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网络的现象大全11篇

时间:2024-01-03 14:42:07

网络的现象

网络的现象篇(1)

2008年底,“山寨”一词红遍大江南北,山寨手机、山寨明星、山寨工厂,只要是和正统的相关,又不及正统的规模的都被人们称之为山寨,“山寨”渐渐从一个名词转变为一种现象,从一种现象转变为一种产业,又从一种产业转变为一种文化。

山寨文化――年轻一代独特的话语方式

“山寨”一词的原始意义指的是那些占山为王的地盘,有着不被官方管辖的意味。“山寨”一词最早出现在手机行业,而随着这种手机的低价位、高性能的特点,又与某些大牌、高价位的手机在外形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度,在一大部分人群中流行起来,进而成为一种模仿的代名词。恶搞、山寨文化之所以能够迅速地广为传播,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特别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有着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喜欢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感受以及经验。而受数千年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约束与规范,老一辈表现出的话语方式是严肃、认真、内敛和不苟言笑;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发展迅速,给了年轻人多元化的文化,也受到外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他们更倾向于在娱乐中成长、在消遣中生活。传统的话语方式与他们自己的话语方式不一致,势必造成他们对传统话语方式进行反抗。同时,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年轻一代要承受更多的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的社会压力,迫使他们寻找一种最便捷的话语方式进行释放。而恶搞和某些山寨行为正好切合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话语方式,恰好可让他们放松积聚的疲惫,这便是他们进行恶搞的直接目的。在这种背景下,恶搞和山寨行为成为一种张扬个性的捷径,也是吸引外界注意的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手段。

网络传播与山寨文化

网络传播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传播方式不同,网络传播时代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众说话的时代。它的出现改变了受众由上到下的线性信息接收方式,传统媒体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代表着官方的说法,是权力的象征,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在这种代表着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控制下,我们接收信息的内容和方式也是被控制的。随着网络的出现和兴起,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和渠道越来越多,通过网络平台,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和传播者。另外,网络由一点到多点的信息传播方式,变为多点到多点的信息传播方式。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同时也成为信息的消费者,打破了传者与受者的界限。网络的兴起和普及,让原本高高在上的媒体成为“众声喧哗”的媒介。

推动山寨文化传播的另外一个主要动力无疑是信息网络通信的不断发展,手机、小型电脑的不断开发,为恶搞和山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IT技术的兴起为恶搞、山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Photoshop等图片编辑软件、Premiere等视频编辑软件让恶搞作品层出不穷,并借助网络广泛传播。山寨手机、山寨笔记本、山寨《新闻联播》等山寨产品和作品,也是借互联网的便利,得到迅速传播和普及,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网络论坛和网络即时通信工具让互联网与受众有了更多的互动性,让受众可以参与其中,从而使恶搞和山寨成为一场全民的狂欢。

网络传播与平民创作

毋庸置疑的是,网络上的一部分山寨视频确实显示了平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随着DV数码相机的普及,制作软件越来越简约、傻瓜化,视频的创造已经为那些有思想和不懂创作的“志愿者”们敞开了大门。国内某影视下载论坛的负责人曾表示,其实一直以来硬件和软件都是限制网络短片创作的瓶颈。比如,掌握专业的视频软件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而且处理视频软件对计算机性能有非常高的要求。但是随着电脑越来越便宜,各种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易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有能力实现一些自己的想法。原来困扰他们的改变配音、字幕、剪辑等工作完全可以通过当今普通的电脑和一些简易的软件来完成。那么网络上这一股恶搞大潮也可能随之就此由“PS”(指利用专业图像软件Photoshop进行图像再创作)向着网络短片转变。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有1亿网民,这些人又大多集中在18至30岁的年轻人中。他们对一切难以在传统媒体上出现的新鲜玩意儿感兴趣,这会让他们得到颠覆的。网络则无限扩张了他们的触角和欲望,一旦他们发现什么,就会火速通过“自己的网络”再度传播出去。这样广泛的接受人群,也为山寨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寨现象――文化与反文化的冲撞

山寨文化的草根性、大众性、民间性、娱乐性、自发性、参与性,决定了山寨文化有着绝对雄厚的群众基础和受众群体。在百度上输入“山寨”二字就能找到39,400,000条搜索结果。如果深入地看下去,会发现真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山寨小说、山寨诗歌、山寨征婚、山寨广告、山寨电影,应有尽有,而其中也不乏很多有才之士。山寨文化的产生,其实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民间孕育多年的草根文化的一次集中爆发,也是一种形式意义上的民意表达。山寨现象已经不是什么新生事物,2005年的《超级女声》风靡全国,开了大众选秀的先河,也成就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草根明星。

应该注意的是,虽然山寨现象早已经出现,却与以往的以模仿为主的现象有所不同。其原因在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知道,虽然电视、报纸、杂志如此发达,其传播内容仍然由“把关人”所限制,其传播方式仍然是由上到下的传播形式。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内容是经过很多精英阶层过滤后的结果。互联网的出现,把这种方式给彻底否决了,大众开始自己生产传播内容,每个受众既是产品的生产者,也成为产品的消费者。山寨文化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背景,在大众传播的时代里,为全民提供了一个自娱自乐的文化场所,也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民意表达。

然而,在过度宽容的网络世界,山寨文化的一部分消极影响正在慢慢地显现出来。山寨文化已经超越了草根文化的范畴。2006年初,网友胡戈根据电影《无极》剪辑制作成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经网络传播引发广泛讨论,“恶搞”一词频繁出现在网络上。在2009年的山寨春晚中,让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恶搞抑或是戏仿、拼贴或者是复制,缺少的是平民百姓的智慧和创新。而且它的对象都是大众熟知的人物或者是影响较大的事件,又或者是一些社会丑闻。换句话说,没有商业价值的内容,是不会与山寨扯上关系的。恶搞或是戏仿也无妨,但是当把这个矛头对准中国的传统文化或是一些红色经典时,这种网络恶搞确实就和民族文化形成了对立。

日本的藤竹晓较早地指出了“信息环境的环境化”。他指出,许许多多的“拟态事件”,包括语言、观念、价值、生活和行为方式,等等,最初并不见得有代表性或普遍性,但一旦进入了大众传播的渠道,很快就会演化成为社会流行现象,变成随处可见的社会现实。

结语

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下,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大量涌现。在这种数字化的发展背景下,网络传播成为越来越多人表达情感和宣泄情绪的重要表现形式。数字化成为当今媒介发展的大趋势。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也将成为继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之后的第四大媒体。网络传播这种新的传播方式给人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计算机和网络以及电子设备日益普及的条件下,人们已经擅于利用这些便利互相表达情绪。山寨文化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草根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崛起,但是就目前来说,山寨文化仍然停留在模仿和恶搞的阶段,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审美缺位的遗憾,缺少创造性和对社会的洞察力。就网络这个推动山寨文化和草根文化的推手来说,也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在这种环境下,必须给予普通网民积极的引导,给予网络和山寨文化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健康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詹珊:《析评网络恶搞现象》,《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2.余建清:《网络恶搞:仪式下的狂欢与抵抗――基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分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3.詹珊:《论恶搞行为在中国当代大众文化中的生存形态》,《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网络的现象篇(2)

网络的集体狂欢是网络行为的价值取向与网民的兴趣、情感、认知倾向性等个人的心理需求相契合而产生的结果。

好奇心理。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中的主力军是青年,青年的时代敏感性较强,特别是对新奇事物的觉察度比较高,追风赶潮猎奇怕落伍也是青年的心理特点。一项对220名大学生网民参与的网络集体狂欢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新闻、搜索引擎是他们最主要的网络应用(网络新闻71.1%,搜索引擎73.3%);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对芙蓉姐姐、犀利哥、凤姐、贾君鹏等现象比较了解;对于时下流行热词,如果和朋友聊天时自己不知道,73%的人认为自己out(落伍)了,会立即去网上搜索,在好奇心的诱使下点击链接,青年网民会自觉和不自觉地“被”加入到集体狂欢现象中来。

反叛心理。越是为“主流”价值观、道德观所不容的东西,越是为主张特立独行的青少年网民所追捧,这种禁果效应下的反叛心理在网络集体狂欢中得到张扬。比如被网友誉为“极品乞丐”、“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乞丐王子”的“犀利哥”,有网友评价:“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楂子,那帅到无敌的风衣,还有那杂乱的头发,迅速秒杀了观众。”众多ps高手纷纷对犀利哥照片进行ps。《秒杀宇内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帅到刺瞎你的狗眼!求亲们人肉详细资料》,从这篇天涯论坛帖子可以看到乞丐犀利哥现象中蕴涵的消除距离、颠覆审美主流与反叛的强烈诉求。这种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不仅迎合了网民的反叛心理,同时对网络集体狂欢现象还起到了强化的作用。为了反叛,他们标新立异,以恶搞为乐趣,越刁钻刺激越显得自己睿智、与众不同、愤世嫉俗。

娱乐心理。在对青年大学生网民的调查中,发现网络新闻中他们最感兴趣和最能引起他们注意的是社会民生、娱乐和时政方面的内容,他们认为上网娱乐可以缓解他们紧张的学习与生活压力,而社会主流文化吸引力不足,现实生活空虚无聊没有意义,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迷失自我。而网络红人很超前,张扬自我,且以搞笑的娱乐面目出现,夺人眼球,成为全民娱乐的一个触媒和载体,被众网民推崇,是网民“找乐”的对象。有的网友认为网络集体狂欢能增加社会的活力,不然社会就显得死气沉沉。在网络娱乐中对审丑心理的快感往往大于审美的快感,网民热衷于关注讥讽假恶丑的一面,一方面参与狂欢酣畅淋漓,追新逐异,愤世嫉俗;另一方面又表示网络狂欢很无聊,一笑了之,芙蓉姐姐身材样貌普通却自诩天仙,口中也是极尽夸张的言论,网民在反感的同时却因为这种简单甚至是俗套的娱乐刺激而放松下来,而芙蓉姐姐也仅仅是满足娱乐放松需求而已,但网民却乐于隐藏在虚拟的网络背后推波助澜这个滑稽的闹剧。

自我实现心理。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在参与某种活动中产生某种程度的成就感,导致自尊与自信心提高的心理感觉。①网络的低成本、低门槛、高传播率、开放多元化及参与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使得人们在对狂欢现象的评论中实现了表达自我的欲望。人人都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表达同情、无奈、关注和责任,付出自己的真心真情。在表达自我的过程中,网民实际充当并享受着“第二主角”的快感。当网民发的帖子被浏览、跟帖,就会产生自我满足感与成就感,激发参与事件的热情。当跟帖出现异己的声音时,就会企图解脱或战胜这种异己力量,控制对方的欲望常常使网民做出更为频繁发表措辞激烈的帖子的参与行为。网民在参与网络集体狂欢过程中释放心灵空间,发挥个人潜能,重塑自我,实现自我。网络也是一个名人辈出的世界,新奇大胆的网络行为会迅速在网络上走红,网络名人勇于展示自我的特点迎合了网民成就自我的价值取向。

网络人际交互需求心理。网络狂欢的背后隐藏着的是空虚的灵魂和寂寞的群体。对“贾君鹏”、“偷菜”、“犀利哥”等现象形成的根源的追寻,“盖楼的队伍”或多或少也是“寂寞的呼喊者”,于是有人更加直接地喊出了“我发的不是帖子,是寂寞”。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他人构建关系,进行互动,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以论坛、聊天室、博客、网络游戏等为载体,围绕一定的话题、活动内容、社会现象,由各种不同利益关切的人构成交互作用的网络社会。越来越多的名人、明星、专家、机构正在将博客作为扩大传播影响力的平台,对网民参与网络社交起到助推作用,草根博客更加积极地更新日志、参与热点讨论、和名人博客互动。

网络交互作用超越了真实社会中人际作用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人们的社会身份可以隐匿甚至改变,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共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网络人际交往中人人具有平等的话语权,而且人际交互行为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网民在网上与他人分享私密,向他人吐露自己的秘密情绪、担心以及愿望,使用粗鲁的语言,进行尖刻的批评而无需承担责任。“没有人知道,网络对面是否坐着一只狗。”在互联网上,你可以扮演任意你想成为的角色。在网络中所有高下尊卑都失去了界限,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可以在网络中对有权有势的人评头论足、指手画脚。互联网用户会变得更加轻松自在、更少感觉到限制,并更加开放地表达自己。在这种“互联网的去抑制性效应”(discontent)下会滋生无责任心理。这种无责任心理使得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下网民可以摘下面具,坦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露自我心态,将自己的真实、重要、隐私的信息向他人显示,进行宣泄,甚至通过谩骂、侮辱等方式发泄心中的郁闷,并以此减压,获得心灵上的慰藉。

网民群体心理动力

k·勒温(kurt·摇lewin)认为,个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心理活动)是随其本身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每一次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下的网民都会有一种因“自我”倍增而产生的兴奋感,集体兴奋力量异常强大,刺激和推动着网民不自觉地加入到集体意识中去并乐此不疲地深陷其中。从众心理机制和集体无意识的投射、补偿心理机制是网络集体狂欢现象群体心理动力的两大推手。

从众心理。在群体传播的过程中,在暗示、感染的情绪下能够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并对个人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思想和感情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有意识的人格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②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走向群体成员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心理与行为退化的过程。在无控制的网络中的集体狂欢,信息海量,选择自由,但是群体内部的讨论不是避免而是加强了群体极化。在事件发生时,网络媒介的“议程设置”对当前议题进行选择,并对选中的事情进行不同程度的公开报道,把有利于它的信息和意见发表,并给予极大的回帖声援与支持,强势言论迅速成为主流意见,异议的呼声很快被淹没,直至保持沉默。大量的旁观者及后来参与事件的网民则根据论坛上表现的主流舆论去判断事实,被群体一致所感染、认同并加入到同质信息的传播中。随着队伍越来越大,凝聚了越来越多的网民。越是为网民所认同和赞美的思想和情感,变得越来越高尚和完美,而越是为网民所唾弃、讥讽、谩骂的现象,就越遭受网民的冷漠和批判。这种群体极化现象在网络心理上的马太效应,使得网民个人思想感情弱化乃至泯灭,产生符合网络狂欢下群体要求的行为与态度,增进与强化了集体狂欢现象。

集体无意识。表面上看,很多人在关注集体狂欢事件的过程中只是抱着一种“热闹的看客”、“路过打酱油”的心态,或者仅仅是“在无聊的心境下无聊的表达”,然而一旦参与到这一事件中来,他们实际上已经成了“无意识”的行动者,他们身在其中,无从知道自我行动的意义。而一旦卷入其中,他们的行动在表达“无意义”的诉求的同时,则加剧了行动的力量。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是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中,并世代相传。但它只是一种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原型包括人格面具、阴影等方面。人格面具是指个体按照社会和他人希望的方式行事,受社会地位和角色的制约,是假象的我,掩饰着真正的自我。人格面具可以拥有一切美好的人格品质:含蓄、有礼、有同情心、讲道德、负责任,诚实、善意、勤奋、合作等。与人格面具相对应的是阴影,即消极的人格特质。比如自恋、崇拜、恐惧、趋乐避苦、贪婪、性趣、窥私等不容于社会的各种各样的本能和欲望,具有强大的内驱力,不顾一切追求快乐满足。原型通过投射、补偿、转移、升华等心理机制和现实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投射心理机制。人们面对多变、复杂、充满诱惑的社会,往往会感到迷惑、失望、压抑。由于人格面具的制约,社会行为规范以及个人自尊心理的束缚,往往不能完全地释放自身的情感,展示真正的自我。当自恋、虚荣、贪图金钱功名等这些消极的人格特质出现时,人们就会压抑它,就会产生焦虑、不安,人们会把这些产生负性情绪的心理感受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在网上找到一个可以承载与满足这种心理的投射对象,网民们以此来释放和舒解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当遇见比自己更自恋、更有表现欲、更出丑的对象时,就会不约而同地谴责他、嘲讽他、抨击他。当网民以评论者的身份加入到这个群体的时候,就会释放自我负性情绪,感觉心安理得。

补偿心理机制。一件在日常生活中微小的事件,只要上传网络,被网民所关注和煽动,就会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和轰动效应,引起现实社会的普遍反响,成为舆论讨伐的“龙卷风”③,甚至发展成网络暴力。这个在心理学上称为蝴蝶效应的现象,彰显出网民借事论道,将自己的道德理想和期望强加到当事人身上,进行道德评判和道德谴责,决不饶人,甚至于不置人于死地决不罢休。比如在“铜须门”、“史上最毒后妈”、“姜岩事件”中,网络道德卫士往往看起来有理有据,但常常夸大事实,或者以假设代替事实,带有强烈的主观臆断性和肆无忌惮的舆论攻击。他们对现实生活中丑恶现象的强烈不满又无可奈何的压抑心态,好像只有在网上狠狠炒作,才能得到补偿。

欢乐本能。人潜意识的本我具有追求快乐的本能。集体狂欢的基本特征是平等性、大众性、颠覆性和戏剧性,遵循的是一种“快乐原则”和本能性满足,这为网民舒展快乐本能提供了更有力的契合条件。参与集体狂欢事件中的网民,感情夸张、冲动易变、缺少理智,更多地受自我本能的影响,易被煽动蛊惑。当情感的磁场在网民中迅速蔓延并积累到一定的量时,网民通常表现为易感并流于狂热荒谬之举。

注 释:

网络的现象篇(3)

网络的集体狂欢是网络行为的价值取向与网民的兴趣、情感、认知倾向性等个人的心理需求相契合而产生的结果。

好奇心理。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中的主力军是青年,青年的时代敏感性较强,特别是对新奇事物的觉察度比较高,追风赶潮猎奇怕落伍也是青年的心理特点。一项对220名大学生网民参与的网络集体狂欢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新闻、搜索引擎是他们最主要的网络应用(网络新闻71.1%,搜索引擎73.3%);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对芙蓉姐姐、犀利哥、凤姐、贾君鹏等现象比较了解;对于时下流行热词,如果和朋友聊天时自己不知道,73%的人认为自己OUT(落伍)了,会立即去网上搜索,在好奇心的诱使下点击链接,青年网民会自觉和不自觉地“被”加入到集体狂欢现象中来。

反叛心理。越是为“主流”价值观、道德观所不容的东西,越是为主张特立独行的青少年网民所追捧,这种禁果效应下的反叛心理在网络集体狂欢中得到张扬。比如被网友誉为“极品乞丐”、“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乞丐王子”的“犀利哥”,有网友评价:“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楂子,那帅到无敌的风衣,还有那杂乱的头发,迅速秒杀了观众。”众多PS高手纷纷对犀利哥照片进行PS。《秒杀宇内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帅到刺瞎你的狗眼!求亲们人肉详细资料》,从这篇天涯论坛帖子可以看到乞丐犀利哥现象中蕴涵的消除距离、颠覆审美主流与反叛的强烈诉求。这种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不仅迎合了网民的反叛心理,同时对网络集体狂欢现象还起到了强化的作用。为了反叛,他们标新立异,以恶搞为乐趣,越刁钻刺激越显得自己睿智、与众不同、愤世嫉俗。

娱乐心理。在对青年大学生网民的调查中,发现网络新闻中他们最感兴趣和最能引起他们注意的是社会民生、娱乐和时政方面的内容,他们认为上网娱乐可以缓解他们紧张的学习与生活压力,而社会主流文化吸引力不足,现实生活空虚无聊没有意义,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迷失自我。而网络红人很超前,张扬自我,且以搞笑的娱乐面目出现,夺人眼球,成为全民娱乐的一个触媒和载体,被众网民推崇,是网民“找乐”的对象。有的网友认为网络集体狂欢能增加社会的活力,不然社会就显得死气沉沉。在网络娱乐中对审丑心理的往往大于审美的,网民热衷于关注讥讽假恶丑的一面,一方面参与狂欢酣畅淋漓,追新逐异,愤世嫉俗;另一方面又表示网络狂欢很无聊,一笑了之,芙蓉姐姐身材样貌普通却自诩天仙,口中也是极尽夸张的言论,网民在反感的同时却因为这种简单甚至是俗套的娱乐刺激而放松下来,而芙蓉姐姐也仅仅是满足娱乐放松需求而已,但网民却乐于隐藏在虚拟的网络背后推波助澜这个滑稽的闹剧。

自我实现心理。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在参与某种活动中产生某种程度的成就感,导致自尊与自信心提高的心理感觉。①网络的低成本、低门槛、高传播率、开放多元化及参与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使得人们在对狂欢现象的评论中实现了表达自我的欲望。人人都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表达同情、无奈、关注和责任,付出自己的真心真情。在表达自我的过程中,网民实际充当并享受着“第二主角”的。当网民发的帖子被浏览、跟帖,就会产生自我满足感与成就感,激发参与事件的热情。当跟帖出现异己的声音时,就会企图解脱或战胜这种异己力量,控制对方的欲望常常使网民做出更为频繁发表措辞激烈的帖子的参与行为。网民在参与网络集体狂欢过程中释放心灵空间,发挥个人潜能,重塑自我,实现自我。网络也是一个名人辈出的世界,新奇大胆的网络行为会迅速在网络上走红,网络名人勇于展示自我的特点迎合了网民成就自我的价值取向。

网络人际交互需求心理。网络狂欢的背后隐藏着的是空虚的灵魂和寂寞的群体。对“贾君鹏”、“偷菜”、“犀利哥”等现象形成的根源的追寻,“盖楼的队伍”或多或少也是“寂寞的呼喊者”,于是有人更加直接地喊出了“我发的不是帖子,是寂寞”。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他人构建关系,进行互动,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以论坛、聊天室、博客、网络游戏等为载体,围绕一定的话题、活动内容、社会现象,由各种不同利益关切的人构成交互作用的网络社会。越来越多的名人、明星、专家、机构正在将博客作为扩大传播影响力的平台,对网民参与网络社交起到助推作用,草根博客更加积极地更新日志、参与热点讨论、和名人博客互动。

网络交互作用超越了真实社会中人际作用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人们的社会身份可以隐匿甚至改变,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共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网络人际交往中人人具有平等的话语权,而且人际交互行为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网民在网上与他人分享私密,向他人吐露自己的秘密情绪、担心以及愿望,使用粗鲁的语言,进行尖刻的批评而无需承担责任。“没有人知道,网络对面是否坐着一只狗。”在互联网上,你可以扮演任意你想成为的角色。在网络中所有高下尊卑都失去了界限,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可以在网络中对有权有势的人评头论足、指手画脚。互联网用户会变得更加轻松自在、更少感觉到限制,并更加开放地表达自己。在这种“互联网的去抑制性效应”(discontent)下会滋生无责任心理。这种无责任心理使得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下网民可以摘下面具,坦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露自我心态,将自己的真实、重要、隐私的信息向他人显示,进行宣泄,甚至通过谩骂、侮辱等方式发泄心中的郁闷,并以此减压,获得心灵上的慰藉。

网民群体心理动力

K・勒温(Kurt?摇Lewin)认为,个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心理活动)是随其本身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每一次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下的网民都会有一种因“自我”倍增而产生的兴奋感,集体兴奋力量异常强大,刺激和推动着网民不自觉地加入到集体意识中去并乐此不疲地深陷其中。从众心理机制和集体无意识的投射、补偿心理机制是网络集体狂欢现象群体心理动力的两大推手。

从众心理。在群体传播的过程中,在暗示、感染的情绪下能够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并对个人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思想和感情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有意识的人格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②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走向群体成员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心理与行为退化的过程。在无控制的网络中的集体狂欢,信息海量,选择自由,但是群体内部的讨论不是避免而是加强了群体极化。在事件发生时,网络媒介的“议程设置”对当前议题进行选择,并对选中的事情进行不同程度的公开报道,把有利于它的信息和意见发表,并给予极大的回帖声援与支持,强势言论迅速成为主流意见,异议的呼声很快被淹没,直至保持沉默。大量的旁观者及后来参与事件的网民则根据论坛上表现的主流舆论去判断事实,被群体一致所感染、认同并加入到同质信息的传播中。随着队伍越来越大,凝聚了越来越多的网民。越是为网民所认同和赞美的思想和情感,变得越来越高尚和完美,而越是为网民所唾弃、讥讽、谩骂的现象,就越遭受网民的冷漠和批判。这种群体极化现象在网络心理上的马太效应,使得网民个人思想感情弱化乃至泯灭,产生符合网络狂欢下群体要求的行为与态度,增进与强化了集体狂欢现象。

集体无意识。表面上看,很多人在关注集体狂欢事件的过程中只是抱着一种“热闹的看客”、“路过打酱油”的心态,或者仅仅是“在无聊的心境下无聊的表达”,然而一旦参与到这一事件中来,他们实际上已经成了“无意识”的行动者,他们身在其中,无从知道自我行动的意义。而一旦卷入其中,他们的行动在表达“无意义”的诉求的同时,则加剧了行动的力量。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是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中,并世代相传。但它只是一种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原型包括人格面具、阴影等方面。人格面具是指个体按照社会和他人希望的方式行事,受社会地位和角色的制约,是假象的我,掩饰着真正的自我。人格面具可以拥有一切美好的人格品质:含蓄、有礼、有同情心、讲道德、负责任,诚实、善意、勤奋、合作等。与人格面具相对应的是阴影,即消极的人格特质。比如自恋、崇拜、恐惧、趋乐避苦、贪婪、、窥私等不容于社会的各种各样的本能和欲望,具有强大的内驱力,不顾一切追求快乐满足。原型通过投射、补偿、转移、升华等心理机制和现实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投射心理机制。人们面对多变、复杂、充满诱惑的社会,往往会感到迷惑、失望、压抑。由于人格面具的制约,社会行为规范以及个人自尊心理的束缚,往往不能完全地释放自身的情感,展示真正的自我。当自恋、虚荣、贪图金钱功名等这些消极的人格特质出现时,人们就会压抑它,就会产生焦虑、不安,人们会把这些产生负性情绪的心理感受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在网上找到一个可以承载与满足这种心理的投射对象,网民们以此来释放和舒解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当遇见比自己更自恋、更有表现欲、更出丑的对象时,就会不约而同地谴责他、嘲讽他、抨击他。当网民以评论者的身份加入到这个群体的时候,就会释放自我负性情绪,感觉心安理得。

补偿心理机制。一件在日常生活中微小的事件,只要上传网络,被网民所关注和煽动,就会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和轰动效应,引起现实社会的普遍反响,成为舆论讨伐的“龙卷风”③,甚至发展成网络暴力。这个在心理学上称为蝴蝶效应的现象,彰显出网民借事论道,将自己的道德理想和期望强加到当事人身上,进行道德评判和道德谴责,决不饶人,甚至于不置人于死地决不罢休。比如在“铜须门”、“史上最毒后妈”、“姜岩事件”中,网络道德卫士往往看起来有理有据,但常常夸大事实,或者以假设代替事实,带有强烈的主观臆断性和肆无忌惮的舆论攻击。他们对现实生活中丑恶现象的强烈不满又无可奈何的压抑心态,好像只有在网上狠狠炒作,才能得到补偿。

欢乐本能。人潜意识的本我具有追求快乐的本能。集体狂欢的基本特征是平等性、大众性、颠覆性和戏剧性,遵循的是一种“快乐原则”和本能性满足,这为网民舒展快乐本能提供了更有力的契合条件。参与集体狂欢事件中的网民,感情夸张、冲动易变、缺少理智,更多地受自我本能的影响,易被煽动蛊惑。当情感的磁场在网民中迅速蔓延并积累到一定的量时,网民通常表现为易感并流于狂热荒谬之举。

注释:

①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论述评》,《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

②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网络的现象篇(4)

“诗词混搭”是近年来新出现在网络中的一种现象,它通过将古典诗词中不同朝代、不同作者诗词中的句子搭配在一起或古代诗词与现代自创诗句搭配在一起,营造出新的意义。“这其中,不乏深谙古典诗词含蓄蕴藉之深意的搭配,如‘当时年少春衫薄,未妨惆怅是轻狂’,‘夜深忽梦少年事,惟梦闲人不梦君’,‘流水一去不复返,青山明月复西斜’,‘百年心事归平淡,未曾相守已白头’等。但更多的则是与古典诗词的原意背道而驰以博众人一哂的搭配,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垂死病中惊坐起,笑问客从何处来’,‘一朝被蛇咬,胜读十年书。听君一席话,十年怕井绳’,‘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等。甚至出现了‘百搭句’,例如‘自挂东南枝’系列,‘一枝红杏出墙来’系列,‘努力加餐饭’系列,‘从此君王不早朝’系列,‘宣城太守知不知’系列,‘十步杀一人’系列,‘卷土重来未可知’系列,‘也傍桑阴学种瓜’系列等。”①

一.“诗词混搭”结构形式

在众多的诗词混搭句中,其形式变化多样,有两句,三句甚至一段的形式。其中较为普遍流行的可分为两类:原有的词句+另一首原有词句,原有的词句+自创的词句。

第一类:原有的词句+另一首原有词句。整体引用古人所作古诗词句,将不同的古诗词句截取,重新组合排列,从而获得一种新意境。其引用范围没有严格限制,诗词均可。“劝君更饮一杯酒,从此萧郎是路人”前一句来自于《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后一句来自于《赠婢》(崔郊)。“曾经沧海难为水,一枝红杏出墙来”前一句来自于《离思五首》(元稹),后一句来自于《游园不值》(叶绍翁),这种整体引用要求撰者对古诗阅览面较广,有“信手拈来”的功底。

第二类:原有的词句+自创的词句。混搭句中既有古诗词,又有现代人自创诗句或流行语句衔接。通常前部分为引用古诗句,后部分结合撰者表达需要而自创。多以古诗句作为感情铺垫,其中主观情感多在自创句中呼之而出,且整体语感上流畅自然。如:“欲把西湖比西子,万水千山总是情”前一句出自《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下句将电视连续剧剧名衔接自创。“雌雄双兔奔地走,我连对象都没有”前句来自乐府诗《木兰词》,后句则作者有感而发,口语化的衔接,起伏流畅,将自己感情自然表达。随着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信息伴随着现代科技的传播,使这种部分混搭的题材内容来源范围不断扩大,且表达主题情感也因其广泛的社会背景而多样。自创的内容可以是某一适合的广告词,电视剧名甚至是台词,以及网络流行语,更多的则是随兴而发的自创句。

诗词混搭句之结构形式与语言学中的仿拟相似。“仿拟是通过仿照原有词句片构拟新的词句篇,以便原有词句篇与仿拟词句篇相互唤照,相映成趣。它是一种巧妙,机智而有趣的修辞格。”②在诗词混搭中,则多为仿句。句子通过巧妙的搭配或是模仿自创后,将矛盾对立,概括力增强,将熟悉句子重组后陌生化,新鲜化,显得幽默风趣却又感彩浓重。诗词混搭对于仿拟的使用,形式上更加不拘一格,重点在于表达感情,如:抒情,讽刺,哀叹。即便陈述某种事实现象,也出自表达感情需要。单纯的以描写景物为目的的诗词混搭较少。结合诗词混搭出现的时间来看,多为迎合表达某种社会情感的需要,因此,形式上含蓄较少,而多陈述。并且在表达感情时,受表达环境影响较大,在不同语境中表达情感也有所不同。

二.“诗词混搭”中的语言应用与修辞

模式化:结构上或追求与原诗句式结构的一致性,或是基本的字数相同,以体现整句的完整和切合的自然。如:“将军百战死,还来就”,“剪不断,是离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整句仍旧符合原句句式结构,显得自然,感情联系紧密,并且整句感觉朗朗上口。

自由搭配组合:以要表达的情感内容为基础和出发点,没有句式前后的要求,自由组合截取的诗句排列。“破铁鞋无觅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采菊东篱下,莫道不消魂”,所引用的两句均未按原诗的结构作为参考,而是以长短句的结构自由排列,着重点在于它的感情衔接上别有一番新意。

“诗词混搭”在形式上要求较为宽松,没有严格的要求。大多混搭诗词在句数上为一到两句。字数与近体诗相仿,多为五律或七律。平仄方面注重较少,押韵多也只在句尾处体现。对用典,借代等修辞手法较为多用。用典分为引事和引文两种,又称“引言”:“就是引用那些不见之于书本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以增强文章说服力。”③在诗词混搭中有通过引文借以表达自己感情的方式。借代则是作者在语句中用具体事物代指一种抽象的情感,或以专名代指通名,将所表达感情着力浓缩在句中一事或一景中。

“诗词混搭”作为近来新产生并广泛流行的语言现象,在拥有某些古诗特别的意义蕴意同时,从现代汉语角度也有较高的修辞价值。“汉语是音乐性极强的语言,如双声,叠韵,押韵与音质有关,平仄,高音低音与音高有关。叠韵则感觉回环荡漾,悦耳动听。”④

《汉语修辞学》提出修辞三条原则:1、语言材料的规范性和变异的适度性。2、信息的真实,切题,适量性。3、对语言环境的得体性。修辞学的最高原则只有一条:得体性原则。一切原则都从属于这个原则。都是这个原则的派生物。这个原则制约着和控制着一切其他的原则。⑤这说明修辞在诗词混搭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

修辞手法对表达情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读音上尽量押韵。字数上较为整齐。多延用继承了某种特定的语言格式,从而使整句因引用名诗格式而语句饱满有力。广为流传,为大家所喜爱,产生共鸣的诗词混搭体往往符合语言锤炼的要求:“衔接自然流畅,语意准确,且色彩鲜明,结构通顺,用语要高级。”⑥在表达上形象性辞格如:借代,比喻,比拟,对比;气势性辞格如:对偶,反复的灵活运用。多数诗词混搭中以对偶的形式增加语句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也凸显了混搭体的特点,有委婉生动含蓄的功能。

三.历史渊源和流行原因

(一)产生的历史渊源

“诗词混搭”并非毫无根基的新生事物,古代历史上有过一种古老的文字游戏,中国诗歌史上,把前人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凑成一诗,称为“集句”。即从许多诗中分别截取一句,组合在一起,凭借诗句本身的模糊性,赋予新组合一种新的意境。

集别人的的诗句成对子的律诗却是宋朝才出现的,据说王安石是写这种诗的鼻祖,根据史料记载,集句诗在宋代最为盛行。当时,由于格律诗体式已经成熟,且有前朝大量诗歌的丰富遗产,集句诗便广泛出现在文人的笔下,像王安石、坡、文天祥、辛弃疾、黄庭坚、晁补之、杨冠卿等诗词家都有大量的集句诗作。当时人们竞相仿效,成为一时之尚。《沧浪诗话》中说“王荆公集句最长,《胡笳十八拍》浑然天成,绝无痕迹,如蔡文姬肺肝间流出。”“集句至元丰间,王文公(王安石)益工于此。”沈括《梦溪笔谈》说王安石的集句诗,长篇多至百韵二百句。文天祥在狱中作集杜诗二百首,世所罕见。宋以后,集句诗被引入到词曲的创作中,特别是明清的折子戏,大多以集句诗为每折戏的结束语。如汤显祖的《牡丹亭》,总共五十五出戏,而里面的集句诗就有五十四首之多,清末民初南社诗人一度龚(自珍)诗成风,可见集句诗的源远流长。

通过诗词和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增强我们的审美能力,提升价值取向,丰富文化修养。在潜移默化中认同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诗词混搭有的虽然在单个作品的所指意义上尝试新的解读,但毕竟与集句诗在本质上有不同。集句诗是在维护原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它起到的作用是丰富和完善原作;诗词混搭则是站在不同的文化立场,隐含着对文化和历史有着不同传统的理解。

(二)流行原因

推究“诗词混搭”在现代社会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社会民众猎奇,娱乐,调侃,求异的心理原因。

“诗词混搭”最初的浮现是因为人们看惯了严整的古典诗词,便想用自己的智慧对其进行加工,加以创新,赋予新组合一种新的意境,以引人注目或博众人一哂。突然出现的一种新的诗词天衣无缝的搭配,会被看作一种有智慧有创造力的表现,很能满足猎奇求异心理。随着越来越多网友的参与,诗词混搭出现越来越多的涂鸦之作。“网络改变了诗学的游戏规则,创造了文学圆梦机会均等的可能性,对那些达不到圆梦素质的文学钟情族来说,就只有游艺化的涂鸦了。”⑦于是人们开始借助虚拟的网络世界进行恶搞,在恶搞中亵渎,瓦解,歇斯底里,宣泄,破坏,导致网络文化对艺术的颠覆。正是恶搞中的这种发泄性和趣味性使诗词混搭体呈现越来越多的面貌。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友谊),“人生若只初相见,只羡鸳鸯不羡仙”(一见钟情),“此情可待成追忆,当时只道是寻常”(情感的变迁),“少小离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雌雄”。

第二,自由,开放,宽松的网络环境。

首先,“网络文化的本质即其对真实世界的克隆、复制、仿拟,乃在于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另造一个虚假的世界,简而言之,就是虚拟性。”⑧网络文化具有开放、平等、多元、虚拟和弱可控性等特征。“在网络上,文化的空间向每个人开放,权威不再存在,每个人都能取得传播与交流的权利,每个人都能相对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思想与各种文化观念。网络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媒介。它使大众文化不再只是被表现的对象或者是被模仿的对象,而开始作为一种言说的主体,充分运用自己的权利自主地表达自身的文化。”⑨其次是它的全社会共享性和互动性。传统文学领域中的话语权已被精英阶层掌握,使得大众只能聆听教诲,但在网络中也正是因为匿名,大众私语可以放大为公共话语,民众可以打破一切既成的界限表现自己,愉悦尝试,自由混搭,大胆创造新的诗词,又因为可以共享互动,所以这种尝试成果得以迅速传播,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和挑战欲望。因此,诗词混搭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深受欢迎。

第三,形式本身的趣味性和挑战性特点。

商家可以利用其使人易记易懂,俏皮搞笑的特点移入广告中获得名度;媒体人士可以利用其趣味性和潮流性多加引用增强娱乐效果;而这些宣传本身又推动了诗词混搭的传播。这种文学的再创造本身就是文学的不断变革发展的表现。

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唐诗宋词则越来越被网友用来恶搞自身的职业或自身某种的处境。回归这种诗词混搭体的产生空间:这种有创兴再造趣味的文体之所以风靡,有着它特有的网络空间传播条件:它符合网络语言规范的基本原则:“合需要原则”⑩,它也是这种文体走入现实生活中为大家所接受的前提。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我连对象都没有!”

“合理据原则”,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律,混搭体在创作时较为巧妙的灵活运用语言规律。例如“踏破铁鞋无觅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可接受原则”,诗词混搭所要表达的意思,以一种或委婉或俏皮或戏谑的口吻呈现,表达感情和受众所契合,易于为大众所接受。例如,“欲把西湖比西子,万水千山总是情”。

“诗词混搭”作为网络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语言形式,有其存在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规律。“话语类型会变化,发展乃至衰亡”,“任何社会中的话语类型的数量是不确定的,话语类型的数量与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息相关。”

我们在运用诗词混搭时,要充分注重它的适用性。“适应性原则是一条应用原则,语言表达者无时无刻不在应用这条原则为自己的交际服务。”“适应性原则还是我们分析语言运用的成败,区分语言运用的优劣的一条评价原则。即语言运用适与题旨情境的适应性来考量。”

四.“诗词混搭”发展前途

“诗词混搭”通过拼接经典古诗词,以原作品为参照,形成一种混搭颠覆性的效果。由于有传统古代诗词原本所积淀的文化背景,诗词混搭才形成了它独有的娱乐效果。它使经典文学的传统艺术价值世俗化,因次能深入到网络受众当中。

“诗词混搭”这种网络现象的出现影响着传统文学观念的界定,这其中包括什么样的文学才是传统文学,作为网络文学的“诗词混搭”能不能算是文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从整个中国文学历史进程发展来看,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一开始出现并非所属时代主流文学,如词、小说、戏曲,都经历了一个从俗文学到雅文学,从“旁门左道、雕虫小计”到成为正统文学的过程,可以看到,文学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的变化发展的。由此观之,这样一种新兴出现的,在前代基础上发展起来作为网络文学的“诗词混搭”现象正逐步改变着我们对于传统文学观念的界定。因此也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发展前景,不容忽视。它对于推动古典诗词在当今社会特别是网络社会的发展和应用具重要意义。

“诗词混搭”会有怎样的前途?

从消极方面看,模式化“诗词混搭”的出现逼得“诗词混搭”有可能走向末路。“人通过自身本质力量的表达不仅塑造着网络文化,也改造着人与网络文化之间的关系。”11这是伴随着“百搭句”的出现而最终产生的。“百搭句”是“诗词混搭”被模式化的一种表现,这种模式化将本已很低的恶搞门槛近乎取消了,它将“恶搞”推向了极致。恶搞文化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反文化。直接后果就是对传统诗词文化的解构和破坏;

另一方面,“诗词混搭”也有其积极一面,这是因为“诗词混搭”对象是经典的古代诗词,它运用拼贴的手法重新组合诗词,并赋予作品完全不同于原作品的表达主题,形成冲击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事实认定的效果。网上自由而即兴的创作,“把价值从深度和沉重中解救出来,把文学话语权交给了每一位个体以实现文学言说和发表自由,拆卸了作者资质认证的门槛,这无疑是文学发表权的解放”12

[此文为华中师范大学立研项目论文,其他参与者有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2010级王旖旎,王彩霞,陈珺烨等学生]

注释:

①罗璇.《网络时代的诗词混搭》.广州:粤海风杂志,2010,(5),73-75.

②邵霭吉、冯寿忠.《现代汉语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77.

③郭锡良.《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9年,200

④邵霭吉、冯寿忠.《现代汉语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27.

⑤冯广艺.《语用原则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0.

⑥邵霭吉、冯寿忠.《现代汉语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31.

⑦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文理形态》.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83.

⑧孟建、祁林.《网络文化论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47.

⑨李钢、王旭辉.《网络文化》.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46.

⑩周明强.《语言认知与语言应用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56.

11宋元林等.《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8.

12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文理形态》.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83.

参考文献:

罗璇.网络时代的诗词混搭[J].广州:粤海风杂志,2010,(5),73-75.

网络的现象篇(5)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8-6638-05

在广东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和气象业务网络连接省、市、县三级预警平台,以气象业务系统和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系统为基础,升级与扩建其信息收集、传输渠道及与之配套的业务系统;建立起权威、畅通、有效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渠道,形成覆盖全省的预警信息综合系统;充分利用社会公有资源,使全省19517个行政村至少有一种技术手段可以获得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平台的网络部署包括 1个省级,21个地市级,74个县级。各级管理平台具有接报处理、安全验证、监控管理、存储统计和等多种应用功能;建立与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指挥中心畅通、可靠的通信链路;在各级气象机构已有的气象灾害预警手段的基础上予以扩充和改造,建立预警信息的多种技术手段,使其能适应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信息;在原有气象通信网络的基础上予以扩充,建立预警信息收集、传输网络。结合气象部门现有的业务系统和预警手段,依托社会各部门各种预警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应急体系,使全省19517个行政村至少有一种技术手段可以获得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

1 省级预警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

1.1 主干网络的设计规划

预警气象信息平台主干网络系统是广东省政府电子政务外网,广东电子政务外网连通全省21个地市、122个县区和85个省直单位,省市互联骨干为三环结构,珠三角为2.5G密集型光波复用(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粤东和粤西为155M同步数字体系 (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省级通过100M城域网光纤连通,市级通过10M专线接入,县级网络主要通过2M专线接入,采用“网络分层、应用分区、星型结构”的设计思路。各级预警信息管理平台的服务器等设备通过接入交换机与各级气象局现有局域网互联互通,局域网采用星型结构,通过VLAN、ACL(访问控制列表)、防火墙等安全隔离技术,实现预警信息系统网络与气象局现有网络逻辑隔离,保证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访问安全可控。

地市级预警管理平台局域网设计为双星型网络,预警信息系统分别在电子政务外网和气象业务网部署一套应用,电子政务外网部署应用为主应用,磁盘阵列部署在电子政务外网,气象业务网部署应用为备份应用,电子政务网络主链路出现故障时启用气象业务网络链路为备份应用,保证与上下级预警管理平台之间的业务不受电子政务外网故障影响。气象业务网应用接入交换机采用当地已有的接入设备,电子政务外网应用在每个地市局域网新增部署1台全千兆交换机用作服务器接入交换机。对于预警信息系统的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每台服务器通过千兆网卡与服务器接入交换机相连接。

区县级预警管理平台局域网设计为单星型网络,由于区县级终端数量少,终端设备及应用服务器通过接入交换机和防火墙接入区县级气象局主干网。每个区县局部署1台全千兆交换机用作服务器接入交换机,对于预警信息系统的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每台服务器通过千兆网卡与服务器接入交换机相连接。

1.2 备份网络的设计规划

预警气象信息平台的备份网络是广东省气象内部的业务专网链路,广东省气象部门目前已建以卫星通信和地面公用数据通信网相结合的气象信息网络,通过亚洲1号卫星广播和省级双链路核心气象通信骨干网实现与中国气象局双向交换全球气象资料和各类气象信息;实现省―市(10M VPN)、市―县(2M SDH)双链路宽带备份通信。

1.3 路由策略设计

根据不同业务数据的特点进行信息流量区分(按照IP地址划分),区分后的信息流量通过策略路由选择主路由器或备份主路由器进行传输。策略路由(policy-based-route)是一种依据用户制定的策略进行路由选择的一种比较成熟的实现方法。省级气象广域网络系统的网络设备数量都在三百台以上,全网使用静态路由协议显然是不现实的。动态路由协议有两种:IGP(内部网关协议)和EGP(外部网关协议),根据省级气象信息广域网的规模,网络设备可划分使用内部网关协议,应用RIP、IGRP、EIGRP、OSP等动态路由协议。

对于外行业用户单位需要访问气象信资源,但是又不可能完全地把他们的网络接入气象信息广域网络内部,这时就需要应用静态路由,指定特定资源的访问路径,启用OSPF路由协议的设备可以收到这些静态路由信息,可以提高效率、简化工作。

1.4 备份链路设计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气象信息突发性强、及时性高,时效快的特点,需要建设备份网络系统。新建SDH专线或者MPLSVPN线路作为备用线路费用较高,而且MPLSVPN普及度不高,边远山区的台站无法提供接入,目前还有一种应用比较广泛、技术比较成熟的方式,即基于internet的VPN,具有性价比较高、带宽资源利用率高、接入方便、网络环路比较完善等特点,在极端灾害情况下,其受到的损害相对较少,恢复速度相对较快;缺点是带宽不够稳定、可靠性差。比较以上分析,根据现有的网络配置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备用线路接入方式,与主干网络充分有效地衔接与融合,从而保障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备用路由设计与选择的基本原则。

1.5 拥塞管理和避免

随着省、市、县三级预警信息平台的建设应用,对带宽的稳定性有了非常高的要求。三级主用政务网络和备份气象内部网络的带宽有限,承载的传输业务比较重,当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并一起时,网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数据拥塞乃至丢包。拥塞时为了保证不同优先级信息得到不同的QoS待遇,包括时延、带宽,将不同优先级的信息报文入不同的队列,不同队列将得到不同的调度优先级、概率或带宽保证,算法有:FIFO(先进先出队列)、PQ(优先队列)、CQ(定制队列)、WFQ(加权公平队列),本系统采用CQ和WFQ。

2 预警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架构

2.1 通用网络架构

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业务专网是一个纵向贯穿省、市、县的三级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的广域网设计需要充分利用广东省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资源,以广东省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广域网链路作为主要链路,构建连接省、市、县的预警信息管理平台。同时,为了业务承载的可靠性,以气象局现有气象业务专网链路作为三级管理平台之间的备份链路,在政务外网平台链路出现故障时,三级预警信息管理平台之间还可以通过气象业务网进行通信,保障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通过国家气象宽带网与卫星气象通信网两个互为备份的网络传输平台,实现省级预警信息管理平台向国家预警信息管理平台上传预警信息。

2.2 主干网络电子政务网的实现

广东省电子政务外网是在九运会信息网络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省电子政务外网已建成一个联通省、市、县三级的纵向网络系统,覆盖全省108个省直单位、21个地级市和122个县区。省市互联骨干为三环结构,珠三角为2.5G DWDM,东西两翼为155M SDH。气象局通过城域网光纤接入广东省政务外网平台,用于部分系统与省级政府系统(如省应急办)之间的通信。目前,各地市气象局及区县气象部门已经接入政务外网平台,通过路由器及防火墙接入各地政府的政务外网。

2.2.1 地市级网络实现

地市级预警信息管理平台通过34M链路接入地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区县级预警信息管理平台通过10M(部分网络条件较差的区县采用2M接入)链路接入地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汇聚其下属各个区县预警信息管理平台。

2.2.2 区县级网络实现

区县级预警信息发管理平台通过10M(部分网络条件较差的区县采用2M接入)广域网链路接入区县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接入预警信息系统网络平台,同时,现有气象业务网络作为市、县级管理平台之间的备份网络。每个区县级预警信息管理平台部署一台区县级政务外网接入路由器,用于政务外网平台的接入。同时,考虑到网络边界的安全防护,部署一台中低端防火墙用于实现区县级政务外网与区县级预警信息应用服务器及区县气象局内网的安全隔离与访问控制。

2.3 备份网络气象业务网的实现

目前广东省气象业务网络系统是省、市、县三级双链链路备份系统,省-市之间2条10M链路(盈通VPN和移动MSTP)备份,市-县之间2条4M(电信SDH和移动MSTP)链路备份;形成了省-市-县之间两条链路并行运行互为备份的网络系统,达到提高网络通信可靠性的要求。

2.4 主干和备份路由切换

当主干链路电子政务网络出现故障中断时,在进行路由选择计算时,将会收到该接口链路不能可用,当流量转发到核心汇聚设备时,在进入核心汇聚设备的接口上对流量根据已经分类的ACL进行基于策略的路由选择(PBR技术)。基于策略的路由选择技术是优于IP路由表的路由选择技术,应用在进入核心汇聚设备的接口上,可根据ACL对已经分类的流量进行下一跳的指定。并支持路由器在网络层上检测IP可达性的静态路由特性,这样基于策略的路由选择技术也可以根据IP可达性而进行正确的路由选择。

具体实现办法加入Track联动。在全网实现动态路由后,当电子政务网络主干线路出现故障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网络路由切换到省气象业务网的备份链路上来(在建设过程中经实际测试,切换时间在20秒以内),即使在省-市和市-县主干线路同时出现故障的极端情况下,县级网络也能自动进行路由切换,通过备份链路连接到省、市的预警气象信息平台,完成链路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

2.5 系统应用与测试(以一个市局为例)

正常情况下,市局平台服务器通过政务外网访问省局的平台服务器,并在MSR3020路由器与省局出口防火墙的政务外网链路上通过IPSEC VPN对数据流量进行加密。在市局MSR3020路由器上配置NQA检测到省局的政务外网的链路,当检测到市级与省级之间的政务网络出现故障,市级平台能切换到通过气象局业务网访问省局平台服务器,目前测试切换时间为40秒,市级平台的数据库服务器通过气象局业务网与省局的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数据同步。在市级MSR3020路由器上配置市局平台服务器的NAT,使得地市级其他单位能访问市气象局的信息预警平台,市局部署一台H3C-F100M防火墙,以透明方式工作,用于分割平台与政务外网和气象局业务内网。

系统经过测试,市一级的线路连通性 Ping1000包的丢包百分比是0%,平均延时16ms;链路正常时的路径是县级地市级电子政务外网(主干)省气象防火墙―>服务器,主链路故障时的路径是县级地市级气象业务网(备份)省气象防火墙―>服务器;Ipsec 测试路由器上存在加密的数据流量;链路冗余:断开主链路政务网络接口,丢弃3个包,切换时间为15秒,恢复主链路政务网络接口丢弃2个包,切换时间是10秒;FTP测试主链路政务网上传传输时间是422.19秒,平均上传时间是248.65千字节/秒,下载传输时间是434.73秒,下载平均时间是241.47千字节/秒;备份链路气象网上传传输时间是19.52秒,平均上传时间是5378.69千字节/秒,下载传输时间是41.14秒,下载平均时间是2551.67千字节/秒。

该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基于气象业务专网链路作为备份路由,各级管理平台具有接报处理、安全验证、监控管理、存储统计和等多种应用功能;建立与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指挥中心畅通、可靠的通信链路;形成了省-市-县之间两套宽带网络系统并行运行局面,达到提高网络通信可靠性的要求。

3 结束语

省级预警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的研究、整体设计与实现过程,是一个非常有益的网络技术与实际现有设备相结合与互动的探索过程。通过充分利用广东省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资源,以省政府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广域网链路作为主干链路,以现有气象业务专网链路作为三级管理平台之间的备份链路,构建连接省、市、县的预警信息管理平台,达到资源共享,又避免重复投资的网络架构。通过在广东省实际应用的实践和完善,这一整体设计可为其他省级的预警信息网络系统,乃至其他行业或部门专用网络系统的设计和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石志国.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8-113.

[2] 赵庆祥,刘自强,金勇杰.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探析[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9(8):88-90.

[3] 刘冬梅.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3): 88-90.

[4] 王能.计算机网络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81-186.

[5] 秦健勇,孙杰.浅析校园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 2007(21):551-553.

[6] 林俊杰.校园网的规划与建设[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3):76-78.

网络的现象篇(6)

Keywords:networkgrouppolarization;virtuality;interactivity;hyperspace网络媒体从诞生之日起,就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与行为方式。如果说网络web1.0时代,信息是网络传播者编辑、定制并向受众传播的话,web2.0时代每个网民则成了网络内容的供应者、参与者。网民通过积极主动的“出击”,在网上攻城掠寨,建立起自己的家园和话语空间。网络媒体的个性化特征被技术进步催化后,在网上建立“家园”与话语空间的同质性群体广泛形成。这些同质性群体形成诸多利益共同体,当其利益受到侵害时,这个共同体就易形成一种群体极化现象,共同反击并争取他们应得之利益。

一、群体极化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群体极化最早是由詹姆斯·斯通于1961年发现群体讨论时的现象而提出的,含义是指在群体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群体极化现象和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1895年出版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所描述的群体无意识有异曲同工之妙。斯通用三大理论支持他的观点:一是群体决策规则,他认为人们在团体中作冒险决定将觉得较自在,因为其行动之责任已分散至所有成员;二是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一种想要被群体所接受及喜爱的需求,将使个体顺从群体之一般意见;三是讯息影响论,由于这些讯息倾向于支持成员的最初观点,人们会听到更多支持其主张的理由,群体可使成员确信其原来之观点,因此导致更加极端之意见。

斯通发现这种现象时,网络还未诞生。对照斯通的观点,网络难以符合他的三大支撑观点。事实上,网络上存在更多的非理性偏执行动。人们倾向于极端偏斜,倾向于形成极端意见。因此,我们把有一定规模的网络群体针对某一事件表达或执行了偏离事物应有形态的言行与行为,称之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网络的虚拟平台上,群体极化现象具有一些新的特点:1)没有直接的“讨论”,网民进行决策往往是根据舆论领袖的意见或自己的经验认识;2)这种“决策”的结论也是不一定的,除了主导意见外,还存在一些反对意见;3)美国心理学家萨拉·凯拉尔研究发现,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突出,大约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时的两倍多[1]。

从表现形态上看,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也要丰富得多。我们按法律与道德的准则把事件分为正向与负向;事件导致网民正常的反应为常态极化,即对不符合法律和道德准则的进行批判,反之亦然,事件导致了网民出人意料的反应为非常态极化。那么,我们可以把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描述如下(见图1):[FL)]

图1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类型图[FL(K2]这些类型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并非均导致不可控的负面结果。“极端未尝不是件好事”,比如美国“群体极化让许多重要的价值得以实现,包括公民权运动、反奴隶运动以及两性平权运动。”[2]53网络群体极化并非洪水猛兽,需要熟谙网民特点,有效利用网络媒体的功能,畅通信息渠道,使正向的问题得到强化,负面的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二、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成因分析

网络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网络web2.0时代的到来,为网民在网上聚集提供了先天的条件。“毫无疑问的,群体极化正发生在网络上。讲到这里,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是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且频繁地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意见。”[2]50-51这种有所夸张的描述,正代表着网络时代网民的特点。追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不能忽视网络自身的技术特性在其中的基础作用。

(一)网络自身附着的特性是网络群体极化产生的物质条件

笔者并非技术决定论者,然而正如麦克鲁汉之描述:因为对人的组合与行动的尺度和形态,媒介正是发挥着塑造和控制作用[3]。网络这种基于西方文化的技术,是建立在个人价值大于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它的自由、开放、互动性的特性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提供了基础的物质条件。

1.网络传播的虚拟性。“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网络传播主体的虚拟性,使网民较少顾及正常的社会道德与法律约束,在“无名”的大海中,不仅“法不责众”,连伦理、道德、面子也不“责众”了。而且,和传统社会中的群体极化不同,网络社会中的群体极化,已经变“人——人”的亲身传播模式为“人——机——人”的间接传播模式。由“直接”变为“间接”增加了极化的基础因素,挣脱了面对面交流的种种羁绊——比如去责任化,比如面对面带来的道德伦理压力等——使人们在网络上更为恣意。网络主体不仅是虚拟的,有时还是“多身份”的,这种基于扮演意图的传播,更让传播的可信性大打折扣。比如,以事件当事人的身份在讨论空间中发言,就让人难辩真伪,使话题的方向可能为之变化。

2.网络传播的即时互动性。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异步性,它存在于网络物质空间中供不同网民阅读与评论,这让群体极化的短时冲动性变成了可延续的极化现象。但是,这种异步性同时又具备即时性:网民即时阅读到新闻或话题并即时做出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受到他人的影响并非是决定性的——一方面,网民发表看法没有多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网络页面转动快速,而翻看又比较费力。这种即时发表意见的功能,使网民很少去思考自己的言论与行为正确与否,也较少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因此,如果说早期受众理论里有“顽固的受众”一说,从这个方面来说,网民也是“顽固”的。这种“顽固”正契合群体极化的特性,使网民对事件带上了巨大情绪因素。与此种情绪相关联,一些司法审判甚至受到“媒体审判”的影响如2003年刘涌案:辽宁省高级法院二审改判刘涌死缓公布一个星期后,上海的《外滩画报》首先发表质疑,《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等报刊迅速跟进,互联网上评论如潮,尔后才有最高法院的提审和改判.。3.网络传播超越空间限制。如果说传统的群体极化现象是有范围的,或者说范围是可视的,那么,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范围是不可视的,无法控制的。不同时空的人群,不同语言的载体,不同的网络社区,都可能成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表征。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甚至超越政治、文明、种族、宗教、文化、地域的限制,转眼间就在互连网上播洒开来。人们聚在“一起”,讨论事件的发生、进程、影响,甚至化为现实中的行为北京奥运会期间,由于圣火传递在法国受到破坏,又传出家乐福大股东涉嫌资助达赖。网民不仅在网上对法国及其相关企业进行指责,不少地方家乐福超市实体店也受到抵制.。

4.网络媒体的小众化。网络媒体特别是web2.0时代,网民的自主性加大。过去同质性、异质性网民混杂的情况开始改变,同一个网络社区往往聚集着同质化的网民,他们有着共同的观点、经验,甚至相同的情绪、行动。这种网络小众化社区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准备了充足的“后备力量”,一旦这些同质的网民利益受损,他们便会积聚起来,“订立”攻守同盟,一致行动,直至达到目的。

(二)外在力量推动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爆发

网络媒体自身的特性使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有了产生的物质基础,网络外在力量的推动,则成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爆发的导火线、助推器。

1.信息公开滞后。真相来自公开,很多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来自网民不清楚事件的真相,这时候要求事件当事者及时公布事件真相,及时把握信息的主动权。比如现在很多负面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源自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不能正确信息,引导舆论。很多事件当事者仍用传统思维来对待敏感事件,事件发生了,想到的是封锁消息,堵住源头,而不是“疏”的方法。他们没有“学会用网民接受的方式去交流”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谈网络问政,人民日报,2009-8-12(10).,直至陷入网络群体极化的被动之中,像华南虎事件,躲猫猫事件。

2.网络人为因素。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也存在很多人为因素。一些人利用网民的感情,激起网友的义愤,从而达到目的。据传,2008年新乡河南科技学院女生被杀案与“人肉搜索”有关。网民林明利用网络特点和人们的善良,达到了他找人的目的,残忍地杀害了当事女生。一些网络推手也在网路上兴风作浪,着不明真相的网民们。像天仙妹妹、芙蓉姐姐、“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等,据说均为网络推手所策划[4]。电子时代的知识精英和舆论领袖,也让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升级。过去小范围的舆论领袖,变成了电子时代的全国的知识精英,他们具有知识性、娱乐性、话题性,占据着某种稀缺资源,这为网络群体极化的狂欢提供了足够的燃料。像邓玉娇事件,一些网络社区,除了普通网民发表意见,也有不少法学界、新闻界、政界的声音。

3.媒体联合作用。网络媒体通过新闻回帖、论坛、即时交流工具群等,收集反馈信息从而设置一个个新的话题议程。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不同于传统媒体,它有很大一部分是网民的自我设置,这更体现出网民真正关注的议题。这种网民自我设置的议题,在互联网广泛传播后,又被传统的报纸、期刊、广播、电视所报道,从而形成媒体间的联动报道,最终使事件知晓范围与深度进一步扩大。比如2007年的华南虎事件、2008年的范跑跑事件,就是由网络而至传统媒体,并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合力下,让群体参与程度达到峰值。当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也可能是网民的娱乐精神使然。网络不仅是信息媒体,是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工具,也是娱乐工具,是人们获得娱乐满足的通道。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也可能产生于网民的自我娱乐。比较典型的是2009年7月间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短短两天,就产生了30万的回复量,760万的点击率。而且,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帖子是只有“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而没有实质信息的“空贴”。除了推手(据说只占发帖的3%)和当时魔兽世界未开服的传说背景,更多的是网民的一场无意义狂欢。

三、网络群体极化现象负面影响规避策略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负面因素破坏力很大,它不仅能让事件当事者陷入被动,进而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还可能衍生出现实中群体极化现象产生。

(一)建立畅通的信息披露制度

网络诞生之前,信息的因版面、频道等资源限制,数量有限而又审查严格。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诞生,信息的渠道已经被拓宽。网络的博客、论坛、Email,手机(短信)等,不仅选择形式自由,而且控制难度大。此种情况,就要求事件当事人要“学会用网民接受的方式去交流”,及时公布事件真相,及时解答网民疑问,并公平公正地推动事件获得圆满解决。

(二)规范媒体信息机制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特别是处在传媒改革的转型期,一些媒体背离职业操守,炒作虚假信息,这对传媒的公信力影响很大。传媒业应该制定相关的行为守则,规范记者编辑的行为,树立媒体的权威性;国家或相关的行业协会,应制定出一定的法律或规则,规范媒体行为。在内外两种因素作用下,培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媒体的公信力。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负责而有公信力地真实信息,都会得到受众的欢迎,释开人们的困惑,从而降低发生的可能性。

(三)加强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

中国互联网络调查中心显示,我国网民具有年轻化、知识化的特点,即便如此,网民的媒介素养水平并不高。拿网民中整体素养较高的大学生来说,“具有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其在网络信息的行为选择、网络道德的遵守上有待于培育和加强。”[5]通过对网民正确认识、辨别、评价信息能力的培养,提高网民对网络信息的批判和运用能力。

韩国等国家已经实行了网络实名制,我国这一制度尚不成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TCP/IP号、IP地址的显示,或者其他可能标志网民身份的信息显示,来增加网民的责任意识,减小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PatriciaWallace.互联网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88.

[2]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网络的现象篇(7)

on the phenomenon of group polarization in network communication

jiao de-wu

(anhu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hefei230051, china)

abstract: network has almost all the elements of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the phenomenon of group polariz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also exists in the network and has new fea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different types of such a phenomenon and its causes. the causes are: firs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itself, which is the material basis of phenomenon of group polarization, and second, the external forces, which further promote it. moreover, the paper 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 on the negative inflences possibly caused by such a phenomenon.

key words: network group polarization; virtuality; interactivity; hyperspace网络媒体从诞生之日起,就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与行为方式。如果说网络web1.0时代,信息是网络传播者编辑、定制并向受众传播的话,web2.0时代每个网民则成了网络内容的供应者、参与者。网民通过积极主动的“出击”,在网上攻城掠寨,建立起自己的家园和话语空间。网络媒体的个性化特征被技术进步催化后,在网上建立“家园”与话语空间的同质性群体广泛形成。这些同质性群体形成诸多利益共同体,当其利益受到侵害时,这个共同体就易形成一种群体极化现象,共同反击并争取他们应得之利益。

一、群体极化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群体极化最早是由詹姆斯·斯通于1961年发现群体讨论时的现象而提出的,含义是指在群体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群体极化现象和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1895年出版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所描述的群体无意识有异曲同工之妙。斯通用三大理论支持他的观点:一是群体决策规则,他认为人们在团体中作冒险决定将觉得较自在,因为其行动之责任已分散至所有成员;二是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一种想要被群体所接受及喜爱的需求,将使个体顺从群体之一般意见;三是讯息影响论,由于这些讯息倾向于支持成员的最初观点,人们会听到更多支持其主张的理由,群体可使成员确信其原来之观点,因此导致更加极端之意见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view/1226122.htm.。

斯通发现这种现象时,网络还未诞生。对照斯通的观点,网络难以符合他的三大支撑观点。事实上,网络上存在更多的非理性偏执行动。人们倾向于极端偏斜,倾向于形成极端意见。因此,我们把有一定规模的网络群体针对某一事件表达或执行了偏离事物应有形态的言行与行为,称之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网络的虚拟平台上,群体极化现象具有一些新的特点:1)没有直接的“讨论”,网民进行决策往往是根据舆论领袖的意见或自己的经验认识;2)这种“决策”的结论也是不一定的,除了主导意见外,还存在一些反对意见;3)美国心理学家萨拉·凯拉尔研究发现,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突出,大约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时的两倍多[1]。

从表现形态上看,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也要丰富得多。我们按法律与道德的准则把事件分为正向与负向;事件导致网民正常的反应为常态极化,即对不符合法律和道德准则的进行批判,反之亦然,事件导致了网民出人意料的反应为非常态极化。那么,我们可以把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描述如下(见图1):[fl)]

图1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类型图[fl(k2]这些类型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并非均导致不可控的负面结果。“极端未尝不是件好事”,比如美国“群体极化让许多重要的价值得以实现,包括公民权运动、反奴隶运动以及两性平权运动。”[2]53网络群体极化并非洪水猛兽,需要熟谙网民特点,有效利用网络媒体的功能,畅通信息渠道,使正向的问题得到强化,负面的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二、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成因分析

网络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网络web2.0时代的到来,为网民在网上聚集提供了先天的条件。“毫无疑问的,群体极化正发生在网络上。讲到这里,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是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且频繁地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意见。”[2]50-51这种有所夸张的描述,正代表着网络时代网民的特点。追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不能忽视网络自身的技术特性在其中的基础作用。

(一) 网络自身附着的特性是网络群体极化产生的物质条件

笔者并非技术决定论者,然而正如麦克鲁汉之描述:因为对人的组合与行动的尺度和形态,媒介正是发挥着塑造和控制作用[3]。网络这种基于西方文化的技术,是建立在个人价值大于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它的自由、开放、互动性的特性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提供了基础的物质条件。

1.网络传播的虚拟性。“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网络传播主体的虚拟性,使网民较少顾及正常的社会道德与法律约束,在“无名”的汪洋大海中,不仅“法不责众”,连伦理、道德、面子也不“责众”了。而且,和传统社会中的群体极化不同,网络社会中的群体极化,已经变“人——人”的亲身传播模式为“人——机——人”的间接传播模式。由“直接”变为“间接”增加了极化的基础因素,挣脱了面对面交流的种种羁绊——比如去责任化,比如面对面带来的道德伦理压力等——使人们在网络上更为恣意。网络主体不仅是虚拟的,有时还是“多身份”的,这种基于扮演意图的传播,更让传播的可信性大打折扣。比如,以事件当事人的身份在讨论空间中发言,就让人难辩真伪,使话题的方向可能为之变化。

2.网络传播的即时互动性。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异步性,它存在于网络物质空间中供不同网民阅读与评论,这让群体极化的短时冲动性变成了可延续的极化现象。但是,这种异步性同时又具备即时性:网民即时阅读到新闻或话题并即时做出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受到他人的影响并非是决定性的——一方面,网民发表看法没有多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网络页面转动快速,而翻看又比较费力。这种即时发表意见的功能,使网民很少去思考自己的言论与行为正确与否,也较少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因此,如果说早期受众理论里有“顽固的受众”一说,从这个方面来说,网民也是“顽固”的。这种“顽固”正契合群体极化的特性,使网民对事件带上了巨大情绪因素。与此种情绪相关联,一些司法审判甚至受到“媒体审判”的影响如2003年刘涌案:辽宁省高级法院二审改判刘涌死缓公布一个星期后,上海的《外滩画报》首先发表质疑,《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等报刊迅速跟进,互联网上评论如潮,尔后才有最高法院的提审和改判.。

3.网络传播超越空间限制。如果说传统的群体极化现象是有范围的,或者说范围是可视的,那么,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范围是不可视的,无法控制的。不同时空的人群,不同语言的载体,不同的网络社区,都可能成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表征。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甚至超越政治、文明、种族、宗教、文化、地域的限制,转眼间就在互连网上播洒开来。人们聚在“一起”,讨论事件的发生、进程、影响,甚至化为现实中的行为北京奥运会期间,由于圣火传递在法国受到破坏,又传出家乐福大股东涉嫌资助达赖。网民不仅在网上对法国及其相关企业进行指责,不少地方家乐福超市实体店也受到抵制.。

4.网络媒体的小众化。网络媒体特别是web2.0时代,网民的自主性加大。过去同质性、异质性网民混杂的情况开始改变,同一个网络社区往往聚集着同质化的网民,他们有着共同的观点、经验,甚至相同的情绪、行动。这种网络小众化社区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准备了充足的“后备力量”,一旦这些同质的网民利益受损,他们便会积聚起来,“订立”攻守同盟,一致行动,直至达到目的。

(二) 外在力量推动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爆发

网络媒体自身的特性使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有了产生的物质基础,网络外在力量的推动,则成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爆发的导火线、助推器。

1.信息公开滞后。真相来自公开,很多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来自网民不清楚事件的真相,这时候要求事件当事者及时公布事件真相,及时把握信息的主动权。比如现在很多负面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源自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不能正确信息,引导舆论。很多事件当事者仍用传统思维来对待敏感事件,事件发生了,想到的是封锁消息,堵住源头,而不是“疏”的方法。他们没有“学会用网民接受的方式去交流”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谈网络问政,人民日报,2009-8-12(10).,直至陷入网络群体极化的被动之中,像华南虎事件,躲猫猫事件。

2.网络人为因素。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也存在很多人为因素。一些人利用网民的感情,激起网友的义愤,从而达到目的。据传,2008年新乡河南科技学院女生被杀案与“人肉搜索”有关。网民林明利用网络特点和人们的善良,达到了他找人的目的,残忍地杀害了当事女生。一些网络推手也在网路上兴风作浪,挑逗着不明真相的网民们。像天仙妹妹、芙蓉姐姐、“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等,据说均为网络推手所策划[4]。电子时代的知识精英和舆论领袖,也让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升级。过去小范围的舆论领袖,变成了电子时代的全国的知识精英,他们具有知识性、娱乐性、话题性,占据着某种稀缺资源,这为网络群体极化的狂欢提供了足够的燃料。像邓玉娇事件,一些网络社区,除了普通网民发表意见,也有不少法学界、新闻界、政界的声音。

3.媒体联合作用。网络媒体通过新闻回帖、论坛、即时交流工具群等,收集反馈信息从而设置一个个新的话题议程。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不同于传统媒体,它有很大一部分是网民的自我设置,这更体现出网民真正关注的议题。这种网民自我设置的议题,在互联网广泛传播后,又被传统的报纸、期刊、广播、电视所报道,从而形成媒体间的联动报道,最终使事件知晓范围与深度进一步扩大。比如2007年的华南虎事件、2008年的范跑跑事件,就是由网络而至传统媒体,并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合力下,让群体参与程度达到峰值。当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产生也可能是网民的娱乐精神使然。网络不仅是信息媒体,是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工具,也是娱乐工具,是人们获得娱乐满足的通道。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也可能产生于网民的自我娱乐。比较典型的是2009年7月间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短短两天,就产生了30万的回复量,760万的点击率。而且,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帖子是只有“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而没有实质信息的“空贴”。除了推手(据说只占发帖的3%)和当时魔兽世界未开服的传说背景,更多的是网民的一场无意义狂欢。

三、网络群体极化现象负面影响规避策略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负面因素破坏力很大,它不仅能让事件当事者陷入被动,进而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还可能衍生出现实中群体极化现象产生。

(一)建立畅通的信息披露制度

网络诞生之前,信息的因版面、频道等资源限制,数量有限而又审查严格。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诞生,信息的渠道已经被拓宽。网络的博客、论坛、email,手机(短信)等,不仅选择形式自由,而且控制难度大。此种情况,就要求事件当事人要“学会用网民接受的方式去交流”,及时公布事件真相,及时解答网民疑问,并公平公正地推动事件获得圆满解决。

网络的现象篇(8)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展示了它前所未有的威力,并且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新时代、新形势下一种新的舆论监督形式,网络新媒体因其具有直观性、大众性、公开性和曝光性等特点,许多社会上的热点事件经网络等新媒体曝光后迅速地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它的舆论监督功能。

一、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概念及发展

网络监督,又被称为网络舆论监督。是指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对传统的舆论监督方式进行扩展,以互联网作为平台,通过网络技术如电子数据库、电子课件等和各种网络形式如网页、电子邮箱、电子留言板、虚拟社区等,对掌握一定社会公共权力者行使权力的行为进行监督的过程,以实现权为民所用的目的。

近年来,微博等自媒体在舆论监督中逐渐兴起和发展起来。微博,即微型博客,作为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它以随时随地消息而广受人们的好评。它具有快捷性、即时性和实用性等优势,正式进入了我国主流网民的视野。

随着我国网民人数不断攀升,人们的民主意识也不断的增强,更多的人意识到网络工具的优越性,希望通过参与公共事务,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而网络监督这一平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同时,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使得公民能够全面地对政府工作以及官员进行监督,有利于对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进行揭露。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人们对于身边发生的社会事件关注度进一步增强,那些与食品安全、政府信息公开等社会问题不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也为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提供了动因。

二、“泛政治化”现象对网络舆论监督产生的影响

在我国,政治环境十分浓厚,因此很多人把与政治毫不相关的领域,比如科学、经济、教育、艺术、体育等领域,都人为地融入到政治生活去中,这个普遍现象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典型倾向,即“泛政治化”现象。在中国的舆论界,但凡出现一个轰动性的新闻,众多媒体都首先从政治上寻找原由。这种奇怪的现象给网络舆论界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

1.误导公众信息甄别,降低了传媒业的认可度

在网络上,某些人为迎合网民的猎奇心理,将新闻事件和网民泛政治化情绪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政治借势”和“政治造势”来获得网民的认同,从而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和顶贴率。2012年,重庆雷政富“艳照门”爆出后,有些网站就以此为噱头吸引受众。在普遍带有愤恨的情绪下,夸大事实,恶意中伤社会和体制,消极的网络舆论烽烟四起。很多媒体也推波助澜,制造新的舆论。受众在“泛政治化”的影响下,就很容易形成认知偏差,最后会把矛头对准舆论界,就会致使传媒行业的公信力下降。

2.误导公众将泛政治化与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等同

当前,一些人狭隘地将民族主义当成爱国主义,然后将其与政治挂钩。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受众市场需求愈发多样化、个性化,从视觉和情感上吸引受众眼球。泛政治化这种心理开始向网络舆论范畴倾斜,大肆渲染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例如,2012年10月,“事件”引发的全国抵制日货的示威活动,在网络上也得到了广泛支持。重庆天涯论坛上,一些网民呼吁,对与日本有关的店铺、车辆等进行“”,认为这就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此事件的余波延续了近两个月,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三、规避网络舆论监督“泛政治化”现象的措施

鉴于“泛政治化”现象对网络舆论监督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网络舆论监督的正常进行,提出了以下可行性建议。

1.健全网络舆论的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互联网的监管,很多国家都使出绝招,纷纷出台方案解决“泛政治化”所带来的困扰。我国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但仍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在网络舆论监督方面,必须建立一部完善的网络舆论监督法,遏制网络舆论监督中的“泛政治化”现象,引领社会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此外,明确规定法律责任及监督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补充和协调原有法律法规。只有将网络监督放在法制化轨道上运行和发展,才能保证其健康的发展,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避免在网络舆论监督中出现网民“泛政治化”现象,就要建立快速公开畅通的信息渠道。尤其在发生新闻事件时,要第一时间权威信息,抢占舆论的制高点,这是主导社会舆论的关键。例如,李娜在2011年获得法网女单冠军后,媒体高呼她这是离开体制单干的好结果;汶川地震明显不是“人祸”,便说成是由于政治体制不好遭到“天谴”。在此时,政府就要站出来澄清事实,引导媒体舆论,打通双向的信息渠道,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这是网络舆论监督实现的基础。

3.规范网络行业自律,建全严格的管理机制

2006年,总理在两会的记者会上明确表示,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和管理,不仅需要国家的整治,还需要互联网业界对自身的职业道德进行提升。同时,网站需要增强责任感,向大众传播正确的信息,为受众提供一个范式。此外,制定规范的网络监管责任制,将传统媒体“把关人”引入到网络管理中来。同时,培养网络媒体的编辑、网络论坛的管理员及技术人员,利用网络实现对网民言论的有效引导和管理。

4.提高网民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互联网为网民提供了一个虚拟化平台,作为网络舆论的主体,网民有发表自己言论的权利,但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网民在使用互联网的同时,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和国家利益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如果触犯社会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时,就要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审判。在网络舆论监督的“泛政治化”过程中,不能人云亦云,自觉抵制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风。加强对网民的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广大网民的法律意识,才能更好实现网络舆论监督。

四、结语

随着自媒体的日臻发达和迅速普及,网络舆论监督呈现出史无前例的力度和广度,让“泛政治化”有了新的土壤,并且这种趋势呈加剧的势态,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由于泛政治化受历史的束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惯性,这种现象还可能长期存在下去。因此,规避网络舆论监督“泛政治化”现象,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田大宪.新闻舆论监督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35-138.

[2]程龙.我国当代社会泛政治化因素分析[N].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86-88.

[3]李俊彦.网络媒体的有效舆论监督[J].新闻知识,2005(03).

网络的现象篇(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qq、msn等即时通讯软件的普及应用,网络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特别是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场所。在虚拟的网络交际过程中,逐渐衍生出了一种不同于现实社会交际语言的网络交际语言,“类英语”现象正是这种网络交际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一、何谓“类英语”现象

所谓“类英语”现象,特指在汉语语境的虚拟网络交际过程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借用英语某些形式或含义,用以表达汉语词汇难以表达的特定语意的语言现象。因其外形上类似于英语或本身就是英语的词汇,但实际上与英语有着本质的区别,有英语之“形”而无英语之“实”,所以笔者称之为“类英语”现象。对于“类英语”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

第一,“类英语”现象是虚拟网络中书面文字互动的产物,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交际的勃兴而衍生的。在网络交际这一新的、虚拟的交际形式出现之前,虽然也有少数国人喜欢在汉语交际场合夹杂使用一些英语单词代替某些汉语词汇,但这种对英语词汇的“实”用现象与“类英语”现象中对英语的“虚”用是不同的。

第二,绝大部分情况下,“类英语”现象并不是英语,“类英语”词汇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英语单词,它只是借用了英语的外形,即使这个“类英语”词汇事实上就是一个英语单词,不能将它简单地翻译成对应的汉语词汇。

第三,由于“类英语”词汇的特殊性,“类英语”现象一般只出现在网络书面语言的交际中,而极少出现在网络视频和现实生活的口头交际中,但事实上却对现实生活中的书面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第四,作为网络交际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类英语”现象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却在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中广为流传,并在qq、msn等即时通讯软件的书面聊天和bbs、blog等虚拟社区的书面互动中有着极高的使用率,因此包括“类英语”在内的网络语言现象也被人们成为21世纪最显著的语言现象。

第五,类英语具有网络语言共通的开放性特点。它可以因时、因人、因需不断地吸收汉字、阿拉伯数字、英语字母、英语单词等进行新的组合,创造出新的词汇。

总而言之,“类英语”是产生于网络交际互动,特别是网络书面聊天过程中,并在网络交际互动中广为使用,形似英语而实非英语的一种网络语言形式。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极少用到“类英语”词汇,但在日益扩大的网民社会中,“类英语”却是一个不得不面对和学习的基本语言技巧,否则就可能在虚拟的网络交际中面临重重困难。

二、“类英语”词汇的构成

目前究竟存在多少“类英语”词汇?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在虚拟世界中,每天都有新的“类英语”词汇产生,要对它进行准确的统计实在太难了。“类英语”词汇虽然难以进行确切的统计,然而它的构成却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只要我们了解了“类英语”词汇的基本构成规律,就可以熟练掌握、使用乃至学着创造“类英语”词汇。

通过对目前网络中常用的“类英语”词汇的分析,笔者发现“类英语”词汇大致有以下几种基本的构成方式:

1.直接借用现成的英语单词,用以表达汉语难以表达清楚的一种概念。

实例:a“:我最近开了一个博客,欢迎有空上去踩踩哈!”

b“:哇,你也太in了,都开博客啦?我刚学会qq呢。”

a“:哈,你也太out了,才学会qq?”

上例中的in、ou(t或in、out)都借用了现成的英语单词,但表达的意思却不是英语“在……里”、“在……外”的原意,而是引申出了更复杂的意思。in用于表达对一个人的行为、思想观念前卫、时尚、超前的赞叹,相当于“牛”;out则用于表达对一个人的行为、思想观念等保守、落伍、跟不上时代的感慨,相当于“土”。

2.借用英语词汇的缩写形式,表达特定的含义。

实例:a“:传过来的这几张照片效果不错嘛,技术进步!”

b“:哪啊,是ps过的。”

a“:哈,原来是电脑技术进步了。”

“ps”是图象处理软件photoshop的英文缩写,这里名词用做动词,意指“用photoshop软件对照片进行处理”。

3.借用英语的时态,表达一种行为的状况。

实例:a:“在干嘛呢?看你一直在线。”

b“:游戏ing!”

a“:吃饭了吗?”

b“:ed!”

动词后加“ing/ing”是英语语法中的正在进行时的时态,这里用以表达“正在玩游戏”的意思;动词后加“ed/ed”是英语中过去时的表达方式,这里直接用ed表示“已经吃过饭了”。

4.直接利用某些英语词汇及其本意,以表达语言的现代感。这种用法与现实生活中在汉语中夹杂英语单词的完全一致。常用的如:“call”(给某人打电话)、“shit”“、fuck”(表示不满或愤怒,可理解为“混蛋”)、“card”(证件、卡片)、case(案例、方案)等

实例:a:“嘿嘿,跟我聊天,你就不怕被你的girlfriend看到?”

b“:怕什么。”

c“:你不怕她跟你闹?”

d“:she敢?”

a“:你厉害,i服了u。”

5.以汉语词汇的开头字母代替相应的汉语词汇,这类用法极为普遍。由于汉语中声母相同的词汇很多,因此这类词汇的重复率也非常高,需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其具体的汉语意义。如“gg”(哥哥)、“dd”(弟弟)、“mm”(妹妹、美眉、妈妈)、“bb”(宝贝、爸爸)“、pl”(漂亮)等。用字母代替汉字,大大提高了书写速度,从而提高了网络交流的效率,而且使用于人称时更显出一种亲密感。

6.另外一些汉语词汇用字母来代替,则不仅是为了提高书写速度,更多是出于一种语言禁忌。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用汉语显得粗鲁、不文明,用字母表达则显得含蓄一些,如“tmd”、“nnd”等国骂,都用字母代替;另一种情况则是网络管理对某些敏感词汇的禁制。

7.以谐音的数字、字母乃至汉字等拼写读音相似的英语单词、短句。如:3q(thank谢谢)、生发油(thank you谢谢你)、88(bye bye再见)、狗(go走、下线)、古的(good好、厉害)、b4(before在…之前)等等。

实例:a“:上次事,多亏你帮忙。非常非常3q!”

b“:呵,不值一提,出外靠朋友嘛。”

a:“还是得生发油,找个时间一起出去坐坐。有人找我,先狗了。”

b“:好的,8”

这里所列只是常见类英语的构成形式。实际上,类英语的构成形式远不止这些,并随着网络的发展处于不断的创新之中。

三、网络中类英语现象产生与流行的原因分析

那么,形式多样、表现灵活的类英语何以能够成为网络的宠儿,受到无数网民尤其是年轻网民的追捧?换句话说,网络中类英语现象产生和流行的社会原因是什么?通过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条:

1.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是类英语现象产生和流行的社会大背景。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国家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地加大力度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扩大高校招生,并将英语教育由初中延伸到了小学乃至幼儿园,应该说,网络在中国发展的这十几年,正是中国国民文化素质、英语水平快速、稳步发展的阶段,而这些教育改革的受惠者,正是中国网民的主体力量。网民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和英语水平,正是类英语现象产生和广泛流行的前提。

2.能显著提高网络交际的效率,是类英语受网民追捧的主要动力。及时聊天软件是网络交际中使用最多的工具,即使在视频普及相当广泛的今天,利用文字交流仍是网聊的主要形式。汉字本身的复杂结构,使得汉字在需要快速反应的网聊中遇到了输入速度的瓶颈,这种感觉在网龄不长的网民中尤其明显,许多新网民都遭遇过因打字速度慢而被踢的尴尬。而类英语词汇的使用,则大大提高了输入速度和交流效率,如用类英语“ps”就可以表达“利用photoshop(也可以用其他平面图象处理软件)处理”的意思,不仅简练,而且准确,输入速度则提高了数倍。以类英语为代表的网络语言的这种高效性特点,也被一些学者冠以“语言经济学”的美名。许多起初对类英语词汇不屑的人在尝到甜头之后,也逐渐接受乃至赞赏这种新的语言形式,成为铁杆的类英语“迷”。

3.时尚与从众心理。在匿名的网络交际中,普遍存在一种显示自身能力与水平的心理,这几乎成为了一种时尚。而类英语除了实用的功能之外,正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种虚荣的时尚心理需要:既可以显示自己的良好的外语水平,又可以显示自己高超的网络语言操控能力,还可以显示自己很in(超前)。而少数不务虚荣的网民,则因网络越来越流行使用类英语,也不得不跟随潮流适应、接受和使用类英语这种语言形式,以减少网络交际中的困难。

4.类英语能有效避免使用禁忌语言带来的尴尬。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以牢骚、咒骂等来发泄心中的不满、不快和愤怒情绪,“国骂”正是这种心理宣泄机制的产物。在匿名的网络世界中,这种情绪发泄显得尤为普遍,打开bbs、博客与新闻的回复、评论,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发泄的影子。然而,在国人文化素质大为提高的今天,裸的“国骂”已经越来越被看成是缺乏修养、没有素质的表现。可不满与愤怒的情绪还得发泄,于是,“tmd”、“tnnd”等“国骂”转换而来的隐晦、委婉而多少略显文雅的类英语词汇,便成了“国骂”的替代品。即便是直接化用欧美痞子语言的“fuck”、“shit”,在“时尚”网民的眼中,也要比泼妇型的“国骂”更文雅,更有品位。虽然类英语的使用并不能改变网民情绪控制能力欠缺的本质,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软化了“国骂”生硬的形象,给网络交际创造了一个新的语境。

5.能创造一种幽默、谐趣的语言效果。网络交际并不完全像现实的社会交际那样充满功利主义的工具性目的,更多时候是为了享受一种心情,充满幽默、谐趣的语言风格显然比平实的语言风格更受欢迎。而适当的类英语恰恰能更好地制造这种效果。当别人用“3q”代替平淡的“谢谢”以表示对你的感谢,当别人告诉你他在“吃饭ing”而不是“正在吃饭中”,当“我服了你”变成“i服了u”,语言是不是变得更加幽默生动了,交际也变得更加轻松活泼了呢?

四、如何看待类英语现象

作为一种新生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在构词、语法都方面,都与传统的汉语文有着巨大的差异,对传统的汉语语言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语言的纯洁性需要得到维护,对于这种体系不分明、风格杂糅的“新兴语言”,应该禁止其继续发展;也有人认为,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既然网络语言应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那么就应该承认其合理合法的地位,并鼓励其发展。还有人则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建议采取人为引导和自发调整并进的方式去规范。各种观点都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论证,都有一定的道理,可谓众说纷纭。(沈兴华,张晓苏:2008)但比较普遍地倾向主张对网络语言采取宽容的态度,少数学者甚至认为网络语言可以进入学生作文。(韩书:2008)

那么,对于网络语言中的类英语现象又如何看待?刘卫兵通过对英语词汇在网络交际中的变异及成因的探讨,认为网络交际英语作为一种变异形式,“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的出现,带有网络时代人们心理需求的必然性,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信息时代的特征。”(刘卫兵:2008-1)张运霞也认为,网络英语新词汇的发展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其构词特点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其构词形式孕育着新的含义和简洁明了的构词方式,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英语在网络中的运用,网络英语的空间会愈来愈大。(张运霞:2008-2下)尽管刘、张二人的研究对象与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并不完全一致,但关于网络英语是网络发展的产物,并且空间会越来越大的观点笔者是完全赞成的,同时这种观点也完全适用于类英语。然而,类英语与网络交际英语、网络英语新词汇毕竟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因此在如何认识与看待类英语现象上,笔者认为也是应有所区别的。笔者认为应该把握几点:

首先,类英语现象是中文网络语境下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交互影响的产物,它产生于网络交际,也在网络空间流行,是网络社会的特定现象,也是网络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承认不承认,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以类英语为代表网络语言已经在事实上成为我们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类英语等网络语言在网络流行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语言文化和语言规则。网络语言的出现有它自身的规律和内在价值,不能因为这种冲击就简单地加以否认和排斥。事实上,网络语言在给传统语言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传统汉语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传统汉语词汇老化、表现力不足等问题,激活了汉字的潜力。而且企图通过否认和排斥来阻止类英语等网络语言的流行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大可以对网络语言加以包容,用以丰富中国的语言文化。

第三,类英语等网络语言既然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就应该重视和加强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否则,在因生活经历和经验导致的传统代沟逐渐缓解之际,必然又因对网络语言的认同差异人为地造成一条新的代沟!这可能就是玛格丽特·米德所说的“后喻文化时代”面临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1]沈兴华,张晓苏.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络语言.华商,2007(22)

[2]韩书.网络语言可以进入学生作文,商情,2008(3)

网络的现象篇(10)

关键词:网络 道德 网络社会 伦理

上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的精英电子学家出于为军事服务的考虑将几所大学的计算机用电缆连在了一起,起名为ARPANET,这就是我们今天称为INTERNET的鼻祖,网络的迅速发展超出了当初它的发明者的预见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我们的社会,从70年代的试点,到80年代的发展,再到90年代的普及,网络这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庞大物理实体以其不可取代的实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种渐进式的改变让许多科学家有些措手不及,由这种改变也出现了通过网络这一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网络人群,构成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出现不仅仅带来了科技上的新起点,也为社会学家们提出了全新的社会问题,人类社会进人了一个双重社会时代。不同于以往研究的人类社会,网络社会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实在,也没有相对固定的社会人群,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最大的区别在于每个个体的人在网络社会中都被转化为一个符号,一串代码,以机器的方式进行交流,除了ID地址之外没有什么可以验明正身,在网络这块面纱的掩饰之下,网络社会的活动准则与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之间出现了偏差。

    综观现实社会,个人要想融人其中,接受、承认并且遵守社会道德是一个必备条件。举例来说,在一个健全的市场中信守承诺之类的现代商业道德法则,得到了绝大多数市场主体的广泛奉行,因为这是他们长期立足市场并自主活动的一种必要条件。马克思·韦伯在谈到“资本主义精神”时也曾指出只要个体涉足于市场关系之中,资本主义经济就会迫使其服从资本主义的活动准则。任何一个社会,不讲信用,恶意欺诈等不道德现象,主体活动空间必将受到压缩。然而在网络社会中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参与之时起,就已经开始了欺骗,作为现实存在的人在网络社会中变成了一个代码,一个符号,从姓名、性别到情感、心理等诸多方面的随心所欲,都成为遵守网络行为规则的一种表现。现实社会的不道德在这里反而成为大家都认同并且都付诸实践的一种道德行为,主体的活动空间也并不因为这种现实生活中认定的不道德行为而受到压缩,相反,其活动空间扩大到整个世界。这种与现实社会道德相左的道德现象大致分为三类:

    一、网络社会中的无责任现象

    在网络社会中,人是一种非现实的存在,人以数字化的方式出现,因而他在现实社会中的角色及其关系在网络社会中也会发生变化,形成与现实社会中不同的主体存在方式,“人在网络中就是非现实的虚拟方式,其活动也是非现实的虚拟活动,由于这种虚拟特性造成网络社会中的个体都具有“怀疑一切”,“批判一切”的倾向,自身的不真实性导致对所联系的对象的真实性的批判,成为怀疑论者”。而这种怀疑性也就使虚拟个体认为根本不用考虑从而放弃了对其相联系的另一个虚拟个体的责任感,同时在网络社会中又没有健全的社会关系、道德关系及客观的社会道德加以要求,这种不负责任的现象成为必然。只有这种行为上升到损害现实社会中具体的某一个体或某一群体的切身利益时,行为主体才会受到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乃至法律规范的制约和审判。同时,在网络面纱之下的非现实的虚拟个体代替现实社会中的具体存在的个体思维来批判现实社会,这种批判则作用于现实社会,对现实社会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这种批判则是以无责任为前提的有感而发,只要是无损现实社会的根本利益,行为主体都不用也不会考虑到现实社会的道德谴责。

二、网络杜会中的绝对自由现象

    仅就自由这一要概念来说,自由是同受限制相对立的。“人只有摆脱了外在力量的限制才会感到无拘无束,才会感到自由,因此,自由就是对外在限制的摆脱”。哲学家们对于自由的这种一般含义是普遍认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则以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观点来说明自由的本质,自由与客观规律是相互依存的,人不能不受到外在客观必然性的限制,完全摆脱约束,不要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在网络中却有一种特殊情况我们不能不考虑,就是这个社会上的社会成员不是具体实在的人,而是代表具体实体的机器背后的数字符号。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个体,必然是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对客观规律性认识得越准确,人的自由程度越高,而在网络社会中,对规律认识的主体是虚拟的符号,获得自由的主体也是虚拟的符号。网络社会中的规律对现实社会中的个体的限制是间接的,因而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个体可以相对地摆脱网络中规律的限制,网络社会中的大部分人群认为网络社会是个大同社会,网络上的东西是共享的、无限的和自由的。网络信息是无限的,拷贝是自己的,拥有知识或信息是每一个网络个体的权利,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获取、修改、下载信息而不被限制;网络信息又是自由的、完全的不受到任何权力机构的制约。因为信息的共享无限和自由,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对计算机网络的访问是无限制的、完全的,对网络信息的修改、删除和窃取都是正当的,是自己的一项不可质疑的权利,是绝对自由的。由于这种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了现实社会的经济利益,在网络发展的初期有关版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论就已经开始了,庆幸的是现今已经出现了限制这种“绝对自由”的规范和法则,然而这些规范和法则只有在行为主体对现实社会利益有所触及的时候,才能对其有所制约。

网络的现象篇(11)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网络语言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网络语言作为社会语言的一种语言变体现象,具有语言的一般特征,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具体特征。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幽默诙谐、创造力强等特点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为网络交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和趣味性,我们将之称为网络语言的正现象。同时,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开放性、虚拟性、自由任意性等特点,使得广大网民在网上的行为很难受到约束,因而网络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负现象。所谓网络语言的负现象是指在网络语言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网民对语言规范的破坏或者心理上的不良倾向,使网络中产生了大量的语言垃圾,给人们的语言学习运用和信息交流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有很多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对网络上的污言秽语、失范行为进行过严厉批评。广大网民在虚拟身份的伪装下,在网络交流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肆无忌惮、肮脏不堪,已经突破了基本的道德底线,甚至触犯了法律。

二、网络语言的负现象

1.内容层面的负现象。首先是语言粗俗下流,不论是网名还是网络即时交际或者留言过程中语言暴力、色情信息泛滥成灾。部分网民通过网名骂人、展示色情、暴力血腥内容,比如,取网名为“别来无恙你还是狗样” 、“拿钱擦PP” 、“穿精戴淫” 、“杀人狂魔”等等;还有一部分网民利用贴吧、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网络平台,传播一些色情段子、下流帖子对别人进行骚扰或者攻击,语言粗俗浅薄,不堪入目。其次是部分网民在虚拟身份的掩护下传播一些缺乏理性、危言耸听的信息。由于网络追责机制还不够完善,有一部分心理扭曲、不怀好意的网民借着匿名的保护,在网络上肆意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或散布虚假信息,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曲意别解、低级趣味的现象严重。比如,“可爱”新解为“可怜没人爱”、等等,这样的别解不是创新,而是一种对约定俗成的语言规范的破坏、对语言文字的严重污染,增加了人们理解与交流的困难。

2.形式层面的负现象。网络语言形式层面的负现象主要表现在网络新词冲击并颠覆了传统语言在构词、语法等方面既定的使用规范,并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对语言教学和交流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首先,错字满篇,同音代替,这两种情况大多数是由键盘输入时力图快捷省时省力而导致的。比如,“衰哥”代替“帅哥”、“粑粑麻麻”代替“爸爸妈妈”、“油菜花”代替“有才华”等等。这些词语在网络交际中被频繁使用,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了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次,数字谐音、符号替换。比如数字谐音,“51396”表示“我要睡觉了”、“7408695 ”表示“其实你不了解我”、“9908875”表示“求求你别抛弃我”等等;再看几个网络符号,“\(0^^0)/”(麻雀)、“( o 0 857 )”(恍然大悟)、“^/////v/////?”(满面春风)等等。如果在网上交际之前没有做足功课,一般人很难理解这些数字、符号具体代表什么意思,很显然,这是一种舍近求远的障碍性表达,不值得提倡。

(1)来源泛华,语言杂交。由于网民的文化层次、教育背景、生活环境、个人经历等各不相同,这就出现了网络语言中汉语白话文、文言文、方言、外语、拼音、字母、数字、符号等混杂使用的现象,例如,“尔等果如其母戏寡人欤?”和“You kidding me TM”翻译成白话文都是“在逗我”、“3Q”(谢谢)、“母鸡”(不知)等等。在网络交际中若总是遇到这样的语言,只能让人不知所云、无所适从。

(2)过分简化,莫名其妙。简化是最无厘头的网络构词方式之一,它往往“简”而不“化”,破坏了词语原来意思的完整性,比如,“腿玩年”、“城会玩”、“然并卵”、“醉不行”等等,初次见面,这些词语会让大家摸不着头脑。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不足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我们加以规范,正确对待。

3.网络语言的规范。对于网络语言的规范我们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首先,在不同语境中规范,例如在即时网络交际中,语言要尽量口语化、便捷化、也可幽默诙谐、形式多样,对于网络语言中出现的错别字、方言、符号、缩写等,在不影响交流的情况下可以宽容待之;但在新闻、教学、会议等严肃语境中,应该严格遵守已经约定俗成的语言规范。其次,加强网络道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水准,让大家怀着健康的心态上网,远离低俗,拥抱文明。网络给我们的言论自由和广泛交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大家都应该积极遵守网络基本道德规范,文明上网,自尊自律,创造一个和谐、文明、洁净的网络环境。第三,国家应该从宏观层面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所有网络参与者,包括媒体、单位、个人等的网络行为,让广大网民意识到网络和现实中一样,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借着匿名的保护,在网络上虚假信息或者不健康的内容、肆意发泄过激情绪,危害他人和社会。总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语言规范问题,只要网络语言存在并发展,有关其规范的争议就会一直存在,而且规范的内容和标准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