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科研工作建议大全11篇

时间:2023-09-13 09:20:48

科研工作建议

科研工作建议篇(1)

1、科研项目今后拟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从立项开始,包括实施过程中经费、进度、延期、验收等有关资料需要上传至系统中,以便于后续管理。

2、要通过科研创新切实提升本领,而非停留在挂名的格局之下,要沉入科研中,以缜密的思维、严谨的作风、创新的理念求真务实,提高学术水平和个人综合能力,最终一点带面,促进集团整体养护科研和养护工作共同成长进步。

3、建议养护项目,采取结合所长以及工作延续性等方面进行分工,每人对所分工项目进度、质量以及个人学术水平提升负责;耕耘与收获并举,包括论文、专利以及后续奖项对应具体负责项目与人员对应。

4、每个人都要结合自己负责的课题,主动思考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的渠道,提高科研的应用度、性价比,非为了科研而科研,而毫无转化价值,要多在科研成果转化上做文章、谋路径。

5、各科研课题,计划任务书有明确的时间进度、研究内容以及应取得的成果安排,要严格把关,关死后门,倒排工期,确保按期结题,保质保量。

科研工作建议篇(2)

1.观念陈旧,思想认识不到位。信用社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普遍年龄较大,学历较低,对科技知识学习掌握得不多,思维定式仍然沿用老办法多,对新事物接受少,接受慢,因而对快速发展的信息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具体表现为“三个不知道”:一是不知道有哪些最新的科技手段;二是不知道如何让科技推动业务工作的开展;三是不知道如何检查科技工作。对科技工作往往很茫然,束手无策,认为是太专业的工作,工作决策中主动应用得少。

2.编制过少,人员配备不到位。主要是专职人员少,技术队伍力量比较薄弱,有的联社科技部门都不单设,有的即使单设,人员也不多,只有2人,但信用社网点多,现在一个联社少则十多个,多则上百个信用社,而现在信贷、会计等部门,人民银行、银监会及上级省联社上线使用的程序越来越多,大小程序均在十几个,任务特别重,人员配备根本不到位。

3.各自为阵,整体规划不到位。由于信用社是一级法人,条线组织机构不健全,长期由人民银行等机构代管,而科技工作需要投入的资金又比较多,所以整体规划能力差,基层只能是各自为阵,这是信用社科技工作落后的最主要原因。

4.素质不高,岗位培训不到位。信用社目前科技人才匮乏,极少有科班出身、专业对口的本科以上的毕业生,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百分比远远低于其他的金融机构。在人才少、基础差的情况下,系统的培训也很少,从专业管理员到一线的操作员,基本都是干中学,学中干,素质虽然有所提高,但与时代的要求尚有差距,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知识,他们很难承担日益繁重的科技任务。

5.制度淡薄,综合管理不到位。由于人员水平限制和制度观念淡薄,对科技工作综合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个别人随意离开工作岗位,且不及时签退;密码设置规律性强,喜用易记的生日、家庭或单位的电话号码作密码,保密性差;发电机的配备不足,一旦停电,长距离的路程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调配工作;有少数营业网点对设备随意摆放,线路凌乱,没有理顺、固定;有些网点网络设备运行环境较差,防震、防潮、防火、防鼠等防范措施不到位;有些用作管理的计算机尚未安装杀毒软件,或虽已安装但不能及时升级;有些机房还储存有辐射性、强磁性、易燃性物品,对正常营运形成了潜在威胁等。由于管理不到位,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6.缺乏组织,系统开发不到位。中西部地区因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其农信社信息化建设还基本停留在电子化阶段,即以电子化代替手工处理业务,系统研发很少;东部地区虽然较发达,但是许多地方仍然储蓄不能跨县通存通兑、全省结算渠道不通,数据资料分散存储,难以综合统计和管理;应用系统版本有中创、神州数码等多个版本,各模块间相互分离,处理不一致;原应用系统无源程序,维护成本高,后续开发难;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多渠道电子服务方式没有。同时办公自动化远远不够,很多省份一点都没有进展。系统开发不到位,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

二、对策建议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服务功能显著增强,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信息化建设的相对滞后,很多情况下农村信用社依然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因此必须要加快科技建设,加速科技进步、加强科技管理。

1.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要重点解决领导观念的转变,主要的途径是领导层本身要强化自我学习,尽快变外行为内行。今后在配备县联社和信用社领导班子时,要有计划地选聘一部分正规院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提高领导使用计算机参与辅助管理意识和应用意识,通过应用效果促进观念的转变。

2.充实队伍,调整人才结构。各联社在增加硬件设备投入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增加人员,鉴于目前科技人才比较短缺,可主要从两个途径解决:一是以优惠的政策、优厚的待遇从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招收应届毕业生;二是将信用社现有人员选送到高等院校脱产进修,使其“充电换脑”增长新知识,调整现有的人才结构,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3.统筹安排,立足整体定位。信用社科技信息化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全国数据大集中,但是现在各省的数据都没有集中起来。农信系统的信息化基础非常薄弱,无论在技术、设备以及人才等方面,都明显落后于其他银行,单个法人的农信社资金也非常有限,能投入信息化建设的就更有限。因此农村信用社加快科技发展,必须要有战略性的思考,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立足整体定位,提高整体规划。

科研工作建议篇(3)

高职院校是社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其科研水平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学术水平与专业能力,进而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度,是学校品牌建设和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实现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源动力。然而,由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基础、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都相对薄弱,以及科研管理工作不到位甚至缺位等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因此,有必要对现阶段我国高职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加投入、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等方面探求高职科研工作的改革与改进策略,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增强科研创新以实现内涵发展、提升社会职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适应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战略的要求。

一、十二五期间我国高职科研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高职院校急功近利、学术浮躁、造假等学术不端之风时有发生并有盛行之势。从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状况来看,由于起步较晚,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偏低,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不强,在科研方面没有经过科学系统的培训,缺乏科学、求实、创新精神,往往迫于晋升职称之需要,在科研上做着低水平、重复性的工作,往往粗制滥造出一堆学术垃圾,甚至随意抄袭、伪造科研数据及论文,编造虚假研究成果,在自筹资金项目和院级项目中尤为突出。究其原因是:自筹资金项目和院级项目申报门槛过低,审核部门和评审专家把关不严,个别申报者在课题申报前未经充分的准备与调研,也没有进行过合理的研究与规划,为解一时之需,开题报告东拼西凑,研究内容缺乏新意或者重复他人工作,技术路线不合理甚至错误等都可轻易申报通过。由于课题申报时的紧迫性、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弄的不是很清楚,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技术路线的缺陷及不合理性,使得无法按照合同内容完成研究指标,因而进行杜撰或学术造假,缺乏科研工作中最起码的真实性,其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更是无从谈起。项目在结题验收与鉴定上把关不严,流于形式,敷衍了事,鉴定意见上“专家”往往还会冠冕堂皇地给出“国内领先”或“国内先进”的评价。教师从事科研的真正目的不是想通过科研工作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而是为了晋升职称的科研项赋分。这种现象已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学术氛围的营造,阻碍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2. 高职院校教师投入的科研时间与精力严重不足。由于专任教师教学任务偏重和兼任坐班教师岗位工作时间的局限以及研究投入的经费不足,教师难有充裕的时间、充沛的精力和充足的经费投入到研究项目中去。教科研项目成员在项目申报时虽有明确的任务分工,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大多数项目尤其是社科类项目仅由项目负责人或其中某一成员单独完成,其他成员只是挂名而坐享其成,没有真正参与项目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结果往往是不深、不透,高质量地完成科研项目难有保证。

3.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强。高职院校教师缺乏科研基础,整体科研素质和水平不高。大部分教师没有确立固定的主攻研究方向,往往是解一时之需、源一时之念、凭一己之力,想到什么就开始做什么、写什么、造什么,一蹴而就,难以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科研培训,缺乏基本的科研思路、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方法,缺乏对科研工作系统的了解,对如何进行科研,如何进行选题,如何搜集资料,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如何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提炼与升华,进而写出高水平、高档次的论文与研究报告难有把握。在研究过程中多以文献搜集法为主,研究方法单一,对新方法和新技术了解较少,研究项目中经验之谈较多,忽视研究方法的使用与创新,即便是提到一些方法也仅是求高大上而纸上谈兵,无实际操作,在研究过程中如何应用这些方法也未能加以详细阐述,这些方法往往根本就没应用到具体的研究之中,研究内容华而不实。研究过程也往往仅限于写论文,研究结果也仅仅停留在对问题的经验性总结或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或者措施上,缺乏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也多以探讨校内教学与管理类的理论性研究论文为主,能真正转化应用于生产一线、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显著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立地、实用型成果很少。科研项目研究肤浅,科研成果层次偏低,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的硬伤。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制约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和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 高职院校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科研创新源动力不足。学科带头人应具备较高的专业造诣和研究能力,能够对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进行全面把握,能够从战略层面制定科研发展计划和项目,可以有效提高科研成果创新水平和竞争力。由于高职院校现有的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和科研条件没能更好地让诸如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政府特贴人员、博士等高端人才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具备科研素质和能力者得不到应有的激励,致使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数量不多、质量不高。

5. 高职院校的科研评价机制不够健全。高职院校由于缺乏规范的指标体系和统一的评价专家系统,随意性组织的有失公正性与科学性的“砖家评专家”现象时有发生且比较普遍,对专家的研究成果不懂得珍惜与尊重,对诸如社科成果奖、教学成果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等奖项的研究类型、深度、层次及分量不甚了解,往往凭主观臆断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类型、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主次不分、轻重不明,不能遵循以创新为主、学术至上的原则而随意对研究成果下结论,导致在组织教科研项目的立项、推荐及评审过程中不够严肃与严谨,再加上渗透着的故意打压、等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与博弈,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淡化学术意识,难以做到客观、公正与公平,往往好的项目难以立项,严重挫伤了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热情,严重抑制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6.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服务及创新意识不强。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对科研工作缺乏远景规划,科研工作未能引起领导的重视,一直以来倡导教学为主,把科研工作当成教学的附属品,可有可无,甚至被误解为不务正业,无形中降低了科研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从教师个体层面来看,科研与教学工作呈正相关关系,即教师的科研能力越强,教学水平会越高;从学校的整体状况来看,一所学校教师整体科研素质与科研能力越高,学校在行业和社会上的知名度会越大。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中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机制和公平合理的奖惩办法,主要表现为科研管理机构对科研项目缺少宏观性指导,随意性较强,科研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管理内容也仅限于管理科研项目的申报、经费的使用及结题验收等程序性和外表性的工作,对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的实效性甚少过问,使得许多科研项目未能真正得以开展或进行深入研究而浮于表面或弄虚作假。对应该做好的诸如科研信息服务、科研成果转化、科研平台搭建、科研氛围营造和科研条件保障等科研管理服务工作做得不到位甚至是缺位,未能发挥出科研管理机构应有的组织、策划、协调和有效服务的职能。科研管理人员缺乏从事科研管理的基础和经验,高素质、懂管理、会管理的科研管理人才未能发掘与利用,造成科研管理机构不能对科研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控,更难以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得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开展的深度与广度明显不足,未能真正发挥出科研管理机构对科研工作的引导作用。

7. 高职院校中、代编教材、代申请专利现象也屡见不鲜。学校用于鼓励教师参与的跨学科研究及自筹项目、横向课题的研究也呈现出表面化和形式化的趋向。缺乏具有持续性科研投入及长时期积淀与培育的立地式科研项目,科研功利化色彩浓厚。

以上问题的存在,已严重影响和阻碍了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有必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加以管控使其步入正轨,从而保障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和健康发展。

二、十三五期间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实施建议

1. 强化科研管理部门职能,建立和完善科研评价机制。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科研评价标准和科研奖惩办法,建立多元化、人性化的科研评价体系,实现教学科研评价的一体化,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提高,最大限度地实现科研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项目与成果采用不同的标准和尺度加以权重和衡量,确保被评价对象的公平合理性,充分发挥科研评价正确的引导作用。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科研项目的实时管理与监督,防止个别教师急功近利而学术造假,激发教师投身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良性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2. 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科研评价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学术权威性。学术委员会是学校设立的学术评议与审核机构,其职责在于审议学院科学研究远景规划和计划草案,对较大型的学术活动及科技合作提出建议,审议重大研究课题的开题报告,评价重要的论著及科研成果,对应予奖励者和突出贡献者提出推荐意见,评议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和成就,对其确定或提高职称级别提出建议。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项目及责任人进行调查、约谈、取证和评判。因而对进入学术委员会的成员要进行层层选拔,严格审查,入选者必须符合学术造诣精深、品德修养端正、评审态度严谨等条件。杜绝在项目立项、成果推荐、职称和专家评审过程中渗入过多的行政干预及打压异己、等行为的发生,确保科研评价工作的公正、合理与公平。

3. 大力培育和建设科研中心。科研中心作为科研工作的研究机构,能快速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学校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依托高职称和高学历的研究人员成立不同研究领域的科研中心,带领中青年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升学校的整体科研能力。科研中心应配备必要的实验场地、设备及运行经费等基础性资源,做大做强科研项目。

4. 注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加强科研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应建立并实施科学的人才战略和长效机制,挖掘并培养现有师资队伍中的科研人才和科研管理人才,坚持“用人唯贤”的原则,用足用好学校高学历、高职称、专家、名师等人才资源,以他们为科研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在科研工作中的优势与潜能,在课题申报、资金资助、研究条件等方面给予支持与倾斜,帮助他们解决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外在困难,打造出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研究特色的高素质科研队伍。定期组织和开展科研培训和交流活动,增强科研求实创新氛围,切实推进教师科研素质养成和科研能力提升,培养、留住、用好科研人才。

5. 高职院校应畅通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渠道,建设开发科研管理网络平台。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与上级各科研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及时了解课题申报动向,及时、快捷获得科研动态,为教师提供课题申报资讯和其他保障。营造公平、公正的科研氛围和科学、民主、自由、独立的学术研究环境。

6. 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应侧重于技术应用与开发。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槟勘辏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工作应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加以开展,增强服务企业和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可与企业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联合研发、联合攻关”的科研创新模式,切实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利用率。学校在项目立项、科研奖励、职称评定等方面都应重视技术应用与开发的科研项目,以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实效性为导向来构建科研工作评价激励机制,从而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培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大学教师也应该通过开展科研服务活动解决生产一线中的疑难问题,在行业和学术界赢得声誉和肯定。高职院校应通过科研工作的开展来了解市场对人才技术水平的要求,确保教学工作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通过科研工作使教师更多地对学科发展和科学发展进行研究与深化,根据学科发展动向汲取新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导教师开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技术研究。既可回馈社会,又能实现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根本利益。

纵观各种因素的考虑,高职院校应着眼于教育和科研服务社会的现实需要,从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定位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着手加强科研与科研管理工作,在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教学内容,及时与行业企业技术水平相对接,顺应国家“十三五”发展目标科研创新工作建议,以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和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地.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4(23).

[2]周德锋.刍议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评价[J].科技视界,2014(36).

[3]刘兆媛.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天津科技,2015(02).

科研工作建议篇(4)

1.引言

军贸是军品贸易的简称,在国家外交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因为它是增进国家间关系的有效手段,是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军贸工作反过来也对国家的国防工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使得军工企业真正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军贸的实力是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一定反映。世界军事强国十分重视推动军贸发展,一直把军贸合作作为国家间政治合作的重要标尺和坚强保障,一直把推动军贸作为增强国家工业实力,拉动出口、增加就业维持军事工业、实现特殊经济利益的有效途径。科研院所作为特殊的研发和生产实体,在军贸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军贸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科研院所来说,军贸工作是其提升国际影响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升经营能力的关键途径。然而,由于科研院所及军贸工作的特殊性,在发展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如何开展军贸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军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各科研院所应该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目前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基础上,讨论了科研院所军贸工作面临的挑战,指出了其中蕴含的机遇,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展军贸工作的几点建议。

2.国际军贸的特征

随着冷战的解释,世界军事、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给国际军贸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9.11事件和阿富汗战争使得一度萎靡的购机军贸在全球掀起新的浪潮。伴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为未来的战争格局、战争力量组合和战斗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给世界军贸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的几次局部战争,让国际社会对现代战争有了重新的认识,美国的高精尖武器给世人留下了了深刻印象,国际军贸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国际军贸的主体出现多元化,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2)军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高科技含量成为军贸竞争的关键因素和决定性因素;

(3)世界军贸中政治、军事因素仍占优先地位,但经济利益的因素逐渐上升;

(4)世界军贸由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化,军贸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5)军贸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军工合作成为新的趋势。

3.军贸工作当前的形势

3.1国际形势

阴桂芹2013年在《中国航天》发文称,目前,世界军贸市场依然十分活跃,武器出口成交额和交付额总体呈上升趋势,武器出口大国的地位较为稳固,新兴出口国所占份额进一步扩大,世界军贸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贸易方式更加灵活,技术转让和合作生产所占比重逐步增加。从2001~2011年世界各国武器出付额数据看,前5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和法国,这5个国家的出口总额约占世界武器出口总额的72%。数据显示,武器出口主要集中在亚太和中东地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胡庆江等认为:国际军贸有起有落,局部热点不断;中东及亚洲地区继续成为热点军火市场;市场日趋活跃,买方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贸易形势日趋多样化。兵器工业集团第210研究所薛亚波认为,国际军贸竞争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政治因素、价格因素和技术因素。其中,政治互信是前提,价格优势只有在技术水平接近的条件下才能体现出来。在政治因素上,我国在一些国家有一定优势,但注定市场难以继续扩大,而且易受到美欧的经济性制裁,也难以与俄罗斯展开竞争;价格因素是我国军贸产品的一大优势,但如果技术水平相差太远,价格低廉的优势则无法体现,军贸产品作为特色商品,技术水平带有决定性作用。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张嫦、赵儒清认为,从当前国际军贸市场多极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看,金融危机将促使发展中国家重新审视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从过去单纯追求高技术逐步转向追求更优异的性价比,对产品体系化和系统解决方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使得国际军贸市场开拓形势较以往更为严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依然保持较高的军费投入来研发高技术武器装备,使军贸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受中东、西亚以及北非地区局势的影响,使传统军贸目标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恶化,武器装备采购投入被削减,使我传统市场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投资和人员安全风险加大,市场开发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已签约的合同迟迟不能生效,甚至整个项目被取消;由于西方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的深化蔓延,发达国家面临经济困境,出于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双重目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设置诸多贸易、投资和技术壁垒,如美国对我光伏产业实施的“双反”,对我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国际化经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西方势力对我国在军贸目标国家的市场开发工作打压和干涉增多,影响了相应工作的深入开展。

此外,国际资本市场更加复杂多变、汇率更加动荡,境外经营风险加大。

3.2国内形势

目前中国国内政治稳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长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导致大量的贸易顺差,我国的国际贸易极不平衡。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定不移地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几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代表中国政府与不同国家签署了多项政府间和政府部门间的合作协定或协议;组织签订了多项行业间合作协议,推动了军工行业发展;通过国际组织、政府双边和多边组织及民间渠道,举办国际会议和国际活动,从政府层面促进了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科研院所等在完成国家任务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好国际国内资源,不断发展壮大。

同时,中国军贸正由传统的小批量产品逐步向批量转变,贸易对象由相对贫穷的国家向较为富裕的国家转变,军贸产品从低档逐渐向中高档转变;市场开拓模式由简单的产品贸易向技术、服务以及产品方案体系等方向转变。此外,中国的军贸有自己的特色和稳定的用户群。

4.军贸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1机遇

受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总体上经济复苏乏力,为应对金融危机,发达国家分别走上再工业化的道路,鼓励发展绿色、低碳、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为军贸开展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

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较快摆脱金融危机的冲击,迫切要求经济增长,普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科研院所军贸工作拓展国际业务经营空间提供了新机遇。

金融危机导致的许多国家,尤其是中东、北非等国家政治局势动荡,西方国家借“建立人道主义通道”之名推行以“政权更迭”为目的的军事干预,使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对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科研院所的军贸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

为了转变国际贸易发展模式,“十二五”期间,国资委对科研院所国际业务经营提出了新要求。此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需要引进国际资本、国外先进技术等资源,为科研院所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党的“十”明确提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信息化和国防信息化建设大大促进了电子信息行业的技术进步,物联网、云计算、新能源、微电子、光电子等一批新兴技术产业崛起,大大提升了科研院所参与国际化经营的科技实力。

从长远来看,我国的综合实力、国际社会影响力明显上升,各方与我国扩大投资合作的意愿增强,在国际市场起到更大的作用,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为科研院所拓展国际业务经营提供了有力国际政治保障。综上分析,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对科研院所实施国际业务运营战略,机遇与挑战并存。

综上所述,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正经历深刻变革和重大结构调整,国内社会政局形势,经济科技发展,均有利于科研院所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

4.2挑战

4.2.1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科研院所军贸工作市场开拓积极,涉及领域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从国家层面看,中央财经大学国防与经济管理学院陈涛认为,中国的军贸产品弱势明显。至今,中国的军贸市场仍仅限于少量国家,且这些国家的军贸销售也是微乎其微的数量,不是我们不愿卖、不想卖,而是因为我们的武器装备实在不是传说中的“香饽饽”,并不符合买家的胃口。中国的军贸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薄弱,大部分仍靠低廉的价格来争取市场,在产品质量及技术性能上存在严重不足。其次,从科研院所方面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军贸工作对国家外交关系的战略地位作用及推动国内国防科技工业适应全球化挑战的带动性作用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军贸工作的发展仍停留在实现经济效益以及解决国内订货不足的认识层面,国际业务经营单一,这都制约了军贸工作应对新形势的能力;

二是跨行业、跨领域运作不充分;

三是核心技术不多,具有国际领先的产品少,由于成本的不断提高,竞争优势明显不足;

四是有效协调机制缺乏,合作单位意识不强,内部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了整体实力;

五是适合国际业务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制约着军贸工作的深入推进和可持续发展;

六是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推进,军事装备的高技术化趋势进一步明朗,加之美元贬值的影响,军贸产品的价格优势更难以体现。

4.2.2面临的挑战

陈涛认为,从外部因素看,国际军贸已逐渐呈现买方市场的局面,大量先进武器系统不断涌现,如火如荼的军贸市场开始蓬勃发展,军贸产品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对科研院所军贸的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内部因素看,科研院所研发和生产的武器装备技术水准与世界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且有许多先天不足;加之科研院所的特殊性,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操作模式不合理,效率低下,质量控制及售后服务不到位等,也是科研院所军贸发展面临的挑战。

5.科研院所军贸工作的发展建议

5.1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

解放思想是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改革创新是企业壮大的最终源泉。科研院所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寻找新方法,进入新领域,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创新体系和机制。注重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把加快发展的着力点转到促进技术进步、优化产品结构、精细化内部管理、提高质量效益上来,避免资源浪费,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处理好质量与效益的关系。质量是生命,要抓质量,必须抓生产抓服务,实现技术服务本地化、体系化、模块化,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提高产品品牌美誉度。

5.2注重战略规划,促进科研院所可持续发展

战略规划能力对科研院所的发展尤为重要。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家国防、外交和经济的总体规划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状况,结合本单位推动,着重研究涉及本单位国际业务经营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和长远性的重大战略问题,做好本单位在组织结构、市场结构、产业和产品结构及生产能力、科技开发、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近、中、远期规划,把本单位当前军贸工作与长远的国际业务经营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5.3积极推动军事技术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科研工作建议篇(5)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168-03

0 引言

科技创新成果是否能够快速获得高额的市场回报,需要借助金融资本来实现其产业化,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融资难一直是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近年来,在助推中小企业借助金融手段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企业自身各方虽然已经做了很多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企业投融资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科技金融工作的现状还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有关科技金融的理论创新不够,理论研究落后于中小企业发展实际需求。笔者多年来一直在天津高新区从事科技金融的实践工作,在总结并分析几年来天津高新区科技金融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一些高新区的调研情况,提出目前我国科技金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做好我国科技金融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1 我国科技金融工作存在的几个问题

1.1 理论界过多关注金融机构创新,而忽略科技型中小企业本身在与金融资本对接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目前,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文献多是把目光聚集在金融机构工作创新、放下身价服务中小企业、让利中小企业等方面上,试图通过创新金融机构服务品种和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等方式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实践中,各金融机构已经把业务触角伸到了小微企业,并在不同程度上尝试创新的金融业务。但我们发现,金融机构的创新难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原因是中小企业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我国中小企业存活率较低,金融资本介入风险较大。据统计,我国注册的4000万家左右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为2.9岁,企业存活率低,除资金不足以外,一些科技企业创办者缺乏将企业做大做强的能力,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整体偏低是金融资本不敢介入的一个重要原因。②企业家缺乏与金融资本打交道的经验与能力。一批企业家缺乏通过资本运作发展企业的意识与能力,金融知识所知甚少,与金融机构、商业金融资本打交道的经验严重不足,提出融资需求时拿不出合规的商业计划等资料。③中小企业对金融业务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很多中小企业在没有迫切资金需求时,对主动了解、参与金融活动的意识不强,一些由政府牵头或者商业化的金融对接活动,往往出现政府与金融机构热情很高,但参加企业寥寥无几的情况,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天津高新区、中关村等其他高新区也存在这类问题。

1.2 没有明晰政府支持型投资与商业投资的异同,没有找到双方目标的结合点,政府引导资金的效用尚没有充分释放 政府支持型投资主要目的是发展地方经济,构建重点产业发展链条,激活商业资本。其主要目标侧重于区域整体效益,并不追求单个投资利益最大化,且需要控制国有资产经营风险。商业性质投资更注重于某个具体投资项目,追求个体项目投资收益最大化,相对政府投资而言,商业资本具有承担更多风险、追求更大收益的特征。

由于政府支持型投资与商业投资性质不同,不能单纯将政府支持资金与商业资本简单并行混合使用,否则容易出现政府支持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不能用于发展重点产业等问题。

目前,一些政府对投资的引导往往通过成立引导基金来完成,其运营模式主要有三个特征,如图1所示。

具体来看,其一,引导资金大多是政府出一部分资金,然后绑定几家商业投资机构;其二,由于引导资金的“地方财政”性质,在进行“引导”前一般会提两种要求:一是要求基金注册在本地,二是约定所募资金多少投资于本地的比例;其三,有的引导资金的管理没有通过市场化方式来选择专业机构,而是直接交给当地政府背景的国有公司,具有较为浓厚的行政色彩。

现有运营模式的引导资金运作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①现在很多政府牵头设立的投资公司仅与一些特定的资本挂钩,限制了更多商业资本的进入,引导资金容易在一个地区产生对优质企业与项目资源的垄断情况。②国有资产规避风险与商业资本逐利两特性结合,导致了很多引导资金把关注重点聚集在后期项目上,出现了引导基金利用政府背景的优势与民间资本争利的局面,正因如此,引导资金与商业资本都扎堆在“PE”阶段,而在资本需求最大的天使投资、初创型投资等阶段鲜见资金支持的身影。③行政干预过多的引导基金管理方式,要么投资效率较低(往往一年下来投不出几个项目),要么投资盲目性较大,带来较大的资产风险。综上所述,政府对商业资本投资的引导拉动作用还需要更多理论上的创新支持,要正确区分政府支持型投资与商业投资的异同,找到双方目标结合点,通过创新模式,以政府资金带动商业资本落地“地方区域”,激活投资市场。在引导资金的使用上,国外发达国家也有很多好的经验,归纳起来有两点值得学习:一是发达国家更注重政策引导,吸引商业资本支持企业,即通过设计一个合理的机制引导商业资本进入到科技产业;二是在资金进入层面上,一般是政府资金后置,商业资本利润与风险优先承担。天津高新区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尝试了一个引导资金性质的运行机制,该机制如下:政府筛选出一批重点关注的优秀科技成果或初创型企业,作为投资重点,政府资金作为引导主体,引导对象不限定商业投资主体,在符合政府引导资金与商业资本比例不低于1:2,且政府投入资金在投资的企业中股权比例不超过30%的前提下,投资成立。该运行机制,由于没有绑定具体的商业资本,且政府资金在市场化资金同意进入的前提下进入,既减少了市场风险,也最广泛的在区域内吸引并聚集了一批商业投资机构。

1.3 混淆了风险投资与实业投资在投资中的功能与作用,两者没有形成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格局 目前,对科技企业股权投资分为实业投资与风险投资两类,两者都是通过获得企业股权而获益。风险投资一般在投资企业上市后,通过证券市场卖出股票而实现获利,我们定义为经营资本的投资。实业投资往往与投资企业绑定更长时间,其投资具有更多战略目的,我们定义为经营产品的投资。两类投资性质具有较大的区别。

目前在科技金融研究中,提及发展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更多是研究风险投资的相关政策与办法,而很少提到实业投资。而在实践中,对于一些上市前景不明朗,市场空间小的项目风险投资一般都不予以考虑,但是从投资收益率、整合原有企业产业链、完备产品线等多种因素考虑,实业投资对一些风险投资放弃的项目具有很大的兴趣。相比风险投资,实业投资具有对专业领域熟悉,已有资源可以支持新投项目发展等优势,特别适合与初创型科技企业合作。据调研,目前针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型项目的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开始启动发展,实业投资仍占据绝大比例。

综上所述,应将发展实业投资引入科技金融工作范畴之内,既要发展风险投资更要重视实业投资,要从政策上、工作机制上,努力形成风险投资与实业投资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良好格局。

1.4 政府搭建的三个融资服务平台缺少互动,大多数平台还仅仅建立在提供“见面对接”的简单服务上 经过调研,国内大部分地区在科技金融工作中都提出了建立了三个融资服务平台,即股权融资服务平台、债权融资服务平台以及企业改制上市服务平台。但是,由于每个平台引进的金融机构专业性都较强,债权融资平台上银行唱主角,其更专注债权的风险,而股权融资平台更多关注股权资金注入的方式与时机。在工作中出现了三个融资服务平台彼此之间业务联系不足,资源整合不充分的问题,科技金融工作中,应该从政策上、机制上促进三个平台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为科技企业提供一个各种融资形式并举,不同性质资本并存,全方位的融资解决方案,形成“1+1+1>3”的协同效应。

还有,现在很多政府金融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银企见面对接上,一些地区领导喊出了“月月有对接,周周有见面”的口号,而实际上企业融资效率并不高,经常出现对接场面冷清的情况。

1.5 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天使资金”多年来模式不变,没能起到带动商业资本的作用 当前,各级政府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主要是通过以科技立项等方式的行政拨款为主,各级政府针对中小企业的创新资金每年都支持了大批科技型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是最大的天使资金发放人。然而现在我国政府层面上对科技企业立项还在沿用五十年代的工作机制,应该探索出一条改变以往政府对企业单纯无偿资金支持的方式,走出一条在政府资金带动下,无偿资助与商业融资有机结合,无偿支持资金带动更多商业资本进入企业的新模式。

2 关于进一步做好科技金融工作的几点思考

前文提出了目前我国科技金融工作中应该解决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围绕这五个方面,本文就实践中进一步做好科技金融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推动科技金融工作的理论创新 我国科技金融工作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金融工作的理论创新。这几年,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发展很快,一方面,金融机构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中小企业上,不断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初创型科技企业的注册资金也在不断提升,企业启动时,就具备一定的与金融机构对接的能力。但是,作为涉及科技金融工作的第三方——政府,在对科技金融的认识水平上还有待提高。很多地方政府的认识水平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搭建对接平台、促进金融机构放下身段等初级认识阶段。随着我国金融业务的不断扩展。科技金融服务工作应随时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变化,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基础,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建议在政府层面推动下,针对科技金融工作的不同主题,诸如政府制定支持企业融资鼓励政策、促进实业投资与风险投资有机结合、创新天使投资与政府引导投资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引导信用评级发挥信用价值,通过引入信用机制促进企业融资发展等多方面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与交流活动,为科技金融的实践工作打开思路。

2.2 应积极探索政府政策支持与商业融资相结合的新模式 科技金融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其是我国推进科技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创新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各级政府在制定支持产业创新、促进科技企业发展政策时,应将科技金融的鼓励政策融入其中,不能单独割裂。这是提高我国对科技企业政策支持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改变现有政府对企业政策资金的支持方式,积极并重点考虑以下几点原则:一是要放大政府支持资金的效应,通过政府资金的引导,引入更多的商业资本支持企业;二是将部分项目的评审更多由商业机构来完成,在商业机构认可进入的前提下,政府资金通过配套的方式进入;三是要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经验,积极扩大政府财政资金循环使用的比例,积极探索投资、借贷等多种支持方式。

2.3 提高融资效率——建设“金融服务驿站” 当前存在一个现象,一方面科技企业融资需求旺盛,企业家为了融资不断与投资人接触,花费了大量精力与时间。另一方面,融资机构在想方设法寻求适宜的投资项目,投资人成为空中飞人,四处谈判,但是银企双方谈成的比例并不高,融资效率很低。因此,科技金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效率。新型的银企对接模式——“金融服务驿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金融服务驿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银企对接平台,更重要的是要利用这个“站点”,进行资源的深化整合,为有潜在融资能力的企业提供专业的资金服务,提高其融资能力与融资效率。金融服务驿站应打破三个融资服务平台相对独立运行的格局,汇集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品种,提升企业金融意识与资本运作能力,营造一个规范、科学、系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最终起到“1+1+1>3”的协同效应。“金融服务驿站”应以市场为主导,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积极培育一批具有综合融资服务能力的中介服务机构,形成以政府牵头,中介机构大力推动的良好局面。

2.4 推动企业信用评级,努力发挥信用价值 现在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已开始利用企业的外部信用评级。因此,优化区域信用环境、打造信用品牌、发挥信用价值、引导企业和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建立长期信用关系,探索信用体系在现存经济模式中发挥作用的新方法,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共同建设信用体系的新格局,也是科技金融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2.5 要在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特别是资金运作能力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深化科技金融工作应以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培养具有资本运作能力的企业家为工作的重心。应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意识,提高企业借力金融资本发展壮大的能力,加速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三个转变,即技术持有人向现代企业家的转变,单一的经营模式向复合经营业态的转变,单纯的发展产业向产业推进与资本运作并重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周昌发.科技金融发展的保障机制[J].中国软科学,2011(3):72-81.

科研工作建议篇(6)

中图分类号 C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1-0220-02

博士后工作是政府人事部门为企业培养和引进高级科技和管理人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是人事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市委关于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活动的统一安排,通过召开座谈会、我们走访企业等形式,对全市已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6家企业开展了调研,现将乐清市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的现状、工作成效、碰到的问题与困难,以及今后工作的建议与思考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工作,把企业博士后建设作为乐清市实施新世纪人才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强化了政策支持与引导力度,2003年,市政府专门出台了,规定凡建一个博士后工作站,市政府给予一次性补助5万元;引进一名博士后进工作站,市政府给予一次性的工作生活经费资助5万元;博士后工作站的科研项目,科技部门优先予以立项和补助;博士后期满出站后在乐清创业办企业,且经营满3年以上的,市政府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5万元,人事部门也加大了指导力度,广泛深入企业,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了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不包括已搬迁至温州经济开发区的福达合金公司),占温州地区总数的46.15%,其中部级4家,分别是德力西集团、人民集团、环宇集团、兴乐集团,省级2家,分别是春风控股集团、天正集团;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4人,其中已出站9人,在站5人;6家博士后工作站除了分布在电缆、发动机行业各1家外,其余4家均分布在电器行业。

2 当前乐清市企业博士后工作已取得的成效

2.1 加强科研与技术攻关活动,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多数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后,舍重金引进博士后,开展了科研与技术攻关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截至目前,共完成博士后科研项目8个,正在研究的科研项目4个,取得专利4项,在国内外刊物25篇,获科技成果奖2项,2位博士后被评为温州市551人才,如德力西集体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至今已有5位博士后进站工作,博士后李奎在站期间被评为温州市551人才,出站时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博士后崔芮华所开发的项目获的了省级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其本人在站期间被评为温州市551人才。

2.2 大力推动技术与产品更新,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通过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大大提高了知名度,树立了企业重才惜才的良好形象,显示出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一些工作站通过科技项目的研究,将企业产品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并上升为国家标准,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同行业中引领市场,并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如博士后李奎、刘帼巾、姚芳分别开展的漏电保护器可靠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接触器式继电器的可靠性技术“、”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可靠性的试验方法”研究,均制订出可靠性的企业和行业标准,并上升为国家标准。

2.3 充分发挥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10年来,通过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一载体,乐清市企业先后与浙江大学、西安交大、河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及其他院所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人才引进与培养、科研开发、技术进步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如德力西集团自2000年建站后,与河北工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联合成立了工程技术中心,校方派出了我国电器行业的著名专家、博士生导师、河北工业大学电器研究所所长陆俭国教授等三位教授到集团任工程技术顾问。

3 乐清市企业博士后工作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个别企业在建站认识上出现了偏差,个别企业老板把博士后工作站等成“门面”,很长一段时间出现了“空站”的现象,在乐清市人事部门的不断催促及上级人事部门的施压下,才引进了博士后开展科研技术项目研究,给乐清市的博士后事业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并造成了被动的局面。

2)博士后与企业在项目需求上未能完全对接.一些企业追求短期利益,关心项目的产出效益,而博士后所研究的项目往往是技术、理论上的研究,研究成果在产业化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3)博士后工作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一是博士后人才引进规模与乐清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不平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二是工作站的工作开展不平衡,像德力西集团、人民集团等企业的工作站,先后引进多位博士后,开展科研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个别企业工作站工作开展缓慢,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三是行业及区域发展不平衡,建站的企业多数分布在柳市、北白象区域的电器行业,而虹桥区域的电子元器件行业和乐清市的电缆行业各仅为1家,其他行业均为零。

4)博士后招收进站难,留站更难.相对于省内的萧山、宁波等地,乐清城市居住环境欠佳,城市综合服务水平落后,科研条件及科研实力与高校院所相去甚远,吸引高层次人才难度较大,个别的还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空站”现象。在站的博士后平时生活很单调,整天“两点一线”,白天在企业搞科研、晚上在宿舍闲着没事干,缺乏交流的场所与氛围,无法查阅科研所需要的大量资料,无法了解到最前沿、最前端的信息。周末,一些企业就花重金安排博士后飞往上海等大城市进行信息交流和度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位博士后出站后留在乐清开展创业、

5)政策支持力度跟不上博士后工作发展的水平。目前,企业在建站和引进博士后,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及付出更大努力,与2003年的情形不可同日而语,乐清市在鼓励企业发展博士后事业还继续沿用当年制定的中的政策,已不适应当前的形势需求,同时,市财政每年划拨给全市各条线上的人才工作发展项目补助经费总共200多万元,集中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使用,这对于民营经济十分发达的乐清来说,经费补助偏少。

4 进一步做好企业博士后工作的建议与思考意见

4.1 加大宣传影响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我们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台媒体及乐清人才网的优势,开辟专栏,大力宣传乐清市开展博士后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扩大影响,提高博士后工作站在在乐清市企业中的知晓度,激发企业建站兴趣,要动员综合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进行政策上的指导和扶持,开展博士后建站工作,不断延伸博士后的工作触角,不断扩大博士后工作站载体规模。

4.2 强化政策支持落实

强化政策支持落实,要在梳理以往有关博士后工作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专门出台关于加快乐清市博士后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资金筹措投入、管理、激励机制,鼓励出站留乐创业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要进一步加大财政的投入,提高建站和引进博士后的补助标准,完善博士后待遇薪酬制度,健全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的投入运行机制,要建立博士后表彰机制,在每年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工作站和科研成果突出的博士后进行表彰与奖励,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企业和博士后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3 提高创新工作方法

科研工作建议篇(7)

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在国外20世纪3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个热点问题。企业员工的满意度即员工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满足的程度,特别是员工个体作为职业人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来源于工作或工作经验评价的愉快或正性情绪状态的认知。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就会高,其工作积极性也越大;反之,员工对工作满意度低,其对组织的承诺度就会减弱,工作态度也会变得消极起来。我们了解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一方面可以明确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满意度调查结果可起到预防的作用,是诊断组织管理现状的“预测仪”。它已成为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早期警戒的指针.可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科技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高科技企业必须不断地改进自己的管理方式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则是企业不断改进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本文以我国几家高科技企业为样本,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了解高科技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状况,把握影响高科技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分析导致员工工作满意与不满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研究方法

1.1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文选择北京、河南4家高科技公司开展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62份,回收率为94%,有效问卷237份。在有效答卷人构成中,男性136人,占到57%;女性101人,占43%;在年龄方面,25岁以下45人,占19%;25~34岁103人,占43%;35~45岁56人,占24%;45岁以上33人,占14%;在学历水平方面,博士、硕士学历员工122人,合起来达到51%;本科、大专学历员工115人,合起来达到49%。

1.2研究问卷的设计

测量工作满意度的工具有很多,用得最广泛的测量工具是1974年康奈尔大学研制的“工作描述指标”,测量的工作情景包括工作本身、管理、同事关系、工资和提升的机会5个方面;另一个较好的测量工具是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能力发挥、工作的创造性、工作变化、工作安全和劳动条件5方面。近年来,我国学者已开始进行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系统研制工作,编制了结构化量表,对我国企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管理者和员工进行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从而提出了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结构,具体包括5个方面:第一,企业形象的满意度,包括客户服务、质量管理、参与管理等;第二,领导的满意度,包括领导者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企业整体管理状态、对员工工作的认可与指导等;第三,工作回报的满意度,包括报酬、福利、培训、环境等;第四,工作协作的满意度,包括同事、部门之间的关系、沟通情况等;第五,工作本身的满意度,包括才能能否得到发挥、工作胜任感、成就感、兴趣等。

根据以上研究成果,并对所调查的高科技企业中的不同业绩的员工和几名拟调离的员工进行了深度访谈和个案分析,从而提出了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结构,即6个维度:工作卷入程度、对领导与管理的满意度、对工作协作的满意度、对工作回报的满意度、对组织文化的满意度、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对这6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将其分解为48项具体的评价指标。之所以选择这些指标,主要是依据这些指标在理论上的解释意义,同时也考虑了为本次问卷调查提供数据的可能性。

1.3研究过程

(1)确定问卷调查企业,选取调查被试。

(2)实测与评分。采取匿名的方式发放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要求被试者在相应的栏目上划“、/”。整个问卷的回答时间约为20—30分钟。问卷中对工作满意度的测量尺度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分别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其中5分代表“非常满意”,逐次递减。这样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3)对所采集的数据全部采用spsspc+统计软件包进行管理。

(4)调查结果的呈现、沟通与使用。

本论文转载于论文天下:/product.free.10031536.2/

2 结果与分析

2.1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经过预调查和修订考核,该问卷的信度(chronbach’sa1dha系数)为0.91。问卷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从0.663到0.8473.所有的相关系数均在0.5000以上,说明该满意度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符合符合量表的编制要求。

2.2员工工作满意感总体状况

依照李克特五级评分法,涉及工作满意度的每个测量条目理论上的中性值为3分,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各个因素及总体满意度得分按所含条目的不同,其理论上的中性值见表1。

由上表可以看出,高科技企业员工工作总体满意感平均得分为150.44分,显著高于理论上的中性值144分,但远远低于比较满意的理论分值192分。

在工作满意度的各个影响因素上,高于理论上的中性值的因素有4个,满意感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卷入、工作协作、组织文化、工作本身;低于理论上的中性值的因素有两个:领导与管理和工作回报,其中,后者的满意感比前者更低。

在测量工作满意度的48个指标中,得分排在前5位和最后5位的项目见表2。

2.3各因素对员工工作满意感的重要性

为确定各影响因素对总分的贡献率,本研究以总分为因变量,以各个影响因素的得分为自变量,进行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为t=o.1495一1.0023t1+0.9564ot2+

1.09242t3+0.98803h+1.24042t5+1.10965t6。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贡献如表3。

被引入变量的偏r越大,其对因变量的贡献越大。逐步回归结果表明,6个因素都被引入了回归方程,共可解释方程总变异的98.45%,其中领导与管理为主要的预测因素,共解释了方程可解释变异的75.44%,其次的影响因素为工作本身,两者共解释方程总变异的86.4%。

本研究揭示。按照对总体满意度的贡献率,影响高科技企业员工工作满意的因素依次为:领导与管理因素、工作本身的因素、工作回报因素、组织文化因素、工作卷入程度、工作协作因素,其中,领导与管理因素和工作本身为影响工作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

2.4工作满意度的个体差异

为检验工作满意度的个体差异,本研究对多个样本均数,如性别、年龄f分为25岁以下、25~34岁、35~45岁、45岁以上4个年龄段1、学历(分为博士及硕士毕业、本科及专科毕业两类1进行分析,首先采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有无统计意义的检验.然后用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

为避免各因素的相互干扰,如分析性别因素时,为排除年龄、学历等其它因素的作用,又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在性别与工作满意的关系问题上,发现无论是在总体水平上,还是在各个因素上,男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女员工。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男员工在公司的地位有关。由于这几家企业的历史都比较短,员工比较年轻,而且企业的领导职位和重要职位都由男员工承担。所以他们较女员工对企业有更高的责任和更深的情感。

关于年龄与工作满意的关系,本研究未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员工总体工作满意有显著差异,但在工作卷人程度和对组织文化的满意度上,45岁以上员工最高,25~34岁最低。两者有显著差异。可能25~34岁时对婚姻、家庭付出较多,影响了对工作的时间精力投人。同时。青年员工容易对组织文化产生过高的要求,随年龄增长,心态趋于平和。

关于员工学历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本研究的结论是:员工学历越低,对工作的满意度越高,本科及专科毕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要高于博士及硕士毕业的员工。数据显示,在工作协作、工作回报因素上。不同学历的员工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工作本身、组织文化以及领导与管理因素上,博士及硕士毕业的员工都要低于本科及专科毕业的员工。因此,低学历的员工更容易体验工作满意感。整理

3提高高科技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总体看来。高科技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统计结果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帮助。为改善高科技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绩效,我们提出下列对策和建议:

3.1重视员工工作成就感的满足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工作本身的因素,包括才能能否得到发挥、工作胜任感觉、成就感、兴趣等等,对总体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程度非常大,所以企业应充分重视员工在工作中所获得成就感的满足,即能让员工能从工作中得到最大的满足。具体作法有:建立合理的员工评估体系。根据员工出色完成工作的情况给予及时评价和奖励:鼓励员工参与管理的过程,促进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在对员工进行奖励时,不仅仅应给予物质上的奖励,更重要的是给予荣誉上和精神上的激励,从而在员工中形成一种相同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使员工有工作自豪感。另外,还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大的发展其才能的机会,如内部换岗。提供细致的技术培训或研究开发人员能接手新的任务等,从而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

3.2提高领导与管理水平,建立新型的人际沟通关系

工作满意各因素得分与总分的逐步回归结果表明。领导与管理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共解释了方程总变异的75.44%。因此.要提高高科技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感,最重要的是提高企业领导与管理水平,建立新型的人际沟通关系。

领导与管理的作用就在于产生一种影响力.以保证管理职能的完成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所谓领导者或称管理者。就是能够对组织制定目标和实施目标的全过程施加巨大影响的人。因此,领导与管理的有效性是组织成败的关键,领导者的管理行为,不仅影响到个人工作的成效,更影响到其部属和群体作用的发挥乃至整个组织的行为和绩效。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激发人们潜在的积极性。人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是现代管理活动成功的保证。据调查.一个人在工作中发挥出的能力只占其全部能力的40%,其余60%要靠领导者去激发。

长期以来,认为“控制”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下属只有听从安排。在知识经济时代。服从需要的管理是过时的管理思想,单纯依靠严格的管理制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要提高领导与管理水平,首先是管理方式要人性化和柔性化,使组织内的所有员工在既定的、大家认同的规则面前,公平、公开地竞争,在充分的发展空间内优胜劣汰;其次,建立健全有利于人际沟通的管理制度,提倡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双向沟通。再次,高科技企业员工素质较高,他们更喜欢工作富有自主性和挑战性,喜欢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因此企业管理的重点应是营造尊重知识及和谐的工作环境,给予员工足够的工作支持,创造关爱员工的氛围,为员工提供优质服务。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群体的温暖。一个关爱.尊重员工的组织必将使员工满意度上升。

3.3工作应丰富化

从本次调查情况来看,员工对“做不同工作件的机会”满意度较低,同时这一因素对整体工作满意度影响程度较强,所以工作适度的变化能够给员工带来较高的满意度。企业可通过工作设计,即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目标。如让一个人同时承担几种工作,使工作的技术性和复杂性大大提高。员工的表现机会也随之增加。它还可以通过“技能多样性”来实现。让员工做不同的工作件,在工作中运用不同的技术、能力和智慧。同时,让员工及时了解组织运行状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管理,让员工体验到工作的意义和赋予的责任。另外.岗位轮换制能给企业员工带来工作的新鲜感和挑战性。也有助于发现员工的优点和不足,有助于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3.4建立公平竞争的晋升机制

从本次调查情况看,在影响工作满意度的6个因素中,员工对工作回报的满意感最低。其中。晋升机会是满意感最低的项目。晋升无疑会带来管理权力、工作内容和报酬方面的积极变化,因此提供公平的晋升机会对员工工作满意度无疑有较大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说。高层次的职位通常是有限的,如何用有限的职位来满足众多员工的晋升需求,是目前高科技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要提高员工在“晋升机会上”的满意度,首先必须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公平竞争的晋升机制,确保“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撤”;其次是设立多条晋升渠道,如将晋升渠道分为管理、技术、业务等,让从事不同工作的员工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均有自己的晋升通道;最后要充分尊重并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为员工在工作中的竞争、职务晋升提供公平的机会和条件;此外,企业应重视内部提升,这样不仅有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也有利于降低用人成本,减少用人风险。

3.5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并引导机会均等

本次调查中,“现有报酬”对整体满意度的影响也较强。根据佛隆的期望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我们知道,员工对现有报酬是否满意,不仅取决于现实报酬与期望报酬的吻合程度。也取决于自己的付出和得到的薪酬和他人的付出与得到的薪酬的公平程度。出于企业的资源有限性。不可能无限制地满足员工对薪酬的要求,那么企业应如何让员工在薪酬上得到最大满意呢?首先。可以通过改善薪酬体系、结构,使之合理化,确保现有报酬体系的公平合理;可以让员工参与到绩效评估体系和薪酬设计体系中来完善薪酬制度;其次,可以通过公布同行业的薪酬和福利水平的情况报告,进行全面对比以佐证企业薪酬的合理性;最后,由于公平感具有主观性,因此,企业应注意引导员工注重机会均等而不是结果均等,也就是说要给员工相同的机会。然后通过评价淘汰,尽量避免领导点将安排工作任务。

3.6加强员工培训.提供学习进修机会

科研工作建议篇(8)

中图分类号:TB1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89-03

一、引言

数学建模是指对现实世界的一个特定对象,为了特定目的,做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和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一个数学模型并求解,用它来解释特定现象的现实性态、预测对象的未来状况、提供处理对象的优化决策和控制、设计满足某种需要的产品等。湖北经济学院从2003年开始进行数学建模的教学和培训工作,并组织在校大学生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这近十年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大批学生通过数学建模的学习,掌握了数学建模的基本知识和用建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一批数学建模小组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包括全国一等奖三项、全国二等奖六项和省级奖项若干。我们欣喜的发现,数学建模工作在取得一系列教学成果的同时,还极大的推动了学校科研的发展。下面就数学建模促进学校科研发展的现实意义、目标定位、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做好以数学建模促进科研发展的具体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二、以数学建模促进科研发展的现实意义

我校的数学建模工作主要包括选修课课堂教学、组织策划数模讲座、指导数学建模社团和课外兴趣小组、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和课外科研项目、组织学生赛前培训及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环节。教学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竞争意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建模的基本知识和用建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做科学研究和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同时,数学建模工作也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思想和素材。总之,数学建模在促进学校科研发展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数学建模迅速提升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在数学建模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将实际课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开展数学实验、设计算法、使用计算机求解(作图)、编制应用软件和撰写论文等,经过这种全方位的锻炼,同学们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做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数学建模具有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学科交叉性大的特点,通过数学建模的学习,同学们的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实践证明,数学建模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数学建模教学与培训除了在课堂教学上向学生讲解经典案例外,还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课外实际课题研究并提交研究论文。学生课外科研课题的来源目前有两类:一类是教师从自己科研工作中收集来的小型课题;另一类是学生自己从本系或校内其他部门收集来的课题。从我校实践结果来看,做这样的课外实际课题研究,学生的积极性更高,做得也较好。这种形式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展课外科研的机会,开始时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应当如何开展研究,经过课堂案例教学的引导,实际研究的锻炼,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提高得非常快,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大大加强,起到了明显的人才培养效益,这也是我校学生能在全国竞赛中表现突出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有一部分同学将学习中整理出来的优秀在《藏龙学刊》、《金融园地》等期刊杂志上,供其他同学查阅参考。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2.数学建模巩固教师的自身素质,推动教师科研工作的发展。教学和培训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双边互动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教学相长”,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被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认可,教师准备教学的过程,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思考、钻研的研究过程。特别是数学建模课程,由于其内容均来自于实际问题,可能会涉及到各个学科的知识,如果教师自己没有较广的知识面,没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对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最新成果的学习和领会,便不可能有好的教学、不可能带领学生掌握这门知识和能力,因此,数学建模教学上的“教学相长”就更加突出。此外,参加数学建模学习的同学都是求知欲和学习能力很强的同学,他们在接受新的知识信息方面常常走在教师的前面,双边活动的一个积极的结果常常是教师从学生身上得到很多新的东西,这给教师的科研提供了新的资源;同时,教师在将一个个经典的实践性案例向学生阐述和讲解时,他的思路也会从这种阐述中得到整理和澄清。概括地说,数学建模可以巩固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可以理清教师的科研思路,拓宽教师的科研范畴。

3.数学建模极大地推动了教学项目的研究。数学建模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创新和进步的过程,是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进行了相关教研课题的立项和研究,探索出更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思路。据不完全统计,参加数学建模教学工作的老师,有半数以上的教研课题和数学建模直接相关。

4.数学建模为师生打开跨学科研究的大门。数学建模问题均来自于生活,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因此,讨论研究数学建模问题,必然用到跨学科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老师和同学们展开跨学科研究打下基础。综合应用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探讨一个问题,在多门学科之间进行交叉探索研究,容易发现新问题,构建新的知识联结,形成新的知识点,揭示新的理论或新的知识体系;能揭示各学科之间的辩证关系,解决相关的科学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科创新发展或创建新学科等。跨学科研究法以创新为根本取向,已广泛地被应用于学科发展及创建新学科的研究之中,从而获得大量的研究成果,促进了科学学科的创新发展及创建新学科。

三、以数学建模促进科研发展的目标和定位

数学建模为学校的科研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以数学建模和参与数学建模的师生为纽带搭建的全校性的计量分析公共平台已具雏形。湖北经济学院是一所经济管理类院校,各学科专业内的计量分析内容较多,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专业教师和同学们的计量分析能力普遍较弱,这给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带来极大不便。通过数学建模搭桥,我们在湖北经济学院内搭建了一个全校性的计量分析公共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为其他专业院系师生提供计量分析辅导和帮助、展开学术交流和科研互动。今后,我们打算以数学建模为依托,通过学生和教师这两条路线继续完善好这个全校性的计量分析公共平台。在学生路线上,我们继续对从各院系选的优秀大学生进行高质量的集中培训,培养他们的定量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使这些同学回到各自院系后,成为同学中进行定量分析和科学研究的佼佼者,他们一方面能积极与专业教师联系,帮助专业教师完成科研工作中的定量分析任务;另一方面,他们成为同班同学中做定量分析的能手,能带动更多的同学完成学习中遇到的定量分析工作和科研工作。在教师路线上,我们继续积极与其他院系老师开展合作,进行跨学科科研项目的研究。截至目前,我们已经与湖北水事研究中心、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数据与分析中心、湖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监测评估中心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并参与了多项跨学科、跨专业院系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争取和更多的科研单位与专业教师展开合作,使计量分析公共平台发挥更大的效用。

四、以数学建模促进科研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数学建模对学校的科研发展能起到推动的作用,要使得这种推动效应达到最优,还需要在工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参与数学建模教学工作的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和道德水准。由于数学建模知识具有一定的宽度和厚度,使得数学建模工作带有一定的艰巨性,宽厚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是完成数学建模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更是带领学生完成相关科研工作,在全国竞赛中冲刺并能取得好成绩的必要保证。同时,要保证教师能从优秀的学生身上汲取新的科研思想,但不是打压、扼杀甚至剽窃学生的科研思想,这又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与人格品位。

2.参与数学建模教学的师生应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与合作精神。数学建模工作是一个团队活动,数学建模竞赛是一个团队竞赛,队员的团队协作意识与合作精神是工作和竞赛成败的重要因素。当今社会的各个角落都需要合作,学校的科研工作更是如此,因此,较好的团队协作意识与合作精神在带给师生理想成绩的同时,也为他们较好的从事其他科研工作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3.参与数学建模教学的师生应具有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数学建模的教学过程以及日常的科研工作都需要有大量的相互讨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保障这种讨论愉快地进行,并能激发师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获得满意的答案并发现新问题。

4.圆满完成数学建模工作,并使数学建模对科研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良好的体现,需要学校领导以及各专业院系的大力支持和重视。参与数学建模的学生来源于各个院系,开展跨学科科研合作也会涉及到多个院系和单位,学校领导以及各专业院系的大力支持和重视是顺利完成数学建模工作的基本保障,也是开展跨学科科学研究的基本前提。

五、进一步完善以数学建模促进科研发展的具体措施

1.进一步加强领导重视、加强院系合作,并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领导重视,学生积极参与是我们搞好数学建模工作的基础。近十年来,我们能在数学建模教学和参赛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并利用数学建模引导科研工作不断进步,一靠领导的重视;二靠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学校领导相当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为数学建模教学配置了专用的实验室,教务处也专门制定了学生参与数模学习和竞赛的相关奖励制度和规定,并给予专项经费资助。今后应继续完善、利用这些条件,并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建模中来。

2.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师资力量。担任本课程的教师既有多年从事数学建模教学和教改的老教师,也有多名青年教师,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合理,使得教学效果很好。但是,数学建模竞赛和相关科研工作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其问题多与同时期的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不断进行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此外,也是为了满足数学建模教学及进行相关科学研究的需要。

3.加强配套教材建设。近十年来,我们的教师在数学建模教学及科研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教学素材和经验,如果能将这些写进教材,直接呈现给学生,将会进一步促进数学建模教学、竞赛及相关科研工作的发展。同时,我们考虑到目前的一些传统教材,主要是针对理工科学生编写的,而不适合我校学生使用。因此,我们应加强配套教材的编写工作,以进一步推动我校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的发展,进而为推动学校科研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加强网站和实验室建设。网站是向学生宣传数学建模内容、展示数学建模成绩的媒介,是我们与其他单位教师进行沟通、开展跨学科研究的桥梁;实验室是师生进行教学、竞赛和开展研究讨论的硬件环境。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站和实验室建设,更好地服务数学建模工作,服务学校的科研发展。

参考文献:

科研工作建议篇(9)

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大力支持下,我市政府信息化建设已正式启动并有了一定的发展,集中体现在:信息基础设施有所改善,现已建成政府大楼局域网,网络内已有23个党政部门共223个计算机用户在网络上运行,网络设备档次和计算机设备分配情况参差不齐。少数单位可以满足人手一台电脑,网络设施比较完备;多数单位每10人计算机拥有量约在5台左右,网络设备比较简单。20__年4月开通的青铜峡经济信息网,实现了国际互联互通,为我市政务信息化及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金融、税收、工商、公安、统计、农村科技信息网等已投入使用,信息服务业及信息咨询业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部分单位已经拥有自己专用的内部办公系统。大部分政务部门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电脑主要用来做文字处理、上网、查找资料等,数据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协同办公的程度较低,信息化建设还处在政务信息上网初级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区内县级信息化建设走在了前列,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1、信息化观念滞后,认识不足。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级领导、干部对政务信息化的认识逐步提高,观念变化也很大,但被真正投入建设的较少,特别是领导同志亲自抓、身体力行去应用的不多。政务信息化是个新生事物,更是一场工作方式的变革。外地发达地区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个“一把手”工程。

2、部门之间重复建设,资源难以共享。各部门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互联互通程度低。从全市范围来看,设备和软件大量重复购置,网络设施和传输通道没有合理分配,内网、专网和外网的隔离方式还不明确,部分资金匮乏的单位没有自己的内部局域网和网站,没有开发自己的业务应用系统,部门之间网络差距和信息差距较大。

3、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电子平台是手段、是形式,政务才是实质是内容,两者是互为依托的辨证关系。应用是硬道理,没有业务应用,再好的平台也会哑然失色,成了花架子工程。目前,我市电子政务建设距离实际业务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

4、缺乏电子政务专门人才。目前,我市各部门普遍缺乏专业的电子政务方面的人才,尤其是缺少具有信息技术和行政管理经验的通才。由于待遇相对不高,吸引力有限,人才存量不足,流失严重,远不能满足各部门对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方面人才的需求。政府部门公务员中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整体较低。电子政务方面的相关人才优势还没有形成。

三、对策与建议

1、提高认识,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信息化的认识

(1)认识要有高度。信息化是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无论对国家、企业和个人,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全球竞争的制高点。

(2)认识要有广度。信息化建设不仅要经营和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而且要以管理和业务两个方面促使企业、事业单位、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使社会成员普遍享受有益的信息服务。

(3)认识要有深度。信息化就是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是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过程,这种联系和结合越紧密,信息化水平就越高。

2、统一规划,提升面向公众的服务能力。制定全市电子政务整体发展规划,建设一个党政共用的统一的电子政务内网、外网和政府门户网站,共建全市统一的集中接入体系、整体安全体系和信任体系,规划全市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性的政务信息资源库,筹划应用系统支撑平台和公共服务基础平台,明确重点建设的业务系统,按照全市统一规划鼓励和支持各部门自行建设部门业务系统,实现我市各级党政部门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系统共用和业务协同,避免或者减少人为的信息资源整合,减少重复建设和不合理投资,防止信息资源及建设资金的浪费。

科研工作建议篇(10)

全年共开展专题调研5项,形成调研报告14篇(其中单独完成4篇,与其他单位协作完成10篇)。形成全会建议案预案1件。组织各类视察61次,其中界别活动12次。上报信息36条,社情民意7条(其中领导批示3条),参与拍摄政协论坛6期、议政与建言3期,委员个人提案185件,集体提案1件,委员参与活动率达90%,委员满意率达95%以上。通过上述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专委会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将本年度工作报告如下:

主要工作情况

一、围绕常委会议中心议题,积极开展专题调研。

十一届一次会议后,科教文卫体委员会按照主席会议提出的“政协工作要高起点、高效率、高质量”的要求,注意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围绕每季度常委会议中心议题,找准切入点,突出重点,认真开展专题调研和专题视察。

一季度,围绕如何办好“六城会”和“八艺节”进行了多次视察,就场馆再利用的问题,撰写了《关于加强我市大型文体场馆赛后经营管理的建议》的专题调研报告,从制度、体制、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在二次常委会上作了发言。同时整理了“关于办好‘一会一节’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的社情民意,并报送市委宣传部,我们的建议被及时采用。二季度,围绕“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环境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展了专题调研,分别撰写了《关于我市企业自主创新有关配套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与对策建议》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政务公开的几点建议》的调研报告,在三次常委会上发言,为市委、市政府制定有关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三季度,围绕“1+8”武汉城市圈发展问题,与港澳台侨暨外事委员会联合组织调研专班,经多次调研,完成了《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整合对策及建议》调研报告,有关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四季度,围绕“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我市软实力”的中心议题,认真组织市民革、市民盟和市致公党及江岸区、武昌区、汉阳区、黄陂区联合开展八个子课题调研,分别与协作单位完成动漫产业、园林雕塑、演艺市场、旅游商品、文化硬件设施、体育文化产业等八篇调研报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及建议,将进一步促进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突出重点,服务大局,积极开展专题视察。

十一届一次会议以来,科教文卫体委员会注意发挥专委会优势,围绕科教兴市,关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民众健康及全民健身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一届一次会议后,肖志钢副主席率队前往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市科协、市信息产业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体育局等专委会对口联系的职能部门,了解2007年工作情况和意见,筛选政协协商课题。

在科技方面,肖志钢副主席率队为落实中共武汉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武发〔2006〕13号文)与市科技局联合开展调研,就我市企业自主创新有关配套政策的落实情况提出了五点建议,受到市委、市政府肯定。教育方面,就群众关注的改制校、基础教育均衡化、职业教育等问题进行调研和专题视察,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了意见建议。文化方面,从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就我市文化软实力对武汉在中部率先崛起重要意义撰写了专题调研报告,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议。医疗卫生方面,围绕“新农合”3号建议案的办理,组织了多次跟踪督办的专题视察和座谈会,与会委员提出多项意见和建议,推动了此项工作的开展和建议案的落实。据了解,我市农民参合率已由2006年82.66%提高到92.4%,人均筹资由60元提高到85元以上,市财政用于乡、村两级卫生服务的投入达到4252万元,新农合工作已取得了长足进展。体育方面,针对“六城会”的筹备和体育场馆的建设,我委组织多次调研,并就赛后大型体育场馆再利用及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了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

&

nbsp;

三、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积极开展界别活动。

十一届一次会议以来,围绕常委会的中心议题,我们注重根据议题的内容组织相关界别委员共同参与调研。在每次常委会调研报告的完成过程中,科技、科协、文化等界别委员从各个不同角度提出了专业性、针对性的意见,有些意见被采纳,使得我委的调研报告所提建议更具可操作性。同时,我们也注重突出界别特色,鼓励界别委员就该界别所关系的民生热点问题进行调研,并将界别活动和反映社情民意结合在一起,取得了较好效果。科协界别围绕国务院下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组织委员到江夏区调研,并撰写了《关于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推动武汉市公民科学素质的建议》,部分内容将被十一届二次会议有关建议案预案采纳。医卫界别针对当前老百姓关注的结核病的防治问题,到市结防院视察座谈,提出了加强防治工作的意见。二季度,教育界别就调研中了解到的我市新建住宅小区由于基础教育设施建设不配套而引起的新的“上学难”问题,撰写了“加强我市新建小区基础教育设施配建刻不容缓”的社情民意。该社情民意得到有关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出了专门批示。

此外,我委根据《武汉市政协界别活动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积极发挥界别委员的积极性,强化委员的界别意识,推动界别活动的开展,并建立了专委会与界别联动互动机制、界别调研激励机制等。一方面我委在组织视察中,根据调研主题的不同与有关界别联合或突出界别独立性的特点协助其开展调研视察;另一方面,我委根据各界别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强调界别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截至目前,我委所联系的科协、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六个界别已分别提交《关于进一步发挥科技咨询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关于推进青山区生态工业城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我市新建小区基础教育设施配套建设的建议》、《关于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报告》、《武汉文化软实力与武汉崛起》、《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建议》等界别调研报告,均已顺利完成本年度调研计划。

四、关注民生,建言献策,积极开展建议案、提案督办视察活动。

我委配合提案委以座谈和视察形式督促政府职能部门有效办理政协3号建议案和相关提案,落实政府的承诺是否到位,并进一步提出意见,发挥专委会在政协建议案和提案督办中的作用。针对《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切实提高广大农民医疗保障水平》的3号建议案,我委先后4次组织委员到市、区进行专题视察,了解建议案的办理进展情况。针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提案、“关于进一步落实关爱青少年视力健康”提案和“关于建立亚健康群体服务机构建议”的委员个人提案,我们分别组织有关部门召开了多次提案办理协调会,加强了这些提案的落实力度。在跟踪督办的过程中,不仅委员与政府部门之间增加了了解和理解,增进了共识和团结,也为委员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促进党政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创造了重要条件。值得强调的是,由于“关于进一步落实关爱青少年视力健康提案”办理成效明显,我市青少年视力防治工作取得长足进展,教育部2007(第69期)《简报》就“湖北武汉创新机制全力做好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工作”进行了专门通报,对武汉市政府创新模式开展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五、加强学习,统一认识,积极推进专委会自身建设。

加强学习,注意搞好专委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十一届一次会议以后,我们注意抓好专委会的建设。首先是抓好组织建设。根据委员自愿报名,经主席会议决定,科教文卫体委员会由111名委员组成,并于3月7日召开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和委员的专长设置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5个组,开展专委会的工作。其次,是抓好思想建设。鉴于换届后新委员多,组织委员学习政协理论尤为重要,在认真组织主任一班人学习讨论《政协章程》、《专委会通则》的同时,分别组织全体委员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及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并通过报告会、讨论会、座谈会等让委员们参与学习,增强委员主体意识和参政议政责任感。工作处的同志积极响应办公厅要求,在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增强服务意识的基础上,结合通读《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撰写读后感,把提高工作质量,注重工作细节,服务工作重点作为工作原则。我委始终把坚持推进学习型专委会建设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11月份,我委参加了在安徽合肥召开的第十届全国政协暨地方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工作座谈会,就专委会工作与其他省、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进行了充分交流,收到了较好效果。

探索履行职能新方式,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一年以来,我们采取每季度一通报的办法,将委

员参加视察、报告会、座谈会和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活动的情况进行量化分析,按季度统计通报给全体委员。对于强化委员责任意识,促进委员积极履行职能,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委在政治协商领域、民主监督深度、参政议政水平以及工作方式和途径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与职能部门的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要争取更多支持;委员参加活动的面要进一步扩宽;要继续探索界别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界别召集人的作用;专委会推进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市政协常委会议的领导下,继往开来,扬长避短,力争2008年的工作再上新台阶。

2008年工作思路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按照武汉市第十一届党代会提出的“创新武汉”、“和谐武汉”的战略目标,在市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团结与民主的主题,发挥优势,切实履行政协职能,为促进我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作出新的贡献。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委员履行职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市政协作出的“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决定”,联系政协工作实际,突出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深理解党的十七大精神,特别是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的工作,指导工作实践,促进工作再上新台阶,是需要专委会委员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共同努力的首要问题。因此,在认真组织委员参加市政协各种报告会、座谈会的同时,我们将通过主任会、界别会、专题座谈会等组织委员学习。同时,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委员加深理解党的十七大精神,并与参政议政工作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委员的主体意识,增强委员履行职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抓住民生热点,围绕常委会中心议题建言献策,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发挥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在共建和谐社会中独特的优势,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紧紧围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突显的社会民生问题以及政协常委会的中心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行调研,积极建言,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科技方面:重点就1+8武汉城市圈的科技资源整合开展调研,促进我市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教育方面:重点就义务教育公平化开展调研,促进我市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卫生方面:继续关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全民医保问题,促进“看病难”问题的进一步改善;体育方面,积极关注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再利用及群众体育的推广和普及问题,促进我市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

三、发挥本专委会在文化领域方面的优势,重点搞好文化方面的调研。

科研工作建议篇(1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75-02

2007年5月中共教育部党组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规定:院(系)党委(党总支)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支持行政负责人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院(系)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要经过党政联席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研究决定。2010年8月中共中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再次重申高等院校二级院(系)级单位党组织要“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支持本单位行政领导班子和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这两个纲领性文件正式确立了高等院校二级院(系)管理中应当坚持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当前,在大力推进高校内部管理改革的过程中,随着管理重心的下移,院(系)在整个学校改革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因此,完善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运行机制刻不容缓。

一、充分认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内涵和意义是贯彻这一制度的思想基础

高校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指以党委(总支)为政治核心,院长(系主任)为行政指挥,院(系)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三重一大”)等,实行集体领导,由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党政密切配合,共同推动院(系)发展的工作模式。科学准确地理解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内涵,需明确党政联席会议的职能定位。党政联席会议既有二级院(系)党政研讨工作、统一思想、交流信息、沟通工作、协调关系的议事职能,又有决定二级院系重要事项的集体决策功能。议事与决策双重职能定位,确立了二级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的领导体制。党政联席会议的职能定位,决定了它不同于二级院(系)的党委会、行政办公会。党委会主要研究讨论有关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的常规性工作。行政办公会主要研讨日常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常规性工作。党政联席会议主要是对院(系)“三重一大”问题进行研讨并做出决策。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我国高校院(系)领导体制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历史选择。随着高校二级院(系)规模不断扩大,经费越来越多,教学、科研、校企合作、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日常学生管理、学生实习就业、服务地方经济等,事务繁杂,运作协调难度加大,二级院(系)配备正副书记、正副院长(系主任),党政密切配合,共同负责,有利于提高二级院(系)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二、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是贯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关键所在

高校院(系)贯彻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必须制定和执行配套的《二级院(系)党政领导的职责》、《二级院(系)党政领导人员关系准则》和《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的议事规则》,实行规范化管理,从而避免党政联席会议次数增加、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等现象发生。

1.明确二级院(系)党政领导的职责。高校要在新《条例》列举的二级院(系)党组织六个方面工作的基础上,细化院(系)党委(总支)正副书记、正副院长(系主任)的岗位职责。党政共同负责制,既是院(系)领导体制,也是工作机制,是一种在事实上强调共同负责基础上的分工负责。凡涉及院(系)发展的“三重一大”问题必须要在党政联席会议上共同商定,共同负责。常规工作和一般事务性工作则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不越权,不推诿。

2.科学界定党政联席会议的议事范围。院(系)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决策,党政是决策的执行者,决策落实的保证者。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作为党政共同负责的决策机制,要求党总支和院行政共同领导本单位的发展改革稳定等各项工作。总体而言,党委(总支)对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群团工作和安全稳定工作全面负责,院(系)行政对教学、科研、学科建设、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但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重大事项需要党政共同负责。具体来说,针对目前高校二级院(系)工作的实际,党政联席会议的议事范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党务工作:学习传达贯彻上级和学校党委的指示、决议、决定,研究制定实施意见;研究决定教职工考核与奖惩等重要事项;研究决定科级干部推荐人选,报学校党委组织部考核审批;研究决定学生教育管理、学生奖励和处分、毕业生就业工作等重要事项;研究决定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稳定工作以及突发性重大事件中的重要事项;研究决定应向学校党委请示的重要问题。②行政工作:学习传达贯彻上级和学校行政的指示、决议、决定,研究制定实施意见;研究制定年度、学期工作计划和总结,安排阶段性重要工作;研究决定教学运行、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审定年度经费预算,大宗资金使用,收入管理办法和分配方案,设备采购计划,教学、科研、实验工作量计算办法及考核等;研究决定人才引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外出进修、攻读学位等重要事项;研究决定受院(系)行政表彰或处罚,以及学校要求院(系)审核或推荐的教学、科研等重要奖励的集体和个人名单;研究决定应向学校行政请示的重要问题。③其他事项:研究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改革方案和重大措施;研究决定招生、学科与专业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事项;讨论通过管理工作的重要规章制度;研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他应提交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

3.遵循党政联席会议的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必须严格遵循议题的提起、表决、通过等基本程序。会议的议题,由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共同协商确定。重大事项的议题,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充分交换意见,当意见一致或基本一致时再上会。议题确定后应提前通知与会者。根据会议的中心议题确定党政联席会议主持人。党政联席会议为例会制,一般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必须有■以上的应到成员出席。会议主持人将参会人的意见集中、归纳,并征得参会人员的同意后,作为集体意见,形成决议。会议要有详细的记录,形成会议纪要。

4.规范党政联席会议的决策程序。党政联席会议决策要按“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程序。会前,要建立重大决策事项论证制度。对重大决策事项要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协调会等形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提出备选方案供讨论。会议表决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如对重要问题意见分歧较大,除紧急情况外,暂缓做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下次再议,必要时可请示学校分管领导。学术问题应听取院系学术委员会(或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党政联席会议一旦形成决议,所有成员必须坚决执行。若在执行中发现新的情况,确需对决策进行重大调整或变更,及时提请党政联席会议集体讨论再做出决策。

三、构建监督制约机制是贯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根本保障

任何制度要建立起长效运行机制,必须加强对其主体的监督与制约,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任何监督,若没有必要的组织形式、工作形式都将是空泛而缺少效果的。结合高等院校及二级院(系)的实际,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构建教育自律机制,增强勤政廉政意识。《条例》规定:高等学校党组织应当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对党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并教育党员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高校和二级院(系)要始终把勤政廉政学习教育活动作为构筑班子成员思想道德防线的有效手段,通过组织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实各级党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切实增强党政联席会议成员的廉洁从政意识。

2.构建制度制约机制,增强责任意识。当前有些高等院校二级院(系)中存在党政两张皮、互不通气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制度的缺失。《意见》中也规定: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完善党员权利保障制度。因此,党总支要切实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各项工作中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建立起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党员大会制度、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内民主选举、党内情况通报等党内民主制度,加强了党内民主建设,并在全院(系)形成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

3.构建公开监督机制,增强民主意识。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意见》中强调: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健全党务公开的制度和形式,增加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落实和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等民利。学校和院(系)应将党务政务不公开不透明作为重点难题来抓,全面推行党务政务公开,促进了党内民主和谐和基层组织建设。高校院(系)民主建设,无论党内还是党外,都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建立并完善广大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等制度,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民利。

4.构建惩处治理机制,增强法制意识。要充分发挥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把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及时发现院(系)党政领导在谋事与用人中存在的违纪违法行为,并严格予以追究。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Z].中发[2010]15号.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Z].教党[2007]11号.

[3]裴银伟.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刍议[J].世纪桥,2009,(7):30-31.

[4]崔润东,刘占军,宋德群.高校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与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38.

[5].完善高校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2,(3):2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