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态安全的本质大全11篇

时间:2023-11-17 11:12:37

生态安全的本质

生态安全的本质篇(1)

一、本质安全理论下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方向

本质安全理论中明确指出要对失误安全功能、故障安全功能两部分进行合理把握,在上述基础上合理运用针对性技术手段,对设备生产体系的安全性进行强调,从而使各项因素处于受控状态,形成恒久型、本质型安全体系。因此,本质安全理论下的安全管理体系要把握好本质安全这一核心内容,针对本质安全耦合模型形成相应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层次化管理结构。本次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从本质安全管理中的系统安全性演化机制及实现模型出发,思考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框架。笔者认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应以可靠的安全管理物态系统为基础,以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为规范,双管齐下,形成良好的控制脉络。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还要把握好文化系统的构建,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从而全面协调安全物态、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形成系统化、层次化安全管理体系,实现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二、本质安全理论下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要素

(一)安全物态系统要素

安全物态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要需要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时采用的技术设备、生产环境进行全方位把握,是员工人身安全及电网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该安全保护系统中的元素主要为实际的物质形态,包括设备、材料、工具、仪器、设施等,构成了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硬件系统,其具体状况见表1。

(二)安全管理系统要素

安全管理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条例、制度、技术等。该系统要素构成了安全管理中的主要软件部分,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技术、行为基础等。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时需要建设完善的安全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检查评估制度、故障分析及预警制度等,通过上述制度形成系统化安全管理体系,把握好本质安全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安全决策,对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影响因素及时处理,做好组织建设、行为控制,从而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控制质量。

(三)安全文化系统要素

安全文化系统要素构建时需要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在上述基础上形成以人为本、以效为基的安全思维,从而全面提升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效益,确保人员能够严格依照上述要求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价值观是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其具体包括安全第一、安全效益、安全创造生产价值等理念,能够深入了解安全在电力企业工作中的作用;安全理念主要包括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内容,能够保证员工全面了解本质安全工作,积极配合安全管理内容;安全思维方式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力保证。

三、本质安全理论下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措施

(一)把握物态要素,打下良好基础

本质安全理论下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对安全物态系统要素进行全面把握,在上述基础上优化电网结构,结合区域内电量需求状况适当调整电网布局,实现配网互供互带,提升分布式能源接入能力,从根本上降低电网风险系数;要把握好电网设备,对控制设备、状态检修设备、状态评价设备等进行全方位把握,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需求基础上合理设置上述安全管理设备,加强本质安全把握,如在线路中设置红外检测设备对电力系统存在的设备高温进行检测,异常后及时报警停机;要把握好环境控制,加大日常监督检查,保证环境隐患可控、能控、在控。

(二)把握系统要素,构建完善体系

系统要素把握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各项安全管理内容进行指标量化,保证人员工作时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形成常态化、计量化安全管理内容;要规范生产工作设计,对生产流程进行合理规划,依照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状况形成针对性安全控制操作;要构建精益化管理结构,在动态排查和静态管理基础上精细化各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内容,全面降低设备运行的风险。该精益化管理实现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GIS管理技术、PMS管理技术等,在该基础上加强本质安全故障管理、本质安全指标管控,从而全面提升安全管理质量。

(三)把握文化要素,形成良好氛围

本质安全理论引入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中时需要对文化要素进行全面分析,在以人为本理念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价值观,把握好电力企业运行中的各项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要有效地调动安全思维,通过多样的安全活动拓展员工对本质安全的认识,全面提升员工的安全管理能力,培养其安全管理思维方式;要构建真正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形势,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的本质安全管理氛围。

四、总结

本质安全理论从本质安全出发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强调,形成了细化的安全控制体系,保障了人为操作和机械故障下的设备安全,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效益的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逐渐深入,如何进一步完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将本质安全内容与安全管理系统化、层次化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黄幼茹.坚持不懈地打造本质安全型电力企业 第2讲 本质安全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2013,02:66-69.

生态安全的本质篇(2)

从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两种安全管理方法的内容和作用看,笔者认为安全技术措施无疑是预防和消除安全事故最直接和最根本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知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除了需要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加以控制外,还需要通过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有效控制,反过来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控制。可以说,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最有效的控制手段。

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样需要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但安全技术措施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安全技术措施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另一种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是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常用的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有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故障一安全设计、减少故障和失误等五种。

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是为了防止意外释放的能量引起人的伤害或物的损坏,或减轻其对人的伤害或对物的破坏的技术。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是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局面,防止事故的扩大,避免引起二次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常用的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有隔离、个体防护、设置薄弱环节、避难与救援等四种。

可以看出,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安全技术措施。

“最基本”指的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是预防和消除安全事故的基本方法。“最根本”说的是,只有采取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消除安全事故。当然,从上述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看,显然还不能完全达到预防和彻底消除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目的。

生态安全的本质篇(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林业绿色供应链的共生理论与模式研究”(编号:7087305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产业共生关系的林业生态安全测度研究”(编号:71173107);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博导类课题“生态与产业共生视角的林业生态安全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编号:20113204110005);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林业大学生态经济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研究”(编号:2010JDXM018)。

摘要从产业-生态复合系统的视角研究人类文明演进与生态安全变化的一般规律。现有相关研究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的“质变”边界、 如何克服人与自然“二元分立”理论的局限性、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的相互作用关系等方面尚有缺陷。为解决这些问题,根据人类文明史和共生理论,将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共生关系的已知类型拓展成完整的模式谱系。由此揭示出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演化的本质属性:共生属性。为进一步论证这一论断,由共生关系谱系分别推演出人类文明的产业属性、科学属性和生态安全属性等。研究表明,人类文明的演进包含以下几个阶段:本色文明(即原始文明、采猎文明、天然生物文明),黄色文明(即农业文明、人工生物文明),黑色文明(即传统工业文明、天然化学文明),青色文明(即新工业文明,包含人工化学文明、天然和人工物理文明),绿色文明(即生态文明、后工业文明,包含防病式和健康式绿色产业文明,或天然和人工超生物文明)。其中,生态文明是从产业偏利共生向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演进的模式,它使生态安全达到稳定的健康状态,是一种比新工业文明更高级的文明形态。最后,将以上成果在产业-生态二维共生空间中进行集成,构建出完整的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的椭圆演化模型。该模型深化和发展了环境库兹涅茨理论,为我国乃至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人类文明;生态文明;生态安全;共生理论;产业-生态复合系统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7-0001-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7.001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人们并没有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环境的制约性和生态的脆弱性给予足够的重视。文明的不断进步极大地刺激和鼓舞了人类改造自然、进军自然和征服自然的信心,加速了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步伐,但同时也付出了环境污染加重、资源消耗加速、生态平衡破坏等惨重的代价。随之而来的是大自然的“报复行动”:自然灾害频发、自然资源耗竭、生物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荒漠化加剧、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新疫病爆发等等。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与人类发展的矛盾逐渐突出,人们不得不开始考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到21世纪初提出的低碳经济理论,都标志着人类已经对自身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意识到生态安全的威胁,为此提出了全新的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模式和绿色行动纲领。当今中国也十分尊崇绿色哲学和绿色文化,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等观点,并正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鉴于以上背景,近年来关于人类文明演进的研究都与生态环境及生态安全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目前已形成了对人类文明发展阶段划分的共识,即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等阶段,并正在向生态文明阶段演进。但是,关于人类文明各个阶段,尤其是生态文明阶段的本质属性,以及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的演化规律,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认识。本文依据共生理论,将自然科学和经济管理理论相结合,从系统哲学的高度探讨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的共生空间演化理论。

1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演化的本质属性:共生属性1.1现有研究的分析

关于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演化的研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安全的本质篇(4)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217-02

一、本质安全型矿井内涵

本质安全型矿井源于煤矿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即全部电路均为本质安全型,在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物的电路。由此演绎的本质安全型矿井,就是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使内部的人、物、系统、制度达到安全和谐统一,使各类事故降到最低限度,最终实现矿井零事故的本质安全。煤矿属于高危险行业,通过管理,把事故降到最低甚至零事故,即本质安全。其主要内容:一是人的本质安全。生产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做到遵章守纪,按章办事,杜绝三违,实现个体到群体的本质安全。二是物(装备、设施、原材料等)的本质安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物始终处在能够安全运行的状态,即设备以良好的状态运转;保护设施齐全,动作灵敏可靠;原材料优质,符合规定和使用要求。三是系统(工作环境)的本质安全。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等主要系统及分支的单元系统,这些系统没有隐患或缺陷,不会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发生事故。四是管理体系的本质安全。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实现管理零缺陷;安全检查经常化、制度化,实现人机互补,人制互补,避免或降低事故的危险性,减少事故的损失,从本质上实现矿井的安全。

二、本质安全型矿井管理标准与措施

本质安全型矿井管理标准的制定是在识别危险源的基础上,针对管理对象,通过强化管理来控制危险源。管理标准是消除危险源的对策和具体措施,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职工要明白每一道工序应如何操作,从而消除风险,防止事故的发生。本质安全型矿井管理标准是衡量安全管理的准绳,是管理工作应达到的最低要求。有了管理标准,还需要相应的管理措施来规范操作行为,使职工明确其职责权限及范围,并运用奖惩激励机制,督促和保证职工安全操作。本质安全型矿井的管理标准要覆盖生产作业现场的所有危险源。做到明确风险的产生原因,并有相应的管理标准予以规避;职工认真执行管理标准的要求,保障机电设备完好及正常运转,保障环境处于安全状态。要通过安全培训让职工明确手指口述的内容,进而控制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防止事故的发生。

1.制定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针对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一定要做到按标准作业就能够消除危险源的目的。管理标准要具有可操作性,并与国家标准、安全法规和煤矿安全规程相统一,目前没有标准的要考虑增加新的标准。安全管理对象标准:一是人的管理标准,即人的行为标准。是指管理对象在何时、何地以何流程和方式做什么,以及不应该做什么。二是机的管理标准,包括管理对象的完好标准、数量标准、质量标准和正常运转状态。三是管的管理标准,现有的管理标准和具体措施要完备。

2.可操作性强的管理措施。煤矿安全管理标准的具体措施,包括规范人员作业行为的措施、保障机器设备完好及正常运转的管理措施、保障环境处于安全状态的管理措施,以及保障管理标准完备性的管理制度。一是人的管理措施,包括监督检查、激励机制、安全培训以及挂警示牌提醒等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具体方法和手段。二是机的管理措施,为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检修、维护以确保管理对象数量充足、性能可靠、运行正常。

三、本质安全型矿井管理标准的制定原则

1.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本质安全管理标准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执行的力度。自下而上的方式保证了管理标准和措施的群众基础,便于本质安全管理标准和措施的贯彻落实;自上而下的方式保证了制定的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措施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的安全规程。

2.全面性原则。本质安全管理标准和措施要全面覆盖煤矿的所有管理对象,每一个管理对象,都应有相应的管理标准保障其处于安全状态,通过措施的落实达到管理标准的要求。

3.可操作性原则。本质安全管理标准和措施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才能起到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作用。制定管理标准和措施要做到明确具体,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管理标准和措施不仅要规定在何时、何地应当做什么,还应规定具体的操作流程,使当事人有章可循,并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有较为准确的预期。

4.适用性原则。由于矿井地质条件、装备状况、职工队伍安全技术素质差异较大,本质安全管理标准和措施应考虑矿井的差异性,根据矿井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本质安全管理标准和具体措施。

5.动态性原则。随着开采作业的不断推进,矿井地质条件、现场作业人员素质、机电设备状况等都会发生变化,本质安全管理标准和措施应随着这些条件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作业条件。

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对策

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是安全管理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又是随着时代和科技进步而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工程。

1.加强职工的煤矿职业化塑造,提高队伍素质。人是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每一项工作、每一道工序最终都要靠人去完成,这就要求每一个人在潜意识里要有高度的安全责任心,行为上按规范去操作。为此,对职工的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把这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严把进矿关。通过严格的文化考核、政审和体检,招聘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职工,要大量引进煤矿中专、技校生,改变煤矿职工队伍文化素质低下的现状。二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职工入矿前的安全培训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使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充分利用舆论工具,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运用典型的事故案例,分析事故的经过、教训和今后应采取的措施。使职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由他律向自律转变。三是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改进培训的方式方法,克服培训上的形式主义和走过场方式。实行教考分离,培训教学与结业考试由不同的部门实施,坚持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培训,将工资分配与技术素质挂勾,鼓励职工自学技术,提高综合素质。

2.加大物和系统的安全装备投入。加大老设备更新换代、老系统的技术改造,推广应用煤矿信息化自动化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系统、装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适时调整生产布局,推行集约化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机械化和自动化,减少人员投入。借鉴傻瓜相机理念,对生产系统、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技术改造,达到傻瓜都能操作的“预警―制约―闭锁”的链式保护方式。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生产系统中的瓦斯、水害、火灾、冲击地压、通风、压风、提升、运输、排水等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测监控,发现异常自动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断电、关机等措施,形成“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保护闭环。

3.加强管理体系的本质安全把关。安全管理体系是防止各类事故实现本质安全的基础。各级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管理制度,要从落实煤矿领导干部跟班制度入手,完善部门和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保一级,个人保个人、保班组的安全保障体系。现场安全管理要实现“三个转变”,把住“四关”,即管理方法由粗放型、单一性、机械性向集约型、多变性、灵活性转变;现场的质量标准化和安全等级状况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事故控制由事后的追查分析向事前的隐患排查和消除转变。把住人员关,生产环境中的所有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安全资格证书,特殊工种人员还必须取得相应的技术证书;把住设备、材料的入矿关,凡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材料不得进入生产系统;把住生产系统安全运行许可证的发放关,对提升、运输、供电、通风等主要系统,采掘头面,要害场所,制定详细的安全运行标准,组织安全、技术管理人员验收,合格后验收人员签字,安监部门发放“安全运行许可证”,并挂牌监督;达不到安全运行标准的不得运行或生产,在生产或运行过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不符合标准时,要随时摘牌,整改合格重新验收;把住工程施工前的设计、审查,施工中的工种质量,施工后的检查验收关,对服务年限较长的工程,实行“工程质量永久负责制”。达到管理体系无漏洞,工作环境无隐患,现场工作无“三违”的目标。

生态安全的本质篇(5)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水、大气、肥料等环境因素,一方面从属于农业生态安全系统中的子系统,而另一方面也是农产品的直接生态要素。从系统的角度看,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要素是农业生态安全系统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的交集。在这里,我们把农业生态系统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的各种资源与信息的流入称之为溢出效应(正价值);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向农业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与信息的流入称之为反馈效应(负价值)。如上所述,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之于农业生态安全系统也存在这样的正溢出和负反馈效应。两系统间正的溢出效应与负的反馈效应绝对值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农业生态安全系统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的安全性。上述分析表明,一方面,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诸多因素决定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属性,这种属性又会通过物质流、信息流、价值流的传导间接作用于微观层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除了受农业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外,还有大量的人工要素投入,其运行必然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范围和程度的影响。

二、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产品质量系统的技术逻辑关系剖析

人类自身利益极大化诉求支配下的改造自然行为多数情况下体现为外源性技术对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掠夺式发展。外源技术作为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改变了动植物生长规掉、污染食品产业链条,对生态系统和人类构成严重威胁。与外源技术正好相反,内源技术是对以增强生态系统产出能力且无污染的技术,可两生、无污染,利用而非取代自然系统的生产能力,辅助生态恢复、增强生态功能。农业生态安全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由外源技术向内源技术转化,从技术和组织层面上保证安全农产品供给,如图1所示。

三、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产品质量系统的信息逻辑关系

剖析农业生态安全可以为农产品供给提供安全的产地环境,进而减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市场竞争地位。目前我国消费者与安全农产品间的消费意愿与供给能力严重不成正比,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频发,从而导致了供求失衡和市场失灵。打造对称的市场信息,可以实现农业生态安全与安全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双向促进,现有的技术中,产地归属识别是最有希望达到这一目标的技术。产地归属不仅易于识别,而且难以伪造,可以促进优质有价的市场规律真正发挥作用,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调节功能,使得农业生态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传动机制发挥作用,作用过程和机理见图2。

四、农业生态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的价格逻辑关系

生态安全的本质篇(6)

农业是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和依赖最大的经济部门。农业作为与资源、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更是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1]。《中国21世纪议程》也指出:“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和根本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间的关系问题,因此资源、生态环境是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

1.2生态安全问题是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

1998年以来,国内许多学者相继提出了“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等概念和问题[2~5],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还把“人地系统动力学和生态安全建设”作为第33届活动的主题,认为:生态安全不仅是当前地学、资源与环境科学,而且也是生态学的前沿任务和主要的应用领域[3]。中国科学院还将“国家生态安全的监测、评价与预警系统”研究作为2000年的重大项目。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前沿课题,目前国外还主要集中在基因工程生物的生态(环境)风险与生态(环境)安全、化学物质的施用对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等方面的微观研究[6~15]。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及其评价研究还是空白。

1.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的概念、内涵和特点

安全是主体存在的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状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是指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农业生态系统有稳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资源可供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处于无污染、未破坏的不受威胁的健康状态。只有在这种生态安全的状态下,农业才能实现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没有生态安全,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战略性,生态安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二是整体性,这是由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及农业生态问题的普遍联系性所决定的;三是区域性,农业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有海洋、平原、山区等自然区域及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区域农业生态系统,这就决定了生态安全问题的强烈的区域性;四是层次性,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全球、国家、省(市)、县(市)、乡(镇)、村等不同层次,生态安全也同样具有层次性;五是动态性和阶段性,不同的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农业生产水平对资源、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对生态安全的需求程度、方式和内涵是不同的。因此,生态安全既是区域农业发展追求的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过程。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

2.1研究区域的选择

嘉兴市是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较差,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特别是以水污染为主的生态环境问题更具特色,而且其地貌类型较为单一,外部影响相对较小,是进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较为理想的区域。嘉兴地处太湖流域,南临钱塘江口,地势低平,河荡密布;农村工业,特别是乡镇工业较为发达;农业全面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水平较高;城镇、村落密集,人口众多,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生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表1)。

2.2评价指标的选择及其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和指标权重的确定

生态安全的评价,以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中心。考虑到生态安全的动态过程性特点,根据指标选择的科学性、系统全面性和相对独立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可比性和针对性等原则,我们从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资源生态环境质量、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整治能力等三方面来设定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查阅有关研究成果[16~19],征求省、市农业、环保、生态等领域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图1),并请上述专家对各层指标进行相对重要性的两两比较、判断,在汇总各专家评价结果后,得到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并按层次分析法原理,采用方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20]。

2.3评价指标的不安全指数值计算的数学模型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要立足于安全,从不安全的角度上进行,以“不安全指数”来表示。由于评价对象只有一个,因此,拟采用以下数学模型计算各评价指标的不安全指数。设Xi(i=1,2,3,……,n)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指标值,P(Ci)(Ci为指标号)为第i个指标的不安全指数,0≤P(Ci)≤1,XSi为评价指标的指标阈值,则:(1)对于越大越安全的指标:①若以安全值为指标阈值:如Xi≥XSi,则P(Ci)=0;如Xi<XSi,则P(Ci)=1-Xi/XSi×100%;②若以不安全值为指标阈值:如Xi≤XSi,则P(Ci)=1;如Xi>XSi,则P(Ci)=XSi/Xi×100%。(2)对于越小越安全的指标:①若以安全值为指标阈值:如Xi≤XSi,则P(Ci)=0;Xi>XSi,则P(Ci)=1-XSi/Xi×100%。②若以不安全值为指标阈值:如Xi≥XSi,则P(Ci)=1;Xi<XSi,则P(Ci)=Xi/XSi×100%。

2.4不安全指标阈值的确定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阈值的确定是一项非常具有探索性的工作。本项研究是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嘉兴市农业发展特点出发,根据各指标的特性和水平,确定其安全(最起码的水平)或不安全(现阶段勉强可以接受的水平)的指标阈值(表2)。

2.5综合评价结果及其原因分析

生态安全的本质篇(7)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品,它是人类与环境进行物质联系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食品科学是以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为目的同时兼顾人的心理需求的一门自然科学,它充分体现了服务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主义精神。自然辨证法生态自然观中,坚持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的长远、整体利益,实质上是以人为本的生态自然观。而食品科学正体现了自然辨证法生态自然观的要求和思想。

1食品生产应遵循生态自然观

在辨证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认为,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是天然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在进行食品生产,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时,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协同进化。农业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可也给我们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蓄积在蔬菜、粮食中的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以前看来遥不可及的食物农药残留、重金属指数超标等问题,如今已现实地摆在每个人餐桌面前。对于农产品,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源头污染是食品污染的直接原因。在水、土、气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质对农产品构成污染的主要物质归纳起来有四类,分别是: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生物污染和由普通营养引发的污染物。这四类物质都可能通过食物链,在农产品中富集,进而造成食品污染,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在进行食品生产过程中,应遵循生态自然观,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食品中的污染物来自于环境污染,要控制食品中的污染物,必须从治理环境入手。

2食品科学服务于人

食品科学是以满足人的第一生理需求为目的,包括了食品的开发、生产、加工等过程,都是以人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和目标,它的发展方向随着人们不断变化的观点和需要变化的,充分体现了食品服务人的精神。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对食品有了更全面更深层的认识。今天的“食”,已不仅仅是解决饥饿问题,人们开始从健康、卫生、营养、科学的角度注重饮食生活。在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盲目的追求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更讲求卫生、安全、营养均衡的食品,食品科学的研究方向也逐渐从单一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转向到今天的多样的低热卡值食品、绿色天然食品、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等。除了说明食品的发展为了服务人类而趋向多元化,更体现它关心不同人群的健康。

3食品安全是为了保证人的生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的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食品安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命维护系统和最基本的物质资源,是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基本解决温饱即食品量的安全后,食品质的安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近年来在历届全国“两会”上,食品安全问题几乎成为热点,人民群众反映也非常强烈。在食品的研发与生产中,食品安全性是首要的核心的内容,它充分体现着自然辩证法中生态发展观的人本实质。目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化、食品安全检验检疫都是着眼于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让消费者的人生安全和健康有更好的保障。食品安全的根本目标是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根本落脚点,是从根本上维护人们的利益,是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从而维护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主导者的地位。

4追求食品营养是注重人的发展

如果说讲求食品安全是保证人的存在,那么追求食品营养则是注重人的发展。食品营养是在食品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需要进一步考虑的科学研究问题。科学的营养指标是食品科学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首先许多食品的生产都是为了满足人体的基本营养需求,保证个体营养均衡,提高社会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其次,它还要迎合消费者的营养理念,这样的食品才更受青睐更有市场。食品科学为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也开发一些适合不同人群的食品,各种功能食品、保健食品都是为了满足对营养需要不同人群的需要。例如:为儿童设计的加钙、加锌奶粉,为女士设计的补铁奶粉等等。我国即将出台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办法》更是为了保证广大消费者对食品的营养特性有知情权,方便大家凭借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更加科学地选择健康食品,让消费者吃得明白、放心。科学的营养就是为了提高广大人群的健康水平,使人体营养吸收更趋于合理化,使人的生理健康得到更多呵护,真正做到关心人的发展,突出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5食品科学的发展应兼顾人的心理需求

食品在满足人类生理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向着满足人类心理需求的方向发展。在今天的食品研究中,除了食品的安全、营养,还有更多被讨论的是食品如何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如何通过食品的色、形、味、口感等感观功能去迎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是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另一方面重要问题。

食品的开发、加工、生产应本着服务于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精神,首先是满足人的第一生理需要,其中以人的安全、健康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同时还要兼顾各个消费群体的需要和大众人群的心理需求。食品科学的价值也就在于它能满足人的需求,脱离人的需要谈食品,显得空洞而没有了方向。因为没有人的需求作为指导,食品科学的发展也就迷失了方向。因此,食品科学的发展体现着服务于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主义精神的同时,它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人类。

自然辩证法的生态观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是为了更好的维护人类自身的利益,是以人为本的自然观。食品的生产是为保证人作为生态系统的调控者的存在,从而展现了它服务人的人本主义精神,体现着生态自然观的本质要求和辩证法思想。

参考文献:

[1]史贤明.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79-181,184-186.

[2]刘静玲.食品安全与生态风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5-16.

[3]张文学,杨立刚.食品安全的环境责任界定[J].生态经济,2003,6:2-4.

[4]孙明,刘晓庚.化学物质的应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3,24(8):176-177.

生态安全的本质篇(8)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2.008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科学有效应用监测结果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技术支撑。2014年~2016年,丽水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申报《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监控体系建设与检测技术推广应用》项目,以此为抓手,重点依托农业部综合质检站建设平台,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开展检测技术培训,同时推广应用检测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主要工作措施

1.1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

“打铁要靠自身硬”,借乘农业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东风,抓住加强自身硬件、软件建设的机遇,推进市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及乡镇农残快检室的建设,推广应用检测技术及检测结果,加强农业主导产业生产基地监管、服务,摸清风险隐患点所在,推广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减少化W农药的使用。

1.2提供综合指导,加强技术培训

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结合省市院地合作项目,聘请省农科院的博士、专家为项目出谋划策。通过农业局检测技术人员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面对面、手把手指导,仪器公司技术工程师跟踪指导培训,制定检测流程图、结果分析简介图等措施,加强监测技术培训,普及培训率达100%。以市级质检中心为培训基地,提供跟班学习、制定针对性方案上门指导等帮助,提升全市农残定量检测技术水平。同时组织土肥植保专家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培训。

1.3扩大抽检种类,掌握质量动态

首先各监测机构从单一的蔬菜农残快速检测为主向定量检测为主转变,检测种类由单一的蔬菜向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种类延伸,同时,形成特色、主导产业明显的区域性检测。其次在重点时段、重要节日组织全市联动抽检活动,掌握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确保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再是合理安排省级抽检对象,基本涵盖全部县(市、区),既体现抽检要求,又分布基本合理,以便更好、更权威评估本市主导产业总体质量情况,充分利用部、省级的监测力量,弥补自身监控能力的不足。

1.4加强技术服务,推进合理用药

结合监测结果,分析用药规律,指导生产主体科学合理用药。积极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以及天敌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如使用阿维菌素、多抗霉素、苦参碱、灭幼脲等生物农药替代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水乳剂、干悬浮剂、微乳剂替代乳油和可湿性剂等,赠送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及诱捕器、色板等,可有效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避免作物药害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主要成效

2.1推进市、县、乡(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网络建设

市级、县级实验室在功能上都能开展农残、兽残、重金属残留等监测工作,在区域功能定位上,县级实验室注重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实际,开展特色化检测,市级开展全方位检测以及复检、检测结果复核、有效性评定等业务。全市共计建立重点乡镇农残快速检测室158个,并对外开放,能够开展农户快速判定是否农残超标的初步检测,将检测关口前移健全监测网络。

2.2强化动态监控点的质量安全监测,检测合格率保持稳定水平

全市确定了213个农产品质量动态监控基地,基本涵盖粮食、蔬菜、食用菌、茶叶、水果等五大产业,基本建成产业结构合理、代表性广泛、囊括重点基地的监控基地网络。结合项目要求,制定全年质量监测计划,开展例行、专项、监督等多种形式抽检,在项目实施的这3年里,包括农残速测和定量检测共计抽检47883批次,监测合格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具体监测情况见表1),同时及时信息、通报,以指导消费、引导生产、配合监管。

随着项目的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的逐渐完善,软、硬件的大幅提升,2014年~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监测也逐渐大幅度开展(具体监测情况见表2),检测参数从2013年的24种,到2014年的38种,再到2016年的58种,不断增加。检测合格率维持在98%以上,基本稳定。

从表3中可以看出,省级例行监测合格率都达到98%及以上,进一步说明随着本项目的实施,强化动态监控点的质量安全监测,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总体平稳的态势。

2.3开展特色专项监测风险评估,推广检测技术结果应用

根据生产实际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开展特色专项抽检(见表4)。根据监测结果,总结用药规律、探查是否出现异常现象,每季度召集农产品质量安全委员会单位成员及相关专家召开全市风险隐患分析会商,聚焦主要风险隐患点,研究解决措施。

生态安全的本质篇(9)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151-02

1、前言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使得建设施工对安全质量要求更为严格,内涵也更为丰富,它不仅包涵技术、组织、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还涉及到工程法规、行为科学及相关规范等诸多因素。由于工程项目处于不同的地点,虽然具体环境千差万别,却都存在周期长、体积大、施工人员流动分散、露天高空作业多等特点,使得安全质量现场控制不易到位。因此,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引入安全质量风险控制势在必行。安全风险告知、质量关键点控制、“一图四表”是开展施工现场安全质量风险控制的科学方法,是确保风险管理深入推进的有效工具。把风险控制现场标准化管理与信息化有机结合,在施工现场公布识别风险、预防风险、降低风险、控制风险的措施,实行风险告知,看板管理,同时,在管理系统中制定相应的隐患信息管理模式,化解安全质量隐患,是实现安全质量管理目标的重要环节。

2、工程概况

宁安铁路六标起讫里程为DK222+400~DK265+100,线路全长42.7公里。主要工程量有:路基12.42 km,正线桥梁27.424km/22座,涵洞1656.47横延米/61座,铺轨工程由铜陵铺轨基地向东铺至芜湖,向西铺至安庆,正线铺轨250.24单线公里,站线铺轨42.07公里,新铺道岔125组,管段共有杏花、迎江两个梁场,共预制、架设900T箱梁856孔。目前,桥梁下部工程及路基主体已基本完成。杏花梁场设计551孔,预制551孔,迎江梁场设计305孔,预制305孔,架设305孔,已全部安全顺利架设。连续梁施工、制运架梁、无碴轨道施工、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等风险区域全部运用安全质量风险管理与标准化管理相结合,现场施工生产稳步推进,安全质量受控,从未发生安全质量事故。全管段多次被评为中国铁建总公司、上海铁路局、宁安公司、集团公司的安全质量标准工地,多个工点被评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

3、安全质量风险管理现场标准化与信息化的结合运用

3.1 安全质量风险管理标准化与信息化管理结构

3.1.1 按风险控制为:安全风险告知书、质量关键点控制表、安全质量风险公示图、安全质量风险识别分析登记表、安全质量风险应对计划责任展开表、安全质量风险动态管理监控表、安全质量风险处置结果评价表。

3.1.2 安全质量标准化为:安全质量控制目标、安全质量生产管理机构和职责、安全质量生产管理制度、安全质量过程控制、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质量缺陷与事故处理)。

3.2 安全质量风险控制与标准化的结合运用

3.2.1 加强安全质量风险控制,必须以标准化管理为手段,从安全质量风险的组织论证、分析研判,到动态管控、责任落实,及时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检查台账,动态掌握变化、动态化解风险,规范现场管理,重点从风险识别分析、应对计划、动态管理,处置结果的流程进行控制,及时在现场公布相应的风险标识标牌,告知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管理和作业人员风险所在及控制措施,在信息系统中进行安全质量风险应对计划责任展开表、安全质量风险动态管理监控表、安全质量风险处置结果评价表,针对风险逐一销号。

3.2.2 针对风险存在的普遍性,指挥部按照项目施工特点,以长江为界,划分一分部、二分部、杏花梁场、架梁分部、迎江梁场、铺架分部、三电迁改七个施工区域,成立“五部一室”,落实项目、部门各自安全质量责任;组织局指、项目部两级管理人员对铁道部、上海铁路局、宁安公司及集团公司下发的各项管理制度、办法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学习和研讨。结合标段工程实际,制定下发了《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责任制》、《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科技创新暨“四新”推广与应用实施细则》等40个安质、工程、计财、物资、设备管理制度、办法。统一风险编号(安全风险编号为NA6-1(2\XH\YJ)FB-AQ-;质量风险编号统一为NA6-1(2\XH\YJ)FB-ZL-……),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层层识别风险,风险的识别分析采用专家调查法(见图1)。

3.2.3 针对不同控制层面安全质量风险的差异性,建立风险清晰、级别分明的风险点数据库和公示图,确定连续梁施工、制运架梁、无碴轨道、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为安全质量风险管理重点;实行分级控制,划分责任区,落实责任人,控制了重点也就是把握了关键(风险期根据工期动态调整)。风险识别控制采用风险优先指数分析法(RPN法)即:

1、小冲大桥风险系数RPN=2*5*3=30

2、桥面无碴轨道风险系数RPN=2*4*2=16

3、长枫港特大桥风险系数RPN=2*4*1=8

4、专用线文苑路立交桥(电厂专用线)风险系数RPN=3*4*2=24

5、安庆站改造风险系数RPN=4*4*2=32

6、杏花梁场风险系数RPN=4*4*3=48

7、迎江梁场风险系数RPN=4*4*3=48((见图2)

(风险系数RPN=P×S×D,可能性(P)、危害性(s)、可检测性(D),确定风险程度排序:极高度风险:RPN=31~125;高度风险:RPN=16~30;中度风险:RPN=6~15;低度风险:RPN=1~5。)

3.2.4 根据风险发展的动态性,从工点作业开始,按作业工序如桥梁工程按桩基础、承台墩身、箱梁制运架、桥面系、轨道施工等;路基工程按地基处理、路堤、路堑、过渡段、边坡防护、防排水等;对每个风险点结合人员、设备、管理、现场等实际情况,从不同层面制定措施,形成职责分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质量风险控制体系。按施工项目的主要内容,对安全质量的风险管理作了进一步细化,对安全质量进行风险管理;在小冲桥连续梁、桥梁高空作业处制定了安全风险告知,质量关键点控制;在杏花梁场、迎江梁场、无碴轨道施工工点及等高风险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质量风险公示图、安全质量风险识别分析登记表、安全质量风险应对计划责任展开表、安全质量风险动态管理监控表、安全质量风险处置结果评价表,“一图四表”张榜公示,并对工点进行风险动态管理,进行风险监控(图3)。

生态安全的本质篇(10)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8-0034-03

1引言

农用土地资源安全,是土地资源安全最重要的突出问题。当前,农用土地资源安全与否,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生产安全,以及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对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的现实意义、评估原则和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等进行新的探讨,旨在为制定农用土地资源安全保障措施提供新的依据。

2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的现实意义

所谓农用土地资源安全,是指农用土地资源在满足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需要的状况及其能力。如果从可持续发展视角上考察,就是指农用土地资源在满足当代人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获取的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继续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的供给能力。具体而言,农用土地资源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农用土地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管理安全。

对农用土地资源安全的评估,主要对上述农用土地资源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管理安全等四个方面的评估,准确掌握评估目标地区农用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及其土地资源的生态状态和开发利用的效果。因此,对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进行评估,其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为科学制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新的依据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制定,必须准确掌握当前农用土地资源的数量状况、质量状况、生态状况和使用权状况。要掌握上述状况,就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对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析,其别是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强度、结构、效益以及分布状况进行详细分析,然后作出正确的评估。只有对农用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估,才能为政府部门制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提供科学的数据及相关依据,才能保障各种规划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才能更好地确保农用土地资源有效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使农用土地资源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2为农用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和适度开发提供新的依据

对农用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适度开发,必须全面地掌握农用土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植被再生规律、地质结构、水文状况和经济属性等方面的真实情况。这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优化配置农用土地资源,才能实现有序的开发与利用,尽量减少或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出现,才能保障最佳的安全使用。为此,必须对土地资源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进行评估,为综合利用和适度开发提供新的科学数据。在农用土地资源总量既定的前提下,要使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农用土地循环经济效益,提高单位面积的产业率。然而,要实现农用土地最佳循环使用效益,就必须弄清楚土地资源的多宜性和限制性,以及土地质量的区间差异性。因此,必须对农用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评估,掌握土地资源多宜性和限制性的特征及其相关数据,找到最为适宜的用途,从而做好循环利用与开发,获取最佳的循环经济效益。

2.3为保护农用土地资源生态系统提供新的依据

农用土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可分为直接生态价值,间接生态价值,选择生态价值和存在生态价值等。此外,它还包括生态系统产品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以及将来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农用土地资源生态系统具有自身调节和补偿的功能,通过自身调节和修复,抵制环境和生物数量变化对农用土地资源生态系统的影响,保持自身的协调和稳定。

通过对农用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评估,就可以对其生态系统的价值和功能得到科学、准确、合理的界定,并作出实事求是的正确判断,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农用土地资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增强抵御环境的干扰和恢复能力,保持其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该系统的良性循环,远离“非平衡”的边际。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农用土地资源生态价值与功能的持久,实现其生态安全的持久性。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农用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评估,才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其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数据库线性走势。

3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原则的确立

过去,许多学者认为科学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生产性原则,是土地资源安全评估的三大原则。本文认为这并不是土地资源安全评估的三大原则,而是土地资源安全评估最起码的基本要求。

科学性,不仅是土地资源安全评估的基本要求,而且是一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起码要求,它并不能体现土地资源安全评估的特殊性和目的性。综合性,是研究多元因素和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因为在多元因素作用下必须用多项指标进行评估和检测,因而是研究土地资源安全评估最起码的要求,但它并不能反映土地资源安全评估的方向和评估的重点。生产性,是土地资源的基本属性,但它并不能反映出土地资源是否安全。也许生产性能从某一个侧面反映出投入产出的效益性,但效益性与安全性是土地资源的两个不同的命题,因而不能混为一谈。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安全评估,特别是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必须以“安全”为目标进行评估,而不在科学性、综合性和生产性这一层面上,而是在这一层面基础上全面揭示出农用土地资源的安全问题。

考察与评估农用土地资源的安全,必须从土地资源利用、开发和保护的可持续性、生态平衡性和环境优化性去考量。因此,农用土地资源安全的评估及其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系统平衡原则和环境优化原则。

3.1可持续发展原则

农用土地资源能否可持续利用,如何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以及可持续地保护土地资源,这是土地资源安全的核心问题,也是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研究农用土地资源安全的指导思想,而且是衡量农用土地资源是否安全的最高标准,也是研究农业土地资源安全问题的行为准则。

农用土地资源安全的实质,就是农用土地资源不仅要满足当代人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源的需求,而且不损害后代人持续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求。或者说,既要满足当代人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的需要,也要保障后代人继续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的供给。这是衡量农用土地资源安全的最高标准和行为准则,也是保障农用土地资源安全的最高目标。

在评估农用土地资源安全系数的实际工作中,如果仅从当前农用土地资源产出率和利用效益来看,土地资源可能是安全的。但是,如果从未来继续利用和开发的角度来看,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和盲目开发,会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益下降和土地产品生产力的衰退,因而土地资源则是不安全的。因此,仅从当前的利用效益和产出率去考察土地资源安全,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会掩盖土地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只有立足于现状,着眼于未来,才能设计出科学评估农用土地资源安全的指标体系,揭示其安全的隐患,采取有效调控措施,保持农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2生态系统平衡原则

评估农用土地资源的安全,既要评估土地资源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更重要的是评估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这是因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不仅是土地资源数量和质量安全的基础,而且也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生态安全,其它安全就会失去依托,因此,生态安全评估至关重要。

土地资源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土地水分循环系统、土地营养循环系统、土地能量循环系统和土地生物循环系统等。其中,水分循环系统又包括人工水分循环系统和自然水分循环系统,以及自然灾害对水分循环系统的影响;土地生物循环系统又包括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变异所依存的循环系统。因此,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估涉及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及后续效应的作用。

由此可见,土地资源生态系统安全与否,主要有两个标准,即土地资源生态系统的平衡状况和循环状况。土地资源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土地资源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良性循环是生态系统平衡的表现形式。因此,土地资源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土地资源安全的最高标准,也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开发的可靠保障。为此,要正确评估农用土地资源的安全,必须坚持生态系统平衡原则,设置生态安全的评估指标体系。

3.3环境优化原则

任何资源,都寓于环境之中,土地资源更是如此。土地资源所依存的环境,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法律政策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交通区位环境。其中,法律政策环境还包括农用土地资源产权制度、土地管理条例和土地资源法规等,是调控土地资源配置和化解土地管理风险的重要依据。

上述这些环境,都与农用土地资源安全密切相关。这些环境因素,是人类与土地和谐关系的桥梁与纽带,是影响土地资源安全的外在因素,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

由此可见,土地资源环境优化是土地资源安全的保障,因而在其安全评估中应设置相关环境安全指标体系,是评价土地管理安全、土地生态安全和土地质量安全的重要依据。

3.4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是安全评估指标的选择,其次是安全评估指标的组合,再次是安全评估指标的分布,最后是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运用。

(1)评估指标的选择。

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指标的选择,首先应选择安全评估的主导性指标,即选择对农用土地资源安全影响最为显著的主导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农用土地资源安全长期起作用而又不易改变的因素指标;其次,应选择在性质上较为稳定的因素指标,即对农用土地资源安全产生持续作用的较稳定的因素指标;再次,应尽量选择可量化的对土地资源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指标;最后,应选择对土地资源安全产生影响差异性较大的因素指标,以判断其安全的波动性及其规律性。此外,还应选择对土地资源安全产生直接作用的因素指标,尽量排除间接作用及影响作用不明显的因素指标。

由此可见,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指标的确立,应是对安全产生主导性、稳定性、量化性、差异性以及直接性的指标,组成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地综合地反映农用土地资源的安全性。

(2)评估指标的组合。

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指标的组合,可划分为四大组合,即土地资源数量安全指标组合、土地资源质量安全指标组合、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指标组合和土地资源管理安全指标组合。

农用土地资源数量安全指标组合,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已利用农用土地的数量及其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各种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不同坡度等自然状态下的农用土地资源数量。数量安全的评估,既包括土地资源绝对量的评估,又包括相对量的评估。这里的相对量,是指人均拥有量。通过绝对量和相对量来评估需求满足度,就能直接或间接发现农用土地资源的安全问题。

农用土地资源质量安全指标组合,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与农作物或其它植物生长有关的土地质量,如养分的有效性、水分的有效性、根层的氧气有效性、土壤保肥能力、土地耕作条件,以及土壤的盐度和碱度等;与畜牧业生产有关的土地质量,如牧草的生长能力、牧草的营养价值、牲畜饮水的有效性,以及抗拒植被退化的性能等;与林业生产有关的土地质量,如年均材积量、土生材种的类型,以及病虫害和火灾等。

农用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指标组合,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生态环境压力指标、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和生态环境整治指标等。生态安全指标,既有定量分析指标,又有定性分析指标,还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指标。这些指标如何组合,关键在于安全评估的目标与重点。

农用土地资源管理安全指标组合,主要包括农用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产权制度指标,使用权配置指标和经营权转让指标。农用土地资源的产权属于集体所有制,使用权配置属于乡镇政府调控,而土地经营权转让却属县市级有关土地管理部门的指导性调节。因此,农用土地资源管理安全,主要源于村、乡镇和县市政府之间在管理、组织、调控、协调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所致。

(3)评估指标的分布。

在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中,既有复合型指标,又有单项指标;既有数量指标,又有质量指标,又有加权指数指标,又有复权指数指标。因此,在安全评估指标组合体系中就必然存在指标分布的问题,因为不同指标反映不同性质的安全问题,但在指标分布中应选择指标的主导方面。然而,从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整体分布来看,如表1所示:

5结语

由于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取决于安全评估的目标和重点。因此,不同时期安全评估所设立的指标体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评估进程的变化而调整。

从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的目标来看,既有当前现状的评估,又有长期趋势的评估;既有单项评估,又有综合评估;既有安全风险评估,又有土地效益评估;既有战略性评估,又有开发价值评估;如此等等。

随着安全评估目标的不同,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具有动态性、调整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安全评估指标的运用具有灵活性和操作性的特征。

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研究力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且仅在安全评估上提出新的思路,以求对此引起共鸣。

参考文献

[1]文森,邱道持.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2007,23(8):466-470.

[2]刘勇,刘友兆.区域土地资源安全评价[J].资源科学,2004,26(5):69-75.

生态安全的本质篇(11)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work is a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nstruction project to effectively control and mastery of the work, namely through a seri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thod, in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 and finally form the entity and through the acceptance, to serve the society. The actor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is paper is how to carry o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s a system discussed.

Keyword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nterprise; projec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施工项目组织机构管理

施工项目组织机构管理与企业组织机构管理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项目管理中,合理设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是非常必要的。建立高效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机构,是施工项目管理成功的组织保证。企业要根据施工项目的需要,建立一个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组织机构即项目经理部。只有这样,施工企业才能对施工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从而为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创造条件。

2.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2.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全面系统地将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首先应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企业要依据质量保证模式,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编写质量手册,制定质量方针、技术目标,使质量保证体系更具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等。

2. 2加强对人、材、机的控制

(1)对人的控制: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应以人为核心,将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2)对材料的控制: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因而在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

(3)对施工机械的控制:施工机械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施工项目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它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施工机械设备。

2.3控制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因此,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在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环境,保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施工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为了将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质量的控制。做好事前控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是施工操作的依据,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操作人员都应严格执行。

(2)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工序活动条件主要有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只有对工序活动条件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处于被控状态,才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的正常、稳定。

(3)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因而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使工序活动效果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4)设置质量控制点: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强化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所以,设置合理的质量控制点,使工序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是十分必要的。

3.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施工项目成本是指以施工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在施工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施工项目成本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主材、辅材、构配件、周转材料的摊销或租赁费、施工机械的台班或租赁费及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项目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等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按形式可以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

随着施工项目管理在建筑业中的推广和普及,建筑项目成本管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成为施工项目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标志和不可缺少的内容。由于项目管理不仅能够体现施工项目管理的本质特征,而且还能够反映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因而已成为衡量施工项目管理效果的客观尺码。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具体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尤其是项目部经理的责任。因此,要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建立一个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使每个管理者都树立成本管理意识,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责任,以利于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4.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管理

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是指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即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防止事故发生,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

4. 1坚持安全管理原则

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因而要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进行。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相关人员共同的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就无法进行。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是全员的参与也必不可少。

因此,在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的管理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4. 2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因而加强对人和物的管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防止事故发生较好的方法。

4. 3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文明施工措施

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安全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施工中,要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检查,对生产各因素状态进行科学有效的约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