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公路交通建设大全11篇

时间:2023-10-07 08:43:39

公路交通建设

公路交通建设篇(1)

对于公路经济而言,主要是指于公路建立中具有一定关联性的经济,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不但会直接影响公路经济的建设及发展,同时也可能为整个工程建设的材料以及商贸运输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在根本意义上促进经济的快速性发展,为整个经济事业的建立带来充分性的保证。但是,在现阶段公路经济建立及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性的经济理念,以及基本的价值观念的转变,为整个环境的经济化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公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化的制度管理体系,从而使公路交通的建设为整个公路经济的发展带来充分性的保证。

一、公路交通经济建设的基本现状以及相互关系

(一)公路交通经济建设的基本现状

在现阶段公路经济建设及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很多公路施工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认识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较为严峻的问题。首先,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缺乏经济建设的基本理念,在长期经济建设及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会受到产业基本体制的影响,思想过于陈旧,缺少一定专业性的经济意识,从而为经济化的建设带来一定制约性的影响。其次,缺少价值功能的持续性发展,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出现公路养护的问题,很难满足公路建设中经济性的发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路的经济化建设。最后,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缺乏一定合理性的基础,很难对相关问题进行支持,所以,经常会出现经济效益不高的现象,在行政监管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会过多的注重公路的建设,对于公路内容的发展却没有过多关注,因此,为整个建设行业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经济增长与公路交通投资的关联性

对于公路交通的建设而言,在整个问题研究的过程中与公路的经济化投资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首先,公路交通对经济的增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原有的公路交通设施很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人员的流动、原材料的运输,都会为交通运输经济化的发展带来一定制约性的影响,所以,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应该通过投资项目建立及优化,实现经济的合理性发展。其次,在公路交通投资的过程中,基础性的设施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源的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可以为公路的投资提供充分性的保证。最后,可以实现经济化的发展。对于一个地区而言,要想提高自身的经济化建设,就应该强化交通事业的全面性发展,提高交通内容的建立,为经济增长带来充分性的保证,提高交通企业的核心性竞争力,从而为经济化的建立树立科学性的发展方向。

二、公路经济理念发展中的公路交通建设

(一)公路交通促进区域的产业化发展

通过公路交通的科学化建设,可以有效推动社会经济化大发展,扩大企业的核心性竞争力,实现经济化发展的基本需求,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会随着企业效应的逐渐增加,促进区域的经济化建设,优化区域产业的核心性结构。在公路项目建立的同时,逐渐改善了沿线的交通经济条件,使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统一性的发展需求,顺应了社会的核心性竞争力,同时也可以逐渐实现区域经济的统一性发展,为产业的结构优化做出了合理性的调整。与此同时,通过公路交通环境的建立,能够促进区域的投资化增长,拉近地区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为交通企业的发展树立核心性的发展理念,使社会的经济化发展得到有效性的保证。

(二)公路项目影响区域资源开发

通过公路项目内容的建立,可以使公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提高核心性的竞争力。首先,能够促进自然经济的全面性发展,在公路项目建立的过程中,可以为自然资源的开发提供优质性的服务,同时也为经济化的发展带来了有力性的保证,提高了自然资源开发的难度。其次,可以促进国土资源的开发,通过公路项目的建立,可以及时改善传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制约性影响,实现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最后,通过公路资源的逐渐优化,可以使人在得到全面性的发展,通过公路施工项目的建立,能够逐渐提高人才的培养,从而带动地区的经济化发展,为整个资源的建立及开发提供了科学化的发展以依据。

(三)公路项目的建设会影响社会的进步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通过公路项目的建立可以促进区域的经济的优化,逐渐改善区域医疗、卫生环境以及基本的娱乐性活动,提高人们生活的整体水平。与此同时,在公路项目建立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优化信息想交流,从而为人们的生产及生活带来了便利,改变了传统的思想理念,在提高经济水平的同时,促进了经济化的发展。对于公路项目的研究而言,不仅可以促进外贸发展,实现公路沿线的区域优势,还可以逐渐强化外商的投资力度,从而实现地区的外贸易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公路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想在公路交通建设的同时实现公路交通建设的有效性发展,就应该建立科学性的发展理念,坚持公路交通的可持续性建筑,提高地区的经济化产业,从而为公路交通建设提供充分性的保证。与此同时,在公路交通建设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距离,在科学化发展理念建立的同时,逐渐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从而引起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性发展,同时为推动城市的经济化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玉娣.如何运用公路经济理念抓好公路交通建设[J].企业技术开发,2015.

公路交通建设篇(2)

、建立了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xx公路是交通部和省、市“十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为了争创“双优”工程,部、省、市各监督单位在本项目共同建立起了一整套国家、社会、内部审计相结合的强有力的,行之有效的廉政、财务、审计、资金、技术、质量、安全、设计等全方位监督体系。

(一)成立执法监察室。

中共*市委、市政府、市局党委非常重视xx公路建设工程的廉政建设工作。中共*市纪委、市监察局以*纪监[**]37号文,向*市xx公路建设指挥部派驻了以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为主任,市监察局副局长、市*局纪委书记为副主任,市纪委执法监察室主任、市局监察科科长、市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为成员的执法监察室。执法监察室从工程的招投标之前便展开工作,全方位的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变化,参加各关键与重要事项。负责对xx公路建设工程履行教育、服务、监督等职责。监督检查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招标投标,建章立制,履行职责等情况。查纠违规违章,查处违纪违法等事项。

(二)派驻财务监督员。

市政府根据《*省重大基本建设项目财政委托管理试行办法》,向市xx公路建设指挥部派驻了财务监督员。作为市长特派员,在指挥部全天上班,全过程跟踪监督该项目财务及工程实施动态,参加工程建设的有关会议,检查财务的所有开支、工程变更,直接对市长负责,但不在指挥部拿工资和享受任何待遇。

(三)聘请审计监督。

市局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负责对该项目工程、财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事前跟踪审计、监督。

(四)预防职务犯罪监督。

市检察院派出预防职务犯罪处人员负责本项目有关职务犯罪方面的监督、检查、预防、教育、查处。

(五)建立技术质量监控体系。

1、市指挥部分组派员到施工现场,实行24小时全天候,全过程的就地跟踪监控。凡是每道工序的检验及砼的浇注,市指挥部都必须有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监控,及时处置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隐患和解决疑难问题,使大桥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市指挥部的监控之下。

2、监理单位认真履行监理职责,实行24小时全天候,

全过程傍站监控。按照监理规范严格对技术质量进行监控。

3、聘请**交大负责大桥斜拉桥施工控制,健康监测系统研究,箱形主梁空间应力分析与试验研究。通过以上三大监控措施,以最小的代价来确保大桥施工期间的质量和安全。

4、市技术监督局负责对施工现场的一切机具设备进行技术鉴定,对试验室的主要试验仪器每年进行一次标定,确保施工安全和仪器的准确性。

5、市指挥部聘请我国著名桥梁专家、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楼庄鸿为技术顾问,指导和监督大桥施工质量和协助解决施工难题,为大桥建设保驾护航。

6、省公路设计院向大桥派驻了设计代表,全权代表设计单位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变更,技术难点,施工难点,随时监控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保证大桥顺利施工。

(**)行业监督。

为了加强行业管理,省交通厅、省公路局、省质监站、市交通局、市质监分站都把xx公路作为重点工程进行质量、安全、进度、投资、廉政建设等全方位监督。随时派员到施工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确保创优质工程。

二、建立了可操作的廉政建设规章制度。

为了用制度规范我部管理行为,保证工程质量,预防和杜绝不正之风,增强全体员工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我部制定了《xx公路建设指挥部廉政建设十条规定》和《员工廉洁自律手则》。市指挥部规定指挥部的任何人员不准打麻将,不得干预施工单位的材料采购、工程施工;不得与施工单位有任何娱乐活动及请吃游玩活动,一经查出将予以开除。

指挥部要建设成一个学习型的指挥部,钻研型的指挥部,工作认真负责,高度廉洁的指挥部。结合工程情况,职工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撰写了论文4篇,完成了1次科研课题,进行了12次技术方案的审查。

建立了“指挥长办公会”、“指挥部全体成员会”、“工地会”、“安全工作会”、“安全检查现场会”、“技术分析会”、“施工方案评审会”等会议制度。重大问题必须在会议上充分论证,集体决策,避免造成重大工作失误,产生腐败现象。市指挥部下发了各部门工作职责,建立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内部会计控制、保密、安全保卫、目标管理、车辆管理等制度,用制度管人,减少人为因素。建立了设计变更,工程支付“会审制”、“会签制”,杜绝了暗箱操

三、加强了廉政教育,提高了职工思想素质,预防职务犯罪。

为了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巩固廉政建设成果,自觉抵御不正之风的侵蚀,时刻警钟长鸣,我部经常组织职工认真学习

“关于xx公路建设指挥部廉政建设的规定”,并张贴在廉政宣传厨窗上。

在党支部支委会、党小组会及中干专题会上

,认真传达贯彻了中央纪委有关规定及省委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学习**等领导同志关于廉政建设方面的讲话内容。通过学习,全体职工都认识到,省委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的重要性及深远意义,特别是对党员干部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党支部在会上宣布:对当前仍顶风作案,严重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要坚决查处,从严惩治。

党支部非常重视对全体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警示教育。一年来,组织职工观看反腐倡廉警示片8次。尤其是在大桥建设进入了紧张的施工阶段的情况下,也挤出时间,组织全体职工在指挥部会议室观看了《警钟-——七名领导干部违法犯罪后的忏悔》和《反腐败典型案件警示录》的录像片,邀请市检查院预防职务犯罪处处长上法制课。按照市局党委的安排部署,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听市检察院检察长钟长鸣法制教育讲座,组织职工听讲座汇报会,学习“两个条例”,参加“两个条例”知识竞赛,并获得三等奖,以此提高自身的警惕性和约束力,预防职务犯罪。

在全国各地都掀起认真学习郑培民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的时刻。由党支部精心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了大型话剧《郑培民》。大家观后,深受教育,立誓一定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指导思想,办好xx公路建设中的点滴之事。党支部还作出了五项廉政承诺。

为了增加廉政建设透明度,提高效应程度,预防职工工作违规,我部对外公开了举报电话和设立了举报信箱。

举办了廉政建设宣传厨窗12期,张挂廉政宣传画10幅。

四、对重大事项进行全过程监督。

(一)工程招投标。

工程招投标是最容易发生腐败事件的重要环节。从招标机构的招标评标,公开招标信息,资格预审,现场抽取专家进行评标,直到由***中得施工标,***公司中得监理标,都在省政务中心,由省招标办、省计委、省监察厅直接组织监督下进行,并在全国范围内网上和报纸上公示。各监督单位都全过程地监督了整个招标过程,防止了腐败事件的发生。

(二)工程计量和变更。

工程计量和变更也是最容易发生腐败事件的主要环节,也是我部和各监督单位十分重视的事项。计量支付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业主和承包人经济利益的焦点和核心问题,它贯穿于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因此,加强计量支付管理和监督,对加速建设资金周转,确保资金安全,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率,预防职务犯罪等都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

我部遵循国内公路建设的计量原则,以合同为基础,结合本项目实际,制定了工程计量支付及设计变更管理制度。从计量依据、计量程序、计量方法、设计变更程序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明确的规范,实行按月、按规范操作,计量支付。每期中间交工证书、中间计量表由监理、业主、中介监督机构层层把关,严格审核,符合合同工程量清单后才能办理支付手续。

设计变更除按照正常的程序之外,我部还增加了由设计、监理、施工、业主、监控、执法监察室、市长特派员、华信审计等各监督部门共同参加的会审制,力求变更合理、程序规范、手续完善,防止暗箱操作,预防职务犯罪。计量时,以监理单位下达的变更令为计量依据。为了确保工程计量的准确性、合法性、真实性和建设资金的有效使用,必须做到透明,知晓,层层把关,仅在计量支付的单据上签字的人数就达50多人。凡是手续不齐,单据不清,财务部门将拒绝支付。

五、加强廉政检查监督。

为了把廉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各监督单位加强了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检查。执法监察室先后3次组织检查组,对施工单位材料招标采购过程,购进材料质量,及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安全情况进行了突击检查。

市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处组织了对施工现场的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特别是对我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都分别作了认真检查。

**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除详细查看文件、合同、法规、资料等外,还参加了指挥部每次工地例会、技术方案评审会,工程变更会审会等重要会议。对每一笔支付,都要从单据审核,到现场检查核实,确定无误后,才同意财务支付。华信与我部的工作在两条线同时进行。所有的隐蔽工程,华信审计部不与我部施工、监理联系,而自行单独到现场进行测量、拍摄原始资料,收方取证。每一期的工程计量,是审计的重点。市指挥部都以华信审计确认的金额为准。对财务审计,除了对帐本、凭证的审计,华信审计还对指挥部的管理规章制度作出了要求;经常查阅物资出入登记等原始单据和报表,对不清楚的事,则询问经办人作进一步了解。华信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工程、财务审计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不管大小,及时向我们提出,指挥部则立刻整改。我部管理工程从三方面加强:一是我部派员24小时跟班作业;二是监理人员24小时旁站作业;三是华信作为另一条线亲自到现场核实工程数量。

公路交通建设篇(3)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建立以县为责任主体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体制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输一体化发展,走科学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促进农村公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2.“*”期间,全省计划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50亿元以上,新改建通建制村水泥(沥青)路6万公里,基本实现全省所有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的目标,覆盖人口5000万人。*年—2010年计划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67.5亿元,新改建通建制村水泥(沥青)路2.7万公里。

三、组织领导

3.在省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和省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建立由相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研究和解决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部署阶段性工作重点和任务,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4.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农村公路建设目标责任书。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和管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组织实施和管理。

5.在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在村村通工程建设范围内,多修农民想修、愿修的路,不修农民不想修、不愿修的路。合法合规筹集配套资金,不强行摊派、集资。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老路老资源,尽量减少耕地占用和拆迁工作量,降低工程造价。不得安排有资金缺口的项目,不得增加乡村负债建设农村路,不得不顾乡村财力超规模、超标准搞建设,不得由企业带资施工,不得拖欠企业工程款。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当地农民工,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四、计划管理

6.各地要按照群众自愿、竞争立项的方式选择农村公路项目,形成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坚决不修群众不愿修的路。申请纳入年度计划的通村公路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1)项目已纳入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2)前期工作完成,施工图设计(简易设计)已经批准,具备开工条件;

(3)项目业主明确;

(4)资金筹措方案确定。

7.市级交通主管部门根据省下达的建设规模和乡(镇)申请,审核、汇总当地农村公路建设年度计划,于每年8月底前编制次年建设计划报省交通厅。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计划一经下达,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调整。确需调整的,应于计划下达当年8月底前按计划编报程序报批。

五、工程管理

8.各地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地理条件分类确定技术标准,合理把握建设规模,控制工程造价。尽量利用老路改造,尽量不占用耕地。通村公路路基宽度原则上不低于4.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3.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厚度不低于18厘米。特殊困难路段和交通量较小的可适当降低技术标准,但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采用单车道时应设置错车道。重视路基工程、防护工程。

9.严格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符合法定招标条件的工程可由具备招标能力的业主单位自行招标。

10.按照“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要求建立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质量监督工作。市、县交通部门负责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组建工程试验(检测)室,加强农村公路的质量检测和通村公路的技术服务。

11.实行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组织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实行项目公示制,在施工现场设立告示牌,将项目实施的时间、规模、技术标准、资金筹集和使用安排、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等情况向群众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12.通村公路交、竣工验收可合并进行,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会同乡镇人民政府以及村民委员会分批组织验收;市交通主管部门对农村公路工程验收工作进行抽查。

13.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力度,分期分批组织对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和乡村干部进行培训。县交通局要主动上门服务,重点帮助乡村搞好民主决策,科学管理,有序推进。各地要因地制宜、努力创新,充分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探索低造价公路建设经验。

14.农村公路建设要注重节约用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15.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农村公路廉政建设工作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

六、资金管理

16.*—2010年,省(含中央补助)安排农村公路专项补助资金33.75亿元,每公里补助12.5万元。

17.除省(含中央补助)安排的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以外,市、县人民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积极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发展,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涉及农村公路建设的土地、林地、砂石材料等资源使用的优惠政策。积极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为农村公路建设捐款捐物。按“村规民约”等民主决策方式解决农村公路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

18.省(含中央补助)安排的补助资金必须全额用于工程直接费的支付。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办法,实行财务公开,分级负责,分级监管,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违反者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触犯刑法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

公路交通建设篇(4)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支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反腐倡廉建设是各级公路部门的共同任务。要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领导,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更好地担负起领导和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历史重任。

一是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切实加强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健全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全面领导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总体工作规划,与公路中心工作和党的建设任务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各单位党政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也要根据分工抓好分管部门和单位的反腐倡廉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承担起直接领导责任。实行责任制报告制度,将落实责任制情况定期向上级党委、报告。

二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作廉洁从政的表率。从近两年查处的案件看,一些干部犯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党性党风方面出了问题。党员干部特别是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切实解决自身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好“五员”角色,。一是当好“监督员”。既敢于监督,又善于监督,不断增强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扩大监督的领域和途径,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提高监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二是当好“宣传员”。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过得硬,而且要抓好“增合力”和“造氛围”工作,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宣传,不断强化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努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三是当好“自检员”。做到洁身自好,一尘不染,自觉按照党的先进性标准从严要求,严于律己,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四是当好“服务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心系群众,联系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全过程,把群众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解决好,把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好。五是当好“护航员”。树立廉洁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廉洁的风气既是公路事业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又是事业发展、干部安全的重要保障。

三是规范和正确行使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进一步增强“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执行力度,各级干部尤其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带头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坚决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确保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2月22日,路局在*召开了“三重一大”制度执行情况研讨会,起草了《江西省公路系统“三重一大”制度执行办法》,《执行办法》将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印发执行。要继续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加强上级党委和纪委对下级党组织及其成员的监督,加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反对和防止个人专断,加强对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当前,要重点围绕打好公路建设攻坚战,抓好具有*公路特色的惩防体系建设和2009年度工作规划任务的落实,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堵塞、权钱交易的体制机制漏洞。

四是要通力协调配合,形成监督检查工作的整体合力。今年的公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公路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反腐倡廉监督检查工作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监督检查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监督检查体系。纪检监察、财务审计、工程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工作着力点,建立有效的联系沟通制度和工作衔接机制,信息互动,资源共享,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监督格局。全省公路系统要加强各方面监督力量的统筹协调,畅通信息渠道,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适当调整力量配备,既要防止监督检查工作不到位、出现死角和盲区,又要避免不必要的多重检查和重复检查,给基层增加工作负担。要认真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增强工作透明度,切实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有效性。

五是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公路科学发展的能力。公路系统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着力增强宗旨观念、提高实践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和利益观、增强党的纪律观念,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履行纪检监察职责,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保障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使纪检监察工作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广大公路纪检监察干部要带头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不断增强政治业务素质,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勤奋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表率,真抓实干和改革创新的表率,追求真理和坚持原则的表率,清正廉洁和谦虚谨慎的表率,艰苦奋斗和勤奋敬业的表率,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表率,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二、以打好公路建设攻坚战为重点,扎实推进公路系统反腐倡廉建设

2009年,将加大交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构筑*崛起大格局打好基础。省公路局承担了*至寻乌、*至崇义高速公路的业主任务,加上机械工程局代建的*至*高速公路、及800公里国省道改造、11000多公里的农村公路路面硬化任务,我们身上的担子不轻。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全面贯彻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省纪委五次全会和全省交通系统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打好以民生公路为重点的公路建设攻坚战。

一是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严明政治纪律对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至关重要。公路系统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政治纪律,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始终自觉地同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讲政治,以身作则,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自觉做遵守和维护政治纪律以及其他各项纪律的表率。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错误行为,以坚强的党性和严明的纪律保证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确保政令畅通。

二是要着力解决涉及民生的公路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近年来,公路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从公路发展与改革中得到明显实惠。要继续加强对农村公路、国省道、局管高速公路的监督检查,加快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认真解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土地征用、路政执法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要建立健全行风建设监督体系,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相关制度,扩大社会公众参与,加强群众民主评议,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积极预防、化解纠纷和矛盾,为江西公路又好又快发展创造稳定的和谐环境。

三是要加强公路建设监督检查,确保扩大内需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是当前公路系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整合纪检监察、审计、工程等各方面力量,加强对省委省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围绕农村公路、国省道、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加强前期工作监督检查;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落实交通系统“八条禁令”,严把招标投标关、原材料进口关、设备采购关、施工过程关、竣工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检验;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坚决防止滞留、截留、挤占、挪用公路建设资金,确保资金规范、合理、有效使用。

四是要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始终保持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严厉惩处违纪违法行为,以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是纪检监察部门的重要职责。要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对于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要坚决严肃查办,决不姑息,决不手软。要严肃查办利用人事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工程招投标、重大物资设备采购等进行索贿受贿、、权钱交易的案件,严肃查办领导干部干预招标投标获取非法利益的案件。要坚持严格依纪依法查办案件,对所查办的案件进行认真剖析,研究发案规律,针对案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强化措施;运用典型案件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做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同时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也要树立起“有案不查是失职,查出了问题是成绩,为干部澄清了是非也是成绩”的观念,真正做到严惩腐败者、教育失误者、保护改革者。

五是要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要紧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广泛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同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清白做人守党员之本,勤奋做事尽公仆之责。

三、正确认识当前反腐倡廉形势,进一步坚定反腐败必胜信心

党的十七大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全党全社会反腐败的整体合力已经形成。只要我们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反腐倡廉形势的判断上来,坚定不移地贯彻上级关于反腐倡廉的决策和部署,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

公路交通建设篇(5)

搞好通村公路建设,群众支持是基础,我们把加强领导与发动群众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镇党委、政府通过层层召开会议,要求各村书写永久性宣传标语,向全镇人民发放《致全镇人民的一封公开信》、在镇村主干道上树立宣传牌、悬挂宣传横幅,以及联村镇干深入村组上门谈心等,多形式开展宣传发动,向群众讲清了国家有关通村公路的政策和要求,使群众了解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营造了大修致富路,建设新农村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了群众的修路积极性,坚定了“要想富,先修路”的信心和决心,让全镇人民群众认识到机不可失的硬道路。*公路8.7公里硬化任务,通过层层宣传发动,形成共识,举全镇之力,仅用二个月就顺利竣工通车。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加快通村公路建设,组织领导是保障。镇党委、政府将公路建设作为经济建设为民办实事的主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成立了以书记、镇长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的通村公路建设指挥部,专抓通村公路硬化工作。同时各村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村的通村公路建设工作。二是完善财务制度。由镇财政所和经管站协同对建设资金进行全程监管、审计,确保廉洁修路,让群众放心。三是注重利益引导。我们把建设立项向群众积极性高、资金筹集快的村倾斜,工作落实快的准予开工。对工作落实慢的,争取项目后又不能及时开工的,予以调整计划,增加了各村的压力和动力。四是注重典型引导。适时组织村两委干部、群众代表到先进村学习,激发了干部群众建设通村公路的热情。五是严格考核机制。我们对通村公路建设的村,任务落实到人,按照“分工负责,团结协作”的原则,建立镇、片、村、组联动机制,层层抓落实,并列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将干部奖惩与路改实效相结合。

三、广辟渠道,多方筹资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是关键。为了确保项目

顺利实施,我们早宣传、早发动、早部署,精心组织,积极打造多元化筹资平台。一是干部职工踊跃捐资。全镇干部职工、部门捐资达20万元。二是动员在外工作人员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等村积极争取家乡领导重视,争取资金达150万元。三是争取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捐资。*村在外歌唱演员*一次性捐款5万元。四是引导人民群众自力更生。我们在国家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引导群众自愿捐资,解决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树立大家修路大家凑,出多出少都光荣的观念。通过全镇发动,组织镇村两级干部、群众千方百计利用乡情、友情、亲情,努力打破了资金“瓶颈”制约,确保了通村公路建设顺利进行。

四、严格把关,确保质量

公路交通建设篇(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剧增,车辆也日益增多,使得公路交通时常出现拥堵现象。虽然公路交通事业在快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及社会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伴随而来的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同样造成了财富的浪费,甚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因此,强化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对保障人们的安全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的现状

(一)公路交通标志设置不合理

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众所周知,公路交通标志是重要的交通信息,也是保证驾驶人员安全驾驶的重要信息。在设计公路交通标志时,通常根据公路及其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并逐一确定交通标志的数量及设置地点等内容。当前,即使我国在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中有相关法规可以借鉴,如《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但在实际设计中仍然出现前置预告距离设置等问题,在实际建设中还是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交通标志设置信息缺乏整体性。完整的标志信息,有助于驾驶人员安全且快速到达目的地。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公路交通标志信息存在忽然中断、过载等现象,促使驾驶人员无法快速判断线路走向,进而影响行车安全。

(二)公路交通标线设置不合理

标线材料使用不科学。据了解,热熔型是我国公路建设中最为常见的标线涂料,通常3年左右需要进行二次标线,但二次标线的涂料却大多选用溶剂型,因而使得标线夜间反光效果较差,甚至白天也极为不明显。加上没有明确的设计要求,导致相关管理人员不重视标线的安全作用。标线技术和材料太过保守。近年来,彩色立体标线在国外得到大量使用,其与传统减速带相比,具有视觉冲击效果强、震动噪声小等优点。但在国内,该类技术的使用却很少见。

(三)公路护栏设置安全性较低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主要根据公路的具体特点、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公路建设资金等方面进行设置。目前,在安全设施建设方面,由于缺乏标准、系统的设计软件,在实际设计中存在较多的人为主观因素,再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促使安全设施建设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少路边护栏,部分地区因边坡度变化大使得护栏设置不连续,降低了安全防护作用;桥墩前护栏较短,缺少过渡段,极易引发冲撞事故。以上几个问题,从整体上都表现出公路护栏设置存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极不利于驾驶人员的出行。

二、加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严格把关建设材料

在实际选择建设材料的过程中,需按照相关设计及标准进行选择,并且采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规定,尤其是标线涂料、反光膜等材料的选用。同时,还需做到严格检测使用的材料,若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材料,须禁止使用;在材料运输、检验、移交等各项工作中,需加强对材料的保护工作,以免损坏材料质量;整理材料基础信息资料,以便积极控制安全设施建设的质量。

(二)强化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在建设过程中,要优化建设人员的配置,以便在重要环节实施中保证产品质量。其次,强化建设人员的工作素质。一方面,定期展开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促使其及时掌握和了解相关设备;另一方面,重视安全教育工作,以便提高建设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往后的建设工作中能够规范自身的操作,从而保障建设质量,确保人身安全。

(三)严格管控生产及施工过程

在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中,应加强生产单位及施工单位的监管工作。其中生产单位主要负责公路产品建设,因此必须做到严格检测产品生产环节以及质量,同时对产品的内容及形式进行认真核对,加强产品与国家标准、实际情况之间的互相联系,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问题产生。施工单位则应该具备专业的技术及生产设备,尤其在产品生产时,需为施工人员创造优良的作业环境,例如在照明设备施工中。另一方面,在实际安装施工中,需严格遵循相关流程及标准进行施工,并且安装前,还应确认设计图纸与公路现状是否形成一致,以便保证产品的正确使用,确保建设质量。

(四)强化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随着公路建设的日益发展,安全设施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从而加大了管理和维护工作的难度。以往的管理和维护模式已然不能满足当前公路发展的需求,为解决这一现象,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委托专业的安全设施维护单位。这需要充分联系社会资源,并且要求相关主管部门在当前新形势下积极寻找符合发展需要的管养模式。其中通过建立承发包模式,将日常安全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交于专业化的生产施工单位。通过这一措施,不仅能优化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又能有效预防因资源局限问题而造成管理及维护不到位的尴尬局面。第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提高交通安全设施的管养工作,相关主管部门就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专业化、统一化的管养控制平台。首先,针对不同交通设施编制专业性的数据资源库,以便实时跟踪交通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其次,使用GPS、感应设备等先进技术,有效控制安全设施的实际状态,促使其管养工作向自动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的质量,保障人们日常出行的安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是一项既复杂又系统的工程,对保障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做到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设施问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公路交通安全建设的质量,保障其实际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建波.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技术及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1).

[2]米永刚.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1).

公路交通建设篇(7)

中图分类号:TN965.7+1 文献标识码:A

1 交通安全设施的规划设计

1.1 系统性

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不同参建单位的建设,与之配套的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会出现以下问题:

一是交通安全设施的形式和风格不统一,容易引起使用者误读或错读。虽然都是依据国家标准建设,但依据的新旧规范不同、理解认识不同、建设单位的选型不同、设计单位的设计风格不同、生产施工单位的制作工艺不同,造成交通安全设施形式和风格不统一、不协调、不规范,给后期交通安全设施的使用和管养增加了难度。

统一性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最重要特征,只有具有同一含义的交通安全设施才容易被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们理解,让使用者一眼就能看明白其中含义。因此,各省市地方业务主管部门应严格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编制具体、统一的地方规范或实施细则(例如交通设施的形式、风格和规格,各类交通设施并设的配套顺序、数量和安装标准等),使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不同参建单位都能遵循相对统一的标准,使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施工和管养都有明确的依据指导,从而确保交通安全设施统一规范设置。

二是各区域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不连续。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要求交通标志信息的传递应当保持连续、递进。因各区域建设单位不同、设计单位不同、建设时段不同,交通标志设计时很难兼顾到连续性。因此,各地市应明确具体的交通安全设施业务主管部门,对各区域内的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施工进行系统规划、统一管理,确保各区域交通安全设施引导的连续性。同时,应注意实现各区域间交通设施的预告功能,使交通安全设施的使用者提前获知前方道路相关信息,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是不同种类交通安全设施之间的协调性。交通安全设施一般包括标志、标线、护栏、隔离栅等设施,可延伸包含信号、监控、电子警察、卡口等设施内容。不同种类的交通安全设施、同一种类不同类别的交通设施之间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配套使用的,不应缺失或相互冲突。各参建单位应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地方实施细则设置,确保其协调性。

1.2 科学性

一是合理确定路网密度。合理的路网密度是交通安全畅通的必要条件,是立足城市或区域全局针对交通渠化和流量通过科学的数据统计精确测算的。合理的路网密度也是合理设置交通安全实施的前提,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应结合各路网具体形式科学合理设置。

二是深入细致做好区域交通状况调查及各时段流量统计工作。交通安全实施的设置不仅仅是根据单个道路的形式或等级标准设计,而应结合国家标准和道路现状实际需要合理设置,这要求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实施单位要深入细致做好区域交通状况调查及各时段流量统计工作,优化交通渠化,提交通运行效率。

1.3 文化性

交通安全设施也是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部分,应与整个城市的主题风格相匹配,要充分融入城市文化元素,体现所在城市的特色。

另外,交通设施的风格和样式要与周边的环境、建筑、绿化、路灯及其他亮化设施相协调。各种建筑设施综合利用,避免杆件林立、相互遮挡、眩光、信息过载、内容冲突等问题。

2 交通安全设施的生产施工

2.1 材料管控。要严格按照设计及相应现行标准要求选用材料,选用的材料应有国家规定的有关质量合格及生产许可证明,其中反光膜、标线涂料、信号灯等关键材料、设备还应通过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中心检测合格。进场材料应进行抽样或全部检测,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同时,应做好材料检验、运输、移交和保管过程中的保护工作,避免出现损毁。应做好材料基础信息资料的归档整理工作,确保交通安全设施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及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

2.2 生产、施工管控。交通安全设施的生产、施工单位应具备专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管理队伍,应取得相应的交通安全设施资质。产品生产时,应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特别是标志牌面贴膜环节),严格按照科学的生产流程和作业标准进行生产。生产单位应加强产品生产环节的检测,出现质量问题及时纠正;应认真核对产品内容和形式,确认与设计图纸、国家标准以及现场实际情况是否一致,避免出现错误。

交通安全设施安装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及作业标准进行施工,其形式、位置、距离、角度、高度等应满足设计图纸及国家标准要求。现场如发现受绿化、电杆、管线等其他建筑物遮挡或冲突,应及时联系相关主管单位做出调整。交通安全设施安装前,应仔细检查有无质量缺陷,仔细核对是否与道路现状和设计图纸一致,确保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产品搬运、安装过程中应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安装完工后应将交通安全设施调试平整,表面清洁干净。建设、监理单位应进行同步平行检验,不合格产品严禁投入使用,不合格工程严禁验收移交。

3 交通安全设施的管理养护

交通安全设施数量逐渐增多,管理和养护难度也逐步加大,传统的管养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要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交通安全设施的管养社会化。交通安全设施的主管部门应积极探索制定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切实可行的管养模式和承发包模式,将交通安全设施的管养委托给专业化的交通安全设施生产施工单位。交通安全设施主管部门仅仅行使建设单位管理职能,既能避免出现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尴尬局面,又能避免自身资源局限导致管养不到位的局面。

另一方面,对交通安全实施的管养要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建立交通安全设施管养控制平台。每个交通设施都应建立数据资料库,便于查询、统计和检索,对于交通设施的建设、使用、运行、管养状态都应实时跟踪记录。利用电子芯片和感应设备或全球定位系统(GPS)与通讯技术及时采集、交通设施状态信息,使交通安全设施管养逐步信息化、自动化。

结语

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规划、设计、生产、施工、管理、养护在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同时,应立足区域全局统筹管理。政府应有专业的管理机构负责交通设施建设的业务管理工作,统一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标准,审批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方案,验收接管已建交通安全设施,协调各区域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使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的管理工作更加专业、科学、系统。同时,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探索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管控模式,不断提高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工作效率和效果。

公路交通建设篇(8)

作者简介 贺勤志,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系讲师,硕士,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 F54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08)08―0055―04

一、目前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建设的现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目前,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于农村公路。在农村经济社会活动和农民生产生活中,公路交通是农村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农村繁荣、农业进步和农民发展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是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福利设施、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支撑,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正是由于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具有广泛的外部效应,“要想富,先修路”已是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所以,当前新农村建设应当把农村公路交通的改善作为重点和突破口。

由于公路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带动性的作用。这几年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公路的建设,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步伐。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到2010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10万公里。5年时间农村公路建设总规模约8l万公里,其中:东部地区约20万公里。中部地区约50万公里,西部地区约11万公里(未含村通公路里程)。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370万公里”。而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指出,公路建设的投资方向要向农村公路倾斜,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2006年国家对农村公路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596.64亿元,比上年增加197.6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截止2006年底,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达到302.61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08万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超过10万公里的省(区、市)已有16个。

但由于长期以来,由于政府财政实力薄弱,对农村公路交通建设不重视等种种原因,导致对农村公路建设历史欠账太多。农村公路的现状并不乐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公路总里程仅有8万多公里,农村公路数量极为有限。虽然从改革开放初1978年到2005年的17年间。平均每年增加3万多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增加了90多万公里,但到2005年底,全国县乡公路里程只有148万公里,而且由于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农业耕作规模小和农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规模小、密度低等原因,目前的农村公路规模仍远远难以满足农村发展农民出行的需求。其现状存在以下不足:

1 目前农村公路存在通达率低、公路密度低,地区差异大。到2006年底,全国公路密度为36.0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国仍有672个乡镇不通公路,89975个建制村不通公路,分别占全国乡镇总数的1.7%和全国建制村的13.6%。公路密度分为公路面积密度和公路人口密度。通过对世界部分国家的公路密度的对比,无论人口密度(14.4公里/人)还是面积密度(0.19公里/平方公里),我国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如图1)。

另外。我国各省市公路用地总量和公路密度差异很大。全国公路人口密度最大的是(158公里/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上海(4.6公里/人),两者相差近34倍。全国公路面积密度最大的是上海(0.98公里/平方公里),面积密度最小的是(0.04公里/平方公里),两者相差26倍。所以目前应重点加快中西部农村公路建设,以缩小中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差距。

2 农村道路质量差,等级低,养护不到位,通达深度不够,增加了通行困难。虽然农村、县乡道路建设突飞猛进,不仅道路里程、通行宽度增加。而且质量明显提高,有些地方基本实现了黑色化、网络化和等级化,部分路段甚至达到了国家三级公路的标准。但农村道路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突出表现在:首先是道路等级较低,道路线型性较差,弯多、弯急,坡度陡,路面质量差,破损严重,多为混凝土或沙石路面。目前我国农村公路主要以四级以下公路为主,等外公路占相当大的比例。2005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4.1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2%;一级和二级公路里程28.5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15%;三级、四级和等外公路总里程约160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83%。四级和等外公路占农村公路总量近80%。其次是县级和农村公路质量低劣、养护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农村的交通。县级公路特别是村与村之间的公路大部分是启用以往的路基,稍加修整而成。因此,建成后道路的质量极为低劣。道路不堪重负,不能经久耐用。再加上公路养护不到位,尤其在雨水季节。致使很多乡村道路被毁坏,从而严重影响了整体交通水平,加重了广大农民出行难问题。再次是道路建设标准不高,许多路面宽度仅3.5米,汽车会车困难;农村桥梁大多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许多桥梁建设标准不高,而且基本上都到了更新改造期,与现有农村道路不相适应,已经成为农村交通运输的“瓶颈”。四是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路桥不相配套。农村公路之间、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高速公路之间尚未完全畅通,仍有部分乡镇、行政村还存在残缺不全的“断头路、泥巴路”。

3 新农村道路建设中,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融资困难,资金缺口大,目前公路建设资金仍以国内贷款和地方自筹资金为主,以2006年为例,全年公路建设到位资金5481.85亿元,同投资完成额相比,资金到位率为8%。到位资金中,国内贷款占40%,地方自筹占32.8%,所占比重比上年分别提高2.5个和0.9个百分点;国家财政预算内资金只占1.5%,车购税占9%,利用外资占0.9%,企事业单位资金占7.8%,其他资金占1.9%,上年末节余资金占5.4%。由于主要以贷款修路为主,导致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本高,严重影响了农村交通的发展。很多地方农村交通道路还待休整,交通条件急需改善,但所面对的最大困难就是修路资金紧缺,融资渠道少,加上政府的投人有限,大多地方都是依靠农民自筹资金,自拉项目进行融资修路。资金的缺乏使很多还待整修的道路陷于瘫痪状态,特别是乡村公路由于地方财政实力不足导致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交通局面的好转,成为发展农村交通事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目前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 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注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新农村公路交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农业区划、土地总体利用、农业产业基地及移民搬迁、扶贫开发等统筹规划,与农村山、水、田、林、渠治理紧密结合,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运输发展协调安排,做到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经济适用。在统一规划指导下,根据农村地理条件、经济水平、交通需求、资金供给和公路使用功能,恰当利用地形,合理选择路线方案、技术指标和路面结构型式。在项目实施安排中,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突出建设重点,明确建设任务,做好示范带动,讲究重点突破,分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公路的各项工作。切忌急于求成和贪大求高,切不可因农村公路建设增加乡村债务负担。公路交通设施的规模、布局、等级标准及管理服务,充分体现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既要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兼顾今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质量和效益第一。公路设施建设应坚持可靠、耐用、适用、实用。

2 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科学制定规划,完善交通网路建设,加强薄弱地区的农村交通建设力度。交通规划目标要有科学性、实用性,要与乡村建设规划相统一,与地方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一是打通镇至县城或出县境与外县的联接线,发展县域经济。二是接通断头路,尽可能避免迂回线路,缩短里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建立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三是做到村村通公路。从全国来看,应在资金安排上,重点向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经济落后地区倾斜,要优先解决没有通公路地区的交通问题,可以搞一些类似广西大石山区公路大会战的交通扶贫工程,加快改变老、少、边、贫地区的落后交通面貌。

3 要大力加强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往往是重修轻管,由于自然力和人为的破坏给农村的现有交通建设成果带来极大的损失。必须从农村交通的实际出发强化路政管理,实行“县管、乡办、群养”的管理体制。探索一条公路建设、公路运输管理、公路养护一体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使农村公路长久地发挥支农、扶农、惠农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着重确保新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和效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公路质量是农村公路建设成败的关键。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既要有发展农村公路的迫切性,又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公路建设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合理确定农村公路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把公路的工程质量和效益质量放在第一位,做到建成一条路,带动一方经济。县乡两级交通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抓交通工程质量,真正做到优化设计、精心施工,加强管理、抓好工程质量管理的每个环节。同时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到质量管理的整个过程。在乡村公路建设中要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对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影响,通过优化设计、旧路利用、占补平衡及借土回填造地,尽可能减少占地,减少拆迁,要尽可能利用旧路资源和工程设施,注意保护人文景观和文化传统,保持农村历史文脉和健康的民风民俗。公路修建要坚持文明施工,文明作业。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公路绿化、美化。大力推广车辆节能技术,鼓励发展和使用经济、适用、节能、安全的运输车辆,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要使交通工程与生态环境,农村的自然景观相结合,使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与乡村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农村公路交通与生态、环境、资源和当地经济发展相协调。形成农村公路交通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和谐的发展机制。增强农村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新农村的交通建设走上一条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5 确保新农村公路交通资金的规范管理与使用,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的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意见最大就是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不透明。这是导致村民对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积极性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资金的管理上,要坚持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建设与养护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管理,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资金。中央、省对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资金以及地方政府安排的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资金,实行专项资金管理,实行专项核算、专款专用;国家、省对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资金,将全额用于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程款的支付。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将向项目所在地沿线乡(镇)、村定期进行公示,实行村务和乡务公开,强化资金使用的社会监督。

三、在加强新农村公路建设可采用的各项措施和途径

1 要增加政府对新农村公路建设的财政投入。农村公路是服务于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公共产品,应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交通投资机制。省(区、市)政府在农村公路建设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建立国家和省(区、市)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较为稳定的投资来源。逐步形成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农村公路投资新机制。具体就是把农村公路、客运站点建设及公路维护管理投资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作为新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的经常性项目和重点支持的公共设施,逐年加大投资支持力度。通过大路带小路、重点路带动农村资源开发。对于公路修建、公路项目地方税费即征即返。根据国家规划和有关政策要求,制定本省(区、市)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开展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筹措、落实建设资金;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标准;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管理;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公路交通建设篇(9)

一、目前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建设的现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目前,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于农村公路。在农村经济社会活动和农民生产生活中,公路交通是农村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农村繁荣、农业进步和农民发展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是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福利设施、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支撑,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正是由于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具有广泛的外部效应,“要想富,先修路”已是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所以,当前新农村建设应当把农村公路交通的改善作为重点和突破口。

由于公路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带动性的作用。这几年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公路的建设,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步伐。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到2010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10万公里。5年时间农村公路建设总规模约8l万公里,其中:东部地区约20万公里。中部地区约50万公里,西部地区约11万公里(未含村通公路里程)。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370万公里”。而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指出,公路建设的投资方向要向农村公路倾斜,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2006年国家对农村公路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596.64亿元,比上年增加197.6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截止2006年底,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达到302.61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08万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超过10万公里的省(区、市)已有16个。

但由于长期以来,由于政府财政实力薄弱,对农村公路交通建设不重视等种种原因,导致对农村公路建设历史欠账太多。农村公路的现状并不乐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公路总里程仅有8万多公里,农村公路数量极为有限。虽然从改革开放初1978年到2005年的17年间。平均每年增加3万多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增加了90多万公里,但到2005年底,全国县乡公路里程只有148万公里,而且由于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农业耕作规模小和农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规模小、密度低等原因,目前的农村公路规模仍远远难以满足农村发展农民出行的需求。其现状存在以下不足:

1目前农村公路存在通达率低、公路密度低,地区差异大。到2006年底,全国公路密度为36.0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国仍有672个乡镇不通公路,89975个建制村不通公路,分别占全国乡镇总数的1.7%和全国建制村的13.6%。公路密度分为公路面积密度和公路人口密度。通过对世界部分国家的公路密度的对比,无论人口密度(14.4公里/人)还是面积密度(0.19公里/平方公里),我国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如图1)。

另外。我国各省市公路用地总量和公路密度差异很大。全国公路人口密度最大的是(158公里/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上海(4.6公里/人),两者相差近34倍。全国公路面积密度最大的是上海(0.98公里/平方公里),面积密度最小的是(0.04公里/平方公里),两者相差26倍。所以目前应重点加快中西部农村公路建设,以缩小中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差距。

2农村道路质量差,等级低,养护不到位,通达深度不够,增加了通行困难。虽然农村、县乡道路建设突飞猛进,不仅道路里程、通行宽度增加。而且质量明显提高,有些地方基本实现了黑色化、网络化和等级化,部分路段甚至达到了国家三级公路的标准。但农村道路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突出表现在:首先是道路等级较低,道路线型性较差,弯多、弯急,坡度陡,路面质量差,破损严重,多为混凝土或沙石路面。目前我国农村公路主要以四级以下公路为主,等外公路占相当大的比例。2005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4.1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2%;一级和二级公路里程28.5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15%;三级、四级和等外公路总里程约160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83%。四级和等外公路占农村公路总量近80%。其次是县级和农村公路质量低劣、养护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农村的交通。县级公路特别是村与村之间的公路大部分是启用以往的路基,稍加修整而成。因此,建成后道路的质量极为低劣。道路不堪重负,不能经久耐用。再加上公路养护不到位,尤其在雨水季节。致使很多乡村道路被毁坏,从而严重影响了整体交通水平,加重了广大农民出行难问题。再次是道路建设标准不高,许多路面宽度仅3.5米,汽车会车困难;农村桥梁大多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许多桥梁建设标准不高,而且基本上都到了更新改造期,与现有农村道路不相适应,已经成为农村交通运输的“瓶颈”。四是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路桥不相配套。农村公路之间、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高速公路之间尚未完全畅通,仍有部分乡镇、行政村还存在残缺不全的“断头路、泥巴路”。

3新农村道路建设中,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融资困难,资金缺口大,目前公路建设资金仍以国内贷款和地方自筹资金为主,以2006年为例,全年公路建设到位资金5481.85亿元,同投资完成额相比,资金到位率为8%。到位资金中,国内贷款占40%,地方自筹占32.8%,所占比重比上年分别提高2.5个和0.9个百分点;国家财政预算内资金只占1.5%,车购税占9%,利用外资占0.9%,企事业单位资金占7.8%,其他资金占1.9%,上年末节余资金占5.4%。由于主要以贷款修路为主,导致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本高,严重影响了农村交通的发展。很多地方农村交通道路还待休整,交通条件急需改善,但所面对的最大困难就是修路资金紧缺,融资渠道少,加上政府的投人有限,大多地方都是依靠农民自筹资金,自拉项目进行融资修路。资金的缺乏使很多还待整修的道路陷于瘫痪状态,特别是乡村公路由于地方财政实力不足导致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交通局面的好转,成为发展农村交通事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目前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注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新农村公路交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农业区划、土地总体利用、农业产业基地及移民搬迁、扶贫开发等统筹规划,与农村山、水、田、林、渠治理紧密结合,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运输发展协调安排,做到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经济适用。在统一规划指导下,根据农村地理条件、经济水平、交通需求、资金供给和公路使用功能,恰当利用地形,合理选择路线方案、技术指标和路面结构型式。在项目实施安排中,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突出建设重点,明确建设任务,做好示范带动,讲究重点突破,分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公路的各项工作。切忌急于求成和贪大求高,切不可因农村公路建设增加乡村债务负担。公路交通设施的规模、布局、等级标准及管理服务,充分体现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既要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兼顾今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质量和效益第一。公路设施建设应坚持可靠、耐用、适用、实用。

2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科学制定规划,完善交通网路建设,加强薄弱地区的农村交通建设力度。交通规划目标要有科学性、实用性,要与乡村建设规划相统一,与地方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一是打通镇至县城或出县境与外县的联接线,发展县域经济。二是接通断头路,尽可能避免迂回线路,缩短里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建立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三是做到村村通公路。从全国来看,应在资金安排上,重点向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经济落后地区倾斜,要优先解决没有通公路地区的交通问题,可以搞一些类似广西大石山区公路大会战的交通扶贫工程,加快改变老、少、边、贫地区的落后交通面貌。

3要大力加强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往往是重修轻管,由于自然力和人为的破坏给农村的现有交通建设成果带来极大的损失。必须从农村交通的实际出发强化路政管理,实行“县管、乡办、群养”的管理体制。探索一条公路建设、公路运输管理、公路养护一体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使农村公路长久地发挥支农、扶农、惠农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着重确保新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和效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公路质量是农村公路建设成败的关键。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既要有发展农村公路的迫切性,又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公路建设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合理确定农村公路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把公路的工程质量和效益质量放在第一位,做到建成一条路,带动一方经济。县乡两级交通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抓交通工程质量,真正做到优化设计、精心施工,加强管理、抓好工程质量管理的每个环节。同时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到质量管理的整个过程。在乡村公路建设中要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对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影响,通过优化设计、旧路利用、占补平衡及借土回填造地,尽可能减少占地,减少拆迁,要尽可能利用旧路资源和工程设施,注意保护人文景观和文化传统,保持农村历史文脉和健康的民风民俗。公路修建要坚持文明施工,文明作业。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公路绿化、美化。大力推广车辆节能技术,鼓励发展和使用经济、适用、节能、安全的运输车辆,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要使交通工程与生态环境,农村的自然景观相结合,使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与乡村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农村公路交通与生态、环境、资源和当地经济发展相协调。形成农村公路交通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和谐的发展机制。增强农村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新农村的交通建设走上一条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5确保新农村公路交通资金的规范管理与使用,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的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意见最大就是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不透明。这是导致村民对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积极性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资金的管理上,要坚持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建设与养护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管理,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资金。中央、省对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资金以及地方政府安排的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资金,实行专项资金管理,实行专项核算、专款专用;国家、省对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资金,将全额用于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程款的支付。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将向项目所在地沿线乡(镇)、村定期进行公示,实行村务和乡务公开,强化资金使用的社会监督。

三、在加强新农村公路建设可采用的各项措施和途径

1要增加政府对新农村公路建设的财政投入。农村公路是服务于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公共产品,应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交通投资机制。省(区、市)政府在农村公路建设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建立国家和省(区、市)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较为稳定的投资来源。逐步形成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农村公路投资新机制。具体就是把农村公路、客运站点建设及公路维护管理投资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作为新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的经常性项目和重点支持的公共设施,逐年加大投资支持力度。通过大路带小路、重点路带动农村资源开发。对于公路修建、公路项目地方税费即征即返。根据国家规划和有关政策要求,制定本省(区、市)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开展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筹措、落实建设资金;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标准;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管理;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公路交通建设篇(10)

一、目前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建设的现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目前,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于农村公路。 “要想富,先修路”已是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所以,当前新农村建设应当把农村公路交通的改善作为重点和突破口。由于公路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带动性的作用。这几年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公路的建设,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步伐。但由于长期以来,由于政府财政实力薄弱,对农村公路交通建设不重视等种种原因,导致对农村公路建设历史欠账太多。农村公路的现状并不乐观。其现状存在以下不足:

1、目前农村公路存在通达率低、公路密度低,地区差异大。到2006年底,全国公路密度为36.0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国仍有672个乡镇不通公路,89975个建制村不通公路,分别占全国乡镇总数的1.7%和全国建制村的13.6%。公路密度分为公路面积密度和公路人口密度。通过对世界部分国家的公路密度的对比,无论人口密度(14.4公里/人)还是面积密度(0.19公里/平方公里),我国均处于较低的水平。

2、农村道路质量差,等级低,养护不到位,通达深度不够,增加了通行困难。虽然农村、县乡道路建设突飞猛进,不仅道路里程、通行宽度增加。而且质量明显提高,有些地方基本实现了黑色化、网络化和等级化,部分路段甚至达到了国家三级公路的标准。但农村道路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突出表现在:首先是道路等级较低,道路线型性较差,弯多、弯急,坡度陡,路面质量差,破损严重,多为混凝土或沙石路面。

3、新农村道路建设中,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融资困难,资金缺口大,目前公路建设资金仍以国内贷款和地方自筹资金为主,以2006年为例,全年公路建设到位资金5481.85亿元,同投资完成额相比,资金到位率为8%。到位资金中,国内贷款占40%,地方自筹占32.8%,所占比重比上年分别提高2.5个和0.9个百分点;国家财政预算内资金只占1.5%,车购税占9%,利用外资占0.9%,企事业单位资金占7.8%,其他资金占1.9%,上年末节余资金占5.4%。由于主要以贷款修路为主,导致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本高,严重影响了农村交通的发展。

二、目前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注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新农村公路交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农业区划、土地总体利用、农业产业基地及移民搬迁、扶贫开发等统筹规划,与农村山、水、田、林、渠治理紧密结合,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运输发展协调安排,做到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经济适用。公路设施建设应坚持可靠、耐用、适用、实用。

2、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科学制定规划,完善交通网路建设,加强薄弱地区的农村交通建设力度。交通规划目标要有科学性、实用性,要与乡村建设规划相统一,与地方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3、要大力加强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往往是重修轻管,由于自然力和人为的破坏给农村的现有交通建设成果带来极大的损失。

4、着重确保新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和效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公路质量是农村公路建设成败的关键。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既要有发展农村公路的迫切性,又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公路建设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合理确定农村公路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把公路的工程质量和效益质量放在第一位,做到建成一条路,带动一方经济。

5、确保新农村公路交通资金的规范管理与使用,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的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意见最大就是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不透明。这是导致村民对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积极性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资金的管理上,要坚持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建设与养护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管理,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资金。

三、在加强新农村公路建设可采用的各项措施和途径

1、要增加政府对新农村公路建设的财政投入。农村公路是服务于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公共产品,应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交通投资机制。省(区、市)政府在农村公路建设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建立国家和省(区、市)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较为稳定的投资来源。逐步形成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农村公路投资新机制。

公路交通建设篇(11)

近年来,我们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融入*经济圈,建设省城新郊区”的战略定位,坚持一手抓交通建设,一手抓行业管理,以完善交通网络为目标,规范管理为重点,整体推进交通建设事业。全县人民劈山开路,架桥挥舟,共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93亿元。先后按三级以上标准拓宽改造公路19条580公里;路面硬化310.28公里;新建*公路、*公路、*公路、*公路、*公路、县城至*等一条系列公路,打开了东至*、西接*、南至*、*,北连*的通道。农村公路运输网络得到跨越式的发展,新建了一个占地55亩的二级汽车客运站,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支撑保障作用。目前,全县通油路的乡镇场为32个,达100%,通公路的行政村为316个,达91%,通油(水泥)路的行政村181个,达52.1%。

(一)以完善交通网络为目标,整体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一是密切配合*高速公路*段29.54公里项目施工建设。按省高速公路项目办的要求,成立项目协调机构,配备了精干力量,协调土管、房管等部门,落实了高速公路用地范围,完成了征地拆迁、界沟放样等施工前期工作。去年11月18日全线已破土动工。目前,施工进度较快,路基已全线拉通,D2标段完成路基土方量达70%,其他3个标段也完成了6公文写作5%。二是尽力做好了*公路施工协调工作。在去年完成沙石路面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了路面工程及*大桥、*大桥工程建设。完成了*大桥建设征地拆迁工作,去年11月27日,隆重举行了*大桥开工典礼。三是着力抓好了*县城至*电厂一级公路建设的前期工作。组织力量完成了工程项目工可和快速通道测设任务,省发改委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及专家对设计进行了论证评审,批复了*至*电厂一级公路的初步设计方案,正积极筹措资金开工建设。四是竭力抓好农村公路建设,突出解决人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在*公路、*公路峻工通车的基础上,又完成了*至*,*岭至*,*渡至*、*至*、*公路至姚家、*至*等一系列农村公路水泥路面施工,完善了*地区公路网络。渡改桥工程项目*大桥、*大桥在去年10月中旬,测设、涉河建筑物评审已进行专家论证,取得了认可资格,目前正在办理开工的各种手续,争取下半年开工建设。六是加强了路政管理。坚持建、养、管并重,完善了公路配套设施,设置了标志牌,确保了乡、村公路安全畅通,县乡公路好路率达60%。

通过近几年的县乡公路改造,特别是20*年以来农村公路重点建设,我县农村公路面貌焕然一新,由乡乡通油(水泥)路向村村通油(水泥)路整体推进。拉动了城乡经济增长,方便了群众出行,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变了城乡面貌。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基本做法:一是起点高。农村公路路面施工宽度都在5米以上,有的达到6米。为适宜滨湖地区的地理特点,路面都为水泥路面,体现了适度超前和高起点的原则。二是速度快。最近几年硬化农村公路路面里程达310.28公里,建设速度前所未有。三是筹资活。采取“向上争一点,财政挤一点,群众集一点,经营筹一点,社会捐一点”形式多样的筹资路子,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我县把扶贫资金、国债项目、通达工程项目等资金捆绑起来集中使用,投资一条路,建成一条路,使农村公路建设卓有成效。四是质监严。在施工中,我局明确规定施工水泥实行统一采购、装运和管理,每个工地都进驻两名施工技术人员,负责监控施工水泥的进出库数量及配量,严格掌控砼标号,从源头上加强了施工路段的工程质量管理。五是模式新。我局在修路过程中,通过摸索、实践,创造出“政府推动、群众自治、民主理财、质量监管”的建设模式,激发出广大人民群众修路建桥的热情,较好地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征地难、拆迁难、筹资难的问题。

(二)以整顿市场秩序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管理

一是积极贯彻落实“五城同创”的有关要求,按照市、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迅速开展了交通秩序整治活动,进行电视宣传4次,张贴整治客运秩序的通告200张,印发宣传材料2000份,翻印散发《道条》1000本。严格规范了客运车辆进出站管理规定,完善了县城各停车场、点的布局与设施,具体明确了瑞洪、江埠、古埠、石口、黄埠等方向的客运车辆进入县城的停靠点,落实了“五统一”的管理规定。二是规范行政审批手续。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以及交通部门行政许可的有关规定,公开了交通行政许可9个项目的办理程序,实行了线路审批、办理证件等行政许可程序规范化,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和便民,推行了“一站式”办公、“一站式”管理、“一站式”服务的工作模式。三是加强了运管市场的监管工作,以客运市场为重点,抽调力量,集中时间进行重点整治。在*镇设立运管站,负责*公路客运秩序的整治工作。在省厅、市局的指导下,集中二个月的时间,严厉打击违章经营、串线经营、超载超速的车辆。整治中,共查获无证经营的“黑车”23辆,串线经营车34辆,站外揽客车37辆,摩的21辆,无牌经营车22辆,共处理违章车165台次。四是为做大做强汽车货运产业,大力培育机动车辆费(税)资源,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全县汽车运输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健全了服务体系。兴建了古埠客运站,加快了城乡客运一体化的进程。大力发展乡镇运输产业,为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县发挥了交通支撑、服务和保障作用。

(三)以构筑和谐平安社会为要求,扎实抓好安全管理

近年来,我县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抓。注重把握工作重点,明确工作责任,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和职能股室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一是认真抓好水上交通安全工作。每年讯期前,召开全县水上交通安全工作会议,县、乡、村三级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状,落实了水上安全管理责任制,完善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责任体系。在汛期,开展了“水上交通安全月”专项整治活动。全年进行了4次“拉网式”的整治排查,查隐患、抓整改、促安全。以民间渡口、公路渡口和“四客一危”船舶为重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三排查、四整治”活动,共取缔非法渡口3处,取缔“三无”载客运

输船舶2艘,拆除非法渡运的“三无”船动力2台,清退了不合格渡工1人。筹资200万元,完成了28只木改钢质渡船的更新任务。全县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取得了连续18年水上交通安全无事故的好成绩。二是抓好了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健全了运输市场安全监管网络,把住了“三关一监督”的源头管理,加强了驾驶员和营运车辆“户籍化”管理力度,落实了安全管理各项制度,促进了交通运输市场平安、有序、畅通。

二、今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抓好重点公路建设,加快乡村公路改造

一是要密切配合协调*高速公路*段、*公路*桥的建设施工,要妥善解决征地拆迁所遗留的问题。下大力气整治施工环境,为施工队伍着想,为公路建设尽力,努力做好协调工作。二是着力抓好*县城至*电厂快速通道建设任务,尽快立项,争取国家建设投资,并做好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三是认真抓好渡改桥工程项目,完成*大桥、*大桥立项报批手续,完成设计工可,争取下半年开工建设。四是积极筹措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争取完成农村公路改造里程100公里建设任务。目前,要抓紧时间完成李俞公路、县城至禾黄闸公路后续工程,尽快完成*公路至风波亭3公里路面改造工程。争取县政府出台农村公路筹资建设的新措施、新政策,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交通建设得到跨越式发展。五是努力争取*埠货运码头得到省交通厅的支持,批准立项。目前要认真做好工程项目工可和测设等前期工作,完成*埠货运码头建设任务。

(二)继续开展客运秩序整顿,强化运输市场监管

一是要大力抓好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制订农村网络化建设规划。完成*埠镇、*镇乡镇客运站建设任务,因地制宜修建一批候车亭、招呼牌,促进农村客运事业的发展。二是完成道路客运车辆挂靠经营清理工作。要在县政府的领导,组织力量,稳步推进,完善清挂工作。三是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汽车货运产业,推动全县运输产业快速发展。四是继续抓好运输市场经营秩序整顿,为创建“文明卫生城”创优交通环境。

(三)突出水上交通安全整治,抓好安全生产管理

下半年,要抓好汛期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加快民间渡口整治的进程,有计划地分期组织力量开展水上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完善渡口“户籍化”管理制度,对不适航的木质渡船进行改造,争取完成木改钢质渡船任务14艘,力争我县连续19年水上交通安全无事故。

(四)坚持依法行政,完成规费任务

要认真组织全体征费、运政等执法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搞好承诺服务,开展“文明窗口”服务,设置“一站式”办公场所,挂牌上岗,文明执法。加强票据管理,杜绝“三乱”现象,努力完成市交通局下达的农用车、摩托车养路费征收任务。

三、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关于*至*电厂一级公路建设问题

*至*电厂一级公路建设工程,始终得到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怀。由于我县地处*湖东南岸,交通条件一直较为落后,仅有一条2*国道由东南方向穿过县境,长期落后的交通状态严重制约了*县的社会经济发展。为了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帮助革命老区经济建设,在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下,中国国电集团投资110亿元的*电厂于20*年8月在*东部动工兴建,计划20*年投产发电。依托电厂,我县在电厂西侧规划建设了一个总面积8.4平方公里的电力持色基地,拟将其建设成现代化的生态型工业基地,以带动全县经济发展。

县城至*电厂公路是我县10个乡镇、50万人口的主要交通干线,现有公路为三级公路标准,且路面破损非常严重,已远远不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由于此路是*县公路网骨架之一,它北接*公路,南连2*国道,是我县及北部邻县广大地区通往*、*的重要公路。改造好这条公路对完善*东北地区的公路网络,沟通周边县市的联系,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我县人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专家多方论证,依托现有县城至*镇公路为基础,按一级公路要求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交运(20*)766号文件予以批复。根据批复,该公路自县城南街大道口至*电厂与2*国道相连,全长35公里,双向四车道,拟按照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进行建设,预计投资3亿元。由于我县系国家贫困县,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财政十分困难,无力承担工程建设资金。为此,恳请国家交通部给予关照,帮助解决所需资金,以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2、关于*大桥建设问题

*大垸位于*江西大河边,四面环水,形成一个江中孤岛。有5个行政村,人口约2.5万,面积24.8平方公里。现有9个民间渡口,从事交通运输。长期以来,中洲大垸居住的人民群众只能依靠渡口运输,远远解决不了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交通极为不便,而且潜伏着极大的水上交通安全隐患,历史上多次发生沉船死人事故。由于交通闭塞,落后的交通状况严重制约了*大垸经济发展,群众生活十分困难,群众要求建桥的呼声日高。为改善群众出门难、过渡难的实际困难,改变*大垸极为困难的交通状况,建设*大桥显得十分必要,的确是一个利在当代、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去年我县按渡改桥的要求上报建设*大桥项目计划,该桥工可报告省、市相关部门已批复,涉河建筑物等工作已经专家评审,取得了认可资格。按照设计要求,该桥总长332米,引道长772米,桥面净宽:净7.5+2×0.5米防撞拦,汽车荷载为公路—Ⅱ级,资金概算为2000万元。但中洲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贫困,无力承担建桥资金,县财政还十分困难,请求国家和省相有关部门给予关心,给予扶助,尽快批准入项,解决建桥资金,解决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建桥修路的强烈愿望。

3、关于*大桥建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