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网络教育资源的核心大全11篇

时间:2024-01-01 15:37:25

网络教育资源的核心

网络教育资源的核心篇(1)

网络的普及为高校教育变革带来机遇

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中,教师往往占主导地位。常见的“填鸭式”讲课方式不仅忽视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而且由于学习内容较为封闭,学生普遍缺乏在现实生活中锻炼、实践的机会。教育资源的匮乏,教学形式的单一,课堂内容的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往往不佳。其实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上课所占的时间较少,更多的时间是在课下,而这些时间也正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空白地带。如今,网络迅速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载体,同时,网络的普及也给高校教育带来了变革的机遇,师生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可以在网络中得到充分体现。相比传统的教育模式,网络教育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不仅可以让师生获得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再教育,既可以延长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全面提高学习效果,又可以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今,大学里有着充足的教育资源,校园网络中心为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开放式的网络教育资源库有利于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此外,教师网络信息技术培训给网络教育平台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师资。随着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从教室到图书馆、阅览室、学生宿舍,都有必要的网络支持。目前,高校教师队伍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水平也在日益提高,为其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提供了较为成熟的条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多元化的教学方案,如用图片和视频剪辑等方式制作出小型的纪录片或专题报告,供学生们上网学习;利用网络建立核心价值观论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一步展开网络评析;制作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多媒体课件、组织专题讲座,并及时上传相关课程资料,为学生理解核心价值观提供更为丰富多元的学习渠道。

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要以大学生为根本,坚持为大学生服务的根本前提,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学校可提供相关支持,供教师自主建立核心价值观网络教学基地资源库,使之成为一个开放式、多元化、师生积极互动的专门教育平台。例如对于马克思、等人物的生平事迹、相关影像资料,教师可以在进行整合之后建立交流平台,让学生与伟大的思想家们进行对话;也可以建立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测试题库,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另一方面也能在无形之中影响他们的意识和行为倾向。如此一来,学生便不再是被动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了。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平台,首先要建立起一个资料详尽的数据库。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件、书籍、影像、图片等资料,都可以被列入收集范围。在此基础之上,教师需要对资料进行优化整理,再进一步结合自己的教学成果和教学专长,利用计算机软件制定多种教学模块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突出师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具体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平台有两条具体路径。首先,要开辟以专题网站为主导的宣传教育路径。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网站,不断宣传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的模范人物及其先进事迹,以榜样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其次,要建立以“网络社区”为补充的教育路径。学校可重点利用博客、校园论坛、班级微信群、网络论坛等传播渠道,广泛开展网络意见收集,关注学生的网络评论、网络分析、网络服务等各项活动,不仅能够鼓励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且也能有效促进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与服务,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均有重要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需要集思广益,努力丰富教育形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平台的开发并非一蹴而就之事,这需要高校教师集思广益,努力丰富教育形式。学校应通过建立专题网站、校园论坛等途径广泛获取、收集、选择、宣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资源,不断丰富教育方法、改革教育手段。

第一,要不断挖掘网络教育平台的教育内容,充实教育资源。高校需要开创更多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进行网络推广和宣传,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例如举办学生自拍、原创作品点评、经典作品、动漫、动画的广泛征集等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字表述是非常严谨的,这与大学生通俗时尚的个性追求有较大的差异。但如果在宣讲时,不考虑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不以其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使其产生厌恶情绪。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以一种区别于口头式教育的方式逐步开展推进,例如教师可以使用一些通俗生动的网络语言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概括,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理解。

第二,应增强网络教育平台的教育互动性,提高教育的影响力,丰富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象是全社会的公民,具体到高校,主要就是以大学生群体为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能仅仅在某一年级、某一班级等小范围内开展,而是应该面向全校学生,并覆盖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通过网络教育平台,给予每位学生一个真实反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见和看法的交流机会;与之相呼应,结合网络平台,高校大学生还能够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自主开展特色活动与社会实践,增进互动与有益交流,实现师生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广泛地覆盖、贴近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第三,要加强网络教育平台的管理机制,落实教育责任。网络教育平台一旦成功建立,就需要高校对其进行长期运行和更新,因而网络平台的管理和责任的落实,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高校相关部门应该利用网络教育的契机,落实责任、明确义务,将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成果不断保持和发展下去,真正实现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目标。

第四,应加强网络教育平台的保障和评估机制,确保其正常运行。面对网络普及形式的不断丰富,高校应加大网络教育平台基础建设的投入,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训,更加要重视网络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服务意识,使师生更容易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先进、最深刻的知识,对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必要的保障作用。同时,高校应宣传、倡导网络安全知识,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及时处理违背国家政策、违背法律法规的负面信息,为创建绿色、健康、和谐的校园网络提供技术保障和安全屏障。此外,高校还应注重实行科学有效的网络教育评估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督与评估体系。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①石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网络教育资源的核心篇(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232-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其中隐含了两个主体,即大学生和教育者①。而进入到大学阶段,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逐渐成熟,这一点已经为学术界所公认。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目标也要在尊重大学生核心价值信仰选择权的基础上来实现。特定教育对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信仰选择又时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就需要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运用供给侧改革思维创新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需要的内容、方式和方法。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然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在信仰层面的思想碰撞与交流而最终实现价值共鸣的过程。正如张耀灿所解读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内涵在于:“在交往实践的意义上,只有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真正发生了实质性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真正有了双方创造性、能动性的显现,我们才能说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过程”[1]。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是以信息为媒介的双向互动。谁掌握了信息资源优势并有效控制信息传递的过程,就将占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者的确在信息资源和信息传播过程控制两个方面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所以,教育者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采取最为简单的灌输方式,在没有其他变量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是行之有效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信息传媒技术的进步却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社会性后果。其社会性后果在于网络直接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资源垄断和过程控制权,从而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结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方法也随之失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7.1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占比30.4%,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20.4%,大学生上网时间达31.7小时/周。由此可见,大学生已进入网络化生存状态。而网络互联即时的特性决定了在网络中获取信息Y源的便捷性和无限性。而且互联网的匿名性使得信息者几乎是以零成本的准入门槛参与网络信息传播。在网络面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垄断不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在信息资源占有上处于平等状态。就网络信息检索技术而言,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大学生还处在信息资源占有的优势地位。而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息资源占有优势被打破的同时,其对信息传播过程的控制权也随瓦解。传统媒体信息传播基本上是有限信息资源在有限连接中传播的。从信源信息发出经过信道而至信宿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掌握信源处的信息资源,当信源中出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不利的信息内容时,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直接将其屏蔽,而不让其进入信道对外传播。然而,网络技术却改变了这一切。网络技术使信道实现了无限扩容,网络的超链接能够同时将无限个终端连接在一起从而编织起一个虚拟空间。而无限个终端都是信息源,能够向网络虚拟空间中投放信息。在此情况下,以往控制信源和信道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归于无效。而网络技术在打破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信息资源和信息传播过程的垄断控制的同时,也赋予了大学生更多的核心价值信仰选择自由,大学生也更倾向于理想信念的自主选择。原因在于,进入到大学阶段,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逐渐成熟,这一点已经为学术界所公认。而理想信念的自主选择则是大学生在最高层次上对自己独立的主体性之确证。在此种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式有效的条件已然被网络打破,而教育面对的网络化趋势又不可逆转。因此,要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只有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客观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从当下的情况出发,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的转变成为关键。

二、以供给侧改革思维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供给侧改革”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热词。从国家宏观层面分析供给侧改革概念,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改革思维同样适用于当前高校应对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也就是从供给侧即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调整。

1.以供给侧改革教育理念的确立为前提。 “供给侧改革”不仅是一种手段,而且更是一种思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的教育者首先要对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调整。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对信息资源和信息传播过程的垄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被直接置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而且在主―客体教育结构性认知作用下,灌输式教育方式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的方法选择,并且在条件没有变化的前提下,对大学生采取灌输式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行之有效的。然而,新的变量出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供给侧的教育者认知则必须与时俱进。现代教育条件下,尤其是网络打破了信息资源和信息传播过程的控制之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的教育者们要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教育结构关系定位,而以更为开放平等的主体间定位来认识自身同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是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要做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在供给侧改革思维指引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升自身“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整体水平和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学生辅导员、学生管理和服务部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相互统筹协调,在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互动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2.优化供给内容,在自由竞争中占据信仰市场主流。经济学认为绝对垄断下的市场缺乏活力,自由竞争能够刺激经济社会的发展,释放改革创新的驱动力。以上观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当信息资源和供给都被垄断之后,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信仰是在灌输下被铸造出来而非自主选择的结果。而网络出现将信息资源和供给垄断打破,赋予了大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大学生在进行价值观选择的过程中,不仅会思考各种形态的价值观内涵的科学性,而且也会验证价值观的实践意义,评估价值观对于现实社会问题的解释力。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的教育者不能因为所传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而疏于价值观的解读以及运用价值观对社会问题的实践性回应。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们要将社会主义价值观科学性的解读与实践性的示范相结合,避免重复投入、同质化、低端化、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挖掘力度, 打造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精品,实现教育“产品”的“优库存”,提高教育实效性。通过优化供给内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自觉的信仰选择,成为自由竞争的价值观信仰市场主流。

3.注重供给方式现代化,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全方位供给格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供给在课堂和课余实践。然而,当前高校课堂教育早已无法满足大学生对于信息的需求,课余程式化的实践教育也很难吸引大学生深度融入而收效甚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到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变化。大学生已然习惯于网络化生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能蛟谕络中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投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善于运用议程设置等网络传播理论,在网络中通过话题引导将网络社会舆论环境建设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场。同时,要有超越于网络的宏观视角,在认知与实践相统一的高度将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社会。网络只是为承载各种价值观的信息传播提供了路径。然而,只有在信息认知和实践验证双重作用下,人才能够形成坚定的价值观认同。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在网络中提供正面的核心价值观信息,引导大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知,而且还要设计如暑期实践、志愿服务、挑战杯比赛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品实践项目,以扎实的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确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通过贯通网络认识与社会实践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全方位供给格局。

网络教育资源的核心篇(3)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然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在信仰层面的思想碰撞与交流而最终实现价值共鸣的过程。正如张耀灿所解读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内涵在于:“在交往实践的意义上,只有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真正发生了实质性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真正有了双方创造性、能动性的显现,我们才能说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过程”[1]。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是以信息为媒介的双向互动。谁掌握了信息资源优势并有效控制信息传递的过程,就将占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者的确在信息资源和信息传播过程控制两个方面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所以,教育者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采取最为简单的灌输方式,在没有其他变量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是行之有效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信息传媒技术的进步却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社会性后果。其社会性后果在于网络直接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资源垄断和过程控制权,从而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结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方法也随之失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7.1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占比30.4%,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20.4%,大学生上网时间达31.7小时/周。由此可见,大学生已进入网络化生存状态。而网络互联即时的特性决定了在网络中获取信息?Y源的便捷性和无限性。而且互联网的匿名性使得信息者几乎是以零成本的准入门槛参与网络信息传播。在网络面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垄断不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在信息资源占有上处于平等状态。就网络信息检索技术而言,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大学生还处在信息资源占有的优势地位。而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息资源占有优势被打破的同时,其对信息传播过程的控制权也随瓦解。传统媒体信息传播基本上是有限信息资源在有限连接中传播的。从信源信息发出经过信道而至信宿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掌握信源处的信息资源,当信源中出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不利的信息内容时,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直接将其屏蔽,而不让其进入信道对外传播。然而,网络技术却改变了这一切。网络技术使信道实现了无限扩容,网络的超链接能够同时将无限个终端连接在一起从而编织起一个虚拟空间。而无限个终端都是信息源,能够向网络虚拟空间中投放信息。在此情况下,以往控制信源和信道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归于无效。而网络技术在打破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信息资源和信息传播过程的垄断控制的同时,也赋予了大学生更多的核心价值信仰选择自由,大学生也更倾向于理想信念的自主选择。原因在于,进入到大学阶段,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逐渐成熟,这一点已经为学术界所公认。而理想信念的自主选择则是大学生在最高层次上对自己独立的主体性之确证。在此种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式有效的条件已然被网络打破,而教育面对的网络化趋势又不可逆转。因此,要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只有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客观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从当下的情况出发,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的转变成为关键。

二、以供给侧改革思维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供给侧改革”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热词。从国家宏观层面分析供给侧改革概念,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改革思维同样适用于当前高校应对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也就是从供给侧即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调整。

1.以供给侧改革教育理念的确立为前提。 “供给侧改革”不仅是一种手段,而且更是一种思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的教育者首先要对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调整。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对信息资源和信息传播过程的垄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被直接置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而且在主―客体教育结构性认知作用下,灌输式教育方式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的方法选择,并且在条件没有变化的前提下,对大学生采取灌输式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行之有效的。然而,新的变量出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供给侧的教育者认知则必须与时俱进。现代教育条件下,尤其是网络打破了信息资源和信息传播过程的控制之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的教育者们要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教育结构关系定位,而以更为开放平等的主体间定位来认识自身同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是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要做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在供给侧改革思维指引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升自身“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整体水平和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学生辅导员、学生管理和服务部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相互统筹协调,在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互动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网络教育资源的核心篇(4)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1-0079-02

《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建设覆盖全省、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信息网络,建设省级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2012年鞍山市信息工程学校成功晋升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以云计算及虚拟化技术为载体,以鞍山市职教城校园网为依托,升级和改进学校原有的校园网和教学资源平台,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构建了一个基于云技术并以用户网络空间为基础的高性能网络环境。

云计算与虚拟化是国内外信息产业界目前最受关注的两项新技术。云计算主要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从被服务的客户端看,用户无需自建基础系统,可按需获取网络上的资源,并按使用量付费。二是从云计算后台看,云计算实现了资源的集中化与规模化,并兼容各类异构软硬件基础资源,实现资源的动态流转。虚拟化实现了IT资源的逻辑抽象和统一表示,是支撑云计算构想的重要技术基石。

一、教育云网络建设的主要内容

总体网络IP地址规划,进一步拓展和升级了中心机房设备。通过稳定的、可扩充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对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实训、招生就业、学生管理等环节进行高效的信息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管理,为全校师生员工及校外用户提供了快捷、共享、全面的信息服务。预计于2015年基本建成与国家、省对接,并与省内院校密切融合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引入云计算思想,将资源池化,搭建一个数据中心;购买先进设备,搭建“班班通”教室局域网;采用先进云计算技术,开发教学管理平台和资源应用平台,将信息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和融合教育信息资源的新局面;利用教学督导和政策引导,逐步提升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率和一线教师信息化的教学参与率,建立一套标准化的信息标准体系及运维管理评价系统和管理规范。

二、教育云网络构建方案

在整体学校网络建设规划中,分为核心区、接入区、数据中心服务器区三个部分。

(1)核心区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整个学校的数据转发,需要有极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核心交换机设备选用CLOS架构,该架构设备所有的控制功能在主控板上,但转发功能在交换网板上,可以实现控制和转发的硬件分离。在核心交换机上部署安全插卡,可实现网络层安全防护、流量管控。

(2)接入区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各办公、教学、宿舍区域的有线网络接入,实现高带宽的局域网需求,接入交换机采用全千兆设备,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体网络等级,实现业务的正常部署。

(3)数据中心服务器区的主要任务是承载各个教学软件,实现各个教学应用的平台。我校新部署了刀箱式服务器,一个刀箱内可以部署十多个刀片交换机,空间利用率大幅度提高,耗电量也极大减少,且结构紧凑、密度高,可以减少耗电、改进电源管理,具有灵活性、模块性和易管理性。服务器是云计算平台的核心,承担着云计算平台的计算功能。

三、“班班通教室网络”的构建

1.局域网络综合布线

学校以“班班通”教室建设为基础,根据教学与管理实际需求逐步完善和提升职教园区内信息化基础设施,规划数字校园网络拓扑图,实施“三通二平台”工程。采取高端实用原则对网络中的网线重新布线。其中,主干使用万兆光纤进行数据传输,桌面达到千兆的数据传输量;核心交换机采用十万兆交换机,以应付数据的大量吞吐及不断扩大的网络扩展需求;出口处采用高端防火墙,防止网络常见攻击,保护学校的重要数据资源。

2.“班班通”教室

“班班通”教室包括理论课教室和计算机实训教室。学校新增40个高标准多媒体理论教室,物理上划分为监控网络与教学网络。监控网络中的网络高清监控头采用POE供电;教学网络中采用65寸LED交互智能一体机和85寸组合式教学一体机作为终端设备,分别与数据中心中各自的云服务器相连接。新建的计算机实训教室使用最新的云计算技术,通过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代替PC机。每个教学机房从终端入手,分为三个部分,终端区、云课堂主机区和校园网链路(数据通信及管理区),三个区域均采用千兆接入式连接。通过在每间教室部署一台高性能云课堂主机和零维护的云课堂终端,利用云课堂集中管理平台对所有云主机统一管理。教师使用云课堂多媒体教学管理软件控制学生教学桌面,学生则采用触控显示器操作云课堂终端设备,该设备可以在教师控制下自动和云课堂主机相连,获取虚拟化桌面,操作方式和习惯与PC完全相同。

3.运维管理

数字化资源管理中心通过配置NAT(网络地址转换)和ACL(访问控制列表)等网络技术手段,管理并规范全校教职工的上网行为;对网络IP地址进行分类统计,实现教学、监控等多网合一;为学校领导、班主任安装桌面监控软件,实现校领导和班主任在办公室实现教室教育教学的远程监控管理;通过SERVER-U建立一个大容量的、稳定的文件服务器,用于保存所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便于校园内所有教师及学生共享,输入各部门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访问各部门相应文件。

四、网络综合安全建设

1.冗余备份

包括网络线路的多层次冗余、网络设备自身组件的冗余,通过冗余能力,实现网络的全面可靠性保证。

2.网络出口应用安全区域

基本可分为互连网出口区、对外服务区、内网区域。防火墙设置为默认拒绝工作方式,以保障所有数据包。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则允许通过,全部拒绝以保证安全。在防火墙上设置允许VPN协议数据包穿越防火墙,满足移动用户通过VPN网关访问内网的需求。

3.防火墙与IPS

网络教育资源的核心篇(5)

关键词: 网络课程;模块设计;评价体系;教学研究

Key words: network curriculum;module design;evaluation system;teaching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3-0271-02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以网络为平台进行教学交流、课程传授、教学研讨,成为了目前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典范。网络课程迅速登上了教学改革的舞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网络课程有着动态性、时效性、区域性、共享性和个别性等优点。然而众所周知,网络只是信息传播的载体,以网络为平台进行教育资源的共享才是人们使用网络的目的所在。只有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的支持,才能充分发挥网络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的优势。因此,网络课程的建设成了发展网络教育的关键核心所在。

1 网络课程教学文件模块设计

课程教学文件模块主要包括课程简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课件,教学教案、教学日历等。其中课程简介主包含了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培养目标及主要教学内容,以及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的衔接等。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了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教学组织形式、课程目标和定位、教学内容与设计、考核方法和教学资源等。课程标准主要突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与职业素质。教学课件与教学教案与课程内容保持一致。教学日历详细列出了每次教学环节的学时数,单元标题,能力目标,能力训练项目,知识目标及课程的主要内容,非常方便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

2 网络课程内容模块设计

网络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以符合专业需求,并且以就业为导向来进行教学。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构造课程内容。以《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为例:笔者根据对职业岗位的需求调研分析,发现开发网站或制作网页一般涉及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Dreamweave网页制作工具;熟悉HTML语言、CSS样式表;熟悉网页布局、颜色搭配;了解网页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规则。这些知识和技能属于显形知识和技能,传统做法是按照这些知识系统组成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首先打破这些知识系统,按照工作过程来系统调用这些知识,再将这些凌乱的知识组合成符合工作需要的知识系统。因此,教学项目的选择是课程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经过反复研究并通过实践检验后的不段调整完善,我们将整个网络课程教学过程分成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本知识和技能应用。这一阶段主要通过案例式教学,由教师引导学生来完成教学目标,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

同时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Dreamweave网页制作工具,熟悉HTML语言。

第二阶段:对电子商务门户网站进行模仿、布局。这一阶段主要要求学生对目前电子商务类的主流门户网站进行模仿,布局。在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学习情景的设计、学习,由教师列出项目,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

第三阶段:成立项目小组,建立小组负责制。由各组组长负责,进行项目的制定、策划及网站建设。

这一阶段主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3-5人构成,整个项目的制定、策划、以及完成都由组长来统筹规划,教师在这一阶段所扮演的角色是经理,各组组长所扮演的角色是项目经理,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学生有一个团队意识,并且能够通过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任务。

第四阶段:综合测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期末上机考试来考核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

3 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素材库模块设计

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素材库模块主要包含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参考文献、教学影像、教学图片、课程录音等。教学资源素材库建设过程中,按照相关原则和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技术参数、图片格式,影音格式、文档格式,整理好各种资源,通过课程资源模块进行上传。在课程资源管理模块中,可将教学资源素材库资源共享到共享资源库系统中,从而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4 过程考核贯穿始终,采用了阶段式、分层式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衡量是否达到教育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度、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因此,我们采用了阶段式考核方式,并提出一个阶段、一个考核;一个项目、一个考核;一个团队、一个考核的方式,通过改变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形成该课程独立的、科学的考评方式和考核标准,以达到正确、科学的评判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同时在评价过程中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树立信心,推进其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拓展创新能力。

第一阶段:基本知识考核。

第二阶段:成立项目小组,建立小组负责制。由各组组长负责,进行项目的制定、策划。

第三阶段:综合测试阶段。

通过这三个阶段的考核,我们看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完善,对于基本技能的应用也比较得心应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案例式、项目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5 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5.1 网络课程教师评价体系研究 为了加强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提高网络课程教学质量,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有效的评价,网络课程教师评价体系研究主要包括:学生能按时独立完成本课程的课外作业,并能随时提出问题;本课程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生能结合本课程,经常阅读一些相关参考文献资料;大部分学生对该门课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大部分学生该门课的学习方法较正确;学生是否能活学活用、有创新等。

5.2 网络课程学生评价体系研究 网络课程学生评价体系研究主要包括:通过教师的教学,我理解并学会了该课程内容;通过教师的教学,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师讲课能促进我积极思考,富于启发性;通过教师的教学,我学会了该学科的学习方法;我感到教师课程内容讲解清楚,概念准确无误;我感到教师讲授内容充实,信息量大;教学内容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教师讲课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例证得当;教师鼓励我们提出问题并给予有意义的解答;教师在考试或作业上所给的反馈很有价值等。

通过有效的评价,能够帮助教师能够随时随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及时对网络课程教学内容与环境做出调整。

总之,网络课程的建设是推动网络教育、网络教学模式发展的核心,作为教育技术工作者,我们应该本着为教学服务的目的,积极探索、研究网络课程设计制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建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尽我们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网络教育资源的核心篇(6)

一、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校网络文化的资源共享性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因为互联网络的兴起和应用,推动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引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方式、培育环境和培育效果方面的深刻变革。在培育方式方面,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多媒体形式使视频和音频等信息实现了快速传播,突出信息获取的即时性和多样性,调动大学生的感知器官,激发其思维的认知度,增强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愉悦的视听感觉中把握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并升华思想。在培育环境方面,从传统的教育资源口头传授和印刷文本的物理空间传播模式转向虚拟的网络社区,打破时空的限制,丰富了教育的素材。在培育效果方面,海量网络信息实现了培育内容跨校、跨地区甚至跨省的资源共享,满足大学生对不同方面知识的涉猎,扩大培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平等互动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互联网开放式和无中心的网络结构,打破了某一主体对信息的绝对垄断,引领人们步入一个“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新天地,决定高校网络文化平等互动性的特征。高校网络平台双向开放共享的信息沟通方式,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突破身份、地位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愿表达观点、挑战权威,实现话语权的平等,推进大范围、深层次的双向交流互动。大学生在高校网络文化中可以无比多地选择学习内容、主动学习,利于师生间教学互动,实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故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有效融合体现了“以大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重视个体学习的兴趣和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激励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大学生的“人的科学”。

(三)高校网络文化有限开放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是教育的必然

高校网络文化的资源共享性和平等互动性打破了文化传播的地域界限,将学校与社会的界限变得模糊,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吸引众多学生通过网络自觉接受教育。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科学理念的阵地,其价值取向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决定了高校网络文化的有限开放性。高校网络文化建构的核心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发展全过程,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发表自己对热点话题的观点看法,高校管理者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这些观点看法,深入、真实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线上”与“线下”互为补充,交流探讨。

二、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困境

(一)高校网络平台技术和内容更新的滞后性减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点的社交网络平台更新扩张迅猛,发展速度惊人。但高校网络平台的更新却明显滞后,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技术更新的滞后性,因设计和功能定格化,网络的监控、管理和利用未同步,制约高校网络文化的全面快速和长远发展;二是内容更新的滞后性,教学内容较单一枯燥,趣味化、形象化欠缺,无法满足学生群体多样和多变的需求,导致部分学生主体的流失。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全球性、繁杂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极大的冲击

在互联互通的网络时代,网络的零门槛、无屏障、跨文化等特征使各种形形色色的观念、文化等不加过滤堂而皇之地进入到网络中,在丰富信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为国际霸权集团企图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在中国构建“西化” “弱化” “分化”的社会意识形态提供了机会。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甄别,会产生认知偏差和价值偏离,使得网络受众的价值观有被“西化”的风险和“多元化”的倾向,后果难以想象。

(三)高校网络文化的虚拟性、隐匿性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度

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虚拟空间,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极大便利地获取所需的超大量信息,以虚拟的身份快速完成人―机―人对话的交流。网络信息的交流匿名化,难以实施严格的言论监管,大学生随意良莠不齐的信息和不负责任的言论,容易使其沉溺在虚拟的“生活圈”,加剧非社会化倾向的“自我封闭”。同时因为缺乏“共同在场”的压力,责任、义务和信任常常变得软弱无能,影响人际交往能力,集体观念、团队精神萎缩淡化,导致价值判断中出现多重标准,引发网络受众的道德行为有失范化的风险。

(四)高校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群体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挑战

网络的开放性助推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在高校网络文化境域下,学生可以根据信仰、目的、爱好、价值标准、行为准则、教育程度等因素自愿组成非正式群体,如果一旦一个人错误的价值观念被群里的人认同响应并迅速影响扩大后,网络的群体性就会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权威度。

三、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的有效融合

变革以说教式为主导地位的“主客体”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向“主客体双中心”的多向引导式教育模式转变的理念。

1.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坚持教育主体与时俱进。教育者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采用渗透和双向互动交流的方式,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2.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尊重教育客体价值需求。首先,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升主体性价值。要求大学生遵循网络伦理道德,明确责任和义务,创造性地学习和开展网络各项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其次,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情感需求。教育者要以情感人,抓住时代脉搏,找准切入点与学生需求接轨,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最后依据大学生的多样性、复杂性特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化、形象化。如根据本专科大学生素质分层次教育,分年级分阶段教育,分不同类型学生教育,分现实和虚拟的情境场域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政理论课程内容的有效融合

1.利用高校网络文化,构建思政理论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思政理论课是每位大学生的必修课,高校网络文化是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程天然的教学资源库,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而且拓展了思政理论课程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思政理论课程的精髓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用典和形势与政策等教学内容在高校网络文化中都可以找到。日新月异的高校网络文化动态信息要求思政理论课程教育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高校教育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效能,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汲取健康丰富的精神食粮。

2.借助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创建网络特色的育人工作。高校加大??施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程作用的力度,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思政理论课堂教学形式枯燥乏味,通过思政精品课程网站、德育网站、网络交流平台能够获得实质性突破,打造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把优秀的德育思想和先进科学的价值观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时效性,渗透影响、教育着大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有效融合

1.建立一支有过硬思政专业素质和信息技术素质的思政工作教师队伍。首先,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要求,严把从事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班主任、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的“入口关”。强化全体教职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责任意识,充分运用高校网络文化增强教育传播的超时空性和无障碍性,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方共管工作机制。其次,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网络应用能力。接受专业化培训,了解网络应用程序,加强开展网络教学的能力,避免出现高校网络文化内容的片面性和文化话语体系的模式化。再次,教育者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要加强甄别和选择的能力。捕捉背离核心价值观的错误网络言行和不良现象,快速辨别和正确决策,促进高校网络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

网络教育资源的核心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46-02

《教育法学》课程是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师范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公共课。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们就开始了《教育法学》课程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累积。近五年来本课程教学团队有效整合南通大学教育学和法学资源,积极与南通地方教育行政和司法部门联系互动,建成《教育法学》课程网站(jyfx.ntu.省略),基于网络平台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入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本课程于2010年被评为南通大学精品课程。

一、《教育法学》课程目标设计

认知领域:了解教育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学校、教师和学生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理解教育法律责任和教育法律救济等方面的主要观点。技能领域:通过学习,能对生活中的教育法律问题及教育法律现象依法进行分析与评价,提高其依法执教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逐步形成教育法律意识;认同教师职业的规范要求;理解并确立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依法执教等教育法学理念。

二、《教育法学》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一改以往强调教育法学理论体系,注重教育法规解读的做法,在教学内容上从教师与学生的工作、学习和学校生活逻辑出发,以各种生动活泼的现实事件为教育法学理论的载体,让学生从教育法学案例中思考有关教育法学的问题,从而活跃教育法学的课堂,激发学生对于法律问题的兴趣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欲望,帮助学生加深对教育法学理论以及各知识要点、难点的理解,实现教育法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材的知识体系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确定本课程的重点:学校的权利与义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学校和教师的侵权责任;教师与学生的法律救济。确定本课程难点:对本学科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命题、原理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教师法律意识的理解与形成;学生应用教育法学理论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形成。为强调本课程的重点,突破难点,我们突破传统框架,课程内容作了精心筛选,择取教育法学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概念、命题、原理等予以精讲。通过“少而精”的核心概念等作层层剥笋式讲解,提炼出各章的基本知识,尔后围绕这些知识点选择出典型案例,通过文字材料、课堂交流、网络视频等方式呈现教育法学案例,形成问题情境,学生不仅能从宏观上把握教育法学知识体系,而且能透过鲜活的案例触发对理论学习的渴求,以解决过去有学生反映的“学了《教育法学》理论,感觉用处不大”的困惑。

三、《教育法学》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我们改变了过去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在教学方法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已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上进行了大胆探索:

第一,改进师资配置方式。《教育法学》课程突破了由一名教师以纯粹的理论讲授为主的“单人单体课程”模式,创造性地以“团队协作”方式施教,即采取按模块分工、团队协作的方式组织教学。第二,拓展教学时空。在教学时间上,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在空间上,由大学课堂延伸到中小学教育基地、精品课程网站,从“粉笔+黑板”式的教学发展到现在的“课堂+基地+网络”的教学。第三,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将案例教学法、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网络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形成“基于网络环境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加强导学、助学、促学”的教学模式。学生能运用网络获得学习资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配合学生实现网络自主学习,教师注意了转换角色,使自己成为导学者、助学者,认真组织学生按教学要求上网学习,参与并指导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教师掌握并运用各种实时和非实时的交互手段,在网络教学上进行经常性的交互教学活动,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也弥补了《教育法学》课时给教学时空带来的缺憾。

四、《教育法学》课程教学手段设计

在网络教学环境建设上,已逐步构建起能保证教学信息、资源及时传输、储存、的硬件环境,建立并实施网上教学的管理制度,全部教学资源进一步到位,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教育法学》网站的学习资源不断丰富,网络课程平台、网上答疑系统已全面开通,服务的质量正不断提高。本课程网上动态资源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个别化辅导,解疑答难,进行主题讨论,有效帮助学生学习和拓宽知识视野;教学网站“视频视点”栏目提供聚焦于教育法律问题的案例片段,激励学生探究各个章节所涉及的主题;网站设有师生互动的讨论板――用以交流问题或邀请学员利用一个新的在线资源,提供最新研究成果。由此,通过开发《教育法学》课程网络资源,打造师生间便捷互动的平台,有效促进了学员的自主学习。

五、《教育法学》课程考核方法的设计

网络教育资源的核心篇(8)

网络学习社区是建立于网络社区分享基础之上的、为学习者学习所提供的一种自由、平等、协作的环境。网络学习社区适合成人的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比如对教师博客促进教师的反思教学、网络资源实现了教师资源的共享等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如何建设教师网络学习社区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教师网络社区实践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

本文结合开发“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支持网”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教师网络学习社区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从而探讨教师网络学习社区的发展前景,为教师专业发展寻求一条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途径。

一、教师网络学习社区的整体设计

依托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项目,笔者构建了“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支持网”(简称支持网,下同),希望通过支持网这一平台构建教师网络学习社区,为教师提供一个共享培训资源,分享培训心得体会的互动交流平台。

(1)支持网基本构成

支持网的设计实现没有拘泥于某种单一的技术平台,而是采取门户加拓展的形式,整合各类诸如博客系统(Oblog)、论坛系统(Dvbbs)等可用的、好用的、常用的网络工具,紧紧围绕教师的学习需求筛选工具,一方面克服开发技术的瓶颈,另一方面防止工具泛滥引起教师注意力的分散。因此,根据培训和教师学习的需要,本支持网主要由资源网站、教师博客、教师论坛、自测系统四部分组成,分别实现资源共享、个人知识管理、交流协作和评价反馈的作用。支持网的构建坚持以下原则:内容针对性原则、功能实用性原则、平台易用性原则。

(2)资源管理模式

在资源管理方面,由于资源类型、学科类别繁多,因此必须对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在这里,我们主要从学科和教育技术知识两个维度进行交叉分类。学科上分为语文、数字、英语、政治、历史等,教育技术知识分为课程理论、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同时,对于资源的类型不同,我们还加了类型、说明等字段属性,给资源贴上鲜明的标签,一方面便于资源的管理及检索,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学员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资源的片区,促进了资源的共享。资源建设采用“人人参与,共同建设,审核加精”的方式。

(3)支持网各模块辐射关系

二、教师网络学习社区的实践情况及其成效分析

(1)支持网运行情况

支持网运行期间,配合培训的推进,教师们在支持网的活动比较活跃。总结起来,支持网整体运行情况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试期。该阶段是支持网开发后的用户调试期,伴随着前几期培训的教师用户一起成长。教师在体验支持网带来效益的同时,共同发现支持网的错误,支持网在不断改错的过程中逐步完善。

第二阶段:繁荣期。该时期的支持网相对比较稳定,同时也推出了教师论坛。在此期间笔者做过一次统计,当平台运行至第3个月时,在资源网站上至少登录一次的用户已达915个,资源的平均下载次数也有20多次。博客的正式注册用户已达856个,发表各类文章1450篇。论坛已有130多位注册用户,共有帖子983条。

第三阶段:稳定期。此阶段支持网运行稳定,各模块的功能相对比较完善,排除了“恶意注册”等网络干扰。教师的社区活动也相对稳定,资源继续共享,教师继续分享自己的教学成果。

第四阶段:危机期。该时期是在培训结束后,虽然仍然有教师陆续下载资源、发表日志,但回访明显减少,社区没有了生气。随着培训的结束,教师群体行为也相应结束,使得教师用户对支持网的访问次数也减少。

第五阶段:灭亡期。在培训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社区在管理上的投入少,缺少“核心成员”,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信息的更新越来越慢。支持网的访问量一直下降,后来甚至出现零访问的情况。最后,支持网被黑客注入,出于安全问题考虑,支持网被迫撤下服务器。

(2)支持网对教师学习的贡献

支持网从投入使用以来,配合着教育技术培训的推进,为中小学教师的学习带来了方便。教师一方面接受着专家教授的培训课程,另一方面在支持网分享教学资源,发表教学反思,进行教学讨论,支持网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另一个自由的平台。

1.支持网为教师提供了实用的教学资源。支持网中包括教案范例、课件资源、软件工具等栏目,这些栏目的资源全部是一线中小学教师实践的结晶,是支持网里的有用资源。由于其资源的针对性强、可用性高,支持网切实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带来了帮助。

2.支持网为教师提供了学习反思的平台。教学反思是获得实践性知识有效的途径,支持网中的博客提供了教师对教育技术与学科结合方面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机会,由于其它教师可以通过访问博客的方式进行分享,同时也可以留言参考讨论评价,使教师的反思更加深入。

3.支持网给教师的交流讨论带来了方便。无论是培训还是教学讨论都离不开交流,传统的交流范围小,而且没有记录,参与者由于走神等容易丢失信息,出现断章取义的现象。支持网的论坛使教师课后也可参与讨论,使交流更加深入,为培训营造了活跃的学习气氛。

4.支持网为教师学习成果提供了多维的评价。支持网中的自测系统提供了培训相关知识的练习卷和测试卷,并对答题信息做了记录。用户可以查看自己的答题情况,可以根据错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同时用户还可以查看答卷的对比信息,通过横向与纵向对比,可以观察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查缺补漏。

5.支持网延续了培训,为教师继续学习提供了机会。传统的途径,无论是专家培训还是教师论坛会议,随着培训、会议的结束,参训学员教师学习也就相对停滞了。而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其固有的延续性,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支持网使教师课后仍能继续学习交流,为教师的继续学习拓展了空间。

三、教师网络学习社区的问题启示

通过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支持网的实践可以看出,教师网络学习社区确实有其优越性。但在支持网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不足,总结如下:

1.平台建设不够合理,各部分没有科学的整合。支持网分为资源网、教师博客、教师论坛和自测系统四个部分,各部分实质都是相对独立的系统,各平台的资源并不能共享,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

2.平台各模块账户相对独立,没有实现单点登录。由于各子系统是相对独立的系统,教师要成为用户就需要在各子系统上分别注册,要访问时得分别登录,不仅给用户操作带来麻烦,而且用户自己的资源也没法统一管理。

3.平台缺少核心竞争力,缺少必要的驱动力。平台是基于培训运行的,是培训为平台带来了生机。平台内部没有核心竞争力,缺少相应激励机制,用户没有参与驱动力,从而造成培训结束也带来教师成员社区活动的结束。

4.平台缺少核心成员,没有形成凝聚力。核心成员简单的说,就是在社区中发挥主要作用,对社区有主要贡献的成员。核心成员能够凭借其知识的权威性,聚集有共同兴趣的成员,形成学习群体,从而给社区带来生机。本支持网缺少核心成员,社区活动犹如一盘散沙,没有形成强的聚集力。

四、教师网络学习社区的生存条件

教师网络学习社区是一个复杂的教育生态系统,它由复杂的元素及关系构成,只有合理调配这些元素,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提高社区自组织、自发展能力,才能发挥社区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推动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教师网络学习社区应考虑以下几个生存条件。

(1)构建人性化社区,实现简单易用人机交互环境

网络学习社区同现实社区一样,便捷性是用户是否选择该环境很重要的评判方式。只有简单易用的人机交互环境,用户才不会迷失于技术的复杂逻辑里,才能充分享受网络社区所带来的超时空的便捷。

因此社区建设要考虑用户的操作习惯,使用户能快速上手。要充分整合资源,并对资源进行分类贴标,使用户能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资源。同时,交互上简单易用,要实现单点登录,让用户能自由穿梭于社区的各个角落。

(2)明确共同愿景,强化社区目标

“对社区而言,共同愿景是指组织的核心价值观、理念和目标,即共同的愿望、理想、远景或目标。”它体现社区的价值定位,反映社区成员的集体理念,是社区成员汇聚的根本原因。

教师网络学习社区的共同愿景可以表述为:通过社区中每一位教师成员的共同努力,使社区形成学习共同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使每位教师获得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学术水平的提升,使教师集体智慧得到发展。它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行为目标,是社区中所有成员的共同价值观的体现,是成员进行社区活动的动力。

(3)强化管理机制,发挥核心成员的作用

网络学习社区中的学习者群体并不是某些学者认为的“去中心化”和“反等级”的社群。实际上,随着学习者主体在社区中活动的不断深入以及自我的不断呈现,其网络身份会逐渐成为自己的独特叙事的标志。核心成员即包括社区中各小群体的领导者,又包括社区活动推进形成的高级成员,他们都是社区的主体贡献者,是社区生命迹象的关键保持者。

因此,教师网络学习社区应强化管理机制,完善社区成员梯队,充分肯定核心成员的社区地位。一方面赋予某些独特的权限,让其参与社区活动管理。另一方面,应建设奖励机制,对核心成员的价值予以充分肯定。

(4)加强文化建设,提升社区存在感

“教师社区文化是一个社区内部所形成的、对其成员的价值观念、态度、信念、道德规范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式影响的心理环境。”教师社区文化具体表现为社区教师整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它通过社区的管理、组织和运营等形式表现出来。

哈格瑞夫斯(Hargreaves)认为自然合作的教师文化是最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的主要特征有:自发性、自愿性、自主性、超越时空性、不可预测性。只有加强社区教师文化建设,使教师超越纯粹的个人反思以及对社区专家的依赖,形成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协作,才能提高群体的凝聚力,提升社区存在感,让成员有家的感觉。

五、小结

本文通过实践证明了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习社区的可行性,同时也说明了该社区确实有益于教师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另外,实践最终结果也说明了理论与现实之间还存在差距,要想充分实现本研究的教师网络学习社区,必须在技术、管理模式等多方面都做出努力。只有充分的、持续的投入,才能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从而带来真正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周跃良等.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师专业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8:4

网络教育资源的核心篇(9)

在新一轮的教育信息化实践中,手机、平板、笔记本、大屏电视等智能终端也在不断地装备在教学活动和改革中,无线WiFi技术便捷的连接和扩展网络,使师生体验到了随时随地接入网络开展学习的无穷乐趣。然而教育信息化在迎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深入应用带来的挑战。校园网作为承载教育信息化基石的重要地位,再次得以突显并需要加以强化,以应对和适应新形势所提出的问题。

一、校园网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首先,网络带宽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校园网对内对外都需要大提速。新的教改形势要求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要以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形式呈现,传统教材变成以微课、慕课、电子书包等数字化媒体形式表现,并在教学过程中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来组织和实施,甚至通过网络服务和平台把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社会等。

其次,要求校园网在覆盖范围上更加全面广泛,扩展和规模上更加灵活和高效。新的教学手段和模式要求和信息技术更深度的融合,必然要求大量的计算机、手机、智能终端、大屏投影等信息化设备接入网络,接入的地点也不限教室课堂而扩展到实训室、图书馆、会议室,甚至是操场、校园、宿舍和校外等。自主学习、泛在学习和翻转课堂等要求随时随地可以接入网络,突破时空限制来组织和融合教学过程。

再者,大规模的网络用户、设备、资源和业务,需要严格管理、合理配置和有序协调。大量的上网用户需要管理和规范,网络带宽、流量等资源需要合理分配,网络设备、资源、业务、服务等需要授权和监控。因而,校园网中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信息化人才团队建设都刻不容缓。

最后,校园网建设处于复杂多变的信息化环境中,随着学校资源、形象、服务等核心资产的信息化,要求必须保障信息和网络的安全稳定,防范网络攻击、入侵等威胁。

二、新形势下校园网建设路径

校园网建设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设计、实施、管理和技术上都积累了丰富和成熟的宝贵经验,在教育改革浪潮中必须扬长避短、顺势而上,以适应新形势、新技术和新挑战,具体分述如下:

(一)增强主干网络的承载能力,夯实校园网的基础框架,保障网络稳定和畅通

现有校园网基本构建于千兆的主干光纤之上并以汇聚层来扩展网络规模,然而随着网络的大规模扩展和带宽需求的急剧增加,千兆干线已经成了校园网的瓶颈,汇聚层也不能很好地扩展网络的接入。特别是当教学视频流和监控数据流融合进数字网络的时候,主干网络中的流量便相互挤占和干扰,造成通讯延迟、卡顿甚至中断。解决的方法只能是升级网络结构、拓宽主干网络的带宽,提升核心交换机的端口带宽为万兆以上和背板带宽为千万兆以上,扩展核心交换机的端口模块和端口密度,冗余化和高可用化核心并通过千万兆级硬件线缆连接,最终把三层网络结构改造为大二层扁平结构,以核心交换机的端口和背板带宽扩展主干网络的带宽,以核心交换机端口密度支持网络的规模化扩展。

(二)扩展网络接入能力,按需拓展网络规模,适应校园网持续变化的各种接入需求

网络以大二层扁平结构适应规模化的持续扩展,网络直接连入高密度的核心端口,在提升带宽同时增强扩展的灵活性,并且以预埋存量光纤和可添加端口模块来保证网络的进一步扩展空间。另外,原来汇聚层交换机可部署到合适的位置做接入扩展,保有原来接入能力,并适配到相应的核心端口。

(三)融合无线网络,无线网在提升网络扩展能力的同时优化了用户网络体验,给用户灵活和便捷网络接入

无线网络作为提升网络扩展的强劲动力和有效手段的同时,也给网络用户带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的便捷和畅快,改变了人们使用网络的习惯和效率,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下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和吸引力。校园网必须把无线用户管理到统一的网络中,以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升网络效率,提高用户应用体验和参与积极性。融合无线网络的关键在于通过无线控制器AC统一和有效地管理无线接入点AP和无线终端设备,统一管理和认证有线和无线用户,对无线设备进行灵活合理的规划和严格有序的管控,避免接入混乱、无序和监管缺位,甚至给整个网络体系带来漏洞、隐患和灾难。

(四)增加和优化出口带宽,无界化网络管理和应用,提升学校信息化服务能力

网络化的优势在于其开放性和超越时空的限制,但在校园网的建设中必然会存在内外网的边界和关注网络自身的主体性问题。网络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消除网络内外隔阂,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网络开放、充分共享网络资源、逐步提升校园网内涵和高效提供网络服务。虚拟个人网VPN技术可以更好地消除内外网隔离,实现内外网络无差异化应用和管理,而出口带宽的提高、管控和优化,是保证学校信息化服务有效地向内外网用户和调配的手段,保障给用户提供无差异网络服务体验。

(五)完善网络用户管理,合理分配网络资源,保障网络业务流畅和有序

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信息化网络要求精细化管理用户的信息和资源,关注每个用户的网络服务质量和使用体验,切实体现以人为本。校园网不再是可用、能用就行,还要必须合用、够用和好用,这样才不至于给用户留下糟糕的网络体验,挫伤用户参与新课改的积极性。用户管理的前提是网络系统给用户提供便捷、灵活、多样和安全的网络认证方式,确保真实的用户接入网络,进而网络系统可以正确智能地识别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网络环境,以便给用户分配相应的网络资源和权限,同时可以给不同类型的网络应用分配不同的网络带宽等资源,避免流量挤占。用户管理的智能化还体现在网络系统对用户状态和环境的自动识别,从而选择不同的资源分配策略,保障全网资源分配的合理高效,如办公或上课用户会更优先获取资源。

(六)加速信息网络和教育技术深度融合,促进网络的全面普及和综合利用,提升校园网的应用层次

在数字化校园平台对学校人、财、物等基本信息统一管理的基础上,推进网络向数字化教学资源、网络课程、教学互动和翻转课堂等教育教学核心领域实践和拓展,从而积累数字化教学资源、聚集信息化教育教学案例、开拓优秀教学方法、深化教育信息化内涵,进一步丰富全民教育、人本教育、终身教育等教育理念的内涵,促进广大师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泛在学习和学以致用等良好教学习惯,为教育教学信息化注入动力、活力和信心。

(七)紧跟SDN软件定义网络发展潮流,推进敏捷、开放、智能网络的演进

SDN是软件定义网络,而NFV是网络功能虚拟化,这些先进的技术给网络硬件提供了可软件编程的接口、框架和规范,以往通过更换网络硬件来升级网络功能和网络协议的方案得到了历史性的变革。网络设备的新功能可以通过软件定义来实现,网络功能和网络协议的更新和演进通过开发团队甚至是开源社区来迅速达成,以应对网络应用和需求的快速变化,既可以对网络资产保值升值,又可对网络功能灵活快捷地更新和升级。而网络深入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网络虚拟化、运维精简、故障精准定位、深度数据包分析等问题都会通过SDN和NFV技术来逐步解决、优化和演进。

(八)提升网络和信息安全,保护网络资源和信息资产,增强安全保护防范意识

校园网建设十余年,网络资源和信息资产得到不断的积累,其安全防护必须得到迅速的提升,没有信息和网络的安全,校园网建设就失去基本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随时有被断送的危险。信息和网络的安全要求对外有防火墙的防御,对内有用户上网行为分析、日志和防护,系统及时更新补丁、定期查杀木马病毒,全网协同不留死角漏洞。同时要建立信息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应急处置预案等,最重要的是要广泛深入宣传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保护习惯。

三、总结

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正持续地进行,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热门领域作为探索的契合点,正引领和推动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校园网承载着教育信息化的重托,在增强其稳定性、畅通性和安全性等基础功能的同时,必须顺势而为,适应教育改革新形势的变化,精细深入地关切网络用户,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增强人本关怀,增强师生教育改革信心,推动潮流和变革朝着更加公平、自由、开放、和谐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网络教育资源的核心篇(10)

1 教育信息化

1.1 教育信息化的定义及内涵。教育信息化,就是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教育领域,深化教育改革,不断调整其信息教育发展方略,以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求。教育信息化以教学信息化为核心,运用科技信息手段,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优化学习方案,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1.2 信息化教学中教学设计的特点。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信息化教育更为重视学习者的作用,要求通过种种有效手段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合理配置资源,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有效地优化了教学过程和效果,提升了教学质量。

1.3 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以云计算、物联网、新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推动信息产业不断升级,深化信息化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各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了信息教育化发展目标: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和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提升。

为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共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我国于2012年提出了“三通两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其目的在于创新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提高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2 “三通两平台”

2.1 “三通两平台”的提出。要说三通两平台的出身,那就是2012年9月5日,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就在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首先提出的概念,这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的一点。其后不久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讲话中指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推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以及建设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

2.2 “三通”

2.2.1 加强学校宽带网络建设,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宽带网络建设,完善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预警手段和防范措施保障校园网络安全,优化网络管理,增进对外交流,学校还要定期进行网络维护及保养,以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学校要扎实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制定数字校园建设方案,建设数字化终端和应用平台,通过教学应用和学生实训等方式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2.2.2 建设优质数字资源,初步实现“教学资源班班通”。要想将各种优质教学资源及时输送到每个班级,就必须加强三个课堂建设,即:专递课堂(各类新课程资源建设),引导学生利用智能工具在教师组织下进行探究性学习;名师课堂,组织具有一定教育技术能力的特级教师和学科骨干教师,利用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个人空间和相应工具,开设学科重点难点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汇聚若干基础教育名校和职业教育示范校的优质资源,开设网络学校,为学校集体组织学生选名校网络课堂,修高中网络课程和职业学校新开专业提供服务。

2.2.3 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学校要积极打造一个实名制网上学习空间,为学校师生开展网络学习,进行跨区域网络协作科研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学校还可以将网络技术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环节当中,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按照“教师优先、发达地区优先、职业教育优先”的原则,先试先行,有序推动。全面启动“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工程,加快研发推广与现行中小学课程标准相配套、适合学校课堂网络化教学需要的数字互动教材、教辅材料资源和学生自我评价检测及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基于网络的教研平台和城乡校际结对帮扶平台,积极开展网络听课、远程协作以及互动听课等活动,积极推动城乡学校网络一体化建设,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积极培养一批有影响的学科网络教研团队。通过多种形式强化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中的“远程培训”及其他培训项目。

2.3 “两平台”

2.3.1 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校要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不断提升其教育质量,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各类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系列品牌。大力服务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快数字化基础教育网络资源的开发,在学科资源全覆盖的基础上,将优质资源率提高到30%。大力服务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积极创建师生共享共用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平台,紧紧依托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断扩大职业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范围、提高共享程度。大力服务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建设,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建设工程,形成一批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要求相适应、具有学科特色、符合国家建设规范的高质量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继续完善网上精品课程建设,推动区域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2.3.2 加快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努力做到家家用。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以提升教育水平为目标,积极开发和应用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打造各类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系列品牌。加快数字化基础教育网络资源的开发,在学科资源全覆盖的基础上,将优质资源率提高到30%。加快终身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强化终身教育资源规范标准、内容结构、呈现方式的研究,以社会实际需求为推动,逐步建立广覆盖、多类型、多层次、开放便捷的终身教育资源体系。

“三通两平台”是十二五的核心任务。“三通”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校校通”是基础,“班班通”是近期工作的一个关键,而“人人通”才是真正要实现的目标,是本质的核心点。这一点既然是本质的核心要求,它代表的是方向,代表的是创新。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具体要求可概括为:其一是要体现国家和地方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统筹部署;其二要立足现实,加大落实力度,使广大基层学校与师生能够感受到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新成效、并努力形成阶段亮点;其三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特别是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有序、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

2.4 三大主要任务

2.4.1 硬件升级改造

网络物理接入云平台建设(终端、云眼等)

数字化网络教室建设(投影、白板等)

2.4.2 教育资源建设。创新推广数字化学习模式,加大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力度。建成学校“数字化社区”,重点做好三个“空间”建设:即教师空间、班级空间、学生空间。

2.4.3 教师应用培训。教育信息化深入应用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应用能力。

3 “三通两平台”的实现

当国家首先提出一个政策方针时,从上到下落实这样的政策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所以,在这样的时间段中,政策里面的内容要落实必然会有先后顺序。结合“三通两平台”的政策,笔者认为,①宽带网络校校通的落实,就是一个时间长短的问题,在校园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硬件基础的完善是最基本的工作,因此,让尽量多的学校完成网络覆盖也是推进后两个通的基础;②关于优质资源班班通的落实,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刘雍潜研究员曾在多个场合提及,这项工作是国家正在做的,也是需要科研与市场相结合的一项工作,从其口中,我们可以看出几个层面的意思。

3.1 国家可以从物质和政策两方面鼓励企业做班班通,这对企业来说,必然是百益而无一害的,据其介绍,去年国家投入教育的经费有两万亿,其中教育信息化的投入约占到2千亿的比例,可见,这样的政策环境是教育装备市场前所未有的局面,教育装备企业若能顺势而上,必然收获颇丰。

3.2 国家要和企业一起做优质资源的班班通,换句话说,哪一个企业班班通做得好,国家就联合哪个企业做,也就出现了各大教育装备企业竞相参与到诸如《中国教育技术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中来一样,笔者认为,在当下,如果国家还未出台某些项目的建设标准的话,企业在研发产品的另外空隙,参与到国家制定相关标准的过程中,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情,至少不会偏离国家轨道。

3.3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这一通的实现,是三通工程的核心,也是未来需要大力做的事情,笔者为什么说是未来呢?因为就目前看来,将教与学具体落实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和学习活动之中,还是有一定困难的,首先,不是说硬件设施具备了,学生和老师的学习生活就通了,而是从意识上引导其这样的观念。所以,硬件设施的完善需要靠企业,意识上的引导需要靠国家,因而,企业在生产相关产品时,从学生和老师这些用户的角度考虑进行研发,就会很好地适应整个趋势。

3.4 建设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从这两个平台的建设过程来看,前者和后者分别交予不同的国家单位去做,而对于教育装备企业厂商来说,不论是跟随哪一个国家单位去做生产,都必然掌握“资源”和“管理”两个关键词,基于此去搞研发,思考如何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最大范围的实现资源集中效应,如何去方便校方、教师和家长管理,建成简单实用的管理平台,哪怕是傻瓜似的操作,依次打开市场,再进一步做产品的升级换代。

4 小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国家主动提出与企业共建教育信息化的市场环境下,对于教育装备龙头企业和准备进入教育市场的潜在者而言,都极为有利。从企业发展角度而言,当下针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无非是两条路,一是走集成解决方案的路线,集中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硬件和软件为一体,集中推向市场,二是走窄而精的路线,结合公司产品,集中精力生产专一产品,做到极致。而对于那些正在犹豫不决又想成为唯一的产品生产商,又想统揽所有装备的企业而言,最好择其一条路,以保障信息化发展的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邵晋蓉,王桂香.宁夏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建设构想[J].现代情报,2004(04).

[2]刘芳.浅议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2).

[3]张臣文.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1).

[4]李金辉.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趋势[J].价值工程,2014(05).

网络教育资源的核心篇(11)

一、数字化环境下更需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存在差异性。大学生现实活动的范围、内容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具体条件限制。而他们网络生活的活动范围和内容,则具有广泛性和开放性。大学生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具有具体性、直接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更易增进彼此的感情,建立更好的信任。而大学生网络生活的人际交往则具有抽象性、间接性、虚拟性和易变性。现实生活中交往对象的身份、地位和社会角色是明确的,而网络生活中交往对象却具有隐匿性和复杂性。正是二者存在的这些差异,使各种不健康的网络文化滋长,对数字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数字化事务管理存在脱节。部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未能有机地融入高校数字化事务管理,二者存在“两张皮”现象,具体表现在:工作理念各有侧重,未能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各有不同,未能统摄教育资源;工作队伍各自为政,未能形成育人合力。大学生自主发展对高校数字化教育管理尚不适应。大学生自主发展,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校育人宗旨所在。大学生自主发展意识,在网络环境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但也存在着对高校数字化教育管理的不适应性。有一部分大学生的网上行为缺乏理性,违背了当前社会道德与法律规范要求,成为当前较为突出的社会道德问题。

二、在推进数字化教育管理中加强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华中师范大学积极学习宣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确立了“一体两翼,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思路,成立了学校网络与信息服务中心,全面推进信息化战略,推动信息技术与管理方式有机融合,以信息化推动学校管理服务上台阶,并在推进数字化教育管理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数字化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在数字化服务中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行数字化迎新,提供一站式服务。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新生自助报到、新生网络素质课程在线学习、大学生志愿者一对一对接帮扶相结合,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和认知。建设学生事务大厅,强化事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增强数字化教育管理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数字化教育中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是推进数字化教育,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技能。学校研发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开设教师个人网络教学空间,开发网络课程和混合式课程,开通湖北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平台,共享国内外优质“慕课”资源,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性学习。二是开发学生素质拓展课程网络系统,学生自主选修网络素质课程,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三是成立新媒体联盟,开展微形式教育。创办华大及华大学工官方微博、微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提供微资讯、组织微讨论,引导微舆论;举办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微博征集活动,开展微平台主旋律教育;等等。扩大数字化教育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点。打造“一张表”工程,建立学生完备的电子档案。学校从新生入学,就逐步完善学生信息化档案建设,新生登记表、素质课程成绩单、历年获奖情况及学习记录等都可以集中在一个总的大表上。智能终端系统可根据学生需求,自动生成所需表格,并实现异地下载打印。实施“一张网”工程,实现网格化管理。建立学生网格管理监控中心,对学生社区布网监控并提供相应服务。实现数字化教育管理平台的共建共享,突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建立“i华大”学生信息管理服务平台,让学生组织自己运营管理,学生通过手机、网络等可在平台上自我学习、自我服务。学校开发智能APP移动终端,以程序包的形式集成所有学生事务,学校行政人员、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都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办理相应学生事务,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情况,实现数字化教育管理平台的共建共享,形成了合力育人氛围。整合信息化管理和数字化教育的育人资源,有机渗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尤其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必须在育人工作中融合信息化的管理和数字化的教育。一方面,学校推行班主任工作事务信息化、具体化。要求班主任既要做好线下班级教育管理,又要利用好学生事务信息化服务系统,做好线上各种学生事务办理。另一方面,学校打通网络素质课程和通识课程、专业课程融通渠道,鼓励专业教师开设网络素质课程,并推荐辅导员优质网络素质课程进入学校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体系。此外,学校还全力整合教书育人和服务育人资源,融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了学校管理、学生学习及社会服务的网络一体化,为学生营造了富有现代气息和时尚元素的数字化校园,开启了大学生数字化人生。

作者: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