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老年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大全11篇

时间:2023-12-05 09:49:36

老年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老年康复护理的重要性篇(1)

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比重也越来越突出,到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2.12亿人,占总人口的15.5%。根据联合国公布标准,据预估,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会达到4.37亿人,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而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其年龄高、体质差、患病几率大、康复时间长,再加上外界不同因素带来的压力等,使老年人的康复护理需求也极大,作为医护工作者应密切关注老年康复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给出相应结论。

2.当前老年康复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康复专业人才的匮乏。由于老年人不同于年轻人的生理、心里以及多病共存的情况,故老年康复治疗需要团队工作制来完成,医护人员需要完成老年患者的康复、物理、心里、作业、言语等不同方面的治疗,另外老年康复治疗还需要老年科、神经内科等多科室的信息交流,需要医护工作者有很强的专业素质,并同时兼备老年护理和康复护理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但因为目前康复医学并未被中国社会及大众所重视,我国康复技术人员在从医人员中所占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康复人员大多是从原来的理疗和临床人员中进行培训,致使康复服务缺乏专业性,康复效果也差强人意.

2.2 康复治疗设施不完善。在许多发达国家,在老人常出入的地方都会设置无障碍通道,并配备各种方便老人通行的器备和多功能轮椅,卫生间装有供老人使用的可升降洗脸盆和扶手坐便器。但目前国内医院所提供的方便老人使用的康复理疗设备还比较有限,影响老人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和功能训练设施还不够完善,例如很多医院床栏空隙太大,老年患者可能有坠床的危险;还有用热设备标志不明显,容易出现烫伤现象等等。

2.3 护患沟通存在问题。在老年康复护理中常见的问题为护患沟通不良的问题,引发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比如社会风气的影响、老年患者的恐慌心理、一些年轻护士和老年人之间存在的代沟问题等等,但这些诱因主要还是因为护理工作者对老年康复护理各细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老年人的心理疏导不够有耐心和言语方面的交流技巧不足。据统计,有65%的医患纠纷是因为沟通不良引发的,可见,医患沟通技术和护理技术同样重要,良好的医患沟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

3.预防对策

3.1 重视引进和培训老年康复护理专业人员。通过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举办老年康复护理医疗培训,重视对临床康复专业治疗师、康复护理师、物理治疗师、作业师等团队的培训,打造具有高效管理和较高的康复护理技术的团队。本着学科交叉交流和合作的理念,定期查房,联合管理,坚持医、护、养三位一体,根据不同老年患者不同的身体状况,为患者制定从临床到康复的全面治理方案和护理服务。这样才能满足老年人的身w、心里、精神等多方面的康复需求。

3.2 为老年人提供安全的设施和优化的环境。疾病和衰老很容易使老年人丧失对康复的信心,对护理人员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因此康复护理不仅要关注老年患者的生理需求,还要关注他们的心里需求,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对于行动不变的老人应配备多功能轮椅,方便他们自主用餐、行动,排便;走廊、卫生间等地面要做好防滑处理,也可设置老年人专用通道;老年患者病房应做到光线充足、温度适宜、床栏空隙合理,给他们一个像家一样温馨的环境。

3.3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老年患者在病痛恢复过程中需要医护工作人员的关心和细心照料,良好的护患关系对老年人的恢复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应对老年人提高耐心和细心,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需求,提高语言沟通技巧,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支持,对于他们康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悉心指导和帮助,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各医院也要做好护理人员的绩效评估工作,对表现好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

4.小结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国家应该重视老龄人口的生活保障,为老年康复护理事业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培养和引进老年康复护理专业人员和团队,为老年患者提供安全的设施和优化的环境,同时鼓励各大医院对护理工作人员实施绩效考核政策,加大对老龄患者的关心和照顾,为老年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康复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晨明.新医改背景下发展城市老年康复护理事业的思考[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156-157.

[2]刘祚燕.我国老年康复护理发展趋势[J].护理研究,2017,31(7):772-775.

老年康复护理的重要性篇(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44-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日趋严重,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西方社会在经济发展后也迎来老龄化的浪潮,但是我国现在仍处于发展中的过程,对于处理老龄化问题我国没有西方国家的优势。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方案目前比较实用的就是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实现健康老龄化,这样带给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就会减少很多。这就需要彻底落实社区护理工作,实现对每一位老年人的健康护理。

1 社区护理在老年保健中的作用

1.1 慢性疾病的护理和预防。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很高,极大的伤害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慢性病护理是社区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老年人的慢性疾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现在社区护理需要做的就是从根本上进行预防和病后的正确护理,对于社区护理人员要进行专业的慢性病护理培训,从根本上对社区老年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进行专业的指导,对老年人的疾病进行专业的护理。让老年人自身提高健康保健的意识,从自身做起,做好健康保健工作,减少慢性病的发展几率。

1.2 心理疾病护理。老年人一般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精神障碍,尤其是抑郁、孤独,也很大程度的威胁到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目前,在全国尚未形成社区老年人心理疾病的识别和干预体系。心理健康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护理是一个重要的责任,要对社区护理人员做进一步的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护理的专业技能,采用干预人群健康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以促进中老年人心理疾病的健康护理工作的进行。

1.3 健康档案管理。社区护理过程中,要对每一位老年人进行详细调查并做好记录,并将每一位老年人的详细情况报告给医生,对每一位患者都研究出一个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进行持续性的护理,社区护理的特点要体现出来。

1.4 家庭康复护理。大部分的老年人的疾病都是需要回家进行康复治疗的,所以,家庭的康复护理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家人对医护知识并不了解,所以,社区护理就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老年人进行康复护理。所以,要对社区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可以成为康复医师的助手,帮助医生为老人进行家庭康复治疗、指导和护理工作。

2 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

2.1 护理模式不完善。社区护理服务目前还是不够完善的,很多护理工作还局限于传统的护理模式,但是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的老龄化的社会。社区护理局限在注射、输液、测血压等初级护理模式,主要是重复一个简单的技术操作,以协助医生完成治疗工作为主。和大医院就诊没有区别,不能体现出社区护理的优势和便捷,社区护理的模式还是存在很多的不完善之处。

2.2 护理形式单一。社区护理的特点是要发挥其作用,对社区的老年人有一个整体的、详细的了解,并对每一位老人都有针对性的护理规划,但是,目前的社区护理形式仍然比较单一,仍然局限于传统医院的护理形式,只注重医疗技术操作,忽视医护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而且仍然只懂得遵医嘱,护理人员对老年人的详细情况并不了解,这样一来,根本不能做出准确的健康护理。而对于整个社区老年人的健康评估问题更是毫无头绪,这也让社区护理进入了死角,并未发挥出社区护理的真正作用。所以,对于整个社区来说,这样的护理形式是单一的,并不全面。

2.3 护理人员结构不合理。社区护理中的护理人员结构存在很多问题,这也是因为社区护理并未受到医疗结构的重视,传统上社区卫生机构被视为养老院。即使将社区护理模式的概念融入社区护理中,但是社区护理仍然是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除此之外,社区护理不仅仅只是对疾病的护理,护理人员还要具备社会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社区内的老年人的护理做到专业而又全面。

3 老年人社区护理模式的前景

3.1 健康老龄化。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类个体的老龄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健康老龄化,就是希望让老年人远离疾病,健康的安度晚年。除了社区护理做到位之外,还要让老年人提高健康意识,自我保健,自我护理,每位老年人都有着健康、乐观的心态。

3.2 老年临终关怀。临终关怀对于患病不愈的老年人是十分重要的,家人的照顾往往是局限的,但是社区护理可以通过科学、专业的医护技术让老人在临终前能够减少患病的痛苦,并且能够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快乐的享受最后的日子。

3.3 老年康复护理。在目前的社会生活中,老年人的康复护理受到更多的重视。未来还会有老年病医院和养老机构,并配备各种服务。对于康复护理的选择性也更多了,老年人可以玄子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护理机构来恢复健康。老年康复护理应该包括老年人保护和老年康复护理,提供日常的医疗、护理、预防、恢复等服务。

总之,中国的社区老年人护理应结合国家的条件,基于参考国际社区护理人员和社区护理工作内容,探索适合中国的老年保健社区护理道路,所以,以社区为基础的护理,对老年人的保健护理有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老年康复护理的重要性篇(3)

其实并非如此简单。作为养老产业领域最早的一批开拓者,大概9年前,泰康确立了以长期健康管理为核心的“医养融合”战略,即在养老社区邻近建设康复医院,以“养老社区+康复医院”双轮驱动的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诊疗-康复-长期护理”的闭环整合型医养服务。泰康早在2007年开始在养老产业领域悄然布局。8年后,泰康燕园康复医院成为泰康老年康复医疗体系的首个示范基地。

而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2015〕14号)、《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民发〔2015〕33号)等多个文件,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等若干意见,鼓励保险资金等社区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明确提出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

泰康燕园康复医院院长付研,便是随着燕园医院的开业走进泰康医养融合实践中的。

医养之间,用专业守护生命

2015年11月,位于泰康燕园养老社区一旁的康复医院正式落成。对一个养老社区来说,医院和护理中心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现行政策的限制以及医疗护理资源、人才相对短缺的情况下,这是个大考验。于是,泰康将“医养融合”设定为养老社区的最大特色。社区配建了1万平方米的二级资质康复及老年病医院,有2个标准手术室、114张病床,可以为社区老人和周边居民提供老年病和慢性病预防、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慢病管理、临终关怀的全过程医疗护理服务。对外则通过康复医院与知名“三甲”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合作,与国际一流医院建立国际医疗直通车转诊服务。同时,社区签约了999急救车驻场,可及时响应紧急医疗救助需求。

坐在泰康燕园康复医院二层的大厅里,付研讲道:“我们考察了美国多家养老社区,比如波士顿着重持续照料退休社区(CCRC)的埃里克森Riderwood校园,也有类似于我们国家托老所的居家养老模式,再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创建了现在泰康之家医养融合的养老模式。”做完康复训练的老人,由护工推着或自己慢慢走着,不时由身边穿行而过,付研叫得出他们每一位的名字,看到心情好的老人,付研就握住他们的手,跟他们聊几句,老人们往往就开心得笑起来。

在泰康之家,医院派出医护人员进驻养老社区,并在社区内设立24小时值班的医务室。住在养老社区的老人,如果遇到突况,可在医务室获得及时治疗,必要时还能紧急转诊至康复医院抢救。付研说,社区很多老人已经感受到医养结合的好处,“大到社区活动场所、小到房间里的卫生间,泰康几乎在每一块活动区域都设置了紧急拉绳报警系统或者按钮,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老年人因突况而未得到有效救助的情形发生”。

何阿姨就是受益者之一。翻开手机里的相册,付研轻轻讲起何阿姨的故事。何阿姨是泰康之家独立生活区乐康园的居民,虽然在生活上有自理能力,但是她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同时又多种老年慢性病缠身,最严重的是还患有心力衰竭。“何阿姨突然在一个周末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而晕倒,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可以说死亡的概率达到了90%以上,各种不好的症状都伴随而至:呼衰、心衰、肾衰、神志不清。”从事一辈子老年急救的付研对这种情况非常熟悉,立刻调动所有资源开始抢救。整个抢救的过程很紧张,最后的结果很成功。之后,何阿姨在医院用了三周的时间恢复,出院后的她还是非常虚弱,没有力气下地活动,只能躺在床上休养。

针对何阿姨的情况,付研和医护人员就将她送到泰康之家的专护区进行康复治疗。最初,医院的康复人员每天给她做被动康复训练,等到何阿姨好一些之后,她就到医院康复大厅进行每天一次更全面的康复训练,有被动型的也有主动型的,从而一点点好转,直到能自己慢慢走路、活动,一共用了两周时间。

“从命悬一线、抢救、逐步康复到回到乐康园的家,何阿姨一共只用了五周的时间。”虽然她已经可以像之前一样独立生活,但是工作人员还是会对她进行持续观察,妥善安排好何阿姨今后的照顾和治疗,并且定期对她进行康复治疗,对此何阿姨和家人终于可以放宽心了。“何阿姨的故事让我感受很深刻,生命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的存在,因此我们必须要更加用心地去照顾患病的长辈们,何阿姨的整个抢救过程很让人欣慰。因为在泰康之家形成了一个非常良性的闭环服务,长者安心地在独立生活区生活,在身体发现问题时可以马上到我们的医院进行护理、治疗和康复,直到他们身体完全好转并且医生们评估合格后才让他们放心地回到自己的家中。”

不到一年时间里,这样的故事很多。有些老人康复后,发了照片给付研,付研一一存在手机里,不时翻看,欣慰与动力涌上心头。目前,泰康之家的社区服务体系由生活服务体系、医养康复体系、活力文化体系三大部分构成,包括日常生活服务、餐饮服务、健康管理、专业护理、医疗问诊、康体娱乐、活力课程和社工服务,以满足入住长者的综合需求。

生活服务方面,社区通过管家式服务体系,让长者们在社区住得舒适、踏实和方便。在餐饮服务方面,与国内知名的餐饮机构松鹤楼合作,共同开发了适合长者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的特色社区餐饮。

为最大限度地保证社区居民的活力生活,社区提供近1.2万平方米的超大“会所”,包括健身房、舞蹈室、恒温康体泳池、手工坊、绘画室、图书馆及多间教室、家庭影院、电子高尔夫室等,为居民的活力生活提供理想空间,并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课程。

1+N多学科团队全方位照护

按国际惯例,每3位老人需要1名护理人员,我国对养老护理人员需求大约在1300万人。全国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培训基地主任沈小平表示,全国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或护理专业的高职院校有64所,其中只有14%的学校设有养老专业方向,养老护理招生也困难重重。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不足百万,每年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只有4万余人,对比日益增长的4000万失能老龄人口,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为了缓解失能老人家庭照料难题,不少养老服务供给方由过往单纯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已转型为重点发展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机构。而越来越多的家庭也已经转而考虑医护式养老机构,尝试依赖社会化资源,寻找解决失能老人照料问题的“出路”。

“上医治未病,下医治已病”。据研究,中国慢性病患病率16%,而慢病在所有疾病费用负担中占比达70%;重视预防、康复可降低成本20%。响应“十三五”规划中提出“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大病慢病医疗费用”,泰康创新医养融合慢病管理模式,建立“预防保健―疾病治疗―慢病康复―老年护理”闭环整合型医疗保健体系,提供超出传统疾病治疗范畴的多学科共存的医养融合服务,最大程度地维持和恢复患者的功能状态。通过“治未病”全方位照护社区居民健康,降低医疗成本。

付研说,普通家庭根本难以支撑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泰康养老社区护理总监刘女士表示,从专业护理角度来看,家庭照料者的护理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瑕疵,如因长期卧床产生的压疮问题,不及时处理会增加老人细菌感染的几率,家庭护理环境也因缺乏像全身移位机、吸痰仪、空气床垫、步入式浴缸等专业适老化设备,影响了老人亚急性和慢性阶段的照护质量。“拿植物人这种因脑出血而留下的后遗症来讲,伴随老人的脑细胞减少、语言交流障碍以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这三个开放通道的护理,就需要由医生、护士、护理员、康复师、营养师,还有包括一些心理医生和社会工作者共同来组成一个‘1+N’多学科团队,共同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日常、医疗照料以及心理辅导。”

医联体老年病精准医疗

2016年7月17日,泰康之家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签署协议,在泰康燕园康复医院成立老年神经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神经变性病患者的临床诊疗、护理、康复及相关科学研究。“泰康之家是泰康人寿的全资子公司,专业从事养老、医疗健康投资与运营,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是从事神经变性病临床诊疗领域相关研究和学术交流的专业学会组织。”

泰康燕园康复医院老年神经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是国内首个以神经变性疾病的患者临床诊疗、护理、康复领域新课题、新技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临床研究机构,将在老年疾病防治中重点落实精准医疗实施计划。“精准医学是临床信息、疾病队列和生物样本库,结合组学研究、分子影像、临床药物、大数据、临床结果的评估,形成在大数据的支撑下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以增加疗效、降低副作用、降低医疗费用。”

老年神经变性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又称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运动神经元病(motorneuron disease,MND)等神经系统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加重、人口平均寿命延长,60%以上的老年人患有多种老年病或慢性病,国内患有老年神经变性病患者在老龄化背景下仍然呈上升趋势,目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总数已达4023万。此类病症急性期治疗过后,亟需通过长期关怀照护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老年康复护理的重要性篇(4)

[中图分类号] R74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2-208-01

New treatments of the older with mental disorders--to discuss rehabilitation wards without Companion

LIN Ping WANG Yi ZHIANG Zhen

(The wards of Inner Mongolia third Hospital Rehabilitation Centers, Huhhot,010020)

[Abstract]Mental disorder in late-life is severely harmful to the old quality life and Cause heavy burden to society and family. It's complicated and difficult work to treat. We try to treat mental disorder in late-life with drug, carefully nurse and rehabilitate training. This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gets preliminary results. My rehabilitation wards without companion was succeed in incorporate integrative management mode of nurse and rehabilitation. We obtained much precious experience, improved the old quality life and reduce the burden of the family and society.

[Keywords] Mental disorder in late-life; quality life; rehabilitation wards without Companion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明显增多,但生活质量不高。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疾病,死亡率高、残疾率高,以至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其中,老年期精神障碍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老年期精神障碍的治疗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为改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许多老年病通过康复治疗,症状得到了缓解,功能得到了恢复。在发达国家,康复医疗早已成为老年病处理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我们尝试对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精心护理和康复训练融为一体的综合治疗,取得了初步成效。

我院自2007年1月开设老年无陪伴康复病房,主要收治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其中包括精神分裂症衰退期、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血管性痴呆)、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等。这类患者共同特点是因精神障碍导致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生活不能自理,家庭无法照料,需长期治疗和专业护理。

病房工作人员由医生、护士和康复师组成,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由医生对患者整体病情做出全面的评估和诊疗,同时进行心理治疗,以解决患者的需要为工作目的,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包括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等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以保证病情相对稳定。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实施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整体护理,把工作重点放在对患者的身心护理上。康复师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评估,制定康复计划,实施康复训练,使患者的各项功能得以维持和改善,防止功能下降。

老年期精神障碍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基础,需针对患者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进行维持治疗,同时针对精神行为异常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因老年人体弱多病,随年龄的增长,生理性老化的出现,各种脏器功能衰退,尤其是重要脏器(如心、肺、脑、肝、肾等)代偿功能的显著减退,个体差异大,因此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药效反应等诸多方面均发生变化,使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之增加。老年患者往往在使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时即出现药物副反应,如锥体外系副作用、性低血压、过度镇静、认知功能损害、胃肠道副作用、肝肾功能损害等。因此,合理、安全用药是老年期精神障碍治疗的基本原则。

无陪伴服务由专业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包括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和医疗护理的整体护理。对护理事业的执着信念,专业的医学知识,规范的技术操作是专业护理的特点。众所周知,关怀是护理的核心概念与中心任务,有效的关怀能增强病人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病人的康复。老年病人,由于“空巢现象”及晚年患病,生活质量下降,心理更加孤独空虚,因此更需要他人的关爱[2]。老年无陪伴康复病房有一批致力于老年病康复事业的优秀护理人员,他们用自己体贴入微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工作,关心和服务于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他们在掌握临床护理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心理学知识,学习先进的现代护理模式,灵活运用“以人为本”的系统化整体护理理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与病人交流、沟通,将大部分时间用在护理病人身上,与病人建立了友好、信任、融洽的护患关系,给病人全面的、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

康复治疗是老年无陪伴康复病房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特色治疗。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病也随之增多。脑血管病、帕金森氏病、老年性痴呆等等一直困扰着老年人及其家庭。而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直线上升,也将成为我国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3]。老年痴呆症指的是因大脑神经细胞病变而引起的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由于脑部功能逐渐衰退,患者的记忆及智力进行性退化,部分尚有情绪、行为及感觉等方面的变化,并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的病症。老年痴呆症目前还无特效疗法,需要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共同改善痴呆患者的各项功能障碍及延缓其病情的发展。而康复医学强调疾病的功能障碍改善,训练患者利用潜在能力、残存功能或应用各种辅助设备以达到最有利的状态。康复治疗不容忽视,无论是对老年人自己,还是对其家庭,亦或社会,老年痴呆的康复已成为临床康复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康复疗法不能改变本病的病理改变,但对本病的改善起着一定的作用,能够延缓它的进程[3]。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认知训练、放松性运动疗法、文娱疗法、音乐疗法等。我们积极尝试各种康复治疗方法,努力寻找能够改善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学习,我院老年无陪伴康复病房已经形成了一套医疗护理和康复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总结了许多宝贵经验,改善了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保障。我们相信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区的老年病治疗事业一定能开创新局面,使老年病患者能得到更多的关怀和照顾。

参考文献

老年康复护理的重要性篇(5)

老年脑卒中近年来呈频发趋势, 越来越多老年人罹患该类疾病, 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及预后生存质量, 是目前临床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疾患之一, 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是减轻患者身体及经济负担,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最好途径[1]。而采用家庭跟进式护理是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最好方式。构建良好运作的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 完善护理机制是帮助患者摆脱生存质量低的最有效方法。本院近年来通过采取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的方式提升患者康复依从性,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5月 ~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26例。均符合我国新修订的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标准[2]。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年龄50~76岁, 平均年龄(63±13)岁;对照组年龄52~78岁, 平均年龄(65±1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住院护理, 观察组患者行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 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在患者出院时均给其建立一份电子档案, 记录其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家族遗传史等信息, 所有的电子档案按统一格式建设, 以便于日后管理和检索, 电子档案安排专人管理, 定期更新老人的康复治疗情况。电子档案的记录项目一定要详细到病情、个人信息、既往病史等, 每一个细节都不可忽略, 记录者要仔细校对每一个电子档案。在患者出院之后, 设置定期提醒机制, 就每个个体的特殊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方式进行提醒;建立一套医患之间的交流体系, 使老年人或者其家属能够定期知晓老年人康复恢复问题, 并及时采取相对应措施;对于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群体, 要定期举办健康知识推广活动。

1. 3 判断标准 康复依从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肢体功能活动康复锻炼是否配合;是否按时服用药物;是否定期复诊。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 P

2 结果

2. 1 两组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活动康复锻炼配合度为89.6%、按时服用药物配合者85.1%、定期复诊配合者92.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58.2%、41.8%,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多因高血压等基础病急性发作所致, 患者在面对突发病情时心态没办法及时调整, 常会出现焦虑及恐惧的心理, 特别是出院以后, 缺乏专业医护人员的照料, 常会陷入焦虑甚至抑郁的状态中, 担心自己不能恢复到正常人的生活状态, 因此对出院后的一系列康复措施配合度不高。而这些负面情绪导致的依从性不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也有一定影响, 甚至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3]。只有让患者理解出院后检查康复锻炼的意义, 才会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 改善预后质量。而家庭跟进式护理是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最佳方式。有研究结果表明[4, 5], 护理人员在家庭根据护理干预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和自我护理, 有助于减少失用性萎缩, 促进健康, 而且护理人员经常了解患者的思想及心理动态, 对患者的情绪恢复有重要价值。本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活动康复锻炼配合度为89.6%、按时服用药物配合者85.1%、定期复诊配合者92.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58.2%、41.8%,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采取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可以及时了解患者预后情况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有效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唐泓源, 杨明玉, 张黎明.老年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4(27):2841-2844.

[2] 庞久玲, 肖红双, 刘悦.护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依从性及疾病转归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 29(18):2389-2390.

[3] 刘彩霞.音乐疗法在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4(31):3339-3340.

老年康复护理的重要性篇(6)

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患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 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 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 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 因此老年人患病后康复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对江苏省徐州市社会福利院2007~2012年收治的51例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护理资料进行调查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瘫儿童患者51例, 其中脑出血22例, 脑梗死29例;男30例, 女21例, 年龄62~81岁, 平均74岁, 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下肢瘫痪、失语等症状。所有患者神志清醒, 均能配合相关治疗。

2 康复护理方法

2. 1 一般护理 保证患者生活环境卫生, 预防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和褥疮。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同时要给予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2. 2 心理康复护理 心理康复护理在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患者因为语言或者运动能力的残疾, 常有悲观、抑郁、自卑、孤独感、爱发脾气甚至有自杀倾向等心理问题, 在护理过程中应该多与他们进行交流, 通过关心与关爱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 积极引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2. 3 语言和肢体运动康复训练 语言和运动功能的康复是患者完成基本生活的基础, 对于患者的康复情况评定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当前普遍认为语言和运动能力的康复训练要同时进行, 国内外有很多康复训练方案[1]。具体方案要根据患者的疾病程度、病程分期来选择, 个体化方案是治疗的关键。

3 结果

经过1~6个月的康复护理, 51例患者中, 无明显疗效4例, 其余患者的语言和运动能力均有显著改善, 90%以上患者日常生活可以自理。

4 讨论

老年康复护理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 老年卧床患者;心理护理;集体娱乐康复;依从性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0.078

Influenceofcollectiveculturalactivitiesonnegativeemotionandrehabilitationcomplianceofelderlybedriddenpatients

RENXiao-xiao,LIXiu-qiu,LUShao-ping,etal(Guangdong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Guangzhou510080)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collectiveculturalactivitiesonnegativeemotionandrehabilitationcomplianceofelderlybedriddenpatients.Methods:Atotalof67elderlybedriddenpatientsweredividedintocontrolgroup(n=34)andexperimentalgroup(n=33)randomly.Twogroupsofpatientsweretreatedandcaredbyroutinerehabilitationexerciseanddrugtherapy.Patientsinexperimentalgroupweregivencollectiveculturalactivitiestwiceweekly.Thedepression,anxietyandrehabilitationcomplianceof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Thedepression,anxietyofexperimentalgroupwerelowerthancontrolgroup.Therehabilitationcomplianceofexperimentalgroupwashigherthan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ollectiveculturalactivitiescanreducetheelderlybedriddenpatient′snegativeemotionandincreaserehabilitationcompliance.Itisworthtouseinclinicalrehabilitationnursing.

KeywordsElderlybedriddenpatients;Psychologicalcare;Collectiveculturalactivities;Compliance

老年卧床患者由于活动受限,其治疗周期及康复过程相对较长,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影响患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影响康复效果。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的延续,是实现整体康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如何通过康复护理的方法,减少其负性情绪的发生,提高老年卧床患者的康复依从性,从而提高康复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科借鉴集体疗法,在2013年4月开始对老年卧床患者开展集体娱乐康复,以探讨集体娱乐康复对老年卧床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康复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老年卧床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男42例,女25例。年龄75~95岁,平均(79.8±6.4)岁。病程12~64月,平均(20.2±9.2)月。卧床程度分级:卧床二级37例,三级30例。纳入标准:(1)患者及家属自愿参加本研究。(2)通过MMSE量表筛查认知能力评分≥10分。(3)年龄≥65岁。(4)纳入第二级、第三级的卧床患者,且大部分时间卧床6个月以上者。排除标准:(1)有明显的精神病史者。(2)严重心肺疾病或体质极度衰弱卧床患者及临终患者。将2012年6月~2013年3月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4~10月的33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卧床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按照老年卧床患者的康复常规进行药物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及理疗等康复措施和常规的康复护理指导,康复训练和护理的方式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给予每周2次的集体娱乐康复活动。活动的具体流程为:(1)康复治疗师、康复科医师和康复护士根据对老年卧床患者的评估,一起协商制定集体娱乐康复活动的具体内容。(2)活动的内容、地点、活动的益处和注意事项由康复护士提前1周通过口头宣教和张贴通告通知患者、家属及陪护,并鼓励其参与。(3)娱乐康复活动的内容具体有集体拍手操、集体击鼓传球、集体朗诵和阅读,集体滚球比赛、数字接龙、集体唱歌等。(4)娱乐康复活动由康复护士进行主持,2名治疗师进行辅助引导。(5)每周举行2次,每次活动时间为30min。

1.3评价标准(1)负性情绪改变。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HAMA、HAMD评分。(2)康复依从性的评定采用康复治疗完成率。康复治疗完成率是一段时间内患者治疗完成项目与医师开出项目的比率,我们以3d为1个统计单位。出院前1d评价该日前3d的完成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3.2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出院时康复治疗完成率比较(表1)

3讨论

老年卧床患者由于卧床时间的增加,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压疮、大小便失禁、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并增加患者心身痛苦及家庭负担,康复护理要千方百计使卧床老人进行康复治疗和活动,减少卧床时间,改善其活动能力,尽可能地恢复患者自理能力。而老年卧床患者因康复治疗周期长,加之因基础疾病反复住院,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对康复的依从性差。传统康复锻炼常注重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尽管有一定疗效,但患者常只是被动参与锻炼,无运动时的快乐,治疗依从性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康复疗效[2]。因此,我们采用集体娱乐康复的方法减少老年卧床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

3.1集体娱乐康复对老年卧床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老年卧床患者由于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社交范围较入院前缩小,除了医护人员、家属的接触以外,很少和外人接触。集体康复训练的优点在于将医护人员的技术和兴趣集于一体,保证了患者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能够进行集体训练的空间[3]。我们通过集体娱乐康复训练为老年卧床患者提供一个互相认识、互相沟通和互相理解的环境,帮助患者参与群体交流、社会交流。例如,在进行击鼓传球的集体训练时,我们让接到球的患者做自我介绍,大家互相认识,使患者主动与人交流的机会增加。随着活动中互动次数的增加,患者之间、患者与其他家属、陪护之间的交流也增加。而这些具有共同特性的老年卧床患者具有共同性质的情感和矛盾,他们觉得平等、温暖,彼此间更易于沟通和交流,这对于老年卧床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得到了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而且也锻炼了患者的肢体功能,这种集体康复模式能使患者在肢体和心理共同得到恢复[4]。此外,集体娱乐康复活动作为一种良好的刺激,产生一种群体的、积极的、向上的气氛和环境,分散他们对疾病的不良情绪及注意力,改善了老年卧床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使其从中得到快乐和自我提高。朱韫钰等人认为娱乐康复护理对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有特别的效应,治疗师和团队也可帮助患者更容易找到适合其现况的兴趣点和个体化休闲方式,摆脱常见抑郁等负性因素的影响。本结果显示,试验组的老年卧床患者HAMA和HAMD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集体娱乐康复对老年卧床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自我中心意识强烈,认为自己老无所用,一切事都要依赖他人。集体娱乐康复训练作为一种良好的刺激,使大脑皮质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调动了患者的主动性,充分挖掘患者体内潜能,积极主动参与治疗。同时集体娱乐康复训练容易使护患建立良好的关系。医师、护士、治疗师在引导老年卧床患者的集体训练的活动的过程中,热烈幽默的气氛,使护士、医师、治疗师和老年卧床患者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从而使老年卧床患者对医师、护士和治疗师更为信赖,能够采纳临床康复治疗和护理建议,提高老年卧床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增强了患者康复的信心。

综上所述,集体康复护理对减少老年卧床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老年卧床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有明显作用。国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展了娱乐康复。在国内,近年来娱乐康复在逐渐受到重视,娱乐过程最常见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压力、提高合作技巧,使参与者得到放松和享受,对生活状态的满意度也有所改善[5]。但是,集体娱乐康复的临床推广对老年病房护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求主持集体文娱活动的护士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对护士文体方面的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绣球,任晓晓,卢少萍,等.全责康复护理管理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11B):3653-3654.

[2]周立芝,李建君,张海悦,等.集体舞蹈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4,28(5C):1848-1849.

[3]高晓艳,陈钢,周萍萍,等.强化集体康复训练对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237-239.

[4]车世钦,王凭,厉翠珍,等.集体康复模式在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9):9-12.

老年康复护理的重要性篇(8)

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1],是一种渐进性的慢性退化痴呆,它以缓慢的智力脑力的减退为主要特征,最后持续演化为患者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及进行人格的控制。持续、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延缓病情发展[2],帮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我院在护理轻、中度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方面应用了3+1的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即分期、分阶段评估、健康教育、认知训练与预见性护理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其中男54例,女26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5.3±5.7)岁。轻度患者60例,中度患者20例。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痴呆、重度痴呆、其他精神疾病和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选用相同的用药方案,对照组使用痴呆患者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3+1整体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方式如下。

1.2.1 评估及护理 (1)评估方法。对痴呆的严重程度使用长谷川简易痴呆量表进行评估,首先将患者分期、分阶段,其次评估老年痴呆患者的身体功能状态。评估身体功能使用日程生活能力量表(ADL),客观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2)护理干预。每周测评,在评测结果的基础上使用专业的康复护理模式,针对患者需求,制定护理计划并保证实施。

1.2.2 康复护理 (1)轻度患者可通过参与健康知识讲座及观看宣传图片,进行大脑的康复训练。(2)指导患者进行有益大脑认知的训练,并督促患者勤于练习。结合实际与经验,主要选择6种记忆和智力训练方法:拼地图、健身球、豆子、手指操、理解和表达能力及记忆训练。

1.2.3 语言功能 护理人员首先对患者的失语类型进行评估,再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语言功能训练。命名性失语主要表现在遗忘名称,在护理时可要求患者重复物品名称,反复记忆;运动性失语主要表现在构音困难,护理中对其示范口型,一句一字地教。也可选择短儿歌、诗词,与患者共同朗读,并让患者认读各式卡片,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1.2.4 自理能力 护理人员将动作分解为若干部分,并制定训练步骤,先对教学动作作示范,患者模仿,如患者遗忘可配合使用口头提示,反复多次直至患者可独立完成。

1.2.5 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推理 (1)物品归类训练,从动物、工具、食品、植物等内容中,选取一个内容,使患者联想并说出尽量多的有关物品。(2)定向训练,包括时间定向、人物定向及地点定向三方面。可在门上贴示醒目标志并给予时间、位置等简单信号,帮助患者定向。在陪同患者外出时,尽量让患者在不被帮助的情况下,自己辨别方向。(3)注意力训练,对患者提供游戏,指导患者阅读报纸图书,并根据患者爱好选择针对性的手工操作训练。

1.2.6 训练时间 通常情况下每天训练2-3次,30min/次。如需增加或减少训练时间,护士需同医师共同修订。

1.3 观察指标 采用ADL的评估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客观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前评分比较无差异(t=1.21,P>0.05),观察组的护理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护理后评分(t=5.87,P

3 讨论

我国目前有大约400万的老年痴呆患者[4],随着计划生育的施行,老年人口逐年增加,老年痴呆的患病率也逐年上升,这也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本次研究使用3+1整体康复护理的方式,在测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取可以改善或延缓患者病情的护理措施,帮助提高患者的记忆能能,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运用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手段,在痴呆患者的康复护理中,要注重护理评估的重要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痴呆症患者在通过3+1整体性的康复护理后,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语言功能方面均有显著提高,这将直接提高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可以为其他医院实施更为专业的痴呆症康复护理提供理论指导,这一康复护理模式应在临床上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临床痴呆病学[M].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8.

老年康复护理的重要性篇(9)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1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64-01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越来越多,老年人股骨头血液循环很差,骨折后容易坏死须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基于老年人体质弱、手术创伤较大,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康复,因此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有极大的影响,不仅可减少术后护理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还可通过早期护理康复训练能改善预后情况。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老年性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资料115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择 我院自2008年6月-2011年6月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15例,男63例,女52例,年龄60-91岁,平均年龄(72±3.5)岁,其中股骨颈骨折85例,老年性退行性骨关节炎30例;行全髋置术换78例,单股骨头置换术37例。

1.2 术后护理 ①一般护理:术后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检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必要时可给予吸氧,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②伤口护理:密切观察伤口及引流管的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若引流液量大于400ml、颜色鲜红应考虑出血未停止,需及时处理;引流量小于50ml,需考虑引流管堵塞,对伤口进行护理时需严格无菌操作。③心理护理:髋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大,且老年患者耐受较差,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影响预后,护理工作者需耐心教育、讲解,使患者了解病情及护理康复的重要性。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帮助患者康复。④饮食护理:术后患者饮食从流食逐渐过渡至半流质、膳食。饮食应选用有助于康复的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忌辛辣、油腻食物。⑤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a、预防感染:保持伤口引流通畅,观察渗液变化,及时换药,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以防发生坠积性肺炎及褥疮。b、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长期卧床制动,易诱发深静脉血栓,血栓影响下肢供血,延缓康复,同时血栓脱落可导致急性肺梗死等严重后果,因此术后要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加强下肢肌肉收缩促进静脉回流。c、预防假体脱落:术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搬运过程中容易发生人工髋关节脱位。预防的关键是保持患肢外展位,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外展、内收。

1.3 康复训练 ①术后当日:髋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大可能导致术中神经血管损伤,情况严重可出现神经血管危象[1],手术完成后需用三角枕固定双下肢,并保持屈髋屈膝位使下肢重要血管神经松弛,术中充气止血、过度牵拉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术后须鼓励患者立即活动足趾及踝关节促进下肢血液循环。②术后1-3日:在患者耐受的基础上主动进行髋关节屈曲训练,训练时注意髋关节活动度以防髋关节脱位。早期患者疼痛与恐惧会影响训练,训练过程中需要引导患者消除恐惧并告知康复的重要性[2]。③术后4-7日:尽早令患者下床进行外展功能训练,患者可在平行杠的辅助下面对镜子进行步态训练,医护人员在一旁予以纠正。逐步加大训练强度以增加心血管系统耐力[3]。

1.4 出院健康教育 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大,康复时间长,需患者出院后需坚持康复训练,教育患者院外康复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

1.5 康复评价 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康复效果,标准如下:①优:下肢无疼痛,能正常行走无跛行,髋关节屈曲120°-130°、内收15°-20°、外展20°-30°、后伸8°-10°、内旋30°-40°。②良:下肢疼痛消失,能行走,但有间歇性跛行髋关节屈曲80°-100°、内收10°-15°、外展15°-20°、后伸6°-8°、内旋20°-30°。③可:下肢间断性疼痛,明显跛行,髋关节屈曲30°-60°、内收5°-10°、外展、外旋至10°、后伸2°-4°。

2 结果

115例患者中70例获得随访,随访中患者反映病情恢复较好,具体情况见表1。

3 结论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周期长,患者对疼痛耐受性差,术后细致的护理及规范的康复训练能明显地改善患者预后,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另外,耐心的健康宣教与护理,不仅可以促进患者康复,亦有助于医患关系的融洽,同时也使得护理工作者自身业务水平有一定提高.

参考文献

老年康复护理的重要性篇(10)

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56~82岁老年冠心病资料完整患者64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9岁,根据临床类型分为:心肌梗死型、心律失常型、心绞痛型[1]。临床表现有心肌梗死先兆症状的48例占75%;有疼痛症状44例,占70%;有并发症14例。多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

2严密观察病情

2.1心肌梗死先兆症状观察:国内资料介绍,老年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前有先兆症状者比一般成人少[1]。但在我院64例老年冠心病人中有先兆症状者占75%。主要先兆表现为周身乏力、胸闷,活动时心悸、气短、烦躁、心绞痛等症状,疼痛时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缓或伴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血压大幅度波动,心电图S-T段改变,T波倒置或增高,均应警惕近期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发现先兆症状应及时处理,避免发生严重的后果。

2.2疼痛:一般认为老年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早期缺乏疼痛症状或疼痛表现不明显,疼痛部位不典型,以无痛性较多,根据我院64例患者资料统计看,有疼痛症状者占30%,并不少见,其中6例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余者均为心前区疼痛或胸骨后痛。

2.3心律失常: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因此死亡率也较高,我院64例患者中并发心律失常者占50.5%,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后1~2周内,以24小时内最多见,可伴有乏力、头晕、昏厥等症状。根据特点和表现应严密观察,及时处理,以防猝死。

2.4心力衰竭:主要是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为梗死后心肌收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2]。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紫绀、烦躁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进一步出现右心衰竭,颈静脉怒张、尿少、浮肿、肝大。

2.5休克:老年人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即便梗死面积不超过40%也易引起休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休克多出现在发病后的早期,临床表现为血压降低、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少、神志迟钝,甚至昏厥。在我院64例患者中,有4例并发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休克是老年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致命并发症。

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和心电监护使许多老年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得以及时治疗和有效护理。

3康复护理

3.1急性期护理要点。

3.1.1休息:急性期应以治疗和卧床休息为主,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处于安静状态。发病一周内严格限制一切主动活动。在我院收治的病人中,有些老年病人因为床上翻身或用力大便而发生意外。发病后第2~3周,可使病人逐步坐起,床上活动。发病第4周,帮助病人逐步离床站立和在室内逐步走动。目前虽多数主张早期离床活动,但老年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病情较重,并发症多,故休息时间与病情变化就应有所延长,一般无并发症者第二周后期可离床活动。

3.1.2吸氧:氧疗可改善低氧血症,有利于心肌梗死的康复。确保有效的吸氧是急性期康复的重要环节,患者在急性期3~5天应给持续高流量吸氧3L/分~5L/分,病情稳定后改为间断吸氧1L/分~2L/分,以后逐渐改为必要时吸氧。由于老年人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鼻粘膜脆弱等特点,我院多采用鼻塞法吸氧。病人容易接受并无多大痛苦。

3.1.3饮食及大便护理:饮食应以高热量、富含纤维素、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的低盐、低脂,饮食不宜过饱,少量多餐,因过饱会使血流大量集中于胃肠道,导致心脏和大脑的血液减少,心肌缺血、缺氧而加重心脏衰竭。老年病人的饮食和营养是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应注意大便的护理,因患者卧床休息时消化功能减低或使用止痛剂如吗啡、杜冷丁等药物后胃肠蠕动减慢,引起便秘,用力大便可增加心脏负担而诱发心律失常,因此保持老年冠心病心梗病人的大便通畅是很重要的康复措施。我们接收老年心肌梗死病人住院后,常规每晚睡前服液体石腊或蕃泻叶代茶饮,排便时可给患者加大吸氧,必要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避免了因用力大便而致的心脏骤停或严重心律失常。

4康复措施

4.1心理康复:目前国内一些心身疾病专家认为阵发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常有焦虑,当这些患者的情绪障碍消失后,心律失常会减轻甚至消失[1]。因此消除患者的情绪障碍往往是康复的关键。老年患者情绪不稳定,主要是由于生理或病理因素,长期给病人带来痛苦和折磨,造成生活上的困难,经济上的拮据,以及生活范围缩小,导致个性变异,多悲观恐惧,认为治疗无价值和孤独感或情感幼稚等,对痊愈信心不足。因此心理康复是关系到预后成败的关键。我们将心理康复贯穿于整个康复护理过程,首先与患者多交谈,了解心理状态,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活动,采取不同的康复措施。对安静、情绪稳定的患者,多从冠心病易患因素及康复意义等方面进行开导,积极配合康复计划;对情绪急燥、波动较大的患者,我们着重从心理上给予安慰,讲解情绪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不良情绪刺激对预后的影响,使患者能够顺利通过康复的心理难关,以乐观健康的心理对待疾病,增强信心,积极配合并实施康复计划。

4.2功能与生活康复:老年人随着组织器官的衰竭,机体免疫力下降,活动量减少,临床主诉也少,并发症多,康复缓慢。我们应以“循序渐进”的原则,讲清早期活动的必要性和不活动的危害性,减少卧床休息时间,指导病人适度运动,严格遵循制订的康复程序。在活动前先向患者及家属讲清注意事项,必要时吸氧15~30分钟后由护士在场指导,并在心电监护下分别记录活动前后的心率,注意血压变化。如活动后心率明显增快,呼吸困难,血压升高,提示有可能活动量过大,应减少下次运动量,以确保安全。

4.3出院家庭康复指导。

老年康复护理的重要性篇(11)

1阿尔茨海默病概述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4],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病情缓慢进展,女性较男性多见。病理改变有弥漫性的脑萎缩、神经细胞变性及特征性的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早期出现记忆障碍和人格改变、患者经常丢三拉四、找不到东西、记不住别人的姓名或数字等,逐渐加重为概括、判断、推理及计算能力等智能的全面减退,并在此基础上伴感淡漠或欣快、片断的幻觉妄想、高级意向减退、低级意向亢进,生活逐渐不能自理可伴有失语、失认及失用等神经系统症状。在5~10年后逐渐恶化死于各种并发症。

2康复护理概述

康复护理[5]是指在康复医学的理论指导下,围绕全面康复的目标,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康复医师及其他康复专业人员、综合运用护理理论和康复技术,帮助康复对象从被动地接受他人护理转变为自我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专业化护理。康复护理内容[6]:①继发性残障的预防,防止并发症的发生;②学习和掌握各有关功能训练技术,对残疾者进行功能评价和功能训练;③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有关知识的传授和训练,使患者具备"自我护理"能力;④心理护理。阿尔茨海默病康复护理的目的[2]是延缓和阻止痴呆的进展,减轻痴呆严重程度和改善认知功能、抑制痴呆病理改变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延长寿命。

3阿尔茨海默病康复护理方法

国内外学者采取多种阿尔茨海默病康复护理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3.1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包括饮食,大小便,生活起居,个人卫生,身体的移动等动作[7]。

张彩华、徐奕等[8]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设计了序贯护理训练模块进行训练。序贯护理包括4个模块:第一模块是自理能力;第二模块是行走能力;第三模块是平衡能力锻炼;第四模块是生活处理能力。经过6个月的训练,得出序贯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适应能力及协调性,体力活动明显增加,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减到最低。

王颖[9]对40 例住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4个月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她得出的结果表明: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可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延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程,可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徐红[10]认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要依据痴呆的严重程度不同,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法。对轻度患者,鼓励其自己完成日常生活和经常参加各种活动,对中重度患者,训练过程中强调尽量让患者自己完成,护理人员应给予帮助、也可适当的协助完成,尽可能地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训练时动作应简单到复杂,强度应从弱到强,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范秀娟[11]对66 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得出:训练后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发现,患者躯体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比较明显,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程度也有统计学意义,总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高。从而得出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朱红霞,张彩华[12]通过对85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9个月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得出:轻度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改善,中度患者无明显好转但也无恶化。

3.2认知功能训练 包括定向、思维、记忆等的训练 康海华、马莉[13]对3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给予记忆力、定向力、注意力及缅怀训练,训练4 w后进行自身对照,认知功能训练能够有效地延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病情进展,维持并一定程度的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能力水平。

伍力,王燕,余发春等[14]对39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智力训练(下棋、拼图、认字、写字、读报等);瞬时记忆训练(强化日期、时间、重复电话号码);推理能力训练(一年有多少天、简单算数运算)。得出,目前药物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效果不佳时,开展认知功能训练是延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病情进展的重要方法。

陈玉花[15]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智能康复训练:包括 ①顺序记忆训练;②瞬时记忆训练;③短时记忆训练;④智力锻炼。她认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训练越早效果越显著,早期明显诊断就应该进行效果最好。

李红梅[16]对50例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记忆障碍、定向力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语言障碍康复训练。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反复练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鲍蕾,何敏慧[17]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早期识别认知障碍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认知功能训练和护理,尽可能地延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病情进展。

3.3娱乐活动 听音乐、做游戏、唱歌、讲故事、集体舞、老歌回放、钓鱼、套圈等。古秀容、丁佑萍[18]将40例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 对研究组辅以为期3个月的音乐体育活动、文化学习、种植和饲养小动物等娱乐活动。结果显示对痴呆症状有所改善和延缓, 其作用得到肯定。

郑福妹[19]认为音乐作为一种非语言交流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音乐表达、宣泄内心情感。吸引着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对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大脑的智力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3.4运动干预 林晓莉、王君俏[3]等对35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小组运动锻炼,包括坐位运动,颈部运动训练,上肢运动训练,腰部关节活动度训练,下肢运动训练等。她们通过痴呆心境量表的统计,表明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心境状况,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

梁月冰、黎雪松、邓瑞娟[20]等对80例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计划的进行体能训练。体疗室内设有站立器、步行器、固定的脚踏车、扭腰器、手拉器,跑步机、按摩床等。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锻炼,以帮助他们减少肢体关节僵硬及退行性变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

3.5心理护理 王丽萍[21]对2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首先尊敬老人,主动关心和帮助老人,非原则之事,尽力满足其要求。同时鼓励家人及亲人关心老人,以减少老人的孤独感。掌握每个老人的心理变化,因人施护,实施最有效的心理护理达到良好的效果。

杜滨、陈丽娜等[22]对3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采用人文关怀的心理护理方法,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护理计划中,给予患者更多的重视和关怀,缓解其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使患者感受到关心和爱护,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护理效果。

3.6综合康复护理 任宪芳[23]对3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包括:健康教育、作业疗法、心理健康、生活技能训练等。得出的结论是:综合康复技能训练, 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庭都是有利的, 是值得推广的。

袁燕、邢红霞、李静[24]对25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方法包括强化心理护理、增强社会支持系统、生活能力训练、体能训练及认知训练。

4康复护理评估常用工具

4.1日常生活活动量表[25](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ADL量表共有20项,包括行走、穿衣、洗澡等。评分标准为每项1~4分,1分为自己完全可以做,4分为自己根本无法完成。标准分值在20~80分,得分20分者完全正确,>20分开始出现功能下降,得分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差,得80分者最差。

4.2改良 Barthel指数[26] Barthel指数是1965年由美国Barthel发表,是用来测量个体基本生活能力的工具。Barthel指数包括饮食、大小便控制、个人卫生、生活起居等10项内容。标准分0~100分,5分为1个等级,分值越低生活自理能力越差,0分最差,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100分为满分,生活完全自理。0~20分生活完全靠他人照料;21~40分生活重度依赖;41~60分生活中度依赖;>60分生活部分依赖。

4.3简易智力状态量表[2](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该量表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于老年认知功能障碍评价的量表,由Folstein于1975年编制。MMSE共有时间、空间、简单的算术等30个项目,每项得分是0分和1分。标准分是0~30分,得分越高,说明认知功能越好。评价标准:0分无自知力,得分≤9分者重度认知功能缺损,10~16分中度认知功能缺损,17~24分轻度认知功能缺损。

4.4修订的长谷川智能量表(HDS-R)[2] HDS-R由日本学者长谷川和夫编制于1974年,量表的主要用途是在老人或可疑痴呆人群中筛选出可能有痴呆的对象,80年代引入我国。总分在0~32.5分,

4.5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2] 该量表是目前常用于对阿尔茨海默患者痴呆程度评定的量表,对患者的个人、家庭及社会三个方面的记忆力、定向力、判断力等17个项目进行综合评定。分值为0分、0.5分、1分、2分、3分5个级差。评定标准为0~51分,0分为无痴呆,得分越高痴呆症状越严重。

4.6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27] 由Hamilton于1960年编制,是临床上最普遍使用于有抑郁症状患者的抑郁程度的评定表。该量表共24项,每项0~4分,得分越高抑郁症状越严重,总分0~8分没有抑郁症状,总分>35分,可能为严重抑郁症患者。

4.7中文版痴呆心境评估量表(Dementia Mood Assessment Scale DMAS)[28] 此量表包含17个条目,用于评定心境,最高得分是102,得分越高,表明心境越恶劣。每个条目的分值为1~6,1代表在正常范围内,此量表是针对痴呆人群的,而且包含较好的心理测量部分,所以经常用于痴呆心境的测量。

4.8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量表修订版(QOL-AD)[29] 由Logsdon等编制,一共有13个项,包括生理、心理、生活、家庭、经济等13个方面的内容。用于有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目前生活质量的评定。目前已被许多国家使用,现被翻译成中文并进行了适合中文使用的修订,原量表内容保持不变的,13个项目采用5分计分法,标准分值为13~65分,1分表示很差,2分表示差,3分表示一般,4分表示好,5分表示很好。

5结论

综合上述,国内外学者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康复护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国内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康复护理主要集中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音乐治疗、运动训练、心理护理等,国外还有灯光疗法,但其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干预效果的评价,多局限于MMSE、HDS、CDR和ADL等客观能力指标,较少关注患者的情绪(HAMD),心境(DMAS),生活质量(QOL-AD)。近来有的研究也注意到了患者的情绪、心境等问题,但研究的方法不够严谨,缺少随机对照,仅仅为自身前后对比。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是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呈现大脑皮层的全面衰退,患者本身具有的各种能力逐渐下降,而且是不可逆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康复护理,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护理模式。HABILITATION模式是美国近年用于对痴呆患者进行专业护理的,这一模式认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根本的治疗和护理并不是去复建和恢复痴呆患者已经失去的功能,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现有的潜能,尽可能的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康复训练越早效果越明显。

近几年,国内逐渐开始采取综合康复干预方案,综合康复技能训练效果明显优于单项康复干预,可提高轻中度AD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维持轻中度AD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轻中度AD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值得推广的。 但由于工作量大、时间长,难度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我们医务人员共同努力的同时需要得到全社会共同支持,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活动氛围,最终达到改善痴呆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江开达.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80.

[2]马永兴,俞卓伟.现代痴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97-403.

[3]林晓莉,王君俏.老年期痴呆患者实行小组活动套餐项目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2011,46(9):875-876.

[4]胡佩诚.宁燕华.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护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22-123.

[5]黄永禧.王宁华.康复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7.

[6]胡永善.新编康复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61-163,104.

[7]沈珍华.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与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08,8(增刊2):181-184.

[8]序贯护理对中度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0,10(1):30-33.

[9]王颖.康复护理在老年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及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0):77-78.

[10]徐红.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处理能力与认知功能的训练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5):3705-3106.

[11]范秀娟.康复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语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15):129-130.

[12]朱红霞,张彩华.日常生活训练对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自理能力影响[J].上海护理,2010,10(3):33-35.

[13]康海华,马莉.认知功能训练对老年性痴呆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08,15(9):33-35.

[14]伍力,王燕,余发春,等.认知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对老年痴呆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5):1792-1794.

[15]陈玉花.老年痴呆的早期护理[J].医学信息,2011,24(7):4416.

[16]李红梅.康复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1,4(4A):90-91.

[17]鲍蕾,何敏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09,9(增刊2):243-246

[18]古秀容,丁佑萍.行为疗法对早期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康复疗效[J].当代护士,2008,3(专科版):35-36.

[19]郑福妹.轻,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康复护理模式探讨[J].当代医学,2008,6:105-106.

[20]梁月冰,黎雪松,邓瑞娟,等.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训练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6,13(11):1-3.

[21]王丽萍. 老年性痴呆的康复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9):814-815.

[22]杜滨,陈丽娜,等.人文护理对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提高生活能力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4):10-12.

[23]任宪芳.综合康复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2008,6(专科版):51-52.

[24]袁燕,邢红霞,李静.护理干预在改善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心理行为及提高生活质量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3-5.

[25]杨莘.神经疾病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6.

[26]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