

对学校课程的建议

对学校课程的建议篇(1)

(一)具有实战经验的“双师型”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双师型”教师既能胜任实践指导工作,又掌握丰富的实践教学理论,但现实是,高校“双师型”教师占整体比重小,大量年轻教师一毕业即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业训练,自身尚不是行家里手,自然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重理论轻实践”、“重讲课轻实践”难以避免。

(二)教材体系和配套课程体系建设落后

管理学专业课程教学除了自身主干课程教材外,还需要相应的配套课程体系给予支撑。许多高校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不健全,诸如课时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选材脱离实际,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规程等教学文件陈旧等问题依旧制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效果的实现。

(三)实践教学基地缺乏或管理落后

一方面,一些高校管理类专业教学没有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来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另一方面,教学基地功能单一,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高校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实践教学评估和激励手段不足,导致基地运行效果欠佳。

二、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教育主管部门强化管理学专业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

为了提高高校管理类专业教学的效果,建议相关教育部门从政策层面尽快制定强化管理学人才培养责任的有关框架指导和细则界定,充分调动管理学教学课程建设的积极性,提供可操作性的政策、法律支持,通过这种保障机制来改善运作机制,促进高校管理类专业教学课程建设建设相关机制迅速形成。

(二)高校方面需要积极推行相关举措

1.优化管理学教学建设管理制度。成立管理学教学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领导任组长。学校配备专(兼)职管理干部,建立一支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熟悉实践教学规律,一专多能的实践教学与管理指导队伍;此外制定并严格执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搞好企业服务,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等工作,实现管理学教学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2.完善管理学教学基地建设的合作机制。高校应当制定合作单位选择标准,选择具有健全培训机构和完善管理体系的企事业单位,保障教学实习的正常运转,顺利完成实践教学任务;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应当创新合作形式,采取共建教学基地的形式,双方共同出资,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还可以面向社会,为其他企业培训人员,转换实践教学基地的市场价值,这种良性合作机制形成了“共建”各方利益共享的持久力和有效合力。

3.积极改革实践教学配套体系建设。高校要改革现有的管理学课程体系,立足在课程改革中突出应用性。从总体而言,为适应管理学教学的需要,高校应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核心,综合考虑知识结构、应用技能与特殊个性化需求等因素,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综合实训课的形式对现行课程体系重新整合。整合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充分挖掘和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平台作用。

4.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关键是要建立和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高校需要根据需要选派校内教师到生产现场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培训,了解熟悉企事业单位,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取得相应专业职称证书。创造条件组织他们参加学校及校外组织的继续教育,在专业理论及实际操作能力等力面迅速得到提高。此外,高校可以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指导实训教学。

5.健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激励机制。高校对教师要提出实践教学工作的要求,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实习、实训的指导。一方面,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广大教师参与实践性教学,激励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实践教学改革。另一方面,鼓励教师通过兼职、培训等途径,强化自身经验背景,构建“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团队。

(三)具体教学单位需要落实细化教学环节

对学校课程的建议篇(2)

一、会计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会计专业如何培养学生贴近生产活动的实际技能,建立合理的专业课程结构,加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效果。以下提出目前会计教学中特别是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发现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第一、课程设置上偏理论教学仍然较大

职业学校会计学生到企业实习或工作往往要求可以直接上岗,而现在会计教学课堂多是老师的黑板板书和书面讲解完成专业授课,这迫切需要会计课程设置中增加开设会计实操课程数量,增强会计实训内容,让学生们在校内就可以熟悉企业业务流程和操作方法。

第二、在课堂教学方式和手段上仍较保守

会计课程理论比较枯燥难理解,课堂基本以教师讲解为主,但是中职生的动手能力强,他们不喜欢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所以对于传统的会计教学方式进行适度调整,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在会计课堂教学手段可以多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师生互动,让学生教学主动性增强。在学习中让学生多动手,少讲些难懂的理论。

第三、企业实践的一体化教学需要继续加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指定教学计划中适度安排企业专家来校讲座、校企合作讲坛、企业实践等教学模式来提高会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第四、中职生的学历提升意识日渐增强

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学历的要求不断增强了中职生在3年中职学习后能继续提升学历的需求。但是,如何保证中高职的3+2衔接在学生文化课程的无缝对接及专业课程的平稳过渡提升的设定仍然需要提前调整和探讨。

第五、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后,企业对会计学生专业能力新的界定方法

2017年全面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这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影响巨大,不仅企业在招聘会计学生中失去一个专业技能判断依据,而且这对于会计学生就业中如何证明会计专业能力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找出新的会计专业技能判断标杆亦是本文探讨和分析的问题。

二、开展实地调研及网络问卷调查及统计结果分析

为了使会计专业课程体制更好贴合市场要求,更好优化课程体系,使得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更好发挥自身优势。会计专业同时开展了实地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两种调查方法。(包括200名本校会计专业的实习生及毕业生,40家聘用我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企业,10名召开会计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会计专家),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统计报表。

三、对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若干建议

经过一个学期的调查和回访活动,根据以上实地调查和网络回收问卷情况分析结果,我们仍然欣慰看到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市场是广阔的;依据调查分析数据反映的情况,提出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若干建议,将中职学生的校内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和进行适度课程改革,我们深信会计专业的发展将更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会计专业学生将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为社会发展服务。

(一)继续发展和完善“以人为本,提高实操专业技能”为目标的培养模式

一方面,专业课程的设置需要明确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在调研中企业关注的会计专业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工作中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高执行力。这些职业素养的培养除了专门开设实习就业指导课程,还应渗透到会计专业教学中。在大量的企业调研回访中,企业相关负责人反馈对招聘学生的品格和道德情操的强调。另一方面,由于我们是职业院校,企业对我们学生的要求往往是可以直接进行实务操作,所以在教学中对专业技能的实操训练是课程设置的重点,也需要加大实操课程的内容。

(二)发展和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手段和多变的教?W方法

从调查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学生对于传统、古老的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指挥棒,增强会计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了实务操作技能成为更大的需求。因此,加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提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方法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变得尤为关键。

(三)继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的设置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教学计划的课程内容必须按照当今市场对会计专业需求来制定。从大量实地调研和问卷回收分析中,可以很明晰地看到:

第一,我们学生毕业后就业的企业90%是私营企业,所以,在课程设置中会计专业课程必须以小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及制度作为指导来开展会计业务实操内容;第二,企业对就业学生的办公软件能力,尤其是EXCEL财务应用能力要求很高,所以在课程设置中对于相关课程需要加大授课时量;第三,由于需要进行毕业生的就业职业指导,在实习前的一个学期,也就是第五个学期应该增开相关实习就业指导课程或者商务礼仪等课程,使得学生可以从中提高就业综合能力。

(四)加强和发展校企合作,开发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

在企业调研中多次与企业面谈校企合作事宜,同时在召开的会计专家座谈会中也都有企业专家表示愿意和会计专业有形式多样的合作模式。校企合作可以是请企业专家来校进行财会相关主题讲座;可以安排部分学生去企业进行实践;也可以安排老师在企业进行继续教育和学习;如果可以将企业引入学校进行长期会计专业实习基地,那是很好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的规模可大可小,只要能够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可以让学生最直接接触企业实践场所及实习内容,迈开的每一步都是进步!

对学校课程的建议篇(3)

民办高校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其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英国文学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及鉴赏能力。通过学习英国文学课程,一方面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拓展知识面,加深对英国文化的了解,提高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智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1]。

一、英国文学课程教学现状

作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英国文学课程在各高校英语专业的高年级开设,旨在通过文学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为将来从事英国文学研究、英语教学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设定的目标很好,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很多高年级学生表示虽然学了一两年的文学课程,但是对英国文学仍然不是很了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方面。

1.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上还是主要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而不进行独立思考,发散思维。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许多教师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导致学生对课程产生厌烦情绪,这样一来,不仅忽视了对学生智能的开发,同时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2]。

2.有的教师英国文学素养有所欠缺,对英国文学了解甚少,面对学校分配的教学任务,只好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也仅限于课本知识,不能适当地向学生拓展课外知识,对文学背后的英国文化鲜有涉及,学生对于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产生反感情绪。

(二)教材方面。

1.英国文学历史悠长,内容繁多且错综复杂,对于学生来说,要求学习掌握的知识点太多,想要全面地掌握英国文学知识并非易事。此外,有些文学知识并不具有太强的趣味性,想要了解掌握此类知识,多数学生只得选择机械地死记硬背,这在很大程度上再度使得学生觉得文学知识枯燥乏味。

2.部分文学作品比较难懂,以莎士比亚作品为代表,作品大多采用中古英语,与现代英语有较大差别。部分学生本来就不具备较强的语言功底,阅读现代英文小说或剧本都还存在不小问题,如若再遇上中古英语,他们就会倍感头疼。

3.部分高校现在采用的教材只是单纯地介绍英国文学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国著名作家及他们的主要作品。由于课时限制,虽然经过了一两年文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几部完整的英文名著,没能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文学原著。

(三)学生方面。

1.多数学生对文学课程重视不够,认为学习文学课程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对于提高英语水平没有多大实际帮助。现今面临就业难的局面,很多学生更倾向于学习语言“工具化”的课程,如外贸英语、英语口译等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2.对于英语非第一语言的中国学生,一看到篇幅较长、生词较多的英国文学著作,难免心生畏惧产生抵抗情绪。虽然英国文学课程在英语专业高年级进行开设,学生也进行了两年的基础课程学习,但是英文名著本身还是比较有难度的,学生在阅读并理解英国文学作品上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3.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处在网络发达、娱乐方式众多的时代,很多大学生经不住网络的诱惑,沉迷于电影、电视、网络游戏之中,过于注重感官享受而忽视了培养内在素养,文学对于他们来说无足轻重。

4.对文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文学背景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背景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与英国历史有很大联系。现今生源广泛,英语专业招生文理兼顾,理科背景的同学对于文科知识如世界历史、世界地理等科目的掌握十分欠缺。虽然在大一大二阶段学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帮助学生学习相关文科知识,但大多数同学仍然感到缺乏支撑学好文学课程的背景知识。

(四)传统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一卷定成绩,即只要学生卷面作答得好,就可以在期末考试中取得高分。这种考核方式使得很多学生学会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采用考前突击方式,短时间内快速地将整学期的文学知识记在头脑中。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在死记硬背的过程中并不能对文学知识较好地消化,也不能将有关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考场上凭借记忆将考卷答完之后很快就会将大部分知识抛于脑后。这样一来,学生虽然在考试中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但这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违背了考试的真正目的即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二、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根据对英国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出的上述原因,笔者认为要提高教学效率,应从教师、教材、学生、考核方式四方面入手,针对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案,提高教学建设质量,让学生通过文学课程的学习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教学方法改革。

1.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导。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不再是老师满堂讲课,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老师应该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带动学生多参与小组讨论。课堂上老师只是作为引出知识点的引子,更多的知识要让学生通过课上讨论,课下分工合作,搜寻相关资料得出,最后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向大家分享展示。这样一来,老师既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又学到了知识,还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知识点更容易掌握牢固。

2.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文学著作,培养学生对原著的鉴赏能力。针对部分采用中古英语的英文名著,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细细品味作品,适当采用双语教学,结合优秀的中文译文,减轻学生对赏析难度较大的英文名著的抵触心理。课后老师应布置学生预习文学作品的任务,课堂上让学生提出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疑惑,老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如此,课堂上老师在对名著进行分析的时候,学生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而是提前做好了准备,在经过自己的一番独立思考之后,接受老师的正确指点。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文学作品,掌握文学鉴赏的能力,又有助于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3.改变传统考核方式,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针对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学校可以将考试分为几项测评方式,然后取其综合成绩对学生进行评判。例如评判标准可以分为学生平时表现、撰写论文与报告,以及期末考卷成绩等几方面。通过这种较为公正的评判方式,学生明白学习一项课程不只是期末苦下工就足够,考试的真正目的在于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应考能力。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学生以往考前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更注重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下工夫,从而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掌握文学知识。

(二)文学课程老师要注重自身文学素养的培养。

针对部分文学课程老师自身文学修养不足的情况,要想有效地带领学生学习文学知识,老师应该在这方面加强自身文学素养的培养,多充电读书。另外,学校应该重视文学老师素质的提高,可以适当地派遣个别文学老师出国,感受英国文化,直观地了解英国的风土人情,如此,文学老师对英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胜任文学课程的教学任务。

(三)在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教材配套读本,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英文原著读本。

教材是课堂的核心部分,对学生学好英国文学课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课堂上老师应该带领学生多阅读配套教材读本,欣赏原汁原味的文学作品,而不是仅仅讲述作者生平及重要著作。通过阅读文学原著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作品精髓和核心思想,以及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同时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

三、结语

英国文学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作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英国文学课程,其重要性对英语专业学生不言而喻。因此,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改革的道路漫漫长远,我们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不断完善改革模式,通过不断实践,深入调研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为培养具有阅读鉴赏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高度审美情趣和高素质的人才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门纪敏.多元智能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D].导师:魏晓红.河北师范大学,2014.

[2]鞠玉梅.修辞能力与外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J].外语界,2008,(6):47.

对学校课程的建议篇(4)

>> 中职财会专业课程设置改进建议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 浅议中职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改进 浅析国际商法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的设置问题及解决方法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改进探析 中美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浅析 高校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建议 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反思及若干建议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改革探析 中美高校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比较及启示 关于美容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 浅谈对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点建议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建议 北京高职院校审计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与建议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模式的比较 涉海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比较研究 中外高校高尔夫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4,10,29

[8]南京大学2012、2013年德语毕业生就业去向.,2014,10,28;南开大学德语毕业生2010-2013年毕业去向.,2014,10,28

[9]熊燕.普通本科院校德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

[10]http://german.yale.edu/undergraduate-program/courses/current-courses,2014,10,28.

[11]German Studies, http://wooster.edu/academics/catalogue/, 2014,10,28

[12]大学部课程.http://de.fju.edu.tw/undergraduate#undergraduate_curriculum,2014,10,28

[13](民国)103年学士班.http://de.fju.edu.tw/undergraduate/historical_course_timetable,2014,10,28

对学校课程的建议篇(5)

针对以上现实问题,创新探究出了“N+3”评课议课策略,引导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效评议。

“N+3”评课议课策略实施的程序:

1.前期准备。创建以评课议课为目的QQ群、微信群。明确“N+3”评课议课的具体要求,建立相关制度。

2.课前准备。课前由执教者在上课的前1天发帖,基本内容包括:观课的主题、时间、地点、内容、目标、基本学情以及个人评议需要等,有能力的教师可以根据上课教师和自己的需要制作观课量表,其目的在于让观课教师课前做好工作调整、观课资料准备,存在疑惑的老师可以直接发帖交流。

3.课堂观课。(略)

4.实施评议。(1)主持人组织评议。评课议课主持人可以由学科组长或者上课教师本人担任。其职责:一是要组织、引导发帖,特别注意的是要关注评课议课教师是否遵循“N+3”的要求。二是界定评议的起讫时间,发帖评课议课时间区间以8小时为宜。三是发帖对评议活动进行简单小结。(2)评课议课教师按照“N+3”的要求发帖评议。在此期间,执教者和其他教师可以随时进行质疑、补充、反驳等互动交流。

5.整理归档。一是学校派专人收集整理全校的观课议课帖,形成校本研修资料,为后期研修提供参考文献;二是执教教师整理他人对自己的评议稿件,进行个人的教学研究 。三是发帖的教师将自己对他人课堂的评议稿件整理在一起,形成个人的评议资料,为后期进行研究提供资料。

“N+3”评课议课策略的优势:

1.“N”个优点陈述,可以给上课教师很大的认同、支持与鼓励;同时“3”条来自不同教师的不同建议,即“听课人数×3”条不同的建议,可以减少虚泛的、宏观的、虚夸的“点赞”式的伪评课的弊端。对个人、教研组、学校关于课堂教学、评议技能等方面研修实效显著。

2. QQ群、微信群以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便捷功能,教师可以在8小时以内自主安排评议时间,而且必须在浏览他人帖子的基础上进行不雷同的评议,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分享与学习借鉴的过程。这样就解决了一线教师工作任务繁杂,不能在同一时间段参加课前会议、评议会议的难题。对于学科专职教师较多的大规模学校适宜,对于兼职工作繁杂的小规模学校也同样适宜。“聊天”的方式也增强了异地切磋、交流、分享的效果。

3.发帖留言的方式,留下的资料不仅发言时间、内容记录等完整,而且为后续的教学研究、研修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完善的电子文献资料。

4.因为本策略是采取发帖“群聊”的方式,所以它既适合于传统评课方式(可以直接发帖);也适合于基于证据的评课量表(可以把量表、报告、图表等通过截图呈现),时效性突出。

“N+3”评课议课策略的局限性:

对学校课程的建议篇(6)

二、《金融会计》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部分开设《金融会计》课程的财经院校的调查,总结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课程重视不够,地位有待提高

该课程的性质从部分高校教学计划来看,主要在金融学、会计学专业两个专业开设,大部分为必修课,还有部分院校是选修课。绝大部分院校都未将该课程列为重点课程或精品课程。学分一般为2-4学分。课时最高的64课时,最少的是24课时。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该课程地位较低,学校重视不够。

(二)选用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教材内容较陈旧

笔者通过了解目前国内高校使用金融会计教材的情况,发现各高校采用的教材参差不齐,有的采用最新的二十一世纪系列教材或十一五规划教材,而部分院校采用的还是新会计准则前出版的教材。其中有个别教材质量较差,内容缺乏创新。这就导致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适应新准则变化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金融会计应涉及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企业的会计业务。但从各高校网站的教学大纲来看,由于课时的限制,部分院校的教学内容只涉及商业银行会计业务,而保险公司会计、证券公司会计等业务都没列入教学内容。课程名称为《金融会计》,实质上就是《银行会计》。大大缩小了课程的覆盖面,也就难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金融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金融会计因其特殊性,很多高校在教学中都设有实验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由于各高校实践教学的条件、教学手段等原因,造成实践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毕业后到了银行或保险公司等单位不能马上适应工作的情况。从目前部分院校建成的实验室情况来看,其条件还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条件好的院校建设了金融会计模拟实验室,配备了计算机和相关的财务软件。主要采用金蝶或用友财务软件。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而条件差的、缺少资金的院校只建立了手工模拟实验室,实践教学只是根据单项实验资料填制几张凭证、登记几个简单的账簿而已。这样的实践教学效果差,完全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除了硬件条件差外,实践教学的课时也较少。有的院校开设的实验课为12课时,而少的只有4课时。实验课课时太少,也是造成实践教学效果差的一个原因。在金融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财务软件。高校实验室购买的财务软件基本都是院校版或教学版,而像商业银行使用的都是从知名软件公司定制的软件。这也是造成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的原因之一。

(五)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金融会计课程师资来看,很多老师都是从财经类院校毕业后直接到教学岗位从事教学。尤其是年轻老师,他们学历较高,基本上都是硕士或博士。但通常缺乏实践经验,尽管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对实际工作缺乏了解,这样就很难培养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型财经人才。

三、对《金融会计》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金融会计课程存在的几个问题,笔者经过思考,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地位

笔者希望各财经院校提高该课程的地位,建议将《金融会计》定为金融学、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有条件的院校应将该课程设为重点课程或精品课程。学分定为4学分较为合适,学时调整为64课时。也就是每周4课时左右。这样做既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为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二)选用最新出版的优秀教材,以适应教、学双方的需要

选用教材的质量优劣,既影响到教师讲授内容的教学质量,也影响学生自学的需要。以笔者教学经验看,如果某位老师选用的教材不新或不好,学生的反应较为强烈,意见很大。原因很简单,学生花钱买教材,就希望教材质量好,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因此,为了对教学、学生负责,选用的教材一定要过关。此外,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想对金融会计教材的编写提一点建议。这是很多教材共存的问题,就是对银行实际会计工作的流程,实际案例等介绍较少。并且各商业银行在部分业务上采用的具体核算方法还是有差异的。如银行系统内资金汇划等业务,各行采用的科目,核算方法是不完全一样的。各有各的做法。所以,笔者建议编者中应邀请商业银行尤其是已上市银行的财务主管或财务总监担当顾问,以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三)教学内容应覆盖各类金融企业的主要业务改变

目前部分高校只重视商业银行会计,而忽略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主要业务核算的现状。由于加大了教学课时,适当的增加一些内容还是可行的。另外,建议除了开设《金融会计》课程以外,也可开设《保险公司会计》、《证券公司会计》等课程作为选修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金融会计的教学更加系统。

(四)重视金融会计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除了以新会计准则为准教好理论知识外,组织好实践教学也同样重要。从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用人单位最注重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希望应聘者录用后能直接上岗胜任工作。因此,近几年很多高校都很重视实践教学。走的是培养人才适应市场之路。所以,社会上也掀起了职业技术学院热,受到更多求学者的青睐。在实验室的建设上要引起领导的重视,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做好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从硬件上保证教学的质量。软件采购上实现公开招标,通过比较选择最适合的财务软件。此外,还应增加实验课时数,选用好的模拟实验教材,配备专职的实验老师组织实验教学,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如有可能,建议单独开设《金融会计实验》课程,更好的配合理论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对学校课程的建议篇(7)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211-02

现代大学教育的教学过程就是要帮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以发展的观点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教学的目标是一个更综合、复杂、动态的概念,因此对于高校课堂教学多元化的评价也就具有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和标准多元化、评价方式和方法多元化的特点[1]。

一、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现存的问题

1.过分关注“生评教”,其他评价方式流于形式。高等院校越来越意识到高校已经成为服务行业中的一员,收费制度改革也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具有了市场属性[2],必须接受社会和学生的监督与评价。“生评教”这种方式及其结果也因此受到各高校的重视。然而,世界各国高校的实践均证明过度依赖生评教已经引起分数膨胀、课程教学贬值的问题。在美国大学中,为了避免该问题的发生,要求学生在评价表上填写个人信息。但是在我国多数高校中,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不署名的;有些即使是要求署名,也不能保证学生的评价是真实、有效的。

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应包含专家、领导、学生和同行以及师生自我评价等多个角度,使得多种评价方式的结果形成相互印证。许多高校组织的教学评价,其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已经涵盖了以上各种。但这些方式之间往往是割裂和孤立的。这也是各种评价结果在实际中没有取得良好应用效果的重要原因,同时造成其他形式的评价流于形式。

2.评价内容和标准过于单一。不同领域的课程有不同的认知规律;在同一个专业内,不同性质课程的教学关注点和教学方式也是不同的。除此以外,特点鲜明的行业类院校,其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也应有别于其他一般类综合性大学。对于不同专业、不同类别的课程如果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一会造成评价结果缺失客观性、适用性和准确性,另外还会限制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发挥,不利于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除了需要考虑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区别外,还应注意教学过程阶段的差异。课程教学过程由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效果阶段构成。准备阶段需要关注教学意向、教学观、教学策略和对教学效果的预期、预设的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安排是否合理及环境资源能否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实施阶段关注的主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地位和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实际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硬环境和软环境是否和谐及满足教学需要;效果阶段关注的是教师能否公平、有效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就,并及时反思、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制定有效解决措施[3]。

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评价,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阶段采用相同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另外,在同行评议中,由于受资源和条件所限,成员绝大部分属于其他专业教师。这些教师由于受专业领域所限,很难发现其他专业的课堂教学内容中所存在的问题。

3.评价结果不能及时反馈。“评价”不是教学评价的单一目的,更重要的是要起到激励、调节和改善的作用。因而,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使得被评价对象(教师或课堂教学)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不同评价主体对其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其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但是,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评价反馈机制并不完善。学生评教成绩、同行评议结果、专家和领导的建议,被评价的教师都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得反馈信息。同时也缺少对这些评价结果的分析、评议及对问题改进措施的制定。反馈环节的缺失和不完善,使得教学评价过程不能构成完整的回路,其本身的意义和功能不能得以实现。这也是造成部分教学评价方式流于形式,评价主体不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评价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对于解决高校课堂教学评价存在问题的初步建议

解决和改善高校课堂教学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程,需要从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以及评价工具方面共同入手,寻找解决方案。本文提出三点建议,并设计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

1.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对多样性课程教学的评价,应从不同专业、不同性质的课程,以及课程进展的不同阶段入手设计评标体系。但是,课堂教学也有统一的规律和共性的教学要求,不可能一门课程一个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必须将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比如笔者所在高校,鉴于其专业设置和课程分类的现状,建议从专业大类入手(比如经济管理类、人文类、理工类),分别设计理论课、实验课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另外,不同评价主体关心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专家评价一般侧重在专项诊断与分析;同行评价侧重于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协作关系和敬业精神;学生评教侧重于课堂教学效果;领导评价应侧重对教师专业素质和工作绩效的评估[4]。这些侧重点也应在不同类别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有所体现。

2.构建多评价方式的综合教学评价模式。许多高校目前已经构建了多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关键需要真正充分发挥各种评价的意义和作用。因而,本文建议以目前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为基础,采用科学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赋予不同教学评价方式的结果以相应的评价权重,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评价方式的优势,定期给予每门课程综合的教学评价结果。

3.完善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建立多渠道、多手段的信息反馈机制。研究人员的分析表明在线评价比纸质表格评价的效果更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在线评价可以使得被评价者及时、全面获得评价结果的反馈,并第一时间针对评价结果调整课堂教学策略。目前,许多高校都拥有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因而,建议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建立教学评价和反馈网络,使得学校、学院、各评价主体及被评价者能获得教学评价结果的相关信息。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的评价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全过程环节中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在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中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多评价方式的综合教学评价模式和完善评价结果反馈机制的建议,形成系统的、闭环的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完善高校课堂教学评价全过程的构建,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可用性。

参考文献:

[1]何侃.高校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7,1(3):79-81.

对学校课程的建议篇(8)

作者简介:董仁忠(1969-),男,湖南怀化人,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科研人员,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雷世平(1962-),男,湖南长沙人,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农村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18(2008)20-0055-05

由于高职毕业生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有着深刻的认识,对高职院校到底是否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有着比其他任何人(包括教师和研究人员)都更深刻的感受,也由于人们通常关于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认识和研究大多是从教师或研究者的视角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思辨,从而导致基于这些认识和研究结论而采取的举措也是缺乏针对性的,更由于借鉴关于市场营销的核心理论―顾客满意理论的观点,{1}满足高职生的需求应当成为高职院校经营的根本目的,他们的满意程度应该成为高职院校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笔者一直以来就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试图从那些已经接受过高职教育并经历过劳动力市场洗礼的高职毕业生视角来探讨我国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本研究就是从促进就业着眼,在对高职毕业生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深入剖析高职院校贯彻就业导向思想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对高职院校如何切实贯彻就业导向理念开展初步探讨,提出一些迫切需要采取的改革举措。在相关高职院校的大力协助下,笔者曾于2007年6月专门对江苏、浙江和湖南三省的七所高职院校2007年应届毕业生开展了一项关于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大型问卷调查。{2}调查对象都是已经毕业并经历过艰难求职过程的高职毕业生,其中绝大多数都已经找到工作。本文中的数据和素材就是依托这次调查得到的。

在问卷中,笔者设计了“请结合您在求职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高职院校的不足,从促进就业的角度对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这一半开放式问题并要求被调查者回答。本研究中,笔者仅对江苏的两所高职院校和湖南的一所高职院校共计964名毕业生对这一问题的有效回答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笔者对相关问题进一步说明如下:1.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调查对象基本上是围绕问题本身进行回答的,但也有极少数回答存在明显答非所问、意义模糊不清或完全偏离问题本身的初衷(笔者称其为“无效回答”),为此,笔者基于和问题本身的关联性程度剔除了那些无效回答,仅仅选择那些与问题本身关联性较大的有效回答。2.本研究中,笔者把江苏的两所高职院校和湖南的一所高职院校分别称为A校、B校和C校。前者地处江苏省常州市大学城,后者地处湖南省会长沙市;它们都属于国有公办,是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A校是由中等专业学校合并组建并升格而成的高职院校,B校和C校是由职工大学和中等专业学校合并而成;A校、B校和C校有效参与调查的学生数量分别为350人、460人和154人。3.在调查过程中,为了打消被调查者的顾虑,我们一再强调调查结果仅供研究和改进教学用,而且由于所有被调查者已经毕业,这些因素基本确保了调查结论的真实、可靠。4.分类非常重要。在对所有建议进行如何分类的问题上,笔者是根据建议是否具有同样的意义和明确的指向这一标准而进行归类的。

经过大量的录入、分类、统计和分析工作,从三所高职院校总体来看,笔者发现高职毕业生的所有建议呈现一定的规律,按照建议数量多少依次集中在就业服务、培养目标、实习实训、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学校管理、专业设置、理论教学要和实践相结合、企业参与以及创业等10个方面;在表1和图1中,笔者依次分别把它们用1、2、3、4、5、6、7、8、9和10表示。三所高职院校的分类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三所高职院校建议的频数统计

图1 各类建议所占比例示意图

从表1和图1可以发现,总体来看,高职毕业生对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服务、培养目标、实习实训尤为关注(或说意见最大),各自的建议总数量分别为506条、489条和480条;其次,课程改革、师资队伍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也是高职毕业生关注的重点,认为亟需进行相应的改革,各自的建议总数量分别为272条、235条和183条;再次,还有117条、93条建议分别坚持要调整专业设置以及理论教学要和实践相结合。此外,极少数建议还提出了高职院校要和企业合作(关于和企业合作,在“实习实训”和“就业服务”这两类建议中还有诸多建议,以下会进行分析)以及开展创业教育方面的建议。从表1来看,还可以发现,尽管从总体上来看,三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提出的建议以及对问题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但比较而言,各高职院校之间,各学校的毕业生们各自的建议和关注点又有差异。比如在对学校管理的问题上,C校毕业生感到问题更为突出,因此提出相应建议的比例更大(C校这类建议占其建议总数比为12.11%,A校仅为7.57%,B校只有5.87%);从具体的建议内容来看,这所学校的学生普遍感到学校管理太死,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太少。从笔者对这所学校老师和领导的访谈来看,也的确印证了这一点。还比如在对培养目标的认识上,相比较而言,从具体的建议内容来看,A校毕业生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更为迫切(A校这类建议占其建议总数比为34.59%,B校为14.85%,C校为11.23%)。其他方面的差异还有一些。不仅如此,从统计分析中还发现,各高职院校之间,即使是同一大类建议,它们也有一些具体构成上的差异,只是后者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比较小而已。比如,同是关于“培养目标”的建议,尽管三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是强调要培养动手能力,也有少数建议强调了其他方面的培养,而这“其他方面”的内容在各个高职院校就“各有千秋”。

由于问题的设计是要求毕业生结合在求职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高职院校的不足之处提出改革建议,因此,这些建议就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的诸多问题。各种建议对相关问题的关注程度还可以从“各类建议所占比例统计图1”看出。结合对各类建议的分析(如下还有更详细的分析)并从表1和图1中可以发现,总体来看,首先,就业服务不完善和就业指导不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以及实习实训特别是在岗实训不足是阻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其次,课程不实用、师资队伍素质和教学水平不高和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不强也极大地制约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再次,专业设置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以及理论教学未能和实践教学实现很好地结合也是重要的因素。此外,创业教育开展不力等也引起了一些学生的关注。

如上是关于总体情况的实证分析。那么又如何更深入地认识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呢?这就需要对这些建议进行进一步深入分析和解读。总体来看,笔者又具体分别阐明如下:

(一)在就业服务上

总计有506条建议,回答“多提供一些就业信息”{3}、“加强就业教育(或‘学校应该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多举办一些关于就业的讲座”和“增加推荐力度”的数量依次分别为214条、116条、84条和51条,分别如图2中2、3、4和1所示。

图2 对就业服务建议的分类统计

结合从建议具体内容来看,这些建议普遍认为就业岗位需求的信息量不足,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的岗位需求信息;在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问题上,基于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还不予以高度重视和就业指导不力的问题,他们更期待高职院校能够提供就业形势、就业观念、生涯规划和面试技巧等诸多方面指导;在举办就业讲座的问题上,基于对高职院校就业讲座太少这一认识,他们希望“多开设些关于就业中遇到的问题的讲座”、“开设一些关于找工作讲座”以及“多请一些成功人士来开一些讲座”等;在就业推荐的问题上,一些建议希望“学校出面为我们推荐、落实一些单位”、“增加推荐力度”、“与用人单位等保持良好的长期合作、便于输送人才”,也有一些建议希望在推荐过程中必须确保公平。这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对学校推荐工作的期待和依赖心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推荐过程中存在不公平、“暗箱操作”等问题。

(二)在培养目标上

总计有489条建议,回答“加强动手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加强锻炼学生在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应该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对专业知识更加抓紧”、“培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提高我们的计算机水平”的建议数量分别是262条、66条、33条、33条、29条、23条、21条、14条和8条。各自在489条建议中的比例分别如图3中1、2、3、4、5、6、7、8和9所示。

图3 对培养目标建议的分类比例图示

由此可见,动手能力不强已经成为制约高职毕业生就业最为突出的因素,强调高职院校要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的建议比例高达53.58%;其次,也有相当比例的高职毕业生深感自身的素质不足以适应社会或岗位的要求,他们要求提升自己的基本素质或综合素质。此外,还有227条建议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养成、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专业知识的掌握、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的坚实程度以及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给予了关注。实际上,从这些建议来看,它们中许多建议是相互交叉甚或彼此包含的,一定要人为地严格区分开来也似乎不妥,比如专业知识的掌握、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动手能力的培养就和学生的基本素质或综合素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分析这些数据时,笔者尽可能从整体意义上去把握。

(三)在实习实训上

总计有480条建议,回答“多提供一些实训机会”、“多到专业对口企业去实习”和“更新和增添实习实训设施”的数量分别为247条、120条和113条,分别如图4中2、1和3所示。

图4 对实习实训建议的分类统计

结合毕业生对动手能力培养的渴求来看,关于实习实训方面的建议之所以比例高,这是不难理解的。毕业生们很明显地意识到了,正是因为实习实训环节薄弱,特别是实习实训机会太少,到专业对口企业实习实训的机会和时间有限,高职院校内部的实习实训设施陈旧,所以才最终导致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不强,专业实践的经验不足,从而不能适应行业企业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实习实训机会

太少,因此希望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是他们尤为关注的,比例达51.46%;其次,不能局限于学校内部的实习实训,他们还表达了能够到真实的、对口的企业岗位去实习的愿望。此外,希望“更新和增添实习实训设施”的建议,也反映了当前高职院校实习实训设施的陈旧,亟需加以改进和完善。

(四)在课程改革上

总计有272条建议,回答希望“改革那些不实用的课程(或‘开设的课程要实用’)”、“增加专业知识强的课程”、“多开设选修课”的建议数量分别是197条、46条和29条,分别如图5中2、1和3所示。

图5 对课程改革建议的分类统计

由此可见,在课程问题上,结合建议的具体内容来看,基于对当前高职院校课程实用性差,与职业岗位需要相脱节,因此,高职毕业生对这一问题的反响最强烈,关于课程问题建议的72.43%指向要求增强课程的实用性,按照社会的要求来开发和设计课程,46条关于增加专业知识强的课程的建议实际上也是对课程不实用的反映。此外,结合建议的具体内容来看,还有29条建议主张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多开设选修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课空间和自由。

(五)在师资队伍上

总计有235条建议,回答希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或‘改进落后的教学方法’)”、“注意学生兴趣培养(或‘因材施教’)”、“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或‘提高教师素质’)”的建议数量分别是129条、56条和50条,分别如图6中2、3和1所示。

图6 对教师建议的分类统计

从所有对教师的建议来看,基于对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低、教学方法落后的反映,对这一问题的反响尤为强烈;其次,基于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不注重兴趣培养、因材施教不力以及教师素质低的现状,有近一半的建议认为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师生互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际上,如上三方面的建议,都是针对教师素质较低并围绕提升教师的素质而展开的。

(六)在学校管理上

总计有183条建议,回答希望“多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加强学校管理(或‘优化学校学习环境’)”的建议数量分别是127条和56条。就“多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而言,高职毕业生普遍感到当前高职院校留给他们自主支配的时间太少,集体活动(特别是校外集体活动)太少,兼职机会不多,对社会不了解,因此,69.4%的建议认为应该利用放假和业余时间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校外集体活动),或提供一些社会兼职的机会,边工作、边学习,让学生多接触社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就“加强学校管理”而言,56条建议大多围绕严格学习管理,整顿学风,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增强学习管理弹性,开展学分制改革;也有少数建议认为应该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以及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等。

此外,在专业设置上,107条建议认为应该“加快专业调整的速度”;7条建议认为应该“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专业”;3条其他建议。由此也可以看出,尽管专业设置还存在一些不问题,但它基本上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是相吻合的。在教学问题上,总计有93条建议认为“理论教学要结合实际,多加些实践动手”。这些建议认为应该改革那种仅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学科导向型教学模式。实际上,这与关于加强实习实训和注重动手能力培养建议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只是视角不同而已。在与企业的关系问题上,32条建议认为应该加强和企业合作,实行“定单式”培养。当然,从前面的分析还看出,还有120条建议认为应“多到专业对口企业去实习”。在创业问题上,也许是因为题目是要求被调查者从促进就业的角度回答,再加上很可能是由于高职毕业生未能把创业理解为就业的范畴,所以导致关于开展创业教育只有13条建议。

2420条建议不仅反映了高职毕业生对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高度期待,更折射出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贯彻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指导思想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某种程度上,这些建议就应该成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些建议的实证分析,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对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以及高职院校发展现状的反思,更能够为我国当前的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认真研究和吸取这2420条建议,为了促进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为了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满足高职生对接受高质量教育需求的渴望,当前高职院校迫切需要采取如下改革举措。

(一)真正确立起以就业为导向和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并切实贯彻于学院各项工作中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几乎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口号。可从建议来看,毕业生们恰恰感到这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人们对这一办学指导思想的基本精神到底理解了多少,又是否真正地确立起了以就业为导向和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从领导到教职工,从决策到实践,人们又多大程度上切实贯彻了这一办学指导思想。高职毕业生们却给了一个否定的回答!因此,转变观念,真正确立起以就业为导向和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并切实贯彻于学院各项工作中,仍然是一个非常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

(二)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从建议来看,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就业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工作还没有引起高职院校足够的重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为此,除了观念上加以重视外,要以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为目标,高职院校亟需采取如下具体措施:首先,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培训、安排足够的和合格的专职人员,统筹学校的就业服务和指导工作;其次,深入调研并把握当前就业形势,搜集、整理足够的就业信息,积极开展关于就业形势、择业观念、生涯规划和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充分发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作用,这些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再次,定期邀请一些成功人士、相关企业领导和学校校友组织开展关于就业方面的讲座,并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去。

(三)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为突破口,加大实践教学和企业参与力度

如果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及“实习实训”都归结为“实践教学”这一范畴,那么“实践教学”的建议应该是所占比例最大的。这不能不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为此,结合毕业生的建议及其反映的问题来看,要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高职院校亟需采取如下具体措施:首先,确立以动手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提升作为衡量教育教学工作的最主要标准;其次,以服务为宗旨,充分调动和利用好企业的资源,想方设法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在企业真实职业岗位实习实训的机会,教师要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这些应当成为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主要内容;再次,加大经费投入,适时更新和增添实习实训设施,这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最重要物质保障。

(四)以增强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教育教学实效性为目的,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建设

合格的师资队伍是成功开展教育活动的关键,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无一不依靠教师去执行。为此,结合毕业生的建议及其反映的问题来看,当前高职院校师资建设亟需围绕如下内容进行:首先,体现高职教育规律,以增强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教育教学实效性为目的;其次,以着力提高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素养为重要内容;再次,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拓展以企业为本位的专业师资培训渠道。

(五)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增进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为重点,推动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

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为此,结合毕业生的建议及其反映的问题来看,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亟需进行如下改革:首先,力争行业协会和企业的深度参与,积极开展调研,使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紧跟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从而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并增进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其次,尽可能减少那些对就业帮助不大的课程,增设选修课程。选修课的开设和实施应该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尽可能地提供足够的高质量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让他们有更多的选课自由和空间。

(六)以推行半工半读制度和学分制改革为契机,建立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弹性管理制度

半工半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推行半工半读制度是对职业教育规律深入认识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制度选择;而学分制是推行半工半读制度的教学管理制度支撑。实行半工半读制度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它对高职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就业有重要的益处。教育部还专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等文件。为此,结合毕业生的建议及其反映的问题来看,高职院校亟需进行如下改革:首先,高度重视半工半读制度对毕业生就业以及高职发展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各自学校的特点,逐步推行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其次,做好与半工半读制度相适应的、包括学分制制度改革等在内的配套改革,并建立起和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紧密联系的协调机制;再次,建立富有弹性的管理制度,为学生们创造更多兼职或者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注释:

{1}“顾客满意理论”是把顾客满意作为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的一种管理理论。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一个组织所提供的全部产品,包括服务、活动、情况、过程等的可感知效果与其期望值比较后所形成的感受状态”。高职院校经营活动提供的就是一种教育服务,也理应让学生这一首要顾客满意(当然企业以及学生家长等也是重要的顾客),把满足学生需求作为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参见孙丽辉:顾客满意理论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对学校课程的建议篇(9)

一、前言

随着开放、共享思想的深入影响,在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开放课件项目引领之下,全球高等教育领域于21世纪初启动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开放教育资源浪潮。而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模式,其效果以及学生使用现状尚未可知,为此许多教育和研究者已展开探索。王涛、李青(2012)对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教学活动模式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信息化和共享运动的不断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必将成为今后主要的教学活动形式。王宇航(2013)提出了建设高校“微网络公开课(微课)”的建议,即在原有网络公开课理念的基础上,缩短视频的信息容量,主要面向一个课程、班级、学习小组的学生,增加与师生的互动设计模块。微课缩短视频容量、缩小受众,不仅可以兼具现有公开课的特点,还具有交互性等诸多优点。另外,关于大学生网络公开课使用情况,孙文斌(2013)以教育技术专业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大学生网络公开课的使用现状及需求,从“知晓维度”“使用维度”“需求维度”三个方面得出,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提高网速,获得额外资源,并提出多项建议。笔者发现,对国内视频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和发展这两个方面,但较少对学生在网络公开课的使用方面的研究。本项研究试图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研究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项目组的研究思路为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实地采访等方式对大学生网络公开课的运用现状进行调查,通过现状窥见期待,改进未来。本次的调查范围较广,涉及北京、湖北、广东、上海四地30所国内重点高校。项目组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发出,截至2018年3月18日,参与问卷填写总人数达1023人。调查结束共回收有效问卷873份,填写内容不具有参考价值或参与者所在学校未开设视频课的为无效问卷(150份)。所调查高校中,29所开设了视频课,未开设仅1所。本次调查对象具有普遍性,调查数据结果真实有效,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北京14所高校348人参与调研,占总人数39.9%;上海4所89人,占10.2%;湖北8所289人,占33.1%;广东4所147人,占13.3%。

三、调查结果及相关分析

1.视频课程的使用现状

将视频课使用现状作为分析主体,获取相关建议和期待,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数据得出,未曾选修有33人;选修1-2门有186人;修满学分为547人;为知识选修多门有107人。分析可得,选修视频课数量与学校规定的学分相关,62.7%的学生在学分修满后放弃学习。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愿意选择多门。调查得知视频课观看时间数据。视频课授课时间长短不一,多半学生每次观看的时间为0.5-1小时,近30%的学生在选修了的情况下并未观看,而认真看完所有的学生仅占4.7%。上述数据表明视频课使用效率较低,并未物尽其用。

2.视频课的类型与选修原因

视频课的内容是学生关注的焦点。目前,高校视频课的类型大概可以分为人文、艺术、数科、社科和学校特色五大类。据此,我们调查了学生选修不同类型视频课的原因。数据显示,74.3%因学分而选修;3.1%因个人学习兴趣;20.0%随意选择;剩余49人因其他原因选择。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选修视频课是为了修满学分,在选修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只有少部分是出于个人的学习兴趣。另一个原因是,开设课程中,学校特色课程较多。如北京林业大学开设的15门视频课中,66.7%的课程具有学校特色、专业性较强,人文社科类和艺术类课程较少,类型较单一。与此同时,具有学校特色的视频课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匹配程度较低,无法满足学生兴趣发展需要。

3.视频课考核方式

考核是检验课程和学习效果的关键,因此我们也调查了目前高校采取的考核方式。论文占5.5%;线上考试占84.5%。由此可得,考核以线上考试为主,论文考核为辅。虽视频课时间灵活,线上考核方式合理,但也存在明显缺陷,难保公平公正。论文方式考核,提交了论文就能及格,存在抄袭现象。线上考试可利用网络搜索答案,无法检测实际学习成果。因此,学生普遍认为视频课收获不大。

四、对视频课的期待和建议

学生选择视频课的主要目的是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课程选择多以个人兴趣、课程内容、任课教师的魅力为导向。学生普遍认为视频课仍有较大改进空间:首先,针对视频课使用效率的问题,建议通过内容改革来解决。学生希望课程内容能更具有实际意义,开设更多英语课程,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除本校外,开放和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平台;建设高校视频课共享平台,实现各大高校资源共享,提高优质资源的利用率。其次,改进考核方式。增加随堂测验,完善查重系统,对质量作更高的要求;线上考试,建议试题对应视频内容,每年更新,杜绝抄袭现象。更新视频课的评价方式,从“合格”与“不合格”到分级制度,督促学生学习。第三,为使更多学生获益,建议各大高校建立统一的高质量视频课程平台,开通视频课专用网络频道,统一高效地集合教育资源,推出各个学校的特色精品课程,并在视频链接下附带视频以外的更多学习资源,真正建立起有“魅力”的现代教学平台。第四,为更好的应用视频课,应高度重视做好宣传工作,建立专门的网站汇集全部课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任课教师加强指导。总结起来:更新观念,更新教学方式,定期更新视频内容;广开渠道,做好宣传与推广工作。视频课是互联网时代的宝贵资源,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使用,使得更多的学生领略各大院校风采,享受更多教育福利。

对学校课程的建议篇(10)

0引言

蔡志奇[1]将公共选修课定义为"面向对象是全校学生,并自由的由学生自己选择修读的课程,包括人文科学、艺术传播、自然科学技术类、经济类、管理类等等课程"。很多高校都采用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的教学方式,在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选修课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提高选修课的质量水平。张海龙[2]等学者分析探讨了目前高校选修课开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汪莹[3]等学者从学生、学校、教师三个角度指出高校选修课存在问题。汪军[4]也指出当前地方高校选修课的教学中存在"无序化"、"自由化"、"散漫化"三方面的问题。鲁霜慧[5]分析比较了中美高校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差别,提出我国高校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定的建议。张瑜[6]通过对上海四所学校不同专业的600名学生进行调查,从公共选修课的设置情况、学生和老师对待公共选修课的态度、学校对公共选修课的监督管理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公共选修课的现状,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一定的建议与意见。在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中,学校将权力完全下放至院系,李海芬[7]等学者认为公共选修课的设计权不能完全放置于院系。本文从高校选修课设立的主体出发,对学生的筛选和课程的考核等方面作了一些建议,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选修课质量水平评价体系。

1现状

每所高校每学期都会根据实际需求开设一定量的公共选修课,这些选修课在"量"上基本满足了学生的需求,然而在"质"上却参差不齐。本文对目前高校选修课现状进行了简单调研,从调查结果中发现,现今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内容比较丰富的选修课。其中社科、人文类的课程占很大比例,经济类、管理类、艺术传播类课程也占一定的比例;在对待选修课的态度上,学生和教师都表现出了比较大的随意性;学生在选课时,往往是随意选择,教师在上课时也是经常出现放放视频或者电影就敷衍了事的情况;学生缺勤、上课做自己事情的现象时有发生;考试方式多数采取写小论文或者报告或者开卷的方式,基本上都能通过;学校对选修课的考核也不重视。

从调查得到的选修课现状中可以发现问题重重,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很低,教师对选修课的重视度也不高,学校对选修课的管理松散等等。因此,本文从现今高校选修课现状出发,结合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一定的建议,建立一套完整的选修课质量评价体系,期望对高校选修课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2建议

针对现今高校选修课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从以下四方面给出建议。

(一)课程的设立应以学生为主

由于学校将选修课开设权完全下放到学院,而学院也积极鼓励老师开设选修课,并没有对课程知识结构从总体上作一个较为严谨的规划,也没有在课程知识深度上作一个大体的要求,因而老师开设的选修课拥有很大的自由度,不论是知识结构还是难易程度,所有的自都在老师,而学校最终根据选该课的学生人数来决定是否允许该老师开设这门课程。虽然说选课人数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门课程受到欢迎的程度,然而选这门课的学生多半是根据课程的名称来看是否符合自己的选课标准,从而决定是否选这门课。但是他们对这门课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专业程度根本没有一点了解,选这门课只是简单从名字出发而已。虽说学校允许学生在开课前几周进行调课,然而此时很多课的人数已满,想要更换并非易事。

因此,在选修课的开展上,学校应该以人为主,从学校到院系,从大体上制定一个较为严密的教学计划。而老师开设的选修课在符合学校要求的同时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知识深度上跟开课对象作一些实质性的交流,这样的课程在符合大的教学方针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要求,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兴趣。

(二)运用更加合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筛选

学生在选课时都有一定的权重分,而老师对学生的选择则是根据学生所投的权重分的多少。权重分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学生对这门课的热爱程度,然而和实际中种种情况相比起来,这种方式毕竟是粗糙的。比如很多高年级的学生为了凑学分选课,很多学生又因为这门课容易通过而选课,更有学生为了追求自己心仪女生或者陪自己的女朋友上课而选课,而真正喜欢这门课的学生却不能上这门课。这样一来本来饶有兴致的课,逃课的逃课,做自己的事的做自己的事,谈恋爱的谈恋爱,最后只剩下孤独的老师在上面讲课和为数不多的学生在下面听课,造成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的结果是老师和学生都不愿意看到的。选修课不仅是学生的兴趣更是老师的兴趣,老师费尽心力当然希望得到一个好的效果。学生选没选好对于课程的开展将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老师在选择自己的学生的时候不应该单单的以权重分为标准,而应该采取更为有效的手段综合考虑。比如老师可以在开课前以一个问卷的形式让学生说说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建议等等,选择对这门课真正有兴趣的学生将更加有利于以后师生形成互动,不仅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更好的激发老师的教学激情,达到一个好的教学效果。

对学校课程的建议篇(11)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0-0135-03

校本课程决策是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决策,即以学校为本位来决定学生学习怎样的课程的过程。目前,我国课程管理体制从“中央一统”逐渐走向“三级分权”,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学校课程的确立,孕育起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进而促进了校本课程决策的萌生和发展。但在实践层面,校本课程决策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如何在实践中进行科学而有效的校本课程决策,美国课程论专家施瓦布的“课程审议”为我们提供了参考。

一、应然与必然:校本课程决策的萌生和发展

世界各国在课程决策上主要存在两种模式,即“自上而下”的集权模式和“自下而上”的分权模式。随着各国经济、政治的发展,这两种模式的弊端不断地暴露出来,于是许多国家开始根据本国传统文化、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等对课程决策模式进行变革,试图在这两种模式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我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国长期采用的是国家集权的课程决策模式,适应了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计划性和统一性的特点。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课程决策体制改革就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多次变革。其中前六次课程改革依然是国家模式的集权改革。从第七次课程改革开始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将课程权力逐步下放到地方。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学校教育提出的“简政放权”、“分级管理”的原则,对整个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课程决策机制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该年起逐步建立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制度开始实行编、审分开,提倡“一纲多本”,又为课程决策的权力下放提供了契机。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于1988年开始在上海市和浙江省进行以地方层次课程决策为主的课程改革试点,浙江省的改革主要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上海市的改革则包括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和高中课程。其中,上海市的课程改革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在课程计划中给学校预留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几乎有1/3的课程需要学校自己安排决定。从上海实验区的校本课程实践来看,校本课程决策在我国是切实可行的。

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在“扩大学校自”、“教育松绑”的呼声下, 展开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课程的部分权力进一步由地方下放到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就是一个标志。在1999年我国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要“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到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又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试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同时强调“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实质就是课程决策权力的再分配,从而为校本课程决策提供了政策支持。因此,在我国课程政策和课程实践的推动下,校本课程决策成为当前课程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点。

二、反思与检视:校本课程决策的现实困境

我国的课程决策从原来的中央集权制到现在的三层分权制,顺应了社会政治的民主化进程和教育多元发展的需要,但三级课程决策体制在我国目前而言毕竟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加上长期中央集权的课程决策模式影响,学校的课程决策没有得到重视和发展,学校自主的课程决策依然存在很多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造成实施和推进校本课程决策的现实困境。

1.创新精神与民主精神的缺失。由于森严而固定化的等级秩序和的长期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守旧、安于现状的因素逐渐增多,这些因素对人们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形成一种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唯纲唯本”的思想习惯。这种心理导致人们懒于变革,不愿变革。再加上我国缺少民主传统,缺乏民主生活,造成普通民众民主精神的缺失。传统文化中的这种因循守旧、遵从权威的思想习惯与校本课程的民主、创新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和矛盾,它对校本课程决策的真正实施带来的阻力是不容忽视的。

2.“忠实执行”思维惯性的制约。在校本课程决策中,决策主体不再是某些课程专家,而是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等组成的“课程集体”。而在这个集体中,教师和学生应是决策的核心。但是由于长期的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忽视学校和教师的参与,学校和教师只是完全忠实地执行指令性的课程决策,不可能也不需要具备多少课程决策意识和课程决策能力,这种“忠实取向”的思维惯性使学校和教师对国家和地方的课程决策变得过于依赖和唯从,在校本课程决策中的独立性和积极性、创造性逐渐萎缩。因此,如何调动各类决策主体的决策积极性,就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3.决策支持体系的不足。校本课程的决策是一个需要从高效统合的角度审慎地考虑资源、时间、信息、资金、能力等因素,最后做出课程决定的过程。校本课程决策的复杂性,使得仅仅依靠决策者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往往难以收集到足够充分的课程决策信息并对之进行有效地处理,它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决策支持体系来提高决策质量。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讲,学校的决策者仅仅依据现有的资源来选择和决定课程,未从长远和全面的视点来设计系统而完善的支持体系。在实践层面,校本课程决策因缺乏相应的资源支持,导致决策盲目,开发的课程流于形式,科学性和实效性不足等问题时有发生。

三、课程审议:校本课程决策的实践途径

再好的决策也要有其实践的途径和方式,校本课程决策也不例外。“由于课程决策是一种复杂的专业决策,而且课程决策问题的研究长期以来在一定程度上被一个更大的问题即课程管理问题所掩盖,因此在课程决策领域,决策方式的研究很薄弱。”校本课程决策的性质决定了校本课程决策需要课程专家、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主体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如何在实践中将这些主体有机的组织在一起,进行科学而有效的校本课程决策,施瓦布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即“课程审议”。“课程审议”(curriculum deliberation)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课程审议”之所以能成为校本课程决策的实践途径,是因为“课程审议”的目标理念和实施程序等都与校本课程决策的各层面很好的契合在一起,为校本课程决策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首先,“课程审议”有利于形成决策共同体,推动校本课程决策的民主化进程。施瓦布的“课程的审议观”植根于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文化传统,其实质是集体的民主参与。施瓦布实践的课程范式对“实践兴趣”的追求决定了该范式会把课程探究、课程开发甚至课程评价统合起来,并将统合的基础置于具体实践情境。在这里,课程决策的主体就不只是课程专家或学科专家了,而是“课程集体”或“审议集体”。施瓦布在《实践4:课程教授要做的事》一文中,提出了“课程集体”的完整构想。施瓦布建议以学校为基础建立“课程集体”,该集体由校长、社区代表、教师、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组成。在“课程集体中,教师和学生是核心,这不仅因为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课程开发,而且因为教师和学生本身是课程的构成要素。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兴趣和问题是课程审议的核心问题。”“课程集体”是一种民主的课程组织,这种民主性体现了校本课程决策的基本精神。

其次,“课程审议”有利于提升校本课程决策的质量,增强课程体系的适切性。审议是将课程落实到解决应该教什么和应该学什么的实践问题上,根据这些实践问题来对课程进行选择和决定。它首先需通过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识别急需解决的问题,由此确立目标;其次,要形成各种备择的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并尽可能地勾画出每一种备择方案可能导致的结果。最后,课程审议的成员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和评价,达成群体的共识,形成最优的课程决策。这样,从课程目标的确定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系列环节都经历了群体的考评,从而在较大程度上保障了校本课程决策的质量。

再次,“课程审议”有利于激发教师的课程决策意识,提高课程决策的能力和水平。美国著名教育家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实施的课程与经验的课程五个层次,而教师在理想的课程到经验的课程的转变中起着关键作用。相比国家和地方的课程决策体制,校本课程决策将教师从原来的“旁观者”和执行者的角色转变为参与者和决策者的角色,为教师在课程决策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平台。课程审议所形成的决策共同体就在于保证教师不仅是课程计划和课程决策的忠实执行者,而且也是课程计划、课程决策的参与制定者。教师以课程实践代表者的身份来回答“我们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使课程审议做出的决策真正地反映教育的实践需求。从而极大地调动了教师自主参与课程决策的意识,并促使教师在群体的审议过程中反思、历练、成长,获得自身课程决策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校本课程决策即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决策,因此,施瓦布的“课程审议”的实践理念与校本课程决策的实践诉求形成了契合,并对校本课程决策提供了实践的方式和途径,值得我们消化、吸收和借鉴。当然,“课程审议”不是实践校本课程决策的惟一途径,我们对于国外课程理论和方法的了解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适应中国具体情况的本土化改造与创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