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大全11篇

时间:2024-01-07 16:27:1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篇(1)

(一)创新高职环艺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原则

1.预见性原则

这是面向21世纪,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职环艺专业人才的前提,也是高职环艺专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只有对社会、市场需求进行认真研究,准确预测,课程设置才能有的放矢。

2.适应性原则

环艺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它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内容多。而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实践任务重,总学时不可能增加太多,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进行符合社会和专业需求的取舍。力求避免教学资源的损失和浪费,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使教学工作在有限的课时内收到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的教学成果,达成培养目标。

3.特色性原则

要紧紧围绕环艺专业培养目标,办出高职环艺专业特色,即要突出高素质、应用型,这是由高职的培养目标、生源和社会需求所决定的。在改革高职环艺专业课程设置时必须牢牢掌握这一原则。

4.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设计的灵魂,环艺专业集艺术与工艺于一体,创新是它的主要特征,也是生命活力之所在。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为主的课程设置理念。

(二)改革高职环艺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

高职环艺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紧紧围绕“厚基础、宽口径、专业化、应用型、高素质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强调基础知识扎实,专业面宽泛,改变目前围绕室内设计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

1.必修课的公共课模块

总学时按原课程设置550学时基本不变,在原有的8门课基础上增加“当代中国经济与政治”“大学语文”和“文献检索”三门课程。同时调整各课程的学分数和课时数。“思想和中国特色理论”由60学时调整为36学时;“高职英语”由180学时调整为144学时;“就业指导”由40学时调整为18学时,以体现高职教育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目标,改变浙江省高职环艺专业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口径不够宽的缺点。

2.专业基础课模块

适当增加课时数,专业基础课由原来360学时增加到414学时。专业基础课在保持原有的五门课基础上增加:“艺术概论”“设计史”“建筑概论”三门课程。同时调整各门课程的课时数与学分,素描与色彩由120学时调整为108学时,学分也由8学分调为6学分。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与速写三门课程由60学时调整为54学时,学分由4学分调整为3学分。

3.专业课的设置总课时基本不变,较大幅度调整课程设置

保持原设置的6门课程外,增加“设计程序”“景观设计”两门课程,同时大幅度调整教学内容,对现有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积极吸纳近几年专业领域内的新知识、新技术。力求体现环艺专业研究最新成果,体现高职环艺专业学生高素质的要求。

4.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课的学习效果

积极引入项目教学法等先进的实践课教学手段,选择企业实践设计的典型案例作为教学载体引导专业实践课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果。

5.选修课的设置总课时基本不变,大幅度增加选修课的课程设置

门数由原来的9门增加至15门,增幅达60%,以增加学生选课的余地和兴趣。同时,提高选修课的学分数量,以提高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并以学科发展与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开设符合高职环艺专业发展需要的特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使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

篇(2)

关键词:

艺术;环境设计;解决

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理论课程。

对于艺术生而言,理论性强的课程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满堂灌的授课形式对于感情丰富的艺术生早已行不通,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时“提出问题、保留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思考后进行讨论和总结。

“把某物看作是艺术,需要某种眼睛无法看到的东西,一种艺术理论的氛围,一种艺术史知识,这就艺术界”。环境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室内设计的学生,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处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会自觉不自觉的进行各种环境装饰。学生对环境设计艺术的提高首先要先增加理论知识,并且要增加对艺术作品的了解和理解;通过大量有代表性的作品等来影响学生在艺术上的认识;加大典型艺术作品案例的讲解熏陶来积累各种素材;运用模拟环境激发学生潜在的艺术情感。未来环境设计发展会呈现多种趋势;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注重文化内涵、地域差异化、不同设计领域的交融、艺术化等等。这些发展趋势都将系统的解决人类内心需求和现实之间矛盾的过程。

环境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小到一个居室,大到整个城市,既有千百种不同的各具表现力的物象形态,又有内在的秩序和综合的整体精神。环境设计做为一种综合的多种形态的造型艺术,在形式上更追求多样统一与协调。例如;中式传统室内的装饰手法,是中国人含蓄气质的体现。常见的有“鱼”“鹿”“蝙蝠”等,原因是他们的谐音都有隐喻,代表着福气,情操和品行等等。这些自然物为中国人借物咏志提供了极为契合的形象。在室内装饰中,无论是商务、办公还是居住生活,有机的借助自然物、工艺品装饰,不仅可以获得无形的经济价值,同时还可获得美学的文化,美化了生活、也扮靓了心情。

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人们设计创造的室内环境,必然会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活,生产的质量。室内环境的创造除了与冷暖、光照等方面有要求之外,还与建筑的类型、主人的性格相适应的室内环境氛围。从整体来说还和人类的经济活动、价值观念、哲学思想、民俗民风等密切相关。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把世俗的经济要求用抽象的理论形式表达,把资产阶级的经济说成是一切时代、一切阶级、一切人的要求。好的设计价值观念的体现是设计师在空间作品构思过程中确立的主导思想,它赋予作品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令作品更具有个性化、专业化。设计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丹纳在《艺术哲学》的书中解释到,“探求艺术发展的原因时说,艺术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所决定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是由环境决定的,环境又是由种族决定的。”任何一个名族的的艺术都是由名族的境况和人们的心理以及生产关系决定的。这些倾向也会因为民俗民风的不同而不同,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存在着不同的天性。所以说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是有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和制约组合而成的。

当环境由众多的物体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室内空间环境,室内装饰就是美化室内空间环境,掩饰室内空间环境的缺点,突出其优点,使室内空间环境变得舒适、美观。室内装饰工程就是对有使用价值的室内空间环境的美化过程,是对各种装饰材料进行技术和艺术加工,美学修饰和艺术组合的再创造过程。室内装饰的美观同样表现在“内在美”和“外观美”。

室内装饰的“内在美”是装饰的本质,是给人们提供精神享受的根本所在。从构成室内装饰的材料质感上及各种造型体的集合中表现出来。同样,室内装饰的“外观美也如实地衬托出室内装饰的“内在美”。

有句话不是说:“不了解人类的过去,就不能够认识人类的今天和未来。”对艺术来说:“不了解艺术实践的历史,就不能够真正理解艺术活动的规律”学习艺术概论应注意结合自身的艺术体验。当今社会生活中,几乎人人都离不开艺术。例如视觉文化,它不单单是一个视觉的欣赏更是一种艺术文化的传承,在这个全新的视觉文化领域里就要求我们对艺术的基本知识理论有一个全面的认知,通过作品的鉴赏和评价一方面可以结合自身的审美加深对艺术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视觉艺术的优秀作品来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力。

结束语:艺术概论是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艺术的概念它不是永恒不变的,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不同,有感性的理解也有理性的认识。环境设计也正是在实践艺术的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理解与掌握艺术概论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篇(3)

环境艺术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实践性,要求相应的知识与技术密切联系社会发展,要求大中专院校培养出理论与实践、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与创造力。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仍沿袭着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体现在师资与教学环境等方面。大中专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技能的培养等教育教学体系落后,集中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无法提供大量的案例与实践教学。

2.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差

目前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往往采取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忽略了对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中,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吸引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注意力,更加无法对本专业的知识理论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本专业失去主动学习的动力。而且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的入校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是经过美术联考考入本专业,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有的学生是未经过美术联考而直接填报本专业,没有基本的美术功底。学校的教学并未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距,按照以往的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基础差的学生无法跟上进度,最终失去对本专业的兴趣。长此以往,大中专院校将无法培养出市场需要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普适教学改革

1.课程改革适应市场需求

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如果能够将其与时代需求结合,产生新的设计理念,并运用到实际社会生活当中,必然会形成我国特有的艺术设计风格。我国的多民族文化体现出个性化与多元化,相应的艺术设计也应体现出多民族的特性。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应符合时代的特性,体现出我国环境艺术独有的特性。我国有着广阔的土地,拥有丰富独特的民族环境风格,如丽江古城、苏州园林、皇家园林、平遥古城、湘西吊脚楼,掌握着多种多样的民间技艺,如陶瓷、印染、刺绣、雕刻。我国大中专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应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将这些元素加入到教学内容中,使其贴近实际生活,既能使学生从中获得创作灵感,又能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2.注重基础技能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培养相结合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培养出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文化素养、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创造性的思维的人才。该专业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动手能力,更要求学生在设计的作品中体现出创意与创新。对本专业的学生的培养应遵循以下两点,在低年级注重基础技能的训练,在高年级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低年级的课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及相关技能的培养,同时多让学生接触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创新的思想。高年级的课程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创作出具有新意的作品。由于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地积累,要求学生在低年级时尽早培养创新意识,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与创作中能够逐步地、独立地设计出具创造力的作品。

3.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大多数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是枯燥乏味的,大部分的教师在讲授相关知识时也仅仅是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会使学生丧失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仅讲授课本中出现的理论与知识,不涉及其他相关的理论与知识,不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与思维的扩展。因此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学习重点与难点,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并发散学生思维。大中专院校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与手段,如网络、多媒体、投影仪,展示课程有关的图片、影像、文字信息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访问,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社会中。教师在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时,应考虑到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特殊性,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设计能力,让其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技术与技能。

篇(4)

一.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特点

环境艺术设计是介于科学和艺术边缘的综合性学科,合格的毕业生应既具备艺术素养,又要有理性的思维与具体的科学技术知识。[1]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以室内空间,界面,内含物等要素进行的室内设计方面的内容,还有室外空间,街道,广场,建筑,雕塑等要素进行的景观设计方面的内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涉及的内容如此庞大,以致与其相关的学科有:建筑学,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风景园林设计,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艺术学,美学,设计心理学,计算机图形学以及其他相关的艺术设计专业等。而现在诸如展示设计、舞台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大型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设计等跨界设计领域也属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因此,我们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与内容中可以看出,环境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专业又具有交叉性,综合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二.课程设置及其问题

国内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般都设置在艺术类院校或者是建筑类院校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艺术学院里,也有些在设计学院或者建筑学院里,但总体国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大致相同,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基础课学习阶段,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性教育,一般在大一进行,所设课程基本有素描,色彩,速写,三大构成,美术史类等基础课。第二部分是在大二期间,进而进入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主要的课程有设计原理,设计概论,表现技法,建筑制图,室内设计原理,世界建筑史等,还有相应的设计软件课程,如Photoshop,AutoCAD,3DMax,Sketch up等。第三部主要以专业设计课程为主,以室内设计,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为主干课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设计训练,将之前学到的理论知识贯穿于设计案例的实训之中,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掌握项目设计过程与方法。第四部分基本是毕业设计创作与毕业论文写作这两个阶段,这个阶段可以看做是学生四年学习效果的检验与总结。[2]

笔者从自身在环境艺术领域的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的思考认为,国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设置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课时整体安排的前松后紧。在学生四年的学习期间里,大一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理论课,具体的设计专业课和相应的技法培养都集中在大三期间,并延至到大四上半学年。因此,可以尝试将大二的一部分设计史论课调到大一,例如设计概论,设计原理,现代设计史,世界建筑史等。这样以来,重要的专业课在大二期间会有更多的课时来完成,让大四的学生将所有的时间放在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写作,毕业实习与就业等问题上,使得在大学四年里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时间得到平衡。其二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笔者认为大一时期的素描与色彩基础课占据了较多的课时,因为有很多学生在高中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很好的造型基础,那么他们更需要的是从美术的思维向设计的思维转换,以及开始接触自己未来要从事行业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相应的调整造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把重心放在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速写的课程上,同时在保留美术史论课的同时,增加设计史论的课时,并可以尝试开设有关艺术市场与设计管理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努力指出方向。再者对于三大构成,雕塑基础,美学概论等设计基础课与理论课也是个难点,这些课程在教学的时候容易停留于表面,很难将其理论知识与具体的设计实践运用联系起来,比如雕塑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熟练的雕塑技法,但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应该从整个环境艺术设计系统中去理解和认识雕塑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他们应该学会怎样运用雕塑的元素去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需要与实践密切相结合的专业,而现阶段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只停留在学校,而学校能提供的实践机会是远远不够的,有些学生边做兼职边上课,结果会耽误学校正常的理论学习,这对学生来说也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对于环境艺术教育,我们应该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平衡点,就目前来说,我们应该增加实践的环节,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除了国内院校设置环境艺术课程的基本模式,各个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补充和调整,例如综合类大学在科学与艺术结合方面会有优势,各个院校应结合自己的强项开设有关特色课程。

三.实践与创新的关系

国内大多数院校里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艺术与人文素养,对于学生的艺术创作和设计思维与表现方法和相应的理论基础的教育也非常全面,但其中缺乏技术层面的内容,比如:建筑技术与施工,建筑构造,材料与力学,生态学等方面的课程。由于环境艺术学科与建筑学方面的学科紧密相关,学生未来也主要是进行设计实践活动,因此,环境艺术专业也需要学生具有很高的技术层面知识和实践作业能力,但我们的环境艺术教育在着重从理论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时候忽略了实践与创新的关系。比如在对学生的创意思维进行训练的时候,我们会充分的告知学生什么是创意,创新的概念,创新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但是某种程度上也算本末倒置的,因为更好的驾驭技术才能有更广阔的创新性思路。此外,新技术的出现也极大地丰富了环境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刺激设计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因此,当我们明白了实践与创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时,一定要加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这样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反而会让他们的设计更为合理而不乏新意。反之,如果我们只重视创意思维的培养,不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那即便是有了很多好的创意,但是与实践不合拍,无法实现,那就会失去创意的价值。[3]就目前中国大多数院校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来看,环境艺术教育依然只注视艺术教育,而缺乏技术知识的培养,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甚至不学习数学,物理等理科课程,并且对于建筑学方面知识的了解也很缺乏。虽然环境艺术专业从表面来看归为艺术类文科,但其学科的特点证明了技术性层面的知识对于环境艺术这个学科是举足轻重的。

设计学科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设计学科是一种在技术和生产基础上的,具有明确市场需求的发展模式。[4]因此,我们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来调整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加大其中技术层面的教育的比重,将技术知识的培养与设计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在加大实践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开设有研究性质的实践课,例如对新装饰材料的认识和运用,对专门的施工工艺的了解,对家具设计中工匠们手工艺的学习,这样学生们毕业后就会更好的适应社会并能走在行业的前沿。

综上所述,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知环境艺术专业具有交叉性,综合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从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课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大多数院校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本论文主要强调其中的两点,提出现阶段国内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存在前松后紧,理论与实践没有很好的相结合的现象。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比较重视理论教育而忽略实践的教育,通过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实践与创新关系的讨论,我们得知创新与实践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应加大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进行设计创新而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沙.透视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73-274.

[2]李瑞君.艺术向度与技术向度的结合[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5-17.

篇(5)

一、生态美学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生态美学是研究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其从生态的角度去看待美,将生态学和美学进行结合。环境艺术设计是根据建筑空间与空间环境的使用性质、所处背景及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美学艺术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要求及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外空间环境。[1]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生态学和美学的理论指导。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应该成为解决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矛盾的协调者,运用设计手段,在解决人对美的精神需求的同时,使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修复。

二、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不仅在于培养学生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创作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理念指导行为,设计理念决定了设计者对作品的造型、材料、色彩等的选择。因而,生态环境观与审美观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备的创作理念。当前,许多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设计动手能力,这无可厚非,但不可忽视对学生设计理念的培养,理念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在学生对本专业入门之时开始,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本专业的理论课、设计创作课、实践课之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有设计技能,更要有对生态环境、人和社会的责任心,因此,在环境艺术课程教学中融入生态美学设计理念十分重要。

三、“动态教学”过程的生态美学理念导入

“动态教学”过程是指从学生第一学年的设计基础课程开始,就在教学中融入生态美学理念,直至最后一学年的课程。其中,每学年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将生态美学理念灌输给学生,这一过程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程要求的改变而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基于生态美学理念的设计构思的培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际案例

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结合,培养生态保护与修复设计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理论课大多集中在第一学年阶段,主要开设三大构成、素描色彩、户外写生、设计概论、设计史论等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第二、三学年的专业设计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因而在一年级的基础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空间布局、结构造型、色彩与材料的运用达到生态和美的融合,可定期或不定期为学生开设有关生态环境的讲座,让学生从理论上对生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有所了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多向学生传授生态观、审美观的设计理念,比如在三大构成的教学中,学生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上,多以环保生态的设计主题进行课堂训练或座谈交流。同时,教师应结合实际案例讲授设计的原则、方法与流程,在案例的选择上应多选择体现生态性也体现审美性的成功案例。除此之外,教师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应扩展学生学习生态学、美学、环境学以及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等交叉学科的知识,与设计类基础知识互相融合讲解,使学生对未来职业方向有所感悟。在户外写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欣赏与分析场地的美与生态关系,组织学生评论、发表设计观点,有助于学生将个人设计与生态保护和修复相结合。

(二)基于生态美学理念的设计创作的培养: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实训

应让学生在第一学年就养成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在第二、三学年专业设计课教学中,应该将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训相结合,在设计创作课堂中,指导学生在空间划分、功能分区等设计时,在美的原则上以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的理念去合理地进行空间布局与划分;在模型制作实训中,作品所用材料应要求学生选择自然材料、无污染材料、再利用的材料。同时在实训项目内容上,可从两方面设置:第一,指定未进行任何设计与规划的室内外设计空间,要求学生根据场地环境及相关要求,从生态与审美的角度对其进行设计与规划;第二,可对指定已完工的室内外空间,要求学生对其存在的生态与美学问题进行探讨与修复性设计。项目可分组进行,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在景观空间布局上,山水与树木的配置应遵循自然法则,植物的选取多使用乡土植物,使所选植物不但对当地生态环境起到优化作用,同时不会对其他植物或人产生伤害,在整体生态布局上体现生态美。在室内装饰纹样的选取上,应多以几何、自然、动物图案为主,从大自然中去选取基本图案,以美的法则进行再创造。

(三)基于生态美学理念的设计实施的培养:施工与材料课程教学+校外实践

在施工工艺与材料课程教学中,应该结合校外实践进行教学,可与设计公司或施工单位联合教学,让学生进入工地现场设计与分析,分析场地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材料运用的生态环保性,对场地的水质、地形、光照、植物进行调查分析,以建立生态保护性廊道和斑块景观空间布局,使用对人及动植物无害的材料进行造型与装饰进行室内设计,利用对人的身体与心理健康有利的颜色进行色彩设计,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进行布光设计,将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生态功能相结合,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生态美学的指导,未来的环境艺术设计师不仅是设计者,同时也是生态环境与人之间的协调者、规划者,需要其拥有艺术的审美眼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就是未来的设计师,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心,这是当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陈贝贝,王东焱.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论综述[J].绿色科技,2013(3).

[2]冯欢.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化研究初探[J].艺术教育,2006(6).

篇(6)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系列中,与人类非常关切的一个分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总体,包括了艺术风格、空间规划、装饰装修材料、室内电子设备、家具等一整个系统。这一系统往往能从一个侧面上反映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和水平。历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总是留有时代的烙印,就犹如一部具象史书。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是根据使用性质、使用对象,以及运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等物质条件,再以装饰设计手段、装饰设计风格等精神手段创造出使用功能合理、环境舒适优美,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等生活需要的空间。

上述小段中,非常明确地把“创造出使用功能合理、环境舒适优美,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等生活需要的空间。”作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目标,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地创造出适合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室内空间。

在做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构思时,需要使用各种必要的物质技术手段,如装饰装修的材料和室内环境需要的各种设备等。还需要使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手段,如绘画、雕塑等艺术美学原理。以及建筑室内空间的人机工程学原理等。还需要考虑使用目的、施工手段、造价标准等现实因素。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总是伴随在实用、技术、经济等因素的左右,这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绘画、音乐、雕塑等人类艺术的最大区别。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既有高度的艺术审美要求,又有很高的工艺技术要求和施工经验。并且越来越与一些新学科联系在一起,如:普遍使用人体工程学、人类心理学和室内环境物理学等。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成为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中重要的一份子。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艺术设计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侧重点来分析,现在就有很多种观点和见解,例如:

有人认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筑艺术设计的深化,是建筑艺术设计的再创造”。

也有人认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筑的灵魂,对建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著名建筑师戴念慈先生认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内涵的建筑空间,把空间效果作为建筑艺术追求的目标,而界面、门窗是构成空间必要的从属部分。从属部分是构成空间的物质基础,并对内涵空间使用的观感起决定性作用,然而毕竟是从属部分。至于外形只是构成内涵空间的必然结果”。

著名建筑师普拉特纳则认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是“比设计包容这些内部空间的建筑物要困难得多”。这是因为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你必须更多地同人打交通,研究人们的心理因素,以及如何能使他们感到舒适、兴奋。经验证明,这比同结构、建筑体系打交道要费心得多,也要求有更加专门的训练”。

美国前室内设计师协会主席亚当指出“室内设计涉及的工作要比单纯的装饰广泛得多,他们关心的范围已扩展到生活的每一方面,例如:住宅、办公、旅馆、餐厅的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无障碍设计,编制防火规范和节能指标,提高医院、图书馆、学校和其他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总之一句话,给予各种处在室内环境中的人以舒适和安全”。

白俄罗斯建筑师E·巴诺玛列娃认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是设计“具有视觉限定的人工环境,以满足生理和精神上的要求,保障生活、生产活动的需求”,室内设计也是“功能、空间形体、工程技术和艺术的相互依存和紧密结合”。

以上关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观点论述,都是从创造出满足生活与生产需要的功能、和符合时代精神的要求出发。

一、以满足类活动的需要

以人为本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出发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创造出优秀的室内空间为人类使用,室内设计师始终需要把人类对室内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要求放在首位。由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复杂性和艺术性,设计师更加要运用以人机工程为基础,满足人类的安全和健康为内容,满足人类间的人际活动的需要核心进行设计。

室内设计师需要细致入微、设身处地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艺术空间而奋斗。因此,室内设计师要特别重视人类工程学(既人体活动尺度与使用物品间的关系、环境心理学(既室内环境对人类心理的影响)、材料学(既装饰装修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要科学地、深入地了解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例如:小学的室内的桌椅,小学生的尺度比常人小,桌椅高度常要降至550~600mm,楼梯踏步的高度也要控制在12cm内,做好设计有适应小学生和成人尺度的二档扶手。在一些公共建筑室空间里要顾及残疾人的通行和活动。在室内外高差、垂直交通等方面应设计些适应残疾人使用的专门通道;在交通空间的疏散设计上,如上海的地铁站,考虑到老年人在动作和反应的迟缓度,人们在计算安全疏散的时间上多留1min的疏散时间余地。以上说明了现代的室内环境艺术在设计上着重考虑了弱势群体的需求和要求。

室内空间的意义就是要以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功能为主并凌驾于风格之上,好的使用功能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最好风格。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要符合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功能。要为人们的舒适度和生活方便度来进行室内环境艺术的创造和实施。

参考文献 :

篇(7)

主要专业课程:中外美术通史、中外工艺美术通史,工艺美术概论、绘画基础、美学、专业写作、古汉语、中国文学史、考古学、博物馆学、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文化史、民俗学、民族学、管理学等。

实践环节: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业务实习等实践活动。

工艺美术专业设置情况

专科专业:家具设计、展示设计、金属工艺、漆艺设计。

本科专业:工艺美术学、服装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染织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

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

硕士学位:染织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学、陶瓷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

篇(8)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符号学;文化表征

中图分类号:J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191-01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活动空间,随着社会的进程,人类文明的产物不断促成环境艺术的形成,使其在历史的因素下得到了逐步的发展。富丽堂皇的郭煌石窟、威严壮丽的紫禁城、恬静秀美的颐和园无不彰显自己的个性与特点,给人一种完美的视觉饕餮。而这些不同的环境特色以符号的形式沉淀着博大精深的文化,使其永恒的传递开来。

一、符号学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创造出许多文化符号。从人类出现起,人们对实用和审美的需求就非常注重,以各种创造活动丰富着自身的生活。而符号又作为一种信息的传递和载体,为人们了解周围的事物提供了很丰富的内容。

自20世纪起,符号学就已经成为了一种艺术学科被独立开来,在现论的发展下,已经达到成熟。符号艺术作为设计中的一种非语言符号,对环境设计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环境的发展变化中,符号不仅是一种信息的载体,还是文化发展的积淀物,通过对符号的认识,可以了解人们的内心思想和感受。设计师能够把符号不同的整合起来,进行对文化的切入,可以为人类的环境设计提供很广阔的空间。

二、环境艺术文化可以通过符号传递给受众

现代的设计形式简洁,并具有科学性,在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上得到了平衡。对于许多工业革命后的设计师来说,自身设计的建筑往往追求简单和耐用。这种创作风格一直引领着世界的设计思潮。然而这种思潮,却忽略了不同城市的文化环境,背负着工业化的烙印。在城市建设中,一些中国设计师并不注重各具特色的文化因素,统一形式的进行设计,使的中国的环境艺术文化支离破碎,变得使人更加觉得陌生。

设计中的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并没有太大冲突,能够运用民族文化使现代文化趋于完美,是最好不过了。作为设计符号,它更能够反映文化环境的价值取向,所以,能够反映文化形态差异的设计符号才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学作为一种工具,为设计者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方法论。符号学的功能有三部分组成,即符号对设计文化的意识指向功能、作品所表现的文化价值功能和刺激感受着感官的功能。符号的创造能够体现设计师的素养,具有着一定的文化内涵。而创造力强的设计师恰恰能够使平常的东西转化为丰富的艺术形象。

三、符号学文化的展现

在环境艺术中,符号学的表现意义是最重要的,它所具有的文化涵义通过关联性、替换性等原则展现出来。

(一)将含有一定意义的图形作为设计的基本元素,通过整合能够形成极富特色的文化意识。日本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在自己的创作中,将简约的设计赋予了复杂的内涵。他善于运用光学符号,巧妙地与建筑的玻璃结合,使光线嵌入形成一个逆光的光线十字架。这种特殊的光影效果能够使信徒产生一种近乎接近上帝的感觉,这个突出的天主教符号也就为教堂营造了寂静安详的氛围。

(二)莫斯科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因华美的外表而得名,是16世纪俄罗斯民间艺术的典范。圣瓦西里的九个教堂顶部都由葱头状的穹顶组成,形状各具特色,花纹凹凸,颜色也各有不同,主要以金色和绿色为主,远看如一簇跳跃的火焰。圣瓦西里并没有采用拜占庭的传统,采用民间的建筑风格和符号,使之成为一种典型的建筑。这种传统符号的直接运用,给人一种不同的感受。

(三)设计者可以以含蓄的方式传递符号性元素。就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而言,就具有鲜明的个性符号,它似乎已经取代了袋鼠而成为了澳大利亚的象征。就拿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的前庭与北京西单中国银行总部的前庭来说,室内的空间展现的是一种“一脉相承”的文化思想,空间的材料和采光顶棚的处理都很相似。但它们给人所传达的感受却是完全不同的,其原因在于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前庭和北京西单中国银行总部的前庭中的设置品是不同的。前者是一只现代的雕翅,而后者则是一湾清池和一些石林。正是这些不同的文化元素使相似的两种空间所传达的意义截然不同,这便是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最含蓄的表现形式了。

四、结语

篇(9)

对于尺度的把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极为重要,这也是人体工程学之所以迅速发展和走向成熟的重要原因。不过,人体工程学关注的只是自然尺度。除去自然尺度,设计中涉及的还有人文尺度。如果说自然尺度反映出的是设计中人们的物质诉求,那么人文尺度则反映着人们的精神诉求。环境艺术设计的创作与完成过程始终与人们的道德、审美、文化等观念紧密相连。要把这些人文因素赋予设计作品,就要求设计师对设计中的人文尺度具有良好的把握能力。

一、何谓人文尺度

要探讨何谓人文尺度,就要知道人文精神的含义。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观念,对人的尊严、价值、精神追求等人类精神文化现象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予以肯定。人文尺度产生的过程正是以人文精神作为准绳,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因此,人文尺度是以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作为参考的一种价值考量。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主要涉及的人文尺度内容

1.道德尺度

具有道德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但是,由于国家、地区、个人经历和社会阶层、时代背景诸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于特定事物的道德判断也会有差异。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即使同一国家或地区,随着历史的发展,也会摒弃旧道德,形成新道德。因此,道德尺度是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人群社会观念的体现。

2.文化尺度

文化内涵丰富且广泛,它的意义指向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产生了特定的当代文化产品和历史文化遗存。文化尺度的把握要求我们以特定的文化特征为参考进行思考,尤其要避免文化冲突,同时要提防文化侵略。

3.审美尺度

美的概念最初来自人们对于生活物质资料的美好表达,“羊大为美”正是原始居民对于美的朴素认知。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逐渐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趋向更高级的阶段,即审美意向从物质性转向精神性。另外,美感的产生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两方面。因此,审美尺度的把握要从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两方面进行考量。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把握人文尺度

1.设计过程和作品中遵守设计道德

设计道德从属于一般的道德观念,但是设计道德也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设计道德的把控取决于设计师本身的素质和修养以及对设计对象的认识。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师主要从两方面体现其设计道德:一是设计过程中,二是作品完成后。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充分为资源、环境和客户着想,这是设计师设计道德的体现。设计过程中要避免时间、人力和物力的浪费,避免声、光、水、气的污染。除了避免浪费,设计师还要注重设计的合理和适用。在设计作品完成后,除了要保证功能完善之外,在造型上也要注意避免违背一般道德,避免在形式上产生负面影响。

2.尊重本国文化,避免文化冲突

设计作品本身也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必然与政治、民俗等上层建筑相互依存。环境艺术作品通过一定的文化元素体现某种设计意图,这些设计元素的应用应当避免涉及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敏感话题、宗教和民俗禁忌。这就要求设计师了解政治、了解特定客户,从而避免这些方面的冲突。

3.注意设计的教育功能的正面性

设计作品和其他文艺作品一样,蕴含一定的价值观念。尤其是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其在完成之时就呈现给生活在此环境中的人们。设计师应使自己的设计作品符合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体现出富含正能量的教育意义。当然,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文尺度的把握,除了文章所述以外还有很多内容。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从而指导我们今后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篇(10)

环境艺术是一个尚在发展中的学科,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关于它的学科对象研究和设计的理论范畴以及工作范围,包括定义的界定都没有比较统一的认识和说法。从百度百科上查,你会惊讶地发现,“环境艺术”是一个大的范畴,综合性很强,而且它的内涵非常宽泛。不是这个专业的人很难对这个专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定义,甚至于这个专业的人也对如何定义这个专业,向别人解释这个专业感到苦恼。环境艺术设计的叫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为仿效日本,而将院系名称由“室内设计”改成“环境艺术设计”。一时间,全国众多设计院校步其后尘,纷纷效法。在中国,所谓的环境艺术设计更多指的是室内设计,而后延伸到室外领域,也指室外设计。它的叫法很多,有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建筑装饰和装饰装潢等,后来也有叫室内外设计、景观设计的。从这些叫法和所涉及到的内容来看,环境艺术具有其狭义的一面,它的概念就是围绕建筑所进行的设计和装饰活动。但同时,环境艺术还有其宽广的内涵。环境是个非常大的概念,环境既包括以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从这个定义出发来看环境艺术,环境艺术几乎涵盖了地球表面的所有地面环境和与美化装饰有关的所有设计领域。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雕、壁画、建筑小品等都属于环境艺术范畴。

著名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RichardP.Dober)对环境艺术是这样定义的。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环境艺术范围广泛、历史悠久,不仅具有一般视觉艺术特征,还具有科学、技术、工程特征。“环境艺术是一种场所艺术、关系艺术、对话艺术和生态艺术。”

作为第一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在四年的大学时间里,我们学习的课程非常多。而且,作为试验田,学校的老师们也是想尽一切办法,从各种渠道出发,希望这个专业的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把第一届办好,把头开好。所以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课程是非常丰富的。首先,作为建筑学院里头的科系,我们要学习建筑学方面的知识;其次,作为艺术类进来的考生,我们还要学习艺术方面的东西;除此之外,作为这个专业的学生,涉及到的本专业方面的知识我们也要学习。而且,从这个专业角度来看,这个专业又能进一步分成室内环境艺术和室外环境艺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课程是非常多的。举个例子来说,我们要学习素描、水粉、钢笔速写、超写实、艺术概论、陶艺、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画法几何、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等等再加上一些文化课和选修课。但我们只有四年的时间,每个课程我们只能蜻蜓点水似的学一点,所以我们学到的东西每样都要浅一些。后来在社会实践中,遇到其他学校相关专业的同事学友,了解后才知道原来这个专业在某些学校是有开五年的。个人觉得五年的时间就比较好,像建筑学的课程就可以多开一些,专业基础就好一些。到三年级下学期,再学本专业的设计。而事实上,建筑学我们只学到两年级。

从学校毕业后,我主要从事室外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因为工作需要,也学习了一些植物方面的知识。所以在专业课上,我还建议学校多开设一些植物方面的课程,像植物花卉学、植物配置、植物病虫害学等,这样这个专业的教学时间和内容就非常完美了。当然开设植物课也会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因为西北地区的植物品种要比华东、中南、西南、东南等地区要少很多。

从学校毕业后,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主要有三大就业方向。一、建筑师;二,室内设计师;三,景观设计师。而我主要从事景观设计方面的工作。从刚毕业当助理工程师配合设计师工作到自己独立完成方案设计或制作景观施工图,十年下来,感触颇深。这个专业需要了解的知识,掌握的知识太多了。俗话说建筑师是个“杂家”,而景观设计师同样也是个“杂家”。建筑需要的知识面主要是纵向的、深度的,而景观需要的知识面则更多是横向的、广度的。作为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师,它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个专业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东西。比如作一个设计,需要了解水文地理、地质地貌、天气气候、历史人文、政治、经济、社会等各行各业的内容,才能有所兼顾的控制好一个设计。单从设计本身讲,又需要了解设计学方面的知识。光设计学方面就有很多设计手法、技术需要掌握。而方案设计方面又分小区设计、公园绿地设计、广场设计、办公环境设计、街道设计等设计类别。

篇(11)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色彩,主要是指色彩能够和环境的特点相互搭配、协调自然,达到一定的审美效果。其中色彩基本规律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人为设计特征比较强。它还可以反映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人物性格等,即色彩规律有一定的人文内涵。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色彩搭配的注意事项

要将色彩设计服从于环境设计中,使两者搭配协调,实现很好的艺术美感。这就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环境艺术设计要先画好方案图、整体和局部的设计草图、参考相关的色彩图、确定好设计的基本色调;二是要根据建筑学的透视关系,确定大方案,将整体和局部都统一在预定的设计中,还要不断完善色彩设图,最好能够现场查看,并且及时调整。

1.环境艺术设计中色彩搭配要考虑自然因素

环境艺术设计中色彩的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像常见的材料、空间、美观和功能等,而且还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和民族等特点进行设计。首先,要充分发挥室内色彩的美化作用,将色彩和形式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利用形态美学结构形式中的色彩对称实现形式美,常见的有左右对称、放射对称、回旋对称等。这样的结合可以给人一种庄重、大方、平静的感觉,但要合理的搭配,否则会出现呆板、单调的后果。其次,要考虑基调的设定,它对色彩设计具有主导作用,也是最能够吸引人们注意力的。一般情况下,墙面、地面、顶棚、大的窗帘等都是室内基调的组成部分。基调的形成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的。从明度上讲,分为明调子、暗调子和灰调子;从冷暖上讲,有冷调子、温调子和暖调子三种;从色相上讲,可分为黄调子、蓝调子和绿调子。不同的基调会形成不同的氛围,例如暖调子可形成欢乐、愉快的气氛,而冷调子可以产生宁静、幽雅的格调。再次,要考虑好其他的颜色,让其对整个色彩设计起到润色、烘托、陪衬的作用。一些面积小的颜色,将其合理地和大色块搭配在一起,能够使色彩搭配富有变化,达到“大协调,小变化”。

2.环境艺术设计中色彩搭配要考虑综合因素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色彩设计,尤其是基调的设计非常重要,能够使色彩与环境协调统一,但是太统一,没有一点对比和变化就缺乏观赏性。此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还要考虑好稳定感和平衡感,要遵循上轻下重的规律,也就是说,棚顶的颜色要采用白色等较为浅一点的颜色,而地面可以采用深一点的颜色,从而达到构图的平衡。最后,环境艺术设计中还需要注意节奏感和韵律感,对于门窗、窗帘等小的布局的颜色,要运用得非常巧妙,还要利用沙发、灯光等增添色彩设计效果。

3.环境艺术设计中色彩搭配要考虑材质因素

要注意色彩与材料的配合,将二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会产生不同的艺术美感,能够实现室内色彩的自然、清晰、统一中有变化。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合理利用材料的自身颜色,使色彩关系更具自然美,这也是人们现在所追求的一种生活环境。例如,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比较湿润,竹子生长得比较多,然而在南方居民房屋设计和园林设计中可以用竹子作为装饰,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南方的特色,还能够实现清晰、淡雅、淳朴自然的格调,使环境艺术设计极具个性。

4.环境艺术设计中色彩搭配要考虑民族性和地域性因素

受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状况的影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种族对色彩的喜好也有所差别。例如,红色是汉族的喜庆颜色,他们认为红色非常吉祥;在藏族地区,他们大多以深沉、浓重的颜色为主。而对颜色的喜好也是不同的,例如,黄色和白色是非洲人的最爱,明快的颜色是意大利人和法国人的最爱,这些都可以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看出来。因此,要将民族性、地域性对色彩的影响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

5.环境艺术设计中色彩搭配要考虑气候因素

气候条件对色彩设计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高明度的色彩主要用于潮湿、多雨的地区,而一些寒冷干燥的地区,则可以用一些低明度的色彩,从而达到环境艺术设计中色彩的搭配协调。因此,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为季风气候,比较潮湿,其色调就相对偏冷一些,而在北方地区比较天气比较干燥,少雨,色调就相对偏暖一些。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色彩搭配的方法

要想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使色彩设计达到很好的效果,就要处理好颜色的协调与对比。

1.环境艺术设计中协调的搭配色彩

调和色谐调、对比色谐调有彩与无彩的谐调是色彩协调的三大分类。第一,调和色谐调,通常是指色相、明度、彩度相近关系的色彩,也就是常说的单纯色、同类色和近似色。例如,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同的植物,绿色度也会不同,这样它们就形成了同色系,还可以和非生物的山石形成同类色的组合。第二,对比色谐调,通常是指冷暖对比,其对比非常强烈,容易形成强烈、跳跃的性格,可以很好地表现环境,给人一种运动的感觉。相互排斥是对比色的一大特性,一般情况下,在大面积的色块中,而且其色彩明度和纯度都比较高的情况下,对比色容易出现不协调,产生强烈的刺激。因此,在运用对比色的时候,要注意色彩的主次关系,而且要用在适当的地方,从而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第三,有彩与无彩的协调。没有彩度和色相的变化,人们通常称它们为有彩色和无彩色,它们比较随和,可以和任何颜色搭配在一起。黑色给人凝重的感觉,其应用的范围比较小,将其与高浓度的色彩搭配在一起,能够稳定色块,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白色让人感觉非常明快,可以中和各种灰度的颜色,灰色能够和任何一种颜色搭配。

2.环境艺术设计中合理的运用对比色

对于增添人们的色彩感觉,可以利用相邻区域的不同色彩之间的影响。其中同时对比和连接对比是色彩对比的两种分类。合理的运用对比色,不仅能够增强色彩的表现力,还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气氛。例如,冷暖色对比,使冷的变得更冷,暖的变得更暖。因此,要想达到很好的色彩效果,就需要掌握好色彩的对比规律,将前景与背景、固有色和条件色恰当地运用在一起。

3.环境艺术设计中要不断完善色彩搭配

确定总体设计方案后,就要进一步明确色彩的选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确定合适的色彩总平面,即利用分区、分组来进行;二是注意协调配色,可以利用基调色组与重点色组均衡点来完成;三是确定照明关系,主要是利用光源、光色、光性达到目的;四是确定正确的色彩效果,影响色彩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有面积大小、对比色强弱、感情效果等来确定;五是确定色彩关系,主要通过内外区别,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进行确定;六是确定其他色彩关系,就是光泽、底色花纹、质感与色彩的关系。

4.环境艺术设计中合理处理色彩的界面关系

不同的界面,所用的色彩不同,同一界面,使用的色彩和材料也可能不同。因此,要想很好地处理环境艺术设计中色彩的界面关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注意好墙面和顶棚的关系,这两个在房屋设计中的面积较大,对于基调具有主导作用,一般情况下,墙面要采用明快、淡雅的色调,顶棚以明度高的色彩为主,或者是采用简单的白色,这样就会使房间清晰、明亮;另一方面,要协调好墙面和地面的关系,一般墙面色彩明度较高,地面的明度则较低比较好,这样不仅符合上轻下重的色彩规律,增加室内的稳定感,还能够保持地面清洁。此外,同一界面,可以采用不同的色彩或材料,在交接处,也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使其能够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而且又有一定的变化。

5.环境艺术设计中要注意色彩对光线的调节作用

白色的反射率最高,黑色的反射率最低。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注意不同的朝向所带来的不同的光照。例如,朝南的房间,采光效果好,房间比较亮,这就需要利用中性色和冷色来调节室内的光线;朝北的房间,光照相对弱些,则可以用一些高明度、暖色系的色彩来增强光线。

总结

环境艺术设计并不是简单的设计,它是多种设计的综合运用。因此,设计师要想创造出好的设计,就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学习,设计出更加合理、美观的生存空间,从而使人们在亲切、温馨的环境中生活。