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老年人健康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4-02-27 14:42:53

老年人健康教育

老年人健康教育篇(1)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3(b)-146-02

为了增加老年人社区护理健康教育需求,提高生活质量,防病治病,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门诊工作中,针对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卫生防病知识,使之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提高其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1 实施步骤

1.1 成立健康教育管理小组

由总务护士担任健康教育管理小组的组长,负责制订健康教育计划,保管健康教育资料,检查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全体片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健康教育。

1.2 学习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沟通技巧

加强全体片医、护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技能锻炼,采取各种方式提高业务知识,不仅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而且要具备心理学、社会学、老年学、美学等多方面知识。掌握沟通技巧,与不同的老年患者都能进行很好的交流。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精神卫生教育

首先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防止思想偏差,正确对待外来刺激,消除心理压力,陶冶情操,克服不良习惯,积极防治疾病,保持精神愉快。

2.2 生活卫生教育

保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个人嗜好,在衣、食、住、行方面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以达到预防和减少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另外,老年人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和生活劳动,有利于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各器官的适应能力,延缓衰老。

2.3 营养与饮食卫生教育

合理调配饮食,三餐均衡,限油限盐。制订、发放营养膳食处方。

2.4 老年人常见疾病的症状体征、知识普及、防治教育

包括内科病、肿瘤、眼病、运动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要使他们学会一些具体的防治措施,做到无病防病,有病医治、合理用药。

3 社区门诊老年人健康教育形式

社区门诊老年人健康教育应从老年居民进入社区医院的开始,贯穿在候诊、就诊、检查治疗、取药、离诊等各个环节。

3.1 候诊健康教育

社区门诊导医及分诊护士对前来就诊的老年居民,根据老年人具体情况,详细讲解,通知所在片区的片医、护,给予就医指导,有针对性地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包括健康处方、宣传彩页等,使老年居民获得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与信息。

3.2 就诊健康教育

在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病情对老年居民进行的口头教育和指导,根据老年居民认知程度与掌握疾病知识和信息程度,进行“一对一”或集体的指导,包括疾病的基本知识,如发病原因、常见症状和体征、一般的诊疗常规、药物知识、检查中的注意事项、自我保健知识等。

3.3 健康教育专栏宣传

在社区医院门诊走廊、候诊区墙面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进行季节性健康教育和常见病防治知识宣教,内容突出老年人居民特色,每季度更换,做到内容精炼,文字简练,重点突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且实用。

3.4 电视讲座

我社区医院在门诊部分科室,如输液厅、康复理疗区、候诊区等安装了电视,定时播放相关的防病治病知识,不但达到健康宣教的目的,同时缓解老年居民候诊等待的焦急情绪。

3.5 咨询教育

我社区医院为医护人员配备专用通讯工具;另外,门诊设有专用电话,安排经验丰富护理人员负责健康咨询,进行“一对一” 交流,为片区老年居民随时提供健康教育咨询,满足求医求药需求。社区门诊免费测量血压,为老年居民测量血压的同时,顺便提供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在发检验单时,对异常结果的老年居民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饮食、服药、就诊等。

3.6 健康教育处方

针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将疾病知识、保健措施制成处方,随时发放。

3.7 专题讲座教育

社区医院结合门诊老年人疾病特点,定期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宣传疾病防治、养生保健、老年人自救知识等。

4 效果评价

社区通过开展门诊老年人健康教育,使老年居民及其家属得到系统的、专业的健康指导,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降低疾病的复发率,缩短病程,使其获得最好的生活质量;并拉近了片医与老年居民距离,提高了片医在居民心目中的地位[1-3],取得了良好效果;而作为社区护士自身,为了能更好地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为老年居民服务,就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有利于社区护理工作的实施[4]。

[参考文献]

[1]彭雅君.门诊输液患者健康需求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7):65-66.

[2]袁丽芳,许玉华.门诊健康教育的策略与形式[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4, 23(2):117-118.

老年人健康教育篇(2)

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病人了解掌握有关疾病的病因病理知识和康复保健知识。笔者通过对老年病人健康教育实践,意识到健康教育对老年病人的康复起着有益和有效的作用。但由于老年病人的生理、心理问题以及护士健康教育能力问题,直接影响着健康教育的开展,现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

2007年-2009年内科老年病人,年龄在60a以上的住院病人,年龄最大达92a;文盲半文盲占75%。护士不定时进行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检查反馈与其它项目相比,令人不满意的是老年病人的健康教育:发现病人对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体征、诊疗、检查项目、目的、药物、饮食、活动、潜在并发症等方面的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掌握不够,达不到充分调动病人积极参与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的地。

2老年病人生理、心理特点

2.1记忆力差、认知力差及感知觉减退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及生理功能衰退,使身体患有多种疾病如脑萎缩、糖尿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均可导致老年病人不同程度健忘、耳聋、视力减退、感知觉减退、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认知力差,易引起误解或曲解别人的意思。

2.2易怒、固执、疑虑等不良的心理反应老年人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年龄大,但社会经验丰富,心理活动复杂。由于生理性衰老、视、听不灵、体弱多病,加之社会和家庭角色改变,适应能力减弱,一旦住院,心理压力增加以及对医疗费用的负担和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等原因,使他们对病情的估计多为悲观和对抗意识,而出现易怒、固执、多疑等不良心理反应,对治疗护理疾病的康复失去信心。

3护士在健康教育时可能存在着不足之处

有的护士可能缺乏沟通技巧或不熟悉沟通技巧,影响着护患之间的关系;有的护士在运用护理程序方面存在着入院评估收集资料不全面,如病人的身体情况、疾病过程、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经济状况、行为方式(生活、饮食习惯),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情况的收集不完整或欠认真细致,评价不及时或未能做出恰当的效果评价;有的护士对老年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掌握不全面;有的掌握疾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全面。如:入院教育、有关疾病的病因病理知识教育、检查项目介绍、治疗药物知识的宣教、饮食指导、活动指导、危险因素的防治及出院指导等。基于这些原因,而导致护士在进行有关疾病的健康教育时不能根据病人接受知识的能力和病情各阶段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教育,显示不出个体差异。

4讨论

4.1护士应具备健康教育的能力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首先应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多种边缘学科知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护患沟通交流技巧,按照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病情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使他们对护士产生信任感,愿意接受护士传授的健康信息。健康教育形式要有针对性,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内科老年病人病情复杂多样,不同疾病的病因、诱因各不相同,着重的预防保健措施亦不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知识教育。例如:阻塞性肺气肿的病人,住院后主要与病人讲解采取有效的半卧位休息的目的,低流量吸氧的目的,指导有效排痰的方法以及吸烟、有害气体、粉尘及气候对疾病的影响,同时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和饮食的指导,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诱发因素及改善个人体质。而支气管哮喘病人住院后主要讲解哮喘发作时取端坐位舒适的目的,用B受体激动剂、茶碱类、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以及鼓励病人补充水分,每天2500ml-3000ml的目的,指导病人不宜食用鱼、虾、蟹,猪肝、蛋白质等易过敏的食物。避免诱因:避免密封门窗及花草、地毯、皮毛、异味气体接触,防止情绪激动等。因人而异:对记忆力减退,认知力差的病人要利用每日治疗,护理查房的时间,反复多次强调并且耐心细致的教育指导。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个体化教育是健康教育工作获得成功的基础。

4.2护士应具备良好职业道德水准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要求护士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评估收集病人资料,护士不仅要向病人灌输健康知识,包括生理、心理健康保健知识,而且还包括形成人们的健康意识、健康责任和健康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正确应用护理程序及马斯洛层次需要论,根据不同个体,不同层次的需要删减或增加教育内容,及时评价,反馈调整教育计划。护理人员要不断加强社会责任感,护士对病人的照顾既有权利又有专业和法律的责任。只有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护士,才能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完成对病人的健康教育,达到病人满意的回报。提高护理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是保证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3健康教育是一个护患双边活动的过程一个完事的质效优良的健康教育活动应该是双向的,即应包括医护人员和病人双方,美国教育家B.S布理姆认为:教育活动是一个双边活动,应该是双边人员都得到激励才会产生“自动力”。心理学家R.A布朗汉认为激励等于效价一手段-期望的乘积。其中效价是指对所获得报酬的需要程度,手段是为获得报酬而努力的方式,期望即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目标的可能性,三种因素之一为零,那么激励也为零,就无法产生“自动务”。例如:一位高血压病人因头晕、呕吐、心悸、BP180/100mmHg而入院,如果护士缺乏护患沟通技巧和因病而异、因人而异的健康教育水平,而不顾病人当时的病情、心理,盲目地进行入院教育,结果会使病人产生烦闷的情绪,对医院的服务水平产生怀疑,对以后护患双方合作产生一定影响,此时效价为零。既然健康教育是护患双边活动,那么如果只有医护人员的“自动力”而得不到病人的接受和配合,或只有病人的“自动力”而得不到医护人员的耐心指导和训练,都不可能取得好的结果。

5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促使老年病人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使老年病人获得有关疾病的健康知识,使老年病人形成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养成缝康的生活方式,其主要因素是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健康教育能力以及病人的“自动力”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依赖等综合因素的结果。缺一不可。

老年人健康教育篇(3)

部分农村老年人的家庭经济能力比较差,能够解决好一日三餐的温饱就满足了。老年人生病时往往只会到附近的小诊所随便抓点药吃吃,能治好相关的症状就意味着恢复健康。农村老年人的知识文化水平也比较低,极少部分老人能够接触到健康教育。普遍的农村老年人素质比较低,性子急躁,不愿意接受体检护士对其身体状况的再三询问,并对此常常表现出不耐烦。

1.2农村的乡县级医院的体检配置低

农村比较闭塞,且交通不便利,缺乏比较专业的高能力的医护人才,体检护士的健康知识储备往往不够应对农村老年人的体检状况,指导老年人健康生活的护士更是少之又少。护士对老年人健康教育不够规范科学,其健康知识能力知识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乡镇医院虽说会实行免费体检政策,但是多数医院服务态度恶劣,老年人对免费体检服务大体感到不满意。

2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人体检态度的影响

2.1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有组织的社会教育来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意识,使老年人能够意识潜在的危害健康疾病的危险性,从而能够主动采取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生活,从源头上来维持自己的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爆发,增强相关的体育锻炼,从而使自己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提高。通过健康教育,农村老年人能够意识到哪些生活方式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可以加强,哪些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应该及时改正过来。

2.2健康教育有利于农村老年人树立健康意识

健康教育有利于农村老人健康类知识水平的提升,意识到健康对自己的重要性,自觉地维护自己的健康,意识到非正常死亡疾病的存在和潜在疾病对自己生命的威胁,提高定期体检的意识。还有利于农村老年人摒弃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改正不良且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意识,形成健康观念,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3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农村老年人体检意识的有效措施

3.1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提高农村老年人体检率

在农村,可在不同的宣传橱窗和宣传栏上,依据一年四季的节气的变化,疾病的不同,适当地更新一些关于疾病的介绍,疾病的危害和有效预防疾病的相关知识文化宣传,因为农村老人大体上识字不多,可采用图片形式来对老人讲述疾病的危害,吸引老人对宣传栏的注意力,更进一步地增强老人对具体疾病的详细了解。村干部可在某些时间段,在农村老人活动室内播放一些关于疾病预防和疾病治疗的影片,提高老人对疾病的理解,从而提高老人的健康意识和定期体检的意识,减少非正常性疾病引起的死亡率,提高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水平。

3.2改善乡镇医疗诊所的设施环境,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

乡镇医疗诊所要定期指派相关的专业人员下乡到农村去,为农村老人开展健康知识教育讲座,宣传农村老年人免费体检的信息,使老年人知道免费体检政策。乡镇医疗诊所要向上级反应,争取得到上级同意拨款改进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设备水平。培养一批知识水平比较高且医学能力强的医护人员,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增添医院里的体检项目,以确保能够满足老年人的体检需要,能够及时对老人的健康状况作出反馈,并对健康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注意对体检环境的改善,在体检处的宣传栏上可增添一些体检流程介绍,放置一些老人随手可取的宣传手册,在体检等候大厅里还可以循环播放体检宣传影像和广播。

3.3政府要加强保健重要性宣传,加大免费体检的经费开拨

农村老年人由于经济知识水平比较低等原因,对健康保健意识比较薄弱,他们很难理解政府为什么会给他们进行免费体检,这也是导致农村老年人体检态度冷淡的原因。为此,政府有必要通过地方电视台,政府乡道广播对健康保健教育知识的宣传,阐述健康保健的重要性,加强对免费体检政策的宣传,以此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健康体检意识,增加农村老年人参加体检的积极性。

老年人健康教育篇(4)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9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96-02

骨质疏松症(OP)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目前已是引起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社会人口渐步入老龄化,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对患者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1]。相关研究显示,骨质疏松的发生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多因素均有密切相关性,故制定科学方案积极防治,减少其发生机率,是维护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关键,其中健康教育为重要环节[2]。本次研究选择我院保建中心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参与保健体检的老年人200人,实施针对骨质疏松防控的健康教育,就所得资料与实施前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200人,男121人,女79人,年龄62-74岁,平均(67.5±4.7)岁。文化水平:大学25人,高中67人,初中及以下108人。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实施健康教育后的相关资料与实施前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实施途径 ①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机构:针对骨质疏松的相关健康教育内容需纳入到健康教育机构,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依据管理要求,对相关单位人员在有效的指导和组织下开展相关工作。②加强综合性防治:在各类型慢性疾病实施综合性防治的过程中,将骨质疏松症相关健康教育工作全面融入,使社会服务与医疗保健密切结合,对骨质疏松健康教育有序开展起到保障作用。③提高健康宣教人员素质:负责行骨质疏松健康教育的相关人员除需对医学知识扎实掌握外,还需具备专业技能,能完成各项社会工作,如组织协调、信息传播等[3]。④更新服务理念:对传统的服务理念进行更新,高起点、多形势的以全新的工作模式开展健康教育。⑤建立信息资源:对有条件的老年患者,建立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骨质疏松健康教育资料库,以起到知识传播,指导患者行为的目的。

1.2.2 健康教育内容 ①基本知识掌握:就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病理因素,诊治方法,对健康的危害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帮助患者了解和认识导致骨折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就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性向患者强调,以使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性的提高。②饮食指导:在正常骨骼的生长发育中,钙为必须的部分,可提倡多食用乳制品,对骨质疏松进行预防。③生活指导:营养不良、嗜酒、吸烟、缺乏运动均为造成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故需加强营养、合理运动、不喝酒抽烟,以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④心理干预:骨质疏松患者中骨折、骨痛为主要症状,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引发伤残或死亡,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故需加强心理干预,主动和患者沟通,使其树立勇气及信心,提高配合依从性。⑤药物指导: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故早发师、并行及时诊治较为重要,抗骨质疏松共包括抗骨吸收药物和促进骨形成药物两种,让患者对各种药物的注意事项、用法、不良反应进行了解,可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对骨量的丢失起到阻止效果。⑥健康指导:对专业知识和医院环境条件充分利用,举办讲座,对骨质疏松的病理特点、防控措施进行集体宣教,开展咨询和随访,行具体指导工作。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行设计划问卷,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具体包括中知识的掌握、防治态度和行为等。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后老年人掌握骨质疏松的防控知识和预防行为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骨质疏松在临床具有较高发病率,是引发中老年患者骨折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骨折增加了伤残率及死亡率,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4]。因骨质疏松在临床表现上并不典型,呈缓慢发作进程,故多数患者对此并未引起重视,目前尚无有效方法使疏松骨质向高质量正常骨骼恢复。骨质疏松好发老年群体,此病理机制为老年人骨生成数量显著低于骨重吸收水平所致。老年人对骨质疏松危害性尚无明确认识,缺乏对危险因素的了解,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存在,科学合理的预防知识缺乏[5]。故在防治骨质疏松过程中,需帮助患者树立健康观念,对卫生保健知识进行有效掌握,使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获得自觉的维护和应用,最大程度的将危险因素减轻或消除,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

同时,疾病防治各级机构尚未统一对骨质疏松实施健康教育方案的重视力度,缺乏健康教育材料,如录相带、宣传画等,且缺乏专业人员的设立的咨询平台和宣传方案。骨质收松健康教育未被健康教育机构作为工作的重点,骨质疏松为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涉及到营养学、临床医学、传播学、预防医学、教育学、运动医学等多学科的技能和知识,医务人员需对相关知识结构进行充分了解,以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科学化的服务要求。健康教育是以干预、教育、传播为主的手段,以促使群体建立健康行为,达到维护健康的目标,本次研究中,通过建立建全健康教育机构、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养、更新服务理念等,向老年人提供基本知识宣教、饮食及药物指导、心理干预、生活指导等全面、整体的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实施健康教育后老年人掌握骨质疏松的防控知识和预防行为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综上,针对老年骨质疏松的相关特点,实施全面、整体的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建立良好生活习惯,更好的防控疾病的发生,以彻底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公慧,王茂桂,陈常云.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折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7,10,14(10):1628-1629.

[2] Chan MF,Kwong WS,Zang YL,et al.Evaluation of an osteoporosis prevention education programme for young adulta.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7,57(3):270-285.

老年人健康教育篇(5)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286-02

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跃居首位,它已经对老年人的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关注老年患者冠心病的教育问题甚为重要。健康教育是以消除或减轻不健康的行为因素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特点的,通过信息传播,认知健康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的技能,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方式。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病史在1年以内有10例,1年以上40例。最大年龄86岁,最小年龄52岁。男35例,女15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有8例,中专以下42例。

2 健康教育前评估

患者入院后,护士根据患者病情了解其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最后根据患者或家属的叙述制定宣教计划。按职业、年龄、性别、学历、疾病种类等分类可定位不同特点的特殊健康教育人群。护士只有了解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纠正患者偏差,达到向患者宣教知识的目的。

3 健康教育方式

根据参加人数的不同,我们采用了单人指导和集体教育两种教育方式。因本组均为55岁以上老年患者,部分活动不便,故单人指导方式应用广泛,个别时候两者并用。

3.1 单人指导 患者住院期间由主管护士利用晨间护理治疗、巡视或其他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人手一册,对视力比较好的患者,护士为其讲解后可让其阅读,并适当提供一些有关杂志、报刊;对视力不好、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护士可为其阅读。

3.2 集体教育 科室设置健康教育课,定期讲课,进行冠心病防治知识宣传,上课期间患者对不明白的问题当场提问,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患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还可在科室墙面上设置老年冠心病的健康教育专栏,由专人负责,定期更换新内容,以不同方式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也丰富了患者住院期间的文化生活 。

4 健康教育内容

4.1 入院宣教 目的是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内容包括:热情接待患者、扶送患者到病房,主动介绍病区环境、各种设施、主管医生、护士以及各项规章制度。

4.2 住院教育 基础知识教育,向患者初步介绍冠心病的有关知识,让其简单了解本病的病因,即易患因素和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可总结为“四高一吸”:即高血压、高血脂、高年龄、高血糖、吸烟;次要危险因素如肥胖、紧张、饮食、遗传等 。

4.3 饮食指导 ①控制胆固醇②控制脂肪③控制糖类④适当摄取蛋白质(蛋白质食品),多吃豆类食物。⑤多吃含维生素(维生素食品)c的食物⑥多吃含铬、镁、碘、锌的食物 ⑦多喝矿泉水。⑧多吃蔬菜、粗粮⑨淡盐:每日控制2-5克之间。⑩禁烟、酒、浓茶、辣椒。⑾少量多餐,一日四餐为宜。每餐七分饱更安全。

4.4 排便指导 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因为过度屏气用力会增加心脏负担,严重时导致病情加重或诱发猝死。如出现便秘时可用开塞露通便或口服缓泻剂,必要时可作清洁灌肠以协助排便.

4.5 休息指导 患者无需卧床休息。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1~2周内应绝对卧床休息,无并发症者第2周可先起床活动,第3周可离床进行室内活动,患者的活动与休息应根据病情和心电图情况而定。并告之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保护受损心脏,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期患者应适当注意锻炼,练气功与打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体育疗法,通过这些运动,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的目的。但在运动中应注意劳逸结合。

4.6 行为指导 劝导患者戒烟、戒酒,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5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5.1 心理教育

老年人情绪急躁、容易冲动,有多疑、喜静怕孤、自尊心强等心理,当发现自己患有冠心病时,以上心理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并出现悲观失落、焦虑恐惧、担心死亡等心理特征,我们应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①减轻心理压力与反应 :对于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的老年患者,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与对待自己的疾病,向他们讲解不良情绪对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影响。用真诚和蔼的语言关心体贴他们,倾听其陈述,了解他们焦虑恐惧的原因和心理需求,针对病因进行心理分析,教会他们如何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引导他们正视病情,帮助他们树立控制疾病发展的信心。②增加信任度:对于易猜疑的老年患者,要尽早取得他们的信任,减少猜疑与误会,在与他们教育的过程中做到自然、大方,并注意传递感情的技巧,给予患者鼓励与安慰,增加信任与安全感,使其心情放松,以最佳的心态来接受和配合治疗护理,从而取得最佳疗效,争取早日康复出院。

5.2 运动疗法教育

生命在于运动。科学合理的运动有利于健康,应告知老年人采取适当的运动,这样不仅能促进大脑皮质功能的恢复,有易于缓解紧张,改善睡眠,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减轻体重,增加免疫力,防止衰老,还能增加老年人对生活的信心。但要注意运动应适量,循序渐进,这样可相对减少心脏负担,提高病人的身体综合力。

5.3 药物治疗教育

药物治疗是促使本病康复的重要手段,使用何种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护士首先应明确老年人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熟知主要药物的药理作用、观察项目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达到合理用药,增加疗效的目的。指导患者或家属知道所患疾病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不良反应,以及剂量不足或超量使用的危害,输液过程严格控制滴速。使用口服药物时,因老年人记忆力差,听力及视力下降,要反复强调服药时间、方法、剂量。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出院后仍需继续服用地高辛,应向病人告知本病治疗量和中毒量很接近,剂量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随意增加剂量又可以引起严重的中毒反应,教会病人或家属如何测量脉搏,每次服药前脉搏不能低于60次/min,如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或原有心脏病加重,应及时就诊、及时停药。

5.4 介入治疗知识教育

做支架不是一劳永逸的,药物治疗一定要跟上,还应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要想一个支架撑起生活的全部是不可能的,支架顶多就是一个“管道工”,要想全身畅通,全身的环境都得进行综合治理。 首先,患者应坚持服药,注意自 观察。 其次,要定期检查。包括检查血压、血糖、血脂、血黏度等。 第三,要适量运动、合理饮食、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态。

5.5 对出院患者进行生活起居教育

老年人健康教育篇(6)

现代社会人口逐步走向老龄化。据统计,全球老年人口约有6亿人,中国约有1.34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以上,并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1]。人口老龄化极大地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做好老年卫生保健服务将是21世纪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各种慢性病、多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与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及缺乏保健常识有极大的关系,关心和重视老年人的疾病预防控制、保健工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开展好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 老年人的界定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亚太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将60岁作为进入老年的标准,我国亦将60岁作为老年人的年龄界定。也有根据老年人的工作能力、健康状态、对卫生保健及社会照顾的需求,分为年代年龄(实际年龄或日历年龄)、社会年龄(社会学)、心理年龄(心理学)和生理年龄(生物学)。按人口学分为:准老年人(55~64岁)、“青年”老年人(65~75岁)、高龄老年人(75岁以上)。

2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2.1 生理特点

老年期各器官呈进行性衰老退变,出现一系列的改变,主要为:①器官组织的储备能力下降;②对外环境改变的适应性和反应能力减退;③躯体内环境对各种性质刺激的反应调节能力削弱;④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减退;⑤大脑功能衰退,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记忆力下降、联想速度迟缓、感觉器官老化迟钝等。一些与年龄相关的慢性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糖尿病、各种肿瘤等的发病机率显著增高。

2.2 心理特点

老年人一旦离退休,由于社会角色及生活节奏的改变,往往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心理、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①职业功能改变:社会地位、社交范围发生改变,对老年人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影响;②生活环境的改变:从社会、单位的大环境回到家庭小环境,尤其是几代同堂;③经济水平下降,各种收入减少;④生活节奏的改变:多年来形成的紧张、快节奏、有规律的生活,转变为简单、松弛、单调的生活,如不能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常出现焦虑不安、烦躁等消极的情绪,导致易患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身心疾病。

3 老年人群健康状况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1984年关于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是身体无病,还应该达到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好”,因此评价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应该包括躯体、心理、社会活动等方面。1998年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城市增高的幅度大于农村。上海市老年人患各类心理疾病的人数已从3年前的8%升至现在的19.9%,而其中尤以患神经官能性恐惧症、忧郁症和综合焦虑症居多。据介绍,老年人出现心理失常、心病缠身等心理亚健康现象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首先,不少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回家后,无所事事,闲得无聊,于是整日心事重重,而一旦遇到一些不如意的生活小事后,心理疾病便“一触即发”。其次,一些老年人喜欢没病找病,“对号入座”,结果使本已比较脆弱的心理更加脆弱,导致忧郁症的出现。再者是各类纷繁复杂的家庭矛盾成为老年人心理疾病的“导火线”,由此而感发严重的官能性恐惧症。

4 老年健康教育的实施

4.1 培训社区健康教育人员

应是政府职能部门及地段医院的职责、义务,需由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组成,认真完成传授医疗保健知识任务,确保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到位。健康教育队伍人数不一定要多,而是要精,同时要进行必要的培训。通过培训可以帮助社区干部普及医疗保健等卫生知识,帮助他们提高老年人健康教育知识,使他们热爱老年健康教育,成为老年人的保健指导者、老年心理问题疏导者。

4.2 建立健康教育专栏

设立教育橱窗、讲座场地,根据不同的季节利用宣传橱窗刊出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治疗知识,利用各种卫生宣传日设点宣传,如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红十字日、结核病防治日等,积极开展咨询活动。

4.3 利用公众传媒进行健康教育

组织专家到电视台、电台讲座,定期开办退休老人专题讲座,利用地段医院资源开办老年门诊健康咨询热线,为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出谋划策。利用社区老年大学的作用把健康教育作为重要课题。利用公共传媒作用提供有关信息,指导老人按时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提供有关刊物上的卫生保健文章供老人阅读,并组织老人们集中学习。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进入21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只是一个经济指标,而且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因此,重视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是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老年人健康教育篇(7)

【关键词】老年人;白内障;健康教育

Senile cataract patients with health education

Zhang Xiang-an Li Zhaohui 2

【Abstract】Objective To carry out health in patients with senile cataract missionary in order to improve patient knowledge and mastery of the disease, increase patient's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Methods of health education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 to improve age-related cataract patients with cataract surgery of awareness, observe the conduct of its grasp the extent of the disease. The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health education to understand the cataract-related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cataract treatment, medication can be directed by your doctor to master the principles of diet and rest are familiar with post-discharge patients not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atio (p

【Key words】aged; cataract; health education

白内障是世界上首位的致盲眼病,全球约有1600万人因白内障而致盲,白内障致盲约占整个致盲的一半,老年性白内障是白内障的一种主要的分类,老年性白内障主要是由于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出现的退行性改变,在我国老年性白内障的患病率非常高,如何防治老年性白内障已经成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目前尚无很好的药物能够根治白内障或完全阻止或延缓白内障的发展,而手术治疗是唯一治愈白内障的有效方法[1]。手术是恢复白内障病人视力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方法也不断优化更新,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的植入成为主要的手术方式之一,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由于特殊的病理生理原因,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心理也承受了巨大的创伤,并且由于年龄的关系,大部分老年患者对于白内障手术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健康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直接关系着老年白内障患者身体的健康和疾病的恢复[2]。我院五官科与2007年8月~2008年8月对收治的6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了白内障摘除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在实际工作中针对每位患者各自的不同特点,选择了合适的健康教育措施,健康教育是医院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五官科与2007年8月~2008年8月对收治的6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67~85岁,平均年龄70.4±5.8岁,其中单眼白内障患者55例,双眼白内障患者5例,视力均

1.2 纳入标准:经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白内障患者。

1.3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恶病质患者。

1.4 健康教育

1.4.1 术前教育:由于患者年龄层次的关系,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普遍医疗知识较差,多数患者希望多了解白内障相关知识。医护人员应该给予非常耐心讲解和宣教,从白内障的病因、症状、检查方法、治疗方法、预后、用眼卫生等多方面给予指导,并结合多种多样的方式,例如结合教授讲座,白内障专题宣传片、发放白内障知识小分册的方式对病人和家属进行理论健康教育。尤其对于保健知识要加以指导,由于吸烟饮酒可增加晶体的浑浊,因此要劝告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戒烟酒,伴有高血压的患者要按时服药,并注意血压的变化,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按时服用降糖药物和合理膳食[3]。由于要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大便时用力过度对于眼压的影响,要指导患者清淡饮食,并且多食用含粗纤维的事物,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术前用药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要向患者解释术前检查和辅助手术需要使用的药物的目的,使的换专业能够积极认真的配合术前准备。如术前3天要使用抗生素眼液,术前1天要剪掉术眼的睫毛、冲洗泪道及结膜囊,动作轻柔,耐心解说,使老年患者可以顺利的接受。术前一个小时要用阿托品酰胺滴眼液和新福林滴眼液交替滴眼各3次,每次滴眼点后要压迫泪囊部5min,所有这些术前准备均应告知病人和家属,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4]。

1.4.2 心理指导:多数白内障患者在术前常害怕疼痛,有着各种担心,如担心手术不成功,担心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担心会有排异反应等,因此针对患者相应的心理负担,医护人员应详细讲解有关的手术要点和预后成功的比例等,以有说服力的数字告知患者,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

对于患者疑虑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并渗透术后保健知识,提高手术成功的几率。在介绍知识的时候讲解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便于老年人理解,多举成功的例子,并且可以指导患者多于同病房的病友交流,分享对于疑难问题的理解,使病人尽快进入角色,积极配合手术[5]。

1.4.3 术后健康教育:术后健康指导是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的关键。首先要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卧位,尽量采取平卧位,尽可能放松头部,注意不可以用力憋气或打喷嚏。鼓励患者在除了吃饭大小时起床外,其它时间可以多加休息,尽量减少活动。尤其应该避免情绪激动,情绪激动很可能伤害到病炎,因此最好保持稳定的相对愉快的心态,当眼部有痒感时一定不要用力揉眼睛,平时更不要轻易打开眼部敷料,术后第1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打开敷料开放滴眼。如果病人不慎有了大力的咳嗽和揉眼动作要及时报告一声,要对症处理。患者如有头痛不适,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以免眼压增高引起的继发青光眼,造成严重后果。有些患者会出现轻微刺激症状如畏光、流泪、异物感等,要告诉患者这是正常的术后反应,可自行缓解或消失,不需要特殊的医疗处理。要尽量保持术眼局部敷料的干燥。在饮食方面,指导患者保持清淡饮食以保证大便通畅,忌烟酒、忌刺激性事物,养成每天排便1次的习惯[6]。

1.4.4 出院健康教育:患者经过妥善的治疗达到出院标准后,可以出院在家进行继续的疗养,这时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必不可少,嘱咐患者继续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注意使用保持双手的卫生,充分摇匀滴眼液,每次滴1~2滴,滴眼液的同时压迫泪囊2min,防止药液经过泪道过快排出。如果患者同时使用2种以上的滴眼液,则每次的间隔时间应该维持至少5min。使用的滴眼液应该保存在阴凉避光处防止变质。出院后要保证1月内每周复查1次,以后保证每个月复查1次,连续复查3个月,如果复查效果不好应该继续复查并及时找出原因。出院半年内避免重体力活动,最好从事轻度活动,半年后如眼睛恢复正常可以从事正常体力活动。出院后依然要重视饮食方面的指导,多食粗纤维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仍然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平时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用眼、保持心情愉快[7]。

2 结果

2.16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健康教育前后效果比较。健康教育前能够了解白内障相关知识、了解白内障治疗方法、能按医嘱服药、掌握饮食与休息原则、熟悉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的患者分别占总患者的36.78、45.32、52.79、46.18、30.24。健康教育后能够了解白内障相关知识、了解白内障治疗方法、能按医嘱服药、掌握饮食与休息原则、熟悉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的患者分别占总患者的91.36、93.47、92.82、90.06、95.45。各项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健康教育前后能够了解白内障相关知识、了解白内障治疗方法、能按医嘱服药、掌握饮食与休息原则、熟悉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的患者比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老年性白内障的健康教育要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法。避免过多使用医学术语,多使用通俗性、安慰性和鼓励性的语言。在日常的医护过程中医护人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灌输相关知识,并注意讲解的方式方法,一次讲解内容不可过多,针对患者的需求,有计划性的介绍健康教育的知识。针对不同知识层次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患者可向其推荐有关健康知识的书籍及杂志。对于知识水平一般或是更少的患者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图片宣传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讲解要生动具体易于理解。在具体的宣教过程中如有需要可以采用更直接易懂的方式,如亲身示范正确的滴眼方式,可以利用假人眼部模型进行滴眼的直接示范,然后让病人或是家属使用模型联系,由医护人员纠正错误的地方,直到完全掌握正确的方法。健康教育不仅提高了护士学习的主动性,更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很好的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优化了护患关系。大部分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后纠正了不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及相关知识,对于疾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焦彩云,王伟英. 健康教育在老年性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J]. 包头医学, 2006, (01) .

[2] 王淑英. 谈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 1997, (08) .

[3] 秦卫红. 玻璃体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J] 华夏医学, 2002, (03) .

[4] 谢丹. 眼科健康教育的内容及体会[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0, (S1) .

[5] 张淑玲. 玻璃体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J] 哈尔滨医药, 2002, (01) .

[6] 张银萍,梁静. 眼科围术期病人健康教育时应注意细节到位[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7, (01) .

老年人健康教育篇(8)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骨折日趋增多,由于患者年龄大,合并症多,因此,对老年骨折病人进行治疗并给予健康教育,能使老年骨折病人了解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的基本知识,积极配合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清除或减轻患者负面心理效应,进而达到减少防止护理不当引起的后遗症,促进骨折早日康复的目的。

1 临床资料

2007年2月~200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骨折病人53例,其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60~82岁,其中车祸26例,高处坠下15例,摔跤12例。

2 方 法

2.1 入院介绍。由于老年骨折病人发病突然,缺乏心理准备,加之疼痛较剧,大多具有恐惧、紧张、忧虑的心理反应。入院时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病人和家属,详细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多向病人提供有关信息。向其介绍主管医生、护士和病区护士长,并及时详细询问病情,简明介绍病区环境,医院膳食及探视制度等。使病人感到亲切、安全,从而产生信赖感,初步形成良好的接受治疗与护理的身心状态。

2.2 检查前教育。老年骨折病人体弱多病,许多患者往往不同情度地伴有其它慢性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因此检查的项目相对较多,主管护士要向患者说明做检查的目的、前期准备、注意事项等等。

3 术前、术中、术后教育

3.1 手术前期。对已经决定手术方案的病人,要详细介绍手术前期的准备工作、术后的治疗及护理、术后的功能锻炼的配合、术后停留各种导管及训练床上大小便的必要性等,主管护士需详细向患者交待清楚术前注意事项。

3.2 手术期。手术后自理能力的丧失、手术引起身体有剧烈疼痛、各种潜在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这些都需要护士在心理和生理上给予病人支持和安慰。提供全方面的生活护理,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轻病人术后的疼痛。

3.3 手术后康复期。术后告诉病人或家属不同麻醉所需禁食时间,术后3小时以后,术后的疼痛已减轻,各种导管已拔除,这时期病人必须尽快进行各种术后的康复锻炼。向病人提供各种锻炼计划,监督执行。出院前必须做好出院指导,如:出院后的休养,老年骨折病人出院后的休养十分重要,应做到起居有律,动静结合,心情舒畅,饮食有节。继续加强功能锻炼,复诊时间、注意事项等。

4 保守疗法健康指导

老年骨折病人有相当一部分不宜手术,也有病人不愿意手术,一般采用保守疗法。如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等,一般先需牵引,使骨折正确对位。必须向病人说明牵引重量现位置十分重要,不可擅自改动,牵引后,因需长期卧床,要指导患者及家属预防早期并发症有发生,如勤拍背、有效咳嗽及深呼吸等运动每天1~2次,每次10~20分钟,可预防肺部感染。勤换,保持床单清洁平整,骨突部位用红花酒精勤按摩,补充老年患者足够的营养素,可防止褥疮的发生。

5 饮食指导

老年骨折病人的饮食:宜营养丰富、易消化、含钙量高、低胆固醇的饮食。在骨折早期,鼓励患者多吃粗纤维食物蔬菜、水果等,防止大便干燥,以利大便通畅。在骨折早期,因局部组织损伤可出现创伤反应, 如吸收热、疼痛等,使食欲下降,这时宜进清淡可口易消化的软食,如粥、面条、软饭、新鲜鱼、蔬菜、水果等。骨折中期,需补充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磷、钙质,如鸡蛋、牛奶、豆制品,以满足骨折愈合的需要。骨折后期,按中医的理论要滋补肝肾,如排骨汤、红枣枸杞子汤等等。

6 出院指导

6.1 休养。老年骨折病人出院后的休养十分重要,应做到起居有律,动静结合,心情舒畅,饮食有节。告知病人出院后要坚持按计划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预防骨折后期并发症,使关节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6.2 复诊。根据不同骨折愈合情况,可15~30天来院复诊,主要检查伤口、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等情况,给予换药、拍片及其它相应处理。遇到特殊情况,如出院后发热、伤口红肿热痛等,要及时来院处理。

7 结 论

老年人健康教育篇(9)

【中图分类号】R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73-02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高峰期,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也是老年人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护理专业性较强,患者对护理要求高。针对这一特点,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73例,男42例,女31例,年龄60~75 岁,平均63岁,其中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2 健康教育前评估

患者入院后,护士根据患者病情了解其对疾病知识,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保健知识知道多少,最后根据患者或家属的叙述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由于每位患者的知识层次不同,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也有很大差异,护士只有通过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才能提高患者医疗保健知识,做好健康教育。

3 健康教育方式

根据参加人数的不同,我们目前采用了单人指导和学习班式集体教育两种教育方式。

3.1 单人指导:这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教育方式,包括以下三种形式。主动:护士根据标准教育的内容主动向患者宣传,如护士给患者发药时,要主动介绍药物的用法和作用。被动:患者提出问题,护士针对性地作解释。这样通过患者的提问,给予患者更详细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沟通:护士与患者在交谈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取得患者的信任,进行双向交流,共同建立一种指导—合作—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乐于接受护士传递的信息并深信不疑[1]。护士可趁此机会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配合治疗,按照医嘱正确用药和护理”。从而主动地配和治疗和护理。健康教育不仅局限在正式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还要利用一切日常护理活动做正式教育,如执行各项操作时边实施边讲解,在陪患者做检查的途中,在晨间护理中,在护理查房等时间适时将有关的知识教给患者[2]。

3.2 学习班式集体教育:学习班式的健康教育是根据患者的健康需求而最新推出的健康教育,是按照患者的需求调查结果,拟订课程计划,面向患者及家属的学习班,内容主要是请医生讲解有关冠心病防治知识。提供各方面的咨询;护士围绕患者日常生活的主要事项、合理饮食及自我保健。并教会患者行为功能锻炼,学习班式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学会了自我保健,也丰富了患者住院期间的文化生活。

4 健康教育内容

4.1 基础知识指导:首先对从事健康宣教的护士、营养师以及非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在此基础上向患者初步介绍冠心病的有关知识,让其简单了解本病病因,即易患因素或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可总结为“四高一吸”,即高血压、高血脂、高龄、高血糖、吸烟;次要危险因素如肥胖、紧张、饮食、遗传等[1]。让患者知道有病早治,积极参与预防保健,有疾病先兆时积极治疗的重要性。让患者相信,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疗效,只要控制好就能够健康生活。

4.2 饮食指导:心绞痛病人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低脂、低胆固醇为宜,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及植物蛋白的食物,保持营养平衡,避免暴饮暴食。心肌梗死病人前3天进食流质,待症状减轻后逐渐改为半流质饮食、普食,进食不宜过饱,因为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进食过多可增加胃肠道血流量而使心脏负担加重。避免饮浓茶、咖啡等饮料以免加快心率,戒烟酒。

4.3 心理指导: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可使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心率加快, 心肌负担加重,诱发和加重病情。对于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的老年患者,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与对待自己的疾病,向他们讲解不良情绪对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影响。用真诚和蔼的态度和足够的耐心进行有效引导,让其诉说痛苦,给予倾诉机会,有助于疏泄积压的紧张和焦虑,使其心情放松,以最佳的心态来接受和配合治疗护理,从而取得最佳疗效,早日康复出院。

4.4 休息、活动指导:心绞痛发作时立刻休息,发作频繁者卧床休息。心肌梗死,病人必须保持环境绝对安静,严格限制探视和不良刺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不应少于8h,午饭1~2h后,另加1h午睡。饭后不应立即就寝,睡姿宜右侧卧位。心肌梗死后1周内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日常生活由他人护理,以降低心脏耗氧,防梗死范围扩大,无严重并发症者,第2周可在床上做肢体被动运动,第3周在床边活动,第4周可在室内活动。

4.5 用药指导: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时告诉病人可能出现头昏、头胀痛、头部跳动感、面红、心悸,继续用药数日后可自行消失。对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时,应嘱病人不能随意突然停药或漏服,否则会引起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食物能延缓此类药物吸收,故应在饭前服用。静脉输液过程中,应严格由医务人员掌握速度,不可随意调速。

4.6 出院指导:(1)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度劳累,剧烈运动。遇事冷静、态度乐观,避免刺激因素,冬天注意避免寒冷的刺激,不吃冷饭,不用冷水洗脸、洗手或洗衣服,洗澡时注意水温,时间不宜过长。进食适当,不暴饮暴食。(2)平时外出,要随时携带硝酸甘油以备急用,一旦发生胸闷气急,腹痛或腰痛头痛偏瘫,应立即到医院就诊。(3)保持大便通畅,一旦发生便秘,不可屏气用力,以免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4)在出院后1~3个月内每两周来院复查1次,以后可延长每月1次随访。出院后4~6个月可以恢复或参加半日制的轻便工作。如突然出现症状,应及时来院复查。

5 体会

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在社会及家庭所处的地位受人尊敬,且遇事主观,办事认真。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护士要根据老年病人不同的个性和个人爱好、、文化程度、社会心态、行为方式等的不同来设身处地地准确感知对方的感受,耐心倾听他们对护理工作的意见要求,能做到的尽力予以满足,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喜欢,信任度越大,交流的内容就越深、越细,对方被感化的可能性就越大。要理解和尊重老年病人,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聊家常,多数老年人缺乏沟通,子女工作忙,没有沟通的时间使老年人产生孤独压抑,这时护士要主动观察、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以采取相应的语言交流对策。此外,与老年病人进行语言沟通时,应注意语调要平和,语音语速要适中,对不同文化层次的老年人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措施。如对于视力差的患者,应提高讲话的频率,使其对声音产生熟悉感。再比如,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学习能力下降,多表现为病人不能记住护士的话。因此,要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同时护士所要传达给病人的治疗护理信息,也要让病人重复。重复有助于护患更深入理解和证实对对方的认识。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的心理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合理的膳食,同时增强了护患间的相互信任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调动了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对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延长寿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老年人健康教育篇(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保医疗体系的建立,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老年高血压病人在住院病人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但是由于老年患者依从性差、健康观念淡薄,常常处于被动治疗的地位。因此,在老年病人住院期间,我们要帮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高血压病的治疗和预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健康教育,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维持血压的稳定,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

1 健康教育的内容

1.1 实时心理疏导,维护老年病人的最佳心理状态 老年病人住院后,由于常规的生活秩序被打乱,而极难适应新的环境,再加上儿女不能经常在医院陪伴、照顾,老人会感到孤独、寂寞,并因此而焦虑、烦躁。在治疗中常常因为一点小事,都可以引起情绪波动。这样会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血压升高,其结果必然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可诱发或加重病情。作为与病人密切接触的护理人员,首先要尊重、关心、爱护病人,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蔼,听取病人的意见和建议要有耐心,尽可能多与他们交谈,了解其心理特点,针对病人的个体差异实施有效的心理治疗与护理。解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

1.2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维持正常体重 高血压病与身高、体重、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据美国心脏协会研究,过多摄入任何类型的糖,不仅引起肥胖,而且是引发糖尿病、心脏病和中风的重要原因。所以减少含糖食物和饮料有助于降低血压,从而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

高血压病人饮食宜清淡,忌食动物内脏,动物油类。限制食盐的摄入,每日食盐不宜超过5克,对合并心衰患者,每日用盐量以1-2克为宜。多吃蔬菜、水果,忌暴饮暴食、刺激性饮食及腌制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可食用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如山楂、大蒜、海带、芝麻等。

1.3 吸烟与饮酒 吸烟可降低人体内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有利于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内,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还有,香烟里含有的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管腔变细,周围小动脉的阻力增加,这就可以导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进一步升高,更容易造成“中风”。所以,高血压病人应尽早戒烟。饮酒宜少量、有规律,美国心脏病学会建议高血压病人生活方式的指南中指出:少量饮酒,大约每天15克(相当于6%酒精度啤酒250ml,12%酒精度葡萄酒125ml,烈性酒25ml,可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1]。

1.4 药物指导 高血压病病程长、控制难、服药时间长、不易根治,多需终生服药是本病的防治难点,再加上老年人记忆力、理解力、生活自理能力均下降,服药常不规律,血压难以控制,甚至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加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指导尤为重要。首先,降压药物应采用较小、有效的治疗量。其次,选用长效剂、控释剂和缓释剂,这样可以减少服药次数,避免多次用药的麻烦,还可以持续维持降压药物的浓度,起到很好的降压效果。如单药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另外,还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即个体化用药。高血压病人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坚持长期服药,保持血压的稳定。

1.5 休息与运动 高血压病人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应多做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打太极拳、跳健身操等,要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建议运动时的最佳心率=180-年龄,超过这个心率后应减少运动量或暂停运动。老年人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这对高血压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2 健康教育的实施

2.1建立健康教育评估表 由责任护士根据评估表的内容对病人的饮食、运动、用药等予以具体的指导。

2.2 建立宣传册、宣传栏 将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内容印成小册子,给患者人手一册;在病区宣传栏内对高血压病进行宣传、教育。宣传册、宣传栏的内容要定期更换,使健康教育的内容具有先进性、实效性和实用性。

2.3 建立出院病人随访制度 通过电话随访,了解病人的需求;同时在随访过程中,对高血压病人进行个性化的追踪服务,并提醒病人随时监测血压,定期复诊。

老年人健康教育篇(11)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6-0077-01

【关键词】老年 肝病病人 健康教育

我院2001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肝病病人406例,对其中162例老年肝病病人进行了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在406例肝病病人中,经统计,肝癌37例,肝硬化248例,肝炎121例;男311例,女95例;城市病人254例,农村病人152例;60岁以上的老年性肝病病人162例。

2 健康教育

2.1 目标(计划实施) 针对病人存在的知识缺乏、营养失调、潜在的并发症等护理问题给予指导。

2.2 饮食指导 介绍老年病人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在尊重老年人饮食习惯的情况下:(1)指导病人进食优质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适量脂肪、水果、谷物等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有食管静脉曲张者避免破裂出血,进少渣饮食,禁食刺激性食物,多用蒸煮方式烹调;(2)有腹水者限制钠盐的摄入,如含钠饮料、酱油等,以防加重腹水;(3)有肝性脑病者,禁用蛋白质食物。

2.3 心理指导 老年肝病病人的共同特点是担心病情恶化,烦躁易怒,性情怪癖、固执,自尊心强。指导家属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尽可能满足合理要求,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解释情绪激动可诱发上消化道出血,使病人保持积极乐观态度,鼓励病人树立信心。

2.4 起居指导 (1)保持病室空气清新,通风良好;(2)说明休息的重要性,能减轻肝脏的负担,有利于肝功能恢复、肝细胞修复和再生;(3)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以促进食欲;(4)病情允许者,可适当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逐渐增加抗病能力。生活要规律,活动要适度。

2.5 行为指导 在162例老年肝病病人中有饮酒史者占93例,对此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讲解酒精性肝病的危害、并发症、预后、防治原则,说明肝病病人为什么必须戒酒。(1)酒精在肠道内吸收很快,90%以上的酒精在肝内分解代谢,被乙醇脱氢酶氧化为乙醛,直接损害肝脏,使肝细胞变性、坏死;(2)多次大量饮酒可引起食欲不振、呕吐等急性酒精中毒症状;(3)乙醇的毒性常影响肝脏对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正常代谢,导致严重肝损伤和酒精性肝硬化;(4)饮酒是慢性肝炎复发的诱因,鼓励老年肝病病人摒弃不良肝病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2.6 护肝指导 (1)宣传肝炎预防、保健知识;(2)指导病人服用保肝药物,助消化药如食母生、多酶片等;(3)针对老年人肝脏的特点及肝病的存在,故应慎重用药,以免加重肝细胞损害。

2.7 隔离指导 病人因患肝炎、肝硬化,担心自己的病传给家人,因而思想负担重,有孤独、自卑感,应指导病人和家属怎样消毒隔离。(1)各种食具和物品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或煮沸消毒。接触过的被褥衣服进行暴晒;(2)日常用品(如水杯等)单独使用;(3)家庭实行分餐制或碗筷隔离。

2.8 出院指导 因人而宜,针对不同的老年性肝病病人进行不同的指导,介绍出院后的饮食、休息、用药、活动、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复诊时间等。

3 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